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4:42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1

会议强调,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网络,形成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氛围,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会议强调,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政策保障措施,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组织要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卫生、健康工作的组织、指导、服务,加强家庭和社区青少年体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学校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的落实。

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会议强调,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2

据悉,该《指导手册》由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张锦涛博士团队与腾讯研究院联合开发,凝聚了北京师范大学该团队十余年来学术研究上的积累。这份来自国内权威研究机构的《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将于近期推出电子版,供公众免费下载。

未成年人遭受网络不良信息侵害呈高发趋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1月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19岁以下网民达1.71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网络犯罪、网络不良信息侵害、以及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均呈现高发趋势。

在2017年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这也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和权益保障的行政法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建议》,建议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大力倡导在互联网行业内形成规范、统一以及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行业标准。

率先提出四大原则指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随着我国儿童青少年网民数量、网络使用时间持续增加,以及网络使用娱乐化趋势,未成年人网络过度使用及依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网络游戏沉迷被认为是目前国内外发展最为快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为此,《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率先提出了“有限使用、选择使用、公开使用和工具性使用”四大原则,作为指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准则,通过引导儿童青少年深入思考分析网络使用的利与弊,帮助其从小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张锦涛副教授向记者表示:“研究机构及社会公众的关注点,常常落在已经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的儿童青少年群体,但实际上这部分儿童青少年仅占很小的比例,大约为未成年网民的10%左右。我们认为,如何指导和引导绝大多数儿童青少年网民更有效、健康地使用网络,才是当前更为迫切需要关注的。”

他表示:“这份手册的亮点之一是《践操作篇》,基于动机访谈及行为改变理论帮助儿童青少年做出改变决定,并通过具体的时间管理、情绪调节、放松与冥想等压力应对方法帮助儿童学会有效地积极应对压力并进行自我提升,最终通过综合使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达到抵制网络诱惑、减少过度使用网络的目的。”

主导开发该《指导手册》的张锦涛博士团队,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领域的研究,对儿童青少年网络沉迷的成因、机制及干预都有丰富的经验。团队在学术和实践上十余年的积累保证了手册在专业上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可操作性。

守护好小网民是互联网企业不容推卸的责任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也是网络空间未来的主要建造者和参与者。已有研究表明,亲子关系、同伴压力、学校氛围都对儿童的网络使用情况有着重要影响。如何指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是关系千家万户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大事,需要家长、学校、相关部门、互联网行业共同行动,是每个成年人都需要参与的、长期的,不可逃避的责任。

《指导手册》结合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从儿童、家长、学校三方出发,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网络健康使用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在家长、学校的共同指导下,充分学习和思考网络使用的利与弊,特别是健康使用与过度使用的利弊转化。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博士向记者表示,守护好小网民是互联网企业不容推卸的责任。“儿童青少年是所有互联网产品下一代的主人,守护小网民就是守护互联网的未来。”

他表示,腾讯的各个产品线都在守护小网民这件事上做了很多努力,例如腾讯游戏推出的“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可以通过关联孩子的QQ和微信账号,查看孩子的玩游戏记录、消费记录,防止网络游戏沉迷;腾讯视频推出安全动画平台,让儿童和青少年观看动画时免受黄色、暴力信息的侵害;在微信平台上,腾讯公司对于儿童色情、校园暴力以及各种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内容,采取举报与惩罚双管齐下的措施,在打击力度上决不手软。

在此基础上,腾讯研究院利用内外部的学术资源,与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发了《儿童青少年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希望能有针对性构建立体化、多角度、全方位的,包含家长、学校及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多方网络健康使用指导手册。该领域目前在国内、国际上均缺乏优秀的、可供参考的范本。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3

为推动我国美容与抗衰老产业的健康、有序地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全国优秀医生、专家的指导作用,团结和组织美容与抗衰老公共事业和健康产业的工作者,搭建中国美容与抗衰老的事业平台;加强与国外美容与抗衰老事业和相关产业的交流合作,提高美容与抗衰老事业的公共形象和公益行为质量。《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共同发起组建了“全国美容与抗衰老公益服务组织”。

该公益服务性组织由世界联合创新医学科技(北京)中心、世界联合创新保健科技(北京)中心、世界联合创新抗衰老科技(北京)中心给予技术支持和协办。其办公地点设在《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下设秘书处、消费者维权处、技术咨询处等内设机构。公益服务组织秉承“以公益服务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支持公益需求”的新模式,旨在大力推动我国美容与抗衰老产业新理念、行业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强同国外公共事业及相关产业的交流合作,提高美容与抗衰老事业的公共形象和公益行为质量,同时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公益咨询和消费维权等服务。

中国企业健康促进行动在京起航

本刊讯由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联合主办,中国营养师网、中国健康管理师网承办的第四届营养健康高峰论坛暨中国企业健康促进行动于11月26日在北京正式起航。各界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家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世健联健康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营养师网总裁、八乘八健商绩效课程创始人魏跃在开幕式指出:中国企业健康促进行动,目的是帮助中国企业强化对当代企业管理现状与健康需求的高度认识,研究当前环境下员工健康与绩效管理的创新机制,探讨员工健康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促进中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与健康教育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健康研究机构、健康行业协会等深度交流,推动中国企业健康促进行动工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运用。魏跃表示,该行动旨在创新企业健康绩效管理思路,发动健康教育专家深入企业,普及员工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企业整体绩效,促进团队和谐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川美容整形协会开展第一届医疗美容执业医师培训工作

四川省美容整形协会于9月9日至13日,在成都组织举办了第一届全省医疗美容执业医师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医疗美容机构和综合医院医疗美容科的501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其中美容整形外科学员207人、美容皮肤科学员193人、美容口腔科学员62人、美容中医学员39人。

这次培训班邀请了包括四川大学华西附一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等专业院校和综合医院的十余名专家、教授,为学员进行了系统的美容整形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口腔科、美容中医等专业知识的培训。这次培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许多学员反映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对医疗美容的专业知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而且对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也有新的了解,纷纷要求主办单位今后多举办类似的培训活动。

中整协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分会筹备t作会议在京召开

10月24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在北京召开了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分会(以下简称“民营分会”)筹备成立工作会议。卫生部、民政部相关司局领导、医疗美容行业知名专家、一百五十多家民营医疗美容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分专题发言和自由发言两个阶段。会议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秘书长赵振民主持。

在专题发言阶段,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公立医院专家、民营医疗机构管理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当前民营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民营医疗机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广泛交流了民营分会的角色定位以及民营分会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会议还讨论了民营分会的组织架构建设和理事、常务理事名额分配等问题。

在自由讨论阶段,民营机构代表争先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民营分会是民营医疗美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各民营机构都将积极拥护分会的成立。大家重点讨论了“第三方机构组织赴韩美容”现象、“生活美容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现象、业内虚假夸大宣传现状等具体事项。大家提出,分会在下一阶段应该在行业维权、行业自律、教育培训、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工程两周年(华北区)庆典在唐山举行

“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科技创新实验示范基地”建立

11月11日,由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实验示范基地”推广建设工作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农业部、商务部、教育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的领导出席会议。

“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实验示范基地”推广建设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规模影响大、质量效益好、安全有保障、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热心青少年儿童事业的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企业和基地,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在制度规范、技术标准、全程控制、档案记录、包装标识、质量追溯、品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有计划地创建一批以安全、绿色、优质、环保、生态为主题的“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实验示范基地”,为青少年儿童社会实践提供科技创新平台和条件,为青少年儿童安全优质食品消费提供稳定的供应基地,为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创建示范模式。

“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实验基地”的创建,还将对增强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意识,帮助青少年儿童树立安全、健康、绿色的食品生产和消费理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4

一、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校外教育指的是校外教育机构在学校教育以外,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青少年校外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它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在校外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之需要,也是丰富校外教育功能的一条途径,更可以对学校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

在2010年年底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讲到,“教育部准备从明年开始,效仿日本、韩国,建设大型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他说,那里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存实践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校外教育的应有之意。

近两年来,山西长治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阵地作用,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不断尝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内容。在青少年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家长亲职教育及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辅导室建设指导和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www.133229.com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及方法

1.面向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在欧美及台湾地区早有发展,近几年在我国大陆地区不少学校开展了研究和实践。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就是基于人的生命规律,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质量和实现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肖川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而展开的教育。

在实践中,生命教育可以分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首先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如: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的教育;教会儿童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的教育;教会儿童有效逃离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技巧;使儿童能够具有救护和自我救护的能力等。其次是发展生命的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具体可以包括信仰教育、感恩教育等。信仰就是我们相信并仰望的、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感恩教育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怀。再次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就是以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和接纳死亡,让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并通过认识死亡来感悟生命的可贵,从而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

实施生命教育,我们最成功的实践是开展“生命如花绽放”青少年心智成长团体辅导。辅导依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及技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目标,借助体验式游戏、拓展训练等辅导形式,实现青少年团体意识和团体价值感培养、接纳和欣赏自己、珍爱生命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及感恩教育等目标。辅导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发展中存在的迫切需要,分为“结缘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规划生命和感恩生命”五个主题单元,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尤其是“护蛋行动”“种植幸运草”“我的墓志铭”等生命实践活动更是给学生带来深深触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积极推广引自台湾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认为,生命的问题一旦发生,会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包括人与自己的关系出现问题,如自我价值偏差,人与人的关系会不协调,人与生活环境有冲突,人不能以宏观的角度看待生命整体的问题,陷入钻牛角尖的状态,引发心理问题。所以,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以天、人、物、我四个面向为课程主题结构,设计出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大教学主题,同时配合儿童认知心理发展阶段,有次序、有系统地设计相关联的课程,同时借助与儿童生活经验相结合的绘本及游戏等实施教学。这样的课程设计,应和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切近儿童实际生活,循序渐进,亲切自然,效果显著。为此,我们通过培训教师、推广教材等方式积极引荐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已有几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心理活动课中实践该课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面向家长,开展亲职教育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因此,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转变家庭教育的行为,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的内容。

为此我们面向家长,通过公益讲座形式,积极传授亲职教育的理念和技术。“绘本阅读,悦读阅美”讲座基于生命教育的理念,借助绘本故事,教授家长亲子阅读的理念和技巧,提升家长和孩子的阅读品味,同时帮助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一条好途径;“亲子沟通的态度与技巧”则教授家长亲子沟通的技巧,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等。同时,我们还通过家长联谊会、家长成长工作坊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理念和技术,满足家长自我发展的需求。

3.面向教师,开展心育培训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育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们首先组建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沙龙”,沙龙吸收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及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参加,通过系统学习,帮助教师们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目前我们已开展了“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学校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等专题培训。

此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公益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公益讲座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全体教师,通过“让幸福现身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幸福生活”等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追求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帮助教师树立积极的人生信念,掌握自我减压的方法,自觉克服职业倦怠,创造幸福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一种是面向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借助“班级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师生沟通的艺术和技巧”等讲座,传授心理学视野下的班级管理技巧,帮助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对师生沟通中的常见困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管理技能和水平等。

4.面向学校,开展活动和调查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分析中小学生教育和成长问题中的心理方面的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体德育工作提供依据,提出建议。”

为此,我们联合广大中小学,先后开展了“中小学心理状况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等调查研究,翔实地掌握了我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此外,我们还策划了“5·25暨‘我爱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倡议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提升心理健康的自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三、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1.面向儿童,开展心理援助

面向特殊需求儿童,如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或离异家庭儿童等开展心理援助服务,是我们活动中心今后要面向社会实施的一项公益服务。我们将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时排除障碍,走出困境。

2.面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

目前,生命教育理念刚刚走入学校,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也处在尝试阶段,今后,我们将团结我区广大中小学教师,依据我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写适合我区的生命教育教材,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找到一条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为主的科学心育之路。

3.面向家长,开展绘本阅读

绘本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得到专业人士和家长的认同。今后,中心将提供绘本资源,运用“绘本阅读+亲子共读+心理辅导”模式,为儿童提供绘本阅读服务的同时,宣传亲子共读理念,同时通过绘本表演、心理剧、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沟通的理念与技术,在提高儿童阅读能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同时,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5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60-02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据“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要求,到2030年,我国要实现健康生活方式普及。

当前,“定居兴牧”等政策让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生活得以改善,健康的重要性被人们所重视。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对于普及健康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与互联网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新媒体对哈萨克族青少年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和文献分析,来研究新媒体传播对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行为优化。

一、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状况

“作为游牧民族的哈萨克族,其饮食习惯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畜牧业紧密相关,他们的食品以肉、奶、茶、面等为主。哈萨克族以肉食为主。[1]”随着牧民定居,哈萨克族的饮食习惯也发生着改变。研究表明膳食结构会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哈萨克族青少年中膳食结构存在畜肉和动物油脂肪摄入过多,食用蔬菜品种少、数量不足等问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状况总体乐观,但仍有少部分的青少年健康存在身体不适等问题,因病请假甚至休学的人较多。可以看到每周的锻炼次数较少,再加哈萨克族饮食习惯偏好肉类,长期下去会对中青年阶段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哈萨克族青少年新媒体的使用状况及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1.哈萨克族青少年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哈萨克青少年中70.6%的人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哈萨克族青少年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占50.7%,而这其中大部分又是哈萨克中的大学生居多,哈萨克族的中小学生由于学校和家庭的因素,使用智能手机的频率低。笔者走访了解到,哈萨克族青少年中的多数大学生群体使用智能手机用于社交以及学习,通过手机主动接受健康信息的较少。在主动接受健康信息的青少年中,只有43.3%的青少年健康知识来源为手机与电脑。由此观之,哈萨克族青少年主动接受健康信息以及健康意识淡薄呈被动状态。新媒体传播对于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影响较小。

2.新媒体传播对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影响。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即使有相当大一部分青少年使用手机电脑获取健康知识,但仍存在着饮食不合理,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健康等状况。就目前来看,新媒体传播对于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的影响甚微,甚至不及大众传播和父母的教育效果。新媒体在哈萨克族青少年的日常社交、学习娱乐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播内容方面新媒体显得更加丰富,包括文字、视频、音频等,逼真的影像和现实的再现使得新媒体在健康信息的传播效果比较明显,长期推送健康信息会改变少数青少年的不健康行为,从而改变为健康的行为状态。就目前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行为状况来看,新媒体传播对其影响的过程也是长期的。

三、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背景下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传播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第一,新媒体在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传播中严重缺位。如今大众媒体在健康传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新媒体在健康传播的话语权缺失明显。“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基础作用在中国健康实践中的价值没有凸显,一定程度上是建设不足、破坏有余”[2]。另外,在过去几年里媒体设置的“医患关系”议程,使得医生的信任度降低,医疗机构与医学研究网络平台及其开发的新媒体关注度不够。以“哈萨克族健康”为关键词检索微信公众号,仅仅只有一个名为“哈萨克健康”的公众号与搜索内容符合。该公众号平均每天5篇文章,文字全文哈萨克语,阅读量在80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针对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的新媒体传播严重缺位。第二,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与哈萨克族青少年接受健康信息能力的兼容性较差。兼容性是指一种新事物与接受者的价值观、已有的经验以及需求相一致的程度。兼容性可以降低采纳新事物的风险,但如果新事物要求接受者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信仰态度上发生改变,则新事物与接受者的兼容性差[3]。哈萨克族青少年对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要产生接触、认同、行为改变等一系列反应才能最终做到自身健康行为的优化。现实中会有多种因素会阻碍这一条件的发生,例如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没有使用哈萨克族通俗易懂的语言符号;新媒体健康传播较少顾及哈萨克族的民族习惯与生活特点;哈萨克族青少年自身接受能力差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与哈萨克族青少年接受健康信息能力的兼容性较差。

(2)在接受新媒体传播有关健康方面的信息时,哈萨克族青少年也存在着一些自身问题:第一,正确的健康观有待形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哈萨克族青少年在卫生习惯、健康意识、饮食情况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合理状况,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意识需要引导,正确的健康习惯需要优化;第二,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落后于发达地区。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知识主要来自于父母,父母培养了哈萨克族青少年从小生活和饮食习惯,形成的不健康行为习惯具有根深蒂固的特性,在一段时间很难改变。

2.促进新媒体健康传播优化的对策。根据新媒体健康传播在哈萨克族青少年中的特点,以及哈萨克族青少年新媒体使用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建立稳定、专业的健康传播类新媒体。针对哈萨克族的健康传播类新媒体的缺失,政府或者卫生机构应及时占领新媒体的高地,掌握主动权。即m快建立起稳定、专业新媒体,稳定性要求新媒体的内容的连贯,每天定量消息;专业性要求新媒体的内容真实有效、涉及健康类信息时可靠性强。同时,政府卫生机构自身的非盈利性、公益性性质决定其生产的健康信息代表公共利益,作为代表国家声音的政府机构发声本身又具有权威性,这就要求卫生机构认清自身健康传播者定位,注重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及时权威消息。深入解读国家卫生健康政策,集中报道人民关心、社会热点的健康问题。

(2)提高健康信息内容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针对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与哈萨克族青少年接受健康信息能力的兼容性较差的特点,应着力提高新媒体在传播健康的信息的可接受性。健康信息内容的可接受性是指要运用通俗易懂、富有年轻人气息的话语进行传播,结合哈萨克族的民族习惯、语言,达到心理上的接近,使青少年乐于接受信息。比如在传播的信息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或者表情包来形象传播健康信息。另一方面,对于青少年这一特定的受众群体,其传播的内容应注重青少年的实用性。实用性是指接受者将信息转化为实际生活应用,比如青少年整天面对书本、手机电视,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传播如何保护视力的健康内容。

(3)新媒体健康传播应有效引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据调查结果,哈萨克族青少年由于在校生活条件的限制,比如学校水果价格过高,食堂饭菜种类有限,生活行为难以改变。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健康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家庭中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也让青少年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新媒体传播者在传播健康信息时,应全方面考虑目标受众,将学校和家庭纳入到受众中去。针对家庭的传播,应采取警钟教育让父母接受健康意识教育,让家庭能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树立起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学校的健康传播,传播者应更多注意到给学校提供合理化的建议,有针对性地去给学校提供参考,提高青少年在学校中的受教育程度。

四、结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法等方法,主要研究了新媒体传播对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行为影响现状,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建立优质信息源、传播方式的优化和家庭、学校教育结合三个方面提出建议。青少年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在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尚未定型的情况下,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可对其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对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行为引导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廖春艳,武杰.新疆哈萨克族生活方式与健康研究[J].民族论坛,2007(7).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6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项目办主任祝燕春女士首先致欢迎词,欢迎大家到妇联做客,并介绍说,学校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还有局限性,现代青少年接受信息很广泛,途径很多,应该有一个正能量的声音来引导孩子们,最后还阐明了本次筹备会的目的和意义。她说:“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开展跨部门合作是现代的趋势。”

专家们分析了我国青春期孩子的现状,一致认为:独生子女导致了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表现极端、逆反心理严重,不能接受挫败,甚至有的孩子会出现抑郁,我们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要注意培养青少年的伙伴关系;孩子的性健康关系到心理和生理,关系到方方面面,要注意加强性格的培养,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都很重要。

专家针对在校学生中男孩高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要从心理和伦理的社会学角度去探讨,青春期的孩子处于非常脆弱和敏感时期,孩子的青春期年龄大规模前置,女孩过早成熟,男孩子出现生理、心智前置、心理后置;同龄的孩子出现心智上的差异,开展的项目和健康教育要注意虚实结合。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设立“青春健康日”很有必要,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宣传合力,探索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理念、新途径,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本书献爱心”是助力健康中国最好的切入点,向青少年推荐“一本书”很有必要,中国青少年的纸质书的阅读量比起其他国家相对较低。这本书要编好,除了生理、心理以外还得加上传统文化和法律方面内容,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一本书”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改变青少年的不良习惯,我们要确定这本书的公益定位,突出社会组织拾遗补缺的作用,前期要确定合作的框架和重点。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7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2-0065-03

1图书馆打造服务创新品牌服务的必要性

打造创新及品牌服务,从服务的创新和质量着手,为图书馆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是图书馆突破传统、生存兴盛之道。少儿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重中之重,新时期下,青少年问题又呈现出多发性和多样性特点,因此,笔者从少儿服务入手,着重探讨少儿服务如何创新的战略问题。

应当注意的是,当前图书馆少儿服务工作存在着不少共性问题,表现在:

(1)仅注重活动的形式,缺乏稳定性,不重视效果。开展的服务质量较低、周期较短,无法取得深层次的效果。

(2)拘泥于传统,缺乏创新。青少年不仅要接受大量庞杂的知识信息,还要应付填鸭式的应试教育,适应全球化的文化冲突,抵御社会各种不良诱惑,这都使得他们心理健康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传统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青少年的需求,图书馆需要更多地介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1]。

(3)缺乏具有广泛社会公信力的服务品牌。传统的图书馆少儿服务在专业性和公信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公众对传统服务形式的了解远远多于实质认同,图书馆迫切需要树立具有高度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服务品牌。

2无锡市图书馆打造“太阳花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品牌的实践

2.1背景

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如何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有益的成长环境,怎样为未成年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无锡市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基地,在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2.2举措

2.2.1建设咨询网站,提供信息导航服务。无锡市图书馆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行业优势以及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于2004年10月率先在业内建立了第一个专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服务的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网,为全市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网以网页的形式出现,由“成长心曲”“放松心灵”“专家咨询”等8个类目组成[2],通过虚拟的网络让全市乃至更广范围的未成年人享受便捷的公益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使心理健康知识得到更好的普及;网络服务的开放、自主、可匿名求助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主动求助;无锡市图书馆还聘请了卫生、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十多位专家作为网站的特约咨询员,为无锡及外地的青少年提供个性化的网上心理咨询服务。

2.2.2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开展特色服务。在平台成功运作的基础上,无锡市图书馆积极联合政府、文化机构、医院、学校、媒体等多方力量,建设无锡地区首个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为工作重心的社会公益服务平台。无锡市委、市政府对此创新举措高度重视,2005年10月,由市委宣传部主办、无锡市图书馆承办的作为无锡市“七彩阳光计划”内容之一的“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以下简称“活动中心”)在无锡市图书馆揭牌成立。活动中心建立后,无锡市图书馆高度重视,倾注大量人力、物力,调动馆藏资源、场地资源、人力资源及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服务内涵,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与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未成年人参加,深受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喜爱,并且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2.2.3组织服务团队,提供专业人才保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及心理咨询服务专业性的限制,要求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人员必须具备国家二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由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图书馆自身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离不开相关社会机构及专业人员的参与。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网开通时,无锡市图书馆聘请了十多位专家作为平台的特约咨询员,在运作过程中又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2006年,由无锡市10所心理咨询机构共同组成的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志愿团队成立,至今,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志愿者已达近百人。无锡市图书馆还积极与市卫生中心、学校、法院等机构合作,联合多方力量,提升服务质量。

2.2.4建设活动基地,提升整体服务能力。经过多年的运作,无锡市图书馆在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同时,获得了无锡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2009年,政府下拨专项经费,为无锡市图书馆辟出了200平米空间,并进行了装修、布置,配置了心理健康图书资料、电脑设备、软件系统及活动器材,开辟了阅读区、团体活动区、音乐放松室、沙盘室和个案咨询室,构建出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基地,成为活动中心的专门服务阵地,面向全市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咨询、测试、矫治及各类特色活动。同时,活动中心还开通了全省统一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热线96111和QQ在线咨询、邮箱咨询等服务,免费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咨询和预约服务。

2.2.5良性运作与创新服务,获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07年、2010年,“太阳花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连续两次被评为无锡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大品牌,2008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公共图书馆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获第九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服务项目荣誉。参与活动的孩子们自称是“阳光下盛开的太阳花”,将孩子们送到图书馆来的家长们感谢志愿者和图书馆的老师们,说这一活动就像“一簇七彩阳光”照耀着孩子成长的心灵。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去,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的成长。

2.3措施

2.3.1策划覆盖面广的社会活动,打造“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品牌。无锡市图书馆在多年成功运作的基础上,于2010年正式启用“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这个品牌,为未成年人服务。活动中心面向社会策划了“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徽标征集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27省(市)设计爱好者的应征稿160余份。经过专家评审,选出了符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宗旨和目的的作品并向社会公开,经公众认可后定下徽标。徽标的运用提升了整体品牌形象。整个征集过程对活动品牌起到了广泛宣传的作用。

2.3.2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编印心理健康材料,树立专业的品牌形象。无锡市图书馆于2006年对全市部分中小学进行社会调查后形成抽样调查报告,2010年又联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在全市随机抽取28所中小学、3500人进行过社会调查,并形成《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家庭教养方式调查报告》。报告公布后,无锡地区各媒体争相报道调查结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7年编制了《无锡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册》。2009年编印了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宣传活页,详细介绍活动中心的服务方式、内容、场地、联系方式等。2010年,编印了《太阳花开专题简报》,其内容涵盖“名家讲座”“太阳花絮”“案例参考”等,全面展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动。以上所提及的宣传资料均免费向全市中小学生发放,在宣传“太阳花开”系列活动的同时,树立了专业的品牌形象。

2.3.3依托图书馆阵地,设计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

(1)开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沙龙。每月一次的活动主要针对家长在陪伴、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现实问题来选择主题,如“叛逆的青春”“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等。每次邀请一名专家主讲,由于活动范围小,活动参与者与专家、参与者之间能及时互动,且形式相对轻松休闲,容易建立互相信赖的参与群体。

(2)定期举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无锡市图书馆先后邀请李子勋、陈默等国内知名心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直接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向大众进行普及,指导家长和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

(3)举办大型现场咨询活动。结合图书馆丰富的读者活动,为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公共卫生服务的现场咨询会。既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又能有效的解决许多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参加咨询的青少年及其家长们可以与应邀的专家们进行随意的交流,发现问题后能获得直接的建议和帮助。

(4)策划组织寒暑期系列活动。学生在寒暑期有充裕的时间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无锡市图书馆围绕孩子的心灵成长策划组织了丰富的寒暑期活动,如“eQ-儿童情商”训练营,“亲子情,暑期乐”团体辅导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认识自我,还能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

2.3.4联合社会力量,建立覆盖全市的服务网络。为了满足更多未成年人身心需求,无锡市图书馆自2006年起先后启动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系列活动。近两年,无锡市图书馆在部分早教中心、幼儿园、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社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等20家单位挂牌,成立“太阳花开心理辅导站”分站,建立起覆盖未成年人各年龄段及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2.3.5重视志愿团队建设,保证品牌服务质量。无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成员由具备相关资质的热心公益人士组成,他们在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同时,也通过无锡市图书馆举办的咨询师沙龙和专家进行业务交流,提高业务水平。无锡市图书馆定期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免费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咨询师举办专业督导培训和业务学习交流活动,此举吸引了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中心的活动,保证了品牌服务质量。

2.3.6注重积累优质服务经验,吸引读者积极参与品牌活动。优质的服务能让参与者从内心接受并信赖图书馆的服务。无锡市图书馆在开展“太阳花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系列活动时,非常注重参与者的感受。活动开展初期,大多数人对心理咨询抱有错误的理解,有的人虽然想尝试解决自己内心的困惑,却很难抛开世俗观念而主动寻求帮助。无锡市图书馆开通的网络咨询、电话咨询既帮助了许多有困惑的未成年人和家长解决了问题,又很好地保护了他们的隐私。有的孩子封闭自己不愿出门,工作人员会根据家长的请求及时安排志愿者主动上门提供帮助。在每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还积极与孩子及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建议他们对活动中的收获积极思考,引导孩子和家长们从被动接受活动的信息到主动思考自己如何更好的受益。一些孩子和家长的感悟被编进《太阳花开专题简报》中,这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们参与到品牌活动中来。

3图书馆在创新少儿服务打造文化品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存在问题

3.1.1专家资源缺乏。图书馆本馆工作人员较少系心理专业出身,目前普遍的心理专业人员是来自社会上的心理服务志愿者和极少部分学者,几乎没有学界权威专家承担常务指导工作,专家资源匮乏。

3.1.2家长关注意识不强。由于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在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往往需要针对家长开展专门的教育培训或指导,但是绝大部分家长都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根本没有意识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1.3人力和资金保障不足。成功的服务品牌往往具有范围广、服务深、活动多的特点,既有周期性的群体活动,又有长期性的个体跟踪。图书馆作为一般事业单位配置,在人力和资金保障方面尤显不足。

3.2建议

3.2.1建立专家资源共享库。由于权威专家数量有限,因此,建议以省为单位,建立专家资源共享库,可采取个案特别指导和定期对地方图书馆挂钩的专业志愿者业务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地方图书馆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水平。

3.2.2扩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引起家长重视。要通过各种渠道扩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宣传,比如学校在家长会时的宣传教育,电视、电台和网络等媒体的公益广告、专题节目,等等,让家长了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以此争取图书馆服务的主动性。

3.2.3政府开辟绿色通道,专门部门负责保障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图书馆的业务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大社会问题,政府应当予以高度关注,对与此相关的公益机构要予以大力扶持,建立相应的福利制度,并由专门部门负责保障和监督,为该项服务提供充足的人力和资金保障。

3.2.4与高校心理专业联系,成立心理专业实习基地。图书馆的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着人力资源缺乏的障碍,而高校心理专业学生又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若两者结合,则可以各显所长、互补所短,通过学生毕业实习基地的建立,既保障图书馆的服务人力,又能让学生在具体案例和其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尽快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8

其实,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据国家某心理研究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称,我国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日益增加,但却未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从对1100名初一到高三学生进行的调查测试中发现,患有人际关系不良、自卑、神经质、情绪忧郁、狐独等心理疾病及症状的学生最低达10%,最高达40%。中小学生出现上述多种心理问题,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社会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重视不够。国家把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相比较而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还是不够。全社会比较关注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美德、遵纪守法、行为养成等教育,而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与指导往往未能真正关注,采取的措施也显得苍白无力,收效甚微;专门为中小学心理教育服务的机构数量太少,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传播的管理存在不少漏洞,黄赌毒依然在影响着中小学生。

2.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尽管教育部门出台了一些文件,要求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编写了教材,但基层学校由于缺乏专职心理教师,本应开设的心理健康课形同虚设。有的中小学受条件所限,没有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教育的活动也很少开展,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家庭教育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家庭、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成绩,只满足于孩子吃好、营养跟上。现在大部分家长的普遍对孩子的心理状况缺乏了解,不懂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对孩子更无从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指导。

4.学生自身缺乏正确的判断、抵御和调节能力。由于现在学校普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各种考试,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之,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与指导不够科学规范,学生很难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各种现实的压力,遇到挫折、诱惑,无法面对、无法抵御,于是便出现多种心理问题。

对目前中小学生中出现的多种心理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学校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加强和改进。

1.要充分认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包括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未来。目前,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我们国家更应予以重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中小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确保中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

2.国家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予以重视。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制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或纲要,在广泛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相关教育指导及管理文件。设立国家、省、市级专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投入资金,增加专业人员,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与服务。与此同时,国家应采取措施,加大网络等媒体的管理力度,净化社会环境,严打黄赌毒,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3.教育部门及中小学应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坚决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切实重视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教育部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计划,尽快研制课程标准,修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各中小学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尽快培训专职的心理教育师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克服困难,在规模较大的中小学建立心理咨询室,向学生开放。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教育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抗挫折能力。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9

一、贯彻落实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情况

8月10日县委、县政府在高职成教园区召开的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是一次高瞻远瞩、鼓舞人心的会议。县委书记、县长均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这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会上,肖培生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系统精辟,富有创新精神。周江勇县长在会上提出的要为未成年人办好八件事实,急未成年人所急,想未成年人所想,具有务实之风。会后,我局及时组织召开局属单位负责人和机关全体会议,专题传达学习、部署落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精神及其本部门工作目标任务。大家在讨论中表示,要紧紧抓住这次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时机,进一步提供健康、丰富的文化体育载体和产品,严厉打击影响未成年人健康茁壮成长的违规文化体育经营行为和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体育环境和氛围,切实承担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职责义务。局会议后,各下属单位又分别相继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学习县、局会议精神,系统上下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同时积极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二、年初以来我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切实加强文化体育市场管理。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为重点,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全力抓好专项整治工作。加大稽查力度,增加稽查频率,严厉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对第一次查获有违规行为的网吧予以罚款处理,对经查实累计2次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一律作停业整顿处理,第3次查获就直接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同时在全县各网吧安装“净网先锋”管理软件,对网吧和互联网文化活动施行全程实时监管,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完成软件安装调试工作,后台管理运行也较为正常,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切实加强出版物市场管理,特别是校园周边、集市街头出版物市场的治理,以“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为抓手,严肃查处危害未成年人的读物和视听产品,加大对教材、教辅市场的检查力度,鼓励各类健康有益的青少年课外读物的流通,引导未成年人自觉进行健康有益的文化消费。据县文化市场稽查队统计,自8月份以来,我局开展网吧、电子游戏机房、出版物市场(书报刊、音像)专项检查累计164次,出动检查人员436人次,检查经营场所970家次,查获并收缴以未成年人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有害卡通读物、“口袋本”读物以及盗版教材、教辅读物1653册,非法音像制品9391张,抓获2名兜售非法音像制品的游商并由公安部门作出治安拘留,5家网吧、11家电子游戏机房受到罚款处理,石浦天宇网吧、丹城先锋网吧被处以停业整顿两个月的重罚,丹城受益书店、丹城爱心书店、丹城百姓书店因经营盗版卡通读物、盗版书籍和教材教辅受到严厉处罚。通过严格管理、从重处罚,从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我县文化市场环境,净化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二是深入实施文化育人工程计划。县演出公司、各类影视演艺场所依托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和引进国内外优秀剧节目、儿童影视及适宜未成年人欣赏的文化作品,丰富未成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县演出公司年初引进了长影乐团中外电影音乐精品在象山剧院举办了《花儿还是那么红》新春音乐会,给象山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提供了一次接受高雅文化艺术熏陶的绝佳机会。5月12日—14日,演出公司引进朝鲜牡丹峰杂技团国际金奖节目在县体育馆巡回演出4场(其中2场为学生场)。精彩绝伦、惊险刺激的高难杂技表演,给我县10310名观众送上了一吨精美的“文化大餐”。8月18日,再次承办了由港台、海外等知名演员加盟演出的“北黄金海岸之夜”大型综艺晚会,让青少年朋友一饱眼福。县新华书店坚决杜绝盗版、劣质图书进入柜面销售,利用元旦、“六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开展精品图书少儿优惠活动,定期组织书源送书进校园服务,出台“会员卡”制度架起知识的桥梁,利用网络优势每月一次在象山共青网上公布“推荐新书”目录(此前为畅销图书排行榜),不断向广大读者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较强的读物。

加快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已在县图书馆、石浦文化馆荔港图书馆建起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村落文化示范点、社区文化示范点建设为载体,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为青少年朋友创造了优越的活动场馆条件。加大对校园文化的支持、引导和指导力度,进一步丰富活跃学生课外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以实施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为契机,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全面调查县域民间特色文化,对一些流传至今且有影响力的民间艺术品种进行了重点挖掘、整理与保护,并加大宣传力度,如对高妙兰农民画,我们已协助茅洋乡农民画(高妙兰)培训基地申报成为了宁波市民间艺术培训基地和市级“一乡一品”,同时共同做好办班培训辅导,组织青少年农民画爱好者,开展正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传承高妙兰农民画艺术。

三是积极开展有关青少年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未成年人文化体育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和各种纪念日等,组织开展健康有益、文明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广场、社区、学校、家庭文体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培育未成年人的体育健身意识。目前止已组织举办猴年新春灯会、社区青少年读书、英语角、“学中乐”、“一兆伟德杯”大力士举重锦标赛、象山县第二届乒乓球单打排座赛、县第五届青年足球春季联赛、象山县羽毛球年龄段排序赛、秋季足球联赛、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等大小文体活动60余次。同时组织了10个青少年代表队累计150人参加了9项市级青少年体育比赛。充分发挥象山艺校、县文化馆、石浦文化馆和各类文化社团(协会)以及广大业余文艺骨干的作用,树立精品意识,紧紧围绕少年儿童欣赏特点,积极创作上演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儿童剧目(作品)和各种形式的少儿节目。由象山艺校学生表演的《海螺灯》,经过精心创作编排,在中国开渔节期间亮相受到了广泛好评。注重对未成年人文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辅导,通过培训辅导,努力提高我县青少年的文艺素质和水平。我们在努力办好象山艺术学校、组建艺术剧团开展进城下乡巡回演出的同时,组织县文化馆艺术培训中心(学校)开展各类文艺培训,参与组织实施每年一次的青少年文艺等级考试工作。另外,利用县游泳馆的场馆资源优势,举办了暑期青少年各年龄段的游泳培训,丰富了青少年学生的暑期业余文化生活。

四是全面抓好青少年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加强适宜于青少年参加的公共文体设施的管理,开放各类已建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县体育场、灯光球场已24小时免费对外开放,县体育馆(周三免费)、游泳馆暑期向未成年人优惠开放,大徐殷夫故居、茅洋万人坑、新桥黄公岙山海楼、贤庠贺威圣烈士墓及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未成年人及全社会开放。加快建设“10分钟文体活动圈(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等公共体育场地,我局目前已投入近百万元完成安装30套(处)全民健身路径器材的目标任务。加紧建设象山港路图书综合楼(象山书城),至今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预计年底可竣工。坚持办好县图书馆少儿窗口,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少儿读者活动、实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等载体,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参与其中。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少儿读者活动8次,参与小读者近万余人(次),图书馆成为了青少年读者常来常往的活动场馆和重要阵地。

三、下步工作打算版权所有

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八件实事中文体部门所涉职责内容,坚持“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工作服务理念,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件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小康文化、小康体育建设为主题,以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建设为抓手,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开展适宜于青少年参加的各类主题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强道德实践与教育。

二是积极提供思想道德教育场所。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推动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造条件对全社会开放,对中小学生集体和个人参观免票。组织推动图书馆(室)、文化馆(站)、体育场(馆)、影剧院等场所积极主动地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同时加强各类基地、场馆的辅导员(解说员)队伍建设,为参观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青少年健康指导建议篇10

关键词:中央7号文件;阳光体育;5年;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811.5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3019604文献标志码:a

minstryofeducat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100816.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状况引起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而针对于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7年5月7日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1](以下称中央7号文件),至今文件已经实施了5年。这个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就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下发的重要文件。中央7号文件的颁发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样也对传统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5年中,教育部联合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中央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就此,本文在多年的青少年体育管理工作经验基础上,对中央7号文件落实5周年的现状进行总结,梳理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工作提出思路。

1中央7号文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

1.1背景

2006年9月18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公布了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初中生上升幅度最大,较2000年增加了8.7百分点。7~22岁的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仍在增加,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学生的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素质水平均呈继续下降趋势。而可喜的是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继续增长,学生营养状况继续改善,重度营养不良基本消灭。这一结果公布后,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更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7年1月7日,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1.2意义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央7号文件,这个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就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下发的重要文件,也是学校体育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一个文件,是新时期学校体育纲领性的文件,对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意义。中央7号文件的下发对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

1.3内容

中央7号文件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了3方面20条要求:1)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并从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地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不断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2)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从9个方面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进行了阐述。3)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从8个方面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关于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h,并对1h的内容作了详细规定,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h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min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

关于“一小时”,教育部于上世纪80年代已经提出要求,1990年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中已有规定也作了相关要求,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内容,这些年来“每天锻炼一小时”一直没有实现。

2007年5月25日,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贯彻中央7号文件和同志的批示精神。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当天全国共设分会场2300多个,参加会议的各级领导和学校校长16万8000多人,通过此次会议,教育战线的广大同志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文件,提高了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健康第一”的思想逐步形成共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开始得到广泛认同。

2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中央7号文件

教育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全国性主管机构,在落实中央7号文件工作中起着全局把握和局部协调的关键作用,在对传统体育教育工作进行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推陈出新,推进阳光体育,提高学生体质,将中央7号文件落到实处实属不易。教育部从召开各级各类会议推进基层对中央7号文件的认识和理解,到制定各类文件保证中央7号文件在基层执行中的可操作性和保障中央7号文件执行中因地制宜,因实际制宜,再到最基层的教师培训,层层递进地将中央7号文件精细化和可操作化,保障了中央7号文件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顺利执行与落实。

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了《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加强了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加大了对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投入。所有的省区市都召开了会议,对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作出了专门部署。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央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2.1召开会议强化认识推进执行

召开会议是认识执行政策的基础方法,教育部每年召开一次关于“推进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会议。

2.1.1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

2008年5月8日,在江苏张家港召开首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国务委员、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她提出6点要求:1)要把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进一步增强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2)要把青少年体育作为重要突破口,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3)要把北京奥运会作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4)要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5)要把加强领导作为重要保障,完善青少年体育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6)要把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作为重要基础,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局面。

此次会议,总结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一年来,各地方、各部门和各学校在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强调了加强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意义,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健康的高度重视。

2.1.2第2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

2009年5月8日,第2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在重庆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进一步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各地要认真执行文件要求,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消减、挤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

2009年是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关键年,第2次推进会的召开将工作引向了深入。各地在推进会的指导下,在各地切实把体育工作摆在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形成了多年来少有的全国上下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氛围,初步形成了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深入分析研究,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行动起来,以新的高度、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把阳光体育运动推向深入。

2.1.3全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推进会

全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推进会于2010年6月28日至29日在西安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我们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抓紧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向新的更高水平迈进。

本次大会,也是最后一次以推进会形式召开的阳光体育大会。3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及各类学校推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取得重要进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正在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健康素质成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学校体育卫生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青少年体能指标和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1.4心手相连、健康成长——2011年全国学生阳光体育展示活动

2011年6月18—20日,由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心手相连、健康成长——2011年全国学生阳光体育展示活动”在重庆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10个革命老区的260余名中学生代表上演了精彩的跳绳、踢毽和登山比赛。此次活动以“在党的阳光下健康成长”为主题。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

在3次阳光体育推进会之后,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以各具特色的主题形式展开,使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更富时代感和更符合学生需求。

2.2制定系列文件保障可操作性

中央政策在基层执行中如果出现偏差或理解错误,那么政策落实的实效就会降低,如果中央政策在基层执行中切实有效,那么政策就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中央7号文件在执行过程中,教育部就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将中央7号文件精细化、可操作化和因地制宜化。

1)2007年6月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3](教体艺〔2007〕14号)的通知,提出了8个方面的要求。涉及内容包括:①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立即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中央7号文件,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这项重大战略决策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②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制订切实可行和具有操作性、可检查性的实施方案与具体措施,务必把各项要求和措施落实到每一所学校;③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建立由一把手负责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确保体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④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立即对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确保在下学期有一批学生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到合格或优秀等级,获得“阳光体育证章”和“阳光体育奖章”,以此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⑤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共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合力;⑥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同体育部门和共青团组织密切合作,切实安排好暑期学生体育活动;⑦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体育工作的氛围;⑧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对所辖地区和学校学习、贯彻中央7号文件的情况作为当前教育督导检查的重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2007年4月4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认真总结各地试行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下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4],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并将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与标准结合。到2011年,全国共有15万2796所学校对1亿1296万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并向上级上报了数据。

3)2008年6月9日,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5](教体艺[2008]8号),2008年6月27日,卫生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6],2008年4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7],2008年12月1日,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8](教体艺[2008]12号)。

4)2011年7月8日,教育部下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9](教体艺[2011]2号)。规定有以下内容: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工作机制。健全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制度。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科学评价机制。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

这些文件的制定和下发,对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7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无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把加强青少年体育摆上了重要日程,纳入了经济发展的规划。

2.3开展教师培训保证落实主体

体育教师是阳光体育开展的组织者,也是中央7号文件落到实处的基层执行者的主体。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10]要求亿万学生走到阳光下,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提高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如何将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教育相结合,如何充分发挥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这是对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使命,而教育部从2007年开始的国培计划就成为了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举措。广泛开展的教师培训不仅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也为阳光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例如:2008年启动实施了“2008年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其中就包括“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计划”,对西部13个省份600名初中体育教师进行体育项目基础专业技能与基本教学技能培训。又如,2009年教育部组织实施了“支持西部边远地区骨干教师培训专项计划”,对西部12个省份600名小学体育教师以专题讲座、菜单选修、交流pK、网络互动、总结展示等方式进行培训,提高了西部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驾驭新课程的教学能力。再如:为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2010年教育部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0年中小学体育艺术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帮助中学体育骨干教师提高体育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探索开发适合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

2.4依靠督导评价加大工作力度

教育部改进了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及时组织开展了教育督导专项检查,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力度,积极解决影响青少年体质的突出问题。2008年教育部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就将对中央7号文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列入工作重点,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执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和要求,基本保障了学校体育课时,许多地方把学生体质健康和学生体育课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确保了广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形成了良好的全社会关心学校体育、支持学校体育的氛围。

另外,共青团、妇联等各种体育组织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到健康体育活动中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阳光体育、宣传健康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为形成良好的氛围作出了积极努力。

3中央7号文件实施5周年以来,学校体育成绩与不足并存

3.1学校体育多方面改观

5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地区。2010年,教育部对全国100个阳光体育先进县进行了表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狠抓落实,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纠正“重智轻体”的现象。

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学校体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建设日趋完善;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课余训练和竞赛活动蓬勃发展;场地设施设备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体育师资的配备和培训得到了普遍重视;科学研究不断繁荣,成果显著。

3.2青少年体质虽有提高,但与目标仍有差距

学校体育在得到了加强和重视的同时,也要清晰地看到,学校体育工作与党中央提出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2011年9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11]显示:中小学生的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指标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了遏制,与2005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5年工作要求的目标仍有差距,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相比2005年分别增加1.56和1.94百分点;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相比2005年监测数据,我国19~22岁大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进一步下降,虽与前一个5年相比(2000—2005年)下降幅度明显减小,但是仍然与中央7号文件中5年指标要求有差距。

4学校体育未来工作的展望

回顾并总结了5年以来中央7号文件的落实状况,在成绩与不足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把握未来的方向更为重要。

在新形势下,必须更加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结合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学校体育,真正把学校体育工作摆上工作日程,真正使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的“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得到落实。由此,学校体育工作未来仍然任重道远。

4.1确保2个“时间”确保“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确保每天的休息、睡眠时间。

4.2全面实施2个标准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育卫生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实行直属高校新生入学体质测试公告制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公告制度,通过这2个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和学生的体质健康;《国家学生体育卫生基本标准》是国家对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师资和卫生条件的最基本要求。发达地区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标准。

4.3建立完善8项基本制度

1)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考试在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积极推进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升学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积极探索在高考中增加体质测试的做法。

2)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使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切实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3)建立和完善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大力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责任险的做法。

4)建立和完善学生营养干预机制,对城乡学生及家庭进行营养指导,组织实施好贫困地区中小学学生营养工程,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使孩子们拥有健康体质。

5)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加大督查力度,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

6)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7)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巡查制度,加强行政对学校卫生管理。

8)建立并完善党委政府领导下,由教育、体育、卫生、共青团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