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的特殊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6:19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篇1

【关键词】生态,脆弱,特殊,旅游,环保,模式

一、旅游活动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影响

在旅游活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和旅游活动的不文明行为,给生态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很多的生态旅游景点都是由于旅游的承载力严重“超标”,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脆弱,整个生态旅游的景点丧失了原来的面目,景点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旅游业的衰落,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衰亡。所以旅游活动对于生态脆弱的环境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对于如何发展特殊旅游环保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和建议。

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

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模式中包含殊旅游、环保两个重要的概念,及特殊旅游环保模式是在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上,对于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同步进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主要是三个方面来实现,以主动性保护、开发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作出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开发与保护。

第一、主动性保护。主动性保护主要是指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树立环保的理念,促进开发的旅游保护,还有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保护景点的生态环境,通过两方面有针对性的主动保护,对于特殊旅游的开发做出基本的实践行动。旅游开发者主要就是指旅游景点的规划师和实践施工人员,这两种人一种是对生态脆弱的景点实现规划,一种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景点上施工,都是对景点改造人员,开发行为都是和景点的生态脆弱有重要的关系,所以这两种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树立开发与环保理念十分重要。比如景点规划师,在规划景点承载人数、景点承载力等方面以保护环境为首要条件,将旅游经济增长放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对于基本的景点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施工。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树立的环保理念主要是通过宣传或者景点的环保准则,使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收集好自己的垃圾,投放进垃圾箱,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尽量不要人群聚集,不要破坏植物和生物的生长,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这是对于游客的要求。这些理念和宣传主要是景点开发人员结合景点的实际发展情况所提出来的宣传口号和标语,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资源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开发性保护。开放性保护主要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减少开发,利用破坏的自然环境引起游客对于生态破坏恶化的重要影响,并将此作为一项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结合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保护,减少这些景点的开发。现代旅游景点的开发主要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人工开发的重要创新实现旅游景点的开发,所以在旅游景点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减少生态脆弱环境的开发。比如说在一个山地地貌的景点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绕过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保护这些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将整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包围起来,实现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减少人为的影响。对于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景点景区,可以将破坏的自然环境做出基本的景点进行开发和管理,这是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中一种创新的开发方式和思路。通过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以满目疮痍的方式让游客领悟环境破坏的可怕后果,让游客从心理意识层面上增加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保护心理,帮助主动性保护模式的顺利开展,实现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有效性开发保护。

第三、重建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主要是对于旅游景点的限制性保护,现在很多的旅游景点都已经采取了这种保护模式,主要的方式就是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对于游览时间的限制。重建性保护主要是结合生态系统的恢复性特征所采取的特殊旅游环保模式,在进行重建性保护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景区的时间段开放与关闭,实现景区生态的恢复。比如说草原和沙漠的旅游景点开放过程中对于景点的开放有了严格的规定性,草原一般在休牧期会关闭旅游景点,让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这样才能保证景点开发使用的延续性。在景点关闭的时间里,整个景区是处于自然恢复的阶段,牧民也不会再草原上放牧,对于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化的修复。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主要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会根据景点的环境承载力计算出可以容纳的最大游客量,保证整个景区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对于景区的生态脆弱实现保护。人数进行限制主要是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注意要合理的控制游客的旅游量,确保环境的承载力。

三、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实施景点开放

在现代景点开放的过程中,提倡文明旅游、环保旅游,与生态环境脆弱所产生的特殊旅游环保模式属于同一类别,主要是绿色生态旅游主要提倡的就是文明出行,“从旅游景点带走快乐,不给旅游景点留下垃圾”这是绿色生态旅游主要的口号和实现方式。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逐渐深化,所以绿色生态的理念逐渐地深入人心,人们在选择外出放松的过程中,往往就会做到文明出行,绿色旅游。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的休闲要求,顺应时代精神文明的需要,在景点开发的过程中,设置保护环境的旅游景点,让游客在旅游观光之后还能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帮助游客树立环保的理念,减少旅游资源的破坏,从思想意识层面上提高游客的绿色生态观念,从而提高旅游景区的观赏指数和综合指标,提高景区的旅游热度和名誉度,实现景区旅游业的合理完美的发展。

结语:本文主要对于特殊旅游的环保模式展开分析论述,结合国内生态脆弱景区的现状,对于生态脆弱景区的开发提出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帮助生态脆弱景点实现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黄震方,陈志钢,袁林旺.我国区域旅游环境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3):99-104.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篇2

[关键词]红色旅游社区参与

一、红色旅游发展概况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但是,当很多革命纪念地作为旅游景区走向市场时,仍然出现了诸多尴尬。笔者认为,“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依靠社区参与来解决。

二、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意义

1.红色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红色旅游具有发展相对不够成熟的特征。我国红色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相对其他模式的旅游开发相对落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位于经济欠发达且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其软硬件水平较低:硬件方面,如景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工具单一,卫生系统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软件方面,管理体制混乱,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整体素质难以达到专业化水平,乱收费等宰客现象也很普遍。这些问题致使红色旅游的开发受到多重制约,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红色旅游革命圣地的形象也受到影响。

红色旅游地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赋予了红色旅游资源无可替代的特殊意义,旅游地的老区居民也对当地红色旅游资源感到自豪并且有着更为深厚和特殊感情。在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后,红色旅游地社区居民必将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较其他旅游社区具有更大的积极性。

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不仅要求经营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意味着其所面对的市场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这无疑对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红色旅游地普遍具有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的特征。居民参与旅游的途径较少,参与的程度也较低,主要是在景区内作小工艺买卖,景区清洁工等边沿性、靠出卖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工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和他们的社区常常被作为开发的客体,而非开发的主体,大量的利益从社区居民身边流走,而他们却不得不承担旅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红色旅游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红色旅游的发展不能采用一些传统旅游地的发展模式:其特殊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及当地居民对旅游地固有的特殊感情,决定了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可行性;同时红色旅游地目前软硬件发展的特殊状况、其专业性特征、所面对的特殊市场,以及目前社区的参与程度,决定了社区参与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因此要树立红色旅游品牌,延长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全面促进老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强红色旅游的社区参与,这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必然的选择。

2.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意义

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参加社区各种事务的行为。

(1)社区参与红色旅游能有效带动经济

社区参与式红色旅游开发是新世纪推动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革命老区80%位于山区和丘陵,大多交通不便,除了传统农业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大力发展社区参与红色旅游开发管理,可使农民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参与旅游,以及相关产业服务,从而为农村地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完善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建设,使旅游者得到较好的服务,同时也让当地百姓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营造了双赢的局面。

(2)社区参与能够极大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红色旅游其本身挖掘革命精神,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是吸引游客到访的原因之一,通过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则更加能加深当地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提高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红色旅游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旅游,革命老区的社区居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红色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其社区居民对红色旅游地的特殊感情是其他旅游社区不可比拟的,同时他们了解很多革命圣地或者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这无疑都是构成红色旅游吸引力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充分的发挥红色旅游社区居民特有的这一优势,势必极大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使旅游者在欣赏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感受老区人民纯正朴实、热情好客的精神。

(3)社区参与能够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旅游业既给当地带来了积极影响(如地方文化的复苏、就业机会的增加、跨文化理解增强、福利条件改善)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文化变质、资源过渡使用)。社区居民作为红色旅游地的组成部分,是当地红色资源的使用者和了解者,他们对当地旅游中传统文化保护的成功与否,以及是否能够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参与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社区参与旅游活动,能够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居民这种基于谋求自身和社区共同发展的参与成为了红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基于社区参与的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1.扩大红色旅游的社区参与范围

红色旅游的发展会对旅游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等诸方面带来各种影响。作为生产和生活于该区域的社区主体――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种种影响体会最深,因为社区居民本身就是当地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因此,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获得社区尤其是生活生产于其中的最基本群体---社区居民的认同与支持,同时也需要倾听社区居民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当地居民积极性,引导鼓励当地居民融入到景区的开发管理之中。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倾听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希望和看法,并接纳这些意见将其纳入旅游规划和政府决策中去,这样才会促进当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社区的利益分配机制

让社区居民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与参与旅游发展决策是相辅相成的。建立社区居民参与利益分享的机制,其根本点在于使社区居民成为在红色旅游发展当中积极影响的受益者,而非消极影响的受害者。所以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当尽量保护居民应有的利益。比如,制定保护社区居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法规条例,规范其经营服务质量;帮助社区居民筹措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等。通过资金、技术以及知识扶持等手段进一步完善利益的分配。

3.重视对社区居民的素质提升

红色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仅仅在于开发多少景点、路线,更应从根本上注重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社区居民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参与支持红色旅游发展的同时,也要珍视社区传统的民风民俗,正确认识和保护好社区独特的红色文化,不能一味迎合游客需求和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进行所谓的文化改良,使红色文化变质变味。社区居民要在红色旅游的发展中学会处理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之间的关系。当他们看到先进文化给他们带来实际收益时,相信他们就会在文化观念的转变上由被引导变为自觉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实现红色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召海:红色旅游理论梳理与实践建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2]冯学钢:红色旅游的时代意义[J].文汇报,2005(5)

[3]王刚汪丽萍:社区参与简论[J].城市研究,1998(5)

[4]邹宏霞:乡村旅游开发管理模式及其意义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7(24)

[5]程怡章意锋:国外社区旅游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

[6]王瑞红陶犁: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形成及内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7)

[7]邢卫华:红色旅游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案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6)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篇3

从人口、需求、经济基础及客观可能性等多方面来考查,中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具有其可行性。

(一)老年人口的增多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以此为基础,中国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条件(衣食住行等)得到较大改善,于是老年人健康状况较以前有很大提高,死亡年龄后移,死亡率降低。因此,中国老年群体的人数逐年递增,这为老年旅游市场提供了庞大的客源基础。

(二)老年人有潜在旅游需求且具有较多的时间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的家庭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由“四世同堂”式的大家庭逐渐向“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式的小家庭过渡,于是中国城市中出现大批的“空巢家庭”,其特点是两位退休的老人独居寓所,其成家的儿女另居他所(同一城市或不同城市),视工作繁忙程度,儿女定期或不定期回家省亲。于是在大部分的时间内,老人是比较孤独的,他们希望有合适的活动以使其生活更为丰富多彩,而安排合理的旅游是其比较喜欢的方式之一。

(三)老年人有进行旅游消费的经济基础

这在城市居民中表现犹为突出。首先,老人离(退)休在家,有固定的收入。其次,此时儿女多已参加工作,他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给老人一些数目不小的“零花钱”,以示孝心,尤其那些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经常回家的儿女会更多地以这种经济给予的方式来弥补感情支出的不足。而且,这一代年轻人比以前任何一代都更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去独立创业,而不愿再靠在父母的大树下乘凉,因此,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就成为其真正的可支配收入。

(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为开发老年旅游市场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近几年中国旅游业获得较大发展,旅行社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旅行社的工作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其综合能力(包括服务水平、产品开发、营销水平等)无疑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旅行社的日趋成熟使开发老年旅游市场成为可能。开发老年旅游市场,不仅可以使旅行社扩展业务,有助于逐步完善中国旅游业,同时体现出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条佳径。由此可见,目前开发中国老年旅游市场实际已经日趋成熟,条件也基本具备,关键在于如何行动。

二、老年人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①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满足消费需要活动中的思想意识,它支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人进入老年期后由于生理器官的变化,必然引起心理的变化。研究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掌握和了解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助于分析老年人的消费行为。

(一)老年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消费行为可划分为六种类型,即习惯型、理智型、经济型、冲动型、想象型和不定型。调查显示,51.2%的老年消费者是理智型的消费者,他们会对待选择的商品或服务进行理智的分析和思考,并多家选择,充分考虑多种因素,购买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有20%的老年消费者属于习惯型的消费者,他们通过反复购买、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对这种商品或服务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逐渐形成固定不变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习惯,且不会轻易改变这种习惯。老年人的习惯购买心理还表现在:对于不了解的商品或服务不轻易采用,极少发生冲动型购买。

(二)老年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考虑的因素

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大部分老年人属于习惯型消费者,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年人表现出适应新环境和新事物的能力和愿望,方便省事才是他们真正考虑的因素。调查显示属于经济型的老年消费者占的比重并不高,由此可见,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只求价格便宜的消费者了。他们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价格只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调查显示,老年消费者购买时更强调质量可靠(29.8%)、方便省事(26.4%)、经济合理(25.8%)、舒适安全。

我国现阶段的老年消费者经历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并不富裕的生活,他们一般生活都很节俭,价格便宜对于他们选择商品或服务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也不是一味追求低价格,质量可靠和使用方便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还有一点必须了解,就是很多老年消费者有补偿性消费动机。在子女长大独立、经济负担减轻之后,一些老年消费者试图随时寻找补偿过去因条件限制未能实现的消费欲望,即进行补偿性消费。因此,老年人在旅游观光、健身娱乐、营养保健、美容美发、穿着打扮等方面,同样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

(三)老年消费陪伴方式

在消费的陪伴方式上,因为老年人大多害怕寂寞,而其子女由于工作等原因闲暇时间较少,所以老年消费者多选择与老伴或同龄人一道出门购物或旅游。老年人之间有共同话题,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也可以互相参考、出谋划策。这就说明,影响老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相关群体主要还是老年人。

(四)广告对老年消费者的影响

关于广告对自己的影响,大部分老年消费者选择了“影响一般”(41.9%),而且相当一部分选择了“没什么影响”(22.7%)。由此可见,老年消费者对广告的依赖程度一般,而且由于一些虚假广告的负面影响,使得一部分老年消费者对广告产生了反感情绪。由于老年消费者心理成熟、经验丰富,他们一般相信通过多家选择和仔细判断就能选出自己满意的商品。当然老年消费者还是希望通过真实的广告了解一些商品或服务的特点,并以此作为选择的依据。另外,名人广告对老年消费者的影响也不大,而且对老年人影响最大的媒体广告为视听广告和报刊广告。

三、开发中国老年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由于老年旅游者在身体、思想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对老年旅游市场进行开发时必须认真分析老年旅游者的需求特点,在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一)老年旅游市场的调研。总体来讲,我国旅行社在制定营销策略前都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和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经营和管理上的混乱。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市场规范化的逐步提高,旅行社应把市场调研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通过分类调研(离退休干部、退休工人、家庭主妇、者等)对主要客源及其旅游目的、旅客经济特征及行为特征、旅客消费偏好及客源流向等进行深入的了解,系统地搜集有关老年旅游需求方面的信息,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渠道策略。

(二)产品策略。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决定老年人对服务需求的特殊性,决定了旅行社不能在满足大众的共性需求的过程中实现对老年人个性需求的满足,而是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开发产品,尤其在产品的方便性、安全性、保健性方面突出特色。经研究表明,老年旅游者与其他旅游者的重要区别在于:1.其旅游动机以“回归自然、怀旧、疗养”为主;2.其喜欢的旅游形式为:山野风光、乡村风光、森林游憩、旧地重游、亲情游、寻根游、温泉浴、日光浴等;3.由于年龄较大,他们更倾向于参加团队游,并希望有一名有耐心、脾气温和且能干的导游,同时,旅游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周内为好)、目的地不宜过远。4.老年旅游产品应以安全、方便、可靠为主要特征。据此分析,旅行社应努力设计符合老年人以上需求的旅游产品。

(三)价格策略。随着旅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尽管传统的包价旅游形式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但是对于老年旅游市场而言,包价旅游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这是由老年市场的特点决定的,老年旅游者希望一次性购回成套的旅游产品(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地活动安排等诸多项目的组合),而不愿购回“零件”再自己进行组装,因此老年旅游市场应以包价旅游为主。但具体实施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的调整,例如:1.区别不同时间实行差价。可以根据旅游淡旺季的不同实行浮动价格。2.区别不同的空间实行差价。即根据旅游目的地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3.额外服务附加价。老年旅客有其特殊的身体状况和思维方式,有时他们会要求旅行社提供其所需的“特种服务”(如额外的照顾),此时,旅行社应根据老人的特殊要求量体设计,并可根据额外服务的种类及数量核算成本做适当的加价。4.小包团价。这主要针对“旧地重游、亲情游、寻根游”的老年旅客而制定,由于旅游目的地的特殊性,有时他们希望有自己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此时可根据旅客的具体要求设计服务项目,并以此作为制定小包团价的依据。

(四)促销策略。要吸引老年人参加旅游,除独特的产品和合理的价格外,促销策略必不可少,尤其在现代中国老年人的旅游意识还不算很强的情况下更需要利用形象而具体的促销来刺激需求,引导消费。老年人不喜欢孤独,又最容易孤独,他们渴望与人接触,渴望得到社会、家人的尊重和关注。因此,在促销的各个环节都要用“情”字贯穿始终,处处为老人着想。一个有针对性的老年旅游市场促销策略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设计内容详尽、符合老年人思维习惯和阅读习惯的宣传印刷品,介绍旅游线路、可提供的服务、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风俗民情、风光名胜、特殊意义、特殊资源等),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每一项介绍都要语言诚恳,且与老年人旅游的动机(回归自然、怀旧、疗养)相联系,一再触发其出门旅游的欲望。这种印刷品应图文并茂、实用功能强、可长时间保留。2.针对老年旅游者制作的广告,应该多选择介绍性、提示性和劝说性广告,尽量避免炫耀性、夸张性和竞争性广告,并以视听广告和报刊广告为主要媒体。3.利用特殊节假日(如老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推出“家庭旅游特餐”,利用中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子女与父母同游。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篇4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延边州

中图分类号:F592

红色旅游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形式受到了各级政府关注,并在很多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一个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受到了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国内大多数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地区经济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理论

1.旅游资源开发

从广义角度来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特殊形态,应具有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性特征,且应符合旅游需求发展变化的趋势。吴殿廷等(2007)的研究中指出旅游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同时该研究还指出,目前的旅游开发存在广义狭义的两种观点,狭义的观点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和改善,其目的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广义的观点认为,旅游开发是一种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系统开发模式。

在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相关研究中,罗清(2008)指出应注重四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开发与保护间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旅游开发的生态可持续性;二是注意协调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三是要考虑到旅游开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四是要注重游客体验性。而在刘红梅(2012)的研究中则强调了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原则、美观原则、旅游目的地营销、特色原则、保持原创原则及注重形象原则。

马进甫(2006)提出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在于,对当代人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具备了旅游开发价值的革命历史遗存,具体特征分为以下六点:第一,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第二,中国的红色旅游是世界的战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非实物化”;第四,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优化;第五,红色旅游资源是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第六,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域跨行政区域化。

基于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包含红色旅游开发在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综合开发的模式,同时考虑到本文所关注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更需要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其综合性特征,并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

2.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在李宗尧、高舜礼等(2002)的研究中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以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同时对能有较大教育意义的旅游方式定义为红色旅游”。而在随后的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则明确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树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游览活动”。

目前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主要有5种。本文采取第一种分类方式。第一,阶段分类法,根据中国革命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独有的年代特征,按时间的先后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红军长征时期(1934-1936);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第二,国家标准分类法,即分为建筑设施类、人文活动类、革命遗址和遗迹类。第三,地区分类法。第四,目的分类法。第五,资源属性分类法。

通过上述对红色旅游相关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特有的旅游形态不仅具有一般形态的旅游活动所具有的功能及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教育意义。对此,在卢丽刚(2007)的研究中总结了红色旅游的特点,并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共识。首先,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产生及发展离不开中国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丰富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对于中外游客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其次,红色旅游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动,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第三,红色旅游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特征。其本质是依托所在地特殊的革命文化遗迹类的旅游资源,对于红色资源的开发应该根据其作为革命圣地和纪念地这一特殊情况,开发特殊旅游产品。第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特征。特定的历史年代当中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革命运动,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有着自己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最后,红色旅游资源层次的高品位性,其思想层面的价值远远高于其物质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的评级与资源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成正比。

此外,目前国内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观光活动为主的传统模式。第二类是注重休闲娱乐的体验式开发。第三类是观光与体验并重的混合开发模式。除此以外,在针对具体案例分析的研究中学者们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特点阐述了特定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模式。如黄三生(2009)的研究中指出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卢丽刚(2007)在京九铁路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中强调了品牌的树立的必要性。由此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开发形态在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考虑到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以及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延边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1.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延边地区红色历史沿革,1907年8月,日本侵略军入侵延边地区,从此延边地区成为朝鲜族抵抗日本侵略点的重要战场;1920年6月4日-7日,北路督军府府长崔镇东率领联合抗日队伍,开展日光山、凤梧洞战役,从此开启了延边地区的抗日武装活动;1920年10月,“珲春事件”日本派2万正规军入侵延边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延边人民先后发动了“5.30暴动”“8.1吉敦暴动”抗日活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队伍逐渐壮大;在解放战争期间,延边革命根据地起到了巩固后方的重要作用。

从旅游产业发展来看,延边地区的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旅游产业依托于长白山的旅游发展,缺乏其他的有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季节性明显,人口流动性大。区位方面位于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与朝鲜相接壤,同时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适合对其背后的红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原因,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与朝鲜族的历史是相互依存,朝鲜族的烈士占吉林省烈士的41%。

但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延边地区仍处于红色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但随着近几年地区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交通环境改善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从延边地区的区域特征及红色旅游资源情况来看,延边地区朝鲜族在国内的一个主要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抗战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地区。目前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数量较多,有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包括省级重点保护文物6处,州级重点保护文物17处,省级德育教育基地2处,州级德育教育基地3处。目前延边地区的县市均保存了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其类型涵盖了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及烈士墓、纪念碑、陵园三大类(具体数量及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表

类型

所在地

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

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

烈士墓、纪念碑、陵园

延吉市

64

5

68

龙井市

19

7

102

和龙市

38

1

79

珲春市

24

50

图们市

5

4

49

敦化市

17

1

38

汪清县

22

9

91

安图县

20

4

39

资料来源:韩顺兰等编著.《延边革命遗址》(2009)

表2延边地区重要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级别

名称

所在地

省级德育教育基地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

延吉

延边历史博物馆

延吉

州级德育教育基地

纪念馆

延吉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大荒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王隅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马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州级重点文物保护

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

珲春

梨树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苏联烈士纪念塔

图们

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安图

六号屯战迹地

敦化

哈尔巴岭战迹地

敦化

敦化革命烈士纪念塔

敦化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渔良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八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三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老头沟万人坑遗址

龙井

罗子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汪清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汪清

资料来源:延边统计年鉴(2012)

通过对延边州历史沿革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整理可以看出,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有着较长的历史背景,红色旅游资源产生的时间跨度长,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空间分布广且多分散于山地地区的特征。同时整体红色旅游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历史事件模糊,属于静态旅游资源。

2.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主要问题

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现状的整理可以看出,目前延边州内的红色旅游开发处在初级阶段,主要的旅游形态以参观遗址遗迹、故居等静态的旅游活动为主。其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首先,延边州的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其次,在产品的开发方面存在开发项目相对单一,同时遗址遗迹与历史事件的挂靠缺乏统一的规范,历史沿革较模糊,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的问题,单个景区的影响力不够。第三,在实际的市场运作过程当中则存在缺乏专业劳动力的问题。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劳务输出较多,且旅游行业需要大量有素质的劳动力。但是延边地区缺乏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劳动力,目前旅游整体的服务人员服务技能、水平较低。最后,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延边地区虽然拥有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品质相对较差,同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环境,市场上缺乏以红色旅游为主或者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少有组织或者社会自发的红色旅游的社会活动。

三、延边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

在结合红色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到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可从旅游产业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两大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如下。

在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方面,第一应该进行产业联动,整合地区旅游资源与本地其他旅游项目相结合。旅游开发的综合性特征可通过产业内部整合的方式,对州内红色旅游资源寻找其相通点,丰富产品内涵。并与州内其他的旅游形式相结合在进行其他旅游项目过程中穿插如抗战生活体验等与红色旅游相关活动,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内容。其次,在增加红色旅游产品多样性方面出发,在开发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增强红色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增加其市场影响力。第二,发挥政府在旅游开发当中的作用,在开发同时加强保护文物力度,并进一步的挖掘地区的资源。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红色旅游发展。并通过改善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增强景区可进入性等方面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支持。最后,考虑到红色旅游所具有教育性特征,可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学校实践活动促进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景区的生存能力。

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首先应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背后文化。形成有地方特色主题旅游线路或者旅游项目,利用延边地区民族和党的关系处理,民族融合,文化上的相互借鉴为文化背景,同时与当下实时相结合。

其次,根据景区特点选择不同开发方式。红色旅游开发独特性原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对于博物馆类型的景区应该以教育形式为主,着重于讲解方面,面对在校学生、政府部门的爱国主义学习为主。而遗址遗迹类的产品则应该以保护为主,并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增加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根据地类的景区,则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为主,可以依托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发展相关的服务类旅游设施。

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考虑到红色旅游是以实物为载体来反应其背后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这一特征,应通过专业讲解员培训提升红色旅游的教育性及品质。

四、结论

本文以延边州红色旅游开发为例针对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延边州在其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资源类型单一导致的产品类型单一、市场运作不足、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能够反映出众多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较低的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基于对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由于本文仅选取了延边州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后续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黄三生,刘慧,卢丽刚.湘鄂赣红色旅游合作问题分析与思考[J].价格月刊,2009(6)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篇5

[关键词]旅游会计;人才培养;经济发展;财务管理

[作者简介]谢迭理,海口经济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海南海口570203;万新焕,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会计教师,讲师,海南海口570228

[中图分类号]F2.6;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18-03

近几年海南旅游业蓬勃发展,使之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尤其是2010年1月国务院宣布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纳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旅游业更是成了海南重要的经济支柱。作为营利性经济组织和社会经济基本单位的旅游企业,要进行经济核算,也要讲求经济效益,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是加强科学管理。旅游会计作为旅游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旅游会计是专门研究旅游企业会计活动的一门专业会计学,它把会计的基本原理同旅游企业的业务实践相结合,突出行业特点,系统研究旅游企业会计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海南旅游企业亟需培养旅游会计专业人员,以更好地服务于海南旅游企业。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 海南旅游高职院校没有开设对旅游会计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对旅游会计人才的培养,据笔者网上搜索,我国有些高校的旅游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比如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和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导游的课程体系中都设置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而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的导游和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还设置了旅游企业会计基础。青岛恒星学院的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不仅设置了企业财务管理,在酒店服务与管理方向专业中还设置了饭店会计,旅游管理专业同样地设置了财务管理学和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课程。但是海南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对旅游会计人才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近几年在海南政策以及海南省教育厅、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海南省旅游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旅游专业的教育得到了有序、快速的发展,但是作为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会计教育却没有相应地跟上。在旅游相关专业中,只有少数几所院校比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和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设置了酒店财务管理课程。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发现海南高校的旅游相关专业开设旅游会计课程。有些虽然开设了《基础会计》,但是由于聘请的外聘会计老师是一般是会计事务所和其他行业的会计部门的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没有聘请旅游行业企业的资深会计人员,导致在教学中没有注意与旅游管理专业的结合,教学没有紧密地联系旅游行业的特点,更没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专业相联系,从而导致目前海南旅游企业所招聘的会计人员对会计知识非常精通,但对旅游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对旅游知识一窍不通。到旅游企业工作后,单位首先对其进行岗前培训或者是以老带新,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旅游企业的管理成本。所以,旅游企业招聘会计人员都要求有在旅游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

(二) 专业课程设置忽视了旅游会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近年来,高职院校往往重视通用型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设,淡化了特殊行业尤其是旅游业对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在提高学生对特殊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等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方面的教育有明显的缺失。海南省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于服务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对用人单位有什么样的会计岗位、企业需要哪些职业技能却并不了解。海南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非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没有对旅游会计课程的建设。由于院校不开设旅游会计课程,教师没有了研究基础,也就没有旅游会计的相关研究,更不用说旅游会计人才的培养。到现在为止,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还没有看到关于旅游会计人才的培养的文章,只有关于旅游会计的文章,也不到5篇:《旅游会计》的教学体会(郭康,2008)、《旅游会计》在旅游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不同点(袁三梅、周坚,2009)、新会计准则下我国旅游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与改革(徐雪,2009)、简析我国旅游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范碧辉,2010)。关于旅游会计方面的教材也只有几本,如:旅游会计学(龙京红,2006)、旅游会计学(谷卫。2007)、旅游企业会计(王学军,2009)、旅游企业会计实务(赵恒伯,2007)等。而这些数量不多的旅游会计教材大部分仍然是单纯的会计,没有很好地将旅游行业与会计结合起来,没有以旅游行业为蓝本导入会计学原理。这导致了目前发展迅速的旅行社、酒店、饭店、旅游景点等对旅游会计专门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相悖发展。

(三) 海南旅游会计人才的现状

海南高职高专院校旅游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培养都基本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施中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据笔者调查,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各高职院校确实能够做到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但是对会计专业的学生,一方面由于海南各个企业财务部门设置的会计岗位不多,一个财务部门不可能容纳几十个学生,更不用说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招生火暴,有的院校每一届招生都达到几百名;另外一方面海南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由于会计资料对每一个旅游企业而言都是商业秘密,一旦泄密,对企业的影响很大,因此,一般企业也不愿意接受实习生,从而导致海南各高校的会计专业主要还是以校内实训为主,即使是在校内实训,由于时间的限制,实训教师在选择模拟资料的时候也只能选择一个行业的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资料编制会计实训的案例,一般都是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为蓝本编制会计案例资料,很少有学校的会计实训是以旅游企业的经济业务为蓝本来编制会计实训案例的。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会计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一) 海南省旅游企业对会计人才重视不够

由于近两年海南旅游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纷纷诞生,很多中小旅游企业的产权和所有权是统一的,这样,业主独自控制企业,完成资金管理活动。这些旅游企业以及相关的酒店、饭店等由于其规模小,根本不重视会计岗位的设置,不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甚至有的企业就根本就未设会计岗位。由于其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低,导致会计处理混乱。据笔者调查发现,一些旅游企业所使用的会计科目还是旧准则下的会计科目,这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大

力培养旅游会计人才。

(二) 海南对现有旅游业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海南在会计继续教育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针对特殊行业进行继续教育,一般都是所有行业的会计人员集中在一起学习。继续教育教师在进行培训的时候都是笼统地对会计的前沿问题或者是一般企业的特殊问题进行讲解,没有针对旅游行业的会计人员就旅游和会计的前沿问题进行专门培训,从而导致旅游企业的会计人员在会计继续教育中没有得到实质性收获,其业务素质也没有得到提升。

三、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 加强旅游会计课程建设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是我国重点旅游区之一。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到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动,海南旅游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不起眼的小行业发展成为领跑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各项经济指标逐年增长,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提高。近年来海南旅游业发展明显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09年底,海南全省有星级旅游饭店238家、旅行社248家、旅游从业人员16万人、各类旅游景区(点)55家。2009年海南旅游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接待国内外游客2250,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1.72亿元。旅游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如海南酒店、饭店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机遇。海南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对旅游会计人才的需求,海南高职院校担负着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培养人才的重任。

(二) 加强旅游会计人才培养是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

我国的旅游企业虽然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出现了重业务轻财务的现象,从而导致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目前,很多旅游企业管理模式落后,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没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对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往往得不到应用,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精通旅游和会计的旅游会计人才,从而导致旅游业务和财务相互脱节。由于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和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有着明显不同,要了解旅游产品经营活动,必须熟悉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与价值运动规律,否则就难以判断旅游产品价值运动的经济实质,不能合理地反映经济单位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因此,必须加强对旅游会计人才的培养,从而提升旅游企业财会队伍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徐京耀,冼永光.职业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

[2]赵峰.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1).

[3]杨江伟.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以旅游上市公司为例[J].四川烹任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篇6

关键词 节庆旅游;研究进展;中国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75(2006)-01-0045-05

节庆旅游是以某种具有鲜明主题的公众性庆典活动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发出来的一种现代新型旅游产品,因其对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节庆旅游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CnKi和CSSCi数据库的检索获知:19941999年6年间和节庆旅游相关的文章只有32篇,而20002005年(上半年)不到5年的时间,搜索到和节庆旅游相关的文章达324篇,足以见这种发展趋势。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汇总、整理发现,国内对节庆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概念界定、特点功能等)、影响机制及策划管理等几方面。

一、基本理论问题

1.节庆旅游及相关概念的探讨

目前我国学者在研究节庆旅游及相关问题时,经常提到“事件和事件旅游”、“节事和节事旅游”等概念,这些概念西方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了,根据戴光全、保继刚等对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事件(event)是短时间内发生的(transient)一系列活动项目(activityprogram)的总和,根据事件影响的范围和规模将事件分为3类:标志性事件(Hallmarkevents)、特殊事件(specialevent)和重大事件(megaevents)。在事件及事件旅游的研究过程中,标志性事件(Hallmarkevents)又常引申为节庆,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event)合起来统称为节事(Festival&Specialevent)(戴光全,保继刚,2003a)。不管是事件、节事还是节庆,图1节庆旅游、节事旅游和事件旅游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对其进行系统规划、开发、营销,使之成为旅游吸引物,为目的地旅游业所利用,就相应出现事件旅游、节事旅游、节庆旅游三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纵观我国近年节庆旅游的研究,直接对其概念界定或者内涵探讨的文献几乎没有;从其相关的研究来看,对节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有很大分歧,突出表现在对节庆旅游概念外延不确定性的探讨上,例如:吴书峰、罗秋菊(2003)认为:事件旅游是以各种节日、盛事的庆祝、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也称其为节事旅游或节庆事件旅游。这里把节庆旅游(节庆本身就是事件的一种)的外延扩展到等同于节事旅游和事件旅游。类似的观点还有黄翔(2004)在界定旅游节庆活动,庄志民、赵睿(2000)在界定节庆旅游资源时,把节庆外延扩展到除各类旅游庆典、节日外,还包括各类交易会、展览会,以及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这种界定把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大型事件旅游等旅游形式全部囊括在节庆旅游的范畴。还有文献借鉴西方的观点,认为节庆就是一个地区的标志性事件,即依托目的地社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方面的独特资源,加以整合包装,能够产生具有目的地标志性的独特形象和吸引力,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地点重复举办的事件旅游活动(刘俊,2004)。

另外,张彬彬(2003)在界定事件旅游的基础上,把旅游事件按内容划分为博览展会型、节庆活动型、文体赛事型和商务会议型。可以看出,在这种界定中,节庆旅游是有别于会展旅游、商务旅游和体育旅游的。但是,目前国内很多研究会展旅游的文献往往把节庆旅游归入会展旅游的范畴(林茂,2004)。这些分歧、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促使部分学者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旅游节庆,例如:吴必虎(2001)认为广义的旅游节庆等同于旅游节事,狭义的旅游节庆是指周期性举办的(一般1年1次)节日等活动,不包括各种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文化体育等一次性结束的特殊事件。戴光全(2005)也把广义的节庆等同于节事、认为狭义的节庆专指各种节日;徐舟(2005)也从狭义节庆的角度来理解旅游节庆,认为旅游节庆只包括目的地根据其资源实际情况,人为策划举办的带有浓郁地方民族文化氛围的节庆活动,不包括传统节庆和特殊事件。

2.节庆旅游特点和功能的探讨

目前,国内对节庆旅游特点或特征直接论述的文章并不多,章平(2000)在探讨大型节庆活动与宁波旅游发展时,提出节庆活动作为专项旅游活动和一般的旅游形式相比具有:季节性、规模性、综合性、效益后续性等特点;王保伦(2004)把节事旅游的特点总结为:旅游者身份的二重性、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强大的吸引力、当地的认可度、旅游市场的促销性。此外,还根据蔡梅良、吉文桥、杨兴柱、金辉等人的相关论述,节庆旅游还具有趣味性、复合性、文化性、交融性、地方性、多样性、参与体验性等特点(蔡梅良,2005;吉文桥,2003;杨兴柱,陆林,2005;金辉,2004)。特别是其具有趣味性、参与性、综合性的特点,使之受到了大量游客的青睐。

至于节庆旅游的功能,赵睿(2001)曾系统阐述了节庆旅游的经济、文化两种载体的功能;秦美玉(2004)进一步认为旅游节庆的文化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营造”的功能;其二,由于旅游节庆活动的关联性很强,具有较明显的经济牵动效应和文化传承功能。她特别指出:独一无二的举办地文化特征为旅游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赢得先机;文化主题鲜明创新是节庆旅游的灵魂;文化的多样、多元性是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在动力,大众文化是旅游节庆所依托的主要内容,文化定位为旅游节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节庆活动经济功能的体现,目前国内研究文献较多,下文将单独论述。另外,石玉凤(2001a)还对节庆旅游经济和文化两种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节庆活动作为文化现象的载体功能和经济现象的载体功能是同时进行、同时实现和不可分割的。

二、节庆旅游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研究

1.节庆旅游的经济因素分析

地方节庆活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它的产生首先考虑以地方经济为目的。近年来,从一些资料来源:据张伦书(2002)有改动。成功的节庆品牌,诸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大连国际服装节等的举办情况来看,特色节庆活动的举办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容置疑的。张伦书(2002)认为举办节庆活动的实质是以发展为宗旨,以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转换为手段,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是其追求的目标。从这一定义上讲,节庆活动就是节庆经济,对此他提出节庆经济定量评价的基本框架及指标设计(见图2)。

李玉新(2003)认为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对节庆本身经济效益的影响,对目的地经济的直接影响和对目的地经济的总影响,并以此建立了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的测算模型。另外,石玉凤(2001b)还以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节庆旅游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指出节庆旅游的价值增值完全由人才投入带来的,故若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在降低经济投入的同时,提高人力投入的管理水平和实施力度。

图2节庆经济定量评价体系

2.节庆旅游对区域和城市发展综合效益的研究

我们在注重节庆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社会、文化、环境等综合效益的体现。郭胜(2005)把节庆旅游的作用概括为:宣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吸引更多得海内外游客参加,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几方面。

王子新(2003)指出旅游节庆对河北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展示河北旅游的良好形象,提高河北的知名度,丰富旅游资源和产品结构,有利于缩小旅游淡旺季的差别,带动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兰铁民(2003)还指出特色节庆活动的举办改善了区域的自然、人与环境,提高了地方的经济管理水平,还对区域内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精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蔡梅良(2005)、杨雅玲(2003)等人为民族特色节庆活动还具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扩大民族对外交流等功能。此外,刘亚禄、徐铁夫(2004)通过建立模糊统计数学模型,以北京大兴西瓜节为例对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进行多角度分析和综合价值评价(见图3)。

三、节庆旅游的策划和机制运行

节庆旅游社会、经济、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建立在对旅游节庆的成功策划和开发基础之上的,策划是旅游节庆活动成功与否的前提。在节庆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结合目的地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运用一定的策划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黄翔(2004)认为旅游节庆活动的设计应遵循:根据本地特色、扬长避短的针对性原则,民族性、参与性原则,雅俗共赏原则;范春(2001)在探讨我国节庆旅游资源的开发时指出,开发“节”与“节庆”旅游资源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企业性原则、优势互补原则、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杨香花(2005)还提出了民族传统节庆开发的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对比性原则、特色原则、参与性原则等。

目前国内对节庆旅游开发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和城市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提出其节庆旅游发展的策略。例如郭伟(2001)在对上海节庆旅游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海节庆旅游的发展策略:节庆旅游产业化,以节创收;节庆旅游内容注重海派特色和创新,以节推旅;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以旅兴节;开发旅游纪念品,节旅互动;合理进行时空布局,以节促旅;创名牌旅游节,树上海国际都市旅游形象。另外,王子新(2003)对河北、杨柳(2004)对成都、章平(2000)对宁波等区域和城市的分析,分别提出了其相应的发展策略。节庆旅游作为一种专项的旅游形式,其开发的策略具有一定共性,例如: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专营公司、市场化运作,宏观调控与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意识,群众参与等,都是在旅游节庆策划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市场化是指在节庆实施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完全考虑投入产出的因素,而不是单纯的节庆。旅游节庆的利益性决定了它最终走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最终目的。郭胜(2005)对节庆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指出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要注重:策划过程面向市场,管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企业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转变等;他还从节庆活动的转化运作模式、组织观念、管理模式,提高受众参与度,壮大志愿者队伍等几方面对节庆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进行展望。从马聪玲(2005)的文献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青岛国际啤酒节运作模式从“官办”到“民办”、再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转变过程。

此外,李力、崔卫华(1999)把节庆旅游的构成要素概括为:兴奋要素、娱乐要素、炫耀要素;余青、吴必虎(2004)等对中国城市节事时空分布的研究;戴光全、保继刚(2003a;2003b;2003c;2004)等对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文献等进行了系统总结。这些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是对以上重点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四、讨论与展望

从1993年,保继刚等学者首次在国内提出“事件旅游”的概念,短短10多年,国内节庆旅游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中国节庆旅游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基本概念不统一、缺乏相应的理论背景和指导、可行性分析研究缺乏等诸多缺陷。但从节庆旅游概念的探讨过程中可以看出当前给节庆旅游下一个完美的定义就很难,张凌云(2003)认为可以从节庆活动的共同特点:时间暂时性、举办的频度性、活动的主体性来理解节庆活动的内涵,这种理解也过于模糊。不过从节庆旅游的形成来看,有几点已取得共识:都强调目的地区域特色是节庆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区域特色通过节庆形式的系统规划、开发和营销,成为旅游吸引物,这是节庆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节庆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社会、经济、文化效益是节庆旅游开发的主要目的。

所以,我们认为节庆旅游就是区域自然、人文、经济、历史文化特色,经过节庆形式的系统规划、开发和营销,成为旅游吸引物,从而被旅游业所利用,为当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效益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见图4)它有两大来源:第一,对目的地传统节庆日的提升和扩延,如傣族的泼水节、迎春灯会等;第二、依据目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传统对现代节庆的开发和策划,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等。这种界定也只是一家之言,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在论述节庆旅游时,其相关概念仍然模糊不清,存在相互包含、混用的情况。因此,今后还应加强节庆旅游概念、内涵、外延及其形成、演进规律的研究,构建规范的节庆旅游理论体系。

对于节庆活动的功能,我们认为文化是节庆的灵魂,经济是节庆生命,正是通过节庆的文化内涵显示其经济效益,通过旅游经济的开发进一步体现其文化内涵。在同一节庆活动过程中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的功能互相关联、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其内在联系错综复杂。我们重视其经济功能,但是其经济功能的体现要以其文化功能的体现为前提。

对于节庆旅游的影响机制,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目的地经济、文化、环境的积极影响方面,但是还不完善、不系统,国内相关的专著还很少。最近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戴光全的《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及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专著,对我们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包括此书在内国内对节庆旅游负面影响的研究很少。其实,节庆期间,大量人流、物流涌入目的地,给目的地的资源、交通、环境、社区文化等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想打造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国际节庆品牌,实现节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对节庆旅游效应研究的全面性、综合性,特别是加大对节庆活动负面影响的研究力度。

节庆旅游的策划、运行及管理都是一个节庆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认为节庆活动的策划只有立足于本地的文化基础,宣泄本地人的快乐,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至于怎样对本地文化精确策划,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市场化运行机制并不适合所有的节庆活动,把具有一定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的节庆活动推向市场,交由企业运作,才有可能带来较大的效益;基于节庆活动的综合性,节庆活动的组织管理并不是单个部门、单个企业所能够协调的,因此非常有必要设立节庆活动管理的专门机构来协调节庆活动所涉及的各个部门的关系。

此外,在节庆旅游的研究方法上,应该借鉴相关学科研究的概念、理论、原理与方法,对节庆旅游的研究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实现节庆旅游研究方法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彭华.旅游地理学(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8.

2.蔡梅良.论湖湘民间节庆文化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50-154.

3.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J].旅游学刊,2003a(5):26-33.

4.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下)[J].旅游学刊,2003b(6):111-118.

5.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文献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3c(12):78-83.

6.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时间旅游的研究方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13-21.

7.戴光全.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及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26-31.

8.范春.大力开发我国“节”和“节文化”旅游资源[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73-75.

9.郭伟.上海节庆旅游的发展对策[J].技术经济,2001(2):45-47.

10.郭胜.旅游节庆的策划与市场化运作[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111-114.

11.黄翔.旅游区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20-236.

12.吉文桥.关于“节庆经济”的思考[J].学海,2003(2):56-60.

13.金辉.会展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6-167.

14.兰铁民.从南宁的实践谈特色节庆文化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3(1):41-43.

15.李力,崔卫华.城市旅游节庆的构成要素及牵动效应[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11-14.

16.李玉新.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的测算与管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3-55.

17.林茂.对会展旅游的概念界定的再认识[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9):100-102.

18.刘亚禄,徐铁夫.节庆活动的综合评价[J].中国统计,2004(8):21-23.

19.刘俊.山东省沿海地区节庆旅游分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9-65.

20.马聪玲.事件旅游:研究进展与中国实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5-79.

21.秦美玉.旅游节庆及其文化性因素论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1-115.

22.石玉凤,单博诚.对节庆活动文化与经济内涵的思考[J].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2001a(2):64-65.

23.石玉凤,李建国.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的经济学原理及内部结构数学模型,[J].科技进步理论2001b(8):95-97.

24.王子新,樊中红.河北旅游节庆发展浅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26-129.

25.王保伦.会展旅游[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94-95.

2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65-267.

27.吴书锋,罗秋菊.大型事件旅游的开发与管理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6):87-90.

28.徐舟.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规划方法初探[J].平原大学学报,2005(1):7-10.

29.杨雅玲.利用民族特色节庆活动推动民族旅游业的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1):66-68.

30.杨柳.成都市周边地区节庆活动发展之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9):103-105.

31.杨香花.民族传统节日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开发价值与原则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73-75.

32.杨兴柱,陆林.大型节事旅游节事特征及发展对策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5(2):47-50.

33.余青,吴必虎等.中国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与管理[J].地理研究,2004(6):845-855.

34.章平.论大型节庆旅游与宁波旅游[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3):92-94.

35.张伦书.论节庆经济持续创新力与评价指标体系[J].桂海论丛,2002(3):85-88.

36.张凌云.旅游景区景点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107-108.

37.张彬彬.城市时间旅游活动的地域差异[J].旅游科学,2003(4):35-37.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篇7

关键词:民族旅游;人才培养;本地化

民族地区旅游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旅游企业主要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是一种涉及面极广的服务性产业,因为旅游人才是所有旅游业生产要素组合的必要条件和结合点,也是旅游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最主动、最活跃的因素。目前对旅游专门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实务型人才。民族旅游实务人才,是指在民族旅游业运行过程中,各种方案及其运作过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要求他们能准确把握民族文化及景区知识,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及其内涵,反应灵活,技能操作规范、娴熟,能及时收集和反馈旅游者的感应,并能提供建设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和方案,是旅游收益的主体创造者。

(二)管理型人才。所谓旅游管理人才,是指对旅游企业各部门及其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提出指导性和统筹性方案的人才。他们最重要的特质是全局观,既要掌握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要有个性和文化内涵,还要具备一定的实操经验,同时要有领导组织才能,应变力强,能根据不同的资源特色和市场变化,及时提出建设性和指导性的建议与方案,循序渐进。

(三)文化传承型人才。特色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得以发展的根本,是亮点。民族文化尽管形式各异,但都通过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展示来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掌握一定技艺的民族文化传承人。如黔东南世世代代心口相传的歌舞艺术、银饰、刺绣等人才。他们不仅给旅游者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还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

二.民族地区旅游人才本地培养途径及模式。

考虑到民族地区旅游的特殊性,除了具备一般旅游人才的知识和素养外,还要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内涵,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的地域特点,甚至掌握民族文化的某些技艺。

(一)政府主导型培养。民族地区旅游人才本地化的培养,需要政府在政策、经济和技术上的长期支持,需要政府营造一个民族旅游发展的宽松环境。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制定相关的民族旅游人才本地化政策,并将其纳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之中。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这些地区经济水平落后,信息闭塞,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远落后于经济水平较高、不规范和急功近利的开发理念导致民族文化的粗俗化和形象受损,利用政府出面,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培训民族旅游本地人才,有利于调动农民们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民族地区民众参与旅游的特色服务意识、特色礼仪、特色工艺制作等,以此来增强民族特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民族自豪感。

(二)企业主导型培养。企业是旅游业发展的具体运作部门。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应该对企业发展的方向、运作过程中所需条件有清醒认识。旅游产业是人才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发展的服务产业,其投入的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出的主要是服务。而实际上,地区群众目光短浅的井底意识还表现得相当突出,民族旅游景区形象意识不强,民族旅游业发展动力不够。如贵州省丹寨县苗族蜡染业的发展和壮大,就是企业对蜡染人才培养的结果。其实培训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助力器。外地旅游人才因经济利益关系、地域关系和激励机制等原因,很难引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另外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有限性,使旅游人才需求的缺口更大。因此,民族地区企业自动自发的培养旅游人才供非常关键。

(三)学校主导型培养。学校是智力和文化财富的主要集散阵地。民族地区旅游人才本地化的学校主导型培养途径,主要是指中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上层次的学校。一是高等院校对少数民族区域招收进来的旅游专业学生进行特殊培养,从服务意识、服务技能等方面,通过开设特殊课程组,来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具有一定实践操作技能的民族旅游复合型专门人才。二是采取“订单式”的民族旅游人才培养方式,为具体的民族地区培养专门人才,如贵州省雷山县职业中专招收的民族刺绣班,培养苗绣人才,使苗绣人才不断壮大,苗绣工艺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

(四)民间主导型培养。民间主导型旅游人才本地化培养,是通过少数民族的民间组织、民间协会或个人,民族地区旅游业之所以、效益不理想,民族特色人才“青黄不接”,出现人才危机,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益分配不合理所造成的。以黔东南为例,有些老一辈艺人的纷纷故去,民族民间技艺将因严重的“断代”现象而失传。对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一种自主、自发的培养途径,培养的内容是民族文化传统的技艺、工艺、歌舞、银饰及某些特殊人才,如傩文化的师公。他们是民族旅游活动中民族文化独特性的主体展示者,也是民族旅游吸引旅游者的本源所在。

三.总结

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短缺问题的实质在于现行培养模式下学生所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缺少地方旅游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造成旅游人才的“用不上”和“留不住”。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需要,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强化以本土型技能和就业为导探索本土型“产、学、研”结合模式,才是培养民族地区本土型旅游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赵天然.旅游与人才培养[m].河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03)

[2]邓昊.少数民族旅游发展之道[m].长江教育出版社,2010(02)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篇8

在旅游活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和旅游活动的不文明行为,给生态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很多的生态旅游景点都是由于旅游的承载力严重“超标”,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脆弱,整个生态旅游的景点丧失了原来的面目,景点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旅游业的衰落,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衰亡。所以旅游活动对于生态脆弱的环境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对于如何发展特殊旅游环保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和建议。

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

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模式中包含中特殊旅游、环保两个重要的概念,及特殊旅游环保模式是在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上,对于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同步进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主要是三个方面来实现,以主动性保护、开发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作出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开发与保护。

第一、主动性保护。主动性保护主要是指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树立环保的理念,促进开发的旅游保护,还有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保护景点的生态环境,通过两方面有针对性的主动保护,对于特殊旅游的开发做出基本的实践行动。旅游开发者主要就是指旅游景点的规划师和实践施工人员,这两种人一种是对生态脆弱的景点实现规划,一种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景点上施工,都是对景点改造人员,开发行为都是和景点的生态脆弱有重要的关系,所以这两种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树立开发与环保理念十分重要。比如景点规划师,在规划景点承载人数、景点承载力等方面以保护环境为首要条件,将旅游经济增长放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对于基本的景点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施工。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树立的环保理念主要是通过宣传或者景点的环保准则,使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收集好自己的垃圾,投放进垃圾箱,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尽量不要人群聚集,不要破坏植物和生物的生长,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这是对于游客的要求。这些理念和宣传主要是景点开发人员结合景点的实际发展情况所提出来的宣传口号和标语,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资源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开发性保护。开放性保护主要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减少开发,利用破坏的自然环境引起游客对于生态破坏恶化的重要影响,并将此作为一项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结合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保护,减少这些景点的开发。现代旅游景点的开发主要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人工开发的重要创新实现旅游景点的开发,所以在旅游景点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减少生态脆弱环境的开发。比如说在一个山地地貌的景点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绕过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保护这些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将整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包围起来,实现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减少人为的影响。对于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景点景区,可以将破坏的自然环境做出基本的景点进行开发和管理,这是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中一种创新的开发方式和思路。通过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以满目疮痍的方式让游客领悟环境破坏的可怕后果,让游客从心理意识层面上增加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保护心理,帮助主动性保护模式的顺利开展,实现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有效性开发保护。

第三、重建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主要是对于旅游景点的限制性保护,现在很多的旅游景点都已经采取了这种保护模式,主要的方式就是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对于游览时间的限制。重建性保护主要是结合生态系统的恢复性特征所采取的特殊旅游环保模式,在进行重建性保护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景区的时间段开放与关闭,实现景区生态的恢复。比如说草原和沙漠的旅游景点开放过程中对于景点的开放有了严格的规定性,草原一般在休牧期会关闭旅游景点,让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这样才能保证景点开发使用的延续性。在景点关闭的时间里,整个景区是处于自然恢复的阶段,牧民也不会再草原上放牧,对于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化的修复。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主要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会根据景点的环境承载力计算出可以容纳的最大游客量,保证整个景区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对于景区的生态脆弱实现保护。人数进行限制主要是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注意要合理的控制游客的旅游量,确保环境的承载力。

三、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实施景点开放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篇9

关键词: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内需

一、农民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6.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镇居民6.12亿人次,农村居民9.98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550.3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220.23亿元。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82.65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06.93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2.47元。可见,农民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旅游,农村将会成为我国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随着国家富农政策的出台,“十一五”期间农民的收入水平将显著提高,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强,农村居民很快将成为即期旅游消费的需求者,其旅游花费数额也将进一步提高,将为我国旅游消费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并且农民不受工作日的限制,相对比较自由,这也是农民旅游的一大优势。

二、农民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旅游消费层次低

统计数字表明,在消费水平方面,200元~400元的人均花费构成了当前农民国内旅游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水平约为城镇人口旅游消费水平的1/4。农民旅游消费层次较低。

(二)针对性市场供给不足

现有旅游产品在供给内容、价格和服务网络三大方面都很难与农民旅游的特殊需求相接。目前的旅游企业还没有形成专门针对农民设计旅游产品的意识。开发的旅游产品不能很好满足农民需求。再就是价位问题。虽然一些农民富裕了,但农民出游一般还是能省的钱尽量会省下来,这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旅行社形成很大的反差,认为利润不大,这也是旅行社不太愿意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一个原因。现在的旅行社一般只设到县城,乡镇一级基本没有。城市化的旅游广告显然也不适合相对地广人稀的农村,成本太高,效度也低。

(三)缺乏成熟的旅游消费观念

农民游客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旅游消费观念。集中的出游观念一般是想到大城市里看个热闹,或者到一些宗教文化比较浓郁的地方祈神纳福,旅游意识不强,旅游观念普遍落后,对于休闲游、专项旅游等旅游形式认识不足。

(四)缺少专门服务于农民旅游团的导游人才

我国为农民旅游团服务的导游大多数都是专门为城镇旅游者提供服务的,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与农民游客的要求差距太大,且思想意识又大有不同,交流沟通起来相对困难,造成服务质量相对不高,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将会制约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对于农民游客这一特殊群体,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对开拓和占领市场更具有战略意义。

三、中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对策研究

(一)高度重视农民旅游

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进一步使农民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在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工作中,应将农村居民旅游纳入全国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来,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事业。

(二)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

我国更要加强对农民旅游的宣传力度,要使旅游丰富人生的观念深入富裕农民群体的心中。帮助农民正确认识旅游的价值,激发农民出游的热情,传输新的消费观念,创造一种适合农民旅游的出游环境。建议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将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上议事日程,全面规划,系统考虑,以使农民旅游适应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发展的要求。

(三)细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农民旅游产品

旅行社在开发农民需求的常规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必须为农民旅游量体裁衣,开发和丰富农民喜爱的旅游产品,形成一批适应农民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如城市精品游、宗教游等,以进一步推动农民旅游。旅游企业在确定农民旅游目标市场时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我国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较富农村中的较富农民。富裕农村的旅游者在经济上与发达的城市没有多少区别,人均花费与城市旅游者比较毫不逊色。同时应积极引导、培育乡村旅游中介组织,如可以采取设立分社等方式,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充分享受现代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便捷。

(四)重视人才培训工程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和所有工作一样,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开展农业旅游的人才更是奇缺。客观来讲,农民群众普遍知识面不宽,文化程度较低,观念较陈旧,信息不通畅。旅游对从业人员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规范,农业旅游需拥有特殊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建议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把培训农民导游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的工作。尽量在农民中培养自己的导游。要选择一批在农村工作、生活过,对农村、农民有较深的感情,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形象气质较好,会讲普通话、特殊方言的人为培养对象,进行系统全面正规的旅游知识培训,并参加全国统一的导游资格考试,取得导游证,壮大丰富导游队伍。

(五)注重提高农民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市场的成功开发不仅得益于到位的宣传和适销对路的产品,还需要优良的服务质量。目前,我国农村基本没有旅游业务机构,旅行社在农村旅游市场的销售还是一项空白。对此,旅行社既可采取在农村设立专门门市部和收客点的办法,还可利用一些成熟的网络来方便农民外出旅游报名。从目前来看,利用一些成熟网络来方便报名可能更为有效。因为根据农民传统心理,相信熟人总比相信看不到、摸不着的旅行社好。因此旅行社可和各地的邮政代办点、村委会、居委会建立广泛联系,通过他们宣传来招徕游客。要注意解决旅游过程中的餐饮、交通、卫生、安全、回扣以及市场准入等问题,以打消农村居民旅游的后顾之忧。坚决打击宰客和欺骗游客的行为,同时要做好投诉处理服务。

(六)旅游与帮助农民致富相结合

如果农民在旅游的同时,能够有助于他们发展生产和经济增收,那将是获得农民认可的可行之举。让农民在游览休闲的同时,能参观一些农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先进典型事例,如华西村、南街村等,能受到一些启示(包括生产发展、市场运作、文化生活、农村社区建设等),开阔一下眼界,看到一些差距,产生一点触动,对农民自身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旅游经济的特殊性篇10

[论文摘要]农民旅游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长期以来农民旅游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农闲时间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民旅游市场已经起步。本文分析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以及目前农民旅游者在出游动机、出游方式、出游时间等方面的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市场拓展的策略。

一、农民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2007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6.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城镇居民6.12亿人次,农村居民9.98亿人次。全国国内旅游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550.3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220.23亿元。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82.65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06.93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22.47元。可见,农民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旅游,农村将会成为我国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

随着国家富农政策的出台,“十一五”期间农民的收入水平将显著提高,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强,农村居民很快将成为即期旅游消费的需求者,其旅游花费数额也将进一步提高,将为我国旅游消费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并且农民不受工作日的限制,相对比较自由,这也是农民旅游的一大优势。

二、农民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旅游消费层次低

统计数字表明,在消费水平方面,200元~400元的人均花费构成了当前农民国内旅游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水平约为城镇人口旅游消费水平的1/4。农民旅游消费层次较低。

(二)针对性市场供给不足

现有旅游产品在供给内容、价格和服务网络三大方面都很难与农民旅游的特殊需求相接。目前的旅游企业还没有形成专门针对农民设计旅游产品的意识。开发的旅游产品不能很好满足农民需求。再就是价位问题。虽然一些农民富裕了,但农民出游一般还是能省的钱尽量会省下来,这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旅行社形成很大的反差,认为利润不大,这也是旅行社不太愿意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一个原因。现在的旅行社一般只设到县城,乡镇一级基本没有。城市化的旅游广告显然也不适合相对地广人稀的农村,成本太高,效度也低。

(三)缺乏成熟的旅游消费观念

农民游客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旅游消费观念。集中的出游观念一般是想到大城市里看个热闹,或者到一些宗教文化比较浓郁的地方祈神纳福,旅游意识不强,旅游观念普遍落后,对于休闲游、专项旅游等旅游形式认识不足。

(四)缺少专门服务于农民旅游团的导游人才

我国为农民旅游团服务的导游大多数都是专门为城镇旅游者提供服务的,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与农民游客的要求差距太大,且思想意识又大有不同,交流沟通起来相对困难,造成服务质量相对不高,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将会制约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对于农民游客这一特殊群体,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对开拓和占领市场更具有战略意义。

三、中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对策研究

(一)高度重视农民旅游

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进一步使农民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在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工作中,应将农村居民旅游纳入全国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来,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事业。

(二)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

我国更要加强对农民旅游的宣传力度,要使旅游丰富人生的观念深入富裕农民群体的心中。帮助农民正确认识旅游的价值,激发农民出游的热情,传输新的消费观念,创造一种适合农民旅游的出游环境。建议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将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上议事日程,全面规划,系统考虑,以使农民旅游适应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发展的要求。

(三)细分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农民旅游产品

旅行社在开发农民需求的常规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必须为农民旅游量体裁衣,开发和丰富农民喜爱的旅游产品,形成一批适应农民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如城市精品游、宗教游等,以进一步推动农民旅游。旅游企业在确定农民旅游目标市场时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我国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较富农村中的较富农民。富裕农村的旅游者在经济上与发达的城市没有多少区别,人均花费与城市旅游者比较毫不逊色。同时应积极引导、培育乡村旅游中介组织,如可以采取设立分社等方式,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充分享受现代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便捷。

(四)重视人才培训工程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和所有工作一样,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开展农业旅游的人才更是奇缺。客观来讲,农民群众普遍知识面不宽,文化程度较低,观念较陈旧,信息不通畅。旅游对从业人员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规范,农业旅游需拥有特殊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建议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把培训农民导游作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的工作。尽量在农民中培养自己的导游。要选择一批在农村工作、生活过,对农村、农民有较深的感情,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形象气质较好,会讲普通话、特殊方言的人为培养对象,进行系统全面正规的旅游知识培训,并参加全国统一的导游资格考试,取得导游证,壮大丰富导游队伍。

(五)注重提高农民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市场的成功开发不仅得益于到位的宣传和适销对路的产品,还需要优良的服务质量。目前,我国农村基本没有旅游业务机构,旅行社在农村旅游市场的销售还是一项空白。对此,旅行社既可采取在农村设立专门门市部和收客点的办法,还可利用一些成熟的网络来方便农民外出旅游报名。从目前来看,利用一些成熟网络来方便报名可能更为有效。因为根据农民传统心理,相信熟人总比相信看不到、摸不着的旅行社好。因此旅行社可和各地的邮政代办点、村委会、居委会建立广泛联系,通过他们宣传来招徕游客。要注意解决旅游过程中的餐饮、交通、卫生、安全、回扣以及市场准入等问题,以打消农村居民旅游的后顾之忧。坚决打击宰客和欺骗游客的行为,同时要做好投诉处理服务。

(六)旅游与帮助农民致富相结合

如果农民在旅游的同时,能够有助于他们发展生产和经济增收,那将是获得农民认可的可行之举。让农民在游览休闲的同时,能参观一些农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先进典型事例,如华西村、南街村等,能受到一些启示(包括生产发展、市场运作、文化生活、农村社区建设等),开阔一下眼界,看到一些差距,产生一点触动,对农民自身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措施,给我们发展农民旅游赋予更高、更深的意义。让旅游走向农业、走进农业、惠及农民,为切实解决好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