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2:48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篇1

关键字:生产管理,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

abstract:thepaperproductionmanagementinguangzhoumetroinformationproductionplanmanagementandtheoriginalproductionplanmanagementdifferencecontrast,thendrewinformationproductionplanofguangzhoumetrooperationmanagement,levelcontrolandsoonaseriesofproductionmanagementoftheimportanceoftheworkandinformationofthenecessityofproductionmanagement.

Keyword:produc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andproductionplanning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totheGuangzhoumetroproduction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ofproductionplanningmanagementandtheoriginalproductionplanmanagementofcontrast,whichleadstoinformationproductionplanningmanagementofGuangzhoumetrooperation,hierarchicalcontrolandaseriesofproductionmanagementworkandtheimportanceofinformationproductionmanagementnecessity.

一、引言

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经近150年,经过萌芽发展期、缓慢停滞期、高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稳定成熟期,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期,中国的北京、天津、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已经开通地铁,许多其它城市的地铁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之中,广州地铁发展伴随着外界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共同作用稳固扎实的前进着。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发展,广州地铁的生产管理工作也正在加快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实施的步伐,全方位发展,以此与发达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水平接轨。

二、信息化管理概念

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的生产力,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其核心要素是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决策系统,达到降低库存、提高生产效能和质量、快速应变的目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建立高度集中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业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使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强大的管理功能,领先的开发技术,建设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高度统一管理模式。

三、广州地铁的生产计划管理概况:

(一)广州地铁生产管理概况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28日,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担负着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的重责,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而伴随着公司业务的多元化以及地铁线网的逐步扩大延伸,公司需要着力探索内部管理模式的更新和公司未来发展壮大之路。

(二)广州地铁生产计划管理分类

广州地铁的生产管理模式是以生产管理体系的形式体现,总体对运营业务、经营(或资源)业务、房地产业务的执行进行监督、评估和考核。

生产管理是对生产计划的管理,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对计划的制定、执行、分析、调整、总结、优化等过程的把控,以计划为主线落实相关生产管理工作。生产计划分为三类:

一类计划:是指总部层面对安全生产、经营指标实现或对地铁形象产生直接影响的计划或政府指令性计划。

二类计划:是指总部层面对安全生产、经营活动起到改善作用的计划。

三类计划:是指各部门自行制定的计划或总部层面计划的各类计划。

(三)广州地铁生产计划管理现状

广州地铁生产管理工作按照高度集中、统一协调、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各项生产管理工作,生产任务的落实以各单位对口业务负责的原则,生产计划的编制按照工班分部部门中心总部逐级审核上报,统一由总部业务归口部门报总部领导审核并下发,总部业务归部门逐级跟进计划执行情况,生产计划的整个报批流程通过人工操作。

(四)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

目前,广州地铁通过市场调研,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正在进行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项目的实施,通过借助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实现运营生产计划管理信息化,用信息系统为广州地铁一、二、三类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执行、跟踪、统计提供信息化支撑。

通过预先制定工作计划,定期更新完成情况及调整情况,实现计划的完成率、月度及季度的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方便领导以及各部门对日常工作的各个过程进行审批把控,及时发现进度问题,以便进行有效的改进,提高各部门的反映速度,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以及规范企业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缩短交流的时间,确保总体运营工作顺利开展。

四、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和原有生产计划管理的差别

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总结下来,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囊括以下几点:

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

决策程序不科学

管理职位过于看重资力和技术能力

管理以物为主

人力资源的浪费

生产效率低

生产计划信息不能及时共享

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优点:

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立足点高

以业务为导向,实用性强

强化重点,兼顾其他

强调均匀发展,分步实施

解决存在的问题迅速有效

充分利用现在的资源,逐步统一标准

信息共享及时有效

相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更能调动公司内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更好的适应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的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可获资源,以实现公司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一切活动。而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一直将管理简单的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完全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会导致公司管理运营效率低下。

五、广州地铁实现信息化生产管理的必然条件

广州地铁生产管理中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实施的必要条件是信息化管理室企业未来管理的必行趋势,要真正实现生产计划的信息化管理,就要重新梳理创新管理、信息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全员创新型管理。

这种创新分两部分,一是从企业决策者角度上,指能快速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过程中,作为经常性的主要管理职责。二是每个管理者甚至生产者,都应成为创新者。现代化企业管理要为全体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建立新的机制。三是企业个性化管理创新。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是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的企业。

2,信息共享管理

如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近二十年来国际跨国公司管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各企业通过信息网络把企业各项信息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普遍覆盖。这就使员工通过网络可以得到企业内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任何信息,而不再走层层管理,分级下达之路.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大精简了管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助于形成每一职工在自己岗位上了解全局、关心全局的新局面。

3.改变传统的质量管理理念.

广州地铁的质量管理最终输出就是为乘客提供满意的服务,通过信息化计划管理要改变质量管理理念,不单单为乘客提供出行的服务,而要充分利用计划体系的管理,对顾客需求的变化和对企业的反应进行及时检测,将注意力集中到乘客价值和全面的质量管理,降低列车的晚点率,提高乘客乘车环境,为乘客提供资源服务等等手段提升乘客的满意度。

4.增强软管理。

这是几乎过去所有国有企业根本不存在或不重视的地方.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都十分重视软管理,都具有独特的公司文化,通过塑造企业环境、楷模人物、公司价值观、厂风和文化网等,在公司全体人员中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注重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性化管理,它反映了企业组织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从以工作为导向转变成以员工为导向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到信息化管理所涵盖的不同转变方式和灵活多变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说,信息化管理囊括了这一上几点!所以,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而信息化会逐步成为各企业内部今后首选的管理模式!

六、广州地铁信息化生产计划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广州地铁管理方法和模式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是决策层长期探索的课题。

生产计划信息化,从一个角度上看,一是要重视信息化在管理中的作用;二是从资源角度,深刻认识到信息也是重要的企业资源,信息本身在资源中的位置应该体现在企业迅速发展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上,信息的重要程度将被提到更靠前的位置;三是,要切实学会驾驭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在企业快速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科技技术这个手段;四是信息化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延伸;五是,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辅助手段,信息化的过过程,从侧面而言也就是业务流程的一个优化和重新整合的一个过程,很多不合理,不科学的业务过程,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尤其能够显现出来,这个意义上看,信息化也是不得不让企业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生产计划的信息化管理也是广州地铁信息化管理历程中的一项新的尝试,在推行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优化,不断进行完善,提升管理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快与员工的接受程度要匹配培训,不能硬性的改变固有的操作模式,循序渐进的渗透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营销策划;小区规划;房地产项目;策划;应用

近年来,房地产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项目产品销售额下降,给房地产带来了经济损失。本文围绕营销策划和小区规划设计进行阐述,分析了其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应用。

1、房地产项目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由于某些房地产项目的营销策划与小区规划设计等方面脱节,严重阻碍了房地产项目的作业进程。在实际生活中,开发商不重视对某些小区的科学规划设计,导致项目出现缺陷户型的情况;某些小户型住宅被开发成大户型住宅,导致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大户型住宅,使房地产项目出现滞销情况。因此,房地产在营销策划项目的过程中,必须提前进行规划谢十工作,保障项目销售的质量,从而提高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2、“前营销”策划的重要性

“前营销”对小区规划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项目具有良好的影响基础时,房地产才能开发出科学地房地产产品,提高经济利润。“前营销”策划工作能够清晰定义住宅小区的档次定位,利于小区后期的产品开发。在“前营销”的策划环节中,设计师必须保障小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由于住宅小区的定位不同,因此高端型小区与经济型小区在规划设计中,存在很多不同点,主要体现为内涵、品质、建筑风格等。同时,个性化住宅小区规划与中端型住宅小区规划必须具有不同点,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必须充分调查目标客户的生活习惯,不断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当小区的档次定位清晰后,利于后期的产品营销策划工作。“前营销”策划通过工作人员具体分析目标客户的生活品质,提供给设计师详细的市场依据,使设计师能够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不断提炼出产品亮点,从而提高开发商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前营销”策划对小区规划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商在对小区进行营销策划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目标客户的消费需求。通过邀请专业的策划公司参与项目开发环节,避免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提供产品的质量。

3、营销策划和小区规划设计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应用

成功的营销策划,利于房地产项目的后期运营,是开发商获得经济利润的重要表现。由于小区规划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住宅产品的性能,对房地产项目的销售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设计师在对小区规划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3.1小区主题设计

设计师在对小区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重视的内容应为小区主题。小区主题的理念直接关系到设计师对整个小区的规划设计,体现了小区的特色风貌。小区规划设计不仅仅是房地产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对产品的宣传,而且是产品与服务的实质体现,对房地产项目的销售具有重要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小区理念是由设计师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提炼得出的。由此可见,设计师在对小区进行规划设计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市场信息,不断提高小区主题设计的规范性、合理性、科學性。当住宅小区缺乏鲜明主题时,不利于开发商的市场竞争优势。在对某些项目的景观工作进行设计时,一旦缺乏主题化设计,常常导致产品中出现较多的景观元素,不利于开发商的市场销售。当设计师没有设计出鲜明的小区主题时,营销策划师难以对房地产的主题进行营销推广工作,导致营销质量不断下降,对房地产造成了经济损失。

3.2风格差异化设计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产品出现了同质化倾向。在很多住宅产品中,风格相同的户型设计、欧式建筑、园林景观、坡屋顶等,同时,房地产不断展示重复的理念、相同的设计,降低了客户的购买欲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成功的房地产项目具有独特的风格,例如:枫林绿洲的阳光花房设计,设计师通过创新住宅,提高了房地产的营销额,因此,差异化的产品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很多产品的同质化倾向日益明显,为了提高房地产的市场竞争力,房地产必须重视产品的差异化,突出自身项目的个性,不断提高其竞争优势。同时,房地产还应重视环境质量、住宅地段、实力等客观因素。对于产品的差异化个性,是竞争对手不容易模仿的,属于营销策略的重要武器。如今,房地产市场的趋势为差异化营销。因此,设计师在对小区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落后理念,建立创新理念,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房地产带来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3.3小区前瞻性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对住宅小区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区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住宅小区的业主们总购车辆不断提高,但是车位有限,导致后期车位出现供求失衡的状态,无法满足业主的生活需求。由于某些小区的智能化程度低,导致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小区无法满足业主对小区智能化的需求与安全指数的需求等。因此,设计师在对小区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前瞻性,充分考虑小区后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重视前瞻性理念,设计师在对小区的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前瞻性的设计理念。从房地产项目的开工到销售结束这一过程中,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保持合适的超前性,不断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具有前瞻性的房地产项目越来越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某些房地产产品,虽然当前销售业绩良好,产品质量优良,但缺乏超前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降低市场销售量。因此,房地产必须重视小区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因此,房地产必须重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通过定期对设计师进行培训,不断增加设计师的建筑理论知识,同时提高设计师的专业水平。设计师还应建立前瞻性理念,不断提高房地产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开发商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结语: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生产计划现状;存在问题;改善对策

造船行业船舶生产计划一般都分先行生产计划和后行生产计划。先行生产计划主要是从分段切割,小组立,大组立,模块预装,涂装,分段总组,分段搭载的过程;后行生产计划主要是从分段搭载,主船体成型,出坞,码头系泊试验,直至交船。各个生产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精心制作,同时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是很重要的,前一个环节做不到位就会影响后面。因此,也需要各环节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船舶的生产。由于目前船舶生产的计划还不是很完善,在生产计划的实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问题,并且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导致生产计划不能够很好的实施,使生产力下降,因此,对船舶生产计划改善进行探讨对造船行业是很有意义的。

一、造船行业船舶生产计划实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厂的船舶生产计划是在每个月的18日开始,由生产管理部门进行编制,然后下发到生产部门,之后生产运行的部门会根据目前厂内生产情况、能力以及其他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确定该生产计划是否合适。同时每月的22日会进行生产计划讨论会,对下个月的生产进行讨论,并根据该月生产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每月的25日会对该月的生产进行考核,为下月的生产提供参考。通过以上生产计划安排的情况来看,各个时间段的安排都是很好的,但是这种安排对相互没有促进作用,不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计划的完善实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生产计划的编排不够合理

船舶生产计划是分先行生产计划和后行生产计划的,两种计划所涉及的部门和工艺流程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会不一样。生产计划会在每月18日由生产管理部编制,然后实施,没有考虑到各个生产部门有不同的特性,虽然会进行综合反馈,然后再进行调整,这就会比较浪费时间,并且不一定能够很好进行协调,甚至会打乱原有的生产计划,得不偿失。因此,生产管理部在生产计划的编排方面本身就不够合理。

(二)生产部门上下沟通不够

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编排,其他部门的参与度比较低,而生产部门才是生产的主要部门。为了能够完成生产计划,各个生产部门都按照生产计划执行,但各部门没有参与对生产计划的编排和讨论,不清楚其他部门的具体情况,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导致衔接的时候问题比较多,从而导致生产计划不能顺利进行,要进行不断地调整,使整体的效率下降,不利于船舶的正常生产。

(三)生产内部管理松懈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只是每个月25日对生产部门进行考核,这种考核制度对于生产比较复杂的船舶生产来说是比较松懈的,且不具备针对性,不容易发现问题。一个月一次的考核只能说明生产过程中的大体问题,且只能在下个月中进行改善,改善效率比较低,对各个部门也起不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因此,这种生产内部管理对生产计划的实行不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对生产计划的改善对策

由于目前造船行业船舶生产计划实行的现状不是很顺利,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寻找改善生产计划的对策对于造船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生产计划方面的改善:

(一)对生产计划进行合理调整

首先生产计划的编排不能由生产管理部门直接编排,可以在每月8日先行生产的部门将自己部门的生产计划编排好,并在12日汇总到生产管理部门。后行生产部门做好沟通将自身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结果也在12日汇总到生产管理部门,然后生产管理部门对这些计划和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制定出比较合理的生产计划,这样编排的生产计划将更适合生产部门,同时也减少了调整的概率,提高生产效率,促使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生产部门内部沟通协作

船舶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是很重要的,且前一个生产环节对后面的生产环节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在后行生产方面,如果衔接不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生产部门内部协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上一个部门要与下一个部门进行交流,下一个部门要对上一个部门的产品进行检验,保证产品的合格性,防止由于产品问题导致生产计划搁浅。其次要辅助对方完成生产计划。第三,经常组织生产部门内部会议,加深各部门之间的了解,促进交流,也可以更好的保障生产计划的合理性。

(三)加强内部管理

加强生产部门的内部管理主要是对各个部门进行阶段性的考核和检查,保障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加强部门完成情况的检查次数,每周2次检查会,尤其是对部门计划日对应率的考核力度加强。考核分数重点倾向计划日对应率,约占70%,生产计划完成率为30%。通过此次改善,有利于调动生产部门完成计划的积极性,计划编制的更加合理,更贴近生产,有利于生产完成,确保公司整体年度计划的完成。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关键设备;计划调度;应用模型;求解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社会体制的变革,现代生产企业的竞争模式逐步实现不仅仅依靠各种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作为手段,而是将新型的生产计划调度与管理方法提升为最主要的竞争本钱。生产计划调度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企业生产保障的最薄弱环节之一。为了能够切实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对关键设备生产计划调度方面则应以结合运筹学、管理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做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均衡原材料资源利用和提高生产效率等,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作为一项管理办法,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生产实际当中,其技术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开发也备受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因此可以说,针对如何开发与研究计划调度模型的问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的。

1计划调度模型的建立及原理分析

1.1先进的生产计划调度技术

先进的生产计划调度技术一般都是以最优化的技术方法对每一个企业生产流程的单元方案及关键设备进行相对比较的详细的计算与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计划调度模型以指导各个工序流程的正常生产,如生产作业等。实例举证,apS即主动阶段开关技术。apS技术的动态节能是微星独家采用的节能技术来实现计划统筹与调度应用的。apS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的计划调度需保证完成分配、协调和生产调度控制三个基本任务,通过生产数据分析统一建立比较先进的生产计划调度模型,由于apS技术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能与发展空间,应用计划调度模型则可以提高实际生产能力满足消费客户的买需要求,且能够及时发现生产企业与消费客户之间供应关系存在的问题及瓶颈,实现快速同步计划,避免供不应求。

1.2生产计划调度模型的基本特征

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调度模型是一个层次化分布相对明显的系统工程。其构架主要是以计划层为上部结构,而调度层则作为下层结构。上层的计划结构是据生产企业的发展状况、与消费市场之间的供需关系以及原材料的保证情况编制相对宏观的生产计划调度及调整方案,下层结构则是通过以生产流程中的工艺切换、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原材料供应及公共资源波动等情况为依据,将生产计划结构所能够确定的市场需要计划分解为各个详细的分部调度计划,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最为优化的关键设备生产方案及资源分配方案,同时凸显一些在经济与性能两方面的指标可供随时调整。鉴于我国企业生产的作业流程普遍具有非线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基本特征,优化制定的生产计划调度模型应具有决策混合型问题的能力和作用。

1.3设计原理

本文论述应用计划调度模型技术主要是以生产企业关键设备生产运作流程的总计划和调度,作为指导生产的关键内容,将直接影响企业从原材料购入、生产运作及后期销售整个过程的经营与管理过程。生产计划调度作为企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企业生产保障的最薄弱环节之一。为了能够切实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在对关键设备生产计划调度方面则应以结合运筹学、管理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做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均衡原材料资源利用和提高生产效率等,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从应用生产计划调度模型的发展现状来看,理论研究方面任欠成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如应用软件模型单一等问题,未能将生产实际中的各种约束因素完整体现,建立模型的目标函数也过于单一。因此,为了能进一步扩大生产企业关键设备应用生产计划调度模型技术的作用,不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生产实际中都应加大操作力度。

1.4计划调度模型的组成及影响要素

生产计划调度模型的组成要素一般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计划调度的长期计划属战略性范畴,制定计划所受影响因素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计划应用措施的意义不大。生产实际中还是主要以中、短期计划调度作为主要技术手段。通常,中、短期计划包括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等。综合生产计划是以生产企业内部、自身的生产能力和市场消费的需求状况,在计划期较长时间内确定生产水平和货存量,均衡原材料资源利用,实现降低投资成本和利润最大化。主生产计划则是综合生产计划的下一步划分,是以如何合理安排在计划期内的产量及时间,确保能够将综合生产计划有效转化为各个分部计划。

生产计划调度模型的建立通常涉及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及供需销售等活动过程,其建立模型主要受到计划期时段、生产模式、生产工序、关键设备用途、中间产品存储容量、存储策略、人力资源、预算成本、生产产品相关性、市场需求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2基于关键设备对计划调度模型的应用

2.1模型建立需考虑的问题

2.1.1不确定性因素。企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建立模型的难度倍增,如关键设备故障、损坏及操作失误等。对于不确定性因素对建模的影响应主要通过采取基于概率论理论的随机概率试验法组织建立生产计划调度模型,以一定的方法求解最优解。或可以模糊数表示不确定因素的方法并利用模糊集理论及技术求解关键设备计划调度模型的最优解。

2.1.2集成化因素。由于在企业生产中生产计划与调度两个不同结构层次之间还是存在一种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只重视生产计划不能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只重视生产调度则对企业生产目标没有绝对的把握性。因此,只有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体现生产计划调度模型的价值与作用。

2.1.3层次化因素。实现关键设备具有层次化的生产计划是将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调度问题——分解开来,以重要性不同分开层次展开分析与解决方案的探讨,最终化整为零整合为一个科学合理地计划调度可实施方案。

2.2用计划调度模型的求解方法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关于生产计划调度问题的研究主要提出了如运筹学法、人工智能理论、控制理论、启发式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蚁群算法、微粒群算法和多智能体等智能求解方法。但是,鉴于研究水平不高和建立生产计划调度模型的复杂性,至今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理论求解方法有运筹学法、启发式法和智能优化算法等。

2.2.1运筹学法。运筹学法的原理是将企业生产对关键设备的计划调度问题转换建立为一种线性的、混合整数线性或混合整数非线性的优化模型,同时通过利用不同的数学求解手段得到合理的可操作结果。此法对于规模大的生产过程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不宜于大范围推广。

2.2.2启发式方法。启发式方法是经验法的一种,是以过往经验作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并合理利用的方法原理。在得到有效经验数据后即可通过试验找到解决计划调度问题的办法,建立优化模型必需要求生产决策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采用此法求解模型的最优解具有操作简便、计算量少和易于操作等优点,但同样存在的确定在于其全局敏感性,遵循规则不同则可制定的生产计划调度方案就不一样。换句话说,生产计划调度模型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对制定规则的选择。

2.2.3智能优化算法。生产计划调度模型的求解方法一般都可以得到最优解,其求解难度与跟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有着直接的联系。对企业生产计划调度工作最具价值的求解办法则是能够保证在有限合理地时间内尽快得到最优可行的解,这一点智能优化算法基本可以实现。如人工神经网络、蚁群算法、微粒群算法和多智能体等求解方法。

3结束语

多年以来,我国在基于关键设备的计划调度模型应用还尚处于发展阶段。在随着全球企业生产管理办法趋于整体模式化的今天,企业生产中关键设备凸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笔者认为大力开发生产计划调度模型的应用将是我国生产行业实现更大一步发展的基础。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输变电;可靠性;管理

一、输变电可靠性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1.理念和策略

理念: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部生产活动以可靠性管理为龙头,将可靠性管理贯穿于生产运行管理全过程,控制输变电设备非计划停运事件、减少输变电设备计划停运次数及时间,促进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与可靠性管理稳步上升、持续改进。

策略:通过抓可靠性管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可靠性管理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通过抓运行维护管理,避免发生设备非计划停运事件;通过抓检修计划和协调,控制设备的重复停电;通过抓落实生产周例会计划,全面管控生产计划的执行;通过抓生产作业前查勘和组织准备工作,杜绝因查勘不到位、组织不严密、准备不充分等等影响设备停电、检修和送电时间的事件;通过绩效管理,充分调动生产员工的积极性,确保高效优质完成工作任务;通过抓标准化作业,认真落实设备的验收管理,确保设备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二、提高输变电可靠性管理的一些有效方法

1.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网络体系。可靠性管理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管理工作量大,必须有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和健全的管理网络。一般的供电局分为局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单位要有可靠性管理负责人,一般由生产副厂长(或总工程师)负责,设立生产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并配备专职的可靠性管理人员。车间级和班组级可设立人员兼任可靠性管理工作。选择人员应是责任心强、有专业技术素质、熟悉各生产环节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人员。在生产管理工作中,可靠性管理人员应当能够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加强可靠性管理工作。

2.完善可靠性目标责任管理。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可靠性管理目标,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需要制订科学、切实可行的可靠性管理目标,制订完善的可靠性管理办法。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值还应分解到各生产基层单位,落实可靠性管理责任到每个生产基层班组,并结合绩效手段,培养每个生产岗位员工的可靠性管理意识,促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养成每一次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可靠性指标。

3.提高生产人员的可靠性管理知识。要抓好可靠性管理工作,对相关领导及生产人员普及可靠性管理知识很重要。可以通过授课,阐述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和可靠性管理目的,传授可靠性管理的主要方法和相关知识等,来提高生产人员的可靠性管理意识和知识水平。如可靠性管理中主要考核的是设备检修时间,即工作票的开工和终结时间,那么适当的工作人员、紧凑地工作,尽量节约设备检修时间可以提高相应的可靠性指标。

4.控制设备非计划停电事件。根据季节特点认真进行安全大检查工作,及时发现、消除设备运行中的隐患。可以通过加强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提高巡视标准,加强巡视管理,做到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隐患;通过精心维护设备,降低设备缺陷发生概率。对重载、满载设备应采取加强运行监测、调整运行方式,制定负荷转供方案,完善电网构架等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供电。

5.加强设备检修计划管理。编制年度检修计划时,应根据可靠性管理目标和指标,对照状态检修评价结果和大修技改项目等,通过人员广泛参与,协调各种停电计划,来加强检修统筹管理,确保年度检修计划的科学。月度计划中,应通过认真编制和会审检修方案,加强对设备停电检修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预控。要严格执行先算后停,无计划不停,按月控制检修项目,确保计划的刚性执行。生产周例会中应对各项生产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管控,应充分考虑环境、天气等不确定因素,确保列入周计划的工作都能严格执行。周生产计划下达后,调度部门应主动给生产班组提供优质服务,紧盯计划的执行。基层单位、生产班组要严格执行调度下达的生产计划,确保按计划、按时间、按要求完成。

6.规范设备的消缺流程。发现设备缺陷后,不能随意对设备缺陷定性,更不能随意停电消缺。设备缺陷定性宜由缺陷发现人汇报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设备缺陷定性,确保缺陷定性准确,并由技术人员将“危急”和“严重”或较大的缺陷及时报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评估设备缺陷对安全的影响后,根据情况协调和组织处理。这样做一是减少了临检发生次数,二是避免了运行、检修、调度三者之间的配合矛盾,三是能利用更多资源,更加精确地进行管控。对于设备存在的缺陷,应积极推行带电作业消缺,能采用带电作业消缺的尽量采取带电作业消缺的方法,避免影响可靠性指标。不能用带电作业消缺的,应根据设备的轻重缓急,在生产周例会上进行安排布置。

7.充分认识事前组织的重要性。生产活动的事前组织、事前查勘、工作准备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可靠性管理事件进行分析,因为查勘没有到位,组织、准备工作不充分,未带齐所需的工器具或元器件,造成迟迟不能开工,或开工后临时去接,影响可靠性指标的事件时有发生。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应充分认识生产活动事前组织的重要性,通过抓设备查勘、生产活动前的组织、准备工作,规范生产活动组织的相关要求,确保不发生因准备不充分而影响设备停电时间、检修时间和送电时间的事件。

8.用绩效管理手段促进可靠性管理。绩效管理是促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手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能力要与绩效管理紧密联系。生产过程中,设备转入“检修状态”后要做到快速许可、快速开工,开工后就要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快速的完成。明确责任主体,用绩效管理体现多做事,多得分,少做事,少得分,做不好事,倒扣分的原则。

9.确保修必修好。设备检修要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抓标准化作业,来提升员工技能素质,确保检修工作人员做到“修必修好”。运行人员应全过程参与监督,对照项目严格验收。确保检修后的设备合格,监督“修必修好”。对发生设备返修或消缺不彻底的情况,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考核修试质量、验收质量,确保设备不发生重复检修。

三、总结和改进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大检修;扁平化;生产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引言:大检修及扁平化模式现状

实行“大检修”管理之后,江苏省电力检修分公司苏州检修分部现有检修人员162人,运行人员187人,管理及其他人员27人。担负着苏州大市地区9座500kV变电站,72座220kV变电站及其相关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的周期性修试、缺陷消除、故障抢修、大修技改、基建配合等多项生产性任务。面对的设备广、专业多、工作类型广泛。人员数量和日益增加的设备之间的矛盾越发明显。实行“扁平化”管理之后,撤销了原工段一级管理层,在部门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各项工作的重点衍生向生产计划和专业管理。针对以上管理模式的变革,为了更好的完成好各项生产任务,生产计划组作为一个生产调度和安排中心,需要在上报和下达计划之余更多的参与生产管理,协调组织工作。

二、关于生产计划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都需要有目标和远景。而各种目标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计划来实现。电力企业检修部门如果不能安排好生产计划,除了影响常规的设备维护工作,也不利于抢修消缺和基建启动等工作的开展,造成的影响会涉及供电企业各部门。为此,检修部门要重视生产计划管理工作,综合设备状况,人员数量,建设步伐,编制合理的生产计划,完成好上级交付的各项检修任务。

三、大检修及扁平化模式下生产计划管理的重点

(一)大力发展状态检修

单纯以时间为周期的定期检修模式是一种被动性检修,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计划检修。计划检修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是巨大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继续以周期性检修模式来安排生产计划,将产生检修不足的负效应,使各班组疲于应付各类工作,使一些设备的缺陷未能及时得到处理,其结果是造成大量无为检修力量和检修财力的投入和损失。

所谓状态检修就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健康状况而执行检修的预知性作业。实施状态检修,就是围绕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提高检修的预见性、预控性。

虽然我们开展状态检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尤其在保护设备的检修状况上有了不少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但是从推广力度来说还稍显不够,尤其在一次设备的检修策略上还是以设备周期为主要参考依据。

因此在“大检修”时代,生产计划管理工作要在大力发展状态检修形势下,以消除设备缺陷为工作重点,结合大修、技改项目,合理安排周期性计划检修工作。

(二)通过运维一体化推进,统筹协调生产计划

大检修之后,人员紧张日益明显,“运维一体化”可从某种程度上缓解部分矛盾。所谓的“运维一体化”有一个将500kV、220kV运维人员进行跨电压等级融合的过程。之后需要检修人员和运行人员加强融合,进行特定的跨工种的简单工作,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随着“运维一体化”工作的逐步推进,生产计划管理在工作安排上也要转变思路,从原来的单一以检修人员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转变为从全局角度来进行统筹安排。充分考虑班组人员情况,对有人员事、病假,或大规模组织培训的时候,都应该及时主动进行计划调整。

(三)充分发挥生产计划组的组织、协调核心作用

计划管理可采用宏观和微观两部分管理。宏观主要指对生产计划的总体把握。分为近期计划和远期计划;远期计划包括三年计划、五年计划,从总体上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近期计划有年度计划、月度计划乃至于周计划,用来把握当前的工作重点。

微观计划主要是对某些具体工作的计划,如220kV保护更换,可以从停电范围,工作时间,每日完成情况等来安排,通过与其他类似工作的对比,来评估某个工程进度情况,计划执行情况。

扁平化管理后,撤销了工段层面的管理者,生产计划组作为一个核心组织要收集各口子的工作,编制规范的生产计划,对各项工作的设备、时间、班组、负责人进行合理安排。为保证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在安排生产计划特别是停电计划时要考虑减少重复停电和安排好结合工作。基建部门的工作涉及新设备投运启动多数要停电拆断或搭接,工作时间会比较长。检修部门的周期性预试甚至于修理技改工作如果正好涉及相关的停电且时间上大致能吻合,则应考虑结合安排。配电部门的外部电缆割接和线路改道可能是市政工程或用户工程的配套和相关,由于牵涉负荷转移,检修工作的低压设备停电、主变停电、低压母线停电等也应该结合同时或穿行,一方面减少了配电线路的重复停电,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配调操作,便于运方调整。

生产计划人员要积极思考如何提升检修效率现有局面,在人力资源配置、生产计划安排、班组承载力分析上潜心研究和发现问题,有针对、有特色地解决问题。

(四)加强计划管理的严肃性、可行性、权威性、绩效性

1、严肃性

之所以制定计划就是要为生产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便于部门和班组的工作安排,所有计划管理要严肃、认真、到位,不能计划赶不上变化,也不能有计划等于没计划。所以计划的编制者和计划的执行者要对所有的计划负责。不停电计划可安年度为单位制定每月工作,停电计划以年度为依据每月进行平衡和协调。

2、可行性

制定的计划是用来执行的,所以计划的编制首先要考虑可执行性。可执行性包括:工作是否安全,工作人员是否足够,工作能否满足车辆调度安排,例如:进行10kV开关柜内的流变更换工作,由于流变是安装的开关柜后仓出线电缆上面的,所以需要线路停电。如果开关是砖墙结构的,流变更换除了线路需要停电,上方的旁母刀闸也有影响,在安排这类工作时还要增加旁母停电。总之,计划的执行要结合现场实际和工作内容进行安排。

3、权威性

制定的计划是权威的,一旦公布了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就要遵照执行。若有工作由于物资未到货或者图纸未设计等原因需要延期的,要在月度汇报表格中说明原因。如原年度生产计划中未列的计划,由于临时性增补或家族性反措需要增加的,则也应在汇报表格中进行说明。只有保证了计划的权威性,才能切切实实以计划保障安全,以计划控制进度,以计划完成目标。

4、绩效性

制定的计划除了指导生产工作的完成,同时也希望能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计划的绩效性是计划隐性的却是最有价值的特点。例如有项生产工作需要涉及到检修班和继保班两个班组,那么最高效的安排就是准备一次停电计划,给两个班组安排同一辆车,共同去现场完成工作。但是如果其中某个班组的材料还未到货,那么该项工作就不必先急着安排,可以暂缓。但如果涉及消缺工作不能拖延,则只能先行安排,分开实施。那么就有肯能会有二次停电,需要二个车辆台班。从经济效率指标来看就有不同的结果了。当然现场情况各有不同,每天都会有新的发展和变化,高效的计划管理就是要能从生产、停电、操作、可靠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用最经济的,最合适的方法安排好每一项生产任务。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给水系统;排水系统;设计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规划的进程发展很快,尤其是一线城市。未来几十年,我国的人口数量还将继续增加,人均水资源贫乏问题更加严峻,水资源的供需问题更加突出,合理的给水排水规划不仅保证了给水排水系统的性能,还能促进城市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城市给水排水规划存在的问题,并分别分析了给水和排水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1.我国给水排水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

城市给水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的好坏。但是,很多城市的给水排水系统规划都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整体规划陷入混乱,严重阻碍了城市的顺利建设。经过总结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缺乏基础性工作,规划的科学依据不足

给水排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搜集各类基础数据、计算指标、选择标准和分析数据,其中,水平衡分析和水量预测是工作重点。当前,我国进行水量预测的基础数据是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和不同性质用地的用水指标,再结合历史综合用水数据经过推算得到。这种方法可靠性差,十分落后,预测数据容易超出实际数据过多。

1.2排水体制与城市规划要求不匹配

城市排水规划设计主要是处理城市污水和雨水,采用的是排水和防洪设计,但是忽略了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的分布均与城市径流面相关。伴随着地域和水质的差异,生态系统受到不同季节性的暴雨和排洪的影响应该成为控制污染的主要内容。

1.3给水排水系统规划规划不合理

由于城市建设的局部性,给水排水系统规划也经常是分片、分区建设,缺乏整体性。而且,给水排水系统的设施管理部门较多,包括市政工程管理处、环保局和水利局等,责任人不明确,加上各个部门缺少沟通,排水设施的相关问题都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2.给水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城市经济建设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城市给水系统是城市运作的重点,一旦城市给水系统出现故障,必然影响人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给水系统规划设计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全面了解城市给水的需求状况

全面了解城市给水的需求状况是给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城市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各类商业用水。给水系统规划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功能布局,工矿企业密集地要适当增加管道的铺设数量,并预测该区的未来发展前景,设计规划中要预留发展建设空间,确保供水能力能够满足工矿企业发展。居民生活用水供水系统要保证耐用性和稳定性,确保居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2.2基于城市整体规划进行给水系统规划

要全面、宏观地进行城市整体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相关部门应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与现状,开创新思维,勾画与描绘城市发展蓝图。进行城市给水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要熟悉和了解城市整体规划方案,并根据各个区域的用水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给水系统设计方案。给水系统规划设计的难点主要有两点:

2.2.1城市偏远地区的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偏远地区居住人口较少、地区交通闭塞、与城市给水主干道相距较远,设计难度大。如果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建设给水公司,违背了严格控制城市给水系统设计成本的基本要求。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部分地区连结综合给水或就近给水,这样不仅满足了居民用水的基本要求,也保证了工程成本的经济性。

2.2.2超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城市的建设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规划设计问题也越来越重要。超高层建筑由于楼层数多,人口密集度高,用水量较大,要求的给水压力也很大。超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人员要结合系统建设的实际需求与现代先进给水技术,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3.排水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城市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污水管道系统和生产废水管道系统。生活污水管道系统用来排放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管道系统用来排放工农业生产产生的各种废水。设计城市排水系统要全面分析城市的排水量以及如何建设城市排水管道。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1环境保护的要求

设计城市规划排水系统的过程中要坚持“合理布局,全面规划,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环境保护原则。当前,部分城市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在排水系统设计中忽略了环保问题。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当预防和注意生态环境的污染,工矿企业的排水系统尽量远离当地的水源,避免或减少“三废”污染水源,特别注意不能在水源地的上游设置排放有害物质的管道。

3.2长远发展的眼光

设计城市排水系统不仅要考虑城市的近期设计,还要考虑远期扩建的可能性,并根据排水系统的技术经济和使用要求的合理性,分期安排近期工程的建设。因为排水工程的建设成本较高,分期建设能更快地实现工程建设的作用,更好地节省初期投资。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难点表现为以下两点:

3.2.1规划设计城市排水管道

规划设计排水管道不仅要考虑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还要和现有的排水管道结合来。规划设计城市排水管道可以基于原有的排水管道进行维护和改造,尽量利用现有的排水管道,要及时更新难以继续利用的管道。规划设计排水管道不仅要控制成本,还要遵循排水管道使用年限和质量的要求。

3.2.2监控工业生产污水

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元素越来越多。工业废水量标准是指加工单位数量原料或生产单位产品排出的废水量。监控工业生产污水可以参考已有的相似工业企业的数据。如果不易获取工业废水量标准资料,可以通过工业用水量标准估算废水量。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并不只是制定铺设排水管道的方案,还要基于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监督与控制工业生产污水。

4.结束语

给水排水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其合理与否关系着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城市的经济建设。给水排水规划设计人员一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掌握给水排水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完善和改革给排水设计,保证城市给排水工程的性能良好,促进城市整体规划的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益生.我国城市水可持续管理的战略对策[a].中国水工业科技与产业[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

[2]张天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陈冬.论科学化的城市给排水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16).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厂房规划;合理性布局;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65-0064-02

市场国际化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目的是赢得市场,厂房前期规划布局合理设计时就应该以制造出质量好的产品为目标,这就要求发展厂房功能,厂房规划准备和评价要充分。由此,厂房规划布局时,产品设备使用效率、制造成本是的设计人员首要考虑的。在此前提下,要做到加工设备选择合理、设备布局优化、各生产要素协调组织高效通过这些努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1厂房设计的基本原则

工厂厂房的设计包括多个方面,将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在设计过程中就应该做到相互结合,要整合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这是三个原则。

1)在厂房设计前期,要清晰认识总体规划和布局,明确设备与生产计划、工艺的关系,布置设备需要保证工艺流程合理;配置物流关系要合理,物流、人流、信息流要组织好;物料运行畅通无阻要确保,这是前提,做到距离最短,交叉往返要避免;

2)厂房的布局、设备的布置要严格按照“安全第一”的要求,使工人的操作安全得以保证,为企业员工提供舒适、方便、安全的环境;

3)加大物质需求预测方面的物料储存,使库存周转努力加速,减少库存量。通过平衡物流和生产力的办法,调节生产节拍和物流节拍,极小化制品库存;

4)厂房重构可行性要充分考虑,满足现阶段生产,在此前提下,使厂房具备速响应能力,能随着生产发展需要加快,留下以后的发展空间。

2厂房在设计时应满足的要求

厂房设计的目的是创造一个生产、生存空间。进行厂房设计时,设计人员应遵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合理选择结构方案、厂房平面形状、建筑体型、剖面形式、围护结构和柱网尺寸类型。协调好建筑结构,热、水、通风、气、电等方方面面的设计,厂房设计过程中要遵照“坚固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原则。

2.1满足建筑的技术要求

厂房的耐久性和牢固性要满足建筑使用年限要求,厂房的动荷载和静荷载较大,建筑设计应使得结构设计经济合理,便于结构设计、利于满足耐久性和坚固性要求,而且使厂房具有较大可行性,可进行扩建、改建。厂房设计要严格遵守《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要求,合理选择厂房建筑参数,使用通用标准结构件,使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设计标准化。

2.2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厂房设计主要依据是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对建筑的要求是功能上,特别是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设计必须满足平面形状、柱距跨度、建筑面积、剖面形式、厂房高度、结构方案、构造措施等方面要求,厂房设计在机器设备的运转、操作、检修、安装等方面也要满足要求。

2.3满足建筑的经济要求

联合厂房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管网线路能够缩短、外墙面积能减小,使用灵活、满足工艺更新要求。由此可知在不影响防火卫生、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将一系列车间合并成为连接成联合厂房,有利于生产连续现代化。施工进度和使用要求的满足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要减少材料的消耗,这样做不仅能够使构件的自重减轻、使建筑造价降低。而且,厂房设计应便于采用配套的先进的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但是,必须依据本地材料供应状况,设备的类型和规格、施工人员技能也要作为施工方案选择的考虑点。厂房的耐久性、坚固性、生产操作要满足,厂房设计中的建筑体积要设法缩小、结构面积要合理减少、建筑空间要充分利用,使用面积要提高。

2.4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

要保证厂房条件相适应的通风措施及内部工作面上的照度,对有害辐射、严重噪声、有害气体要采取隔声、消声、隔离、净化措施,同时要使室内外环境美化,提高厂房内部的绿化水平、色彩处理和垂直绿化。

3流行的厂房设计方法

厂房信息化管理、工艺过程是现阶段大部分厂房布局设计的基础。生产需要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任何阶段的厂房设计都需要关键克服的问题。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产品优势利润在信息化管理上的逐渐显现。企业的目的是市场竞争力提高,因此企业要有能力进行产品快速变化,按市场需求变化进行;特别是当产品需求产生变动,企业要能以较高生产率、较大柔性、较低改造费用实现产品转变。因此,厂房设计中引入了敏捷制造的理念。

3.1基于工艺设计与厂房作业计划的厂房布局设计

制造系统的两个环节是厂房作业计划和工艺设计,这两个方面很重要。为了解决实际运行时厂房作业计划和工艺设计的一些问题,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专家都已经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的关键是使厂房作业计划和工艺设计能够得到共同考虑,根据研究进行发展的方法有非线性工艺设计、闭环工艺设计、分布式工艺设计、可选择的工艺设计、等柔性工艺设计等。厂房作业计划和工艺设计及早想到了厂房计划作业要求、设备的合适选择、工艺设计可行性的合理提高,从本质上消除了资源瓶颈因素;协调优化了厂房作业计划与工艺设计,考虑了厂房计划作业要求,在优化工艺设计依据上进行优化调度了厂房作业计划则;而且,对及时反应厂房突发事件并及时处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2基于敏捷制造理念下的厂房布局设计

大型制造企业能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并提出的相应生产模式是敏捷制造。敏捷制造的制造单元的特点是可重组、可重用、可伸缩。产品需求的趋势向多品种、小批量、快速、精良的方向进行,企业能非常好的响应市场的变换可以说是得益于敏捷制造。敏捷制造不但是企业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而且把外部供应商、客户与企业内部很好的联系起来,能做到设计迅速、进行全新产品制造、响应市场需求快速。

敏捷制造的厂房设计布局的确定是依据需求情况,确定产品的工艺路线、分布、产品运输载荷、每种需求物流量,进而形成每种需求情形下的矩阵物流产品,规划一个好的良性布局提供有效的物流,便于各种模式运行。敏捷制造的厂房设计布局方法提供了布局设计的新思路,适用于机床种类和数量已经确定后的厂房布局设计。

4结论

本文对厂房规划的合理性布局设计进行了分析,从厂房设计的基本原则、厂房在设计时应满足的要求、流行的厂房设计方法三个方面入手,阐明了厂房规划的合理性布局设计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对于日后的厂房规划的合理性布局设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建辰.简约与现代风格的环保厂区规划与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5(3).

[2]潘亮.塑造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基地的总体形象――江苏某公司厂区规划设计方案简介[J].工业建筑,2006(3).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篇9

1.进一步明确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本课程是为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设置的一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课程。课程中通过对运营战略、产品工艺选择、供应链设计、生产规划与控制以及系统修正方法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生产计划的基本理论和控制方法的构成体系,从而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和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出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现代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求与方法、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先进生产系统与控制方法和系统等内容,是工业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学习本课程后应使学生达到:①熟悉现代企业生产运作体系。树立生产系统优化控制的意识;②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多种先进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系统技术;③具备将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原理、方法应用于生产系统运作管理中的能力。生产计划与控制的课堂教学是工业工程专业重要的教学实现手段。主要研究生产过程和资源的组织、计划、调度和控制,保障生产系统有效地运行。包括生产过程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组织、生产与作业计划、生产线平衡、库存控制等。采用的方法:网络计划(计划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线法Cpm)、经济定货量(eoQ)、经济生产批量(epQ)、物料需求计划mRp以及生产资源计划mRp-ii及eRp和准时制Jit。如图1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完善了理论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中增加了案例教学的模块,同时更加注重了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设置,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为了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融合,提出一套适应现代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课程体系,采用创新思维和系统化分析的思想,提出与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图1教学内容目前工业工程实践教学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较少,没有现成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借用,因此,该课程建设的实施将丰富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同时还为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积累了经验,丰富了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三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建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国内高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各教学环节设置仍不完善,特别是其实践教学体系更是落后于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探索性、启发性等特点,是课堂理论教育的深化和延续。由于该课程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特点,其教学实验更是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以一门工程学科(如机械制造)为基础,以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纽带掌握并融会贯通多门学科知识,能够解决现代企业中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和管理问题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其实践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因而生产计划与控制实践教学环节更是对专业建设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课程的实验设置既不同于传统的工科试验操作,也不同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案例教学。而是在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对生产运营流程、物流设施布置、企业资源规划等方面直观地了解,从而全方位掌握工业工程的思想和精髓。因此,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建设当中的实验室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生产设施规划与物流实物模拟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生产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有关专业知识进行课程设计,掌握生产设施设计及布局的基本方法,以便为企业设计合理的物流系统。结合某种产品的生产流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物流分析,通过对生产设施及仓库的合理布局和对货物的有效控制,使学生熟悉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规则,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通过对多套生产设施及仓库布置方案的实物模型演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佳方案,这是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建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创新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和理念,完善课程实践教学设施,成为课程建设当中实践教学模块的建设重点。在实践中,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制作完成了“深沟球轴承磨装加工自动生产线”模型。通过该模型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对生产流程的感性认识,更是通过自己实际动手布置、规划分析提高了现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使学生在学习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后对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如生产系统的布局规划和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能力计算与平衡等)进行一次系统性较强的模拟综合运用,以便更全面深入地领会与应用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2.witness生产与服务系统运作仿真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产系统运行行为的随机性,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使他们初步能够设计与测试新的物流和流程方案,向学生展示流程如何运行的,怎样平衡服务与花费,简化换班模式以及评测可选的设计方案。最终使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对生产运营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witness仿真软件对生产流程加以优化。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主生产计划排产;meS;倒序排产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1-0235-03

FromthemeStoeRptoachieveaBottom-upRollthempS

ZHanGQi-liang,DaiQing-yun,ZHoUKe

(Facultyofinformationengineer,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006,China)

abstract:aimingatmanyvarietiessmallbatchproductionenterpriseofdifficultproblems,andputforwardworkshoppresentedbythemeSbasedondatacollectedfromthebottom-uppasstoeRpinthempSoftheschedulingproblem,solvethempSrolltheeRpmasterproductionschedulingproductiontechnicalbottleneck.applicationoftheseresults,anautopartsmanufacturingsectorinthepractice,andachievedgoodresults.

Keywords:mainproductionplanproductionscheduling;meS;backscheduling

1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气门生产企业主生产计划排产面临的问题

当前市场对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己经逐步成为当今制造类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这种生产方式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能够灵活地适应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及时的按需生产,但同时也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了许多挑战:如产品品种多、工艺多、设备多、生产线多、批量不相同、工艺路线不一样、交货期短等,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准确制定物料需求计划和主生产计划一直是实施eRp的重中之重。eRp(企业资源计划)应该以生产为核心,这点是业界公认的。但如何以生产为核心?却极少有详细的论述。根本原因在于“详细生产排产”这个技术瓶颈。车间里或者生产线上的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过程的调度和管理仍然是在用最初最原始的那种老方式――多数时候是经验,有时候是感觉在起作用,加上少量的以eXCeLL为工具的报表运算,虽老虽笨但是有效。eRp功能再强管得再宽似乎也管不到这里。结果,表面风风火火的eRp与企业最关键的运转过程发生了断层,从这个断层衍生出来的一大堆问题成为众家eRp难解之死结。最突出的一个:企业生产调度是要对企业最底层的生产资源――人员、设备、场地等,按照它们的能力进行合理安排。但是上层的eRp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去考虑这些资源和它们的能力,或者假设生产能力无限,或者按照一个人为定义的瓶颈资源进行简单四则计算。这种关键矛盾由于eRp技术瓶颈的存在而无法解决,eRp的前景可谓是不容乐观。那么,这到底有什么难的?为什么众多的名牌eRp企业都无法提供这种基本功能?eRp技术瓶颈到底在什么地方?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主生产计划的排产问题说起。本系统幸运的是对企业底层的生产资源的基础数据已经由meS(制造执行系统)系统负责完成。本文重点解决由meS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自下往上实现eRp的mpS(滚动主生产计划)的滚动、倒序排产问题,实现如何解决一个月上千个品种的多品种小批量的主生产计划排产难的问题。如何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中的“R――资源”去体现出“p――计划”的价值。计划的做得是否准确、可行、及时直接关系到eRp系统中生产计划和调度的成败。

2mpS(主生产计划)简述

mpS(主生产计划)是eRp的一个重要的计划层次,一般来说eRp系统计划的运行时从主生产计划开始的,它是确定每个具体产品零部件在每个具体时间段的生产计划,计划的对象一般是最终产品对应的生产零件,即企业的销售产品对应的生产零件。它起着承上启下、从宏观计划向微观计划过渡的作用。主生产计划是生产部门的工具,因为它指出了将要生产什么。同时,主生产计划也是市场销售部门的工具,因为它指出了将要为用户生产什么。所以,主生产计划又是联系市场销售同生产制造的桥梁,使生产活动符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又向销售部门提供生产和库存的信息,起着沟通内外的作用。

3主生产计划在eRp中的实现

3.1主生产计划在eRp系统中的流程图

主生产计划基础数据来源说明:

1)合同评审Bom(物料清单)的基础数据来源于预测订单和需要经过评审的销售订单、生产Bom基础数据可以来源于评审Bom、或者没有经过评审的销售订单对应的标准Bom。

2)通过生产Bom生成计划订单,主生产计划通过计划订单拣单来产生(通过订单的优先级和订单的交货期来拣单),主生产计划审核通过产生生产订单,通过调度下达到meS车间生产。

3)自下往上是说eRp中mpS排产对车间设备能力运算、车间工艺在制品的统计可以实时反应到eRp中实行排产参考。

3.2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在eRp系统中的软件实现

技术上采用面向对象的pascal语言,dephi2007开发工具,软件架构上采用三层c/s架构:即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的分布式多层数据库开发。Delphi提出的miDaS(multi-tierdistributedapplicationServicesSuite多层分布式应用服务器组),是把原来two-tier数据连接放到了服务器端的Com组件上,客户端只剩下了执行文件和miDaS.DLL,前台和服务器上的Com组件,通过DCom机制互相沟通。这一层,称为应用程序服务器(applicationServer),或者称为中间件。这种多层分布式工作机制,主要基于几点考虑:1)减少客户机的维护量,因为前台程序比较简单;把企业逻辑封装在通用的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中,不同的客户都可以共享同一个中间层(包括web),而不必每个客户都单独实现企业规则,避免了重复开发和维护的麻烦。由于客户程序相当瘦(这就是现在流行的瘦客户机概念),无论是开发还是,都变得简单了。2)便于升级,当中间件升级的时候,客户程序可能不需要变化;3)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处理,把一个应用程序分布在几台机器上运行,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也可以把敏感部分封装在中间件,为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增强了安全性。4)减少直接连接数据库的用户数目,减少费用。使用在原来的miDaS基础上的DataSnap技术。DataSnap主要提供客户端和中间件之间的通信,不但支持Com+技术也支持tCp/ip或者CoRBa,它们使用类似的界面和方法,其结果由程序自动完成,这就大大扩充了它的应用范围。这样的三层架构既可以满足局域网内的高速运行,也能实现远程访问,还可以使服务器和数据库分离。客户端上程序上采取DLL封装模块的方法。服务端上采取事务与连接池缓冲的技术,增加系统的稳定性能。数据库采用SQL2000和SQL20005,采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跨数据库链接服务等技术来采集或者同步pDm、meS、eRp、Capp等数据库之间的数据。

3.3主生产计划eRp系统中数据库设计

图3为eRp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在eRp系统中数据库设计。

3.4滚动主生产计划在系统中的实现

3.4.1合同评审(Bom评审)

图4为Bom评审。

通过制定销售预测订单提交,进入合同评审,对Bom评审,执行存储过程z_p_importmrp_planBomFromaccredorderBom保存数据到评审Bom表mRp_accredorderBom

3.4.2制定生产Bom

图5为生产Bom。

销售订单导入生产Bom,执行存储过程importproplanBom,存入表mRp_planorderbom。

3.4.3计划订单

计划订单基础数据来源于生产Bom的审核通过,执行存储过程:importproplanBom写入计划订单表:mRp_pLanorder。

3.4.4主生产计划(来源于计划订单)

说明:新增功能:实现滚动排产功能。只要是meS系统中还没有完成的订单和生产订单调度中还没有下达到meS系统的订单都可以拿来排产,滚动下来的记录可以修改成品期和投料数,由计划预排功能运算出开料日期。若没有meS采集提供实时的数据。就不能使生产连绵不断地、周期性地、均衡平稳地滚动进行,这增强了计划的预见性和计划间的衔接,提高了计划的应变能力,是一种先进的计划编制方法。在eRp系统中编制的滚动计划是以时间为轴,以固定的时间段为滚动期,连续不断地安排生产任务的表。这个时间段可长可短,可以最终产品的制造周期为单位,也可以阶段性的任务完成时间或会计期间为单位。按一个月排好的订单顺序,必要保留好应付所谓插单、追加订单的空间,这样月计划做好后,这样的计划比较粗落,原因可能来自于计划的追加和更改,重新打破了主生产计划(mpS)。这样就会搅乱整个月的订单计划的编排,计划的特点就是这样,越是精密,调节的余地就越小,就越僵化,没有弹性。因此在刚上系统时候有一个磨合期、等数据准确完整了计划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点,使生产效率达到最优化。执行的存储过程是:p_inserplanmainsub,保存在:mRp_planmain和mRp_plansub表中。

添加功能:实现拣单排产。

计划预排功能:根据一下的产品特征拉动式倒序排产,从成品期往前推出开料日期。

倒序排产倒序排产(BackScheduling)计算开工日期及完工日期的一种方法。排产计算由合同的交货日期开始,进行倒序计算,以便确定每道工序的完工日期。含义倒序排产法(BackScheduling),是计算开工日期及完工日期的一种方法。是指将mRp确定的订单完成时间作为起点,然后安排各道工序,找出各工序的开工日期,进而得到mRp订单的最晚开工日期。排产计算由合同的交货日期开始,进行倒序计算,以便确定每道工序的完工日期。

根据企业的工厂日历结合产品加工特征编写执行存储过程:p_productorscheduling实现拉动式倒序排产从成品往前推出开料日期。这样就能减轻手工计算开料日期,在没有上系统之前一个星期排54万支气门要几天,现在十几分钟可以排完。大大提高了排产效率。

选中用料计算功能:实现此物料当前可用库存量是否能够排产:执行l_p_planmainKF_need存储过程。以往是手工去仓库检查库存,上系统以后系统自动计算出当前可用库存。不会出现混乱和出错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度计算功能:meS系统跟踪车间关键工序已加工多少,还需要加工多少,从车间层到计划层,从上往下透明化实时数据使得eRp对mpS的能力运算提供了依据,能够更好的对当前排产的能力估算提供有效的参考。

在此界面上还可以实现对下达的订单进行暂停、恢复、取消功能,为了更好的实现生产调度。

至此,主生产计划审核通过就下达到生产订单,生产订单进行调度下达到meS。

滚动主生产计划解决了一下几大问题:

1)使生产计划周期性、连续性、滚动性的执行;

2)增强了计划的预见性和计划间的衔接性,提高了计划的应变能力;

3)系统自动地拉动式倒序排产,从成品期往前推出开料日期;

4)从车间层到计划层,从上往下透明化实时数据使得eRp对mpS的能力运算提供了依据,能够更好的对当前排产的能力估算提供有效的参考。

4结束语

本文解决了由meS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自下往上实现eRp中的mpS的滚动、倒序排产问题,解决了meS系统由车间层资源从下往上透明化传达到eRp计划层的排产的难解之死结。解决了企业生产调度对企业最底层的生产资源――人员、设备、场地等资源,按照它们的能力进行合理排产。实现了一个月上千个品种的多品种小批量的主生产计划排产难的问题,实现了各个生产部、销售部、产品部、采购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办公室无纸化。结合公司的实际运用eRp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中的“R――资源”去体现出“p――计划”的价值,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系统已经成功运用于某气门生产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正如企业的生产部谢经理说的:“采用了主生产计划滚动排产方法,我们的效率提高了,数据准确性提高了、计划及时性提高了。我们的向着信息化高速公路迈进。”

参考文献:

[1]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m].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