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创新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4:02

农业创新发展篇1

【关键词】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发展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和普及,我国的农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农业本质的基础环节薄弱、发展推动力不足和农民谷物产量增收难度大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根除;富的更富、贫的更贫,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优化农村发展方式、用现代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助推农业发展,使农业产业结构更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创新农村发展方式和经营体制,坚持可持续发展,从实际出发,为农业生产率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增长而努力,最终实现农业的绿色、高产、优质化生产目标。

一、用科技的动力推进农业,用现代的视角规划农业

认识到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弊端,积极转变生产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明确现代农业的发展内涵。做到以农村为立足点,以机械化科技化设备和思维指导农业,以农民自由竞争、政府积极引导的理念组织农业,以最新的视角和管理模式优化农业,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在发展过程中强化对重点产业的扶植力度,富带贫,创建产业品牌,提升经营水平。在生产粮食的本质任务上,还要积极创新农业,优化生产结构,建设有特色、有水准、有规模、有品牌的农业生产基地;紧跟第三产业的发展大潮,建设具有农业特色的观光农场、休闲旅游农业等。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精细化“包装”,实现由农产品简单的生产工作、粗加工向农产品深加工的转化。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力求农产品附加值的最大利益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农业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使农业在更少资源耗费基础上生产出更高产的农作物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并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将农业生产从主要依靠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生产模式转向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机械化水平的设备来增加产量。注重研发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建立一个有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相融合的农业科研投资渠道,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力量来源组织的建设和农业公共服务职能的更新换代,达到农业科技高研发率、高推广率和高应用力。倡导全体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定期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检测,尤其针对最常用和最基础的科技知识。从生产力上确保科学农业技术的落实,积极将农业高新技术运用于日常的农业生产工作中,为新一代农业培养出与之相符的文化知识达标、技术水平牢靠、经营管理理念先进、有创业潜力的新一代农民,并依靠他们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从创新发展体制出发,建设新型经营主体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统分结合双层面的农业经营体制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形态,是党的政策在农村的根本立足点。我们必须要在坚持此发展策略长期稳定不改变的基础上,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生产大户或者合作单位等新时代下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的更新和优化,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从各个方面鼓励农民自愿自觉的让出对土地的承包权力,促进土地的大规模、集群化经营。鼓励农民合作经营,集体致富,增强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能力,实现土地向大规模、集约化经营方式的快速转变。始终瞄准最终目标――创新型、现代型的农村建设目标,从立体的角度,多维的空间和微宏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层次上改革农村发展机制,切实为城乡协调发展拼出全力,使工业、服务业、农业三个产业齐头并进,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尤其是要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国有资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提倡并鼓励农民多接触科技人员或者工商管理企业,增强交流,加大合作力度,使农业创业主体的数量逐年增多。

四、坚持走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之路

农业资源的利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传统资源的高消耗走向现代低碳科技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使资源的利用率和低碳的农业技术得到提升。以新的生产经营理念推动生产制度革新,使稳定的粮食来源、高效的生产、绿色的生态循环和水源、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加大新能源(如:沼气、农业废弃物等)的开发和使用力度,优化并丰富农村能源的使用结构。

五、结语

归根结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有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化水平高的配备根本不够,因为这些都是需要农民去操作去利用的,所以必须加强对农民科学技术和实际操作技术的培训力度,培养出一批文化素质与科技才华兼备的新一代农民,在此基础上不断投入科技创新力量并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建设力度,加快农村发展模式的创新步伐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危朝安.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切实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农村工作通讯,2010(15)

农业创新发展篇2

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

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

4、争取省内外10家科研院所和院校为市10家企业提供技术依托;

5、建立1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创1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

6、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

7、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环境,确保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参与科普活动人数2万人次,营造全民科技创新意识。

(二)今年工作思路

1、实施科技创新攻关。解决5-10项节能减排技术关键,开展5?8项高新技术产品、现代服务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技术攻关。

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1-2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10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新增科技示范户500户,增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3、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的科技创新载体1-2家,实施1-2项重大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

4、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企业,力争1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线路图计划,争取1家企业成为全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协助1家企业引入创投机构;

5、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农业创新发展篇3

1.突出提质增效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控制直播面积,坚决杜绝人为抛荒。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推进高产创建,推广良种良法和全程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确保粮食稳产高产。继续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结构调整试点项目,抓好湘米产业工程,保障粮食种植品质,确保全县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二是抓好生猪生产。大力推进畜牧水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严格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三是抓好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湘莲、油茶、竹木等优势产业和茶叶、禽类等特色产业。

2.突出产业融合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一是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加工(物流)小区建设,积极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商标和品牌农产品。二是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产品加工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实现标准化生产,打造品牌。三是培育新型主体。全力推进百家示范工程,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3.突出改革创新

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服务平台作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二是全面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按照总体要求,把握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确保改革取得实效。三是抓好“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商直销、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方式,扶持淘宝网湘潭县馆发展,打造新的农业产业增长点。深入推进农超、农校、农企对接,不断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突出项目带动

一是做好项目申报筛选。围绕特色产业,积极申报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项目、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光能利用、风能发电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先进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广和集成应用。二是抓好项目实施。建立健全项目组织机构,强化部门配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参与项目。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三是抓好项目管理。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抓好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5.突出城乡统筹

一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公路改造和农村新能源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快示范片、美丽乡村和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城乡日常保洁、农村垃圾处理、镇区综合整治、城乡绿化美化、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培育一批美丽屋场、秀美村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率达到100%。

6.突出因户施策

农业创新发展篇4

推进我省现代农业新发展必须更加强调自主创新

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粮食总产突破660亿斤,单产再创历史新高;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应用为主要特征的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已分别占耕地面积的42.8%和12.2%,高效渔业占养殖面积的61%,肉蛋奶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畜禽规模养殖水平全国领先。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1.2%,居全国第一。然而,农业科技创新的每一次进步,为后续再发展既奠定了基础,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在全省资源禀赋限制、发展水平较高且没有成功模式可循的条件下,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农业就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内生增长。

从当前和未来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自主创新也必须成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引擎。目前,全省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在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的基础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可以说,我省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其中,自主创新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自主创新的阶段性成果为现代农业高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于“十一五”初期就作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并自2007年起在现代高效农业领域设立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示范应用。进入“十二五”,我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工作得到空前重视,被列为全省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等重大部署的重要内容,今年又成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先导性措施2--。

在省委、省政府科技政策的指导下,全省农业科技战线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的枢纽作用,广大科技人员“安心工作、潜心研究、热心服务”,自主创新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做好了成果储备和组织准备。一是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为粮油安全和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品种支撑。南粳46、淮稻13、连粳7号水稻,宁麦、扬麦系列小麦遍布大江南北;金陵甜’玉番茄、苏蜜6号西瓜以及霞晖6号桃、宁玉草莓等为代表的蔬菜、果树品种纵横全省各地。二是研发了一批具有大面积应用前景的新技术,为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储备。园艺种苗快繁与规模化生产技术、设施栽培病虫害无公害防控技术、种养循环农业和生物治理水体污染技术、规模生态养殖技术、重大疫病防控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以及植物、动物产品安全生产和深加工技术都取得了明显进展。三是示范推广了一批新型实用的品种和技术,为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模式支持。通过下派科技人员实施示范项目、培养种养大户形成典型带动、建立示范园区推动集成运用等方式,实现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快速使用,增强了自主创新成果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实践表明,自主创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现代农业高端突破注入了强大动力。

牢牢把握自主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下的总体要求

中央一号文件为农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农业科技实现提升、突破和跨越的最大的政策保障。目前,农业科技战线既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明确目标和方向,抓住关键和核心,潜心研究,协同攻关,深入对接江苏特点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以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支撑和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在推进自主创新过程中,必须突出技术体系形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基本要求的具体举措,是科研理念和科研管理的重大转变,也是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的重大探索。建立产业技术体系,就是要围绕解决现代农业重大科技问题,把科研目标从单项技术攻克向技术体系集成创新转变,建设一套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全程支撑的技术链,使得技术体系在生产应用中“一推就开”,在产业支撑中“一用就灵”,成为生产实际和产业发展的主推技术。根据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状况和未来一段时期的要求,目前要在优质稻麦产业、规模生态养殖、设施蔬菜产业和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率先启动实施。在经费投入上,要发挥好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并实行连续稳定支持策略。在组织方式上,实行首席专家、行政负责人共同负责制,并给予首席专家经费分配和使用监管权力,建立覆盖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组织体系。

在推进自主创新过程中,必须突出关键技术攻关。围绕生产、市场和农民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力争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补齐技术体系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短板”,获得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成果。从我省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和广大技术用户的迫切需求看,从现阶段起,必须调集有限科技资源,形成合力,针对高效设施农业进口替代品种培育、特异种质创新、无公害投入品研制、农产品加工与安全等领域的单项或多项技术进行针对性部署。通过重点支持,力争在关键领域原创性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为今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的体系形成创造条件。

农业创新发展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基金;农村金融体系;金融合约

一、农业产业化成长性企业:尴尬的金融需求主体

金融需求是由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人在既有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是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内生变量,并因此引导着金融的供给方式。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经济组织方式多样性,培植了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农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各种经济合作组织,他们的资金调剂融通构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需求者。在以“政府型的制度创新模式”为典型特征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过程中(李树生,何广文2008),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以满足政府的效用函数为目标,故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是政府在金融制度创新之中的首要任务。通过小额信贷等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之后,农户的资金需求基本得以满足。但是现有的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韩俊,2007),其原因是这些成长性企业既不能通过小额信贷以满足资金缺口,也不像大型涉农企业那样有完整的财务报表,可以凭借财产抵押的方式缔结借贷合约。此外,农业生产的高风险、长周期、低收益等主要特点决定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脆弱性,影响了其贷款的可获得性。同时,对于成长性龙头企业而言,具有投入多、效益低等特点,使其在信贷机构中的内部评级系统中等级较低,达不到信贷机构的贷款要求。由此可见,农村中小企业(包括农业生产中的大户)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身份奇特,地位尴尬。

但是,农村的中小企业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些企业中包括了那些具有增长潜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何促进这些成长性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能否根本解决。与成熟的龙头企业相比,这些成长性企业具有以下特点:(1)创新性。一些中小型农业企业之所以得以产生,或者是因为发现了新的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是获取了一种新的原料,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具有创新性的农业企业除了因为技术不成熟存在的风险之外,还存在市场风险、自然风险与财务风险,因此,处于成长阶段的农业企业几乎难以获得信贷资金。很显然,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这些企业融资难是一种制度短缺导致的融资障碍。(2)成长性。尽管创新性农业企业一般都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但是,这类企业缺乏信用基础、没有多少担保能力,企业的这种状况增加了出资方的风险。此外,以信贷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与成长性企业缔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金融合约,从而使金融组织分享不到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收益。(3)信息不对称性。相对于农户以及成熟的龙头企业而言,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成长性龙头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以信贷组织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与企业缔结合约时,一般比较注重事前的逆向选择,而难以防范事后的道德风险。(4)资产专用性。具有增长潜力的龙头企业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表现在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企业家、科技人才、专用设备以及创新技术所带来的无形资产等方面,而资产专用性越强,则其私人信息越严重,对债权的保护也就越有限。

由此可见,成长性龙头企业的特点与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不兼容,这是农村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制度根源。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种新型经济组织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客观上要求新型的金融组织与之相适应。因此,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农村经济由分散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经济演变过程中内生的金融现象,是在新的约束条件下资金剩余人与资金需求方缔结的新型合约。

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新型的金融合约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成长性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一种新的金融合约安排,在“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基本原则上,各交易主体通过不断地讨价还价之后所达成的均衡解。从合约的内容来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用现代信托关系机制,通过发行基金券的方式集中投资分散的资金,并以股权形式直接投资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促进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经营,从而给投资者以丰厚的回报(刘艳妮等,2009)。从缔约过程来看,农业投资基金是市场发展过程中交易主体选择的结果。因此,研究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逻辑是合约缔结者之间的约束条件及其损益权衡。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缔约过程中的交易主体主要包括投资者、基金发起人、政府与涉农企业,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居民、政府、有资金实力的公司、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产业基金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投融资制度创新,是在农村经济结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金融合约。与传统的金融合约比较,不但与借贷合约不同,而且与证券投资基金也有巨大差异,它以大农业为投资对象,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券吸引对现代农业感兴趣的投资者,将募集的资金交由专家组成的投资管理机构运作,以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集合投资产品,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合约。通过基金合约,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将投资者的资金汇集在一起,委托给精通农业、经济、金融的专家团队管理,通过基金管理团队的投资活动,促进了农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并因此提高了企业的价值。基金合约增值的关键是专家知识的回报,基金合约中投资者价值应该表现为扣除利息、风险溢价之后的剩余部分,在最终分配上,这部分剩余由管理团队与投资者共同分享,这是投资者高回报的价值来源。因此,农业产业基金的经济价值还表现为通过基金合约,将农业发展中最为稀缺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农业领域。

第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具有增长潜力的未上市龙头企业,投资方式是股权投资。而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一直缺乏股权合约,改革的思路一直是不断地调整与改变债权合约的缔约条件,这种金融创新固然提高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但是一直存在金融服务的盲区。例如,成熟的涉农企业有比较完善的财务制度,也有一定的可资抵押的资产,通过信贷合约可以弥补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而农户的资金短缺主要通过小额信贷与民间借贷予以解决;但是,成长型的农业企业没有可资抵押的资产,信贷机构一般不予贷款,小额信贷又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填补了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服务空白,既是对原有金融制度的一种创新,也是对原有金融产品的一种创新。

第三,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追求投资的高利益回报,而政府主导的农业产业基金以实现政府的产业政策为目标,只要求合理回报。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基金管理公司后,由基金管理团队以股权的方式将资金投入成长型企业,并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经营等企业活动,在企业成熟之后,再将股份逐步出让并退出企业。由此可见,基金合约是一个典型的捆绑合约,不但包括了资金借贷利率与风险溢价,而且包括了基金管理团队的知识回报。如果投资失败,意味着管理团队的决策失误,其知识价值为负数,因此,管理团队一定是高度专业化的知识组合。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基金合约,将农业发展中稀缺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农业中,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与现代化发展,实现了政府的产业政策目标,并纳入了其效用函数。因此,政府主导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并不以追求高额回报为目标。

第四,与农村小额借贷不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规模一般比较大、期限较长。农业产业基金是一种股权投资基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进入农业产业化企业或者大型项目建设中,且要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因此,必须拥有一定量的股权,从而导致其投资规模较大,而不是农村信贷那种普惠型的金融组织形式。此外,基金能够汇集大量社会资金,基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计算,基金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往往趋向于大型龙头企业,投入的资金量也较大,从而降低了基金的运行成本与管理风险。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过程中的规模化现象,是由其内在特点决定的,同时,这种规模化的股权投资还决定了其投资期限要长于一般的信用贷款。

作为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基金,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内生的一种金融合约,这种金融合约不但能够低成本地满足现代农业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而且能够将农业经济发展中难以获得的人力资本通过这种合约配置到农业领域。农业产业基金管理团队不仅包括了金融专家,而且包括了农业经济学家、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专家等,而所有这些专用性人力资本,一般的农业企业均难以获取,对于农业企业而言,他们是一种稀缺性资源。通过这些专家的运作,成长性龙头企业经济活动融进到金融市场中,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层次。总之,农业产业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合约将产业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为农业企业投资、企业重组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充裕的资金。

三、发展农业产业基金的意义

为了激励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领域,近几年来,中央政府一直鼓励成立农业产业基金,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则明确提出了“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的任务。很显然,农业产业基金投资对象的取向体现了政府扶持农业产业化的意图。农业产业基金不仅可以政府在农业领域中日益沉重的财政压力,使部分农业投入资金逐步从银行贷款、行政拨款转变为直接融资;而且它还能够取得财政拨款所达不到的效果,即通过投资合约的有关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将以股权所有者的身份派遣专家参与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并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并保证社会资金用于效率最高的龙头企业的发展之上(熊志刚,2009)。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展农业产业基金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有利于推进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演变。在以信贷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中,由于规模普遍较小,没有完整的财务制度导致其信用度不高,抵押担保的财产少,加之信贷机构近几年放贷谨慎,农业企业一般很难从信贷机构获得贷款。而在利用证券市场方面,无论是债权市场还是股票市场,农业企业均难以进入。农业产业基金的规则简单,门槛较低,通过基金合约能够动员境内外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从而缓解了农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局面。此外,作为股权投资合约,农业产业基金将资金与农业企业稀缺的人力资本同时配置到企业,从而有利于农业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第二,有利于激励农业企业家成长,促进农业经济结构演变。一直以来,农业产业结构难以调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企业家行为的金融抑制严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不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Levine,1992),而且是企业家赖以在经济体系中内生的重要前提,没有低成本运行的金融体系,具有企业家素质的农民就难以通过经济活动为自己的企业家能力定价,也就难以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因为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民企业家选择的结果(刘祚祥,2008)。农业产业基金以股权合约的方式动员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为农民的企业家行为提供了金融支持,降低了农民的企业家行为的交易费用,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微观基础。

第三,有利于促进农业成长性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其市场化进程。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成长性龙头企业,一般是农民通过资源整合之后产生的,在资源整合与资源配置中,带有浓厚的经验主义以及家族管理色彩,使之缺乏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合约意识,管理落后、观念陈旧。在引入产业基金之后,由于基金与农业企业缔结的是股权合约,从而导致了农业企业产权多元化,不但缓解了成长性农业企业的资金不足的局面,而且,基金管理公司将参与公司决策,并委派专家作为股东代表参与企业的内部治理,由此形成的专业化管理及较强的产权约束机制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第四,有利于汇集社会闲散资金,发挥农业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分散的兼业化经营是中国农户经济组织的典型方式,其难以内生出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的关键是农民的企业家行为受资本稀缺的约束。农业产业基金通过基金合约与股权投资合约,降低了农户分工与专业化选择的交易成本:一方面,农户以持股或购买证券的形式投资于农业产业基金,获得定期收益;另一方面,除日常的农业生产之外,分散经营的农户通过流通和服务多种形式的合作进行加工、销售,从事专业化的经济活动并直接分享增值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树生,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韩俊.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3]刘艳妮,张航,满烨嵩.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我国涉农金融体系的新鲜血液[J].银行家,2009(6):78-81

[4]熊志刚.农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模式构想[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9(5):14-19

[5]刘祚祥,王海燕,周丽.农户的融资需求、约束条件与农村金融发展[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4-119

[6]Levine,R,(1992),FainancialintermediaryServicesandGrowth,JournalofJapanesandinternationaleconomies,6:383-405

农业创新发展篇6

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实现了“十一连增”,粮棉油、肉蛋奶、果蔬鱼等农副产品产量生产稳定。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实现“十一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降到3:1以下。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近年来,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的比重均超过50%。大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目前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设57项,其中2014年新开工17项。全年安排用于粮食生产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达到224亿元,比上年增加22.7%,其中安排119亿元用于《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确定的800个产粮大县田间工程建设,亩均中央补助投资由400元提高到1200元。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退牧还草、石漠化治理等重点林业和生态工程,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央确定的再减少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等任务超额完成。

三是农村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紧紧围绕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制定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征地制度等改革试点方案。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文件,全国农村承包耕地流转比例已达30%左右。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形成机制,启动实施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印发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提出了统筹实施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7大工程措施,着力修复产地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定印发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实施意见,加快建立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四化同步发展”和“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第一,继续加大惠农强农政策力度。一是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比重不下降。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二是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下放审批权限,有效整合财政涉农建设性资金。切实加强涉农项目事中事后监管。三是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总结新疆棉花、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补贴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合理确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规模。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吞吐调节机制,落实新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计划。

第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在做强农业的同时,通过更有效的组织方式和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实现共赢。一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支持主产区发展畜牧业、粮食加工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推进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进各种形式的对接直销。二是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要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三是将新技术、新的经营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等引入农业,积极利用电商、物流等现代商业模式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改造。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合理分享初级产品进入加工销售领域后的增值利润。

第三,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关系全局、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重大水利工程。一是要充分发挥好重大水利项目审批部际协调机制的作用。强化指导协调服务,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协同加快项目审核审批进度。二是加大工程建设投资力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要尽最大努力向重大水利工程倾斜,并及早谋划考虑今后几年的工程建设资金筹措问题。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印发实施《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启动一批引入社会资本、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试点项目,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第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继续加大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投入力度,并进一步向产粮大县和口粮品种倾斜,着力建设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把全国800个产粮大县打造为粮食生产功能区。二是编制实施油料、糖料、天然橡胶等生产发展规划,引导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促进重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继续支持新疆优质棉基地、海南冬季瓜菜生产基地、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和海洋渔船更新改造,保障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四是修复产地环境,启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东北黑土地保护等试点,力争总结出一批成功治理范例和适用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奠定基础。

第五,加强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工作,推动示范区在规划实施、制度建设、投入机制、科技支撑等方面开展探索。二是增加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开展扩大天然林保护范围的政策研究,争取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继续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森林防火、林木种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自然保护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做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抓好青海三江源、生态安全屏障、川区等综合治理工程,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第六,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任务,推进规模化集中供水和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沼气建管机制。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统筹搞好农户抗震改造。基本完成国有林区棚户区、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二是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扩大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支持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和体育设施。三是抓好农村扶贫开发。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

农业创新发展篇7

关键词:专业农场;土地流转;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4.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18.002

1发展情况

国家逐年增加农业各项补贴,使农民种地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但土地生产效益仍相对较低,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从事务农的农民越来越少。显然,分片经营、各自为战的家庭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创新土地流转和经营方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发展专业农场,成为农村新一轮的一个亮点。

专业农场是由种田大户、合伙人、城乡法人或自然人通过承租农民自愿流转的土地,创办不同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标准:经营面积在30公顷以上;流转时间在10年以上;投资总额要达到50万元以上。2009年汪清县开始试点专业农场,几年来专业农场发展迅速,目前已通过认定的专业农场有95家,农作物种植类专业农场有73家,占总数的77%左右。专业农场投资总额为13637万元,经营土地面积为8627公顷,流转土地面积为7482公顷(其中:流转家庭承包耕地面积5622公顷,非家庭承包耕地面积1860公顷),带动农户6000多户。经营范围以种植玉米、大豆、水稻等大田作物为主,此外还有大棚蔬菜、蓝靛果、白瓜子、甜叶菊、青玉米、中药材、五味子、葡萄、水飞蓟等经济作物。专业农场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土地流转,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步伐,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存在的问题

2.1思想意识落后

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缓慢,土地流转规模小,村民思想保守,村民不愿意流转土地。主观原因:办理流转的手续麻烦,村里、镇里多次往返;缺乏信心,经常看到土地流转的纠纷,流转土地后,担心再要回来时麻烦多;土地流转租费少,租出去事还多,在自己手里还能领些补贴。客观原因:承包耕地分散,集中耕作起来很不方便,效益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非家庭承包耕地面积多,实际面积难以认定。汪清县耕地面积71404公顷,家庭耕地面积28301公顷,耕地流转面积8600公顷,专业农场流转面积占总流转面积的37.2%,非家庭承包耕地面积中未流转面积要占相当大的比例,土地承包大户需要流转的土地大多数属于非家庭承包耕地,这部分耕地在确定面积、所有权、经营权上都存在困难,很难进入流转市场;由于历史原因,土地四至交叉,地块重叠多,确权难度大;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口头合同还占有很大比例,而外出村民流动性大,不规范的合同很难重新补签。

2.2农业科技含量低,经营模式单一,行业间缺少联系

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含金量高的农产品初加工业、精加工业和销售业,少有人介入,目前只有5家,主要从事大米精加工、瓜子加工、青玉米加工、蔬菜冬储等行业;机械化利用率低,虽然普遍实行了机械化作业,每个农场都有8台左右的播种机或收割机,但是却出现农业生产设备重复投资,单兵作战,缺少行业间强强联合作战,效益低,组织优势未得到完全发挥;农场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各自为战,村内或乡(镇)间同类经营的专业农场又成为竞争对象,浪费了各种资源,相互内耗,实际又成为了新的“农业大户”,失去了成立专业农场本身的意义。

2.3管理水平差,人才缺乏

农场主经营管理水平低,不能完全发挥农场的优势,缺少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竞争能力弱,专业农场的潜力未得到完全发掘;农场主文化水平低,大多数是初中毕业,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差,一贯求稳求准的心理较强,不轻易冒险。

2.4融资困难

专业农场贷款难度大。农业生产周期较长,效益比较低,回报见效慢,缺乏有效抵押物,贷款条件苛刻,贷款融资很困难,一般都得不到银行贷款;贷款程序复杂,贷款门槛高。专业农场起步不久,农场农作物生产经营基本上都需要进行贷款融资,支付完土地流转费用、购买了农机具后普遍缺少生产经营资金,而农房、农机具又不能抵押。专业农场作为新生事物,银行没有相关政策,贷款方式单一,过程复杂,涉及到的费用较高,目前全县仅有6家专业农场通过信用抵押、自住楼房抵押在银行获得了贷款,占需贷款总额的15%。生产需求资金缺口很大。

3解决对策

3.1积极给予政策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宣传国家、省、州有关政策,有条件的乡(镇)引导成立不同类型的大户创办领办专业农场。积极推动乡(镇)、村示范户,带动企业、自然人、农户开办专业农场。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紧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颁证后,非家庭承包耕地的流转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县、乡、村农村土地流转服务职能。在县、乡、村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土地流转登记、信息公告、土地评估、土地政策咨询等基础工作,村级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对村内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信息的收集汇总以及上报工作,把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有效解决土地流转的供需矛盾,使土地流转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2政策上支持,资金上扶持

积极争取现有的国家财政扶持政策,争取国家、省补贴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多方筹集专业农场的发展资金,推动专业农场进一步发展;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为创办专业农场登记办证开绿灯。协调金融部门降低贷款的门槛,创新农场借贷新模式,如农场主联保、自然人联保、农房农机具抵押贷款;创新贷款抵押担保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如采取集体林权抵押、信用担保、农村土地收益担保、邮储银行等多种借贷形式,缓解专业农场的贷款难题;政府引导成立担保公司,如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成立物权公司等方式,扶持和引导专业农场发展壮大。

3.3加强培训,积极引导,分类指导

农业、农机、特产、供销社等部门要对专业农场定期开展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农业生产、管理、销售、财务等全面知识,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倡导一村一品或是一乡一品,充分发挥乡村地区优势、地缘优势、产品优势,集中土地资源,发展最适宜本地生产的农作物、蔬菜、烟叶、中药材等农特产品。

3.4创新土地家庭经营方式

3.4.1民间组织宣传鼓励农民把土地向种粮大户、专业农场流转,构建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3.4.2协会联合打破行业壁垒,鼓励强强联手。组织引导成立县级或乡(镇)级专业农场协会。通过协会来组织、沟通、协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类会议或活动,加强会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协会成为各专业农场与政府相关部门、金融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3.4.3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奖励和扶持的手段,培育和树立示范专业农场,以点代面,鼓励和带动大批农户成立专业农场。

农业创新发展篇8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创新;措施研究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基础民生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经过国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我国农业经济获得了有效的发展,不仅完成了用7%的世界农耕用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数量的壮举,还使得我国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可以大力发展农产品经济,有效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减少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我国农业也开始了向机械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然而,当年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很多其他的问题,如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浪费、农村人口结构失调、农村贫富差距较大、农村的医疗等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等,这些都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投入更多的力量进行改善。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当前农村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1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1.1农产品供需关系不协调

农产品的供给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基础民生,但是经过多年的经济分析和总结不难发现,受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市场过于关注特定经济从产品的供给,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很容易导致农产品结构单一并使之产能过剩或是不足,使得农产品市场产生巨大的经济波动,进而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另外,近些年我国因为农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与农产品自身的供需关系、农产品生产技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应该主动的通过市场的自主调节、优胜劣汰来淘汰质量不过关的农产品,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出台有效措施加速净化农产品市场,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

1.2农民收入两极分化严重

经过多年的市场分析调查,农产品供需问题需要国家减少对其宏观调控的干涉程度,但是提高农民收入则应该加大宏观调控的干预力度。当前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原有农业经济发展所占有的人口比例以及各种资源投入比例,使得我国农业经济长久发展受限。另外,落后地区农民收入低下是多方面综合因素长久影响下产生的问题,单一的扶贫政策和项目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贫困农民收入问题,所以国家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进一步改善民生问题。

1.3农村经济呈现区域不均衡发展状况

我国地大物博,城市之间受到地理环境和政策的制约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周边城市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例如东部沿海周边的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得到省市内一定的经济扶持和政策倾斜,极大地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而我国东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广大东村因为地理环境限制,想要进行农业发展和农业转型难上加难,再比如山区地区散落的小村镇,想要进一步的发展经济更是无望。这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硬伤,国家应该重视其现有的实际情况,研究更加有效的改革措施。

1.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础生活设施直接关系到国民生活质量,其设施是否完备也间接的显示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国民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高速发展,但是在农村地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滞后,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其中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因为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村常住人口结构失衡,基础设施的经济和公共效益低下,缺少有效的资金注入,使得基础设施的质量不过关。其次,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后续的维护和保养,但是因为资金不到位,相关的维护工作不能有效实施,而缺少人员的正常维护,农村的基础建设自然显得破旧和落后。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后期的使用和运维比前期的建设还要重要,国家应该加强对现有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损耗和浪费。

2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模式的可行性措施

2.1重视研究农业市场化经济规律,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及国家民生的重要问题是农产品的市场供需关系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国家应该重视研究农业市场化经济规律,重视对农产品的供应调控,注重把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但是在上文中提到过我国农业供给存在过剩和不足的问题,并且在一些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过剩的产能直接对农民的收入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仅造成农业资源极大的浪费,还使得那些真生需要的地区不能得到充足的供应。提高农产品质量则需要通过市场自由竞争,逐渐淘汰不合格的农产品,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国家应该通过物资的调度平衡地区之间的价格差距,让更多的贫困地区人民受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2重视经济宏观调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这其中国家应该重视经济的宏观调控,保证农民收入和生产的积极性。首先,良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有活力的人口结构,现有经济发展环境让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到城市中,使得农村经济发展遇到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政府部门应该设立农业补贴,引用各项优惠的经济项目来吸引农村人口的回流,为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力基础,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限制。其次,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还是受到小农意识的影响,应该进一步的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形成产业化、集群化和现代化,让农民专心生产,减少农民思想负担,更高效的集中进行产能调控,促使农民可以更容易使用到农业高科技产品,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率,扩大现代农业技术的发挥空间,增加地区农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2.3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合理转型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受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挤压越来越严重,如果不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将来的发展将举步维艰。例如,在我国西南地区,政府将退耕还林与扶贫旅游政策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原本滞后的农业经济向旅游产业转型,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回流速度,使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快速且良性的发展起来。

2.4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国家应该做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工作,有效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为将来农业农村经济转型打下好的基础。其次,应该加强对已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提高农民的基础生活质量,给当地农民经济发展提供信心和支持。

农业创新发展篇9

关键词: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增收致富

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流转,既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途径,又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下面,文章以山丹县位奇镇二十里堡村为例,总结农村土地流转成功经验,分析土地流转存在主要问题,探索土地流转创新途径。

一、二十里堡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主要形式、主要特点

二十里堡村现有5个社,335户,1327口人,耕地总面积12000亩,人均耕地9.04亩,机井19眼,属井水灌区。从2008年开始土地流转,至2011年流转耕地达9200亩,占全村有效耕地面积76.7%,涉及农户335户。流转耕地种植洋葱2000亩、板蓝根1800亩、马铃薯1400亩、孜然1000亩、大豆580亩、玉米310亩、小茴香300亩、防风150亩、胡麻50亩、蔬菜600亩、制种小麦150亩、制种油葵100亩、制种玉米300亩、制种萝卜460亩。该村依托华农农副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瑞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定西马铃薯种业公司、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支部+专业大户+农户”等形式,实施整村土地流转,走上了农业增效、土地增值、农民增收的发展道路。

(一)二十里堡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1、以转包方式流转。部分承包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给本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刘开科、刘宝贤、贺强、赵登文、邸多宏、邸多仕等从事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生产经营。全村以转包形式流转耕地4548.2亩,占流转耕地总量的49.4%,涉及农户203户。

2、以出租方式流转。部分承包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给十里堡村专业大户周明、刘伏村专业大户赵振军、民乐县专业大户赵子荣、山丹县粮食收储公司位奇粮管所、定西马铃薯种业公司、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等从事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生产经营。全村以出租形式流转耕地4651.8亩,占流转耕地总量的50.6%,涉及农户132户。

(二)二十里堡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1、流转方向产业化。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拓宽了农业生产走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的路子,通过土地产业化集约经营,二十里堡村成了远近叫得响的“高原夏菜村”、“马铃薯村”、“中药材村”。

2、流转效益综合化。

一是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满足了200亩-500亩、500亩-1000亩、1000亩以上规模经营户发展高效农业的愿望,促进了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促进了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发挥了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在生产、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储备、加工、运输、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实现了土地资源和劳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现代农业的经济效益。

二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随着农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盘活,国家农业开发项目的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具备了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标准化改造的基本条件,实现了“生产规模化、灌溉自流化、耕作机械化”目标,提高了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实施了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为农技推广“示范”载体,依靠县农技中心、镇农综站、龙头企业等科技力量,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

四是提高了农业经济整体水平。农村土地流转把农村、农民、农业引向了市场,把农村经济引向了市场经济,把农业生产引向了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把农民培养成了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了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据调查,2011年,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马铃薯、洋葱、孜然、板蓝根等特色经济作物,平均产量分别达2吨/亩、2.5吨/亩、0.15吨/亩、0.20吨/亩,市场销售价格分别为1120元-1500元/吨、900元-1100元/吨、27000元/吨、10050元/吨,种子、肥料、水电等综合成本开支分别为1800元-2200元/亩、1800元-2250元/亩、1300元-1500元/亩、1200元-1300元/亩,平均纯收入分别达440元-800元/亩、450元-500元/亩、2550元-2750元/亩、710元-810元/亩。种植马铃薯1400亩、洋葱2000亩、孜然1000亩、板蓝根1800亩,年净利润分别达61.6万元-112万元、90万元-100万元、255万元-275万元、127.8万元-145.8万元。土地流转,可谓“流”出来的是“真金”,“转”出来的是“白银”。

部分农户把耕地转包或者出租后,从自家承包土地上“解放”了出来,既获得550元-650元/亩土地转包金,又“返聘”在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租赁土地上打零工,日工资收入60元-150元/人/天,季节性务工收入4000元-10000元左右。“返聘”农户既能在家门口务工,又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照顾难问题。部分农户把耕地转包或者出租后外出从事工商、建筑、服务等非农产业,“不稼不穑”既获得550元-650元/亩土地转包金,又能举家进城灵活就业,日工资收入120元-200元/人/天,年打工收入3万-5万余元左右。这种“内外造血”式的务工形式,实现了农民收入由单一制向多元制转变,实现了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互利共赢。

二、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水利设施薄弱影响了土地流转。二十里堡村土地流转的“地利”条件是土地平整,地力肥沃,井水灌溉便利,渠道畅通。而河水灌区的位奇村,虽也拥有肥沃土地,但流转耕地受水管部门配水等因素影响,时有“水荒”发生。譬如位奇村专业大户吴宏,承包耕地600亩种植了马铃薯,7月28日还没灌溉第二轮河水,烈日炎炎下马铃薯旱情问题严重。

第二,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部分农户法制意识不强,土地流转合同只委托社长口头约定,没有与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书面合同,有些虽签订书面合同,内容过于简单,对双方权利义务等规定不具体,部分流转合同没有通过乡司法所、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鉴证和备案,一旦发生“合同毁约”,调解难度大,容易引发“坑农”行为。

第三,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土地流转市场不成熟,“土地银行”等中介组织不健全,流转信息收集和渠道不畅通,土地流转合同管理不到位,土地质量评价和土地流转估价标准不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不配套,容易出现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竞相压低租金损害农户利益,或者个别农户漫天要价,对涉及土地流转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恶意刁难,影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第四,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不够到位。农业是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影响的风险产业,一方面专业大户从事高效农业开发需要较大资金投入,贷款难问题突出;另一方面种子、农机、农药、化肥、地租等价格不断上涨,而农副产品价格长期偏低问题突出。农业生产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导致专业大户短期内可能对土地实施“杀鸡取卵”式掠夺经营,“吃干榨净”土地肥力现象初露端倪。

第五,种子市场监管不到位。种子市场混乱,部门监管不利,给专业大户造成经济损失。2011年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在张湾村租种300亩板蓝根,由于种子质量出了问题,造成板蓝根春季没出苗,秋季颗粒无收。

三、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思考

(一)坚持农业产业项目带动,推行土地流转

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高原夏菜、马铃薯、中药材等优势产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大力引进资金和农业产业项目,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建设马铃薯繁种、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三是在农业产业化、组织化、资本化的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与县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加工业、商业、金融业等相结合,与农民创业培训相结合,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四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积极发展旱作农业。

(二)创新工作机制,推行土地流转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和土地流转法律法规,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民以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对土地进行流转,变被动流转为主动流转,变自发流转为依法流转。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工作机制。加强县经管局、乡土地流转服务站建设,设立工作班子,充实工作人员,制订土地承包流转登记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法律咨询制度、纠纷调解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土地流转监控制度,充分发挥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和有限服务职能。培育“土地银行”等中介机构,提供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政策咨询、土地评等定级、市场定价、招投标交易、土地流转网站建设等服务。三是制订土地流转管理办法。按照有关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土地流转的原则、形式、期限、程序、机构、权利、义务,真正使土地流转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四是建档立卡完善承包。土地流转的方式、过程、效益、合同、违约等,都要有完整的记录记载。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做到土地承包面积、地块、合同、经营权证书“四到户”,给农民吃上“定心丸”。五是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连心桥”作用。乡村干部要主动牵线搭桥,做土地流转的“信息员”;要加强组织协调,解决土地流转实际问题,做土地流转的“协调员”;要加强监督管理,维护流转双方利益,做土地流转的“监督员”。六是制订落实土地流转配套措施。在土地开发、税收、信贷、奖励等方面制订优惠政策,落实土地规模经营政府奖励办法,建立土地流转补偿和土地投资补偿机制,加强农村社保、农业保险,解决农户对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七是加强种子质量全方位监管,规范种子市场管理,保障种子生产质量安全。

农业创新发展篇10

近十年来,我国的现代科技及装备水平空前提高,实现了多领域的科技集成,各类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高度融合,现代农业发展已初具雏形。特别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与网络、遥感监测、自动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诸多应用,传统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已经被信息化。据统计,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4亿斤,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国内外经验都证明,除了体制变迁因素外,科技进步对粮食增长的贡献始终居于突出地位。

调查显示,良种的科技固化程度最高,易被农民接受和利用,成为粮食等主要农作物产量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测算显示,在1985-1993年和1994-1996年技术进步对粮食单产提高的总贡献中,推广优良品种所占份额分别为35%和38%。据农业部资料显示,近年我国品种选育推广水平稳步提升,良种增收能力显著增强,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在粮食增长背后,化肥也立了大功。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巨晓棠曾说,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0%~50%。因此,良种和化肥使主要农作物实现了高产稳产。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出,给农业机械化生产提出了新的问题。目前,不少地方农民打个电话就可以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者送农资上门,帮助机耕、机收等田间管理和农产品买卖,传统的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耕种收的场面已越来越少。如农业部2012年全国“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投入“三夏”生产的稻麦联合收割机达到51万台,全国夏收小麦机收水平达到90%以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等主产省的小麦机收水平达到96%,玉米机播水平提高到80%。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新农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