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5:58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篇1

为推进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积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增强学生安全自救和避险抗灾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建章立制,充分认识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各教育办和学校必须把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分层落实责任制。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改和完善有关规定和措施。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广大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要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在部署、检查、指导各项工作时,都要把学校安全教育做为必讲、必看、必查的内容,增强责任意识,加大工作力度。

二、丰富内容,深入开展中小学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一是加强校内安全教育工作。各中小学校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把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体系,做到师资、课时、计划、考核“五落实”,并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和“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活动的开展进行以安全知识、自我防范、自我救护、应对突发事件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育。要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及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征文评选,组织参观考察、实地演习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适时邀请公安、司法、卫生等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在春秋两季开学初,各中小学必须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并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深入扎实地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二是加强校外安全教育。各教育办和学校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校外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注意加强防火灾、防溺水、防中毒、防劫持、防勒索等方面的教育。对学生有计划地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和交通安全常识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学校创建活动,使学生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达到100%、知晓率达98%以上;要强化交通安全自我防护意识,确保不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要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和驾驶员的管理、审查,做好上(放)学期间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教育和引导学生拒绝进入电子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厅、网吧等场所。

三是加强对集体活动的安全教育。在举办学生运动会、组织校外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踩踏、挤伤等危害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篇2

[关键词]安全教育;网络诈骗;综合素质

[Doi]10.13939/ki.zgsc.2016.02.165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因使用热得快导致火灾,四名女大学生跳楼身亡;2013年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两名学生因琐事发生口角,一名学生被刺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4年暑假期间发生江苏女大学生返家途中被抢劫遇害、济南女大学生搭错车遭囚禁多日、湖北女生在回家途中蹊跷死亡、重庆女大学生坐黑车与司机发生争执遇害等多起女大学生失联遇害的案件;2013年,某高校一名女大学生接到自称北京市西城区公安局的电话,说她涉嫌贩卖,须查清她的资金来源,被要求去银行办了“电子银行密码器”,并将三张银行卡绑在一起,最后被骗子划走近45万元,堪称学生被骗金额“史上最多”。北京网络安全反诈骗联盟的《2014年中国网络诈骗研究报告》显示:因虚假兼职被骗的事主中,“90后”占54.2%。以上案件和数据充分显示,作为社会栋梁之材的大学生们,虽然有着较高的智商,但他们在复杂的社会面前非常脆弱,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给大学生上好进入社会的“第一课”十分重要。

1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校园逐步从单一的、封闭的教学单位逐步转变为融合教学、生活、科研、生产、经营等设施和机构的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校园,甚至不法之徒亦会窜入学校进行盗窃、诈骗、行凶等犯罪活动,有的还危害师生的人身安全。这一切对于初进大学校园的新生依然陌生,甚至难以适应,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校园是一片净土,经常出现个人物品保管不善、贵重物品随处乱放、宿舍无人门窗不锁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与社会交流时,缺少必要的警惕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对陌生人的造访缺少必要的戒备心理,容易遭致犯罪分子的欺诈,更甚至于受到人身伤害;面对突如其来的案(事)件如火险、事故等,没有处置的经验与方法。作为优秀的大学生来讲,在不久的将来必然要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服务于社会,除了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处置安全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十分必要,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地了解校园及周边治安形势,更快地认清社会,帮助大学生们提高综合素质,平安健康地度过大学生活,更好地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材。

2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现状

2.1高校重视不够,教育体制不健全

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项目,轻安全稳定”的问题,忽视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保卫部门的工作,没有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主要通过发放安全知识手册、设置安全提示牌、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普及安全知识,亦没有组织专门的教师开设专门的课程,更没有建立起安全教育工作的体制。目前,亦仅有上海市教委制定并下发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大纲中明确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主要由辅导员在每学期首日教育和期末总结时给学生讲授,每次1小时,共16次,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学生的日常管理。

2.2安全教育的内容有待完善,教育方法有待改进

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素材多来自于学生身边的案例,采取的教育方法亦多是案例的讲解,没有一套相对成熟或全面的教材,仅靠保卫干部临时拼凑起来的几个案例是难以应对当前日益变化的社会形势和出现的新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而针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是适应社会进步更好的教学方法。

2.3实用主义倾向明显,形式大于内容

安全教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新生报到后上一堂全体新生“一个都不少”的集体式安全教育,殊不知下面的学生睡的睡,倒的倒;学校盗窃或诈骗案件频发,保卫部门就采取广而告之的方式,在宿舍楼、教学楼进出口摆设警情提示,殊不知关注的学生能有几人;“迎评创建•临阵磨枪”,集中开展安全教育,频频报道安全教育成果,待检查过后便万事大吉。这些做法最终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防范意识,收效甚微,并不能成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一部分。

2.4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教师多是从事高校保卫工作的保卫干部,而大多数的保卫干部都来自其他部门转岗或专业来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文化素质不高等特点,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和专业的训练,更加没有教师资格证,以nY高校为例,从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师中仅有2人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他们仅能凭自己工作经验和平时收集的案例,自编教案,匆忙登上大学讲堂,此后便忙于行政事务,无法进一步深入安全教育工作研究,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捕捉新问题的意识,所以,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3.1纳入教学计划,使安全教育工作科学化

高校应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计划,要能够将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应该编制一套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组织相应的高校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依据大学生不同年纪的特点,结合“90后”大学生特点编写科学合理的教学教案,内容应该以人身伤害、财物安全、心理安全、信息安全等日常安全知识为基础,以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以医疗急救、应急处置能力为拓展,教育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从新生入校伊始,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学生的特点,有区别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使安全教育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如:针对新生要重点开展防盗、防诈骗、防火、应急演练等大学校园最常见、最多发、最重要的安全问题的警示性教育,帮助其认识校园及周边环境,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针对二三年级大学生,要进行信息安全、交友安全等提升大学生自我防护能力的安全教育;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则要重点开展就业安全、心理调适等教育。

3.2创新方式方法,使安全教育形式多样化

高校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传统教育方式即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应以讲授为主,教师可以通过互动问答、视频案例、分析研讨等方式(而非灌输式的方式),引导和启发大学生主动思考发生于身边的案例,将课堂讲授与互动交流相结合,提升大学生适应新环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nY高校在2014—2015年先后开展了两届大学生安全教育月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开展安全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绘画、书签制作、微电影、安全知识竞赛,开设以预防网络诈骗、女子防身术、校园多发案件预防等主题教育讲座,大学生安全协会自编自排的小品《骗子与傻子》在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决赛环节上演,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再现校园诈骗,深受师生好评。nY高校编制《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问卷》,对师生认为较好的大学生教育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专职教师开设安全教育课、班级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和开展微电影、小品等创作性校园活动三种教育形式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亦更容易被学生所关注和接受。此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种网络平台(微信、QQ等)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品”,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应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寓安全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将安全教育深入学生生活,开辟教育新思路。

3.3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思想,健全安全教育网络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原则,应依据学校的实际,结合大学生特点,制定一整套规范合理的学生安全管理的制度,并将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相结合,要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服务学生”的作用,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班级,落实到学生个人,以服务代管理,以服务促安全。如nY高校组建四支以安全管理和安全知识普及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大学生自治组织,分别是以校园巡查不安全行为的大学生护校队、以加强校园非机动车管理维护校园交通秩序为主要工作的校园安全文明志愿者协会、以普及大学生安全知识开展丰富多样活动的大学生安全协会和以普及消防知识组织消防演练的消防志愿者协会。为确保安全教育常抓不懈,高校应建立起“上传下达•灵动有效”的安全教育网络,以学院为单位,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牵头负责,学生辅导员为主要教育工作者,班级干部为基层教育工作联络员,将安全教育工作深入细致开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确保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3.4提升大学生安全教育者素质,加强安全教育理论研究

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去落实,不管是专职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保卫干部,都应不断提升自身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能力,日积月累不断积累授课经验,把握当前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和规律,避免工作的表面化、形式化、简单化,才能改进工作方法,要能够有灵敏的洞察力,敏锐地感知社会形势变化,把握安全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分析和预测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适应不断变化地社会新形势,能够结合社会新形势。要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理论研究,尤其是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信息安全、社交行为安全等方面的研究,深入透彻地把握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防范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要能够不断地探索如何预防网络成痛、网络受骗、网络失德、网络犯罪等信息安全问题产生和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网络信息,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翠萍,李毅.论新时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凌宏伟.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王正斌.试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篇3

关键词:留学生;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74-01

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的教育职责所在。随着来华学习深造的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各留学生招收院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有效地对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预防和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件是一道严峻的课题。

一、来华留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来华留学生安全工作的涉外性特征及留学生学习生活的特殊性,决定它是留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留学生招收单位必须严格做好。

(一)涉外维稳工作的硬性要求

从工作性质来说,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的工作对象是具有外国人身份的留学生,具有明显的涉外性。处置不当,尤其是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的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恶劣后果,让工作限于被动,甚至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

就工作形势来说,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规模不断发展,发生在留学生身上的各类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打架斗殴等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明显增多,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

(二)留学生学习生活的特性需求

来华留学生在多数院校都处于分布教学单位广、所处年级不一的分布状态。同时,各类短期生、进修生学习时限不同;留学生专业实习、参加会议、探亲访友等外出活动多,各院校组织的文化考察频繁,安全管理工作任务艰巨。

生活条件上,各院校为留学生配置的公寓生活电器设备相对较多,而且部分留学生还存在自身铺地毯和购置电器的现象。这些学习生活特性决定来华留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任务相比本国学生更为繁重。

(三)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留学生出入境监管、外出活动管理、学习生活管理等方方面面,是开展我国法律和各院校校规校纪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

恰当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促进留学生知晓并遵守有关法纪规定,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国情,热爱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不恰当的管理工作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安全教育和管理是留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重点,是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

二、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实践

2007年始,案例院校开始招收留学生。经过近6年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了富有一定特色的留学生安全工作体系。

(一)构建全方位的安全信息系统

信息工作对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先导性作用,及时掌握留学生安全信息,了解有关情况,能够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留学生生活动态。

通过入学申请及招生录取审核,较为全面掌握留学生在其本国的情况;通过返校注册、按月签到和辅导员入住公寓检查等,掌握留学生在校情况;按学期征集留学生QQ、手机号码、电子邮件及其导师、学习伙伴联系方式,建立立体式联系网络。

通过对外汉语教师与留管干部的工作联系,及时掌握汉语预科阶段留学生学习纪律,开展违纪教育;通过学业跟踪调查制度,定期掌握留学生专业学习进度、预毕业生毕业情况,及时汇总特殊情况报学校处理。

(二)开展常态化的安全管理工作

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法纪意识不一,决定安全教育在留学生工作中十分重要。立足工作实际,学校积极加强来华留学生安全教育。

坚持邀请所在地出入境外事警察来校宣讲出入境法、治安处罚法等,讲解临时住宿登记、限定地区旅游登记等外国人在华应履行的义务。警校联合的安全教育,融洽了警察与留学生的关系,使留学生更乐意接受有关规定,提高了法纪教育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坚持开展公寓设备年度检修和辅导员动态查房制度,督促留学生做好宿舍安全工作;坚持在公寓公告栏工作通知、大厅展示宣传海报、生活场所挂制度牌等,宣传宗教管理、住宿管理、冬季防火、春季防传染病等,确保安全教育落实到每一名留学生。

(三)完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体系

学校出台留学生教育暂行管理规定、违纪处分办法等,构建了安全工作的联动机制,逐步建设起了多部门参与的留学生综合服务平台,并在操作层面逐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体系。

留管部门制定留学生外出请假登记制度,执行专职辅导员入住留学生公寓查房查人工作,确保来华留学生活动监管无漏洞和死角,外出行为全部纳入监管,完善了安全检查和预防体系。

注重及时与违纪留学生进行教育谈话,引导学生纠正不当行为,遵守规定;将留管干部分成若干小组,定向联系留学生,了解和掌握留学生的生活动态,构建心理联络工作体系。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面对来华留学生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的形势,应深入探索如何规范化、制度化地做好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

(一)加强安全信息宣传

来华留学生法纪意识和水平不一,对我国法律和各院校管理要求陌生,易导致留学生以“不知道”的借口为不当行为辩护,推脱责任。

可以采取制度上墙和安全信息公共场合展出的形式,实现安全信息宣传内容的物化,确保管理制度和规定宣传的硬性覆盖,强化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设《留学生生活指南》、《安全手册》等学习反馈单,与留学生签订宿舍用电防火承诺书,增强安全教育的反馈;开展入学教育和管理规定的考试,检测并强化留学生对管理规定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落实宣传教育的实效。

(二)强化安全管理教育

因社会文化的不同,留学生对我国法律和学校管理规定不理解乃至于质疑都是留学生管理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如何恰当回答这类疑问,不仅关系到规定的权威性,更影响着留学生对制度的遵守。简单硬性要求性的回答,只能加深留学生对管理制度的不满,起不到批评教育的实效。

多数来华留学生不乐意接受批评教育。“我们不是小孩子了”是不少留学生面对批评教育时的应答。对因管理制度理解不到位而发生的轻微违纪,要积极从留学生自身利益角度予以耐心解说,促进学生对规定的接受和认同。此外,要抓好留学生新生纪律教育,应充分利用新生刚到中国时对制度的服从和对教师的听从心理,积极抓好第一年的安全纪律教育,及时纠正不当行为,树立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的权威,为日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确保工作可操作化

目前,国家对留学生安全管理具体工作没有明确规定。来华留学生安全工作由谁负责,学校相关部门职责不清,多头管理,容易使工作落空。

各部门各司其责有机协作,有利于强化工作的可操作性。案例院校留管部门负责来华留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卫部门负责安保工作,校医院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后勤部门负责后勤设施维修和保障,学生违纪处理由留管部门会同学生管理部门处理,探索出来华留学生综合服务平台。具体操作上,学校向留学生公寓派驻安保人员,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设置电子监控、漏电保护等,确保留学生安全管理的投入。

总之,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教育管理工程。做好这一特殊的群体安全教育工作,还要积极利用网络手段,通过生活案例交流和违纪行为批评,增强留学生的自我行为责任意识;努力推行全英文心理咨询服务,满足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深度需求,提升安全管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崔亚亚.浅谈外国留学生安全教育[J].科技风,2012,4.

[2]彭云.云南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篇4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危害等。其中交通安全问题以及食物中毒是危害青少年安全的两大杀手;同时随着网络广泛深入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为人们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与此同时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如网络的开放性、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已构成了挑战。比如(1)网上交友已成为青少年交往的重要形式,在此网络的交友安全问题成为一个新的课题。(2)在网络环境下,部分学生的人格冲突十分明显,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可能扮演“光明破坏神”的角色。(3)网络价值观念模糊。传统道德规范中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在网络世界中受到严峻挑战。一部分学生认为,在网络这样的场所进行欺骗是很正常的事情。(4)网络言行随意放纵。学生们在网上交流常使用污言秽语,特别是在一些聊天室和论坛中,经常可以看见互相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字眼。此外还有侵害、以及害等都是对青少年造成伤害的重大安全隐患。

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20__年,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特别是多起集体安全事故在国内的发生,不仅给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也为学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无法回避的难题。

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孩子本来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相对而言他们在学校停留的时间长,如果学校不重视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同时对安全隐患熟视无睹,加上管理工作漏洞多,势必会造成安全问题。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篇5

为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安全与校园稳定,营造良好学风、校风,现就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请抓好落实。

要把安全教育覆盖到每个班级、每个宿舍、每个学生,尤其是校外实习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告诫学生远离危险水域,做到“五不准”,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或游玩;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下水施救。

(一)各二级学院要重点关注经济、就业、学业有困难,行为有过错、心理有困惑等特殊群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心理委员的作用,及时了解、发现学生的困难和意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二)对特殊群体学生要做到“三确定”:即确定关注对象,确定帮扶人员,确定帮扶方案。对一些面临家庭变故、重大挫折、突发事件或有严重心理障碍以及学习压力较大、性格内向、孤僻、偏执、暴躁等心理特异的学生,要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密切关注其行为动态,并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做好应对处置工作,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慎重交友,正确处理学习、事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及时引导学生摆脱恋爱的困惑,舒缓因恋爱而产生的压力,抛弃因恋爱而带来的挫折感。

夏季是各类病菌滋生、各种传染病高发季节,要求学生尽量到学校食堂就餐,不要到没有卫生安全保障的摊点就餐,不购买、不食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要求学生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非法运营车辆,不乘坐陌生人的车辆,严禁随意横穿马路。

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对学生请假外出严格审核和审批。学生在实习或联系就业单位期间应与所在学院保持联系,二级学院也应主动加强与学生联系,掌握学生情况。

杜绝学生在宿舍打麻将、酗酒及午休或夜间熄灯后高声喧哗、吹拉弹唱;坚持晚查宿,杜绝学生晚归、夜不归宿等。

特别是呈贡校区各学院要禁止学生晚上到附近村庄上网,到校园周边闲逛。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篇6

论文摘要: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稳定的基础。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负责人和处理人,在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就高校辅导员该如何做好学生安全稳定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1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①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使大学与社会接轨,校园内组织的社会活动也越来越多,校园社会化的现象也日趋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治安、刑事案件的频频发生,给高校内学生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度开放化,教育领域也逐步迈向社会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们势必成为各种不安全问题和案件的受害者。所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学校对实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2实施安全教育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辅导员应通过日常的一些交流,或者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对学生开展防火、防电、防盗、防骗以及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医疗知识、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以此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安全防范意识。除此之外,还应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进行求生训练,安全演习,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应对技能。同时,辅导员还要注意特殊时期的安全稳定问题,比如新生入学、节假日时期、学生外出见习、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离校之前,都要做好安全稳定教育。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及特点,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加强安全教育。

(2)建立学生档案,掌握学生基本动态,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需要从多渠道、多方面的了解学生,如学生的入学资料、入学体检、自我介绍、老师介绍以及学生在宿舍、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然后对所了解的学生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并时时更新,形成学生的个人档案,以便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或经常违纪违规、受处分的学生,还有成绩波动极大、日常行为两极化的学生属于特殊学生群体,大多存在不稳定因素和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对他们给予高度、密切的关注,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怀,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等适当的方式,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3)建立并完善安全稳定的应对体系,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是否将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位,是否建立完备、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以及是否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体现辅导员工作能力以及安全教育工作做的好不好的几个重要方面。所以,辅导员需要建立安全稳定的应对体系。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并保持24小时通信方式的畅通,力争第一时间在现场,了解事件情况,理性思考,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控制事态。事态严重时,应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配合学校职能部门以及联系学生家长,做好善后工作,甚至有时候需要解决此次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各种相关的负面影响。 (4)提升自身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知识水平,增强自身能力。之前述说的总总,都需要辅导员自身具备一定专业素养,掌握一定的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等。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此外,还要培养、训练自身的观察力、判断力、应变力以及协调力,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以便在处理危机事态时能临危不乱,准确、果断的作出处理。

3辅导员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考与认识

首先,应该在责任和信任中让学生感到安全。辅导员对工作极高的热情和极强的责任心可能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以积极的心态与言行对待学生,不但要作为教师指导和教育学生,还应该作为哥哥姐姐去了解他们、信任他们。工作与生活中要身先示范,以身作则,引导和教育学生学做人,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不偏袒,不溺爱。该严肃时严肃,必须要让学生懂得,一个优秀的大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品行修养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从心底热爱大学生活,热爱自己的学校。

其次,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完善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对学生开展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的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可减少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可以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今后遇到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时,能保持镇定,并采取适当措施果断处理。

最后,辅导员应在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积极积累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安全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判断力、协调力、应变力以及心理综合素质,在思想教育与安全教育工作中,促进自身成长。

4总结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近年来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安全是学生正常生活与学习的保障,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大发展的时代,办学主体和办学层次趋于多元化,高等教育受到了社会功利的驱使,安全教育往往被学校所忽视,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迫在眉睫。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导师,在学生安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用我们的智慧和真情,把辅导员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注释

①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学论文,2007(18).

参考文献

[1]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学论文,2007(18).

[2]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工作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篇7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安全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F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52-01

1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校园治安、刑事案件的频频发生固然与严峻的治安形势等外部环境有关,但当事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和高度开放的社会。随着我国的经济和世界接轨,教育领域也逐步和世界教育接轨。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不断扩展,与社会各个领域的接触、交流也不断拓宽。在校期间,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甚至自谋职业打工赚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缺乏社会经验尤其缺乏安全常识的大学生们,势必成为各种不安全问题和案件的受害者。所以,加强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2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2.1以入学新生安全防范知识教育为重点,抓住安全教育重点人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同学,由于不熟悉校园及周边环境,对大学生活不了解,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的作案对象。因此,高校保卫部门要主动配合各系部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对新生加强安全防范专题教育。

2.2加强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教育

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是规范大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判断大学生行为对错的一个基本标准。各高校应当把大学生的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教育当作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帮助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2.3加强安全防火、防事故教育,保障人身安全

大学校园内学生宿舍区人员较为密集,使用电器的种类和用电量也相应增加,冬季更为明显。因此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就成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在以防火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自觉保护宿舍楼内的所有消防设施、不违章使用电器,教育学生在遇到火灾事故时如何逃生自救。另外,各部门要加强防雷抗灾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确保国家和广大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2.4加强防盗、防诈骗教育,确保师生财产安全

大学校园的案件多以侵财性案件,因而要以防盗、防诈骗为主要内容,加强安全防范知识教育。教育学生妥善保管贵重物品,特别是自己的财产受到侵害时,怎样自我保护和自我解救;明辨是非,不要因贪图小便宜而被诈骗。

2.5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诸多原因,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要有针对性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安全教育上新台阶。

3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3.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安全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依靠学校各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开展日常的宣传教育的同时,从管理上加强学生安全防范工作。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安全教育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安全教育工作由学生处、各系部、保卫部门负责,其它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协作,层层抓落实,形成全

校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氛围。

3.2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使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仅仅依靠保卫部门或辅导员的工作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安全教育运行机制。首先应建立学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机构,负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确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制定安全教学计划,组织进行授课,考评教学效果等。其次要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使课堂教育与各种讲座及安全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安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3.3适时开专项治理活动,有效开展专题教育

保卫部门要针对一时期校园治安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要在活动中整改问题,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3.4要充分调动学生群防群治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各系部和保卫部门要充分调动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及时知道校园治安活动的有关信息,在学生中建立起群防群治队伍,增强群防群治观念,定期协同保卫部门进行校园安全检查,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参加学校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在参与学校保卫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学到安全防范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5大力加强校园环境综合治理,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校园不再是一个“真空地带”,社会上存在的负面因素或多或少地在校园会有所反映。因此高校务必加强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一方面要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联合治理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高校要建全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同时进一加强对保卫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保卫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其校园管理治安防范的能力,确实能起到为高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手册;内容建构

一、问题的提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从何着手?

有学者认为,心理安全属于一种感觉[1][2]。具体来说,心理安全是指一种能使自己处于安全状态的能力,依靠这种能力,人能够对抗来自自身内部或源自他人的任何破坏性冲动,从而使自己避免受到伤害[3]。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是个体获得自我实现时的一种基础需要,并且安全感是决定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4]。安全包括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心理安全是安全需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不少大学的学生工作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大学生的危机干预和预防上,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心灵培育和心理教育对学生“明其心性”“安其所安”,一定比“安其不安”更具意义。也就是说,等到学生出现严重问题或疾病时再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不仅会增加工作上的困难,而且给学生和家庭带来更多的痛苦,有些学生甚至面临休学、退学和自杀的危险。既然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心理予以安全教育,从而帮助他们在心理安全感良好的状态下寻求健康的爱,享有良好的归属感和自尊感,最终朝着自我实现的目标奋进,是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安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内容的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心理安全教育、问题预防、症状处理及危机干预》的一部分。针对目前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困难、学生思政工作的低效、校园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的不足以及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的空白等问题,该研究从大学生目前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实际调研和数据论证,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7个主要影响因素。围绕这七大因素,研究者建构了具有务实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大学辅导员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的内容,旨在为高校辅导员从事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二、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内容建构及论证

(一)研究目的

收集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通过统计分析探索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的结构,并对探索得出的结构进行验证。

(二)研究被试

本研究对17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过程中尽量保证被试对象在性别和年级上的比例为1:1。开放式问卷调查大一至大四学生200名,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为94.5%。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探索性因素分析,大一至大四学生1000名,有效问卷867份,有效率为86.7%。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大一至大四学生500名,有效问卷423份,有效率为84.6%,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的是同质样本。

(三)研究程序

1.项目收集与整理。

在查阅国内外心理安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开放式问卷。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因素,对收集到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整理。对开放式问卷的整理与分析由数名心理学专家、心理学研究生以及中文系研究生使用内容分析法合作完成。在进行整理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所有项目均为原始回应的原意概括;(2)将相同意义的项目合并;(3)将有包含关系的项目归类;(4)统一项目词汇级别,使用同一级词汇;(5)区分有因果关系的项目。经过输入和整理,收集到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因素共计147项。

2.大学生心理安全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开放式问卷调查所得出的147个项目进行重要性评估,并对评估后的项目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探索性分析。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前运用采样充足度(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对采样的充足度和因子模型是否适宜因子分析进行考察,其中,Kmo值为0.948,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0.000(p<0.001),表明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SpSS内设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7个,解释总变异量为52.001,即7个因素共可解释全部项52.001%的变异量。

3.大学生心理安全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amos20.0软件对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的7个因素结构进行验证。nFi是基准化适合度指标,其值在0~1之间,值越大表示模型和数据的拟合度越好。从表中可知,nFi为0.818,表明拟合度较好;CFi是比较拟合度指标,表中其值为0.879,表明拟合度较好;iFi为增量适合度指标,表中其值为0.880,表明拟合度良好;RmSea是指平均平方误差平方根,其值在0.05~0.1之间,表明可接受。从各项拟合指标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结果来看,模型与数据之间拟合程度较好,说明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出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7个因素结构良好[6]。

(四)结果分析

从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七大因素包含31个项目,根据方差贡献率大小对7个因素进行排序,依次为:消极自我评价、担心害怕受伤、自卑、抱怨外界环境、害怕被人取笑、担忧未来、人际关系苦恼。经验证,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7个因素结构良好,符合统计学标准。

三、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的内容框架

大学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大学生在校园中为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做各种准备,比如专业知识的学习、交际能力的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自我的发展和完善,还包括社会位置的确立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不仅要面对来自自身内在的冲突和压力,还需要面对社会形势的变化以及在适应社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6]。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需要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辅导。大学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对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的敏锐性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效果。通过对国内辅导员使用手册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已有的辅导员工作手册主要涉及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侧重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安全教育内容[7]。而辅导员在进行心理辅导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辅导员的职业自我概念错误、处理问题时的情感错误和行为错误等[8]。为了帮助大学辅导员更加有效地开展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根据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七大因素31个项目建构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其内容框架如下:

(一)积极应对“消极自我评价”

消极自我评价因子包括不如同学、缺少展示机会、被人讨厌、无处倾述、身边的压力、没有认同感、心理波动,等等。大学是一个半开放的环境,学生生活的复杂性和开放性逐渐提高,学生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个性的人,并逐渐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触,这些方面与中学时代相比截然不同。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和探索自我,并通过自我评价来反馈。消极自我评价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影响个体在生活中的实践和情绪。消极自我评价的另一个方面是个体自我认同不好,一个客观、稳定的自我认同是形成良好评价的基础。大学生期间,明确我是谁,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应对消极自我评价最基本的方法。同时,选择恰当的任务目标是形成良好自我评价的另一个因素。

(二)分析“担心害怕受伤”之“担心”

担心害怕受伤因子包括地震、他人伤害、路遇坏人、校园不安全、神鬼传说、火灾等。担心,是指心中有顾虑、不放心。担,顾名思义是将物体扛在肩上,并使之保持平衡,内含小心翼翼的意思。担心是一种状态,个体可能“沉浸”在这种状态中,对很多事情都产生这种情绪。担心可能源于对事物的不确定性,也可能源于过去的经验。由该因子下包含的项目来看,大学生的担心大都来自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地震、火灾、路遇坏人等。这些突发事件可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安全的一些现实性因素,也可能只是大学生担心的一个外在表现。大学阶段,个体的个性及人格特质逐渐趋于稳定,个体形成了一定的应对和处理事情的模式。为此,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在临床心理工作中应注意学生担心的对象和频率,注意区分有现实性意义的担心和无名担心,从而加快心理问题的诊断进程。

(三)理解并超越“自卑”

自卑因子包括班委任职困扰、交友困难、对手很强等。自卑并不是病态的表现,相反,自卑是个体的正常发展过程,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将面对。阿德勒认为,个体之所以产生自卑,源于个体对自我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期望。理想自我作为一种虚假的自我期望,导致个体产生自卑。一方面,正确认识自我是减少自卑的途径;另一方面,自卑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心理能量,如果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卑产生的原因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成功或优秀地位的追求,并通过采取恰当的方式去实现,自卑也会随之被克服。

(四)感受“抱怨外界环境”的情感来源

抱怨外界环境因子包括班级管理欠妥、上课提问、自我封闭、课业压力等。当生活中的一些日常事件引起个体较大情绪体验时,高校工作者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其情绪的来源。分析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对于外界环境的反应是内在情绪的投射,当个体对外界的事物不满或抱怨时,其内在必然也是有抱怨情绪的。大学阶段,学会观察和内省自我,学会感受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促进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会让学生将对外在世界的关注收回,将视角朝向内在,在生活中感受自我情绪的来源,体验这些情绪,才能真正了解自我,了解情绪的来源,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安全水平,促进心理健康。

(五)分析“害怕被人取笑”之“害怕”

害怕被人取笑包括被人取笑、家事外泄、学习兼职冲突等。害怕是在事实没有发生前就开始担心某种情况的发生,它含有一种心理暗示,担心不好的事情出现。害怕是对自我行为的一种解释或逃避,个体所害怕的事情有现实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是不确定的,而害怕往往成为个体不作为的理由或借口。所以,应该探究害怕的原因,即“我们害怕的是什么?”为此,在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相关讲座和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自发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安全教育授之以“渔”的基本体现。

(六)理解“担忧未来”之“担忧”

担忧未来因子包括专业前景、学业探索、前途未知。从客观现实层面来看,专业发展与个体的个人发展紧密相连,专业的前景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方向。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应结合学科专业发展举办相关讲座,使学生明确学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从心理层面来看,担心未来是对未知的一种恐惧,包含有自我的不确定感和不安,表现为自我的心理安全不好。心理安全感会通过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因此,提升大学生心理安全水平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

(七)探索“人际关系苦恼”的秘密

人际关系苦恼包括不被恋人理解、与恋人的矛盾、人际不佳。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大学时期青年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防止孤独感。恋爱是大学生建立亲密关系的一种主要方式,恋爱在促进大学生身心成熟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安全。人际关系交往也是建立亲密关系的主要途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获得支持、建立自信的有效保障,也是大学生适应学校和社会的有效指标。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可通过人际关系讲座,向学生传授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表达的艺术等,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当大学生面临以上可能影响其心理安全的因素时,辅导员如何围绕这些因素对学生心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有效地辅导,具体应如何操作,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福显.保障小学生心理安全[J].教学与管理.2005,6(15):23~24.

[2]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7~40.

[4]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57~236.

[5]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77~189.

[6]何金科.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刍议[J].闽江学院学报,2009(6):107~110.

[7]杨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6~42.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篇9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安全教育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多数高校都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很重视,有专门分管安全教育工作的学院领导,也设立的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安全教育工作,在开展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积极的探索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但仍有部分教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安全教育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媒体报道的高校安全事故只是偶然才发生,少之又少,离自己很远,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仍然抱有侥幸的心理,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安全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

高校传统的安全教育主要通过讲座、主题班会,面谈、安全读本、海报宣传、安全教育网站等方式进行。这样的教育方式针对性强,但是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被阻碍,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比较枯燥、形式化,不符合当今“95后”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往往也使得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陷入“一头热。冷”的尴尬境地,老师热心组织,学生却消极应付,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安全教育工作受时空的局限较大

高校传统的安全教育通常在固定的场所进行,比如教室、报告厅、学生宿舍、办公室等,但是这样的方式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较大,不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受教育的需求,无法做到信息的准确推送和受众最大化。

(四)对安全教育新阵地的建设力度不够

以微信、微博等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近年来发展迅猛,新媒体也成为了高校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不可忽略的新阵地。新媒体交互性强和去中心化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越来越广泛且深刻。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对新媒体的建设仍然重视不够,缺乏专项的资金及专门的管理人员,在信息的传递上也呈现泛娱乐化倾向,主题不突出;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安全教育的微信平台,但是推送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甚至有些还混杂着消极、庸俗的信息,这些“信息垃圾”会弱化和冲击大学生已有的意识形态。

(五)安全教育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相较之下高校安全教育队伍的人员就显得明显不足,而且人员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其次,安全教育专职队伍中辅导员居多,年轻人居多,缺乏既有思想理论功底,安全教育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第三,安全教育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适应新媒体时代安全教育工作的专业型、专家型的人才仍然很欠缺。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一)增强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放性和建设性

首先,微信公众平台采用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受众面广,而且通过网络,信息可以直接传递到用户手机上,实现用户对信息的强制阅读。其次,微信公众平台有较强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平时人际交往距离感,减少了心理防范,学生敢于反馈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采用这种方式与学生交流,更能培养大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大学生主动参与安全教育的意识。

(二)增强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首先,微信公众平台的“去中心化”、“交互性”的特点,弱化了教育者的中心地位,改变了原有单向被动的教育方式,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加强了沟通的力度和针对性,从而增强了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其次,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资讯、传递消息,生活中很多碎片化的时间能够得以利用;第三,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载体形式多样,新颖、生动有趣,高校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向学生传递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各种直观、形象、生动的信息,用轻松、愉快的教育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安全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拓宽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渠道和空间

高校传统的安全教育工作受到时间空间的诸多限制,而且教学方式方法都比较单一,这样也使得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微信公众平台是开放式的,平台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进行信息的推送,受众群体在接受信息时也不受时空的限制。所以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传输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微信平台等,一方面可以共享高校安全稳定的政策信息和前沿的动态等,也可以组织学生的网上讨论,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安全教育的空间,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教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三、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新举措

(一)构建高校安全教育微信平台

高校要重视微信安全教育平台的建设,可以利用微信覆盖率高、传播快捷、学生乐于接受的特点,搭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新平台,开辟高校安全教育的新阵地,首先,微信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式的平台,师生都可以在微信平台上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进行交流研讨的案例。其次,在微信平台中,学生也可以从传统安全教育中纯粹被动的角色转换为主动的角色,学生也可以成为安全教育信息传播的“中心”,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安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了安全教育的方式,提升了安全教育的效果。第三,高校可以通过对微信平台上信息的关注、收集、梳理,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利用微信平台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以控制事态发展,尽可能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可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安全教育工作队伍,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首先,高校可以对校内的安全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或者有计划的安排进修提升,提高安全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其次,高校可以从校外引进一些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到队伍中来,或者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优化安全教育队伍的结构。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工作队伍的作用,结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三)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我国高校目前的网络安全教育还比较滞后,很多学生,甚至一些老师都认为网络媒体的使用只是技术上的问题,不会涉及到安全、法律等等问题。所以高校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安全法制意识。一方面,可以把网络安全意识教育融入到《网络技术》、《大学生安全教育》等课程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安全讲座、模拟案例实践、网络安全小品、网络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四)提高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

一方面,要提高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安全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另外安全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与时俱进,熟悉新媒体时代的一些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方法,安全教育工作才能更加“接地气”,学生更为乐于接受,才能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在新媒体时代,信息量的繁杂和传播的快捷,对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能够主动的对繁杂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从中汲取有营养的信息,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效果。

(五)丰富微信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一方面,高校在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安全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与其他新媒体资源以及传统安全教育方式的整合与利用,通过这种相互的融合与渗透,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综合体系,做到安全信息相互转载,相互影响,扩大安全教育的有效覆盖面。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涉及面比较广,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等,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安全教育应该注意高校自身的实际,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理论结合实践,将案例分析、理论灌输、活动体验结合起来多渠道开展安全教育,通过这些活动,进而形成从点到面、全方位、多渠道的安全教育模式。

(六)引导大学生参与安全教育微信平台建设

高校应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学生参与到安全教育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大学生具有丰富想象力、创造力的优势,让大学生也成为安全教育的主角。让大学生共同参与安全教育微信平台的建设,构建安全教育的新阵地。高校可以选拔优秀的学生骨干参与到安全教育微信平台的建设,由学生主动去收集安全教育的信息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推送;也可以组织一些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公寓安全宣传周、安全教育你我他、公寓消防演练等等,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发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营造一个重视安全、学习安全、宣传安全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扩大安全教育的影响力,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张丽莉.浅谈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3,Z2:54+46.

[2]王瑞成.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应用[J].镇江高专学报,2015(01):82-84.

[3]麻天骁.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36):287.

[4]李雯静.大学生微信安全教育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5(02):184.

[5]阳永清.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6):162.

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篇10

2021校园班级安全教育工作总结,安全一直是我们所重视的一个问题,那么一个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该怎么写呢?总结就是对之前工作进行一次简要的回顾,找出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班级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模板,欢迎大家参考。

班级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模板一

学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也是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安全工作。

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我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位置,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对上级安全会议精神和文件都能做到及时传达,结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措施,认真落实。做到每天放学1分钟的安全交通警示教育,每周一次主题安全教育晨会,每月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队活动、活动课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检查,及时整改。每天让班干部报告人数给上课的老师,实行上课点名制度。每天送路队也认真清点人数。送路队时教育学生要好好走路,不要在路上玩,要按时回家。课间,派出小卫士检查,对于追逐打闹的学生做好登记。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我认真做好教育工作。

今后,关注学生的生存环境,关注学生的人生安全仍将是未来学校工作的重点。我将进一步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尽心尽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班级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模板二

班级安全教育是学校整体安全系统工作的基础工程,要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切实抓好班级安全工作,实现班级安全教育的“三结合”,形成班级整体育人优势。

一、班主任是实现班级安全教育“三结合”的中枢

班级安全工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劳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班主任是组织和发挥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实现安全目标,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形成班级整体育人优势的核心力量。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必须做到一要制定班级安全工作目标,与其他教育力量形成共识。二要落实班级安全教育的内容,这是实现班级安全工作目标的保证。三要强化班级安全教育的过程管理,这是实现班级安全目标,使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增强实效的关键。

二、只有实现“三结合”,才能形成班级安全教育合力

班级安全工作是由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进行的。要实现班级安全工作目标,班主任必须与各科教学、班队活动、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与任课教师的学科教学结合

科任教师是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班级安全教育工作主要通过科任教师把握学科特点,延伸教材内涵,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从而达到科学、稳定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更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功效。要做好这一结合,一是要强化结合意识,进一步使每位教师以安全教育为已任;二是要在教学中认真探索安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改进结合的形式和方法,把安全教育与学科的教学结合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统一目标,严格要求,齐抓共管,以增强安全育人的效果。

(二)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要充分发挥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作用,开展好“自主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要做好这一结合,一要在传统的活动中有机地穿插渗透安全教育,如庆祝“六一”儿童节过程中,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法》等法规中的有关内容,有目的地编排一些节目,让学生在看演出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二要开展主题性教育活动与经常性训练相结合,如主题活动:“珍爱生命、远离有毒物品”签名活动,“逃生自救演练”、“学校是我家,平安靠大家”征文活动等;经常性训练:每期组织一项“雏鹰争章”活动,举行一次“消防知识”手抄报比赛,办一期“用电常识”黑板报等。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家长的影响和教育的效力是构成学生接受班级教育的基础。家长的教育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其学生本人,而且还影响到班级整体面貌和教育效果,因此班级安全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要做好这一结合,一是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安全育人素养。二是发挥家校联系卡的作用,做好家访工作,主动与家长联系配合,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汇报在校表现,统一教育要求,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定期举办讲座,有目的地请家长参与,从而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求得家长的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整体育人氛围。

班级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模板三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本学期来结合建立学校安全,以确保校园安全为目的,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透过明确职责,落实措施,为能够营造一个安全、礼貌、健康的育人环境而狠抓学校安全工作。

因此,做好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学生多数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潜力低,大大增加了班级安全工作的难度。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保护较多,而缺乏生活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班的安全,具体做法:

一、抓好了安全意识教育

树立了班级管理“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建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利用晨会、班会,对学生进行了的安全防护知识宣传和教育使学生在主观上树立起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抓好了生理健康教育

抓好日常教育“健康第一”加强了饮食(让学生意识到不食用发霉、发臭等变质食品)、饮水卫生(不喝生、冷水和被污染的水)和宿舍卫生(主要是做好个人卫生常洗澡、勤换衣)的监管,加强了对学生防病治病常识的宣传教育,加强了学生用眼卫生和正确书写姿势的教育,构成人人关心环境卫生、人人创设健康氛围。

三、抓好教室及环境管理

学校环境建设以绿色学校为标准,从思想意识到日常管理都从严要求,因此在班级的环境管理上也要以净化、绿化、美化、优化为要求,真正把教室环境创设为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爱校如家,提高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