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十篇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十篇

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6:56

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篇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商业银行信贷的国别风险与管理策略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势力对其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

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的市场化转型——以Shibor为基准的定价模型研究

银行信贷中的行业风险测度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基于anp模型的研究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模式的创新

《巴塞尔Ⅲ》解析

声誉风险视角下商业银行服务收费问题分析

低碳金融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网上银行的法律风险管理探讨

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状态——基于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

金融论坛2010年总目录

拓展学术交流范围稳步提高办刊水平——《金融论坛》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评刊会在北京召开

金融新作拾零

《金融论坛》理事会成员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能教授

国际资本抽逃对国有控股银行股价稳定性分析

以上海为龙头推进“长三角”地区票据一体化进程——基于区域票据市场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分行传统业绩评价的缺陷及重建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衡量与管理方法及其运用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品牌营销管理研究

资产管理与银行综合化经营研究——贝莱德经验对我国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启示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银行信贷文化体系

中介机构信用卡套现问题研究

区域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性思考

商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变量设置研究

信用卡业务的创新发展路径及其实现模式——基于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信用卡业务的分析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产品竞争力分析

议发展聚首晋阳商大计收获硕果——2009年《中国城市金融》、《金融论坛》评刊会在太原召开

次贷危机中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及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视角下的私募股权融资研究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革对收益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金融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江苏制造业现状与工商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试论关系借贷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机理——基于非标准化信息模型的分析

工商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工商银行江西分行竞争力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比较与驱动因素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

基于法律视角下商业银行贷款核准制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什么是场外交易?

金融研究动态

金融新作拾零

投稿体例

次贷危机中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及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视角下的私募股权融资研究

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革对收益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金融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江苏制造业现状与工商银行经营策略研究

试论关系借贷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机理——基于非标准化信息模型的分析

工商银行竞争力研究——基于工商银行江西分行竞争力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比较与驱动因素分析

国内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研究现状及启示

基于法律视角下商业银行贷款核准制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什么是场外交易?

金融研究动态

金融新作拾零

投稿体例

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效率现状对策

银行效率问题是当前中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体制外增量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初期特征,在经济增长初期,这种外延性的发展可以掩盖银行内部的问题和矛盾,但随着中国20余年的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金融市场的发展依靠外延推动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时,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内涵性变革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中国银行业存量的革命。

一、银行效率的内涵及分类

在经济学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效率成为经济组织进行目标管理的核心之一,而有效率则是指一项经济活动已经不能在不损害其他人境况的前提下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也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研究效率问题时,主要考量有限的资源是否在不同经济目的之间得到了有效的配置,从而实现经济体福利或效用的最大化。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

在实际中,由于各经济主体的目标各不相同,这就存在以谁的目标为评价标准的问题。若以企业的目标为基准,由于企业以利润为目标,所以银行效率评价就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也就是能够实现投入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的有效程度,当然,投入的最小化或产出的最大化并不一定能够实现,银行效率衡量的就是银行追求投入最小化或产出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程度。这是银行效率的微观层面。而从宏观层面看,银行效率就是银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就是整个银行要素的投入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的对比。

银行效率按照银行投入和产出以及各种要素组合的差异可分为:规模效率、业务范围效率和X效率。

其中规模效率指的是产出的增长率高于成本的增长而使得银行在扩张存款、贷款或资产时,其单位成本下降的状态,它讨论的是银行是否在最节省成本的状态下提出的问题;范围效率是指在给定的产出水平上,银行经营多种业务的成本低于专业经营的成本,它讨论的是银行是否达到了最节省投入成本的业务组合;而X-效率则是除了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之外的所有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的总和,指的是在一定的产出下的实际成本与成本效率边界(用来描述最小生产成本函数)的偏离程度,是对某一机构相对于行业内最佳表现的测度。它衡量地是成本控制和使利润最大化的银行管理能力的差异。通过研究X-效率可以评价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委托问题和员工努力程度。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由于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各国银行都把重心转移到银行管理和内部资源控制上来,也就是银行的X-效率。研究X-效率时,根据不同的定义方法又可将其分为成本效率、标准盈利效率和替代盈利效率。

二、银行效率的测度方法

国内外学者对银行效率的测度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财务指标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由银行的财务报表计算出的财务指标来评价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如平均资产回报率、经营费用率等,主要包括经营绩效指标、成本绩效指标、资产配置指标和信用风险指标四大类。这种方法便于操作,但说服力不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在实际评价银行效率的过程中很可能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

另一种是前沿分析方法,适合对多投入多产出的研究对象进行相对的效率评价,因此是目前对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分析方法。前沿分析的核心是根据已知的投入产出观察值,确定所有可能的投入产出的外部边界(即生产前沿面),使所有产出值位于边界之内,所有投入至位于边界之外,这样就可以实现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产出,或者是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取得最大产出。这时每个观察值与边界的距离即为该点的效率。前沿分析又可以分为参数分析方法和非参数分析方法两类。其中参数分析方法主要有随机前沿法(SFa)、自由分布法(DFa)和厚前沿分布法(tFa);非参数分析法主要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自由排列包法(FDH)。参数分析和非参数分析各有优缺点,至于哪种方法是最优的还没有统一的看法。参数分析法需研究人员主观设定函数和随机扰动项的形态,容易造成较大的估计误差;而非参数方法在假设随机误差不存在的条件下,任何无法预测到的变动均归因于非效率,这也会使得估计到的效率值产生很大的误差。

三、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现状

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水平还不算很差,而且在整体上仍存在改进趋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远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在效率上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发达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效率与股份制银行大致相同,但这种地域上的限制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和较好的管理手段,完全可以突破这种限制,从而大大提高经营效率。

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还是相对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配置效率的低下所导致的成本无效。

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资本规模、资产回报率、经营费用率、员工的教育程度和不良贷款率等。

资本规模是制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资本不足,银行就难以发展,银行经营者“道德风险”较为严重,是导致其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与Berger和mester(1997)研究的结果一致,他们认为,资本充足的金融机构是有效率的,原因可能在于银行资本实力的增强增加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同时也能增加风险资产的数量以确保银行的盈利。

资产回报率和经营费用率是财务指标分析方法中用来衡量银行效率的主要指标,回报率越高和费用率越低表明银行的效率越好。

员工的教育程度是一个反映人力资本质量的指标,它与银行效率的关系是公认的,有研究表明金融机构效率增长中大约60%可以归结为其员工教育程度的改善,这表明,银行效率的提高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

不良贷款率反映的是资产质量的状况,一般而言,资产质量越好,盈利能力越强,同时也可以带动效率的提高。

当然,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产权结构、地域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效率。

四、相关建议

第一,合理控制银行规模,提高资本充足率

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基本呈现两极化,上市银行都有不小的规模,而且仍有增长的趋势,但这种规模上的扩张已经不能达到提高银行效率的目的,继续的扩张规模可能会进入规模不经济的区域。商业银行要做的就是严格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保证并扩充资本充足率来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银行可以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尤其是吸引外资银行参股,这不仅有利于银行充实资本,同时还能吸收国外比较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第二,提高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的存在不仅会造成银行资金的损失,还会影响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银行的盈利水平,从而影响银行的效率。而这正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普遍困扰。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从银行内部抓起,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要把对信贷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的稽查当做经常性的工作切实来做,跟踪分析不良贷款的风险状况变化,力尽将风险损失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资产证券化一直被视为是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最佳途径,(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金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银行可以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风险证券化来化解不良资产。

第三,改善中国银行业经营的市场环境

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的集中度还是过高,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市场的垄断地位没办法动摇,这也是造成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相对低下的一大重要原因。因此,在保持适度集中的前提下,可放宽新银行的准入限制以及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限制等,以增加银行业的竞争,而竞争能产生效率。

其次,我们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允许适度的混业经营。我国目前银行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利差收入这一项目,但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来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这种高利差的状态并不会持续太久,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创新拓展其盈利空间,而允许商业银行与保险业和证券业之间进行适度的业务交叉,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这能大大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

第四,鼓励创新

鼓励创新包括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包括银行服务特色方面的创新。我国商业银行在创新方面普遍不足,业务和目标客户趋同、服务品种单一、业务范围仍停留在以存、贷为主的传统商业银行阶段,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不管是在盈利能力上还是在风险规避方面都是一个巨大的限制性条件,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已经势在必行。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提高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创新,充分利用其信息和人才优势,增加创新。银行可根据情况适时引进国外银行的授信业务,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不同的产品组合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第五,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由于银行效率对人力资源质量具有高度的依赖,商业银行间面临的最大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中国各机构组织由于历史原因均存在一定的等级制度和过于严谨的工作环境,这对于越来越追求平等和自由的21世纪新人类来说,也越来越成为负激励。相反,随着外资银行进驻中国,用高薪挖走高学历、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对中资金融机构来说,损失的不只是人才,还有随他们而流失的客户群。同时,中资企业雇员普遍缺乏服务精神,这也会严重影响现在和以后工作的效率。最重要的一点,与外资银行的用人唯贤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首先应该改进的一点就是实行公平的员工聘用制度。

参考文献:

[1]陈菲,姜旭朝.中国银行监管效率改进趋势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1)

[2]周四军.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7

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篇3

关键词:银行国际化绩效国际化程度

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金融业在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业务范围、服务理念、经营方式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跨国银行的发展成为世界金融活动的主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各大银行为了适应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为了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胜出,都将竞争主力偏移到规模经济优势上,因而多个“超大银行”在全球银行业第五次合并浪潮中应运而生,如美国市场上的大通曼哈顿兼并Jp摩根,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欧洲市场上,英国零售银行劳埃得银行收购人寿保险公司苏格兰威道斯,以及安联集团收购德累斯顿银行等。

中国的银行业起步比较晚,发展相对落后,在国际竞争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在全球竞争背景下,在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尤其是在中国入世并履行承诺“在五年内完全取消外资银行在经营地域、币种以及客户方面的限制”后,有着雄厚资金实力、先进技术水平、高效运营能力与丰富管理经验的外资银行与中国商业银行一起争夺市场,加之中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健全、市场主体行为不够规范,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更是激烈。另外,近几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进出易额迅速增长,这就对商业银行为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提高了要求,要为企业的国际结算、外汇买卖、互换交易、风险规避等国际业务提供广泛且高质量的服务。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势在必行,而对其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重要。

本文试图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以及银行经营绩效的衡量方法等角度对近五年来有关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绩效的最新研究文献进行总结,用以提炼出今后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思路和国际化程度的衡量标准。

银行国际化与绩效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主要从银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银行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国际化与绩效关系这三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银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Yamori(1998)通过对日本银行国际化进行研究,发现FDi、人均Gnp、m2超过Gnp的数量、进口/出口额和国家风险影响了其境外发展。Focarelli和pozzolo(2000)则揭示东道国的潜在收益、经济增长、管制环境、银行的竞争力水平、距离接近程度、语言接近度是影响oeCD国家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Garcia-Herrero和martinez-peria(2005)研究发现贸易、市场规模、进入成本影响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银行境外经营活动。papaioannou(2005)则发现东道国的市场规模、与东道国的地理距离、东道国的法律和政治风险度是显著影响因素。

(二)银行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StijnClaessens与LucLaeven(2007)主要对金融部门的竞争力的测评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竞争的激烈程度是测量金融部门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markusVenzin与VikasKumar(2008)等学者以欧洲大型零售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得出:银行的分支网络配置、产品证券投资比率、品牌战略、组织架构和社会网络等战略决策会影响跨国经营与其绩效的关系。

(三)国际化与绩效关系的研究

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没有统一的结论,大多因研究行业与发展阶段而异,如,errunza和Senbet(1984)以证券市场的二手资料为样本,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市场评价越好。Buhner与tallman和Li分别以德国和美国跨国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国际化与绩效正相关。也有学者研究发现二者负相关,如michel&Shaked(1986)的研究发现国际化企业的绩效明显低于国内经营企业。Geringer(2008)等也发现国际化与日本企业的绩效持续负相关。

但是,Capar和Kotabe(2003)的研究证明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他们以德国的四个服务行业里最大的81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银行业的绩效水平会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但当国际化程度超过一定水平的时候,企业的绩效水平又会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而上升。Hitt等也证实了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国际化与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的假设。Ruigrok(2003)的研究却发现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与绩效之间不是倒U型关系,而是正U型关系。Ruigrok等(2007)通过对瑞士企业进行研究,又发现瑞士的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且国际化程度与绩效呈向右平移的水平S型曲线关系。Chiang,Liao&Liu(2008)研究中国台湾非电子行业制造企业,得出其国际化程度与经营绩效呈倒S型关系。

银行国际化与绩效国内研究综述

(一)银行国际化动因与必然性研究

周天芸、王泽高(2009)运用22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银行海外发展主要是为增强对原有客户的服务,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而发达国家的银行更偏向占领他国市场。王文超(2004)认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与国外跨国公司存在的差距,也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国际化提出了建议。樊增强(2005)认为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含技术水平、产品战略等。同时樊增强也为中国银行国际化道路选择提出了建议:中国企业应该采取“差异化”、“本地化”及“渐进推进”战略,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二)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比较研究

冯嗣全(2003)通过对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这两种不同的市场进入方式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中国在国际化扩张中应结合实际国情灵活选择国际化路径。张祺奥、冯新征(2008)指出并购可以使银行绕过市场准入的门槛,直接获得客户群体,更有可能为中国银行业提供较好国际化机会。刘博、邱立成、孙海军(2010)将研究集中于银行在金融服务贸易、FDi过程中绿地投资与m&a(企业并购)之间的选择决策,分析了银行异质性对跨国银行国际化及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重要影响,研究结论显示,高效率的银行将更倾向于国际化,并且相对于跨国金融服务,他们更倾向于进行FDi。

(三)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

朱海莎(2005)认为在全球化加速与入世的背景下,国内银行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市场与业务定位,制定突出核心能力的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如张运昌(2008)以法国巴黎银行为例进行分析,将其成功归因于其丰富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扩张策略及其比较优势,认为中国银行业可以加以借鉴。李杰(2008)重点强调了国际化战略选择的重要性,并总结了银行国际化的四大战略选择:稳定型战略、增长型战略、紧缩型战略和混合型战略。汪侃(2007)为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可实施的战略:拓展国内银行海外分支机构;遵循国际惯例,提高自身素质与世界银行业接轨;建立银行的激励和风险机制;拓展银行业务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全面监控和风险意识。

朱荣华(2008)受格鲁拜尔的三分类理论的启发,认为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过程为,从跨国服务业务银行发展成为跨国批发业务银行,最终成长为跨国零售业务银行。贺苗、苌花荣和袁晓军(2009)探讨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总结经验得出教训,认为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该采用合理的区位发展战略、灵活的经营模式,完善创新体制、结合自身情况和当地市场竞争状况开展优势业务,实行差异化服务,适时实施参股与国际并购。

(四)银行国际化绩效研究

陈孝光(2010)对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招商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效率进行Dea分折(数据包络分析),总结出银行在国际化经营中应关键考虑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进而达到高效运营。尼美旦真(2007)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对企业财务以及组织规模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朱爱萍(2010)对中国银行业并购绩效进行了研究,认为近十年来,外资银行并购对中资银行的治理与竞争的改善产生了积极作用;海外并购从经营业绩方面来看还没有取得明显成绩。

银行国际化与绩效衡量方法

关于国际化程度的衡量,很多学者用单一指标来衡量国际化程度,如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等,单一指标比较容易使用,但它没有考虑到不同企业国际化的差异性。后来也有学者以加权海外销售额为基础的嫡值(entropy)指标来衡量国际化程度。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o)在《2000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中提出,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可以用跨国化指数来衡量,跨国化指数=(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率+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率+海外员工数占总员工数比率)/3。该指标将三个单一指标综合起来,并对三个指标赋予相等权重,但企业国际化的侧重存在差异,所以并不能很好地衡量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还有学者从多个角度分别衡量国际化程度,如Goerzen和Beamish(2003)把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分解成资产国际化分散程度和涉及国家多样性两个衡量指标。UnCtaD(2004)认为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应从:企业的运营状况,利益相关者和管理组织的分散状况三个角度来衡量。这种指标能比较全面地反应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但是对于银行业国际化绩效的评估至今仍没有统一观点,众说纷纭:Robinson(1984)认为资产收益率与销售额增长率是策略管理中较常使用的衡量标准。Venkatraman和Ramanujam(1986)将企业绩效指标分分三类:企业财务指标、企业经营绩效指标和企业组织效能指标。Fortuin(1988)则认为绩效的提出是为了衡量整体系统的效能,以了解系统的作业过程是否符合目标变量,可以用比率分析法、绝对值法等方法。而目前研究最常用的银行业绩效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比率法、杜邦财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关键绩效法、标杆法等。其中杜邦财务分析法是学者们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他是一种综合的财务比率分析法,以净值收益率(Roe)为评价核心,将银行的盈力能力与风险状况结合起来,评估银行的绩效。该指标在实践中不断细化,形成了两因素分析法(资产收益率和股本乘数)、三因素分析法(银行利润率、资产利用率和股本乘数)和四因素分析法(赋税管理效率比率、成本费用控制比率、资产利用率和股本乘数)。虽然杜邦分析法相对比较常用,但是笔者认为每一种评估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应按绩效评估追求的目的来选用恰当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樊增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J].国际经贸探索,2005(11)

2.张运昌.法国巴黎银行国际化经验研究[J].新金融,2008(10)

3.朱爱萍.我国银行业并购:绩效与趋势[J].农村金融研究,2010(11)

4.周天芸,王泽高.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J].海南金融,2009(8)

5.张祺奥,冯新征.中资银行海外发展的途径选择[J].商业文化·财金视点,2008(2)

6.贺苗,苌花荣,袁晓军.外资银行本土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9(1)

7.markusVenzin,VikasKumarandJensKleine:internationalizationofRetailBanks:amicro-LevelStudyofthemultinationality-performanceRelationship,mirvol.48,2008(4)

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篇4

一、商业银行引进海外投资者的原因分析

(一)提升竞争能力

近年来,中国监管当局也在不断地放松外资投资内地商业银行的政策。2003年12月,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决定将单个外资机构入股的比例由原来规定的15%提高到20%;合计外资投资所占比例如低于25%,被入股机构的性质和业务范围不发生改变。对商业银行来说,引进海外投资者就意味着与国际金融接轨,更好地提升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这样一来,既能填补国内银行的资本金,又能带来更好的合作效益。因此,转变商业银行股权单一结构最好的催化剂就是通过公平、公正地吸收海外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在选择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考虑自身的条件和经营状况。从现阶段情况来看,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对于结构本身比较完善的股份制银行的绩效提升作用影响有限,重要的绩效提升作用是在结构存在缺陷的国有银行中。因此,作为国内银行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在决定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之前,必须明确引进外资的目的和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通过对银行精英状况的了解,如果确定需要通过引进外部利益实体来弥补管理上的缺陷,或者银行需要外部资金来提升银行的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引入资产充足并在相关领域拥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海外投资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这也可以提高银行进入不熟悉业务领域的成功率。反之,银行自身经营状况良好、管理体制健全的情况下,就要避免出现“为引资而引资”的状况,以免造成自身利益的损失。

(三)吸收外资银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实际上,潜藏在商业银行引入海外投资者最关键的动机是对海外投资者资金和管理技术的需求。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遭遇了一定的瓶颈,这是由其短暂的发展历史,诸多领域中相关经验和技术缺乏等因素造成的。商业银行通过吸引金融机构参股,使一些运营经验丰富、金融技术与管理理念先进的外资金融机构产生了技术转移的意愿和动机,从而对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较为落后的管理技术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绩效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容易在复杂的形势和竞争中败下阵来。这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机构和管理具有的行政色彩导致了国际化进程步伐缓慢,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不稳定性,以及国际化管理手段和国际化管理人才的落后与欠缺致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界激烈的竞争中缺乏取胜的能力。而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可以把它们的业务及产品带进来,推动境内的银行推出新产品,提高创新能力。

(四)扩充资本金,改善资产质量

2004年银监会新的商业银行管理办法中规定各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巴塞尔协议规定的标准),并且达标的最后期限2007年1月1日。但是至2003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距8%的标准相去甚远的同时还面临不良资产增量的问题,并且尚未找到脱离这种窘境的完善解决方法。

为能够有效解决不良贷款增量对资本充足率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解决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难题,引进资本雄厚的海外战略投资者来实现资本充足率达标就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

二、商业银行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的历史进程

1996年亚洲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加大参股商业商业银行的力度。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允许国外资本参股国内商业银行,自此外资参股国内商业银行有了迅猛的发展。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购买并持有3.29%的光大银行的股权,首创外资银行参股商业银行业的先河,为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外资参股方起到了很好的标杆作用。2001年11月国际金融公司收购南京市商业银行15%的股份,同年12月,汇丰银行、(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三家外资银行和机构共同购买了上海银行13%的股份。2002年,国际金融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参股西安商业银行,分别持有西安商业银行12.5%和12.4%的股权;花旗银行参股上海浦东发展银行5%的股权。

2003年12月随着银监会将单个外资机构入股商业银行的比例提高到20%,外资机构参股商业银行的热情进一步高涨。2003年底,香港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三家海外战略投资者与兴业银行签订协议,分别持有兴业银行15.98%、4%和5%的股权,投资总额为27亿元,成为当时国内商业银行外资入股比例最高的交易协议。

随着以海外战略投资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启动,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和政策指引都体现出了为海外战略投资者提供各种支持的大趋势,并且不断创造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以达到成功战略引资的目的。

三、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绩效变化

由于国内银行大规模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时间较短,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绩效影响还没有充分显露,因此对其进行充分的定量分析还需进一步研究。

目前商业银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运作的事实表明,交通银行、上海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商业银行等的董事会运作、风险管理、市场拓展、业务经营等方面已发生了积极变化。引进国际战略投资的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改善了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完善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促进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扩展了银行业务和提升了银行产品创新的能力。这些变化的取得是合作双方通过董事会及业务层词多次碰撞、沟通和磨合的结果。

自2006年底中国向外资全面开放银行业以来,中外银行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全面的竞争与合作。目前,随着海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因此,深入研究引进海外战略投资对国内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客观、更正确地看待外资银行的进入问题。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平均净资产回报率有降有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后中资银行的资产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各银行拨备覆盖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同时不良贷款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此同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后中资银行的资本风险比率有一定的提高,如深发展、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资本充足率并未大幅度提高,均达到8%的最低标准,该指标改善最为明显的是已上市的3家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后中资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有明显的下降,几乎所有样本的该指标都有所改善。

此外,我们在研究引进国外战略投资对国内商业银行绩效变化的影响是需要注意一下两点:首先,海外战略投资者并没有取得商业银行第一控股股东的地位,在没有取得绝对控制权的情况下,其对上市银行的影响遭到削弱,其战略引资效率难以完全发挥;其次,上市银行的绩效存在多种影响因素,除去战略引资这一因素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因素对其发挥作用,比如不良资产的剥离、动用外储注资、发行特别国债、财务重组甚至引入境内战略投资者等。因此,战略引资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定量分析,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目前主要的实践研究结论看,引进海外战略投资对于国内银行的绩效提升作用并不十分明确,可见,引进海外战略投资并不是确保银行业经营绩效得到提升的必要条件,而仅仅是加快银行自身改革发展的一个契机。这就决定了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审慎地看待和选择外国战略投资者。

对金融监管部门来说,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时候,一方面要避免在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时候签订不平等条约,防止中方利益大量流失;另一方面要重视金融安全,避免在股权比例方面做过大让步,中方要严格控制控股权,防止被外资银行迂回地控股或者实际控制。另外在引进海外战略投资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考虑自身的经济基础、市场氛围、甚至社会目前的状况,借鉴和学习适合我国国情状况的模式与体制,逐步完善银行改革步骤。

对于银行来说,首先要评估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必要性,如果决定引海外投资,则商业银行在引进海外投资者对象的选择上,应该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外投资者自身的资质和实力

海外投资者自身的实力,决定了双方合作的基础以及合作后的和谐性。一般而言,对方太“强”,双方合作的基础不牢靠,难以保障合作后的和谐性,往往会把自身置于整个合作过程的被动地位。对方太“弱”,银行则失去了引资的战略目的与意义。海外投资者自身的资质和实力,包括具有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能力)和技术输出能力。从合作方来考虑,商业银行需要重点考察其与自身的匹配性、对等性。

(二)海外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策略

海外投资者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方式往往取决与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因此,充分了解海外投资者的战略意图,能够准确把握合作的机遇和主动性。

(三)海外投资者对银行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合资双方放在业务合作中的文化差异和理念碰撞往往会对合作造成一定影响。以花旗和浦发信用卡为例,合作双方曾对信用卡的推广在大城市还是大众城市等问题发生过激烈的争议,通过多次磨合才达成一致。这说明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的认同度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认同度越高,合作成功的可能会越大。

(四)合作期望的强烈程度

合作的期望程度是合作谈判的重要影响因素,其直接决定了合作谈判的时间跨度。

从总体上看,商业银行选择那些与自身实力相匹配、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相一致的海外投资者进行谈判与和合作的成功概率比较高。

参考文献:

[1]毛泽盛.跨国银行的进入、绩效及其管制[m].人民出版社,2005

[2]张晓朴.如何应对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面临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6;7

[3]陈伟光,肖晶.外资银行进入效应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7;1

[4]贺力平.银行业开放趋势及对中国金融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7;3

[5]谈儒勇,丁桂菊.外资银行进入效应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5

[6]黄宪,熊福平.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经营动机和经营策略分析[J].金融研究,2005;2.

[7]巴曙松.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的途径及应关注的问题[J].国际贸易,2005;4.

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篇5

一、引言

2008年9月,以雷曼公司破产和“两房”被接管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进入了更为严重的时期,迅速冲击着全球的金融市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剧烈的动荡,各国央行纷纷降息和注资以稳定金融市场、重振投资者信心。商业银行以经营货币为主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联系借贷双方的桥梁作用,由于商业银行的这一经营特点以及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不断扩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信贷风险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相比是对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冲击最大的风险,严重的信贷风险往往使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危机陷入破产倒闭的境地,而且信贷风险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信用恐慌,造成银行挤兑从而演变成区域性或者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来看,信贷业务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对企业贷款是其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利息收入占银行盈利的70%以上。但是,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信用文化和体系建设相对落后,借款人诚信意识比较薄弱,从而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普遍承担着巨大的信贷风险,不良贷款比率一直高居不下困扰着银行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根据信贷风险的特点,积极开发内部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定量分析对企业发放的贷款的信贷风险,从而有效的管理企业贷款的信贷风险已经刻不容缓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信贷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早,信贷风险度量模型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和银行各个阶段经营特点的变化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altman(1968)运用多变量判别分析方法建立起了用于判别企业是否破产和违约的著名的Z值模型及改进模型Zeta评分模型。Z评分模型建立在企业财务变量之间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变量间不存在高度共线性以及配对的两样本变量协方差相等的假设之上。然而在现实中财务变量之间往往不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变量间也往往广泛存在着相关性,而且经营失败破产倒闭的企业与经营正常的企业之间的财务变量协方差并不相同。由于模型假设难以满足,这就大大限制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应用范围。ohlson(1980)讨论1970-1976年间105家破产公司和2058家公司反映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流动性等方面状况的财务指标作为输入变量,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样本企业的违约状况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的判别模型有较高预测准度,运用四个财务指标作为输入变量建立的模型对企业违约状况的判别正确率高达90%以上。Coats和Fant(1993)利用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财务预警模型,该模型是用altman的Z值模型中的5个财务比率来建立模型。以1971-1990年间94家失败公司与188家正常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Z值模型对破产当年具有很好的判别效果,但其提前预测效果不佳,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能克服Z值模型的缺点。

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信贷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国外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进行介绍和引进;另一方面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对多元判别分析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KmV模型等信贷风险度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对模型在我国的应用效果进行检验。康雷宇(2010)回顾了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历程,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对世界信用评级机构的冲击及问题,并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方向及最新动态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研究了信用评级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对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徐春红,路正南(2010)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压缩后构建了主成分Logistic混合识别模型,为商业银行识别和评估信贷风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提高信贷风险识别水平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张新红,王瑞晓(2011)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国内外经验,构建较为合理并适合我国国情的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选择传统数理统计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RBF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组合预测预警模型。李关政(2012)把传统的Logistic模型扩展为包含宏观冲击因子的mF-Logistic模型,将其用于信贷风险压力测试。实证结果显示:基于mF-Logistic模型的信贷风险压力测试能科学地度量宏观冲击因子和微观风险因素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并且能直观地显示银行在不同压力情景下的资本充足水平,对于商业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三、实证研究

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成长性因子分析

一、引言

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入世过渡保护期的结束意味着一场更加严酷的竞争战的开始。面临着大量外资银行在业务、人才、市场等方面的竞争,本土商业银行的生存和盈利空间面临极大的挑战,培养良好的成长能力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这场战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商业银行业虽然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但较之国外银行业巨头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业务品种不够丰富、人员机构臃肿、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组织管理松散、竞争手段单一、盈利点过于集中等问题表现突出。因此,准确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的成长性,将有助于找寻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差距,为中国商业银行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成长性的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商业银行进行各项评价的方法并不多,主要有基准评分法、专家评分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层次分析法以及管理科学类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灰色理论等等,但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上市日期较短,且公布数据多为2006年,所以我们采取了对上市商业银行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因子分析法。

1.指标设定与样本选择

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一个成长性综合评价模型,方法是在广泛研究商业银行成长性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指标体系,并以2006年的上市商业银行截面数据进行计算。最终对上市商业银行的成长性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作者研究所得构建以下的商业银行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总资产收益率(X1)、净资产收益率(X2)、净利息收益率(X3)、成本收入比(X4)、不良贷款率(X5)、拨备覆盖率(X6)、贷款总额准备金率(X7)、核心资本充足率(X8)、资本充足率(X9)、总权益对总资产比率(X10)、总资产增长率(X11)、净资产增长率(X1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3)、每股收益增长率(X14)、资产流动性比例(X15)拆入资金比(X16)、拆出资金比(X17)。

该指标体系共17个指标,只要考察商业银行以下几个方面: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性、成长能力、资产流动性。以上五个方面的指标完全可以反映商业银行的成长性状况。

本文选取样本个数8个(见表1商业银行名称),数据来源于和讯网,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转型股份制银行2家,6家民营股份制银行,可以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实证分析步骤

下面利用因子分析法对9家上市商业银行成长新进行实证研究。通过SpSS进行计算,本文选入了四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026%。17项指标可以综合成公共因子F1、F2、F3、F4。

Kmo检验和球形Bartlett检验情况。Kmo(Kaiser-meyer-olkin)给出了抽样充足度的检验,本研究的Kmo值为0.779,说明因子分析是可以接受的。

通过SpSS软件输出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放映公共因子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F1方面在X9、X8、X10、X12、X1、X2、X3、X14上有较高的载荷量。X9、X8、X10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X1、X2、X3反映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X12、X14反映了商业银行的成长情况。因此,可以称F1为资本充足与盈利成长因子,它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35.895%的信息。

F2方面在X5、X6、X7、X13、X11上有较高的载荷量。X5、X6、X7反映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X13、X11反映了商业银行的成长状况。因此,F2可以定义为资产质量与成长因子,它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的32.118%的信息。

F3方面在X15、X16上有较高的载荷量。这两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商业银行在无需资本流失的情况下,满足非预期现金支付的能力。因此,定义F3为资产流动因子,它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的12.658%的信息。

F4方面在X17上有较高的载荷量,反映了商业银行在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上拆出资金的状况。因此,定义F4为资金拆借因子,它综合了整个指标体系的9.355%的信息。

三、实证结果分析

首先,采用回归法,依据因子载荷系数矩阵及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原始数据,计算各公共因子得分。然后,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出综合成长性得分。综合成长性得分F的计算公式如下:

F=(F1×35.895+F2×32.118+F3×12.658+F4×9.355)/90.026

表2006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综合成长性的得分及排名

从表中可以看出,F1(资本充足与盈利成长因子)方面,兴业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的指标实力较强,深发展和工商银行最差,这个排名与综合实力排名基本相似。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盈利和成长能力对商业银行的成长性发展至关重要。F2(资产质量与成长因子)方面,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的优势比较明显,而深发展与浦发银行较弱。F3(资产流动因子)方面,深发展、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的情况较好,原国有商业银行改组而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状况都较弱,这一状况与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历史原因密切相关,而对于没有过多沉重负担的早期上市商业银行来说,资产流动性一向是其运营中关注的重点,在这一方面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F4(资金拆借因子)方面,华夏银行较好,工商银行最弱,说明工商银行在资金拆借方面的能力仍然有待于加强,而这也是导致其资产流动性差的一个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篇7

基于利率市场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利率波动频率、幅度所引发的风险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仍处在起步阶段,即风险控制能力较为薄弱。为此,应注意并修正商业银行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而采取的措施,注重推动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并转化风险识别、度量理念,达到最佳的利率市场风险控制状态,满足风险控制需求。以下就是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方法的详细阐述。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基于20世纪70年代,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背景下,利率逐渐呈现出市场发展趋势,此现象的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利率变化识别难度,即呈现出无形的风险现象。为此,为了实现对利率浮动情况的识别、掌控,注重依靠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等,暴露利率市场风险,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承担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应注重对此问题展开有效处理,就此打造良好的利率风险控制环境。

一、利率市场化分析

利率是对借贷资金价格的诠释,同时从利率作用角度来看,利率市场以政府宏观调控工具或资源配置手段而存在着,因而在资本市场运作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对利率作用的发挥。而利率市场化,即表示,商业银行在对资金市场进行调控过程中以调节存货款利率水平的方法达到迎合供需状况的过程,且注重在利率调节过程中发挥央行利率导向作用,有效传导利率体系。但从市场角度来看,在利率趋于市场化发展过程中,要求我国政府部门应对利率的直接管辖进行部分开放,同时注重将市场资金价格作为标准,对利率价格规律进行调整,由此来提升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而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利率市场化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同时金融交易主体在市场交易活动开展过程中可针对交易数量、交易方式、交易价格等进行协商,由此达成互利共赢状态,满足自身市场交易需求;第二,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由于利率数量、利率风险等均是不可预测的,因而利率结构、价格呈现出差异现象,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政府部门对利率结构等相关数据的预测;第三,同业拆借利率、短期国债利率在利率市场化发展过程中起着导向性作用,即有助于实现对利率市场化数据的披露,最终由此满足利率市场风险管控需求。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利率市场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运营,即其首先体现在,基于利率管理的导向下,商业银行由原有自净利息收入比例占据60%,逐渐摒弃了信贷高投放等带动经济发展的理念,且基于盈利水平差异的基础上呈现出被动发展的局面。其次,基于利率市场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实力,致力于打破资金价格差异水平,同时将资金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由此来稳固自身市场运行状态。但自由化竞争模式的凸显,亦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商业银行竞争风险,同时扩大了竞争领域,增强了生存压力。再次,利率市场化亦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即由于市场化利率存在着结构、方式等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特点,因而要求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承担过程中应注重实时调整自身收益率曲线风险或选择权风险,由此来实现对存款利率流动性风险的应对。

(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实时观测利率风险控制状况,且为了增强自身利率风险控制水平,创新金融衍生产品,由此来满足市场运作状态。同时,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即我国政府对利率直接管制进行了完全或部分开放,从而便于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开发过程中可对产品价格进行定价处理,同时结合银行自身实力、客户风险应对能力、业务规模等对存款利率进行调节,最终通过价格反映自身实际经营状态,且就此提升自身整体市场竞争能力。此外,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亦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竞争平台,即引导商业银行在竞争环境的推动下,不断完善自身产品,且致力于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另外,利率管制开放后,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迎合利率市场化发展条件,致力于结合管理费、手续费、资金成本等对自身业务结构、客户结构等进行调整,由此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提升自身整体发展水平。

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承担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匮乏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呈现出专业性较强的特点,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商业银行在高级人才资源管理过程中未针对其技术方法、知识结构、专业理论等进行考核,从而呈现出人才资源专业能力差异性现象,影响到了利率风险的协调性管理。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支行仍未建立系统培训系统,即缺乏“岗前培训”意识,且未实现对管理人员风险预测、识别等能力的训练,最终影响到了风险控制效果。为此,当代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风险承担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强调对其展开有效处理。此外,基于利率走势预测薄弱的基础上,银行业务部门逐渐呈现出缺乏指导工作的问题,继而呈现出利率风险控制效率较低的现象。即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高级人才资源是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的核心、关键,为此,当代商业银行在日常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人才资源的管理。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即提出了《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机制,即要求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过程中应注重承担监管职责,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其首先体现在,商业银行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更为致力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及信贷风险的应对,从而呈现出利率风险承担不足的问题,由此诱发了利率风险管理体制仅停留于表面的现象。同时,当前商业银行大部分分行,仍未实现利率风险管理体制配套机制,如,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等的健全,从而致使专业利率风险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利率风险识别、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的现象,最终影响到了整体利率风险管理效果。此外,在长期金融抑制因素的影响下,致使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体制转型过程中受到了惯性等因素的制约,即促就商业银行无法快速弥补管理缺口,最终影响到了管理体制的实施。为此,商业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强调对其展开有效处理。

(三)处在被动地位处在被动地位亦是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呈现过程中凸显出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存款利率严格管制、存货款利率体制的制约下,致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利率风险应对过程中仅具备浮动利率中长期贷款的调节能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商业银行的被动地位,并由此制约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我国地方政府部门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赋予商业银行浮动利率中长期负债能力,由此来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承担水平;第二,基于同业拆借市场化、贷款定价市场化的冲击下,我国银行行业仍然处在垄断地位,即自较为匮乏,无法对金融产品进行定价处理,由此影响到了商业银行利用价格对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的市场化利率风险进行调整;第三,资产结构单一、流动性强亦是商业银行处在被动利率风险承担地位的表现,就此影响到了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削弱了商业银行整体利率风险承担效果。

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对策

(一)完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基于利率市场化背景的冲击下,传统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利率风险承担需求,因而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应注重突破单一盈利模式的限制,推广投资、同业、贷款并存的盈利方法,且从负债角度出发,开发商业票据、存款等多种方式,由此来增强利率市场化风险承担能力,达到最佳的风险应对效果。此外,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导向下,要求商业银行亦应注重发展中间业务,例如,国外在利率市场化风险承担过程中,即将中间业务收入控制在总体的50%。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仍占据80%左右,为此,应注重鼓励我国商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结合“多元化、集约化”理念,利用技术、业务、人才等资源开发中间业务,由此来降低对内部资金的应用,实现对利率市场化风险的有效控制。同时,在中间业务开发过程中,亦要求商业银行应注重对新型科技手段的引进,由此来创新金融产品,即将金融产品作为风险管理工具,提升整体风险应对效果。

(二)加强道德风险防范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调查数据显示,基于人民币货款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下降下限为6.64%,上限42.69%,总计49.33%。即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影响较大。因而为了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应注重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即要求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导向下,应注重健全自身业绩考核制度、激励约束制度等,由此来引导银行基层风险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意识,对市场利率波动信息进行有效、及时、真实传递,同时注重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识别利率风险发生几率,继而对风险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此外,基于风险承担的基础上,要求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应注重从贷前、贷中、贷后角度出发,对贷款企业道德风险进行评估,并全方位掌控到企业盈利能力等信息,由此来达到风险识别能力,并实现对利率风险的有效承担。

(三)加强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为了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发展,要求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注重针对资产负债期限、数量不匹配现象,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并注重在分析报告完善过程中,明确特定时间内市场利率变动敏感程度,由此实现对利率风险的有效防控。同时,由于利率敏感性有助于反映商业银行净利润变化情况,因而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必须强调对利率敏感性相关数据的反馈,且结合自浮动利率资产、浮动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负债等配置数据,判定利率风险状况,并借助持续期缺口管理模型工具,达到最佳的利率风险应对状态。此外,在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亦应注重完善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市场机制等,并注重引进新型金融工程管理技术,由此来挖掘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潜力,且实现对利率风险的管理,规避风险问题的凸显影响到商业银行整体经济效益,推进当代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基于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加强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注重强调对其的落实。

(四)实施资产负债表管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利率波动及幅值变动现象是不可预测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难度。为此,要求当代商业银行在实践运营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健全VaR,即风险价值管理机制,同时注重在VaR内容完善过程中结合95%-99%市场给定的置信水平,对投资组合进行预测,且注重深入分析VaR值损失概率,最终以资金投入货币市场的形式弥补资金缺口问题,并就此实现对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有效调整。此外,在资产负债表管理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亦要求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将收益、价值作为基础条件,对利率进行预测,且通过对预测信息的整合,获取正或负资金缺口信息,最终由此规避利率变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商业银行整体净利息收入。另外,基于利率风险应对的基础上,亦应注重增加商业银行主动型负债比重,由此来实现对市场利率风险的管控,并就此实现对金融资金结构的调整,降低利率风险发生几率。

(五)加强人员培训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承担过程中对高级人才利率风险识别、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定期安排专业的利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项目,引导其在培训过程中锻炼自身利率风险识别意识,且实现对利率风险信息的有机整合,由此来全面掌控到利率波动范围及利率结构变化等相关数据,达到利率风险应对目的。同时,为了满足利率市场化发展需求,要求当代商业银行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即以“员工竞技大赛”、“员工运动比赛”、“利率风险知识问答比赛”等形式,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即引导其在利率风险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达到最佳的风险管控状态,并就此来推进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五、结论

综上可知,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发展环境下,承担着风险管控职责,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稳固当代商业银行发展步伐,要求商业银行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应对意识,同时注重在利率风险管理过程中,调整盈利模式,且对自身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并从加强人员培训、实施资产负债表管理、加强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完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等途径入手实现对风险的承担与管控,达到最佳的利率风险管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彭星,李斌,黄治国.存款利率市场化会加剧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吗——基于中国24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动态Gmm检验[J].财经科学,2014,21(12):1-10.

[2]彭星,李斌.利率市场化、价格竞争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来自面板数据门限模型的经验证据[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5(05):68-78+87.

[3]冯曦明,李渊.基于货币市场利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J].财会研究,2015,21(10):71-75.

[4]李成,杨礼,高智贤.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12(05):55-71.

[5]张宗益,吴恒宇,吴俊.商业银行价格竞争与风险行为关系——基于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研究[J].金融研究,2012,14(07):1-3+5-14.

[6]陈璐.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2,28(12):1-16.

[7]吴诗伟,朱业,李拓.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风险——基于面板数据动态Gmm方法的实证检验[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12(06):29-38.

[8]李成,刘生福.利率市场化鼓励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5,21(12):91-102.

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篇8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对策建议

论文摘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的经济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和破坏,对我国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自上世纪90年代一系列金融危机发生后,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金融危机防御体系。随着金融业的日益开放并与国际接轨,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多,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它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并建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

i.i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商业银行以信用为经营基础,银行的资金筹集和运用已经开始市场化,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极易受到侵蚀,甚至造成商业银行的倒闭,由于商业银行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的经营异常将会给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可以有效的预测控制一部分风险,可以把风险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从而稳定金融秩序,从而使我国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1.2随着我国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在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过程中,银行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必然增加,这将导致银行风险的加剧。为了缓和这些波动,必须建立新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1.3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是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商业银行接轨并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今年的经济危机使好多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面临倒闭,银行业的国际化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迅速适应环境,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并提出风险管理方案,从而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降到最低。

2我国商业银行现有风险预警系统及相关学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采取的风险预警体系是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部分,定量指标由资本充足度、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5项分类指标组成,共22个指标。同时,定性指标包括六项分类指标,分别为管理层评价、经营环境、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内控、信息披露和重大危机事件。同时,风险预警体系根据金融风险的历史数据和银行监管经验,确定各指标的预警阀值和权重系数,对每个定量指标设置了蓝色预警值和红色预警值。银行监管部门通过对单个商业银行的各项预警指标进行连续观测,并将数据导入模型,计算其综合风险分值,并获取相应的预警信号。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风险转换矩阵,综合判断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等级,分别给出正常、蓝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信号。目前,银监会已开发出相关工具软件,实现了风险预警的自动化操作。另外,贺晓波、张宇红通过构造输入模块、计算模块、输出模块,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构造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即宏观经济预警中的信号灯显示法。通过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测定各个指标的警限和警度,判断银行经营风险落入的灯号区问并亮出相应的指示灯。

张美恋、王秀珍研究了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在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中的应用。根据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特点选择12个指标,构建了风险预警系统的rbf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示范性仿真实验。

牛源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能很好地对时变信息进行处理将ann与es结合起来,建立基于ann与es组合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出的基于es和bp神经网络的风险判定与预警模型,实现对银行风险状态的判定,不需要主观定性地判断银行风险状态,因而能够更加合理地确定银行的风险状态。但实际应用中由于bp算法的缺陷容易导致收敛速度慢和陷入局部极小,从而影响了网络的预测精度。

高峰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银行风险做出综合评价,根据量化得分情况对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进行评级,从而建立起一套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

3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及相关研究所存在的缺陷

3.1我国金融机构监管的法规不少,但问题一是不够细化和明确化;二是执行力不够。我国金融业camel评级系统的五个指标除流动性比率外均大大低于国际标准。如:资本充足率的标准次级资本的概念尚未引入不良贷款率(按同际标准)的标准,五级贷款分类和信用评级制度尚未严格实施,会计和审计制度仍未向国际标准看齐,市场风险和运行风险控制系统尚未成熟,现代化的合规(compliance)概念尚未建立,对金融机构控股股东的资格要求基本缺乏。这些问题都极大增加了银行业的风险,因此,建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更加刻不容缓。

3.2相关研究中,风险预警指标太多,差异性分析不明显,指标权重不合理。

3.3在一些定量和定性分析上,对其中一些指标分析多采用数学模型,没能采取模糊性判断,对银行风险预警能力较差。

3.4一些研究人员往往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认为风险管理是阻碍业务发展的;部分风险管理人员不能研究业务,研究市场,研究效率。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使该发展的业务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3.5我国商业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未形成。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很少通过沟通去消除文化上的差距,矛盾往往被动解决,换位思考不够。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风险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理念方面还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风险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

4中越直接投资存在问题应对对策分析

4.1吸收描述性指标的分析能力:考察实际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数据,还包括以文字表述的信息。如果系统能够处理描述性指标,就可更全面更充分地利用历史信息,更全面的描述监测对象,并与参照对象相比较。

4.2不断“学习”的系统能力:商业银行与宏观经济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如果开发的系统模型不能适时吸收新的信息,则经过一段时期,它就可能失去对新问题的反应能力。因此,理想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应能够将外部出现的新知识不断加入到自己的“知识库”中,以保证系统模型的时效性。

4.3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篇9

力变化,在考虑了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特征的基础上对引发中国商业银行研发创新能力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揭示外资参股在其中所起到的影响。

关键词:外资参股 银行 技术创新 专利

0 引言

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也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然而在过去相当长一段历史时间内,我国商业银行一直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当中。2002年,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1994年到2007年期间,我国银行业的总体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分别由1994年的5.9%,7.6%和6.5%上升到了2007年的33.89%和39.94%。即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致使全球银行业遭受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也依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实现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同比增长30.6%;资本回报率17.1%,远远高于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全行业利润总额、利润增长和资本回报率等均名列全球第一。

在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境外投资者的进入与参股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理论上而言,作为外部战略投资者的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参股的确可以通技术转移与改善国内银行的治理结构两个方面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目前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对此提供了证据支持。就此意义而言,了解外资参股对于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不仅可以弥补相关研究的空白,而且有助于从更全面的角度评价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所产生的影响。

1 外资参股与中国商业银行技术创新的实证检验

1.1 模型设定

商业银行的研发行为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判断外资参股所起到的作用也必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必要的考虑和控制。

首先,银行经营中所面临的外部因素的改善是激发银行进行研发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从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这种外部环境的改善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即便是在一个不存在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深化的环境当中,随着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总量规模的提升,经济领域中对于存款活动和信贷活动的需求以及对各类其他金融活动的需求也会相应的提升,并由此直接造成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从而激发银行的创新活动。二是金融体制改革带来的金融深化。这种变革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金融产品的市场需求为银行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激发银行进行更多的研发与创新活动,同时金融管制的放松也使得银行的经营范围与业务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为银行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银行自身的特征也可能会影响到其研发创新活动。一般而言,资产规模较高、更富效率的银行可能会拥有更为充足的资金和更小的生存压力,这使得大型高效率的银行可以为大规模的研发创新行为提供更有利的资金支持。

此外,我国的银行在总体上可以分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两大类。而不同类型的银行在研发创新活动中的表现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而言,国有商业银行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以及由国家控股所导致的委托问题会对国有商业银行形成错误的激励,使其在面临市场竞争压力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善时不具有足够的动力来通过研发创新活动改善自身的技术水平。就此意义而言,股份制银行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可以帮助银行克服由股权集中所带来的委托问题,使得银行的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并能够对银行的研发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激励,提升其技术创新的意愿和动力。

有鉴于此,在分析银行研发创新能力变化时我们首先需要对经济发展、金融深化以及银行自身的规模、效率以及治理结构等因素进行控制。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考虑建立如下检验模型来检验金融深化和外资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变化的影响:

其中被解释变量pt为银行i在第t年的研发创新能力;GDpt为第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以控制经济总量增长对银行研发活动的影响;FDt为第t年的金融化深化程度,用以控制金融体制改革对银行研发活动的影响;Kit与Roait为银行的资产规模与资产利润率,用以控制银行规模与效率因素对研发创新能力的影响;SSit为银行股权结构,用以控制银行治理结构对银行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FSit为外资参股虚拟变量,其定义方式如下:

FSi,t=0未发生外资参股1产生外资参股行为(2)

对模型(1)进行回归,通过考察外资参股虚拟变量FSit的系数θ的大小与显著性,可对外资参股产生影响做出判断。

1.2 指标与样本选择

在模型因变量的选择上,我们以样本银行历年所拥有的三项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数量作为银行研发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对于模型的控制变量,具体选择如下:以中国在样本期限内历年经过GDp平减指数缩减调整后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总量变量GDpt的衡量指标;以货币化程度,即在某一时点上现存的广义货币存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作为金融深化程度FDt的衡量指标;以各样本银行的总资产作为银行规模Kit的衡量指标;以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作为银行效率Roait的衡量指标,以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银行股权结构变量SSit的衡量指标;外资变量的选择如前。

在检验样本的选择方面,我们以12家主要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2000-2009年期间的数据指标作为样本。为了考察外资进入对不同类型银行综合价值能力的影响,我们将样本分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两个子样本并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其中前者包括浦东发展、兴业、招商、民生、深圳发展、华夏、光大、交行等银行;后者包括工商行、建行、农行、中行。分析数据源自各商业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实际GDp以及金融深化程度指标数据则源自《中国统计年鉴》相应指标计算整理;各银行的专利数量来自于中国专利信息网。

1.3 检验结果

为了克服面板数据模型中所存在的截面异方差性,采取了截面加权(Cross Section weighting)方法进行处理;以求实现检验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首先以样本中全部12家商业银行为检验子样本对模型(1)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

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且大部分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Hausman检验结果证实了模型中包含截面固定效应,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方式对模型进行检验是合适的。从检验结果来看,经济发展程度以及金融深化都对商业银行的研发能力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同时大规模的银行相对于小规模的银行也具有更强烈的研发创新动机。进一步将研究样本划分为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并分别利用模型(1)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所示。

检验模型同样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拟合结果。就两类银行的检验结果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变量(GDp)在各个检验模型中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经济总量增长带来的金融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是推动两类银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相对而言,金融深化程度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研发创新行为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但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则不显著。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与治理结构制约了其市场行为,使其难以充分利用金融深化带来的外部环境改善来提升自身的经营绩效。检验中得到的另一个结论在于,股权分散会显著促进国有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但对于股份制银行而言,影响则不显著。这也从一定的侧面证实了股份制改革对国有银行研发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2 基本结论

首先,从我国商业银行技术创新能力改善的动因来看,这种改善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密切联系。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导致了整个社会对于储蓄信贷等传统银行融资业务和一些新兴的金融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由此刺激了银行的研发创新活动。其次,银行自身的规模也是促进银行技术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大规模的银行往往具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因此可以较小规模的银行具有更明显的创新能力。相对而言,银行的短期经营效率对银行的创新行为则不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再次,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也会对银行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较为显著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股权的分散化显著的促进了银行的技术创新行为,也从一定的侧面对于银行长期发展能力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合来看,无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国有商业银行,其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的行动都没有引起我国商业银行研发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加,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状况的改善仍主要归因于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推动以及国有银行自身的股份制改革。因此,不能盲目的将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作为改善银行业绩的灵丹妙药,而需要根据不同银行的具体情况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具体要求来审慎和科学的做出决策。

参考文献:

[1]陈奉先,涂万春.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东欧国家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世界经济研究,2008,1.

[2]丁志杰,王秀山,白钦先.金融体系重组中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国际经验.国际金融研究,2002(4).

[3]金城晓,纪明辉.我国商业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税务与经济,2006(4).

国外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篇10

一、研究现状

我国银行按照职能和性质可划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三类。我国商业银行种类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

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进行信用创造。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是存贷业务,利差收入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

目前学者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研究主要是关注其利润结构。2015年张珊在《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结构》中,以16家上市银行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的不合理进行了揭露,并提出了改善建议。《商业银行利润结构分析》中鲁东智提出了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应大力发展新型中间业务,不可过度依赖利差收入,张楠慕在《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结构和盈利模式的转变研究》中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收入中间业务对于提高银行利润的高效性作用。

二、商业银行的利润变动趋势及利润结构

(一)商业银行利润变动趋势分析

根据2010至2015年各类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整理,数据如下表所示,由于农村商业银行仅有一家重庆农商行且上市不久,数据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我们暂且只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类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明显领先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但2014年和2015年间银行业利润增长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下滑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带来过多的减值资产,再加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的存款利率放开,同业竞争加大使得银行业利润增幅有所下降。(为保持可比性和一致性,对城商行第四家a银行采用前三家平均数得到,单位:百万,以下同)

(二)商业银行利润结构分析

2010至2015年间,各类商业银行利润都呈现上涨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2015年间销售收入和利息收入均处于上涨状态,但是利息收入占比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非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业收入占比有所提高,这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了对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投入,逐渐降低利差收入在企业收入的占比,或者说国有商业银行的顾客对银行业的关注不在局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当然,利息收入占比依旧较高,在70%以上,远远高于欧美国家的利息收入占比。对2010至2015年各类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进行统计,6年间国有银行利息收入占比下降3.8%,股份制商业银行下降16.3%,城商行下降9.9%。股份制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下降最快,国有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较较高,且下降缓慢。

(三)收入中间业务

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主要组成部分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银行卡结算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类业务以及理财、咨询顾问、担保承诺、资产托管、其他等创新类业务组成,本文对2015年各类商业银行的收入中间业务进行统计后得到分析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收入中间业务中三大传统业务(银行卡结算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类业务)占比较高,占比约为55%,创新类业务发展较慢。

三、商业银行利润变动趋势及原因

(一)商业银行利润缓步增长国有银行占据主导地位

2010至2015年间各类商业银行净利润一直处于上涨状态,近两年受经济实体的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润增长较为缓慢。但不难看出,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依然远远领先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其资产和业务规模庞大,竞争优势明显,对外拓宽业务限制较少,政府扶持较多。

(二)利息收入规模不断增大但有下降趋势

商业银行利润结构主要是利差主导型业务收入和非利差主导型业务收入,利差收入构成了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大部分,通过前面的分析,近些年来商业银行利息收入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利息收入占比有所下降,仍然占据了各类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这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现状刚好相左。这与分业监管下的银行经营模式有很大关系,另外市场竞争不足,也导致各类商业银行更容易局限于传统的银行存贷业务。

(三)银行偏重传统型业务收入中间业务创新性不足

过度依赖利润净利息收入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比过低,收入中间业务创新不足,更多的收入是来源于银行卡、支付结算等传统业务,而对理财投资、咨询顾问等创新型业务投入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外部监管的压制使得银行缺乏创新意识。

四、改善商业银行利润结构的建议

(一)加大非利息收入业务投入大力发展创新型业务

市场经济环境的开放意味着创新对于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传统的利差业务更多的偏向于对于社会资本的间接融资,现代的金融经济转型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新业务,实现多元化发展。商业银行对于非利息收入业务应当投入更多资源,建立更多的差异化产品,大力拓展自咨询顾问和投资理财等业务,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下满足社会投资者对于金融创新的需求,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推动银行业制度创新促进混业经营

现有体制下,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分业经营,使得银行很难进入到非银行业务领域,这本质上就限制了银行业创新,再加上外部监管下银行业的业务开展更多的要经过审批,更加剧了创新性不足的现状。因此,改善现有的经营管理体制,给予银行业更多的自主性,促进银行业和证券保险业的业务融合,实现混业经营,才能实现体制和业务创新,改善银行利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