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建设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2:17

法治文化建设意见篇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推动法治实践”为主旨,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注重特色、开拓创新,通过有重点、多层面、全方位地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法治文化建设内涵,打造法治文化精品,增强干部职工群众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为全力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努力实现冲刺全国百强、建成中等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三大目标”,提供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

二、目标任务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在“六五”普法工作结束时,使全市的法治文化建设机制更加健全、设施更加完善、载体更加优化、产品更加丰富,法治文化融入到经济社会及公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法治文化产品和品牌。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法治建设中的教育、熏陶、示范、引导作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水平进一步提升,全体公民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使我市的法治文化建设走在市先进行列。

三、工作措施

(一)深化法治文化建设认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党和政府理国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和集中反映,是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全体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持有并遵循的心理意识与行为方式,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全市公民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普遍养成崇尚法治权威、依法办事的习惯,真正使法治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追求,有利于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有利于创造具有浓郁特色,体现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强化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创新法治建设论坛建立举办机制,组织引导理论界和法律工作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文化建设理论研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科学内涵,探索法治文化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行业文化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改进法治文化的传播方式,力求把法治文化的内涵要求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三)加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按照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加强各类法治文化设施的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全市建设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场馆、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画廊、法治文化街区及法治文化景观等法治文化阵地。全市将统筹协调,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共同建设四个法制教育基地、一个法治文化公园、一条法治文化街。每个镇(街道)建设一个法治文化长廊,每个村建设一个法制宣传专栏。将法治文化作为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要利用办公楼大厅、走廊、服务窗口等公用区域,精心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文化墙,悬挂张贴法律名言警句和反映行业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要依托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等,逐步完善部门和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体系;抓住村(社区)建设有利契机,加强村(社区)法治文化建设,因地制宜设置标语牌、壁、景观,形象展示法治名人故事、法治典故、法治警言等。市、镇(街道)和村(社区)法治文化公共设施齐备,方便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

(四)注重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充分发挥优秀文艺文学作品和优质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加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合作,适时组织优秀作品征集评选等主题活动,把法治题材纳入文学文艺创作,鼓励、组织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法治文艺、法治故事、法制漫画及法治书法、摄影等作品,不断增强法治文化作品的渗透力,尊重人民群众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企业运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百姓受益”的法治文化建设新模式,搭建群众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的载体平台,鼓励群众自我组织、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活跃基层法治文化活动。

(五)开展法治文化传播活动。广泛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六进”活动,全面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合作,努力打造覆盖广泛的法治文化传播平台,建立完善“普法网”,打造《与法同行》普法电视栏目,建设“法律百事通”手机短信发送系统,通过这些平台强化法制宣传。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巩固和发展新闻媒体的公益性法制宣传专题专栏专版,充分利用大型户外广告牌、LeD电子屏、触摸屏、宣传栏、宣传册、手机短信、公交(出租)车等加强法治文化传播。每年选择20部法制类电影巡回放映。提倡群众自发创作法治文化作品。积极组织参与省、市的“法治人物”、“法治事件”、“学法用法示范单位”、“法治文化示范点(区)”、“法制好新闻”命名评选。在全市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学法用法演讲、法制故事宣讲、法治文艺汇演、法制书画展览等法治文化活动,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引导力和影响力。

四、组织保障

法治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有效实施、整体推进。各镇(街道)、各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确保工作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各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切实将其纳入法制宣传教育总体规划,列入“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确保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持久推进。要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量化指标,强化考核,严格奖惩,确保法治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二)形成推进合力。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宣传、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工作;文体局、广电等部门牵头负责法治文化作品的研发、推广、传播;住建、城管等部门牵头负责各级、各类法治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划、指导和完善;文联等相关部门牵头负责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历史文化发掘,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推广,不断增强法治文化作品渗透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善于发现和利用本系统、本单位、本部门资源,鼓励社会各界文艺文学工作者、摄影书画爱好者、民间艺人投身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作品创作、文艺演出、故事宣讲专(兼)职队伍,充分激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创造力。

法治文化建设意见篇2

关键词:法治文化;高水平大学;办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71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道出了法治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却未能预见如今法治升华成为一种文化的形态,其作用更为强大,影响更为深远。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核心的一环就是培育法治文化,而高校则是孕育法治文化的重要场所。当高校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阶段,则意味着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此时更加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以强大的法治力量来理顺各方关系,维护高速发展态势。在法治文化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作用机理未明确的现状下,高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迫切呼唤理论指导,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极其需要学理依据。当此之时,深入剖析法治文化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影响与作用,显得尤为必要。

国内学界对于法治文化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目前传播较为广泛的一种定义是:“法治文化应该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是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法律文化类型。”上海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蒋传光认为:“法治文化就是在建立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

高校的法治文化就是在建立依法治校的过程中,通过学校师生互动的方式,形成的一种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那么校园法治文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wendt)的建构主义理论给出了答案。

1校园法治文化的缘起:师生互动建构产生

亚历山大・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结构不是行为体大脑中的东西,也不是物质性因素造就的东西。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存在是行为体社会实践的结果:行为体之间的互动造就了社会建构,这种互动的过程是社会结构存在的基本条件。”国内学者秦亚青指出:“温特的结构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共有知识或文化。共有知识指行为体在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法治文化,就是在特定的法治环境中,行为体对法治的共同理解和期望,是行为体的共有法治知识造就的一种文化氛围。

基于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法治文化是通过个体间的互动行为建构产生的。在高校中,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会产生共有知识,形成文化。根据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国家间敌对的互动会产生霍布斯文化,竞争的互动会产生洛克文化,友好的互动会产生康德文化。可见不同类型的互动会产生相应的文化。高校中,只有符合法治精神的互动才能进一步建构产生法治文化。符合法治精神的互动在高校中非常普遍,可以概括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三类。

普法宣传活动是学生之间最常见的涉法互动交流。通常是法学类专业的学生向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法律宣讲和普及,例如政法学院的学生通过普法宣传周的形式向其他学生宣传法律知识。而法学类专业的学生之间也会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的比拼法律专业水平,同时也对外展示法律知识的魅力。显而易见,这些与法律相关的互动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建构出了校园的法治文化,促进法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此外,一些似乎与法律并非直接相关的课余活动,比如篮球比赛,其实也可以是产生法治文化的一种互动。在篮球比赛过程中,若参赛者都遵守比赛规则,这种比赛互动就会增强学生自身的守法意识,无形中加强了校园法治文化。若部分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钻规则漏洞甚至藐视规则,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就会被削弱。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之间最频繁的互动形式,一旦融入法治精神,都能为建构校园法治文化作出贡献。法学专业教师之间符合法治精神的互动,最直接的莫过于法律观点的交流探讨。在科研过程中,法学专业教师之间会就某些有争议的法律观点进行交流,这是建构出校园法治文化最直接的一种互动方式。教师之间开展的教学竞赛,也能无形中产生校园法治文化。教学竞赛是教师之间的竞技比赛,其对校园法治文化的作用机制和上述学生之间的篮球比赛相同。如果教师们敬畏比赛规则,严格遵守,则会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否则,这种氛围就会被破坏。

师生之间与法律直接相关的互动,最常见的就是法律讲座或法律课堂教学。政法学院的教师给学生讲授法律课程,授课内容围绕“法”来展开,经过讲座或课堂互动,扩大了法律知识的传播辐射面,同时也增强了校园法治文化的建设。此外,一些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虽然与法律并无直接关系,但活动的背后也蕴藏着法治思想的深意。比如高校举办的校长下午茶或者校长陪餐,校长和学生一起喝茶,一起吃饭,在茶叙或会餐时交流思想,已经传递出一种师生平等的价值观念。这种活动背后蕴含的思想就是平等公正的法治观念,这类师生互动当然会进一步增强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2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分析维度:办学方向

国家一直重视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而建设高水平大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路径。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重点建设阶段。1993年7月15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这100所左右重点建设高校成为了后来的“211工程”大学。虽然本阶段没有明确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但却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铺垫阶段。这批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为未来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是追赶标杆阶段。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这造就了后来的39所“985工程”大学。本阶段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杆,推动“985工程”大学向标杆挺进,进一步缩短了与标杆的距离。第三是加快推进阶段。2010年6月7日,教育部和财政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面简称《方案》),提出了“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具体方案。现阶段,广东等地已经开始试点建设若干所高水平大学,开启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快进模式。

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历程有助于进一步厘清高水平大学的定义。有学者认为高水平大学“通常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截至目前,该项目签约高校已经基本覆盖“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所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高水平大学就是“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但是,“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是从主观愿望出发重点建设的高校,然而是否高水平大学则是对高校的客观评价,两者不能等同。亦有种观点认为,高水平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其实不然,可以说世界一流大学就是高水平大学,但高水平大学并不都是世界一流大学。因为很多高校“其比较的对象并不是世界一流大学,而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或特定的一类大学范围内,如许多地方高校将自身发展方向定位为‘区域内的高水平大学’”。所以,高水平大学的定义应具有强烈的标杆对比属性。

正确的办学方向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本保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要求,当别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2016年1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目标,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广东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对接措施,当中也强调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可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一旦办学方向失误,一切的建设努力都是南辕北辙,都会付诸东流。

3高水平大学建设视阈下校园法治文化对办学方向的保障作用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多个展现维度:在办学过程中表现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办学目标上表现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办学过程归根究底都是服务于办学目标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所以,能否培养出政治立场坚定不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成为高校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终极考量。

校园法治文化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办学方向发挥的重要保障作用,源自于文化对身份的建构功能。校园法治文化有助于建构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身份。国内学者秦亚青指出:“温特的结构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共有知识或文化。共有知识指行为体在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在这个环境中,共有知识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同时,他也指出:“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文化(共有知识)建构身份,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而且不同的身份决定了不同的利益,从而个体的行为表现也具有差异性。在高校里,大学生不仅仅只是课堂上的学生,同时所有学生都还拥有网络上的网民和后勤服务的使用者等多重身份。由于文化建构身份,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因此校园法治文化影响大学生三种身份的建构,同时在这三种不同的身份下,他们的利益诉求不同,从而行为的发生也就具有差异性。

首先,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所有大学生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网民。法治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会构建出大学生的高素质、传播正能量的网民身份。为了能够从网上获取有效资源,他们会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不触犯法律底线,依法上网,自觉做一个好网民。因为一旦违反法律法规,他们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无法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即使无人监督,大学生网民也会自律,做一个遵纪守法,传播正能量的好网民。然而在法治文化淡薄的环境下,大学生极可能会变成低素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网民。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率、提高知名度等,一些大学生网民往往不顾网络法律,传播一些色情的图片帖子等,甚至发生恶意中伤、无中生有、泄露他人隐私、人肉搜索等严重侵犯他人利益和隐私的乱象行为也偶见于新闻报道。因此,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不知不觉中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使大学生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会时刻谨记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合法。

其次,在现实世界中,大学生回归校园本身就是学生的身份。在法治文化的环境下,学生会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维护学校秩序,自觉履行应尽义务。例如在考场上,学生会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考出自己真实的成绩水平。倘若在法治文化薄弱的校园环境下,学生整体的法治素质不高,违法违纪现象就会经常发生,表现为考生考试前不好好复习,总想着投机取巧,为了能够顺利轻易地通过考试,有些学生甚至不择手段在考场中作弊。这些在利益驱使下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若是不及时加以制止,法治文化环境氛围会越来越差,不利于校风学风的建设。因此,法治文化对学生的身份建构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

最后,大学生在校园里除了是学生,同时还是后勤服务的使用者,比如饭堂里的食客身份、图书馆里的读者身份,等等。一个学校若法治文化发展得好,那么学生在饭堂打饭时就会井然有序,遵守秩序,自觉维护饭堂形象,从而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反之,饭堂就会经常出现插队、争先恐后等无秩序行为和浪费粮食、随地扔垃圾等罔顾学校纪律和道德文明公约的不文明行为。

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通过建构大学生身份,从而影响大学生行为的机理也可称为环境育人。我国学者秦亚青认为:“一旦一种文化形成,这种文化中的个体就会被这种文化所建构,文化话语中的内容和意义就会不断通过行为体间的实践活动得以加强。”可见,校园法治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会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久而久之在法治文化环境下熏陶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也就会更自觉自律。因此校园法治文化对大学生具有环境育人的建构作用,保障高校培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自然也保障了办学方向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高校师生互动建构而成的校园法治文化,对大学生具有环境育人的建构作用。高校充分利用校园法治文化的建构作用,将有助于培养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从而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好法治文化保障办学方向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传光.法治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n].人民法院报,2012-9-21:5.

[2]秦亚青.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法治文化建设意见篇3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综治办关于深入开展“平安、综治宣传月”活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宣传“平安”,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和平安建设的知晓率,推动平安建设的深入开展,决定4月份在全镇广泛深入开展“平安、综治宣传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关于创业创新和“三个”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四贴近”(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要求,通过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和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确保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为建设平安与和谐创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宣传重点

1、广泛宣传党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重要部署,宣传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和中央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的决定》、《关于建设平安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办、市府办《关于进一步深化平安村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综治进民企”工作的实施意见》、县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居(社区)综治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精神。

2、宣传《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宣传《县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切实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宣传治安防范知识,教育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宣传党委、政府认真履行“保一方平安”政治责任,大力开展平安建设,狠抓综治各项措施落实,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成效及先进典型。

4、宣传乡镇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扎实有效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等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取得的成果。

6、宣传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基层平安建设的工作成效。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办事处、各行政村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结合实际,明确工作重点和要求,落实工作措施和责任,确保宣传月活动取得成效。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推动“平安、综治宣传月”活动扎实开展。要把开展“平安、综治宣传月”活动与建设“平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

法治文化建设意见篇4

近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在回答媒体提问时,分析了其中的一些“新”――新要求、新规定、新思路等。这些“新”,是建立在与2004年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对比之上。

这两个文件的颁布,相差6年。6年来,无论是经济社会环境,还是思想意识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如何体现在这两个文件之中?而文件的“更新升级”,又反映出观念与环境的哪些新特点?

从文件的结构看,一个重要变化是,《意见》把“提高依法行政意识”方面的内容放在了第二部分,而在《纲要》中,这是处于较为靠后的第十部分。在内容上,也更为具体。从原则性规定,到制度性要求,差别一目了然。

这样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对当前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瓶颈”的认识。这个“瓶颈”,正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正如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所说,这“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

《意见》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单独成章。在《纲要》中,只简单地列出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一条。这一方面是公众“四权”意识提高后,对“透明政府”“阳光政府”的进一步要求,另一方面是从《政府信息公开法》实施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而“创新政务公开方式”的内容,也显示了网络时代的新要求。

而一些内容在细节上的变化,则显示出依法行政科学化、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制度建设的内容也是如此,从《纲要》中制度建设以“立”为主发展到《意见》中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思路变化,更多强调立法重点、制度建设质量、程序和备案等内容。可见,在法治政府的“法制”建设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质量”“重效益”的时代。

法治文化建设意见篇5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深化“商事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三大领域改革为重点,做优做实“不见面审批(服务)”、“一门一网一次”、“3550”、“证照分离”、“一件事”、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改革等举措,加快构建覆盖全市、上下联动、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新型政务服务体系。按照规范自愿解散退出、稳妥实施强制解散退出、建立健全破产退出渠道、明确特定领域退出规则,推行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改革。(牵头单位:编办、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司法局,责任单位:政府各部门)

2.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四级四同”。以大数据分析研判为支撑,整合网格化、“12345”、数字城管等应用平台,推进公共治理服务与网格化管理一体化、闭环式运行,提升公共治理服务效能。全面清理各类证明事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对保留的证明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做到“清单以外无证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创新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措施,加快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实体一体化融合进程。优化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丰富公共法律服务内容,拓展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服务项目。推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法治化。鼓励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牵头单位:编办、公共治理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局、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3.保持一流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加强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严格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强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的意见》,健全政府合同管理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制度,加强履约管理,及时处置合同争议,严格兑现向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维护合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格按照《某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意见》规定,明确职责分工,规范项目实施机构履职行为,保障合作各方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发改委、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4.加强社会信用监管。健全失信惩戒制度,落实惩戒措施,推广“信易+”应用场景,使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引导经营者诚信自律,实现“阳光监管”。依托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强化信用归集机制,持续提升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功能,为推进信用监管做好信息化保障。加快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牵头单位:发改委、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5.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完善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应急响应制度。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供水安全保障,强化公共卫生管理,依法防控重大流行传染疾病疫情。开展打击食品药品和环境污染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依法惩治危害安全生产领域刑事犯罪。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不断激发基层民主自治活力。(牵头单位: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局、民政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6.全面落实地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严格贯彻《南通市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覆盖。(牵头单位:生态环境局、审计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7.围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保障。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等领域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改革导向,把规范性文件制定的重点放在城市管理、服务发展、民生保障上。制定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按程序要求抓好推进落实。(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8.提高制度建设公众参与度。借助各类信息平台,让更多群众和企业参与制规全过程。涉及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采取分片区、分层次、分专题座谈、听证的方式,专门征求有关群体、组织、行业协会的意见。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一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不少于30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政府立法建议、提案,回复率达到100%,无遗漏,不迟延。(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文件起草单位)

9.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严格落实《南通市南通市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实施办法》(通政办发〔2019〕96号),规范性文件应当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合法性审查率达100%,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集体审议。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的时间一般不少于5个工作日,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规范性文件不得增设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行政权力事项或减少法定职责,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规定出具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无谓证明的内容,不得违法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不得超越职权规定应由市场调节、企业和社会自律、公民自我管理的事项,不得违法制定含有排除或限制公平竞争内容的措施,不得违法设置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等。(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文件起草单位)

10.健全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清理、后评估机制。规范性文件按程序和时限报送备案,健全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机制。完善规范性文件清单管理制度,实行动态化、信息化管理,严控相关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数量。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开展实施后评估,选择1~2部规范性文件开展法律运行评估,后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修改、废止的重要参考,对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和废止。(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民主法治化

11.强化重大行政决策规范化建设。研究修订《某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制定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开。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材料归档和档案管理制度,实现重大行政决策年度目录事项全部立卷归档。注重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作用,为政府及部门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建言献策。(牵头单位:政府办、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12.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度。讨论决策事项,应当保证会议组成人员充分发表意见,行政首长在重大决策集体讨论会议上最后发言,并在集体讨论基础上做出决定。行政首长拟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在会上说明理由。讨论情况如实记录,不同意见如实载明。(牵头单位:政府办,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13.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决策未经合法性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不得以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合法性审查,合法性审查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政府及其部门在重大行政决策活动中,应积极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意见。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注重提高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法律事务的工作质量。进一步推动镇(区、街道)健全政府法律顾问机制,增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实效。加强对政府法律顾问的考核和评价。(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14.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后评估制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或者对其权利义务有重大影响的决策事项,应当采取便于社会公众参与的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一般不少于30日。重大行政决策的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的,应当组织对决策草案的可靠性和风险可控性进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明显未达到预期效果,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决策实施提出较多意见的,应当组织决策后评估。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重大行政决策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价决策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重要内容。(牵头单位:政府办、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5.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对市场监管、野生动物保护、卫生健康、文体旅游、生态环境、农林水利、城管综合执法指导监督。公布市级机关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开展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健全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制度。成立市行政执法监督委员会。有效整合执法数据资源,推进执法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及时解决因机构改革或综合执法改革产生的行政执法机关之间职权争议。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评估验收。(牵头单位:编办、司法局,责任单位:各相关执法部门)

16.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依托全市统一行政执法公示平台,主动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职责、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法律依据、运行程序、监督方式、救济渠道、执法结果等信息。结合机构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重新梳理并公布全市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事项等信息。建立行政执法统计年报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应于每年1月30日前公开本机关上年度行政执法总体情况,并报本级政府和本级行政执法监督管理部门。(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各相关执法部门)

17.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全过程记录的方式、记录内容、书面记录与执法文书管理、执法记录装备管理及监督检查机制,进一步加大执法记录装备的投入。对涉及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重大财产权益的现场执法活动和执法办案场所全程音像记录。完善执法环节,研究执法记录装备拍摄标准,确保全程记录执法行为、全景回溯执法环节。(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各相关执法部门)

18.全面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对全市重大执法决定目录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行政执法裁量标准,修订行政执法文书统一示范文本,发挥法制审核作用,统一审核标准,加强法制审核队伍建设,原则上负责法制审核的人员不少于执法人员总数的5%。强化全市法制审核人员队伍培养和轮训,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法制审核人员队伍。(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各相关执法部门)

19.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新法律法规等专题培训不少于40学时。严格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完善学习考试系统,实行信息化考试。完善执法人员库动态调整,实现实时更新。规范执法辅助人员资格管理,实现规范化辅助执法。行政执法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各相关执法部门)

20.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工作。落实《江苏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推行行政执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开展案件移送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活动,规范公安统一扎口受案审查等机制。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中心工作机制,规范运行“六个平台”,强化前期介入、合力攻坚,做好公检法案件办理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专家咨询平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司法局、公安局,责任单位:各相关执法部门)

五、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

21.加强诚信政府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严格规范作出各类行政行为的主体、权限、方式、步骤和时限,确保行政权力运行合法化规范化。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示范作用,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建立完善承诺事项的实施、督办、报告、公开回应等机制,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依法依规将公务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政记录、年度考核结果、相关违法违纪违约行为等信用信息纳入档案,将公务员信用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牵头单位:发改委、公务员局、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22.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监察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各镇(区、街道)各部门要认真及时研究处理人大、政协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有关意见,确保满意率达95%以上;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关注度高、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公益诉讼等行政案件按规定出庭应诉,出庭率达100%。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及时向法院反馈司法建议采纳情况,办复率达100%。自觉接受配合监察机关开展监督工作,及时向监察机关反馈相关建议采纳情况,办复率达100%。(牵头单位:政府办、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23.完善审计监督制度。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建立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实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牵头单位:审计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24.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的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整合各部门非紧急类政务热线,纳入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管理,并充分发挥作用。对新闻媒体曝光的违法行政问题及时进行调查核实,解释说明,并依法作出处理、反馈。加强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互动,重视运用和规范网络监督,完善网络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机制,推动网络监督规范化、法治化。加快推进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实行政务公开清单管理制度并动态更新。进一步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信息等制度,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最迟在事件后5个小时内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办新闻会,主要负责人要带头主动发声。(牵头单位:12345市长热线、行政审批局、公共治理服务中心、网信办、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25.完善调解、仲裁、复议、诉讼、信访、行政裁决等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有机衔接。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完善信息收集、报送分析和矛盾纠纷信息反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及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水平。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行政裁决工作的指导意见》,健全完善行政裁决制度机制。完善信访工作制度,推行群众合理诉求“最多访一次”机制。全面落实“领导包案”、依法逐级走访、分类处理信访诉求责任清单等制度,压实信访处理属地责任,引导群众逐级表达诉求和通过法定途径寻求救济。(牵头单位:信访局、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26.依法及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受案率、审结率100%。按照上级部署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完善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备,审查行政复议案件应由2名以上行政复议人员参加。强化行政复议诉讼纠错案件分析研判,落实行政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制度,实现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网上公开常态化。(牵头单位:司法局)。

27.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改进和完善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部门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年度集体学法不少于2次。明确年度“谁执法谁普法”普法项目清单。深入开展公民旁听庭审活动。定期开展“以案释法”宣讲活动。严格执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标准,按照“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要求,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牵头单位:政府办、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28.深化政务公开。推动政务公开内容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制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严格按照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机构改革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问题的解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机构改革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南通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规则》等要求,加大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动态调整、协调、受理、交办、答复等工作。(牵头单位:政府办,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七、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保障

29.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在推进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部署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政府常务会、部门办公会、镇党政联席会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30.制定法治政府建设规划。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实施以来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总结评估和群众满意度调查。根据国家和省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制定《某市法治政府建设方案(2021-2025年)》。(牵头单位:依治办,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31.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每年12月30日前,各镇(区、街道)各部门向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要通过报刊、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开。(牵头单位:司法局,责任单位:各镇(区、街道)、政府各部门)

法治文化建设意见篇6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理性的产物。2009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级干部进修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看守工作作为我国执法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也有相应的一席之地,探讨如何在看守工作中贯彻落实政治文明建设,对提高民警素质、保证执法质量、保障监管对象的合法权益都有现实意义。我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政治文明研究和政治文明建设将普及到社会政治生活的不同层面,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政治制度的创新,照亮人类政治发展的大道。一、政治文明的涵义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的“政治文明”条目:政治文明,即“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在人类历史上,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通过对社会革命改造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形态。在新的社会形态里,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政治统治,需要建立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主制度。在这些制度中,人们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实现程度相应获得新的提高,这就是政治文明进步。”通过对这段话的辨析,结合对历史上政治文明概念的变迁的考察,我们可以概括出政治文明涵义的基本要素:第一,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政治意识、制度文明和法治文明等只是政治文明的构成因素,不能代替政治文明;第三,政治文明与政治文化有较多联系,但只有进步的政治文化才可称之为政治文明;第四,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包括静态的进步成果和动态的进化过程两个层面,不能将之视为仅仅是过去的政治成果;第五,政治文明是一个整体,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二、政治文明的结构体系与看守工作研究对象政治文明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政治进步形态,是一个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协调有序的政治系统。我们可以将政治文明化分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看守工作也可按研究对象来加以划分。从研究的主体对象(人)看;一类是我们的看守民警;一类是被监管的对象;从研究的客体对象(工作)看:看守所的工作可分公安行政和对监管对象的管理两类。下面,我将结合政治文明的结构体系,探讨看守所不同类型的对象所要达到的政治文明建设目标:1、提升素质,实践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政治之所以蕴含着文明,主要是因为政治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而不是自然发生的。如前所述,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而这种进步状态首先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其次才表现为制度和行为。有了这种精神意识,人们才去建立制度和规范,并运用这些制度和规范去约束人们的政治行为。因此,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政治意识文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看守工作中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开展:我认为应该按照研究主体的不同,加以区分。对于看守民警(包括领导干部),我们应该运用政治思想教育、政治道德教育、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等手段,着重使之养成具有良好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四个方面的文明的政治心理;具备公平、公正、理性、权责一体为核心的政治道德。对于监管对象,我们要对其进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和法制教育,使之达到认罪服法,知法守法、积极改造的文明个体。2、规范看守工作,实现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是政治意识的承载者,同时对政治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政治制度一旦建立就必然成为政治行为的约束者,而且它的作用也必须通过规范政治行为而体现出来。在看守工作的建章立制方面,近年推行的警务规范化建设可以说是对政治文明建设的富有成效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成绩。我认为在制度文明建设方面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审慎原则。审慎就是负责任,是重分析而非规定。我们应该认识到一项制度不是把人的精力导向某一个单一目标的导管,也不能想象出一个多种用途的渠道来补救这一形象。一项制度实际上是一个活跃的事物,自行突入一个有各种相互作用的力量的领域,以复杂的形式和在不同程度上改造这些力量。因此,我们不能对后果的复杂性掉以轻心,粗制滥造制度。(2)制度建设的规制功能要合理、合法。政治制度的重要功能就是给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划定边界。对于看守所而言,任何制度只要是关于民警与监管对象或者是两类不同的工作的,就必然会涉及到权利义务的重新界定。由于在押人员属于弱势群体,所以我们在制度建设时,首先要把握好权责规制的合法性,以确保制度不会侵犯客体的权益,具有长远性和可行性。其次,还应该从合理性方面加以考虑,不能出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欲望驱动,无视在押人员的合理要求。制度的建立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要经得起公开的考验。(3)要寻找制衡措施。制度可以说是一种博奕的结果,它体现了态势的均衡。在看守所内,这种均衡由于人员权利的不一,其均衡点是偏向于我们的民警这一方的。任何制度如果想长期存在,必然要有制衡,而不能依靠强力和机遇。看守所制度的制衡力来源于外界(人民群众和相关单位)和所内(在押人员)两方面,后者也就是赋予弱势群体对制度的监督权。3、推进看守工作管理水平,表现政治行为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讲,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还不算是政治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才是真正的政治文明。因为没有政治行为文明,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就会无从表现出来。政治行为文明的灵魂是有序。由于政治本身是“众人之事”,因而,任何形式的政治行为都会是一种群体行为活涉及群体的行为。而只要是群体行为,必然就会有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因此,有序可以称为政治行为文明之魂。在看守工作中,是否能保证监所秩序井然是衡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看守所工作的有序实际上秩序和自由的完美契合。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对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最大保障,包括对因人员的不同性质而产生的不同层次权利的保护和对违反监所管理规定人员的依法处罚;二是对管理工作权限的明确,杜绝执法和管理中存在的滥用职权现象。三、如何通过看守工作实践政治文明我认为看守工作中实践政治文明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1、法律素质是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民警和在押人员普及法律教育。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然要求公民法律素质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同步进行、同时提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一是依法治国要求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作为看守民警,不懂法不知法,何以当家作主?二是扩大基层民主,让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在押人员法律知识贫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何谈起?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公民生产、生活、工作,处处遇法,事事有法,在押人员如果不知法,不具备法律素质,今后走向社会势必寸步难行。2、要对在押人员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合法权益。看守所在押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为:(1)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2)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3)一审被判处死刑等待执行的罪犯。第一类人员中,还包括部分一审被判处有罪,等待二审裁定的人员;同时判处徒刑的人员以其政治权利是否被剥夺,又可以再细分为两类人员。在监管工作中,我们应该认清这些关押对象权利层次的不同,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合法权利。当前在看守工作中,在押人员的有部分权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已经萎缩:如(1)《看守所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犯每日应当有一至两小时的室外活动。个别看守所由于场地限制,无法实现。(2)《看守所条例》第十条规定了看守所收押人犯,应当进行健康检查;第二十六条规定人犯患病,应当给予及时治疗。但对于关押期间,在押人员的身体健康权则没有明确规定,其原则似乎是“无病不理”。我认为应该参考正常公民每年对其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一方面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保障了监所的安全。3、赋予在押人员意见表达权。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六大自由或权利,我们可以简称为意见表达权。我国宪法很重视这六项权利,不仅如此,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还制定了许多相关法律以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看守所在押人员也是公民(即使被判处死刑,也没有剥夺其公民权),我们应承认他们有表达意见的权利,这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承认他们有意见及意见表达权,就是把人当人,而不是当成能发声但无意见的动物。赋予在押人员意见表达权对于改进我们的工作,防止腐败现象都有监督作用。4、慎用处罚权。对在押人员的处罚,《看守所条例》规定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违反监规的;第三十六条规定:看守所对于违反监视的人犯,可予以警告或者训诫;情节严重,经教育不改的,可以责令具结悔过或者经看守所所长批准予以禁闭。一种是构成犯罪的;第三十七条规定:人犯在羁押期间有犯罪行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将情况通知办案机关依法处理。这里主要谈第一种,对违反监规的,处罚应该慎重,尤其是要合乎程序。条例中这条规定的立法本意应该是有两道程序,对违反监规的,首先给予警告、训诫;当警告、训诫后,情节严重,经教不改的,再禁闭。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慎用处罚权,要按照程序走,不能逾越,一步就跳到禁闭。5、行政透明化。《看守所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人犯在被羁押期间,遵守监视,表现良好的,应当予以表扬和鼓励;有立功表现的,应当报请办案机关依法从宽处理。对此,我支队专门建立了相关的减刑假释细则,但无论是条例,还是细则,似乎都将这条规定视为公安内部的行政审批制度,没有较多地考虑已决罪犯的知情权。而这项制度一方面恰恰涉及到在押如人员自身的最大权益;另一方面对申报减假人员的资格评估,缺乏来自制度外的监督机制。一项行政制度是否合理,除了在制定时要客观、公正合理划分权责外,还需要在执行时有透明的环境和来自制度外的监督制约,才能逐渐完善。参考资料1、[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宪政论》2、[德]克劳塞维茨《论战争》3、[美]汉米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3、虞崇胜《政治文明论》4、应松年《依法行政十讲》5、范振雄: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6、范忠信:生存权、意见表达权与人权7、洪艳蓉:现代法制中的弱者保护8、张方:法律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

法治文化建设意见篇7

>>农发行:依法从严全面推进现代化对建设现代农发行的思考管窥“豫资模式”推进农发行现代化建设农发行全面安排部署秋粮收购信贷工作白山农发行开展征信管理全面检查等特色化发展:农发行营销战略的核心农发行如何支持城乡一体化?农发行如何应对购销市场化挑战永吉县农发行工会积极推进规范化建设农发行江苏省分行全面开展密切联系群众活动省农发行与省农信社建立全面业务合作关系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强化信贷支农推进重点业务发展永吉县农发行不断推进深层次企业文化建设蛟河市农发行推进作风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白山农发行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和案防安保工作农发行珲春市支行积极推进项目储备转化落地靖宇县农发行扎实推进旅游扶贫贷款业务海南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及农发行信贷支持建议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 农发行面对新选择农发行支持魏桥纺织产业化发展侧记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政治>农发行:依法从严全面推进现代化农发行:依法从严全面推进现代化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本刊记者")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解学智(左二)在临颍县土地银行查看农户的土地证

“依法从严治行”成为农发行新一届党委治行理政的首要战略布局,农发行正沿着法治轨道不断推进现代化。

农发行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强力推进从严管党治行,研究制定了《关于依法从严治行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指导意见》,构成了从严管党治行的姊妹篇。农发行董事长、党委书记解学智同志指出:在目前反腐败形势严峻复杂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从严治行压力不小,不敢掉以轻心。

制定依法从严治行指导意见,系统提升全行治理水平

农发行党委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在组织专门力量对国内外金融机构深入调研、主动与领先银行进行座谈交流、充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依法从严治行的指导意见》,这是农发行历史上首个关于系统加强全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该《指导意见》是以实现全行依法合规经营管理为目标,以完善内控体系建设为核心,通过建立健全依法从严治行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依法从严治行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和刚性控制能力。具体包括五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形成操作层面要求具体、内控层面措施严密、检查问责层面清晰有效,各层面制度规定之间相互衔接、标准统一的制度体系。二是强化合规教育,倡导法治精神,培育合规文化,让全行员工都成为依法从严治行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三是强化制度执行,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是强化检查考核,研究依法从严治行量化指标,把考评结果与授权权限、信贷资源与财务资源、绩效薪酬分配、评优评先、干部选任等挂钩,让依法合规经营的得到表扬、看到实惠。五是强化追责问责,明确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依据和标准,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了使这五方面重点任务切实落到实处,总行将此细化为40条实打实的工作措施,逐条明确了责任部门、具体要求和实施路径,在“依法从严治行”的顶层设计上真正做到忌虚忌空、从严从实。

开展全行大讨论,提高依法从严治行的思想认识

《关于依法从严治行的指导意见》的制定过程并非闭门造车,而是秉承了新一届党委“开门搞改革、全员促发展”的工作原则,鼓励全行员工积极参与、建言献策,真正实现全行性制度的共同制定、统一执行。在前期起草阶段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的基础上,农发行总行印发了《关于在全行开展“依法从严治行大讨论”暨对〈关于依法从严治行的指导意见(讨论稿)〉征求意见的通知》,拉开了全行“依法从严治行大讨论”的帷幕,通过讨论将全行员工思想、认识统一到总行新一届党委依法从严治行的决策部署上来,并充分征求广大干部员工特别是基层同志对《指导意见》的意见建议,以期将《指导意见》修改得更完善、更切合实际。总行党委对大讨论活动科学部署、强力推进。总行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首先在总行党委会议上就《关于依法从严治行的指导意见》进行讨论,结合全行经营管理实际自揭“家丑”,坦诚直言,给大讨论活动带了好头。

观念在讨论中更新,思想在碰撞中统一。全行2000多个机构5万余名干部员工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大讨论活动中,做到每名员工都与《指导意见》见面、每名员工都就“从严治行”表态。基层行干部认为《指导意见》给他们撑了腰,为他们提供了管理依据,使他们在工作中敢管、能管;员工们认为“这样抓才像一家银行,发展才有希望”。各级行充分结合经营管理实际,提出意见建议共计800多条,总行对这些意见逐条进行了认真推敲、充分采纳,对少部分未予采纳的意见也及时与相关分支机构进行了沟通解释,不仅确保了《指导意见》各项规定的科学合理,而且有助于避免在下一步执行过程中产生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制度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经过对《指导意见》三上三下、数易其稿,使其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全行上下的期盼和共识,为“依法从严治行”凝聚了合力,增强了动力。

法治文化建设意见篇8

【关键词】村镇规划;村庄整治;规划方法

0引言

由于顺德城乡发展初期未得到系统规划,导致村内基础设施配置不合理、道路交通系统建设不健全、土地开发无序粗放、河涌水系污染严重等后果。由于顺德区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村庄整治与国内其他城市差异较大,国家颁布的村庄整治规划方法的适用性受到一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顺德区村庄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顺德区村庄发展历史,借鉴国家规范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法。

1我国村庄整治现状

1.1法律背景

1993年颁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是指导我国村镇建设的基本法规,在之后的十几年中,该条例对促进村镇建设活动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继后在2005年,我国出台了《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村庄整治技术导则》等相关规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意见。12006年,我省建设厅颁布了《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引》,对村庄的建设和整治提供了指引。随后我省颁布《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该意见配合广东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战略,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我国村庄整治成效及存在问题

我国多年来的村庄整治已有众多成果。例如,通过用地布局的调整节约出部分土地,为村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途径;通过基础设施的整治,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规划质量不高,村庄规划中内容不够深化、细化;二是硬件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住宅建设、公共建筑、道路交通、绿化景观等方面;三是资金管理不科学,资金投向不明确;四是公众参与性不强,行政干预过度等。

2顺德村庄整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集约用地的需要

过去30年,顺德依靠自身长期集聚形成的家电、家具等传统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由于这种“内生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加上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顺德早期乡村的经济发展大多是依靠粗放的土地使用方式。但从当前的发展实际看,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从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增长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有效控制土地增量、合理确定发展规模的要求,意味着增量发展不再是未来的主要方式。2近年来,顺德为应对土地资源紧缺、土地利用低效、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形象提升等一系列问题,亦逐步明确不能再以增量土地换取经济发展,需盘活存量用地,谋求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2.2传统村落布局的破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生活理念的矛盾加深。部分村庄为新增建设用地而填埋鱼塘、推平山体,为满通需求而覆盖村内河涌,为生产需要而占用或拆除古建筑等等,如此盲目粗暴的改造方式使得村内肌理破坏,改变旧有的文化活动场所、街巷空间,进一步导致邻里关系的淡漠、村落文化的缺失。

2.3生活环境亟需改善

明清以来,顺德掀起“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高潮,逐渐形成桑基鱼塘的水乡景观。直至80年代,村办工业起步发展,村内兴起“前店后厂”的模式。90年代至00年代,顺德专业市场与村办工业蓬勃发展,为现时的经济实力打下基础。根据顺德区2011年工业用地普查数据,顺德镇级以上工业区占全区工业用地比例比约33%,村级工业点占比约67%,可见顺德工业以村级工业为主,但这些村级工业点零星散布在各个村居,布局相对较为分散。而且早期工业废品处理不规范,工业污水直接排放至河涌,工业点与村民居民点缺少隔离带,加上空气、噪声污染等问题,极大的影响村民生活环境质量。

3顺德村庄整治的规划方法和方向

3.1弱化规划中的规模预测

控制村庄发展规模,把握村庄发展方向,弱化规模预测对村庄发展的干预。具体为:一是控制村内建设用地规模。建议逐步淘汰村内污染严重的工业,其他零散工业点则逐步迁至镇级以上集约工业区。不盲目增加建设用地,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商业用地的需求。二是合理预测村内人口规模。例如某村规划是通过自然增长率6‰计算新增户籍人口,通过规划新增的商业设施用地计算新增的暂住人口,如此机械式的计算方法忽视了村庄的实际发展需求。村庄的人口预测不宜直接套用城镇的人口预测方法,而是应该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预测。

3.2梳理村落空间的规划方向

依托村落历史文化,结合村落建筑特点,因地制宜梳理村落空间。主要是把控村庄的整体空间格局,挖掘并保留街巷特色,整理公共空间等。例如某村为保护村内历史文化特色,首先根据保护层次划分了重点控制历史街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其次从建筑的体量、立面风格以及所形成的视线通廊等方面控制村内的整体空间格局;然后从街巷的村落肌理、空间尺度、街道界面材质等方面进行保护;再加上复兴原有的公共空间、结合特色建筑设置公共空间等手法,形成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

3.3改善生活环境的规划方法

以村民的生活为本,利用规划方法整治村内生活环境,提升村庄环境品质。村内环境整治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道路系统的完善,道路的建设是以满足村内生产和生活需要为目的,在原来道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拓建,而且需要根据道路的功能选用不同的路面材料及配套道路设施;二是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整治,包括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卫生所,健身场所等,可通过活化旧建筑设置室内活动场所,配合绿化设施设置室外活动场所;三是环境卫生设施的整治,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回收站等,例如某村采用农村污水分片分区、就近收集处理的模式,禁止农村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使河涌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村内建设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对垃圾进行统筹收运,代替原来的垃圾池、垃圾屋,防止垃圾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大大的提升村内环境质量。

4结语

本文在分析顺德区村庄整治规划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应该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作出人口规模的合理预测的做法,梳理村庄空间结构应遵循村落历史文化,结合村落建筑特点的原则,具体从道路系统、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三个方面提出整治规划应对方法。在后续开展的村庄整治规划中,建议贯彻本文提出的方法,减轻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影响,提高顺德区村庄人居环境,进而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法治文化建设意见篇9

为进一步加强法治交通建设,推动交通依法行政,规范交通执法行为,现就2014年度法治交通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职责,大力推进交通依法行政进程。深入贯彻省交通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和区法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法治建设纲要》在交通领域的贯彻落实,着力提升交通行业形象,实现交通行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二、强化法治交通意识,实施依法管理

1、全面增强法治观念,切实树立法治交通意识。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方法使干部职工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把依法办事作为交通决策、管理、监督的基本定位和前提,使交通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使依法行政贯穿于交通管理的各个环节。各单位要依法履行职责,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法律的基本原则,体现法律的公正、公平,以法治保障交通事业的健康规范发展。

2、减少和简化交通行政许可行为。既要发挥交通行政许可在管理运输市场和交通建设市场,保护公路、航道财产,维护内河交通安全秩序等方面的作用,但又不能把行政许可作为交通行政管理的唯一方式,更不能把行政许可看作是权力的来源。积极探索开展网上许可。现行实施的交通行政许可事项,按照法定程序,要尽可能简化,能当场办理的,应当场办结;确需实地勘查或进行其他实质性审查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办结,并告知办结期限。通过行政许可监督、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行政许可听证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交通行政许可行为。

3、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大行政许可、执法稽查、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等重要岗位和环节监督管理和治理,进一步加大预防、惩处腐败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权力的阳光运行。

三、完善交通行政决策程序,形成民主和科学的交通行政决策机制

1、完善交通行政决策程序。凡单位重大事项,必须经过调查研究,进行合法性和合理性分析,经过职代会、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对涉及面广、与干部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还可以通过公示或者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交通行政决策事项的结果都应当公开。

2、用制度保障科学民主决策。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公开、民主、科学决策的各项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决策行为。诸如集体决策事项确认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听证认证制度、公示征求意见制度、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度、决策评价制度等等。通过建立并执行这些制度,要使交通行政决策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更符合科学、民主的决策要求。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1、严格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按照主体规范、职权程序规范、依据和文书适用规范的要求,依法办理交通行政许可、征收交通规费、实施行政处罚(处理)、强制措施等行为。对上述规范内容要逐一进行细化,使每一项规范成为每一个具体行政行为的判断标准,要使规范执法行为既成为理念,又有可遵循、可对照的具体标准,从而通过这些标准约束交通行政执法。

2、处理好合法行政和合理行政的关系。在依法行政的同时,大力推行人性化执法,正确处理好依法办事与人性化执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执法原则性与灵活性、执法动机与执法效果、社会形象与部门执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责,又充分体现执法为民和文明执法。细化交通违法行为认定标准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进一步拓宽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免罚制度的范围,使行政处罚真正体现立法原意,体现处罚价值,体现过罚相当。

3、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执法人员大专以上文化准入制度,岗前培训制度,文化素质达标工程、执法行为规范化工程。抓好执法人员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立健全执法人员的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推进形成执法人员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强化执法人员在岗培训,大力加强执法人员法律适用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训,结合执法实践,侧重操作实务培训。加强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廉政勤政教育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执法权力观和荣辱观。逐步培养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觉能力和自我提高的主动性。

4、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各交通执法单位应当建立有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处理)、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案件的卷宗,对有关监督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进行立卷归档。认真组织行政执法文书案卷的评查,提出针对性指导、改进和完善意见。

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深入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根椐局“五五”普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交通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落实领导责任制,注重普法实效,大力宣传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增强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逐步营造与法治交通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教育形式。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多渠道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形成交通普法宣传的立体格局。

2、建立并落实领导干部与职工学法制度。做到局领导成员每月一次集体学法,下属单位每月一次集中辅导,干部每月一次法律讲座,职工每月一法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和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了解国家基本法和掌握交通实体法的规定,增强法律素养和专业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矛盾。

六、加强对建设法治交通的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1、加强对建设法治交通工作的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建设法治交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建设法治交通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切实摆上位置,把法治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局和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建设法治交通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法治交通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

法治文化建设意见篇10

【关键词】法治政府;外源式;路径选择;途径

政府法治建设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我国政府法治建设已历经60余载,虽其间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但还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0年11月8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纵观历史,我国政府的法治建设程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直接相关,并深刻影响到其转变与发展。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政府法治化建设的核心,但对其建设路径的理解仍众说纷纭,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路径

法治政府的路径往往会受到该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以及国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有学者从推动政府法治进程的主体和动力的不同将政府法治化道路分为以下两种:社会演进型法治化道路和政府推进型法治化道路。还有学者从人类法治化进程出发,借助于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中的相关理论,将人类的法治化道路区分为两条:一条是英美的以普通法为核心的法治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大陆的以法治国为核心的法治主义路线。这两种分类方式,前一种强调在推动力量上的差别,后一种强调在法治来源上的区别,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能整合两种分类方式,避免交叉,可将政府法治化路径分为内源式和外源式两种。

(一)内源式政府法治化

内源式政府法治化路径是指推动政府法治化的力量来源于本土的自发演进,是民众法治意识逐步积累的产物,而且法制的形成大多注重法治化进程中的相关先例和经验。可见,内源式政府法治化路径完全建立在社会自发演进的基础上,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演化方式。英、美等国大致属于这一路径的典型。

(二)外源式政府法治化

外源式政府法治化路径是指政府法治化的力量来源于市民社会之外的力量,诸如政党和政府等,一般是这些力量借助于外来法治思想依赖建构的产物。外源式政府法治化完全依赖于法制设计者的理性,是其有目的、有步骤地以计划的方式予以推进的过程。一般而言,对人类理性的重视和推进政府法治建设所需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的匮乏往往是一国选择外源式政府法治化道路径的基本条件。另外,由于外源式路径可以缩短法治进程、降低探索成本、减少社会震荡等优点,更能为政府所接受。

二、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路径的影响因素

(一)国内环境

1.中国传统法治资源的贫乏。西方法治国家的发展表明,现代法治必须扎扎实实地建立在所有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对人权的尊重及对权力的不信任等深厚的公民文化基础上,一旦缺乏这类文化,国家的法治化进程就难以获得持久的推动力。由于我国社会传统的法治基础薄弱,基层民众缺乏一种法律理性精神,在普通中国百姓的心里,权力是第一位的,法律一般不是首要考虑范围内的事,而这又导致两种现象:一是普通百姓的“自卑自弱意识的强化,对合理的政治权利的自我放弃。”二是“在没有一种公正的国家法律秩序的前提下,清官的形象就在软弱无能的普通百姓的心目中高大起来,他们是全知全能的法律化身。”正是由于民众法治观念淡薄,对法律信任度不高,依赖性不强,甚至认为“政府说了算”天经地义,使得依法行政缺乏法治的传统和动力。

2.我国政府主导改革的现实。我国改革的基本特征是:在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的前提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说我们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这不对。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经济要有一个稳定的局势,中国搞建设不能乱。”考究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可以看出,改革是政府主导的,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政府一直在发挥着绝对的推动作用,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还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时期的体制,直至现在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的胡温体制,正如邓小平一直强调的“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

3.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一般来说,时间越紧迫,采取外源式法治化路径的可能性就越大,特别是在缺乏稳固的文化资源时,外源式政府法治化路径就会受到重视。布鲁斯・坎格尔指出:当一个国家处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键关口,移植某些先进的制度可以成为推动这个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催化剂。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西方主要国家的现代化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是一个以自然演进为主的现代化过程,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是从清朝末期开始的,但是那时的现代化只是初步的。由于封建传统势力的阻挠,现代化的进程十分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中国开始真正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紧迫而现实的。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

外部因素是一个国家政府法治化路径选择的重要影响条件,如果一个国家比较保守或封闭,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即使外部因素的影响力很大。西方在政府法治化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成熟和成功的,值得我国借鉴与参考。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对国外先进法治思想是有保留、试探性的引进与移植,并且相对注重其外在形式,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外来因素对我国政府法治建设已经存在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逐步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经过近三十多年自己的摸索和对国外经验成就的借鉴,中国政府法治化建设已开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三、我国政府法治建设的途径分析

基于中国传统法治资源的贫乏、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现实性、政府主导改革的现实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等因素,分析我国多年来的政府法治化之路,可见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的是一条外源式道路――政府主导推进的法治政府建设之路。结合我国政府法治建设的实际,当前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事关依法行政全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强化法治意识,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一)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法治意识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首先,树立法律至上观念,提高领导干部法制意识,当前,提高广大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强化他们的依法行政意识。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掌握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内容;其次,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拟任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任职前要考察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情况;最后,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完善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制度。要通过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制讲座等形式,组织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和与履行职责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

(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大量的经常性管理活动,总理有一句名言“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据统计,我国80%以上的法律和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负责实施80%以上法律法规的行政机关能否严格依法行政,对于社会的有序运行和法律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是重点环节。首先,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其次,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权限,明确责任,推进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乱执法问题;最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行政机关都要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执法。加强程序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保障程序公正。

(三)强化监督严格问责

首先,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上级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障和支持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不断拓宽监督方式和渠道,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其次,严格行政问责,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追责力度,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四)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

首先,要突出政府立法重点。要按照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活力和竞争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公平正义、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与制度建设;其次,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政府立法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切实增强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再次,加强对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坚持立“新法”与改“旧法”并重,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和国务院各部门要严格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最后,加强制度创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要按照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要求,对已有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不断推动制度创新,为政府法治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袁曙宏.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J].求实.2006(18)

[2]王宝明.新中国政府法治60年[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5)

[3]王蓓蓓.政府法治化的路径选择及转向[J].江汉论坛.2010(8)

[4]申来津,叶敏.法治政府的人本理念与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07(6)

[5]杨文圣,李仕文.构建法治政府之路径探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5)

[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eB/oL]见.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