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实践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3:00

思政实践计划篇1

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依法行政、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和经常性工作。由于行政法制建设在我国是相对较新和较薄弱的领域,行政法律规范和行政程序制度不完善,对行政执法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不论是从意识上还是制度上都有待加强,以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如何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我省从2000年以来,开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探索。省计生委制发了《河南省计生委关于建立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和《河南省计生委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实施办法》,分解了目标、任务,规划了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落实了领导、机构和人员。把严格执行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充分尊重并维护公民在生育上的合法权益,建立科学、高效、严谨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体制,提高计划生育法治管理水平,正确执法、文明执法作为我省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目标。为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从清理规范行政执法主体,确保行政执法行为主体合法;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保证抽象行政行为合法;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确保行政执法行为程序合法;建立执法监督体系、促进正确执法;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现权责统一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在计划生育这一涉及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与公民个人的生育权利交汇的特殊领域,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应着力解决好真正树立行政机关权力应受制约的观念;基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主体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统一规范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监督、评估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计划生育 行政执法 责任制 实践探索

近年来,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导下,各级政府机关和所辖的行政管理部门,结合执法职能特点,先后开展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试点和推广工作。我省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也相继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何在新形式下不断深化、发展、提高,一方面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其理论构架中寻找支撑、开拓思路,丰富和完善执法责任制的内容。笔者试就此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一、全面准确地理解行政执法责任制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必要性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又进一步要求“加快推行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依法行政、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和经常性工作。由于行政法制建设在我国是相对较新和较薄弱的领域,行政法律规范和行政程序制度不完善,对行政执法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不论是从意识上还是制度上都有待加强。从我国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实际看,行政机关片面重视“权”而忽视“责”。凭执法者个人好恶行使、搁置或拖延职责的现象相当普遍。因为这些行为没有过到应受法律制裁的程序,难以追究法律责任或受到司法监督,而客观上这些不当或轻微的违法行为对管理相对人权益的损害是最常见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滥用权力、办事拖沓、程序繁冗甚至故意刁难、增设障碍的现象求告无门。基于此,行政执法责任制势在必行。

(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内涵和外延

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行使权力的最基本准则,是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制建设本身发展的结果。依法行政的内涵包含职权法定、法律优先、法律保留、依据法律和职权与职责统一。权力和义务的统一是基本的法律原则,职权与职责统一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理论依据。宪法、法律授予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它与公民的权利不同。公民的权力是私权,私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但行政机关的职权是公权力,公权力不仅是可以行使而且是必须行使,不能放弃。法律授予行政机关的职权,实际上也就是赋予行政机关以义务和责任,行政机关必须尽一切力量去保证完成。因此,行政机关的职权从另一角度说,就是职责。放弃职权、不依法行使职权,就是不履行义务,就是失职,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行政责任的重要部分,专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产生的行政责任。广义的行政责任是行政法律规范要求行政主体在具体行政法律关系中履行和承担的义务。这种义务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指行政主体必须按行政法要求进行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另一部分是指行政法主体由于不履行前一种义务而引起的法律后果,即依法形成了一种新的义务,而且当事人必须承担。因此,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行政责任的具体表现方式之一。行政执法责任制不仅是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引导、规范、制约和预决,也是对违法或不适当的行政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

行政执法责任的种类包括行政政纪责任和行政侵权责任两种。政纪责任的原因是国家行政机关人员违法失职行为,责任的形式是行政处分;行政侵权责任的原因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职务过程中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相对人的损害。责任形式以金钱赔偿为主,以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为补充。

(三)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本要求

一是权、责的对应和统一。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有权即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应追究。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依法行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权利和责任并重,这是行政执法责任制区别于其它工作程序制度的关键。只有职权而没有责任的规定,与岗位责任制没有多少区别。

二是执法责任要具体。行政执法责任是一利法律责任而非道义责任。执法责任制解决是没有正确执法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执法行为的责任。因此,必须结合本机关、本部门的实际,规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责任条款和形式,既要有实质内容,又不能照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才能解决法律调整之外的行政执法行为损害相对人权益的空档。

三是不能以行政执法责任制替代法律责任或政纪责任。行政执法责任是一种独立的责任,不能与其他法律责任或纪律责任相互代替。不能因为承担了行政执法责任而免除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如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我省从2000年以来,开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探索。省计生委制发了《河南省计生委关于建立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和《河南省计生委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实施办法》,分解了目标、任务,规划了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落实了领导、机构和人员。一部分市、县(区)计生委也相继制定了具体实施措施。从根本上来看,行政执法责任制就是为了保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减少或杜绝执法违法或执法不当的现象发生。所以,我们把严格执行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充分尊重并维护公民在生育上的合法权益,建立科学、高效、严谨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体制,提高计划生育法治管理水平,正确执法、文明执法作为我省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目标。把保证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为落实执法责任制的具体途径,以权、责、利的明确划分和有机统一为中介,从执法主体、执法职能、执法程序、执法监督检查、执法责任、错案追究等各个环节入手,来具体落实和推行执法责任制:

(一)清理规范行政执法主体,确保行政执法行为主体合法

主体合法是保证行政执法行为合法有效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决定主体是否合法的因素有:是否是依法设立的组织;行使行政职权是否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是否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针对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实际,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依法清理行政执法主体。尤其是对涉及到实施计划生育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的主体资格权限进行严格审查,禁止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机构组织从事行政执法。坚决取缔由临时人员组成的小分队、突击队、宣传队等形式。二是严格要求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全省行使执法人员凡未经行政执法培训和资格考试合格的,一律不发给《行政执法证》或《行政执法监督证》。三是坚持了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明确未出示行政执法证的行政执法行为无效;四是在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中,分解明确各级计划生育部门有关执法机构、人员的执法任务、执法依据、执法职能、工作程序制度和执法责任,接受公开监督。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保证抽象行政行为合法

规范性文件一般是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直接依据,对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更大更广泛的影响,一些乱收费、乱罚款等违法行为也常常借助规范性文件实现。因此,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是落实执法责任制的重要方面。对此,应重点抓好制定、清理和备案审查三个环节。一是严格依照法定职权,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制定规范性文件,不得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下级政府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不得与上级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与政府的规章、规范性文件相抵触。二是在实施执法责任制之初,对计划生育系统制发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对继续有效和应修改或废止的行文公布;坚持法律法规或上级规范性文件出台后,对照检查原有规范性文件,凡抵触的一律修改或废止。三是制定规范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范围、审查机构、审查程序、审查办法和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要求全省各级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法规科(处)负责本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内部职能机构起草的规范性文件应先经政策法规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再送办公室核稿。重要的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由政策法规处牵头组织起草并送分管领导审签。

(三)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确保行政执法行为程序合法

在《行政诉讼法》实施初期,程序违法是导致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行为无效或行政诉讼败诉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影响行政执法水平的状况,九十年代初,我们就开始探索制定计划生育主要行政执法行为程序并不断加以总结完善,在实施部门执法责任制过程中,我们把建立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制度作为基础工作的重点,使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在调查取证、审查、许可、审批、核准、处理、处罚以及复议应诉各环节都有章可循。还制定了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法规规章实施情况报告制度、规范性文章备案审查制度、大案、要案申报制度、法制工作统计制度等内部工作制度。做到外部行政执法程序和内部行政执法程序并重。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文书是行政执法行为的记录和反映,是开展行政复议的基础,也是行政应诉成败的关键。我们制定了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文书格式,并于2001年元月1日起在全省启用。随着国家“一法三规”和我省《条例》的相继颁布或修订,我省以前的行政执法文书格式还将作一些必要调整和完善。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和文书,充分发挥了统一协调、监督约束、矫正补充功能,充分保障了管理相对人的实体和程序权利。

(四)建立执法监督体系、促进正确执法

权力缺乏监督,必将导致腐败。有效的监督,可以预防和制约违法行政。应把建立高效运转的监督机制作为实施执法责任制的重要环节,逐步形成以计划生育法制机构为主体,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政纪监督、计划生育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群众监督综合发挥作用的监督体系。从1991年开始省人大连续三年对各级政府贯彻实施《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的情况进行检查,省政协人口组或人口环境委员会每年都要对计划生育执法问题进行调查。省计生委每年要组织全省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自查和抽查。对重大的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省计生委坚持事前指导和事后监督。同时,全省广泛开展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活动,公开办事程序和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了计划生育和行政违法有奖举报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五)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现权责统一

违法的行政行为受到追究和惩治,是落实执法责任制的最终环节,有错必纠,违法必究,才能体现真正的法制精神。由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绝大多数是由基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最容易发生在乡镇一级。执法责任制是否在乡一级落实是执法责任制能否真正落实和发挥作用的关键。我们在全省各级推行的情况下,把县、乡两级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作为重点,要求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和类型,细化错案追究责任制。每一件错案与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挂钩,对履行职责的考核与年终目标考核和经济奖惩密切相关。从制度上禁止了或推诿责任、徇私枉法等情形发生。

三、探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一种程序法上的制度,仍然应遵循现代国家行政程序法把保障公民权利、扩大民主参与机制、提高行政效率作为重要目标的模式。在计划生育这一涉及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与公民个人的生育权利交汇的特殊领域,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应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真正树立行政机关权力应受制约的观念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首先要清晰地认识到,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实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一种措施和保障,是对行政主体“权责统一、实施监督、违法必究”的具体体现。它重在对行政主体执法行为指引、规范、制约和预决,其相对应不言而喻的就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维护和保护。在以往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过程中,公民的实体和程序权利被忽视,义务繁琐、权利虚薄,权利义务严重失衡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有利于防止滥用行政权力,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防止和惩治腐败,保持政府廉洁,有利于促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同时,也是顺应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方式转变和“小政府、大服务”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的。

(二)基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主体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如何认识和定位最基层的行政执法主体既是立法上的重要问题,也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不能回避的问题。就全国范围而言,在《人口计划生育法》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前,各地法规规定的基层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主体有三种: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其中以规定乡镇压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为基层行政执法主体为多,涉及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行政执法权往往也集中于此。因为具体的管理措施、方法和手段等具体行政行为通常是通过最基层的行政执法主体而加诸于管理相对人并影响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这种基础执法权属的差异,导致以上各级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主体相应职权和职责参差各异。在讲求法制协调统一的法治国家,是极其不和谐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社会抚养费管理办法》颁布以后,重新确认了县级计划生育基层执法主体地位,这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法制统一的需要。那种认为这是削弱或剥夺乡一级政府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权的观点是不适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和中国的基本国情的。

(三)建立统一规范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

在民主和法制的进程中,只有通过程序的公开与公正才能保证实体权利的公平与民主。就必要性而言,首先,行政执法的完善必须依赖于对执法程序的控制。有行政执法行为就有行政执法程序,但并非所有程序都能合理、迅速、准确有效地实现行政执法的目标;其次,行政执法程序直接影响行政执法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第三,随着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复杂化,行政机关的自由载量权越来越大,从实体上控制行政机关的权力愈益困难,通过行政程序来控制行政机关的权力就愈显得重要而有成效。

就可行性有言,行政程序法和程序规则的欠缺和薄弱,在我国短期难以根本改变。但行政程序法典化是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在条件不具备时,我国已逐渐分别制定了规范几种主要行政行为程序的法律,如《复议法》、《处罚法》等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程序也可以如法制定。在各省已经有多少深浅不同的尝试的基础上,应该着手对主要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行为的程序进行统一。如:计划生育行政处理、行政奖励、行政许可等外部行政执法程序和一些内部行政执法程序。贯穿以公开原则、参与原则和行政效率原则这三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以保障依法行政和当事人权利的实现。

(四)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监督、评估机制

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一督促履行法定职责而建立的制度,本身就包含着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所应承担的惩罚性后果,即法律责任。在我国,行政行为违法的确认有行政确认权、司法确认权和人大确认权。就推行行政执法责任而言,主要是行政确认权,它是行政机关对自身实行监督而产生的当然权力,包括作为原行政行为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确认,是确定行政执法责任的根本依据。

科学、系统的考核、评议制度应该建立在对执法过程的监督检查和执法效果的评定基础上。过程的考核,重点在有无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效果的考核,如有无违反“七个不准”的规定和其他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同时,针对不同级别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主体,考核评议的内容和重点应有所侧重。

(五)完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执法过错责任制是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延伸和发展。以往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仅能对因错误执法、产生较严重后果的执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在适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执法责任制作用的发挥。因此,把过失纳入责任追究的范围是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的需要。这与《国家赔偿法》对重大过失行为的追偿责任是相一致的。所以,执法过错责任制的追究范围是: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故意或过失造成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或者其他执法错误的,均应纳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范围。包括对行政复议被撤消或行政诉讼败诉的案件实行责任倒查。对构成执法过错的行为,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过错和处罚相适应的原则,根据执法过错的程度大小,分别规定处理意见。对应当追究政纪、党纪、法律责任的,移送有关部门。

【参考文献】

1、《河南省计生委关于建立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豫计生法字〔2001〕25号

2、《河南省计生委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办法》,豫计生法字〔2002〕17号,

3、《人口和计划生育法》(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中国人口出版社,2002年1月

4、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编,《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11月30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豫内资新出发通字〔2003〕43号

5、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编,《社会抚养费管理办法》(2002年8月2日国务院第357号令),豫内资新出发通字〔2003〕43号

6、同志党的十五大报告

7、田瑶,《国家赔偿法学习指导书——国家赔偿法(1994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9月

思政实践计划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高校思想政治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在确保每一个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高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合理模式和有效途径,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综合当前实践教学开展情况,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一些学校或院系及师生虽然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实际落实时并不重视,以致于实践教学有名无实。

二是一些高校对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包括资金投入不足、人员投入不足、精力投入不足、课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一种倾向是,就思政课与专业课相比,轻思想政治理论课重专业课(许多教师既讲思政课也讲专业课);就教学与科研相比,轻教学重科研;就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比,轻实践教学重课堂教学。

三是有些院校虽然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但是由于组织不得力,措施不得当,导致实践教学成效不高,许多时候甚至流于形式。

四是一些院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系统,缺乏统一规划或持续性,而且也不是全员参与。只是有的年级搞得好,而有的年级搞得不好;有时进行有时又不进行;或者是组成小分队进行实践,不能覆盖所有学生。

五是保障机制不得力,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管理和保障机制,没有纳入到正式的教学计划中。其结果是实践教学进行得好与不好不影响学分和毕业,参与实践的学生和不参与实践的学生没有差别或差别不明显,以致不能引起学生们的重视。

六是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分。有些学校社会实践搞得很好,但是却没有专门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阵地和措施,大多是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或各院系和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比如有些学校由团委、学生处或各院系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很有特色,其中虽然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但它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也不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管理,因而还不能称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活动很丰富,有的也很有成效;或者说局部活动、单项活动进行得很出色,但是,保证全员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和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因此,构建起切实可行而又富有实效的全员参与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势在必行,研究并形成一个系统、科学、持续、全面的实践教学模式非常重要。而合理的教学模式还需要硬性制度作保障,否则,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只能流于形式。制度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约束机制。因为这种实践教学的时间、地点在课外、校外,其组织实施过程非常复杂、困难,涉及到教师、学生、场所、经费、实践报告的撰写、实践成绩的评定和管理等众多的环节和因素,同时又是持续的、全员性的。这就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制度予以保障,需要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而且还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全员性、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化,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将实践教学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固定学时和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不能是编外教学活动,更不能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必须与其他教学环节一样纳入日常教学计划,给予固定的学时和学分,用教学制度固定下来,使之获得有力的保障。课堂教学不能挤占实践教学学时,同样实践教学学时也不能占用课堂教学学时。要严格按教学部要求落实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不互相占用。鉴于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可以利用假期和星期天来进行。

2、将实践教学成绩与学历学位挂钩,确保全体学生参与

高校每年新招学生人数众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偏少,学校经费不足,实践基地不够,实践渠道不开阔,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都是制约大学生全员参与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全员参与。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在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一视同仁,作为公共必修课来建设,在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还将实践教学成绩与学历学位挂钩,与公共必修课一样,硬性规定不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或成绩不合格者不得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3、加大经费投入,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

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经费支持,高校必须按教育部要求设立专项经费,并将其制度化、长期化,从财力上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和持续发展。没有经费的支持,实践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没有专项经费,实践教学经费就会投入不足;没有持续的经费,实践教学就会时有时无。现在,一些学校不重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而仅仅限于应付检查,上边一检查就临时性投入一笔,检查一过,经费就停;或者是将其他实践经费算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如此,实践教学自然也就不能深入。

4、完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明确相关单位职责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要与课堂教学一样,也要由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思想政治教学部门、学校教务部门、学生所在院系各负其责而又有机统一,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各环节。教务处要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任务的下达并提出相关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负责实践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如制定实践计划、实践安排、实践内容,给学生讲解和辅导,带领和指导学生实践,拟定调研题目,批阅实践报告,评定和录入成绩;学生所在要院系负责实践教学的动员、实践学生和实践时间的协调等。#p#分页标题#e#

总之,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将实践学分、学时、经费、人员、考核等都从制度上的给予规定,才能有效保障全员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实践教学的实施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总原则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力求真实性、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大原则下,推进实践教学还要坚持以下原则:

1、在教学规划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或者团委及各院系的社会实践性质、目的和指导思想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必须始终明确。这种实践教学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社会实践,以加深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理的理解,强化知识,拓宽视野,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自觉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四有”新人。所以,这样的实践教学一定要与其他实践活动区别开,不依附于其他实践,必须拥有自己的阵地,必须在教学计划中将这种实践教学的时间、学分、学时单独设置,决不能以专业实践或其他社会实践来替代。确因客观原因不能全员安排,需要与其他实践教学相结合时,也必须派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作指导。

2、在实践教学方式上坚持多样化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就是进行社会调研(问卷、访谈、搜集资料等),撰写调查报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形式,比如,可以参观游览,进行社会公益活动,到基层挂职锻炼、顶岗实习,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服务,进行勤工助学,或者开展体验式教学,等等。坚持实践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原则,有利于全员实践教学。因为各高校学生众多,集中起来一起搞一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既不现实,效果也未必就好。不如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学,还可以提高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始终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展,但必须始终坚持政治思想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坚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的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区别开来的关键。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时,要紧密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来开展,比如进行有关道德、法律、宗教、人生观、社会思潮、英雄模范事迹、党性教育情况、改革开放成果等方面的调研;或者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比如突发性事件、青少年思想现状、“三农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环保问题等,进行实践教学内容。

4、在实践途径上坚持基地实践与自由实践相结合

思政实践计划篇3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实践教学需要一定条件,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条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条件问题对策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及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等文件,都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充分的条件保障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条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校的教学条件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导力量,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首先,思政课师资配备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高校的招生规模稳步增长,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凸显。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跟不上招生数量的增加,师资配备不足。思政课教师在承担大量思政课理论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基本没有精力再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具体表现在,近年来,新进的刚毕业的青年教师较多,中老年教师比例越来越小,青年教师比较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教学经验;有的思政课教师半路出家,并非思政专业毕业,缺乏正规的思政专业的教育和培训,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

其次,一些思政课教师对开展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级主要看科研成果,实践教学方面没有定量标准,而实践教学的效果只作为参考甚至不计入参考项目,使得一些教师感到实践教学无关紧要,影响了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一些思政课教师认为开展实践教学太麻烦,带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吃力不讨好,同时担心在外出实践的过程中出现意外而承担事故责任。

再次,一些思政课教师组织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不足。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策划、组织、协调、总结和评价能力,才能使实践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目前有些思政课教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能力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一方面,一些老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甚至忽视实践教学的作用,或者是过多依靠经验,缺乏创新意识,在组织指导实践教学中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一些青年教师自身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不丰富,造成在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和使用不合理

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覆盖面广、参与学生多的特点,要充分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没有经费的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的。目前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经费短缺和经费使用不当等问题。一是经费投入不足。无论是在校内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红歌赛和邀请专家学者作学术讲座和报告等活动,还是到校外参观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此外,实践教学设备和资料的配备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由于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实践教学可有可无,减少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造成实践教学经费不足。二是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混乱。一些高校虽然设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也列入了学校的财务预算当中,但是该经费常常被挪为他用,还有的高校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和使用缺乏有效监管,造成浪费和重复投入,导致实践教学经费使用率低,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到位

近年来,一些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地建立了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基地的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可用的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数量不足。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通常都会选择在历史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等。在实践中,因为高校众多而实践基地资源有限,造成“僧多粥少”,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积淀不深的地方,可用的基地很少,资源的竞争更激烈。二是缺乏长远规划和互惠机制。有的高校仅仅是依靠双方领导的私交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便挂牌签约。挂牌之后只是进行走过场式的参观,便草草了事,没有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也没有形成互助互惠的合作机制。

(四)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发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功能、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当前一些高校存在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1.实践教学组织机构不规范。目前仍然有一些高校没有独立设置专门的思政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没有成立专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也没有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有效监管。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责任归属不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没有形成合力,这就容易导致实践教学往往由指导教师“单打独斗”,实践活动重复开展或者没有开展,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校没有按要求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分数和学时,实践教学不被列入教学计划,得不到实质上的重视。一些高校虽然将实践教学纳入了教学计划,但是缺乏规范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也没有有效的监督和保障,使得实践教学随意进行,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考评机制不明确。当前,一些高校都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基本是把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考核评价依据。有的高校只注重实践教学的形式上的热闹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成效,导致实践教学缺乏真实性和严肃性。

二、改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条件的对策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搞好实践教学,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改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条件。

(一)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首先,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相应数量的教师。各高校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按照在校学生人数1:350—400的比例,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引进工作。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将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人才选拔引进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在确实无法短时间内引进思政课教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整合校内资源增强教学力量,比如可以在辅导员、行政管理队伍中选聘一些符合相关条件的兼职教师,也可以返聘一些退休的思政课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

其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有利条件。除了邀请专家到校内举办学术讲座和报告、和兄弟院校的同行交流实践教学经验之外,还应定期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只有教师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世情、国情和民情,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再次,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既要合理地安排教师的理论教学的工作量,又要科学地计算实践教学的课时量,不仅要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经费的划拨,还要对实践教学的课酬予以合理的计算和拨付。要坚持奖优罚劣、奖罚分明的原则,鼓励先进。在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考核中,要将实践教学的工作量、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评价作为考核内容。

(二)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和合理的使用

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高校必须设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并将其纳入学校的年度预算计划之中。除了学校的经费之外,思政课教学单位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利用其资金和技术优势,给予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力的支持。高校必须制定完善的经费管理制度,提前制订好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计划,严格审批,层层落实,定期检查,保证实践经费落实到位,做到专款专用。

(三)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首先,高校在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中不应仅盯着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思政课的要求,建立一批诸如科研单位、城市社区、福利院、救助站、“老少边穷”地区等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

其次,与实践教学基地意向单位进行广泛沟通,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在达成意向后,按照“签约挂牌、明确义务、优势互补、双向受益”的原则开展合作,为长期稳定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高校在用好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四)健全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独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机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党委宣传部、学工处、团委、教务处和思政部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思政部负责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和管理,各部门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及时处理实践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其次,建立完善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机制。高校要认真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有关政策,切实把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落实好学分和学时,使实践教学真正获得重视,并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师资和经费落实到位。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高校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制度,明确思政课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原则、目标、要求、方法、课时、工作量计算等,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一样,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考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高校实践教学的考评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于实践教学中取得明显成果、考评成绩优秀的师生,应该给予适当奖励,发挥考评的导向性作用,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思政实践计划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化

项目化是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努力尝试利用项目化的模式开展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课题。

一、实践教学项目化的价值与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的需要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问题,宣传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以及《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等一系列文件都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育”。这些文件都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要求广大高校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模式,大胆尝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路径。

(二)是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顶层设计”具体要求的需要

怀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应国家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及《怀化学院“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的新要求,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自2015年秋建院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教授、博士、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等成员,利用周末、假期时间,经过20多天的精心论证、集中讨论,其中专门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讨论了10多次,最终形成了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全局的“顶层设计”和“教学改革方案”,其“顶层设计”中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三五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规划》等文件、规划中,都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化的要求。

(三)是推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化”,立足于我校马克思主义专业综合改革的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三五规划”、“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重要内容的具体实施路径和方案的探索,实践教学项目实施的过程,也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实施的过程。这有利于促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有利于增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时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w习的兴趣,有利于推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当前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化实施的现状

(一)现状

目前,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形势总体上还比较乐观,教学团队结构比较合理、经验比较丰富、敬业精神较高。学校和学院领导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十三五规划”及“专业综合改革”思路清晰,规划合理,目标明确,方案详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并提供有力的保障。学校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决赛都有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并在决赛结束后作出重要点评和总结。学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将“思政课教学团队”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团队,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均为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教育部思政专项经费生均20元足额拨付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两种形式进行,即学期内实践和暑期实践。学期内实践主要是在校内进行,教学采取项目竞赛的形式,均按课程、按班级分小组、以竞赛方式进行,所有上课学生均需参加,由任课老师指导在学期内完成。每个教研室竞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分别由教师、教研室、和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完成,最后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优胜奖5名,并为获奖的学生颁发校级荣誉证书。每学期的实践教学活动具体方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拟定后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领导小组”审定,然后再由教务处发文,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承办。暑期实践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拟定项目和选题,制定计划和方案,由教师指导学生填写申请书,以招标的方式确立参加社会实践人员。暑期实践活动是在校外进行,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完成。实践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实践报告,并进行评比,最后根据实践报告和项目实施情况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颁发校级荣誉证书。

通过对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成果展示的作品进行研究发现,作品的质量不是很高,很多决赛作品甚至达不到《竞赛方案》规定的基本要求。进入复赛的作品大部分达不到基本的要求,初赛作品质量更差。暑期实践由几个老师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与学生共同完成。通过调查发现,效果不明显,很多老师不愿意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报告质量不高。通过对300多学生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积极性不高,没认真对待实践活动,因此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三)原因分析

第一,教师不太重视实践教学。在调查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不知道实践教学的方案,不清楚项目竞赛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对于研究性学习竞赛项目,几个主要内容都不会写,老师没认真指导。甚至在复赛时,部分老师都不知道竞赛方案和具体要求。第二,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很多小组准备不充分,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有些小组由一个或两个同学完成,有的小组根本没作准备,等到竞赛的时候,随便准备一部作品敷衍了事,上台报告时照本宣科。第三,实践程序不规范。实践过程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要求和规定,特别是暑期实践活动,随意性较大,没有一个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这样就使得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不高,实践成果的质量较差。第四,考核评价不科学。很多学生反映,竞赛项目准备的好与差,没多大的区别,实践教学成果与考试成绩没多大关系,所以没认真对待。由于竞赛结果与指导老师没多大的厉害关系,对年终评优、工资绩效、职称晋级等方面都没多大的影响,结果就缺乏指导的积极性。第五,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健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造成实践教学过程的不规范,教师指导的不积极。对于实践教学的优秀成果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宣传,这样,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三、实践教学项目化实施的路径探索

(一)合理规划实践教学项目

每学期初,由各教研室主任依照学院的《实践教学计划与方案》制定教研室的实践教学计划与方案,确立好实践教学项目。项目分上课期间校内竞赛项目和暑期招标项目。竞赛项目需要确立好项目的主题(如果省里有组织竞赛的教研室,则遵照省里竞赛方案执行),每个教研室项目的设计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雷同,教研室应该根据学生特点以及课程特点进行设、规划实践项目。暑期招标项目需要在开学后1个月内确立好项目选题指南,拟定好项目申请书,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填写申请书。选题指南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及社会热点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竞标应该在放假前1个月完成,以便为教师和学生留下充足的准备时间。

(二)规范实践教学项目实施程序

各教研室组织老师严格按照实践教学方案开展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教学项目。教师必须要先确定好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小组成员确定后,小组选定项目后,教师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研讨,制定确实可行的方案。同时,教师要将实践项目的具体要求、目标等向学生交代清楚,然后指导实践项目的顺利进行。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暑期招标项目必须依照方案,严格按照申请书的内容和要求执行,教师要认真指导实践教学报告的书写,及时作好实践教学的总结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规划,保障项目有组织地进行。要保证每位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必保证学生的安全。

(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是实践教学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必须重视对实践项目的考核工作,考核要覆盖实践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对老师与学生的考核。要将学生的实践活动成绩纳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成绩当中。对于在实践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于优秀的实践成果要在学生中巡回展示,广泛宣传,以便提高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在每学期结束前,要做好所有项目的评比工作和总结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意见。教师之间要召开实践教学经验交流会,以便发挥优势,改进不足。对于指导学生实践表现优秀的老师,应当给于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与教师年终考核、工资绩效、职称晋级联系和挂钩起来。对于不负责任的老师应当提出批评,或者给于一定的惩罚。

(四)健全实践项目保障机制

实践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实践教学的效果都离不开保障机制,因此,学校必须建立相关保障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成立领导考核小组,必须保证实践教学的经费要按时足额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针对实践教学拟定各项规范性文件。各教研室在开学之初必须制定好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和计划,与分管教学的领导商讨好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保证实践教学项目的正常实施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化的全面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必须逐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目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中心,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成果展示的场所。但是,学校实践教学成果展示的平台很多,经过学院领导的努力,通过与其他学院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通过“借地方”的手段,顺利地完成了每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的展示活动。学院正努力寻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中心的经济来源,努力建设协同育人的机制,努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创造优良的环境、搭建更高的平台,相信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初探[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2]张加才.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性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

[3]江雪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项目化实践教学的实证研究――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4]郑秀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思政实践计划篇5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

人口计生局高度重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为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人口计生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三名副局长及相关人员为成员,下设了办公室。领导小组全面负起责任,多次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县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精神,及时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协调解决活动中的具体问题。按照县委要求,紧密结合人口计生局工作实际制定了《××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流程》。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局领导向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传达了××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开设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全体党员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全局上下迅速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行动迅速,动员到位。

认真围绕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做好动员发动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3月25日县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于3月30日上午召开县人口计生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县人口计生局局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赵萍作动员。县委第六指导检查组组长杨洪章同志出席会议并对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工作要求。张赵萍就县人口计生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点阐明了五个方面的意见:一是要深刻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二是准确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要求;三是要明确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四是要紧密联系实际,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五是要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我县人口计生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县委第六指导检查组组长杨洪章对县人口计生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和目标任务;三是要求真务实,坚持从部门的特点出发,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同时指出深入学习实践活动要做到“四个正确把握”:一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二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三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四要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和方法步骤,着力做到“四个注重”:一要注重解放思想;二要注重联系实际;三要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四要注重贯彻群众路线;

(三)领导带头,氛围浓厚。

我局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开展专题辅导与领导干部宣讲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确保学习质量和效果,为参学对象统一配发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笔记本,要求大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局领导班了成员以身作则,做到了“五个带头”,即带头系统学习、带头讨论发言、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听取意见、带头遵守学习纪律;做到了“五个结合”即:一是把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大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力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营造良好人口环境;二是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同学习人口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坚定不移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把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同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相结合;四是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同全县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实际相结合,重点围绕“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即:要坚持“一条主线”,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推进“两大统筹”,即: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利益引导,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促进“四个转变”,即: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和方法的转变。五是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相结合、全面开展爱民、为民、亲民、助民的人口计生工作,每次集中学习讨论都以普通党员干部身份参加,自觉接受一般党员干部监督,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形成了良好学风,起到很好的标杆示范作用,有力地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

全体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认认真真地阅读规定读物和辅助资料,坚持联系实际,边学边做、以干促学,突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特征,在学习中促进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善于融会贯通,真正使科学发展的理念、观念融化到每个党员干部的灵魂深处,成为规范和指引大家做好工作的准则和指南,真正推动工作的开展提高。每个党员都写撰一份心得体会,每个干部职工都做了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四)丰富载体,成效明显。

我局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活动形式和载体,从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找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结合点、切入点,把学习调研、查找问题、听取意见、边学边改等工作和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学习与实践的互相促进、互相转化,更好地发挥综合效应,提升活动的整体效果。在活动过程中,我局坚持联系实际、统筹安排的原则,严格做好各项规定的任务,做到不移步、不走过场、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和步骤,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开展调研活动。县人口计生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制定了《××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方案》,做到调研目的明确,调研内容清楚、调研方式可行,求真务实、明确五个调研课题。调研活动采取学习实践活动调研与推进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和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和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调研活动。一是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结合起来。坚持一条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把握两个统筹:统筹解决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人口问题,统筹解决人口计生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注重三个导向: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生育关怀导向,更加注重宣传导向;二是与探索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制度机制相结合,认真开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创新、综合改革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人口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出生缺陷预防等重点工作,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建设。三是与维护群众利益相结合,积极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和奖励优惠政策、民生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衔接,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以及群众生殖健康状况及需求、优生优育开展情况,推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覆盖目标的实现。四是与探索科学发展思路相结合,主动到矛盾比较集中、困难比较多、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地方,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梳理出在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科学发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5篇针对性、操作性和创新性强的调研报告。

2、开展“三照三查找差距”活动。根据泸学办[2009]5号文件《关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开展“三照三查找差距活动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对照科学发展思路查找思想认识差距、对照科学民主决策查找能力差距、对照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查找体制机制差距”的活动重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对比、广泛征求意见、清整改思路。深入查找人口计生局在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以此引导和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联系工作岗位和工作实际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启发和丰富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工作思路。“七个方面”看差距、“四个理念”明思路。“七个方面”看差距,即:一是发展本领方面。存在学习不扎实、不深入,发展本领不强的问题,要坚持学干结合,以学促干,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炼就克难攻坚、干成大事的过硬本领。二是发展思路方面。存在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凭经验办事,提出的工作要求与实际情况相脱节,造成基层难落实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稳定低生育水平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两者的关系,重视人口结构、分布、素质的问题,促进人口与经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三是服务大局方面。存在全局意识不强,不能在全局工作中找准自身的方位,不能紧贴中心开展工作的问题,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推动和服务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四是改革创新方面。存在发展观念陈旧,进取精神不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等问题,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推动人口计生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和“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制。五是服务基层方面。存在执政为民意识不强,不重视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服务态度不够好,检查、考核流于一般的问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多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促进和谐发展的实事。六是效能建设方面。存在办事拖拉、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勤俭节约意识不强的问题,要认真组织开展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公务支出、降低行政成本”为主题的“两提高、两降低”活动,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七是党性党纪方面。存在党员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等问题,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带头讲党性、正党风、作表率,树立人口计生系统清廉、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四个理念”明思路,即: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帮助人、满足人,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计划生育的主体。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和各种利益引导机制,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使群众在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同时,切实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努力实现群众生育意愿和国家政策的“双赢”。二是树立宣传引导的理念。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计划生育的治本措施,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方法,通过舆论宣传、环境宣传、面对面宣传,增强全体公民的国策意识、人均意识和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意识,消除对女孩和纯女户家庭的歧视现象,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母亲、关爱女孩、关心计划生育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改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努力缩小群众生育愿望和国家政策之间的差距。三是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努力创造符合人性化的服务条件,在生育、节育、生产、生活方面为群众提供规范、安全、舒适的技术服务。实行分类管理,加强孕前服务,加快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的建设步伐,开展技术人员培训等措施,在生育管理、节育措施落实和生产生活等各个环节为群众提供良好服务。四是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统筹运用政策法律、经济技术、管理服务等方法推进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决定》和《条例》规定的各项奖励优待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统筹社会和部门政策、资金为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政策保障体系,扩大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四项制度的覆盖范围,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关系,确保人口数量、结构、素质均衡发展。

3、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主题实践活动。县人口计生局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根据《××县开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情系民生”这一主题,结合“三照三查找差距”活动,开展“五个一”实践活动,做到“进农家门、解农家难、暖农人心”,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是征求群众意见。在活动中把《××县人口计生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表》202份发放到全县各委、办、局;乡镇党委政府、计生办、村委会、社区及部分育龄群众手中进行意见征求。成立五个调研组,分别深入到八个乡镇开展调研活动进行意见征求,在调研活动中,分别召开乡镇领导、计生办、计生服务人员、村委会计划生育宣传员参加的座谈会10佘次,121人参加座谈会,在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的同时还设置了征求意见箱、开通了征求意见电话等形式,找准人口计生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建议。

二是宣讲惠农政策。4月24日,人口计生局22名党员,深入到中枢镇逸圃村委会开展宣讲惠农政策活动,活动中每一名党员深入一家农户,针对农户的不同情况,就人口计生工作的法律法规、优生优育、出生缺陷干预、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等惠农政策面对面地进行了宣讲。

三是为基层做实事。本着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解决问题的原则,深入到中枢镇逸圃村委会全面了解逸圃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情况,并为逸圃村委会筹措3000元新农村建设资金。

四是走访困难群众。4月24日下午,人口计生局22名党员,深入到中枢镇逸圃村委会开展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并确定帮扶对象,活动中每名党员走访一户贫困农户,共计走访农户22户,并做到走访活动与送温暖活动一并进行,每名党员向走访的贫困农户资助100元的生产资金。

五是交了农民朋友。深入农户家走访活动,结交了24名农民朋友,每名党员真心实意地与农民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存在困难,及时帮助他们理清脱贫致富思路,并鼓励农民朋友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

4、认真开展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和7.19孟连事件案例分析活动

4月29日下午,××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把阳宗海砷污染事件和7.19孟连事件,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点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局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委员及党员干部针对这两起事件,对照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案例分析活动中,党员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围绕这两起事件反映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领导干部正确政绩观问题、社会责任问题、执政为民问题等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途径,探索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在工作中时刻牢记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通过讨论,大家形成共识:阳宗海和孟连事件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忽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典型案例,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现实的反面教材。通过对发生在身边的这一沉痛教训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具有真理的力量。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人口计生局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为深入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是:少数党员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到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有待于增强;在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上力度还不够大,学习实践的质量和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和与实践办的沟通以及争取指导上还有待加强;在具体组织实施、不断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上也还需要加强和改进等。这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步工作分析检查阶段的主要工作(5月9日-至6月21日)。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方向。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听取各级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企业干部职工、基层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开展“三问三访知不足”活动,通过公开征集意见形式开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和走访基层群众、走访服务对象、走访党外人士,全面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汇总分析突出问题。对深入调研掌握的情况、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做到“四对照、四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县内外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认真查找人口计生局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对照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人口计生局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发展愿望,认真查找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三)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召开检查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前,局领导班子成员要相互谈心,交换看法,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撰写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民主生活会上,要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检查班子和个人存在的不足,重在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党支部要安排好、组织好普通党员参加的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

思政实践计划篇6

〔关键词〕公共管理;政府创新;创新过程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2-0078-04

一、引言

政府创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尤其是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进行了“重塑政府”(ReinventingGovernment)的行政改革运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新公共管理”(newpublicmanagement)运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掀起了地方政府创新的热潮。党的十报告把“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作为我国政府在新时期实施行政改革和创新的重要目标〔1〕。

作为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外学者主要从组织、过程和扩散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揭示政府创新的生成与扩散机理〔2〕。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多数是政府创新行为特征的描述和简单的案例分析。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看,组织创新研究预先假设组织变量和政府创新之间的统计关系并进行实证检验〔3〕;过程创新研究把政府创新分为决策、采纳和实施等不同阶段,通过案例描述和历时文本资料识别政府创新在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特征〔4〕;扩散创新研究则建立组织内外部变量与政府创新采纳速率之间统计关系假设,探讨创新在不同政府或公共部门间的空间扩散规律,并进行实证检验〔5〕。

这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从不同侧面分别解释了政府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行为特征,每种研究路径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重点内容和理论视角,但由于政府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单纯以统计方法揭示各种变量和政府创新之间的关系无法深入解释政府创新形成和发展的因果机理。要揭示政府创新形成和演变的规律,需要从动态过程的视角进一步探讨政府创新的生成、发展和演化规律。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创新过程的理论视角,阐释政府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路径图,并提出相应的政府创新培育策略。

二、政府创新过程

正如美国著名的政策科学家和政治学家约翰・w・金登(Johnw.Kingdom)把政策过程比喻为三条主要“政策溪流”(policystreams)的独立或相互汇合流动〔6〕一样,政府创新也可看作是一个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选择、实施和扩散的演化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创新就是一个公共管理者不断寻求政府更好运作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并将其转变为政府实际行动的过程。

图1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及演变框架

从图中可看出,创新思想的生成、选择、实施和扩散是政府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所谓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就是指公共管理者产生政府创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政府创新思想的选择是在不同的政府创新思想和方案中,公共管理者进行筛选和抉择;政府创新思想的实施就是指把政府创新思想、方案或计划转化为政府创新的实际行动;政府创新思想的扩散就是指政府创新的新理念或新方法在不同区域或不同层级的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传播。这些不同的环节构成了政府创新过程的复杂动态循环。

然而,生成新颖的政府创新思想仅是政府创新的第一步;只有政府能够采纳这些新颖的和有价值的创新思想,付诸行动并产生理想的实践效果,成功的政府创新才能实现。因此,推动政府创新,需要明确政府创新路线图,将卓越的创新思想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方案。

三、政府创新路线图

(一)培育政府创新思想

政府创新思想的生成是公共管理者产生应对和解决公共问题的新思想、新理念或新方法。创新思想的生成是政府创新过程的起点。国际经验表明:许多成功的政府创新案例都是源于卓越的创新思想或想法。卓越的政府创新思想需要具备新颖性和价值性。新颖性指政府形成大胆的、出奇的能有效解决公共问题的思想或想法;价值性指政府创新的思想或想法具有增进公共价值的目的。这也是政府创新和私营部门创新的本质区别。

政府创新思想既可能来自于政府机构内部,也可能来自于政府机构外部。从外源看,来自于私人部门管理实践经验的新公共管理已经成为全球政府创新的主流。从内源看,政府创新思想既可以由顶层的政治家和机构负责人提出,也可以源自于中层管理人员的想法,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于底层和一线员工的实际经验和创意。但无论政府创新的思想或想法来自何处,积极培育大胆的、卓越的和有价值的政府创新思想是有效推进政府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需要充分挖掘政府内外部多元主体的创造性智慧。政府创新的思想火花源于公共管理者、公民以及政府外部合作伙伴的创造性智慧。尽管不同主体创新的动机不同,如政治家和机构负责人的创新动机可能源于解决公共危机问题的需要,而作为政府外部合作伙伴的私人机构,其创新的动机可能来自于效率的提高,但无论来自何处,如果不对这些具有公共价值性的新颖的想法或思想加以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就等于把政府创新扼杀在摇篮阶段。这方面,“美国运输安全局的创意工厂”在创新思想培育方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2007年4月,美国运输安全局了一个允许职员提交促进政府机构运作和流程的创意的网络站点,到2009年1月末,职员已经在线提交了7837项创意以及69712项有关这些创意的评论,其中大约39项创意已经被美国运输安全局所实施〔7〕。

其次,构建政府创新思想生成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政府创新思想生成和发展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政府创新思想的孕育、孵化以及发展。由于官僚制和政府创新几乎是互相排斥的,创新的思想或想法在公共领域中的采纳和实现,往往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障碍。突破这些阻碍政府创新的防火墙,一方面需要分别从政府顶层、中间层和底层塑造有利于政府创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行动空间;另一方面也需要打破政府传统的层级控制的桎梏,发展现代政府网络治理的新模式。

最后,公共管理者需要发展一系列创造性的思考能力。这包括前瞻性思考能力、反复思考能力和跨界思考能力。前瞻性思考能力是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对公共政策创设和制定的超前预见、超前谋划和超前决断的一种科学思维,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掌握新信息,开阔新视野,识别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寻求新的政府战略选择。反复思考能力是一种自我批评和否定的能力,客观地评估政府以往的公共政策是否还适应当前的环境,是否需要重新设计以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积极应对当前反馈和现实情况并予以及时纠正。跨界思考能力是一种跨越式学习能力。公共管理人员能跨越国家、区域以及行政部门的界限和边界,汲取其它国家、区域以及部门有益的创新经验和思想为自己所用,通过调整以适应本地区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创建解决公共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二)优选政府创新方案

面对不同来源的政府创新思想,公共管理者需要进行有效的筛选以抉择出卓越的政府创新思想和方案。由于这是一个涉及多元利益分配的公共决策过程,因此以增进公共价值为出发点,评估各种政府创新思想的优劣,择优选择政府创新方案是政府创新过程的关键。

首先,识别政府创新方案的公共性。一项政府创新方案的优劣程度,体现在这项政府创新方案若实施后是否能增进公共利益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增进公共价值。因为政府创新与私人部门创新相比具有本质上的不同,私人部门创新以追求效率和利润为目的,而公共部门创新则是以实现公共价值为根本宗旨。

其次,明确政府创新方案的外部导向。政府创新可分为内部导向型创新和外部导向型创新。内部导向型创新指政府内部结构重组和流程的再造,而外部导向型创新是指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外部导向型创新是政府创新的根本目标,内部导向型创新是为外部导向型创新服务的,因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再次,评估政府创新方案的风险程度。公共部门创新具有高度的风险性特征,因为一项公共部门创新的失败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有时往往是灾难性的,这些不良后果带给全社会的影响范围很广,涉猎面极大。因此,有效评估政府创新方案的风险程度,是政府创新方案选择过程的重要环节。

总之,经过以上的评估分析过程,综合确定政府创新方案的优劣度,选择最佳的政府创新方案,并形成完备的政府创新计划。

(三)实施政府创新计划

有效推进政府创新计划,是实现政府创新的重要保证。如若一项政府创新计划不能得到有效的和及时的实施,再好的政府创新思想或计划也不能转化为成功的政府创新结果。要实施政府创新计划,公共管理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政府创新执行策略。

第一,明确政府创新计划的目标。政府创新计划的目标是否明确和具体化,直接影响到政府创新计划的有效实施。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成果表明,政府创新计划目标的模糊性和冲突性是影响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关键因素,“高模糊和高冲突”特性往往是政府创新计划执行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实施政府创新计划,公共管理者需要努力降低政府创新计划目标的模糊性和冲突性,制定明确和具体的政府创新计划目标。

第二,争取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内外部支持。政府创新计划的有效实施需要取得来自政府内外部各种力量的积极支持。政治家和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承诺在政府创新计划的成功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层管理者和底层人员对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积极支持也不容忽视,因为他们往往是一项政府创新计划执行的目标群体和主要参与者,他们对一项政府创新计划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政府创新计划的实施效果。

第三,为政府创新计划提供充足的资源。政府创新计划的成功实施通常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对于公共部门来说,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是推动政府创新的关键和核心力量。新加坡政府治理创新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持续吸纳和培养一支富有创新意识的高水平的国家公务员队伍。此外,政府创新的成功实施也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设立政府创新专项基金是推动政府创新实施的重要途径。

第四,注重政府创新计划实施的过程控制。成功的政府创新实施需要公共领导者能控制政府创新计划的实施过程,避免政府创新实施过程中偏离其基本目标。过程控制要求公共管理者建立政府创新实施过程的监控指标并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对政府创新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偏差进行纠正,以保证政府创新计划基本目标的实现。

第五,让创新成为政府的日常实践准则。政府创新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它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阻力和障碍。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实践表明,有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获奖项目,在实施几年之后,已经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名存实亡。要使持续创新成为政府的Dna,一是需要政府把创新作为自身行动的核心价值和组织使命;二是打造政府创新行动的制度空间,将创新嵌入政府的日常实践,使创新真正成为政府的惯例。

第六,积极推进政府合作创新。通过创建协调性机构,例如跨部门的委员会或公私伙伴关系进行跨组织的合作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政府跨组织的合作创新包括政府间的合作、政府部门间的合作以及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合作,合作创新可以发挥不同政府和部门、非政府组织之间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缺陷,以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四)推广政府创新经验

与私人部门创新不同,政府创新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只有政府创新实现了共享,才能更广泛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政府创新的公共价值,需要公共管理人员积极地推广成功的政府创新实践或经验。

首先,认真总结典型的政府创新成功经验。政府创新是一项新的政府运作思想或方法的尝试,往往需要先期的甚至多次的试点或试验。当政府创新试点或试验取得进展时,公共管理者需要及时总结政府创新试点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并进一步分析其推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其次,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成功的政府创新实践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和扩散,才能使全社会能真正分享政府创新的成果。政府创新的宣传推广工作需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取得高层的支持,利用高层的推力;二是利用学术界和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成功的政府创新活动的经验,形成政府创新经验共享和学习的气候;三是借助广大群众和民间组织的力量,用适当的方式促进本地政府接受别人的创新实践和成果。

最后,促进政府创新的本土化。政府创新很大一部分不是自身独创,而是复制或采纳现有其它国家或地区政府创新的实践做法。但简单的复制或模仿有可能由于不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失败。一些政府创新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获得成功并不必然意味着这些创新在其它国家或地区同样会成功。这需要公共管理者认真分析和研究特定政府创新在其它国家、地区或部门的可迁移性,认真研究本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进行政府创新的本土化重构,使政府创新适应当时当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强.如何推进政府创新〔J〕.群众,2013,(5):73-75.

〔2〕wolfe,Richard,a.organizationalinnovation:review,critiqueandsuggestedresearchdirections.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1994,31(3):pp.405-431.

〔3〕Berry,FrancesStokes,andwilliamD.Berry.Statelotteryadoptionsaspolicyinnovations:aneventhistoryanalysis〔J〕.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1990,84:pp.395-415.

〔4〕Damanpour,Faribroz.organizationalinnovation:ameta-analysisofeffectsofdeterminantsandmoderators.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1,(34):pp.555-590.

〔5〕Damanpour,Fariborz,andSchneidermarguerite.Characteristicsofinnovationandinnovationadoptioninpublicorganizations:assessingtheroleofmanagers〔J〕.Journalof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andtheory,2008,(19):pp.495-522.

思政实践计划篇7

关键词:卓越计划辅导员思政模式

1.“卓越计划”的实施背景和主要内容

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全国194所高校参与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2.辅导员工作与“卓越计划”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能否取得成果,不仅依赖于教学培养方案的制订,更与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密切相关。在“卓越计划”下,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其培养标准: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工程型人才人文素质的提高。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才培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只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领“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卓越计划”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不仅应“有所为”,更应“大有作为”。

3.“卓越计划”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实施“卓越计划”的班级管理模式大多数是“试点班”的形式。学校对同一专业的所有学生进行遴选,将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强的学生选成立试点班,试点班的学生在人才培养标准上、培养方式上都不同于同专业的其他班级,这就给班级的管理带来了“特区化”的模式。“卓越计划”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也为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卓越计划”从2010年6月开始实施,时至今日已5年有余。已经有两批全面实施“卓越计划”的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计划,它的实施效果如何,已经到了可以回顾经验、总结成败的时刻。作为高校辅导员,我结合五年来的实际工作,力图从中摸索出这一新兴思政阵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

4.“卓越计划”试点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第一,智力水平相对较高。虽然成绩并不能全面代表智力水平,但智力和学习成绩确实成正比关系,一般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尽管存在少数智力水平一般,但依靠勤能补拙使成绩提升的人。这些人依靠踏实的学习精神获得好的成绩,这样的学生更符合“卓越计划”的选拔标准,具有踏实肯干的吃苦精神。以辽宁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1级为例,共有学生113人,其中87人报名参与了卓越工程师班(简称卓班)的面试。面试前,依据高考总成绩、高考外语成绩和大一上学期的高数、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三科成绩,对所有报名学生进行综合排名。面试阶段,老师依据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动手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几项进行现场打分。最后择优选拔出40名学生组成卓无机2011班。卓班实行单独的教学培养方案和授课计划,各科任课教师也是择优选拔。该校无机专业2011级学生共有三个班(含卓班),四年后统计全体学生各科综合排名,年级前10名学生中有6人是卓班学生。相对于全年级学生,卓班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强,成绩上无落后掉队现象。

第二,自信心和独立性强。“卓越计划”班级同学个性上独立自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强。面对问题和复杂事物,依靠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决定,不盲从。自信心强,相信个人的判断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遇到挫折,抗击打能力强,敢于迎接新的挑战。

第三,有幽默感和参与性。幽默是衡量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尺。良好的幽默感不仅可以感染一个团体的整体氛围,活跃个人兴奋细胞,还可以激发人的灵感和创造力。在班级QQ群里同一条通知信息,非卓班群里大多是静默,或简单回复“收到”。卓班QQ群里可能会有询问,也会有调侃。这种不伤人的询问和调侃表现了他们愿意参与学校管理事务,愿意表达个人的见解,具有幽默感。

第四,实践创新能力强。为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学校举办耐火浇注料设计大赛。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设计配方。比赛面对无机专业2011级全体学生开展,非卓越班学生此前已经上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实验》课程,而卓2011班学生因课程设置不同于其他班,在没有任何实验基础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比赛实践,比赛结果是卓越班在没有任何实验基础的前提下,与非卓越班学生平分秋色,证明“卓越计划”的实施对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证明卓越班学生面对未知谜题,有独立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5.“卓越计划”下辅导员工作模式分析

在“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卓班实行单独的教学培养方案和授课计划,各科任课教师也是择优选拔。为了突出专业特色,不同专业的“卓越计划”教学培养方案有很大的区别,从教学角度出发彼此间可借鉴性不强,但对于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却不是这样。尽管受专业和学校的限制,但思政工作的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是不变的,是具有规律性的。从规律性着手,可以找到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共性,形成一定的模式,指导实践工作,提升思政工作的规律性、实效性和系统性。

“卓越计划”已经提出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所以从思政工作的操作实践入手,重在从工作程序运行方面,提出可借鉴的模式,也就是探究“卓越计划”班思政工作的规律性。辅导员工作内容大体可以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导和事务管理三个方面,此外“卓越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校企合作。结合“卓越计划”的实施情况,可以总结为思想政治教育周期性、发展指导平台性、事务管理制度性、就业教育职业性。

5.1思想政治教育周期性。辅导员工作首先具有周期性。从新生入学到学生毕业,四年为一周期,每一个学年都有每一个学年的学习任务。卓班与非卓班相比,因为培养方案的不同,周期性也有不同。以辽宁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班为例,教学上采取“3+0.5+0.5”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自入学起就有专业教师作为导师,前三年完成课程学习。大四学年进入企业,大四上半年进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下半年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在企业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联合负责学生实习培养工作。

卓班学生实际在校时间是三年,相对于其他班级,卓班的职业规划教育、企业伦理教育、就业心理工作就要提前,给学生以充分的思想预热和心理调试时间。大一年级重在道德修养和行为引导;大二年级侧重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辅导;大三年级主要是就业创业教育。

在思想教育环节中重点是三观教育。“卓越计划”培养的工程实践人才不仅要有知识、能创新,更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奠定人才健康成长的基石。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给青年学生指明方向。

5.2发展指导平台性。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四年的课程,卓班学生课业学习压力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相对于单一、不成体系的活动,活动应更多地以平台式呈现。活动围绕一个主题,使这个活动平台成为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避免使学生陷入繁杂无序的课余活动之中。发展平台的建设应尽量与第一课堂相融合。将工程知识的学习和思政教育尽可能相融合;将专业教师和思政辅导员的工作尽可能协调一致,最终目的是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一批有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科技活动就是典型的发展平台。卓越班普遍实行导师制,学生全面参与老师的科研实验工作中。第十一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无机专业卓班学生40人中有10人在竞赛中获奖,可见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浓厚。“行业专家进课堂”、“创业分享会”、“师生讲堂”都是在卓越计划开展过程中,针对“卓越计划”育人方向开展的素质平台建设活动。

5.3事务管理制度性。强化学生在班级各项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辅导员由指挥变指导和服务。在班团组织建设、寝室住宿管理、评奖评优工作中,充分发挥班级干部和学生骨干力量,调动他们的参与性,既提升公平意识又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从对“3+0.5+0.5”的介绍,可以看到卓班学生的学习生活被明显分成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生活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打个比喻,前三年是贴身护卫,大四上半年是间接沟通,大四下半年就只能是遥控指挥了。如果学生守纪意识不强,自律精神不够,就难以适应“卓越计划”的需要。辅导员在前三年要重点培养学生依照制度自我管理能力,要求学生树立规章意识。学生在外实习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当中他们既要完成实习指导教师的学业安排,又要完成毕业季的各项工作。也有某些学生在大四的时候就已经签订工作,一方面是社会人,一方面是在校生,如果没有顺畅的工作制度作为保障,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要大打折扣。

5.4就业教育职业性。“卓越计划”学生的最终出口是要走向市场,“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标准是行业标准,所以实施“卓越计划”离不开校企合作,辅导员的工作更不能与此脱钩。带领学生走访就业企业,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企业调研,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和指导老师共同到企业考查学生实习进展,邀请用人单位参加招聘会,这些都是辅导员的分内职责。利用这些机会,可以使思政辅导员了解行业境况,在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介绍,就业创业教育时不是泛泛而谈,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缩短学生毕业后到企业的磨合期,有利于企业利用实习深入的了解学生,寻找适合企业的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Z].2011-01-08.

[3]王珑玲.青年工程师与伟大的中国梦――写在本期“特别企划”之前[J].中国青年研究,2013(7):5.

[4]龚克.转变观念大胆试验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中国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10.

思政实践计划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制度

中图分类号:G424.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67-03

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实施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实效的基础工程。根据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成功经验,在这项工作的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应该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

一、完善组织制度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出现了诸多的异化问题,实践教学形同虚设、目标落空、保障不力等等,导致实践教学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组织制度松散。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思想政治课教师认识不到位,认为思政课搞好课堂教学是关键,实践教学可有可无。这样一来,高校领导重视不够,教务部门支持不力,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随便应付,最终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陷入恶性循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教师的任务,它需要全社会、学校党政领导的切实重视,以及学校各相关部门的真正支持。要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良性运行,关键是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组织制度。

高校除了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思政课的长远规划和宏观指导以外,还应在领导小组下面成立以分管教学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主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定期研究实践教学的有关问题,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解决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指导性意见。教务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二级学院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思政课专职教师与各学院学生工作干部相互配合,对实践教学进行具体管理。

二、完善课程管理制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良性运行有赖于有效的课程管理系统。因此,高校的教务部门和课程实施院系,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首先就要把实践教学尤其是社会实践的成绩、学分管理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范围,在统一的教学计划中明确其学时学分。要制定教学规程和实施办法,对实践教学的基础内容、组织形式、考核评价、学分认定等作出明确规定,为课程管理提供可操作的制度依据。

1.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思考人生这一实践能力的一个环节,它与其他大学课程一样需要科学地计划和系统地管理。从课程的视角来设置、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才能保障其不被边缘化,发挥其育人的各项功能。“05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对其学时、学分作了明确的要求,这就给实践教学的课程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的必然要求。需要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一方面,需要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修课,拿出相应的学时学分,按照必修课的要求严格管理;另一方面,要开设丰富的实践教学选修课,并对选修课规定一定的学时学分。为了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地位,需要严格构建实践教学课程实施体系,要以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来推进并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务处严格按照课程要求保证教学课时、教学时间、学生学分管理、学生成绩管理以及教师工作量计算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二级学院负责编制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选拔和管理专兼职教师、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制定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和标准等具体工作。学生工作处、校团委负责协调、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学生管理等工作,财务处等相关部门负责提供经费保障等具体事宜。

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设计系统化

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实践教学形式可以划分为社会实践、课内实践、虚拟实践三种最基本的形式,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大系统。第一,开展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国情,思考社会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按照实践的内容、方式及特点,可以分为社会参观调查、阅读研究实践、校园文化活动、“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形式。开展社会参观调查,可以拉近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促使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以社会参与者的眼光分析和考察社会,有助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断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并发展提高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作好心理准备。阅读研究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扩展知识面,加深他们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其政治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隐性载体,是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实践的有效途径。“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既是从国家层面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的现实需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第二,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教学形式,使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讨论、学生模拟教学、经典影视赏析等形式。课堂讨论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激发思维火花,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民主和谐、密切合作的互动关系。模拟教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理论知识讲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影视艺术具有天然的教育价值和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经典影视赏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第三,充分借助最新互联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构筑立体多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互联网作为一种高瞻性、高传播性的互动媒体和信息渠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生活平台。网上专题调查、网上论坛管理、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博客及创设课程聊天室,这些都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只有上述三个层面实践教学活动平台的立体多维开发,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践育人”的总体目标。

三、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综合考核评价制度

为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要制定相关教学文件。学校教务处不仅要将实践教学纳入整体教学计划,而且要求教师认真组织教学,严格把好成绩关。要加强对教师工作量和教学效果的考评。实践教学工作量参照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及评阅实习报告的标准计算,由教务处根据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情况和指导学生的班级数计算其工作量,对于实践教学效果要参照整个实践教学运行状态、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在综合素质提升方面情况以及实践教学产生的社会反响等方面作出全面的考核评价。教师要根据考核要求严格考核学生社会实践效果,努力作到客观与公正,防止学生弄虚作假。对学生的考核不应该单纯参照实践报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实践过程所展现出来的理想、信念、智慧、意志品质等作出全面的考评,真正体现考核的过程性原则。另外,通过学校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二级学院与学生工作处的相互配合,可以考虑将学生参加思想政学院治理论课实践课情况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作为发展学生党员、培养学生骨干、推优评奖等的重要考察依据,

四、完善保障制度

教学条件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得以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内外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并对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进行全过程指导。这支队伍应该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校团委书记、院系学生工作专职辅导员、校外定点实践基地兼职指导老师等。其中,专职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骨干教师,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对学生的辅导和考评。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校团委书记以及院系专职学生工作辅导员应是实践课的坚定支持者和引导者,他们除了正确引导本院系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课外,还可带领并具体指导学生实践活动。所聘请的校外定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的指导老师平时可以到学校作一些与实践课相关的专题讲座,在学生校外实践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并进行现场指导。有了这样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共同为实施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计划,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就有了人员保障。要建立和健全这样一支队伍,必须按照合理流动、动态稳定的原则,逐步建立能进能出、择优上岗、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建设机制。学校层面要提高认识,把建设好一支良性运行的实践教学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进行长远规划。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确立制度,逐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择优引进、按需培养、奖惩并举和合理流动的良性运行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坚强有力的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工作队伍。同时,要从政策层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和专职学生工作人员的待遇,使他们有强烈的归属感、成就感与保障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专职学生工作成为被人尊重和羡慕的工作岗位。

2.设施保障,合理利用与有效开发实践教学资源

实践资源能否保证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需要,是关系到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的实践教学资源。从当前情况看,实践资源短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开发校内实践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校“看”社会。学校可成立一个以思政课专职教师为主体,有学校相关部门人员和学生代表参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中心”,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库。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选取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研,并对其全过程进行录像,再把录像材料拿回课堂让全体学生观看并研讨,最终形成小组调研报告,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目标。通过这种途径开发的实践资源一定要确保其“原汁原味性”,并根据新的社会现实不断更新实践资源库!另一方面,要寻求多方支持,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应该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特色,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和周边地区现代化建设以及历史文化资源,以学校名义与一些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科研院所、部队机关、医疗卫生、公检法等行业部门签约,建成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定点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3.经费保障,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

在实践教学经费的筹措上,学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二级学院要开动脑筋,拓宽经费渠道。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是实践教学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学校既要从人才培养的高度,也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高度保证专项经费的落实。要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卡,该经费卡应该由专门分管领导负责,确保专款专用,同时,也可以通过智力输出方式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实践教学基地本着互利共惠的原则筹措经费,以弥补专项经费的不足。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二级学院与教师一定要珍惜现有专项经费,保证专款专用,把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费非常有限,所以应该实行严格的报销审批制度,每报销一笔实践教学经费,都应该附上详细的经费用途说明及相应的实践教学成果附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吕志,黄紫华.面向社会实践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谢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2009.

[5]王玉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系统集成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1,(2).

思政实践计划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本内涵;运行模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230-04

实践教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贯彻和运用,是解决学生知与信、知与行统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当前,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全面认识实践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合理选择实践教学运行的主要模式,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实施的保障体系,是高职院校加强和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实效性所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准确把握实践教学概念的基本内涵:明确“三个基点”

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是统一的,实践教学必须和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动口、动手、动脑,促进学生思考;从形式上看必须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活动过程。因此实践教学可以在第一课堂,也可以在第二课堂;可以通过听,也可以通过说和做来完成,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决不能把实践教学片面理解为就是搞搞社会实践。

1.将在校内课堂上的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立足点。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活动过程,校内课堂上的实践教学主要表现为四种形式:一是互动教学,包括教学互动,组织辩论、讨论,进行案例分析,师生共勉,老师寄语,师生沟通等;二是直观教学,通过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欣赏音乐、观看视频,让学生视、听相结合,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丰富了课堂教学;三是启发教学,预设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理论,去探究真谛;四是体验教学,主题演讲、典型示范。校内课堂上的实践教学着重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学习的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校内课堂上的实践教学具有开放性,牵涉面小,容易操作,必须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立足点,尽最大的努力去求得实效。其主要责任人应该是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组织实施,其他有关人员及部门大力协助。

2.将在课外校园内的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侧重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一种课程教学意义上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载体,没有实践活动所具有的认知方式、特征和功能的教学活动不能称其为实践教学。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实践教学是和一定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相分离的社团活动,不能称之为实践教学。因此,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特征的校内社团活动,必须符合思政课教学内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校园内的实践教学。而且课外校园内的实践教学成本较低,容易组织,必须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侧重点,用最好的形式去收获实效。其主要责任人应该是学工部和团委,由学工部和团委具体组织实施,任课教师及其他有关部门全力支持。

3.将在课外社会上的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着力点。社会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实践形式,其具体内容包括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工作实习等实践活动。这是一种更能体现实践教学目的取向、内涵定义和功能特征的实践形式。但社会实践不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唯一形式,仅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实施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高职生的相关社会活动都作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如在校外的兼职活动、社团活动等等,因为这些活动都没有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就活动目的而言,社会实践是以改造和实现客体价值为目的,而实践教学则以教育和优化主体能力为目的。就活动内涵而言,社会实践是改造和实现客体价值的活动,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旨在改造和优化主体能力的活动。虽然课外社会上的实践教学成本较高,安全隐患又大,但必须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着力点,花最大的力气去争得实效。其主要责任人应该是教务处,由教务处具体牵头实施,任课教师及其他有关部门紧密配合。

综上所述,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学校党政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和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为前提,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广泛接触校内外的环境和社会上各阶层的人民群众,身体力行地感受、体验、参与和应用各种课内外或校内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思、说、学、做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包括校内课堂上的实践教学、课外校园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外社会上的实践教学三大部分。

二、全面认识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缺乏“六大特性”

最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在教学方法、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等诸多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成绩喜人。但是在实践教学领域,学界仍然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这使得实践教学明显滞后,收效甚微。

1.思想认识上缺乏全面深刻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犹如工科院校的实验课一样,甚至影响更加深远。但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和课程建设体系之间的彼此关联的重要关系往往被忽视,虽然高职院校或多或少地开展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企业实践、联系社区、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但在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中并没有进行统一筹划,统一管理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因此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形式重于内容,感性大于理性,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持久的影响力。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雷声大雨点小”,停留在“纸上谈兵”、“蜻蜓点水”的层面,只是一般性的号召和要求,这使得实践教学处境尴尬。

2.内容安排上缺乏整体教育性。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除了课堂实践教学外,主要有校内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走出校门的学习、参观、考察等实践教学形式。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第二课堂”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有些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文体活动或手工DiY,有些是和学生的专业相联系的科技小发明等,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活动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时尚性、技巧性。但从内容上看,普遍缺乏实践教学所应该具有的教育意义。走到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亦是如此,一些人理解为出去开阔一下视野,甚至于有一些人认为去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才有意义。虽然这些实践活动在效果上和课堂教学不可同日而语,对课堂教学能起到补充或加强的作用,但由于活动内容缺乏政治思想性和教育教学性,总让人感觉有些背离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那些真正能够促进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活动形式,如成立各种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读书会、思想研究会,关心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论坛,到校外建立能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实践基地等,却难以受到重视,没能真正发挥实践教学深化政治教育的功能。

3.实施方法上缺乏广泛参与性。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每一个参与的学生个体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现实所带来的教育意义,这种效果是课堂理论教学所无可比拟的,实际上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却忽视了实践教学的这一点,许多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着“以点代面”现象。由于经费缺乏、师资不足以及资源承载力有限等诸多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只挑选一部分学生参与到相关的社会实践,或者学生统一参与某一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想达到以点代面的作用,缺乏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整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和措施,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事实上,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其大部分学生也确实很难感受到实践教学带来的作用,有时候只是凑凑热闹而已,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还是换汤不换药。

4.采用模式上缺乏丰富多样性。采用模式丰富多样,才能引起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兴趣,这是实践教学形式生命力的体现,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高职院校只采取一种或两种实践教学形式,如有的开展实践教学仅仅采取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形式,有的开展实践教学仅仅采取组织寒暑假学生社会调查的形式,至于其他形式往往被忽略,这可能是因为对实践教学理解认识上的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握实践教学的内涵,把一种形式归结为实践教学的全部,也可能是由于资金、时间、人员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有效开展。单一的实践教学形式,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敷衍了事的心理,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5.具体操作上缺乏制度保障性。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制度建设问题。实践教学自始至终都体现出制度的缺失。实践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但许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安排、考评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等,没有重视这种教学环节,有规定,但无制度保障。没有统一的要求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没有对口的管理组织及相应的机制体制,没有专门划拨的实践教学经费,所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疏于监控管理,疏于制度建设,经常由于领导认识不到位、师资不足、财力不够、场所缺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实践教学不能持续地开展,或断断续续,或流于形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6.组织指导上缺乏方法科学性。组织指导上方法的科学性是实践教学追求效果最大化的重要保障,否则会导致实践教学事倍功半的后果。长期以来,由于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认识上的分歧,在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没有很好地遵循实践教学的规律,没有很好地体现实践教学的原则和特点,使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和指导方法缺乏科学性。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许多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时“一揽到底”,从制订计划、确立主题、开展活动,到总结汇报,都由教师包办,没有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没有让学生成为主体,没有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时还存在着少部分思政课老师在组织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时不好好指导学生,学生也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选择实践教学运行的主要模式:实现“教学五化”

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指向,并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明辨是和非、善和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提高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它是一种具有感受、体验、参与、应用等认知方式、特征和功能的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采用以下五种实践教学运行模式:

1.以情景模拟教育为主的感受认知型实践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场景模拟、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以情境中主人公的身份去探讨理论问题的现实答案,以实现理论课堂实践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在道德教学过程中,根据道德教学内容创设反映现实道德行为的模拟场景,让某一道德行为场景重现,学生扮演场景中的各种人物,让学生去体会、反思各种人物的所作所为,从而认识自己和他人,进而慢慢地指导和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如在大学生就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组织一场模拟面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面试的各个环节,了解在面试中应该注意的方方面面,了解就业的严峻形势,端正自己的就业观。在开展这种体验型实践教学模式前,要有周全的计划和精密的组织,保证参与的广泛性,达到实效性。以模拟面试为例,面试官要有企业的工作经历,有一定的专业背景,要善于观察;学生要准备好简历,注意自己的衣着等。场景模拟结束后,让所有参与者共同来评价各个环节。这种以情景模拟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感受认知型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实践化。

2.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的参与体验型实践教学模式。这是纳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课时内,由思政课教学单位与学工部、团委、院系等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单位共同策划,让学生以思政课教学班形式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开展列入教学计划的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术讲座、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成功校友报告会和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努力做到全校全员参与,形成合力,让校园文化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能资源共享。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要求各学生职能部门必须要有一个平等有效的沟通平台,真诚地合作:一是由思政课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与学工部、院系文化活动组织者共同制订校园文化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二是让思政课教师全程参与校园文化的主题策划、竞赛评选、效果评估等各种活动,深入到学生中,从而实现思政课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紧密结合。这种以校园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参与体验型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校园文化课堂化、教学内容实践化。

3.以参观访问考察为主的感受印证型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带领学生“走出去”,见证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等等,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去看待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辩证地去分析原因,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信念。让学生直接感受、自觉印证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便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党和国家实行现行方针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保证。这种以参观访问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印证感悟型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社会化。

4.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运用拓展型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支援活动等实践与锻炼,提高学生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分析、解答现实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社会服务,特别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根据社会热点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等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笔,既能加强同学间的团队合作能力,锻炼其体力,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当然开展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由于涉及教学场地、交通工具、食宿安排、经费保障以及学生人身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除社会调查可以由任课教师布置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外,其他单凭任课教师个人力量单兵作战是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学校教务处牵头从组织层面加强实践教学计划的整合和协调。这种以社会实践为主要组织形式的运用拓展型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理论教学现实化。

5.以科学实验证明为主的模拟验证型实践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在思政课教学中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实际上已经逻辑地包含了思政课教学的实验室建设,只是没有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实现。思政课教学实验室的职能就是在对思政课中的基本概念、理论观点做出证明和探索的过程中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目前,实验科学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但专门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实验室目前国内可能还是空白,因此,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验室是一大全新的课题,难度可想而知,但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如可以建立模拟法庭实验室:设置一个法庭、一个案例分析室和一个法官合议室。审判法庭内部设置可仿照我国现行法庭布置,外加一个案例分析室,要配备案例分析用的多媒体显示设备。其主要功能是让高职生通过模拟审判的全过程体验、了解法庭庭审的程序和诉讼的各个环节,掌握法律基础知识,提高高职生的法律素养和综合素质。又如可以建立行为认知实验室(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脑科学与认知科学”被列为前沿科学领域之一。许多科研机构和知名高校都参与了研究,如北师大成立了大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成立了审美认知与行为实验室。目前已经达到了可以测试一个人的行为认知的程度。这一成果完全可以运用到检验思政课效果上来。):可配备认知与行为问题诊断、行为训练与评价等多种常用测验工具量表及其计算机分析系统,其核心设备是多参数生物反馈治疗仪等。扎扎实实地抓好思政课教学实验室建设,既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更是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科学化。

四、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实施的保障体系:做到“四个确保”

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长期以来,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保障,很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实施的保障体系。

1.确保组织健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根据思政课的性质及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由学校密切联系的决策层、计划层、落实层构成。决策层主体是以校级主管领导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学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政策和制度,使其形成长效机制;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以及为实践教学提供经费保障等。计划层主体是指实践教学的业务单位即教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根据高职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实践教学列入教学计划,从宏观上拟订思政课程的方案,监督教学部门的实施过程,确定需要落实的环节,做出详细的计划,并且加以考评。落实层的主体是思政课教学单位、各院系、学工部、团委和任课教师。其主要职责是:落实教务部门的实践教学任务,拟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评定总结学生实践活动成绩。实施方案具体包括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时间安排、内容形式、实施步骤、考核评定、安全保障等详细内容。通过以上三个层面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力争思政课实践教学制度化、常规化和有效化。

2.确保经费到位――专项拨付,专款专用。目前,大多数院校按有关文件规定采取了人均20元思想政治教育经费专项拨付的办法,但真正能用在学生身上的却少得可怜。毕竟思政课面对的是全校各院系的学生,人数多,规模大,即使有限的这点经费能全部用在学生身上,也很难让全部学生走出课堂,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如此一来,就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每一种实践活动都有连续的时间。为此,经费问题也就成为了制约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瓶颈。因此,建议上级教学主管部门,统一设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项资金,为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3.确保制度配套――完善机制,职责分明。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空间广阔、组织复杂的过程,需要有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有实效性的教学机制和制度贯穿实践教学环节始终。首先,要保证实践教学有合理的学时。把实践教学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在实施教学方案时不折不扣地执行相应的计划学时。其次,要有实践教学的组织机制。建立可操作可执行的组织机制,职责分明地确定各部门应该承担的工作:思政课教师负责课内的实践教学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与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各院系等共同负责组织实施课外的实践教学,并明确相应的工作职责。第三,要有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负责实践教学的各职能部门要沟通、协商、制定一系列规范性的文件来指导实践教学,从实践教学大纲到实践报告及评比各个细节都要有文本制度来管理。第四,要有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任课教师的考核,二是对有关部门的考核,三是对学生的考核;并要有明确而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和办法,以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4.确保基地落实――功能典型,方便稳定。建设好校外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无疑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和保证。为此,要根据典型性、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周边有利的社会教育资源,选择和建立好不同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一是感受认知类实践教学基地。如结合改革开放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去了解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社会,理性认知,把附近的先进的自然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二是参与体验类实践教学基地。如结合有关法律和社会主义政治的教学内容,以班级为单位去附近的法院参加调解庭审等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三是运用拓展类实践教学基地,如结合民生问题的教学内容,开展社会服务等活动,建立以培养学生运用课堂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基地。在这些具有典型性、代表型、可进行比较性研究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学习、参观、考察和实习,使学生在课内外比较中提升是非辨别能力,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社情的直观深入的了解,深化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认识。

总之,就不同高职院校而言,在办学经费、区位优势、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方面差异较大,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实施和效果。因此,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没有最好的教学模式,只有相对比较适合的教学模式。今后必须不断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大力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才能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政社[2005]5号)[Z]2005-02-07.

[2]邹菊如,刘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辨析[J].管理观察,2008(22).

思政实践计划篇10

1.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深入探索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在2006年下半年,我们分别对广西区内外10所高职高专(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中州大学、罗定职业技术学院)、10所本科院校(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贺州学院、梧州学院、钦州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海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美术学院)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多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负责人、业务骨干)进行了问卷调查,共170人。

2.正总的情况

(1)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问题,67%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认为“重要与必要”,84%本科院校的教师认为“重要与必要”。

(2)通过问卷了解到高职高专院校平均建立2.5个实践教学基地;本科院校平均建立5个实践教学基地。说明各高校已充分认识到建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必要性、重要性。

(3)只有少部分本科院校有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如果教师组织小范围的社会实践教学的经费支出,可以写报告申请。但多数教师认为,手续繁琐。应该说,缺少经费,已成为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走人社会”实践教学的瓶颈。

(4)目前,各高校基本上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经费落实,即列入学校财务预算的年度经费。98%的高职高专院、100%的本科院校的经费数额按教育部、省(区)政府文件规定划拨。这部分经费在实际操作中,多用于购买图书资料、参考文献,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省(区)政府统一安排的课程备课会及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包括教师学历、学位进修的费用。

(5)如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并有一定的课时保证。45%的高职高专教师、57%的本科院校的教师认为应占1/4为宜。

(6)为了寻找解决有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问题的办法,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题目:有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厌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实践教学是否有关系?63%的高职高专教师、84%的本科院校的教师认为有关系。可以这样认为:广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7)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实践教学的工作量,35%的高职高专院校不算工作量,37%的离职高专院校算工作量;62%本科院校算工作量。这也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的一个原因。

(8)高职高专44%的教师、本科院校88%的教师表示愿意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愿意的原因依次是课程本身的需要;学生需要;社会发展需要;本人愿意组织。从中可以看出广大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不愿意组织”的原因依次是:麻烦;辛苦;精力不够。有的教师说,如果学校大力支持就愿意。

(9)为了了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外延的认识度,设计了这样的题目:下列哪些形式属于实践教学?高职高专反映的情况是:认为“三下乡”及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属于占(85%):观看电影、录像资料后形成观后感(54%);辩论赛(44%);讨论课(33%);知识竞赛(31%)等。本科院校反映的情况是:“三下乡”及社会调查(91%);“参观、考察”属于占(85%);辩论赛(37%):观看电影、录像资料后形成观后感(41%);讨论课(28%);知识竞赛(22%)等。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凡是不仅仅为了让学生了解、接受知识,而且让学生在参与讨论或辩论、演讲中思考问题,明辨是非,在观看影视资料中直接或间接接触社会现实,体验社会生活,动脑思考,作出是非判断,并在积极参与中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的所有形式都应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范畴。为了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限性与广泛性的矛盾,课题组一成员因此把讨论、辩论、模拟法庭、案例教学等形式归于虚拟实践教学法。

从更广意义上来界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外延,才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更加灵活机动、更有创意地设计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深化教育教学效果。

(10)近年来,很多教师积极主动探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措施。在问及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你组织过什么形式的实践教学?”回答的结果。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的教师分别是,71%、47%组织过参观、考察;66%、22%组织过“三下乡”及社会调查;61%、54%组织过讨论课;45%、30%组织过辩论赛;40%、22%组织过演讲;47%、37%组织过学生观看电影、录像资料要求形成观后感;8%、7%组织过知识竞赛;3%、3%没有组织过。

(11)93%的高职高专及本科院校的教师都认为“实践教学的成绩应纳入学生最终的成绩”。

(12)那么,“实践教学的成绩纳入学生最终的成绩的比例多少合适呢?”44%的高职高专、50%本科院校的教师认为1/4为宜。

(13)“98”方案实施以来,我们曾调查过学生对具体课程的兴趣,最不感兴趣的是“思想概论”。那么,实施05方案,教师的态度如何?我们的问题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高职高专的情况是:感兴趣的20%;较感兴趣48%;一般20%;很没兴趣15%。本科院校的情况是:感兴趣的21%;较感兴趣40%;一般31%;较没的兴趣7%。

我们通常对学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教师都不感兴趣的话,真不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4)在问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满意度”问题时,高职高专25%的教师表示满意;不满意(13%);一般的感觉(37%)。本科院校的教师满意(32%);不满意(17%);一般的感觉(46%)。

(15)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计算工作量(或劳动报酬)时的情况。与专业课―样的,在高职高专占48%;低于的占34%。本科院校前者是33%;后者是57%。

(16)通过问卷。了解到1/2高职高专的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考试课,“道德与法律”课都是考查课。80%本科院校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是考试课,“道德与法律”课是考试课(50%)。

(17)通过问卷了解到25%的高职高专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实践教学;在本科院校则占46%。当然,更鼓励在校内开展。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落实,一定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因为,这个环节的确不如在教室方便、安全、简便。在组织落实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增强内功,而且麻烦,如果走出校园,又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责任重大。

(1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开展,提出以下希望:高职高专依次是学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50%);学校领导高度重视(28%);系部部门重视(76%);教务部门重视,即体现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上(42%)。本科院校的教师提出依次是学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48%);学校领导高度重视(37%);系部部门重视(56%);教务部门重视,即体现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上(46%)。

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建议与思考

1、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和推动大学生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与人民群众的心声产生强烈的共鸣。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懂得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使自己的思想与社会实际、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进而激发社会责任感和成才欲。让新时期的大学生知道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民族复兴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在社会与时代的总要求下塑造自己,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成为社会的主人。

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开展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政治使命感强不强,理论功底厚不厚,教学水平高不高。

以广西为例,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人员构成、知识结构、专业水平与担当的神圣任务相比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在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占相当的比例。2003年底统计占40%多,近几年也没有大的变化。兼职教师多为高校的校级领导或中层干部,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系统地专业理论学习。广西区教育厅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水平,一年一度举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备课会,但由于各单位经费的限制,兼职教师很难派送,势必在教学内容上出现盲点与弱点,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必须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要充实师资队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特别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使他们整体在思想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学历职称方面上台阶。同时,在教师的工作职责、管理考核和奖惩待遇、培养表彰等方面应作出明确的规定。要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只有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理解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才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才能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3、建立规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本要求和运行机制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载体和教学内容的延伸。因此,按照中央的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落实到位,一定要同理论教学一样有相对完整和独立的教学计划,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制定了教学计划,才能克服实践教学的盲目性,保证实践教学有序进行。为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还要有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合理的教学过程安排,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专门的指导教师,充足的课时和经费,相对独立的教育科研课题等。即做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前有明确的目标和周详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有深入细致地指导、调查和研究,在结束后有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