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1:31

现代教育意义篇1

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作习得无助感(Learnedhelessness)简称无助感。无助感理论经常被用于解释人类的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等行为的形成和抑郁感的产生。研究发现,学生无助感产生后有三方面的表现:

1.学习动机降低:积极反应的要求降低,消极被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2.认知出现障碍:形成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心理定势,在进行学习时表现出困难,本应学会的东西也难以学会。

3.情绪失调:最初烦躁,后来变得冷漠、悲观、颓丧、陷入抑郁状态。

作为学生,如果学习屡遭失败,他们就会产生习得无助感,从而演变为接受失败者。一般来说,这种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努力———失败。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肯定会作出努力的,因为人就有好奇和试探的天性。如果努力的结果是失败,塞利格曼则称这种状况为“不可控状况”。

第二阶段:再努力———再失败。大多数学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就此放弃努力,他们会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据此再做努力。如果教师指导错误,或者教法学法不对,或者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不恰当的批评等都有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率,导致反复的努力,反复的失败而成为所谓的“差生”。

第三阶段:放弃努力。反复的努力———反复失败的遭遇,挫折感越来越强,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与期待会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能取得成功。这种认知和期待使人产生了无助感,如果没有适时地提供出路,没有出现新局面将会演变成接受失败者。

二、防止“差生”形成的若干策略

1.教师应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决定学生能否持久有效地从事学习活动,这是一种转化“差生”的有效策略。

2.教师要因材施教。学生个体的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是暂时的、相对的、动态的。如果我们的教学是富有成效的、适合每个学生的需要的话,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学习的成功。教学要适合每个学生的需要,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布置适合不同水平学生能力的、难度适中的学业目标,务求适合每个学生的需要,即要制订个体化的目标,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取得最大的进步。二是引导学生制订适合自身认知水平的发展自标。这一点很重要,只有制订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学生才能接受,哪怕是某一个方面的进步,都会变成他(她)继续努力向上的动力。三是对“差生”的评价应以发展性的弹性评价为主。在防止“差生”演变为接受失败者的过程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发展性评价。比如,一个成绩从50分提高到60分的学生甲与一个成绩从80分提高到90分的学生乙,他们的分值是相同的,两个学生的进步都应得到肯定的评价。

现代教育意义篇2

一、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研究

关于现代文学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许多学者在研究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为武永明对张志公文学教育思想的分析,认为其站在促进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高度思考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看法,特别是其在文学教育功能方面的论述,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郭虎妹也在其硕士阶段的研究中指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语文教学存在的缺陷,且在综合分析后对语文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站在文学阅读的角度,探究了现代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最终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多维度文学观念,将西方文学的教育批评方式引入到职业学院的语文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文学教育的影响力[1]。此外还有诸多学者也对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进行了分析,不仅丰富和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研究内容,也对我国高校现代文学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

文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是一个无争的事实,并且文学的教育意义对我国各个时期的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和审美对象

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接受文学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感受文学作品的娱乐作用和审美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所塑造的生动形象,优美的文学意境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趣味等获得自由的文学享受,进而体会审美主体的自由和自豪之感,这在本质上表现出对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升华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荷塘月色》、《凤凰涅槃》、《再别康桥》等经典作品时,学生总能够被作品中的优美意境、生动的形象、气势磅礴的语言和高尚的生活趣味等感动,进而得到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调节,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

(二)现代文学作品具有审美和认知双重功能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被称之为文学界的百科全书,对人的认知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文学作品的认知功能在审美过程中得以实现。这种实现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对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面貌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本质规律的深化认知。就以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其根植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定的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思想倾向,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由衷的向往和追求,能够加深对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知和认同感。例如在具体分析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药》,巴金的《寒夜》等作品时,学生就能够在体会作品内涵的和接受作品精神教育的同时,对当时社会的历史发展以及新民主主义精神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现代教育意义篇3

一墨子教育的内容(一)道德教育任何一个流派能够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都有其独特之处。在先前诸多思想流派中,墨家之所能够独树一帜,主要在于墨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主张——兼爱。墨子的“兼爱”思想完全否定了儒家的“爱”,提出“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通过“兼爱”,使“天下

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社会状态。他“爱”的对象是所有人,一切人也都相爱,他希望用伦理道德来约束人们,从而消除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生活。除“兼爱”外,墨子还提倡“义”。《墨子·贵义》指出;“万事莫贵于义”。《淮南子·泰族训》记载了墨子对学生进行“义”的教育的丰硕成果:“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二)节用教育

墨子出身低微,自苦为极,一生节俭,反对浪费。在《墨子》一书中多次强调这样一个衡量衣食住行是否恰当的标准:“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谈到墨子时说:“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费也。”他认同的节俭原则就是民用和民利,即有利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一原则是以“兼相爱,交相利”为出发点的,体现出他的博爱和献身精神,如果统治者能够从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保障其根本利益这一角度出发,减少于民不利的开支,那么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国家就会繁荣富强。

(三)思辨教育

这方面主要包括思维方式、形式逻辑以及辩论技巧的教育。要宣扬自己的学说思想,要“上说下教”就需要去辩论,驳倒他们。

墨子认为人的认识和言论是否正确有三个衡量标准,即“三表法”。《墨子·非命上》说:“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墨子提倡理论的准确性,这为墨家学派在中国古代史上形成系统的形式逻辑体系奠定了基础。墨家所说的“辩”学,就是今天的逻辑学。墨子在学生的论辩才能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方面,强调形式逻辑、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察类明故”,并把假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归纳并列使用。讲求以理服人,追求思辨技巧,言行有据。

(四)技能教育

“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家强调生产、军事、科技、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育,这一点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其余各家远不能及的,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本领,同时也有利于其推行“非攻”思想。

墨子的科学生产知识主要载于《墨子》一书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篇目中,这六篇被合称《墨经》。其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数学、力学、光学、声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等诸多学科,概括来说墨经有以下特点:①体例独特,风格简洁,使用一种不同于自然语言的表述方式进行解释说明,并得出结论。②形成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概念定义严格抽象、前后相接。由浅入深,方法科学。③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注重实验,通过实践操作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胡适曾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看墨辩中论光学和理学的诸条,可见墨家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试验。这是真正科学的精神,是墨学的贡献。”他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有西方近代科学种子的古希腊科学不分伯仲。

二墨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吸取墨子“教育救世论”、“人性所染论”的教育理论,进一步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墨子的“教育救世论”使我们清晰地看到社会的管理、国家的富强都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要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到关系天下兴亡、富国强民的高度来对待。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强调优先发展工业经济,轻视教育发展,改革开放后,教育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邓小平多次提出要想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发展教育。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始终坚持“教育救世”、“人性所染”这一思想,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教育的发展,为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培养更多的“贤士”。

(二)吸取墨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墨子的教育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主要是教、学、行相结合。墨子在一生的“上说下教”的活动中。一贯坚持“有道相教”,在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永远起主导作用。他说:“不强说人,人莫为之也”。他还以撞钟与国家的政事为例,对公孟子说明主动施教的重要道理,坚决反对教师“弗问不言”、“待问而后对”的被动施教,驳斥了儒家“击之则呜,弗击不鸣”的施教原则。墨子把不积极主动施教不仅看作是施教者的过失,而且还认为是危害社会的祸乱之一,所以他一

再强调的就是要“叩则鸣,不叩亦呜”。这对于教学来说,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和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老师要以身作则,以言教人,身教重于言教,反对死板的教条式教学方法。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要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去体会,去学习,去成长。

(三)吸取墨子的教育内容,充分认识到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提高全民素质。

墨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贤士”,这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社会需求是一样的。与其他学派相比,在教育上,墨子都有其“亮点”,他创办的是综合性平民学校,学科众多,门类较全,同时因材施教,因人而育,使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性格来进行学习,对其弟子施以严格的组织纪律教育,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现代教育意义篇4

【关键词】民间交际习俗教育意义

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其中所强调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促进和谐中的作用。然而,民俗所具备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却常常被忽视。去年曾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韩国留学生到上海,想看看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结果却大失所望,发觉某些地方过端午节气氛甚至比不上韩国国内。反而是多数年轻人表示过洋节是时髦,过传统节日没气氛。“韩流滚滚”是今日中国不可否认的文化现象,当我们津津乐道于韩国人的日常生活来回味传统中国文化之魅力,寻找逐渐消失的中国民俗文化的身影。“民间交际习俗”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礼”的教育自古有之

孔子是把贵族礼仪传授到民间的第一位教育家,他打破了周礼所规定学在官府的局面,首创私学,使教育走向了平民化。由此,“礼”开始逐渐在民间传播、普及乃至成为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孔子的思想当中,“不学礼,无以立,”“礼”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指出“礼”更应该是关乎人伦关系,关乎现实生活的事,突破周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限制,主张“礼”治的平民化,将原用于调节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向百姓延伸。他认为,在“礼”的面前,人不分贵贱尊卑,平民百姓也可以因知礼而成为圣人。孔子这些对礼的倡导推动了学礼、讲礼、行礼风气的形成。这样人们自觉地认同统治者礼制思想、接受礼节仪式以及不断在家庭和民间生活中的实践。

自孔子之后,几千年来,统治者都把《礼》作为必修课,当儒家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之后,“礼”就从贵族社会的原则演变为大众生活的准则,从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领域逐步延伸到社会治理等领域,成为实现社会调节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亦或是说在这个时候“礼”的思想在民间交际中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听到“不学礼,无以立”,我们仍然会认为,不学礼怎么做人?怎么让人接受?再俗点得话就是不懂礼儿的人根本没法在世界上混。但我们必须承认,在现代教育中“礼”的教育似乎有些空洞与不切实际,所以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冷漠,他们不会和他人相处,不懂得合乎身份的说话做事,真正让人有些担忧。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近来,我们会频繁听见国学的一个原因。

孔子的教育我们姑且可以认为是学校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还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名的家庭教育即“家训”,例如《颜氏家训》和《朱子家训》。家训无疑就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礼”是重要的课程。

二、“礼”出现在家庭教育中

我们熟悉的《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历代学者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纵观历史,家训都是从日常生活着眼,指导其子孙后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待人真诚,莫羡富贵、严于律己的人际之道。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不好的。例如我们现在仍然能听到的“三从四德”、“笑不露齿”、“百依百顺”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足以见,家训对民间交际习俗的巨大影响,一直到今天有些东西我们仍有耳闻。古代大户人家家教严格,家法如山,违法必究,对培养“知礼、行礼”的好孩子作用巨大,这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礼节、礼貌教育,学校是一个重地,家庭也是一个重地。但孩子无法无天,无礼无行时,我们的家庭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承担一些责任。

三、“礼”出现在社会教育中

《礼记・曲礼上》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就是说道德仁义这四种美德,没有礼制(约束)就得不到发扬;教化训导扶正民俗,失去礼制就不会完备。但礼非天生,是教育的结果。古代礼的教育不仅涉及尊宗祭祖、定亲疏和明是非等方面,而且也包括日常礼仪的教育。人们在相互交往,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中,虽然没有固定的制度仪式,但却自觉遵守着“礼”的规定,按“礼”行事,以“礼”待人。《弟子规》中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就是说,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外观的基本要求。《论语・学而》中曾载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礼记》中也曾记载:“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即语言之美在于谦恭、和气和文雅。还有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就正如我们今天的说所的“少说话,多做事”。

我国历史悠久,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更创造了源远流长的精神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标志之一的民间交际习俗,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千百年来人们自觉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且我们的交际习俗也被视为是道德伦理观的具体体现,被认为是法制的补充,在民间生活中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对我们当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现代教育意义篇5

何炳松(1890-1964),字柏丞,浙江金华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学家、出版家。他学贯中西,兼收并蓄,为史学研究和历史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他的教育理论对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教学入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载体和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期望对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发展有所助益。

一.个体与全体:教学入手的特殊路径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然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入手,就如厨师烹饪食物,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普通教授历史有两个入手的途径:第一个就是从个人的传记入手,第二个从社会的全体入手。”“无论从那一种入手,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如果采用第一条路,最好以一种事实或一种运动为中心,将有关系的人物分别附丽上去,比较的有利益。”“不过所选的材料同处置材料的方法,应该为将来研究社群的预备。这种进行的方法,我们可以叫他为从传记的进路到历史。”此法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时同样适用。例如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涉及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其中与这些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就可以作为具体内容的展开,严谨明确又形象生动的人物介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兼容并蓄

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撑,“广义上,教学手段指一定社会历史时期教育者实现教育目的的精神和物质条件的总和。”狭义的教学手段往往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沟通的物质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指传统的教具,包括教科书、黑板、粉笔等。而现代的教学手段又称为“电化教学”手段,包括计算机、幻灯片、投影仪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取教学手段,近年来成为教育工作者们争论的焦点。有些教师主张应该注重传统的教学手段,认为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口头的说明。因为要使模型、图画、地图等同过去的事情或生活发生关系,还是要靠教师的口讲。教师的口讲,是历史教授法上最重要的一部分,亦是最困难的一部分。”因为“口讲的东西往往不免模糊影响,而且随便使用空泛的形容词,使学生听了,莫名其妙。”因此教师口讲,最考验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

相反,另一些教师认为,应该以现代的教学手段为主,将历史事实以可视化的图片或视频呈现出来。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给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将关注点更多地投向微信、微博、论坛、慕课、网络直播等,这也要求教师们不断学习,丰富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此,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现代的教学手段,其目的都是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服务,因此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将两者有机融合,兼容并蓄。例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过程中,可以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利用影视资料、慕课、UmU等互动平台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注入与启发:教学方法的创新选择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活动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指导,但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目前,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启发式教学,一种是注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其自觉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指导思想。”而注入式教学即俗称的填鸭式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现成的知识强制生硬地灌输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常,“用注入的方法,一切研究同说明的责任统在教师一个人身上。用启发式的方法,由教师供给资料,叫学生自己去做建设的事业。”前者往往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并主观地决定教学进程。相反,后者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人性化教育理念,正契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应重视通过启发教育,培养学生自动研究的习惯。

“要养成自动研究的习惯有三个方法:第一个亦可以叫作问答法,就是直接令学生自己去读教科书,不用指导或暗示给他们。下次用种种问题去问他们,令他们回答。第二个亦可以叫作互助法,就是令学生去解剖教科书,而且做一个大纲出来。第三个方法可以叫作指导法,就是由教师在教室中直接指导学生如何去研究。上述的三个方法,都有可取的地方。……但第三个方法,比较的最好。因为它能够使学生习得他们应该习得的东西。”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为例,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包括何为辛亥革命?为什么发生?经过如何?结果怎样?应该怎么评价?等等,引导学生去解剖教材和史料,这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将来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大有裨益。

四.简明与切实:教学载体的理想范本

教学载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承载并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广义的教学载体包括课堂教学载体和课外教学载体两个基本形态。其中,课堂教学载体主要包括:教室及教学设备、教材、教案、课堂教学活动等;课外教学载体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场所和活动、社会实践场所和活动等。”狭义的教学载体是相对于广义的教学载体而言,主要指课堂教学载体,特别是文字性教学载体,如教科书、参考书目等。本文主要讨论狭义的教学载体。

“教科书是历史教学中的载体,历史教科书不是普通的历史读物或历史学著作,而是实现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的特殊脚本。教师依据这个脚本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凭借这个脚本获得知识和能力,陶冶意识和情操。”因此历史教科书应慎重选择。“第一步就是看他是否明白而确切。此外要研究书中观察点是什么,所附的地图、图画等好不好,所附的参考书是否适当,所附的问题或大纲之类是否有用,目录好否,文字如何,等等。”此外,最切要的是历史教科书要实现历史的教学目的,即尊重历史,“活现”历史,如实反映历史的真实面目,“传人适如其人,述事适如其事”。

此外,参考书的选择也同样重要,要以我们历史教学的目的作为标准。具体说来,标准有五“第一为‘活现’过去。第二为补充材料。第三为激起兴味。第四为涉猎历史的名著。第五为说明历史研究法。”综合以上几点,才是理想的教学范本。目前高校使用的统一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年修订版)。围绕教材,编著了大量的教辅资料,如何选择适合的教辅资料,给学生作为知识的扩展和补充,亦可遵循以上各法。

五.理论与实践:教学评价的多元标准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最后一环,也是衡量整个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如何让教学评价真实反映教学活动的成效,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体现教学主体和教学客体的参与度与认知度,笔者认为应该在评价标准的设置上下功夫。教学评价不仅考核教学客体的理论功底,更应该考察其实践能力,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当前很多高校在教学评价环节,注重对学生知识层面的考核,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评,这是不完整的。对此,何炳松在《历史教授法》中就曾主张历史教育应为现实服务。历史的功用“在于帮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的现状,所以历史对于我们是一种常常变化的东西。”因此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充实自己对于过去的认知,从而使过去能够“活现”出来。“活现的方法,不一而足。最好而且最简单的,当然是能够‘亲临其境’。”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引导学生走出去进行探索和思考,感受真实的历史情境并记录心得体会,这才是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题中要义。

此外,何炳松还谈到历史教师应首先充分利用地方风物志和本地历史遗迹,包括古碑刻、古建筑、地方志、档案、文史资料、口述资料等,帮助学生明白本地区的历史,然后拓展开来,“帮助学生明白其他各地方的历史。”“假使一个地方有一个历史博物馆,那更便利了。……好的博物馆应该将所有古物依年代的次序陈列起来,而且应该将有用的古物供给学校教师讲授之用。”金华博物馆在这方面就走在前列,它与我校已建立合作关系,是我校的一处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在那里可以感受到金华的历史风物,将所学和所见融为一体,融会贯通。另外金华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素材。如侍王府,在讲授《天平天国农民战争》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引入金华乡土史资料和引导学生参观金华当地历史遗址——侍王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历史视角和历史思维。

综上所述,何炳松的教育理论对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特别在教学入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载体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应该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的选择要与时俱进,契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教学方法的采用,应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教辅资料的选择应重视问题意识,简明切实,“活现”过去。教学评价的标准应多元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以何炳松的一句话作为结束。“无论我们对于历史的观念如何,无论我们对于讲授历史的目的何在,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历史带有一种真实的空气。……使得他‘宛然在目’同‘栩栩如生’。”

参考文献

[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5《内篇五·古文十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2]何炳松:《历史研究法历史教授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3](美)亨利·约翰生著,何炳松译:《历史教学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4]刘馨:《何炳松史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5]王彦才、郭翠菊主编:《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蔡亚平:《教育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韦廷柒、赵金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建设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4期。

现代教育意义篇6

摘要:五四时期女子现代教育是以女子健全人格为目的、实现了教育模式的重新建构,女性教育群体日渐壮大,奠定了女子现代教育的雏形,打开了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新的一页。

关键词:五四时期;女子现代教育;时代意义

五四时期女子教育是在五四志士对传统教育的批判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其实质是对五四精神的肯定,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它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实现了男女平等教育权,壮大了知识女性群体,提升了女性自身的素质,为女子教育的多层化、多维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开启了女子教育现代化的先河。

1、培养了女性的健全人格,促进女性“人”的教育的发展

女子现代教育从一开始就要求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生活上职业的要求,使妇女有教育的修养的必要,女子教育机会的扩张似乎比承认参政权还要紧”,使她们从传统的“贤妻良母”的角色中转换出来,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广博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女性的现代教育上来。

女子教育的宗旨应使“她们从‘附属品’的地位,变成‘人’的地位;使她们做人,做她们自己的人”。正是基于这种内在要求,五四时期的教育主旨将人的权利归还于女性,重新审视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拓宽了她们的活动领域,形成了女性新的价值观,激发了女性自身的潜能,不失为一种远见卓识。

2、实现了教育模式的重新建构,争取了男女平等教育的权利

学制的变迁是教育发展嬗变的一个系统而突出的体现,近代各种新式教育都是在学制确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女子教育在学制上的变革使男女平等教育的实现有了理论依据。

1922年11月1日,正式以大总统令的形式向全国颁布了《学制系统改革草案》(即《壬戌学制》),是五四运动以后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在民间教育组织全国教育联合会的不断推动下制定出来的。《壬戌学制》奠定了我国现代学制的蓝本,为女性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效,为之后的女子教育指明了方向。

3、教育主体逐渐扩大,女性群体日渐壮大

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贫民教育思潮,女子教育的主体也由上层社会向下层社会倾斜,为贫民女子接受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使得女子教育从过去的“贵族式”教育向“普及性”教育转变,彰显了女子教育的日趋扩大化、正规化。从而促进了知识女性群体的形成。这一群体的形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第一,女性团体的兴起

在性别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逐渐认识到群体力量在自我解放及参与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性,她们积极组织各种团体,凝聚力量争取男女平等和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最有代表性的是1925年前后成立的全国性质的中国妇女协会,它广泛号召女性携手共进,“各尽所能,以纠正学术,改进社会,建人道主义之正轨,谋人类之幸福,发展人权”。女性从此开始以群体面貌参与社会活动。

第二,社交范围的扩大

学校是女性接触社会的窗口。女子教育为女子“在社会上得到职业,并进而作一切职业向女子开放的运动,使女子易于从事职业”,并可以使“女子除去鄙视自己和专在性上认识男子的心理”。在女性迈出家门走进学堂的时候就暗含着女性的社会角色开始发生变化。她们通过课堂教学、学校社团活动、师生交往等影响着自身思想风貌的形成,增强了人际交流,从而扩大了自己的交往空间。

第三,女性传播媒体不断增加

知识女性队伍的壮大离不开女性传播媒体的推广,传播媒体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加速了各种社会思潮在女性中的传播,为促进更多女性争取平等地位创造了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越来越多以妇女为主要读者的书籍、杂志问世,对女性思想观念的转变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报刊和书籍为女性提供了现代教育和生活的信息和观念,展示新的行为方式和技能,从而拓宽了女性的知识面,开阔了女性的视野,使女性更深刻地了解社会。女性读物的增加有利于塑造新型的女性性格,壮大知识女性群体。

4、女子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奠定了女子现代教育的雏形

五四时期,是女子教育由学习西方教育思想并与之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女子教育思想发生重大的转变,表现为教育多层化、多维度、多方面的不断演化,逐渐萌生了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形态。

第一,教育类型上,女子学校逐渐从普通教育中衍生出专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形成了普通学校、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兼备的女子教育系统。

第二,教育层次上,女子教育在五四时期完成了结构上的转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实现了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紧密结合。

现代教育意义篇7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高校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现实能力的提升和对个人发展的准确定位,及时认清社会的发展形式,努力朝着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发展,及时成长。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他们培养好啦,祖国的未来才会有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促使大学生以一种昂扬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激发,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能力,为社会发展服务。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客观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许多学生涌入高校,给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教育也不像以往那样充满神秘感,神圣而高雅,高校教育成为一种常态,高校教育成果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考核。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缩小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增强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目前我国发展迅速,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关系着我国未来的持续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大学生是一个较大的社会群体,思想极不稳定,正处于成熟的转型期,刚刚度过青春期,有自己的思想及梦想,性格偏于浮躁,这个时期是大学生人生的转折点,需要合理的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身心的形成,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思想政治素质及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能承担起责任,担负起国家未来的发展及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可想而知,极其重要,它能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现代社会重信守诺,对于人才更加看中诚信和创新,这些素质没有良好的身心健康及思想政治素质是做不到的,只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才会成长起来,这样,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才能成为国家之才,为国家发展奉献能量。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学风,养成大学生创新的习惯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大学生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充实自己跟上时展的脚步,这样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及顺利就业。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当代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经过长时间的紧张学习,进入高校学习之后,反而放松了学习,大部分学生整日游手好闲,把高校当成了玩乐的场所,学习态度散漫,长期迟到早退,这对大学生的危害极大,不利于大学生之后的就业选择和创新发展。大学时期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正所谓学到老活到老,大学时期的学习尤其重要,它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书本知识,还应该掌握实际的社会知识,时刻为进入社会发展准备着,同时培养自己的信心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敢于面对各种挑战。

所以,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优良学风的形成,促进大学生努力学生,另外它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成为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独立能力的形成

当代大学生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成长环境优越,没有经受过任何磨难,大部分又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当代大学生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形象都比较差,幼稚、叛逆、不成熟、长不大是当代大学生的标签。当代大学生独立动手的能力非常差,导致了很多啃老族、月光族的形成,这些都跟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当代大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自己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很多学生还处于对家长的严重依赖之中。然而社会的发展和未来赋予大学生沉重的责任,大学生的担子重大,任重而道远,大学生必须迅速成长起来,认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努力发展自己,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做贡献。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独立能力的形成,促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疏导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非常重要,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必修课,所谓思想指导行动,只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孕育出良好的行为动作。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建设和持续性的发展,必须严格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努力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和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它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研究要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并且要更加深入、科学,争取建立一套完整的、科w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培育出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武雪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走向研究[D].河北大学,2006.

现代教育意义篇8

论文摘要: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在于使教师的教书育人制度化、具体化,其有效实施有助于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成熟、有助于学生科研兴趣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本文尝试从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和优化,分析导师制所存在的问题和可行办法,找到恰当的途径优化本科生导师制,以实现其在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本科教育实现社会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

1.思想上。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一般生理与心理都处于变革时期。高中时期紧张的学习转变为大学校园的轻松自如会让一些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高中时期对大学的种种幻想,而到接触大学生活的实际状况之后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许多同学在上大学之前,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巨大动力,进入大学校门之后这个动力消失了就容易迷失自己。而大学的教育模式主要是由辅导员负责管理学生日常生活,一些学生的思想状况,面对辅导员一对多的管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2.价值观的构建上。本科教育的这四年时间,学生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修整时期。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对象,必须根据大学生的人格心理发展的历程规律进行教育。一般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年龄已经趋于成熟,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不稳定的发展期。对大学生来说,处于身体和心理变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同时脱离了家长和学校的束缚之后,出现了类似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生活社会经验明显不足、政治思想方面虽有自己的见解却明显缺乏稳定性等问题。这些因素会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是心理的健全,在学生面临这种问题的时候,尤其需要导师能够适时地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引导。导师通过科研、教学言传身教、渗透式的教育可能比辅导员单纯的思想政治管理更有意义。

3.专业引导上。当今的大学生是个性张扬的时代,同学们之间求同存异的诉求尤其明显,所以在兴趣、爱好乃至个人素质上有明显的差异。实行导师制这一教学制度之后,导师不仅作为他们学术上的良师益友同时在生活作风、处世态度上都能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帮助新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使之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使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对那种较高年级的对大学生活产生一定适应能力的学生来说,导师可以帮助学生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专业的构建、克服专业选题的盲目性,尤其在论文选题这一过程,能够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由导师循循善诱把握好选题、调研、基础研究、论文形成几个阶段的关键问题,使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二、导师制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1.导师制促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从目前本科的教师设置上可以看出。现有大学教育的教师清晰地分为两部分。育人成为了辅导员和任课老师的任务,专业教师只有教授专业知识的作用。现在大学的教师从一定意义上说缺乏了育人的功能,比较注重书本上知识的教授,这从狭义上讲是教材意义的传递,只管传授,而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大学教育现在有一重要的弊端就是师生之间缺乏适当的教学交往,老师上课来、下课就走,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应有的互动。本科教育中学生生活的管理者都是由专职的辅导员来完成的,它与教学、科研基本上是脱离关系,变成了很明确的分工,教师只负责教学科研、辅导员专门负责学生的管理。这样做既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作用的发挥。实施导师制可以使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活中言传身教、教学中循循善诱,真正的使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2.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科研兴趣。一所具有教育精神和传导能力的本科大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科研领域的创新能力。而导师制正是符合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思路。实施导师制这一教学模式,正是可以利用专业教师每个人不同的研究领域,使本科生在学习课堂内知识的同时,及早激发科研兴趣,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培养创新能力,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树立良好的学习方向,培养专业领域的爱好。导师制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柔性培养体制,在导师的潜移默化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导师制运行机制下,学生摆脱了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在导师的引导下,学会了独立学习。

三、可行几种导师制的类型

1.科研导师制。所谓科研导师制,就是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科研活动,以科研为平台,利用导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制度。科研导师制存在的最终目的一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这一诉求无疑对导师的学术能力和科研研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科研制导师的特点就在于:首先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使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是课堂教学和科研教学包括社会实践都能够能动地联系在一起;三是导师与学生之间主动能动性地发挥和教师的主观引导作用。

2.精英导师制。所谓精英导师制,也可称为精英学生导师制,它是一种英才教育思想,让优秀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最好的资源,得到最优秀的导师的指导,以期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作为本科生导师一种较有代表性的类型,它以大学学生中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敏锐的分析能力和较为扎实理论功底的学生为主要的培养目的。通过师生的双项选择机制,为学生配备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理论功底较为扎实、学术水平较高的高校教师为这类学生的导师。这对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都有较强的意义。

3.完全导师制。所谓完全导师制,是指所有本科生在大学期间,除去了辅导员和班主任之外,另有导师为其提供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各方面的专门辅导。在完全导师制这一模式下主要是组成人员较前两种导师制的形式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导师制包括除教学、科研外的教育管理人员,指导学生的数量也较另外两种导师模式要多。这种导师模式的特点在于,可以大面积、全面而又公平地为大学生提供教育辅导。这种辅导可以不仅是课堂上的,也可包括科研旨趣的提升、人生规划的完善等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不过这种模式须与另外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做到有针对性的、有特点的、分批分层次的展开。本科教育引入导师制是一种尝试性的探索过程,是对现行本科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种有益补充,这有助于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地完善,以期为本科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保垒,孙坤权.试论导师制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实施[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20(4):90-93.

[2]李瑞.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与优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22-23.

现代教育意义篇9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课堂的范围和容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能提高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初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正如英语中说的:“you can lead the horse to the river, but you can not make it drink.”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学。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如果单用听觉来学习,3小时后能记忆所学知识的70%,3天后降为10%;如果单用视觉来学习,3小时后记忆中的知识留存72%,3天后降为20%;如果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则3小时后保存所学知识的85%,3天后仍存留65%。可见,在教学环境中广泛使用视听并用的教学媒体,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种感官活动的综合运用过程。通过应用教育技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可以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能促使教学过程四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教学,是在多媒体教学、网络环境教学和教师指导下,学生建构学习的过程。它能突破过去那种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跟着读的旧模式,能改变过去只注重音标、语法的传统英语教学方式。通过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促使教学过程四要素的转变,即变教师“主讲”为“主导”、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变媒体“教具”为“学具”、变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为“教材加生活”。通过这种转变,强化“学”的环境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四、能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可以使教师通过设计真实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心理驱动下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把“习得”和“学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网络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征,更多地赋予了学习者学习的自由,有利于构建自主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以及其他软件和硬件的帮助,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去探索、获取知识,培养技能。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 

[2]席玉虎.全国英语素质教育优秀论文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 

[3]华建新.网络教育语境下自主学习模式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2,(2). 

现代教育意义篇10

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活动的基本形式。当前,我国正在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对国民的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而现实的道德建设,离不开对历史上道德教育传统的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德治精神的一个积极内涵就是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对培育和提高民众的基本道德素质的重视。因此,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的传统文化承接起来。但如何去挖掘真正有价值的有关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呢?这确实是一个难题。最近有幸拜读了王晓昕、李友学的《传统文化与道德建设》一书后后,偶然发现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对我们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一、强调道德行为的能动性,重视道德意识的教育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极大地强调了道德行为的能动性。“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这实际上是把一切道德归结为个体的自觉行为。而且,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原则,强调了一个主体的道德活动从意念、动机的方萌未萌之际到付诸实践的过程乃至完成,是一个整体统一的过程。而“知行合一”论的重点在于强调“行”,知不离行,强调道德“践履”、“笃行”。人们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2]也就是说,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人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这样通过“行”才能转化为人们个人的品德。因此,在德育实践中,人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所以,我们今天对大众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借鉴王守仁的这一思想,必须强调道德实践,不仅让人们懂得道理,还要强调让人们切实去做,因为“知行并进”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

王守仁在“知行合一”论中还强调了道德意识的重要性。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不能分离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在他看来,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他通过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的生活经历体会到道德理性和道德意志的力量,认为依靠道德的自觉,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力量,从而帮助人克服私欲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在人们的内心树立起崇高的道德意识,要在人们的内心积聚道德的力量,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去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二、尊重学生个性,量力施教

王守仁主张道德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他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一般说来,儿童的性情总是爱好嬉游,而厌恶拘束,就像草木开始萌芽,顺应它就发展,摧残它就衰萎。[3]这就要求掌握住儿童好动好学的特征,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他认为学生是有独特心灵的生命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性格和特长,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教育应该从每个个体出发,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度而进。在教学上王守仁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月化”。

王守仁还主张老师给学生讲学时,“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力争少而精,使学生在学习上留有余地,“量其资禀能二百字,只可授以一百字”,使学生“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使学生不会因学习艰苦而厌学,而乐于接受教育。并且,在教学量度方面,又主张“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要逐步加深,循序渐进,量力施教,以达到道德教育的有效化。王守仁的这一思想告诉我们,学生的品德发展既有一般规律、年龄特征,又有各自的个性、优点和不足。这要求道德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否则,不但不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他们进行道德修养的积极性,而且还会无视学生特点、压抑学生个性,阻碍学生的进步,从而达不到道德教育的目标。

三、重视学校教育,把道德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

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事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由心派生出来的。王守仁指出:“德有本而学有要。不于其本而泛焉以从事,高之而虚无,卑之而支离,终亦流荡失宗,劳而无得矣。是故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虽至于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在他看来,“良知”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也是人们认识和道德的本体。因为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

王守仁继承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3]他非常重视学校教育,一生不断兴建书院、举办社学,坚持讲学,把道德教育当成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他指出:“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长于礼乐,或长于政教,或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意思是说,学生的才能各有差异,专长各有不同,但都要以“成德”为前提。他坚持认为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这是学校中最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