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的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2:34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篇1

关键词:体悟教学;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6-01-08

一、体悟教学法的意义

体悟教学法内容主要包括了两个核心关键点,一个是“体”,另一个是“悟”。“体”指的是体会、体验,通过自身亲自实践收获某种感受;“悟”

指的是感悟,不但可以亲身感悟动态的过程,又可以通过实践感悟获得静态的结果。[1]体悟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中参与个人的情感,并将情感、行动和思维三方面进行充分结合。

二、体悟教学的特点

特点一,不可重复性。体悟教学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积累客观知识,也不是简单的情感向道德的过渡,体悟教学的方法超越了逻辑思维的框架,因此具有不可重复性。

特点二,非理性思维。体悟主要是对知识的升华,体悟教学是教师智慧对学生智慧的启迪,教师感情对学生感情的激发,所有理性分析都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2]

特点三,主动性。体悟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学习行为的自我反思,主动性的来源有兴趣、榜样等。

特点四,开放性。体悟教学不需要在计划中进行,只要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开展。当积累的量成熟后,随时随地都能出现引起质变的情境。

三、体悟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体悟教学的重点是“体”和“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体悟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提前创造好条件。“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提出几个有意义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在“展示职业风采”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展示职业风采,引导学生去发展职业风采,进而展示职业风采。而在课程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在职业道德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出相关的氛围,让学生在画面、声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继而产生感悟,激发学习兴趣。

2.表演体悟

表演体悟的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进行表演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观看完表演后能产生相应的感悟,从而能更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表演的方式主要以小品为主,小品具有风趣幽默的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文明语言”的教学中,教师让几位学生给大家表演一段小品,学生的表演引得其他学生开心不已,个个开怀大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在表演和观赏的过程中,感悟到文明语言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3.对话讨论

由于学生之间有差异性,因此针对某个问题常常会出现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体悟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和谐自由的交流环境中能吐露自己的心声,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讲出来。教师对学生真实的想法表示尊重,就能赢得学生尊重,两者在互相尊重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平等交流。

总而言之,体悟教学方法不但是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新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不再像从前一样只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素质的过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体悟教学方法能切实促使学生体悟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篇2

吴德江出身苏州书香门第,受父辈熏陶,十三岁始治印习画临帖,擅花鸟山水,兼收王字和欧字风格,同时又酷爱西方艺术,十五岁创作写生的十三幅水彩画作品先后参展世界少年儿童绘画展,分别赴英、美、法、德、日本、香港等十一个国家与地区巡回展出。十六岁师从吴野洲老先生学花鸟画,不光学会吴老隽秀雅致之画风,也学得吴老处世不俗的品格。吴德江至今的一些画论都源自吴老的教诲。高式熊是他篆刻的启蒙老师。吴德江

的山水画全靠他自悟而成,父亲只是偶尔指点。吴德江十岁能作诗,十八岁已经能作格律诗词,平仄诗韵尽能娴熟,年轻时常与父亲作诗唱和,颇有雅趣。祖父与吴昌硕也有交往,受父亲影响,深崇吴昌硕之苍劲画风,至今他与吴昌硕之孙吴长邺结交甚深。吴德江的画风时而兼有吴昌硕、吴野洲的笔韵,这也许是吴德江的互融之道,他自诩为吴门后人,刻有一章为誌。

吴德江从事书画五十年,从事商业设计三十年,他总结了两个字“悟”与“融”。所谓悟,即知其然而所以然。第一靠自己,父亲从来不手把手教他;第二靠领会,学其神,再学其形,才能神形俱备,再融入自己的笔意。几十年的积淀,吴德江自称多风格书画家,除吴野洲、吴昌硕之外,也喜爱山人、任伯年、郑板桥、石涛、晖南田、文征明,乃至近代的齐白石、吴作人、陆俨少等风格,吴德江近期写了一首七律,

则是他从事书画的一些感悟:

自然造化是吾师,应物象形妙悟时。

诗卷凭栏还一读,墨地印月再三思。

画工有致神为贵,章法无常变足奇。

最是浮风何取赏,境界淡泊共人知。

悟之法

吴德江先生始终认为,一个书画家应当熟读古典文学和诗词,底蕴厚实,意境在胸,才能去感悟古人字画的气韵、章法、笔墨以及品格,才能厚积薄发,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吴先生认为能写诗,画必有品,吴先生从小就养成一种赏画的习惯,先看画,再看题诗,再看印章,再看气韵。任伯年画虽上品,但据说不会写诗,也为后人一憾。吴昌硕,吴野洲诗写得很好,自然增色,现代的一些名家画师能写格律诗的已经非常少了。其实以诗悟画,以画悟诗,诗画相融,不亦乐乎。

说到悟,各人之悟性也不尽相同,名画家的启蒙时代都是从临摹开始。旧时的书画家们,都有擬某某法,仿某某笔意,吴昌硕仿米芾的山水,也确实悟出自己的风格,他不追求形似,而在于神似。齐白石画论曰: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也。悟的大忌是心存浮躁,悟的道法是宁静方能致远,淡泊才以明志。吴德江先生在拍卖行的好友们几次要他的画,都被拒绝了。至少他认为不能以画为生计,更不能炒作,一切都随缘而行。其次,悟是很刻苦的,来不得半点捷径。从事诗书画金石,无一不是从读帖、读诗、读印、读画开始,读到心领神会,悟也就在其中

了,所以,悟是一种癖。他祖父遗留的闲章曰:山水癖,一直用在画中,外出旅游眼观山水之奇景,心临山水之笔墨,不用写生,尽在胸中。他听父亲讲,旧时有人学郑板桥的字,竟然把他的字帖挂满蚊帐内,每天必看,久而久之,把郑板桥的字学得几乎可以乱真。会悟也许是一种天赋,最后变成一种潜意识的本能。看名家书画,不只是欣赏,还能从中悟出一点对自己有启示的东西,这就是吴德江五十年悟之有道的经验之谈。

融之道

所谓融,首先是融百家之道,融古今之韵。要融到炉火纯青,方能渐渐融入自己的东西。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境界。吴德江先生一直认为,画了五十年,只可说是能画。写字也是一样,有一次他在赵冷月家里做客,赵老感慨地说,不要先说字写得好不好,而是你写了多少年。他认为,写字起码要写四十年,才算是能写字。这句话一直是吴先生的座右铭,所以吴先生自认能画,能写字,能写诗,能篆刻,仅此而已。他一直在摸索吴昌硕,吴野洲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之间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吴昌硕五六十岁时也是能画,直到七八十岁才是大家风范的鼎盛时期。融,需要时间,需要历练,需要心态,需要执着。他祖父有一枚闲章曰:乐此不疲。他自己二十多岁刻的闲章曰:学然后知不足,这正是他五十年艺术与设计生涯的写照。

商之根

讲到商业设计,吴德江先生非常感慨,他说,商业设计之道,其实核心的东西,还是一个悟,一个融。所谓商业设计之悟,它有二个根系,一个根系是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另一个根系是市场营销,现在更多的年轻设计师缺这两个根系,只会玩软件技巧,很肤浅,不耐看。吴先生认为,当今商业社会,没有文化,没有艺术感的产品,只能是产品,不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感受,除了功能享用之外,必须传达一种文化,感受一种艺术。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化艺术,设计家的使命就是在于能悟出一个共融之道,把这两个根系融合起来,有看点也有卖点,这才是当今的商业社会所需要的。吴德江先生三十年的设计之路,说明悟要有法,融要有道,这才是商业设计之根。吴先生不是科班出身,却经常以教授身份给艺术设计院校授课,大学生十分爱听他讲的设计实战和自我训练技巧,因为这在其他课堂上是听不到的。那时,学生们很崇拜香港的靳棣强,吴先生常跟他们说,你们其实不知道,靳棣强年轻时就有非常深厚的书画功底和文化涵养,才成就他的大师之作。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篇3

[关键词]师德内省-反思践行

[中图分类号]B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14)01-0090-04

师德者,为人师者之道德也。师德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同时也是其首要的素养。由于教师群体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教师所担当的特殊的社会角色,教师的道德水准之高低历来被社会所密切关注。当今我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转型,使得道德建设领域呈现出某些“真空”地带,加之现实的社会问题,对教育、学校的影响,教师道德领域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育、学校、教师的形象受到影响。

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如何修炼自身的道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是当今教育领域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阐释了教师道德修炼的“内省一反思”机理,并从这一角度去探索师德的修炼与践行,以此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教师道德的理性底蕴与特点

从逻辑上讲,教师道德从属于社会道德体系,所以关于道德的一般原理也适用于教师道德。与此同时,教师道德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道德及其修炼的分析与研究首先要立足于对社会一般道德的研究,然后结合教师道德本身的特质,从社会道德体系与师德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或准则的维持,是通过道德主体内心信念的建立以及适当地借助于舆论、传统、教育等精神力量进行的。其中,特别是道德主体内心信念的确立至关重要。从根本上说,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主要依靠人们对它的认可并适当借助于舆论及教育的手段去实现的。就此而言,道德与法律是不同的。法律虽然也是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但法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借助于外在物质力量的强制性的“硬”约束。公民如果违法,根据情节轻重,要受到国家机器的不同程度的强制性的制裁或惩戒。另外,法律是成文的,有着具体的条文的规定,法律条文以外的行为则不算违法,即所谓“法无规定即可为”,由此也就有了某些人可以“钻”法律的空子这样的事。因为再严密的法律也有某些地方是没有涉及的。并且,人们的关系、行为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的。这些变化又使得法律理论及条文常有落后于现实变化的情况,以致出现了某个人明明严重侵害了他人或社会的利益,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将其绳之以法的情况。然而道德却几乎是不成文的(有时对社会的基本公德有粗略、概括的条文表达或规定),也没有外在的、强制性的物质力量对其主体进行强制使其就范。所以道德所起的作用要比法律广泛且深刻得多。人们在法律的威慑之下不敢违法,但有时却在法无规定时去做有害于他人之事。道德主要靠人们的自律。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在没有外人监督时也会遵规守范、信守如一。所以一般而言(极个别特殊情况除外),一个有着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必然是一个守法的人,而一个守法的人,却未必是一个有着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道德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起作用,这一点决定着道德本身深厚的理性底蕴,教师道德自然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一种规范或准则只有在人们的心目中扎根,通过内心信念的确立,人们对该规范的践行才能达到一种自觉与自律,才能使道德主体自己约束自己。

教师道德的确立与修炼除了依据并遵循前述的一般的社会道德原理外,还与教师道德本身的特点紧密相关。教师道德的特点是由教师本身的职业特点、社会角色定位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道德行为的示范性。教师群体历来受到社会民众的广泛尊崇,因此教师的所言所行、一举一动必然为社会民众所瞩目,甚至某些似乎无需关注的细枝末节都可能成为世人关注的目标。汉代学者杨雄在其著作《法言》中写道:“师者,人之模范也。模不模,范不范,为不少矣。”(杨雄:《法言·学行》)在此,他明确指出了教师对世人的示范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及在平常生活中,其所有的言语、行为表现都在无声无息、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学生。教师是培育人才之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们的责任和使命关乎未来与长远,所以其言语行为被社会所关注是自然的。

其二是道德起点的高峻。古人云:峻德可参天,宜向云中开。在一个社会中,由于社会成员所处的社会地位、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接受的教育程度、受到传统习俗的影响等不同,社会道德体系呈现为多元分层的状态,即在社会基本公德之上由低到高分为不同的层次。首先是基本的公德这一低层次的道德标准,如不损人的利己(为自身正当利益去作打算)、讲究公共卫生、遵守公共规则等均属这一层次;再上面就是中等层次及高层次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如乐善好施、无私奉献、毫不利己、大公无私等。当然,就每一社会成员而言,由于其成长环境、物质生活条件、受教育情况不同,具体的道德观念及行为表现不是简单化一的,而是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由于教师的社会角色的特殊性,教师道德显然不能等同于一般社会成员的道德,其特点是道德起点的高峻。也就是说,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标准在中、高层次上,而不会停留在低层次的、基本公德的底线上。例如,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只谋取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是不会受到谴责的,但是一名教师若这样做则可能引起非议。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不可以关注自己正当的个人利益,但如果一味去关注就会与其角色和身份不符。

二、内省-反思:教师道德修炼过程的自觉认知和理性超越

以上所述的教师道德的理性底蕴决定了教师道德的修炼本质上体现为一个理性的过程。教师的道德修养或修炼过程分为道德观念的建立、道德情感的生成、道德观念的践行三个层次。其一,教师作为师德的主体首先要在自己的心目中确立符合教师身份的道德观念。这一道德观念包括:教师作为公民应具有的社会公德、教师作为家庭成员或家长应具有的家庭美德以及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等。教师的道德修养要通过教师自幼接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传统习惯的影响以及思想心志成熟以后教师的自悟、自觉去完成。其中,教师自身的自悟、自觉过程尤为重要,它是一名教师在自己心目中形成稳固、坚定的道德观念(即心中确立对道德规范的“内心信念”)的关键所在。

其二,教师在道德观念或理念的支配下生成道德情感。人类的意识可以分为较高的思维理性与较低的情绪、情感两个层次,思维理性对情绪、情感有着调节、控制的作用。从道德理念向道德情感的生成、转化过程就渗透着思维理性对情感情绪的调控作用。从行为发生的角度看,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发生确实要在道德情感的驱使下才能完成。但是这种道德情感是否受到道德理念的支配与调控以及调控程度如何,又直接影响到道德情感生发的持久性并进而影响到道德的践行。也就是说,一个人心目中的道德理念愈坚实、明确,在遇到挫折时生发出的道德情感愈强烈,对道德理念的践行也就愈加坚定。

其三,教师将道德理念付诸实践,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道德的践行对于教师道德的修炼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它使教师头脑中建立的道德观念不再仅仅停留在思想意识的层面上,而是将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出道德观念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通过道德的践行,教师可以对道德观念有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

由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及诸多条件的限制,对于教师而言,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心目中的某一道德观念并不总能付诸实践,从而使道德流于表面,甚至走向道德虚伪。造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道德主体心目中的道德意志不够坚定,即从意志层面上看,道德主体的道德观念在心中没有牢固地扎根,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就会动摇,甚至放弃对道德信念的坚守。

那么,怎样才能使得教师心中的道德观念笃实而坚定呢?唯一的途径是回归理性。如前所述,道德的本真之处在于道德主体的自悟、自觉以至自律,要达到这一点,就要使道德主体对心中的道德观念笃信不疑,成为其心目中坚定不移的道德理念。教师作为师德的主体必须彻底领悟心目中的道德理念并将其内化入心,进行一番理性的认知。这一理性认知过程的完成并非易事,它是通过教师灵魂深处的内省与反思,实现对道德观念的自主认知和理性超越而完成的。

所谓内省,是指教师作为道德主体对某一师德规范在心底进行省察、认知,深刻认识该规范的来龙去脉、确立的缘由等,是道德主体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对道德理念或规范进行洞察、透视并彻底领悟。内省的特点是指向主体自己的内心,从而也就排斥了在道德修炼方面的外在说教和强制性的简单服从,强调理性认知、以理服人的重要性。所谓反思,即反观性思考,是指道德主体反求诸己,对过往生命历程中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践行的情况进行追溯,进行再思考、再认识,总结经验与教训,从而形成对某道德规范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如果没有这样的反思,对某道德规范的认识就会停留在表面,这样的道德践行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教师道德修炼中的内省与反思各具有不同的内涵,同时二者又有着关联性。内省确定了修炼是基本指向——道德主体本身,其宗旨是教师自身对师德规范的省察和领悟,强调教师在内心建立道德理念的重要性;反思则通过道德主体对过往的道德践行的各种表现——如言语、行为等进行检视、审查,进一步深化对心目中的道德理念的认识,从而使其内化于心,在心底牢牢扎根。

道德修炼中内省与反思的统一构成了教师道德修炼过程中的内省一反思机理。事物的机理也称“机制”,是指事物的构造、功能及在此基础上事物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它是事物内在规律的一种表现,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相互关系的真实表达。循此机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达于本真,从而更好地驾驭事物,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和实践活动的效用。内省~反思机理反映了教师道德修炼中的内在规律性,认识并运用此机理对于教师更好地进行道德修炼、切实提高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内省-反思机理在师德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如前所述,对于道德主体而言,心中的道德信念愈坚实,转化成的道德情感也就愈强烈,对道德信念的践行也就愈坚定不移而信守如一。诚如朱子所言:“知与行,功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二者皆不可偏废。”(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四》)因此,教师道德修炼的内省一反思机理对当今我国社会的师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对于改变师德建设中道德教化与道德践行相分离的现状有着积极意义。在教师道德建设中道德观念的教化与践行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对某一道德规范通过教育等渠道使主体认可了这一规范,在心目中确立了这一道德观,是道德教化的过程。道德主体进一步将心目中形成的道德观付诸实践,去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人际关系,即道德践行。只有在道德观念的引领下完成道德践行,道德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长期以来,教师道德建设过分注重对教师(包括师范生)道德观的教化,而忽视了这种道德观的践行,出现了教化的高标准与践行的低要求的怪现象,导致道德教化与道德践行相分离,表现为道德主体的心口不一、言行不一,严重时甚至导致道德的虚伪化。教师道德修炼的内省反思过程可以消除师德领域存在着的对待师德规范的表里分离、言行不一、只重口头承诺不看践行结果等弊端,促进师德的建设。

其二,奠定了未来师德建设的理性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在道德建设方面偏重于外在形式上的道德说教,而忽视道德信念在道德主体心中的认可和扎根,道德建设偏离了理性的轨道,削弱了道德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在教师道德建设方面,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师提出了思想品德方面的诸多要求,但却很少让教师自己去讨论、去研究、去领悟为什么要这样而不应那样。师德规范对于教师而言是强加的、被动的,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理性自觉了。师德修炼的内省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篇4

德育实践活动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抓住学生中的焦点问题,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教育途径。如果能注重“体验”和“感悟”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参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德育实践活动就可成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体验是指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去亲历各种实际现象,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含的各种因素,再通过情感催化达到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实施行为教育的目的。俗话说得好,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唯有体验过的才难以忘记。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现场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完成体验的过程,使学生在兴趣、求知、探索中实践体验,变枯燥的说教为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变深奥的教育内容为无形的渗透与正面的激励,在浓郁的教育氛围中,使学生心灵有所感悟,使思想道德教育的丰富内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外化为相应的行为规范。如“关爱残疾人”主题班会课,课中教师带学生做了一次体验活动,让大家把教科书拿出来,翻到指定的页数。学生们很快就做到了。这时教师要求大家不能用手,把书翻到指定的页数,学生尝试着各种办法,有的用嘴来翻书,有的用下颌,还有的用胳膊肘儿,学生累得满头是汗,快的要几分钟,慢的要十几分钟。这时教师相机说,翻书是一个非常容易的动作,大家几秒钟就可以做到。可是在失去双手的情况下,我们却用了十分钟左右。大家思考一下,生活中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肢体不健全了,还会那么容易吗?残疾人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体验过后你的感觉如何?一名学生这样说,以前我没有感觉到残疾人生活会很困难,以为不就是缺个胳膊少个腿儿吗,有什么难的呀!今天的体验活动让我体会到了失去双手的结果有多可怕。今后我一定尽力帮助那些残疾人,也要保护好自己。通过体验,学生切身体会到了残疾人的困难;实际的体验比语言要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容易。

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有的是渐渐的领悟,有的则是瞬间的开悟。正是不断的感悟使人们对人生、对事物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常常出现“活动有余,思维不足”的现象。原因是我们更多地关注了看得见的显性的行为活动,如让学生去调查、访谈、查找资料、考察、社会宣传、公益劳动等,而忽略了学生隐性的思维活动,导致活动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出现“活动”后无思考的现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营造安静的空间来思考,要给学生提供思辨的机会,促成他们的静思、质疑、灵感和相互间思想的交流、碰撞;要引导学生适时地反思、评价自己的活动,促进学生由“感”而“悟”。如“团结就是力量”主题班会课中,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南极大冒险》中的片段。影片中雪橇犬为了救同伴,分工明确,统一行动,成功捕获小鸟,在都很饥饿的情况下,把食物让给受伤的雪橇犬,最后使同伴一起获救。教师在观看影片的同时给学生必要的语言引导,学生不只被雪橇犬的行为而感动,而且有所感悟。于是,教师提出了思考的问题:如果我是那条受伤的雪橇犬感受是什么样的?如果我是它们当中的一员我会做什么?放弃同伴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你同意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讲出了自己成长中的经历,一步步意识到影片中的情节是实际生活的升华,深刻地感悟到:雪橇犬能做得那么好,何况人呢!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学生的感悟使活动获得了提升,达到思辨层面的境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个性品质、思想境界等方面得到发展,让活动达到了较高境界。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过程中的体验目标和感悟目标的实现。关注那些在过程中非预设性、不确定性、动态性的体验、顿悟、灵感和不断产生的新的体验、新的观念、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不断丰富和深化学生的认知程度,启发和引导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道理,这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学生才会更喜欢。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篇5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

学习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过程中认识到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弄明白一个道理,即德育与生活的关系。新课标强调: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新n程的核心,教师要明确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德育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就是纯粹的道德知识输灌。作为教师,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人。笔者在多年的生活化教学尝试中,反思总结“生活化教学”的粗浅看法,请同行斧正。

一、生活化教学,教学理念更人性、目标更明确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以学生生活情境作为教学背景,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主线,以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为依据的实施教学。

新课程是以不断发展的初中学生生活实践为基础的,融合着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综合性的课程。课堂上传递知识给学生,就应与学生进行互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吸引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乐于其中、悟于其中,有效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生活实践、认知、感悟,自主形成道德经验,提高素养,逐渐学会正确处理在成长中所要面临的各种关系,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形成知情意行统一的良好道德品质,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过程更精彩

1.利用学生生活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中,每单元都有一个学生实践探究主题,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初中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实践作为课程线索: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但内容还是相对固定的,有的章节时效性不强,学生不感兴趣,也不易理解。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师不能只教教科书,不是教材的宣读者,应当是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不只是思想品德课的“专家”,更应当是一个文科的“杂家”。因为在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是具有智慧和潜能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环境等,特别是学生所关注的热门话题融入课堂,增强时效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想、有理可辩,使课堂教学充满着鲜活的生活气息。

当然,教师在补充材料时,要考虑到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教师要注重细节,关注生活,关注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实现有效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全面看待问题,作出正确的选择,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魅力所在。思想品德课程理论性强,教师应考虑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把课程内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进行有效性整合,创造性使用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有效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感悟与体验,强化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生活化教学,教学评价更合理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篇6

关键词:档案学术;道理;悟解

二三十年以来,中国档案学界尽显浮躁:一些理论研究“一阵风”(如企业档案知识管理),一些具有潜在价值的理论研究“如流星”(如上个世纪90年代的档案商品论),从国外拿来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热闹炒作了二三十年,无法在中国落地生根。浮躁的中国档案学太缺乏原创理论了,整个国家学术界亦如此。浮躁中的档案学没有深刻的独立思想,没有凝聚学术灵魂的思想核心,远远偏离了档案学术之道。档案学术之道蕴含着档案学术生命,它是克服学术浮躁,增长档案学战略思维定力的良药,是悟自达真、持恒善性,实现档案学理论原创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康熙为岳麓书院所题门匾“学达性天”的深刻哲理,结合《名家集注道德经》,解悟档案学术之道。

1苦学在悟

1.1苦学为先。按照中国传统观念,少年立志苦读,学而优则仕,是学子一生奋斗必由之路。记得中学教室墙上一条语录:“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人生。”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笔者经常到工厂图书室借书,几年时间先后阅读了《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著)、《小逻辑》(德,黑格尔著)、《国富论》(英,亚当・斯密著)、《宇宙发展史概论》(德,康德著),并写下了十几万读书笔记。阅读经典,开阔人的视野,打磨人的心志,使得人的思维潜质被激活,在灵魂深处引起震撼。笔者年轻时就考虑到构建知识体系问题,因此,哲学、政经、历史,以及自然科学书籍都去读一些。边读书边做笔记,知识点点入心,即使当时未解之理,只要潜入心田,必可待时破解。通过勤奋读书改变人的命运,自古不胜枚举。

1.2心悟其中。苦学勤思,悟在其中,悟比学更加重要。孔子日三省吾身,王阳明龙山悟道,老子归隐而著《道德经》,朱熹灭欲穷理太极,黑格尔在大脑中构建“思维之桥”,康德以“批判哲学”而明宇宙发展规律,都是省悟人生与世界。历史上的书虫没有一个可以建树,就是因为不会心悟。读书解心悟理,“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知识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传承而在于创新,只有运用知识创新思维,激活灵感,才可发现新的知识空域。知识只是一座矿山,人们只有将其开采成矿石冶炼成钢之后方可继成大器。知识是档案学人原创思维的源泉,知识的涓涓细流流入大脑,洗涤了灵魂,去除了名利与浮躁,心智顿开,感悟档案,可有独立见解。

1.3自悟是关键。档案学人心悟档案学术之道的精神实践依赖于档案劳动的物质实践。一个人如果从事档案管理二三十年,就会积累丰富而系统的自身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会转变成精神实践的能量,并可以成为档案学思维主体与客体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因此,作为档案管理主体的档案学人,应当是解悟档案管理客体的思想着的人,自悟是打开档案学真理大门的钥匙。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讲,“自悟是反思”。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自己的内部经验只能由反思产生。过去关于档案分类的概念都是由人主观赋予的。笔者从档案分类机理的客观属性进行反思,得出了类别是档案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是其相互区别的表征的结论(见《档案分类机理分析》,《档案学研究》2007年第二期)。自悟是静思,静谧处的独自思维呵护心中兰台一片净土,学术道德滋养着档案学术生命。自悟是思想着的思想,人们由此可见天地大美,可知宇宙广阔。“大道之妙,归于自得”,[2]档案学人只有超越自悟方可自得。

读书自悟使得档案学人变得聪明,可以明白许多档案学道理,取得档案学研究的一些成果。但是,世界上的许多理论原创成果不是只靠聪明就可以得到的,其原因是:我们中的大多数聪明人明事明理不明己。档案学人实现自我超越与纯真思维,必须在心悟中实现质的飞跃,由自悟转变到悟自。

2悟自达真

2.1什么是悟自?悟自就是学达真性。思维主体向着自己内心发问:什么性格是人的本真性格,我的性格缺陷是什么?老子说:“圣人学道,全在于心。”[3]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人贵有自知之明,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认清自己的性格并加以彻底剖析。笔者以为,人的性格主要分为刚强型(金)、秉直型(木)、柔弱型(水)、火躁型(火)和谋蕴型(土),笔者二十岁出头时,性格如火似木,情浮意躁,刚烈不韧,屡受挫折,在突如其来的一场人生暴风雨中深陷孤独迷茫。通过近十年的自我反省认识到,人的本真性格应当如同人的身体结构,外部皮肤和肌肉柔韧可缓强挫,以柔克刚;内部骨骼刚强,心志坚韧,自强不息。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相得益彰。明白了自身性格缺陷,经过许多年漫长修养之后:内性刚强坚韧似金,天行健自强不息;外性柔和淡泊似水,地势坤厚德载物。

2.2悟自与自悟的区别。其一:自悟是档案学人由内悟于外,向着外在的档案和管理问题发问,力图解决某些理论问题;悟自是档案学人由外悟于内,在人生挫折时向着自己的内心发问,力图认识并解决档案学人性格缺陷问题。其二:自悟是形而下的思维方法,悟自是形而上的思维方法。陆希生在《名家集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注解:“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者以无为其用,器者以有为其用。”大凡世界,凡器有形,识之为形而下者;道为万物之本,虚无形,识之为形而上者。档案学人由内向外的自悟思维,以有形的实体档案为出发点研究档案学,发表档案学文著可取得教授职称、专家名誉和相应名利地位。档案学人由外向内的悟自思维,是从有形实体档案到无形虚拟档案的概念抽象之后,加以屏蔽;与此同时,档案学人由“自我”过渡到“无我”,跨越“思维之桥”,“真我”在不觉之间发现了“档案真像”。其三:自悟只解决档案学理论中的现象、形式等外部问题,往往是一孔之见,一事之得;悟自才能认识档案学理论中的本质、规律等内部问题,是从历史发展的深度,从宇宙广度上实现档案学理论系统原创。自悟如同身游于兰台田园,在几分忙碌中发现了一些奇花异草,属于有形有利的形而下者收获;悟自如同心游于兰台无限的精神世界之中,“穷神知化”,将千古的兰台文明与现代时空对接,在天地遨游中悟解档案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属于无形无利的形而上之举。

4.2以心体道,以观其妙。“人之真性,凝于虚无。”[11]“大道虚无,自然生有,天地万类,普因一气而混成,故先在天地以前生。”[12]档案学术之道虚拟地存在于我们周围,隐含于微观以太档案物质颗粒之中。当物我两忘的那一刻,档案学人心如死灰,身同槁木,肉身仿佛不存在,人的一些大脑细胞向外溢出,在空间飘逸,在混沌的宇宙里游荡,可与外部以太颗粒互通互动;空中的以太(档案)颗粒进入人的大脑,以太档案便从人脑混沌中显现;宇空中的以太档案物质颗粒与人脑中的生物档案颗粒同源互感,档案学人大脑中的档案学之道惟恍惟惚,眼不可见其真,心可观其妙。这是一般人根本无法领悟的美妙情景。兰台草根默默无闻,苦读悟自,持恒善性,终于识得档案学之道。贵刊在2010年~2012年期间发表的以太档案系列论文,以实体档案―电子档案―生物档案―以太档案之万古轮回,破解档案本源、档案管理规律和档案学思维规律等重大理论问题。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者,亦是兰台草根。

4.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性命合道,而气方生。晚成者,气生而后见。”[13]档案学人学达性天,性命合于天道,天人合一,精气由心中神凝而生。“人之气生,乃道也。”[14]档案学人为识道悟自一生,修养心性,不图物欲,若拙之匠,无为近功,求解档案学术之道,大器晚成。大方无隅,知无涯则学无涯。档案学人生命不息,学而不已,悟自不停。一旦档案学人自足,以为大器晚成,必走向反面,心中之道虚影而离。虚于内而形于外的形而下学者心中无道,尽揽人间浮华虚荣;实于内而虚于外的形而上学者得道,必大隐隐于市。

不论老子的厚德载道,还是康熙的学达性天,都真切地反映出了档案学术之道。“大道体虚,博者不知。”[15]“学多者,惑于所闻。”[16]某些学富五车名誉天下的档案学人自认为博学,却是不觉间走向自惑,不可能再有档案学理论原创。反倒是兰台草根,名微身卑,清心寡欲,心志坚韧,厚积道德,学达性天,大器晚成。

大德无私,大智若愚;大功无名,大获无利;大悟无极,大道必隐。

参考文献:

[1][7]名家集注道德经(一)[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1:68,59.

[4][8][12][13][14]名家集注道德经(二)[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1:146,124,158,253,255.

[2][6][11][16]名家集注道德经(三)[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1:168,312,248,139.

[3][9][15]名家集注道德经(四)[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1:439,437,495.

[5]韩强.重读王阳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60.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篇7

关键词:情境式;思想品德;运用

情境式教学模式是现代课程中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利用自然、社会现象或人为创设的具体场景去引起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性情,达到知、情、行最佳效果的教学活动。听过许多这样的思想品德课:老师讲得热火朝天,学生学得兴趣索然。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情境式教学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给人以直观、形象、震撼人心、启迪、思维,拓展视野的作用。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情境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具体运用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情境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的具体运用

爱因斯坦说:“人们解决世上的所有问题,是用大脑,而不是用书本。”教材是知识的载体,但也只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与其照本宣科,不如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大胆地创设一些更符合本班学生实际且有教育价值的情境来为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服务。

1.激发兴趣,创设影视情境

青少年在看电视时还是比较喜欢看动画、神话一类的影片,并对此常常是津津乐道。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的这一特点,利用动画等影视作品来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活动。一位教师在上《避免非法侵害》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孙悟空要去找食物,但当时他们师徒所处的环境非常危险,孙悟空就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圈,让唐僧站在圈里,然后就去找食物。这样一个情境特别吸引学生,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思维,接着老师又抛出了两个问题:孙悟空为什么要给唐僧画圈?为什么只给唐僧画圈?这节课是想告诉学生,我们身边有一些非法侵害,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这个圈就是“法律”,青少年就像唐僧一样,心地善良(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所以要用法律这个“圈”来保护自己。这样的情境既能吸引学生,又能推进学生的思维,很容易使本节课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意识。

2.注重体验、感悟,创设故事(或漫画)情境

人的情感大多是由一定的刺激情境所引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呈现真实的生活,引发学生的情绪感染,这样,将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可感知的环境中去观察、体验、感悟,他们就能较好地从心理上接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比如,在《保护自我》中讲到如何面对突发灾害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能震撼学生心灵的、真实的视频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一个7岁的小女孩袁媛用自己的智慧救自己父母的故事。真实的故事画面,揪心的灾难,使学生心灵得到了触动:灾难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学自我保护,甚至保护其他人。

漫画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选用适当的漫画引入教学,生动形象,寓意深刻,既可丰富课堂活动,并能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及心灵上的震撼,继而引导学生将认知化为实际行动,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比如,《可持续发展》一课,教学“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一位教师借鉴沿用了他人的教学方法:用网络版漫画《画》来教学。漫画把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每一句都配上了画:第一句配“山上被油漆涂成绿色”,第二句配“用笔画的瀑布”;第三句配“小区里的树枝挂满了塑料袋”;第四句配“人们在欣赏做成标本的鸟”。学生的情绪由茫然、可笑到严肃、气愤……此时,教师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人类的乱砍滥伐造成环境的恶化,甚至连动物的生存空间也将消失……让学生产生生存危机感,真正意识到:我们确实应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3.贴近生活,创设学生活动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由活动的空间,搭建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在模拟的活动中学习,在熟悉的活动中体验,在具体的事件中去判断,在探究活动中思考,这样学生就会有真实的感受,才能将一些道德观念、法律法规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在2012年自治区政治教师素养大赛中获一等奖的朱丽娟老师在《走近法律》一课的最后环节就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在具体事件中去判断、运用知识的情境。人物:小a、卖饮料者。事件背景:小a买了一瓶质量有问题的饮料……教师分别请了三组同学演绎这个事件,三组同学虽演绎不尽相同,但最后都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设计情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可创设的情境不止以上几种,但无论怎样的情境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不可主次颠倒,不能为情境而情境。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的情境目的性要强,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引导

一堂课情境设计不可过多,要有针对性,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本课最需要什么情境或活动,设计此情境的目的是什么,在具体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或活动中参与或亲历的反映,及时引导,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感悟。

2.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尽量选取他们熟知的素材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生活,才能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如,在讲《主动拒绝不良诱惑》中可以根据部分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创设这样的情境:放学后有学生约你去网吧,你该怎么办?让学生模拟表演,从而让学生学会“拒绝的方法”。

3.情境设计要得当,要有真实性

情境设计要得当,要有真实性,才能确实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心临其境”的效果,并能从中获得感悟。因此,情境或活动是体验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步骤,情境和活动创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体验的获得。

4.深入理解教材,创设合适的情境

只有教师准确地把握、理解课程标准,理解教材内容,才能根据不同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另外,教师只有对教材中的观点有深刻的感悟,才能创设出有深层次意义的情境。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篇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感悟实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是教育者利用特设的教育场景,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实践训练,启发受教育者独立思考,感悟道理,从而确立正确的思想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的特点

1.感悟实训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传统的德育方法和我们日常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追求科学理论体系的完整,为学生以后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正是由于这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完整性,却因为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体验的不足和教学时间的有限,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取得所预期的效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教育则是借助学生在平时课堂教学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生活体验的实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感悟实训系列活动,在他们感到新颖活泼、趣味盎然的同时,又受到了情感意志、品德行为方面的教育。

2.感悟实训注重利用情景感悟道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施加给受教育者的外部影响,必须符合学生的思想认知发展的实际需求,能够在学生内心深处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深人思考,使他们在无意识中受到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方法中也有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陶冶法,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时或者由于条件所限难以创设,或者由于难度所限不愿创设,或者由于负面因素不易控制而效果不佳等各种因素,能够真正做到陶冶教育的寥寥无几。而感悟实训则是在所创造的实训场景中可以得到充分的情景感悟,使学生在参与活动和接受教育的同时,能够主动自觉的和自己的思想认识、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认知上提高、情感上升华、理性上感悟、行为上欲试。教师引导学生的探究思考是从基本知识点的认知开始,最后再归结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灵感悟上。

3.感悟实训能够实现效能教育。传统的德育方法以言语、情景、锻炼为类别,分为若干具体形式,但在特定的时限内,只能以一种方法为主,完成某种教学任务。要对学生完成一种行为训练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以至于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感悟实训依据效能教育的理念,以培养能力为核心,提高效率为标志,达到效果为目的,借助于创设的实训平台,实现了从情景创设、启发思考、道理感悟到行为训练的一个完整过程,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这是一般的德育形式难以比拟的。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的理论依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陶冶道德情感、提高品德行为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形成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主要由理性认知、思想情感、品德行为等要素组成,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行为是目的。通过感悟实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公民道德规范知识和相关法律常识开始,陶冶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精神和新时期公民的责任感、自豪感,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心、决心和动力,最后通过平台感悟实训,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行为能力和思想政治品质,把学生逐步塑造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能够促进学生对教育影响的认同。人的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外部的教育影响,但外部的教育影响只有被主体内在心理的认同才能发挥作用。这种主体内在的心理认同就是受教育者对当前思想政治的要求与现有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矛盾的积极转化。在感悟实训教育过程中,教育主题的提出,场景气氛的设置,活动游戏的编排,感悟启示的人耳等无不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使他们由衷地感到真实可信,并乐于接受和积极参与。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交往培养行为品质。人的思想观念不是主观自生的,是在积极的活动与交往中、在形成社会实际关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学生是积极的活动者,在学校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思想政治关系,形成一定的思想认识,产生一定的道德情感,培养一定的行为能力。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的基本要求

1.理性认知和行为训练相结合。这就是要求在对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时既要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又要重视行为训练;既要进行做人做事的教育,又要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把理论与实际、认识与行为统一起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知时要注意全面把握学习内容,重点明确、经典突出;在进行行为训练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目的明确,有的放矢;认知和训练的内容既要有连续性、又要有开放性,力求做到详略得当,学练结合。

2.活动实训与道理感悟相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就是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训练进行思想感悟,让学生明确做人处世的道理。学生在明确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后,又会进一步增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主动性,二者相得益彰。教师在利用所创设的特定场景进行活动训练时,要注意增强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对做人处世的道理得到认同和领悟,为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他们良好的品质意识和行为能力。训练过程要尽量做到认知、训练、体验、感悟的有机结合。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篇9

关键词:动态研究多元互动动态教学行为评价与激励成长需求趣味性实效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品德状况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任务的实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思想品德教育的功利色彩浓厚,很多学校为了提高中考或高考的成绩,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经常采用静态教学模式,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过于注重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知识的理解、记忆及题型的归纳和总结,悖离了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难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导致思想品德课失去了感染力和吸引力,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很难内化为学生的品德。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和价值也只有在动态教学中才能实现。通过动态教学,可以更好地捕捉学生的内在道德需求,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感并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所学习的内容,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我们必须扬弃传统思想品德课的静态教学模式,代之以动态教学模式,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始终能与时俱进,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全方位开展动态研究,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

影响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又时刻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学生品德因个性及成长环境的不同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我校成立了德育信息研究部,主要负责通过网络、电视、各种平面媒体、专题会议,学校各部门全方位收集整理校内、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德育信息,深入挖掘典型案例中的德育因素,动态地研究德育的社会要求和学生成长中的德育需求,及时地追踪各种先进的德育理念和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德育方法,为学校政工主管部门和思想品德课教师提供信息支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深入钻研思想政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信息研究部提供的信息和建议,大胆探索、实施各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二、积极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实施以“动”为主、三维目标层次推进的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在制定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案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循序渐进的多层次目标结构体系,而每一层次中均包括知、情、意、行的分目标及其结合途径和方法,增强教学的可操作性。

三、正确认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作用,重视“结点化”的动态教学策略。

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应是实践―课堂教学―再实践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结点”。在课堂教学前,不仅需要教师备课,还要求学生动起来,围绕某个或某类主题广泛搜集实践资料或归纳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上课时可依据教材并结合这些实践材料或问题引导学生剖析现实,体验和感悟所学知识。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践行道德,透过各种渠道获取反馈信息,必要时,教师可再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澄清、升华。

通过思想品德课这个“结点”,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双向延伸,思想品德课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得更好,做得更积极,悟得更深更透,大大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四、自主探究、多元互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旋律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大量信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严重毒害着青少年,教师不可能杜绝所有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德育教学中,应坚持生本意识,重视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列举实例、回忆经验、资料演示、小组讨论、分组辩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学自练、自得自悟、互动交流、自评自纠,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去陶冶情操并获取独立的分析、鉴别、体验、评价各种信息的技能技巧,最终实现学生良好品德的自主生成。

五、实行教学与学生的成长需求动态结合的教学策略。

教材不会经常发生变化,学生的成长需求却因人因时而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行为记录法、作品分析法、访谈法、事件剖析法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并根据其所揭示的实质不同分别归类,

教学时,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成长需求,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调查、搜集资料、辩论、讨论、征文、现场体悟、实例分析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信息量,避免了学生因信息的局限性造成对事物的认识以偏概全而走向极端。学生原有的品德结构、品德误区、思维方式、真情实感等在互动中得到自然的抒发和暴露,并与教材及其他主体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发生共鸣和碰撞。教师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对这种共鸣和碰撞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对其进行分辨、总结、积累、升华,鼓励学生践行自己总结出的结论,解除成长中的困扰,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六、建立以“动”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评价和激励机制,重视养成教育。

持之以恒的行动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环节,是道德内化为品德的必备条件,是知、情、意、行的“融合点”。只有通过道德行动,道德认识才能付诸实践,道德情感才能受到陶冶和深化,道德意志才能得到锻炼,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篇10

调查对象为高中政治课教师和高中文科生,涉及省重点、市重点、县重点和一般高中,调研范围遍及贵州、安徽、甘肃、辽宁等许多省份,共回收教师卷114份,学生卷105份。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高中政治课德育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一)从价值理想上来看,师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认可度均很高

针对高中政治课的价值,作为课程学习者的学生和教授者的老师,均更加注重政治课的道德和社会价值,两个选项选择比例不分伯仲,而且加起来占了全部选项的80%的选择比例,另外两项政治和应试价值则只占了约10%,这两方面价值不受普遍承认。在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学生更加重视政治课的社会价值,注重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而教师更加重视政治课的道德价值,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我们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虽然知道道德素质很重要,但是道德的作用相对社会能力而言更为隐性,认可度稍小。对于教师而言,显然是知道道德素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首选道德价值。不管如何,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认可度为34.3%,教师对道德价值的认可度为47.3%,从整体上而言,在价值理想上师生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的认可度均很高。

表1对高中政治课的德育价值的认可度

你认为高中政治课的最主要价值考量方面学生百分比教师百分比

a.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完成道德培养目标,塑造健全人格道德34.3%47.3%

B.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5.7%7.9%

C.学习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更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能力社会

51.4%39.5%

D.提高政治考试成绩,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应试8.6%5.3%

合计100%100%

(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

在“教师是否经常提示某个知识点是‘考试重点’”一题中,42.1%的教师选择了“经常”,39.5%的教师选择了“有时”。而在学生眼中,77.1%的答案是“经常”,20%的答案是“有时”。本题意在考察教师在新课教授中对应试的重视程度。政治新课教学,本应重视知识点的理解、学生生活体悟、活学活用,并穿插各种有趣的活动和丰富生动的案例;但是,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多的提示“考试重点”,不仅体现教师自己的智育倾向、应试倾向,也会在有意无意中传递给学生应试的重要性,降低了政治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不幸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不仅自己经常在授课中提示某个知识点是“考试重点”,而且在学生眼中此现象更为严重。因此,高中政治课的道德教育价值没有实现。

(三)高中政治新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

在“新授课程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的调查显示,50%的教师选择了“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23.7%的教师选择了“以讲授为主”;而同样的问题,37.1%的学生选择了“讲授和学生练习相结合”,48.6%的学生选择了“以讲授为主”。可见,在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眼里,政治新授课的教学方式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并且,学生眼中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比教师自己认为的更为显著,这就是教学理想与教学实际效果的差距。

(四)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一般,师生互动情况较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双方应当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里进行良好的互动,方能实现既教又学。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的状况,反映了课堂了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课堂的活跃度,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思维的积极性等情况。而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去质疑问难,能够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内容,加深理解,从而提高道德教育的内在体悟性,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德育目标。

因此,针对“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情况进行调查。作为学生发言机会的给予者的老师,“比较多”的比例为55.3%;而作为发言机会的实际拥有者的学生,则反映课堂发言机会“很少”,选择比例为42.9%。显然,学生的答案更具真实性。一方面,直观反映出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的机会不好,师生互动情况较差;另一方面,师生的选择倾向的差距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想化倾向和学生对政治课堂不满意的情绪。

(五)课堂讨论机会少、效果差,生生互动情况较差

课堂的教学互动,不仅有师生之间的提问回答活动,也有生生之间的讨论活动。这两个活动共同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也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讨论的主要形式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分组就教师提出的某一问题或某一情境一起讨论交流、共同探讨,大胆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讨论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不同思维的碰撞,在德育方面有利于从不同的道德选择倾向中选择正确的道德倾向。

“课堂上同学们参与讨论的情况”的调查显示:教师和学生的答案都集中在“经常讨论,效果一般”这一选项,比例分别为42.1%和48.6%。但是,整体的倾向性两者又出现了分歧。教师选择“基本不讨论,习惯听老师讲”的仅为4.4%,而学生则为22.8%;教师选择“经常讨论,效果很好”的为16.7%,而学生则为2.9%。因此,从整体来看,课堂上同学们参与讨论的频率和效果都一般。

(六)教师理想教学模式偏保守,教学观念较落后

调查结果显示,53.5%的教师选择了“多联系社会生活、时政热点,增加教学的生活性”。在前三个选项中,这个“生活性”的选项偏保守,属于对现有教学模式稍微改进后就可以实现的理想教学模式,而且课堂活动不多,教师只需要在自己教授内容上多联系社会现实即可。其次是30.7%的老师选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是8.8%的老师选择“多开展情景模拟、辩论等课堂活动,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两项中,尤其是前者的改革理想更为大胆,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性。然而,这两项的选择比例加起来也没有第一项多。因此,总体来看,教师的教学理想仍偏保守,对课堂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老子德育思想的解决路径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老子德育思想有相应的解决路径,归纳为道德观、教师教育观、学生学习观这三个方面,分别强调了:道德教育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教学应当“行不言之教”、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学习应当“静观玄览”、注重道德内化和外化、提高自身素质。

(一)道德观:重视道德教育、人格提升

理想人格是道德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老子则提出了培养“上士”、“上德之人”的目标,让整个社会在圣人的“无为”治理之下,最终回到原初“尊道贵德”的朴素状态。

首先,老子极为推崇“圣人”,在《道德经》中“圣人”被提及高达12次。他将圣人的本性看作人自然本性的典范,是“道”的具体体现和承担结果。他认为“道”应当是人们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德育应当培养认识、追求、体悟道的人。如此,人的本性才是自然无为、贵柔不争、致虚守静的。因此,在现代教育的改革中,我们应回归于人性中最本真的品质,用自然无为的方法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其次,任何德育思想的都应以人为中心,老子追求的是人的个体性存在,倡导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尊重人格独立,反对对人本性的压制。只有人个性纯朴自由,人生和世界才能完满。因此,我们不能将学生固定在书本和教室狭小的空间内,而应该将知识教育与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的自由个性。

(二)教师教学观:行不言之教

1.哲学内核:道法自然

老子“行不言之教”的教学观出自《道德经》的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见,“不言”与“无为”呈现对应关系。其中,“无为”的体现便是因循自然,道法自然,也就是遵从最高的“道”。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言”和“无为”,并非不说话、无所作为,而是不以人为的故意强加于他人、他物,任人、物“自化”,也就是由其本性。道的本质属性是自然,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最重要观念,强调遵循事物的自然本性和规律。老子认为圣人最显著的品格,就是对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融为一体。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这一总法则,用于修身处事。这便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基本思想。

2.内涵:因循自然,顺其发展

如何理解“不言之教”?王弼在“行不言之教”旁加注:“智慧自备,为则伪也。”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认为:不言就是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言”指政教号令,而“不言之教”引申为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老子倡导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行教,任凭万物生长发展而不人为地确定起点,生长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化育万物却不自居其功,这是老子教育活动的理想境界。

3.德育现状:空洞说教,违反道德生长规律

在当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道德教育的空洞说教的问题。学生基于教材学习“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而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更萌生出“做与不做跟我有什么关系”的想法。在授课中,教师将学生视为机械性的学习者、没有自己的思想。因为这种对学生角色的定位,教师采用了纯粹简单说教、甚至灌输的方式授课,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德育的效果是有限的。

用“行不言之教”的道理来解决德育问题,就启示我们道德教育要因循自然、顺其发展,按学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来施教。道德在学生体内的生长,需要的是体悟的感受过程。而学生是活跃的、好奇的、没有后果感、又容易受鼓动的身心特点。因循学生和道德这两点规律,便能找到德育的解决思路。

4.德育方法:学生主体,自主探究

首先,树立学生的德育主体观。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顺其本性,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内在的德育需求,使他们能够自由、独立、主动的发展,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主体。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确立其主体意识,发挥其内在的固有的潜能,更能实现自我完善。

其次,创建轻松、自然的自主探究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因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能够发挥自我教育的能动性,有利于道德体悟,实现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三)学生学习观:静观玄览

“行不言之教”是从教师教学观的角度来讲,但是,在老子看来道德的落实最终还是靠学生自我来实现,便提出了“静观玄览”的学生自我教育观。“道无为而无不为,万物将自化。”道德修养的最后阶段终归是落实到克服自我,战胜自我,自己思想和行为发生改观,才算真正实现自我。道德不是外教的,而是内生的,与其说是施教的结果,不如说是客体自化、自在生成的。

1.玄览:保持纯粹心灵

“玄览”出自《道德经》第十章中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陈鼓应将其解释为洗清杂念而深入观照,能没有瑕疵吗?他认为“玄览”比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玄”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张岱年则认为“老子讲为道,于是创立一种直觉法,而主直冥会宇宙本根,玄览是一种直觉。”(《中国哲学大纲》)冯友兰认为“玄览即览玄,览玄即观道,要观道首先就要洗涤心灵,涤除就是把内心中的一切欲望都去掉,这样才可见道,见道就是对道的体验,对于道的体验就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

2.静观:自在体悟

“静观”来自《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大意为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表面的理解是“静静的观看自己”。陈鼓应认为这是:“形容心境原本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的活动和外界的扰动,而使得心灵闭塞不安,所以必须要时时做到致虚、守静,才能恢复心灵的清明。”范应元认为:“致虚、守静,非谓绝物而离人也。要想获得心灵的德,最根本的需要自己内心深处去体悟、去追求。因此,老子倡导“静观”的自在体悟法,用心去学习。

3.德育现状:应试知识目的,被动聆听学习

一方面,高中政治课的应试目的过重,学生努力学习政治课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忽略了道德品质的提升。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心灵就不纯粹,内心被外在的欲望沾染,失去了自我提升、自在感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政治课堂仍是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表达、参与、思考的机会少,处于被动聆听学习状态,没有机会或者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自在感悟。学生只是懂得、会背知识,但当面临复杂选择、充满诱惑的社会时,又无从下手,这便是学生没有实现道德自在体悟的后果。

4.德育方法:守静内省法

老子提出了“致虚守静”的守静内省法,也就是道德主体进行自我思考、自我体验和自我完善。所谓“致虚守静”就是要人们拓展精神空间,净化心灵,去除欲念的烦恼,使心安宁沉静。学生应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遵从内在本性,发挥内在潜能,从而通过内化实现其道德自律。学生只有使身心回复到本性的清静状态,才能不被纷繁复杂的外物所扰乱。老子的守静内省法是对主体生命价值的高度肯定,也显示出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它可以启示受教者从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俗社会中超脱出来,以平静乐观的心态去把握现实世界,从而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研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