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7:03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篇1

关键词:汽车企业;供应商管理;企业成本;原材料;产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6-0136-02

供应商是汽车企业的上游,也可以与经销商、零售商及设备生产商等共同构成汽车行业的产业链或供应链。在这样的链条中,汽车企业的供应商的地位是显著而独特的。一方面,供应商与汽车企业经营、销售和管理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供应商管理状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健全与稳定,对企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面对新时期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大融合与大发展,研读汽车企业供应商管理的战略意义和特殊作用,无疑具有相当的现实价值。

1加强汽车供应商管理可以降低采购的成本与开支

对于汽车企业和厂家来说,成本的控制始终是企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从某种程度上看,优秀的汽车企业都是管控成本方面的“高手”,所谓的“开源节流”正是企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因此,透过多种手段和渠道来有效地降低企业发展所需的成本,应该成为当前汽车企业的一大任务。我们可以发现,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可以有效地节约和降低采购的成本,进而为企业积蓄后劲与发展能量。从技术层面分析,汽车企业作为典型的制造业,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开支一般可以占单位成本开支的50%~60%,很多大型的企业制造企业会远远高出这个比例。这说明,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工艺的日益先进,通过企业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联合来管控采购的成本开支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汽车制造企业与供应商的联合、合作,不但可以形成坚固的企业行业堡垒,而且有利于单位资源的集中使用,提升原材料和各类汽车制造资源的利用效率。

效率的提升可以很好地降低开支,这是众多企业制造企业谋求与供应商合作的一大因素。此外,汽车企业直接与供应商发生联系、合作,这个过程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帮助企业制造企业有效地降低库存压力与成本的开支。这一点可以这样理解,汽车企业透过与供应商合作并加强供应商的管理,能够缩短供货期限,协调上下游的库存管理,提升库存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总之,新时期汽车企业谋求与供应商的合作,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与协调,是汽车企业发展道路的优先选择,也是提升企业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降低和控制采购的成本对于汽车制造企业尤为关键,这成为了汽车企业供应商管理的一大动力。

2汽车企业供应商管理与汽车产品的质量密切相关

前文已经提到,汽车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供应商的支持与协调,二者的有效地联合可以激发出汽车行业新的发展点与发展能量。所以,加强对汽车供应商的管理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如何看待供应商管理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这是值得汽车从业者深思的课题。之所以要强调产品质量的问题,是因为汽车企业发展的命脉和关键都系于“质量”上,失去了质量保障的汽车企业是不可能长久的。所以,维持产品的高质量与汽车的高水准应该成为汽车企业发展的本质诉求。汽车供应商主要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诸如原材料、零配件及其他汽车制造产品等,这些都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例如,零配件是构成汽车整车的基本要素,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汽车整车的性能与质量。所以,加强对供应商提供零配件的全程监督、管理、控制,保证零配件的质量,是企业必须做好的事情。

从另一个角度看,汽车企业对供应商管理的策略是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减少彼此存在的差异与不协调,透过更为密切的关系来提升供应商管理的层次,进而确保供应商提供的零配件、原材料的高质量。加强与供应商合作的好处在于汽车企业可以全程参与到原材料、零配件供货、配货、运输等主要流程中,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的源头控制效率。所以,从汽车企业与供应商的复杂联系中,我们可以看出供应商对汽车企业产品质量的战略制约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只有加强供应商的管理,汽车企业的产品质量才能真正得以保证,汽车企业的发展才能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3供应商管理有利于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塑造

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汽车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而打造的独属于企业自身的优质的竞争意识与能力。核心竞争力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与企业发展的各级要素都有紧密的联系,当然也包括供应商这样的上流产业链条要素。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有利于培育和塑造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由供应商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首先,汽车企业通过密切与供应商的联系、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原材料供应的效率,为企业的资源利用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可以提升企业外部的资源获取能力,让企业更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开发和拓展。整个过程的统筹兼顾就是汽车供应商管理的高效率,也是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本模式。

可以看到,当前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甚至已经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这对汽车企业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刺激,也是一种巨大的激励。要想把握住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汽车企业就必须统筹企业发展链条和各级要素,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塑造本企业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供应商的管理在新时期汽车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十分显著的,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应该成为各类汽车企业的发展共识与战略支点。

参考文献

[1]张雅囡.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商开发与管理研究

[D].南京大学,2012.

[2]董玲.浅析油企业如何应对oem汽车厂第二方审核[J].石油商技,2010,(4).

[3]杨雷业.供应商质量管理在企业的实施现状及分析

[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0).

[4]庄明惠,陈莉.汽车企业供应商第二方审核的实践

[J].认证技术,2010,(7).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篇2

现代企业高风险的经营环境、灵活的顾客化生产、高度自动化的制造行业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制度,而服务于相对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的传统成本管理制度控制越来越暴漏出自身的局限性。传统成本控制体系是以责任会计控制、标准成本制度、以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等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点及局限性:

(1)传统成本管理控制只强调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对事前成本控制重视不足,对设计方案存在的过剩设计或无效设计所造成的先天成本缺陷显得无能为力。

(2)传统成本管理控制的差异分析基准只是与产量相关的业务活动,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来确定成本差异。这种差异分析是滞后的,只揭示结果不分析原因。由于传统成本控制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我们在企业建立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控制系统,即作业成本控制法。

(3)传统成本管理制度控制主要是依据组织机构的职能、权限、目标和任务来划分责任中心,形成纵横交错的责任控制系统。横的方面建立的是按职能部门划分的责任费用中心,纵的方面建立的是厂部、车间、班组三级责任中心。它的局限性主要是不易分清许多不属于单一职能部门但又具有关联性和同赓性的费用归属。同时容易造成不同贵任中心为了本部门利益而损害企业整体利益,成本控制难以达到全局的最优性。

(4)传统成本管理控制把成本费用的发生看作是数量的驱动,以数量为单一基础编制费用预算,容易造成成本费用信息的扭曲,而把真实的成本信息忽略。

(5)传统成本管理控制是以产品为核心制定耗费标准,以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等成本为产品制定标准成本。它采用的标准成本是单一的、值化的,并容忍有一定的低效率,这是与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相抵触的。

2.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体系

2.1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成本管理中导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来发展及确认能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

2.2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构架的概括与总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

管理成本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管理措施的着力点业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发生的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

2.2.2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要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展开,企业可以采取的基本战略由多种,不同的战略对成本和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其目标和战略重点也不同,所要求的管理战略也不同,成本管理措施的构造与选择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2.3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在众多的战略成本管理理论论述中,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价值链分析的任务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明确各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战略定位分析主要包括成本领先张略、差异领先战略、目标集中战略、生命周期战略及整合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观层次的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管理等等。

 3.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近三十年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

战略成本管理的研宄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宄开发部”“战略研宄部”等企业战略研宄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

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宄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宄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契合

在当前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而且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结合了企业战略,这可以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降低内部管理成本,还要做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人力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时,应做到与质量领先战略、成本节约战略相一致,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互促进,这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得。

1、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的重要意义

1.1可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一般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为了更好的实现发展战略中提出的目标,需要制定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可以保证管理者制定出战略目标更快实现。人力资源应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过程,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性。企业应合理规划、开发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充分的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效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内容在多个方面相匹配,可以推动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1.2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以及发展战略目标时,应保证二者具有一致性,还要实现相辅相成。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多个阶段,在不同的时期,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都要做到相适应。只有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契合,才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目的。在制定管理制度及发展战略时,应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定总目标,使员工向着共同的方向不断努力。总之,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契合,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3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企业战略更快的实现,而企业战略的完成情况,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市场变化情况以及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在制定管理制度以及战略目标时,应结合市场变化情况,要制定出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目标,还要制定出绩效考核制度。考核激励制度需要满足企业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企业的管理者应留住对企业有着较大的贡献,并且有着较大价值的员工,制定激励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好的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制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经营业绩。

2、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的路径

2.1制定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工作,管理者应结合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制定出具有长远意义的发展规划,这可以保证企业稳定、长远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的完成有着促进与保障的作用。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契合,需要制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另外,管理者应具有长远的眼光,结合战略目标,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实现规划策略与发展战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2.2建设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管理者应做到从全局考虑,应以战略需求为优化的原则。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采用分解的方式,将企业战略需求分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与人力资源胜任能力,做到二者有机的结合,这可以形成具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对这一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时,可以发现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企业人资管理专员以及部门主管需要合理的利用管理体系,在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时,需要多个部门配合,部门主管也要发挥出人资管理的职能,人资管理专员与部门主管相互配合,做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合理制定管理的标准,保证企业的员工充分的了解到自身的职责以及工作范围,这样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制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绩效、薪资管理体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绩效考核与薪资管理等内容,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相互契合,需要制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绩效、薪资管理体系。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还要定期开展政工工作,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以及思想观念。绩效考核与薪资制度可以保证企业吸引更好的人才,并留住人才,这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薪酬既是企业员工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企业激励员工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薪酬体系的构建应当与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以此来为员工指明奋斗的方向,这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员工薪酬的制定必须以公平性为原则,这样才能使激励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2.4完善企业组织机构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想要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契合度,组织上的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凭借自身的工作职能,将企业战略所涵盖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分析整合、优化配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能够充分体现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制度和方法,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多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机会,借此来让他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更加了解,这有助于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

3、结语

由上文可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契合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与挑战越来越多,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针对当前形式,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与完善。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应保证其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尽快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只有制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能充分的利用人力资源,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价值,保证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参考文献:

[1]魏颖.浅谈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18).

[2]齐亚宁.人力资源战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J].中国商贸,2012,(09).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篇4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运用问题现状

从古至今,“战略”这个词就一直被人们所运用着。古时候在战场上战略决定着战争的输赢以及人们的生死问题。在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战争能够取得所谓的胜利是因为战略的正确使用,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挥。这样的事列很多,不计其数。走进现代史来说,曾说过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规律性的东西,中国人民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原因也与战略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现在战略管理只单方面对企业发展比较重要,那我们的理解就太过单一了。战略管理我们可以理解为方法管理,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注重方法和效率,小到平时的生意方法,大到国际上的那些外交战略等等,所以策略是一直存在的一种思想理念,而且与生活中的事物处处都有著密切的关联。

在全球经济化快速发展的状态下,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同时各国之间的各个竞争也在逐渐凸显出来。从最早战争中战略的使用现象看来,我们可以得出战略起源于竞争。

一、什么是企业战略管理

在当下我们大多数人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认识仅限于是企业的管理方法单方面的理解,然而企业战略管理到底是什么呢?企业战略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在比较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企业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在发展方面的意图和目标以及相关发展内容而规定的政策,也可以说是企业高层着对未来的一个规划意愿。如果从比较狭窄的意义上来说,企业战略就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行一系列目标与计划的具体方法。战略可以有很多种定义,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太的定义,战略作为一种计划的形式出现,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战略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战略作为一个计策来讲的话,我们能够认为战略是企业竞争的意图;战略作为一种模式存在着,我们可认为战略是企业的而发展历程;战略作为一种定位,我们可以说战略是从生产层次的角度考虑;战略作为一种观念,我们可以说战略是从企业层次方面考虑。由此可见,战略的含义多种多样,它对企业的各方各面都有着相对重要的影响。

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最先来自西方国家,早在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首先使用了战略这一概念,之后1962年以及1965年在美国学者的努力下企业战略初步框架基本形成,西方国家企业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战略管理发展快速,堪称为战略管理时代。后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企业战略的发展进入了成熟和完善,主要表现为加强强调以及推广企业战略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加快促进企业系统化分析管理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提倡发展企业文化等,在此其期间美国诸多学者曾发表过著名战略方面的作品,例如:《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竞争优势》。《竞争战略》、以及《美国文化》、《美国精神》等。因此西方国家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理念进行的比较早些,各方面结构进行的也比较完善,我们可以合理的进行借鉴,做到取长补短。

企业战略管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结构。一个企业在刚开始建立的时候就会有着比较长远的目标,目光远大的公司在未来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目标发展方向的定义会比较精确,企业的宗旨和使命决定着本企业的生存状态和规模大小,决定着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领域。对于企业的经营结构发展来说,需要合理的分配各种能源和能力方面的安排。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正确的战略管理就没有成功的企业。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和特点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适合自己本身发展需要的战略管理理念,同时一个企业的口碑也相当重要。企业走向成功的道路需要正确的企业战略管理和良好的口碑,企业未来的发展口碑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对于不正确的战略管理则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因此,每个企业的战略管理都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企业发展需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和特点,使企业发展越走越远。合理的利用企业的各方面资源,从人力、财务、产品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来达到企业的优势化管理,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面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和特点进行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和特点可以总结为五大方面:整体性、长期性、权威性、环境适应性、社会性。

(一)整体性

企业战略管理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方面可以将企业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对待,一个过程需要完整化来管理;第二方面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大整体,它是不可分割的。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凝聚力,它不是个人的发展,也不是由单个的部门或是单个某某就可以完成。在一个企业里会分为很多部门,如:总经办、技术部、研发部、市场部、售后服务部、生产部以及办公室等等,企业的发展是需要这些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来完成的,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有的部门比较重要,有的部门不重要,这种观念是极大地偏面,是错误的思想。各个部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部门之间不分这个重要或那个不重要的说法,准确的来说部门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它们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共同生存。而企业战略管理理念中所提出的整体性也是对各部门存在的解释和要求。

(二)长期性

企业战略管理的长期性最主要的是指如何能让企业的发展比较长期、稳定和高速。所有的企业都是从小公司慢慢发展壮大的,这个发展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善于总结问题所在之处,使得企业一步步发展起来。企业的发展过程需要考虑到长久性和稳定性,对于企业未来目标方面需要有长久的计划,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更多的经验沉淀,只有很好的规划企业的发展道路,正确的使用企业战略管理理念企业整体才会发展长远。

(三)权威性

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权威性的实施起着影响企业各个部门发展进度的作用。企业领导者在企业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解决的过程是需要权威性的。这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打个比方来说企业领导所说的一些话或一些指示如果没有了权威性,那么还会有多少员工去执行命令,去完成任务呢,这样下去难道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吗?答案是必然的,企业战略管理的权威性是不容直视的,如果一个企业缺少了权威,对于领导的指示那就成了空谈之说,员工会出现工作不积极,工作任务不能准确及时的完成,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甚至会出现因为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影响企业的名声。因此权威性就可以说是企业的执行力度。

(四)环境适应性

企业中所谓的环境适应性可以简单地说,企业发展能够适应个个环境下所面临的比较苛刻的问题,并能在不同环境下长久稳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企业与社会是一个共同存在的组合体,正确利用环境才能更好的使企业的到发展。

(五)社会性

企业无论是做什么行业的只要企业是处于运营状态的就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简称CSR,早在18世纪末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变化,它不仅对企业中存在的一切需要负责,还要对社会方方面面负责。在现在的社会状态下企业的存在不只是简单地对盈利方面的负责,还对员工的生存负责,要对社会环境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强调了企业发展对人的价值体现,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为什么会说企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关系呢?就一个简单地例子,如果一个天然气公司制造的燃气设备因为没有严格的检验,就会出现燃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或是爆炸,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它对人们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会给人们造成不敢想象的灾难,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方面同样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说企业的存在是具有社会性的,企业战略管理需要凸显社会责任意思,发展企业的同时更好的发展社会。

三、企业战略管理实际运用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法

企业战略管理的起源我们在上文中以经过阐述,也是在18时期开始企业战略管理被世界各地的企业广泛使用,企业战略管理进入了全球化。虽然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快速,但在我国很多企业对战略管理的理念还是没有深入运用,甚至很多中小型企业只是一味注重发展经济,对于企业本身的制度管理不太重视,这也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失败的原因所在之处。由于企业对战略管理的缺乏,企业领导人对战略管理的不在意,导致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企业永远只能处于比较低端落后的位置。

目前我国企业发展中战略管理所面临的现状存在着问题有甚多,比如说:企业本身对将来发展方向的规划是不清晰的,以及没有明确企业的宗旨和需要实现的目标,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混乱,企业风气不端正,对于企业金钱控制方面没有完善的制度,没有及时对企业的发展做出评估以及不注重考虑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不懂得如何让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化并得到控制等等。

通过对企业目前现状和问题的了解,我们可以的总结出以下解决方法:

a: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B:明_科学的决策机制,对战略提出合理性要求;

C:对市场和竞争环境进行客观分析;

D:明确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注重实施结果;

e:注重企业平时的经营状态与计划控制的提出,对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在一起。

四、企业战略管理所实施的意义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一一说明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以及现在我国各个企业中对战略管理实施的现状和问题的现象。经过对上文的阅读,大家应该对企业战略管理有了大概的了解,企业战略管理能在18世纪末期就开始被各国的人们所运用着,这足以体现出它存在的重要性。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进行阐述:

(一)企业战略管理重视外部环境问题的分析,正确的分析极大减小了环境问题带来的损失

外部环境的问题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生产,它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就足轻重的作用。在外部环境中对一个企业来说存在着机会和威胁,如果能够敏锐的研究外在环境问题,把握时代的机遇,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也许会使企业的发展迈上更高的一层台阶。精确分析外在环境问题中存在的一些对企业发展有影响的威胁,妥善处理问题,会帮助企业化险为夷。所以说企业需要对外在环境有强大的适应性,企业战略管理对外在环境的重视也恰到好处。

(二)企业战略管理侧重点放在管理方法实施上,战略实施的重视有助于明确企业核心价值,使得企业长久发展

一个企业有了很好的管理战略,但是如果没有得到明确的实施,那也只是纸上谈兵的行为。企业不注重战略管理的实施只会使企业一步步走向失败的道路。企业管理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从根本上认识企业的宗旨和企业发展所需的专有性,通过对企业发展领域的确定,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这样一来企业就会在对于其他企业各方面的竞争上存在诸多的优势,还会使企业达到稳定发展。因此企业战略管理中战略的实施需要的到落实的效果,绝对不是空口之谈。

(三)企业战略管理注重中层领导管理能力的发展,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执行力,加大企业文化的发展

任何事没有了伟大的领导人,那事情做起来就会出现乱成一团的现象。一个人的领导能力决定着事情的成败,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有很好的领导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企业领导的执行能力必须强,不能拖拖拉拉,企业遇到问题能第一时间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得企业的损失降到最小化。对于人事资源管理方面做到合理配合,加强企业的团结意识,企业内部之间多进行沟通交流,企业多组织员工的集体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建立企业特有的文化发展。所以企业战略管理在本质上加强了领导者的能力,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发展了企业文化。

(四)企业战略管理在战略评估和更新问题上比较重视,合理的把握战略控制的分寸,加快经济发展和稳固企业发展

战略管理是讲究方式方法的,而且战略的评估和更新对企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企业出现问题只是一味的解决问题,而不善于总结问题的原因,那只会导致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问题没有在本质上得到认识和解决。所以企业需要及时总结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原因,对战略管理的可行性对进行分析,如果战略不可行,及时提出并解决,做到结合时展的步伐及时更新各个战略管理的方法,促进企业的进步。

五、总结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战略管理理念,但是想要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则需要完善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对企业生存的意义重大,战略对企业发展来说是一种思想标准,是一种计划目标,是一种对未来的规划。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利大于弊,不仅能够明确企业发展前景,而且还能确保企业长久发展的状态。所以企业需要重视战略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旗.战略管理的关键性因素研究:企业中各级人员的作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

[2]颜光华,林明.外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04).

[3]喻开陆.企业传统生产管理模式的更新[J].内江科技.2004(02).

[4]高传富,陈传明.关于企业战略管理模型的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4(01).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篇5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以人为本

一、前言

在时代的发展推动下,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不断变化,不少中小企业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也无法在困境中成功找到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倒闭,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令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不断增加。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对于企业产品的定价能力有限,久而久之令中小企业的利润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令中小企业的运营情况入不敷出,降低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令中小企业无法长期健康、稳步成长和发展。中小企业采取战略管理方式能够帮助企业对多变的市场迅速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避免经营风险的出现所造成的危机。

二、中小企业加强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

尽管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但换个角度来看,也就意味着中小企业的管理灵活性也比大型企业的管理灵活性更强。当中小企业遇到发展机会的时候,也能够迅速抓紧机会,让企业能够在机会和挑战中不断成长。但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刀,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挑战,中小企业在面对这一挑战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定的风险。中小企业的根基不稳,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生产技术水平抵抗风险,中小企业很容易面临极大的运营危机。为了令中小企业更好地规避风险,中小企业应积极采取战略管理的理念和方式,把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集中和整合,综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计划。

此外,中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水平、管理经验的累积、管理方式的选取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多种不足,而且管理人员对战略管理的概念的认识不深,企业内部的结构设置不合理,在安排业务的时候容易会发现缺陷的存在。实行并加强战略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认清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可以重新整合中小企业的内部资源,有效利用,从而完成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足以可见,中小企业加强战略管理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三、我国中小企业加强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一)满足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难,加强战略管理能够有效满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度过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战略管理,从根本上是要改变中小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理念。不少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李楠和经营模式过于传统,无法跟上我国市场变化的脚步,从而令中小企业的成长受到极大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空间发展。所以,加强战略管理能有效帮助企业转变自身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发展理念,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品牌影响力

中小企业在建设自身品牌的难度极高,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的质量、成本、定价等多方面都未能够获得市场的关注,所以要提高中小企业品牌影响力还需要通过加强战略管理的方式完成。加强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建设和创新自身的品牌产品,对于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三)吸引先进人才的必然要求

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资金链较短,难以吸引先进人才,对于企业自身优秀的人才也比较难留下。加强战略管理,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帮助中小企业吸引更多先进、优秀人才,从而组织成一支具有中小企业特色的优秀人才队伍,实现自身的发展需求。

(四)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

陈旧的管理意识和理念已经无法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唯有加强战略管理,优化管理层的管理意识和手法,才能够帮助中小企业积极发展。经过实践经验所得,加强战略管理是转变中小企业传统管理手段的有效方式,所以必须加强战略管理才能够不断推动中小企业实现自身的发展。

(五)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正不断增加,但是不少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还有待改进。随着我国消费市场形势不断变化,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多元化的经营模式代替单一的经营模式,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加强战略管理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当中小企业能够抓紧自己的发展节奏后,可以开始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的目标,加强战略管理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六)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无可否认,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的运行有效提高我国的就业水平。目前我国待业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数量也逐年增加,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贡献,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就业水平。其次,我国GDp增速不断放缓,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整个经济社会陷入低迷期。激发我国市场经济的复苏,对各产业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基于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唯有不断徐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才能有效推动我国GDp不断发展。

(七)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目标

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目标,稳定社会的发展状态,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小企业加强有效的战略管理是我国整个社会对中小企业的重要要求。中小企业遍布各产业部门和生产领域,因此完善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各项资源的配置,同时能够满足目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四、我国中小企业采取战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缺乏对战略管理的认识

我国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小企业在日常的发展过程中,一般会把主要的精力集中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所以不少管理层对战略管理的认识不足,在实行战略管理的时候,相关的管理措施过于形式化,对于中小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太大的帮助和作用。此外,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整体管理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对战略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对战略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一定的认识,所以在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制度和相关策略时,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漏洞。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定位是公司管理和经营工作中及其重要的部分之一,完善的战略管理措施能够帮助中小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稳步成长。

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对战略管理的认识不足,所以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真实进行战略定位。在进行战略定位的时候,一般需要按照市场的短期需求进行研究,并综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征和企业文化进行战略定位,所以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是具有一定的市场应变性。但严格来说,这种战略定位的方式并不称得上是“战略”,而是“策略”的一种。在进行战略定位的时候,不仅需要对市场的短期需求有足够的了解,还需要对市场紧急规律熟练掌握,才能够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完成战略定位。企业战略定位不仅要对市场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还需要综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内部条件进行研究。进行战略定位和加强战略管理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防止管理者的主观思想在制定经营策略的过程中造成影响太多。如果在制定战略管理方针的时候,根据管理者的思路完成计划的设定,那么管理计划的主观性就会变得太强,计划内容与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不相符,无法充分发挥战略管理工作的作用。

(二)制定的战略管理缺乏针对性

一直以来,不少人都认为战略管理工作只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相关,但实际上这一理论只适用于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不合适的。因此,中小企业在开展战略管理的时候,不能够把大企业战略管理的成功例子作为参考,否则会令其实行效果不理想。其次,我国中小企业缺少专业的战略管理理论总结及相关指导,导致中小企业所制定的战略管理制度和策略缺乏针对性。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制定战略管理制度和相关策略的时候,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不能从长远的角度对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战略思想导致的。高效的战略管理规划是需要中小企业管理层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和未来市场变化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的,对于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等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令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计划制定和实行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缺陷,令制定所得的战略管理计划过于形式化,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三)战略管理各环节不协调

和大型企业相比较,因为中小企业的资源较少,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结构尚未完善健全,管理方面的优秀先进人才较为缺乏,所以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对于战略管理的真正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其次,不少中小企业都把“获得短期利益”作为资深的发展目标,那么中小企业所选择的经营模式决定了企业的主要精力只能放在企业产品的生产、营销等方面,对于我国市场条件的研究,以及中小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等多项工作都无暇顾及,无法严格按照指定的计划实行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有某些中小企业采取某些措施积累经验,从而完成企业自身战略管理的制定,例如向其他有成功经验的企业进行交流、学习等方式。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内容涉及到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各个方面,所以必须确保战略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工作都能够协调开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都难以协调开展管理工作的各环节,这主要是因为不少中小企业把工作人员的主要精力集中到企业产品生产和营销这两方面,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战略管理工作都难以协调开展,导致战略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令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更多问题。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后急于见到实施成果,出现“欲求则不达”的效果,难以实现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

(四)缺乏优秀的管理专业人才

优秀的人才是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急需、最难得的资源之一。优秀的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实施战略管理。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遇到多种问题和困难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缺少优秀的管理专业人才。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企业内部员工的薪酬也相对偏低,而且对于人才管理的模式和相关制度也没有制定完整、统一的计划,对于人才的培养计划也没有详细的计划,人才在工作中无法得到培养和提升,其工作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甚至会出现倒退的情况,对于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其市场竞争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五、加强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市场中变得越来越难以生存,加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稳步成长,同时还可以长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大型企业。所以加强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对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下列举的是加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中小企业管理层对战略管理的重视程度

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层对战略管理的认识程度,如果要加强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首先要提升中小企业管理层对战略管理的重视程度,才能够加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应用效果。提升中小企业管理层对战略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要增强中小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的意识,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对战略管理理念的掌握,认清战略管理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并与其他有成功案例的公司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积累成功的战略管理经验。其次,就是对中小企业内部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战略管理培训,增强他们对战略管理的认识,当开展战略管理工作的时候,能够积极响应和支持,令战略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才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管理层在制定战略管理计划的时候,应该适当借鉴国内具有成功战略管理企业的经验,并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战略管理是中小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更是是中小企业和企业内部员工的主要行动纲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程度与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认清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做好战略管理上的抉择,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制定符合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战略管理计划

要制定符合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战略管理计划,首先要从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中小企业所属的行业、整个市场竞争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出发,对这些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必须要制定在未来五年或十年内战略管理计划,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才能够令战略管理计划内容充分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中小企业的领导层可以安排或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成立专门的战略管理策划部门,确保该部门或小组的独立性,给予足够的空间令其能够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及时制定出差异化的战略管理计划。除此以外,中小企业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必须要制定并开展不同的战略管理计划,才能够帮助中小企业的经营模式充分迎合市场的发展需求,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战略管理计划的执行力度

当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完成战略管理计划的制定工作后,相关的执行人员应该把战略管理计划落实到位,才能够确保制定的计划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战略管理计划的执行是否到位,在某程度上与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制定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即便中小企业管理层已经具有战略管理的意识,但没有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组成战略管理小组或者部门,专门负责战略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避免企业内部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于生产、营销及扩大经营规模等其他工作。除此之外,有部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在实施战略管理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投入力度,导致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没有充分体现出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难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无法帮助中小企业稳步成长、发展。

(四)加强对战略管理实施工作的监督

上文提高,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计划的力度尚有欠缺,导致中小企业所实施的战略管理计划未能够获得应有的成效。所以,要加强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计划的实施力度必须要加强对战略实施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例如,可以成立专门的战略管理监管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实施全过程进行严谨的监管,避免某些员工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懈怠的负面情绪。同时,还可以制定具有中小企业特点的战略管理实施考核计划和奖惩机制,定期对各部门的战略管理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考核,积极鼓励有效实施战略管理的部门,对某些消极对待战略管理计划的部门进行惩罚,确保战略管理可以有效贯彻执行。中小企业的领导层可以适当在内部工作环境加强战略管理的宣传力度,把企业内部员工的团结思想激发起来,让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部署更容易开展。严格实行与企业战略管理计划,有效提升中小企业资源分配和资源整合的能力。在宣传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方式可以采用网站宣传、集中培训、知识竞答比赛等多形式,全面开展企业战略宣贯工作,努力营造推行战略实施的氛围,加强对战略管理实施工作的监督力度,推动战略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效果。

(五)提高中小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

加强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应用力度,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而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有效协调是加强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前提。中小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内部现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提升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协调性,帮助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除了需要对中小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还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重新整合,严格、全面监管和完善实施战略管理的各环节,必要时,还可以制定详细、全面、完善的实施细则、监督规范,督促监督部门或小组严格按照流程实施所在部门的战略管理。

(六)培养优秀的战略管理专业人才

为了培养具有中小企业自身特设的优秀人才队伍,中小企业要对内部各岗位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帮助中小企业内部的人才充分掌握与战略管理相关的的知识和技能,为战略管理的实施提供优秀的人才储备,确保中小企业制定战略管理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其次,中小企业还可以与专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形成“学研一体化”的优秀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中小企业实施战略管理工作提供优秀的战略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理论。同时,还可以向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学者或者外聘专家请教中小企业现行的战略管理计划,针对其中存在的计划进行修正和完善,确保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在优秀专业人才的帮助下顺利实施。

(七)建立居安思危的优秀企业文化

在日益变幻的市场大环境中,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只有极少中小企业能够顺利发展。困难和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如果中小企业领导者在企业安稳发展的时候,未能够建立“居安思危”的企业文化,提高自身及企业内部员工的忧患意识,提高对危机管理工作的水平,并积极提前准备应对多种危机的有效措施,例如做好危机组织、应对人员、有效的应对方案以及经费的准备等。

六、结言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会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学会抓紧机会,在困难和问题中稳步成长,才能促进自身成长速度的提高。加强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企业文化以及特色,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和分析,通海还需要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健全中小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吸引更多优秀的先进人才,同时还可以制定出和中小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相对应的企业战略。参考文献:

[1]陈蕾.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制定问题探讨:一个基于Sagittarius公司的案例分析[D].厦门大学,2007.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篇6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模式;战略管理

一、国有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国内经济与世界市场不断接轨,竞争范围和竞争力度都不断增大,国有企业所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强。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之下,国有企业要想继续在市场之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制定正确的管理战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都是建立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一些垄断性国有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十分单一和固定,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国有企业的发展不必考虑市场竞争、技术和文化力量的影响。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下,国有企业的成败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分析市场特征,并根据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制定和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战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应该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整体性,也即国有企业所制定的战略管理应该立足于企业整体的发展,包括企业发展的目标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第二,长期性,如同我们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有五年计划一样,国有企业所制定的战略管理也应该具有长期性,而不是朝令夕改;第三,基本性,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任何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的时候,都必须要专注于企业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有选择、有步骤地实施战略管理。

二、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问题及难点

(一)企业规范性、制度性差。尽管到现在为止,国有企业已经经历了几次改制,但因为特殊的资本结构和浓厚的计划经济管理色彩,在企业的管理方面仍然没有摆脱以人管人的模式。无论是企业的目标管理、财务管理,还是生产营销的管理,都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现行的仍然是委托制度和干部管理制度,企业之中仍然有着较为浓厚的行政化色彩,而这种以人管人的行政性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性和制度性,导致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随意性较强。

(二)企业战略管理缺乏长远性。如前所述,无论是任何企业,还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有着长远的规划。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时候,由于干部任命制度,导致企业的领导层频繁更换,而不同的领导干部会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从而导致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施的规划常常和领导层一样,处于频繁变动之中。

(三)国有企业管理者缺乏战略管理意识。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不同,领导层往往有任期,因此,他们可能只会考虑到自己任期内企业的发展,而不考虑其任期以后的事情。这也表现为一部分的国有企业领导层有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做出一些短期内看起来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些决策往往只能给企业带来短期的发展,并不利于企业长远、持续的发展。

(四)国有企业战略管理重点模糊。有一些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的时候缺乏对自身特性的认识,只会盲目“跟风”,看到别的企业做什么赚钱就跟着去做,看到别人经营什么也跟着去经营,这样不仅会导致企业之间在产品生产和经营方式上的趋同,也不利于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取得竞争的成功。

三、国有企业战略管理对策分析

(一)增强领导者战略管理的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不断提高国有企业领导层战略管理的意识,才能使战略管理有效地落到实处。对于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来说,不要仅仅看到自己任期内的事情,而要有长远的眼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抛弃功利主义的心态。对于改制时期存在的经营事务较为繁忙的问题,领导者要有放权的意识,可以将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事务交由中层的管理者处理,而自己要从全局进行长远地统筹。

(二)战略管理之中凸出重点。为了杜绝经营管理中的“盲从”和“跟风”,国有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经营管理的重点,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此,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认真分析和把握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了解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以及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部背景之下,存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和重点。

(三)认真执行企业战略。制定出好的企业战略并不是最终目的,有效实施企业战略,并最终实现企业长远、持续的发展才是战略管理的目标。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将战略落实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将其量化为具体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行动方案,建立起战略实施的监督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之中,保证战略实施的连贯性。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的调整阶段,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全面的实现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影响的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与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实际意义。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及关系

1.企业文化的涵义

所谓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自身长时间的经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特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思想,同时也是企业员工价值观念与员工服务意识的总体体现,为当前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通过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使企业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这也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原因。

2.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

所谓的企业战略管理为企业根据自身的内部与外部实际情况,确定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实施计划。

3.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

企业的总体目标可带动企业战略,同时企业战略必然推动企业文化。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确定出企业发展的目标,并制定战略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的实施需要企业战略管理团队的支持与实施,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战略管理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而开展的,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与企业文化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同时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增强也与企业战略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该种层面上讲,两者之间为一种互为基础的关系。

其次,企业文化为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手段,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制度的确立与具体的实施均是以企业文化为行为导向的,企业拥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可对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激励功能,促使企业员工对企业做出的各种战略管理政策做出更为积极的响应,更好的实现企业员工意志的凝聚,促使企业员工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制定的战略管理目标而不断的奋斗。

最后,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促进与相互交融的关系,相互促进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为企业战略管理与文化导向相符合,企业的各种行为准则与企业员工具体的行为价值观相一致。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影响

1.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正面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实现员工个人利益思想的约束,帮助员工将个人的目标转移到企业战略目标上来,通过对员工进行良好的企业文化教育,可让员工相信企业的具体经营观念,同时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企业员工为了更好的达到自身的人生目标,积极主动的为企业做出贡献,将企业利益放到优先的考虑位置。若员工认可企业的经营观念,则员工必然将自身价值观与企业的发展相协调,则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必然带来较强的满足感,随着员工满足感的不断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也必然增加,这同时也会促使员工自身的发展,有效的激发员工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更为主动的为企业服务。另外,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员工也会产生社区意识,和企业形成上下一致的思想体系,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进步拉入到同一个战线中。

其次为可实现企业系统稳定性的提升,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可为员工提供出非常明确的指导,从而实现企业员工凝聚力的有效提升,同时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对员工的文化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促使员工的行为举止更为规范,促使员工从内心接受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这同时也必然会降低企业管理工作所需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这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企业文化可有效的实现企业效能的提升,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可帮助企业的员工更好的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员工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将更为深入,有效激发员工主动管理意识,实现自我的有效约束与管理,这必然转变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实现企业主动管理机制的提升。

2.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负面影响

首先为影响企业改革,在一些方面与企业整体的战略要求不太相符合。随着企业现代化的不断进步,企业文化在很多方面不能够满足当前企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多数企业为适应新战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始转变企业文化,但其已在企业内根深蒂固,若突然间变化,必然带来较大的发展阻力,企业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必然降低,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阻碍企业员工的自我发展,降低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反馈。部分企业内由于文化较为强势,给员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导致员工个人创新观念与价值观被限定在某个范围内,自身的特点必须适应企业文化的需求,非常容易在企业内导致环境发展体系的单一,建设性的意见与声音不能及时的发现,企业战略管理在该种模式的长时间作用下,变的更加流于形式,没有有效的信息思考与反馈。

三、结束语

综上分析,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工作有着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而众多实践表明,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是非常关键的,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首先应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具体内涵,将企业文化的实质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同时认识到企业文化是有活力的,是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需要进行不断变迁和不断更新的,因此,全面的实现企业文化的动态化更新对于企业战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邵雪廷.企业文化特质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no.21204:173-176.

[2]武亚军.“战略框架式思考”、“悖论整合”与企业竞争优势――任正非的认知模式分析及管理启示[J].管理世界,2013,no.23504:150-163+166-167+164-165.

[3]侯景亮,岳丽莎.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建筑企业施工项目团队成员胜任力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以企业战略及文化为前因潜变量[J].中国管理科学,2012,v.20S2:894-899.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篇8

一、当前我国企业战略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CeSS)组织实施的“2009・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我国企业整体的企业战略现状呈现如下特点:

1 我国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比较重视企业经营战略。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制定了书面企业战略规划。说明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多数企业的经营理念已经紧跟世界步伐。但同时,也存在着“战略执行远比战略制定困难”的现实问题,说明“优化高管团队构成和改善经营者战略思维是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关键”。

2 多数企业以低成本为主要的竞争战略。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于生产效率(低成本)的认同程度较高,排在企业竞争战略六项指标(产品差异化、营销强度、低成本、低价格、宽产品线和政府关系利用)的第一位。说明中国企业普遍采用了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模式。而事实上,“差异化、低成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低价格竞争并不一定提升企业绩效”。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企业战略中的竞争战略,仍有待提升。

3 在总体发展战略方面,呈现出“内资多元化,外资专业化”的趋势。具体来讲,国有企业中,单一产品企业、主导业务型企业及多元化企业的比重约为6:3:1,私营企业约为7:2:1,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约为8:1.5:0.5,“这一分布与美国二战后的状况大致相当”,充分说明我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仍处于上升和探索阶段。专业化意味着成熟、稳定的市场环境,而我国整体市场环境仍在革新和发展中,内资多元化的趋势契合市场发展的步伐。

由此,CeSS认为,我国企业在企业战略方面“普遍重视前瞻性、主动性和快速行动,民营企业创新导向较强”、“普遍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和优化”、“集成开发、二次开发与独特技术开发并重,低成本研发受到重视”、“企业经营者普遍重视制度化与执行力,民营企业更注重执行”以及“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企业绩效”。而存在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国际分工中主要处于生产加工环节或低附加值状态”,“需要尽快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品牌知名度及附加值,逐步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位置,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长久生存”。

二、影响企业战略的主要因素分析

企业战略研究的中心议题是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一战略一绩效”范式始终处于研究的焦点位置。在企业战略理论演变过程中,经验主义案例研究方法(如Chan-dler,andrews,ansoff等人)、基于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贝恩和波特等人)以及战略研究的类比方法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近来的演进中,前人的假设和权变的战略研究导向观则又对企业战略的实践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企业面临的环境,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企业与环境的关系,需要从这两个方面人手进行分析。从制定和执行企业战略角度来看,企业内部环境尤其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目标对企业战略的影响更为深远。

1 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首先,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对企业的影响都是长期的、深远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先决条件。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力的支撑点,无论何种形式的企业战略,都需要服从于自身的企业文化需要。因而,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就表现在起到保障作用或者阻碍战略的实施两个方面。

2 企业目标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企业目标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南、设定要达到的目的,是“企业之灵魂”。企业目标是制定企业战略的现实基础,企业战略是围绕企业目标(包括近期和中长期目标)展开的。企业目标由古典主义利润最大化发展的现代意义的价值最大化,包含了市场份额、产品质量、消费者满意度、企业社会责任等广泛命题,这些内容都是制定和执行企业战略时必须考虑的。

三、企业战略制定和执行策略构建

企业战略制定一般由以下程序组成:明确战略思想――分析外部环和内部条件――确定战略宗旨――制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对策。在企业战略制定的基础上,需要对执行策略进行整体规划。

企业战略执行是对企业战略的具体实施的整体流程的总称。它“包括计划、行动、控制、调整和再实施,涉及战略的澄清、沟通和分解,计划拟定,资源分配,合理预算,结构调整,信息反馈,运营、业绩管理,薪酬激励,企业文化和战略调整等过程”。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成熟市场环境构建。影响市场环境的因素通常包括人口、经济、竞争、技术、文化和政治。改革30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在这个阶段,企业家队伍的健康成长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实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企业外部环境,加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切实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和文化氛围,为企业家应对转型挑战、把握发展机遇、确立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2 企业家精神构建。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企业家群体独有的显著的精神特征就和其他群体特征区别开来,这包括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创业精神和宽容精神等。在熊彼得看来,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具体到我国企业,“必须关注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工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绿色创新,而其基础则是管理理念创新、内部治理创新和核心价值观创新”。。因此,“在中国转型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家精神,以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来说,产权优化、治理制度改革和领导人的观念创新尤为重要”。

3 组织机制及竞争力构建。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以求有效、合理地把组织成员组织起来,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协同努

力。由于组织结构在企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企业所有战略意义上的变革,都必须首先在组织结构上开始。在经历了“U型”、“m型”、矩阵制、“H型”和超级事业部制等形态后,目前,国际上企业组织机制表现出扁平化、网络化、无边界化、多元化和虚拟化等发展特征。我国多数企业仍在着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国际企业组织的新特征还处于模仿和跟随的阶段,还谈不上创新和完善。企业战略需要企业组织的不断变革作为制度保障。中国企业在组织制度创新能力方面的薄弱,直接影响了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效果。

另外,还要从低成本竞争(其实质是低端产品竞争)过渡到中高端产品的竞争,同时加快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战略构建,积极进入国际分工的高端领域,这些才能保证企业战略取得持久的成效。

四、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为例的思考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是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的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SCm)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思想与相关方法的讨论日趋深入,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了这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企业战略管理是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是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它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必须强化战略意识,进行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篇9

关键词:网络战略管理战略网络

 

一、导言

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步入网络时代,它将彻底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战略行为。网络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如《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在2000年3月出版“战略网络专集”时,编辑所评论的那样:“我们觉得认真地强调战略网络是如何影响公司的利润率问题——战略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的时机已成熟”。战略网络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但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现有的战略网络研究系统性不够,缺乏定量和动态分析及其支撑技术。为此,本文在评价现有战略网络研究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将是系统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战略网络理论与技术方法,使得战略网络理论能真正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Cluster)、伙伴关系(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篇10

是该来谈谈战略的意义的时候了。

没有谁、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一诞生来就有研究战略的能力。其实,研究战略,个人觉得只是一种对现实与环境进行观察、分析,对未来能够在现实与过去的基础上进行大胆与理性的预测,从而得到基本符合未来走向的认识与理解的能力,它并不神秘,甚至是一种经过技术和战术层面的演练和薰陶也能取得成就的能力,研究战略能否取得成绩,更基于对现状的了解与理解。制定战略只是一个见多识广,能对事情进行周全考虑,同时还能从复杂的过去、现实的状况中能以自己独到的眼光发现一种趋势,从而确立努力的方向的能力,制定战略能否取得成功,也是基于对现实的发掘与提升。

这样看来,战略虽然是高屋建瓴的事情,但却不一定是只有高层才能建立的一种“重大”事情。战略在于“拔地而起”,而绝非“天马行空”。现今许多企业存在这种误区,战略只有高层才能去想、去规划、去制订,战术层面的员工拔高不到更高的层面来制定战略。这也是许多企业战略并不一定有亮色,战略很平庸的一个原因—战略是局部或领导个人看法与想法的局限,而非现实与集体智慧的整合。因为战略制定甚至拒绝更多的思想,拒绝了更多更全面的思想和人员的碰撞,拒绝现实的指导,最后也就理所当然地受到一线员工在“战略—策略—方法—计划—执行”这一战略到执行非常繁杂的流程上的拒绝与不作为!

当然,有的企业会聘请第三方公司如咨询公司、策划公司来共同制定战略,最终却还是大部分脱离实际,要搜集这些案例,国内已经是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了。归纳起来,要不就是理论有余,实践能力不足;要不就是凭空想象,蒙混过关;要不就是脱离企业本身实际,制定出了“真空战略”,根本没想到战略到执行过程的环境与操作能力。。。。。。可以说,战略的意义就是在于全民参与,全体接受,是全部工作围绕的重心,是全体员工方向一致的指针。

很多企业将其修成书洋洋洒洒,制成漂亮的文件存在文件柜中显摆,或者在对外进行宣传时给记者证明企业的战略是如何的雄伟,如何的大气。其实,又有何用呢?不能指导员工工作,不作为检验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只当作一份文件传达。由于没有一线员工的参与制定,一线即使经上级要求而制定的具体执行计划,因为把战略当作了圣旨,不能再有针对实际可能更好的意见,制定出来的具体计划肯定会存在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与偏差,便形成了战略与执行之间永无休止的辩论。其实,这又怪哪呢?战略或具体计划?

不要再去看那些单方面来阐述的〈XX决定成败〉、〈XX,没有任何借口〉的书了,企业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是一套系统,那能一个因素来决定企业成功与失败?!如果宣称自己企业的战略是对的,只是没有得到良好的执行或者执行力差,那么,赶紧将战略落实到战略目标,再将战略目标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具体策略中,再将具体策略落实到执行体系中,这包括执行类别、细项、起止时间、地点、部门、执行与管理和监督人员、达成效果预估、费用预算、可追溯领导等等,让所有执行可追溯与管理,让所有执行围绕具体目标—战略目标—战略转。如果企业宣称执行力不错,但就是找不到适合企业自己的战略,那么,赶快将执行的内容、情况与环境进行整理,然后进行深度挖掘与提炼,利用一些分析工具,就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战略来。实际上,在现实中,执行力强的话,只要战略不错得太离谱,也总是难得失败的!

战略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内外传播,让各个层面的人了解了公司的战略以后,能增强责任感,能工作更有长远目标,更踏实。但很奇怪的是,很多企业往往是外部比内部对其战略更为了解。这难道不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误区或者说不良现象?!

其实,战略的实施或者说战略的制定是否存在误区,如果是大企业的话,肯定还会与企业文化有关,如果是中小型企业,可能还与企业主的个性等有关系。战略的制定与执行其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产生全体员工息息相关的战略。一个企业是否有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文化,将导致战略是以人的执行为本的,还是以老板、管理层局部或个人意志为本的,最终自然而然是两种不同的结果。至于有很多企业因为执行力不强而将以局部或个人意志为本的战略不付诸实施,反而是企业不幸中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