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8:49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篇1

一、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1.全面压实属地管理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省食品安全工作约谈办法》《市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认真执行食品安全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规定,继续落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要求,进一步明确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分管行业或者领域内食品安全相关工作领导职责。切实强化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持续加强市乡二级食品安全办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培训教育、履职考核、工作奖惩和报告等机制和制度。(市食品安全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分工负责)

2.认真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制定市乡二级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理清和压实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监管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主管责任。严格执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进一步构建全链条、全流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市食品安全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3.大力压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企业主体责任工作规范,落实企业公开承诺、自查报告制度,落细安全管理、风险管控、检验检测等主体责任,建立高风险大型食品企业内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围绕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推进食品生产流通区块链溯源管理,完善企业内部追溯体系,制定农产品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制度,推动农产品追溯管理认证落地。鼓励企业积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市食品安全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攻坚行动

4.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继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建立分类清单和耕地分类管理制度,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风险。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兽药抗菌药治理,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全程绿色防控,杜绝使用禁用农药兽药及非法添加物。农药利用率、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0%以上。深入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持续做好大气污染治理,不断加强水污染防治,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链条。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强宣传、培训和指导。(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粮局、市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检查、监督抽检、飞行检查力度,持续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瘦肉精”、兽用抗菌药及兽药、生猪屠宰、水产品兽药残留及非法投入品、生鲜乳、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使用禁用药物、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不落实农药间隔期及兽药休药期规定等违法犯罪行为。(市农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开展食品生产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开展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桶装饮用水、肉制品等专项整治,落实食品及其原料冷冻冷藏环节全过程质量安全管控,重点整治“三无食品”“两超一非”问题,严防食品中“塑化剂”风险,确保产品安全。以婴幼儿辅助食品、白酒、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生产企业为重点,推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抓好获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抽查考核,覆盖率达到100%。推进《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三年提升计划》,实现食品小作坊登记办证率100%。(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开展食品安全“护校行动”。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学校食堂食材供应安全工作意见》《省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办法》等有关学校食品安全文件规定,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校长(园长)第一责任和领导陪餐制度,强化日常管理与评价考核,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价体系。逐步推行学校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依托智慧市场监管系统,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实现标准化、智能化监管覆盖率100%。运用“互联网+智慧监管”,推进“明厨亮灶”工作走深做实,推动全市城区校园食堂物联网智慧远程监控工作。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五毛食品”专项治理。(市教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8.开展餐饮质量安全保障行动。依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抓好规模以上餐饮企业规范化监管。稳步推进餐饮企业“互联网+明厨亮灶”,让消费者吃得更加放心。落实网络订餐平台责任,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加强旅游景区、养老机构、铁路、汽车站等食品安全管理和重大活动保障工作。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扶持提升”原则,规范小餐饮经营,在全市打造30个小餐饮示范点、若干条示范街。加强常态化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宣传指导和监管力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持续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文广新旅局、铁路车站按职责分工负责)

9.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和经营“三无”食品、“山寨”食品、劣质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窝点”和“黑作坊”。积极完善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清单,探索推进监管长效机制。(市农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开展食品标签标识清查行动。以规范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标注方式为重点,开展普通食品、特殊食品标签标识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利用标签标识欺诈、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治理,严格落实保健食品标签标注警示用语规定,规范保健食品营销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开展“优质粮食工程”行动。推行收购和储存环节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制度,依法依规及时处置受污染的粮食。严格执行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组织开展收粮质量安全监测,严防不合标准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市农粮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开展活禽屠宰交易升级行动。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织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网,进一步加强活禽检验检疫和交易屠宰监管,严格市场准入,科学规划和建设禽类集中屠宰点,在中心城区逐步推行“活禽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白条禽上市”。加强冰鲜禽类产品知识宣传,引导市民转变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市农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开展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强化进口食品监管,落实进口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开展科学有效的进口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控,严防输入型食品安全风险。严厉打击食品走私。(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

14.加强食品监管队伍建设。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技能,配优执法装备。加强村(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管理,落实考核与报酬经费保障。建立食品安全专家库,为食品安全重大政策、应急处置、事故调查等提供智力支撑。(市委组织部、市编委办、市发改委、市农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5.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加快“三位一体”快速检测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以快检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快检室为骨干、市场主体快检站(台)为补充的食品安全完备快检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年内要通过机构考核和资质认定“双认证”。全市农产品和食品年抽检量要达到4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要实现97%以上目标,要确保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和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分别达到98%以上和100%。(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粮局、市林业局、市城管局、林业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建成重点食品追溯协作平台。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组织风险监测结果分析和通报会商以及预警交流,落实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实行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和防控措施清单制,实施食品经营主体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年底前占比要达到70%。(市农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市工信局、市信息中心、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抓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按照“防控重心在于乡镇村组、有效手段在于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在于留守老少”的基本思路,认真抓好群众自采自食野生蘑菇防控,进一步落实属地主管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总抓、部门共抓、村(社区)协抓的工作机制,杜绝非专业人士采摘、买卖野生蘑菇行为,最大限度减少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各乡(镇、街道、场)按职责分工负责,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督促指导〕

18.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加强部门协作,完善信息共享制度,建立源头治理工作机制,加大重大案件督查督办联办力度。积极开展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实施严重失信联合惩戒,从严从重处罚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强食品安全网上舆情监测研判,强化部门工作联动,做好重大突发舆情处置。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测评,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推动社会共治。(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农粮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助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9.推进“双安双创”示范引领。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放心肉菜超市创建活动,建设1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结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开展食品安全“城乡三同(同标同质同创)”活动,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探索构建责任共担、要事共商、资源共享的市乡村三级食品安全联动监管网络,促进乡村振兴。(市食品安全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农粮局、市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20.优化食品产业营商环境。优化许可程序,实现“网上办、不见面、快递送”和“一次不跑”。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全面开展“一照含证”改革。对低风险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许可探索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1/3。(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是一项危险系数比较高的工作,施工现场的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并且受外界天气影响程度非常大,加之一些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低,因此每年因建筑施工发生的事故非常多,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各级安全生产管理监督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现状

(1)建筑市场的缺陷。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建筑市场存在着很多违法分包、不合法转包、最低价中标、阴阳合同、施工资质差等现象,这些现象为施工安全埋下了祸根,间接性或者直接造成很多施工企业为了高额利润而故意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减少,没有按照要求为施工配置相关的安全生产工具等;挂靠经理对项目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都造成了施工管理无序、事故频繁发生等。

(2)项目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这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相关部门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的首要负责人,有责任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要求相关负责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全面实时监督和管理,务必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工程的质量等。然而很多项目负责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对生产的安全性并不重视,他们往往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实现经济最大化,不惜降低安全生产的保护系数。根据笔者的经验和相关的调查得知,很多项目在施工时,对于安全生产经常是口头讲讲,做表面工作,一旦进入到实际生产中,安全生产就放到了次要的位置,为了最求利益,赶工期,施工管理者往往将安全这个词抛之脑后。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仅为安全事故隐患的百分之九,所以这些管理人员经常抱着侥幸的心态,认为安全生产的松紧一般很难在实际生产中表现出来,管得紧不一定不出事,管得松不一定会出事,所以在管理人员心中就会自然地认为安全与否完全是听天由命。部分企业负责人从不到施工现场巡查,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立即解除,有的项目负责人对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全然不知,而是在上级部门到事故现场检查后才到达事故现场。由此可以看出,要想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必须从管理者的思想抓起,这样才能够从上而下实行现场安全生产。

(3)管理人员权责失衡。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严格的问责机制,安全生产的责任经过逐层叠加到了最基层的安全监管人员身上,但是由于基层管理者的权利十分有限,这就使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监管人员面临着很多无法解决的矛盾,如安全生产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所以为了避免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管理人员往往对重要的安全工作严抓,而无视那些小的、细节性的问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追究这些基层监管人员的责任,所以造成安全监管人员缺乏安全感,而一些项目安全员和管理人员的权利有限,无权指挥项目负责人,出现安全隐患后就只能任凭其发展,导致解除安全隐患的进度减慢。

(4)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低。大部分的现场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经过专业的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意识低,甚至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这些都构成了严重的安全生产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导火线。

2、严抓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①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管理②提高安管工作者的思想意识③实行权责分明安全管理制度④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只有将这几个重点内容做好才能够将安全隐患的源头切除,达到之上而下全面实行安全生产的目标。

加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这是做好安全施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将安全隐患切除在源头。建筑项目招投标是一项重要的建筑项目组成部分,所以必须规范招投标。根据各个地区的情况,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严谨出现虚拟招标、围标、串标等一系列违法现象的出现,加大监管力度,对违反招投标制度的企业进行严格惩处,加强现场和市场的联动,加大对施工现场承包单位施工资质的审核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如果在施工现场发现承包商的资质存在问题,那么可以适当加大对其的惩罚力度。

提高安全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将带班制度落实。作为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必须提高,如果没有安全意识就不会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所以政府应该对项目和企业负责人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和培训力度,让他们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内心,并熟练掌握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方针等,将安全生产放到第一位,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给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政府应该按照企业负责人带班制度的相关规定对项目负责人以及企业负责人进行严格的检查,对项目和企业负责人在施工现场带班工作的落实情况严格检查,要求项目负责人的带班时间要占到每月施工时间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企业负责人要占到四分之一。对那些不按照规定落实带班工作的负责人要进行严格的处罚,严格规定其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的次数,并及时对发现的隐患给于指导解决。

实行安全管理权责分明制。根据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各级政府应该将安监人员的责任具体明确,并按照实际情况扩大安监管理者的权限,使其对安全事故或重大隐患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利,安全隐患不接触、相关人员不得到教训,施工不得进行,安全隐患不分大小,一经发现立即解除,这有这样才能够开展下道工序。加大项目和企业部门安全管理人员的权利范围,提高其工作待遇,促进他们做好安管工作,有动力有权利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治。这样才能够使各级安管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做到全力以赴,工作更加安心。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各级地方政府应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体系,对建筑施工企业中的项目经历、安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安全知识的宣讲,对安全生产法规的全面解读等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政府部门强制执行培训宣讲工作,一年至少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集体培训,并通过抽查、重点检查的形式检查各个建筑行业对安全培训的执行情况,对于那些不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定期深入到施工现场,讲解和施工息息相关的事故案例,提高施工人员的警惕性,增强其自我防范意识。在施工企业实行农民工“三级教育”合格培训,只有那些拿到培训合格证的人员才能够进入施工现场,一些年龄偏大的、身体不健康的农民工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这样可以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有力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几率。

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关系到建筑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必须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从规范建筑市场的秩序抓起,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与施工相关的全体人员进行强制安全培训,提高全员从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系数。

参考文献

[1]冯新鹤.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2,42(12):123-124.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篇3

--在2006年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2006年交通安全生产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以及交通生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统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我市交通生产安全稳定发展。现就交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将以下几点意见:

一、2005年交通安全生产回顾

2005年是我市公路建设和公路管理运营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公路运营生产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较好地完成了公路建设安全、道路通行安全、客货运输安全等生产目标。

--公路管理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2005年我市公路管理工作本着“安全、快速、舒适”的原则,加大了投入和管理力度,大力实施了“安保工程”,全年增设波型护栏123公里,施画标线1670公里,增设各类安全标志2389块/1899处,处理险方险段45处,处理路基沉陷和桥涵跳车567处,维修加固危旧桥涵4890米/84座,治理平交道口23415处,采备抛撒防滑料67320立方米,治理超限超载129807车次,全年道路安全总投入达21870万元,确保了道路的安全畅通。

--客货运输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通过整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强化源头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客货运输安全保证体系,完善了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条件作为经营许可的重要内容,规范了道路运输行政许可行为,开展了职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加强了节假日期间的道路运输全管理,落实了节假日安全防范措施,实现了节假日道路运输安全、优质、有序的目标。开展了机动车驾驶员队伍整顿工作,增强了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把“三关”,管“三口”,查“三品”,严格控制雪后运营等措施,保持了良好、安全的交通运输运输生产形势,使我市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公路建设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2005年,我市在公路建设中增强了安全发展理念,公路隧道照明、通风、防火系统进一步完善,标志标线设置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安保工程投入逐年增加,各类安全设施更加齐全,以人为本的安全设计、施工理念逐步得以体现。

--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健全。从市局到各县区以及各企事业单位都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配置了专门的管理人员,使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得以较顺利地开展,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回顾2005年我市交通安全生产工作,虽然未出现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在设计、施工、公路运营、水上运输等方面仍然出现了人员伤亡事故,这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一是干线公路安全运营形势虽有好转,虽然事故率同比去年下降2.9%,但仍存在潜在安全问题。个别路段技术指标和安全设施虽然达到规范要求,由于山区公路坡陡弯急等特点,加之农村公路运营里程的大量增加,公路运营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二是高速公路运营刚刚开通,安全运营管理工作有待于加强和提高;三是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中还需进一步体现;四是客货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大,一些企业还存在“以包代管”忽视管理、超员超载现象,农村客运市场的安全监管工作仍有死角,超长途客运包车、带病行使、疲劳驾驶安全管理措施还须进一步加强;五是个别单位、部门和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工认识还不到位,重生产、效益,轻安全、不落实安全责任的现象依然存在。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地克服,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2006年交通安全生产工作部署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又是“安全生产落实年”,在这五年间,我市要建设500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500公里的干线公路,建设5000公里的农村公路,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安全生产是保证。为此,做好2006年交通安全生产工作,对于构建安全交通、和谐交通,完成“十一五”交通建设目标,保持我市交通建设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2006年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统领,以不出现重大责任事故为目标,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强化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措施、强化交通生产安全意识为保证,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交通事业健康发展。

(二)2006年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1、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安全发展理念,贯彻安全生产方针。

确保交通生产安全发展,是构筑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必备条件,是建设以人为本的交通、和谐交通、安全交通的基本要求,党中央、省市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极为重视,在国务院、省政府召开的安全生产会议上,温总理、季省长亲自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搞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安全发展的新理念,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和谐,安全就是稳定,安全就是创新,安全就是效益。增强安全发展理念就是讲政治,就是促发展,就是保稳定,也就是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各级交通部门要把增强安全发展理念,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以认真研究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贯彻和落实好这一方针,是生产发展、人民安乐、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条件,也就是把握住了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为此,各县区局、局直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要把贯彻和落实好这一方针作为本单位、本部门的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贯彻安全生产管理法规,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行政主要领导要切实肩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其他要按照“管生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和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要求,切实抓好分管部门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宣传、贯彻、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法规。一是要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实安全生产专人员。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各部门和单位要调整充实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把安全生产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头等大事来抓,充实安全生产专门管理人员,市局要求,各县区局至少有2人以上专门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管路工作,局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至少有1人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监管手段,确保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常抓不懈;二是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2006年全市要达到减少一般事故,不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目标。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这一目标认真逐级分解,完善目标管理体系,落实目标管理责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制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各项措施,形成一把手负总责(第一责任人),分管业务和生产领导直接负责(直接责任人),一级抓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三是要完善制度,遵守规程。高速公路建管处、运管处、公路处、工管处、地方道路管理处、征稽处要负起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制定、完善具有行业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施工作业、养护作业、公路、水路通行、客货运输、规费查收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安全生产指导书》,其他部门和单位也要结合自身特点,完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安全生产指导书》,确保公路建设、公路养护、公路水路客货运输、规费查收和各项生产工作有制度可循,有规程可依,进而达到安全之目的;四是要强化考核,奖惩严明。市局公安科和各部门单位要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考核力度,定期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预案、目标、措施、责任、制度、规程等落实情况,加大通报和奖惩力度,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实行安全生产风险金抵押制,实行对经检查发现安全隐患不及时认真整改的单位领导诫勉谈话制,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3、抓好重点领域,把握好重点部位,控制好重点时段,监管好重点人员,发挥好行业主管重点部门的作用。

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部门多,路线长,地域广,要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认真把握和研究其重点性、突发性、不确定性这一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必须抓住重点,把握难点,控制关键点。一是要抓好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把道路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水路运输、危桥及危险路段、公路建设施工作为重点领域,加强监管控制工作,对道路旅客运输落实“三关一监督”措施,对水路运输要把好船舶检验、船员适任、资质审核三个关口,对危桥及危险路段要落实监管措施和责任,明确监管人员。对公路建设施工项目业主和指挥长要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要求,在公路规划、设计项目中把公路安全作为重要控制参数,在施工招标中把安全生产管理作为选择施工队伍的首要条件,在工程建设中把安全生产管理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把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落实效果作为计量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把握好安全生产的重点部位。把客货运输车辆、水上运输船舶、桥梁隧道、冰雪路面的技术状况作为交通安全生产的重点部位加以认真把握。加强客货运输车辆和船舶的监测工作,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不准运行,完善营运车辆、船舶技术管理制度,强制维护和定期检验,在检验中坚持谁主管,谁签字,谁负责,严禁带病车辆和船舶参加营运。强化桥梁隧道的观测检验工作,建立桥梁技术状况档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对容易出现冰雪路面的路段要备足融雪霁和防滑料,确定专门人员及时抛洒,确保行车安全。三是控制好重点时段。春节、五一、十一、雪雾天、汛期、工程爆破和桥梁吊装是安全生产的重点时段。为此,加强这些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非常关键,在这些时段中要有预案和安全生产组织计划,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确保万无一失。四是监管好重点人员。营运驾驶员、船员、爆破员、炸药保管员、高空作业员、路政巡查员、桥梁隧道监管员、车站安检员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人员。增强这些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责任感和安全操作水平至关重要,要加强这些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做到不培训不得上岗,不取得资格证书不得上岗,安全生产知识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按照“谁雇佣谁负责,谁培训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这些人员的使用控制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重点人员使用档案,实行黑名单制。五是发挥好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运管处、公路处、工管处、海事局、地道处、征稽处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发挥好这几个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为此,市局要求这几个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本行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建章立制,颁发行业安全操作规程,列入行业考核标准的重点内容,严细认真地做好本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开展好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安全生产落实年”活动。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篇4

2020年度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坚持以、总理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指导,以关于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以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总要求,全面落实工矿商贸行业企业主体责任;狠抓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前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在重点行业领域积极推进双重预防机制的基础上,突出在非煤矿山、机械(含铸造工艺)、粉尘涉爆、液氨制冷、有限空间等重点行业领域,确定部分安全生产条件比较好的重点企业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严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目标

1.有效防范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2.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

3.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4.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园区”创建工作。

5.完成年度执法检查和随机抽查计划。

6.完成重点企业安全生产档案建设。

7.完成非煤矿山、金属冶炼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保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夯实基层安全管理基础

1.强化和提升安全监管力量。积极主动和编制部门对接,针对机改和乡镇区划调整后属地及经济开发区安全监管任务,及时协调配齐配强安全监管人员,充实安全监管力量;强化对新进和调整人员的安全监管业务能力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全市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执法素质。

2.优化专家库的安全技术支撑。结合工矿商贸行业的特点,分行业、分专业,建立完善本地安全生产专家库,严格专家准入条件,充分考虑专家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要立足专家对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作用。

3.健全安全管理台账。各镇(街道办)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要结合本辖区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整合有关力量,摸清工矿商贸行业企业底数,建全安全生产管理企业总台账,并根据辖区内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六类(非煤矿山、机械加工<含铸造工艺>、粉尘涉爆、液氨制冷、有限空间、规模以上)安全管理分台帐,并于3月底前报市应急局安全生产基础股。各镇(街道办)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要突出本辖区安全监管重点企业,建立完善重点企业监管档案,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一企一档”管理,提高监管效率。

4.夯实企业安全基础。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设立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配齐配强安全管理人员,要强化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及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及时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定期对压力容器、压力表及特种设备设施进行检验、检测,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非煤矿山企业要实行安全总监制度,要按要求配备安全总监、注安师、采矿、地质、通风、机电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冶金、有色及机械加工有铸造工艺的企业要按要求配备注册安师从事安全监管;其他工贸行业企业鼓励配备注安师进行安全管理。

5.提升安全科技保障。要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第二批)》和《金属冶炼企业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要求,持续推动非煤矿山、冶金、有色、机械(有铸造工艺)行业企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要推广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装备在粉尘防爆、有限作业空间等高风险环节的应用。对存在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的企业且未进行淘汰升级的企业,一律不得生产作业和施工建设。

(二)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

1.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按照《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办〔2017〕25号)要求,全面部署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各镇(街道办)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要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在非煤矿山、机械(含铸造工艺)、粉尘涉爆、液氨制冷、有限空间等规模以上重点行业领域完成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荐在2020年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创建企业名单(见附件2),并于2020年3月底前上报市应急局安全生产基础股。并督促各企业要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统筹协调,要组建专班队伍,务必于2020年10底前完成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2.推进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各镇(街道办)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要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和《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矿商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规定。要对照标准和要求对辖区内工矿商贸企业开展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并及时上报,对排查出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实行台帐式管理,并落实措施,督促企业定期消除。实现隐患排查、登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

3.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镇(街道办)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要依据新修订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引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按照《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三级(小微)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评审标准和程序,提高标准化创建水平,杜绝走形式、走过场;要严格评审权限,非煤矿山(含有采场的砖厂)、铸造、建材行业企业由市应急局组织评审,其他工贸行业企业由市局组织评审。要严格法律法规手续,凡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年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存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等情况的一律不予通过。

4.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严格按照省安委会《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各镇(街道办)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要结合2019年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分别在非煤矿山、机械(含铸造工艺)、粉尘涉爆、液氨制冷、有限空间等规模以上重点行业,确定2-3家安全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企业作为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试点企业名单(见附件2),于2020年3月30日前报市应急局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股。各镇(街道办)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要督促试点企业在2020年10月底之前完成编制主体责任清单、岗位责任清单、日常检查清单。试点工作完成后在本辖区内推广,市局将加大对试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将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召开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试点工作现场会,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落地落实。

5.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险。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要求,推进非煤矿山(含页岩砖厂)、金属冶炼、机械(含铸造工艺)加工、液氨制冷、有限空间等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鼓励其他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对存在高危粉尘作业、高毒作业或其他严重职业病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投保职业病相关保险。对生产经营单位已投保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其他险种,应当增加或将其调整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增强事故预防功能。

(三)抓实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1.抓实非煤矿山和关闭煤矿生态环境整治。要逐矿核查矿业权证、安全设施设计和安全许可证办理情况,地下矿山“六大系统”的运行情况;对计划经济时期遗留或者责任人灭失的矿山,要采取“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治理恢复。要对已关闭煤矿进行排查,看是否按标准关闭到位,地质环境是否恢复治理到位,保留的地面主要建筑物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处置,需要转为其他用途的地面建筑物是否办理转移和备案手续;地面建筑物不再利用的是否及时进行拆除、清理。2020年底前,完成全市关闭煤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2.抓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一是整治地下矿山顶板不稳固的采场没有采取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风质、风量、风速不符合规程要求;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不规范、不到位;通讯系统不到位、不可靠;不按规定检测和公示风质、风量及有毒有害气体;不严格落实“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等水害防治制度;井下提升运输设备不安全不可靠,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上岗操作;废弃井巷、硐室、采场及盲巷不按要求封闭或封堵等。二是整治露天矿山一面坡和伞檐开采;边坡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不严格执行机械铲装和机械二次破碎作业;大雾、冰雪等恶劣气候下不停止施工作业等。三是整治磷石膏堆场超库容、超高堆积;台阶边坡大于设计坡度;坝移或位移速率超过警界;排洪、排渗设施建设不符合标准;排洪(水)构筑物及排洪(水)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急装备、物资及应急演练不到位等;四是整治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在钻开气层前检查验收制度不落实,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措施不到位,防井喷措施不完善不落实;含硫气井的地质及钻井工程设计、井场及钻井设备的布置、井控装置、硫化氢探测报警、点火程序、点火器材配备等不达标不落实,消防设施、防爆工具、泄漏监测系统和防雷电防静电装置等不符合标准、措施不落实等。

3.抓实工贸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一是开展铸造企业专项治理。要突出对铸造企业安全管理、重点工艺、重点部位、应急管理等重点环节进行整治。二是抓实粉尘防爆、液氨制冷、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要重点对金属粉尘作业场所10人、其它粉尘作业场所30人以上的企业开展整治。对整治不力、作业场所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要坚决停产整改并予处罚,倒逼企业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有效化解工贸领域重大安全风险。

(四)推进工业园区安全监管

1.推进园区企业源头安全监管。经开区管委会要在2019年摸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园区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一企一档”资料,实行台帐式管理。凡是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的老旧企业(以2015年5月1日为界限),要积极配合市局及时下达执法文书,限期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年内园区未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老旧企业累计完成80%。入住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准入手续。其他各镇(街道办)也要督促辖区内的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工作。

2.持续推进园区安全风险整体性评估。经开区管委会要按照省、市要求,在2020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形成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并做好运用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抓好项目引进、建设、验收、运行各环节的风险控制。

3.推进园区“安全生产规范化”。经开区管委会要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已经完成“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的工业园区,要进一步梳理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好持续整改工作,提高规范化水平。未完成“安全生产规范化”的工业园区应对照《市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区)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和《市工业园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复评考核标准》开展创建,并于2020年10月底前完成创建考评工作。

(五)抓实安全生产监管执法

1.突出安全生产事前执法。市局将要按照“以查促改,以罚促管,应罚必罚”的原则,加大事前处罚力度;要紧盯事故易发多发地企业和安全薄弱环节,聚焦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的督导检查。市局将对重点监管企业进行全覆盖,对一般企业采取“双随机”的方式开展执法检查;请各镇(街道办)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将该文件及时下发到列入今年重点监管执法计划的企业(见附件3)。

2.开展“诊断式执法”。邀请第三方机构或专家,对正常生产和建设的矿山、长期停产矿山、磷石膏堆场、石油天然气开采、机械加工(有铸造工艺)、粉尘涉爆和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诊断式执法”,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难题和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企业限时整改。

3.强化应急管理。非煤矿山、机械(含铸造工艺)、粉尘涉爆、液氨制冷、有限空间、规模以上重点企业要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规定,及时制定并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再加上肺炎疫情爆发,公共卫生安全和企业生产安全风险叠加,安全监管任务重、压力大。各镇(街道办)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要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并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推动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良好局面。

(二)紧盯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各镇(街道办)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要按照年度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意见,紧盯目标任务,认真梳理,想办法,添措施,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篇5

关键词:吉林台安全管理模式概述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吉林台公司利用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实施“以电为主,综合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做到充分利用与持续开发相结合,实现开发与环境保护共赢,始终坚持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逐步形成了生产与基建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吉林台公司对伊犁喀什河流域的开发已基本形成梯级联合调度形式,但未建立健全的联合调度机制,加之建设项目错综复杂的施工条件,安全管理工作尤为突出。吉林台公司始终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面对复杂的安全管理环境,吉林台公司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提炼形成了“抓源头、抓基础、抓思想、抓重点、抓体系、抓根本、抓落实、抓深化”的“八抓”安全管理模式。在工作中注重针对性、试用性,以安全目标“三级控制”为载体,以“勤查、严管、重罚、严治”为基本措施,正确解决了生产与安全并存,安全与质量包含、安全与进度互保、安全与效益兼顾、安全与项目建设统一的关系,成功解决了吉林台公司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初步形成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安全格局。

二、吉林台公司“八抓”安全管理模式

(一)抓源头,夯实安全基础

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原则,从建设项目设计、制造、安装、施工等阶段进行控制,尤其在设计阶段把握安全关,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中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预评价,在施工过程中强化安全管理及施工技术交底,确保从源头上建设本质安全型工程。完善合同的招投标工作,在合同招投标时,将安全施工措施及管理体系作为施工企业资格审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加强对监理单位的合同管理,按合同规定要求监理单位派出满足工程需要的监理人员,并加强对现场监理人员的资质审查,确保工程建设监理人员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加大成本等关键指标的考核力度,提取安全生产风险资金,并规定施工单位在其职责范围内行使安全权利,严把合同关,从源头上规范和强化了安全管理的力度。加强合同审计力度,规避经营管理风险,确保企业快速稳步发展。

(二)抓基础,深化应急管理

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就是企业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活动。吉林台公司以提高全员应急能力为核心,突出抓好宣传培训、预案管理、应急演练三个重点,着力推进制度落实、体系建设、人才技能、应急处理四项工作。做到落实上级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面广、上下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各级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涵盖全厂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同时建立应急预案评估体系,量化演练评价标准,不断提高演练成效。足额保障应急管理物资储备经费,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程序,建立并完善应急处理人员装备,为应急处理提供保障。

(三)抓思想,筑牢软实力防线

增强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利用板报、办公oa,大力宣传安全工作的好经验和好方法,营造安全管理的浓厚氛围,使员工在其氛围中增强遵章作业的意识,进而保证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在各类有关安全管理会议上,组织学习有关安全管理文件,对有关安全文件进行过滤,不以文件落实文件。结合每周的安全活动,拟定主题,逐条列举问题并解决,力争做到安全活动一次又一次的效果,不搞一言堂,鼓励员工去思考,去参与,并对活动进行记录、分析、归纳、整理,对事故教训要举一反三,弄清事故原因。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根据培养计划、发展需要和培养对象的特点,“量身定做”安全教育培训大纲,通过知识讲座、专题研讨、调研考察、岗位交流、定期轮流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借助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签字活动,活动秉持“大安全”理念,形成“大安全”合力,以丰富多样的活动载体,筑牢员工的安全思想防线,全面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确保安全目标可控、在控、能控,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四)抓重点,把握关键环节

根据施工阶段性和季节性,吉林台公司有计划的开展安全管理重点工作。一季度风大低温,以高空作业为安全管理重点,增加薄弱地段动静态检查频次,缩短薄弱地段整改周期,提高作业质量;二季度春融和气候变化,违章现象频繁出现,以反习惯性违章为安全管理重点;三季度高温、台风、雷雨等季节性天气特点,以防洪度汛和防暑降温为安全管理重点,找不足,找隐患,补缺补差;四季度天冷干燥,以防火、用电为安全管理重点。此外,针对工程前期,入场单位、人员多,且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特点,吉林台公司以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为工作重点,量身制定安全培训大纲,严格执行安全考试合格准予上岗制度,严把安全教育和进场关,将通俗易懂的漫画、故事及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语搬进施工现场,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五)抓体系,健全组织网络

建立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行政正职是本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全面协调,统筹兼顾,亲自过问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并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切实加强安全目标管理体系建设,并将责任分解到班组、落实到个人,确保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安全管理无盲点。通过分解安全管理目标,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加强过程控制,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奖惩、检查、教育培训、专项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订、完善,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健全安全生产监督体系,成立安全监察部,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部门和监督管理归口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安全文明施工及承包商、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备案,采用专业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形式,对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全面监督。

(六)抓根本,提高预防能力

安全管理控制职能的核心是预防,坚持“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一条重要原则。对于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首当其冲的就是做好危险点的分析和控制工作,针对任何工作提出质疑,从人员、设备、器具、环境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找出可能产生危险的因素。据不完全资料统计表明,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对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点缺乏事先预想,或者虽然想到却缺乏有效的防范意识而造成的。因此做好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就能使可能诱发事故的危险点得到控制,把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危险点预控有效体现了“预防为主”的主动安全管理思想,同时,为了有效做好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首先要预测分析危险点,对每个岗位及所辖区域设备就危险点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断,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防止措施,保证工作全过程的安全。

(七)抓落实,注重管理实效

建立以“事前控制抓源头,过程管理抓督查,整改完善抓落实”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安全闭环管理模式,同时结合吉林台公司实际,围绕安全生产、施工现场、安全督查、安全管理、机制健全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共谋安全管理,注重管理实效。深入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管控,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安全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各个部位,从细处入手,将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一抓到底。做到事事有具体的责任人可追溯;事事有真实的记录可查;事事有明确的监督责任人可问责。切实加强对隐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隐患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治理各项措施。广泛开展隐患管理教育培训,明确隐患排查评估、治理防范等各环节人员职责和工作标准,将隐患排查治理和防范工作落到实处,做到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现隐患的全过程管理,确保每日必安全。

(八)抓深化,健全对标管理

以构建优化产业格局为目标,以推进资源整治、整合为主线,以保增长、促转变、提效益为主要任务,着眼于实现有内涵的发展,大力开展对标行动,着重抓好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对标管理体系。根据设计值、行业先进值、历史最优质,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形成“三级指标”体系。第一、第二级为指导性指标,第三级为公司目标性指标,按照不同指标分类确定了阶段性对标值,形成了公司、部门、班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指标体系。同时,为了确保对标管理扎实有序开展,组织建立对标管理网络体系,指导、实施并完善指标体系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通过指标分析寻找企业经营的短板,不断完善指标体系和对标管理措施手段,使企业生产节能指标水平大幅提升。

三、结语

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发生事故会对社会发展、稳定和人民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电力企业本身产生大的伤害。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电力供应的严重依赖程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所以确保电力的安全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力企业必须夯实安全基础,把安全管理建立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上来。同时,伴随着电网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对电力安全管理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作为现代化的电力生产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推陈出新,积极探索适宜的安全管理模式。吉林台公司始终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从项目筹建,投产发电及后期的安全运营,不断探索,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并根据管理环境的变化创新管理策略,营造一个上下协同合作的管理氛围,并逐步提炼形成了特有的“八抓”安全管理模式,并经过实践验证,可有一定借鉴之处。

四、参考文献

[1]李瑞.企业安全建设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abstract:on-sitemanagementofconstructionisthefoundationofthemanagement.ithasanimportantimpactoneconomicbenefitsandconstructionsafetyofconstructionenterprises.thispaperanalysestheconstructionsitemanagement.

Keywords:construction;construction;safetymanagement;problem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7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建筑企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存亡等问题。当今的建筑工程施工应当具备先进的技术条件与技术设备,而企业的技术条件以及技术设备则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水平进行支撑、实施。

1.2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有其特殊性,比如建筑的类型和样式较为繁多,对于建筑的规模要求存在差异化,建筑的施工作业深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而工程复杂的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对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工序的搭接比较多,这些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均需要企业加强建筑施工的技术管理,进而确保建筑施工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工程质量要求、使用功效要求以及降低建筑施工成本的目标。

1.3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等不断地出现并被运用到实际施工当中,同时由于承担的新工程,其结构可能更为复杂、功能更加特殊化、装修更加新颖,因此促进了生产技术水平的再提高,技术设备的再先进、技术管理需要更高水平,这也导致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愈加重要。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科学实施

2.1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实施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企业要组织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施工设计方案、施工质量控制点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熟悉施工技术要点、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安全管理要点等,为施工现场管理的开展奠定基础。通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各项管理要点的熟悉,保障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施工、操作等工作存在的不足,保障管理目标的达成。在进行技术准备工作过程中,首先要使现场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针对施工各个工序的要求,对每一道工序的控制重点等详细了解,并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保障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建筑工程各项管理工作的分析以及控制要点的论证,根据施工图纸详细分析现场管理工作重点,确保施工过程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下。

2.2针对施工管理各项控制因素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针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的各项因素在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工作。其中,施工过程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与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也是传统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对工程情况的掌握,以此为基础进行施工现场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现场管理不仅仅是施工过程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还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加盐与管理。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首先要注重对施工材料进场、存放、使用前复核的管理,切实保障施工用建筑材料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为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在注重上述两方面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注重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注重施工现场设备操作管理、注重现场施工操作管理等工作,以此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等往往忽视了现场安全管理。对于施工人员安全帽的佩戴、安全防护绳的使用、安全防护网破损、施工设备操作等问题视而不见,认为这些事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而不进行纠正。这样的情况导致了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仅通过施工安全人员进行管理的局面,造成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管理力度严重不足的局面,造成了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严重危害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具有施工地点固定,人员流动较大,露天高处施工作业多,危险性高的特点。就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其施工安全管理存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建筑施工的安全责任不明确

在建筑施工中将会涉及较多的主体,如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拆装单位以及设备租赁单位等,对于这些主体所设立的安全责任的规定不够明确,有些企业在工程的转包与分包过程中,同时将安全风险转移,有的甚至签生死合同,使国家与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3.2建筑工程在安全生产方面缺乏投入

在招标时,有些建设单位故意压低造价,而施工单位则减少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从而导致投入到工程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过少,有时还出现购买不合格施工材料的现象,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多麻烦,最终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3.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现场安全与效益等几个方面发生冲突时,经常注重效益和进度,而忽视安全生产。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专用资金短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有时甚至连必要的保证措施与安全防护用品都没有购买,这种情况在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表现得最为突出。

3.4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

根据相关规定,新工人进厂应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其中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知识与劳动技能两个方面,必须通过考核才能上岗。但是就目前态势来看,很多企业并没有对其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安全教育,从而导致施工作业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操作水平较低,自我防护能力较差。

3.5在安全生产方面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在安全生产方面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体制与措施,只依靠突击性检查,从而导致管理不到位,责任难以落实,有禁不止,有令不行。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篇7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围绕全县水利中心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大力实施水利行业安全发展战略,以预防和治本为重点,全面落实水利水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化“打非治违”,大力加强水利水电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和水利行业全员安全意识培养,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少较大和一般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全县水利水电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

二、主要任务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引领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扎实做好水利水电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进一步夯实水利水电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2.全面强化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逐级、逐岗深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3.切实落实水利水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各电站业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加强安全管理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岗位和人员。

4.进一步落实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坚持和完善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的水利水电安全生产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安监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监管工作经费,努力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监管水平;大力加强安全生产专业监管能力,强化各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确保水利水电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5.切实落实水库大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小水电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制和大规模水利建设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确保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对小(2)型以上水库大坝的安全责任人(政府责任人、水库主管部门责任人和水库管理单位责任人)要进行确认并公告。

6.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根据水利部制定的安全生产考评制度和体系,制定县水利系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考核细则对县内各水利水电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考核。推动各级水利水电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7.强化对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全时段、全过程和全员安全监管,以骨干水利工程、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建设项目为重点,严格落实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8.继续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加强水利水电安全生产监管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完善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和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水利水电安全生产技术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和建档工作;规范安全生产信息的报送、和查询等工作,逐步实现水利水电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规范化。

9.加强农村水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落实水电站“双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完善电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及时开展汛前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改正,确保工程防汛安全。

10.抓好重要时段和重大活动期间的水利水电安全生产工作。做好春节、“两会”以及汛期、国庆节等重点时段的水利安全生产工作,加强隐患排查、安全保卫和值班巡查,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11.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的督促检查与信息报送,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做到安全隐患治理整改措施、资金、期限、责任人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12.加强重点领域水利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增强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工作力度,通过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督促各水利监管和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自查和排查,促进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真正做到水利安全监管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全面覆盖。

13.加大生产安全事故督导和责任追究力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加大对生产安全事故的督导,对典型事故进行通报。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吸取事故教训,强化预防措施,严格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强化安全生产行政问责。

14.强化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类水利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水利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与救援工作,定期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安全事故。

15.加大水利水电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包括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等系列)、教育培训提高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组织对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和继续教育加强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党的十强调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意义和重要责任,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水利水电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职责的落实,规范监管行为,提升工作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二)周密部署,务求实效。要切实抓好工作方案或计划的贯彻落实,各单位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落实责任;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职责,逐级分解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目标考核与监督检查等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做好阶段总结,加强工作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篇8

企业内部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控

企业内部的重点要害部位是对本企业安全生产、政治治安稳定有关键影响和作用的部位,主要包括危险物品部位、生产关键部位、重要设备部位、重要供给部位、财物集中部位等,其中危险物品部位最为典型。重点要害部位的管控是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重中之中,本文针对目前企业内部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控的问题,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就如何强化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管控,增强重点要害部位的总体治安防范能力,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企业内部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控现状

企业内部重点要害部位位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涉及多领域、多行业,且所处位置分散,点多面广,无法实现统一管理。要实现对重点要害部位完全、细致的安全管控,势必影响企业当前经济利益,导致防范措施不到位,安防投入不足等现象发生。同时,基层单位保卫部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安全管控措施不到位、不深入等现象依然存在。

因此,企业内部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责任制分级管理。

二、我单位在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控工作中的特色及取得成效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保卫部门坚持从“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多种手段入手,实现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全方位安全管控,多年来,未发生任何由重点要害部位引发的灾害、事故,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1、建立完善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各层级安全管理职责。公司重点要害部位分别位于钼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科研等单位,为了建立一套全方位、多行业统一的安全管理规定,公司保卫处深入各生产一线单位,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各单位生产实际及《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办法》,分别从重点要害部位的范围及确定、各层级的管理职责、从业人员管理、安全检查、基础资料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为进一步强化重点要害部位管控打下基础。

2、准确确定重点要害部位,实行责任制分级管理。重点要害部位确定是安全管控工作的起点,是安全管控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准确确定重点要害部位是搞好安全管控工作的首要前提。各基层单位在公司保卫处的指导下,从全局和整体利益出发,按照本单位要害部位的构成要素,逐一进行调查研究,准确确定重点要害部位,并建立完善基础信息资料,上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保卫处、安全环保处、生产运行处等职能部门逐单位、逐部位进行重点要害部位风险等级评估,最终确定一(公司)、二(单位)级重点要害部位。

同时,重点要害部位岗位人员与车间、车间与单位、单位与集团公司层层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明晰任务,落实责任,并形成日巡查、周检查、月考评、季度大检查的安全防控体系。

3、资源共享,建立基础信息资料电子档案。为了进一步规范重点要害部位基础信息资料,使安全管控正规化、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公司保卫处将重点要害部位基础资料与消防基础资料整合,建立网站形式的电子信息档案。同时,将日常工作动态、隐患排查整治等情况即时,不仅实现了重点要害部位的统一管理,而且在一定层面上拓宽了安全管控工作的重视度及认知度。

三、强化企业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控的对策和建议

1、坚持原则,形成安全管控长效机制。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控是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基本原则,同时,不断加强对安全管控工作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预警、联防、奖罚机制,努力形成全社会、各单位、各层级齐抓共管之势,形成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2、科学研判,准确确定重点要害部位。重点要害部位的确定与否以及确定的准确与否,都对安全管控工作的成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确定重点要害部位的总体要求是准确性,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服从全局、宽窄适度、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五大原则,组织专门力量,把企业内部所有单位的基本情况、重要程度、影响大小等调查清楚,摸清底数,并按照重点要害部位确定程序,准确确定。

3、把握重点,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治安保卫制度,是做好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基础建设和根据保证。因此,企业单位要以确保重点要害部位的绝对安全为契机,来带动一般性的保卫工作。在建立健全重点要害部位储存保管、登记注册、批准备案、使用运输、岗位人员管理(审查、考核、培训)、防范设施建设与管理等制度的同时,不断完善门卫、值班、巡查制度,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治安防范教育培训制度等其他有关的治安保卫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的安全管理工作模式。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篇9

(一)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主线

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规定和省相关实施意见或细则的宣传教育培训,修订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作用,着力解决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监管职责。

(二)突出三个重点

1、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驻厂安监员制度建设。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驻厂安全监督员制度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驻厂安全监督员制度建设,抓好关键环节的工作落实,充分发挥驻厂安监员的一线安全监督作用,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2012年底前,全市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实现驻厂安全监督员制度全覆盖。驻厂安全监督员实行资格证制度,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各区县要加强后备力量的组织培训工作,建立驻厂安全监督员人才库,经考试合格发放《危险化学品企业驻厂安全监督员资格证书》,并报市安监局备案,《危险化学品企业驻厂安全监督员资格证书》由市安监局统一监制。

2、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安监局《关于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和评审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11〕150号)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班组”创建活动,搞好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加快安全标准化建设进度,利用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日常监管、政策支持等综合措施,坚决防止重创建、轻运行、安全标准化工作流于形式的现象,力争年底前完成三级以上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

3、重点加强外聘专家队伍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按照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加快高层次外聘专家人才资源的引进工作,制定出台外聘化工专家使用管理办法,为专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保障,充分发挥外聘专家在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夯实专家技术支撑力量,提升我市危化品安全监管水平。

(三)深化四个整治

1、开展“二重点一重大”企业综合治理。对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全部建立自动控制系统及独立的紧急停车系统,实现对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超限、泄漏时自动报警和自动关闭停车。启动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设施和重大危险源自动化监控系统改造完善提升工作,强化重点危险工艺、危险产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和监控,逐步实现联网联控。继续聘请中国安科院专家对重大危险源企业开展全方位的隐患综合治理,对专家查出的问题和隐患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挂牌督办和整改销号制度。

2、开展蒸馏系统专项治理行动。按照《关于认真贯彻落实鲁安监发〔2011〕140号文件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企业蒸馏系统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蒸馏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督促企业认真落实重点监控工艺参数和安全控制措施,对蒸馏系统进行安全生产专项评价和安全控制技术改造,在有爆炸危险的蒸馏装置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安全联锁装置,提高蒸馏系统本质安全水平。

3、开展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按照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的意见》及《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的要求,深入排查治理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存在的安全隐患。6月底前,所有未经正规设计的化工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由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安全诊断,出具安全诊断报告书。9月底前,相关企业要完成设计安全诊断发现隐患的整改工作,迎接省安监局在第四季度开展的对各市设计诊断工作情况的全面督查。

4、开展危险化学品地下输送管道设施安全整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对全市危险化学品地下输送管道设施进行调查摸底,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地下输送管道设施安全整治,组织专家对重点监控管线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评估,全面排查和消除各类深层次的安全隐患。

(四)抓好五个落实

一是抓好安全操作规程完善修订工作的落实。各级安监部门督促危化品企业要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针对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特性,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时完善修订安全操作规程,并聘请有关安全专家加以论证,修订完善后,要及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培训学习,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有效贯彻执行。

二是抓好危险化学品企业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落实。按照《关于印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试行)>的通知》要求,在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建立和实行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将企业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的建立、执行、考核、奖惩等情况作为日常监管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指导监督和执法监察力度,全力推动此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是抓好危险作业票证制度落实。进一步加大危险作业安全监管力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动火、检维修作业、进入受限空间、破土、临时用电、高处、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危险作业安全规范,加大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三违”整治力度,全面落实安全作业票证制度和作业前风险分析制度。尤其是针对化工装置检维修作业环节事故多发问题,严格按照省安监局《关于加强化工装置检维修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从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作业安全规范、风险分析、安全条件确认、现场安全控制和对外来检维修施工队伍管理等六个方面,督促企业整治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加强检维修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落实重大检维修作业报告制度,有效遏制检维修环节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重点工作篇10

(一)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主线

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规定和省相关实施意见或细则的宣传教育培训,修订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作用,着力解决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监管职责。

(二)突出三个重点

1、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驻厂安监员制度建设。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驻厂安全监督员制度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驻厂安全监督员制度建设,抓好关键环节的工作落实,充分发挥驻厂安监员的一线安全监督作用,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年底前,全市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实现驻厂安全监督员制度全覆盖。驻厂安全监督员实行资格证制度,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各区县要加强后备力量的组织培训工作,建立驻厂安全监督员人才库,经考试合格发放《危险化学品企业驻厂安全监督员资格证书》,并报市安监局备案,《危险化学品企业驻厂安全监督员资格证书》由市安监局统一监制。

2、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省安监局《关于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和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班组”创建活动,搞好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加快安全标准化建设进度,利用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日常监管、政策支持等综合措施,坚决防止重创建、轻运行、安全标准化工作流于形式的现象,力争年底前完成三级以上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

3、重点加强外聘专家队伍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按照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加快高层次外聘专家人才资源的引进工作,制定出台外聘化工专家使用管理办法,为专家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保障,充分发挥外聘专家在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夯实专家技术支撑力量,提升我市危化品安全监管水平。

(三)深化四个整治

1、开展“二重点一重大”企业综合治理。对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全部建立自动控制系统及独立的紧急停车系统,实现对温度、压力、液位、流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超限、泄漏时自动报警和自动关闭停车。启动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设施和重大危险源自动化监控系统改造完善提升工作,强化重点危险工艺、危险产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和监控,逐步实现联网联控。继续聘请中国安科院专家对重大危险源企业开展全方位的隐患综合治理,对专家查出的问题和隐患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挂牌督办和整改销号制度。

2、开展蒸馏系统专项治理行动。按照《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号文件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企业蒸馏系统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蒸馏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督促企业认真落实重点监控工艺参数和安全控制措施,对蒸馏系统进行安全生产专项评价和安全控制技术改造,在有爆炸危险的蒸馏装置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安全联锁装置,提高蒸馏系统本质安全水平。

3、开展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按照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的意见》及《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的要求,深入排查治理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存在的安全隐患。6月底前,所有未经正规设计的化工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由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安全诊断,出具安全诊断报告书。9月底前,相关企业要完成设计安全诊断发现隐患的整改工作,迎接省安监局在第四季度开展的对各市设计诊断工作情况的全面督查。

4、开展危险化学品地下输送管道设施安全整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对全市危险化学品地下输送管道设施进行调查摸底,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地下输送管道设施安全整治,组织专家对重点监控管线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评估,全面排查和消除各类深层次的安全隐患。

(四)抓好五个落实

一是抓好安全操作规程完善修订工作的落实。各级安监部门督促危化品企业要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针对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特性,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时完善修订安全操作规程,并聘请有关安全专家加以论证,修订完善后,要及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培训学习,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有效贯彻执行。

二是抓好危险化学品企业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落实。按照《关于印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试行)>的通知》要求,在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建立和实行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将企业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的建立、执行、考核、奖惩等情况作为日常监管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指导监督和执法监察力度,全力推动此项制度落到实处。

三是抓好危险作业票证制度落实。进一步加大危险作业安全监管力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动火、检维修作业、进入受限空间、破土、临时用电、高处、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危险作业安全规范,加大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三违”整治力度,全面落实安全作业票证制度和作业前风险分析制度。尤其是针对化工装置检维修作业环节事故多发问题,严格按照省安监局《关于加强化工装置检维修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从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作业安全规范、风险分析、安全条件确认、现场安全控制和对外来检维修施工队伍管理等六个方面,督促企业整治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加强检维修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落实重大检维修作业报告制度,有效遏制检维修环节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