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述职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2:24

疾控中心述职报告篇1

近几年来,我在疾控中心的正确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按照疾控中心总体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疾控工作方针政策,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在自己分管工作方面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根据上级领导的安排和要求,就自己近几年的工作情况向领导和同志们做如下汇报,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一、学习理论,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近几来我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学习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无私奉献。在工作上我养有吃苦耐劳、善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我服从疾控中心领导的工作安排,紧密结合岗位实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坚持把工作做完做好。

二、学习文化,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我在工作上除了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外,重点是学习疾控工作方面的国家方针政策和业务工作知识,还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社会管理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做到学深学透,掌握在脑海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自己做好疾控工作提高科学执法、民主执法、依规执法的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我熟悉和掌握了党和国家的疾控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工作知识与技能,增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增强大局观,能较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贯彻执行,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完成较为复杂、繁琐的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绩。

三、开拓创新,做好各项疾控工作

我是疾控中心副主任兼卫生检验中心主任,分管卫生检验中心、后勤科、慢病科等工作,这些工作都是疾控中心的重要工作,我以认真、细致、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它,务必把各项工作做好,推动疾控中心整体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我这里主要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全县水质检测工作。二是抓好学生和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三是抓好全县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工作。四是抓好艾滋病抗体监测工作。五是抓好食盐含碘监测工作。在这些检测和监测工作中,我精心部署,仔细安排,做到有计划、有方案,积极、稳妥、有序进行,确保完成检测和监测工作任务,提高工作质量。除上述工作外,我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积极争取上级经费,精心细致建设,使实验室通过省级验收,获得了资志,为我县开展新的检测打下扎实基础。我多次参加甲流防疫处突,有效防止了甲流疫情,还下乡指导地氟病防治和改炉灶等工作,为提高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廉洁自律

我深刻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对做好疾控工作的重要性,十分重视廉洁自律,始终把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讲话中提出的“六个着力、六个切实”的要求,遵守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廉洁自律五条规定,学习《廉政准则》,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在工作上,做到洁身自好,清正廉洁,决不跟腐败风气沾边。

五、存在的不足问题

1、学习有所欠缺。我虽然重视学习,但有时工作忙,放松了学习,没有学深学透,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通过学习指导实践不够。

2、创新意识不强。我在疾控工作中还有墨守陈规的现象,工作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开拓精神。

3、工作不够大胆。我在疾控工作中有时候存在怕得罪人的现象,工作不够大胆,立场坚定不够。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要勤奋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作为一名疾控中心干部,我要认真学好科学发展观理论,学好科学文化与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本领,切实做好各项疾控工作。

二要提高素质,努力工作。我要改正以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从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培训上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认真努力工作,做好新时期自己分管的各项疾控工作。

三要“创先争优”,开展“岗位奉献”活动。我要切实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围绕中心工作,从自身岗位特点出发,认真开展业务练兵、科技创新等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工作业务技能,做好新形势下的疾控工作。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岗位奉献”活动,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工作,促进各项疾控工作发展。

疾控中心述职报告篇2

为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疾控中心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水平,总结汇报,建立规范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倡导“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执业”行业新风尚,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呼伦贝尔市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方案》、《市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方案》,结合市疾控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为目标,以考核记录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为内容,以规范疾控服务行为、提高疾控服务质量、改善疾控服务态度、优化疾控环境为重点,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严肃纪律,树立行业新风,构建和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加快疾控诚信体系建设,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疾控服务。

二、考评范围

疾控中心所有医师(包括公卫医师等)、护士和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中执行卫生技术人员岗位工资的人员(统称医务人员)。

本细则提到的服务对象是指来疾控中心就诊的患者、接受预防接种的被接种者、进行职业危害场所等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委托疾控中心提供检测、检验等技术服务的当事人等。

三、考评标准

医务人员医德考评按百分制进行评定,基础分为80分,满分为100分。加分、扣分后的累计得分不得高于100分或低于0分,即:加分后累计得分超过100分的,以100分计算;扣分后累计得分低于0分的,以0分计算。

(一)基本要求(基础分80分)

1.树立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0分)。

(1)加强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学习,树立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

(2)增强工作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2.尊重服务对象的权利,为服务对象保守秘密(10分)。

(1)对服务对象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贫富都平等对待,不得歧视。

(2)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尊重服务对象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为服务对象保守秘密,心得体会。

(3)在检测检验中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药物或医疗器械试验等活动中,遵守医学道德,演讲致辞,尊重服务对象的知情同意权。

3.优质服务,构建和谐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10分)。

(1)关心、体贴服务对象,做到热心、耐心、爱心、细心。

(2)着装整齐,举止端庄,服务用语文明规范,服务态度好,无“生、冷、硬、顶、推、拖”现象。

(3)认真践行疾控服务承诺,加强与服务对象的交流和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的服务关系。

4.遵纪守法,廉洁从业(15分)。

(1)严格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行政规章制度和医学伦理道德,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坚持依法执业,廉洁从业,保证疾控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2)在服务活动中,不收受、不索要服务对象及其亲友的财物。

(3)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药品、生物制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包括检验设备、检验耗材等)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给予的财物、回扣以及其他不正当利益,不以介绍服务对象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和监测、检验以及购买药品、生物制品、器械、卫生设施等为由,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

(4)不开具虚假医学证明和监测、检验报告,不参与虚假广告宣传和药品、生物制品、检验等医用器械、卫生设施促销,不隐匿、伪造或违反规定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包括监测检验材料)。

(5)不违反规定外出工作,不违反规定到有关企业、单位从事第二职业,如充当顾问、参与经营等。

5.合理收费,规范疾控服务行为(15分)。

(1)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法检测、合法检验。

(2)认真落实各种收费制度和措施。

(3)严格执行疾控服务和收费价格政策,不多收、乱收和私自收取费用。

6.团结协作,和谐共事(10分)。

(1)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指令性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扶贫、义诊、助残、支农、援外、对口支援等疾控活动。

(2)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述职报告。

7.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10分)。

(1)积极参加在职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增强责任意识,防范工作差错、工作事故的发生。

(二)加分项目

1.参加单位组织的公益活动,每次加0.5分。

疾控中心述职报告篇3

一、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落实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重要制度。今年,我们结合中心实际,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责任制责任目标明确、责任人员明确、责任追究明确。把责任制的各项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中心党支部、各科室和班子成员个人。

1、落实“第一责任人”负责制。中心党政主要领导对反腐倡廉建设负总责,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党委委员和班子成员向党委负责。每季研究一次廉政建设工作,班子成员定期向党委汇报落实责任制的工作情况。

2、强化班子成员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既要按照分工抓好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领域的反腐倡廉和行风建设,形成“一班人”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将廉政建设工作情况与班子成员的政绩考核挂钩,增强班子成员的责任感。

3、突出重点狠抓责任落实追究。中心主要领导与副职及各科室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责任制的责任目标落实到位。党政班子依照责任制的要求,定期抓好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一是党政领导班子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分管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二是党务工作负责人对党风廉政建设及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情况负直接责任,适时分析研究党政班子的党风廉政状况,安排和部署党风廉建设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并对党员干部职工进行学风党纪和廉政教育,负责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负责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实施。三是行政工作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对在管理工作中的党风廉政状况负直接领领导责任。真正达到责任制及时分解,措施落实有力,成效明显,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在落实和责任追究的基本要求,对因不能正确履行职责而导致发生重大事故、恶性事件和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依照责任制追究规定严肃追究责任,确保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二、坚持教育为先,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1、深入开展学习十七大精神及《》。中心全体党员专门集中进行学习,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坚持上党课。中心主任为全体党员上党课,重点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精神。

2、营造廉政氛围。我们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电子屏、网站等进行廉政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3、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大教育”工作格局。利用党员先进性教育、“双联双促”等活动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加强对广大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反腐倡廉思想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以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广大职工的拒腐防变能力,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加大监督和处理力度

今年重点抓了以下工作:深入治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以及以和交易等形式收受财物、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等问题;严禁领导干部超标准建房、多占住房、违规购买经济适用房,清理纠正领导干部在住房上的问题,清理纠正单位或领导干部借用他人车辆问题;纠正和查处领导干部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其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等问题;治理领导干部违规插手药品及基建工程招标投标等市场交易活动谋取私利的问题。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和突击提拔干部等行为,坚决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四、坚持源头治腐,努力完善监控机制

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中心重大决策一律经中心会议讨论通过,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全体党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到“四个坚持”,不断强化党风廉政教育,认真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切实把党员自身建设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从权、钱、人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入手,查找薄弱环节,加强反腐倡廉有关制度建设,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化水平。

五、深化纠风治理工作,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一是深入开展第十一个“医德教育月”活动。继续围绕活动主题,开展医德教育月活动。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为主要内容,以遏制回扣和乱收费为重点,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促进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进一步完善经常性医德教育制度,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卫生行业先进典型,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

二是继续深入推进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继续抓好宣传教育和查办案件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分类研究、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结合中心工作实际,研究制定贯彻卫生部、省市卫生局有关长效机制建设的具体办法,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对药品耗材设备采购、基建工程的管理和监督,不断完善集体决策、权力制约、人员轮岗等方面的制度和措施,用制度规范各种行为。

疾控中心述职报告篇4

关键词:疾控中心预防控制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54-01

疾病控制档案是指在从事疾病防治卫生监测及其他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计算机磁盘、光盘等不同载体和形式的历史记录。

一、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主要是指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以及各种文体事物中形成的档案材料。一是有关综合管理方面档案。包括上级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各种传染病、计划免疫工作规划,卫生监督、监测质量的要求,工作规划、总结,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种会议通知纪要等资料。二是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方面的档案。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如:儿童预防接种疫苗的管理材料,卫生监督材料,疫情、感染事故、食物中毒、个别违法案例分析材料,以及各种毒理检验材料、化验材料。各种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的防治规划方案,控制措施及防治效果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个案调查、专题总结及传染病死因报告卡。常规“四苗”接种率的有关表、簿,以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和处理报告。三是卫生监督监测的各种法律文件和各种规范的文书。如:各种发放证照的书面申请、现场监测数据、样品检验、实验结果报告。开展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等材料。

二、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体制及其职责

第一,档案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由一名中心主任负责领导档案管理工作,并列入分管主任岗位职责。本中心设立档案室,负责中心文书档案管理,对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由各科所进行管理。中心档案室的主要任务是:

(1)负责建立健全本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和检查各科室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等

(2)负责中心文书档案资料的接收、整理、分类、鉴定、统计、保管。

(3)负责组织本中心各科所档案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开展档案信息交流。

第二,各部门的档案工作实行科主任负责制,设1-2名兼职档案员,具体负责本科室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纳工作。

第三,将档案工作列入各科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范围,每个工作人员应做好档案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纳工作,将工作中产生的档案材料工作完成顺序,及时整理齐全,交本科室档案员整理后归档,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三、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主要有

凡是反映本中心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照片、录音带、光盘等不同载体的文件均应收集归档。

(1)上报、下发的文件及下级单位的有关资料,请示与上级的批复。

(2)本中心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条例、规章、制度、组织沿革、大事记等。

(3)本中心召开的党政职工代表大会,业务会议通知、记录、纪要等会议材料。上级颁发的奖状、荣誉证书等。

(4)各种国产和国外进口的仪器设备的全套随机文件材料,主要包括购买申请、批复、大型设备的招标书、合同、图纸、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校准证书、使用、校查、保养、随机软件等。

(5)疾病预防控制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防治规划、总结和监测点的记录。

(6)计免、疫情、计划免疫方案,免疫效果观察和接种事故调查,疫情报表和统计分析。

(7)消毒杀虫灭鼠计划,实验数据标本,监督审批材料。

(8)空气、水和公共场所监测记录、报告。预防性卫生评价材料。

(9)农村改水改厕等调查评价材料。

(10)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监测评价材料,防护措施研究材料。

(11)检测使用的各种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及相关资料,检测报告存根。

(12)质量体系文件及质量体系运行产生的相关记录。

(13)宣传教育规划,宣传手册、照片、录像等材料。

疾控中心述职报告篇5

2020年,我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较好地落实了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努力工作,及时完成各项任务。现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和视察广西重要讲话,投身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题活动、对照党章常规找差距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党性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改造世界观,树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三是加强纪律作风,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及各项“禁令”,自觉抵制“四风”。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引领、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中,本人能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二.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责任担当,层层压实“二个责任”和“一岗双任”,全面落实党的精神,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统一部署要求,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中心工作的首位,并将党建工作同研究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切实解决思想根子问题,出色完成规定动作,取得明显实效。

在廉政建设方面:结合中心实际,修改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制度》等4项相关制度,严格遵循办公会议、党总支会议双重研究、多方询价等制度和程序。全年全中心无任何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现象、无违规收费、收受红包和有价证券的现象。

疾控中心述职报告篇6

关键词:结核病;流行病学;预防和控制

2003年10月金口河区启动了结核病控制项目,为了解项目启动后结核病流行规律及控制效果,现对金口河区2004~2011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流行特征数据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控制效果数据来源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就诊登记本、病案登记本,人口数据由区统计局提供。

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金口河区2004~2011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2结果

2.1发病概况2004~2011年全区医疗机构共报告肺结核病例59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90.14/10万~235.69/10万,其中2006年报告发病率最高,各年的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流行特征

2.2.1时间分布2004~2011年金口河区每年各月均有肺结核病例报告。

2.2.2地区分布全区6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和平乡的发病率最高,为251.84/10万;各乡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3性别、年龄分布591例病例中,男性443例,女性148例,男女性别比为2.99:1;20~49岁青壮年占总数的63.62%。

2.2.4职业分布591例病例中,农民占80.88%。

2.3控制效果分析

2.3.1就诊检查情况2004~2011年区疾控中心共接诊可疑肺结核1332例,就诊率为3.1‰;查痰620例,查痰率为46.55%;涂阳308例,涂阳率为49.68%;涂阳登记率为71.64/10万,见表2。

2.3.2督导短程化疗DotS情况报告591例到区疾控中心就诊572例,总体到位率96.79%,新涂阳患者治愈率为88.89%,见表3。

3讨论

肺结核是严重威胁我区人民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也是我区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2004~2011年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7.46/10万,报告发病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这与男性青壮年农民社会活动活跃、家庭负担重,以及农村交通不便、卫生及经济条件差,患者得不到及时规范全程治疗等有关。今后我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贫困、偏远的乡镇,防治重点人群为男性青壮年农民。

2004~2011年报告发病数以和平乡、永和镇、金河镇为主,占总数的69.71%.主要原因是:区人民医院、红华职工医院临床内科人员经验丰富,并且单位开展X射线、痰检等辅助检查,容易发现和及时诊断结核患者。报告发病数少的乡镇未开展结核病辅助检查,且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较低、临床经验不足。

2004~2011年肺结核患者涂阳登记率为71.64/10万,说明我区传染性肺结核流行较为严重,同时我区应加强实验室建设及痰检人员的业务培训最大限度地发现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率、涂阳率、涂阳登记率以2005~2006年为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原因可能与结核病项目启动后能及时发现患者、治愈患者、减少结核病传染源有关。

区疾控中心对可疑肺结核患者的查痰率、到位率逐年上升原因除与肺结核疫情感染人数多、患者数多、农村患者多等有关外,还与我区2003年10月份以后全面实施DotS策略、严格执行结核病归口管理,对基层医务人员报告、转诊、追踪结核患者实行补助,对患者实行免费查痰、X线检查、抗结核治疗以及将结核病纳入新农合报销范畴等激励机制有关。

因此,今后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现代结核病防治DotS策略,继续加大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严格执行结核病归口管理,全面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职责,采取多种优惠政策保证患者规律、全程、足量服药,提高患者的发现率及治愈率。

疾控中心述职报告篇7

【关键词】机动车伤害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74-03

【abstract】objectivetoprovideareferenceforformulatingthepreventionmeasuresandstrategiesthroughinvestigatingtheoccurrence,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andreasonsofmotorvehicleinjuryinobservationpointsofDaliancityduring2006~2009.methodResearchobjects,includingreasonconstitute,occurringtime,propertyandpositionsofmotorvehicleaccidentinjuriesandinjuryperson'sage,occupationandculturaldistributionfromthreepilothospitalofDaliancityduring2006~2009,willbeanalyzeddescriptively.Resultsobservationpointshavereported10243motorvehicleaccidentsduring2006~2009,occupyingthedamagetotalof15.23%,takingthefourthplaceof13damagereasons.inmotorvehicleaccidents,25-44agegrouptakethefirstplace(42.66%),mainofwhomaremale(58.02%).Highway/street(57.16%),tradeandserviceplaces(22.85%)andindustrial/buildingsites(13.74%)constitutethetopthreeofaccidentsites.theprimaryprofessionalofmotorvehicleaccidentinjuriesincludecommercialservicespeople(18.51%),retiree(10.83%)andprofessionaltechnicalstaff(10.68%).Highschool(60.6%)andprimaryschool(21.9%)culturaldegreeisinthemajority.motorvehicleaccidentshaveadistributionalltheyearround,whichmainlyoccursin4,6,7,8and10months.mostmotorvehicleaccidentscasesdamagesarecontusion(60.36%),followedbyfracture(17.86%).mainpartsofdamageishead(30.30%),thesecondismultipletrauma(17.65%),lowerlimb(16.61%)andtorso(13.50%).themainlyactivitieswhenaccidenthappenaredrivingandridingvehicles(45.97%)andleisureactivities(34.25%),mostofwhicharecontingency(98.88%).mainoutcomeisgohomeaftertreatment(73.26%).Conclusionmotorvehicleaccidentsdamagesaremostcontuseandfractureofheadandlimbsandtrunkofyoungandmiddle-agedmen.theyoccurinridingtraffictoolsonhighway/streetandleisureactivities.occurrencetimefocusedon4,6,7,8and10months.therefore,thedominatingpreventiveactionofreducingthemotorvehicleaccidentsdamagesconsistofperfectingroadtrafficsafetymanagement,advertisingtrafficlaws,takingcomprehensive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atrushhoursandcultivatinggoodtrafficconsciousness.

【keywords】motorvehicleDamageepidemiological

伤害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与感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1],严重危害居民的健康与生存质量。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机动车程度的提高,由机动车车祸引发的伤害已成为青壮年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2],1994年我国车祸发生数量比1951年增加42倍,死亡人数增加了77倍[3]。2006年大连市沙河口区成为43个全国伤害监测点之一,大连市确定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和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3所医院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本文通过对大连市2006~2009年伤害监测点机动车车祸伤害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伤害病例分布特征、严重程度及结局等,为其预防策略及措施的制订提供基础信息。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2006~2009年期间每年1~12月大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伤害监测哨点医院)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资料。

1.2方法由大连市疾控中心统一培训的临床医生,对到该院首次就诊的伤害病人进行询问,并登记到统一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报告卡信息有患者一般信息,伤害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伤害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性质、部位、程度及结局等。各哨点医院报告卡由感染管理科专人收集上报到沙河口区疾控中心。沙河口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负责收集、核对和录入数据库,数据上报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质控,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连市疾控和沙河口区疾控中心定期对哨点医院报告质量实施督导检查。

1.3统计分析使用全国统一的伤害监测软件进行录入;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伤害原因构成

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伤害病例65963例,其中机动车车祸10243例,占伤害总数的15.53%,居14种伤害原因的第四位。男性机动车车祸居伤害原因的第四位,为13.41%;女性机动车车祸居伤害原因的第三位,为19.87%,具体见表1。

2.2机动车车祸发生基本情况

2.2.1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年龄分布

发生机动车车祸10243人中,男性5943人,占58.02%,女性4300人,占41.98%,男女比1.38:1,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如表2。

表2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病例的年龄分布情况

2.2.2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职业分布

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发生机动车车祸10243人中,前3种职业分别为商业服务业人员为1896,占18.51%,其他/不详1128人,占11.21%,离退休人员为1109人,占10.83%,办事人员为1094人,占10.68%,专业技术人员为1037人,占10.12%,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的职业分布情况如图1。

图1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病例的职业分布

2.2.3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文化分布情况

发生机动车车祸人员以初高中及小学文化人群最多,分别为33.0%、27.6%及21.9%,大专为8.9%,大学及以上仅为6.7%,分布图如图2。

图2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病例的文化程度分布

2.3伤害发生地点

发生机动车车祸地点以公路/街道最多,占到一半以上,为57.6%,贸易和服务场所,工业和建筑场所分别以22.85%及13.74%分居二、三位,具体见表3。

表3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病例的发生地点

2.4伤害发生时间

伤害在不同月份分布中,2006年和2008年10月份机动车伤害人数最多,2007年11月份最高,2007年4,6、7、8和10月份人数最多,见图3。

图32006-2009年大连市月机动车车祸伤害发生人数

2.5伤害发生的性质

伤害发生性质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挫伤(60.36%)、骨折(17.86%)、脑震荡(7.93%)和锐器伤(5.73%),见表4。

表4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病例的伤害性质

2.6伤害发生意图及程度

伤害程度以轻度伤害为主占71.07%,所有伤害均以非故意伤害(意外事故)为主占98.88%,见表5-6。

表5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的严重程度

表6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病例的发生意图

2.7伤害发生的部位

发生机动车车祸伤害的部位以头部(30.3%),多部位损伤(17.65%),下肢(16.61%)及躯干(13.50%)为多见,见表7。

表7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的发生的部位

2.8伤害发生时的活动

人员发生机动车车祸伤害时的活动以驾乘交通工具为主,占45.97%,其次是休闲活动,为34.25%。

表8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病例发生时的活动情况

2.9伤害发生的结局

表92006~2009年大连市伤害监测机动车车祸发生病例的伤害结局

3讨论

近年来,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引起各方的重视与关注。掌握机动车车祸伤害的分布特点及基本规律,了解导致发生机动车车祸伤害人员的年龄、文化、职业及主要伤害发生地点及部位等基本情况,确定主要伤害问题及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是减少机动车车祸伤害的发生基础和前提条件。

本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就诊机动车车祸伤害病例以25~44岁的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38:1,与张金太等的研究报道一致[4];男女的差异与男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比女性多,暴露于各种伤害危险环境的机会多有关,也与男女工作性质不同、性格差异有关。伤害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公路/街道、贸易和服务场所、公共居住场所、家中、工业和建筑场所,与机动车出现频率高有关;伤害高发月份主要在4、6、7、8、10月,这与有关报道相似[5’6];伤害主要发生部位为头部、多部位、下肢及躯干,与这些部位暴露较多有关;伤害主要发生人员为初高中及小学文化人群,这与上述人群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交通法规理解不深有着密切关系。今后要加强对机动车车祸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危险场所以及多发季节的防范。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采取有的放矢的干预措施,加强危险警示;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置安全设施、规范安全驾驶和交通规则;进行健康教育,普及交通法,培养司机及居民良好的交通意识,降低由此造成的危害;进一步完善伤害的急诊室监测系统,掌握伤害发生的动态变化及其特点,要逐步使机动车车祸伤害监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以确保监测资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克安.应尽快将伤害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国家公共卫生议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88-189.

[2].杨功焕,黄正京,谭健,等,我国人群的主要卫生问题―全国疾病监测死亡资料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199.

[3].王声涌,王淑芬,池桂波.我国车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134.

[4].张金太,詹思延.2004年青岛市黄岛区急诊伤害监测病例的描述性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6,10(1):39.

疾控中心述职报告篇8

胡小炜,男,1974年生,汉族,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近年随着对丙肝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危害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杭州市西湖区丙肝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并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现对1997-2011年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1997-2003丙肝发病资料来源于西湖区卫生防疫站、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甲、乙类传染病统计年报表,2004年以后发病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病例分类包括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西湖区公安分局。

1.2方法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流行强度与趋势1997-2011年西湖区共报告丙肝208例,占病毒性肝炎总数12.55%,年均发病率为2.54/10万,无死亡病例和爆发性疫情发生。15年来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图1),是否呈周期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2.2流行特征

2.2.1地区分布西湖区1997-2011年丙肝街道年平均发病率为2.71/10万,乡镇为2.27/10万,无明显差异。

[作者简介]胡小炜(1974-),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2.2时间分布西湖区1997-2011年丙肝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发病数较多的有3月(占发病总数的11.68%)、4月(9.14%)、9月(9.64%)、10月(11.68%)(图2)。

2.2.3人群分布

2.2.3.1性别分布对1997-2011年报告的丙肝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5年间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男性126例,女性82例,男女性别比为1.53:1。男性平均发病率为3.01/10万,女性平均发病率为2.04/10万,男性高于女性。

2.2.3.2年龄分布年龄别发病率呈双峰型,60岁以下人群报告发病率以30岁组和35岁组人群最高,6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大报告发病率增加,80岁组发病率最高,85岁以上组略有下降。5岁以下儿童未见发病(图3)。

图3西湖区1997-2011年丙肝发病年龄分组情况

2.2.3.3职业分布从发病构成上看,丙肝患者主要集中于离退人员,15年间共报告30例,占发病总数的18.78%,其次为干部职员和家务待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2.68%、11.68%,其他尚有工人、农民、其它等职业发病。

3.讨论

丙肝是一种对人类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1]。1997-2011年杭州市西湖区丙肝年均发病率为2.54/10万,有波浪式上升趋势,与国内部分报道[2][3]相似,提示丙肝防控工作需要高度重视。丙肝发病男性高于女性,30岁组和35岁组人群呈现第一个高峰,可能与就业分布广、活动范围大接触暴露病原因子机会多有关。丙肝的疾病自然过程和感染几率的增加可能是60岁以上人群丙肝发病率增加的原因。丙肝发病街道与乡镇无明显差异,与文献报道[2]不一致,原因有待进一步观察分析。根据杭州市西湖区丙肝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丙肝的流行,应采取以下综合性防控措施:认真开展疫情监测,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工作;加强血液及血液制品,以及医疗器械消毒管理;30—40岁及65岁以上年龄组应为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4],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工作,切实降低丙肝发病水平。

参考文献

[1]戴志澄,祁国明.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60-71

[2]韦懿芸,沈艳辉,张为等.北京市1999~2008年丙型肝炎流行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0):3917-3919

疾控中心述职报告篇9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报告;新疆克州

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18-0151-02

doi:10.14033/ki.cfmr.2015.18.086

全面分析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法定传染病的分布特征和流行规律,做好疫情预测预报,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本地区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12年度克州辖区内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资料全部来源于自治州所辖的各级医疗单位报送到州疾控中心的传染病原始报告卡,病例发病日期包括2012年1月1日0时-12月31日24时的所有病例,原始报告卡由州疾控中心进行汇总整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疫情概况

2012年共收到三县一市报告的各类传染病报告卡5420张,死亡报告卡7张,囊括了乙、丙类传染病22种,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率为985.45/10万,较上年度下降10.37%。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5种,病例4707例,死亡7例,报告发病率为855.82/10万,较上年度下降8.56%,死亡率为1.27/10万,较上年度下降126.79%;丙类传染病报告7种,病例713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29.64/10万,较上年度下降29.50%。

本年度报告发病数据前5位的乙类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1906例、肝炎1799例、梅毒450例、痢疾209例、淋病62例,共计4426例。丙类传染病发病数位居前3位的是感染性腹泻421例、流行性腮腺炎118例、包虫病46例,共计585例。

2.2分布特点

2.2.1地区分布2012年全州报告的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的县(市)为乌恰县(1138.46/10万),较上年度提高11.78%;其他县(市)的发病率较上年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下降幅度由高向低依次为阿图什市下降18.19%,阿合奇县下降15.06%,阿克陶县下降4.56%。

2.2.2人群分布在5420例报告病例中,男性2832例,占52.25%,女性2588例,占47.75%;男女比为1.1∶1。在年龄组分析比较中,发病较高的年龄组分别为21~30岁组,占16.5%,

2.2.3职业分布以农民、散居儿童和离退休人员的发病率为高,分别占49.1%、12.0%和10.1%,见表2。

表12012年新疆克州不同年龄段传染病发病频数分布

年龄段病例数(例)比例(%)

11~20岁62911.6

21~30岁89616.5

30~40岁73513.6

40~50岁5049.3

50~60岁76114.0

60~70岁76514.1

70~80岁2925.4

合计5420100

表22012年新疆克州不同职业人群传染病发病频数分布

职业病例数(例)比例(%)

幼托儿童360.7

散居儿童64912.0

学生2394.4

教师1753.2

商业服务330.6

医务人员370.7

工人1262.3

农民266249.1

牧民1532.8

职员4368.0

离退人员54710.1

家务及待业1953.6

其他1322.4

2.3本年度传染病发病率与上年度同期比较

同期比较上升的传染病,由高向低分别是艾滋病上升了120%,HiV阳性感染者上升了60.87%,百日咳上升了57.14%;黑热病上升了50.00%,猩红热上升了25.00%,包虫病上升了21.05%,梅毒上升了13.92%;同期比较下降的传染病,由高向低分别是伤寒下降了88.18%,淋病下降了64.16%,炭疽下降了60.00%,痢疾下降了47.36%,感染性腹泻病下降了46.03%,麻疹下降了26.31%,流行性腮腺炎下降了24.84%,肺结核涂阳下降了21.60%,肝炎下降了18.63%,肺结核下降了13.97%。由上述可见,2012年度除艾滋病、HiV阳性感染者、百日咳、黑热病、猩红热、包虫病、梅毒呈小幅上升外,其他传染病发病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见表3。

3讨论

新疆克州2012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985.45/10万。无甲类传染病例报告;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发病数据前5位的分别是肺结核、肝炎、梅毒、细菌性痢疾、淋病,共计4426例;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发病数据前3位的分别是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包虫病,共计585例。这些传染病将是今后本地传染病防控重点。其中肝炎、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的报告主要以10岁以下的托幼儿童和学生为主,原因是他们对疾病的免疫力较低,幼儿园、学校又是孩子相对集中场所,一旦出现传染病疫情,很易造成播散;而肺结核、梅毒、包虫病、淋病,则主要集中在农村,以青壮年人群为主,其原因可能与他们主要从事的社会活动多,流动性大,人员接触频繁,导致人群间感染传染病的几率高有关[1-2]。因此,在防控中应针对这一流行规律,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农村社区的卫生知识宣传;卫生部门还应与教育等部门协作,做好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接种工作。

表3新疆克州2012年与2011年传染病发病情况比较

传染病2012年发病数(例)2011年发病数(例)发病率增减

(%)

艾滋病3315+120.00

HiV阳性感染者7446+60.87

百日咳117+57.14

黑热病32+50.00

猩红热54+25.00

包虫病4638+21.05

梅毒450395+13.92

伤寒13110-88.18

淋病62173-64.16

炭疽25-60.00

细菌性痢疾209397-47.36

其他感染性腹泻421780-46.03

麻疹1419-26.31

流行性腮腺炎118157-24.84

结核涂阳254324-21.60

肝炎17992211-18.63

肺结核19061933-13.97

此外,由于缺乏对基层传染病报告人员的基础知识培训,报告员对传染病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岗位上还缺乏传染病报告应有的硬件设施或设施老化,使得报告工作出现漏诊、误诊、延报、报告卡填写不规范、重复报告等现象,已成为影响判断传染病发病水平和发病趋势的重要因素[3-4]。本年度肺结核、肝炎、梅毒的报告发病数分别位居本年度传染病的第1、2、3位,这些传染病因诊断方法相对复杂、诊断的专业性要求高。所以,应加强对基层报告人员的培训、督导、检查,以确保传染病报告率、准确率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艳燕,刘中国,左素俊.太原市迎泽区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12):964-966.

[2]石海丽.2005~2010年某院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0):324-325.

[3]申振元,陈正利,陈益洲,等.河南省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及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9):3610-3612.

疾控中心述职报告篇10

【关键词】县级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16-0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是群体性、突发性、严重性以及系统性,同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报告以及拥有相应的配套应急措施[1]。本文选取鄯善县的1个县级疾控中心及11个乡镇卫生院为调查对象,开展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相关配套措施的调查,旨在为提高县级疾控中心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提供一个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运用普查的方式,以鄯善县的1个县级疾控中心及11个乡镇卫生院为调查对象。

1.2方法:相关调查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并设计一套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人员学历与职称水平、设备水平及经费情况。

1.3观察指标:分析1个县级疾控中心及11个乡镇卫生院相关应急措施的数据,评价疾控中心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2.2设备配置及经费情况:鄯善县的只有县级疾控中心设备配置的基本齐全,其他11个乡镇卫生院均存在基础设备不完善的现象。1个疾控中心和11个乡镇卫生院均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

3讨论

近几年,全球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2],引起了各国的警惕。我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震、洪水以及流感等灾害不断发生,若发生传染病等疫情、中毒以及火灾等突发事件,将给公众的财产和生命造成巨大损失[3]。虽然目前全国各级省市县加强了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县级及乡镇卫生院,在人员配置、设备及经费上仍显不足。因此,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突然事件的措施保障尤为重要。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鄯善县的1个县级疾控中心及11个乡镇卫生院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⑴从人员配备情况上看,对相关29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发现:缺乏高级职称人员,大部分为初中级职称;学历方面,大部分为专科学历,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相对缺乏。⑵从设备配置及经费上看,基础设备和必要设备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这与国家推荐的标准存在很大的差距。经费的不足,使得人员及设备两方面均得不到提高,还使得个疾控中心专项物质储备不足,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法有效应对;无法投入资金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使得基层疾控中心与上级业务部门、医疗机构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平台,对突发事件反应速度慢,并使疫情预警不及时,不能共享信息资源。因此,可以看出,县级疾控中心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相关配套人员和措施相对较弱,亟待加强。

针对鄯善县的1个县级疾控中心及11个乡镇卫生院存在不足提出以下对策:⑴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培训及学习,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人员;⑵加强对基础设施和必要设备的配备,尤其要引进先进的预警与检测方面的仪器,提高监测水平;⑶加大经费投入,对县级及乡镇卫生院建立稳定、适宜的投入机制,进行资源优化调整;⑷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实行国家或省内区域储备制、调配制。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应急物质数量大、品种杂、质量高,而若每个疾控中心都完成储备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如实行国家或省内区域储备制、调配制可有效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使得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⑸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的建设,可使疫情信息资料得到共享,也是基层医务人员学习的良好平台。同时,在与医疗部门之间建立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公共卫生服务沟通系统及实验室检测网络服务系统、现场调查处理信息系统等,是各相关部门快速联系的方式方法,也是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目前,鄯善县的1个县级疾控中心及11个乡镇卫生院各项应对公共突然事件的各项配套措施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其措施保障的力度和深度,从而确保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姚志强,王爱龙.嘉峪关市2008―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3(27):1.

[2]CoutinhoeS,Figueirali.psychologicalcarefordisadtervic-tims:arewedoingwell[J].CadSaudepublica.2013,298,1488-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