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考核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5:43

节能降耗考核细则篇1

一、市直机关开展节能降耗的基本情况

1、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重要意义,自觉履行管理监督职能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我们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展节约能源工作。建设节约型机关,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机关同时也是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机关行政效能的现实需要。政府机关应当在厉行节约活动中走在前列,在全社会起到表率作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是新的节能法赋予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主管部门,我们应当责无旁贷地履行好管理监督的职能。

2、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节能之间矛盾任务十分紧迫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消耗大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以我市行政中心为例,行政中心从老城区到新城区搬迁以后,办公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办公面积成倍增加,公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电器设备不断增加,其中电脑已近人手一台。办公条件的改善使我市行政办公能力得到大大提升,但同时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机关能耗吨煤指标为0.7吨标准煤/年.人,2006和2011年机关能耗吨煤指标已达0.9吨标准煤/年.人,且仍呈上升趋势。其中仅我市公车燃油的费用,2005年为200万元,电费为近500万元,而到了2011年油费就增至280万元,涨幅为40%,电费增至近700万元,涨幅为40%。不仅行政成本在大幅提高,而且国家能源也在大量的消耗,机关节能显得尤为必要。机关带头抓好资源节约工作,解决好发展与节约之间的关系,不仅对控制和降低资源消费增长有着直接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引导和推进全社会节约资源会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3、严格把握政府机关节能降耗重点,落实市直机关节能降耗任务

2006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环委[2006]1457号)其中政府机构的节能降耗工作列为重点十大工程之一来抓,并要求“十一五”期末达到单位GDp能耗较“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目标,每年至少下降5%百分点。2011年10月28日颁布,2012年4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2012年10月1日施行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除了将把机关的节能降耗工作提到了法制化的高度外还将政府机构的概念延伸到了公共机构,所谓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节能降耗内容明确为:节约用水用电、建筑节能、节约用油、精简会议、完善采购制度、节约使用土地、节约办公消耗品七个方面。这就把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节能重点十分突出地摆在了各级政府面前。各级政府应当严格依法开展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二、市直机关近年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具体措施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约型政府为目标,从降低全市市直机关和本局管辖范围内公共区域能耗两个方面推动政府机关的节能降耗工作。

(一)扎扎实实推动市直机关的节能降耗工作

1、认真制定市直机关节能降耗工作方案

我局按照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要求,着力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市市直机关节能降耗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此“办法”已经由两办转发市直各单位。随后与此“办法”相配套的考核细则也拟定完毕,正提交市直机关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审批执行。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成立了市直机关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我市市直机关节能降耗工作纳入了全市综合目标管理的考核范围。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机关工作人员节能意识

为进一步增强全机关工作人员的节能降耗意识,2012年以来我局以不同形式进行了节能降耗工作宣传,行政中心张贴节能降耗标语、以及宣传栏。大厦在电梯人员出入较多地放张贴节能降耗宣传漫画等;在2012年8月开展全市节能周活动中,我局向全市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节能宣传,推出了“六个一”的活动,主要内容有:张贴一条宣传标语(标语内容为“大力倡导节能降耗,做好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工作”)、办好一个专栏(节能降耗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和节能常识等有关知识)、开办一次倡议(向市直机关80家单位提出倡议)、完善一套方案(将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细化)、组织一次内部巡查和进行一次普查,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增强了节能降耗的氛围。

(二)不折不扣抓好行政中心公共区域内的节能降耗工作

1、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行政中心的用水用电管理。

首先,坚持每日水电运行巡检制度。增加了保安、动力供应值班人员的巡检内容。其次,制定了泛光灯照明管理制度。我局根据季节变化实现泛光灯的开启时间变化,夏季时间短,冬季时间长。行政中心共约有泛光400台,按泛光灯200瓦/台计算,每天减少开启时间1小时,每日节电80度,电费开支减少90.16元。三是,减少空载用电。针对晚间变压器空载量过大的现象,我们制定了配电系统倒闸制度,在低峰时段将原来使用两台供电设备供电改为一台设备供电,降低设备的空载损耗,预计降低无功损耗5%左右。

2、大力推行设备节能改造,有效降低设备能耗。

一是将行政中心4栋大楼的公共区域约6000盏照明灯具全部改用节能灯具,以行政中心采用的36w的节能灯具与采用50w白炽灯(以前行政中心均采用50w灯具)相比,每盏节能灯具按照每天亮灯10小时计算,每天每盏灯具可节约0.14度电,行政中心公共区域有近6000盏节能灯,每天可节约840度电。二是对市委、市政府老院实行一户一表改造。实行按表计费,彻底杜绝了公用电流失和浪费的现象。三是对行政中心供水系统的跑、冒、滴、漏进行改造,我局投入了近5万元对行政中心消防水系统和生活水系统完善和修复对多处已经损坏和破漏的水系统设备进行了修缮和更换。通过以上措施,水、电的节约效果比较明显,每年公共区域节约用水约16949吨,节约用电约10万度,折合人民币约13万元。

3、规范公务用车行为,强化公车的油耗管理。我局按照国家公务配车用车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公务用车行为,严格公车用油的报销审核制度,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车辆,科学合理的确定车辆使用年限。实行了车辆的定点定车加油,实行定点维修定期保养。同时响应国家号召,于2011、2012先后两年9月22日,开展了“无车日”活动,市直机关封停公务车辆300台,按照每车每天行驶100公里、每百公里10升油耗计算,全天共节约用油3000升,按照6元/升价格计算,仅一天机关就节约人民币18000元。

4、严格执行标准,加强空调使用管理

根据国务院和市政府关于空调开启温度的规定,机管局对行政中心、大厦对空调采取了节能型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对空调开启温度管理的有关标准。并针对大厦燃油型中央空调特点,我局与远大空调有限公司签订了能源合同管理emC合同。要求空调燃油降低5%。今年下半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循环经济的要求,又对大厦空调试行燃烧再生油。试行成功后,吨油资金可节约1000多元。

5、大力精简,推动办公节约管理。在市直机关内部加强教育宣传,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优势,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文件通过党政专用网络传送,减少纸质公文印制数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减少纸张消耗,不少机关单位已实现机关人员人手一台电脑,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提倡双面用纸,注意复印用纸的再利用,能传阅的文件、电报尽量传阅,减少复印数量;准确计算发文数量,严格按发文数量印制文件;此外着力研究加强办公电话的使用管理,杜绝电脑游戏、网络聊天拨打信息台、公话私用等现象的发生。

6、积极推广节能型产品设备的采购,完善政府采购管理。目前已经有大部分的用电设备在采购过程中已经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提出需要有节能环保标志的产品,保证设备属于节能型产品,政府采购项目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的设备,从源头上杜绝浪费。同时正在着手实施将新型节能型的设备、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用以替换非节能型产品设备。

三、当前在全机关节能降耗工作中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颁布,把机关节能作为一个法律实施,我市对机关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也正逐渐走向正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相应的体制,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到位,指标不落实,目前只有四家机关单位向市直机关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办公室递交了节能降耗工作方案。二是缺乏统筹思考,成体系地形成严格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难以调动机关干部节能降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节能基础管理工作薄弱,我市机关节能降耗工作是最近才开始筹划,较中央甚至个别省市晚了近一年,在管理上还缺乏实际有效的经验。

2、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是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局编写的考核细则还在审批当中,有些相关的考核制度仍在酝酿中。二是能源消耗定额标准制定力度不够,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三章十六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制定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目前我市还未出台能源消耗定额,以方便管理部门进行定额管理。

3、面向全市市直机关的节能降耗工作保障措施不到位

经费、人员短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不够。节能降耗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设备设施的改造和维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参与进行管理考核,但是到目前为止,机关节能尚未成立专门的机构、没有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核拨专项的经费投入到此项工作,保障力度薄弱势必造成工作力度不能到位。机关节能涉及到源头把关和资产、资金把关,机关部门尚无具体措施,仅依靠机管局一家单位无法对全市市直机关的能耗情况进行详实地数据统计分析,更无法进行有效地考核和管理。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打算

1、切实加强节能降耗的组织领导

一是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直机关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进一步落实各单位节能降耗的目标责任制,明确具体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二是要不断完善节能降耗的管理考核考评制度,逐步形成考核制度体系。三是要建立完整的监督奖惩机制,自觉接受上级的检查、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四是要按照市领导小组审批的意见,切实加强对市直机关的考核,达到节能降耗考核指标。五是要加强机管局的内部管理,带头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环环节约”的良好氛围。

2、进一步加强教育宣传力度,树立首脑机关人人带头的节约意识。

我局将以印发宣传手册加大节能工作宣传力度,同时设想联系和邀请中央机关节能降耗专家来讲课传授经验,主动联系相关媒体对市直机关开展的节能工作先进典型进行报导,多种形式地开展好节能降耗宣传工作,真正把建设节约型机关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各个机关公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养成自觉节约的良好习惯。

3、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要求,制定符合我市机关节能中长期规划和机关的节能降耗指标

目前急待解决的是按照《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制定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和第十二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将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按年度分解落实到本级公共机构。)的规定,根据我市机关能耗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区的中长期节能规划和节能降耗指标,并分解至市直各单位。

4、细化考核指标,制定可操作性更强的考核管理办法。

一是完善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节能降耗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积极推动节能降耗管理体制机制的形成。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及早成立机关节能降耗考核管理的专门机构,出台相关管理制度,分解量化指标,严格落实市直机关的目标责任,对分解指标进行认真考核。

5、加大节能资金的投入。

为进一步将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建议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的投入,力争市财政的支持,每年拨付一定资金或在机关节能节约的资金中返还部分,用于市直机关节能降耗技术改造。

6、引进先进技术进行节能改造。

节能降耗考核细则篇2

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加强成本管理以达到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要使成本得以有效的控制,必须强化车间生产成本核算。怎样才能做好车间生产成本核算呢?笔者认为必须以推行“单位消耗定额”为主,强化生产耗费、生产产出、生产管理的核算与控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分析如下。

一、生产耗费环节的核算与控制

1.抓好材料消耗的核算与控制

材料消耗约占生产总成本的70%左右,是车间生产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中之重,必须抓好、抓实、抓细、抓深、抓出成效。

(1)全面推行限额领料制度。年初财务处根据预计钢产量编制下发各单位年度限额领料计划,各单位应根据本年度限额领料指标,结合每月生产规模,合理安排领料计划。原则上各单位对当月下发的总指标限额,可根据生产需求统一调剂(办公用品、汽柴油除外),但当月领料超过总限额的不予发料。如遇特殊原因,确实需要超计划领料、发料的,由领用单位提出领料申请报告,经财务处材料科确认限额且领导批准后,可追加领料指标。物供部根据追加计划指标严格控制发料,杜绝先发放实物后批限额的情况,否则将对物供部进行考核。这从源头降低企业产品制造成本。

(2)加强对车间余料的管理与回收退库。车间虽按定额消耗量领用材料,但定额本身就有误差用量因素,再加上合理化建议,对标挖潜节约措施、科技进步、工艺改革等原因,使得车间的领用材料往往剩余,必须加强管理,特别要对加工车间的返回钢进行重点管理,以防止材料流失,才能如实反映分厂生产耗料成本。

(3)制定合理仓储,防止材料积压占用流动资金。企业应该大力加强对原材料库存的管理,必须对各种原材料分门别类的、按照各自的特性进行存放和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库房管理人员应及时向企业的有关部门及时的提供库存材料的明细资料,以便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生产情况来采购原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原材料的库存数量,降低原材料的库存成本,也同时可以降低原材料购买资金的占用量,节约财务资金成本,在另一方面间接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4)年终彻底清查库存材料、产成品及半成品。如有账物不符必须查明原因,按不同情况及时做出会计处理。

2.积极推进班组成本核算及对标挖潜工作

对生产过程的主要消耗指标进行重点管理与控制,如冶炼车间的金属料、生铁、废钢的消耗、电的消耗;加工车间的煤气、电的消耗,将这些重要指标,科学合理的设定,并分到各班组,通过班组加以控制。笔者所在的企业通过班组核算及对标挖潜工作的开展,主要消耗指标逐年度降低。冶炼煤气消耗最好水平降到87立米,加工煤气消耗降到252立米,钢铁料消耗吨钢消耗1097kg,电极消耗吨钢消耗3.026kg,白灰消耗吨钢消耗79.772kg。

3.强化车间各项费用的核算和控制

(1)对各车间的设备维修费实行吨钢维修费用考核制度,由装备动力处根据当月钢产量计划下发各车间吨钢维修费计划,月末实际发生吨钢维修费与计划数相比较,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有效的控制了费用支出。

(2)企业给员工发放的各种劳保用品,给每位员工立卡建账并录入计算机,按规定时间使用,使用期满后,以旧换新,对丢失损坏者按规定赔偿。

(3)各车间通过开展修旧利废,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的降低车间生产成本。

(4)对各车间实行标准成本控制。财务处年初给各车间核定标准成本,并制定了周密的降成本保证措施,首先将降成本指标跟据本年计划排产量及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分解落实到各单位。每月结合当月排产量及吨钢降低额向各二级单位下达降成本任务,并要求各单位制定详细的保证措施,每项保证措施都要明确责任人,月末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奖罚,这一做法的实施,有效的保证了企业降成本任务的完成,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生产产出环节的核算与控制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车间生产产品所投入的一切耗费都有效,产成品都合格、优良,消灭次品、废品。制定了《质量成本管理规定》、《产品质量奖惩规定》、《产品质量奖惩实施细则》、《质量奖惩单独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把质量指标分解到落实各班组,使之事事有人管、有人查、有着落,是非清楚,责任分明,奖惩有据,确保产品质量有严格而完善的制度保证。

2.强化产成品的入库验收管理。为保证成品在生产、入库、贮存、交付至顾客整个过程中得到适宜的防护、满足顾客对产品的交付要求,制定了《成品贮存与交付管理规定》,车间生产的产成品交付验收入库,要分门别类定置摆放整齐,科学管理,保持状态良好,账物清楚,防止乱堆乱放,丢失损坏,霉烂变形。生产厂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成品实施有效地防护,防止其损坏,对厂内成品的摆放,要考虑到防止损坏、防止用错、方便使用、安全、环保等因素。做到标识清晰、摆放整齐、防止堆垛压坏、防止表面磕碰、防锈防潮等。

三、生产管理环节的核算与控制

1.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建立会计、采购、生产、统计、销售、核算为一体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反映力求简便快捷、易懂、全面正确,方便生产车间及其工人对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2.技术经济指标考核体系。主要有成本降低率、成材率、内损率、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资金利用率和周转率、主要机械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固定资产折旧率、产品结构以及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等指标。为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各车间制定了经济责任制考核方案,以经济责任制考核方案为核心是带动全体员工创效,出台适合本单位的创效激励办法,对于改善本单位指标、解决关键瓶颈的人要给予重奖,促使员工主动想事、做事,充分调动每名员工节约成本积极性和创效热情。

节能降耗考核细则篇3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降低;技术

随着社会用电量的快速增加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用电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导致了变配电台变压器的运载负荷大幅增加。在城市配电网的用电负荷和电网组成结构等方面来看,随着国家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居民用电量也将进一步提高。其外,在社会三大产业的不断拓展的条件下,10kV及其以下的配电网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将持续增大,这将对目前的电网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都提出了严峻的要求,更加凸显出节能降损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配电网降低线损的技术攻关都是供电行业中各个供电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线损问题上取得优势技术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自身综合实力,因为配电网降低线损在电网系统的运行管理中,是作为供电企业考核的一个主要指标,该指标直接衡量着企业自身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在这种外界条件下,随着新兴的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在横向上,需要更加积极的与相关科研机构和政府组织的沟通合作;在纵向上,则需要进行周密的实地勘察和调研,并且结合现有的配电网结构,制定出一种节能性高、可持续性明显的降耗技术升级的改造方案。

1配电网线损的原因分析

1.1电阻损耗

众所周知,电能的输送需要通过大量的金属导体(变压器的线圈和电线的线丝),这些金属导体都具有一定的电阻,当电流通过这些金属导体进行流通时,在电阻的作用下,所输送的电能当中有一部分电能会损失掉,而损失掉的这一部分电能通过转换作用,变成了热能散失到周围的介质当中。这种由于电阻而引起的线损称之为电阻损耗,从目前的技术层面来说,这一部分线损是无法避免的。

1.2励磁损耗

励磁损耗是由于周围磁场的作用而损耗的一部分电能。其作用过程为,输电设备中的变压器和电动机都是在磁场的作用下才能正常工作的,这种磁场的产生过程其实就是电磁的转换过程,即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变压器和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的线圈核心会产生特殊的涡流电磁和磁滞,它们会直接使电气设备的线圈核心构件发热,从而造成一定的电能损耗,这种损耗称为励磁损耗或者铁损。

1.3管理损耗

管理损耗也叫营业损耗,是由于电力企业在电力管理过程存在一定的不足或者缺陷而引起的电能损失。这种不足和缺陷一般表现为抄表人员的失职而导致错抄、漏抄或者电力用户违章用电或窃电。

2降低线损的新型技术措施

2.1优化布局配电网结构

以10kV的配电网络为例,在配电网络的规划设计阶段,从优化布局的角度上考虑,要达到降低线损节能的效果,一要选择合理的配电电网供电电源点,以此确定最优化的供电半径;二是通过合理的布局控制,使得用户端的最长电气距离得到最优;三是使用节能型电气设备,推广使用s11和s13节能型配电变压器,使用铜导线代替铝导线;四是电源点的布置应该靠近负荷中心位置,从而避免迂回供电以降低电能线路损耗。其中,最优化的供电半径的选择应该从经济方面进行考虑,结合区域负荷分布的特点根据电压进行严格的分析计算,并且对该结果进行校核评估。总体上来讲,最优化的配电网络布局应该遵循“容量小、布点密、半径短”的总体布置原则,同时,在根据此原则进行电网升级改造期间,应预留一定的时间的发展裕度,以确保后期供电的安全性。

2.2改善配电网络电压水平

配电网络电压的调节主要是根据电网负荷运行历史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合理调节可以使电网运行电压始终处于一种优化的经济合理的节能程度。具体方法为:在电网运作高负荷时期,由于该时期的电网系统损耗以可变损耗为主、线损为次的特点,利用有载调压开关、无功补偿等降损方法提升配电网系统的供电电压,进而降低配电网系统运行的可变损耗;在电网运作低负荷时期,与高负荷时期相反,此时电网系统的固定损耗以线损为主,通过适当降低供电电压至下限运行,从而减少配电网系统的固定损耗。

2.3合理配置无功装置,提高功率因数

(1)变配电台区的无功管理。其基本思路为,首先,通过在变配电台区并联无功补偿电容器或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对该区主变容量的10%~13%进行合理配备;其次,加强无功补偿电容器的运行管理,在日常管理中,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对日常电网事务进行严格管理实施,同时在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方面,应严格按照电网系统统一的调控需求进行安排,并且做好数据记录和定期考核工作,对二次侧平均功率因数达不到0.95指标,应实施一定的处罚。

(2)配电网线路的无功管理。按照《电压无功管理细则》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在设置配电网线路无功补偿电容器/装置时,应该以配电网线路配变总容量的5%~6%要求进行设置。对于郊区或者农村而言,在用电高峰期(农忙季节)时,则必须保证其供电线路无功补偿始终运行状态,并且根据关口电能计算设备,在月末时获得相关的数据分析基础资料,通过分析得到平均功率因数,以确保较高无功补偿调控水平。

2.4对配电网系统的经济调度进行最优化处理

通过最优化的经济调度方案,合理匹配电力调度的指挥权限和电能协调的分配功能,确保配电网系统始终维持在一种节能经济状态下,安全可靠、节能经济、高效稳定的运行。具体方法为,首先,调度中心恩局实时的供电情况和用电负荷波动特征,合理、准确、可靠的进行电力调度,对电能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安全经济性;然后,对电力调度管理进行精细化,主要针对用电的负荷分配管理,调整电网线路负荷量始终处于运行经济区,以降低线损。

3降低线损的有效管理措施

3.1线损相关指标的考核管理

在配电网系统线损率指标的确定方面,应该严格实行分级分层管理、定期考核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施应按照电压等级、分变电站和分线路具体分担给各个基层管理单位,实施逐层考核制度,确保线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落实到基层,即根据各级线损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按照“分区域、分压、分线、分台区”的四分管理方法,对考核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3.2加强系统计量管理

电能表是计量电能用量最基本、最直接有效的设备,采用先进、节能的新式节能表可以减少计量统计的误差率。在计量工作中,工作人员如果发现异常或者不平衡率超过2%时,应该及时召集相关专业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3.3加强检修管理

供电企业应遵循着“安全、优质、多供、少损”的基本供电原则,加强检修管理,对检修任务尽可量做到集中处理化,提高检修效率,缩小停电检修影响人数。

参考文献:

[1]张建勋,刘宁.等.降低配电网线损的技术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节能降耗考核细则篇4

关键词:线损管理;降损;措施

一、加强线损管理的意义

线损是指电网营运中损失的电能,线损率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评估电网是否经济、科学运行,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是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和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由此可见,加强线损管理,降低线损直接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业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线损的分类及构成:

要降低线路损耗,首先必须知道线损的分类及构成。

1、线损的分类:

现在一般用两种方法对线损进行分类,一种是按线损的损耗性质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一种是按线损的损耗特点分为不变损耗和可变损耗。

2、线损的构成:

线损主要由以下构成:各类线路的损耗、变压器的铁芯及绕组电阻的损耗、超高压线路的电晕损耗、电抗器中的损耗、线路绝缘子表面泄漏损耗、电缆线路的介质损耗、各电压等级的互感器及保护装置和计量仪表的损耗、无功补偿设备的有功功率。

三、降损的措施:

根据线损的分类及构成,制定降损的措施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即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一)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顾名思义就在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电网状况来降损。即为通过提高电网的硬件,来提升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组织电网的运行方式:

1)、适当提高电网运行电压:

在电网的损耗中,变压器的铁心损耗在额定电压附近大致与电压平方成正比,若利用变压器能调整分接头的作用,在网络电压水平提高时保持变压器运行电压不变,从而铁损也可视为不变。而线路及变压器绕组中的功率损耗则与电压平方成比,从而达到降低损耗的目的。但要注意,这种方面只适用于变压器的铁损在网络总损耗中所占比例小于50%的电网。而对于变压器的铁损在网络总损耗中所占比例大于50%的农村轻载配电网络,不但不能降损,甚至还可能增加线损。

2)、组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在安装有二台及以上变压器的变电所中,根据负荷的变化适当改变投入的变压器台数,可以减少功率损耗。变压器的铁心损耗与变压器台数成正比,而绕组损耗则与变压器台数成反比,当变压器轻载运行时,绕组损耗所占比重相对减小,铁心损耗的比重相对增大。即可以这样理解,在负荷功率小于临界负荷(Scr=Snt√n(n-1)p0/ps)时,可减少一台变压器运行,但前提是必须在减少运行变压器台数后能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3)、调整用户的负荷曲线

在一段时间内,用户的用电量给定的情况下,调整负荷曲线,可减少高峰负荷与低谷负荷的差值,即移峰填谷,可降低电能损耗。网络负荷曲线越平稳,线损越小。

4)、合理安排检修

对网络调备进行检修,往往会改变网络的运行方式,造成检修时未按正常方式运行,增加线损。因此,要合理安排检修计划,错峰检修,缩短检修时间,尽量采用带电作业等,减少检修期间的电网损耗。

2、无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

生产无功功率并不消耗能源,但供给系统无功负荷时,却在电网中产生有功功率损耗。故需对无功功率进行经济分配,使电网总有功功率损耗为最小。

3、闭式电网按有功功率损耗最小进行功率分布

有功功率损耗最小的功率分布是按各线路的电阻来分配的。对于纯电阻电网或各线路的X/R比值相等的均一电网,功率的自然分布就是有功功率损耗最小的分布。对于不均一电网功率的自然分布使功率损耗增大,各线路不均一性越大,功率损耗也越大。

为降低电网功率损耗,可设法使不均一性电网的功率分布接近于功率损耗最小的分布,采用的方法有:

1)、要两端供电网络中,调整两端电源电压,改变循环功率的大小。

2)、在环形网络中,串联混合型加压调压变压器,使环网中产生一个附加电势及相应的循环功率,以改善功率分布。

3)、在需要开环运行的网络中,以限制短路电流或满足继电保护动作选择性要求为目的来选择开环运行点时,应尽可能顾及到使开环后的功率分布产生的功率损耗最小。

4)、在网络中对X/R比值特别大的线路进行串联电容器补偿,以改善网络的不均一性。

4、提高网络功率因数减小功率损耗

1)、提高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

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是指未设置任何无功补偿设备时负荷自身的功率因数。欲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首先在选异步电动机容量时,应尽量接近它所带的机械负荷,避免电动机空载运转及长期处于轻载运行,另外,大容量的用户优先考虑同步电动机,并过激运行,对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绕通以直流励磁,改作同步机运行,提高电动机检修质量。此外,变压器也是电网中消耗无功功率较多的设备,在选择时,应合理地配置其容量。

2)、增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在电网内增设调相机或电容器等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补偿负荷所需的部分或全部无功功率,以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从而减少电网输送的无功功率以降低网损。这是一柄双刃剑,既可降损,又可以稳定电压,提高电网电压质量。

无功补偿配置的原则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无功补偿的方式采取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5、加大电网建设,优化网络结构

1)、做好电网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实施计划,加强电源点的建设,提升电压等级,降低网络损耗。

2)、作好负荷预测,科学选择变压器容量和确定变压器的布点,避免“大马拉小车”和“小马拉大车”配变配置不合理现象,缩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保证电压质量,减少线损。

3)、合理规划和设计电网,改选卡脖子线路和迁回线路。

4)、淘汰、更换高能耗变压器,使用节能型变压器。

5)、加大电网改造,对线径偏小的线路进行了换大,并对电网结构进行了局部优化,使电网结构更加合理,提高线路绝缘化水平,减少泄漏损耗。

6、加强计量装置管理,开展计量改造,提高装置运行水平:

计量装置作为电能结算的量度器,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计量装置管理不严,势必存大很大的管理线损。为此必须加强计量装置的管理,制定科学的、严谨的制度,使用带防窃电措施的表计及表箱,淘汰技术等级低的计量装置,优化安装工艺,规范作业,提升防窃电技术水平。执行严格的计量装置周期检定,加强运行中计量装置的现场定期校验,保证计量装置的正确计量,提高线损统计的准确性。同时,加强计量铅封的管理、更换工作,管好电能计量的这把锁。将原老铅封更换为防窃电技术更加完善的新式铅封。并对每一颗铅封落实到责任人,并对每一只表的铅封进行台帐管理,保证现场与系统、台帐相符。

(二)、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顾名思义就在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减小电网中的不明损失电量,降低线损。

1、加强日常巡视,做好网络维护工作

量化对设备的日常巡视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做好定期测试和合理调整,平衡变台低压出线三相负荷,加强电网的维护管理,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减少供电设备的漏电损失。

配电变压器每月应测试负荷电流,对负荷电流超载或不平衡进应上报更换或及时调整负荷。加强主要用户的力率考核和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

2、加强抄表管理及电费核算

要求抄收人员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规定的时间完成抄收工作,抄收率达100%。防止抄表过程中的错抄、估抄、漏抄,少抄或以电谋私的现象发生。并完善抄收监督制度,认真执行抄表审核,避免错计、漏计,对抄表人员实行轮换抄表,避免出现“窝电”、“人情电”现象。

同时,加强电费核算环节,采用微机系统管理,建立和完善用户资料,对个别异常情况,加大监管力度,进行现场检查,作好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做到层层跟踪,分权限处理、分责任落实的闭环管理。

3、加强用电检查及窃电查处

开展定期巡查、重点台区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模式,将用电检查与反窃电检查、计量装置运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集抄系统等先进系统,每月对专变计量装置进行监控,对存在异常的进行现场检查。加强追补电费审核及流程管理,有效地减小了电量流失。

4、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提升营销管理水平:

加快营销自动化进程,大力推广集抄系统,全面实现远程抄表,以减小线损的人为波动因素,更准确的了解各线路、各台区真实线损情况,并加强集抄系统的监测及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减少电量流失。

5、落实责任制,开展线变承包考核制度,提升线损管理水平

这主要是考虑线损管理中人的因素,通过线变承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及责任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线损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节能降损。

1)、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线损指标考核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完善线损工作月例会制度、线路图流程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监督、考核。

2)、线损指标细化分解、加大线损指标考核力度,根据上级下达的线损指标,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对线损指标进行分台区、分线细化、量化,避免指标分解书面化、空洞化、程序化,保证指标完成的可行性。同时制定全年降损节能计划,对线损完成情况和降损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月、季、年度考核。

3)、加强线损的统计分析,实行线损工作月例会制度:每月对综合线损、分压线损、分线、分台区线损进行统计计算。每月召开线损工作例会,分析总结线损完成情况,进行次月线损预测,对高线损线路、台区实行说清楚制度,查明线损高的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有效性的降损措施,并限期完成降损任务。

4)、完善台区及线路关口表管理

将台区及线路关口表纳入贸易结算表管理,保证关口表正常计量。同时加强供区管理,避免用户出现错挂台区、线路的现象,保证线损分线、分台区统计的正确性。

5)、以台区线损为切入点,大力推行台区承包考核:

节能降耗考核细则篇5

[关键词]医院;耗材管理;精细化管理;效益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18.044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18-0075-02

0引言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医用耗材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医用耗材使用的品种和费用也在不断增加。面对这种多样化的扩大,耗材管理也面临着很大挑战。医用耗材作为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基本物资,已广泛地运用于医疗、科研、预防、保健等领域,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3]。目前,医院耗材管理普遍存在着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等现象,如何提高医院耗材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当前医院耗材管理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耗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1医院耗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医院耗材管理已开始学习并运用先进的精细化管理思想。如,本院耗材库房管理已经引进了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法,即通过收集大量数据资料,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纠正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地进行下去。pDCa循环法规范了库房管理,做到了计划采购,保障供应,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用和损失,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益;将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应用于医院耗材管理中,优化了管理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医用耗材管理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然而,精细化管理的运用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耗材管理中很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耗材管理历来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品种、规格多,管理困难、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等问题,其具体体现在:

(1)思想观念不先进:医院管理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人情管理”,一些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思想教育的落后,导致观念不够先进。医院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而人的一切行动都受思想支配,只有搞好对人的思想管理,才能通过人实现对其它方面的管理。把握管理的思想性,需要高度重视对人的思想教育。

(2)管理方法落后:在新时期,医院管理应该与时俱进,管理不是教条,更像是一种艺术和科学。现阶段医院管理方法比较粗放、单一,没有与时俱进的调整,很多医院虽然引进了先进的设备,但管理的方法仍相对比较落后、呆板,脱离了信息化的要求,无法提高管理效益。更有很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看面子解决问题,扰乱了管理秩序。

(3)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重形式,浮于表面,不重效果,仅仅满足于任务布置,投入多少钱,不问结果的好坏和成效的大小;工作标准意识不强,满足于“差不多”,缺少细致、彻底的工作作风;岗位职责没有细化,出了问题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上;耗材采购一般是缺什么买什么,没有一定的统筹规划[4];对一些往往送货不及时的供应商也没有一定的监控体系和约束力,对耗材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也没有完善的监控体系。

2加强医院耗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虽然近年来医院的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一些单位制度落实还不够严格、工作标准不高、重建轻管等问题也比较凸显,医院管理队伍素质较弱的问题仍不容忽视。推行耗材精细化管理,可推动医院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型,从而进一步规范管理内容,统一管理标准,细化目标责任、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使制度落实到位、责任制管理到位、监督制约到位。

医院耗材由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办公用品等组成[5],品种复杂繁多,但每个部分都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医院收益未见显著提高,都可以在管理的粗放、缺少对管理对象的定量分析和量化管理上找到原因。这说明,经验式、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解决医院管理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医院耗材实施精细化管理,对管理的具体内容、标准进行调节和控制,因此,加强实施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既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当务之急,又是与时俱进的长期任务,必须作为提高医院管理效益的重要举措紧抓不放。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耗材的种类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复杂,对管理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对医院耗材管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利益和竞争力,积极适应时展和医院信息化建设要求,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同时,耗材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无完善的机制,则很可能因管理不当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加强实施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刻不容缓。

3做好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3.1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精细化管理意识

观念新,才能事业新。要加强精细化管理科学内涵的学习理解,掌握本质要求、基本内容、实现途径和管理目标。要统一思想,抓好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尤其是对一些管理薄弱的班组,要加大力度,重点培训,从根本上培养管理人员“精”、“细”的思维。要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各级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引导动员,使精细化管理深入人心,大力营造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加强领导,依法施管,提高机关科学指导的能力。许多单位的成功经验证明,只要单位主要领导重视,管理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医院耗材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必须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确保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

3.2控制耗材物资采购

对各类库存物资定期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严格控制购置物资的品种,严格审核各项物资的进货价格,通过以性价比为中标标准,在同等条件下以低价者中标。规范新进卫生耗材的审批程序,凡科室申购新的卫生材料先由科室申请,详细说明理由、适应症,备齐彩页、使用说明书、三证等资料。先由医疗及管理部门及审计复核、采购部门做市场调查,分析、审核该物资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时分析是否病人病情治疗所需,有无因此加重病人负担等情况,最后由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才能购入。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要坚持勤俭办事业的原则,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挖掘内部潜力,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费物资的使用效益。

3.3规范耗材管理流程

医院购置物资后,不定时的入库、报销会给设备处和财务处的相关负责人带来一定的工作量,因此应对供应商实行严格地监控和约束,尤其对首次进入医院的供应商,必须按相关准入程序严格审核。要查找重点领域、重点岗位以及关键环节的廉洁风险点,堵住漏洞,严禁在采购过程中发生腐败问题,导致耗材成本增加问题的出现。对送货不及时和影响到工作进程的供应商应实施惩罚措施。对医用耗材的申报、采购、申领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和制度,由相关部门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对耗材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做好登记,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和监控体系。

3.4加强质量信息反馈

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为临床各科室解决后顾之忧,定期(每季度)到各科室走访,对有质量问题的物资进行登记,填写《临床科室物资使用情况反馈表》并及时向采购部门或供货商反映情况,要求尽快解决。每年组织专家对医用耗材进行评估,尤其对高值耗材和常用耗材,从性价比、质量和需求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不仅仅起着对当前医用耗材考核审查的作用,更是为下一步耗材的物资采购指引了方向。

3.5推进科室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信息现代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益并减少工作量。可为各科室提供计划申请各项物资,推行物资计划、领用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各科室在本科室院网内即可直接进行计划、领用及费用查询等相关操作,提高办公效益。然而,现有的系统或平台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功能太少、可操作性低等,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耗材在医院内的使用比重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建立新的管理理念,如果管理理念落后,成本意识淡薄,那么随着耗材使用量不断攀升,必将造成医疗成本快速增加的现象。

3.6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在精细化管理中,如果说流程是起点,标准是基础,绩效考核才是使管理活动形成闭环。没有绩效考核,流程和标准都可能落空,就不会真正形成贯彻力和执行力。通过立标、验标、定标三步循环,对管理工作建立评价标准,并根据实际工作与预期标准之间的差距大小和开展工作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使绩效考核更加合理。建立科学的量化考评制度,实施科学的考评。对管理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衡量,对管理的质量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明确在哪些方面实现了管理目标,取得了哪些管理绩效,在哪些方面创新了工作方法,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以及在下一个管理循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管理活动的闭环回路,循环递进,持续改进提高。实施科学的最优化考核,一是要建立和健全科学的量化考评指标体系,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二是采取科学的考评方法。借鉴现代绩效管理考评等考评方法的有益经验,注重自我考评、上级考评和下级考评相结合,平时考评、阶段考评和综合考评相结合。

因此,医院只有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规范管理流程,建立动态实时的管理体系,增强领导的执行力,精细化管理才能得到落实,出现成效。精细化管理不仅应在医院耗材管理方面,在医院整个后勤、医疗等领域仍需进一步推广,才能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4结语

医院耗材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必然的选择。做好耗材管理工作,降低成本消耗对于一个医院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好医院耗材管理工作,才能够降低医院成本消耗,提高医院竞争力,节省医院资金,与此同时,患者的医疗费用也才会因此而得到降低。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医院耗材精细化管理工作,必须要降低成本消耗,为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胡益民.浅谈库存物资精细化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4):194,212.

[2]宋风兵.加强医用耗材采购规范化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7:100-101.

[3]张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在设备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医疗装备,2012,(25)11:52-55.

节能降耗考核细则篇6

一、2016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一)落实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精神、能源消费等量或减量置换工作方案,从各个方面对新上项目进行去劣择优选强,以项目质量的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坚持绿色发展,制定《县机动车环保检验站点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环保检验机构体系。强化项目能评前置作用,2016年因能源评介未通过的项目1个,已批项目能评执行率达到100%,其中节能报告书(表)通过的有17起。

(二)结合大气污染防治、节能减排低碳工作的开展,将市下达的指标任务细化量化,逐项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园区、各重点用能企业,制定了《2016年度县节能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要求各企业尤其是列入“万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企业要主动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落实具体的节能措施,主要产品(或工序)单位能耗必须达到国家(省)能源消费限额标准。确保了年度目标任务及“十二五”目标进度的完成。

(三)强化企业计量保障能力和节能减排基础,对鸿泰钢铁、南方水泥及县供电有限公司等6户“万千家”企业进行了能源资源计量检查。加强能效标识管理,对列入能效标识管理的洗衣机、家用电冰箱、空调等电器产品,开展了专项检查。逐步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准入制度,完成了多轮次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摸排整顿工作。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2016年,依法对9家轮窑厂进行了关闭。

(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新能源项目处“井喷”式发展,天然气支线工程建设时序推进;龙源50mw凌笪风电场列入省级计划,核准等前期工作基本完备,年内可动工建设;湖南里昂再生能源电力公司投资的30mw生物质发电项目工程全部结束,3月即可调试运营;公司投资的20mw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已具备并网条件,二期20mw前期工作同步进行。

(五)加大对《2014-2016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和《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的宣传力度。以建设生态文化为主线,以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节能减排降碳为重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降碳。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短信等新兴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加快发展与节能降耗的矛盾突出。“十三五”期间,是我县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能源消费总量必将保持较快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空间与能耗降低之间的矛盾尖锐,实现节能这一约束性指标压力较大、任务艰巨。

三、2016年工作打算

我们将进一步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节能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十三五”节能目标任务,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抓住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广泛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政策引导和考核激励,切实做好2016年的节能工作。

(一)制定实施细则,完善组织框架。把节能低碳工作细化到各部门,制定考核方法,明确推进目标、任务与工作重点;建立各部门与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之间的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寻找工作中的问题,研究解决举措。

(二)稳步推进各领域节能工作。推进产业节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能耗低、产值高的新技术等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引进发展现代服务业企业和总部型企业。争取推进一至两家企业(单位)实现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建筑节能。加强项目审批后的监管;根据建筑节能竣工验收核验程序,严把竣工建筑节能验收关;严格执行“墙改基金”制度,加强建筑节能经济调控力度。加强机关节能。制定完善机关节能实施细则;加强绿色采购,完善采购节能和环境产品清单制度,对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的采购严格执行节能采购标准。

节能降耗考核细则篇7

【关键词】成品油;加油站;费用定额

为进一步加强库站精细化管理水平,引导费用管理由“宽泛松散”向“专项专业”的转变。认真落实费用精细化管理方案,推动库站费用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强化员工效益意识,促进费用规范、受控,全面提升库站核心竞争力。我们组织开展了加油站费用专项调研,深入研究节能降耗措施,制定了加油站费用定额管理方案,该方案在分公司试点执行,效果明显,部分费用项目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费用列支规范、受控,费用报销流程更趋便捷,零售费用精细化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

一、基本原则

一是激励与约束原则。定额的制定必须起到导向性作用,要促使加油站降本增效,切实发挥好费用资源的效益。

二是尊重历史成本原则。大部分加油站已运营多年,实物耗费已经相对稳定,在制定定额时,充分考虑历年加油站实际发生的经济事项。

三是客观性原则。由于加油站所处地理位置、资产规模等不同,个体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定额充分考虑了加油站当地的环境、物价水平以及经营规模。

四是“以人为本”、“安全至上”“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原则。在保证加油站职工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和加油站职工技能水平的提高,确保加油站运行安全的基础上核定定额。

五是重要性原则。在制定定额时,重点考虑日常费用,无规律可循的费用项目,做为预算外费用管理。

六是简便、可操作性原则。在所有零售环节费用项目选择标准定额管理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做到成熟一项推广一项。

二、费用定额范围

所有零售环节费用项目都是费用定额的范畴,基于以目前加油站费用发生的规律习性,按照是否设定定额目标,我们把费用分为两类,一类为定额费用项目如办公费、差旅费、通讯费、人工费、日常修理费、检测费、二次配送运输费、银行上门收款费、物料消耗等;另一类不设定定额目标,在费用发生时由公司预算管理办公会议单独进行审批,如租赁费、宣传费、警卫消防费、项目修理费等。

三、制定费用定额考虑的因素

1、明确费用控制主体

根据对费用发生可控性,我们把费用进行分类,一类费用由公司机关进行控制如:人工费、项目修理费、租赁费、银行上门收款费等;另一类费用由加油站层面进行控制如办公费、差旅费、通讯费、合理损耗等。根据费用主体的不同,明确各责任部门的控制责任,重点是加油站层面费用控制。

2、结合我们费用预算科目设置,定额项目的设置与网上报销系统预算科目一致

我们共设置了加油站一级费用定额项目十三个,分别是办公费、水电费、电话通讯费、差旅费、租赁费、维修费、广告促销费、排污费、检测费、警卫消防费、地方行政收费、自用产品及消耗、其他费用,根据具体构成的不同,每个一级费用项目又分为若干明细项目。一级费用定额项目与网上报销系统预算科目完全一致,容易理解、便于操作。

3、科学分析各项费用的支出性质,对费用定额项目进行细分

(1)消耗类的费用项目

包括办公费、水电费、电话通讯费、自用产品及消耗,这几项费用的发生额与消耗量有关,并且受各地消耗价格的影响,可以根据油站属性核定定额消耗量,然后根据消耗量、消耗价格计算出预算额度。

(2)专项类的费用项目

包括差旅费、租赁费、专业服务费、警卫消防费、排污费、检测费、地方行政收费,这几项费用与油站性质、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相关,可以根据每项费用的明细项目制定支出频率,然后根据支出频率、每次支出标准计算出预算额度。

(3)管理类的费用项目

包括招待费、维修费、广告促销费、其他费用,这几项费用与管理水平、市场环境有关,公司可以进行总体控制,然后根据实际需要下达指令性计划定额。

4、合理制定了加油站各项费用定额的标准。

为统一口径开展定额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大的差异,结合各业务部室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加油站意见,制定了几类型加油站各项费用的定额标准(如按加油站单站日销量分类)。在费用核销时,要求各加油站严格执行定额标准,差距较大时必须说明原因,保证了定额的公平性。

四、定额管理组织

定额费用标准相对稳定。随着经营情况的变化,费用定额标准可能要有所调整,定额费用的及时调整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为决定性因素。分公司要成立以主要领导或总会计师任组长,业务、财务、人事、加油站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加油站费用定额领导管理小组,负责定期对加油站费用定额进行核定修正,确保定额指标符合实际需求。

五、费用核定具体方法

1、费用项目定额明细

(1)人工费

人工成本由人事部门负责,确保控制在上级公司的预算之内。生活费、劳保费等项目按照省公司标准执行。

(2)电费

可以单站日销为标准,把加油站分类:如按单站日销量分为四类,4吨以下、4至8吨、8到12吨、12吨以上。结合是否有标准便利店、用电器功率大小和不同季节用电时间,分别核定各加油站月用电额度,分春秋季和夏冬季,确定电费定额。

(3)水费

首先按照是否安装城市管网进行分类,属于自有水井的,只核定水资源使用费,不再核定水费,适度考虑电费;属于城市管网的,根据加油站所处的位置、销量等因素分别核定消耗量。安装有洗车设备的,根据实际洗车量和单车耗水定额另外确定用水量。确定用水量后,查找加油站定额费率表,确定水费定额。

考虑到部分加油站地下水污染无法直接引用,核定一定量的桶装水,例如:每月每站十桶水。

(4)物料费

根据加油站规模大小和业务量大小对加油站进行分类,按照类别核定费用额度,适当考虑物价差异。如物料费,根据加油站当年纯枪销量规模,把加油站分为四类,一类站每月100元,二类站每月150元,三类站每月200元,四类站每月250元。

(5)办公费

各加油站办公用品需求差异不大,主要是笔、纸张、色带等办公文具费用,例如:办公费每站每月定额100元。

(6)电话费、通讯费

按照加油站销量分两类5吨以上加油站150元,5吨以下加油站100元,以网通公司票据为准,超支自理。

(7)差旅费

根据加油站距离公司的距离、需要乘坐的交通工具、日常需要外出办公的人员岗位、外出办公次数分别核定各加油站差旅费定额。如市区加油站每月核算员、发卡员需要去公司机关办公4次、每次均需需要乘坐公交车,单次乘车费用为2元,每月去公司对帐的差旅费为32元,加计其他外办公的费用后,该站每月的差旅费定额为50元。

(8)维修费

把维修费分为日常维修和专项维修两类,日常维修费桉照加油站规模和销量大小进行分类,分类别核定费用额度;项目维修由公司投资部根据加油站实际和公司经营需要,按月列出维修计划,报公司预算管理办公会议讨论审批。

(9)业务招待费

一般情况下不予核定业务招待费定额,确需发生时,遵照部门管理分工,按单次审批原则,由主管领导进行审批。

(10)检测费

按照质检部门的国家规定收费标准或是双方协议的收费标准执行。

(11)宣传费、警消费、广告促销费

由于上述费用项目影响原因复杂,不宜确定费用定额,建议对这此费用项目制定了年度降费增效措施,提出年度降费增效目标,由责任部门负责落实,有效的控制了费用额度的增加。

2、梳理各项费用管理制度,强化对定额标准的日常控制

(1)明确网上报销系统中各项费用预算的控制方式

网上报销系统中定额费用直接上网无需再审批,定额以外费用先审批再上网流转。各项费用预算的控制方式设置为月度滚动控制,引导加油站均衡列支费用支出,突出定额标准的强制性。专项类的费用项目发生次数有限,设置为年度滚动控制,加油站可以自由选择报销时间,当然额度必须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2)修订各项费用的审批权限

未实行定额管理前,加油站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实行分公司经理审批。实行定额管理后,可建议只要加油站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在定额范围之内,无论数额多大,我们都认为是合理的,因此没有必要设定限额,只要部门负责人或总会计师审批就可以入账,大大节约了单据流转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加强了对管理类费用项目的控制力度

管理类的费用项目中,年初仅分解给各分公司日常所需的招待费、维修费、其他费用,大型维修项目、统一筹划的广告促销费、节假日员工活动经费等在实际发生时临时追加,各公司统一标准,确保专款专用。

3、制定考核激励措施,培养基层员工降费增效积极性

降费奖励:加油站发生的定额费用项目实际发生与预算进度相比,节约30%左右的部分奖励给加油站员工,这部分奖励可以在节约的费用项目中列支,也可以向公司申请调整其他费用项目,但必须保证在加油站使用。

4、其他事项说明

(1)停业站核销部分费用,按比例核销电费、电话费、交通费等,销量不达标站,可按实际完成销量对应费用限额核销。(2)物料费实行定额管理,小维修费用不在单独核销。(3)除定额外费用,其他费用按预算外费用程序办理,审批后核销。(4)月初加油站报销的所有费用明细必须在站内公开栏公示,接受员工监督。

节能降耗考核细则篇8

【关键词】供电企业;成本控制;理念;方法

成本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一、供电企业成本控制的理念

(一)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进行成本控制

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通过成本管理设备、技术的改进、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措施,实现管理手段、方法的科学化,进而将降低成本与技术进步有机结合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框架体系,使企业生产组织更趋现代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用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树立“大成本”观念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是挖潜增效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关口前移。要改变原有的“小成本”观念,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树立生命周期成本理念,从规划、设计、采购、安装、运营、维修、改造、报废更新等各个环节入手,全过程控制费用。在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中,坚持树立“大成本”观念,构筑由生产经营成本、工程成本、资金成本为主要组件的全面动态管理。经营成本方面,以预算管理带动成本定额的细化,结合标准化管理工作,加强可控费用的精细化管理与考核。加强对小水、火电上网电量和上网电价的经济效益分析,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机制,建立购电环节的量—本—利动态分析体系,合理降低购电成本,强化购电费结算管理与现金支付控制,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切实降低工程成本。“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任务加大,工程成本及资金成本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命脉。从源头控制,优化投资项目、优化项目设计、控制工程造价,规范工程概、预算和竣工决算控制,防止资产的重复建设、闲置及浪费。努力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加大资金集中与投放力度,实行资金月计划、周调度、日安排,有效地整合基层单位沉淀资金,盘活资金存量,在保证工程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贷款时间与规模,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三)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成本控制的理念

成本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这就决定了成本控制必须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降低成本的工作要从管理部门扩展到经营、生产和设计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厂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纵横贯穿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意识”。树立全员成本意识,向全体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变少数人的成本管理为全员的参与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坚持成本控制应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理念,把成本控制、节约的观念贯穿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个体的自觉行动中。要精益化管理,通过有效的方法促进每个环节、每个员工个体都处于受控状态,无论是资源的占用、耗费,还是所取得的财务成果的分配、处置都纳入有效的控制。

(四)实现全面、全过程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实现集约化、规范化和精益化管理,必然要求我们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强化有效的监督考评体系,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完善预算编制体系,实施全方位精益化管理,努力做到所有经济事项都纳入管理范围,所有财务收支都落实到具体项目,所有预算项目都明确责任;从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到事后考核评价三个环节着手,对预算全过程实行闭环管理,建立核算、预算和业绩三位一体的科学管理新机制;严格控制预算外事项,加强动态分析反馈,强化预算执行差异考核,确保预算执行刚性,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业绩考核体系进行严格考核,积极探索建立以预算为龙头,生产经营、科技开发及资本性收支等各类计划有机结合的科学预算控制体系,实现全面、全过程预算管理,从而实现对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

二、供电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加强预算管理,建立科学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1.归口管理。将成本费用开支项目中,开支额度大或汇总发生额度大且通过责任部门的控制与管理,能够节支降耗的开支纳入归口管理范围。归口管理责任部门要规范开支范围和使用规定,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2.成本预算执行方案的实施。根据年度成本预算指标,组织相关部门认真、仔细、科学分解,形成年度成本预算执行方案。各相关负责部门按照预算执行方案进行二次分解,并负责落实执行。

3.成本预算执行方案的分析、考核。成本费用归口预算的执行,要实行月度预算分析和控制,季度考核。归口责任部门每月对费用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定期上报分析结果,作为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的依据。

(二)建立理念先进、科学规范的标准成本体系

标准成本管理以成本效益为导向,以责任成本管理为基础,以标准化管理为核心,以监督评价机制为保证,建立理念先进、标准科学、统一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预算和作业标准成本管理体系,并将标准成本运用到预算编制、成本的实时控制以及成本的分析评价过程中,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实现成本管理新的提升。

1.制定标准成本的原则。(1)客观规范的原则:制订的标准要具有普遍性、全局性、指导性、先进性,要客观反映公司生产、运营管理实际情况,正确归集各项成本,规范成本开支行为。(2)先进合理的原则:成本标准既要体现先进性,有利于节能降耗,挖潜增效,提升管理水平,也应符合公司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3)分级管理的原则。企业各作业层面根据管理需要分层次制订并实施标准成本管理。

2.标准成本的具体实施。省级公司组织制订对公司所属不同业务性质单位的成本标准,主要针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材料费、一般修理费和其他管理费用,明确费用明细项目针对某个或多个挂钩因素的单位成本。地市级公司负责标准成本分析与控制,开展作业成本研究,制订作业标准成本,推行作业成本管理,将成本指标分解到班组、岗位,层层落实管理责任。主要针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耗用的各种材料、工器具、人工等制订标准成本,对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考核和整改,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工区、班组作业标准成本,通过对某一类作业按照标准工序、步骤进行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科学归集,制订出该环节的标准成本,实现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

3.标准成本的作用。运用成本标准进行预算编制、成本预算审查和指标分解,减少预算审查及指标确定中的人为因素,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运用标准进行成本的实时控制,各项成本支出原则上都应控制在标准之内,有效落实成本责任,提高成本控制的刚性及效果;为成本评价和考核提供量化、可比的依据,有效提高成本分析评价水平。

(三)努力降低可控成本

1.完善机制、精打细算,努力降低运行维护各类消耗。加强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及线路的日常运行、维护、维修管理,建立健全各变电运行、线路、检修等生产工区内部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工器具等低值易耗品的购置、申领、保管和使用各环节管理,健全台账登记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控制各类工器具、物料等消耗,禁止浪费现象;严格执行省公司关于设备物资采购、工程施工招标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对项目概预算和各项技经取费的审查,各项取费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强化废旧物资管理,凡通过改建、改造、大修等工程更换下来尚有利用价值的设备物资,要统筹、合理调剂使用,对没有使用价值的废旧物资要及时规范处置变现。

2.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压缩管理费用开支。坚持“严格管理企业、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强化各级人员集约经营、精益管理的观念,树立节约、节俭意识,各单位要积极发动、大力宣传,认真开展广泛性的节支降耗活动,制订具体的节能降耗管理办法和耗费定额以及节能降耗目标,明确责任,认真组织落实,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

3.培养职工的成本节约意识。人的素质、技能是企业成本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对企业成本影响最大的,是职工的成本意识与降低成本的主动性。职工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是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

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坚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实际制定各项成本管理措施,走出自己的成本管理创新之路。

节能降耗考核细则篇9

【关键词】线损管理对策;降损措施;10KV;研究

一、前言

电能在电力网输送,变压,配电的各个环节中,有一部分损耗,主要表现在电网元件如导线,变压器,开关设备,用电设备发热,电能变成热能散发在周围空气中,另外,还有管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电能流失等,而线损则是电能在电力网传送,分配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1]。在电力网传输分配过程中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和电能损失统称为线路损失[2]。线损的种类可分为统计线损,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经济线损和定额线损等几种类型。在如今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电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增大,因此,电网企业为提高自身的运营总效益,应该加大对供电线损的管理并采取相适应的降损措施,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

二、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措施

(一)完善线损指标考核管理制度

电网企业应该建立10KV配电网系统线损率指标分级管理制度,完善线损指标考核管理制度,严格进行线损考核管理制度,定期评估考核各个管理层在分线路、电压等级、分变电站等方面的执行情况,落实逐层管理,分工明确,认真贯彻自身岗位职责。

(二)加大对检修的管理力度

供电企业应严格遵循“安全、多供、少损、优质”的供电原则,降低线损。应大力加强对检修的管理力度,提高检修效率,如在春季时应认真组织开展清障10KV配电网供电线路的工作,特别加强对10KV线路绝缘的清扫与维护工作,尽量杜绝出现线路漏电现象,提高10KV配电网的安全供电。另一方面,供电企业应尽量缩短检修时间和减少停电影响面积,坚持在“能在一次停电中完成所有检修工作绝不拖延到第二次停电”的思想指导下开展高效性的检修工作。

(三)完善系统统计量管理

建立健全“轮校、轮修、轮换”管理制度[3],引进先进、节能的电能表,完善系统统计量的管理,分配专业人员负责监督电量变化与计量工作,若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补救措施。

(四)采取线损精细化管理

采用全网体系进行线损精细化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通过GpRS无线通信系统和远程集抄系统等建立健全10KV配电网系统全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做到统计分析精益化、升级改造项目精益化,将线损管理中的静态统计模式转变为动态统计模式,通过统计分析运算与命令决策可以提高统计的精确度;(2)结合远程抄表系统与数据互联,严格遵循管理原则(具体原则内容为:对比归类、理沦分析计算、远程集抄校核、确定考核评估基数、考核公示惩罚[4]),进行10KV配电网与线损的精益化管理。

三、10KV配电网降低线损措施

(一)进行有效地调整运行电压

总所周知,在输送容量不变的前提基础上,电压与电流成反比关系,因此电压得到提高,可以提高力率,进而降低电能损耗率。此外,在35KV以上(包括35KV)的电网中,变压器的铜损在整个电网电能损耗中占据了80%以上,且铜损和电压的平方是反比关系,因此,想要减低铜损则应提高运行电压,这样可以从整体上降低总电能损耗量。但在配电网中却并非完全类似这样的规律,如配电变压器的铁损在整个配电网总电能损耗中约占40%至80%的比例,并且与配电网中运行电压的平方是正比关系,因此,在配电变压器运行时,运行电压越高,其空载损耗也随之增大。由此可知,要结合实际用电情况进行有效的运行电压调整,提高运行电压的运行效率,达到降低电能损耗的效果。

(二)采用升压改造措施

由于10KV配电网的长期运行,使其供电电压的大小与供电线路的损耗成反比关系,因此,为了减少供电线路的损耗应加大电力负荷。另一方面,应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压网络淘汰和拆除,在原有电网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对于供电电压不高的地区可以建设110KV和220KV配电网络。此外,还可以通过简化电压等级以达到减少线路损耗的目的。

(三)进行有效地调整10KV电网结构,优化配电网络

10KV配电网的布局设计与结构形式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供电线损,因此为了优化配电网络,供电企业应进行有效地调整10KV电网结构,在确保10KV配电网供电稳定、质量、效率的基础上,实施以下措施:(1)在供电配网的架设方面,应该结合供电区域内各个电源点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性独立的形式通过辐射形态在周边区域进行延伸接线,与传统的方式(单边供电接线)相比,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12.50%的供电线损;(2)在电源点设计方面,应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电源点的位置,将其分布在负荷中心区域,提高其安排的有效性。另外,在较早兴建的配电网络中,大多数都是采用单端树干方式进行供电,在室外环境中,其主干电线仅仅是沿着道路走向架设起的单一电缆,这些布局没有考虑到电源点的实际位置情况,即电源点是否布置在电力负荷中心区域,同时也没有考虑到电力负荷的变化。因此,应做好适当调整工作,以“最大限度缩短电源与负荷中心距离”为原则,同时应充分考虑10KV配电网运行的实际需求、经济供电半径、所处环境等方面情况,加大对各个电源点的有效配置。在调整城区内和农村地区的供电网络时,应将容量、半径和点位等因素考虑进去,通过容量较大、半径较小及点位密集方法进行配置城区内的电源点,采用容量较小、半径较短及点位密集的方法进行配置农村地区的电源点;(3)在供电导线方面,应根据10KV配电网实际运行要求和供电要求选择导线截面,达到最大限度降低导线电阻带来的供电线损。同时可以通过适当地加大导线截面的面积降低供电线损,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将供电线损降低约30%,还可以将10KV配电网的运行时间幅度延长,甚至达到数十年之内都不需要更换导线的经济效果。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能在竞争激烈化的时代下更好的生存,电网企业应加强对10KV配电网的管理,优化管理效率,采取相适应的降损措施降低电能耗损率,提高用电经济化、效益化。

参考文献

[1]汪纪东.关于配电网线损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3,(10):171.

[2]温爱玲.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J].安徽电力,2010,27(01):64-67.

节能降耗考核细则篇10

刚才,*同志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阐述了中央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使命、作用和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方向。*同志的讲话立意深远,高标准、严要求,对做好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要求从2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国务院又相继作出了一系列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定,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与节能减排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可以说,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党、全国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政治经济任务。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保障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的生产供应和国家能源安全方面,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近年来,各中央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创新管理模式,能源消耗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单位产值(产品)综合能耗明显下降。20*年石油石化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年下降了60千克标煤,五大发电企业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下降了4.57克标煤,四大钢铁企业吨钢能耗下降了41克标煤。以上三个行业20*年合计节约标煤约1200万吨。二是化学需氧量(CoD)排放继续下降。2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增长1%,而中央石油石化、电力、钢铁、化工、建材、军工等重点企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比20*年下降了5.8%。三是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年中央石油石化、电力、化工、建材、军工等重点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年增长0.6%,增幅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四是一批企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年,中国华能集团平均供电煤耗344.87克/千瓦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克。*股份公司吨钢综合能耗734.14千克标煤,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总结近年来中央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节能减排的意识和和自觉性明显增强。增强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自觉性,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前提。20*年1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集团公司、*钢铁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6家中央企业迅速响应国务院的号召,联合发起了《关于在中央企业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倡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年8月,17家中央企业在“全民节约、共同行动”活动中,向全社会做出了节约资源的庄严承诺。20*年7月,在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14家中央企业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订了节能责任书,承诺“十一五”期间节能2321万吨标煤。为了确保承诺的兑现,中央企业迅速行动,制定了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十一五”期间,按照“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结合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循环式生产,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主要用能、用水和用地指标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项目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纲要》,将建设环保型、节约型企业的理念、指标贯彻到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各个环节,到2010年线损率比20*年下降0.3个百分点,线损电量减少95亿千瓦时(相当于1座180万千瓦火电厂全年发电量)。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中央企业,在分析自身节能减排现状和潜力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总体要求和行业特点,也制定了高标准节能减排目标。总体来看,绝大多数中央企业认识比较到位,行动比较自觉,工作比较主动,措施比较有力,充分体现了中央企业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对全国强化资源节约意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二)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完善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保障。为了切实加强领导,大多数中央企业已经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制定了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据初步统计,20*年,148户中央企业上报了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占中央企业总数的93%。为了确保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许多中央企业还设置了专门工作机构,并要求所属企业抓紧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机构,初步构建了从上到下的节能减排组织体系。*集团有限公司于2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部,统一归口管理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除了设置专门机构从事节能降耗的指导管理工作外,还在车间配备了专(兼)职节能管理员,在班组配备了节能员,自上而下建立起责任层层落实的组织机构。此外,不少中央企业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从建章立制入手,制定了《节能工作暂行办法》、《节能监督管理办法》、《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规定》、《能源量化管理与节能评定大纲》等规章制度,并启动了节能标准体系研究,对推动和规范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明显作用。

(三)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力度进一步加大。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是做好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许多中央企业把节能减排与结构优化、技术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果断淘汰了一大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引进了一批节能减排的先进设备和装置,自主开发了一批低能耗、低排放的技术装备。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石油石化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加大、炼化装置结构日趋复杂的情况下,通过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装置,提升装备规模和技术水平,实现了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持续下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分期分批对小型炼油厂或装置实施关停并转,目前,已关停落后炼油能力1620万吨,计划到2010年前再关停落后炼油能力722万吨。钢铁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加强技术改造,开发高附加值节能环保钢材,有效降低了资源、能源消耗,提高了环保水平。

*钢铁集团公司淘汰平炉实现全转炉炼钢,吨钢成本降低100元;淘汰模铸工艺实现全连铸,降低能耗67.9%,吨钢成本降低200元;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连轧、冷连轧、冷轧硅钢和万能重轨轧机等现代化生产线,能耗、物耗及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发电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下决心关停高耗能、高污染的中小火电机组,提高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的比例。今年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完成关停中小火电机组454.5万千瓦,约占全国同期关停总量的83%。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开发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粉锅炉等离子点火稳燃技术,如果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每年可节约燃油600万吨以上。中国铝业公司自主开发的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新技术,使铝硅比低下的贫矿经选矿后成为“富矿”,延长了矿产资源使用效率;强化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新工艺的开发,使产能提高50%,能耗降低41.7%,赤泥排放量减少40%;采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铝电解综合节能技术,生产1吨铝的氟化物排放量由原来的20公斤降到目前的1公斤以下,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中国建材集团公司采用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日产900吨的超大型节能浮法玻璃生产线,比国内日产600吨的浮法线节能15%-20%。

(四)节能减排基础管理进一步加强。严格、精细的管理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基础。许多中央企业将节能减排融入基础管理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一是与先进企业进行对标。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等企业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对标管理系统,通过逐项指标的对比和逐项措施的落实,有效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二是加强运行调节和系统优化。今年年初,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印发了《*年运行方式》,围绕“节能、环保、经济”的调度要求,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利用南方电网大平台,科学安排运行方式,加强水火互剂和省间互补,全面落实差别电价政策,优先安排可再生、节能、环保的机组发电,供电网结构得到优化。三是创新管理模式。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所属电机厂采用高度集中的下料管理模式,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实行整板布料,对备料、布料和套裁以及生产管理、库存管理的每一环节进行精细控制,减少边、余、残料,材料利用率逐年提高。四是着力精细管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惠安公司制定了《精细化管理细则》,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主线,以节能降耗为重点,以成本核算为手段,将精细化管理引入班组管理中,从细节入手降低成本和各种能源消耗。五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实施“绿箱子环保计划”,所属县级以上60%的自有营业厅已设立了回收设施,回收废弃手机23万余件、废弃手机电池186万余块,回收物品交由专业厂家统一分解处理,促进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

(五)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建立。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保证。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矿(项目公司)、车间(部门)、班组(区队)等基层单位,一级抓一级,逐级进行考核,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层层得到了落实。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每年对综合能耗、工序能耗、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指标制定合理先进的定额,形成了一套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定额指标体系。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全面实施了定点检修、集控运行、技术监控等方面的绩效考核,将员工的运行绩效和设备管理水平与薪酬挂钩,形成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将节能工作纳入业绩考核体系,对常规性的能源消耗和航油消耗实施分类考核,并实行节能降耗季度公报制度,将公司下达的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定期上网公布,促进了所属各单位的节能减排工作。

此外,中央企业在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实践中,不仅努力提高自身节能降耗、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水平,而且还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了以“科学用电,节能减排”为主题的节能服务“绿色行动”,通过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深入开展节能服务和宣传活动等工作,促进了当地社会节电意识和节电水平的提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20*年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产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这部分机组的供电煤耗均在每千瓦300克标煤以下,以全国供电煤耗每千瓦366克标煤计算,一年可节约标准煤1000万吨,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90%以上。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建设的四万吨级非晶带材及制品产业化项目,如果应用到配电网变压器中,将会产生十分可观的节电效益。

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上述成果,是广大中央企业共同努力、扎实工作、艰苦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向战斗在节能减排第一线的广大领导和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但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别中央企业节能减排意识比较淡薄,仍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体系不健全、层层责任未落实等问题;一些制约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少数中央企业对节能减排缺乏整体规划和有力指导,工作系统性和前瞻性不强,进展和成效不明显;一些中央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投入力度不够,所属企业中仍有一批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资源利用率低的工艺、设备和装置尚未淘汰掉;不少企业基础管理仍然比较薄弱,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不扎实,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对这些问题,有关中央企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明确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节能减排是缓解全球资源紧张、减轻全球温室气体效应、建设美好地球家园的世界大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福子孙后代的国家大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已向全国各行各业发出了总动员令。各中央企业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以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站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国际节能减排大趋势的战略高度,以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节能减排的战略决策,切实担负起并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中央企业的历史使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调整结构、技术进步为根本,以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手段,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到“十一五”期末,全面完成中央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并初步建立起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努力开创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新局面。

为确保“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国务院国资委在对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到“十一五”期末,中央企业要确保完成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其中石油石化、冶金、电力、交通运输、化工、煤炭、建材等重点行业,要力争到2009年末,提前完成上述目标;国资委确定的30家“重点型”中央企业,各项主要生产经营业务的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指标全部实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企业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以上目标,结合中央企业第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20*-2009年第二任期的节能减排分解目标是:

石油石化行业:2009年,主要产品单耗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年下降9.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年下降8.4%;单位增加值新水用量比20*年下降24%。

钢铁行业:2009年,各项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点企业的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吨钢综合能耗比20*年下降10%;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年下降23%。

电力行业:2009年,火力发电企业平均供电煤耗接近国际平均水平,供电煤耗比20*年降低5.1%,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年下降27.8%;电网企业综合线损率平均下降0.36个百分点以上,接近国际平均水平。

有色行业:2009年,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年分别下降8%。

交通运输行业:2009年,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居于国内同行业较低水平;民航运输企业万元收入综合能耗比20*年下降12.8%,水运企业万元收入综合能耗比20*年下降14.2%。

化工行业:2009年,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下降8%。

煤炭行业:2009年,煤炭采区回采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不低于85%;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8%。

建材行业:2009年,主要产品单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单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年下降16%,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年下降1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年下降6%

其他中央企业要围绕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污染物减排等重点,进一步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为实现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贡献。

在这次会议上,国资委印发了《中央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中央企业节能减排考核奖励办法》和《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目标》三个征求意见稿,听取大家的修改意见。各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认真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完善本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实施方案。

(二)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根据国务院下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企业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是尽快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战略决定未来,规划引领发展。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也是长远的战略需要。规划设计不合理必然造成很大的浪费,规划落后必然带来工作的被动。因此,各中央企业要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对企业发展规划进行认真检查,没有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的要尽快纳入,已经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的也要对照国家的要求,认真查找不足,及时加以完善。在完善企业发展规划中,要把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对所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保证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节能和环保优势。

二是推进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近年来,中央企业普遍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和装置,节能减排效益正在逐步显现。但目前仍有一部分中央企业,包括下属二、三级企业,还有一批落后工艺、设备和装置在继续运行使用,淘汰落后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央企业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能耗限额标准,坚决防止发生高耗能、高污染生产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电力企业要按期完成国家下达的关停小火电机组的任务,对列入国家二氧化硫治理规划的燃煤电厂,要加快脱硫改造的步伐,实现火电机组全部脱硫改造。钢铁企业要加快淘汰年产20万吨及以下的小转炉、小电炉和300立方米以下的炼铁高炉,坚决关闭高污染、高能耗生产工序,大力开展余热余压利用,减少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有色金属企业要全部淘汰小型预焙槽电解铝,加快再生铝等低能耗产业项目的建设。煤炭企业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建设安全高产高效矿井,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建材企业要加快淘汰落后的平板玻璃、水泥生产装置和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新型干法水泥和浮法玻璃的比重。

三是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中央企业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攻关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力争在节能减排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能够取得新的突破。新技术的开发、制造和推广应用需要增加比较大的投入,这些投入从短期看可能会增加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将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央企业这些年发展势头很好,经济效益显著改善,企业已有一定积累,具备了加大投入的能力,因此要舍得在新技术上增加投入。

四是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提升节能减排工作水平。目前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存在着一些不平衡,多数企业进展比较快,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进展比较慢,工作基础较差,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尤其是基础管理不能适应当前节能减排形势的需要。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必须从夯实基础入手,全面强化企业管理。各中央企业要结合所在行业的特点,选取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标杆企业,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标,找出差距,采取措施,完善管理,迎头赶上。

五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社会节能减排做出贡献。中央企业中,电网、发电设备制造、科研设计、节能投资咨询等企业,与节能减排密切相关,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优势,为社会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电网企业可以通过开展需求侧管理,优化调度方案,执行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政策,鼓励清洁、高效和综合利用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效机组发电,促进国家产业调整政策的落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带动全国供电煤耗水平的降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科研设计企业和节能投资咨询机构,可以通过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提供科学的能效管理方式和生产流程优化方案,为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为督促中央企业落实目标、抓好重点、取得成效,国务院国资委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分类指导,建立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报告制度。国务院国资委拟按照能耗情况将中央企业划分为三类:第一是“重点型”企业(30家),第二是“关注类”企业(66家),第三是“一般性”企业(58家)。按照各类企业的不同任务和不同特点,提出完善指标监测和加强工作情况报送的分类要求。“重点型”企业要设立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和符合行业特点的其他节能减排技术指标,并加强监测分析,每个季度要将统计分析报告抄报国资委。“关注类”企业所属的节能减排重点企业要参照“重点型”企业的标准,强化统计监测,每半年由集团公司向国资委提交综合分析报告。“一般性”企业每年底要向国资委报告节能减排工作情况。所有企业均要开展与同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指标的对比和分析,并向国资委提交年度分析报告。

二是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完善奖惩机制。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国务院国资委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之中。对“重点型”企业,国资委原则上考核“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或单位产品能耗。对“关注类”企业,要求集团公司针对所属的节能减排重点企业,尽可能提出量化的节能减排考核目标,纳入集团公司的考核内容,并将有关考核内容在与国资委签订的责任书中加以明确。对“一般性”企业,根据不同行业特点,设置定性考核指标,并在业绩考核责任书中予以约定。国资委将在第二任期结束时,依据考核情况,严格进行奖惩。到第二任期末,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和地方政府签订责任书的企业,必须按进度完成工作目标。对超额完成目标、节能减排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或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结合任期业绩考核成绩给予特别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企业,要根据情节相应给予扣分处理。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或弄虚作假的企业,除有关部门依照规定给予处理外,国资委将在业绩考核中给予降级、降分处理。为确保节能减排考核数据的真实、准确,我们将依托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对中央企业的节能减排数据进行审核、确认,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复核、审查。

三是总结典型经验,推广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做法。自20*年11月起,国资委连续三年对“重点型”中央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开展调研,总结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并利用新闻媒体加以宣传和推广。今后,国资委将继续加强典型经验的总结和宣传,突出反映中央企业的整体形象和节能减排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

三、下一步中央企业需要抓紧落实的几项工作措施

要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和第二任期业绩考核目标,时间很紧,难度很大。各中央企业要紧急行动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快落实主体责任,扎实有效开展工作,确保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一)完善节能减排组织体系。为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中央企业要抓紧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要切实承担起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责任,有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各成员要按照各自分工,明确责任,抓好落实。“重点型”企业和“关注类”企业要设立节能减排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节能减排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积极指导下属企业开展工作。“一般性”企业应明确节能减排工作部门,配备节能减排管理人员,负责节能减排工作的统计、计量、分析和监督检查。

(二)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各中央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夯实节能减排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抓紧完善节能减排监测网络。要加强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监测,密切关注各种数据参数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置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杜绝严重跑、冒、滴、漏和重大环境污染。要建立自下而上的数据统计制度,做到定期收集、定期汇总,定期分析,力争比较全面地掌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要完善信息报送制度,中央企业下属企业对集团公司的信息报送和集团公司对国资委的信息报送,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并尽可能完整,以便于上级组织随时掌握进度和有效作出决策。在对节能减排指标的统计中,中央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口径、范围、折算标准和方法进行计算,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行为的发生。

(三)完善企业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各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将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纳入企业内部的业绩考核。在考核内容上,要根据行业特点,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提高考核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要根据国家的总体要求和企业的总目标,尽可能设置可量化、可核实的指标,合理确定指标的权重和加减分标准,并将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下属企业、基层单位和个人,层层落实节能减排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奖惩措施,建立权责明确、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环环相扣、层层促进的工作压力,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推动中央企业强化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利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