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拓展奖励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5:55

业务拓展奖励办法篇1

一、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全区经济结构调整

(一)鼓励完成实际到账外资指导目标。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继续加大对各镇、街道办事处,区有关部门利用外资的考核力度,并对完成实际到账外资指导目标的单位进行奖励。

1、对各镇、街道办事处实际到账外资指导目标完成情况,按区年终工作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计分。对完成实际到账外资指导目标的部门,在年终千分制工作考核奖励加分中加10分,超额完成指导目标的每超10%加1分,累计奖励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对未完成实际到账外资指导目标的部门,每完成年度目标的10%计1分。

2、对完成实际到账外资指导目标的单位奖励人民币1万元。每超额增加100万美元,增加奖励人民币1万元,此项目奖励总额不超过10万元。重点奖励完成实际到账外资指导目标单位的相关人员。

(二)鼓励引进外商投资大项目。对新引进的外资大项目进行单独奖励。对当年外资注册并到位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万元;对当年注册并到位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万元。对当年注册并到位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进行奖励。重点奖励引荐人;确属集体引资的,要从奖金中按不低于总额的50%奖励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功人员。

(三)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项目。凡新办一个国家鼓励类的高新技术外商投资项目,且当年到账外资到位100万美元以上的,经有关部门认定后,奖励引进外资项目单位的有关人员人民币1万元,每超出100万美元,增加奖励人民币1万元,此项目奖励总额不超过10万元。

(四)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外商增资扩股。外商投资企业当年每增资200万美元并到位,奖励引进外资项目的企业或单位有关人员人民币1万元,奖励总额不超过5万元。

(五)鼓励企业境外上市。凡企业境外上市且上市资金按期返还的,享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意见》中规定的对上市企业的各项鼓励政策。

二、鼓励开拓国际市场和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

(一)鼓励各镇、街道办事处完成外贸工作目标。按区年终工作考核办法对各镇、街道办事处外贸进出口指导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计分。对完成当年外贸进出口指导目标的镇、街道办事处进行考核奖励。奖励标准为:奖励完成或超额完成当年外贸进出口指导目标的镇、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人民币1万元。

(二)积极引导企业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开拓国际市场。在境外市场考察、境外展览会、国际市场宣传推介、创建企业网站等方面申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按照商务系统《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试行)办法》进行扶持。

(三)积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省、市鼓励商务发展有关政策。在省高新技术产品、陶瓷玻璃、新材料等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内企业的公共技术研发单位、产品设计、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及进行国际认证、境外注册商标、出口品牌建设、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等方面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

(四)鼓励我区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出口。对骨干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开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所发生的设备购置费给予支持,每个项目最高支持2万元;对当年机电产品出口实现零的突破,且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每个企业最高奖励2万元。

(五)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先进技术及设备、资源性产品进口。对当年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当前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指南》中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资源性产品增长较快的企业,按市有关政策给予奖励。

三、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快境外资源开发和富余产能转移

(一)对境外投资中方实际投资额及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指导目标进行考核。对辖区内当年有境外投资或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的镇、街道办事处每有一项在年终千分制工作考核奖励加分中加1分,最多累计不超过3分。

(二)鼓励我区企业赴境外注册公司。对当年新批的富余产能向外转移及境外资源开发类企业在境外发生的前期费用进行补助,每个企业补助人民币2万元。对该类企业在国内银行取得的用于境外项目建设及运营的贷款,国家、省、市将按相关政策给予贴息。

(三)鼓励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支持企业承揽国际工程和对外设计咨询项目;支持境外工程项下外派劳务。对年内完成境外投资或承包劳务营业额3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经营者奖励人民币2万元。

四、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按照《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的鼓励政策实施,加快全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五、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

(一)继续支持全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按区年终工作考核办法,对各镇、街道办事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导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计分。

(二)支持民生工程建设。对按照《市生猪定点屠宰厂设置规划》要求压减的屠宰厂进行补偿,每压一个点给予最高3万元的补偿;对进行升级改造的定点屠宰厂,按其改造投资额的50%进行奖励,每个最高奖励2万元;对按标准进行升级改造的定点屠宰厂给予奖励,对建设大型机械化屠宰企业给予贴息(年屠宰量50万头以上),按其投资额给予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的50%贴息,每个企业每年最高贴息10万元;对验收合格的市级以上农超对接项目给予奖励,每个最高奖励2万元;对按标准建设的区域性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或集散市场项目,每个中心最高奖励10万元;对当年被评为部级商业示范社区的社区,每个最高奖励3万元,对被评定为省级商业示范社区的社区,每个最高奖励1万元;对开展家政人员培训并安排就业的重点家政服务企业,经验收合格后,每家最高奖励1万元。

(三)支持市场体系建设。对新设立的放心蔬菜专营店、专柜每个最高奖励2万元;对蔬菜配送中心每个最高奖励3万元;对建设或改造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按实际投资额给予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的30%贴息,每个项目最高贴息不超过5万元;对市政府确定的新建农贸市场给予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2万元;对新建和按标准改造的乡镇中心超市及农村社区超市给予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1万元。

(四)支持老字号发展。对当年获得“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1万元。

六、考核与政策的兑现

(一)对完成当年商务工作目标的各镇、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的奖励,由区商务局负责考核,经区财政局审核后拨付。奖金用于奖励相应的相关人员。

业务拓展奖励办法篇2

一、奖励项目和金额

1、方法创新奖。工作方法受到省局、**市局、当地政府领导表扬且被市局以上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介绍或由领导签署意见向系统推广实施的,给予1000-5000元奖励。

2、技术研究奖:各科室(单位)结合质监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科研开发。研发项目经上级有关部门立项,按时完成的,根据项目难易程度、实用价值,给予1000-10000元奖励。

各科室自行组织、未经上级管理部门批准立项的科研或技术改造项目,研究改造成果在相应领域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给予200-5000元奖励。

3、标准研制奖:争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与规程、规范的制、修订任务,并完成标准研制项目,根据标准分类、排名给予参与单位和个人200-5000元奖励。

4、合理建议奖。对本科室(单位)的内部管理、改革发展、技术服务、业务开拓、市场调研、社会合作等方面提出合理的书面建议,被上级主管部门采纳并取得一定实效的,给予200-2000元奖励。

5、项目合作奖:介绍引进国内外著名(合法)的技术机构或认证机构,使单位与其合作的,可视情给予奖励:

(1)介绍国内外机构与本系统技术机构洽谈并取得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如资金入股、本系统技术机构作为其分支机构(挂牌)、认可本系统技术机构的证书报告、授权本系统技术机构开展某项工作等,给予5000元以下奖励。

(2)介绍国内外机构与本系统技术机构洽谈并取得意向性的项目,如人员互培、人员交流、担任本系统技术机构顾问、建立业务介绍关系或某项业务的一次合作等,给予3000元以下奖励。

6、学术论文奖:在省级以上专业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根据发表刊物的影响力、学术论文质量等因素,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1000、800、500元奖励。

为进一步调动技术机构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积极性,技术机构创新奖励办法参照《**市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试行)》(详见附件2)实行。

二、评定时间和程序

创新奖励评定每年组织一次,主要是对上年度的创新项目进行评定。具体评定时间及程序如下:

1、3月1日-15日,各科室(单位)负责推荐(自荐和组织推荐),填写《创新奖励推荐表》,提供有效的证明和评价材料,并将推荐表和有关材料报评审小组办公室。

2、3月16日-31日,评审小组办公室对材料进行初审后,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3、4月1日—30日,局党委研究,确定创新奖励结果。

创新奖励的奖牌、证书由局统一颁发,奖金原则上由所在单位发放。

三、组织领导

局成立“创新奖励评审小组”,评审小组由局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业务拓展奖励办法篇3

关键词:eVa子公司市场经营薪酬激励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全面开展,国家电网公司内部管理体制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成立了经济技术研究院等新型技术支撑单位。该院业务主要为省级电力公司提供“大规划”和“大建设”等方向的经济技术支撑,全力服务电网建设和公司发展。该院下设有关设计和监理单位,保持其市场开拓和经营相关业务。为了更好地调动以上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须采取相对其他业务部门更加灵活的绩效管理模式,因此,人力资源部积极引入eVa薪酬激励模型,通过薪酬兑现与经营业绩指标挂钩,充分调动以上单位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经济增加值的概念eVa(economicValueadded)

eVa是经济增加值的简称。其含义是在扣除了产生利润而投资的资金成本后所剩下的企业利润。由美国思腾思特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自2010年起,国资委引入中央企业经济增加值指标,eVa取代净资产收益率,纳入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核心指标。

eVa的引入不仅为了实现对企业的业绩评价,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形成一套以激励为核心的先进薪酬管理模式,而eVa正是其中的核心指标。eVa指标主要反映了企业效益的增长,其简单计算公式为:

eVa(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在eVa激励模式中需要建立一个“奖励基金”,奖励基金的金额由本年度和上一年度的eVa值的差额决定。奖励基金实际上等于eVa增加值的一个固定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奖励基金=m1×(eVat-eVat-1)+m2×eVat

其中,eVat为当年的eVa值,eVat-1为前一年的eVa值;m1和m2是提取比例,m1是在确定当年奖金时eVa变化值的比重,m2是在确定当年奖金时eVa值的比重。

按照eVa增加值乘以一个固定比例来确定奖金的方法是经济增加值激励机制的普遍做法。

2、拟在子公司引入的eVa激励方式

对于靠市场开拓获取利润的子公司而言,必须建立一套以效益为主要考核依据的内部激励机制,从而充分调动员工市场开拓的积极性。根据以上考虑,经研院建立了子公司的eVa激励模型,取消奖金基数,不再设定员工月度奖金,奖金金额完全由考核结果决定,不受具体数额限制。该办法实行后,子公司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员工奖金按照eVa激励公式具体计算兑现。

主要设置以下管理流程,建立eVa薪酬激励模型,首先提取子公司经营业绩指标,包括收入、成本、收入成本差;其次,提取员工的人工成本信息,包括基本工资、保险金;最后,依据子公司实际经营业绩确定eVa值,eVa值等于收入成本差扣除人工成本,具体公式如下:

收入:当月市场开拓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成本:当月基本运营支出+其他业务成本

收入成本差:收入合计-成本合计

eVa值(经济增加值):收入成本差子公司人工成本(基本工资+保险金)

在确定eVa值的基础上,由人力资源部测算并设置加权比重系数m1,在考虑市场开拓过程中产生的业务花费后,通过带入公式计算,确定子公司实际考核兑现奖金。其公式为:

考核兑现奖金=m1×eVa值(经济增加值)-市场开拓过程中的业务费用

市场开拓过程中的业务费用按照《子公司经营业务费用管理办法》确定,财务部负责审核和确认。

权重提取比例的设置方法,一方面,考虑根据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实际业务不同而分别设置。另一方面,可以按照系统内项目和系统外项目予以分别设置。由于系统外项目市场开拓难度更大,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开拓新的外部市场,对于系统外项目的提取比例相对较高。

3、预期效果及优势

引入eVa薪酬激励机制,相对传统的薪酬激励方法,具有以下管理优势。

一是eVa模式的引入,有效实现了子公司经营业绩与薪酬挂钩。将企业一部分经济增加值回报给员工,有效提高了子公司员工市场开拓的主动性,使他们更加关心企业的经营效益,能够真正像企业的主人一样思考企业的经营发展。

二是eVa模式是一个鼓励经营效益提升的机制,与薪酬挂钩的是企业增加值的变化值,这一变化将引导员工着眼未来,减少追逐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发生,更加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4、eVa模式运转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子公司的奖金发放既没有保底基数,也没有上限的限制,eVa模式运行后,直接依据奖金计算公式确定发放数,子公司员工的薪酬会存在忽高忽低的现象,有时工资甚至出现负数。客观上造成了队伍稳定的隐患。

在eVa模式运行初期,应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薪酬分配原则,可以考虑对薪酬发放节奏进行适当调节,从而保证子公司获得一个相对波动在一定范围内的奖金水平。具体方法上,可以采取以丰补欠的方法,将经营效益好、考核兑现奖金多的月份进行部分奖金预留,作为保障金在经营效益出现低谷的月份予以补偿,从而达到统筹调控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业务拓展奖励办法篇4

一、任务目标

(一)全县任务目标。*年全县国内招商引资2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00万美元,外贸出口2800万美元,国际劳务输出150人,引进“123”工程项目100个。

(二)各乡镇、县直部门任务目标(见附表)。

二、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

领导责任。各乡镇、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负责完成本年度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任务。

县直部门责任。县外经贸(招商)局负责组织、督促完成全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任务,重大内外资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全县涉外专业招商、企业招商、园区招商、节会招商、网络招商的组织工作。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重大引资项目推进、落地、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县经贸局、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完成全县工业、商贸领域企业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县民营局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全县民营企业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县农办牵头农业系统各部门共同负责全县农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任务。县建设局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完成全县城市建设领域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任务。其他领域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任务由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完成。县侨办、县台办、县工商联、县工商局、县国税局、县外汇管理局等涉外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和优势,负责拓宽对外合作交流渠道,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为全县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提供优质服务。

环境建设责任。各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全面落实“零距离、零障碍、零投诉”服务责任制。今年全县将开展投资环境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行政不作为、乱收费、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等问题进行专项查处,依法处理外商投诉案件。县工商局负责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县公安局负责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未经县优化办、县招商局同意,任何部门不得到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检查、收费。对重点外资企业货运车辆发放特别通行证,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领导包保项目和项目推进联席会议机制。对全县排出的重点项目,根据领导分工,进一步落实包保责任,及时召开重大项目联席会议,提出推进项目的指导性意见,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完善调度通报机制。实行周报告、月通报、季核查制度,各乡镇要于每周五将外经贸指标完成情况和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报县外经贸(招商)局;每月在县电视台通报各乡镇对外开放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核查会议,现场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对季度内各项指标零进展的单位进行黄牌警告。三是健全完善快速高效的外商投诉处理机制。对外商投诉全天候处理、限时办结,切实维护外商的合法权益。四是健全完善重大项目代办机制。对重点外资项目,由有关部门派专人办理有关手续,落实全过程跟踪服务。五是健全完善执法、监督、查处机制。严肃查处破坏投资环境的各类案件,及时排除影响外资项目建设发展的障碍,确保外资项目顺利实施。

(三)设立外经贸发展专项基金

在认真落实已出台的鼓励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收费减免、财政补贴等各项优惠的同时,按照市里要求,从*年起,县级财政安排200万元资金设立外经贸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专业招商活动,招商机构及中介组织日常费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招商和贸易展览活动补贴等。

三、考核奖惩

(一)对乡镇的奖励

对完成实际利用外资、招商引资、外贸出口、国际劳务输出任务的,县委、县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分别颁发单项奖,对完成实际利用外资、招商引资、外贸出口任务的各奖励现金3万元,对完成国际劳务输出任务的各奖励现金2万元。

(二)对县直部门、企事业单位,省、市驻汶单位的奖励

1、对完成实际利用外资任务的,县委、县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各奖励现金2万元。

2、对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且排前10名的,县委、县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奖励标准为:前5名各奖励现金2万元,第6名至第10名各奖励现金1万元。

(三)对中介人的奖励。按所引进项目固定资产实际到位数额的1%奖励。

(四)对先进个人的奖励。对在全县对外开放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先进个人,县委、县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通报表彰。

对没有完成外经贸招商引资任务指标的乡镇或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实行一票否决,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不能评为先进单位,主要负责人不能评为先进个人。

对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奖励费用,由县财政支付,对中介人的奖励费用由受益财政支付。

业务拓展奖励办法篇5

一、发展目标

(一)到2015年,力争建筑业经济总量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一番,建筑业总产值达570亿元、增加值突破120亿元;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全市超亿元以上企业达40家,50亿元以上企业2家,1家企业上市;外向开拓水平稳步提升,完成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2亿美元,企业多元化经营产值占总产值的30%以上;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份额达30%;品牌优势进一步巩固,“十二五”期间,新增一级资质以上企业2―3家,二级资质企业6家以上,创“鲁班奖”和国优工程奖1―2项,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60项。

二、鼓励建筑业企业多做贡献

(二)鼓励我市建筑企业承接工程。切实规范建筑市场招标投标活动,在本市范围内实行邀请招标或直接发包的建设工程项目,凡具备条件的我市施工承包企业优先纳入招标或承包范畴。外地企业在我市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凡由我市施工企业总承包施工或直接发包给我市施工企业的,施工企业承包该项目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奖励给建设单位。

(三)搭建企业回乡纳税的桥梁。本市建筑企业在外地施工回本地缴纳所得税,纳税总额超过1000万元,按所纳税额财政地方留成部分30%奖励;以后年度以上年为基数,所缴纳的税收每增长100万元,财政地方留成返还部分相应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返还税额由市建管局对有关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专项奖励。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现有各种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外经外贸、节能减排、人才引进与培训等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项目给予支持。建筑企业在姜首次入库税金达5000万元、3000万元、1000万元、500万元的,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层2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原则上企业主要经营者获奖金的50%,管理层其他成员获奖金的50%。

三、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形态。按照扶优扶强、扶专扶精,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原则,扶持高等级资质企业、专业企业发展,严格控制低等级总承包类企业数量,在全市形成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比例协调、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鼓励建筑企业向交通、电力、水利、铁路等国家重点投资方向和专业领域拓展。积极推广使用智能型、节约型、环保型建筑产品,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提高节能减排能力和低碳建设能力。到2015年,全市建筑产业集中度在70%以上,专业企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40%。

(六)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群体。根据企业综合实力,每年评选“建筑业十强企业”,在企业产值、发展速度、上缴税收等方面超额完成市交年度发展指标的,由市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支持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收购兼并;鼓励我市一级以上重点建筑企业挂钩帮扶中小企业发展,凡帮助帮扶对象当年承建项目合同总额达到2亿元,奖励重点企业5万元,当年承接项目合同总额超过2亿元的,每增加1亿元奖励2万元,通过企业间相互促进、抱团发展,尽快新增一批建筑业知名企业、品牌企业、骨干企业。对建筑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以及被评为全国优秀建筑企业和省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在推荐、评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以及省、部级特殊津贴专家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七)鼓励建筑业企业晋升资质。对总承包企业主项资质成功晋升特级、一级的,分别给予特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对专业承包企业主项资质晋升一级的,给予10万元奖励。

(八)鼓励建筑业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对新开拓一个省外市场(以地市级为单位)的企业,当年承接项目合同额达2亿元、3亿元的,分别奖励5万元、10万元。当年承接市外项目单项合同额达3亿元、5亿元的,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元。企业每完成境外工程施工营业额200万美元奖励2万元,单个企业当年最高奖励额度不超过20万元。

(九)改善金融服务环境。各金融机构应积极支持建筑业的发展,根据企业综合实力和信用等级提升情况,同比增加银行授信额度,解决其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探索并逐步推行项目经理人贷款等适合建筑业企业需求的信贷产品,提高对项目经理的授信额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组建专业担保公司,鼓励有信誉的企业之间进行信贷联保、互保,破解建筑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大力推进政银企合作,每年举办1―2次建筑业专场融资洽谈及授信签约活动,提高履约率。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委托贷款、信用证、保函等多种形式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十)拓宽建筑业企业融资渠道。参照《市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确定的标准,对建筑业企业上市进行奖励,有重点地选择效益好、实力强的优势企业进行上市辅导,鼓励企业尽快上市,提升资本运营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建筑业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结合票据等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补贴有关手续办理等融资费用的50%,补助总额不超过20万元。

(十一)强化建筑业目标管理。加大对镇(区)建筑业发展的考核力度,促进各镇(区)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推动本地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各重点企业要带头完成年度下达的建筑业经济指标任务,对年完成施工产值3亿元以上且主要经济指标(施工产值、增加值、工程结算收入)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增幅的优先纳入市“建筑业十强企业”评选范围;对年完成施工产值亿元以上且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过平均增幅双倍的,优先纳入市“建筑业先进企业”评选范围。

四、强化建筑业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十二)推进建筑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新认定获批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主编部级、行业标准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部级工法、部级QC成果奖的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对获得省级工法的奖励5万元;对获得部级发明专利的每件奖励5万元;对获得部级、省级科技示范工程奖的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项目,分别一次性给予奖励50万元、20万元;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项目,分别一次性给予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

(十三)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鼓励建筑行业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企业每引进1名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并续用5年以上,市政府给予2万元奖励。加强行业内部有潜力人才的破格培养,对获得部级工程质量奖、部级施工工法和3项以上“扬子杯”工程的项目经理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对获得1项省级工法或1项省优工程(或2项地市级优质工程)的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员可破格申报中级职称。重视抓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努力培养一批适应建筑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企业应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专款专用,确保60%用于企业一线职工培训和企业办学。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纳税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实施”的原则,从解决农民就业,充实建筑业人力资源出发,在有条件的镇(区)推进建筑劳务基地建设。加强对劳务带头人、召集人、从业技工的政策培训、技能培训和业务指导,鼓励以合资、入股的方式组建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切实加快全市建筑劳务输出建制化、劳务组织企业化进程。与重点劳务输出地区开展建筑劳务合作,采取订单培养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全市建筑技术操作工人储备不足、企业施工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十四)激励企业创优夺牌。企业独立总承包工程获得“鲁班奖”的奖励50万元,该企业主要负责人或该工程项目经理在评选省、市劳动模范时优先推荐申报;获得詹天佑奖的奖励25万元;参建工程获得“鲁班奖”的奖励15万元。企业独立总承包工程获得省级优质工程奖的奖励10万元,可授予该工程项目经理“市建筑业优秀项目经理”称号。凡本市企业在本市所承建的工程获得部级、省级文明工地的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在外地承建的工程获得部级、省级文明工地的分别奖励3万元、1万元。上述奖项奖金奖给项目部不低于50%,奖给项目经理不低于20%,若奖项重复获得的按最高单项奖奖励。

五、建立完善规范诚信的建筑市场

(十五)加强我市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创造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严禁将工程非法转包(挂靠)或违法分包。各镇(区)的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纳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积极推行外来进姜施工企业备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退机制。

(十六)建立全市规范统一的诚信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建筑市场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市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评定和考核办法。建立建设、施工、监理、招标、造价咨询、工程检测单位等各类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进一步扩大征信范围,将劳务工程款结算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作为信用等级评定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将诚信建设与招标投标、资质申报、市场稽查、评优评奖相结合,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业主、企业和个人依法予以查处。

六、建筑业激励扶持政策奖励兑现方式

(十七)建筑业企业享受激励扶持政策实行申报制,其申报程序为:申报单位向市建管局提出申请,并附报相关资料,市建管、地税、科技、人社、人行等相关部门负责初审,财政局在其初审的基础上进行结算,并会同市建管局、地税局提出结算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建管局负责各项奖励资金的兑现。

业务拓展奖励办法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实施“政府推动、政策驱动、市场带动”的建筑业发展战略,围绕“增量、提质、升级、发展”这一主线,狠抓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开拓外埠建筑市场,积极扩展劳务合作。

二、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5亿元,其中外施62亿元,实现增加值21亿元,实现建筑业税收4亿元,培植一级总承包企业2-3家,二级总承包企业5家,新培植建筑业企业不少于10家,实现每个镇区新增不少于1家建筑总承包企业的目标。创省优工程2项,市优工程10项,县优工程20项,省级文明工地6项,市级文明工地15项,县级文明工地30项。

三、主要措施

(一)全面启动建筑业企业总部基地建设

根据《关于全县建筑业企业总部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县住建部门要明确专人专抓,国土部门要落实用地指标,力争在三季度开工建设。争取用3-5年的时间把我县建筑业企业总部园建成苏北一流的建筑业企业总部基地。

(二)大力扶持骨干企业转型升级

加大奖励扶持力度,多渠道引进建筑业人才,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帮助企业引进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技经人才,邀请在县外省外注册的专业人才回本县建筑企业注册,鼓励本县建筑工程专业的本科、大专生积极报名考试一、二级建造师,并采取网上招聘等措施,聘用一批企业急需专业人才,切实解决部分企业晋升资质和拓展业务的紧迫需求。

(三)着力开拓国(境)内外建筑市场

积极主动挂靠中建八局、北京城建、建达等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充分发挥与中建八局签订的合作建设建筑劳务基地优势,大力培植建筑劳务企业,以劳务找市场。充分调动正奇、东泰、建通等一批新兴企业的积极性,开展与北京城建电力行业深层次合作。充分发扬交建、宏天等建筑业企业多年来与建达等合作关系,着力开拓加纳、蒙古、坦桑尼亚等境外公路建设和钢结构等建筑市场。计划年内举办两次建筑业推介活动,组织骨干企业深入到基础设施项目多的中西部和东北三省等地开拓市场,并深入外施项目前沿慰问一线项目经理和施工人员。巩固老基地,充分发挥东北、九江、山东、山西以及宁、苏、锡、常等老基地的辐射功能,积极利用多年的良好声誉和友好关系,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努力联络籍多年在外从事建筑业能人志士,鼓励动员其回家兴办建筑企业。充分发挥建筑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为建筑企业的各项服务工作。

(四)切实增强建筑企业创优意识

组织各镇区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化活动,对符合建筑体量条件的所有在建项目的施工现场全面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县住建部门在公布2013年度全县优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优秀项目经理(总监)名录的基础上,年内组织二级资质以上企业负责人到创优夺牌先进地区学习,不断提高建筑企业创优意识。强化在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切实规范监理企业执业行为,严把分部分项和综合验收关、“文明措施费”考核和费用考核审批关。深入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整治行动,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切实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积极推广使用经省市级主管部门科学认证的新型保温建筑材料,在全县倡导绿色建筑新理念。

业务拓展奖励办法篇7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公务员制度和队伍建设

1、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办法。在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服务对象评议的机制,细化并出台新的考核实施办法,加大平日考核力度,建立考核结果公示制,切实加强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以考核促进公务员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2、建立公务员轮岗交流长效机制。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改善结构、提高素质的目标,向县委县政府报请《公务员轮岗交流实施办法》,定期开展轮岗交流工作,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从而建立公务员轮岗交流长效机制。

3、进一步规范行政性表彰工作。要按市?号文件和垫府发[**]77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县的行政奖励表彰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奖励制度,改变以往重奖励、轻活动的倾向,从评选的公示要求、奖励方式、表彰后的事迹宣传学习等方面,引导强化活动本身,充分发挥行政奖励的激励作用,维护行政奖励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强化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人事争议仲裁作为人事执法的一个重头戏,要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办案程序,切实提高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质量,保障用人单位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此来平息事态、减少、维护社会稳定。

5、进一步完善企业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继续做好企业干部的教育、稳定、管理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好政策规定的有关待遇,做到了政策配套,措施到位。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1、继续开展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结合事业单位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研究拟订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指导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年在县医院等少数几个经营性事业单位中开展试点工作,积累经验,为全面推行打基础。

2、全面推行职员制。要根据已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尽快拟出推行职员制的方案报请县政府审定,争取**年全面推行。

3、规范事业单位进口。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坚持“几进必考”原则,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引进专业对口的人才。

4、拓宽用人视野,公开选拔事业单位负责人。**年,争取拿出3?5个事业单位正副职领导岗位用于面向公开选拔,以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5、继续深化职称改革。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强化岗位聘任、全面推行评聘分离,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终身制,落实用人单位自。通过构建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社会评价机制,改进完善聘任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6、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力度。认真贯彻执行《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逐步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约束激励机制。要结合垫江实际,制定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办法,突出抓好教育、卫生等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考核登记制度。

(三)加大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培训力度,规范各种考试,严肃考风考纪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要按“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抓好政治理论、知识更新培训。同时,要强化了课程的合理设置和监督机制,注重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达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2、规范各种考试、严肃考风考纪。要在《重庆市人事考试守则》的框架内,出台我县人事考试操作实施细则,尤其是要细化关于考试违规处理的实施细则。通过扎实工作,保住垫江“人事考试”品牌。

(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搞好人才服务

1、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在引进人才的原则、条件、范围、程序、优惠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引进的具体办法,进行规范管理,力争多引进一些垫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2、创新人事制度,完善人事功能。要认真实施《重庆市人事暂行规定》,加快人事工作的拓展步伐,扩张人事的范围,在为个人办理人事的同时,要为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搞好集体人事。要充实人事的内容,实实在在地为被单位或被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人事人才服务。

3、抓好人才市场的建设与发展。要严格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功能,认真做好人事、职称评审、转正定级等服务,拓展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抓好人才市场的信息化进程,要加强同县内企业的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主动上门服务。同时,加强同市内外人才市场的联系,互通信息,拓宽引进和输出人才空间。

(五)统筹协调,促进其他人事工作全面发展

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人事人才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要在**年考核细则的基础上,根据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措施。

2、加大奖金、津补贴发放的规范力度。要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奖金、津补贴发放工作。

3、努力搞好“十一?五”人才规划的编制工作。抽调得力人员,组成工作小组,通过对我县人才队伍现状、人才结构、人才需求等问题的调研,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质量的“十一?五”人才规划。

4、搞好两个调研。一是有关人员包括非监察对象受处分后,在工职、工资上如何处理的问题;二是乡镇专业技术在职称评审时,如何处理其不在岗的问题。

业务拓展奖励办法篇8

近年来,我市建筑业得到较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建设能力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建筑业总量小、经济实力弱、市场竞争能力差,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为加快我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建设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6部委《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质〔20*〕11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建筑强省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67号)和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嘉政发〔20*〕9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以优化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着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不断提升我市建筑业的外向拓展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科技进步水平、节能降耗水平和行业管理水平,实现我市建筑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建筑业总量不断增加。到201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增加值突破12亿元;力争实现总产值60亿元,增加值15亿元。到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增加值25亿元;力争实现总产值110亿元,增加值27亿元。

(二)企业资质不断提升。到2010年,全市拥有2-3家年产值5-10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拥有2-3家房屋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8-10家房屋建筑总承包二级资质企业,并培育一批具有品牌优势的专业承包企业和高素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到2015年,全市拥有1-2家年产值10-15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拥有1-2家房屋建筑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拥有2-3家房屋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5-8家房屋建筑总承包二级资质企业。

(三)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到2010年,劳动生产率由2007年末的14万元/人增加到22万元/人,利税总额突破3亿元。到2015年,劳动生产率提高到30万元/人,实现利税总额6亿元。

(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组织结构方面,形成以施工总承包为主导、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相配套的结构体系;在产业结构方面,加快培育浙北钢结构制造基地,鼓励企业多元经营,分散经营风险,努力使房屋建筑产值以外的相关产业和其他多元经营产值达到40%。

(五)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立足*本地市场,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到2010年,本地市场占有率由“十五”期末的40%提高到60%,市外建筑业产值突破10亿元。到2015年,市外建筑业产值达到40亿元。

(六)工程质量不断创优。“十一五”期间,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省级优质工程3项;基本消除影响使用功能的质量通病,工程竣工合格率达到100%。到2010年,技术装备率达到1.5万元/人;到2015年,技术装备率达到2万元/人。2011-2015年,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以上,省级优质工程奖5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七)人才比例不断增长。到2010年,全市建筑行业拥有技术、经济等职称的各类人员比例达到从业人员总数的16%以上。到2015年达到20%以上。

(八)安全生产不断加强。到2010年,全市建筑现场文明施工达标率100%。严格控制安全生产事故,杜绝发生特大事故,力争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安全生产事故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到2015年,两项指标达到全国和全省先进水平。

(九)建筑节能不断提高。到2010年,建制镇以上的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达到65%。到2015年,完成50%以上大能耗公共建筑的改造任务。

三、工作措施

(一)支持做大做强,优化产业结构

1.坚持扶强扶优、抓大育专。积极培育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承包商体系,培育勘察、设计、监理等企业组成的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型和专业型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建筑业产业结构。鼓励和支持企业之间打破地域界线,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组建企业集团等形式,做大做强总承包企业,加快培育一批资产规模大、融资能力好、市场竞争力强、资质等级高的大型建筑业企业。

2.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地建筑业企业来我市落户创业。对市外特级、一级资质在本市注册落户的企业,优先解决企业生产、办公、仓储、职工公寓等建设用地;对企业落户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予以解决。

3.引导有实力、有条件的建筑业企业增强大建筑意识,实行“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积极开拓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的产业领域,向房地产业、建材业、住宅产业化、环保产业等上下游产业延伸,以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

(二)坚持质量兴业,提高科技水平

1.坚持质量兴业、品牌经营,加快推进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健全项目法人、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各司其职的质量与安全保证体系。切实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强化工程参建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建设工程的综合质量和施工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鼓励企业争创国优、省优、市优工程,创建文明标化工地,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群众性科研成果评审活动。

2.支持企业开发应用各种新技术,加快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不断提高我市建筑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积极实施建筑业科技示范工程,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施工工法;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广泛运用节能、环保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科技含量。企业研究和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3.鼓励企业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合作,充分发挥建筑类专业优势,加大多渠道、多形式培养人才的力度;鼓励企业大力引进建筑人才,在享受我市有关引进人才优惠政策的同时,对引进的市外二级以上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由调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一定的奖励;强化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企业可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计入成本,税前列支,专款专用;加大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创办民工学校等形式,重点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

(三)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环境

1.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完善投标、报价、评标、定标办法,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全过程监督,不断创新招投标方式,积极采用综合评估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格法,实行综合最优价中标。规范工程咨询、建设监理、招投标服务、质量检测等各类中介机构。严禁盲目降低造价和资质挂靠、转包、违法分包以及政府工程带资承包。

2.加快构建建筑行业信用体系。建立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和工程项目数据库,把企业和人员的基本情况、行业市场情况、工程建设情况以及行业管理信息及时记录,健全信用警示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对严重失信企业和个人的监管与制约。同时,建立对建筑业诚信企业的激励机制。在招标投标、资质监管、评优评奖、信贷授信等各个方面,对诚信企业予以鼓励和支持,并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企业诚实光荣和守信受益的良好氛围。

3.建立健全防范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行业主工程款担保、建筑业企业履约担保、发包工程支付担保、职工工资支付担保等制度。加强建设工程结算管理,遏止竣工不结算等拖欠行为。完善保证金制度,加快企业资金流转。积极培育建筑劳务市场,大力发展劳务企业。对新办独立劳务分包企业,自开业之日起2年内,根据其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地方财政贡献大小,由同级财政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规范建筑业企业的用工行为,规范建筑用工劳动合同签订和工资支付方式,建立和完善建筑业企业欠薪快速反映处理机制。加强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制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发展

1.评选行业“五强企业”。以企业年产值、税利等为主要考核指标,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筑业“五强企业”评选活动,由市政府予以表彰。

2.设立建筑业创优奖。建筑业企业获得“鲁班奖”,给予主承建企业50万元奖励;获得省级优质工程“钱江杯”或上海市“白玉兰杯”等省优工程的,给予主承建企业10万元奖励;获得嘉兴市级优质工程“南湖杯”,给予主承建企业5万元奖励。获得*市级优质工程“当湖杯”,给予主承建企业1万元奖励。建筑设计单位独立设计获得部级优秀设计奖前2名的,给予项目设计组10万元奖励;获得省级优秀设计奖前2名的,给予项目设计组5万元奖励。对创省级、嘉兴市级文明标化工地的主承建企业,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奖励。

上述奖项兼得的,按最高标准给予奖励。

3.设立主项资质升级奖。对新晋升为国家总承包一级资质、二级资质的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10万元;对新晋升为国家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二级资质的企业,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对新晋升为国家勘察设计类甲级资质的企业,奖励5万元。

4.设立市外市场开拓奖。建筑企业承接市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年施工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且对外工程比例达到30%以上的,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地方所得部分全额返还企业。对获得对外经济合作经营权资质并开展境外工程承包的企业,其当年完成境外工程营业额100-5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以上的,分别给予10万元和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5.设立市外企业入驻政策。对市外特级、一级资质在本市注册落户的企业,自赢利年度起3年内,根据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由同级财政比照工业企业引资政策给予奖励。

业务拓展奖励办法篇9

第一章考评对象

第一条县人民银行、银监办、银行业各金融机构、各小额贷款公司。

第二章奖励标准

第二条新增贷款奖励标准:

(一)对全县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每新增本外币贷款日均余额或新增表外业务的敞口部分(包含票据、贸易融资、国际业务)1亿元奖励3万元。项目贷款当年结算奖励资金。

(二)辖内金融机构引进辖外信贷资金的奖励按上述标准执行。

(三)每自主化解不良贷款1000万元奖励1万元。

(四)金融机构为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或争取政策性资金做出突出贡献的,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奖励。

第三条工作创新奖励标准:因金融工作经验做法被省、国家主要领导批示或在相应大会上做典型经验发言的,分别给予5万元、20万元奖励。本项标准只采用具有书面证明原件的最高级别进行奖励,不予累计。

第四条工作考评奖励限制:

(一)年底贷款额较年初净增量不低于1.5亿元、不低于各银行资金投放平均增长率、全年存贷比不低于70%等三项指标均未达到的不予奖励。

(二)大力支持工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投放资金占比不低于50%。

(三)针对出现临时生产经营困难、但具备较好发展前景的企业,经县政府或监管部门协调后,相关措施未执行落实并擅自抽减贷款的金融机构不予奖励。

(四)实行重点企业或重点项目银行资金运行保障预警机制,对违反预警机制的不予奖励。

(五)对投放不积极、行风评议差的单位酌情扣减奖励。

第三章考核程序

第五条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县金融办、人行、财政局为成员的考评小组,负责对各银行金融机构的调度考核,具体数据以县人行统计数据为准。

第六条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任务进度情况实行季度调度,半年通报排名。

第七条县金融办和县人行负责依据本办法核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关考评数据资料,汇总计算出年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考评奖金总额并提出分配方案,报县政府审批后实施。

第四章表彰奖励

第八条根据奖励标准和考核结果,确定对金融机构进行奖励。

(一)奖励资金的50%奖给各单位有关人员,其余50%由主要负责人支配。

(二)县金融办、人行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新增贷款指导性任务,且辖区内金融秩序良好,各奖励6万元。

(三)银监办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不良贷款控制计划,且完成贷款投放计划,奖励3万元。

第九条县委、县政府每年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表彰,并颁发奖牌。

第十条全县财政可调控资金根据考核结果,按新增贷款比例存入各金融机构;对贷款数额小的金融机构减少或取消全县财政可调控资金的存入。

第十一条县政府每年向各金融机构上级主管部门通报考核结果。

业务拓展奖励办法篇10

一、分层组织学习培训,在理念文化上与省分行对接

我行依次召开行长办公会、行务会对省行会议文件进行原原本本学习,在全行中层以上干部中首先统一思想;各单位负责人按支行要求,以早班会、下班会、制度学习会等三会形式,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定于在×月15号左右,用2天时间,组织全行中层干部以及分理处、营业部大堂经理进行一次业务培训活动,主要系统学习有关消费信贷、电子银行、贷记卡、理财服务等新型业务知识的省行文件、操作规程、管理办法等;定于在×月上旬召开全市农行员工培训会议,由支行领导和部门经理对省行会议文件分别进行宣讲。要确保上级行先进的理念文化和管理方法入脑入心,切实转变为推动××农行又好又快发展的生产力。

二、调整计划,在目标任务上与省分行对接

省行见面计划下达后,我行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论证,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将各项目标在原来基础上分别上浮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确保和省分行保持高度一致,并要求支行计划财务部以补充计划通知的形式,分解到各单位严格执行。

三、深化奖惩措施,在考核办法上与省分行对接

其一,加大当期计划任务完成的考评力度。在绩效工资和奖励工资的考核权重加大的同时,还要区分计划内和超计划两个部分严格按不同标准进行考核。其二,加大存款奖励工资力度。对超额完成上半年存款日均和半年净增计划的单位,按万分之五兑现奖励工资。存款奖励工资分二次兑现,其中“春天行动”"结束后预结一次,上半年考核结账时全部结清。下半年存款奖励工资按原定万分之三政策执行。

四、继续深入推进“春天行动”,在营销工作上与省行对接

在整个一季度,全行各单位投入到市场营销上的精力要一如既往,只能加强,不能有丝毫松懈。特别是各网点要坚决取消倒班制,按支行要求开足窗口,全天候、满负荷运转。

五、明晰发展方略,在市场定位上与省行对接

一是明确区域市场定位。其一,综合开发乡镇市场,调整乡镇网点职能定位,强化中间业务和信贷营销职能。大力提升乡镇网点的综合金融服务功能,加强乡镇区域市场的细分,抓住优势产业,抢抓优质客户,实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本外币一体化营销,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联谊、银政合作活动,积极应对信用社、邮政储蓄、村镇合作银行等同业竞争,以农行独特的信贷产品、中间业务和优质的理财服务制度,提高乡镇市场竞争能力,形成我行乡镇市场业务发展的绝对优势。其二,大力开发城区市场,城区金融资源相对丰富,同业竞争更趋激烈,我行根据城区网点属地原则,对城区营业机构的区域市场和辖内基本的目标客户群体进行了细分,落实营销责任。其三,联动开发区域市场。营业机构要加强与支行部门的对接,充分运用支行的资源开发辖区市场,加强与客户部门和产品部门沟通协作,提高市场开发的能力。支行业务部门要加大指导支持和直营直销的力度,注重发挥网点功能和职能作用,形成营销合力。

二是明确客户定位。其一,大力营销个人优质客户,建立个人优质客户信息系统,充分运用信息系统的技术成果。营业网点要设立贵宾窗口和非现金柜台,客户、产品部门要上门营销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相关的理财产品,对个人优质客户实施优质、优惠、优先的“三优”服务。其二,大力营销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紧紧抓住全省农行小企业试点行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传统优势,把中小企业作为战略性重点进行培育,按照市场原则和商业化运作模式,梯度式培育中小客户群体,促进中小企业业务快速、健康发展。其三,大力营销优质大客户,充分发挥前台客户部门、产品部门的龙头经营作用,以城区和重要集镇为重点,集中全行资源,全力开发和培植五大板块重点企业和外来投资的企业,大力拓展一批部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农行机构网络贯通城乡的优势,部门横向配合、系统上下联动,重点拓展电信、移动、联通、工商、地税、国税等成建制的“大系统、大集团”客户,政府机构客户、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法人客户,打造农业银行大客户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