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文化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6:39

劳动文化内涵篇1

关键词: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F01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16-02

马克思在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不仅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还将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内涵与外延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并对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两种扩大再生产类型的划分思想

马克思指出:“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按其实际内容来说,就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过程,而不论这种扩大是从外延方面表现为在旧工厂外添设新工厂,还是从内涵方面表现为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1]所谓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是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活劳动、生产资料要素)质量,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取得的,它是一种向生产的深度进军、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扩大再生产[2],人们也将它称之为“集约的”扩大再生产。而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扩大生产场所来实现的(即不靠技术进步),这是生产向广度的发展,也可以称之为“粗放的”扩大再生产。

其实关于生产规模的扩大是外延的还是内涵的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但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使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区别开来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法有无改进和有无技术进步,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是否提高,则是区别扩大再生产的外延性和内含性的基本标志”[3],这一点不明确,很多问题将无从谈起。有无积累和折旧基金都不能成为区别外延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标准,资本的积累只有用于“从内涵方面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才是内涵扩大,用于“在旧工厂外添设新工厂”则是外延扩大。而且发挥原有生产资本的潜能,即强调一定量的资本既可通过外延又可通过内涵的途径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个资本作为价值形成要素和产品形成要素的作用大小是有弹性的,可以变化的。”[1]

二、马克思关于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要素分析

在早期,社会生产以手工劳动为主的阶段和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当时经济的主要增长方式为外延扩大再生产。而当社会生产逐渐过渡到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都高度发展的全面机械化、自动化阶段后,对于两大部类的生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使得社会再生产须过渡到以内涵为主的方式来进行,这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篇的“货币资本的作用”一节里,分析不增加货币资本,也可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时,就详细分析了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有关途径,归纳整理为:(1)劳动工具方面:对于同一固定资本,通过增加使用强度的方法加速其周转。(2)劳动对象方面:对于生产上使用的自然资源(土地、海洋、矿山、森林等)和自然力,既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又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提高其使用率,“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1](3)劳动力方面:在同样的劳动力报酬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强度、改进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提高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4)劳动生产率方面: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形成新的资本材料,从而形成资本积累扩大的基础。”[1](5)资本集中度方面: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本的集中;生产资本的集中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6)资本周转方面:资本周转得越快,就越能实现较少的货币资本推动同一的生产资本,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以上六个方面,去掉其中包含的资本主义剥削的内容,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是适用的,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三、实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思想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而且包括把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4]。这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根本目的是相一致的,马克思关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思想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有:

1.技术政策方面。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必然要求。首先应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加强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并有机结合原有企业的技术潜力进行集成创新,引进别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更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才能从源头提高社会生产的水平。其次,技术改造应全面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5]。对于部门而言,第Ⅰ部类中的能源和交通部门应成为技术改造的重点,因为能源的质与量保障,交通运输力量的薄弱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同时重工业中的加工制造部门的技术改善问题也丞待解决,尽早改善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处境。再者,注重对技术研发的资金和体制支持,增强技术产权意识;注重对科研基金的管理监督,优化科学研发的奖励机制。在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日本,有人形象地比喻:日本每引进100美元的技术,会用200美元来进行学习、消化和创新,并且用自行研发的专利赚回300美元。

2.投资管理方面。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以提高投资经济效益为前提的,首先,投资新项目时,要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成果,改善劳动对象的质量及性能,节约生产原料,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等,取代过去一味地依靠增加人力、财力、物力来实现生产规模扩大的粗放型方式。其次,应注重对原有生产企业进行挖潜、革新、改造。从经济效果上看,通过现有企业挖潜、革新、改造来增加生产能力,比通过新建企业来增加生产能力,具有明显的优点[6],这通过充分利用原有企业在技术力量、经营管理、物资供应、协作关系等方面的基础,较快地达到经济产量和技术指标,从而实现利用较少投资额,就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这一点往往被我们所忽视,造成了大量社会生产资源的浪费。再者,重视投资生产的集中化和联合化即提高生产资本的集中度,这对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把握投资机遇、应对经济风险、获取投资收益起着关键性作用。最后,在生产组织管理方面,通过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化技术发展的企业管理体制以及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管理者、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是提高劳动效率的有效途径。

3.产业政策方面。内涵扩大再生产对产业结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强调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更注重产业结构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首先,需考虑产业的生产周转速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有些事业在较长时间内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在这个时间内不提供任何有效用的产品;而另一些生产部门不仅在一年间不断地或多次地取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而且也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的生产的基础上,必须确定前者按什么规模进行,才不至有损于后者。”[7]因此,对于那些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产品有竞争能力的行业要引起高度重视。其次,我们既应建设一批水平先进、装备精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要结合中国的人口资源优势,发展相应的外延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另外也应充分发挥服务行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再者,对于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部门应给予整治与淘汰,从而提高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劳动就业方面。首先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解决就业问题的长久之计在于广开生产门路,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向生产深度和广度进军的集约型生产。其次,从劳动者自身角度看,由于先进技术是依靠人来发明创造,先进机器设备也是依靠人来使用,离开了劳动者的劳动,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都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要素[8],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增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技术工人匮乏的现象十分严重。在7000万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比,相去甚远。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国家教育投入,提高科学文化教育质量,是发展生产的长久之计;既要大力发展正规文化教育,也要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组织协作能力以及技术熟练程度,是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5-396.

[2]刘国光.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9.

[3]刘国光.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7.

[4]唐龙.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J].当代财经,2007,(12).

[5]刘国光.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两个关系[J].财贸经济,1982,(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4.

[7]张淑智.关于社会主义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几个问题[J].财经研究,1981,(4).

[8]卫兴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理论参考,2006,(4).

劳动文化内涵篇2

[关键词]人力资本企业剩余劳动力

随着先进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作用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激励和约束人力资本,企业剩余的分配不仅在非人力资本之间进行,而且人力资本也逐渐参与企业剩余的分享,并且分享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迄今为止,对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人力资本的内涵、层次还没有统一的观点,众说纷纭。本文从劳动的分类、形成人力资本的条件来探讨人力资本的内涵。

一、劳动的分类

实证研究表明,同一企业内部不同类型的劳动参与剩余占有的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创业——领导型劳动者的劳动转化为股权的程度最高,其次是管理——专业型劳动;而作业型劳动一般很少有劳动转化为股权的情况。

按两个维度将劳动加以分析:第一,劳动的重复性,即劳动的内容与方式在不同时间里是否简单重复,还是每一次劳动都要涉及对新信息的处理与新情况的应对。打字员的打字工作可能是几乎完全重复的,而技术研发人员的研究工作则是因题而异,几乎每项新的研发都涉及大量“第一次”面对的难题。从完全重复到高度创新,不同的劳动可以排列出不同程度的重复或创新性。第二,劳动成效的可测度性,即劳动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进行定量的测度。搬运工的搬运数量是完全可以计量的,而研发人员的成果呢?就不容易衡量好坏了,不同劳动的可测度性或其反面,不确定性也可以从低到高加以排列。这两个指标组合,可以把劳动分类如下:

劳动的差异性分类图

劳动的创新性程度影响到该种劳动的供求关系,从而在两个方面影响其对企业剩余的参与。首先,具有高创新性的劳动,如创业家、企业领袖或发明家,其才能如同艺术家一样,相当程度上出自天赋或人生的特殊阅历,而不是学校或其他机构通过培训能够复制出来的。因此,这类劳动的供给有限,在关于自身收入确定的谈判中处于强势地位,反之,类似搬运工或收银员这样的劳动岗位,对普通人加以简单培训后即可胜任,故其供给弹性很大。其次,创新性高的劳动通常收入水平也高,而收入越高则承担风险的能力越强。

二、劳动力形成人力资本的条件

劳动力能否成为人力资本,能否享有企业剩余所有权的问题不能孤立地去讨论,而必须结合社会生产方式、企业性质和类型等因素综合考察。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劳动与资本的相对地位不同。在不同性质和类型的企业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可能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概括起来看,劳动力要转化为人力资本,需要以下条件。

1.要求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是发达商品经济的产物,劳动力如果不是商品,也就不会是资本。

2.劳动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再是体力,而是知识、经验、技能等脑力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与以体力为主的劳动能力不同,后者更多地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理上的产物,而前者更多地是由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投资形成的,是人们“为了形成生产性储存,审慎地支出了某些花费和牺牲(时间、努力、精力),这些花费和牺牲体现在人身上,在未来能产生服务,这种服务包括未来所得到的经济收益和个人在他终生都能得到诸如精神上的满足等消费性服务”。

劳动文化内涵篇3

劳动教育应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改革。其视野应当定位到孩子的一生成长,其内容应当超越基本的生产劳作技能和劳动意志品质,其设计应当进一步体系化、科学化、标准化,从而帮助学生为终身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准备。具体而言,劳动教育的新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和讨论。

一、劳动教育应适应“劳动”的时代变革

以往学界对劳动教育的探讨往往是从“教劳结合”的角度出发,将劳动等同于生产劳动。在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常被当成是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不热爱劳动等问题的手段。但这实则是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理解过于狭隘了,并在实践中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首先,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不明确。学校对加强劳动教育的责任感不强,家庭也没有明确的劳动教育理念,而社区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更不宜成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其次,劳动教育的内容过于机械和单一,无法课程化、体系化、科学化、标准化。这就使得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很难得到保障,教育内容的随意性太强,实施效果无法控制,更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测量,也很难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或联动;再次,目标简单、内容机械的劳动教育也无法吸引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增强其参与的主动性。

然而更致命的缺陷在于,这种劳动和学生未来真实生活中的劳动有着越来越明显的脱节趋势。传统观念中的生产劳动已经很难再适应信息时代的劳动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年前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里就提到:“根据技术进步的速度,许多人在一生的工作过程中将有几种不同的职业或经常变换工作地点。”然而,教育却很少能够帮人们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在中学阶段就应该进行普遍综合技术教育――这种教育可以保证职业的流动性并将引向终身教育。”[2]科技的发展极大加快了劳动分工和转化的速度,劳动变得更加专业、精细和多样化,同时也有着更快的更新和淘汰率。相应地,人在一生之中变换职业的几率也越来越大。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早年的劳动教育中所了解和学习的劳动技能,与其成年后真正的工作需求大相径庭,从而使劳动教育的意义受到很大损害。

随着21世纪无人化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人类劳动本身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直接被间接劳动、体力被脑力劳动,重复性被创造性劳动所逐步取替,将把人类劳动推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3]劳动教育应当能对这些历史性变化作出及时回应。尤其是通过劳动教育来缩小、而不是保持甚至加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分野,这是劳动教育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使命。然而,这并不能通过一味地引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各种体力劳动、家务劳动来实现,而应建造起联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桥梁,在劳动教育中兼顾二者,并实现更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和掌握两种劳动之间的差别与联系。过分强调劳动教育中的“生产劳动”属性,不仅容易误解未来“劳动”的性质,还会强化劳动和闲暇之间的对立。对于个人来说,劳动是通往自由和个体解放的途径,是通往更美好生活的途径,它和闲暇并不对立。如同杜威所说,“我们若以有一种教育系训练人民使能胜任有益的工作,另一种教育则专为使人享受其所有闲暇,其结果必产出社会的阶级区别。须知谓教育仅为给与人以工作技能之训练,实系一个错误观念;同时当并注重利用及享受闲暇方面,然后教育目的始完。”[4]

因此,当我们反思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劳动”有更为宽泛的、更具时代性的理解。对“劳动”的内涵阐释决定了学生所需要的劳动素养,也直接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其中既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个人价值。它结合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始终,形式多样而变化迅速。而劳动教育,则应针对未来的劳动特征,为每个学生未来的价值创造提供充分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劳动教育应聚焦于那些本质的、共性的劳动内容,聚焦于核心技能的培养以及学习、劳动能力的提升,聚焦于职业精神和伦理的训练,以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劳动环境。

二、劳动教育应包含更丰富的技能

1.生活技能

良好的生活是个人劳动的最终目标。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直接指向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应当更加贴近真实生活,帮助学生学会生活,掌握更好的生活技能。这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相近,即“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5]这一生活教育理念明确地提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为更好的生活服务,对于劳动教育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我国于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包括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也把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备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作为重要内容。

生活技能首先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活动,可以通过社会活动课或劳技课来实现,日本中小学里的“家政”学科即提供了很好的范例。[6]但在此基础上,劳动教育中还应包括更高层面的生活自理技能,如选择和创造喜欢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对生活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树立合理的财富观和消费观等。不仅要让学生未来能够“活着”,而且要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2.职业技能

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应有助于其长远的职业发展,因此应在劳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首先体现为择业技能。应当帮助孩子更好地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并尽早开始相应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择业技能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中极为欠缺的一项内容,直接导致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普遍迷茫不知所措,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为此,劳动教育可借鉴西方的“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了解和体验不同的职业内容,更好地树立职业方向。

其次,职业技能还包括学生在未来职场上的各种实用性技能。有研究指出,对于21世纪的学生而言,传统的“三R能力”,即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和计算(aRithmetic)虽然还是在学校和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功的基础,但一套新的“四C素养”的能力已经被推到了前沿,即创造和创新(Creativityandinnovation)、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CriticalthinkingandproblemSolving)、人际沟通(Communication)和与人合作(Collaboration)。[7]相似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也一再强调,21世纪里对于终身发展而言,认知性技能(Cognitiveskills)和非认知性技能(non-cognitiveskills),包括开放性、自觉性、外向性等,有着同样的重要性。[8]显而易见,无论是实践创新精神、责任感和自控力、批判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还是各项非认知性技能,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都需要劳动教育的介入来生成和培养。这就要求劳动教育极大地拓展思路,围绕这些重要技能来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完善学生的技能储备。

三、劳动教育应培养更好的公民

现代社会中的劳动是一种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的活动,其参与者和受益者,不仅是个人与家庭,更是外部的社区和广大社会。因此,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一直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然而在当前,随着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和公民教育理念的传播,学生不止应成为一名劳动者,更应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能够拥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热情,拥有积极的社会认同和关怀,具备宽容、开放的心态和理性思考、?q论、批判的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专门对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认同国民身份、崇尚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等素养作了阐述。公民教育以往常被归于德育的范畴,但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劳动教育本身就能体现出显著的公共性,为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仅在德育层面上学习讨论而缺乏动手实践的公民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低效的。而劳动教育的实践取向可以很好地进行补充。因此,公民教育应成为劳动教育的另一项新的内涵,应通过劳动教育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和社会,从动手实践和切身反思中提升其公民意识、品格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宽容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从而把公民教育落到实处。这在当今青少年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淡漠、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退化的情况下,有着格外紧迫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较之以往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它面向未来,从时代需求中积极挖掘新的内涵,了解未来劳动的基本性质和需求,把握学生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劳动技能、意志品质和公民精神,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革重构,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帮助学生在长远的人生中更好地劳动,更好地生活。具体而言,劳动教育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学科建设上,应将劳动教育科学化、体系化。劳动教育是否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世界各国的做法不一,并无定规。但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依托于一套成熟、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对于在实践中常被边缘化的劳动教育尤其如此。因此应在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形式、评价方式等的基础上,结合各校实际,逐渐建立起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为劳动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劳动文化内涵篇4

关键词:就业增长经济增长非同步性

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个主要目标。就业是民生之本,而经济增长又是就业增长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持续增长,1982年GDp为93.22亿元,2011年为14359.88亿元,其总量增长了154倍,年平均增长速率为19.22%;但是在这一时期内,就业人数由762.4万人,增加到1249.3万人,其总量只增加了1.64倍,年平均增长速率为1.83%。可见内蒙古的就业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经济增长远远快于就业增长,且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已经越来越乏力。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发展阶段向中低速发展阶段转变,内蒙古表现的更为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内蒙古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将会呈现出何种变动关系?怎样才能推动就业与经济增长互促共进,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内蒙古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检验

本文选取1982-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单位亿元)来描述经济增长,就业人数(单位万人)来描述就业增长。应用时间序列相关知识,用eViews6.0软件对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关性做实证检验。具体分析步骤:平稳性检验,线性回归模型,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回归模型修正,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以1njy为被解释变量,1ngdp为解释变量,用oLS回归方法估计回归模型,来分析内蒙古1njy和1ngdp之间是否存在着协整关系。通过对异方差和自相关处理后,得到的回归方程为1njy=6.523091+0.059141ngdp。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统计量值为-4.163345,小于相应临界值,从而拒绝H0,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并且1njy和1ngdp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即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是长期均衡关系的,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增加1%时,所带动的就业增长约为0.06%。

通过以上的检验,我们可以看出内蒙古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估计回归获得两者之间的一个相关系数,但是相关系数不同于因果关系。回归模型中将GDp作为解释变量,就业作为被解释变量,但是实现上究竟谁是因,谁是果?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检验结果表明,内蒙古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就业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经济增长不是就业增长的格兰杰成因。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不能有效地促进就业的增长。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1982-2011年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有效带动就业的增加,即内蒙古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表现为非同步性,就业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经济的增长并没有使得就业也同步增长。

二、内蒙古就业与经济增长非同步性的原因分析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了解到了内蒙古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同步性。下文我们将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资本积累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等理论深入剖析这种非同步性的原因。

(一)技术进步挤出就业

马克思认为通常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而增长,但是“资本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因此在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对新增工人需求的减少,这些都只是相对于所追加资本的质的方面而言的,即通过新增资本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是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会导致对工人需求的增加。这样,“资本在两方面同时起作用。它的积累一方面扩大了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工人来扩大工人的供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的压力又迫使就业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的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劳动供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的运动成全了资本的专制。”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使得部分工人从物质资本中“游离”出来,同时资本家就会凭借这部分相对剩余人口所形成的外在压力,加大对就业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剥削程度,使工人阶级生活状态逐渐恶化。但是反过来说,这也进一步加速了产业后备军的生产。

内蒙古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表现为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设备,技术对劳动力的排挤效应已经显现。原因在于技术进步促使企业广泛地用资本来替代劳动,同时由于技术路径的选择没有充分利用到内蒙古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导致企业不断偏向由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使得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进一步导致了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最终使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大于“拉动”效应。这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也是造成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就业非同步增加的原因。

(二)产品创新不足阻碍就业增加

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积累的增进虽然使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量减少,但是决不因此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从单个生产部门看,只要该部门资本总量的增长快于资本构成的提高,就业人数也是会绝对增加的。此外,在资本积累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往往是由于新机器的使用,“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劳动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因为,大工业下机器的使用会创造新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新的产业部门,还会创造配套的产业服务,使产品生产呈现多元化,扩大社会的就业需求,从而对就业产生创造效应。因此这也是我们以后不断增加就业的一种方式,不断创造新的产品,不断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不断增加新的行业,增加新的就业。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发现矿产136多种,占全国发现的矿种的80%,但开发利用的矿种仅有112种,占全国矿产种数的48%;截止到2012年,已探明天然气产地23处,地质储量100013.95亿立方米,技术可采用储量5798.26亿立方米。但是资源转化率走在内蒙古全区先例的鄂尔多斯,其煤炭的就地转化率却是10%,其他资源转化率情况也大体相同。内蒙古沙地多,同时沙柳、红柳、旱柳等沙生植物也比较多。每亩沙地灌木年均生物质产量约为0.5吨,进行生物质发电,大约1.7吨沙地灌木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发热量,所以成千上万亩沙地灌木林就可以成为可再生的绿色煤田了。但是,目前有关沙地绿化和改革、沙草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不充分。

综上所述,内蒙古目前还没实现矿产、煤炭等资源的深加工,没有实现就地转化以及综合利用。相应的产品没有创新,产业链条没有延伸,没有扩充新的行业,没有拉动新的就业。我们应该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天然气等资源优势,统一规划,集中布局,上下游结合,分阶段实施,有步骤地推进天然气煤炭等化工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不断研究延伸天然气煤炭等化工产业链条,提高天然气利用的附加值。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就业

依据内蒙古统计年鉴相关资料,三大产业中1982—2011年第一产业的GDp由33.32亿元增加到1306.3亿元;第二产业的GDp由37.21亿元增加到8037.69亿元;第三产业的GDp由22.69亿元增加到5015.89亿元。总体上看,第二产业明显快于第一、三产业,且第一产业的GDp相对增长最缓慢。

运用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内蒙古的第一产业主要是农牧业,由于内蒙古地区地势宽广,生产方式也是分散型的,农牧区生产发展缓慢,技术比较落后,不利于产业化经营和建立整个生产链,拉动的就业也是最小的。第二产业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本身是资本密集程度比较高,且与内蒙古地区的资源禀赋有关的行业,主要是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这些行业无核心的产业竞争力,以粗放形式发展为主,且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是有限的;同时第二产业是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最集中的产业,也是国有经济最集中的产业,所以作为国有经济为主的产业,劳动力就业很稳定,很长时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一定意义上说,就业人员的数量也是有限的,故而拉动的就业效应也是较小的。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但是第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所以总体拉动就业的效应不是很明显。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旅游文化产业,其发展比较滞后。总之,内蒙古西部大开发以来,第一产业劳动力是难以有效转移,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使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有效带动就业的增加,即就业与经济增长非同步。

(四)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效应大于外延式效应导致就业减少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分析了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并且把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现实中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是同时存在的。当企业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时,就会不断追加投资和增加劳动力数量,这样就会带动就业的增加;当企业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时,依靠生产技术进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就业,没有带动就业的增加。实际上依赖于两方力量的大小,即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拉动的就业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拉动的就业之间的比较。如果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拉动就业的效应大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拉动的就业效应,那么就会表现为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如果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拉动就业的效应小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拉动的就业效应,那么就会表现为经济增长,就业减少。

实际中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往往是交叉在一起的。在外延中有内含,在内含中有外延,因此我们不能区别开来分析。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2版的相关资料,计算得到2001—2005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4.2%,2006—201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7.3%,可见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在下降,说明其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在逐渐地减少,通过前面的分析了解到投资力度的减少,会使得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减少,进而使得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带动的就业效应减少,这也意味着内蒙古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带动就业增加的效应逐渐减弱。

2001—2005年内蒙古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5.7%,2006—2010年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的平均增速度为41.3%,可见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在上升,说明其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的力度在逐渐地增加,那么通过前面的分析了解到科研经费的增加,会使得生产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增加,进而使得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带动的就业效应增加,这也意味着内蒙古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带动就业减少的效应逐渐增加。这两种相互作用力度交叉在一起,最终会导致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拉动就业减少的效应为主导,即内蒙古经济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就业的相对减少。

(五)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制约就业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经济以外所有的所有制形式与经营方式的总称。民营经济的覆盖面广,就业门槛低。内蒙古民营企业多涉及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行业和领域,同时民营企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创造产值相对较高,有利于扩大就业。依据内蒙古2012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城镇民营经济拉动就业人数2000年是29万人,2011年是344万人,乡村民营经济拉动就业人数2000年是434.2万人,2011年是561.5万人。相比较而言,2000—2011年间,国有单位总就业人数是由398.4万人下降到了343.8万人,民营经济总就业人数由463.2万人增加到了905.5万人。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数超过了国有单位。但是目前内蒙古民营企业总体上规模小、产品雷同、产业层次较低,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水平不高、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在市场上地位不高、竞争力不强。2009年内蒙古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只有139万元,90%以上的民营企业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第三产业,70%的民营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80%的民营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制约着有效吸收就业的能力。

三、相关建议

根据内蒙古的实际发展状况,首先,不断创造新的产品,增加新的行业,实现产业链的内涵深化和外延延伸,拉动就业的增加。内蒙古地区拥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因此我们可以不断拓展和优化第二产业,增强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提高产品的升级换代,并提高附加值、深度加工和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相关企业的多元化,寻找和培养新的产业,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以及民营经济。我们要寻求比较优势,建立优势特色支柱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民营经济的规模和档次,引导落后地区的企业向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即也可围绕草原、沙漠、边境、民族风情和文化遗迹等主题发展文化旅游等产业,进而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有效拉动就业的增加。最后,完善劳动力市场并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提高在职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并不断扩大知识技能面,使之及时迅速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建立高效、完善的劳动力管理与服务体系,促进劳动力自主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实现用人单位和就业者之间的完美对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曹霞.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差距——以内蒙古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

[3]李相合,曹霞.内蒙古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分析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1(4).

[4]郝小新.河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2(4).

劳动文化内涵篇5

论文关键词:职业素质;职业精神;高职教育

伴随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经历了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的嬗变。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将职业素质作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的重要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曾请著名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追踪调查了2009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2933份有效调查样本证实: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通用职业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因素。

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它包括两大层面,一是技能层面,二是精神层面。从中国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这十几年来看,学生专业与职业技能素质培养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学生的精神素质、尤其是职业精神培养却远远落后,这表现为职业精神内涵的含糊不清和实际教育过程中的非系统性,这与社会对“职业人”的需求远不相称。因此,本文打算就高职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索,以期能对完善中国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产生积极意义。

一、国内职业精神教育研究及实践状况分析

素质教育理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中国盛行,但将素质教育引入国内高职教育则相对较晚。2000年时任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的张铃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撰文呼吁在高职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之后,关于高职素质教育的研究日渐增多,关注点集中于高职素质教育内涵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代表作为翟惠根的专著《职业素质教育论》,他明确提出职业素质的技能层面和精神层面。在他之后,不少研究者把焦点放到如何在高职院校实现素质教育,特别是其精神层面的要求上。大多数研究者将职业素质精神层面的内涵笼统理解为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研究内容主要为三方面: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职业道德的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实现的途径。

从2005年开始,职教研究中开始有人使用“职业精神”一词,详见孙锦茹等在《职教论坛》2005年第4月发表的《日本职业精神教育的启示》一文,他们在叙述日本经验时使用“职业精神”,但是提及中国高职教育届应该学习日本的方面时,又是用“职业道德”,似乎职业道德就是职业精神。2007年前后,高职教育界有专业人士开始对“职业精神”进行专门探索,主要研究职业精神对于高职教育的意义。在这些相关研究中,不少文章对“职业精神”内涵有较为简洁的界定,且多认为职业精神是与职业相关的精神状态,包含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和职业作风。这类界定触及了一些本质,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但论述的严谨度和逻辑层次均待提升。

纵览以往研究,不难发现它们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我国现有的大多数相关研究作品,没有使用“职业精神”一词来表达职业素质的精神层面要求,而是习惯性地以“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等词代指其意。而且在“职业道德”、“职业伦理”的使用上,常常混用,似乎两者毫无差异。这恰好反映了我国高职职业精神教育缺乏整体系统性思考,表现为教育内容上的相对狭隘和实际训练中的空洞无物。还有一些研究,则将职业精神的内涵定得过于宽泛,如将职业技能作为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不少高职院忽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课程和活动较为单一,甚至有些学校将职业教育等同于专业证书+毕业证书教育,将职业精神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业指导教育”课+“毕业实习”。就业指导教育多方法论指导,实质的精神层面的教育基本依赖于一门课和一两个月的实习,“道德与法律”课主要是基本价值观教育,职业性并不突出,实习教育通常又比较短暂,且大多在临近毕业时进行,应景意识明显,易造成职业精神教育流于形式,结果是毕业生职业精神匮乏。

二、西方职业精神内涵研究与借鉴价值

职业本是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产物,是世俗生活中人们谋生的手段,在漫长的西方封建社会里,职业被赋予的价值含义与其说是服务性和生产性的,还不如说是基于血缘、家族传统、阶级层次而来的被动身份象征。在中国,职业俗称“营生”,被看成是小人赢利的手段,劳动一贯被官僚和士大夫们所轻视。在西方,职业的价值一如东方,它在宗教圣坛里找不到应和之声,传统基督教教义反对盈利性工作,认为劳动只是为了维持人类生活所必需,并无精神价值。因此,职业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难以保留一席之地。可以说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当时的情况是有职业而无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精神。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宗教改革之后,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城市化和全球拓殖运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改变。一种积极‘入世修行’的人生信仰开始主导人类对生命的理解,对财富、牟利、工商业等经济活动人们也给予了有力肯定。”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让很多底层百姓看到了自己诚实劳动的社会意义,职业除了工具性意义外,更多代表着宗教价值——天职。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为职业是同胞之爱的外在表现,是上帝允许的唯一生存方式,是个人道德生活的最高形式。经过路德的改造研究,职业成了来自上帝的Calling——一种召唤。职业的身份与等级差别在信仰中慢慢消解,职业的神圣性却在渐渐上升,甚至“每一种正统的职业在上帝那里都有等同的价值”。人们将敬职、勤勉、忠诚工作看成是崇敬上帝的表现,而懈怠、马虎敷衍对待工作是对上帝的亵渎,应受到批判与惩罚。职业的精神内涵因此逐渐生长,并且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看来,已经成为一种显示资本主义活力所在的资本主义精神。韦伯界定的资本主义职业精神作为一种信仰层次的激发机智,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世俗劳动品质的提升。但是,从信仰到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理性行动准则,西方其实也走过许多曲折的路。特别是在追逐财富过程中的失序现象比较严重。比如商业欺诈、信用欺诈等,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为此,西方社会不得不通过民间和政府手段,强化民众的资本主义职业精神。从上世纪初,社会工作领域开始了对职业的专业性规范,重点放到职业的精神领域,职业伦理的研究与建设成了学界和行业协会关注的焦点。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工作领域的职业伦理规范已经比较完备,而社会其他领域的职业伦理研究日渐盛行,特别体现为商业领域、医疗服务领域等。学者们也展开了伦理是否可教,如何教等方面的探讨,欧美学术研究型院校和技术与职业类院校将职业伦理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更多学者开始从学科专业的角度研究职业伦理教育模式。这带来的结果是西方社会对专业伦理的教育比较系统,而对普世的职业价值观不是非常重视,这与西方国家强调宗教对人一般价值观的影响以及信奉多元主义理念有关,但随着科学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宗教在年轻人精神世界的地位呈现弱化态势,因此,西方职业精神教育也就体现出相对的狭隘性。尤其是,当今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人的职业随时可能发生改变和转换,过于突出专业伦理教育,对于现代社会的职业迁移并非利好。

另外,英美等西方国家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社区学院都会和中国一样提供一些与职业相关的课程,对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与职业情感均有所裨益,有些特别的设计值得我们借鉴。

三、高职职业精神内涵新论

对比国内外研究层面与教育实践层面的现状,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对职业素质的精神层面界定过于宽泛,造成内涵混乱,并不适合中国高职教育为现代工商业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需要为高职职业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人的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价值观、人生观等诸多观念的体现。而职业精神是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是一种稳定、持续、成熟的充满职业尊严感、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的职业价值观和工作态度,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专业技能和创新潜能的精神动力。职业精神虽然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但是精神活动具有经验性、承接性与改进性特点,它可以提早干预,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展开职业精神教育。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高职职业精神教育实质上就是针对高职学生而展开的职业精神教育,旨在帮助准职业人才回答清楚:我是谁,我要为谁工作,我工作的意义在哪里等问题,其内涵应包含:劳动价值感悟与职业的人文理解、“职业人”必备的职业道德行为,特定专业人员的伦理规范与训练、职业精神实习训练等四方面。转贴于

(一)劳动价值感悟和职业的人文理解

职业本质上是劳动,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生存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职业精神最为基本的要求是,从业者或准从业人员要对劳动建立起价值认识,并对职业之于生活和人类生存的意义能够有所感悟,具体体现为两方面:一是要建立起劳动价值观,承认劳动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二是肯定劳动的审美意义,在生活中尊重并褒扬劳动。

所谓劳动的价值观,就是以劳动作为人生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的价值观。劳动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劳动改造并创造社会财富,社会的进步赋予了人劳动的价值。马克思认为人类有意识的劳动创造了美,因为自由的创造能带来创造美,从无到有的生产能获得满足美。因此,劳动的过程是美的,劳动的结果是美的。诚然,赞叹劳动的美学价值,并不否认劳动的功用价值。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要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劳动,这里有强制的意味,但更有勇于担当责任的大气之美,这是人“义”之体现。

当下,消费主义盛行,劳动与消费相比,似乎后者更有吸引力,大众传媒渲染的也多是消费美学,对于劳动之美的展示少之又少,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和价值偏差,忽视劳动之美,甚至将劳动看成是卑贱者的专利。因此,在年轻学子求学过程中,进行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审美教育是最为基本的教育。为此,或潜移默化影响或课程化教育去加强劳动价值观和职业的人文理解就变得格外重要。

(二)“职业人”必备的职业道德修为

如果说劳动审美和劳动价值观,是人人需要具备的话,那么职业道德则是职业人必备的品质,也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涵。现代职业道德,接近于中国传统中的“诚”、“礼”、“义”,即在为他人服务和工作过程中要做到诚信明礼、公平正义。在人际交往中讲求团结协作、互利共赢。在西方,职业道德接近于资本主义语境下的“责任”,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它是一种对职业活动内容的义务,每个人都应感到、确实也感到了这种义务。”韦伯的话实际上表达了职业道德的有两层意义:职业道德既是社会对职业人提出的综合性要求,也是职业人应该明确认知的与职业相关的道德。

具体来说,职业道德既体现为所有职业人都需要具备的职场基本道德素质,也体现为与特定职业相关的规范和道德。职场基本道德具有普适性,当前,主要体现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平正义、乐于奉献等,这些品质具有很强的迁移性,适用于任何一个行业,它是职业人职业品质的基石。这些品质有些伴随人的成长,已经打下了早期烙印,比如勤勉、忠诚、公平等,但在其规范性、系统性以及道德冲突的处理方式上,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有很多文章可做。

(三)特定专业人员的伦理规范与训练

职业道德并非天生具备,就像职业人也来源于人的角色转变,这些道德品质的形成更有赖于韦伯所说的后天教育与影响。而对于专业性强的职业领域而言,专业伦理规范训练则是职业精神必备的内容。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通常被称为专业人员,即该行业“可被取代性”比较低,通常情况是被取代性越低专业程度越高。他们一般要经过社会的专业培训,或拥有执业执照,这些人与社会大众相比拥有更多的有关某个领域的知识或能力,并能提供专门的服务。对专业人员来说,他们职业行为的正当性必须有专门的伦理规范与标准,旨在防止相关人员滥权侵害社会。所谓专业伦理,是专业团体和组织,为体现该专业领域的要旨、价值理念和服务精神,并规范从业人员而制定的价值判断基础和伦理规范。它通常包含四方面:共同的职业理想、指导性伦理守则、规定性伦理制度以及对违规者的制裁。具体内容涉及这几方面关系,如:与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与上司之间的关系、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与行业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与前文提到的普适的职业道德相比,专业伦理规范具有专业性强,细致程度高,与实务关联度高,但适用人员相对狭窄的特点。中国的专业伦理规范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大多数专业领域均建立起了专业组织和基本专业伦理,高职教育可以通过与相关行业展开合作,对专业性强的专业展开必要的专业伦理规范教育,这将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迅速找到职业定位,更好服务社会。

(四)职业精神实践训练

职业精神不仅是抽象理论,而且应该是实践文化。加拿大亚伯达大学人类生态学家伯纳J.斯柯瑞尼克和其学生瓦尔·金杰斯基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被访者的职业精神形成于工作过程中,其比例高过“与生俱来”、“受某个特定事件刺激”,因此职业精神是与具体的职业场景相关联的精神,离开实践场所,职业精神便无从谈起。因此,职业精神的内涵应该包含建立模拟场景,激发并训练相关职业情感的过程。具体到职业教育中,如果只进行理论的职业道德与专业伦理的讲述那么这种职业精神是虚幻的,与真实难以接轨的。必须把这类理论的教育放到现实情景中进行锻造。这类锻造属于情境教学法的一种,这是过程是对抽象职业精神理论的再校正,通过不特定的情境,意想不到的矛盾的挑战,来让学生对职业精神的内涵进行进一步实证。比如,对于劳动的价值,虽然自己阅读、教师讲授均能让学生产生某些认知,但这些认知,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发挥立体的感官效果,并内化为实质的感悟。所以职业精神的实训应为职业精神内涵的一部分。

劳动文化内涵篇6

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导广大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正能量”。当前,加强工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工会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二者又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好工会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认清工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正确把握工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

要想捋顺工会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认清工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理解好、把握好工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内涵。

性质是决定文化内涵、外延及特性的关键性因素。依据性质来研究文化,需要体现出以下三方面原则:首先,要体现出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本质属性。正如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在《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同志关于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一文中所指出的“六个必须”,“工会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必须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必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会建设。这“六个必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会的工作职能,为我们明确工会文化的内涵提供了基础导向和依据;其次,要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工人阶级走向更加光明未来必由之路这一时代主题;第三,要重点体现出“以职工为本”的基本思想,要涵盖培养职工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努力增加职工福祉等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工会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工会组织的性质和特质为出发点,充分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而展开的各种工会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热情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它涵盖了职工的民主管理、素质教育、技能培训、法律维权等多方面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需要,是建设“以职工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的需要,更是工会建设“职工之家”,当好职工“娘家人”的需要。

所谓企业文化,是一种形成于企业内部,由企业组织自发创造的群体性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对企业文化研究的浪潮兴起至今,人们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对于企业文化概念更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近几年来,西方学者们又陆续对企业文化的概念意涵提出了新的理解。观点虽多,总结起来,至少有以下三点一致性:第一,强调人本理念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把企业构建成人人都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命运共同体;第二,强调具有共同的价值观是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使企业文化内化为指导员工和企业行为的哲学;第三,强调企业文化外在表现的非物质性。由此可知,西方学界对于企业文化内涵的研究多是以企业的管理哲学、管理行为为基础,从观念意识形态处着眼。他们强调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念,赋予价值观以生命,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职工的群体意识和外在表现。在我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但其一经传入,便迅速成为经济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国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总和。据此,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并为企业职工所了解及遵循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以及反映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等。企业文化要与企业内在要求相结合,要适应企业在不同成长周期发展的需要,要处处体现在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

二、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工会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1.理清工会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从工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上看,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从工会文化的内涵来看,工会文化代表的是企业职工的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工会工作是以职工利益为出发点的,因此,其在建设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维护广大企业职工的基本需要、基本权益。这一点与构建“以职工文本”理念的企业文化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其次,从企业自身发展的目标上看,二者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企业而言,它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这就导致它的文化内涵中势必要体现在它的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体现在它的人财物产供销六大环节中。它反映的是对企业群体意识的控制,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需要,具有很强经济性和管理性的文化形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利益的最大化。显而易见,这与工会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是有区别的。

所以,从企业角度出发,企业文化是涵盖着内部工会文化,并对工会文化的宗旨和目标具有硬性的强制力量,而从社会的整体角度出发,工会文化又包含着企业文化,二者之间是一对相辅相成,典型的对立统一体,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二者间的关系,使其在操作层面上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工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

2.创建“以职工为本”的企业文化,工会负有重要责任

工会的地位和作用是始终与党的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始终与我国工人阶级历史地位和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市场形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一些企业管理者们就认为,小微企业发展靠得是义气,中型企业发展靠的是制度,大型企业的发展靠的是文化,也就是说,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一定要形成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规章制度,进而发展演变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文化,走一条义气―制度―文化的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工会要充分发挥其属性和特征,通过引导企业挖掘自身特色、吸收借鉴优秀企业成功经验等方式,使企业形成一套通俗易懂、易于易记、、朗朗上口的共同价值理念,从而使职工能够真正接受、主动呵护、自觉践行。

3.创建“以职工为本”的企业文化,工会文化具有独特优势

众所周之,工会文化建设内容形式丰富,活动阵地、活动载体众多。通过开展多种贴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的活动,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步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职业风尚。同时,工会还担负着联系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的职责,通过大力宣传这些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可以起到弘扬爱岗敬业、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劳动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主体,其身上所展现的精神财富更弥足珍贵,是企业精神的真正体现,更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创建“以职工为本”的企业文化,务必发挥工会文化的优势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主流文化和主流声音是致富,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忽视了企业职工应有的权益和声音,压制职工维权活动,有意淡化工会组织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致使工会不断受到排挤、备受冷落,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工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也严重缺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企业要想追求长期竞争优势,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行业翘楚,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自身文化建设,那么它的经营理念、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就会因缺少共同的价值观念而被企业职工束之高阁,而其总体战略目标到最终也只能成为看得见、摸不着的海市蜃楼。可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元气”,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引擎”。同样,充分发挥工会文化的作用,对于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提高企业内部向心力、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应着力在以下四点上下功夫:

一是在宣传造势上下功夫,推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工会文化的建设要非常重视和强调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和造势。要把宣传造势当作培育企业共同价值观念的过程,当作提升企业凝聚力的过程。要充分运用和借助各类宣传载体,大造声势。通过宣传一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先进事迹和所体现出的企业精神,达到宣传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知名度的目的。在宣传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底蕴只有通过职工的道德行为规范中才能体现出来,尊重职工首创精神,树立创新典型,从而提高职工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为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发挥好主力军的作用。

二是在教育培训的上功夫,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人本企业文化理念告诉我们,只有重视企业职工的知识水平、职业规划、工作技能和敬业精神,才能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才能给予企业发展以最大的动力。因此工会要积极开展对职工的技能和文化培训,推动企业重视员工职业生涯成长,重视对员工的技术和文化培训,要结合工会自身特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经济技术活动,要善于总结经验,多给职工展现自身才能的舞台,并从中发现职工的闪光点,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劳动文化内涵篇7

关键词:农业美学;农业旅游;文化品读;研究

农业旅游的文化品读,指的是在农业旅游的过程中,对农业旅游景观中所蕴含的文化进行解读、理解,并从中获取情趣的过程。本文拟研究的就是这一问题。

一、农业旅游景观的文化存在和表现

农业旅游景观文化的存在和表现是其品读的前提,因此,很有必要揭示其存在和表现。

(一)农业旅游景观普遍存在着文化

关于农业旅游景观,笔者的定义是:农业旅游景观指的是以农业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田园、水域和环境(包括整个农村地区的道路、城镇、集市、村庄、厂矿和自然环境等)为载体,以农业物质产品生产为内容,以农业审美产品生产为形式,可进行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吸引物,可分为农产品、作物植株、田园、自然、人文、农舍、村庄、农业劳动工具、农民生活用具、农业劳动、农民生活与活动和乡村等12类型景观[1]。其实,这些景观普遍存在着文化。因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无不淀积、形成相应的文化,农业旅游景观自然也一样;同时,人们在营造农业旅游景观的过程中,往往有意识地赋予相应的文化内涵,以便其更具文化性、审美性。农产品景观的文化存在。富士苹果是一种苹果品种,但是,透过它,可以看到它的名字由来,看到它的原产地,看到日本那美丽的富士山,这就是文化,就是农产品所蕴含的文化。作物植株景观的文化存在。糯稻,是水稻两大类型之一,但是,它蕴含着稻文化,存在和表现着稻文化,通过它,可以品读出一系列的稻文化,可以看到亚洲人心灵的归宿[2]。田园景观的文化存在。在沈阳,稻农用9种不同颜色的彩色水稻组成的巨幅稻田画《孙悟空大战哪吒》。这些稻田既在生产着稻谷,也在通过栩栩如生的图画,说述着孙悟空大战哪吒的故事[3]。自然景观的文化存在。黄山是一著名的山岭,更是一著名的旅游景区,那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无不叫绝于世,还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景点、景物。那棵闻名遐迩的迎客松,无不以其独特的造型随时迎接着客人的到来。人文景观的文化存在。以上景观尚存在着文化,人文景观就更不用说了。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出生地,无不遗存着孙中山生活、活动的痕迹。通过它,完全能对孙中山有所了解。农舍景观的文化存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为生活于中西两地的开平人所建,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建筑文化。通过它,不但可看到中西文化的融合,而且可看到开平人中西两地的生活。村庄景观的文化存在。开平市自力村是开平碉楼相对集中的村庄,或者可以说,该村庄的开平碉楼具有集中性、代表性和典型性。如果说通过一座开平碉楼就能品读中西文化的融合,品读开平人中西两地的生活的话,那么,通过一条具有集中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村庄,则更能实现品读之目的。农业劳动工具景观的文化存在。农业劳动工具往往用比较坚硬的材料来制作,如石料、铁料等,因此,往往经得起日晒雨淋,经得起岁月的流逝,从而能成为农耕文化、农业文化、民俗文化的比较理想的载体。石锄就是这样,制作于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记载着原始农业文化。农民生活用具景观的文化存在。农业劳动工具是这样,农民生活用具也是这样。南海一号上的瓷碗、瓷盆等既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辉煌,也烙印着宋代人民的生活。农业劳动景观的文化存在。在农业劳动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是与农业劳动有关的文化活动,如求雨、开镰仪式等。无疑在传统农业劳动中,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农业劳动文化是男耕女织。农民生活与活动景观的文化存在。农民生活与活动更是处处存在着文化,而民族歌舞则将农民生活与活动文化推向极致。芦笙舞,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苗族传统民间舞蹈,其源于苗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通过它,可以看到苗族人民的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乡村景观的文化存在。大凡乡村都由田园、村庄和自然三大块构成。既然田园、村庄和自然都存在着文化,那么,乡村自然存在着文化。不过,作为乡村文化,往往贯穿于田园、村庄和自然之中,具有统领的地位。在苗族地区,尽管田园有田园的文化,村庄有村庄的文化,自然有自然的文化,但是,乡村文化却是苗族文化,或者可以说,苗族文化是主要的,贯穿于田园、村庄和自然之中。

(二)农业旅游景观以多种形式表现着文化

农业旅游景观不但普遍存在着文化,而且以多种形式表现着文化。一是积淀的形式。即通过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而逐渐积淀、形成,并籍此表现文化。石锄、石刀之类的原始农业劳动工具就是这样。1万多年的积淀使其形成、表现着原始农业文化,甚至形成、表现着原始文化。二是文字的形式。通过贴字技术的处理,使苹果“长”出“福”、“寿”、“禄”等文字,表现“幸福”、“长寿”、“吉祥”等文化内涵。这就是文字的形式。当然,通过不同颜色的水稻在大田上组成“龙”字,也是文字的形式。三是图形的形式。通过贴字技术的处理,使西瓜“长”出“奥运五环”;通过不同颜色的水稻在大田上组成“奥运五环”。这两者都是图形的形式,都表现着“五大洲团结和奥林匹克精神”。四是图案的形式。上面提到的巨幅稻田画《孙悟空大战哪吒》就是图案的形式。不过,这是通过不同颜色的彩色水稻在稻田上植造而成,而“金陵十二钗”黄豆也是图案的形式,却是将“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形象雕刻在黄豆上。五是造型的形式。盆景苹果完全可通过造型来表现“丰收在望”这一文化内涵,葡萄等藤本作物则完全可通过棚架造型来表现“十二生肖”的形象。六是赋予的形式。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设计、打造的蔬菜迷宫所存在和表现的“放眼世界”、“先苦后甜”、“步步登高”、“东西南北”、“五味俱全”、“千奇百怪”和“丰富多彩”等文化寓意,完全是其设计、营造者赋予的[4-5]。如果说这一文化多少还有创意成份在内,那么,在乡村,毛柃树的“吃毛柃,心不变”的文化内涵就完全就是人们的赋予了。

(三)农业旅游景观往往是审美与文化的统一体

从上面的定义可知,农业旅游景观其实就是农业审美产品,或者可以准确地说,是主要的农业审美产品,因此,无不是审美客体,无不是审美对象,无不以美的形式存在和表现着。然而,不少美的存在和表现往往以文化的存在和表现,或者可以说,审美是形式,文化是内涵,从而成为审美与文化的统一体。上面提到的长字苹果、“奥运五环”西瓜、“金陵十二钗”黄豆、稻田字“龙”和巨幅稻田画《孙悟空大战哪吒》等就是这样。其美既在于苹果、西瓜、黄豆和稻田,也在于苹果所“长”之“福”、“寿”、“禄”等文字、西瓜所“长”之“奥运五环”,黄豆所雕刻“金陵十二钗”、稻田组合之“龙”字和《孙悟空大战哪吒》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在于“福”、“寿”、“禄”等文字的书法水平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在于“奥运五环”的图画水平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在于“金陵十二钗”的雕刻水平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在于“龙”字的草字水平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在于《孙悟空大战哪吒》的栩栩如生和文化内涵的统一。

二、农业旅游景观文化品读的意义

既然农业旅游景观存在和表现着文化,那么,就需要品读,并通过品读,加深理解,形成、提升情趣。

(一)农业旅游景观文化的存在和表现需要品读

上面的研究表明,农业旅游景观普遍存在着文化,这样,就必须品读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其景观,或者可以说,才能完全认识其景观;否则,充其量只能算是认识其景观的局部,或者可以说,只能算是认识不完全的景观。石锄、石刀存在和表现着原始农业文化或原始文化,不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的只是石料制作的锄头和刀;“长”有“福”、“寿”、“禄”等文字的长字苹果存在和表现着“幸福”、“长寿”、“吉祥”等文化内涵,不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的只是“长”有“福”、“寿”、“禄”等文字的长字苹果;稻田图形“奥运五环”存在和表现着“五大洲团结和奥林匹克精神”,不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的只是植造成“奥运五环”图形的稻田;如此等等。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大凡作物都由根、茎、枝、杈、叶、花、果组成,若仅认识或不看到其另一(些)部份,或根,或茎,或枝,或杈,或叶,或花,或果,那么,都不算认识或看到作物的形态,或者可以说,只是认识或看到作物的部份形态;而只有认识或看到其全部,才能算认识或看到作物的形态,或者可以说,认识或看到作物的全部形态。

(二)农业旅游景观的文化品读是对农业旅游景观的深层理解

农业旅游景观外表美的形式可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但是,真正能愉悦人们心理的却是其文化,特别是以美的形式存在和表现的文化,这样,在欣赏农业旅游景观的时候,十分必要品读其文化,以从深层上理解景观、理解文化。上面提到的巨幅稻田画《孙悟空大战哪吒》,是一幅美丽如画的稻田景观,孙悟空也好,哪吒也好,都栩栩如生,十分动人。然而,若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么,这一欣赏还是表面的、浅层的、形式的,甚至可以说与欣赏一幅整齐划一、微波绿浪的稻田景观,或与欣赏一幅普通的图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如若有一点文化知识,能够品读之,那么,其效果是不同的,或者可以说,能对其中的文化进行深层理解:《孙悟空大战哪吒》是四大名著《西游记》里的一个故事,表现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说明了只要机智勇敢,一切敌人都可战胜。

(三)农业旅游景观文化品读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旅游的情趣

旅游也好,农业旅游也好,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时空的变换、景观的欣赏、文化的品读等,来获取情趣,升华生活。显然,达到这一目的,时空的变换是前提,景观的欣赏是基础,文化的品读是根本。巨幅稻田画《孙悟空大战哪吒》通过欣赏可获得视觉上的美感,通过品读可获得知识上的增长,而通过品读的多样化、情趣化则可极大地提高农业旅游的情趣。当你品读出《孙悟空大战哪吒》的文化内涵的时候,你不但可增长知识,而且可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当你将《孙悟空大战哪吒》的故事及其感悟讲给旅游伙伴听的时候,那就是将成果予大家分享,自然可以从中获得情趣;当你与旅游伙伴一起,共同讲述《孙悟空大战哪吒》的故事及其感悟,那就是共同形成成果,共同营造氛围,共同生成情趣;当你当旅游伙伴的面表演《孙悟空大战哪吒》的时候,那就是情与景的融合,是生命与景观的融合,是景生情,是情升景,自然是一种情趣;当你与旅游伙伴一起共同表演《孙悟空大战哪吒》的时候,那则是情与景的升华,是生命与景观融合的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张扬。显然,此时此刻,巨幅稻田画《孙悟空大战哪吒》这一农业旅游景观已成为充满文化氛围的文化场所。

三、农业旅游景观文化品读的形式和情趣

农业旅游景观不但需要品读、可以品读、值得品读,而且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品读,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情趣。

(一)直读

所谓直读,就是对农业旅游景观存在和表现的文化进行直接品读的品读方式。显然,这种品读方式适合那些存在和表现文化比较直观的农业旅游景观,适合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的游客。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肉眼所见直接品读出来。“长”有“福”、“寿”、“禄”等文字的长字苹果,其字面意义是显浅的,稍为有一点文化知识的游客都能将其品读出来,或者可以说,都能将其存在和表现的“幸福”、“长寿”、“吉祥”等文字意思品读出来。巨幅稻田画《孙悟空大战哪吒》,如果就画论画,其图画的文化也是比较显浅的,即使是能看小人书的儿童也都能将其品读出来,当然也可以说,都能将其存在和表现的“孙悟空大战哪吒”的图景意思品读出来。

(二)深读

所谓深读,则是对农业旅游景观存在和表现的文化进行深度品读的品读方式。也显然,这种品读方式适合那些存在和表现文化比较深厚的农业旅游景观,适合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的游客。其最大的特点,则是将肉眼所见通过运用必要的知识,进行理性思考间接品读出来,有时甚至要借助必要技术和设备才能品读出来。对石锄,直接品读就是“一种农业劳动工具”、“一种松土工具”、“一种石料制作的松土工具”。显然,这样的品读不但是显浅的,而且不能将其蕴含的文化品读出来;或者可以说,对石锄应采用深读的方式来品读。也显然,用深读的方式品读,也就是运用所掌握的农业劳动工具发展知识,则可品读出这样的文化内涵:“它是一种原始农业的劳动工具”、“它是一种原始农业的松土工具”,甚至可品读出这样的文化内涵:“它是铁锄的祖先,是机耕机的源泉”、“它的松土原理一直延伸到铁锄,延伸到机耕机,并将继续延伸到一切松土工具”。同样显然,若仅仅这样,只能品读到这种份上,而要确定石锄的具体生产时间,还必须借助碳-14年代测定法等技术。因为原始社会也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在这漫长的时空中生产了不少石锄,甚至可以说,石锄的生产时间和使用时间比铁锄和机耕机都要长得多。深读对文化内涵比较深厚的农业旅游景观是这样,对文化内涵比较浅薄的农业旅游景观也是这样,或者也可以说,也可通过深读,加深理解。对巨幅稻田画《孙悟空大战哪吒》,如果说采用直读的品读方式可以品读出以上文化内涵的话,那么,采用深读的品读方式则可品读出“机智勇敢”的文化内涵,品读出孙悟空是机智勇敢的,品读出机智勇敢是可以战胜敌人的。因为孙悟空大战哪吒的过程,就是以智取胜的过程,就是勇敢斗敌的过程。

(三)意读

意读,指的是对农业旅游景观存在和表现的文化,以原文化为基础,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品读的品读方式。显然,意读不是原读,不是农业旅游景观存在和表现的文化的原意品读,而是原文化内涵的发挥,相比直读和深读,显得不够准确,但是却使其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当然,意读也不是任意的,毫无根据的,而是以原文化内涵为基础。这种品读方式不求准确,但求丰富、多样、情趣,特别适合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客。长字苹果“长”出的“寿”、“比”、“南”、“山”,连起来读就是“寿比南山”,或者这几个字的文化内涵就是“寿比南山”。这样,若用意读的品读方式来进行品读,则可以读出“长命百岁”、“万寿无疆”和“健康长寿”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内涵。无疑,这样一来,品读就显得丰富、多样了,也就更有情趣了。也无疑,当品读出上十个、上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与“寿比南山”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内涵的时候,这种情趣就更浓了。因为此时此刻,往往体现了品读者的文化素养了。对巨幅稻田画《孙悟空大战哪吒》,直读也好,深读也好,都可品读出孙悟空大战哪吒的故事,但是作为意读,则可进一步品读出其他相关故事,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大闹海龙宫和孙悟空大战铁扇公主等故事,甚至品读出有关孙悟空、甚至有关《西游记》的更多故事。无疑,这样一来,就不仅仅是品读巨幅稻田画《孙悟空大战哪吒》,而已成了以品读《孙悟空大战哪吒》为引子,品读孙悟空,品读《西游记》了。显然,这样的情趣要浓得多。

劳动文化内涵篇8

(一)对“五育”的概念术语表述不全。在对“五育”概念术语的表述上,对德、体、美、劳四育进行了近乎规制性的表述,分别是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教育、美感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但对智育却没有进行表述,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和有关教育著述中都是如此。(二)对“五育”中部分内容的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当。德育的概念模糊,内涵不恰当扩大。在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德育的概念比较模糊,概念术语和概念内涵表述不一致。对概念术语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对概念内涵的表述却是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一些教育著述和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是如此,如朱作仁主编的《教育词典》[7](p824-825)、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31)和邵宗杰等主编的《教育学》[9](p151-152)等。既然概念术语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概念内涵中的政治教育到底是属于思想教育呢,还是属于品德教育,或者是包含在两种教育内?这样的概念不仅显得比较模糊,而且内涵不恰当地扩大了。事实上,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从属和包含关系。相应地,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也是有区别的。首先,从内容看,思想、政治、道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内涵,道德不能代替政治和思想,政治也不是道德和思想的附加成分。其次,从方法、途径看,“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能以一样的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10]政治教育一般是单一性的①、灌输性的、强制性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的,并有不可选择性;道德和思想教育则是多样性的②、引导性的、柔性的,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各种活动中的感知、熏陶、体验等。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理解性的,并有主观选择性。因此,用泛德育的理念来界定德育,就造成德育内容繁杂,内涵不恰当扩大。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不清,内涵不合理缩小。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都把劳动教育表述为“劳动技术教育”,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11](p352)、扈中平等主编的《现代教育学》[5](p146)和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5)等,包括劳动教育和劳动(或职业)技术教育,前者指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教育,后者指劳动(或职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从概念术语看,表述是不清楚的,字面上看似乎就是“劳动的技术”教育,“劳动”是“技术”的限定词,而使用起来却混淆难分,不知到底是讲劳动观念教育还是讲劳动知识、技术教育。从内容上看,表述不全面。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脑力劳动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劳动,在劳动总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即使是在体力劳动领域,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已经相互融合。而在诸多的《教育学》教材中,都把劳动技术教育(由于概念混淆不清,姑且把此处的“劳动技术教育”当作狭义的,即劳动的知识和技术教育)限定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内,讲的是了解劳动过程、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术等,忽视了其他脑力劳动领域。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被不合理缩小了。

(三)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内容混淆。有的《教育学》把体育表述为“学校体育和卫生”,如靳希武主编的《教育学》[8](p279),有的把体育与卫生保健合在一起,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编的《教育学》[4](p235)和邵宗杰等编著的《教育学》[9](p222)。这不仅使体育的概念表述不一致,而且把体育的内涵不合理扩大了。体育和卫生保健教育虽然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范畴。从内容上看,体育包括知识和技能,卫生保健只有知识而无技能。并且就“知识”这一范畴而言,体育和卫生保健也不相同,体育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游戏、军事体育等知识,卫生保健则包括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生理卫生、环境卫生等知识。从教育方式方法上看,体育既有理论上的传授,也有技能上的训练,而卫生保健却没有技能训练的成分。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未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综合素质中就包括心理素质。反映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上,就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实践着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诸多的教育学著述中,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时都没有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育学教材中才有所提及,且非常简略不成体系,如陈新宇等主编的《中学教育学》[6](p166)。虽然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经自觉实施,但在作为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不能明确提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二是未提出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教育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步曲:从古代和近代只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现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再到当代既注重“双基”又注重智能开发培养和完美个性品质的养成。同一性、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过去,多样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和潮流,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我国《中学德育大纲》中曾提出“身心卫生和个性发展教育”[9](p162),但传统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没有提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各种教育著述中鲜见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仅有个别论著在论述德育时提到一点,如胡守棼主编的《德育原理》[12](p57-59),但也不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提出的。

二、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当代诠释

(一)德育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概念表述为:“培养学生形成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正确思维方式、正确观念、正确态度、正确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内容包括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教育。世界观教育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包括政治理论知识、政治鉴别和政治取舍、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道德观教育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包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职业价值判断和取向、自我价值认知和体现等方面的教育。由于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都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因此将其改为思想观念教育更合理,并且避免了原来“德育”概念内涵上的不合理扩大。这个改变并没有改变德育的实质,仍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加了价值观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丰富。

(二)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扩展。科学文化知识是智慧之基,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就在于开启智慧之门。智力和能力既是以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又是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智慧,智能与智慧本质上是一致的,智能的开发培养其实就是智慧的开发培养,因此把智育定位为智慧教育是合理的。

(三)美育仍称审美教育。概念表述不变,内容除了原有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外,增加科学美。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应增加“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鉴赏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科学美、发现科学美,以激起对科学的热爱,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为创造科学美奠定基础。

劳动文化内涵篇9

关键词:文化;雅文化;俗文化;雅俗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6―0140―03

研究抵制“低俗之风”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首先涉及到的就是雅文化和俗文化等相关的概念。鉴于这两个概念对本课题的基础性意义以及学界对其认识的颇多分歧,本文先就雅文化、俗文化的概念内涵展开论述。

一、剥削阶级的“雅俗文化观”

“雅俗文化观”亦可称为“雅俗观”,是人们关于雅文化和俗文化的根本观点或看法。它要回答什么是雅、什么是俗,什么是雅文化、什么是俗文化,雅和俗的关系、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怎样,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雅和俗等问题。“雅俗文化观”本身也是文化,它包含着人们关于雅文化、俗文化的内涵理解和价值评价;站在不同人的立场上,用不同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来评价雅和俗,就会有不同的雅俗文化观。

在古汉语中,“雅”即是“正”,即正确、正规、标准、规范的意思。如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词典《尔雅》中的“雅”就是正确、基准、标准之意,“雅言”就是古代官方标准的、规范的语言。《尔雅》的意思就是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接近于官方的标准和规范。中国古代推崇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诗经》里有“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雅”收集的大多是孔子之前数百年间奴隶主贵族中士大夫们的诗作。这些诗作相传是由孔子精心挑选出来的上乘作品,之后一直是被奉为儒家文雅之士的经典。根据“雅”的原始涵义及文化传承过程中引申,“雅”逐步有了三个方面的涵义:其一,“雅”是儒家的文化经典,是代表圣人之言的真理性文化。其二,“雅”是指儒家知识分子的知识才华、文化涵养和精神风貌,是文明的标准、世人的楷模。凡同“雅”搭上界的人,都是有知识、有修养的人。因此,儒雅、文雅、风雅之士都要“举止优雅”,连走路的姿势都是“雍容雅步”。其三,“雅”是奴隶主贵族和封建主贵族特别是贵族统治集团的专利,它标志着剥削阶级贵族集团追求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清净幽雅的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

古汉语中的“俗”含有民俗(民间风俗)、俗人(普通百姓)、庸俗、粗俗、俗语(群众流行语)的意思。同以儒家经典为雅、以社会权贵为“雅”、以远离劳动人民的悠闲清净为雅的“雅文化观”相比,古代社会“俗”的观念有三个方面的基本涵义:其一,“俗”是指民间风俗;“俗文化”就是指民间风俗文化。其二,“俗”是指向处在社会下层的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其三,“俗”本身带有没有文化、缺少修养的意思。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社会的“俗”字明显带有贬义的倾向,凡是同“俗”字搭上的词,如俗人、庸俗、粗俗、低俗等,更是贬义。它体现着剥削阶级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化的蔑视和对劳动群众的歧视。它同上述的“雅”观念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剥削阶级“雅俗文化观”的基本内涵。

中国古代“雅俗观”起源于以奴隶主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奴隶社会。它一开始就是奴隶主贵族知识分子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萌发的,明显带有颂扬剥削阶级、鄙视劳动者阶级的倾向。在经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长达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过程中,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体系逐步完备并成为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之后,“雅俗观”实际上成为剥削阶级的真理标准、道德标准和审美标准。它倡导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劳心者为“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只读圣贤书为“雅”;学而优则仕,为仕则“雅”;它不仅引导人们把追求荣华富贵、富丽堂皇、清净悠闲、光宗耀祖、鄙视劳动等作为价值导向,而且包括“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纲常伦理都赋予了“雅”的意义。因此,这种“雅俗观”实际上也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荣辱观”。它以升官发财、远离劳动、荣华富贵的“雅”为荣,以身处下层社会、与劳动结伴的“俗”为耻,是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虽然在剥削阶级统治集团中时而也有“民惟邦本”的思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仁人志士,有“体察民情”的举动,但总归是无力动摇剥削阶级的价值观体系,剥削阶级的雅俗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中剥削阶级“雅俗文化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受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的局限。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总体上说是唯心主义的。它不可能科学解释世界的物质本质,尤其是不懂得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不懂得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道理,不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其二,受剥削阶级的阶级立场与核心价值体系的限制。剥削阶级的“雅俗文化观”同剥削阶级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一致的,其目的是宣扬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的合理性,对于培养贵族文化意识、巩固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强化社会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其三,受旧知识分子固有的歧视劳动群众、脱离劳动群众、高傲自大、自命不凡的局限。剥削阶级“雅俗文化观”是剥削阶级知识分子自觉意识的产物,是其人生观的自我写照;而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与剥削阶级和统治集团有着天然的联系;高傲自大、看不起劳动者是他们的本性,要他们尊崇劳动群众的文化,在根本上是不可能的。

剥削阶级的“雅俗文化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对中国社会文化生态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以剥削阶级的“雅”为荣、以劳动人民的“俗”为耻的荣辱观,鼓舞着剥削阶级贪婪地享受着“雅致”生活,而不顾下层民众的粗俗和贫穷;助长了追求豪华富贵、讲排场比阔气的“大雅”之气,推高了整个社会“附庸风雅”之风,误导了无数青年人的理想追求;以至于可以称它为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一个“劣根”,至今还影响着不少人的价值选择和人生态度。

二、社会主义的雅俗文化观

所谓社会主义雅俗文化观,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雅俗文化观”,亦可简称为“新雅俗观”。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结束了剥削阶级在中国数千年的统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发生了根本变革。然而,几千年延续下来的雅俗观的荒谬与危害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在意。我们分析剥削阶级雅俗观的错误本质,目的就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和改造剥削阶级的“雅俗观”,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根据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剥削阶级“雅俗观”同社会主义“雅俗观”之间也应当是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两种“雅俗观”的本质区别,进而揭示社会主义“雅俗观”的本质内涵。

第一,“雅”与“俗”是关于文化的外部表现形态的评价,而不是对其承载的文化精神先进与否的评价。试作如下分析:其一,“雅”和“俗”不等同于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更不能对应于富有和贫穷、高贵与卑贱;不能认为“雅文化”就是进步文化、有钱人的文化、的文化,否则又将陷入剥削阶级“雅俗观”的窠臼。其二,“雅文化一定是先进文化,俗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从逻辑上讲,这种观点混淆了雅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特征。它使得雅文化和俗文化失去了“两两相对”的意义,不仅可以推出“先进的俗文化就是雅文化”的结论;也会形成“雅文化低俗化”问题的逻辑悖论。从事实上讲,一切雅文化都是先进文化的命题也不符合实际的历史和现实。因为,利用“雅文化”宣传落后思想、为没落阶级服务的情况在历史和现实中并不罕见。其三,不能认为雅文化都是落后文化,俗文化都是先进文化;或者俗文化一定是先进文化,雅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由上可见,只有把“雅”与“俗”限定为对文化外部形式、外部形态的评价,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第二,雅文化和俗文化概念的指向是社会文化表现形式的成熟和完备程度:雅文化是指成熟、完备的文化形式,俗文化是指不成熟、不完备的文化形式。

马克思在《导言》曾指出,人的思维着的头脑从哲学上掌握世界的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这一思想被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概括了人类精神把握世界的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就是哲学、艺术、宗教和道德(实践―精神)。我国学界对人类精神形式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文化可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部分:社会心理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的低水平的人类精神文化,社会意识形式是以理性认识为主的高水平的人类精神文化。在“社会意识形式”的层次,又分为哲学、宗教、科学、道德、艺术等诸形式。这些不同的文化形式基本对应着人类文化精神的“真、善、美”三个方面,因而是精神文化的基本形式。

哲学、宗教、科学、道德、艺术等诸形式所以被称为“形式”,强调的是它们各自稳定的形态和样式,包括各自的格式、规范和要求,特别是各自“语言”形式的专门化和规范化。比如,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有自己的范畴体系和逻辑格式;科学是研究一定领域客观事物并揭示其规律性的理论体系,不同的科学门类都有自己的特殊语言和方法;道德是关于善恶评价的“实践―精神”,它有向哲学、科学、艺术、宗教等全部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性;宗教有自己规范化的语言和仪式;艺术有塑造“美”的形象的特有手法;等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文化形式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是世界上唯有人类才有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实现人类文化传承发展的主渠道。一方面,前人总是通过这些文化形式把人类已有的文化精华记录传承下来,后人只有通过理解这些不同文化形式和语言来解读人类智慧的密码、接受前人的文化信息,才得以继承前人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后人要创造自己的文化,也必须依赖、通过这些形式;游弋于这些文化形式之外的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对人类文化有较大贡献。

怎样理解雅文化是成熟、完备的文化形式,俗文化是不成熟、不完备的文化形式呢?所谓文化形式的成熟和完备,是指某一精神的或物质的文化样本符合它所属的文化形式公认的规范和要求,代表这一文化形式在这个时代的较高或最高水平,即所谓的经典、传世之作。这里的“经典”不仅是指经典的精神形态的文化,还包括经典的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如,中华民族长期积淀下来的经典饮食文化、烹饪技术,经典的建筑文化、建筑技术,经典的中医文化、中医医疗技术,传承已久的手工艺文化、高超的手工艺技术,等等。所谓不成熟、不完备,是指精神的或物质的某一文化样本虽然包含相应的文化要素,但还处在自发的、初始的、比较素朴状态的文化形式。比如,合乎规范的文章和杂乱无章的文章,样态和结构规范的建筑物和不规范的建筑物,符合宗教规范的寺庙与乡村小庙,严谨规范的音乐舞蹈与随意发挥自娱自乐的音乐舞蹈,等等,前者属于雅文化的范畴,后者则属于俗文化的范畴。“雅”的这个涵义同古代“雅”的原始涵义是一致的,但是古代的“雅”只是限于书面文字的雅,限于知识分子的“雅”。

从这个意义上说,“雅人”就是指那些有较高专门文化素养、代表一定时代文化水准的人,包括精神文化生产和物质文化生产领域各行各业在内的比较知名的专业代表人物,这样的“雅人”就是所谓的文化精英。“文化精英”不仅是指高级知识分子,而且包括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俗人”就是普通人、一般人、平常人的意思,同样包括各行各业的人。这里的精英人士和普通人士都只是对“专业技术”方面的评价,与他们财富的多寡、政治权力的大小、思想觉悟的高低、道德品质的优劣没有必然联系。

第三,雅文化和俗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劳动文化内涵篇10

三种核心素养比较

分析三种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容维度,可发现:三种素养体系都兼顾了传统素养(如“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与文本的能力”)和现代素养(如“全球意识”),但具有以下三点不同。

分类上的不同从分类上看,三大核心素养体系基本上都从文化知识、自我发展、社会发展出发分为三大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只不过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五个对应于oeCD、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体系中“与自我有关的素养”被分别划入了“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方面的素养中,两个对应于oeCD、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体系中“与文化知识有关的素养”被分别划入了“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方面的素养中。

例如,在中国核心素养体系中,对应于美国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创造力与创新”素养的“理性思维、勇于探究”素养被划入文化基础方面,对应于oeCD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在复杂大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素养以及美国核心素养体系中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素养的“问题解决”素养被划入社会参与方面。这可能体现了中国核心素养体系明显地致力于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利用个体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此外,一些中国核心素养体系的素养内容(例如“问题解决”“社会责任”)重复出现对应另外两种素养体系的不同素养内容,说明中国核心素养体系对“问题解决”和“社会责任”的内涵解读更为宽广。

增加内容上的不同从增加内容来看,中国核心素养体系比oeCD、美国核心素养体系多了“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三个文化基础方面的素养内容以及“国家认同”“劳动意识”两个社会参与方面的素养内容,体现了中国对培养兼具民族精神、本土文化特质以及人文审美能力的人才的重视。

减少内容上的不同从减少内容来看,中国核心素养体系比oeCD、美国核心素养体系少了对应于“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与文本的能力”“交流沟通与合作”的素养内容,在中国核心素养体系中与“沟通”明显相关的描述只有“国际理解”中的“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隐含了“沟通合作”意思的描述有“社会责任”中的“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说明中国核心素养体系并没有把“沟通”作为一项单独外显的素养内容,而是把它内化融入到其他素养内容中;中国核心素养体系还缺少对应“维护权力、权益、限制与需求的能力”“理财素养”的素养内容,唯一可能与“利益财富”相关的描述只有“劳动意R”中的“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说明中国核心素养体系对“劳动”的重视多于对“财富、利益”的重视。

结束语

三种素养体系都兼顾了传统素养和现代素养,其中中国核心素养体系明显地致力于利用个体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重视培养具有民族精神、本土文化特质以及人文审美能力的人才;重视“劳动”多于重视“财富、利益”。在中国核心素养体系中,“沟通”素养被内化融入到其他素养内容中,“问题解决”素养和“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解读更为宽广。

参考文献

[1]林崇.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