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6:52

生态城市的意义篇1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城市;生态城市美;生态城市审美;宜居城市

abstract:thecityisthematerialcarriersofthesociallifeandthebasicformsofsocialexistence.thebeautyofcityconstitutesthemainpartofthesocialbeauty.Urbanologyabsorbsnutrientsfromecology.tobeasustainableenvironmentofhumansettlements,acitymustbedesignedandmanagedinaccordancewiththeecologicalprinciple.Buildinganecologicalcityisbecomingthetrendofmodernurbandevelopment.thebeautyofanecologicalcityisaccompaniedwiththeecologicalcitydevelopment.theecologicalurbanaestheticcontemplationwillpromotetheconstructionoftheecologicalcityandthesuitableresidentcity.

Keywords:ecology;ecologicalcity;ecologicalcitybeauty;ecologicalurbanaesthetic;suitableresidentcity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2-04(5)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是一个在改造自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合一的复合系统。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已给城市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为保证城市的正常发展,城市学从生态学吸收了营养,提出只有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城市设计,才有可能建立一个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城市生态的意义,既是功能性的,又是审美性的,有的城市既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也展现了现代文明的形态,形成了某种城市特色的城市符号,并以其美育功能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已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动力。

生态城市美学是一个城市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期提出的一个历史性的学术命题,体现了人类对城市和城市设计的古典认识论关系向现代转化的需要[1],在人类和城市面临极其严重的生态危机之时,人类迫切需要完善和强化生态审美意识和建设生态文明意义上的人文精神,以克服对城市技术性或工程性的处置态度和方式,因而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有必要引入生态城市美学这个维度。

1生态学的美学意义

美学并非仅属艺术、文学、宗教等特有领域,它同样属于自然科学,例如生态学[2]。生态学(ecology)这个术语原指研究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但目前已发展成一门从人类角度来看世界的科学,而且声誉显赫,影响广泛。在当今的生态学中,美已被视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词汇,美被理解为一种人类主观上表现的情感,所谓审美就是指对这种情感评价的活动。随着现代科学的生态学化的日益发展,人类越来越认识到生态美是完美和最现实的,美如果脱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那就是虚妄的。协调生态主体与自然环境的整体美和综合美,就成为生态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我国多年来曾开展“环境美”的活动,正是在社会生态方面充分肯定并且运用生态美学的具体表现。人口集中的城市是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城市美是和城市相伴而生的,城市美的价值仍在于它符合人类生活方便和舒适的目的,它是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美学创造。在人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创造中,必然会融合人的直觉、选择、欲望、动机、感情、兴奋和习惯等,因而深刻地联系着人的生存状况、人格构成、情感生活、文化积累和社会经济背景,所以当美学介入生态问题的关注后,其中人文性的思考就代替科学研究而成为其重要的特色。一般而言,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它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着眼考察美学的基本问题,以协调生态主体与自然环境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生态美学的理想就是人与自然从分离重新走向融合的理想。

2城市的审美框架

城市审美框架可从两个方面考虑。

2.1城市的形态首先是城市审美的基础

柏格图曾说:“真正的快乐来自所谓美的颜色、美的形式”[2]。构成形式美的因素很多,如形状、线条、色彩等。城市的美不仅是各个要素简单的拼合,而是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的艺术处理,因此,一个好的城市形态应该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艺术综合体。所谓城市形态指的是城市中的建筑、空间、环境所共同形成的整体构成关系,它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的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式,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征。建筑是城市大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主体,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本要素。建筑具有技术的特征,同时也有对美的要求,建筑美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各种美学元素中,这些元素概括起来大致有:主题、重点、比例、尺度、韵律、和谐、对比、衬托、对称、均衡、隐喻、质感等,这些抽象的美学元素如何使用得当,就有可能创造出令人欣赏的优美建筑。现代建筑从整体观念提出,不但建筑个体的形象要尽善尽美,而且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整体空间环境之间也要和谐统一,要从整体上确立建筑、森林、园林、街道、广场、雕塑之间的组合方式,把它们的美体现出来。城市建筑设计应根据城市形态的总体要求,遵循统一变化协调的美学原则,创造既统一又有变化的城市建筑艺术美,通过设计可以成功创造出任何形式的城市空间。城市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由于平原、丘陵、滨水地区、盆地等自然环境状况不同,城市形态的构成手法与美学意境也不尽相同,城市设计应把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突现出来,包括河流、湖泊、山峰、地平线上的连绵轮廓等,这些特征景观是城市形式美的补充,而且有利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平衡。

2.2城市的文化气质

城市既有其外在形式美,也有其内在文化气质美。城市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汇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不仅出现在文献中,更反映在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中。作为城市发展的象征,历史文脉的体现和文化特色的反映,对观赏者、游览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作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开发和更新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美的城市除使人感到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变化的文化背景外,还要创造一个可以从容应对生活的功能背景。居民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主体,也是审美活动的主体,他们只有在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生活中才能得到美的享受。如果一个城市功能不全、效率低、质量差,而消耗又大,无法适应居民的基本物质要求,就不可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有些城市虽有很好的环境资源,如果连衣、食、住、行等基本条件都没有保证,人们就没有心情去欣赏城市的环境美。城市应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城市必须使人快乐,快乐是一种健康的美,居民的心情舒畅了,城市才有好的口碑,才会充满活力,所以城市美学既要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城市形态的客观存在,也要研究审美主体即城市居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包括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它们是居民在感受、认知、欣赏和创造城市形态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同时也反过来对城市形态美的欣赏和创造起支配作用。

3生态城市美的基本构成分析

城市美的构成对满足人类的居住需要能刺激人类产生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就是人类审美能力的来源。视觉是人类认知外界形式的媒界。笔者认为就视觉而言,城市的绿视率[3]、绿色建筑加上清静的环境是生态城市美的三个基本构成:

3.1城市绿视率

城市的绿视率是日本科学家提出的概念,意指眼睛向前看近似的圆形视野中,绿地面积占整个视野面积的百分数。

研究表明,在可见光谱内,最能消除人的精神紧张的颜色是绿色[4],这是因为人类最初是在绿色的森林中生活,因此对绿色产生了舒适感,这种视觉特点由进化形成并通过基因传给了后代。而绿色植物的叶绿体进行的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的合成了地球上的全部食物和部分工业原料,不仅食物和能源,同时也提供了氧气,特别是森林,被认为是一种强力自动的空气净化器。“绿视率”的概念和传统的“绿化率”[5]有所不同,反映的主要是指城市森林所占视野的比例,研究证实,森林绿视率占25%,由树木产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可达400-800个/cm3,即能消除心理和眼睛疲劳,身心得到愉悦,神经得以松弛,使烦噪、压抑、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延长生命;当上升到60%左右,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可达1000-1500个/cm3,可形成绿色森林环抱效应[5],衬托建筑美,赋予建筑物季节感,形成景观的季相变化。“绿视率”的提高除依靠树木外,提升立体视觉还要求墙体绿化、阳台绿化、架廊绿化、篱笆与棚栏绿化和屋顶绿化。

绿色结构以其形、色、秀、奇、灵、香等创造宜人的美学效果,将森林、园艺、情景的交融意境应用于人居环境的绿化,将各种结构构成的优美景观给人以审美享受。人的心理与情感通过“借景传情”,形成诗情画意的意境。景色优美的城市环境,使人仿佛走进精神文明的课堂,可陶冶情操,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人们只有生活在绿色环抱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和摆脱城市噪音的喧闹,并防止粉尘颗侵入人体。据最近研究报导,pm2.5对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它可以进入血液形成血栓,扰乱心电活动,引发心脑血管功能失常,最终会导致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如吸入pm2.510微克/m3,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会上升20%[6]。城市森林中的阔叶树木具有不可代替的防止pm2.5的作用。城市森林在城市中保护人们的健康,这有力地增添了生态城市美的光彩。鲁迅先生在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译本序言中就说:“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在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斗争有意义的东西”[7],这对我们进一步的发掘生态城市美的内涵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城市园艺花草也很美,但不能代替城市森林,正是由于其保健功能欠佳之故。

3.2绿色建筑

建筑是由功能、技术和美学三大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追求的是绿色建筑,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绿色建筑技术包括许多要素,如屋顶绿化、墙壁绿化、室外有透水铺装、固定和移动的遮阳、围墙结构的保温隔热、自然通风、节能照明、太阳能热水、雨水收集利用、微喷灌、通风降噪窗、垃圾分类收集、地下车库自然采光等,当前我国已开发出了节能型复合墙体结构材料、功能型环保建筑涂料、环保型装饰板材、建筑垃圾再生器、复合楼板体系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等,以满足生态城市建设及其绿色建筑的需求。

3.3清静环境

减少碳的利用,也是生态城市美化技术改革的方向。碳氢化合物煤和石油虽带来巨大效益,但对城市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如形成温室效应、烟雾和人的黑肺。城市被浓雾笼罩,可能被一些摄影家认为是美的“云海”,但这是城市空气严重污染的表现。对人体危害很严重,如最近报导雾霾会引发肺癌高发。以石油为能源的内燃机,燃烧的轰鸣在城市中造成了严重的噪声。研究表明,30-40分贝被视为一个安静的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使疲劳不能恢复,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控制和减少机动车交通,是保持城市清静环境的前提。创造清洁环境的基本途径是利用天然气或其它非碳能源,如水能、太阳能。但从长远看,最好是利用氢气,氢气燃烧的副产物不会为害环境。城市能源采用这些高新技术,不仅有很高的科学美、技术美的审美价值,也增添了城市美的光辉。因此绿色技术美已成为生态城市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现代城市规划和评价都很重视绿色技术的应用。国务院批准的青海玉树震灾后恢复重建的规划中指出[8]:绿色节能建筑、绿色施工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高效污水和垃圾处理均应≥90%;绿色产业为工业≥80%;低冲击水系≥70%,绿色能源≥60%等,并要求成为无线城市,把线路都埋在地下,这更是美化城市的措施。并提出城市建设中应“多用信息少用能源”,这对建成生态美好、经济发达、特色鲜明的新玉树起重要指导作用。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生态美的三大构成综合地反映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文化上,它的文化气息浓郁,充满人情味,拥有强力的互助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能激励人对美的向往。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是生态市的核心内容,同时涵盖了有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和结构合理、关系协调等特征,是人类自觉克服“城市病”从灰色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伟大创新,在本质上适应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增长模式向经济、社会、生态有机融合的复合发展模式转变。在哲学理念上,体现着一种从传统的人本主义向理性的人本主义的转变,也是城市美向生态整体和谐美提升的体现。

4城市审美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

前国家主席在十报告中指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实,这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基本准绳。为此,要解决城市问题、建设生态城市,首先要重视科学并具审美意向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设计之所以要考虑生态学和美学的关系,是因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通过感官所获得的人的体验。生态学和美学的知识能帮助人提高这种体验,使之能持续发展,不对人和环境产生危害。规划的原则包括以下诸多方面:如(1)支持城市绿化和社区园艺;(2)创造适用而经济的住房;(3)推动非机动车辆交通,以减少空气污染和噪声;(4)劝阻过度的物资消费;(5)推广回收利用工作,尽量减少浪费;(6)培育社会公平;(7)支持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经济活动;(8)提高公众对生态可持续性问题的认识。美学可以培养人们审美的偏好,让人懂得人类生存与活动是生态系统内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规划强调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城市化,使人们都支持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

当前,城市的环境已成为人类生态环境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财富和人类智慧与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诸如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地面沉降、水源短缺、能源紧张、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及城市风景旅游资源和名胜频遭破坏等,都严重的阻碍了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科学而具审美精神的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要未雨绸缪,尽可能的减少所谓“城市病”的形成和蔓延。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传统城市在建筑伦理上给予帝制秩序以至高的地位。近现代商业城市,也给予商人以教多的地位和空间,如高楼大厦林立,商业广告铺天盖地,但却忽视了公共绿地特别是城市森林的建设。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是大众的城市,要的是大众共荣的人居环境,其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和没有嘈杂恼人的噪声环境,这既是对生态城市最低的要求,也是对城市美的起码要求。如果宏观上看不少高楼大厦,广告五彩缤纷,但微观上却到处有垃圾和污水,这样的生态城市是不“真”的,不“真”就谈不上美,因为需要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明确的是,成千上万的普通居民都是在城市微观中休养生息的生活着,而不是城市宏观的永远的眺望欣赏者。

5开展城市美育创造宜居城市

生态学和美学本身就有教育学的性质,因为它教人知识和培养人的真、善、美的意识,城市生态美就是作为美育的基本部分。城市并非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使人健康舒适地生活的手段,这才是城市的本质。

把良好的生态环境放在建设宜居城市的首位,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这无可非议,但一个城市是否宜居,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文明的建设,还取决于精神文明的发扬。我国最早使用“美育”概念的是1901年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9],他是根据德国美学家席勒曾经使用过的德文词组astbetischeerziehang翻译过来的,1917年他又提出过“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个近代美育思想史上著名的命题,足见先哲们对“美育”问题的重视。

所谓“城市美育”是指以城市为载体,在城市中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城市居民进行美的熏陶与美学训练的教育活动[10]。现代对城市美育的功能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认识:一是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通过教育接受社会关于美丑、崇高和卑下、悲和喜的概念,从而形成自觉的审美价值取向;二是发展人的审美知觉和审美能力,完善人的审美趣味,培养人在艺术活动和其它各种活动中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这两种功能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不可偏废。美育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还又可成为促进德育和智育的手段,现代的城市学家都一致认为,城市美育是建设宜居城市不可或缺的要素。

宜居城市是一个崇尚美术的艺术城市,它应具有浓郁的艺术氛围。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其中丰富的藏品成为广大市民的精神营养品;音乐厅、剧院、影院、名胜、古迹、雕塑、壁画等都可以影响市民的审美情操,在城市中召开各种会议,举办各种重大的节日联欢节,能使城市更加开放,是一种宣扬城市名片的重要举措;植物园、动物园、地质展览馆和城市广场的雕塑和壁画等,可以成为青年人学习自然科学和历史的直观教材。城市的美育可以使城市居民得到精神上愉快的享受,可以增进市民的知识,增强人们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情感和信念,它是一个城市文明水平高低的象征。

宜居城市也是一个不乏悠闲的休闲城市,以休闲文化为城市的气质与灵魂。拥有现代化的城市休闲设施、国际化的休闲环境,提供个性化的休闲服务,构建具备国际化休闲形象,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的全面发展,促进旅游、文化、娱乐、休育等众多产业的发展。

和狭义的宜居城市概念不同,狭义的宜居城市仅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广义的宜居城市则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生活、工作都感到十分满意,很想长期居住下去,这只有不懈的开展城市美化和美育活动才可能实现。综上所述,城市的美化和美育是使城市从主要依赖自然资源转向着重人类主体资源的开发,通过解放文化生产力,以重塑城市形象获得生机,这对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清硕.生态学的美学意义和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3,(5).

[2]俞天鹏,亢春光.实用美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2-45.

[3]罗筠筠.审美应用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341-349.

[4]傅桦,吴雁华,曲利娟.生态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195-204.

[5]但新球,但维亭.森林城市建设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28,30-34,48,108-110.

[6]王兴旺.空气污染伤心伤血糖[n].生命时报,2013-03-01.

[7]仇保兴.重建城市微循环//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8]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低碳生态城市技术体系的重要性和组成//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82.

[9]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14-320.

[10]周小兵.城市美学漫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191-200.

生态城市的意义篇2

关键词:湿地;功能;意义;景观生态设计

abstract:wetlandlandscape,urbanlandscapeisanimportantpartofthecity.thispaperanalyzesthefunctionandsignificanceofthewetland,andthewetland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

Keywords:wetland;function;significance;ecologicallandscape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首先,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其次,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屏障;另外,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还具有降解过滤污染物的功能,使当地河流下游区域受益。总而言之,各类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湿地的功能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1.1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修复保障功能

湿地在蓄洪防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湿地含有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

其中包括数以万计的鱼类、鸟类、植物和浮游生物,是物种天然的基因库、种质库,成为科普和科研基地。

1.3湿地具有多样的生态景观形式

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与飞翔的水鸟、自然生长的水生湿生植物、浮游生物和蓝绿色的水面,给人以丰富的景观体验。

2、城市湿地景观的意义

近年来,为了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增强景观类型多样性,人们开始认识到滨水湿地的潜力,并对滨水湿地拥有的开放空间、生态功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利用。城市湿地景观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以形成开敞的自然空间地带,接纳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形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同时为游人提供生机盎然的、多样性的游憩空间。

2.1提供自然生机的休闲游憩空间

湿地景观因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水给人以天然的亲近、柔和之感,为人们提供了自然亲切、生机盎然的景观体验。

2.2调节城市小气候

在城市功能上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

2.3再造丰富的生态系统

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健康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

3.1保持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湿地系统,与其他众多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特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组成生态系统。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和最终目标,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

1)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是对其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

景观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对原有环境的调查,包括对其原有自然环境的调查和对周围居民情况的调查,如对原有湿地环境的土壤、水、动植物等的情况,以及周围居民对该景观的影响和期望等情况的调查。这些都是做好一个湿地景观设计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充分掌握原有湿地的情况,才能在设计中保持原有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生态;而掌握了居民的情况,则可以在设计中考虑人们的需求。这样能在满足人需求的同时,保持了自然生态不受破坏,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持了湿地网络系统的完整性。

2)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进行设计是保持其湿地系统完整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就是要利用原有的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等构成景观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不少设计中,并没有利用这些原有的要素,而是依设计者所谓的构思肆意改变,从而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的完整及平衡,使原有的系统丧失整体性及自我调节的能力,沦为仅仅是“美学”意义上的存在。

3.2植物的配置设计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的配置设计是湿地系统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对原有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一是应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二是尽量采用本地植物。

多种类植物的搭配,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也能够互相补充,有利于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全或半完全(配以必要的人工管理)的自我循环。具体地说,植物的配置设计,从层次上考虑,有灌木与草本植物之分,挺水(如芦苇)、浮水(如睡莲)和沉水植物(如金鱼草)之别,将这些各种层次上的植物进行搭配设计;从功能上考虑,可采用发达茎叶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发达根系类植物以利于吸收等的搭配。这样,既能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带来良好的生态效果;而在进行精心的配置后,或摇曳生姿,或婀娜多态的多层次水生植物还能给整个湿地的景观创造一种自然而且和谐的美。

3.3水体岸线及岸边环境的设计

岸边环境是湿地系统与其他环境的过渡,岸边环境的设计,是湿地景观设计需要精心考虑的一个方面。在有些水体景观设计中,岸线采用混凝土砌筑的方法,以避免池水漫溢。但是,这种设计破坏了天然湿地对自然环境所起的过滤、渗透等的作用,还破坏了自然景观。有些设计在岸边一律铺以大片草坪,这样的做法,仅从单纯的绿化目的出发,而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功用。人工草坪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弱,需要大量的管理,如人工浇灌、清除杂草、喷洒药剂等,残余化学物质被雨水冲刷,又流入水体。因此,草坪不仅不是一个人工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相反加剧了湿地的生态负荷。对湿地的岸边环境进行生态的设计,可采用的科学做法是水体岸线以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还可建立一个水与岸自然过渡的区域,种植湿地植物。这样做,可使水面与岸呈现一种生态的交接,既能加强湿地的自然调节功能,又能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生活的环境,还能充分利用湿地的渗透及过滤作用,从而带来良好的生态效应。并且从视觉效果上来说,这种过渡区域能带来一种丰富、自然、和谐又富有生机的景观。

城市湿地景观的设计建造不论是建园理论,还是应用技术以及后期管理养护,都还不够成熟,有待于广大的园林界的学者和工作者的重视和完善。相信结合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现代生态学理论、时代要求以及历史文化特点,湿地景观定会成为21世纪风景园林事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的意义篇3

随着市区人口的急剧增长,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作为穿越市区的唯一水系—乌鲁木齐河,无疑是本市一项独特而宝贵的资源。在保证下游地区供水、灌溉防洪等功能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河道两岸的滩涂於地,改造主河道,开凿支道,改变原有的渠道骨架,扩大的人工湖面,使其尽可能多的在市区环绕流动,增加空气湿度,同时水流所到之处,可植树造林,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人居环境。由此,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对乌鲁木齐河珠江路段(风华园)进行了工程试点改造。本次试点改造相当成功,得到了市民及各界的好评。乌河改造工程南起乌拉泊水库分水闸北至东西渠分岔口(大寨闸),全长7537m,本次改造设计过水流量约25m3/s,它是乌河进城市的首段;东渠自大寨闸起,止于展览馆路,全长9313.8m,本次设计流量10m3/s;西渠自大寨闸起,止于展览馆,全长8410.6m,本次设计流量15m3/s;中渠自展览馆附近东西渠汇合点到迎宾路,全长8531.5m,维持现输水流量14m3/s;西北渠是乌河东渠末端分出的一条南北向支渠,它起始

于友好路西北渠管理处,终止于河南东路以北的铁路桥,全长约13547.9m,维持现过水流量约2.5m3/s。

2乌鲁木齐河改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概述

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内陆干旱地区,市区三面均为荒山,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城市。恶劣的环境条件造成乌鲁木齐绿地覆盖率指标低于其他全国大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平均水平,虽然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城市绿地及荒山绿化的力度,绿化面积有了较大提高,但离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2.2乌鲁木齐河改造的原则

乌河现状每年向下游放水约6000~7000×104m3左右,但水量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和利用,其原因主要是给水时间极不均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本次改造把创造城市良好生态环境景观与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相结合,使水资源在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结合乌鲁木齐市防洪总体规划,在保证其下游灌溉、防洪、供水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渠道两岸的余地扩大乌河的水网作用,改善城市生态水环境景观。2)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并与即将实施的“引额济乌”供水工程规划相结合,利用局部扩大或延伸的水面形成绿核、绿心、绿楔与城市园林绿化相协调,让城市有了滨水之感,周边的空气湿润起来,沿线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健全我市全面而旺盛的绿色大动脉。3)结合城市环境建设的现状和规划,沿环城的水系和绿地设计有特色的景点,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根据不同的地势特点,可在渠上建造不同建筑,如在渠面较窄的地方建造绿林、雕像、石碑、石刻,在渠流经人多的地方应建造新疆特色美食馆和民族歌舞基地等。充分考虑枯水期和冬季乌河景观问题,延长乌河系列景观的观赏期,使其成为我市的形象工程。

2.3乌鲁木齐河改造后的生态环境及景观效果

乌鲁木齐河改造工程针对不同地段,因地制宜结合现状和发展趋势,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渠道两侧可利用的15~50m范围进行了生态景观建设。同时水体两侧的绿地中多种乔灌木,形成富有季节变化的绿地层次,尤其多种常绿乔木,丰富冬季的景观效果。1)大寨闸段水系改造,增设了5万m2的人工湖面和12万m2的绿化面积,形成了局域水网和水循环圈,不仅为改善城区的小气候提供支撑,还为城区的生物多样性打下基础。2)珠江路的风华园,在剖面布置上以梯形渠、梯形复式断面小跌水渠、陡坡渠、多级大跌水渠等各种形式相连,通过设置缓流池、小跌水、大跌水段等工程设施减缓渠道底坡,使水流变缓、降低流速、增加水深,改善水景,缓流池及大跌水等工程措施本身也可形成人工湖、瀑布和水帘等水面景观,丰富水量内涵。3)苏州路的和平园和和新医路的协和园,在平面布置上宽窄相间,湖渠相联,有条件的渠段,断面尽量扩大,形成较开阔的水面,分别达到0.5万m2和0.3万m2;同时增加绿化面积1.4万m2和0.5万m2;此外还增设了各类园林小品及构筑物,提高了城市生活品质,改善了周边群众的居住环境,使其成为乌河风光带的亮点。4)奇台路至西公园段改造后总水面面积1.8万m2,绿化总面积0.4万m2。通过对现有渠道的扩宽,驳岸线的改造,营造简约明快的亲水空间,设置亲水设施,满足了人们观水、亲水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渠道在非供水季节及枯水期的景观处理,效仿自然做出各种造型,使之在有水时更生动、无水时也自成一景。

2.4乌鲁木齐河改造后的环境效益

首先,乌河改造的实施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自然生态效益,若按照《乌鲁木齐河改造专项规划》实际完成后,乌鲁木齐河总水面面积约276hm2,控制绿地415hm2。其次,改造后开辟了大量的滨水活动空间,滨水景观的塑造延续了城市文脉、并与民风民俗、警世教育、科技宣传结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价值。

3乌鲁木齐河改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1乌鲁木齐河改造对城市发展的必要性

1)城市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文明程度、开放意识和管理水平的窗口。2)伴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无序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功近利,大量水面被侵蚀。使原本老化的渠道破损严重,过水断面严重不足,效益逐年递减。因此,无论从绿化城市形象,美化首府景观,还是缩短乌市与先进城市的差距等方面考虑,改造乌鲁木齐河确是十分必要的。3)乌河改造实施后,环城水网在市区内形成多处景观,可以作为新疆面向全国展示其改革开放成果、风俗风貌的窗口,也体现了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同时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达到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可推动城市生态化的发展,又必将带动城市文明的进程。

3.2乌鲁木齐河改造后的社会效益

乌河改造后从社会效益来讲,不仅能有效完成城市的分洪任务,而且能有效的疏导、储存分洪时多余的水,使乌河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遍布于城市南北的水网贯穿商住区,其两岸景色怡人,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滨水空间,这些空间因其具有自然、开放、方向性强等种种特点成为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最为敏感的区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可居住性。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乌河沿线上所塑造的重要景观节点成为城市对外展示其形象的重要窗口,提升了城市品质,增强了城市的魅力,并将拉动城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3.3乌鲁木齐河改造后的经济效益

3.3.1防洪效益乌市的水源地和几个大型水库皆处在城市的上方,乌河既是一条重要的输水通道,也是一条重要的泄洪通道,对城市的防洪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乌河穿过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如果有洪水突降,水流不畅,给整个城市带来的各项损失,少则几亿元,多则无法估量。

3.3.2绿化灌溉效益由于乌河水网系统设置的不够完善,用于绿化灌溉的水利用率太低,平均约700万m3/a,约占乌河总水量的1/10~1/12,大多数水通过主干渠进入猛进水库和北郊农田。在2005年“引额济乌”工程建成以后,因此而节余的农田灌溉用水将主要用于乌市的绿化灌溉,从而降低自来水绿化灌溉的比例,形成一项可观的经济收益。

3.3.3水产养殖业效益利用乌河上的蓄水点和人工湖,可以适当开展水产养殖,并从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如今大寨闸段已成为钓鱼爱好者休闲的好去处。

3.3.4地价升值效益工程建成后,河道两岸的生态环境必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也可带动地价的攀升,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3.5增加旅游效益工程实施后,沿渠可以修建各类大型公园、游乐设施、绿地等休闲场所,提供市民娱乐休闲,带动周边商业区的发展,带来可观的旅游经济效益。

4结论

生态城市的意义篇4

关键词:城市形象公共环境环境艺术设计

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城市公共环境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它包括城市公共环境的空间、道路、广场、广告、台阶等这些人造景观,还包括天空、山脉、水面、河流、树木等自然景观。另外,那种在城市公共环境中起作用的,但不是固定有形的东西,如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习惯模式、人口构成特点等,都是进行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巨大载体,是人类科技成果的聚集中心,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将是今后环境设计的关键和重心。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形象的概念

许多现代设计家艺术家把环境艺术同西欧、北美城市的公共艺术或街道艺术有机联系起来。认为环境艺术是指与环境有关的环境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其实这样去理解人类的居住环境是达不到提升环境艺术质量的,环境艺术是广义的具有多种不同层次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从宏观到微观的整体设计,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协调设计,又是社会和人类行为的设计和引导。根据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本身的性质,可以给它下一个广义的定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上讲,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使其环境艺术化的工作;狭义上讲,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是使该环境中的每个对象进行环境化的设计。

二、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和城市形象的关系

探索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就必须突出城市的地方精神。应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以历史为轴线,探索和分析城市的地方精神,深入探索那些存在于城市空间背后的规律和实质。只有这样,城市特色的塑造才不会流于形式而得以持续发展。

1.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来源于城市。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范围十分广泛。有人把环境艺术称为“无所不包的艺术”、“管闲事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行为对象是城市中的人,行为主体则是城市。

2.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作用于城市。从广义上看,城市视觉形象的塑造包含着整个城市生活,它涉及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

(1)广场。广场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有休闲、文化、集会、纪念等功能,多数广场均是上述功能的复合。广场在城市中有特殊地位,而城市中心广场又被喻为城市的客厅,是一个城市对外展露的窗口,因而也是城市形象表达的关键。广场的形象意义已不在于广场本身,而是城市整体形象及面貌的客观反映。这正是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用武之地。

(2)步行街。这是另一个重要的城市形象表演舞台。步行街商业繁荣、人流密集,既是城市中的磁性点,也是行为主体和行为对象之间的一个极佳的交互场所,是城市标志性的空间,具有形象的传播意义,而这正是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

(3)滨江、滨湖、滨海地段。这些地段均为城市的重要展示界面。江河湖海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全景的空间场所。城市音乐化的轮廓、万家灯火的气度、充满神秘幻想的空间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

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对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意义

就应用层面而言,狭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最具有现实意义。狭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即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主要处理城市的公共界面,如广场、街道、滨湖滨海地带、公园和绿地等城市景观。这种景观大可至城市或街区,小可至建筑或软硬质景观。广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除囊括上述所有狭义内涵外,还是对该地城市环境、城市活动、城市构成、城市规模等各类要素的总体概括。由广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所形成的理念可以成为一个城市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是城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总体反映。因此广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对城市总体形象的营造具有战略意义,狭义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对下列所述的城市内容在总体形象方面有实践指导意义。

四、现代城市环境艺术发展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21世纪的现代城市,不仅要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设施,更要具有现代气息的环境艺术。优秀的城市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现代城市的环境艺术应当强调生态性、文化性、经济性。兹分述如下:

1.城市环境艺术首先要注重生态性

环境艺术的生态性可以简单表述为:生态美。即艺术和生态的完美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生态美”初步表述为“由于环境内部生态结构健全、生态系统平衡而表现于外部,被人感知的美感”。可见,在城市环境艺术中首选要注重生态性。

2.城市环境艺术要注重与人文的结合

城市环境艺术的发展,需要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与当地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观等相统一,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注重城市环境艺术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是历史文化积淀的载体。一个城市的文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审美作用和凝聚力作用。现在我们的建筑要找根,有的是找到了我们中国建筑文化的根,有的是找到了欧洲建筑文化的根。这体现了我国环境艺术的包容性和博怀。

五、个人思考与总结

既然公共环境艺术对城市形象的构建具有如此重大意义和作用,那么,目前公共环境艺术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呢?总的来讲,近年来虽然有大量环境艺术实践,参与这一实践的人也很多。但是,环境艺术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尚没有公认的科学的行业标准、行为规范,更没有进行相碰的学科理论建设,所以说公共环境环境艺术“有行无思、有行无业”,远远尚未成熟。塑造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公共环境艺术的作用使居住在城市的人与环境产生共鸣。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城市公共环境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对城市的文明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并在我们的生活中越发突出和重要,因此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与城市形象的构建设将是今后环境设计的关键和重心。

参考文献:

[1]傅崇兰.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冯骥才.手下留情DD现代都市文化的忧虑[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王志杰,闫广道.郑州“沟灾”[n].大河报,2004.

[4]杨瑛.城市形象与市民社会地空间权利[J].建筑学报,2000,(9).

生态城市的意义篇5

关键词:城市记忆;记忆危机;城市形态;城市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加速前进。与之同时,当前这场席卷中国的都市化发展浪潮却使城市失去了延续历史、传承文脉、身份归属的重要作用。城市历史古迹、历史建筑还有历史街区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特色丧失,城市传统风貌消失,形象趋同无序;城市形象盲目求高求大,已经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存、开发城市的记忆,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创建城市独有特色的呼声越来越大。大家希望通过研究城市的记忆,来延续和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以此来寻求城市特色保护的方法,塑造城市独有的特色。

1城市记忆的探索研究

目前,城市记忆(Citymemory)尚未形成明确、固定的表达,它经常与“城市的记忆”(thememoryoftheCity),“城市的历史记忆”(theHistoricmemoryoftheCity)交叉互用,而且在使用中它既可以指“物”,又可以指“事”,甚至指过去的人;可以理解为“城市中人的记忆”。〔1〕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委员会主任布正伟是这样解释的:“城市的记忆是人们对城市环境及其形态要素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认同后所产生的集体记忆,其中包括了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的记忆。也可以说,城市记忆就是城市特色在人们心灵上打下的难以磨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烙印。”〔2〕

综合多位学者研究的结果,首先,我们从记忆的本质特性出发可以发现;记忆是一种开放性动态发展过程,人们往往是基于未来的目的,在现实中对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统一的“艺术”。并且,记忆在时间中存在连续性与建构性的两种特性。其次,城市记忆的概念应包含城市形态、功能及其意义三个基本方面,城市记忆是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意义及其形成过程的整体性历史认识。〔3〕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城市记忆是对城市整体的意象和意义的认知和重构,城市记忆的概念也体现了对待城市历史的一种态度,那就是将城市置于历史长河中,城市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对过去的认识和重构,保护历史的意义就是见证现在。城市记忆不光是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认识”,更是一种动态的、连续的不断进行的“重构过程”。这种记忆表述了空间、记录了时间、体现了意义,综合反映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一种时间序列上的动态过程的意义记录、空间反映与重构行为。

2城市记忆危机的特征

城市记忆凝固于城市空间环境,反映在人们的记忆中,是人对城市空间环境意义的认识;同时,由于城市建设处于渐进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能动的改造,因而,城市记忆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的这种能够对城市记忆产生影响的改造活动,使得城市记忆的形成即不能脱离于以往人们对环境意义的认识,又不断加进新的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如果脱离于以往人们对环境意义的认识,往往使得城市记忆发生记忆的错位,甚至失忆(图1)。记忆的错位意味着城市记忆中所一贯坚持的原则,失忆则意味着这些新的内容完全脱离于环境意义演变的连续性,从而使城市记忆不能与以往环境的意义保持血脉联系。〔4〕

(图1)失忆的城市空间

Fig.1SpaceofCitymemorycrsis

2.1城市形态的记忆危机

城市形态与城市记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当将城市作为主体时,城市形态的演变就是城市历史沉淀发展的过程。城市的平面、肌理、纪念物等构筑物记录下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生活与时间,使城市历史以物化的形式凝固与沉淀下来,作为后代回忆和参照的内容。而将人做为主体时,城市形态对于人们心里层面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城市场所成为人们在记忆城市时进行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基本参照。〔5〕

当前,许多城市的拆建改造更新工程彻底清除和抹杀了与历史事件、时间相关的场所意义,从而导致了城市历史文化的严重缺失和断层。同时,频繁和大规模的变化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赖以定位的记忆物之间稳定的位置关系,使人们普遍产生“城市越来越记不住”的认知困难。这种城市空间的异化和人与物固有的关系的突变,已经使人群再难体验到位于精神家园中的认同感。我们长期生存的城市仿佛瞬间成为没有什么历史联系和情感牵系的“异国他乡”。

在城市形态的记忆危机没有进一步恶化的时候,要解除这种危机首先要从意识上提高对城市记忆、城市形态的认识。

首先,以一种连续动态的时间观看待城市形态构建。城市的变迁在很多情况下是以牺牲细致生动的历史记忆为代价的,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在观念和方法上正确平衡保护和更新这两者的关系所致。其实,城市的建设并不是推“旧”建“新”,而是考虑如何将“新”与“旧”完美结合。许多欧美的实践项目在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上就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可以修旧如旧或修旧换新,也可以以新建、改建或者采用新形式作为保留过去的某个象征主题。(图2)总之,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是以一种开放发展的多元化的观点来对待不断变化的城市历史。

(图2)上海新天地

Fig.2Xintiandi•Shanghai

其次,明确城市形态构建的服务对象。城市形态的生成与发展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预先经过规划设计的城市形态;另一种是自下而上,有机的城市形态。最佳状态是将这两种形式在城市形态构建时并存并且相互渗透,使城市在具有规律性的总体模式基础之上,通过局部变化达成协调性。反观当前城市设计的若干误区,其实就是这两者发展不平衡的一种表现。

2.2城市特色的记忆危机

城市特色是一定时空条件下,城市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当时所达到的文明手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形式。

城市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息息相关,它蕴含着人与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一个城市的特色,多是经历了几十年、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积累与沉积而形成的。形成难,毁坏却容易得多,一朝毁坏,数十载难以恢复,甚至永远不能恢复。

当前,在全球化的规划、建筑设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建设项目由远离项目所在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建筑师来设计,相当多的境外建筑师在处理中国的旧城改造问题时,缺乏对城市特色及文脉的理解。以西方“他者”的文化认同代替中国的社会和城市文化的认同,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会摧毁城市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城市领导为了某些目的,盲目地追随建设趋势,盲从地建高层、建广场、搞绿化,一个城市有个建设亮点,其他城市匆忙仿建。难怪有这样的描述:“潘克拉斯像马里勒本,而马里勒本像帕丁顿,所有的街道都类似……你的格罗赛特广场、贝克街、哈利街和威泊尔街等等,所有这些平淡的、枯燥的、无精打采的街道,像一个大家庭寻常孩子那样相似,而波特兰广场和伯特曼广场则是它们尊敬的父母”。〔6〕城市特色就是在这样的功利性、时效性的复制中消失。

城市记忆是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意义及其形成过程的整体性历史认识,它蕴含了城市的文化,而文化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依据。沙里宁在许多年前就尖锐的指出:“许多人士把城镇规划当作纯技术的问题,在进行规划时只管就事论事,而忽视了重大的精神要求。由于城镇规划往往被降低到处理肤浅的实际事物的地位,所以它逐渐给人以一种平庸单调的印象”。城市记忆又是对城市生活的真实写照,而社会生活与城镇特色息息相关,蕴含着人与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由于中国城市不仅在建筑风格、城市形象方面完全西化,城市居民甚至在生活方式、时尚、爱好等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西化倾向。人们在努力创造未来的同时,失去了城市记忆,实际上就是丢掉了自己的过去。这种损失是文化性的,进而造成我们对自身传统的忘却和对特色表达的失语。由于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及千百年来中国人特有的理想聚居理念,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城镇类型和空间环境。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广东的骑楼、徽州村落、江南古镇、福建土楼等,(图3)这些个性化的空间形态,正是个性化的生活表现。保护它们,既是为人类留下来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保留了珍贵的城市记忆,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城市记忆,这是城市创造力和城市精神的表现,在更深层次上看,城市记忆体现了城市和社会的理想、信仰、制度、伦理和价值观。城市记忆是人的反映,城市记忆是社会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城市记忆。城市记忆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走向何处。如果没有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建筑和城市空间,历史就不会栩栩如生,如果我们失去了赖以自豪的历史,人们对城市发展的认识就会缺乏形态的佐证和精神的根基。

图3福建土楼

Fig.3tulou•Fujian

综上所述,城市记忆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从记忆的本质特性以及城市记忆与城市空间环境的联系中可以看出,城市记忆表达了人与环境的综合关系,这是我们认识城市记忆概念的根本出发点。

3结语

城市记忆代表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历史、现在及对未来的认识,城市记忆代表了一个时代城市的理想,反映了国家、民族、城市和人的价值追求,是城市历史的里程碑,城市记忆的演化代表着城市的进步和繁荣,必然是地域化的,不能被复制的。建设保有记忆的城市要求设计者持续过程或未完成式看待。

生态城市的意义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伦理思想;实际应用

引言

城市规划是一种研究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城市合理布局的综合部署,它是在专家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经济社会结构等发展进行的规划,不仅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还是实现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介入,不仅运用伦理道德的约束力来规范城市土地的利用,有利于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而且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由此可见,生态伦理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理念及生态伦理思想内涵

规划理念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理念主要有两种。

1、实用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

在实用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城市规划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等一些实际问题,这就是城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眼前短期的经济效益,城市规划中主要以技术标准为主,讲究效率优先,有时甚至为了城市发展需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造成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严重失衡,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人本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

人本主义是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中遵循的一个标准和原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城市存在的价值。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以人为本,漠视了大自然系统,不能在人与自然中间做好平衡,有时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不可避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不利于城市的未来发展。而生态伦理思想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3、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

生态伦理学是随着生态危机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在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也会越来受到重视。对于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3.1生态思想价值观

在过去,我们对于大自然都是征服、改造和利用,缺乏对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而生态思想价值观,简单来讲,就是希望人们在了解大自然的基础上,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改变过去对大自然的各种偏差性观点和看法,在对待大自然方面建立一种新的思想价值观念。

3.2生态道义思想

在生态道义思想中,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和人都是平等的,和人一样拥有着道德权利,这种敬畏生命的思想也就要求人们改变过去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与大自然平等和睦相处。总之,无论是生态思想价值观,还是生态道义思想,都体现了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都要求人们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1】。

二、城市规划中应用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化建设中,生态伦理思想融入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城市规划学科建设

从全球范围来看,截止到20世纪初期,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就一直停留在自然科学的一些技术层面上;到二战结束后,城市规划才进入到社会人文层面。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更是十分有限。城市规划学科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的水平和质量,不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在这种学科背景下,面对现实中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伦理学科出现了,它为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对城市规划学科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2、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要求

在过去,在一些项目投资中,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在信息、人口以及交通等集中的地区,这也使城市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与此同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规划,迫使城市规划以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以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城市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所以,生态伦理思想的融入也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需要。

3、促进城市关注“弱势群体”

从生态道义观念来讲,自然系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群之外的一个“弱势群体”。在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依旧是以人为主,对于自然系统这个“弱势群体”缺乏关注。而生态伦理思想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不仅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公平性,而且还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生态伦理思想也是促进城市关注“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方法【2】。

三、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应用

生态伦理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转变城市规划思维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我们需要借鉴其他一些学科的成果,从而为城市规划提供学科理论基础和条件。生态伦理学中所涉及的一些观念和思想就拓展了城市规划中原有的学科视野,不仅可以在城市规划中表现伦理道德精神,而且也使城市规划中的学科交叉变得更加广泛,增强了城市规划的多元化。第二,创新城市规划方法,使城市规划更加严谨。在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中,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关注较少。鉴于城市规划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处理方式,生态伦理思想的融入一方面创新了城市的规划方法,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妥善安置,这样就使得城市规划更加严谨和全面化,进而增强了城市布局的合理性,也有利于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3】。

2、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

顺时、节约、保护自然的生态经济思想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不谋而合。孟子主张按照自然的时间规律办事的思想观念,在他的书中有许多体现。孟子把顺应时节的生态观念提到了重要的地位,要求人们在正确的时间里进行农业生产,那样粮食和食物就会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在动物繁衍生长的时节不要进行渔猎,那样在捕鱼打猎的时候不会空手而归。在树木植物生长的时节封山育林,不要砍伐,那样在用到木材的时候才会有充足的资源。孟子还说:“齐人有言日:‘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磁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孟子告诫人们与其有智慧,不如借助时势,正如在农业生产中与其有农具,不如不误农时。孟子的这些观念告诉人们要节制物欲,不能对生态资源有随时索取的恶劣习惯,适时而作才会取得更加丰厚的回报。也就是说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将顺应自然与合理利用自然结合起来,决不能取之无度,用之无节。

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生态伦理思想的介入,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中心这种单一的思想价值观念,完善了城市规划中的思想价值体系。在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城市规划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系统的双赢,也符合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发展理念,也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今后我们要加强对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加强它在城市规划中的推广和应用,使城市更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应云仙;汤坚立;李王鸣.生态伦理思想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初步探讨[J].城市规划.2012(09):134.

生态城市的意义篇7

一、语义学对城市色彩的分析

语义即指事物本身所代表的概念及含义。所谓城市色彩,即指城市的公共空间一切外露物体表面在光的作用下被感知的色彩综合,广义讲,包括人工色和自然色两大类,狭义上主要包括附着于地面的建筑物、广场、广告、植物、草坪等,同时在城市人工色彩构成中,按性质划分固有色彩、流动色彩、永久性色彩及临时色彩,流动色主要包括行人服装、车辆等,固定永久色包括公共或民用建筑、雕塑等,临时色主要以广告、报亭、路灯等为主。

(一)城市色彩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城市形象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情感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于城市内在实力,外在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城市发展表明,在文明初期,建筑的外表面色彩是城市色彩的主要体现,此时,城市色彩主要受传统等级观念及自然风貌的影响,并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色彩语义,如用白色大理石构造成的雅典卫城,不仅为了美观,更象征了雅典纯洁的民主社会,红黄色彩搭配的的紫禁城代表封建社会庄严的等级制度等等。

城市色彩同样是城市活力的体现。不同的色彩,所代表的寓意是不同的,比如在传统文化里,红色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表示喜庆的正色,给人联想到热情、奔放,寓意着活泼、热情、兴奋、健康、饱满、庄严、革命等。橙色给人以温暖、明亮之感,寓意着积极、充实、华丽、辉煌等。现实中,不同的城市色彩不同,感受也不同,或兴奋,或悲伤,或喜爱,或厌恶,或明亮,或黯淡等。因此,在发展城市的自然美、人文美的同时,决不能忽略色彩的作用。

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的存在,她是与环境相互融合,长期形成的,贵在统一与和谐。然而商业林立的今天,人们似乎忘却了对于城市色彩整体性的把握,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破坏周边的色彩整体性,导致一个城市的美观性下降,造成视觉污染,最后逐渐破坏城市的文化历史底蕴,进而破坏城市形象。笔者认为,只有真正的理解城市色彩的意义才能更好的给一个城市定位,通过鲜明的城市色彩增加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二)珍视城市色彩特质,突显城市特色

不同的城市在其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及其对文化的传承下,逐渐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质,而城市色彩也愈发走向成熟。其中,绝大多数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对历史文化名城而言,保护其城市特色,延续其历史文脉尤为重要。

在市规中,应通过合理的色彩选择以及材料的运用,以历史文脉为依据,继承并发扬,从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城市。当一个国家或民族根据城市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因素赋予某种色彩特殊的意义,并将其作为城建中的主色调,色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每个城市都要学会珍视城市色彩特质,打造有个性的城市。

(三)色彩对于城市品格的影响

伴随着城市的出现,色彩便开始发挥效能,合理的城市色彩规划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有重要的协调作用,她即能构建出合理的色彩环境,更能塑造、美化城市品牌形象,继而提升城市品格。然而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课题依然处于薄弱环节。

二、形态学对城市色彩的分析

形态一般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它包含了两层意思的内容。所谓“形”即指一个物体的外形或形状,而“态”则是物体本身所传达的精神态势,形态就是指物体的外形与神态的结合。城市色彩的形态是从其色彩构成的空间结构形式而言的,包括形态的基本要素,即点、线、面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内涵。

(一)点——城市景观色

点是原生要素,第一特征是“小”,它表示在空间中的一个位置。第二特征是它的灵活性,有视觉调节之效能。第三个特征是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点的视觉特点常起到视觉中心的作用。在城市色彩中与点有关的主要包括广场铺装、绿化小景、雕塑、标识等点缀色构成。一般来说,城市点缀色所占的面积较小,才不至于影响城市整体色彩的和谐,同时又与城市界面色、总体色相辅相成。

(二)线——城市界面色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不同的线性具有不同的表情。如平行线使人感觉平稳、安定;斜线则使人不安定和具有前进感;垂直线挺拔向上具有伸展感等等。线除形外,在造型中的界限、骨骼都是由线起作用的,能分割、布局各异的形象和形态。设计中的点或面往往需要线的连接贯通,才能达到较好的整体效果。城市的界面是指城市的道路、公共空间和区域空间等可视边界,这些可视边界的色彩构成了城市的线性界面色。线性界面色是城市色彩连接的纽带,它有效地将城市的面、点状色彩连接起来。色彩的城市界面色与城市的总体色也反映了人们对不同距离的城市色彩的感知,两者一起构成了城市色彩的线与面的关系。

城市界面色是连接城市点缀色和整体色的枢纽,从而构成步移景异的动态城市形象。因此,人们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时,可以考虑以道路为主线,不同区域、不同方向在注重其城市总体色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色彩区分,或者依据城市的环路或主次干道为原则来确定色彩的布局,并通过这种色彩轴线将城市节点、公共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脉络明晰的城市界面色。

(三)面——城市总体色

面的基本性格与线的基本性格相似。平面的表情有平整、光挺、简洁之感,曲面的表情柔软、温和、富有弹性等。若把城市总体色比喻成一个“面”,那么这个“面”的整体色应当在符合其特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运用现代的新材料、新技术,演化出清晰、分明的城市总体色彩。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对城市的宏观基调进行充分的研究,同时结合城市性质考虑到该城市微观色彩的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色彩对城市的不同功能构成要素给予赋意,以形成整个城市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规划设计师,有必要注重城市主色调、辅助色及背景色和点缀色的形态语义分析,从而形成宏观的城市色彩印象。

三、城市色彩中形态语义的重要性

色彩语义学是研究色彩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城市色彩的形态语义设定就是对城市的形态和元素进行色彩的赋义、赋值,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色彩语义对人的视觉生理机能的影响,也要考虑色彩对城市物质形态语义的表达以及对城市非物质形态语义的传承等因素。

(一)城市色彩设计是影响人的视觉生理机能的重要因素

无论从色彩的物理性还是其对人所产生的生理性能,其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总能引起人们的心理活动,因为时代造就了我们习惯性的去联想审美的情趣,同时给色彩披上感情的轻纱,并为此引发的象征性及其对于不同色彩产生的心理上的好恶。协调的城市色彩,透射出城市的和谐幽雅,使居住其中的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反之,躁动而不和谐的色彩则会使人心情烦躁,产生不安和暴力倾向。因此,色彩是促使城市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不断的美化和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二)城市色彩语义反映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同样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集中体现,她具有区域性、人文性、系统性三个特征,其中包含的并不仅仅是丰富的视觉美学信息,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首先,城市色彩与丰富的视觉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视觉美学不仅包括一座城市的内在、外在形态造型特征,同时色彩作为其必不可少的元素,充分体现其特定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这与色彩的形态语义研究是分不开的。城市色彩不仅作为一种宏观概念存在,同时,对于特定的城市空间划分也具有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上所说,城市色彩也体现了特定的人文气息,这与长久的历史演变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色彩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代表了深层次的精神方面以及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城市整体色。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城市色彩之于传统社会历史、文化、审美观念的信息承载性,于在现代社会中找到通往传统文化的媒介。

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当代城市化急速演变的过程中,应正视杂乱无序的色彩现实,同时,充分理解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充分的依据并更好突显其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徐雷.造型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孙烨,张德顺.浅议城市色彩与历史文化[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01)

[3]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张岁丰,蒋涤非,刘庆.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10(03)

[6]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陈慎任.设计形态语义学——艺术形态语义[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生态城市的意义篇8

1 城市形态相关理论回顾

1.1 城市历史研究

西方著名城市研究学者培根(Baken,1976)、吉尔德恩(Giedion,1971)、科斯托夫(Kostof,1991)、芒福德(mumford,1961)、拉姆森(Ramussen,1969)和斯乔伯格(Sjoberg,1960)等对传统城市研究作出了主要贡献。他们的著作除了详尽的描述了西方城市历史形态演变过程之外,亦讨论了引起其变化的原因。如斯乔伯格在《工业化之前的城市》(1960)中叙述到:“城市和文明不可分离,随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人类最终出离了原初的状态。城市的发展同时又使人可以建造更加复杂的能满足不同生活方式需求的物质环境,人们从而相信,可以有更多的生存方式。正如许多学者所认为,城市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生产之后的第二个意义重大的创造。”传统中国城市同样吸引了广泛的研究(董鉴泓,1982;贺业锯,1985;Sit,1995;wu;1993;Xu,2000)。两种城市形态思想影响了传统中国的城市格局,第一是《周礼》(西周)的最后一章“考工记”,其中所强调的“围合城墙”、“南北轴线”、“宫城居中”和“对称布局”反映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中国传统的伦理与哲学思想。第二是《管子》(周和西汉),这部古典地理著作倡导自然的哲学,人类的居住环境应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城市建设中,人们可以利用环境条件达到理想的居住目的。“理性”和“自然”的原则反映在《周礼》和《管子》中,互相补充构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城市形态理论,并且影响了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这些思想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中占有显著的位置。尽管上述城市历史理论著作较少直接提及传统经验对现代城市建设的意义,但是它们已经并将会继续对现代学术及实践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1.2 市镇规划分析(townplananalysis)

古典市镇规划分析起源于欧洲中部,以德国的斯卢特(Schlter,1899)为代表的“形态基因”研究(morphogenesis)是其最早的理论基础。“形态基因”在康泽恩(m.R.G.Conzen,1960)的著作中被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欧洲中世纪城镇,规划设计元素被划分为街道和由他们构成的交通网络;用地单元(plots)和由它们集合成的街区;以及建筑物及其平面安排。依靠创立并运用以下概念方法:“规划单元”(planunit)、“形态周期”(environmentalperiod)、“形态区域”(environmentalregions)、“形态框架”(morphologicalframe)、“地块循环”(plotredevelopmentcycles)和“城镇边缘带”(fringebelts),康泽恩的研究在英国形成了康泽恩学派。在上述的概念方法中,“城镇边缘带”的影响最为广泛,这一概念指城镇边缘由混合用地构成的动态带型区域,其存在是城镇历史发展的普遍现象,对这一“不稳定”区域的研究有助于对城镇发展演变的理解,并进一步为规划管理提供建议。康泽恩对城市形态研究的贡献可概括为五点:

(1)建立了基本的市镇规划分析体系;

(2)第一次在英文地理文献中使用完全的过程演变的方法;

(3)确立以独立的基本地块为研究单位;

(4)使用详细的地图配合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

(5)发展了城镇景观的概念(whitehand,1987)。1980年代初成立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地理系的城市形态研究组(UrbanmorphololgyResearchGroup),继承和发展了康泽恩的思想,是目前这一领域最为活跃的学术组织之一。近年来,他们的影响已逐渐由欧谷凯 城市形态的理论洲扩展到了整个西方的城市研究学术领域。尽管市镇规划分析研究发展出许多分支,例如对建立城市“规划控制”和“发展管理”原则的应用,但它对旧城保护实践的意义依然最为重要。(详见:)。

1.3 城市功能结构理论(theoriesofurbanfunctionalstructure)

形成于美国的形态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第一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被称作文化形态研究的伯克利学派,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居聚落而非城市;第二是形成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芝加哥学派,这一学派运用折衷社会经济学理论强调城市用地分析。在社会学家伯吉斯(Burgess,1925)创立了同心圆理论的基础上,霍伊特(Hoyt,1939)发展出扇形区理论,哈里斯(Harris,1925)和尤曼(Ullman,1945)发展出多核心城市理论。20世纪50、60年代以后,他们及其追随者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理论作为城市形态研究的一部分是因为它关注城市用地,而规划和建筑设计仅被视为城市用地的载体。另外,相对于解释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分布的城市功能结构理论,克里斯托尔(Christall)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placetheory)分析了城市之间的空间及规模关系。城市功能结构理论反映了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研究城市用地发展关系的城市形态方法。

1.4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politicaleconomyanalysis)

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在这里广义的包括宏观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在建筑环境(builtenvironment)与商品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一领域的代表学者哈维(Harvey,1985)分析了城市景观形成与变化和资本主义发展动力之间的矛盾关系,再此基础之上建立了“资本循环”(capitalcircuits)理论,他指出城市景观变化过程中蕴涵了资本置换的事方法实。鲍尔(Ball,1986)推进了这一思想,发展出“建筑供给结构”(structureofbuildingprovision)模型,他讨论了建筑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社会元素,其中包括发展商、规划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动力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更进一步,诺克斯(Knox,1991)在研究中指出“建筑供给结构”包括更为广泛的范围,通过对美国城市景观的分析,诺克斯证明了社会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同等重要并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形成过程。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强调建筑环境产生和变化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在这一过程中资本是主要作用因素,同时城市发展的组织形式及相关社会机构所起的作用亦是研究的焦点。

1.5 环境行为研究(environmentalbehaviorstudies)

乔尔(Gehl,2000),林奇(Lynch,1958),拉波波特(Rapoport,1990)和赖特(whyte,1980)等的研究建立了人类行为与物质环境关系的理论,他们的探索包括人类如何感知特定的环境并且产生行为反应,进而如何在设计实践中利用这些规律。在这些研究中客观科学的方法代替了旧的个人直观的行为研究传统,他们的理论著作改变了现代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工作方法。在林奇的一系列研究中,“心智地图”(mentalmaps)的方法被用来反映个人对环境的感知,通过使用“节点”、“路径”、“地标”和“区域”作为基本元素来分析环境心理趋向。他同时使用“可识别性”来描述环境特质,好的建筑环境使居民感觉舒适,亲切。林奇强调好的城市形态还应包括:活力与多样性(包括生物与生态)、交通易达性(开放空间、社会服务及工作)、控制(接近人体的空间体量)、感觉(可识别性)、灵活性和社会平等一系列要素。拉波波特(Rapoport,1990)、洛赞诺(Lozano,1990)和特兰塞克(trancik,1986)讨论了人对特定建筑环境的行为反应,分析了现代城市问题多出于“逆城市”和“逆人”的作用力。基于这个观点,他们建议城市发展演变应与当地生活方式及文化需求相适应,强调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即“环境行为”的方法。

1.6 建筑学的方法(architecturalapproaches)

在大量的形态理论研究中,由建筑师与城市设计师发展出的一系列方法对理解城市形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其中最为突出的包括类型学(typologicalstudies)与文脉研究(contextualstudies)。类型学起源于意大利与法国,意大利建筑师玛拉托利(maratori)、坎尼吉亚(Canniggia)和罗赛(Rossi)奠定了类型学的基础。根据罗赛(Rossi,1982)的解释,类型是普遍的,它存在于所有的建筑学领域,类型同样是一个文化因素,从而使它可以在建筑与城市分析中被广泛使用。由于类型学关注于建筑和开敞空间的类型分类,解释城市形态并建议未来发展方向。类型学的方法在欧洲建筑设计及城市景观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脉研究着重于对物质环境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的分析,其目的是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创造有意义的环境空间。文脉研究在艾普亚德(appleyard,1981)、卡勒恩(Cullen,1961)、克雷尔(Krier,1984)、罗(Rowe,1978)和赛尼特(Sennett,1990)著作中被广泛讨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概念是卡勒恩的“市镇景观”(townscape),这一概念的建立基于两点假设,一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规律可以被认知,二是这些规律可以被应用于组织市镇景观元素,从而反过来影响人的感受。通过分析“系列视线”(serialvision)、“场所”(place)和“内容”(content)。卡勒恩指出,英国1950、1960年代的“创造崭新、现代和完美”的大规模城市更新建设和富有多样性特质的城市肌理(包括颜色、质感、规模和个性)相比较,后一种更有价值和值得倡导。这一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快速发展的现实同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1.7 空间形态研究(spacemorphologystudies)

这一理论认为城市由基本空间元素组成,它们构成了不同的开放与围合空间和各种交通走廊等,空间形态研究从不同规模层次分析城市的基础几何元素,其目的是试图描述和定量化这些基本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空间形态研究起源于1950年代由马奇和马丁(march,martin,1972)在英国剑桥大学创立的“城市形态与用地研究中心”。随后各种不同概念被发展用以定义和描述建筑和居住聚落(Steadman,1983:mitchell,1990),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空间语法”(spacesyntax,详见:),这一概念可以被定义为描述、解释和定量建筑或聚落空间结构的技术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强调分析空间集合的几何特性,更重要的是蕴涵其间的社会与人类学意义(Hillier,1983)。以上讨论的城市形态理论提供了广泛的方法来剖析城市物质环境,尽管它们有重合之处,但根据所侧重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相关的理论概括起来可以被分为三类:一是“形态分析”(environmentalanalysis),包括城市历史研究、市镇规划分析,建筑学的方法和空间形态研究。“形态分析”依靠从二维到三维的城市地图、规划与建筑设计和城市实体研究,其目的是解释城市现象和剖析其中隐含的规划管理、建筑师、业主和各种相关专业人员在城市形态变化中的作用及责任。二是环境行为研究(environmentalbehaviorstudies),它关注于人的主观意愿和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过程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及相关人员的访问;三是“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它关注政治与经济因素和相关的社会组织在“城市过程”(urbanprocess)中的作用,定量的方法在这里是主要的分析工具。

2 城市形态与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起源于建筑师与社会学家寻找理想的城市形态以医治“城市病”的乌托邦和物质形象的思想。在过去的20多年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实践要求规划师更多的关注于“政策规划”、“发展影响评估”、“发展管理”、“社会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师的职责似乎完全脱离了物质环境。然而,物质环境在规划学科中,无论过去与现在都依然占有重要的位置。正如霍治(Hodge,1998)指出:“大量的规划工作依然围绕着两个中心,一是计划新建项目对现状环境影响的评估,二是组成物质环境的不同功能和活动部分的空间协调。”城市形态研究的价值在于它在城市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适当安排新的结构元素的能力,如“形态分析”已成为提高城市“发展管理”和“设计控制”等规划实践的重要工具,评价规划工作的优劣在某种意义上是指得到规划许可的城市发展的结果。基于这一观点,城市形态的方法对辅助与充实规划实践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交通”研究是当前西方规划学科的热点课题,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与城市形态的关系日益得到重视。具体的规划概念如密集式城市发展(compactcity或neotraditionaldevelopment)和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Demandmanagement)要求创造较高建筑密度,混合用地,发展步行和公交系统和一系列新的设计原则。作为物质参照的城市形态是“可持续发展”及“城市交通”等规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完善和理性的城市形态研究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城市形态研究的意义同时存在于它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尽管城市设计概念自出现到现在的30多年来,还未形成一个全面共识的定义,但是,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实践层面上的认识,可以描述为是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学参与的,给予环境以特定形式的活动。其中的活动指利用现有条件,创造新的结构元素,用于提高缺乏统一与整体性的城市环境(Schurch,1999)。城市形态的目标是理解城市结构形成过程与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的作用力的关系,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的同构关系,不仅表现在文字描述上,同时反映在设计实践中,所以系统的城市形态研究可用于加强和整合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

3 城市形态的方法与理论研究框架

根据诺克斯(Knox,1994)的“城市化过程”(urbanizationasaprocess)理论,城市化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生产技术和环境变化过程所推动。城市化的直接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于日益扩大的城镇区域内,同时,城市化还导致了其它的一些结谷凯 城市形态的理论果,如城市体系、城市用地、社会结构、建筑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定的社会系统,如政府政策、法律体系、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关注到变化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一系列的反应继而影响初始的动力因素,这一过程最终形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循环体系。诺克斯的分析利用广义的政治经济学作为“城市化过程”理论的基础。作为城市化的一个结果,城市形态的变化明确的反映了城市化过程。基于以上讨论,“城市形态作为城市化的结果”(urbanformasanoutcomeofurbanization)这一模型,使物质的城市形态,抽象的政治经济因素和城市规划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并可以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来分析城市形态变化的动力及过程机制。在这一模型中“形态分析”与“环境行为研究”的概念与方法被强调作为主要的物质环境分析工具。形态分析关注于和城市相关的客观物质、图形及文字资料,环境行为研究强调城市居民和专业及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观意愿的调查分析,方法它们互相补充,从不同的视角检视研究对象,从而使城市形态的研究更为理性与客观(图1)。复杂性(complexity)与不确定性(uncertainty)理论在这一研究框架中被同时强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西方社会科学中新兴的边缘学科,其主要思想是分析和探索各种系统表现出的混乱、非连续性和难于控制的主要原因,其中的复杂性是主要因素。事物所具有的复杂特性挑战了研究分析与规划决策过程。充分认识到复杂性这一因素并不能使工作过程变得容易,但它可以使决策者有充分的准备,从而应对由复杂性产生的不确定性。对于不确定性的清晰认识可以帮助寻找适合的分析方法。克里斯坦森(Christensen,1985)在研究中指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取决于目标与方法的不确定程度,当人们对目标和如何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形成共识,确定性较高,分析与决策过程可以依赖科学与理性的步骤去完成;当人们同意目标的方向,但不知如何达到它,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学习过程;当人们不确定要达到的目的,但有许多可选择的方法,分析与决策成为一个讨论过程;最后,如果人们同时不能对目标与方法达成共识,分析与决策成为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的过程。认识到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可以对问题的特性作出判断,从而找出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概括而言,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渗透于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它们应成为形态研究框架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由传统的单一计划经济为主体转型为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存在。其中的转型性经济因素(transitionaleconomy)、缺乏稳定性的发展政策和领导主观意愿构成了分析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因素。在相对有限的可借鉴经验的条件下,缺乏明确的目标与工作方法往往同时成为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问题,对不确定性的充分认识对提高中国城市研究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4 结语

在城市化过程理论的体系内,形态分析与环境行为研究被强调作为主要城市形态分析工具。其中的形态分析,虽然包括广泛的方法与技术,但对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的分析是其基本要求。不可否认,规划设计方案只是整个规划过程的一部分,完整有效的规划依赖于管理、控制和实施等各个环节,但规划设计方案记录了社会价值观念、人们的主观意愿和环境管理方法。没有作为形态基础的规划设计方案,大规模的规划是无法实现的。好的城市形态决不是仅仅基于美学原则的标准,它更依赖于活动其间的人的感受与评价。得到人们欣赏并积极评估的城市环境是真正有价值并应得到广泛的倡导与维护。基于环境行为研究发展出的一系列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相关人员的访问和实地观察,这些工作过程不仅重视专业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意见,其中更关注普通居民及流动人口的意向,通过数据记录与分析,最终将其反馈到规划设计、政策制定及具体管理行为中。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城市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一系列巨大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重构。同世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形态的变化,从动力机制到实体环境都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其复杂性与多样性对城市形态的理论研究具有特殊的价值。虽然国内阶段性的城市形态研究已不断出现,然而系统与全面的分析,尤其是方法论的研究还有待提高。本文关于这一课题的思考,目的在于希望从大量的相关文献中理出一个简单与明晰的脉络,并适用于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孙良辉,鄢泽兵。解读城市形态的三个分支理论——读《GoodCityForm》有感[J].山西建筑,2004,(18)。

[2]欧阳勇锋,张延龙,蒋颖。关于城市形态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4,(5)。

生态城市的意义篇9

关键词:河流景观规划;景观都市主义;景观规划设计;长利涌湿地公园

abstract:Riversplayan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cities,producingrelativelyprofoundinfluenceonurbaneconomicsociety,spatialpattern,ecologicalenvironmentandcustomculture.Currently,theabsenceoftheplanninganddesignofurbanriverlandscapecausedthatmostriversdidn’tcometotheirfullplayandfacedseriousecologicalenvironmentalcrisis.applyinglandscapeurbanismtoguidetheplanninganddesignofurbanriverlandscapecanpromotethejointdevelopmentbetweenriversandcities.thespecificideaistobreaktraditionalengineeringthinkingofconstructingriverlandscapeonbothsidesandtosolvefourproblemsofecologicalsafety,functioncompound,engineeringlandscapeandurbancultureinvolvedwithurbanriversfromtheoverallaspect,systematicplanningaspectandengineeringdesignaspect.

Keywords:riverlandscapeplanning;landscapeurbanism;planninganddesignoflandscape;Changliyongwetlandpark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11-57(7)

1河流与城市发展的共生关系

1.1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

山水是城市空间格局的基底,河流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据统计,目前我国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流经绝对部分城镇。我国幅员广阔,南北地区河流在水文、水量、水位等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对城市发展中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文化民俗等方面具有共性影响。

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现有城市建设模式对城市河流的生态影响较大,以至多数城市河流失去了原本具有的作用与功能,比如缺乏监管的产业污水排放破坏了河流生境,高密度的河流护堤硬质铺张影响了水质的自我修复,擅自改变河流形态影响了汛期防洪要求,较多的滨河住宅开发侵占了公共岸线资源。

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是运用工程设计技术,综合解决河流所涉及的生态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休闲等综合问题,推进河流与城市共生发展。在日益注重“城市特色”、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需要突破传统的“唯工程论”思维,基于城市共生视角优化其工作思路与技术路线。本文在总结传统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景观都市主义概念,探析新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1.2目前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普遍存在政府、开发企业和设计师对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多个不足之处。

一是重生态轻使用,导致河流与周边城市功能割裂。虽然在河流规划设计中满足生态安全是基本要求,但同时需要兼顾其游憩、文化、休闲、科普教育等相关因素;二是重使用轻生态,严重破坏河流生境。具体表现为对河流两侧用地功能的过度设计,融入了较多人工要素,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三是大量滨河住宅开发侵占河流防护绿地,有损城市河流防洪的整体性安全。城市河流沿线是土地经济价值较高的地方,部分用于防洪缓冲区的安全敏感地块被侵占;四是城市路网建设对河流生态保护造成影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需要有一定的完整性与连续性,规则性城市路网对河流的干扰较大;五是规划设计方法较为单一,构图过于图形化,忽视对城市河流的体验需求和文化特色塑造。

2景观都市主义对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

2.1景观都市主义的思想起源

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现代景观科学和生态科学对于人居环境营造的日益深入影响。在城市病与环境危机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以生态理念为主导的当代景观科学应运而生,并被人们作为应对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二是当代城市无序蔓延、城市边界模糊不清、城市肌理破碎使得一种“景观范式”被引入,对城市现象进行重新阅读和研究。这种“景观范式”是与注重个体形态的“建筑范式”相对立的,侧重各类要素的交叉作用和动态变化的过程,它突出弹性化的城市环境应随着时间推进而不断转变。

2.2景观都市主义的基本观点

2.2.1城市空间的有机联系

景观都市主义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对进一步理解城市人工建设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将自然引入城市之中,根据不同城市特征进行设计,建造景观化城市,将景观城市化,城市景观化。

2.2.2城市发展的时间梯度

景观都市主义从过程视角理解规划设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强调规划过程的弹性与动态性。时间梯度是景观都市主义的基本观点,不同时间段的城市景观存在不同需求和特征,身处其中的人们获得不同的感受。景观都市主义关注这个变化过程中时间、空间和人们体验的互动关系。以时间的不确定性为原则,允许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进行自我修正、置换或者替代的可能性,规划设计则需要留有余地予以应对。

2.2.3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景观都市主义认为,城市景观不是独立而空泛存在的,而应该具有文化、生态、情感等多方面意义,将景观作为阅读城市的窗口和媒介,将城市理解为一个生态系统。

2.3景观都市主义对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

2.3.1河流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与城市功能是互动统一的关系

河流是城市“图底”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其他开敞空间是统一的关系。城市内部河流承载了居民活动与休闲服务功能,与城市生活密不可分,加强河流与城市功能的互动与优化组合,可促进发挥安全、生态、景观、防灾等综合效益,是河流景观建设的基本目标。

2.3.2景观设计与生态安全的融合,注重河流的生态功能

景观都市主义认为,景观应该具有复合型功能,其中生态功能是一个重要方面,将景观设计与生态要素结合,使得景观兼具游赏、文化和生态的复合功能。从景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以及实际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优化组合河流景观要素,并引入新的成分建构新的景观格局。

2.3.3人工建设要素的生态化和景观化

河流生态敏感性较大,且容易受到破坏,河流景观要以自然生态为主,弱化人工建设的干扰。景观都市主义强调设计的“景观性”,将自然过程作为设计形式,充分尊重场地的原始自然环境和生态价值,以场地的肌理及其演变规律为出发点,为设计师的创造工作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2.3.4充分发掘河流景观的文化和体验价值

传统的河流景观设计大多基于功能使用导向,注重物质空间建设,对文化与体验感受重视不够。都市景观主义对城市河流的景观价值有了新的拓展,一是城市河流应具有传承城市文化,宣传正确生态价值观的文化教育意义,二是充分考虑身临其境的心理体验,充分发掘生态和景观上的体验价值。

2.3.5基于生态优先原则,采取多样化的生态要素修复与保护策略

建设性破坏在目前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实践中是普遍现象,由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受损。景观都市主义以生态视角审视河流规划建设,运用生态策略并结合其他规划设计手段,应对工业化城市建设的种种弊病,积极推动城市转型。如洛杉矶河流复兴的总体规划,其目标就是重整废弃的景观,采用多种手段修复损坏严重的生态系统,使整个区域重新焕发活力。

3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3.1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改进思路

景观都市主义体现了系统化和综合化的设计思路,强调城市河流景观的生态、文化与社会意义。相对传统设计思路,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存在五个方面的改进:一是站在城市尺度对总体发展环境和需求进行研判,有利于将河流景观融入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之中;二是以河流景观与周边区域在生态、景观、功能的整体协调为原则,扩大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范围进行研究,不仅是依据上位规划和规划任务书要求;三是考虑河流与城市功能的互动,并结合公园内部的功能协同与功能分区,统筹确定河流沿岸功能与规模;四是采用概念方案与分系统方案,结合反馈的设计方法,形成最终方案,力求整体方案和局部系统的最优综合(图1);五是对河流沿岸的人工建筑要素采取生态技术方法,将其作为自然要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基础设施工程景观设计等。

3.2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对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改进思路,提出以下五个规划设计要点,具体包括:与城市功能融合的河流复合功能、以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景观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与体验设计及生态修复与保护。

3.2.1与城市融合的河流复合功能

借鉴景观都市主义关于城市空间有机联系的观点,将河流作为城市空间系统组成部分,与周边城市功能进行互动。从生态角度,河流是城市生态结构和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应加强河流与周边城市地段的生态联系;从文化角度,挖掘河流文化要素并在其设计中体现出来;从功能角度,建立河流周边开发地块的联系,提升周边的土地价值和环境品质。

3.2.2以景观作为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为动物迁徙和生态过程提供支撑,同时起到雨洪防护,改善水质,节约城市管理成本的作用。

3.2.3景观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包括城市道路、铁路、桥梁、变电站、燃气站等等,而这些设施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对河流整体环境产生较大干扰,常见的如穿越湿地斑块的城市干道、为防洪需求建筑硬质护堤等。通过思考优化策略后发现,基础设施可作为一种公共活动空间和生态景观资源,与生态廊道、绿色通道、城市水系进行整合,统筹建设。景观都市主义将基础设施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综合的人造有机体系,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城市机器,从而减小基础设施对城市生态网络的冲击。

3.2.4生态修复与保护

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对河流生态的修复与保护是极为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河流生态效用和环境品质。首先是对已被破坏的河流生态进行修复或重建,将其生物特征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其次是规划管控方法创新,根据不同河流保护地段,设定不同程度的开发控制和活动管制。

3.2.5文化与体验设计

城市河流两岸的景观体验与游憩功能对体验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根据不同群体兴趣及情感诉求的个性,使其在一定区域获得良好的游憩体验。具体设计,包括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策划,引导游客与河流两岸景观的情感互动,增强游憩体验等。

3.3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通过探讨景观都市主义下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改进思路与基本要点,对传统“自上而下”式的线性规划路径进行反思,并运用系统规划方法优化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过程,具体涉及总体层面、系统规划层面以及工程设计层面。通过三个层次的规划设计工作,建立河流与城市共生发展关系,有效协调生态与经济、社会、休闲活动的联系,并通过具体工程设计予以落实。

3.3.1总体层面优化内容

总体层面是基于城市视角论证河流的本质特征,及其与相关要素的联系,并指导后续两个层面的设计工作,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注重城市发展背景及区位分析,从扩大区域范围审视河流景观建设的目标,涉及城市结构优化,延续城市文脉精神等内容;二加强河流与周边区域的关系研究,分析周边区域在空间、功能、生态、交通上对河流景观的影响;三是基地现状与资源条件的研判,挖掘河流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并运用到具体设计中。如在对杭州西溪湿地资源的研判中,发现西溪湿地除了具有迷人的江南水乡和田园风光外,在历史上也曾是杭州著名的历史文化圣地,与西湖、西冷印社并称为“三西”名胜,是人文墨客常年驻足之地。在其设计过程中,以“梵、隐、俗、闲、野”的不同意境响应其景观内涵。

四是生态承载力的分析,以生态承载力的评估作为确定人工建设开发量和容纳人类活动强度的基础依据,加强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科学的合作;五是综合考虑河流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使用价值,避免规划目标与重点的单一、片面性;六是规划结构与功能布局方面,强调河流与周边区域的系统联系性,并与总体功能相互协调。

3.3.2系统规划层面优化内容

系统规划层面内容是对总体层面内容的响应与落实。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系统规划是针对不同问题展开的具体设计工作,包括功能分区、生态安全、景观规划、交通规划四大方面。

功能分区。河流周边地块一般属于居住、商业商务、广场公园等功能用地,功能分区强调河流两侧地块在功能上高度混合,以此加强市民对滨水的利用,增加城市活力,并在整体上把控河流两侧建筑群体空间,变化有序的天际轮廓线,进退有度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

生态安全分为防洪安全、水系组织与岸线布局三个方面。防洪安全是河流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弱化防洪工程影响,需要结合水系组织与岸线布局进行同步考虑。水系组织规划指将水系置于城市整个绿地系统中考虑,通过水系及周边绿色空间的组织,优化,完善城市绿地布局。同时,规划范围内的水系应与周边水体尽量连通,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和净化能力,提升河流生态功能。岸线布局:目前河流驳岸设计中存在生态化不足的现象,岸线布局需要满足不同时期河流水位要求。作为生态交错区,岸线设计应充分发挥其“边缘效应”,尽可能多的创造丰富多样的生物栖息环境,同时尽量避免线型的道路对生态的隔离。在材料选择方面,尽量选用生态型的驳岸,减少混凝土等对生态影响较大的人工材料,使驳岸设计在满足防洪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更显得绿色和自然。

景观规划分为工程景观、公共空间与生态景观三个方面。工程景观是对河流范围内外基础设施的景观设计,比如跨河交通、高压走廊等,通过景观手法弱化基础设施对城市环境的干扰。公共空间是河流沿岸提供的活动场所,是自然与地域文化特色的载体。生态景观是结合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环境设计。

交通规划包括综合交通规划、绿道系统规划、水上交通规划、交通景观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反映了道路、铁路、港口等交通设施与河流的关系;绿道系统规划是河流内部及其与外部联系的慢行交通系统,侧重非机动车与步行交通;水上交通规划需要融合城市整体水上交通系统,并结合城市旅游线路统筹考虑;交通景观规划是融化交通设施的景观干扰,属于工程景观范畴。

3.3.3工程设计层面优化内容

工程设计是系统规划的具体落实,是指导河流两岸景观建设的具体技术文件,具体包括竖向设计,河流防洪工程和两岸驳岸工程设计,雨水排放与收集设计,植物配置设计,夜间灯光照明设计,公共服务设施与建设小品设计等六大方面。由于工程设计层面涉及具体设计规范内容,本文在此不具体展开。

4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肇庆新区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4.1肇庆新区长利涌湿地公园概况

肇庆新区位于肇庆主城区东北部,肇庆高新区的西南部,处于主城区和高新区的发展轴线上。长利涌湿地公园位于肇庆新区西南(图2),规划范围为上游至九坑河水库大坝,下游至西江,流域长约9.7公里,总面积约756公顷,是肇庆新区中的主干水系(图3)。

4.2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思路与要点

4.2.1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思路

肇庆新区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运用景观都市主义的指导思想,首先面对的是“长利涌在肇庆新区发展中的地位”和“肇庆新区需要什么样的河流景观”的问题,通过对城市发展背景和基地现状解读,并综合类似地区的案例研究,从而确定长利涌湿地公园的规划目标与基本定位。

在长利涌生态、景观、功能设计的过程中,始终将周边区域纳入研究范围进行统筹考虑,以此在功能上保持与周边商业、会展、居住、绿地功能的互动协调,加强内部与外部用地的关联性。最后,通过总体层面、系统规划层面与工程技术层面三个技术阶段的成果反馈与优化,形成最终成果。

4.2.2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借用景观都市主义运用在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核心观点,肇庆新区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中提出五大设计理念,包括功能复合化、景观生态化、设施景观化、河流内涵化,以及生态安全化,并在各层面设计中予以落实。

功能复合化指长利涌两侧用地功能的多样性,联动城市发展;景观生态化是设计中强调景观的自然性和生态效益;设施景观化是运用景观和生态手法,将长利涌驳岸以及穿过基地的铁路、321国道、城市干道等进行景观化处理,使之与环境协调;河流内涵化主要是赋予河流公园文化主题,建设肇庆市生态文化展示窗口;生态安全化是本着最小化人工干扰原则,注重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构筑城市生态廊道。

4.3长利涌湿地公园总体层面设计内容

将长利涌湿地公园项目纳入不同层次区域中分析,并站在城市发展视角研判本项目的规划需求与目标,即该项目成为继产业园区开发、居住新城开发之后的新的生态运营模式,是启动肇庆新区建设、贯穿低碳生态建设路线、打造珠三角城市湿地公园精品的核心项目。

其次,长利涌湿地公园应作用肇庆新区生态安全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领衔水雏天堂、长利涌堤防加固工程、砚阳湖、龙吟谷生态创意度假区、生态新城中央绿轴等多类市级重点项目与城市资源,合力构建肇庆新区生态格局,并以湿地公园建设作为契机,带动行政、居住、商业、旅游等城市功能的复合发展(图4)。因此,规划中理清长利涌湿地公园与周边项目的关系,通过湿地公园的“串、连、统、合”手法,形成肇庆新区的生态廊道构架(图5)。

其三,对长利涌湿地公园的生态现状进行全面评估,计算长利涌的生态承载力,以此为依据进行功能布局,体现景观都市主义的生态优先理念。最后,将长利涌作为连接两条城市功能轴的纽带,通过交通与活动空间形成长利涌多元功能水轴,打造“之”字形的规划结构(图6),使长利涌融入城市绿色空间结构,体现景观都市主义中的城市结构完善与生长动态过程理念。

4.4长利涌湿地公园系统规划层面设计内容

长利涌湿地公园系统规划层面设工作是整个项目的核心部分,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功能混合:长利涌湿地公园作为线性城市空间,需要充分考虑与相邻用地的功能协调关系,结合与其相邻的商务、会展、体育及商业用地,划分以动态为主题的滨水利用区,建设滨水商业带、滨水娱乐区、文化展示区和城市滨水景观带;根据“一轴三区”的总体规划结构,依次由滨水利用区、湿地调节区和生态保护区构成,形成三区轴串的生长型空间结构及景观序列(图7)。

4.4.1生态安全规划

长利涌湿地公园的水体设计充分体现水网、开放空间和城市景观的生长特性。首先对区域水网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出长利涌水网生长发散型的特质,通过保护、调节、利用等措施调整优化整个水网系统,使之在肌理上体现出区域水网生长性的特点(图8)。并通过“节点―廊道―中心―廊道―节点”的分级手法设计,衔接、打通、融合周边重要的开敞空间和景观要素,使城市开敞空间和景观得以生长延续。

4.4.2生态化和亲水性的驳岸设计

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视角和生态策略,对于目前城市湿地公园岸线设计中的人工化倾向,具有良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通过对长利涌水文条件的分析,设计中将驳岸处理形式分为自然原型、自然型和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多采用生态型的自然驳岸,充分体现生态化理念。

4.4.3体现生态和文化功能的景观设计

结合周边功能以及滨水游览要素,长利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了12个生态文化景观节点,以水为轴形成生态景观带(图9),将长利涌打造成为肇庆市低碳生态示范基地,借助湿地自然景观塑造城市生态文化品牌。

4.4.4以生态手段弱化负外部性的交通系统规划

长利涌湿地公园规划范围内有三条铁路穿境而过,321国道也与铁路交错,乡道贯穿区域,交通系统对城市湿地生态的干扰不可避免,在景观都市主义指导下,以生态和景观手段弱化交通设施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4.5长利涌湿地公园工程设计层面内容

长利涌湿地公园的工程设计中,采用了若干生态策略和景观设计手段,使人工化的工程设施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并使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最小化,增加湿地公园的景观效益。其中,重点处理防洪堤的生态安全问题:由于长利涌河床高于周边地势,形成“悬河”,因此防洪堤在达到防洪标准基础上采用岩石和生态护坡砖结合的方式进行加固,确保砖内土体的表面保持稳定,不易流失,最大程度的保持土壤和水分,加强区域生态建设和生物链的完善。其它工程设计,包括长利涌及其周边地区的竖向设计、利用设计、公共服务设施与建筑小品设计、植物种植设计与夜间灯光照明设计等。

5小结

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的服务对象直接面向城市人群,在发挥多种生态效益的同时,亦具有居民游憩、文化娱乐等多样化功能,是城市公园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忽视了日益复杂的城市系统对景观环境的要求,同时缺乏考虑河流自身的特点,因而在设计中常常出现重使用轻生态、构图过度人工化等问题。

景观都市主义源于对西方后工业化社会城市问题的应对,它提倡改变以建筑为城市建设元素的传统方式,强调把城市作为生态系统来考虑,突出景观作为城市空间联系的媒介作用,实现自然与人工的对话。景观都市主义对解决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此,提出了“总体层面――系统规划层面――工程设计层面”的改进建议。最后,以肇庆新区长利涌湿地公园为例,阐述景观都市主义指导下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实践应用,同时希望能为我国其他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思路与借鉴。

参考文献:

[1]JamesCorner.LandscapeUrbanism//mohsenmostafaviandCironajle.LandscapeUrbanism:amanualforthemachinicLandscape[m].London:aapublication,2004.

[2]Bélangerp.Landscapeasinfrastructure[J].LandscapeJournal,2009,28(1):79-95.

[3](美)马克・特雷布.现代景观――一次批判性的回顾[m].丁力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毕凌岚.城市生态系统空间形态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翟俊.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景观城市[J],建筑学报,2010,(11).

生态城市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城市理念;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ourpeople'slivingstandardscontinuetoimprove,moreattentiontocityplanningandcommunity-based,thetraditionalplanningmodelbecausecontrarytotheconcep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oderncity,isnolongersuitableforcommunityplanning.thispaperdiscussesthenewurbanismcommunityplanningforsustainablecityundertheconceptofvalueinthiscontext.

Keywords:theideaofsustainablecity;newUrbanism;communityplanning

新城市主义思想的产生源于对地方地理、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新经济”时代的理解,它代表了人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新探索。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区环境建设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被暴露。如何营造人性化的社区,成为一个越来越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摆在设计者和建设者的面前。新城市主义针对郊区化蔓延发展产生的弊病,提出旨在提供更加完善和完整的生活品质,重建社区和邻里关系,重塑多样性、人性化的城镇生活氛围。其核心思想中提倡功能混合,促进邻里交往与交流,对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视等一系列人性化设计内涵对我国目前的社区环境建设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城市不是“城市”与“生态”的简单叠加。城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如果用牛顿拉普拉斯决定论的观点来研究城市的运动规律,并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的话,其中每个参量所涉及的自由度的个数将非常之多,况且很难对每个参量进行定量描述。因此,假设存在一个描摹城市的方程式,恐怕也是很难求解的。尽管人们为建设生态城市作了不懈的努力,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专门测度生态城市的标准,也许这个所谓的标准永远也不会有,因为生态城市具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地域性。

生态城市是人类理想的栖息地,人们采取不同的方式、途径,就是为了实现“生态城市”这一目标。例如,巴西的库里第巴市、德国的erlangen市从交通入手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我国的一些城市则从绿化、生态恢复入手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走向生态城市虽然任重而道远,但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空间价值观

城市建筑师和设计者发起新城市主义理念,并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来实现目标。不同的城市规划理念有不同的空间价值观,很多学者认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就体现在具有意识形态且又能够反映社会公平的空间公正观方面。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理念在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强调公共空间的公平性,不仅能够实现空间公正的规划理念,还能兼顾社区的空间功能。

以强制性适宜居住环境为标准的社会平等价值观。城市居民追求的最基本的人本空间就是城市社区空间的适宜居住性,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最基础的居住空间,不会因为国家、地区不同而有所改变。

以混合居住为主的社会平等空间的适宜居住性。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通用模式就是混合居住模式。混合居住模式是处于社会各个阶层不同人士居住空间融合的体现,每个国家的每个地区都有这样的居住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隔膜,体现社区的融合。

强调社区公共区域各个阶层的平等可进入性。“空间错位”指的是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的空间设置不合理,即错配。在城市经济影响下社区的建设倾向于中上层居民的居住空间,下阶层居民的居住空间处于被中上层“剥夺”的状态之中,导致城市社区构建中空间不公正。

三、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社会价值观

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将社会环境和人为居住要求、空间功能多样性以及社区平等结合起来,协调四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居民对现实居住环境的期盼,体现了健康、平等的人为居住环境。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社会价值观主要有四个,分别是社会环境的协调性、空间的多样性、人文性以及社区空间的平等使用性,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1.社会环境的协调性。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开发以及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冲突,为了调节三者之间的冲突,城市建筑师和设计者在可持续发展城市理念的前提下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提倡在充分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下,构建具有人性化的城市生态社区。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人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本质理念。

2.空间的多样性。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空间多样性充分体现了社会居住环境的公平与对应空间的公正性。新城市主义倡导居住空间的多样性,这个多样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城市社区居民居住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即在一定范围内居民居住、生活、上班、上学、休闲和娱乐等的空间功能统一;二是城市社区居民居住阶层的多样性,即一个社区内居住的居民来自各个阶层,体现了社会居住环境的公平与对应空间的公正性,减少了由于“空间错位”带来的空间歧视。

3.人文性。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提出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注重实现人类生活、居住的便利性,将生活工作、休闲娱乐、公共交通、体育活动设施等进行有机结合,充分考虑社会生态环境、空气质量、社交网路以及社会就业等对人类居住生活的影响,努力构建更为合理、健康的居住环境。

4.社区空间的平等使用性。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空间平等性提倡各个阶层平等使用公共设施和服务,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便利可达的公共通如公交等增加了各个阶层人群的通勤流量,最大程度上了消除了社会空间歧视隔膜,有助于促进社会各个阶层人群关系的融洽发展。还有一些公共娱乐设施如社区公园等,体现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中社区融合的构建理念。二是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建造了价格不同的住宅,不同阶层的人群都可支付使用,提高了社会居住空间各个阶层居民的可进入性。

四、结束语

新城市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我国城市并没有经过完全类似西方郊区迁移往返的过程,但是在快速发展条件下也显现出许多问题。随着全面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全球化的冲击,新城市主义为城市提供了人文,自然和社区平衡发展的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及社区生活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武贤慧,沙爱民.美国新传统邻里道路设计对我国小城镇道路设计的启示[J].中外公路,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