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十篇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十篇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2:31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篇1

1物理序言课的主要任务

1.1激发学习兴趣尽管序言一般不涉及具体的知识内容,但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看,它是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的开端。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同时,学生的兴趣又影响着他们的注意力,而注意力又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人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上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对所注意的事物专心致志,甚至会忘掉其他一切。这说明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因此这时接收信息的能力就特别高,信息传输的效率也就越高。这种情况下上课对现象观察就最仔细,理解就最深刻,记忆就最牢靠。

1.2了解学习要点序言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通过精彩的实验和巧妙的问题设计,引出本学段、本章、本节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从而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所要掌握的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拉近了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的距离。

1.3介绍学习方法由于初、高中学习的方法不同,即使都是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也由于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各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不同,而有着各具特色的教学与学习的方法。因此序言课应结合本学段学习内容的介绍,针对学生认知的特点,提出学习方法上的提示与建议,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学好物理。

高中物理序言课与初中相比,内容深、要求高。它从物理学作为人类文化一部分的角度介绍物理学的地位与作用,强调了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差异,引导学生做好学习高中物理的准备。刚跨入高中的大门,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学好物理的愿望,但缺乏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老师在序言课上应将这种变化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做好高中物理学习的准备。

2物理序言课的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对序言课的教学重视不够在目前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造成一些教师不重视序言课的教学,认为序言课没有什么具体内容,不如节约时间讲知识或者讲练习题。其实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规律,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主动参与认知过程的积极性对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表面上看学习效率很高,而实际上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知识间的联系、学习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情感体会较少,只是孤立地记住了知识内容,模仿性的掌握了解题方法。从物理教育的角度看,这仅仅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部分,是一种低效和事倍功半的教学。

2.2教师上序言课的方法不恰当有些教师虽然注意到了序言课教学的重要性,但方法不得当,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是对学生的兴趣特点缺乏研究,教学不能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在序言课上,只是强调物理学对社会的发展和升学考试如何重要,要求学生要学好物理,采用简单的说教式教学。二是只重形式忽视内容,一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课上演示了很多“精彩”的实验,但缺乏归纳和引导,造成学生只顾看热闹,而对于如何观察、思考,以及这些实验中所包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却知之甚少。这样是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要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应充分了解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点。学习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在愉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乐于接触、善于探索的意识倾向。根据引起兴趣的不同原因,可以将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分为四种。

①直觉兴趣。具有直觉兴趣的学生被事物的新奇性所吸引,喜欢观察生动、有趣、不寻常的物理现象。但他们一般只满足于感知客观事物,并未产生探索现象原因的需要。直觉兴趣一般是不稳定和不能持久的。刚刚接触物理的同学尤其如此,他们看到新奇的实验往往兴奋不已,但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开始不喜欢物理了。

②操作兴趣。具有操作兴趣的学生不满足于只是观察实验现象,他们要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对实验现象施加影响,喜欢动手操作,进行物理实验。他们一般只是对操作本身感兴趣,而不是为了了解实验现象的实质与规律。这种学习兴趣比直觉兴趣有所提高,开始成为学习物理的动因,但在稳定性方面还比较差。

③因果兴趣。具有因果兴趣的学生在了解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已经比较注意去认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他们不仅要了解物理现象是如何产生和改变的,而且还要进一步地去探索其中的原因。这种兴趣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而且成为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兴趣比较稳定,但如果学习遇到困难且长时间得不到解决,这种兴趣也会动摇的。

④理论兴趣。具有理论兴趣的学生不再满足于物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要求通过它们来了解某一类自然现象的相互联系和一般规律。他们能够把具体的因果认识上升为一套能有效地分析物理过程的理论结构,并能运用该结构中的物理规律去解决物理问题。这种兴趣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发展都是从直觉兴趣逐步转向对事物内部规律的兴趣。前两种兴趣基本处于外部感性兴趣的阶段,它们虽然不稳定,但在物理学习中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如果忽略了前两种兴趣,直接让学生产生理性兴趣是非常困难的。但一直停留在感性兴趣的阶段,也不能满足不断加深的学习内容的需要。了解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特点,教师才能知己知彼、因地制宜地进行序言课的教学。

3序言课的模式

序言课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对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教学。一般我们所采用的是“布景―设疑―激趣”模式。中学生具有探求知识的好奇心理,对那些司空见惯的事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而对那些他们想来应该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却是那样的事情感兴趣。这种好奇心理为我们提供了兴趣源泉。我们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常规认识相反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布景―设疑―激趣”模式的教学过程是:

创设情景产生冲突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的目的是要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疑问。产生认知冲突有多种形式,创设情景也可以有多种途径。可以通过实验展示实验现象,创设情景,使现象与学生原有的认识不一致而产生认知冲突;也可以通过一些似是而非的选择创设情景,使得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解决新问题而产生认知冲突;还可以通过推理创设矛盾情景,引出矛盾产生认知冲突。

高中物理序言课通常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学习的内容,二是学习的方法。随着高中生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们的主要兴趣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绝大多数人的兴趣已经向因果兴趣和理论兴趣过度。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第一部分可以选择一些与高中学习有关的趣味实验作为情景,这些实验应该具有从现象、因果都能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内容中,每一方面的分析都应抓住“布景―设疑―激趣”模式的特点,突出认知冲突的建立。如美国的一位教师在序言课上创造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情景:他把一个大铁球悬挂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将它拉至偏离竖直位置,紧靠自己的头,在学生目不转睛之时,他把球放开,球开始运动,下面的学生为他捏了一把汗,不知道老师能否躲过这一“灾难”。然而老师却一动不动地站着不动,球摆回时并没有碰到他的头,这一场面吸引了学生,对这样的情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会情不自禁地去思考其中的奥妙,从而为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在学习方法中,初、高中序言课都提到要注意观察、做好实验、认真听讲、做好练习。初、高中序言课都有同样的要求,但教师总对学生说初、高中学习方法是不同的。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教师可以用实例解决一个问题,使学生对初、高中学习方法存在差别有初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引起注意。如对于图所示的情景,在铁架台上拴一细线a,细线a下系一重物,在重物下端再拴一相同的细线b,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向下拉细线b:一次缓慢增大拉力,另一次突然用较大的力拉。问两个过程会发尘什么不同的现象(哪根线先断)?学生根据初中时学过的二力合成的知识,会得出总是细线a先断的结论。这时教师再进行实验演示,结果发现结果与学生的判断出现了差异,而学生用初中的知识又无法解释这种差异,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的兴趣。

总之,学习兴趣同学习动机一样,在认知活动中起着启动、定向和动力的作用。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浓厚的兴趣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在序言课上,教师对每个问题的讲解都应站在努力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上,用实例有理有据地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观点。这样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为物理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学思维方式》.朱龙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研究型课程》.应俊峰.天津教育出版社

[3]《中学物理教学建模》.苏明义.广西教育出版社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篇2

一、弱科产生的表现

弱科就是学生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弃学,学习成绩与同龄人相比相差极大,严重影响总成绩提高的学科。弱科产生的原因:产生弱科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与兴趣有关。中学生的兴趣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兴趣一旦形成,往往非常强烈,不易动摇。但中学生的兴趣指向性往往带有盲目性和片面性,这种情况反映在课程学习上,就出现了弱科现象。兴趣中心、兴趣深度、兴趣稳定性影响学习。有些学生兴趣游移不定,只看到知识应用性的一面,缺乏进一步的理性思考,从而学生从心里“喜欢不起来”的原因。

有的学生弱科与学习基础有关。学生对某门功课有兴趣、是由于原来基础就不错,喜欢学,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因此,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对另一门功课,因为基础没打好,学习起来吃力,成绩越来越差,就越学越没有信心。

学生弱科与升学考试的科目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些学生对考试分数多的科目很下功夫,认真学,对考试分数少的科目就不愿学,认为分数少的科目,在学这些课程时,就不用心听课。、

导致学生弱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因素,往往在最初,每个人没有明显的“弱科”但因偶尔一次未考好或者成绩不理想,便对该科“畏而远之”害怕以后考试成绩更差,结果就越怕越失败,以至陷入失败的怪圈,时间一长,导致弱科。“

总之,弱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必须找出弱科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二、挑战弱科的策略

1.帮助学生认清弱科的危害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只有学好各门功课,才能适应。学和就业的需要。而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属于基础教育,学生若有一门或几门弱科,会导致学生总分大幅度下降。从就业角度看,弱科不能适应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生走上社会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从心理角度来看,由于学生存在弱科现象会造成严重心理障碍,如自信心的丧失,自卑感的增强,失败的阴影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挑战弱科动力

弱科产生往往与兴趣有关,学习动机不强烈意志力较差,从而丧失了成功的机会,慢慢产生弱科。

针对学习兴趣缺乏,应培养多种兴趣。首先,面对知识要豁然大度,培养热爱知识的浓厚兴趣。在学习中要避免因教师教的不好或不喜欢老师而迁怒于相应的课程。其次,力争在学习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就学好功课,成功可带来希望的曙光,激发兴趣。比如:在学期开头,或者刚刚开始学一门课的时候,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的关键时刻。再次,对待没有兴趣或失掉原有的兴趣的学科,不能冷眼旁观应当强制自己去学习,因为兴趣可随学习的深入而逐渐产生出来。第四通过向弱科挑战,激起兴趣。因为从心理上应树立战胜弱科,会使人获得某种满足,这对建立学习兴趣是有利的。第五、永远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不要因别人的嘲笑和讥讽而放弃或消弱自己的好奇心,应当永远记住:”好奇是难能可贵的品质。“第六、紧密联系学习内容,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从课外培养兴趣。第七、以科学家和自己崇拜的其他人物作为榜样,用理智培养和保持获得学习兴趣。

意志力的培养。意志力的培养是获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意志发动和抑制力量源泉来自对目的的深刻认识和体会。弱科的产生往往由于这些学生意志力不强,或急功近利或一曝十寒,并且对该学科的学习意志力认识肤浅。扫除智力因素的三大障碍――知识障碍、方法障碍、思维障碍。

知识障碍。由于过去的知识没有学好,没有弄通弄懂,或者产生遗忘,这就形成知识障碍。这就形成知识障碍。这障碍犹如拦路虎,阻碍新知识的学习。学生要消除知识障碍,就要进行知识补救,知识沟通,或者引起对旧知的回忆与联想,或者简介过去的回知,或者提示有关的旧知、或者有针对性地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这一切补救的手段,都不是旧知的重复,而是为了对新知进行准备。

方法障碍。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面对弱科一筹莫展,常不知从哪里着手。学生对弱科学习,除了知识障碍外,多半是方法问题,学生应该从老师那里学到方法技巧,从而增强自己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对自己将受益无穷,所以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篇3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专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的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兴趣是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数学学习是学生根据数学教学计划、目的要求进行的,由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过程。由于数学有其突出的特点,所以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经验时也有其特殊性的表现和要求,如数学学习中的再创造性比其他的学科要高,数学学习需要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等。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引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除了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外,还应该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乃至穿着无不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教师必须做到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展现给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优秀素质,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敏锐的数学智慧与学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日常教学把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人类道德的崇尚以及对美由衷的赞叹。这些丰富的情感融入言传身教之中,才会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进行认知性的学习,也进行情感性的学习,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把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好,以充沛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师生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精心设题,以问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问导向是否恰当,是学生的思维能否调动起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富有启发性的设问和挑战性设问,能使学生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循序渐进的设问可以使学生获得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但如果设问不当,将使学生茫然,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法"时,教师提出问题:"100个负数的乘积是正数还是负数?101个负数的乘积呢?"学生在上一节课仅学了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现在突然提出100和101个负数相乘,学生便跃跃欲试了。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篇4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处在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承九年义务教育之上,启大学教育或社会就业之下,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所以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而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进入成年人的重要时期,是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所以这时候高中政治的知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将对整个人生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以至于我们要把兴趣培养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

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所以高中政治新教改必须体现的就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以经济生活为例,它通过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自主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在经济生活中是如何体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呢?首先,从经济生活的中心要点可以看出这是围绕着四个方面来展开的,分别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多见的最贴近生活的。每个人从出生就从事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对象包括两种,一种是原生世界(自然界原有的事物),另一种是衍生世界(人类创造出的新的事物)。

认识是有前提的,一是认识事物的存在,二是认识主体存在。衍生世界和认识主体都离不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所以这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最直接的媒介。其次,从认识主体来说,青少年这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对很多事物都非常有兴趣,但是对以前的旧教材没有兴趣,是因为,旧教材的讲授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展开的,很少能提起青少年的兴趣。而新教材不同,它的讲授方法是:有用———认知———合作———理解———难点———讲解,通过这种认知方法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与经济生活契合的结点,为学生打开不一样一扇门,认真落实了贴近是学生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用4分钟时间来构建高效课堂。再者,从课程设计来看,首先给学生们讲的就是货币,这是与每个学生都有着密切关系的事物。父母的工资,家长给的压岁钱,上学要交的学费,买东西所要花费的都是钱,从而引出货币、纸币,再而引出了信用工具,这些都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正好体现了贴近生活的原则。

拿钱买的是商品,那么商品是什么?哪里来的?为什么有的贵有的便宜甚至同一件商品不同时候的价格也不一样?这些都吸引着学生进一步研究学习和探讨。有了商品后是如何分配的,如何投资,为什么有的人工资高有的人工资低,如何消费,为什么得交税,税收最后去哪里了,什么是市场经济,扩大范围后就是对外开放?这些问题出现后,国家、企业、个人将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予以解决,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加深了学生对于经济生活的认识。最后,高中政治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通过对经济生活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国家经济的宏观和微观认识,了解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从而知道国家这么做的原因和意义,努力增强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意愿和能力。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篇5

一、几种表现

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一是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表现在学习中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数学,烦数学。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学习上就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教师和家长的行为时有出现。

二是学习品质差。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种不稳定的倾向。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不稳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起落较大。其结果是态度消极,敷衍应付,成绩下落。

三是参与意识不强。表现在有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能引起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这种心理防碍了学生形成知识系统结构,同时,没有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结论终究不会形成牢固的知识概念。

二、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学生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我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在学习新知前的原认知结构存在缺陷造成了学习困难。这类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迁移,如学习代数,要领悟数的概念发展和表示形式的多样化,数学运算式、字母、代数式是数和式的基本观念,一系列方法如换元法的理论基础,有着较大迁移作用,但这类学生掌握不好换元法,不易于储存和提取应用。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心理动力,缺乏兴趣,和老师之间情感上有距离,不是想学而学不好,就是因为不懂或不会不爱学;有的因为老师看不起不愿学;有的因为老师疏于管理而不去学。这类学生自认为不是学数学的料子,把学数学看作负担,不在数学课上下功。

(二)家长方面的原因。有些家长不从自己子女的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平时放任自流,到时怨天尤人;有些家长不是对子女关心倍至,方法失当,就是过于严苛,或过于娇宠;有的家长因自身文化太低,对子女的学习行为无法监控;有的家长过于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强迫子女加班加点学习,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有的教师专业水平较差,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差错,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失去威信;有的教师教学水平低下,上课刻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有的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经常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甚至讽刺谩骂学生,致使学生讨厌老师,甚至厌恶数学课;有的教师本身的心理不健康,常把在工作、生活、家庭造成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甚至迁怒于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有的教师过分强调数学的重要性或者过度宣扬学习数学的困难,导致学生产生对数学敬畏感。

三、转化策略

鉴于以上表现和原因分析,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一些转化策略。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矿山,见识少、所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书本内容,对于生活中数学知识很难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化水平很低,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对子女说“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告诉他们数学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生活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懂得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不是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变枯燥为有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枯燥的学科,多数学生对学数学不感兴趣。为此,我在教学中一是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以爱心去感化学生,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二是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在教学中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设计为生动有趣的问题,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为一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三是利用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变“学会”为“会学”。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其次要教会学生听课,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抓重点,做笔记,预习中标记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再次要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等等。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篇6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物理“学困生”最缺乏的就是自信心。而自信心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动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证。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对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才具备更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学习上不断进取。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生在学习物理上缺乏自信心的心理原因分析

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是在某些客观条件影响下,通过学生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心理原因,经分析可归纳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1.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客观原因

⑴学生知识的缺陷对教材结构不适应

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在学习物理时就出现了数学知识跟不上,物理知识前后不衔接等现象。初中物理的一些概念规律,需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推理概括,有的还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这就要求学生要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对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就显得跨度太大,而增加了对教材的不适应。学生在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方面出现了困难,再加上自身的一些因素,就会产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而缺乏自信心。

⑵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不当

有的教师在课堂中以自己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应付各类考试为目的,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面向少数优秀生,而忽视了大部分的学生,使得不少学生怀着失败的心态,身心发展受到压抑;教师某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以及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情感态度;个别教师本身素质偏低,学疏才浅又缺乏责任心,上课枯燥无味,应付了事,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正因为这些不恰当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使得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屡遇失败后,几乎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

2.学生缺乏自信心的主观原因

⑴自卑心理

妨碍自信心树立的主要心理原因就是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倾向。在学习上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往往有下面的因素。比如认为自己的智力不如他人,对自己评价过低,认为自己天生学习能力差,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也有可能在学习上曾经受到过挫折和失败,受到教师不很公正的评价,加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从而产生悲观、消极情绪,丧失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⑵畏惧心理

有的学生在还没有学习物理之前,听别人说物理难学,就产生了畏惧心理。这类学生一般害怕困难,缺乏创新、进取精神。这类学生一般个性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受到挫折容易产生精神紧张、焦虑、恐惧与不安。

⑶惰性心理

有些学生没有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缺乏竞争意识,在竞争面前甘拜下风,尤其是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后,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因而丧失成就动机,从而养成惰性心理。

二、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1.转变教育观念,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优等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更要面向学困生,厚爱学困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抬着头走路。“亲其师、信其道”,心理相融,情感相通,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育发生作用。

2.正确认识自我,给予成功机会

成功对人的发展具有激励作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自信心。

3.激发学习物理兴趣,消除畏惧心理

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所要学习的事物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对“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

⑴上好“引言”课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上物理课之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启蒙学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础差异,且与其它学科联系不大,就象百米赛跑一样,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同一起点,同一教师同样教学,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像历届学生一样,成为努力、进取的好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相信你们一定会取得成功。”在上新课前做几个典型的实验把学生带入学科的大门,如演示纸锅烧水的实验,学生觉得很神奇,而后又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让学生检查一下是不是普通的杯子和纸,然后装满一杯水,把纸放到上面,再问学生,杯子倒过来后纸会不会落下,水会不会流出,让学生议论一会后,再做出倒杯纸托水实验,此时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和喜悦。这样直观的演示,可激发“学困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高涨的情绪,为新课的讲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⑵以成功体验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持久取决于成功的体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兴趣就是花少量的时间得到一个好成绩”。一般说来,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慢慢吞噬原有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测验中试题尽量简单些,使“学困生”也能得到一个好分数,并且每次考试后不纯看分数只要有进步都要进行表扬、鼓励;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⑶用“肯定、承认和赞扬”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努力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困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人的肯定、承认和赞扬,只要不是过份的吹捧,人们听了都会心花怒放,赞美之词如同照耀人们心灵的阳光,如在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时答错了,受到同学的潮笑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他勇敢大胆,就这点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⑷以名人学习的曲折经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大科学家学习的曲折经历,在平时我就注意收集学生较为熟悉的伟大物理学家的学习历程,如爱迪生曾被学校教师一致认为是一个笨蛋,智商太差,不是读书的料,他在班上读书不到三个月就被学校教师一致通过让他退学,他失学后通过自学最终成了发明大王。爱因斯坦读小学时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课成绩都很糟糕,被同学戏称为“憨直农夫”,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了。他们的学习也是经历了曲折和失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管任何人都会遇到曲折,关键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有些同学虽然现在成绩落后些,但将来说不定你就是“爱迪生”和“爱因思坦”,但要成功,同学们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

⑸以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不少,教师在生活中应注意收集和挖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习了物理知识,也掌握了生产技能,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是有用的,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如在讲授家庭电路一节时,结合农村建房的需要,讲解如何进行家庭布线才能既科学合理,又安全用电。又如在讲授密度应用时,家里是如何选种和浸种的,引出密度的大小。通过计算水的质量是多少?从而引出农田喷雾器上标识8L、10L、15L的含意,若要兑农药千分之几应怎样计算放药量。在讲到扩散和温度关系时,可引入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若是熏杀类农药应选在中午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若是触杀类农药应选择在傍晚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的,是什么时候盖膜,在使用地膜时也应注意当雨水过多时适时揭膜的目的。

⑹重视实验探究课的教学,以一些典型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基础上进行认真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环节。要多动手做实验,还要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教师最想看到的结果。

4.激励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的基本心理因素。学习困难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动力不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来要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必须自强不息,提高自己的智能。而智能的提高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条件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需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加强物理学习上的竞争,考试、参加学校组织的物理竞赛活动,这些都可以形成一种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积极进取替代惰性心理。

5.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些学生,智商并不低,学习也认真了,但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们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学习方法不当所造成。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环节。学困生在这几个环节上往往都做不好。如:他们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听课思想容易开小差,平时不重视即时复习,总是考试前才匆匆忙忙的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等等。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篇7

abstract:Byexploringthestudysychologyof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thecausesoflearningdisabilities,thispaperpointsoutthatitisaneffctivewaytohelpthemtoenhanceconfidenceandfostertheirinterestinlearning,updatetheideaofassessmentandachievesuccesseducation.

关键词:高职生;学习心理;学习兴趣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students;learningsychology;interestin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194-02

0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要重视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高职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是在学生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基础之上,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为将来上岗打下良好的基础,是为以后的工作储备知识的过程。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各院校都在扩大招生,这就导致了生源的质量不高,甚至有些中考分数低的学生都进入了高等职业院校。这些学生的特点是: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低,没有严格的纪律性,心理素质和行为素质偏低。正因为这样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教学质量,怎么样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大多数职业院校思考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是纯粹的探索研究教学方法,从来没有涉及过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研究。本文将阐述高职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并提出重点在于调动高职生学习兴趣的对策。

1高职生的特点及出现学习障碍的原因

1.1文化基础差和教育欠妥产生了不良学习习惯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不少是“问题生”“注意力障碍生”“学习障碍生”,其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内部原因主要有:学生的认识水平低与外界的复杂环境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所构成的矛盾,物质享受与满足需要之间的矛盾,认识粗浅与意志薄弱之间的矛盾等等。外部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不当,家庭不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家庭分裂等;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不到位,学校,家庭,社会间的教育合作不到位。这些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一直出现在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对学习没有任何的兴趣,只是在应付家庭和学校,在课堂上不听课,不思考问题,课后不复习,教师在他们身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却难以得到好的效果,他们对学习只是在走形式,在学校就是混日子,由于课堂上不听讲因此课后作业往往不能够自主完成,抄袭现象严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自暴自弃缺乏信心教师在与同学们交谈中发现,有不少同学认为自己因没有进入高中再上大学深造,上了这个职业学校就低了一等,再说就是高职生说起来属于大专生社会上有多少人会看得起,在校学习好还有多少人能承认我们,将来也不一定能寻找到理想的工作等等。这些同学产生了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心理,不管是对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课学习中都是得过且过,表现出混日子的现象。对此,高职院校的教学不能单纯的停滞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上,需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方法观,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非智力因素入手,通过了解他们的心理,进一步帮助他们塑造新的学习观。否则,教师和学生之间总会出现一层看不到的隔阂,不会有教学质量和教育效率的提升。

2消除高职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

为了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去进行。

2.1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要积极地看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认为他们都是有很大发展潜能的,每个学生都是渴望成功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很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方法的改善上,重视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与学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教师不仅仅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即育人:教师既要给学生传递学生该学到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帮助他们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现代教育技术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每一个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需求不同,但他们都需要关怀,尊重等;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都想去学习,因此要给那些问题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走出困境;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因此并没有意义上的差生存在,要给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足够的尊严。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观、方法观和学习观促进教学改革,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积极的实施素质教育,并将素质教育落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积极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2帮助高职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对学生一定要保持信心,要始终鼓励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自己也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教师要及时的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并经常与学生们谈心,给他们讲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历,让他们对未来始终有期待。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刚读初中时,由于对学习缺乏信心,数学成绩很差,经常考试不及格,需要补考才能过关。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华罗庚对学习增强了信心,数学成绩提高得很快,初中毕业时数学成绩就进入了全班的优秀生行列,后来成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实践表明,用一些伟人成长的故事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2.3培养高职生的学习兴趣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给人带来疲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很多高职生之所以成绩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厌恶学习。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它是一种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针对营销专业的学生讲“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时,不仅要分析各个需求层次与所学习的“推销理论”的关系,而且要讲李嘉诚、牛根生等成功人士是从推销起家和发展的历程,为同学们树立李嘉诚、牛根生这样的学习榜样,很多同学明显改变了学习态度,即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培养学习兴趣,就是要善于把间接学习兴趣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魏书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总是把直接学习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变成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极大乐趣。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1)对高职生进行学习意义的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只是看纸质文凭而重点在于实际工作能力,这个实际工作能力从何而来就需要从现在起认真学习,理解我们只有学好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将来才能便于就业,才能驾驭生活。(2)巧设问题情境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富有意义的专业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动下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因此,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精心地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串,可以有效地激励高职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2.4更新评价理念,更多地关注教学情感和态度众所周知,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既包括认知的发展,也包括情感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评价必须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我意识,将他们置于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位置上。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评价中提倡知识交流和自我评价,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裁判员”,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被评价者,而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和“教师积极的伙伴”。可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和让学生写学习日记。实验表明,成长记录评价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看到自己学习进步的历程,增强学好文化知识的信心,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2.5实施成功教育对高职生的每一点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成绩考差了,不批评、不歧视,不搞考试分数的统一排队,用“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名言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奋斗。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评分标准作适当的降低,相应地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同时,本校近年来增设的“学习进步奖”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在进步的,与优等生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小,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美国着名教育家布卢姆指出,任何学生只要给予适合他们自身心理特征的外界帮助,学习成绩都是可以提高的。因此,只要我们对学生充满热情与信心,努力去寻找适合他们心理特征的一对一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会有成效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习兴趣是有希望的。

参考文献:

[1]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重庆:西南师范人学出版社,1995.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习兴趣教学质量

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高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那么如何根据高中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呢?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高中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优美的直观示范,提升兴趣。体育教学离不开动作示范,教师基本功扎实,动作示范正确优美,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师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模仿学习的兴趣,以最佳状态给学生示范,胆大的跃跃欲试,胆小的虽不敢,但心理也想进行尝试。倘若教师的动作示范失败,效果会相反。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运动兴趣。讲究语言艺术,不但会增强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软化的作用。语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所以教学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准确、亲切、清晰、简练、有趣。引起了同学们兴趣,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学生好奇心强,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方法多样化,可激发学生探索实践的欲望,以此激起练习兴趣。

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由简到难制定教学目标。学生体质参差不齐在体能上应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就会挫伤练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课标”中就要求培养和树立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因人而异为学生制定标准,如立定跳远的远度要求时,根据学生初次跳远不同成绩为下一组练习安排不同组,制定不同远度的跳远标准。在比赛和游戏中对不同水平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大家只要全力以赴地参与,均有获胜机会。水平低的孩子在简单的问题解决后,再解决下一问题就像上楼梯一样逐渐达到目的,培养信心的同时激发了攻克难关。这样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度,同时教师也不会因学生一次达不到而心急如焚。

注意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化,教学手段灵活,不断改变作业条件,允许学生个性发展和爱好的选择。凡是优秀的体育教师都善于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和各种教法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十字接力跑比赛、追逐跑比赛、迎面接力跑比赛,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只要课中出现新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就会精神振奋,跃跃欲试,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就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兴趣。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篇9

【关键词】培养兴趣;自主学习;思维能力;焕发活力

地理知识可以为我们揭示地球上的许多奥秘,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同时也是我们生活的向导。然而,对许多高中的文科学生来说,地理很难,很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会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于是,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如何学好地理、老师如何教好地理就成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常谈论的恼人话题之一。那么,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应该怎样展开地理教学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即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打破学生对地理恐惧的思维定势,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发现和发明。”爱因斯坦和爱迪生正因为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并且深入学习和研究,所以长大后都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科学贡献。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起积极作用的,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没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苦学、厌学、弃学的可能,教师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我认为要想有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着手,引导他们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打心眼儿里爱上这一学科,地理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1.1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有恒心、有毅力,而这一动力首先来源于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这是毋庸置疑的。目的和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过去只用升学来诱发学习目的和动机,这是很片面的。在我国,古人不就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吗?当然,我们学好地理并不是为了告诉别人我们的知识有多渊博。老师应该告诉学生,无论以后干哪一行,都是离不开地理知识的。比如经商,如果我们知道哪里的某种资源比较丰富,这不是更有利于商业活动吗?即便是以后出去旅游,我们要了解哪个地方有什么旅游景点,是坐飞机去还是坐火车去比较方便,怎样安排食宿等等,这些也都要运用到地理知识。而且,我们的生活环境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地震、洪灾、飓风、全球变暖等,似乎2012年真的就是世界末日了。如果我们学好地理知识并加以实践,了解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掌握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那么这些威胁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消除了。

这样就把学好地理知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激发学生内心对自然和人类生存环境担忧之情,从而滋生出学习兴趣。

1.2教师要用恰当的教法,上好每一节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师更应该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课时,应该用教学挂图,把它挂在黑板上,让学生对照挂图学习,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来记忆,这样就很直观,很有空间想象力和地理事物的真实性。

讲课过程中或者练习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画草图出题,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并牢记起来。当然,画图的水平要求不用太高,只要有个大概的轮廓,能把关键的地理事物和名称(需要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点)表现出来就行了。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管是学哪一学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是最重要的,毕竟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而非外因。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只是学习这一学科的入门,要真正学好还必须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巧用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地理教材每一章节的后面都有一些活动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内容,根据平时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领悟新教材“活动”内容的设计意图和目标,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将“活动”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根据“活动”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掌握知识的发生过程,感觉学习的快乐。

例如讲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有这样一个活动活动:关于北方水资源日益严重这一现状,课本要求学生搜集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一活动教师这样安排:首先引导学生从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个方面分析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缺水的深层原因,从而归纳出区域缺水的结论性规律。这时可以进入学生的自由讨论阶段,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展开课堂讨论,结合本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分析导致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寻求解决方案。或者也可以以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这一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借助“活动”这一平台,可以实现地理课堂上的师生主体换位。

3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新课改条件下,注重的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就要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即多数学生对地理产生恐惧心理。这源于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不够,思维的深度和高度不够,综合分析鉴别能力差。要打破这一思维定势,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3.1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比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对全球地貌形成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这时老师就可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原因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英语缺腿生

我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多数学生和家长的心里都认定不管英语成绩好坏都可以读到初三毕业。所以让很多孩子学生都失去学习压力,而且相当部分学生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产生厌学情绪,至使英语“缺腿”现象非常严重。即使其他学科很好的学生往往也因英语成绩差,而成了“只有一只翅膀的鸟儿”。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我一直在寻找原因,探讨良方。下面就将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缺腿原因和现状分析

这些“缺腿”生英语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认真分析起来,因智力偏低而影响成绩的只是少数,绝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目的不明,缺乏兴趣

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不出国,学好英语也无多大作用。“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英语这么难学,倒不如多花点时间把其他各科学好更实用。因为对英语科缺乏认识,一开始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导致无心向学,越学越无劲,成绩越来越差,最终形成厌学、绝学。

2、基础差、丧失信心

有些学生由于开始没有打好基础,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越学越难,问题来越多,从而丧失信心,畏缩不前,影响成绩。

3、方法不对,效果不佳

有些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也能做出一些努力,但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许多做法不符合学习规律,如同拳头打在棉被上,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扶助“缺退”生的策略

1、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

这些“缺腿”生厌学英语主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用豁达宽广的胸怀去启迪他们,关心爱护他们,根据国内外形势向他们讲清学英语的重要性,通过正面教育,使学生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增强求知欲,燃烧起智慧的火焰。在此基础上,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和智力之母,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学生如果能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那么就会敏捷感知,努力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怀着强烈的愿望学习知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知识兴趣。通过讲故事、说笑话、教英语歌、编顺口溜、巧妙设疑、析疑、解疑、进行对话表演、设立课外兴趣小组等手段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例如,我有一个姓吴的学生,他除了英语外他各科成绩都很好,上英语课时他一味地搞小动作或者睡觉。面对这种情况,我便对他进行耐心教育。使他明自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逐渐培养他的学习兴趣。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让其他学生对他刮目相看。

2、培养“缺腿”生的自信,、磨练坚强意志

自信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大多数“缺腿”生由于学习差,往往会失去自信,因此我们要培养“缺腿”生的自信,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坚强的意志能使人在厄境中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可塑性大,求知欲旺盛,但缺乏持久性,在这时期应磨练他们的意志,不间断地进行表扬鼓励,给予强化,使他们保持较高的内驱力,树立信心,刻苦学习,不断进取。我有一位姓谢的学生,他最怕苦、最善偷懒,而且好说好动,但—静下来就想睡觉,我便经常鼓励他要克服畏难情绪,磨练坚强的意志。上课时多对他提问和检查督促。通过一年的努力,他英语成绩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3、融洽师生关系,在课堂中给予优先表现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良性的双向反馈。学生对老师的爱戴往往会移情到老师所任课程的学习上。因此,优化师生关系也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这个道理,我便对“缺腿”生给予更多的关心、照顾和偏爱,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学习困难,在和谐而又紧张的学习氛围中,使他们兴趣盎然、心情良好,在大脑皮层形成优越兴奋中心,对所学知识领会得更多、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无论是回答问题还是上台演示,只要“缺腿”生举手就优先让他们表现,有时候还可以叫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缺腿”生上来演示,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只要提问,就优先给予解答,并且鼓励他们不懂就问;只要有问题,就优先辅导,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4、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因人、因材施教,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下列几种方法:

(1)直观教学法

根据“缺腿”生注意力容易分数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录音机、教学图片等工具,利用简笔画、手势和实物等直观教学来引起学生注意,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里同教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在诱发、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后,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独立地获取知识。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幽默生动教学法

根据他们好说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尽量把一些枯燥的数字、单词及一些变化规则编成顺口溜,把课文编成故事或对话,尽量增设一些笑话以增强幽默感,并巧妙她进行设疑、释疑,分门别类地进行对话表演,在蜜行的气氛中获取新知识。

(3)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对吃苦的学生,则进行耐心教育鼓励其克服畏难情绪、勇于战胜困难;对因方法不当引起意志消沉者,则耐心开导指点迷津,细心辅导;对马虎应付者,则进行严格督促;对缺乏恒心与毅力者,则帮他们树立起远大的思想目标,持之以恒、努力达标。总之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克服缺点,战胜困难,树立信心,学英语,全面发展;

对词汇和句型教学,则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采用了联想扩展和发散思维等教学方法;对话教学采用了演练法、讨论法、交际法;语法教学采用归纳法、比较法、模拟选句法、转换法等;练习主要采用提问法、表演法和讨论法等。

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并要求他们课后经常用英语打招呼、对话、询问情况、打电话、写日记、互通手机信息,从而加强英语的运用能力。

总之,如何转变英语“缺腿”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但只要我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信心,优化教学方法,多鼓励,耐心辅导,因材施教,一定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收正果,让英语“缺腿”生不再“缺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