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的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5:38

计划生育的背景篇1

   关键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基本国策立法背景立法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对依法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地方立法开展工作的状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2001年12月29日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02年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我国立法历史上的重要法律。它首次将我国推行二十多年之久的基本国策终于以基本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从而结束了有国策而无国法(这里指国家基本法律)的历史。国家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要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对稳定低生育水平,保障计划生育事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将对制定该法的立法背景作一扼要分析,对立法过程中若干备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一介绍与评析。

   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任何一部法律的制定都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有其特定的立法背景和成因,这些背景因素中往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有的立法既有国内因素的考虑,还有国际因素的考量。就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而言,应该说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笔者试图从国内背景与国际背景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国内背景分析

   1、经济背景(因素)分析

   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01年底中国内地的人口总量达到12.76亿1。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但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总人口仍然在以每年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长期存在高增长量与低生育水平的矛盾,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6亿方能实现零增长。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每年增加1000万人口的状况,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口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始终是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因此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确立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但是长期以来虽有国策却无国家立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长期依靠政策和地方立法开展工作的状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2、社会发展背景(因素)分析

   21世纪中国人口的继续增长与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虽然中国的土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但是适合居住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很有限,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中国的耕地面积仅占世界总面积的7%,却养活着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中国耕地面积只有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而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5%,人均耕地是中国的两倍;美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0%,人均耕地是中国的9倍;中国的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人均粮食占有量却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由于中国人口规模将继续扩大,中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维持在不足400公斤的低水平上。

   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的不断扩大,农业资源已经迅速接近承载力的上限,平均每人拥有的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平均每人拥有的草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平均每人拥有的林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平均每人拥有的水资源不到世界水平的1/4。

   中国还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困难。目前,全国每年有近2000万青年人进入劳动年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达到1。2亿人,到2005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超过1。5亿。只有在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坚决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才能使劳动力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列世界六、七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0美元左右)仍居世界中位左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450美元)。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国家用于发展的资金相对减少,能够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资金不足,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为了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性发展,满足全体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保证当代及子孙后代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国家选择了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

   国家立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从1992年开始,生育水平降至并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经过近30年的工作,我国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思想已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已被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广大群众的婚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近30年来,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初步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逐步推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举措,迫切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发展完善。

   3、政治背景(因素)分析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国家计划生育管理必须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为了规范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行政行为,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必须制定专门法律。

   实行计划生育涉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了更好地体现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应当改变以往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对公民重义务、轻权利、重管治、轻服务的状况,国家也急需制定专门法律来明确规定公民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同时本应享有的合法权利。

计划生育的背景篇2

【关键词】tFa计划特岗计划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41-01

一、计划实施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受教师职业社会地位低下等各种因素影响,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教学专业领域出现了教师数量短缺和质量低劣的双重危机,各种要求改革传统教师培养、选拔、雇佣和管理的替代性途径纷纷问世。tFa计划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1985年,我国开始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的原则,县、乡、村及学生家庭缴费成为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由此造成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也造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数量缺乏、稳定性差、年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上不利因素成为我国实施特岗计划的主要背景。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贫困地区的教师数量的缺乏、教师质量的下降、教育的不均衡是tFa计划和特岗计划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促进落后地区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

二、计划的性质

tFa计划于1997年创建[1],是美国专门从事教师招募、选拔、培训和管理的全国性非营利组织所推行的一项改革方案。虽然有联邦政府的支持,但tFa计划的性质还是公益性的社会组织行为。从筹资的来源说,其资金是公私合作的,且以私人资金为主。tFa计划侧重于与多方合作,构建了强大的社会网络系统。

特岗计划是2006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四部委共同实施的,其性质是政府行为。较之于tFa计划,特岗计划的资金筹措方面依赖于国家财政。在计划的运行上,国家部门起主导作用。

较之tFa计划,特岗计划其优势在于国家稳定的财政支持。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将私人资金排除在外,政策的限制使特岗计划不能积极地争取企业、基金会、社会团体的私人资金。由于我国捐赠系统的不完善以及学校、企业、社区的往来不密切等因素,造成非公有制部门、非营利性组织和其他团体对特岗计划的参与度和吸引力明显不够强。

以tFa计划为借鉴,建立与组织系统外的良好伙伴关系有利于特岗计划的发展[2]。首先有利于补充特岗计划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拨款的专项资金仅能满足特岗教师的基本工资发放,在目前地方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应积极争取企业、基金会、社会团体的捐赠才能有效解决资金困境。其次有利于缓解我国特岗教师的再就业问题。特岗教师合同到期后,进入公共部门的就业人数有限。让非公有部门的企业主动吸纳他们或者加强与某些创业性公益组织的联系可以增加特岗教师的就业选择方向。

三、教师的招募对象

tFa计划是美国教师培养解制路径改革中的代表,教师的征募面向社会的各行各业。而“特岗计划”的招募对象是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见其招聘范围还局限于教育行业。

tFa计划要求应聘人具有扎实的通识背景和专业经验,主张他们要尽可能地尊重和利用其先前的教育背景和经验,使这些通识背景和专业的经验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3]。特岗教师具有通识背景的仍是少数,他们普遍持有学科中心的专业身份,其工作和生活基本以所任学科的课堂为轴心,这使得特岗教师形成了很强的学科依附,窄化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因此,特岗教师在岗前培训时要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对通识教育的培养。

四、教师资格认定

在美国的部分州tFa计划推荐新教师接受州的教学许可认证。短训班的学员只要参加了旨在“为结果而教”的学科知识系列研讨会,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年的教学工作,就能获得的全职教师资格证书。tFa计划这种认证需要完成一年的教学工作。tFa计划推荐实施的认证属于选择性路径的资格认证,主要面向教师紧缺的学校和科目。到2008年,通过tFa计划培训获得资格认证的教师已超过1280余名[4]。

师范院校毕业生作为特岗教师的主体,其教师资格证是毕业通过学分(2012年以前)即可得到,非师范类的学生需要参加并通过资格考试得到资格证书,不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先得到证以后才上岗,可是上岗后能不能真正胜任,原发证单位并不能够跟踪到。相比于tFa计划的教师资格认证,即有教学工作经验后得到的认证,我国特岗计划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还有待完善。特岗教师在学校或校外已经取得了与其学科相关的教师资格证,但教师资格证的获得并不能检验出学生真正的教学能力。这种“先得证后上岗”的形式往往会使学校和学生忽视教学技能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特岗教师队伍的质量。

通过对tFa计划和特岗计划的比较研究发现,虽然两者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正因为不同才可以相互借鉴。tFa计划在资金来源、教师招聘和教师资格认定方面都留给我们很多启示,当然特岗计划要因地制宜,在择优弃劣的基础上做到对tFa计划的批判性吸收,逐步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方面问题,从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l]徐春妹,洪明.解制取向下美国教师培养新路径――“为美国而教”计划的历程、职能与功过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7,(7).

[2]彭佑兰,许树沛.美国tFa计划及对我国“特岗计划”的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10,(10).

[3]李佳萍.美国“新教师计划”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内江科技,2009,(10).

[4]DavidKeeling.thenewteacherproject.2008,http://.

作者简介:

计划生育的背景篇3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4)

摘要:本文运用Kress&Van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理论,对一幅计划生育宣传画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解读其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视觉语法;计划生育宣传画;多模态话语分析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已经实行了数十年。计划生育宣传画是一种典型的多模态政治话语,对于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巨大帮助。本文尝试运用Kress和Van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理论,解读一幅计划生育宣传画的多模态意义。

一、视觉语法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多模态话语的意义分析逐渐兴盛起来。但是以往的话语分析集中于语言文字这种单一话语模态上,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指导理论基本没有。鉴于此种情况,Kress和VanLeeuwen(1996)在他们的著作Readingimages:theGrammarofVisualDesign中,提出了一种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即视觉语法,认为图像可以表现三种意义,即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解读图像的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再现意义对应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表征图像中参与者之间的概念关系。根据图像中是否有向量出现,Kress和VanLeeuwen把再现意义区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两种。向量标志了叙事再现,而概念再现中则没有向量。叙事再现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行动过程,反应过程,以及言语和心理过程。概念再现则主要包括分类过程,分析过程和象征过程。

其次,图像还可以构建观看者和图像中表征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即互动意义。互动意义主要通过接触,距离,视角和情态来实现。当图像中表征参与者直视观看者的时候,表征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就形成了接触。这时的表征参与者似乎在向观看者索取什么东西,我们称之为“索取”类图像。如果表征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没有接触,则表征参与者只是客观地呈现一些信息,这类图像被称为“提供”类图像。距离指的是通过表征参与者在图像框架中的大小来表现其与观看者的关系。不同的距离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亲疏关系。例如,特写可以表现亲近距离,中镜头表现社会距离,而远镜头则表现了一种公共的距离。视角主要反映表征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态度关系。视角可以从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两个维度进行考量。其中正面的水平视角表明观看者属于图像的一部分,而倾斜的水平视角则暗示观看者不属于图像的一部分。垂直视角中的仰视,俯视和平视也可以表现出表征参与者与观看者不同的权势关系。最后情态表现的是图像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体现图像情态的资源很丰富,包括颜色饱和度,颜色区分度,再现,深度,照明,语境化等等。每种情态标记都是一个连续体,从最高情态到最低情态。判断情态高低的标准并不是客观的,而是与历史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李战子,2003)。

构图意义表现的是图像中表征参与者相互联系的方式,以及他们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KressandvanLeeuwen,1996:181)。分析构图意义主要考虑其信息值和显著性。图像参与者的信息值主要由他们在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决定。一般来说,图像左侧是已知信息,右侧是新信息。图像上方是理想情况,下方是真实情况。图像中心是重要信息,四周是附属信息。显著性指的是图像中表征参与者的重要程度,可以通过大小,前景或背景,色调对比等手段进行实现。

二、计划生育宣传画的视觉语法分析

根据Kress和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本文将对一幅计划生育宣传画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解读其中体现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

1.再现意义

这幅宣传画中存在两个向量,构成了两个反应过程。具体来说,图中的父母面带微笑,看向画外的某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反映者(reactor),而现象(phenomenon)没有直接体现出来。从他们喜悦的表情中,我们可以猜测或许是他们对计划生育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个过程中,女儿是反映者,她手中的语文课本则是现象。那个年代农村读书的女孩比较少,通过构建这个反应过程,可以表现出计划生育政策对女孩的关注。

2.互动意义

宣传画中的父母看向画外,与宣传画的观看者形成了眼神接触。根据视觉语法理论,这种有“接触”的图像是“索取”类的,即图像中的人物向观看者索取什么东西。考虑到这幅宣传画的计划生育主题,我们可以推断,图中的人物是在索取观看者的认同感,请求观看者加入到计划生育的实践中来。

距离方面,图中人物都被置于前景,并且只有上半身显露出来,这样就与观看者形成了一种亲近的距离,暗示了一种亲密的关系,即计划生育与观看者是息息相关的。

视角方面,图中的人物是水平正面面向观看者的。根据视觉语法理论,“正面视角意味着图中表现的内容是我们世界的一部分,是与我们的世界一体的。”就是说,观看者实际上与宣传画中表现的内容处在同一种社会实践中,这样也可以提高观看者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参与感。

3.构图意义

信息值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一家三口占据了整个宣传画的中心部分。其他元素,比如背景中的电塔,建筑,大桥则分布在图像的四周。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心-边缘式分布,中心部分是核心信息,而边缘部分则是附属信息。可以看出这幅宣传画重点强调了人物的工农学的阶级身份属性,以及计划生育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好处。

多模态话语分析强调将各个模态看成一个整体。在这幅宣传画中,图像在上方,标语文字“为革命实现晚婚和计划生育”在下方。根据视觉语法理论,图像上方的元素是理想中的状况,下方的元素是现实的方面。这意味着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造就和谐家庭氛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幅宣传画把计划生育与当时火热的联系了起来,把计划生育建构成了革命工作的需要,这样能很大程度上激起人们的参与热情。

谈到显著性,可以看出,一家三口在图中是最显著的元素,承担了整幅画中最重要的角色。他们被置于前景之中,并且尺寸巨大,与背景中的建筑,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并且他们衣着艳丽,色彩饱和度高,夺人眼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农村女孩读书也是一件很稀少的事儿。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家三口在图中的显著性作用。

三、结语

上文运用Kress和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对一幅计划生育宣传画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语篇意义进行了解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幅宣传画通过突出再现一个三口之家,拉近他们与观看者的距离,表现出来计划生育对社会生活的改善,提升了人们的参与感。同时从这幅画的“索取”特征,可以看出其宣传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求观看者参与计划生育实践。另外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这幅宣传画着重表现了人物工农学的阶级身份特征,并且将计划生育与革命的需要连接起来。70年代,中国的还处于的社会环境中,工人农民是社会的主人,人们充满了革命的热情。这种表现手法正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份需求和革命热情,必然会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3rdedition)[m].London:edwardarnold.2004.

[2]Kress,G.andvanLeeuwen,t.Readingimages[m].London:Routledge.1996/2006.

计划生育的背景篇4

在人类历史上,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与民众日常生活的桥梁,是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应用的利器。但在每一个时代,工业及工业设计对生产力所起之作用,亦取决于社会文化背景对本专业和行业的理解与影响。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社会的发展以及各产业衍生出的各类关系总和与工业设计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从大工业时代过渡到数字化信息工业时代,人类进入了更快速的新类型经济发展时期。工业产品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同时,其功能核心和外观界面都并行发生着巨变。例如从巨型的银河计算机到大型服务器,再到小型计算机,再到个人电脑,一直到今天代表时尚的macbook和平板电脑、超薄手机……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轻便、简洁、时尚的产品。同样,工业产品及其设计也无时无刻烙印着当时当地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和审美。

优秀的产品必须要有能培植其生长孕育的“社会土壤”,优秀的设计师和相应的审美消费群体的共同的存在,才可能应运而生。产品及其设计是社会需求、社会文化及科技成果的载体和折射,产品的设计、生产、消费、使用都反映着社会文化,每个国家的社会文化都在普通民众生活工作中,通过对各种工业化成果的使用过程而得以体现,所以对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即工业设计教育离不开对社会文化背景的把握。

从近年来苹果公司所获取的成功中能看到,企业对本土社会文化的潜在需求、审美及大众心理都有准确的认知,以社会文化背景作为产品设计的基点,从而设计出不断引领市场和用户的高端产品,产生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在全球化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工业设计正在成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在上个世纪末就意识到工业设计教育的创新作用,从而产生了大量了优秀企业和设计师,诸如宜家、诺基亚,谷歌等具有本土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企业,进一步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为占领下一个经济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工业设计教育

工业设计服务于人及其所存在的社会,不同的社会受其文化历史影响。设计的核心在为狭义的“人”服务的同时,更多应观察广义的人类及其社会和其宏观环境,即社会文化背景。如以本土国情和文化关系为出发,研究市场大众和使用者的设计需求、消费特点、审美原则、使用习惯以及基于社会关系所折射出诸多的价值取向、文化现象、消费现象等等,从而能更纵深研究和分析设计现象的成因。而在教育层面上,一方面应更多关注社会生产、就业环境对本专业的需求认识;另一方面对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加以培养和引导,增设更多的发散性和综合性的交叉课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想像能力、实践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只是强化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社会现状中,我们能看到学生们盲目的参加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对设计的认识停留在技能、临摹加大拼凑的阶段。其原因就是缺乏对社会文化背景的认知。因此,从本文的出发点来看,设计的创新和理念远高于技能。

在2009年7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人才与未来中国设计教育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系严扬教授谈设计教育关于清华大学办学特色的问题时曾说道:“我们始终倡导的一种设计理念,设计的思路,是一个更加关注设计本身应该具有的价值,可能也就是说我们更加强调设计的社会价值……可能是我们对设计的社会价值强调的更多一点,比如说我们的教师也在做一些商业性的项目,但是更多的思考的是包括这个设计能对社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好的作用,而不是把它变成一个帮助企业去赚钱的这样一种手段去看待……”

三、工业设计教育的转型问题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而工业设计起步较晚。如何实现切合中国本土的设计与飞速发展经济间的转型,如何让中国工业设计产品具有民族文化的灵魂,从而呼唤大众对社会文化的回归和认同,成为中国工业设计教育者和未来设计师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纵观我国目前工业设计教育存在一些忽视社会文化背景的课程设计教育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知识体系单一和滞后

主要表现为教材的老旧和教师知识结构体系更新过慢。设计课程最大特色在于它的交叉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特别是对当下社会文化背景及历史发展成因具有分析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而教材知识体系的单一和滞后局限了学生的视野和发展;教师类型的单一和缺乏设计项目实践经验的现状使得传授设计知识本身出现难以弥补的硬伤。

2、培养计划模糊不定

各大高校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开办存在一定的误解和盲从。在制定培养计划方面没有根据学院师资情况和学生的素质基础,及办学历史特色来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力求均匀对待,没有重点和取舍。

3、学生来源良莠不齐

美术招考的扩大使得大批的学生把美术设计作为上大学的一块跳板,这些学生在并非了解设计艺术各专业的差别和专业情况下,在父母亲朋的建议下非自愿的选择了本专业。再有大批学生经过短时间的美术培训,美术功底十分有限。学生来源本身的良莠不齐,造成了工业设计教育诸多主干课程难以开展和实施,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4、与社会文化背景脱节

计划生育的背景篇5

关键词:CCC2002;课程教学;计算科学;科学史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2CCC2002的基本特点

CCC2002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又融合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研究成果;由体系到课程,自顶向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按基础课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特色课程(发挥各校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体现地区特色),提出了课程分级实施策略;指出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描述及核心课程的设计方面,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设计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理念。CCC2002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向教育转变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3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2)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DenningpJ,municationsoftheaCm[J].1989,Vol.32(1).

[3]郝宁湘.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哲学动态,2000,(11).

[4]蔡启先.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黄国兴等.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周世平.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索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8]李明江.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9]时全生,鲁书喜.《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J].福建电脑,2007,(4):40-41.

[10]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张晓如,张再跃.浅谈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11):11-14.

[12]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计划生育的背景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专业;问题;改良策略

Contentabstract:asthesocialistmarketeconomicdevelopment,further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thecurrent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constructionforcityplanningtalentedperson'sdemandisontherise,buthigherschoolofprofessionaleducationcan'tkeepupwiththeurbanplanningintheurbanizationprocessofthecityplanningtomeettheneedsofthedevelopment.thereisalotofproblems,thisarticlethroughforouruniversitycityplanningprofessionaleducationofexistingproblemsareanalyzed,andthecanofurbanplanningfromprofessionalimprovementstrategy.

Keywords:thecityplanningprofession;problem;improvement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高等学校中的城市规划专业是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发展对于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来城市规划专业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面,表现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不够准确,师资力量不够完善缺少融合多学科背景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培养队伍,实际教学过程不能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鉴于我国城市规划教育存在着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改进对策。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培养定位不够清晰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在进行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对于目前社会上对于城市规划人才的定位,还没有跟进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脚步。培养的定位还处于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的阶段,定位为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进行转变,学历层次的培养也开始多样化起来,从高职高专到普通本科、硕士博士都有其培养的层次。另外从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已经不是过去国家或者公有制的企业,现在就业的方向大多数都是在私营企业或者是合资企业等单位。毕业生也很难精确到进行单一方面的城市规划专业。就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区域来看,有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发展的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就要求高等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时候要进行重新定位和制定。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没有针对地域特征培养出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满足基层单位的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地方办学特色。①

(二)、多学科背景的师资力量不够

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师资力量的水平的高低,能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杰出的人才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是一个相对于其他专业更需要多学科背景知识的学科,这不仅要求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储备,更要求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师具备相应的多学科的背景知识。城市规划专业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包括有:地理、文化、历史、物理、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利用,只有充分对于这些知识进行涉猎才能够将城市规划专业学好、用好。多学科背景的教师在目前高等教育过程中,受到了很多的非议,但是就目前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是需要对于多学科背景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以充实到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去。

(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脱离

城市规划设计专业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能够出现教师和学生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如设计图纸和实地勘察等能力,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这两个方面的教学中去,很少能够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忘记了理论知识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理论指导作用,理论知识的储备对于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做好准备。②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是一个对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只有具备跨学科的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才能有利于进行专业的设计。但理论课的学习是漫长积累的过程,各门学科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形成个人的规划思想与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并且在短期内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相互矛盾的过程中要建立起一种学习理论知识的浓厚氛围来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定位培养

鉴于高等学校中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能赶上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步伐,近年来高等学校不断进行学科建设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但是却没有能够将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的素质提高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善当前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需要从课程设计开始完善,加强一专业实践能力为培养的重点课程的设置,对现有的设计类的课程教学安排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大力开设跨学科课程中的基础理论课程,提高学生掌握历史、文化、环境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多学科的背景知识下,增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针对性和对于整个复杂的城市规划设计的掌控性。同时大力加强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设计的技能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增加学生设计的实践课程,为学生能够在校内就进行专业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③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

高等学校教师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社会变化瞬息万变,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专业的教师要求也比以前更加严格和多样化,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务主管部门能够在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多下功夫。对于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养,让其掌握当前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先进理论和知识,让教师能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案例,方便他们更新已有的知识,提升已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高等学校还应该在教师引进上面下功夫,由于高等学校教师需要及时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够使此专业的持续发展。总之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当前高等学校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建立起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高等学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起长久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的模式能够一直贯穿于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学生在进行城市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下,通过学校已经建立起来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来锻炼自身的设计能力,让理论知识在实践训练时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的设计训练过程中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④建立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校培养城市设计专业学生的针对性,同时还能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成城市规划专业面临着发展过程中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只有顺势而上,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改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合时宜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建立起高等学校城市规划设计设计专业的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重视扩学科理论知识的培养,建立起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面对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带来的机遇,培养出适合现在城市发展建设和规划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晓娟,汤振兴.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第188-190页.

[2].苏阳.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1.05.第28页-29页.

计划生育的背景篇7

互联网+背景下对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管理活动等的改变,会计工作的许多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职能将从传统的信息处理和提供转向信息的分析使用和辅助决策,从事后算账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由核算职能转为管理职能,实现会计职能向业务前端嵌入。第二,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电子发票的应用、支付模式的改变,会计业务不再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而将更深入拓展到单位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项目论证、经营数据分析及运营风险管控等管理领域。第三,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企业借助这些新技术不断加速转型升级,会计流程、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将有机融合,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将融为一体。因此,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职能、业务、流程的转变必然从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技能要求上改变对人才的需求,即从原来对核算型会计人才的需求转向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互联网+背景下会计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树立互联网+教育理念,做好会计教育模式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统筹考虑系统内部各个层次和各个要素,基于最高层次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互联网+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是会计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推进器。因此,有必要基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管理系统以及会计学专业课程与教学三个层面做好当下会计教育的全局规划与统筹安排。

首先,互联网+背景下会计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未来会计教育离不开web3.0,其可以为全新教育模式下的差异化、个性化以及一站式服务提供信息手段支持。如大数据可以预测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存在的潜在问题,还可以发展预警系统,设计干预策略。

其次,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教育的??施离不开教育管理系统建设。会计学习管理系统是建立的网络支持与服务平台,用以实现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评价、考核、分析、预警与干预。教务管理系统是融合互联网+建立的相关数据仓库群,升级与创新传统教育下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建设、教学奖励以及实践教学。

最后,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教育的完善离不开课程与教学建设。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互联网+教育的用户,学生需要熟悉管理系统的使用、网络教学原理以及网络课程设计的方式,以便于及时适应互联网技术下的全新教育模式。在课程设计上,全新教育模式需要采用实体课程与网络课程相互融合的机制。教学评价是对会计教育成效的检验,基于互联网+的全新教育模式本身是一项尝试,因而有必要构建系统质量、课程质量、教学质量、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等模块,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规划动态的会计教育评价体系。

(二)完善教育管理,加强会计师资团队的组织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管理理念有待创新,有限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活动的协调需要向会计的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方向倾斜,并且会计教育管理中有必要强化网络化管理意识,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能力,重视对网络资源的筛选。

对于新时期的会计教育,高校还需要加强会计师资团队的组织建设。会计教师是全新会计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执行者,教师团队的风格与气质决定着整个会计教育群体的文化。互联网+背景下对会计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教师深入分析与把握互联网+对会计理论的影响、对会计行业的冲击以及对会计教育模式的挑战,通过持续化的知识发现、知识管理与知识创造提升自身能量,持续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与创新,努力实现互联网+会计+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推进教学改革,将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教育模式落到实处

信息时代的发展是会计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因,当今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快会计教学改革的步伐,努力将融合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教育全新构想落到实处。

首先,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会计软件分析、设计、开发能力和会计信息化实施能力。会计信息化不同于会计电算化,其充分利用网络实现信息的实时性和集成性,为信息使用者服务,提高决策的效率。通过会计教育过程向社会培养会计+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是未来会计教育的发展方向,要更加注重于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会计软件开发、操作与维护能力,财务信息系统分析与决策能力,以及网络通信技术运用能力的综合性培育。

其次,完善会计课程体系,优化会计教材内容,改革教学组织方式,提升成绩考核水平。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教学需要提升会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开放性、系统性与创新性,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并做好相关课程的衔接。在教学内容拓展上,要紧跟当前国内外会计理论的最新动态,融合互联网+对会计领域的挑战,尽可能采用案例分析与实务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会计发展的前沿问题,提升学生决策与创新能力。在教学组织上应尽可能借助于互联网+,有效做好课堂教学与网络教育的有机融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争取运用多元化的组织方式、生动化的学习案例来提升学生的创新驱动力,基于学生视角为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划生育的背景篇8

一、项目背景

为了积极探索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学习国外的先进职教办学经验,本项目在现有数控专业的基础上,经过调查和论证,引入了德国相关专业――切削机械师(Zerspannungs-mechaniker)的培养计划。参照德国双元制模式,组织教师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工具和方法来开展相应学习领域的教学工作,根据培养模块的要求配合相应的企业培训。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培养计划调整、双元制模式落地、一体化考核实施以及师资教育理念、工具和方法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

从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的“功能-结构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中没有一种特殊的、普遍适用的文化。取代一种统一社会价值观的是每一个社会系统单独具有的功能。卢曼的理论视角下,社会结构的存在是由于社会结构所完成的功能所决定的,而不是源于某一个普适的文化背景,而且这种社会结构的存在将创造出与之适配的文化[1]。从这个角度看,将德国切削机械师引入高职数控专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时,要探讨的就不再是他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教育模式移植到本国文化背景下时如何寻求适配的问题,而首先应探讨数控人才培养面临什么问题,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和政治、经济等并列的子系统能够为人才培养提供什么解决方案,在该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尝试将德国切削机械师专业引入高职数控专业。

本文将整个项目归纳成四大要素及相关环节:培养计划;培养实施、考核实施、师资培养。以下将对各个要素分别进行描述,最后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图1所示。

二、培养计划

(一)培养计划的制定

我国数控专业以培养学生使用和维修机床为主线,传授给学生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学校实训中心和企业实践练习操作技能,同时,鼓励学生考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从培养计划的制定来看,原数控专业的培养计划内容集中于如何满足企业对学生就业技能的需求。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打造系统的知识基础,配备了相关的公共基础课和职业基础课。

德国切削机械师专业以培养学生完成制造型企业中金属加工任务(使用各种工具、机床进行加工生产)为线索,贯穿教育和培训组织介绍,涉及到就业后企业的组织、工作任务、客户服务、成本预算、设备准备、订单加工流程等,整个计划着重强调工作安全、健康保护和环保要求。

该培养计划的制定如图1所示,通过政府部门的组织,行业协会和教育专家协同工作,以客户订单为线索提取典型工作过程,以计划、实施和监控三个步骤为一个循环对工作过程进行解构,形成该职业的能力清单,以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划分组成培训模块、培训计划,围绕完成职业行为能力的知识理论,划分学习领域,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中的培训模块部分由企业或者企业委托跨企业培训中心完成,学习领域部分由各职业学校完成。

该培养计划的制定是由国家对93个职业大类和371个职业进行划分[2],在德国行业协会、文化教育部和经济部的协同下对该职业应该培养的职业能力进行清单化的制定,以形成法律文本到各个州统一执行。因此,从职业能力的角度看,调研范围并没有局限于少数企业。此外,职业能力以培养成熟社会人为目标,重视在相应的职业活动背景下,以学校和企业为场所,逐步培养出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使学生能够以该职业为身份完成与社会的互动。

(二)培养计划内容比较

我国高职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使用和维修机床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针对市场对数控技术应用方面人才的需求,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掌握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主要的专业课程:现代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工程学、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数控机床、典型数控系统、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

切削机械师是德国职业教育制造型企业的五大职业之一,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学习时间为3年半,学生毕业后从事制造型企业中与金属加工相关的工作。学习内容包括:职业教育、劳动法和劳资协议;培训企业的组成和结构;工作安全和健康保护;环保;企业和技术交流;工作的计划、组织以及工作成果的评价;分类、分配和处理原料和辅料;加工零部件;生产资料的维护保养;控制技术;张贴、固定和运输;面向客户;加工过程的计划;数控加工机床和加工系统的编程;机床和加工系统的调试;加工工件;监控和优化加工工艺;应用领域的经营过程和质量保障系统。另外,学生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之一进行深造:自动车床系统;车床系统;铣床系统;磨床系统[3]。

三、培养实施

我国数控专业整个培养计划的安排以授课结合校内实训,以及学习结束前的企业实训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组织中,理论课程教学以讲授式为主,实训课程以围绕从一种加工方法的训练到小型零部件的加工装配来进行组织。培养实施采用授课和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通过辅导班等形式帮助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德国切削机械师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以学习情境为单元,学习情境要求来源于具体的职业行为情境。因此,如果要以职业行为情境为背景和线索,而非完整的学科体系,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时数内对学科化的知识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和扬弃,又必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下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学完成信息搜集整理。此外,以学习情境为单元展开的课程无法完全使用讲座式的授课方式,必须穿插必要的实验和实训操作,讲解才能向下推进。该专业的培养计划以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情境来完成理论教学,以培训模块来完成实训教学,学习领域和培训模块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呼应关系,两种课程交替进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将理论知识放在实际的工作情景之下(学习领域)进行传授,从知识传递的角度减少了“惰性知识”的传递,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将实践技能编织进由简入繁的来源于企业的项目加工当中,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完成从计划到监控的全过程学习[4]。学生的整个学习结束后通过考试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既代表了学历又代表了职业技能水平,为所有德国企业用工认可。

四、考核实施

我国数控专业的考核方法是采用笔试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通过对加工产品精度等各方面的达标程度评分来进行技能考核。从考核实施来看,采用的笔试和对实训结果评价的方法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对学生的考核。

德国数控切削机械师专业的大量非操作性技能的学习内容无法通过笔试和对加工结果的测量进行评价。例如,企业和技术交流、工作计划、组织以及工作结果评价的能力等。因此,在平常的学习当中采用笔试、口试、工作日志检查等方法来进行考核,期中和期末考试采用一体化考试的方法,通过给定加工任务,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进行加工任务过程中的技术交流、安全防护以及对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测量和自我评价等环节的行为来考核学生的过程能力。

五、师资培养

我国数控专业教师的背景基本上为两类:一类是进行知识能力教学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机械类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应聘后通过国家组织的教师培训取得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另一类实训教师主要来源于企业或者职业学校,应聘之前就具备了技师和工程师资格。

在德国,培训师需要在培训计划的指导下开展培训,在企业或者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的工作环境中通过任务、项目等实战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得到建构。而职业学校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以学习情境为单元逐步重构整个工作过程,在学习情境中将非系统化但实用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这对师资的职业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尤其是教育教学能力就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整个双元制培养计划由企业里实施培训模块的培训师(ausbilder)和职业学校里实施学习领域的理论课教师(Lehrer)、实践课教师(Lehrer)共同完成。培训师除了具备本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在企业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和良好考核之外,还需要参加教育学方面的进修培训,并通过国家的相关培训师资格考试;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工科专业的高等教育文凭,再经过1~2年的教育学进修取得相应进修文凭,并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通过后可以进入职业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实践,期间进行教育学相关课程的进修,毕业时需要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职业学校实践课教师要求在本职业的职业资格证基础上进修师傅职业资格证,同时还需要再进修1~2年的教育学课程并取得文凭。从业之后,根据法律规定,所有的教师必须不断参加各类技术的继续教育[5]。

从师资培养来看,目前引入德国切削机械师专业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培养和进修体系的不完善。从培养计划的制定到培养实施以及考核的各个环节由教师团队来完成。但是,由于相关教育背景的缺失,教师的着眼点基本上仍停留在对技术和教育内容的考量上,相比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更加关注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和技术的前沿发展等问题。

六、结论

计划生育的背景篇9

关键词:课程微信号;城乡规划;地理类课程;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6-0174-03

在国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城乡治理模式转变对城乡地区发展空间的布局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区域综合分析与宏观规划布局把握方面的能力要求向新时期规划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为城乡规划专业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1地理类课程微信号的构思溯源

目前城乡规划专业在多数高校的开设类型大体为两种:一是“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多由建筑学专业发展裂变而来,修学年限为四年或五年,属工学学位;一是“地理学”一级学科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过去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传承于地理学专业的教学传统,修学年限为四年,属理学学位。前者因其沿袭了建筑学专业培养传统,因而更加注重城市物质形态空间的规划设计,强于设计;后者因其衍生于地理学,因而更加注重规划对象的综合分析及地表事物的空间感知培养,更加倾向高层次专门化人才的定制式培养和区域宏观空间结构和社会经济分析为主的政策咨询,强于分析[1,2]。鉴于规划专业高等教育肇始于土木及建筑高校的历史渊源,导致工科学历背景在当前规划从业人员中相较于理科学历背景占据绝对优势,因其地理基础知识背景欠缺所导致的对规划区所依托的本底要素缺乏理性认识,深刻影响着规划从业中的业务质量,并且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需求。

尽管已有部分高校在工科城乡规划专业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地理类课程的教学安排,然而,受制于教师专业背景、学生的思维习惯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地理类课程教学具有很高的开放性,与时俱进的信息摄取是学习地理类课程的关键,也是找准最新问题导向并形成良好规划素养的关键,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做到课内知识讲解和课外知识拓展的兼顾并重,尤其是课外内容拓新因其时效性强、信息海量,依赖单一的课堂教学进行知识拓新收效甚微。因此,探索如何将其快速、及时、精准地传递给学生,进行课堂知识课外延展成为地理类课程教学中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根据腾讯公司的2015年业绩报告,微信目前已有超过6亿注册用户。从年龄分组看,18~25岁的微信用户占45.4%;从职业构成看,学生占19.7%;从使用频率看,61%的用户每天登陆微信超过10次。由此可见,微信已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通信平台之一。并且,微信号服务模式已在商业、政务、公共服务、学术期刊等领域已有较为广泛应用,同时,在英语、医学等学科也开始不断尝试将微信引入课程教学,通过微信平台,每周推送典型案例、典型图片、练习题以及咨询讨论等课外延伸学习内容来进行应用型实践教学[3-6]。而地理类课程教学中,此类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平台应用却鲜有涉猎。微信号的出现,恰好为地理类课程教学的质量提升提供可能的途径,因此,在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化覆盖日益扩大的背景下,通过课程微信号教学平台的构建与使用,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提升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2核心概念解析

1)城乡规划专业中的地理类课程

地理类课程包括《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和《GiS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5门课程。上述课程对于理科性质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是专业核心课程,而对于工科性质的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多数学校仅选择其中几门定位为专业方向课予以开设,对其重程度远远不够。鉴于工科学历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存在理论思维与宏观视角滞后于专业技能的普遍共性,而地理类课程分别讲授人地关系作用机制、农工商业选址、城市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区域要素分析与规划方法以及城市规划中的科学方法与前沿技术等内容,提供了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由微观到宏观,由理论到实践,由普通推及个案的完整脉络体系,尤其贯穿其中的GiS技术更是当前城市规划领域辅助决策的关键前沿技术,因此认为工科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提升地理类课程的渗透程度。

2)微信号

微信号是指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免费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单聊及群聊的手机通信软件,通常简称微信。本文所述微信号包括公众号、微信群和个人号3类。地理类课程存在图形知识信息丰富多元、地理差异性与过程动态性等特点,而微信号所具备的传播速度快、操作便捷、信息传输精准且内容丰富,以及大众普及度高等特点,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和师生精力限制带来的知识内容有限、教学内容延展性差,以及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行差等缺点,为该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提供了可能。

基于上述考虑,立足于当前微信号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高度普及和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考虑引入课程微信号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作为创新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类课程教学手段的新尝试。

3基于微信号教学平台的地理类课程教学设计要点

计划生育的背景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反思;意义;运用;方法

心理学认为:反思是人的一种积极地心理感知活动,就是活动的主体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省与评价,因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进自己发扬优点与长处,弥补缺点与不足,达到不断提升自我的目的。教师对教学反思的主要特征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为新的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计划和合理的行动依据。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增强反思的动机与能力

教育教学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同时又能指导教学实践。教师反思的对象是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反思的参照系就是先进的教育理论。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又怎能进行反思性教学呢?我曾设计了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观摩课。注意运用一系列的生活场景,如通过认读教师或学生自己的名字、商标名称等,创设识字的生活场景,将这节识字教学课融入到生活场景中,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获得专家学者的好评。我这样考虑是受益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理论。

进行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外,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教师的语文素养,这也是一个反思型教师必须要做到的。因为,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行然后知困”。学是促进自我反思内化动因。

二、要不断反思教学行为,矫正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偏差

反思自己的行为,应该包括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行为、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达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目的。

(一)对教学态度、行为的反思。

为了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自然要对自己的已有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一般包括: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师的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师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二)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如语文教学,可以反思这些方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策略,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教学策略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强调要背诵某些诗文,但收效不大。我认为可以采用“复背”的教学策略,通过反复背诵熟记一批优秀诗文,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做法可以这样:一是复背的材料要精选;二是复背的前提是理解;三是把复背的过程纳入课堂;四是集中时间进行复背训练;五是开展背诵竞赛,寓“背”于乐,及时做好复背情况的反馈。从学生的收获来看,选取抓好复背的教学策略,的确有利于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读写能力,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

(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这种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们要求找出和分析“雪中捕鸟”一段的动词,这时,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上很热烈,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发挥教育机智,而是僵化地照搬教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课堂上的问答也只是限于几个学生,对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理念理解得不透。后来,我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有的学生朗诵,有的学生表演动作,有的学生摆设小道具,有的学生参与评价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既体验了语文学习的快乐,又学习了语文知识。

三、要加强对教学计划、教学评价与课前课后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不仅仅要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要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教学计划相对而言是教学的起点,教学计划是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中的具体设想,是选择教学策略、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教师要反思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更长远的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怎样具体实施计划等等。例如,教师进行反思《挖荠菜》一文教学计划,就会发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今社会的富裕生活状况等,学生可能会对作者那种怀念荠菜的特殊感情不理解,学生甚至可能会谈及代沟问题,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有必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特殊感情,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