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测试分析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0:59

幼儿园测试分析报告篇1

【关键词】体质分析;指导系统;体质测试;学龄前儿童

体质是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是指在遗传及后天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行为的综合相对稳定的特征。随着儿童保健的不断发展,单纯的体格测量已不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求,由于儿童的智能发育、运动发育与体质密切相关,因此,儿童的综合体质状况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从3~6岁,大部分的素质能力增长幅度较大[1],深入了解儿童体质状况,对指导儿童保健工作、促进儿童成长发育,提高国民体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3]。为有效开展儿童体质检测、分析与指导服务,本院2010年引进“儿童与青少年体质分析与指导系统”。该系统及相关的设备均由北京医网中心监制,分为运动耐力、柔韧性、爆发力等方面的十几个项目,使用教育部指定的“天康”牌XtCZ-20/40C型体质测试仪器,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的要求进行运动能力检测,根据结果给予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并且给予个体化运动处方,该处方简单易行,儿童乐于接受,对于提高儿童的体质与运动能力大有好处,适合3~18岁儿童青少年的体质检测与分析指导。本院自2011-2013年每年夏季采用该指导系统对本地区23所城区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体质检测与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自愿参加为原则,选取2011-2013年本地区23所幼儿园中参加体质检测的4~6岁学龄前儿童共5686人次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对每位儿童进行体质分析与指导,测量身高、体重、10m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8个项目,除体重身高外,其余项目检测两次取其优的成绩,将8个项目结果数据输入儿童与青少年体质分析与指导系统,系统自动生成结果报告和按照结果给予个体化运动指导方案。

为保证资料的统一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所有参加测试人员在进行体质测试前均接受统一培训。并在3年的检测中,主要项目负责人员固定不变,尽量减少误差。

1.3评价标准对接受测试的儿童依据《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测试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各项指标的评分采用5分制,5分为优秀,4分为良好,3分为及格,2分为中下,1分为差。将每个受试儿童各项指标分别评分后,按各自年龄组的评分标准,换算成分数,并计算出各自的总分,即优秀:>30分,良好:27~29分,及格:21~26分,不及格: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当p

2结果

2.14~6岁儿童3年总体成绩总体成绩逐年上升,体现在不及格率逐年下降;优秀率逐年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选取2011年4岁儿童组,纵向比较该组儿童3年成绩,结果见表2、表3、图2和图3。男女子组总体成绩都呈现逐年上升,体现在不及格率逐年下降;优秀率逐年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学龄前儿童运动潜能的开发是孩子长大后高超运动能力和智慧的基础。运动能力强的儿童不仅智能发育好,而且也不容易患病。儿童的良好体质来源于规范化的检测与指导。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有遗传因素的影响,而后天科学、系统的培养,尤其是在运动能力发展关键期的训练更为重要。体质测定是健康体检的一个很好的补充。体质测试包括测试与评定两个方面,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单纯的测试,更重要的是为了评估体质发展或改进的程度。本研究通过使用儿童与青少年体质分析与指导系统在幼儿园中开展体质测试与分析指导,针对受试儿童的体质水平,给出科学的个体化的运动指导建议,包括每日运动量、运动项目、如何合理安排等,引起家长和幼儿园对幼儿体格锻炼的重视[4-5]。在部分幼儿园中将此项测试活动纳入了卫生保健工作常规,将测查项目融入教育教学游戏中,让儿童在游戏中增强了体质。同时,因为针对每名测试儿童的测试结果,给出相对应的个体训练方案,指导方案与日常生活联系性强,简洁、可操作性强,家长容易接受。家长了解测试儿童运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园外也加强训练,使体质测试不及格率逐年下降,优秀率逐年上升。此项工作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健康素质、减少家庭医疗开支都有巨大的作用。

3.2待探讨研究方向此项测试活动并没有在全区所有幼儿园中普及,这与托幼机构和家长对这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有关,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需要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大力宣传开展儿童体质训练的重要性,让幼儿园积极参与。儿童体质训练场所主要是在幼儿园,负责具体实施的是幼儿园老师,只有得到幼儿园的积极配合,通过各种有益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6-7],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这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保证效果,切实有效地提高儿童体质发育水平和身体素质。研究表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仍是学校体育工作待解决的问题[8]。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9],目前的《标准》只选择身高、体重作为身体形态指标,显然过于简单。有学者认为体质应包含:身体发育水平、身体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水平、心理发育水平和适应能力[10]。体能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体质包括体能,因此,体质测定包括体能测定。这也是今后深入研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杜萍.2010年甘肃省幼儿体质监测结果与比较[J].甘肃科技,2012,28(17):41-44.

[2]陈维忠,韩素玲,俞飞,等.不同强度体质训练对学龄前儿童体质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881-2882.

[3]张子龙,马军,付连国,等.中国2010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2):142-146.

[4]王燕,张勇,高彦民,等.960名3~6岁儿童体质测试结果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5):484-485.

[5]程彩虹.体能训练对昌平地区幼儿园儿童体质影响的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3):341-343.

[6]王学良.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3(4):98-101.

[7]陈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3,7(62):7-8.

[8]李明,杨杰伟.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5):126-129.

[9]荣慧珠,黄英秦,丰收.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10):130-131.

幼儿园测试分析报告篇2

一、参加竞聘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竞聘人员属全县范围内符合县幼儿园《补充教师竞聘实施方案》的招聘条件,经用人单位签章同意调出或签字同意竞聘,并通过县幼儿园教师竞聘工作领导小组的资格审查及上级主管部门复审合格的人员共计10人。

二、竞聘过程

本次竞聘工作按《方案》及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分为笔试、面试和师德师能考查三个部分。

<一>师德、师能和历年工作业绩考察

鉴于县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符合条件人员积极参加竞聘,选拔优秀人才。县幼儿园竞聘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工作组对全县各乡(镇)进行走访宣传,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报名人员进行师德师能和历年工作业绩进行实地考察,共对10位竞聘教师进行了考察。并由测评组综合分析后,按测评要素逐项打分。

<二>面试

根据《竞聘方案》及日程安排,12月12日上午9时,在县监督组的监督下,从县幼儿园专家库中抽取8名专家(其中7名为评委),随即进入封闭命题,制卷完成后交监督组封存,并由监督组送交考场。12月13日上午8时至下午18时,在县幼儿园组织了面试(面试分为美术技能、说课、乐器弹奏、即兴弹唱、舞蹈表演项目的测试)。在监督组的监督下,竞聘教师现场抽签确定竞聘序号,并按顺序进行各项专业技能测试,评委7名按评分表逐项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5名评委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测试结束后,在专家组的监督下进行计分、总分,并由竞聘教师在自己的得分表上签名。

<三>笔试

12月13日下午18时面试结束后,专家评委及监督组人员继续进入封闭命题(笔试题),制卷完成后交监督组封存,并由监督组送交考场,12月14日上午8时30分至10时30分在县幼儿园组织了笔试,笔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对试卷封装并由专家评委封闭阅卷。阅卷结束后,监督人员对评分情况进行核查。

<四>确定拟调用人员

幼儿园测试分析报告篇3

【关键词】

集体儿童;体质测试;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吉林市3~6岁集体儿童体质现状,我们对吉林市2007~2010年集体儿童体质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2010年吉林市集体儿童体质测试报告单,受试儿童基本情况见表1。

1.2方法测试人员由经过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培训的吉林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的医生来承担。测试标准按《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测定标准》[1],器材用国家体委指定的器材,测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脉搏、10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垒球掷远、双脚持续跳跃、走平衡木、圆周单脚持续跳跃共9项。

1.3评价标准接受测试的儿童按《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测试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即各项指标的评分采用5分制,5分为优秀,4分为良好,3分为及格,2分为中下,1分为差。评价标准是将每个受试儿童各项指标分别评分后,按各自年龄组的评分标准,换算成分数,并计算出各自的总分,即优秀>30分,良好27~29分,及格21~26分、不及格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儿童体质测试优秀率的情况,见表2。2007~2010年全市3~6岁集体儿童体质测试优秀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各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2~221.09,p均

2.2儿童体质测试不及格率的情况,见表3。2007~2010年3~6岁集体儿童体质测试不及格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各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3~219.69,p

2.3不同年龄段儿童体质测试优秀率、不及格率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

2.4每年儿童体质测试单纯性肥胖儿童检出率比较2007~2010年3~6岁集体儿童体质测试单纯性肥胖儿童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4。

3讨论

3.1儿童体质测试优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吉林市集体儿童体质测试优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2010年各年份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这与托幼机构严格执行《吉林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常规》,做到保教结合,科学的膳食,合理地安排增强儿童体质活动是密不可分的[2]。

3.2儿童体质测试不及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吉林市集体儿童体质测试不及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与2010年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我中心自2002年以来,在十余家托幼机构开展体质测试,并在这些园/所中将此项测试活动纳入了卫生保健常规,将测查项目融入教育教学游戏中,让儿童在游戏中增强了体质。同时,我们针对每名测试儿童的测试结果,制定了相对应的个体训练方案,让家长了解测试儿童运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家园配合,在园外也加强训练,使体质测试不及格率逐年下降。

3.33岁组与其他各年龄组儿童体质有明显差异本调查结果显示3岁组儿童在体质测试优秀率、不及格率较其他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此年龄段儿童的发育特点为自然进行各种活动且以无意识为主等密切相关;同时,此年龄段儿童,在测试过程中很难与之配合有关。

3.4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单纯性肥胖儿童检出率快速上升,提示应加强对儿童肥胖的重视,儿童的肥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行为。因此,保健工作者要以预防儿童肥胖为己任,科学安排膳食,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肥胖儿童定期监测体重和食量变化,制定出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家园配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3.5问题①此项测试活动并没有在全市普及,这与托幼机构和家长对这项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需要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切实有效地提高儿童体质发育水平和身体素质。②在开展此项活动的所有园/所中,我们发现在垒球掷远、走平衡木及双脚持续跳跃项目中成绩相对较差,说明儿童的上肢力量、全身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较弱,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点培养训练。③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大多数儿童暴露出自信心不强、胆小等弱点,提示我们在今后托幼园/所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和勇敢的精神,加强家园配合。

参考文献

幼儿园测试分析报告篇4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在保障农村儿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权利的同时,期望促进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但是,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儿童的发展结果就越积极吗?

国外研究表明,学前教育年限越长的儿童,越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越多地表现出不服从和攻击冒犯行为。并且,每周的学前教育时间超过30个小时的儿童,更可能表现出问题行为(niCHDeCCRn,2003a;niHniCHD,2006;Belsky,vandell,Burchinal,Clarke-Stewart,mcCartneyetal.,2007)0但是,这些研究结果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农村。一方面,国外儿童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时间较早。美国国立儿童保健与人体发育研究所(niCHD)调查发现,满6个月大的婴儿中有19%已经进入学前教育机构;54个月大的儿童有58%已经进入学前教育机构(niHniCHD,2006)。而我国计划在2015年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达到60%,在农村地区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会更低,相对来讲,在我国农村地区,儿童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时间较晚。另一方面,国外研究中被试年龄较低。在美国,幼儿园教育(Kindergarteneducation)已被纳入义务教育(张佳慧,辛涛,陈雪峰,2011),研究者关注的是进入幼儿园(Kindergarten)之前,儿童在学前教育机构(preschool)中的时间长短对儿童发展结果的影响。而在我国,学前教育是指儿童在进入小学之前所接受的幼儿园教育,相对来讲,我们关注的被试的年龄较高。为分析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时间与儿童发展结果之间的关系,需要开展本土化研究。尽管有研究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发展结果的影响(张丽锦,赵明旭,者永涛,邱桂平,盖笑松,2010;彭俊英,高群,肖杰,2011)o但是,这些研究关注的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儿童,学前教育经历局限于‘‘有”或“无”不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儿童的学前教育情况。

儿童入学准备的生态化模型认为,儿童入学准备的环境不仅包含学前教育环境的准备,同时也包含家庭环境的准备(孙蕾,吕正欣,2007)。作为家庭环境变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母亲受教育水平不仅能够影响学前阶段儿童的课堂表现和亲密师生关系(peisner-Feinbergetal.,2001),影响儿童在入学过渡中的社交技能(niCHDeCCRn,2003b),母亲受教育水平还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强预测源(Umek,Kranjc,Fekonja,&Bajc,2006)。Umek等人(2006)研究发现与幼儿园环境质量、父亲受教育水平以及儿童的入园年龄相比,母亲受教育水平是3岁、4岁、5岁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最强预测源。

国外研究发现学前教育经历、母亲受教育水平在影响儿童入学准备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在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儿童中,较早进入高质量学前教育机构的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也较高(Umek,Kranjc,Fekonja,&Bajc,2006)。但在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儿童中,与入学前接受过5年学前教育的儿童相比,入学前未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的入学准备情况更为积极(Umek,kranjc,Fekonja,&Bajc,2006,2008)。

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还比较薄弱,存在着办园条件差,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小学化”等问题(杨莉君,曹莉,2011;刘晓红,2012)。那么,在现有的农村学前教育环境条件下,学前教育年限与母亲受教育水平是如何影响儿童发展结果的?二者在影响儿童发展结果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理解儿童发展的早期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关系,也能够为我国如何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提供借鉴。

本研究将控制幼儿园的环境质量,从两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一方面,从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独立影响儿童学校适应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分析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在影响儿童学校适应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此外,由幼儿园或学前班升入小学,是儿童发展的重要过渡期,不管是校舍环境、人际关系、作息时间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而在这一时期,儿童都面临着学校适应的问题,在一年级入学初和一年级学年末,其学校适应表现可能存在差异。为此,本研究将同时考虑儿童在一年级入学初和一年级学年末的学校适应情况。

2.研究方法

2.1被试

对东北地区某镇中心小学一年级的240名小学生开展初步调查。以未曾换过幼儿园且毕业于该镇300中心园为条件筛选被试,最终确定有效被试共135名。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符合筛选条件的小学生与不符合筛选条件的小学生的学前教育年限和人均年收入差异不显着,t值分别为0.69、0.65,值均大于0.05,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具体来看,所选取被试的平均年龄为6.60岁,标准差为0.54;男生60人,女生75人;报告学前教育年限的被试有123人,其中学前教育年限不超过1年的被试有13人(10.57%),1~2年的被试有41人(33.33%),超过3年的被试有69人(56.10%);报告母亲受教育水平的被试有122人,其中母亲受教育水平为小学或低于小学的被试有34人(27.87%),母亲受教育水平为初中的被试有79人(64.75%),母亲受教育水平高于初中的被试有9人(7.38%)。所涉及到的镇中心园的生师比约为27:1;教师高中及以下学历1人(3.85%),中专学历4人(15.38%),大专或高职学历10人(38.46%),本科学历11人(42.31%);幼师专业的教师2人(7.69%),非幼师专业的教师共24人(92.31%)。2.2测试工具

2.2.1学前教育年限

自编学前教育年限调查表,包括小学生是否换过幼儿园,以及小学生曾在幼儿园的名称以及入园、离园时间等信息,由家长填写。以‘‘未换过幼儿园且毕业于该镇中心园”为标准筛选数据后,用“2011年7月”减去‘‘入园时间”计算小学生的学前教育时间,然后根据小学生学前教育时间的分布情况,将2008年9月以后入园的儿童的学前教育年限定义为“不超过3年”将2008年9月以前入园儿童的学前教育年限定义为“超过3年”。

2.2.2学生家庭信息

包括母亲受教育水平、人均年收入等信息,由家长填写。其中,母亲受教育水平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6个水平;人均年收入由家庭年收入除以家庭总人数计算得来。

1.2.3学校适应

(1)学业成绩。以一年级第一学期末的语文和数学期末成绩为代表,以班级为单位计算标准分数。

(2)社会行为。借鉴陈欣银等人修订的masten班级戏剧问卷(陈欣银,Kenneth,李丹,李正云,李伯黍,1992),将社会行为划分为3个维度,其中积极社会行为维度包含“爱帮助别人的人’、“大家都喜欢的人”和“有礼貌的人”3个项目;攻击冒犯行为

维度包含“爱捣乱的人“总打架的人“爱生气的人”个项目;敏感退缩行为维度包含“不和大家一起玩的人“爱哭的人’、“总是不高兴的人”个项目。根据被试在各个维度上的被提名次数,以班级为单位,计算标准分数。三个维度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0.69,0.53。

(3)师生关系。采用吕正欣(2008)研究中师生关系的同伴提名测试,其中亲密师生关系的测试题目为“老师最喜欢的人’冲突师生关系的测试题目为“总是被老师批评的人”。计分方式与社会行为分问卷相同。

(4)同伴关系。借鉴陈欣银等人修订的masten班级戏剧问卷(陈欣银etal,1992),将同伴关系划分为2个维度,其中受欢迎同伴关系的测试题目为“当你过生日时,最想邀请的三位好朋友”,受拒绝同伴关系的测试题目为‘‘班级内分组活动时,你最不想和哪三个人分到一组”。计分方式与社会行为分问卷相同。

2.3研究程序

选取东北地区某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小学生作为测试对象,在他们进入小学一年级一个月后,由家长完成儿童学前教育年限和家庭信息调查表,小学生完成学校适应3项指标的测试,并在第一学期末完成小学生语文和数学期末成绩的收集;在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最后一个月,由小学生再次完成学校适应3项指标的测试,并在第二学期末完成小学生的语文和数学期末成绩的收集。

3研究结果

根据被试的人数分布情况,将学前教育年限划分为“不超过3年(43.90%)”和“超过3年(56.10%)”两个水平,将母亲受教育水平划分“小学及以下(27.87%)”和“初中及以上(72.13%)”两个水平。为分析学前教育年限(简称et)、母亲受教育水平(简称me)和小学入学时间长短(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简称t)与小学生学校适应各指标(以标准分表示)之间的关系,采用重复测量一个因素的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3.1学前教育年限、入学时间长短对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方差分析表明,学前教育年限与入学时间长短在积极社会行为指标上交互作用显着。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学前教育年限超过3年的小学生在第一学期的积极社会行为得分(0.19±0.18)显着高于学前教育年限不超过3年的小学生(-0.23±0.17),Fi1,107)=4.17,<0.05。但在第二学期,学前教育年限不超过3年的小学生的得分(-0.04±0.17)与超过3年的小学生得分(-0.04±0.17)的差异不显着,f(1,107)=0.13,>0.05,详见图1。

因为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入学时间长短在冲突师生关系指标上的三级交互作用显着,所以本研究将暂不分析学前教育年限与入学时间长短在冲突师生关系上的二级交互作用。

3.2母亲受教育水平、入学时间长短对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入学时间长短在学校适应各指标上的交互作用均不显着。但在敏感退缩行为和受拒绝同伴关系两个指标上,母亲受教育水平的主效应显着,母亲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小学生的得分(0.20±0.14;0.35±0.17)显着高于母亲初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小学生(-0.19±0.08;-0.16±0.10),F(1,107)=5.84、F(1,107)=6.52,p<0.05。

3.3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入学时间长短对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在攻击冒犯行为指标上,小学生的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入学时间长短的三级交互作用显着。简单效应分析发现:①在母亲初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小学生中,学前教育年限超过3年的小学生的得分(-0.20±0.14)显着低于学前教育年限不超过3年的小学生(0.29±0.19),<0.05;②在母亲为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小学生中,学前教育年限超过3年的小学生的得分(0.73±0.30)显着高于学前教育年限不超过3年的小学生(-0.25±0.25),<0.05;③在学前教育年限超过3年的小学生中,母亲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小学生的得分(0.73±0.30)显着高于母亲初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小学生(-0.20±0.14),<0.01,但在学前教育年限不超过3年的小学生中,母亲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小学生(-0.25±0.25)与母亲初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小学生的得分(0.30±0.19)差异不显着,>0.05。这三种显着性差异关系仅发生在第二学期,在第一学期差异不显着,详见图2。

在冲突师生关系指标上,小学生的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入学时间长短的三级交互作用显着。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母亲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且学前教育年限不超过3年的小学生,在第二学期的冲突师生关系得分(-0.12±0.20)显着低于他们在第一学期的得分(0.35±0.27),F(1,107)=6.07,<0.05,详见图3。

4讨论

本研究控制学前教育质量,探讨了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农村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学前教育年限越长的小学生,在入学初期越容易表现出积极社会行为。尽管国外研究表明过长的学前教育时间不利于儿童的发展,但是这与本研究结果并不冲突。相对于国外研究,本研究中的被试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时间相对较晚,学前教育时间相对较短。国外研究发现3岁开始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儿童,学前教育时间越长,儿童越容易表现出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学业成就(niCHD,2003);国内也有研究指出学前教育存在一个最优入园年龄段,过早或者过晚入园都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张佳慧,辛涛,陈雪峰,2011)。但是,学前教育年限对儿童发展结果的积极影响并未体现在其他的学校适应指标上,这也说明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课程安排、教师素质以及办园理念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杨莉君,曹莉,2011;刘晓红,2012)。

本研究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敏感退缩行为和受拒绝同伴关系,表现为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小学生的敏感退缩行为越少,越不容易被同伴拒绝,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niCHDeCCRn,2003b)。但本研究并未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儿童学业成绩的显着影响,而有研究却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能够影响儿童的语言和数学技能(Umeketal.,2006;peisner-Feinbergetal.,2001)。究其原因,这可能受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干扰。当前,小学化问题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幼儿园频繁地、长时间地教授一年级的学习内容,缩小了一年级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差异。此外,学业成绩容易受到试题难易程度的影响,能够反映儿童的语言和数学技能,但二者不能等同。

本研究表明,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在影响小学生攻击冒犯行为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在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小学生中,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小学生的攻击冒犯行为越少,这也表明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是,这种积极影响仅体现在母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小学生中。在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小学生中,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小学生的攻击冒犯行为越多,可见,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儿童发展结果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在学前教育年限超过3年的小学生中,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小学生的攻击冒犯行为越少,可以说,母亲较高的受教育水平能够缓解较短的学前教育年限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此外,对于那些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且学前教育时间较短的小学生,师生关系的培养应侧重于小学阶段的教育。

结合已有研究,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我国农村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学前教育年限、母亲受教育水平在影响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交互作用,不仅是对儿童入学准备生态化模型的充实和补充,也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丰富和延伸。本研究的局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本研究以源自同一所乡镇中心园的儿童为被试,尽管能够控制学前教育质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但也是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限定;二是儿童的入学准备情况会影响儿童的学校适应表现(卢富荣,王侠,李杜芳,张彩,王耘,2012),在分析早期经历对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时,需要同时考虑儿童的入学准备情况。

综上,学前教育年限与母亲受教育水平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小学生的学校适应表现。在当前农村幼儿园环境条件下,尽管幼儿园教育有助于儿童习得积极社会行为,减少攻击冒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补偿作用,但母亲受教育水平越低,儿童敏感退缩行为越多、同伴关系不融洽的现象也越多。这就启示我们,在号召提高幼儿入园率的同时,要重视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辐射作用,为儿童提供呙质量的养育环境。

5研究结论

(1)学前教育年限越长,小学生越多地表现出积极社会行为,但这种优势仅体现在入学第一个学期。

幼儿园测试分析报告篇5

一、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测预警的可行性分析

黄典剑等人认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重大社会影响的,危及安全的事件。〔3〕秦启文等人认为,突发事件是指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人意料地发生,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或影响且需要立即处理的负面事件。〔4〕综合这些解释可知,一个完整的突发事件一般包括难以预料、突然发生、必然诱因、负面影响、急需处理等五个要素。〔5〕其中,“必然诱因”的要素表明,幼儿园突发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某些诱发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必然事件。由此可见,如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突发事件的“必然诱因”,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美国学者史蒂文·芬克的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突发事件要经历征兆期(prodromal)、发作期(Breakout)、延续期(Chronic)、痊愈期(Resolution)等四个阶段。〔6〕幼儿园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样有征兆期,征兆期虽时间长短不定,但给幼儿园留有可能的预测预警时间。幼儿园如能在“防大于治”“防患于未然”等危机管理理念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检查制度,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危机因素,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则可以在征兆期将潜在的突发事件消弥于萌芽状态。

二、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的原则

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测预警的目的是,通过危机警报使幼儿园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潜在突发事件信息,争取充足的反应时间,采取适当的方式杜绝或降低突发事件的伤害。〔7〕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在突发事件管理流程中承担“前哨”功能,其工作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最终结果。在开展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时,应坚持如下原则。

1.长期性原则

幼儿园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随机性等特点,人们对于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等难以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潜在的危机因素也会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幼儿园工作者在开展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时,要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坚持长期性原则。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和预测预警工作,及时捕捉可能影响幼儿园稳定和幼儿人身安全的潜在危机因素和苗头,建立长效预防机制。

2.准确性原则

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借鉴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的历史经验,分析潜在突发事件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可能的演化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预警,防止过与不及两种倾向。幼儿园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必须取信于人,否则幼儿园相关工作人员及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突发事件预警工作的信任度就会降低,进而导致其对预警信息的熟视无睹,乃至使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功能名存实亡。为了增强幼儿园突发事件警报的真实性和信服力,警报人员必须具有权威性,警报所述内容表达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避免导致警报受众认识上的混乱。

3.及时性原则

幼儿园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特点要求幼儿园在捕捉到潜在危机因素时,及时、准确预警信号,详细通报潜在危机信息,督促幼儿园相关责任人及家长及时做好消灾减灾的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避免潜在突发事件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幼儿园在预测到潜在危机因素时切忌麻痹大意、拖拉延迟预警工作。如不能及时潜在风险信号,错过挽回的最佳时机,就难以在第一时间消除潜在的危机因素,难以为提前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赢得时间,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4.重复性原则

幼儿园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往往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可使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的精确程度大大降低。同时,潜在的危机因素具有动态性,它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衍生出新问题。为了提高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的准确性,幼儿园需要反复不断地追踪当前潜在危机因素发生发展的新动态,获取最新的危机信息,更新预警信息,进而提高潜在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的准确性。此外,为了提高人们对潜在危机因素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幼儿园需要适度地反复潜在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

三、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的一般流程

根据幼儿园突发事件潜在危机因素的捕捉、分析和确认过程,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通常要经过潜在危机事件信息收集、分析与预测、风险评估、应急决策、预警实施等五个步骤。〔8〕幼儿园突发事件预警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1.步骤一:潜在危机事件信息的收集

幼儿园按照安全检查制度,采取定期和随机的方式开展全园范围和部分领域的安全检查。根据从严原则,全体教职工应通过各种手段和工具尽可能全面地排查和收集各种潜在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幼儿园在潜在危机事件信息收集方面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明确监控对象和范围;明确监控信息的收集时间和空间范围、收集方式以及收集过程要求。

2.步骤二:分析与预测

当幼儿园完成潜在危机事件信息的捕捉和收集工作之后,应及时按照突发事件评估标准对原始信息进行分析:一方面要去伪存真,确定潜在的危机因素信息,剔除无关信息和干扰信息,识别虚假信息,以免对突发事件的后续管理工作造成决策上的干扰和误导;另一方面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收集到的潜在危机事件信息进行深度性、关联性分析。在信息分析工作结束后,幼儿园根据信息分析结果,结合本园突发事件历史记录和应急管理经验,对潜在的危机事件进行全面预测,以便及时识别、发现和判定危害是否存在。

3.步骤三:风险评估

幼儿园在对潜在危机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和风险预测后,如发现有风险存在,就要及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分析,进而评估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潜在的负面影响程度和范围。风险评估工作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确定突发事件的性质;其次,确定相应的评估方法;第三,果断实施评估,不因犹豫不决而贻误应急良机。

4.步骤四:应急决策

幼儿园相关工作人员在确定了潜在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和风险程度后,应及时启动预警决策系统,确定突发事件预警的级别,选择预警的方式和途径,确定预警的范围及受众对象等。

5.步骤五:预警实施

预警实施时,要结合幼儿园潜在危机事件的性质和范围有选择性地告知预警受众,做到公开事态实情,使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及相关幼儿家长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幼儿园突发事件预警的常用实施方式有启动警报器、口头通知、电话通知等。

四、总结

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是幼儿园应急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该项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突发事件规避的最终结果。幼儿园园长及全体教职员工应在严格遵守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原则的基础上,按照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的一般流程对采集和掌握的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大限度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保证在园幼儿的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4-06-29〕.http://jyb.cn.

〔3〕黄典剑,等.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9.

〔4〕秦启文,等.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

〔5〕冯宝安.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6〕薛澜.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

幼儿园测试分析报告篇6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疫情特征;疾病控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具流行性病学统计分析,该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1]。幼托机构是儿童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极易因密切接触而导致疾病的传播、爆发。同样,近几年来手足口病也是金牛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国预防控制系统中上报的传染性疾病比较靠前的病种之一,其疫情以聚集性流行为主要分布特征。疫情发生后及时报告和得当措置是控制疫情的最有效方法。为积极探索我街道近几年手足口病流行学特征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笔者有意对既往疫情相关数据及措置的情况做一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2010年-2013年金牛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手足口病病案信息,及辖区内所有幼托机构、学校及社区发生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调查与措置资料。人口统计学来源为2010年-2013年我街道当地公安系统及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的人口参数为基数。

1.2聚集性病例定义[2]1周内,同一幼托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家庭发生2例以上病例。

1.3疫情措置反应时间及疫情持续时间[3]把每起疫情的报告并采取相关措施的日期减去该起疫情的首例病人发病日期定为该疫情措置反应时间。把每起疫情的末例病人发病时间减去该疫情的首例病人的时间定为该起疫情的持续时间。

2结果

2.1基本概况和感染人群分布特征金牛湖街道社区辖区内共5所小学、3所幼托机构、7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数为6.8万人左右。2010年-2013年本社区共发生手足口病528例,分别为2010年89例,占131/10万;2011年168例,占247/10万;2012年123例,占181/10万;2013年148例,占218/10万。2010年-2013年发生聚集性案例分别为:10起;21起;19起;41起。手足口病聚集性发病人数占各年度总发病人数的比例分别为:91.01%(81/89);90.48%(152/168);96.75%(119/123);96.62%(143/148)。

2.2疫情持续时间聚集性疫情持续时间都在3-8d,平均4.58d。

2.3疫情流行特征①金牛湖街道2010年-2013年手足口病聚集流行的时间基本相同,均在每年的4-6月份及11月份为发病高峰,但对于一些散发性病例一年四季均有发生。②感染患者区域分布,全区5所小学、3所幼托机构、7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民委员会每年均有聚集性发病的案例。但又以长山幼儿园、金牛湖中心幼儿园、仕金小学、樊集小学、金牛湖希望小学发病率较高。2010年-2012年共发生在上述幼托机构或小学87起,占总聚集性发病的95.60%(87/91)。

2.4疫情控制措施与措施反应时间因各起聚集性各疫点保育人员、班主任、校医或基层医务人员对手足口病的认知程度不同,对疫情报告的时间也不一致,2010年-2013年共发生91起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最短报告时间为6h,最长报告时间为3d。对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到本辖区内手足口病疫点报告,启动应急预案,24h内采取网络直报,采取关班或关园,并对疫点进行科学有效的现场消毒处置。应现场处理后528例感染幼儿为出现二代感染者。在疫情的报告和措置中,疫情的持续时间与措施反应时间呈正相关。疫情发现早、报告及时,疫情控制快;疫情发现与报告时间长,疫情的蔓延广、人数多,控制时效时间长。

3讨论

金牛湖街道2010年-2013年手足口病聚集疫情发生以幼托机构和小学集体单位为主,这是由手足口病的本身性质所决定的,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播途径广泛的传染病,具有自限性、病程短、病情轻等临床特征,常不引起监护人及患儿的注意。所以,非常容易造成本疾病在集体生活环境中蔓延。

根据本调研的数据显示,手足口病以每年的春秋季节为发病的高峰。这可能与我们南京本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关。同时也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春秋季节气温偏高、湿度上升,为手足口病病原生存和传播提供有利条件[3]。

调研结果中显示2010年-2013年长山幼儿园、金牛湖中心幼儿园、仕金小学、樊集小学、金牛湖希望小学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这些园区或校区学生数多,幼儿之间隐形接触机会多有关,也与该园区或校区的卫生监管人员的卫生意识、对手足口病的认知程度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建议加大对园区、校区的卫生监管人员的疾病防控知识的培训,加大社会人群对手足口病知识的认知。使大家能够充分理解疫情持续时间与措置反应时间的关联性。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报告、及时措置。以降低手足口病暴发蔓延的风险。

在疫情措置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疫情的措置过程要让群众理解和支持,特别是要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宣教工作,使学校及家长对我们关园、关班的措置方法得以支持与理解,做好学生或儿童家长的风险沟通[4]。在高峰流行季节,学校和幼托机构应加强和完善学生晨检、全日医学观察、因病缺勤病因追问与登记制度,规范报告流程。把手足口病聚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吴晓华,陶永兴。手足口病的三级预防策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2):162-165。

向伦辉,袁国平,张京欣,等。上海市宝山区2010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1,23(9):421-422。

幼儿园测试分析报告篇7

关键词: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原;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HFmD)为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表明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解涟水县手足口病发病特征,本文分析了2008~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资料来源于涟水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8~2012年数据库。

1.2方法采集部分病例粪便、肛拭子等标本,送到市疾控中心,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及其他肠道病毒,检测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书执行。

1.3聚集性疫情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7]标准:1w时间内内,同幼儿园或学校等单位发生手足口病例≥5例、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手足口病例≥2例、同一自然村发生手足口病例≥3例、同一家庭发生手足口病例≥2例。

1.4分析方法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利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发病概况涟水县2008~2012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800例,发病数分别为55例、225例、111例、191例、218例,发病率在5.15~25.02/10万,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无死亡病例。

2.2地区分布病例分布在全县32个乡镇(办事处),病例数主要集中在人流密集且流动较多的地区,位居前4位的乡村分别是:涟城镇(133例)、高沟镇(59例)、保滩镇(49例)、梁岔镇(47例),占总病例数的36%。

2.3时间分布从时间分布分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1~6月份呈上升趋势,4~6月份为发病高峰,计492例(61.5%)。7~12月份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2.4人群分布男性病例546例,女性病例254例。男女比(2.15VS1.00),≤1.5岁发病计780例(97.5%)。均为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发病,散居儿童发病最多,为717例(89.63%),其次为幼托儿童,发病78例(9.75%),第三位学生发病5例(0.62%)。

2.5聚集性疫情情况4年来,无聚集性疫情报告。

2.6病例病原学分布2008~2012年共采集了79份病例标本,eV71病毒阳性23例,阳性率为29.11%,Coxa16病毒阳性32例,阳性率为40.5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4例,阳性率为30.38%。

2.7重症病例2008~2010年共计报告3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

3讨论

手足口病为全球性传染性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儿童,临床主要症状小疱诊或红色丘疹,多发生于患儿口腔内、手、足、臀部等部位。该病首次报道见于1957年新西兰,最早检测到的病原体主要为Coxa16型,美国于1972年首次确诊eV71病原体,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流行病学检测发生eV71与Cox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eV71的流行逐渐波及到亚太地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能够诱发脑炎、心肌炎、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及循环障碍以等多种疾病,该病传播迅速,致死率极高[1]。我国上海1981年首次发现该病,之后北京、天津、河北等十几个省市相继均有报导[2,3]。

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国家相应预防控制政策陆续制定,相关管理日趋规范国。涟水县在2008年5月2日前,因手足口病尚未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因而未报告相关病例,2008年发病率也较低,2010年后手足口病发病报告数持续大幅上升,数据分析显示已排列于居丙类传染病首位,和该病全国流行趋势基本一致。监测结果显示涟水县4年来,手足口病患者总的病原学以Coxa16病毒检出率最高。但在2012年监测,eV71感染占主导地位,构成比为42.31%(11/26),eV71感染患儿发生重症和死亡病例多,因此要指导家长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诊,加强对对eV71感染患儿的监护,特别是对于病情严重患儿,应要求其到定点医院接受规范诊疗,以防止发生重症以及死亡病例的发生[4]。

涟水县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在每年的4~6月份,在10月份左右还有一个小峰,与陈立新等人调查分析结果有所不同[5]。发病集中在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因此,应通过多部门的合作预防机制,做好散居儿童的重点防控,尤其是托幼机构的防控工作。在4~6月份高发季节前,重点做好前期防控应对准备工作,例如做到早晨、中午的检查,幼儿儿童场所的消毒灭菌等。疫情有蔓延趋势时应采取关班或关园措施。为了完全杜绝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病与暴发,日常防控是根本。通过实时监测eV71患儿人数及性别、以及eV71病毒变异,掌握手足口病重症比例,从而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手足口病死亡率。

做好疫情的监测、管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手足口病的防治重点。①提高认识,加强监管。加强关于手足口病知识的监督和宣传,社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如发现有疑似HFmD症状的患儿,应立即进行转诊工作,以免耽误病情;②强化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向居民宣传HFmD的预防知识,告知如发现有疑似症状的患儿应立即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③抓好托幼机构的防控工作,坚持落实晨检制度[6],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儿童,应立即隔离治疗至痊愈后方能返园。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餐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每日消毒,指导、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1]郭红梅,朱启.肠道病毒71神经系统感染[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2,29(1):19-21.

[2]于秋燕,许华茹,吕晔,等.济南市2005-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3):170-172.

[3]刘景一,周羊娣.上海某区2005-200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9):1610-1611.

[4]张九菊,张少丹,张会丰,等.河北省200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22):1736-17381.

[5]陈立新,刘秀军,王宝兰,等.2006-2010年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2):176-178.

幼儿园测试分析报告篇8

1、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面。根据省市“十三五”规划中“新增100所公办幼儿园”的发展目标和“公办及普惠性幼儿园数量和在园幼儿数的比例达90%”的要求,2016年新(改、扩)建2所公办幼儿园(城中村),努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

根据省教育厅“每乡建设一所乡镇中心园,使之成为辐射周边园所的集教研、培训、示范为一体的基地园”的要求,我区要建设乡镇中心园,并努力创建一所达到《__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标准》的中心幼儿园。

2、做好星级园验收和民办园年检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积极探索依法办园社会监督新途径。3月份开始,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__市星级幼儿园评审标准》、《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我区所有星级幼儿园和未上星级的幼儿园进行全面复查和验收。通过听(汇报)、看(教学、区域、环境、户外活动)、查(资料)、谈(教师、家长座谈)等形式,从园务管理、保育教育、卫生保健、师资队伍、规模设施和一日活动安全六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验收和年检,做好登记证、等级证总评工作,进一步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规范和提升。

3、继续开展优质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

以指导交流为途径,以转变落实为目的,继续围绕科学合理的安排一日活动及园本教研两个主题开展帮扶,通过园际帮扶、县区帮扶、精准帮扶三种形式,加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是要根据一年来帮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帮扶方式、内容上的调整。通过帮扶工作会议,共同研究和解决帮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帮扶工作动态,进行对话、交流、指导,促进帮扶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要强化优质园的指导,加强其规范性和引领性。帮扶园要制定全年帮扶计划,并选出两名骨干教师与被帮扶园教师结为师徒对子,形成帮扶小组,互相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师徒要有活动过程记录和反思等。三是要对此项工作进行过程性监督和考核,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继续落实月报和实地指导报告单制度,帮扶园每学期实地参与并指导被帮扶园开展园本教研和区域活动不少于4次,月报和实地指导报告单中要有被帮扶园反馈内容。同时做好期末总结及资料整理,进行交流分享和观摩展示活动。

4、切实维护幼儿园安全稳定。

安全管理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长,给家长、社会以安宁,我们要始终坚持预防为先,狠抓整改落实。本学年重点以开展“全区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安全管理规范要求(试行)”综合测评为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完善幼儿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加强幼儿园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深入细致开展安全教育与演练,进一步形成园长、教师时时抓安全、处处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乐园。

5、继续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

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任务非常艰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继续要求各街(乡)与相关部门加强对无证幼儿园的监管,认真排查,齐抓共管。坚持分类治理,疏堵结合原则,对已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加大指导力度,帮助举办者加快办园速度;对基本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对其提出整改要求,经整改合格后,按程序办理相应办学手续;对办园思想不端正,办园基本条件不达标或因条件限制整改后仍达不到办园条件标准的幼儿园予以取缔。

二、常规工作

1、继续做好“五公开”规范办园公示牌工作,即公开“办学许可证(或登记证)、星级园等级证、餐饮服务许可证、卫生评价报告。

2、继续做好公办幼儿园“阳光招生”工作。坚持“三统一、三公开”的原则,各园提前制定招生方案,认真部署幼儿园招生工作,确保2016年幼儿园秋季招生工作阳光、公开、顺利进行。

3、继续完成国家下达幼儿园的信息采集工作。

4、认真贯彻落实《两会》和《指南》精神,继续做好学习宣传《指南》和扭转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指导工作。在星级园检查验收中,如果发现小学化倾向,立即对该园进行降级处理。

5、开展“保教能手”和“敬业杯”新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促教,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幼儿园测试分析报告篇9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严格遵守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讲求学习质量。针对本支部党员工作性质,采取了多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测试、讨论、观看影像、参观等结合起来,提高了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实效性。

1、集中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了党的生活《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含义》、学习了反腐倡廉要牢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通知》、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等等。

通过学习讨论党员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何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和建设和谐社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通过学习《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含义》知道了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党的先进性是客观的,党的先进性是纯洁的。

通过学习从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吴官正同志的工作报告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了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性,知道了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坚决查处违纪违法的腐败分子,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不正之风问题,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再次警示全党,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就是一句空话,要想扎扎实实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首先要扎扎实实地遏制腐败。

2、观看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纲要》的背景、实施过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意义有了充分认识。

3、有9党员参加了后勤党总支组织的参观..的活动。通过这次参观活动,使党员在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4、自学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学习问答50题,自选两题进行测试。对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重点对象是谁、目的和根据是什么、民主生活会要达到什么要求,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应当如何决定重要事项等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支部的作用

1、由于本支部有一名支部委员工作有了变动,经选举及时补充了支部委员,健全了基层组织,增强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做好组织发展工作,经支部大会讨论一致通过王妍同志由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王玉敏同志由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为一名预备党员。

3、经支委会讨论把王东群同志列为今年重点发展对象。xx两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今年又有一名临时教师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目前幼儿园党支部已有9人提出了入党申请,其中有4名是临时聘用员工。我们还要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有计划的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三、加强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

本年度后勤公司成立了团总支,下设了幼儿园团支部。幼儿园团支部能在后勤团总支和幼儿园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完成了团总支布置的各项任务。在团总支组织迎评估知识测试和板报大赛中均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幼儿园团支部还组织本支部开展了迎评估、展采艺、促团结才能展示大赛,展示了青年团员的风采,提高了团员的素质,也增加了两园团员之间的凝聚力。

四、丰富支部活动内容,增进支部与支部之间的团结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促进党员同志学习党的知识,回顾党的光荣历史,更加鞭策大家做好本职工作。在党的生日那天,饮食服务中心党支部和幼儿园党支部在幼儿园多功能厅举办了联谊活动,共有24名党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有部分离退休的老党员也出席了本次活动,他们的参加对年青党员也是鞭策和鼓舞。本次活动主要以文艺节目和党的知识问答为主,在活动中全体党员都能以认真的态度积极踊跃的参加。即丰富了党员的生活又加深了对党的知识的学习也增强了两个支部的凝聚力。

五、按学校和后勤党总支的要求和部署,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完成了各阶段任务

在学习提高阶段,完成了自学和集中学习学时。学习了规定的学习内容。攥写学习心得共10篇。有两名党员的学习笔记和支部生活记录本选送校检查组检查,受到好评。

在分析评议阶段,认真征求了群众意见、广泛开展了谈心活动、每位党员都认真攥写党性分析材料、组织党员认真开展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在生活会上每位党员都先自我剖析,然后党员之间互相评议,气氛民主,大家都能敞开胸怀,真诚相待,使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开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共发放征求意见表122份、征求意见条18条、谈心次数78次。并对征求的意见进行归纳梳理,向党员反馈了评议意见、通报了评议情况。

整改提高阶段,制定了整改方案、认真进行了整改、公布了整改情况。

在校先进性检查小组来园检查先进性材料时,得到了检查组同志的一致好评。

幼儿园测试分析报告篇10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22-02

1提出问题

幼儿园安全事故诸见媒体,幼儿在园安全隐患层出不穷,给各幼儿园敲响警钟的同时,安全事故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及教育实践的现状,探寻适宜于幼儿园一线安全管理的思路与模式,是目前我国幼儿园管理、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的迫切需要。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我能安全”的教育实践的课题研究,旨在促进幼儿树立安全意识为任务,使幼儿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救自护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

2制定目标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我能安全’的教育实践”是以幼儿在园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幼儿树立安全意识为任务,养成自救自护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为目标的安全教育及实践,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经过现状调查分析,制定了活动目标,并对目标的实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

2.1制定目标

(1)统计影响幼儿安全的因素,并展开评估分析。(2)针对影响因素,开展相应的教育策略。(3)措施有效率提高到90%,有效避免和降低危害程度。

2.2目标可行性分析

(1)根据现在在园幼儿的目前状况进行风险测试,得到第一手资料。(2)通过相应的教育策略,避免危险的发生。(3)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利用高科技手段和传统的教育方法相结合实施教育策略。(4)QC小组成员素质高,活动能力强,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且组织管理意识强,能够积极参与QC小组活动。

3pDCa循环

确定课题以后,研究小组对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从幼儿入园、早操、入厕、喝水、游戏、进餐、就寝、离园等各个方面进行风险评析,在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行实施。

3.1现状调查

研究小组成员选取了四所幼儿园的100名幼儿家长和100名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向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在回收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概括出家长和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出结论:

(1)家长对幼儿过度地保护,使幼儿缺乏对安全教育的深刻认识;(2)家庭和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内容存在偏向性;(3)家长和教师在安全教育的态度观念上基本保持一致,但只是停留在认知层面,并没有付诸太多行动;(4)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设计的数量较少等问题。

3.2制定对策

课题研究小组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并由专人负责进行效果跟踪。

对策一:为减少和杜绝幼儿意外伤害事故,采取《教师安全承诺书》制度,通过提升幼儿教师人本素质以促进幼儿园安全保教工作。落实《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定期定人层层上报,确保幼儿园安全管理顺利运行。

对策二:加强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的预防措施,提高教育策略的执行度,避免和降低危害程度。

(1)入园时忽略晨间检查,家长或让孩子单独入园,或到了班上不向老师打招呼就离开。预防措施:应坚持“一看二问三摸四检查”的晨间制度,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应主动让孩子接受保健人员的晨间检查,尤其应主动报告身体已经存在的不适。同时坚持送孩子进活动室,并和老师打招呼,得到确认后方可离园。

(2)上厕所、洗手时管理松懈。预防措施:上厕所、洗手时弄湿衣服,掉落便池,滑到在地,磕破头皮都是易发之事。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张贴标志图案,加强卫生间的巡视并及时帮助与提醒孩子,都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3)点心、进餐时组织不当。预防措施:吃点心或进餐时,首先要避免因食物烫、刺、不卫生造成的危险,其次是避免餐具造成的划、戳伤害,再次是避免要求不合理造成的伤害(如催促孩子进餐,一律不准剩饭等)。

(4)药品管理不严密。预防措施:每班都应该有一张幼儿服药登记表,每天早晨由需要服药的家长亲自填写并签字,然后再把药袋放在规定的、幼儿碰不到的地方。

(5)午睡时监管不当。预防措施:午睡时首先要排除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其次,要排除孩子携带异物上床。再次,要加强午睡过程中的巡视,避免孩子因突发疾病而无人巡视造成的抢救、治疗上的不及时。

(6)户外游戏时组织不当。预防措施:户外活动时首先要排除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以防场地造成的意外伤害。其次,是做好活动前的准备运动,以防突然剧烈运动造成的拉伤、扭伤。再次,是控制好活动中的动静交替,以防活动过量。

编写安全儿歌:

《入厕安全》

小朋友,要知道,及时入厕很重要。

进出厕所守规则,看清标记不滑倒。

安全卫生记心里,争做文明好宝宝。

《喝水安全》

排好队,去喝水,先他人,后自己。

取到杯,再接水,喝多少,接多少,

慢慢喝,别呛着,安全饮水很重要。

《离园安全》

家长来园接宝宝,接送卡,要带好。

人卡无误宝宝走,人身安全最重要。

通过各种形式将主题活动贯穿实施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并注意挖掘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因素,将安全教育不断的拓展、延伸、深入。

(1)开展特色情景模拟活动如“阳台上的故事”、“陌生人的故事”、等等,让孩子们去体验、了解初步的安全知识;参观“骨伤科医院”孩子们感知了病人的痛苦,对生命的欢乐和痛苦有了初步的的了解,从而能懂得生命、尊重生命。

(2)坚持全园每周星期一“欢乐交友活动”,创造交往氛围,模拟社会生活,学习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4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