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行动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3:11

双碳行动计划篇1

(一)碳金融理念研究

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应对的商讨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伊始,历经《哥本哈根协定》草拟、《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签署等国际商讨协作活动。国际上主要关注内容为限定参与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碳排放权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市场实践活动。广义的碳金融市场主要包括绿色金融服务和聚焦降低温室其他排放的其他投融资项目。在全球经济体实践过程中,碳金融市场又可划分出三类参与主体:满足碳排放配额/减排限制而购买排放量的交易型金融;基于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而出现的投机型金融;服务于碳排放、低碳项目等的定价评级、保险咨询等中介型金融。我国碳金融市场随着国家“双碳”政策推行获得了加速发展,已建立各省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规模化绿色信贷投放,并推出绿色债券、基金和保险等金融创新产品。值得注意的是,碳金融市场作为新兴领域,存在自身定价波动性高、市场联动不成熟、易受到欧元汇率等国际因素影响的特点,需要国家监管机构和相关参与主体进一步研究适应。

(二)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概述

国际上碳金融市场发展较为迅速,根据机构统计,2021年全球碳金融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超过600亿美元。市场交易机制自《京都议定书》提出的基础三类(国际排放贸易-iet、清洁发展机制-iet、联合履约机制-Ji)已发展成为涵盖整条碳排放产业链的多领域交易形式。在欧美、东亚等地区已建成诸如欧盟气候交易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韩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交易所和交易平台。市场参与主体方面,主要包括负责低碳项目开发、专项资金供给和技术研发咨询的供给者,撮合交易的交易商、金融机构和工业企业等媒介方,计划内限额排放与计划外自愿购买排放量的最终使用者以及国际合作组织和行业自律组织等监管者。市场交易产品方面,主要可分为碳排放权原生产品和附属衍生产品两大类,具体包括碳排放配额交易远期、期权、绿色基金、绿色债券、交付保证、套利工具等。

(三)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与政策引领

我国作为全球碳排放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1年,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关于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并陆续建立了重点城市试点市场。2021年6月,全国性碳交易中心正式在上海设立,其登记中心设于武汉,并于同年7月正式开市运行。截至2021年12月,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超76亿元。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高效推动形成“双碳‘1+n’”政策体系具有坚实的现实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出台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导,一方面要将低碳发展概念融入顶层设计,统筹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推进社会经济模式绿色转型发展。研究表明,碳金融对经济产业的绿色转型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包括清洁机制发展项目推动资源型产业的低碳化、绿色信贷投入与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正向促进、绿色金融与数字经济对金融机构经营提效的耦合机制等方面。此外,碳金融政策离不开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具体产品服务,这当中又以绿色信贷为主。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我国18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作为国有大行的中国工商银行单行实现绿色融资规模2.48万亿元,领先国内同业。作为国民经济循环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商业银行既承接低碳发展的资金需求,又承担社会居民的财富管理责任。提升两者之间的关联效率不仅符合金融机构自身发展需求,更是落实国家双碳政策,实现社会经济有序持续发展的切实需要。

二、金融机构在碳金融市场中的参与方式

(一)财富管理业务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自改革开放后保持长期高速发展,现阶段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成为全球财富管理实践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相关机构预测,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近年将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2025年整体体量将达到25~50万亿美元规模。伴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我国适时提出了一系列调整和引导政策,包括资管新规产品净值化、绿色金融、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数字经济融入实体产业等指导性战略。面对市场蓝海和政策要求,商业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竞相开启自身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之路,着重强调业务高质量经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耦合。其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位参与方,正从传统的资金融通媒介逐步发展为承接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综合化客户服务平台。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经济循环和居民财富管理中的主要节点,最终目标是打造开放创新的低碳绿色循环生态,实现财富高效管理与绿色持续发展的多点触联。现代金融机构的经营态势受到数字经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算法等科技进步的影响,叠加全球疫情冲击、地区动荡等宏观因素影响,已呈现出智能化、线上化、生态化等发展趋势。如何将财富管理业务的包容性与低碳发展的迫切性相结合,成为金融机构助力“双碳”目标,创新绿色金融的破局关键。

(二)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实践

商业银行作为与企业信贷关系最为直接的金融机构,负有天然的助力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引导企业绿色发展的责任。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下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高净值人群中企业家客户占比超过70%。商业银行在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服务框架下,不断强化内部对私对公业务协同,以私促公,以公联私,推动银行集团内“平台优势”与企业家客户“规模经济”不断融合。以兴业银行为例,在经营中强调“绿色银行”“投资银行”“财富银行”三者有机统一,通过持续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居民收入增加,实现银行业务和社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引导企业低碳转型发展方面,金融机构自身的产品服务创新亦不可或缺。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相较于欧美成熟同业呈现出种类单一、市场参与者不完善的特点,主流的绿色金融产品为绿色信贷、绿色概念债券和低碳项目投资,尚未出现成体系的间接融资模式和衍生产品交易平台。针对以上问题,央行《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等系列指导文章,着重强调建立绿色金融运行标准,加快绿色产品创新,发展多样化碳金融实践工具。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结合自身特点先后推出“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碳账本金融服务”“双碳云签约合作”等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通过整合资产资金端支持与客户产品端创新,成熟金融机构的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责任承担得以全面展现。坚持以低碳发展、绿色金融缓解环境问题,引导社会财富合理配置,实现机构和社区的和谐发展成为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麦肯锡等咨询机构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金融机构在大力拓展绿色金融服务的同时,深化同业协作和异业互补,注重消费者体验和权益保护,构建eSG投资策略体系并树立eSG决策理念,能够对关联公司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各行业的绿色发展进程。恒生银行通过先行打造银行绿色运营标准、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实体、联动社区开展环境保护项目的三重eSG实践活动,为金融同业提供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银行范本。

三、工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助力碳市场应用

(一)财富管理客户端:持续推动绿色产品创新,优化客户资产配置

工商银行将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目标充分融入财富管理业务和产品创新,坚持责任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前瞻性布局绿色发展主题产品,积极挖掘碳市场领域投资机遇,获得市场充分认可。一是持续开展绿色产品创新。公募基金方面,工商银行坚持将可持续、绿色环保作为投资方向,绿色主题基金产品规模持续增长,为投资者创造稳定回报。积极布局绿色发展主题产品,先后成功发行工银新材料新能源基金、工银生态环境基金、工银新能源汽车基金等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股票型投资基金,以及中证180eSG etF产品,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长期稳定收益。理财产品方面,探索挖掘碳市场领域投资机遇,充分发挥理财资金直投直拓的优势特点,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引导更多资金服务绿色发展,打造具有工银理财特色的“绿色方案”。通过债券、权益、非标等多种方式共同发力,投资各类绿色资产,覆盖风力发电、光伏设备、新能源电池、绿色交通、低碳转型、生态环保、农林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众多绿色金融相关子行业和细分领域。二是推进绿色产品配置。私人银行是工商银行大财富管理业务创新的重要领域,也是深化绿色金融服务重要阵地。私人银行持续强化与工银理财联动,专属发行了业内首只以“绿色金融”为主题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以碳中和多资产指数作为业绩基准开展投资,主要投向以绿色债券和符合绿色金融主题方向的权益类资产,吸引高净值客户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彰显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落实低碳转型、绿色金融投资的决心。在配置端,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相关工作方针及政策,优先投资绩优新能源、环保、低碳等主题明星公募基金或etF,通过量化策略开展组合管理,在帮助客户把握绿色投资长期机会的同时,更满足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对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贡献的高层次需求,助力私银客户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弘扬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

(二)企业治理服务端:强化投融资一体化服务,助力绿色产业振兴

双碳行动计划篇2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号召。倡导低碳生活,提升公民节能减排意识,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措施,"低碳生活"已成为世界流行语。为响应党的十号召,为改善校园环境,认真开展"校园节能减排"的研究和建设。我就节能减排,和谐发展,让学生了解低碳知识,提高节能意识,培养学生低碳生活习惯,积极创建"低碳绿色校园"谈谈自己的愚见。

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然而,在我们学校教室中仍有长明灯现象,饮水机24小时烧水,学生宿舍洗漱时间过长且一直开着水龙头,洗手、洗衣服水龙头开得过大;餐厅饭菜乱倒,有一种行为俗称"眼大肚子小",买饭菜过多吃不了或不合自己胃口随手倒掉。创建节能低碳型"绿色校园"势在必行。

一、创建组织机构,打造"低碳"校园团队。

1、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加强创建"绿色低碳学校"工作的领导,成立校长牵头,德育处、教导处、大队部等科室的同志组成的领导小组,同时各班级(中队)为创建"绿色低碳学校"实施小组,由各教研组长兼任小组长,各学科教师为组成人员,具体负责环境、卫生教育及环境教育课堂渗透等工作。

2、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的计划,加强了对师生进行创绿工作的宣传与培训,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并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落实责任,在工作中做到了"六个到位",即计划要求到位、活动场地到位、受教育学生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

二、加强校园硬件改造,为"低碳"提供条件保障。

1、改造校园水电,尽量使用节能灯具、电器,防止管道破损渗漏,尽量实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因地制宜使用太阳能、沼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停止或不断减少煤炭使用。2、加强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维修与整合利用,尽量减少报废更换。加强书籍的循环利用,做好废旧纸张和饮料瓶回收工作。3、加强校园绿地规划建设,最大限度提高学校植被覆盖率。保证绿色学校建设工作的投入。学校对环境教育、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绿化等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富有个性特色的绿色生态校园。4、校园环境突出"低碳"文化氛围,使校园环境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创造绿色氛围,我们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突出了绿色氛围的创设,如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箱,经常展出环保宣传图片与作品,邀请校外辅导员每学期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对所有绿化植物挂牌由学生认养等,所有工作学校保证资金的有力投入,以实现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渗透"低碳"知识,营造"低碳"氛围。

利用图书、报刊、网络收集低碳知识,汇集编写低碳知识校本教材或讲义,开展教师低碳知识学习培训,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低碳知识教育活动,保证低碳知识进课堂、进头脑,结合学科教学有机渗透低碳知识内容。规划设置低碳学校平面宣传阵地,公共区域有专栏,班级有黑板报、手抄报。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系统传播低碳知识,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影像。建立低碳学校学生监督岗,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践行的风气。

四、开展"低碳"活动,走出校园扩大示范效应。

1、践行《校园低碳公约》(见后)。2、在学校统筹安排和班主任具体指导下,有计划地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时间,开展低碳生活主题活动。主题活动要有安排计划,活动方案,活动情况记载。3、主题教育日活动。利用植树节、爱鸟周、节能宣传周、土地日、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主题教育日,配合国际组织和国家确定的宣传主题与活动安排,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和宣传教育。4、科技实践活动。利用一年一届的中小学师生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开展低碳生活实践和创新活动。5、通过学生,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告家长公开信等形式,倡导和践行《家庭低碳计划二十件事》(见后),学校和学生低碳生活行为影响、带动家庭和社区,产生较大较好的社会反响。

《校园低碳公约》1.看到光线充足,能主动把教室里灯关掉,放学最后走的同学关饮水机,打电话用公用电话。2.看见自来水龙头没关紧,你能上前动手把它能拧紧。3.就餐时吃多少买多少,不攀比,不浪费,不吃零食,尽量减少餐巾纸的使用;生活垃圾要分类,便于回收利用。4.没使用完的作业本可以用作草稿,纸张双面尽量用,笔芯用完再换。5.多走路、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6.少买不必要的衣服。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多穿校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双碳行动计划篇3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课题。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点。要实现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去年9月,国务院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确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建立自愿减排机制,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作为推广节能减排的重要市场化机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1]。

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一个新的国家战略安排,必须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才能得以确立,走低碳发展道路,制度创新是关键,法治建设是保障。首先,应当明确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规则。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国家设定一个允许排放的含碳温室气体污染物的总额限制,向被纳入到交易机制的公司或工业部门授予一定数额的配额,以此作为排放该数额污染物的权利,分配到各公司或工业部门的许可之和不得超过总额限制。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等手段实现实际排放量小于分配到的排放许可量,该企业则可以将剩余的排放权拿到排放市场上进行交易以获取利润;反之,企业就必须到市场上去购买排放权,否则,超过许可量的排放将会受到管理部门的重罚[2]。其次,应当厘清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中的基本法律行为。法治建设的核心就是以法的形式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以“行为规范”为主线,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方能切合实际、有的放矢。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中的法律行为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行政行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为保证交易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法律规定,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所进行的行政许可、行政指导和监测监督行为,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基础;第二,市场中介行为。排放权交易的中介机构为交易双方提供排放权配额的供需信息、为交易创造和提供便利条件的行为,是保证排放权交易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第三,买卖行为。交易主体基于意思自治而进行的买卖富余排放权配额的行为,是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主要法律行为,它决定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性质;第四,碳排放评价行为。由独立的核证主体对排放主体减排后的碳排放进行的定期的独立审评和事后确定,使减排量获得公信力的行为是维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3]。围绕对上述四个法律行为的规范,在保证法律稳定性的前提下,采取循序渐进方式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需要重点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解决碳排放权交易合法性问题

碳排放权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即指含碳温室气体排放行政许可的转让,承认这种行为的合法性是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前置性条件。目前我国基本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对这种行为的合法性作出明确规定。我国《行政许可法》第九条规定,行政许可不能转让;第十二条规定了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特殊行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但并没有规定行政许可能否交易。因此碳排放权及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事实上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4]。从维护我国法律体系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出发,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规制应该采取渐进的立法形式,在现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鼓励各试点地区积极制定地方性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以2010年9月出台的《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为例,该规章就明确规定排污权以排污指标进行交易,并对交易主体及条件、交易方式及程序和交易管理及职责作出了具体规定[5]。待各项条件成熟之后,国家再以专门立法形式制定《碳排放权交易法》对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许可、分配、交易、管理,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详加规定,并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增加碳排放权及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将其作为我国一项环境基本法律制度加以确定。

2.建立具体的总量控制机制

总量控制机制和碳排放许可制度的构建是政府行政行为的主要内容,也是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基石。从权利属性上看,碳排放权作为交易品实质上是以1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的排放配额。如果没有排放总量控制的约束,企业就会不受限制地向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免费使用全球性“公共资源”。只有在排放总量控制的约束下二氧化碳排放权才成为稀缺资源,才具有商品属性,从而可发生交易活动。将二氧化碳排放权这一全球性公共物品使用权转化成为可以在碳市场上交易的私权,交易主体必须先获得碳排放权。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体系中没有专门的有关总量控制具体实施的统一法规,只是一些零星的条文,如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3条和第15条中提到了总量控制这一概念,但对排放总量控制的目标、总量设计、总量分布、监测和核查、适用程序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对“十二五”期间各地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规定了总量控制计划,而为保证总量控制计划形成应有的长效机制,对碳排放总量控制立法还应当及时跟进。可以考虑制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由专门行政机关制定国家排放总量,并采取一定方式、程序进行分配;对确定总量控制目标、总量统计制度、统计对象行业和种类、总量监测核查制度等作出专门规定,以保证总量控制指标的全面落实。

3.建立统一的碳排放许可制度

交易主体获得碳排放权的主要方式就是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以颁发碳排放许可证的形式予以确认,碳排放许可制度是与总量控制机制相配套的重要制度[6]。我国目前也没有专门的统一法规对碳排放许可制度进行规范。现有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主要针对水污染防治且可操作性不强,已经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水污染防治法》仅明确了“国家实行排污许可制度”的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的法律规定,各地排污许可证发放范围、发放程序以及监管机制等方面不尽统一,对无证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法律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江苏省2011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江苏省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以地方性规章的形式为碳排放许可制度的立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办法》中对于申领排污证、持证单位需遵守的规则以及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办法》还将有偿使用和以交易方式获得排污指标,作为排污许可证申领的前置条件;并就有偿取得排污指标的收回、回购等事项作了特别规定,强调了排污许可与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在法规上的有效衔接,从而为推进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应当加快《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为碳排放许可制度提供统一的具体规范。

4.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法律制度

碳排放权交易中的市场中介行为和买卖行为主要体现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行之中。应建立一系列基本制度和交易规则,保障整个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自由、公平交易:主体资格审查制度。环保部门要对交易双方主体资格进行认定,加强对出售指标者的环境监测和监督。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只有完成减排指标之后的剩余部分才能卖,不能完成的必须买。设立“门槛”性质的事前预防机制,不能达到法定减排要求的新排放源,则没有购买资格。交易登记结算制度。碳排放权申报登记、指标登记和指标交易登记,是分配碳排放指标的基础,也是政府监测碳排放权及其变化情况的基本途径。碳排放权交易登记要求交易双方当事人都应在环保部门指定的系统内建立一个账户,所有的交易活动都要通过账户进行。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账户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以全面及时了解碳排放权的持有、交易等情况。碳排放报告制度。按照总量控制计划的设计,所有的排污指标持有者都应提交一份年度报告,详细、如实地报告其排污指标的变化情况。例如,多少指标用于内部减排,多少指标用于交易,多少指标储存备用等。为防止利用碳排放权交易违规套利,必须报告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的受益人及其相关信息。碳排放交易监管制度。监管制度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稳压器”。应制定一系列的信息披露、报告和核查、法律责任等制度,对于在碳排放交易中出具虚假排放数据和资质证明、违规操作恶意套利、破坏市场正常运行秩序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双碳行动计划篇4

关键词:碳交易;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确认;计量

一、碳排放权概述

1997年,为了降低温室气体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达成了一致的协议,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该协议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它拥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可以在贸易中进行交易。《京都议定书》确立了清洁发展机制(CDm)等三种灵活机制,协议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减排的义务。由于协议没有规定发展中国家也要承担减排义务,企业可以将碳减排量(CeRs)“销售”给发达国家获得收益,同时这也带来了很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

由于发展中国家不能直接出售配额,企业必须要通过碳基金等公司的运作才能进入国际市场,从转让碳减排权获得利润。目前最大的碳排放权的卖家是世界银行。CDm机制项目下的碳排放权是与传统的商品不同,它是虚拟的,它有严格的交易规则,复杂的开发程序,比较长的合同期限,另外甚至会与境外的客户签订合同,由此可以看出,只有专业的机构才能开发和执行这类项目。我国的企业参与CDm项目一般需要通过与国际碳基金合作。《京都议定书》中明确规定,国际碳基金在与我国企业进行合作时,必须给我国带来新的低碳技术。目前,国际碳基金主要通过两种操作方式与我国的企业进行合作:一是可再生能源项目等,向我国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直接购买碳减排量;另一种是投资高能效项目,对于一些对社会污染危害比较严重的企业,国家碳基金对其进行节能减排,由此获得的碳减排收益根据合同的规定进行分配。

二、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

对于碳排放权的本质和特征的理解存在4种观点:碳排放权可以视为存货、无形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捐赠资产。从从配额年度分配与交付的角度出发,碳排放权可以作为一种存货,但它与存货的有关定义、特征并不相符,同时碳排放权的信用本质与存货的实体价值不一致。从碳排放权的配额分配角度出发,碳排放权可以作为无形资产,但是它与一般的无形资产如商标权、经营权等无形资产在交付义务特征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从计量报告的角度出发,一般情况下,资产与负债必须要相互匹配,对于碳排放资产与负债而言,它们并不相匹配,所以将其作为无形资产也存在争议。从碳交易的角度出发,碳排放权与金融工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既可以进行现货交易,同时又能进行远期、期货、期权交易等,我们把碳排放权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然而,碳排放权期货、期权交易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价格风险以及减排的成本,而碳排放权的实质是为了实现碳减排的目的。碳排放权与持有者两者之前不存在特殊的权益关系。从免费分配碳排放权的角度出发,将碳排放权划分为一种捐赠资产,然而其本质是一种义务和责任,所以它与捐赠资产的相关定义与特征不一致。综上所述,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以上四种资产都具有其合理性,但是同时也有矛盾的这些。这些地方阻碍着整个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以及其会计准则制定的进程。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并且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碳排放权与资产的定义相符合,我们根据碳排放权的交易情况来判断,它是为了实现交易而持有的配额。因此,我们需要设立一个新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碳排放资产,这个科目的名称为“碳排放权”,简单明了。同时,我们还需要在碳排放权下面设立子科目,比如配额以及核证减排量等二级会计科目。通过设立碳排放权这个科目,对企业核定碳排放权交易成本与收益有很大的好处。

三、碳排放权的计量

碳排放权的计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计量属性上。而计量属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是指获得该资产付出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我们对购置或者形成的碳排放权进行初始计量。由于碳排放交易都是在公平、双方都认可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所以企业购买的碳排放权的价格都是客观公平的。但是碳排放权计量仅仅用历史成本来计量是远远不够的。在市场价格波动频率比较高的时候,在不同的时间点取得的碳排放成本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如果我们单纯地只是用历史成本对碳排放成本进行计量,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将失去可比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在公平交易的市场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存在差异,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时态性。但是两者也不是完全对立的,有时候公允价值也可以是历史成本,但是有时它可能是现时成本,即双方都认可的现时市场价格。在最初的交易中,交易成本一般是指现时的价格,但是在财务报告日,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就会存在差异,我们需要通过当天的市场价格重新进行计量。由此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历史成本,它更能体现出经济实质。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没有减排的压力,所以当碳排放权的价值高于历史成本时,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抛售。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实质是处理碳排放权的机会成本,即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

在碳减排量的初始阶段,我国短时间不会形成大规模的交易市场,因此,我们在对碳减排量计量时一般还是采用历史成本。并且,我们将碳减排量划分为存货,对其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四、结论

由于碳排放权是一种稀缺资源,可以进行交易给企业带来收益,所以企业应该对其进行确认与计量并且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披露。本文对于参与CDm项目企业的碳排放权的核算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但是对于建立碳排放权的会计准则与制度仍然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研究。(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李亚培.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管理观察,2008.

[2]王学|,胡i,姜洋.浅谈碳汇的确认%计量与定价[J].绿色财会.

[3]涂毅,郝玲,iaSB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回顾及影响[J].财会通讯(综合),2008.

双碳行动计划篇5

关键词:碳税贸易进出口机制路径

碳税的征收是制约我国部分高耗能出口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也是优化国际能源配置的内在要求。本文在研究碳税对出口商品影响的基础上,从碳税与贸易进出口的双向影响机制出发,探讨促进我国的贸易进出口企业发展的政策路径。

碳税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

(一)碳税对贸易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

碳税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为了节能减排而对进口的商品征收碳关税,为了更清楚地衡量碳关税对贸易出口商品的影响,从贸易出口商品的整体出发,将出口商品抽象为一种综合性的商品,既包括中间投入的商品,也包括人们最终消费的商品。碳税的征收导致部分贸易出口商品的离岸价格上升,相当于这类商品的潜在供给曲线右移。而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与海外厂商之间存在长期的合作关系,导致对于商品离岸价格上升并不敏感,而进口国家的商品市场基础上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促使购买者对商品价格的上升较为敏感,小幅度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量呈下降趋势。面临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困境,我国的贸易出口企业主要通过降低出口价格来缓解国外消费者对于商品价格的敏感问题。

(二)碳税对贸易进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2012年10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3190.95亿美元,其中进口为14352.44亿美元,出口为1755.71亿美元。2001年,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为6.13亿吨,此后逐年上升,到2008年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的碳排放量高达16.368亿吨,其中2009年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出现下降的趋势,仅有12.7亿吨,而2010年又开始上升达到了16.61亿吨。目前,碳税的征收主要在发达国家中进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对商品征收碳税,尤其是针对能源产品,这将导致能源产品的生产由征收碳关税的国家转移到未征收碳关税的国家。1992年,丹麦成为第一个对家庭和企业同时征收碳关税的国家,税率是14.3美元/吨二氧化碳。荷兰在1995年对二氧化碳税率为25美元/吨二氧化碳,当时芬兰的税率为7.0美元/吨二氧化碳,瑞典的税率上调至38.8美元/吨二氧化碳和9.5美元/吨二氧化碳(前者是普通税种,后者主要是工业税种)。

从发达国家的碳税税率来看,税率较高的国家导致大部分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降,将二氧化碳排放由税率高的国家向低的国家转移,但是从长期的效果来看并没有起到减排的作用。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企业的利益,对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增加了出口国家的成本,降低进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碳税的征收需要全球共同参与,防止片面的碳税征收扭曲部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碳税对贸易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

碳税的征收导致贸易条件恶化,影响了贸易进出口产品的产品结构。我国的碳密集型进出口产业所在出口总量的比重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低碳产品。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可知,我国的炼焦煤、其他烟煤、焦炭及半焦炭、生铁及镜铁、铁合金、废钢、未锻造的锌及锌合金、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等出口商品的出口额呈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尤其是废钢、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未锻造的锌及锌合金、炼焦煤。其中废钢出口的量值出口量下降的最快,在2012年1-10月仅出口了22吨,较上一期同比减少了96.4个百分点;其次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在2012年前10个月共出口2万吨,同比下降了87.6%;未锻造的锌及锌合金位于第三位,在2012年1-10月共出口了84吨,较上一期同比减少了85.1个百分点;炼焦煤出口的下降趋势也较大,在2012年前10个月共出口100万吨,同比下降了71.2%。

由于碳税的征收,虽然导致了我国很多工业原料及产品的出口量大量下降,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顺差优势。在部分出口商品贸易量下降的同时,也有很多商品的出口呈上升趋势,如菜籽油和芥子油、玉米、氯化钾以及硫酸钾等商品。尤其是氯化钾以及硫酸钾这两类商品,截止至2012年10月,本年度氯化钾共出口18.58万吨,累计销售金额为92256千美元,累计数量同比增长了607.8个百分点,金额同比增长了816.7%;硫酸钾共出口935吨,累计销售金额达696千美元,数量同比增长了140.7个百分点,金额同比增加了478.1%。菜籽油和芥子油这两类商品的出口量增长速度也较快,截止至2012年10月,本年度菜籽油和芥子油共出口5494吨,累计销售金额为9036千美元,累计数量同比增长了98.4个百分点,金额同比增长了84.6%;玉米共出口25.02万吨,累计销售金额达98378千美元,数量同比增长了89.4个百分点,金额同比增加了118.2%(国研网对外贸易数据库)。

(四)碳税对贸易进出口企业分工的影响

发达国家碳税的征收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分工格局,将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排放的企业转到发展中国家,进而产生了“产业空洞化”现象。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恶化及低碳发展的迫切要求,国际贸易的分工仍存在较多问题,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改变了贸易进出口企业的分工,究其原因主要是碳税的征收影响了各个国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及贸易进出口企业的分工格局。在碳税征收中,各个国家通过反复的博弈来调整贸易进出口企业的分工,通过碳税征收的比较优势来优化进出口企业的分工格局。需要注意的是,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低碳的问题,碳税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税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二氧化碳的排放。

贸易进出口对碳税的影响存在双重性

根据碳税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机制分析可知,碳税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碳税对贸易出口商品价格、贸易进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进出口企业分工等方面。由此可见,碳税对贸易进出口的影响日趋多元化,或者说碳税以不断深入到国际贸易进出口企业内部结构优化。与此同时,碳税也往往受到贸易进出口的影响。贸易进出动对环境的影响存在双重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贸易进出口可以提升贸易产品或技术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全球环保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低碳经济的不断深化;二是贸易程度的加深会使能源利用增加,会使Co2等温室气体的排量增加,这样难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碳税政策也会受贸易进出口水平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双重性。具体而言,贸易进出口对碳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贸易进出动造成一定程度的碳泄露,抑制了碳税政策的有效性

开放性的贸易进出动通过市场机制来维护贸易中的均衡状态,而碳税的征收会打破原有的贸易均衡状态。在应对全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部分发达国家采取了碳税、排放限制以及交易等措施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未有能力采取类似的措施。从短期来看,局部性的碳税征收,增加了该区域的企业成本增加,引致该区域碳税排放减少;与此同时也降低了该区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碳密集企业从这些区域转移出来,转向未征收碳税的国家。碳密集企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非但没有起到减排的效果,而由于碳技术的薄弱极有可能增加单位产品碳的排放量。通过贸易进出动来均衡各个区域企业的碳均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碳泄露现象,削弱了碳税征收中碳排放减排的效果,制约了碳税政策的有效性。

(二)贸易进出动可能推动碳税的征收,推广了碳税政策的全球性

贸易进出动中碳关税的征收,不仅可以缓解全球环境恶化趋势,还推广了碳税政策的征收。从长期来看,碳税的全球化征收依赖于贸易进出动。臭氧层的减少和冰山融化等全球性环境变化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碳税的征收也引发了很多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但是生态坏境变化的趋势要求扩大碳税的征收力度和征收范围。碳税的征收需要通过各国长期的博弈来维持进出口贸易中的国际收支均衡状态,通过进出口贸易活动来推广全球性碳税的征收。当然,当且仅当全球各国普通认同全球气候变化的收益大于征收碳税的成本时,碳税才能实现全球的推广,最终实现在贸易进出动中发挥重大作用。

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对外贸易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共同应对国际贸易中碳税的征收。针对碳税征收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双重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碳税的征收制约了碳密集型企业的出口。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征收碳税,给我国碳密集型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据相关计算可知,我国的出口商品缴纳200元人民币每吨的碳关税,2010年,我国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量为16.61亿吨,如果按照一半出口到征碳税的发达国家来计算,则我国进出口企业将要损失1661亿元的人民币。加重了我国碳密集型出口企业的税赋,限制了我国碳密集企业的出口。碳关税的征收实质上是发展中国家反哺发达国家的碳减排,违背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应当坚决抵制。

其次,碳税的征收对我国进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正向的推动效应。碳税的征收主要是针对碳密集型企业,进出口企业应该考虑自身实际状况,通过优化制作工艺来提高国际竞争力,不仅起到了环保的作用,还优化了进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贸易中的优胜劣汰原则要求我国进出口企业提高生产水平,碳税的征收有助于企业工艺流程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地推动了我国进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碳税的征收优化了我国的出口结构。碳税的征收有利于抑制我国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如炼焦煤、焦炭及半焦炭、其他烟煤、生铁及镜铁、铁合金等,提高传统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如玉米、菜子油和芥子油、机器设备等;这与我国外贸政策的导向相吻合,从整体上优化了我国出口产业的结构。

我国应对碳税的政策路径

(一)政府正确把握碳关税的外交环境,选取恰当时期引入碳税

国际贸易中外交环境的改变影响了贸易的正常运行,一方面我国应该明确反对发达国单方面征收碳关税的行为,另一方面需要在适当的时期在国内引入碳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降低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二)科学制定减排计划,循序渐进地调整税率

我国政府需要响应国际的减排计划,科学制定减排目标,将低碳经济的发展部署到经济发展战略中,循序渐进地调整各项税率,防止能源价格的波动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制定符合我国国家的短期减排计划和长期减排计划,有效控制碳税的税率。

(三)完善低碳贸易目标,选择性征收碳税

现阶段我国出口产品的隐含碳排放一直很高,2010年出口产品的隐含碳排放量高达16.61亿吨。低碳贸易目标的完善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瓶颈,因此需要实行差异化的征收碳税,灵活选择碳税的征收对象。

针对企业而言,我国进出口企业应对碳关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其次,企业需要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再次,调整我国进出口企业的能源结构,提高煤炭的使用率;最后,加快企业的结构调整,有效规避碳关税的征收。

参考文献:

1.李继峰,张亚雄.基于CGe模型定量分析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品征收碳关税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2(5)

2.王玮.碳税与国际贸易的双向作用机理及我国的政策选择[J].中国经济问题,2012(2)

双碳行动计划篇6

关键词:黔江区;生态;低碳;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62-02

1引言

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在保持经济良好发展基础上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和降低能耗。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一系列名称随之出现,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内容[1~2]。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生态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公共产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主题[3~4]。

2黔江区低碳发展现状

重庆市黔江区地处武陵山腹地、渝东南中心地带,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渝东南地区中心城市,也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定位的武陵山片区6个中心城市之一。受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推荐、国家发改委邀请,2012年11月30日,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代表、重庆市黔江区区长吴忠,在多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上,发表了《立足生态优势,探索低碳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这是黔江区首次亮相国际舞台,向世界全面展示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探索和实践经验。也是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组织实施的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以来,首次走向国际讲台。自2012年9月,黔江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签署了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共建协议以来,在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的领导下,黔江区先后被联合国环境基金会评为“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在第九次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工作会议上,黔江区被授予“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称号,黔江区成为全国19个低碳国土实验区之一,也是重庆市唯一的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5]。

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5大功能区的意见》,将全市区域科学地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大功能区,有利于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利于解决区域、城乡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黔江区被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既是生态敏感区又是生态脆弱区,“敏感”是因为该地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而脆弱则是因为人地矛盾突出。黔江区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办法,既能有效保护生态,也能合理开发资源,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有效促进黔江区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3立足生态优势,探索低碳模式对策

3.1确立生态立区发展战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黔江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幅员面积2402km2,山地占幅员面积的90%,城市坐拥世界罕见的峡谷峡江的城市生态公园。黔江区坚持“生态立区、低碳建城”理念,打造最具特色、最高品质的生态宜居城市。黔江区政府成立了低碳经济领导小组,确立了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实施低碳发展战略。2008年以来,全区关停了12家高耗能企业,占同类企业的80%,实现年节能4.20万t标煤,减少So2排放量0.1008万t、减少Co2排放量10.92万t、建少氮氧化物排放量0.0294万t。对全部重点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和环保整治,实现了以7.4%的能耗增幅支撑40.2%的产值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20.3%,Co2排放量减少了48万t。同时,黔江区人民政府聘请德国戴水道公司对新城开发进行景观设计,奥地利国家技术研究院(ait)对新城建筑及市政设施低碳设计,努力提高城市的低碳和宜居程度。在生态新城景观设计中,将依托自然景观打造峡谷公园、酉阳山公园、西山公园,新城绿地面积达到18hm2。建筑设计选用隔热保温建筑材料,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外墙门窗均采用双层中空玻璃窗以及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市政规划设计中,保留原有大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导,合理分配城市道路、用地和空间资源,采用太阳能绿色照明,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大废弃物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实现零碳或低碳排放。积极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编制黔江区低碳交通发展规划,以积极发展快速公交系统、步行、自行车系统为主导,大力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推广使用CnG汽车和电动汽车,降低私家车和公务用车出行。

3.2加强生态建设,增加森林碳汇

黔江地处武陵山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相对脆弱,石漠化、荒漠化比较突出。为了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位于武陵山区实际,因地制宜,加大坡度大于25°的土地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开展植树造林和恢复森林植被。自2000年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以来,全区共建成天然林保护区125万亩,被国家评为“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区”。2008年以来,累计投资10亿元人民币,植树近1亿株。截止目前为止,全区林地达到22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4%,减少Co2的排放量14.93万t。2013年,黔江区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探索碳汇林建设和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全区将完成植树造林3万亩,天然林管护116万亩,新增城市绿地40万m2,力争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1.5%。

3.3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黔江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格按照《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共建工程纲要》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创建符合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特色的“低碳国土”模式。以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循环利用,为农村提供清洁生活能源,沼液被用于灌溉农田和果林,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截至目前,全区配套建成6.5万口沼气能源工程,农村适宜地区覆盖达到90%。2013年,加大清洁能源发展力度,打造全国页岩气新能源生产基地,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00口。全区农村沼气的推广利用,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3.8万t、减少Co2排放36.1万t、替代薪柴9.2万m3、保护薪炭林林地13万亩。全面抓好污染减排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So2和氮氧化物排放的工业企业要完成脱硫、脱硝项目建设,逐步降低So2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2012年,全区化学需氧量削减200t,减排率1.8%;氨氮削减25t,减排率1.8%;So2削减62t,减排率2.2%;氮氧化物削减69t,减排率5%,圆满完成了重庆市下达的年度总量减排任务。同时,加大产能结构优化工程力度,重点发展壮大低耗能、低污染的信息、汽摩、食品和节能环保产业。201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耗能25.61万t,同比上升12.6%,产值能耗0.18t标准煤,同比下降6.2%,预计到2015年,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耗能较2010下降16%。

3.4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黔江区立足自然生态优势,着力发展林业经济、避暑旅游,实现了大地增绿、环境增色、农民增收。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在中低山上栽植蚕桑,目前已建成了10万亩优质桑园,每年稳定产茧15万担,蚕农户均年收入2.5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在适宜地区成片发展以高品质红心猕猴桃为主的特色经果林,目前累计建成经果林基地30万亩,覆盖了80%的乡镇,果农户均年创收4000元。充分利用清新清凉优势,着力发展避暑旅游,累计发展1000余家避暑农家乐,每个夏天吸引约5万名重庆主城市民到黔江避暑度夏,农民户均可增加收入2万余元。下一步,黔江区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5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宜居生态家园

强力推行“蓝天行动”,实行城区主次干道全天候保洁,实施老城区道路白改黑16条,重点控制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城区燃煤等污染。2012年全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5d,其中一级(优)68d,占18.6%。深入开展“碧水行动”,开展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在每个乡镇建设人工生态湿地,预计到2015年,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大力实施“宁静行动”,集中开展噪声污染整治专项行动,确保区域声环境质量达标,积极开展安静小区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声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确保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2013年完成市级环保模范城区复查验收。依托得天独厚的峡谷峡江景观,着力打造峡谷峡江之城,清新清凉之都,建设一个以低碳为特色的全新的品质新城,真正实现“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参考文献:

[1]何杏红.浅析低碳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2011(1):95~96.

[2]李玉琴,李光辉,王俞苏.浅析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及低碳之路[J].绿色科技,2012(12):5~7.

[3]崔洁,黄昕,陶练敏,等.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低碳发展对策建议[J].广东科技,2012(10):41~44.

双碳行动计划篇7

一、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不断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中德关系日益密切和深化,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德两国政府通过诸如双边对话、书信往来等各种形式,频繁进行直接对话和交流,构成了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关系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通过这些直接接触,两国政府之间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相互了解和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为两国的务实合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德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形式主要集中在联合研究和能力建设,项目涉及中德气候伙伴关系与可再生能源合作、环境与气候领域的干部培训、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建设、中国排放交易体系能力建设、江苏省以及省外三个城市低碳发展、建筑节能、土地低碳利用、北京交通需求管理、中德电动汽车及气候保护、建筑节能领域关键参与人能力建设等。合作项目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一)中德气候伙伴关系项目

项目运行时间:2011年3月―2013年11月;资助金额:200万欧元项目目标:中德气候伙伴关系项目通过专业交流和分析促进双边对话。通过共同举办会议,开展能力建设,如组织讲座、研讨会和信息考察等充实经验交流。

(二)中德环境伙伴关系项目

项目运行时间:2012年1月―2016年12月;资助金额:400万欧元项目目标:环境和气候政策问题是中国实现向“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转型的基本问题。本项目将向国家环保部和国务院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提供这方面的咨询服务。项目明确以中德战略环境对话的相关议题(如政府绿色采购、空气质量改善和水资源保护、化学品安全、减少重金属污染排放)为重点,直接支持环境领域的双边合作。

(三)环境与气候领域的干部培训(项目二期)

项目时间:2012年1月―2016年2月;资助金额:160万欧元

项目目标:大幅提高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以实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年)中的环境和气候保护目标。

(四)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项目时间:2011年3月―2013年11月;资助金额:230万欧元

项目目标:中国相关机构拥有开发高效的温室气体监测流程和相关基础设施的能力,为中国的碳排放交易系统(etS)的建立预作准备。

(五)中国建立排放交易体系能力建设项目

项目时间:2012年7月―2016年7月;资助金额:400万欧元

项目目标:中方相关机构具备在地方层面建立和运营排放交易系统的能力和政策选项。

(六)江苏省以及其它外省三个城市低碳发展项目

项目时间:2010年12月―2015年1月;资助金额:300万欧元

项目目标:该项目旨在促使江苏省和其他三座城市的经济发展逐步脱离温室气体排放。

(七)通过建筑节能实现气候保护(基准线调研)

项目时间:2011年1月―2013年9月;资助金额:200万欧元

项目目标:借助激励机制,例如碳交易平台,实施大规模的住宅建筑节能改造,从而为减少建筑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

(八)低碳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中的气候保护)

项目时间:2012年3月―2016年2月;资助金额:350万欧元

项目目标:为决策者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提供农业、林业和矿区复垦领域的减排的行业方法和手段。

(九)北京交通需求管理

项目时间:2011年1月―2014年2月;资助金额:200万欧元

项目目标:提出北京实施高效的交通需求管理(tDm)措施的建议,为北京市政府提供能力建设培训,使其有能力对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在城市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进行建模和量化。以北京项目的成果和经验为基础,在中国另外五个大城市,推广高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十)中德电动汽车及气候保护项目

项目时间:2009年9月―2016年1月;资助金额:5,623,977欧元

项目目标:该项目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提供电动汽车发展领域相关理论、技术及战略层面的建议,促使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并在国家及地方范围内开展电动汽车的推广示范。

二、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成效和特点

近几年,我方积极与德国政府、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双边科研项目,取得重要成果。例如:中德气候伙伴关系项目,有力地支持了中德气候变化工作组机制的顺利进行,开展中德合作新议题实验实施,并成为中德间气候变化快速信息交流的平台;中国排放交易体系能力建设项目,支持碳交易试点地区引入市场化减排手段,使中国拥有高效实施排放交易系统的能力,该项目自2012年实施至今,国内7个碳交易试点均以启动,这与双方的合作密不可分;江苏省以及其它外省三个城市低碳发展项目,除开展低碳发展规划研究、能力建设项目外,还进行了建筑节能改造、产业共生平台等示范项目,为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务实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在两国良好政治关系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信心和决心的增强,中德应对气候变化未来的合作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中德双边合作框架下的互利共赢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且拥有先进的低碳理念、技术及管理经验。中国低碳环保市场潜力巨大,两国合作的互补性强。通过近几年来的合作,我国学习借鉴了德国的低碳环保最佳实践,推进了国内低碳环保事业向国际化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也开放市场,引进德国的低碳环保技术设备,实现了中德合作的互利共赢,对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将中国的市场与德国的技术结合起来,将为双方创造巨大的发展动力。随着两国政治与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双边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二)中德对话交流机制下的多层级参与

在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对话合作机制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建筑与核能安全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方部长通过积极沟通,为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明确了务实合作的方向;自2010年,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会议以制度化形式确定下来,成为双方重要的合作组织形式,双方充分利用司局级中德气候变化工作组对话渠道,及时沟通,目前已举办了五次工作组会议,拓展了全方位务实合作领域;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自2006年在中德高科技对话论坛的框架下成立了中德能源工作组,加强了能源技术合作与政策交流,为两国企业间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三)中德合作讲究规划,注重实际

德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双边项目的管理基本模式,是设立专门的机构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该机构实际上是代替政府行使业主的职能。管理内容涉及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具体的项目评估考核指标,包括社会稳定程度、政府利益、专业技术考量等;二是严谨的论证与批准程序,一个项目的确定,除考虑上述因素外,项目申请内容要包括:项目执行期、资金来源、经济效益、知识含量等;三是严格的组织实施程序,详细核查项目活动及资金使用情况。

三、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建议

(一)组建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提出的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的要求,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建立健全项目申报、预算编报、组织采购、项目监管、绩效评价的规范化流程。

(二)编制详细的项目合作规划

注重中德合作的战略规划及对国内工作的指导作用,建议制定三年期“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合作滚动计划”及“中德气候变化合作2015―2020战略规划”。

双碳行动计划篇8

中国人口众多,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对资源不合理的开采,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治理能力远远落后于破坏的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正是这种生态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唤醒了人类,中国各界正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倡导“低碳理念”。2010年7月19日国家发改委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探索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程建设,以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社会为未来的奋斗方向,以点带面,积累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分类指导的工作经验,推动落实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低碳理念已经成为人类推进潮流的新方式,更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保护地球的生存需要,它强调的是在发展过程中采用高能效、低排放的技术和资源节约的消费模式,实现减排与发展的双赢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水利建筑与低碳的关系

水利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它的内涵不断地丰富和扩大,现在水利一词指的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防止水患灾害的水利事业。对于水利建筑与低碳的关系,我们不防从两个方面去理解:2.1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减少污染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水资源虽可再生,但总量十分有限,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物质保障。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和其他能源一样,供应出现紧张局面,资源和环境制约趋紧,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要做到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减少污染,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率。例如,水利发电,我们通过水力发电所获得的是一种清洁能源,它运行的费用及成本比传统的燃煤发电低,它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不消耗燃料,无有害物质排泄,低污染,对环境污染很小。但在水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建设成本、后期投入及维护等问题,一定要吸取潮汐水利发电站由于造价昂贵而未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经验教训。2.2实现传统水利建筑思维和管理模式的低碳性升级,合理开发,有效治理,最大程度地减轻水患灾害我国面积大、人口多,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如我国的母亲河--黄河,过去平均每三年两次决口,灾害频繁,常为沿岸人民带来灾难,被称为“中国的忧患”,防洪问题成为这个地区的沉重负担。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常年干旱,方原百里难觅一处水源,致使农业颗粒无收,人们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纵观历史,人类与水,有着即两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关系,这就我们需要依靠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造来加以解决。这里我们不防引出“低碳水利”的理念。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防治水旱灾害,需要进行水利建筑,运行一大批工程,这其中都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和能源,产生排放和污染。低碳水利不过分地强调节约水资源,它注重的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率。我们仍以水利发电为例,水利发电可以控制洪水泛滥、提供灌溉用水、改善河流航运,同时,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3基于低碳理念的水利建筑设计探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态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对水利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的水利建筑设计理念要融入低碳理念,这无疑是一个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发展的双重需要,也是两者平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水利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二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实现水域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水利建筑工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两个方面,其中有关施工方式、施工建材、设备、人力资源的资金投入以及后期的质量、环境评估等等都要在施工前根据水利建筑设计进行规划,因此水利建筑设计对整个水利工程意义重大。既然是基于低碳理念的水利建筑设计,我们就要将人文景观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既依托于大自然,又直接融入大自然。要将建筑和景观设计有效结合,降低成本,优化设计,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设计中我们可以将节能作为重点,围绕它设计一些指标和参数,进行预测、评估及分析,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在水利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设计,施工,运行)处处体现出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2)合理确定资源和能源消耗标准(包括单位能耗、每个环节的能耗和总能耗)。水利建筑项目能源消耗大多集中在运行期间,在施工期能源消耗大多都是短期的,因此,总耗能指标可以只考虑运行期间的每年的能源消耗量。(3)对工程耗能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和计算。(4)对计算出的耗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看是否在预定的能耗标准之内,对超出指标的要找出原因,看问题出在哪个环节。(5)节能措施应细化并具有可操作性。(6)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应根据计算的能耗指标,与工程所在地的节能规划、发展要求所确定的能耗指标进行对比,对工程的能耗水平进行分评和评价。这里要指出的是,我们说节约能源的目的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率,而不是单纯的为追求节能而简化设计方案,一定要评估水利建筑工程最终能产生的综合效益,要符合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发展的双重需要。

4结束语

双碳行动计划篇9

2.双方领导人回顾了中欧关系的发展,共同庆祝中欧建交30周年。双方认为,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和欧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欧关系不断加深,并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认为,中欧关系的不断加强对中欧的长远利益、亚欧合作,以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双方领导人希望通过具体行动发展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

3.领导人会晤期间,双方支持达成:

――劳动、就业和社会事务谅解备忘录

――关于空间开发和空间科技发展合作的联合声明

――能源交通战略对话谅解备忘录

――将现有海运协定扩大至欧盟新成员国的海运议定书

――关于中欧生物多样性和河流流域管理项目的两个重要财政协定

此外,双方领导人还出席了欧洲投资银行为北京机场扩建项目提供5亿欧元贷款的签字仪式。

4.会晤期间,双方发表了《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宣言》,确定在气候变化领域建立中欧伙伴关系。双方决心通过务实有效的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这一伙伴关系将充分补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它将加强包括清洁能源在内的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与对话,并促进可持续发展。它将包括在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转让,如通过碳捕获和埋存实现“接近零排放”的先进煤炭技术方面的合作。

5.双方强调高层政治对话和各级别磋商对增进了解,扩大共识,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性。双方领导人欢迎近期建立的高级别协调机制,并同意于2005年底前启动中欧副外长级定期战略对话机制,以讨论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并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交换意见。

6.双方同意致力于尽早启动商签新的中欧框架协定的谈判。双方领导人责成各自部门加快准备工作,争取早日达成一致,以体现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广度和深度。

7.欧方重申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希望通过建设性对话和平解决。中方赞赏欧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并重申了在上的原则立场。

8.双方领导人讨论了欧盟军售禁令问题。中方认为,解除军售禁令有利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良好发展,敦促欧方尽早解除军售禁令。欧盟确认其继续朝着解禁方向努力的意愿,并将在2004年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及欧洲理事会有关该问题的结论的基础上继续工作。

9.双方再次确认作为战略伙伴在防扩散和裁军领域的合作。双方将在2004年12月领导人会晤期间签署的《中欧防扩散和军备控制问题联合声明》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和加强对话与合作。

10.双方强调致力于保护和促进人权,高度重视中欧人权对话。双方强调在人权领域采取具体步骤的重要性,努力取得更有意义和积极的实际成果,重申致力于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该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欧盟欢迎中方承诺尽快批准《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双方确认与联合国人权机制合作,尊重有关国际人权文书中的国际人权标准,包括少数民族的权利。在打击种族灭绝、战争犯罪和反人类犯罪的全球斗争中双方也注意到国际刑事法院的重要性。

11.双方重申,中国和欧盟致力于以联合国为核心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双方支持联合国改革,以增强其应对现有和新的威胁与挑战的能力。双方重申任何改革方案均须经各方协商一致决定。

12.双方将继续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进行合作,包括通过亚欧会议和东盟地区论坛进行合作。双方都希望加强和促进东亚安全和稳定。欧盟重申,支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保持半岛和平与稳定,赞赏中方为此发挥的积极作用。欧方愿意适时提供必要的协助。

13.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相互合作和各领域对话,深化和拓宽以平衡和互利方式进行的贸易和投资。双方欢迎今年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次中欧财金对话。

14.欧盟方面欢迎中国在建设市场经济中取得的成就,双方同意展开高层对话来处理未决的问题,以便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

15.双方欢迎今天在这里举行的中欧工商峰会。双方认识到,商业决策的透明、强有力的法人管理、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和消费者利益对营造一个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和个人繁荣的积极的商业环境至关重要。为此,中欧同意深化关于知识产权的对话,加强在动植物卫生检疫(SpS)领域和消费品安全方面的合作,特别欢迎近期建立的知识产权工作组。

16.双方决心遵守和履行在世界贸易组织项下作出的承诺,并将密切合作,确保香港部长级会议取得成功,达成雄心勃勃、总体平衡的一揽子计划,以促使多哈发展议程于2006年内完成。

17.双方确认加强中欧科技伙伴关系的意愿。此伙伴关系以互利的实质成果为基础。双方认识到,今年5月在北京通过的联合声明和前景文件以及“中欧联合研究协调计划”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了战略基础。双方将为2006年开始在中欧举办的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活动创造适当条件,为“中欧科技年”作准备。

18.双方对中欧在伽利略计划框架下的合作表示满意。双方强调将尽全力使伽利略计划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商业和技术上的成功。双方提议就中国加入欧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监管机构及中国企业参加伽利略运营特许经营体的条件进行详细商谈。

19.双方期待尽快落实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项目(iteR),并加强中欧在相关领域的合作。

20.双方领导人还承诺一起努力应对亚洲地区非法采伐问题。

21.双方欢迎签署启动中欧能源和交通领域战略对话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强调继续加强能源和交通领域合作的重要性。

22.双方领导人表示将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加强对话拓展教育合作与交流。双方还欢迎通过伊拉斯莫斯(erasmusmundus)项目加强高等教育合作,并计划于2005年内在北京举办一次中欧高等教育论坛。

23.双方同意在2005年年底前启动中欧航空平行协议的谈判,旨在解决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中尚未解决的法律问题。双方还同意在近几个月内启动谈判,以达成中欧航空技术合作协议。双方认为,2005年6月30日至7月1日在北京成功举行的中欧航空峰会标志着中欧民航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4.双方将加强合作,以保证《旅游目的地国地位谅解备忘录》(aDS)得以平稳有效执行。

25.双方领导人强调,便利正常人员往来和打击非法移民是双方优先考虑的问题。本着完全互惠的精神,双方领导人讨论了遣返和便利签证问题。双方计划就各自关切的问题开始谈判。

26.双方领导人欢迎中欧学者和思想库之间的交流,包括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欧洲有关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新华社讯,9月6日《人民日报》)

一、我们强调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目标和原则的承诺,并在此框架下同意建立气候变化伙伴关系。该伙伴关系将加强气候变化,包括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与对话,促进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将定期在适当高层,包括在中欧领导人会晤框架下,通过双边磋商机制开展后续活动。

二、我们将加强气候变化政策对话,并就气候变化谈判重大问题交换意见。

三、我们将合作实现各自显著改进经济能源强度的目标。

四、我们将在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转让方面加强务实合作,以提高能源效率,并促进低碳经济。

五、我们同意在如下重点领域开展技术合作:

(一)能源效率、节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二)清洁煤;

(三)甲烷回收和利用;

(四)碳捕获和封存;

(五)氢能和燃料电池;

(六)发电和电力传输。

六、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鼓励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并共同确保这些技术成为负担得起的能源选择。我们将探索资金问题,包括私营部门、合资企业、公私伙伴关系的作用以及探索碳融资和出口信贷的潜在作用。我们将共同解决技术开发、应用和转让方面的障碍。

七、到2020年,我们将争取实现以下合作目标:

(一)通过碳捕获和封存,在中国和欧盟开发和示范接近零排放的先进煤炭技术;

(二)显著降低关键能源技术成本并促进其应用和推广。

八、我们将加强现有合作,并欢迎以下新近倡议:

(一)旨在促进在中国合作开发清洁煤技术的中欧清洁煤行动计划;

(二)中欧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合作行动计划。

九、我们将合作推动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交换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信息,并鼓励双方企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我们将就改进和进一步发展清洁发展机制进行对话。在排放贸易等以市场为基础的其他政策工具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对这些工具的成本效益进行评估方面,我们将促进信息和经验交流。

十、我们将通过以下措施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合作:

(一)研究和分析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和脆弱性;

(二)研究和分析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和成本;

(三)在科学、技术和机构方面,加强预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能力;

(四)研究和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

(五)提高在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考虑减少脆弱性和适应需求的意识。

十一、我们将加强在能力建设、机构建设方面的合作,包括提高公众意识、开展人员交流和培训等。

双碳行动计划篇10

一、准确把握教材适时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化学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一般地,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结论与解释、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要素,但这八个要素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探究活动中所包含的要素可多可少,各要素的呈现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共有29个“活动与探究”,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安排在相关教学内容中,每个“探究活动”都体现了一个或数个探究要素,着重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探究能力。例如,教材安排的第一个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意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填写探究(或实验)报告的能力”。教材安排的第二个活动探究——人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意在培养学生利用提示信息“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

在备课时,我们对教材安排的每一个活动与探究,都要进行一番剖析,在体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样,真正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节时,我们组织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会改变吗?”的探究活动。其基本过程与方法如下。

提出问题燃料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植物光合作用要消耗二氧化碳气体,动物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体。上述因素会不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我布置同学们大胆猜想,提出各自的假设,提出的假设相同或相近的同学为一个课题组(课后,用便条将提出的假设交给老师)。经整理全班同学提出的假设,大致分为如下四类: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逐渐增高,电视新闻里常说的“温室效应”就是例证。

2.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段里,某个区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但由于空气的流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总体变化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

3.二氧化碳气体的消耗和生成会保持平衡,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会变化。

4.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白天低,夜晚高。

于是,全班学生分成了四个研究性学习小组。

制订计划四个小组根据各自提出的假设,选定几个地段,在不同时间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含量,并制订了具体的计划交老师审定。我将四个小组的计划审核后发给各小组继续修订完善。

实施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为使学生顺利地进行实验,我组织学生就“二氧化碳的取样及相对含量的测定”进行了实验培训。培训后,各小组按设计的方案分别测定各个测定点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

结论与解释四个小组依据实验进行数学处理后,在全班交流各组的结论,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归纳四个小组测量的结果,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在森林里,二氧化碳含量晴天略低,夜晚略高。这是因为在晴朗的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夜晚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窗户紧闭刚下课的教室,通风不良正在开大会的会场,二氧化碳含量略高于0.03%。这是由于人群密集的地点,人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没有及时扩散。

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基本保持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总体保持在0.03%的水平。

反思与评价1.在实验过程中,本组成员的实验操作还存在哪些不足。2.要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总体水平不变,就必须使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循环保持平衡。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增高,植被的减少,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平衡可能被破坏,这应引起世人的警觉。

二、拓展教材开展调查与研究

调查与研究是化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又一重要途径,开展调查与研究一般过程可概括为:

选定调查主题制订调查方案论证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方案分析处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成果交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安排了14个调查与研究,涉及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调查的专题有5个,要求到社区进行实地调查的专题有9个。根据本校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用好这些专题,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制订并论证调查方案,利用媒体搜集有关资料、数据,深入社区访谈等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十二单元“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根据教材的安排,全班学生按“自主选题、自由组合”的原则分成三个组,每组一个调查主题:“常见食品组成元素的调查”“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调查”。如“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组制订的调查方案经过论证并经老师审查同意后,按方案进行了调查研究,撰写的调查报告如下。

市场补钙保健品的调查

耒阳市××学校××班课题组

一、调查目的

了解市场上补钙产品的种类及用途;了解哪种形式的钙更易于人体吸收;尝试提出更为合理的补钙方案。

二、调查项目

市售补钙产品的种类、成分、规格;什么样的补钙品更易被人体吸收;人体缺钙的主要表现。

三、调查方案及实施过程

将课题组6位成员分成两个调查小组:一小组利用双休日去民心大药房和心连心大药房进行实地调查;另一小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然后集中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论

1.市售补钙产品的种类:从钙含量来看,可分为钙片和高钙片,高钙片含钙量高,但很坚硬,很难嚼碎;从食用人群来看,可分为儿童钙、孕钙、中老年钙;从补钙品的形态来看,可分为液体钙、颗粒钙、钙片;从补钙品成份来看,可分为复合钙和单纯钙;从服钙方式来看,可分为嘴嚼片、钙片(吞服)、液体钙(口服液或吞服)。补钙保健品均属于维生素及矿物质类非处方药品。

2.市售补钙产品的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最常见,一片(或一袋)含碳酸钙1.25克(相当于含钙500毫克);也有以葡萄糖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如小儿四维葡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还有以磷酸钙为主要成分(不常见)。

3.关于人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3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餐后服用有利于对钙吸收。

4.人体缺钙的主要表现:对成年人而言,缺钙的主要症状是腿抽筋、腿软、疲倦乏力、易感冒、易过敏等;对婴幼儿而言,主要表现为夜惊、盗汗、厌食;对老年人而言,最常见是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易骨折等;对少年儿童而言,往往会感到腿疼。

5.哪些人群需要补钙: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少年儿童;中老年人。

6.服用补钙保健品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略)。

7.禁忌:高血钙症、高尿酸血症,含钙肾结石或有肾结石病史者禁用。

8.注意事项:(1)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3)对补钙产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4)补钙产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5)不同种类的补钙保健品不要同期服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补钙保健品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药物相互作用(略)

10.药理作用(略)

五、我们的建议

1.易缺钙人群要高度重视补钙,在补钙的方式上,首先要考虑食补。食补还不能满足钙的需要的,可考虑选用补钙保健品。

2.要到正规的药房或医院购买补钙产品,慎防假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