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4:25

乡村生态特色篇1

[关键词]生态;乡村景观规划;内涝区域

[abstract]thereisalotoffrequentwaterlogginginourcountry.wehavenotrealizedthetruthwhichisthecountrybuildingdesigninwaterloggingareas.thisarticleiswritingaboutcountryplanningwhichstudyonconceptsandcombinestheparturitionandlivesofthefarmer,thinkingdeeplytothecountrysidebuildingdesign,tryingtosearchforaecologicalharmony,beautiful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roadforcountrysidebuilding.

[Keywords]ecological;Countrysidebuildingplan;waterloggingcountryside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608271)基于3S技术的淮河流域乡村内涝地区集约型景观设计研究、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60061)我国内涝地区乡村景观的生态研究成果之一、2015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江苏沿淮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研究(1501044C)阶段性成果。

乡村景观规划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融合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与环境美学等不同的学科知识,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使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关注环境的利用和村民的短期需求时,更加注重的是景观的生态完整性、观赏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有益效用。其目标是合理协调的使用土地,在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设计出一种生态上完备的、文化上适宜的、美学上优秀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能够为乡村居民创建一种环保、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在坚持与时俱进与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同时,凸显乡村景观的地域性特色。

一、背景介绍

我国是一个河网水系十分发达的国家,在面积较大的流域中下游,通常为富含冲积土的平原(图1)。这些平原地势平坦,且冲积土中堆集了河流沿途由动植物排泄物和尸体所形成的大量养分,所以通常比较富饶沃腴。这样的土地吸引了人群在此耕作与久住,通常人口众多,农业发达。但这部分乡村往往也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区,几乎每年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防洪、抢险、救灾等工作。这部分乡村的防洪工程标准通常不是很高,又往往临水而居,洪涝灾害发生的时候,损失情况十分严重;同时人与水争地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大规模地围湖造地,居住空间开发至浅滩甚至湿地等,这些行为在减少环境对洪水的行调能力的同时更增加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内涝地区的这一普遍性问题,本着防洪抗涝和改善乡村生活环境的想法,秉持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生态型乡村规划设计中地域特点的提炼及田园风光带的规划。

二、区域特色型生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概述

现在的乡村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容易把景观规划理解成简单的绿化行为,盲目而批量地进行植物种植,把水系与人居环境的协调设计理解成简单的洪水处理,一味地开挖河渠增高堤岸,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如此做法容易导致乡村景观的低层次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区域特色型生态乡村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只有综合考虑多种人为与环境影响因素,才能做出全面、合理的生态型乡村规划设计。

基于内涝地区生态型乡村规划的普适性与复杂性,其规划原则的制定应遵循一定的规范:(1)科学系统化原则。内涝地区生态型乡村的规划原则应该以科学合理化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依靠RS与GiS技术,对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人文景观资源、景观视觉资源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评价形成景观资源评价框架,根据规划地区的客观情况,统筹流域内的整体性发展,使规划区域与设计原则有机联系起来,达到景观设计整体功能最优,保证规划结果的全面、可靠、准确。(2)实用性原则。以构建带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型乡村的目的为出发点,做到原则简单,通俗易懂;同一流域内的乡村建设可以相互参考,形成带有流域特色的整体性规划设计。应以适宜当地的生态环境发展为原则;在保证规划结果完善、优效的前提下,便于乡村建设工作开展。(3)因地制宜原则。我国河网水系发达,流域特色明显,同时,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生态型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经验越来越丰富,运用的措施越来越广泛多样。因此,在进行生态型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流域内的资源、地势,抓住规划设计的关键节点,根据具体的环境有所侧重,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带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三、区域特色型生态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一)基于科学系统化原则的设计方法

进行科学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就必须要提到“斑块―廊道―基质”的基础景观概念。“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由美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福曼在《景观生态学》一书中提出,是景观生态学中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构成了现代宏观尺度的景观规划的理论基础。

其中斑块是指与周围背景不同的,相对而言比较均匀的非线性区域。在内涝地区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该科学合理地将大小自然斑块分派到乡村景观之中,这不仅能够满足乡村景观的丰富性,实现生态美学的目的,还能够增加土地的洪涝调蓄能力,使乡村景观的生态环境更加稳固,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在此我们引入生物浮岛技术。该项技术将高等水生植物或者经过改良的陆生植物种植到浮力足够大的材料之上,在营造水上植物景观以及净化水质的同时构建了一系列完整的水生

生态系统。即使在洪水泛滥时期,浮岛上的植物生长也只受轻微影响,还可以为为鸟类、水生动物等提供休憩和避难的场所。水生植物浮岛的种植技术要点是浮力设施、种植平台以及植物种类的选择。浮力设施的材料必须具有足够大的浮力,且除污能力效果好的植物。

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图2)是两边均与本底有显著区别的狭带状土地。拥有防洪泄涝,生物多样性保护,遗产保护,游憩等多种功能。在一般的乡村建设景观绿色设计中,为追求形式美,设计者较少考虑乡土植物,而选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栽培浇灌的外来名贵物种,并且植物品种单调,合理丰富的生物群落无法成形,在洪涝灾害发生的时候往往损失巨大。着重关注乡村建设对于生物以及环境的影响方面来设计生物廊道显得尤为重要。

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最具连续性的背景基础。在最近几年中,乡村景观基质的构成由自然景观的面积略大过于人工景观,变成了以农田、水产养殖塘等人工景观为主。高收益的水产养殖、工农业生产用地和居住用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水产品采集、粗放式的芦苇种植等产业。不正当的建设、人居环境争夺水源地、建筑区扩展至浅滩甚至湿地等加重了行洪缓慢甚至难以行洪的状况。在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必须要重视湿地滩涂的作用,预留出足够的湿地面积,才能在洪涝灾害发生时给出足够的行洪泄涝空间。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需要探寻乡村景观中的环境因素,特别要维护和增加生态斑块、景观廊道以及绿色基质建设等。这对建立景观模型以及进行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基于实用性原则的设计方法

实用性的景观构造方法应该成为乡村景观规划的主要方法,应以实用性为原则,在乡村景观建设中依据区域特点具体实施。例如乡村道路绿化的布局应以当地乡土乔木树种为主,适当配置灌木和草木,兼顾景观效果,形成落叶阔叶树与常绿阔叶树复层配置结构,并且带来层次鲜明的绿化视觉。村口的道路风光带,采用“乔木-草本”的配置模式,为村民保留通透的风景透视线,达到绿、美的视觉效应。下文将就生物行洪带、绿色庭院与灌排系统等三个例子展开叙述。

生物行洪带应该依据乡村水岸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和陆生耐水湿植物,形成“乔木-灌木-草木”、“乔木-草木”和“灌木-草本”等多种配置模式,构建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发挥其巨大的蓄水行洪的功能。需要指出的是,在洪涝治理的过程中,不是靠洪水来临时一味地加高堤岸,而是在洪水未来临时就预留出足够的行洪带。行洪带在水位较低的时候,可作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当洪水来临的时候,则允许其被淹没,作为行洪带。这区别于传统的治理方法,该做法能为乡村景观规划治理节省大量的用于堤岸建设与灾后治理的资金。

其次应该充分利用乡村庭院有限的空间,打造绿色庭院(图3)。根据不同庭院的立地条件,选取攀援植物和立地植物,在住宅的各种构筑物和空间结构上,包括屋顶、墙面、阳台、廊、柱等,进行栽植或者铺贴。乡村绿色庭院的构建可以增加乡村景观绿地面积,减少汛期的地面水量。同时不同地区的植物种类搭配选择可营造出当地所特有的景观文化。植物选择上应当以乡村本土植物为主,选取吸水耐涝能力强、繁殖周期短,适应能力一流的植物,同时结合滴灌、植生袋和节水型容器等新型技,营造科学环保的乡村住宅绿色庭院。

最后应该构建农田河网布局,做到灌排分开,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灌溉与排涝系统。沟、渠、田、林、路应该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统一布局,由干河以及大、中、小沟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灌排系统。干河为总排水河,大、中沟主要负责满足引、排需要;小沟则负责排地表径流和降低地下水。排水按日雨200mm两天排出设计。大沟间距2~3km,底宽4~5m,挖深4m左右;中沟间距500~600m,底宽2~3m,挖深3m左右;小沟间距100m,底宽0.5~1.0m,挖深1.5~2m左右。灌溉采用区域布局,提水站布置在大沟或中沟边,渠道采用两级或三级,斗渠设在中沟边,农渠设在小沟边。新、老垦区水系布局相互联系,新垦区引水干河,上接老垦区的主要引、排河道,并在引水口门建闸控制。结合老垦区泄洪、排涝,同时也有利新垦区引水灌溉、冲淤保田,改善水质(图4)。

(三)基于因地制宜原则的设计方法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乡村衍生了大量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景观及人文特色,形成了一种完整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带有流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风貌正在快速、大面积的丧失,严重缺乏保护意识的旧区改造,使得名树古迹一次次面临灭顶之灾;传统民居、宗祠的破损无人问津,景观空间不断被挤占缩减,传统的水系、街巷的肌理已不复存在。在面对城市化的强烈冲击下,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原生态、景观原真性、减轻环境负荷,体现人与自然自由交流的和谐境界,开展乡村景观建设原真性保护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乡村生态景观规划中,应该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构建原生乡土植物群落,包括植物选择、植物配置、植物种植及养护管理等四个方面。要结合实地条件,以原生植被群落中的乡土植物为主,依地就势,充分利用乡村的水面、片林、地形等条件,构建生态效益高、稳定性强、具有自然维持和演替能力的植物群落。

在规划过程中,要选择性地保护和发扬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景观,维护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设计出带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景观。例如在乡村中,许多村落都保留有“风水树”和当地居民膜拜的“神树”。古树名木具有生态景观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是具有动态性、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在洪涝灾害中,往往就是这群古老的树木为生物提供了休憩、避难的场所。但因为古树生长年限长,目标保护范围大,洪涝灾害对其伤害往往是巨大的,许多古树在这一过程中生长衰弱甚至趋向死亡,所以利用技术对其采取系列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可依据实地情况进行刚性支撑或弹性支撑等,并在设置围栏保护,定期补打微量元素营养液。同时围绕乡村的古树名木,重点设计一系列的休闲娱教场所,使其形成当地所特有的景观文化。使村民在享用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图5、6)。

结语

乡村是我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细胞,在绵延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村落形成了极其复杂的、统一与多样、无序与有机相互交织的空间形态,其古朴的风貌和完美的肌理令人感动,但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类不断地开拓新的居住面积,侵占土地空间,乡村规划建设盲目地模仿城市建设,无度地开发涂滩、湿地,使乡村的水文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乡村面临着资源破坏、文化缺失、特色没落、洪涝灾害频发等一系列建设、文化和生态难题,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乡村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政府必须加以积极引导并进行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全社会协同保存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特色文化。景观设计是长期的投资和建设行为,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探索,不断进行理念和实践的创新,惟其如此,才能为乡村居民营造出一个舒适、美丽、和谐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闫攀,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思思.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J].风景园林,2013(02).

[2]刘海龙.景观水文:一个整合、创新的水设计方向[J].风景园林,2014(01).

[3]刘滨谊,戴岭,王南.以环县为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景观化集水造绿的水绿调配规划与增长机制[J].中国城市林业,2014(05).

[4]刘滨谊,王南,戴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景观化集水造绿空间网络构建――以甘肃环县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4(04).

[5]成玉宁.当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学[J].中国园林,2015(07).

[6]袁D洋,成玉宁.参数化风景环境道路选线研究[J].中国园林,2015(07).

[7]宗净.城市的蓄水囊――滞留池和储水池在美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5(03).[8]刘海龙,张丹明,李金晨,颉赫男.景观水文与历史场所的融合――清华大学胜因院景观环境改造设计[J].中国园林,2014(01).

[9]车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闫攀,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思思.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J].风景园林,2013(02).

乡村生态特色篇2

 

一、引言

 

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为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政府决策部门决定打造中原旅游区。但是,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区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尤其是河南为我国人口大省,农民数量基数大,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为此,解决好河南的“三农”问题,不仅是实现中部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需要,同时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旅游业由于其固有的关联性、带动性和渗透性,借助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旅游学术界的共识,并成为研究热点。且河南省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为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充分考虑河南省省情的情况下,构建乡村旅游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在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同时,使得区域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解决共赢。

 

二、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河南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截止2013年底根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的名单,河南省共有嵩县、河南省鄢陵县、新县栾川县、郑州市惠济区、河南省确山县六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包括永城市芒砀山休闲旅游景区、信阳黄淮大丰收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驻马店友利实业有限公司休闲农业观光园、济源市思礼镇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中国银杏嘉年华、河南省龙泉集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陵县刘花桥村、固始华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郑州丰乐农庄有限公司、河南中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巩义市汇鑫芳香世界、固始县九华山茶叶生态农业观光园、濮阳县绿园果品种植农场等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由于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河南还有一大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河南的“栾川模式”、“西峡经验”成为全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楷模和标杆,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三、河南乡村旅游长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发展理念落后

 

发展视野不够开阔,将乡村旅游仅仅作为一项旅游产品来发展。对于乡村旅游在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保护和传承中原文化、扩大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促进乡风文明、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

 

(二)发展路径单一

 

对乡村旅游关联性强、复合度高的特点认识不足,需要加深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与农林、水利、渔业、建设、文化、环保等部门协调发展,加强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生态省建设同步发展。

 

(三)产业层次较低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服务技能;管理制度不健全,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安全、餐饮、住宿、环保、卫生、服务等行业性标准或规范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缺乏停车场、消防、医疗等基础设施,食宿、卫生条件简陋,外部可进入性差。

 

四、河南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模式

 

将乡村旅游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生态省建设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实现融合和互动发展,促进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

 

结合新型城镇化,优先加快乡村旅游点道路、通信、燃气、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积极落实全国休闲农业公共服务“进城入户”工程,为乡村旅游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强化国家和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名镇建设,加强对农耕文化特色村、历史文化特色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凸显旅游服务功能。

 

2.与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

 

把乡村旅游与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经济结合起来,把创意全方位融入种植业、养殖业,以绿色、健康概念引领产品开发,开拓健康田园空间,吸引城市白领归园田居过绿领生活,发展休闲农业。规划建设各类休闲农庄、主题休闲农庄、民俗文化风情园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休闲活动。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发销售乡村名优土特产品、乡村旅游特色纪念品。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成果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

 

3.与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

 

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挖掘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特色,提高产品加工技术和加工能力,注重产品包装设计和商标价值,加大品牌形象宣传推介力度,实现农副产品向高附加值旅游商品转化。引导工业企业进入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体系,改变分散盲目的发展模式,弥补乡村旅游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组织性和专业性;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项目,向当地产业集聚区集中,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大环境。

 

4.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强化乡村环境绿化美化建设,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突出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为乡村旅游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

 

5.与生态省建设有机结合

 

与河南省林业厅等部门合作,借力河南生态省建设,将乡村旅游“一圈、三带、四板块”总体布局与中原经济区“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圈、三带、四板块”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网;把农耕文化特色村、历史文化特色镇、乡村旅游集聚区、特色县与国家和省级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创建工作相结合,为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6.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促进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优先扶持具有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贫困乡村,推动贫困乡、村的饮水、交通、电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挖掘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促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加强老少边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整合当地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游、民俗风情游,红色文化游,以乡村旅游助推农民脱贫、农村脱困,实现融合互动发展。

乡村生态特色篇3

**县***乡多措并举建设美丽彝乡

**县***彝族乡与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兴义市相连、与广西百色的西林县相望。全乡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辖7个村(居)委会,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9年末全乡总户数**9*户,总人口**5**人,其中,少数民族4**9人,占总人口的37.3%。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市县的坚强领导下,乡党委政府以建成“生态家园·美丽彝乡”为目标,着力打好“民族、生态、旅游、扶贫、党建”五张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社会治理,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巩固提升人居环境,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云南省卫生乡”等荣誉称号;法湾村委会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云南省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大补懂和小寨村被评为“云南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

打好“民族牌”,筑牢立乡之本。***是全市典型的彝族乡,民族是彝乡的立乡之本。乡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事业发展,一方面通过落实国家惠民政策凝聚合力,打好群众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向省市县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在全乡形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局面,全乡民族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一是多方面争取投入支持。****年以来,省市主要领导先后到***彝族乡调研工作,对***彝族乡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省、市、县民宗委多次到***彝族乡指导工作,并先行投入**4*万元支持***彝族乡民族特色乡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乡整合资金*7**万元实施民族特色乡建设项目,共建设大补懂村、小补懂小寨村、下海子等5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其中大补懂村、下海子村先后建设成为省级文明村以及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乡实现民族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民族文化产业不断向外推广,彝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二是全方位保护民族特色。***彝族乡有保存完好的彝族民族传统文化,凸显出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但长期以来一直在民间发展传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很多民族、民族、民风文化逐步淡化,有的原生态民族传统甚至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自****年起,乡党委政府对此进行专题调研分析,组建民族文化保护专班,对现存的彝族文化进行挖掘保护,累计投入***余万元建成彝族十月太阳历纪念台、彝族刺绣工坊,在为发展乡村旅游增加特色项目的同时,也为彝乡人民增添了致富渠道。目前,***乡彝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灵崇拜,祭山、祭水、祭火、祭牛、祭五谷、祭寨门的“三拜六祭”传统得以传承;有记录天文历法的彝文典籍《玄通大书》、彝文石碑石刻、彝族刺绣、彝族民俗歌舞及彝族农耕文化得到挖掘保护。其中,彝族文献资料保存者毛炳才、彝族服饰传承人韩福秀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彝族服饰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婚俗等**项被列为县级非遗保护名录,戈丫彝文碑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彝族把式舞和箩箩舞得以很好传承,其中,箩箩舞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三是抓重点突出民族元素。***彝族保留大量的“翘角房”,房屋结构为石木结构,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但大多年久失修,逐步消亡。对此,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打造全域旅游的机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把民族元素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在推进旅游产业的同时,与危房改造工程同步推进,对大补懂村、小寨村、白石岩村、***村等重点村的房屋进行修缮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按照修缮加固方案,保留原始瓦屋面,对破旧瓦片进行更换处理,保留瓦屋面翘角,使用钢架对房屋内部构造柱进行改造,房屋外墙喷绘以红、黄、黑为主的彝族特色图案。通过特色民居的改造,既保障了房屋安全性,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地方特色文化、特色民居建筑,又突出了民族元素,在全乡营造出良好的彝族文化氛围。

打好“生态牌”,提升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大的后发优势。乡党委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精心规划推进全乡人居环境提升,倾力夯实***乡绿色生态发展的基石。一是加大力度优环境。紧紧围绕“一条路一个花带、一个村一个花园、一户人家一幅风景”的目标,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积极探索适合分散、小型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新模式,发展绿色经济,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构筑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全乡配备5辆垃圾清运车,垃圾箱79只,聘请保洁员*4名,采取“户保洁、村收集、乡清运、乡处理”运转模式,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以“七改三清”为重点,向“脏乱违”集中亮剑,发挥“小手拉大手,大家齐动手”带动作用,以“四有五净一规范”为标准,开发*4*个公益性岗位对各村进行保洁维护;为推动农村环境全面提升,让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具有可持续性,对全乡实行收费保洁制度,人均年收费**元,政府人均补贴**元,用于垃圾清扫清运、环境卫生保洁等,逐步实现全乡辖区内的5*个自然村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构建生态文明彝乡“新风貌”,打造彝乡人民干干净净奔小康的“新气象”。二是严守环保“警戒线”。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制度,筑牢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高物耗项目的引进与建设,从源头上控减污染、保护环境。投资3**余万元,建成占地****平方米的垃圾热解炉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4吨,做到垃圾及时清运处理。同时,将人居环境、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相关指标作为乡年终考核重点内容,层层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使各级各部门切实把发展的重点转到以绿色发展促进科学发展上来,实现了生态保护常态化管理。三是退耕还林打造万亩桃源秘境。坚持把林业生态建设、生态效益补偿、林业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并重,用活用好退耕还林政策。乡党委政府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情况下,对全乡坡度大于*5度的耕地进行流转,实施退耕还林,***9年——****年,全乡争取退耕还林项目,种植野山桃75**亩,打造彝乡万亩山桃赏花迷境品牌,美化自然生态空间的同时,有助于休闲观光旅游业发展,在桃花花期可吸引游客赏花游玩,促进游客消费,提高旅游产业附加值。四是彻底推进厕所革命。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的要求,对“厕所革命”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将厕所革命的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每天对各村(居)委会的推进情况进行汇总、排名、通报,对倒数一、二、三的村委会联系领导进行提醒谈话,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在疫情期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大量滞留在家,乡党委政府把握时间节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厕所革命”,仅*月、3月全乡“厕所革命”就完成任务数的**%,工作进度大幅提升。截止目前,市县下达全乡厕所改造任务*37*座,目前全乡已完成厕所改造**4*座,完成任务数的**9%,完成全乡应改厕的75%,部分村庄厕所革命完成率达***%。

打好“旅游牌”,转变致富思维。发展乡村旅游是让彝乡群众从脱贫到致富的一条新路径。***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也有浓郁朴实的民族风情,将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经济优势,是***乡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乡党委政府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好旅游牌,全乡旅游产业呈现出健康发展态势。一是精心谋划树品牌。以打造“民族文化特色品牌”和“绿色生态靓丽名牌”为抓手,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彝乡生态旅游产业链,积极申报部级“民族特色乡”,推进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和“**县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通过抓实生态建设工作,打造生态美、打造“人类健康生活目的地”,努力实现彝乡“生态振兴”,大补懂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市级文明村;世界山峰之都——那色峰海荣登“***7年中国避暑名山百佳榜”,入选《世界旅游之最》,那色峰海核心景区被推向世界旅游层级,品牌的力量越来越强。二是打好以节促旅牌。彝乡人民彝语交流使用率高,重大节庆日着民族服装,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热情好客,每年祭山、火把节群众盛装跳着把式舞场面壮观热闹非凡,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乘势而上,连续3年举办“穿越世界山峰之都——那色峰海”千人徒步活动,吸引八方来客汇聚一堂;通过举办“帐篷节”“窝婆麦”彝族杀猪饭、插秧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不断扩大***彝族乡的知名度,逐步积累人气;在易地搬迁点白石岩村发展周末经济,与各知名企业共同筹办业主答谢会、那色农特产品推介会等,吸引八方游客,形成良好的经济带动效益。****年,全乡吸引游客**万余人次,全乡共开起农家乐4*户,农家客栈73家,年户均收入5万元以上,当地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三是发挥人文底蕴作用。民族特色是***乡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亮点,《玄通大全》、彝文石岩书法、原生态舞蹈《箩箩舞》等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为全乡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精品旅游景点,有效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乡党委政府充分用好用活现有民俗资源,通过培育带动农家乐、农产品销售、民族刺绣、歌舞等旅游增长点,打造村旅游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村寨。依托知名度日益提升的那色峰海景区,在大补懂村开展“览那色峰海、食那色佳肴、品那色香酒、赏那色歌舞、宿那色小院、观那色星空、享那色氧吧”体验活动,让游客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同时,由乡党委政府牵头,与上海市、沾益区等服装企业对接联系,搭建合作平台,对全乡7*余名绣娘进行集中培训,围绕民族服饰制作基本常识、服饰创新与设计、圆绷的使用、绣花针的运用、平绣、条纹绣针法等内容进行了培训辅导,提高彝族刺绣水平,让乡土刺绣走出大山,融入都市时尚殿堂,促进彝乡人民增收致富。

乡村生态特色篇4

一、指导思想

围绕“突出山区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工作思路,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主线,牢固树立“特色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大旅游、大发展意识,结合我镇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的特点,以民族文化底蕴、宗教建筑、自然生态和特色种植基地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目的,以新农村建设和景区(点)为发展重点,抓好乡村度假型、依托景区型、农业观光型、产业带动型、民俗风情型等乡村旅游业类型,大力发展农家乐和农家旅馆,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特色鲜明、效益可观、环保一流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二、目标任务

乡村旅游规划范围为新村点至上庄村,依托新建乡村旅游门楼、红色景点、绿色生态、宗教寺庙等旅游景点,利用乡村农舍、瓜果园、有机农业基地、苗木种植基地、特色养殖基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开展以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乡村闲趣为内容的旅游活动,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交通、农田水利建设、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工程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使乡村旅游成为我镇旅游业突出亮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2020年完成特色养殖基地1000亩,有机农业基地1000亩,瓜果园500亩,休闲度假农庄3家,农家乐10家,农家旅馆8家,年接待能力20万人以上,把镇打造成全县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领导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乡村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生态创建办,生态创建办负责人肖建胜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本镇的乡村旅游发展实施工作。

四、方法措施

1、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农村村点建设与乡村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把握机遇,加大力度,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解决乡村旅游资金“瓶颈”。

2、发展乡村旅游与推进现代农业相结合。紧扣镇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使发展乡村旅游与镇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相协调,并与全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充分依托我镇生态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宗教文化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发展。坚持以村为单位发展特色农业,块状发展,形成规模,体现特色,集聚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有效结合。

3、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相结合。我镇以蜂蜜、有机蔬菜、有机草莓、黑山羊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为了使农民手中的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有效改变农业粗放型的现状,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产品就地消费份额,实现农产品就地转化升值。

4、发展乡村旅游与农村清洁工程相结合。环境是旅游的基础条件,要帮助农民提升环保意识,充分改善和维护好当地的生态人居环境,坚持做到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帮助农民改善卫生条件和接待条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当地群众的根本利益。

5、发展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保护相结合。着力在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上下功夫。对于具备开发潜力的民俗文化,要引导和激发本地农民的认同性与自豪感,重点挖掘和保护原生态民俗风情的文化内涵、生活特色,以“富、学、乐、美”为最终的发展目的。

乡村生态特色篇5

关键词:全域旅游美丽乡村乡村旅游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60-02

继2016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全域旅游作为今后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后,在2017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而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则指明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其思路与全域旅游异曲同工。可以说,发展全域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载体,以全域旅游带动三产的升级和融合,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模式和路径。

一、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对接

1.全域旅游与美丽乡村的概念

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原有的景区景点旅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在当前我国的旅游结构中,非景点旅游占比达到80%,住宾馆饭店的游客比重也越来越小,全域旅游的概念由此而产生。

全域旅游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是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它是指将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通过对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包括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铡⒄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将区域内的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及社会的共建共享,用旅游业来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1]。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点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美丽乡村,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2]。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即以多功能产业为支撑的农村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农村重现宜居的乡村生活,以耕读文化传家的农村实现文明的更新,融入现代化的进程。

2.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全域旅游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火爆,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发展迅猛,成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全域旅游的综合发展理念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强有力的推动,每一个村庄都可以在本村内整合资源,将三产融合,带动本村集体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建设美丽乡村,也是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可以说,乡村旅游是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二者形成良性互动的最佳途径。

二、芜湖市乡村旅游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芜湖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显著,采取多项举措,积极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转化为旅游产品,美丽乡村游成为旅游新热点。

1.规划引领、财政支持,统筹乡村旅游的发展全局

芜湖市政府通过统筹协调,在全市范围内布局各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为突出地域特色,加强基础性建设,建立了旅游休闲重大工程项目清单和项目库,入库项目为在建及新建旅游休闲重大工程项目。目前入库项目27个,项目估算总投资81亿元。内容涵盖旅游公共服务保障、重点景区建设、旅游扶贫、红色旅游发展、贫困户乡村旅游“三改一整”、新兴旅游业态培育、旅游创业创新和绿色旅游引导等8大工程领域。项目建设资金的来源也有多种途径,既有社会资本独立或参与建设的项目,也有中央预算内资金、旅游发展基金等中央财政性资金支持的项目,还包括地方政府独立建设项目。同时,芜湖市还着力建立旅游休闲重大工程推进机制,加强服务指导,及时督促检查项目落实,促进旅游休闲重大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2.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塑造乡村旅游的个性特色

芜湖市各乡镇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敢于创新,打造“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取得实效。

2.1凸显特色,打造精品乡村旅游路线。目前,芜湖市3村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以小格里森林公园为主打,建设生态之乡;芜湖县六郎镇北陶村水系发达,打造“水上慢城”的名片;繁昌县孙村镇中分村将村俗与革命旧址相结合,突出红色文化旅游。芜湖市也设计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主推一日游,分别突出生态采摘、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主题,各有特色,满足不同群体的旅游需求。

2.2以点带面,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芜湖市通过集中优势发展特色景区来带动周边的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扩大乡村旅游的覆盖面,同时,着力挖掘各村落的村居文化或宗族文化,扶持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深加工产业,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升级为文化旅游,从单一的景点扩大为旅游区。南陵县的丫山是省级地质公园,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国家牡丹园”,南陵县通过丫山举办的中国(南陵)江南牡丹文化旅游节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目前在国标委下达的《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全国共立项33个县(市、区),南陵县顺利获得部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立项。芜湖市繁昌县以有“皖南张家界”之称的马仁奇峰为核心,将周边的繁昌窑遗址、谭震林将军故居等景点串起来,再加上特色农产品和多个各有特点的民宿,由点到线到面,形成了慢谷旅游度假区,并获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成为芜湖市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芜湖县则发挥水道纵横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农庄,湾址镇绿荣山庄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以全域旅游的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

芜湖市虽然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美丽乡村的建设上成绩亮眼,但也存在不少隐忧。如何趁着全域旅游和1号文件的东风补齐短板,以全域乡村旅游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政府统筹,建立适合全域旅游时代特点的现代旅游治理机制

旅游繁荣的背后也存在诸多乱象,且旅游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目的地建设、财力投入、多方协调等,乡村旅游也不例外。2016年,乡村旅游人次达13.6亿,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乡村旅游收入达4000亿以上,乡村旅游事业体超过200万家,但火热的背后市场问题逐渐出现。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很多难题需要多部门合作,联合出台相关政策,集中各类资源,才能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鉴于此,近年来,旅游行业不断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1+3”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应运而生,其中“1”是指旅游发展委员会,“3”分别是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工商旅游分局,一些地方在“1+3”基础上,积极摸索和创新,形成“1+3+n”多种模式。进入全域旅游时代,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域旅游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就要求政府的管理应从过去部门单一管理过渡到综合管理,因而要更好的推动全域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政府须统筹协调,进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能够进行综合协调管理的旅游委,有效缓解综合产业和综合监管与原有体制之间的矛盾。同时,要完善行业标准,建立监管规范,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2.支持与合理引导乡村旅游的投资,注重社会资本与地方资本的联合

乡村旅游越来越成为投资的热点与焦点,2016年我国乡村旅游投资为3000亿。但旅游投资要理性发展,中央1号文件中也明确了从原来的直接引入外来社会资本,到注重社会资本与地方资本的联合,关注地方适应性,避免出现投资浪费现象。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乡村旅游的布局规划,协调投资资金的流向,要保证各乡村发展的均衡性,还要保证发展全域旅游的各环节都有资金投入,不能出现短板。政府要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不但更切合地方的实际,也是对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的推进。

3.继续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旅游的生态特色

乡村旅游以绿色、生态取胜,但其基础设施的薄弱也是有目共睹的。政府应通过整体规划与合理布局,在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管网宽带覆盖、停车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同时,要继续强化乡村旅游的生态特色,建设不能破坏原有的生态,切忌一味求大。医院、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当地的实际需求。建设的规模要控制,建设的质量则要高标准,提升乡村旅游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当地的生活质量。

4.优化布局,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串联盘活全域乡村旅游

首先,充分挖掘乡村独特内涵。根据各村镇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民俗等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去粗取精,找到特质。其次,特色要鲜明。各村镇要聚焦自身优势产业、独特文化内涵和环境特色等因素,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突出特色。再次,政府要合理布局,避免相邻村镇发展方向撞车,对条件相似的村镇要再次细化。最后,由点到线到面,盘活乡村旅游。从原来单个景点或单一旅游方式向特色村镇和田园综合体转变,趋向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精品旅游路线的开发,串联成片,激发全域乡村旅游的活力。

5.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融合,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

5.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强化品牌意识,形成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农业片区化布局,统筹调整种植结构,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按照分区布局、集中投入、连片推进、规模经营的要求,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生态化。鼓励各产业主体注册商标、创建品牌、申请相关资质审核、进行质检及QS认证、对带有地域性色彩的农产品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将品牌做大做强,以品牌促销售,放大乡村绿色生态的吸引力。

5.2壮大新业态,释放产业链的旅游价值。我国乡村旅游的产品目前主要为农家乐、度假村、休闲农庄等形式,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可从民宿、市民农园、乡村旅游农庄、乡村旅游度假村四种产品形态着手,在基础观光、采摘基础上加大旅游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向着农产品牌化、规模化、精细化发展,同时,要延伸产品业态,打造休闲、康养、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更好地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需求。

6.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推进“旅游+”、“互联网+”等行动

6.1搭建平台,力促农村电商发展。以“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人才支撑、精准服务”的思路,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宽带和无线wifi的覆盖率,其次要制定政策促进电商和乡村产业的深度合作,再次要引进或创建电商品牌,引进电商人才,最后是完善集聚、孵化、培训、公共服务、物流等配套设施,基本实现买卖网络化。

6.2推进“旅游+”,构建旅游全域化。将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有机结合,促进产业融合和多元创新,将旅游的功能渗透到各个领域,也为旅游注入新的元素,将旅游从产业发展的高度去整合资源,有力的推进了全域旅游的l展。

乡村生态特色篇6

   关键词: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及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在东亚地区,将传统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概念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经营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味和丰富性;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长阳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合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文化为灵魂的内涵,从而满足现代人体会特异文化的心里需求。加之长阳保护很好的原生态环境,可以发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这种独特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只有在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才能保持市场优势,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层次上来讲,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在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有自己文化特色、有一定民俗内涵的原生态旅游。

   一、长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资源

   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这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阳是土家族的发源地,是土家人聚集最多的自治县。土家族自由特有的特色文化和民俗节庆,是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1、民俗风情文化。长阳的土家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哭丧、哭嫁等;还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如赶年节、过月半等,这些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独特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

   2、家庭生活文化。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有别于具有“共性”特征的社会文化,显示出了个性文化的优势。长阳家庭文化丰富多彩而且是一种慢节奏的文化,具有文化性又带有休闲性。游客在长阳农村家庭生活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唱山歌、跳撒叶儿荷、听古老的传说等等,感受特色文化,缓解压力,增长见闻。同时,增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感情更加融洽,家庭更加和睦。

   3、乡村艺术文化。长阳是土家族自治县,聚集了几千年的古老民族土家族,也遗存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现存的撒叶儿荷、长阳山歌、南曲、花鼓子、吹打乐等堪称土家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撒叶儿荷已经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除此之外有几项也已经被列入省级遗产保护项目。除了这些洋溢着生命的“活文化”外,长阳也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有“土家族第一女故事家”之称的孙家香等一些故事家。

   4、居民建筑文化。由于独特的地形、气候、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阳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吊脚楼。几千年来,坐落在山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凸显了长阳建筑特色。这种特殊的建筑必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二)独特的自然资源

   长阳旅游资源赋存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境内山峰林立,千姿百态;山上草木繁茂,四季长青;江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正所谓“江作清罗带,山如比玉簪”。清江流经长阳148公里,清江梯级开发形成“一坝两库”,库容近40亿立方米,水面13.6万亩,县域以水域风光为主体,有名山、洞穴、岛屿、象形山石、生物景观等,形成了水清如镜、碧波涟漪,气候温润、林木葱翠,高山耸立、峰回峦接,飞瀑垂练、彩虹横空,溶洞天成、千姿百态,山水相映、幽深秀美的独特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长阳旅游资源有别于以往的以农村田园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资源,告别了吃农家饭住农家窝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以独特文化为主题以特色建筑为依托的乡村旅游。

   二、长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长阳在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保护探索新的途经与模式的同时,不断地利用其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走上了将其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旅游资源两者结合的模式,确定了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旅游发展道路。为了全面分析研究长阳旅游发展的状况。笔者于2007年暑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阳旅游现状做了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收回96份。有效收回率为96%。

   (一)长阳旅游发展现状

   1、长阳旅游发展迅速。近两年来,湖北省长阳县旅游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大手笔重措施。已经步入了一个健康、良性并快速发展的时期。清江画廊秀绝天下的旖旎风光,浓郁迷人的巴土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土家文化,吸引了无数中外客人。通过图1来分析近年来长阳旅游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长阳旅游的发展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此好的发展趋势将会托大长阳乡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为长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计在以后的几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将稳步上升。

   2、长阳旅游开发的现状。在此次抽样调查中,首先考虑当地居民对长阳旅游开发的看法。是否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长阳旅游开发得当的人群仅占总人数的60%。他们认为旅游开发并没有认真落实。经实地调查得知,现在只被考古学家利用。也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利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以打工为生,没有把旅游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地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可观的收入、发扬本土文化、改善本地环境、提高交通条件等。

   (二)长阳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阳旅游的开发状况仍然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迹象:经营者对旅游的本质归属上不清楚,缺少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对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意识,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大量开发利用。受旅游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观念的影响,甚至存在着景点景观的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9.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截至2007年9月份,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1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挖掘,更不利于长阳乡村旅游走特色之路。

   长阳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中文化载体、轻文化内核,重有形文化、轻无形文化。通常忽视了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因此,长阳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一定要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突出特色,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只有高立意、高起点才能在保护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深挖内涵,忠于乡土

   长阳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创新,其切入点应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是在欣赏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用“特色”这个招牌树立形象。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不流于形式和趋同现代化,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乡村旅游必须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宝藏,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生态民俗,双重建设

   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安排既有生态的又有文化的内容,建立合理的二元结构的复合式旅游产品。注重产品的多功能性,促进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长阳土家族节日文化多姿多彩,自年始至年终,几乎月月有节日,过赶年、六月六、女儿会等,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特色,节日文化旅游应该是乡村旅游的重头戏,提高游客积极体验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愚人岛、巴国古都、中华巴士圣山、柏元岛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江画廊风景区的建设,从而构建一条以土家特色游轮为交通工具的旅游路线。游客坐游轮沿清江顺流直下游山玩水;感受旅游地的特色风俗文化;品味特色小吃和体验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这种把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相互结合的模式,能使游客的身心得到净化;同时,为使“清江画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重视文化,突出乡村特色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大的历史价值。从1998年以来,长阳共收集、整理、编印出版了14部200多万字的长阳民族文化资料,内容涉及民族民间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孙家想故事集》、《长阳南曲》、《长阳对联大观》、《长阳地方名传奇》等。2002年和2003年又编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长阳巴土文化从书》。早些年的着作有杨发兴的《长阳发言志》,1996年出版了杨发兴、陈金祥的《彭秋潭诗注》,1999年出版了《长阳诗词民歌集萃》等。依据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长阳民族风俗文化,以及长阳土家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在长阳分布凸显当地文化的多功能能博物馆。在博物馆划分出一个区域建立具有土家族建筑特色的民俗茶馆,一方面可以品茶,品尝当地美食;另一方面也为游客聚会、休闲和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四)特色宣传,特色品牌

   通过对外宣传,举办一系列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来提升长阳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为宣传口号。积极参与各种旅游节及旅游会展;适时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举行以张建横渡对清江画廊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土家歌王”擂台赛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调动周边的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打造全国品牌。更深层次上,可以发扬本土文化,创建有品牌的长阳非物质文化乡村民俗游。

   四、结语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高质量、高层次的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实力的乡村旅游要求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和最具有淳朴乡土味、浓郁民族味的传统文化,而长阳恰好符合这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它远离都市,受工业化、城市化影响较小,有着近乎原始而又俊美的自然环境,还有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这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将会对国外的游客造成极大的吸引力,将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有很大的乡村旅游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地震出版社,2007.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7.

   4、尉国富.广西上林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5(2).

乡村生态特色篇7

在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论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此后,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并将其作为指导我国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的彰显,更是我们的党和政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明了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因此,必须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实践基础上,践行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在目标层面,绿色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满足人和社会的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在理论层面,绿色发展理念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特别是要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实践层面,坚持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对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创新发展,是关注生态环境和环境承载量并将其作为前提条件的新型发展模式。因此,实现乡村绿色发展则需要从生产生活等多层面、多领域发力,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理念,要加大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快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创建绿色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从而提高乡村的生态建设实际水平,更好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美丽蓝图。

2制约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实效持续提升的主要因素

做好乡村生态振兴工作需要关注基层干部、农村居民关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的观念看法,更要考虑到乡村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现存状况。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过去农村地区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治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对乡村的自然生态、村庄居住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留下了经济发展的生态“后遗症”。做好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破解生态治理难题需要资金支持与长效机制保障。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大量政策与大批资金涌向乡村地区,但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设置与乡村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还不够精细化,仍有待于完善,特别是在生态监督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3运用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实效的多维路径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乡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实效的必然要求。面对新的社会治理问题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广大农村地区必须要转变发展理念,关注破解乡村产业生态、自然生态、村庄生态等多方面难题,推进乡村基层组织、乡村企业与农村居民等多主体的协同治理,扎实做好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多方位工作,健全乡村生态保护制度,以切实提升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实效。

3.1建强乡村基层组织,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

提升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实效要以乡村基层组织为抓手,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领头羊”作用,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思想进步、本领过硬、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做好乡村生态振兴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继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健全组织架构,加强制度建设,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要重视村民委员会等村级组织在乡村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其组织动员能力;要建立乡村基层干部的培训、监督、奖励机制,实现“优者奖、劣者汰”,鼓励干部敢于担当作为、不怕困难出错;要加强乡村基层干部的定期培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强化生态振兴理念,助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目标更好完成。总之,要提升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切实增强党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中的领导能力,吸纳更多人才充实乡村干部队伍,鼓励其为乡村生态治理、乡村振兴作出更多贡献。

3.2政策资金双管齐下,促进乡镇产业转型升级

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建设目标要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产业振兴当中,“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工作协同推进,加大‘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充分耦合与无缝对接,确保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振兴[4]”,从而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为了做好乡村生态治理工作,要继续加大惠农富农政策的支持力度,为乡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政策保障;要整合农业资源与资金,发展生态农业科技,减少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推行规模化、精细化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要引进培育环境友好型企业,淘汰工业中的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产业;要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努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要积极引导企业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筑牢企业的“乡土”情怀,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促使其更多参与到当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过程中。总之,要以绿色发展理念大力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工作。

3.3增加多种人才储备,健全人才引入培养机制

提升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实效,要重视人才的关键作用,要在人才的培育、引入、奖励、保障等多方面“下大力气”,增加人才储备总量,优化人才结构。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文件指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5]”做好乡村生态振兴工作需要“挖掘发现”人才、“又引又育”人才,要更新人才选拔任用观念,制定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为人才搭建良好的平台;要依法依规依需完善干部任用制度,通过上级政府部门选派和村民选举等多种途径选拔人才充实乡村基层人才干部队伍;要积极收集乡土人才信息,挖掘发现本乡村区域的行业“能人”,以乡音、乡情动员“走出去”的人才回乡就业创业,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要寻求推进同农林类、科技类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让高校人才为乡村生态振兴建设“插上智慧的翅膀”;要完善各种人才正向培养激励标准,建立工作容错制度标准,提高人才的物质待遇,消除其工作生活上的顾虑,真正让人才“留得住”。总之,要重视人才、选好人才、用好人才,以人才支撑乡村生态振兴工作顺利进行,形成人才振兴与乡村生态振兴的良好互动关系。

3.4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更新农村居民生态观念

农村居民是乡村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良好生态环境的直接受益者。提升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的实效要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参与到保护村庄生态、乡村自然生态的工作中来;要传承好传统农业中“精耕细作”理念,讲好当代的生态文明思想,增加生态文明理念与知识的宣传频次、创新宣传形式;要积极利用乡村电视台、村庄广播等多种宣传手段开展宣传活动,促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农村居民文明自觉;要加强生态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以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居民的行为,强化其生态保护意识;要促进农村居民观念思想转变,强化其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的主体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对自身的极大利好,化被动为主动;要建立生态保护奖惩制度,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总之,要积极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乡村地区的广泛传播,尽最大努力转变农村居民生态观念,引导其参与配合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大局。

3.5完善生态保护法规,压实细化生态保护责任

提升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实效要并行推进乡村基层生态保护法律、地方生态规章制度完善工作,以制度建设为乡村生态振兴建设“保驾护航”。做好乡村生态振兴工作要遵循已有的生态保护法规法条,严格按照法律和上级政策文件办事;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制定适合地方的规章制度,为做好本区域的生态建设工作提供法律依据;要重点关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加强监督管理,责任到人,制定定期巡查制度;要压实生态责任,制定“乡镇干部+村干部+村民”的包联责任制度,加大村庄人居环境保护力度;要健全环保监管部门间的监督执法机制,促使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切实履行监管职责;要强化问责制度,动员农村居民监督乡镇干部及政府工作人员的履责全过程。总之,要发挥好制度支撑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的长期稳定作用,健全乡村基层生态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规章,切实为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3.6落实生态振兴理念,推进村庄生态环境建设

乡村生态特色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生态环境“公地悲剧”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也大为增加,乡村旅游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兴起的。所谓乡村旅游,就是利用乡村风貌、乡村生产生活场景、乡村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等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度假。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发,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特有的乡村文化和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如何保持“乡村”的持久魅力,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实问题。本文从乡村的原生态文化和环境特色保持入手,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乡村”是一个相对于城市地域而言的概念。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紧张,身心受到极大的压力,需要放松紧张的情绪。在这样的心理因素驱动下,重返大自然,向往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必然更多地引起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向往,从而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游客的“乡村体验”。游客到乡村旅游就是暂时从都市喧嚣、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和现代社会淡薄与疏离的人际关系中逃避和解脱,与传统和自然近距离“亲密接触”,享受宁静祥和的氛围,体验和体会“怀旧”的感觉,即完成“乡村体验”。所以,吸引游客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首先要有乡村场景“真实性”,游客第一印象就是乡村;其次要有满足游客好玩、好奇和放松的文化和环境,使其进行切实的“乡村体验”。

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成为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地大致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优美的风景。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的整体,游客置身于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受,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二是别致的风俗。保持完好的农村传统习俗,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民居、宗教、仪式、歌舞、服饰等。三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民族特色系自然传承下来的,而不是像现代社会那些“做出来”的民族村、民俗村,或那些经过人为“设计”出来的景区和景点。较为完整的“异文化”知识体系,能使游客观察和了解与自己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构成,即地方的风土人情,不仅包括有乡村物质存在的外部环境,更包括乡村传统文化在内的乡村人文内涵。这种具有原生态特征的风土人情,自然就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乡村旅游原生态文化特征的体现

人们习惯把传统赋予农耕文化,乡村自然就成为了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乡村,农耕文化最具有旅游价值的是民俗文化。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其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而流传于现实生活中。它主要由物化民俗、制度民俗和精神民俗构成。物化民俗是指当地人们模式化了的物质产品和创造方式,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田园、牧场及生产交通工具等;制度民俗是当地社会组织体制和运作方式,对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具有规范性意义,如婚丧民俗、节庆民俗、礼仪民俗等;精神民俗主要是当地集体性意识形态,如道德观、伦理观、等心理习惯和语言习惯、民间文学等。

乡村旅游作为民俗文化性产品,其内容涉及民俗文化中的所有层面。一是具有物化民俗的体验性;二是制度民俗的参与性;三是精神民俗的感知性。同时,更重要的是乡村旅游本身的民俗文化属性使游客从整体上了解、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由体验“俗文化”到理解“雅文化”的牵引效应。将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底蕴,会使此类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大大提高。目前一些旅游地开展得非常红火的乡村旅游方式,都日益显示出乡村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有旅游吸引力的民俗文化产品,原始性和田园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我国特有的农耕文化生态理念的体现。现代的人们习惯把城市作为现代的标志,乡村的原始、自然的概念也就随之产生,在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理念诱导下,乡村的原始性和田园性就充当了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因而原生态文化成为乡村旅游产品的本质特性。

乡村旅游开发中原生态文化“失真性”问题

当旅游经营者将乡村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时,必然赋予了其“变异迎合性”的文化特征。这是市场导向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无奈,破坏乡村原有的文化内涵,出现文化变异。这些乡村旅游的原生态文化“失真性”问题,正在危及乡村旅游的持续魅力。

(一)乡村文化“失真性”的表现

1.文化交流中的不对称采借。文化采借大多是相对落后的社会采借发达社会的先进文化元素,而相反的情况十分少见。就广大的大众型旅游者而言,他们同当地人的接触时间短,接触的范围也十分有限。而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却是长期不断的,是持续不断前来访问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思想和文化,对乡村目的地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往往极易使旅游文化资源所在地区的本位文化产生变异,与外来的客体文化发生趋同性。若不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文化特色加以保护,文化渗透造成的传统文化变异将是无法修复的。

2.不良的“示范效应”。当旅游者来到乡村地区时,不仅仅带来了购买力,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不同的行为。旅游者的行为可能会动摇旅游地居民长期存在的基本观念,彻底改变当地的社会习惯,对乡村旅游地社会产生“示范效应”。“示范效应”常常通过当地居民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表现出来,并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从而在各方面进行盲目模仿。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乡村旅游地简单地模仿城市,因而出现了城镇化、过度商业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这使得最受游客青睐的原生态乡村风貌和野趣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

3.文化丧失本义。乡村旅游是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汇与冲撞的窗口,旅游活动本身就有“消灭文化差异”的作用。由于乡村旅游地的农民缺乏“跨文化能力”,极易出现两个结果:一是封闭保守,不善于利用现代文明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方便,使游客感到隔膜;二是文化趋同,丧失乡村文化魅力。另外,旅游活动的组织化,旅游者需要一种文化快餐,以体验当地的“异国风情”,于是产生了文化的前台表演。这种前台表演为迎合旅游者的兴趣,内容被压缩和改良,节奏也明显加快。由于一切服从于经济的原则,变成以从欣赏角度来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将可能最终导致特有传统的逐渐丧失。

(二)乡村文化“失真性”的原因

在旅游开发中,参与式乡村旅游由于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参与,符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初衷,肯定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流形式。但是,在参与式乡村旅游中,“公权”与“私权”的混杂,导致乡村旅游资源产权属性复杂。其中,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使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但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这很符合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

“公地悲剧”是经济学中的专用名词,通常被用来指理性地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个体在没有相应制度约束下,其短期行为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失。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乡村原生态文化“失真性”是典型的“公地悲剧”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乡村环境的退化、资源使用的过度,进而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的退化和潜在毁灭等问题,使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原生态特色的“乡村性”被削弱,从而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原生态文化保护策略

原生态乡村既是乡村旅游者所向往和追求的对象,也是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所提供的“商品”,它维系着乡村旅游活动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经济利益上对立的乡村旅游者和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共同旨归。营造和保持“真实性”的乡村产品和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保护机制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与可持续乡村旅游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需要政策支持、引导和适度的管理,因此必须制定规则,建立“政府主导”的机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挖掘、整理和保护当地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塑造旅游地独特的文化形象,也只有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的机制来实现。

“政府主导”机制的实现,一是通过对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估,掌握可用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传统文化资源,找到本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及核心吸引力;二是通过综合评估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围绕主要目标市场的需求,结合本地传统文化的特色,规划、设计和开发乡村旅游的辅助产品,使乡村旅游的内容不断丰富完善。

(二)旅游开发中实现市场保护

乡村旅游为传统与现代的对比提供了平台,使之在共时条件下体会传统与现代的分异。现代化城市与典型的传统农业社区,构成了乡村旅游的两个端点,串联起传统与现代的两个异质文化群,通过食、住、行、游、娱、购等具体的旅游项目,在物化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比,用现实的经历理解传统与现代的概念体系。

乡村旅游将文化建设、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现实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发展价值。因此,在乡村旅游兴起的同时,各地具有文化传统和旅游开发潜力的乡村,积极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逐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的效应是牵引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促进乡村原生态文化的保护。

(三)实行乡村文化和环境的生态保护

乡村旅游所关注的“文化生态”,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乡村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研究有关生存于民众中间,与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现象。当前,就总体而言,许多乡村旅游地吸引力的主要因素,还是乡村原生态环境中传存的乡村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神秘和独特的魅力。所以,传统文化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对乡村文化生态的保护,从根本上改变视传统文化为“封建迷信”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也要纠正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观念。在做好乡村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再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这种传统文化转变为资源,转变为优势资源。

参考文献:

乡村生态特色篇9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美丽中国”理念是党在召开十时提出来的,为城乡规划带来了明确的建设方向。在随着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共同规划作为首要任务已经被提上日程。但是,城乡的发展随着经济差距的拉大,乡村规划远远不及城市。乡村在建设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阻碍。经过多年的研究,众多的专家学者在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理念的影响下,认为应该在传统的建设理念下不断的进行创新,通过经济的增长带动乡村的整体发展,从而对乡村的环境进行完改善,实现“美丽乡村”的总体任务。

一、“美丽乡村”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

“美丽乡村”是符合乡村规划的总体发展的,其设计原理对广大的乡村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在近几年乡村加大力度通过发展经济,并结合环境建设,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逐渐迈进。对于广大乡村来说,建设“美丽乡村”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进行建设,在不断的发展改善中来完善景观规划的总目标。乡村的规划应该和当地的环境相结合,以保护乡村景观为主要目的,调整景观与经济文化的关系,从而合理的设计,共同创建一个美观舒适的美丽乡村风貌。

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一)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原则,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具有人文景观风貌的美丽乡村。

(二)尊重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原则。在乡村的设计中,乡村的原始风貌不可改变,因为乡村的民风民俗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宝藏,对乡村进行设计中要保留这些历史宝藏,能够保护人民的精神财富。这些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保护传统文化能够保证乡村具有文化内涵。

(三)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原则。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人们在生活中比较注重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对于自然环境中的树木、田地、湖泊等自然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多,这就要求在乡村的设计规划中要保护自然资源,避免出现滥砍滥伐的现象,应该最大限度的避免对乡村环境的破害,应该充分利用资源环境,通过绿化实现乡村规划,最终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一)乡村聚落性景观。乡村建筑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环境组成乡村聚落性景观,二者相结合成为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聚居地。乡村的建筑能够代表这个区域的原始风貌,体现出乡村历史价值。乡村的生活环境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活环境以及公共场所。在进行乡村规划时要保证景观能够对人民带来舒适的环境,尊重原有的村庄肌理,保持乡村的原有风貌,尊重其历史价值,在此基础上,要对建设用地的扩张进行控制,进行合理的规划。

(二)乡村生态性景观。在乡村的生态性景观包括水系、植被等,这些乡村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风貌是不能改变和破坏的,要进行保护。因此,在规划乡村时,要对水田、植被等自然风貌进行保护。植被包括原有的森林树木以及对道路进行绿化,在保护的基础上应该对其生态环境进行统一的布局,在设计中要创造合理的空间,并要合理充分利用,使得在乡村规划中能够使得人与自然相适应。其水系指的是江河水系,对其水系生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规划,创造出宜人的生态环境,建设出清澈灵动的水系特色,保证乡村的协调性。

四、“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在乡村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规划,乡村中拥有独特的青山绿水、田野小道等能够构成设计中的独有特色。

(一)尊重传统村庄肌理,构建聚落温馨格局。乡村从历史上逐渐演变过来,经过了长时间的转变发展,成为了能与自然相适应的环境。在乡村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乡村的原有风貌,使得规划出温馨自然的乡村格局,体现出良好的生活氛围,使得居住区紧密相连,能够有利于居民的生活便利,能够加强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整个生活环境其乐融融。乡村建设以乡村原有自然形态为基本肌理,保证自然不被破坏,设计合理的乡村布局,充分挖掘有利于乡村规划的景观素材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二)发扬乡村的地域特色和魅力。一个地区的特色包含了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风貌、民俗文化等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当地百姓的精神财富。在当地乡村的设计中,应该融入新鲜元素的同时还要保持原有乡村的历史风貌,最大限度的突出地域民俗色彩,要充分的运用乡村特色,使得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相适应。从而提升乡土气息,展现其文化魅力。这样对今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有利保证,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乡村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目的。

(三)构造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乡村的居住部落是由一条条街道组织起来的,街道成为了连接乡村空间的作用,这样形成了乡村特有的地理风貌。在对乡村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尺度合适的原则进行规划。能够充分的显示出道路的布局合理性,保证道路顺通便于居民的生活。另外,在乡村添加公共服务设施时,要保证不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要建设在村民经常聚集的地方。在进行乡村规划的过程中,要对尺度合理设计,形成正常舒适的乡村环境。

五、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乡村规划时要秉持着因地制宜的态度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创造美丽宜人的乡村风貌。“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具有民俗色彩的、具有一定文化涵韵的工程,这项工程能够达到美化乡村的目的,还能够最终实现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能够带动乡村的旅游业发展,提高乡村的经济,提高村民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欧阳勇锋,黄汉莉.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J].中国园林.2012(12)

乡村生态特色篇10

关键词: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必要性;意义;主要策略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就是用生态旅游的理念为指导,对乡村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目的是不断优化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使得普通农户在经济上得到更多的收益。四川因为地处长江的下游,所以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从这个层面讲,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都还有很大分歧,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来看大概可以这样来理解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那就是乡村生态旅游就是凭借乡村社区这种特殊的活动场所,依靠乡村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这种特有的旅游资源,以不断优化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使得普通农户在经济上得到更多的收益为目的而开发的旅游形式。

(二)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四川特有的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自然条件为四川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首先,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可以有效改善四川乡村生态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四川很多的乡村的地理环境位置的非常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使得农民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可以提高农民对保护地域特色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还可以在当地政府统一实施生态工程规划的指导下使农村面貌得到提升。其次,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可以使具有四川特色的乡村生态得以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开发好一个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就必须要充分运用好生态学原理及环境美学等,然后在做好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这样就不但可以能极大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也对实现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利。

最后,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可以使农民的收入持续提高,从而有效提高四川乡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因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得很多的生态资源可以持续重复利用,所以农民从中也得到了具体的实惠,为农民走致富路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比如四川省长宁县就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使全县20000多人实现了脱贫,农民收入也大幅提高,甚至在长宁县的一半以上乡镇都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了本镇的主导产业。另外,因为生态旅游的发展使得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农民都能从良好的居住环境中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再就是因为乡村生态旅游的从业人员大多是知识素质不高的农民,为了能适应自己的从业需要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对普通话、英语及电脑知识的学习,这就从根本上提升了乡村农民的文化素养。

二、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应采取的主要策略探析

四川可以利用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类型多,富有特色,很多的资源甚至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目前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一)不但要重视对乡村生态旅游硬环境的建设,而且也要重视对其软环境的建设。可以说四川是长江上游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很多的生态旅游资源都是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天然条件加快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定制乡村生态发展规划,尽力多打通重点旅游景区的内外交通环线,这样就可以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及同周边旅游景区的连接性,从而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硬环境。另外,独特神奇的自然及人文环境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依靠和重要的软环境,所以必须要对其加以重点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乡村生态旅游的繁荣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必须要走特色化之路,以便能增强吸引力。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不仅仅要开发品种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要充分利用好四川山深、林茂及原生态特别浓郁的特点发展民俗体验、探险及徒步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这样可以通过一定的差异化竞争来突出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天然朴实及绿色清新,从而有效增强旅游地的吸引魅力。

(三)四川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必须依靠和发动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农民充分参与,要让农民成为建设和服务的主体。为此,首先要给当地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以便调到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其次就是要想办法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保护参与农民的利益。最后就是要不断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对其进行科学健康的引导,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质。

(四)四川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原则。四川具有丰富的天然及人文环境,所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固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原则。要坚决避免过度使用或浪费公共资源,要切实保护好乡村原有的有限的不能再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对于重点文物及民俗文化要特别保护。在具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中,只有这样严格遵循可持续原则才能确保四川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更加健康持续。

参考文献:

[1]蔡军,阮娟,陈其兵,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以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生态旅游规划为例,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3期

[2]诸丹,唐建兵,四川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