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社会效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5:02

医疗社会效益篇1

【关键词】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竞争机制;社会效益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正在深化改革,医院要融入市场经济体制,医院内部要引入竞争机制,在市场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中,以往的医患关系有了新的概念上的设定――服务/产品的供求者。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站在“市场服务”的角度为自己“被服务者”的身份进行定位,开始接受“治疗是一种医疗工作者为自己提供的服务”的观念。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优化建议以及改善措施就要做到立足于患者,从患者角度出发才能做到真正有效。

1制订详尽的服务规范,加大审核力度

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应制定健全详尽的各种制度和规范,医院应该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以及岗位技术要求,贯穿于医疗质量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管理诸环节中,最重要的这些制度和规范都应该并且必须成为绝大多数医务卫生工作者行为准则。要注意的是制度和法规等的监督考核工作,应该切实将制度的遵守以及完成情况包括进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考核标准中。

2以人为本设立人性化服务内容

在任何服务行业,客户的管理工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服务意识的建立,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对服务对象的信息以及资料的了解与处理。建立完善的患者资料档案,是优化服务质量的前提。患者同时也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心态都是相近的,当其了解到医生对自己的情况、信息都有一定的了解并受到重视时,同样会增加对医师、医院的信任感。最重要的是要有视病人如亲人的医德感情。医德感情是指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不幸和痛苦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同情和关怀,它包括事业心、责任感,如做好抢救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具有医德感情。所以医疗机构内部机制优化可以考虑设立定期的人性化服务内容,例如建立患者跟踪回访档案、定期举办医疗服务公益性活动,免费专家咨询,让患者可以接收到医疗服务机构确实在为自己服务的感觉。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打造自身品牌。

3增强服务质量意识

对于服务质量管理的改善,归根结底最为重要的就是从根本上树立全院职工的服务意识,这是管理者制定服务方案、工作者执行服务内容的前提,增强服务意识对于服务质量管理方案能否顺利、有效地付诸实施是至关重要的。医疗服务质量意识是每个职工对待服务质量问题和服务质量管理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的总称,是反映医院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侧面,加强服务质量意识就是要通过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克服轻视服务或抵制服务质量管理的心态和行为。正确的服务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需要长期教育并在良好的环境中和科学实践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如医院的门诊部。门诊是窗口,是病人最容易发泄不满的地方,同时又是要害部门,要求工作人员素质高、涵养好、心理承受能力强,应变灵活,既能为临床用药,化验作各项解释工作,同时还能为临床收集各种意见。在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将病人放在第一位,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

4注意舒缓医务人员的压力

分析医务人员的不良行为,大多是因为各种难于承受压力下产生的不良心态所致。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主要有二个方面:第一是社会压力,如某些负面的媒体报道使社会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危机也会给医务人员造成压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第二是医疗风险压力。医疗风险是医疗行业不可回避的矛盾,而且伴随整个医疗过程,即使社会进步,医疗科技发展,也不能根本消除医疗风险的发生。因为伴随着医学的进步,病菌、病种也在不断地变异和衍生,个体对疾病、治疗方法、药物的反应不同均可产生医疗风险。医务人员一方面要面对这些随时产生的风险,一方面要面对患者过高的期盼,也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不良心态。化解这方面的压力,一要靠建立完善的风险化解保障机制,而与患者沟通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这需要医务人员善于进行人际关系的沟通,有宽容乐观的心境,同时,也需要医者在任何时候不要把“不顺利”、“不愉快”带到工作中来,而要在工作中去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愉快。这就要求医院建设成温暖的职工之家,做到职工心声有人听,职工问题有人管,职工实事有人办,职工困难有人帮,职工权益有人护,医务人员在前方为病人服务,工会有后方为职工解忧,使职工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构筑起对医院的信任感和依赖感,让职工们感受到自己正处在一种积极的、有发展愿景的氛围之中,给职工提供一个快乐并工作着的舞台。

5辅设施方面的改善

医疗社会效益篇2

【关键词】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路径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但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市场化倾向,医院的趋利行为日益严重,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公益性正在逐渐弱化。这既损害了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形象,也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的现状出发,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其现实根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的路径选择。

一、公益性弱化: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着手公立医院的改革。虽然在医疗服务的供给、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医院逐渐从社会保障的公益事业主体演变为谋取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主体,社会公益性目标正在逐步弱化。主要表现在:

1.社会服务职能逐渐弱化,趋利行为凸显。公立医院是政府投资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旨在满足全体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及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服务。当前,随着我国卫生医疗体制的改革,一方面扩大了公立医院的自主经营权,医院在服务供给上更多地考虑提供有利可图的治疗服务,各种盲目检查、过度用药行为层出不穷,医疗费用不断攀升,导致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职能逐渐丧失;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财政补助大幅削减,公立医院在面临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推向市场,这进一步助长了公立医院的营利冲动,使其价值取向逐步背离了社会公益性目标。

2.医疗费用大幅增长,居民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加重。在市场化取向下,公立医院的经营机制严重扭曲,各种诱导需求普遍存在,直接导致了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据统计,从1998~2010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从3678.92亿元增长到14534.8亿元,人均医疗费用从282.99元增长到1480.1元,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个人医疗费用的支出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从1998~2010年,个人支出比例从35.7%上升到57.7%,远远超出了发达国家27%的比例范围。这种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远远超出了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加重了居民医疗负担,使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更加突出。这也是公立医院社会公益性目标逐渐弱化的重要表现。

3.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差。由于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和投入差距较大,直接导致了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下降。从医疗资源的配置来看,高精尖技术、优秀医护人员和高新医疗设备等优质医疗资源大量向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尤其是大城市和大医院;而基层的医疗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难以向服务人群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城乡人口获得公益性医疗服务机会不平等。资料显示,我国80%的农村和城镇人口只能享受20%的医疗卫生资源,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难以体现。

二、公益性弱化的根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是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企业管理理论,它强调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实际上也是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延伸,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着政府的社会福利责任,其主要目标是实现与医疗卫生相关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其价值取向是满足所有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而非医院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这博弈中,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最大化实际上取决于政府、公立医院、保险机构、患者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由此,本文认为公立医院的弱化不仅仅是公立医院单方面的原因,而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责任虚化是导致公立医院社会公益性弱化的主要根源。政府作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主体,肩负着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的责任,但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着政府责任的严重缺失现象。这种责任的缺失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从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来看,财政补助占公立医院收入的比重长期徘徊在10%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公立医院发展需要,因此,公立医院在经营上不可避免地具有趋利性。(2)政策制定不合理。由于公立医院与政府部门存在着利益相关,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往往习惯倾斜于公立医院,从而使得公立医院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为医院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制度空间。(3)监管力度不够。目前,公立医院的监管存在着多头管理和改革不配套问题,加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实际上政府对公立医院监管是缺乏有效性,存在缺位和失位。这也为公立医疗机构谋求自身利益创造了机会。

2.从医院自身来看,内在结构和激励机制的扭曲是社会公益性弱化的直接根源。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是试图通过调整价格机制来提高公立医院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但其带来的后果却是严重扭曲了公立医院的内在结构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公立医院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管办合一,权力过度集中,自身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经营成本过高,缺少强化公益性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缺乏竞争环境,使医院和医生的各种过度服务、诱导需求等道德风险行为变得越来越普遍,使得医疗费用的居高不下。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即使是取消了药品加成可能也很难控制诱导需求的增加和药品价格的虚高,社会公益性职能不断弱化。

3.从保险机构来看,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也是导致社会公益性弱化的重要根源。公立医院社会公益性缺失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医疗费用不断攀升,严重影响到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保障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同时利用规模优势形成强大的第三方谈判力量,以此来影响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提供者降低医疗费用,从而保护参保者利益。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无论在公平可及性还是在第三方谈判能力方面都严重不足。首先,覆盖范围较窄,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全民医保相距较远,医疗保障的集体谈判能力受到较大限制。其次,制度安排仍不合理,现行医疗保障制度费用控制的重点是患者,而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则没有或很少进行控制。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而言,医疗保障更多地是起到医疗费用的支付作用,而缺乏与其进行谈判的能力。这种制度安排往往会助长医疗服务机构过度医疗、高价收费等行为的发生,从而导致公立医院社会公益性目标丧失。

三、公益性弱化的对策:回归路径的选择

1.强化政府责任,完善政府的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公立医院是政府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而设置的机构,其实质是政府功能的延伸。但公立医院本身并不足以构成公益性的主体,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要依靠政府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保障措施来实现。因此,公立医院改革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定科学的规划、积极的融资、合理的评估、正确的监管,促使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政府的定位。政府在公立医院改革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立法手段,规范公立医院的管理,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公立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水平,降低医疗成本。(2)加大政府的投入。随着新医改方案中药品加成政策的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主要是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来实现。这就要求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努力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充分保证医院社会公益性的实现。(3)加强政府的监管。政府应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完善医疗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监测网络。

2.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公立医院在社会公益性的利益相关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实现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首先必须积极探索和改革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和完善组织决策机制与治理机制。“新医改”方案明确要求,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和所有者在执行、决策、监督过程中要互相制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实现监督权、经营权和财产所有权要分开,最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责任机制、竞争机制和充满活力的经营机制,使公立医院能够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能够自主经营,创造出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新价值。其次,要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淡化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深化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全行业管理,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

3.建立健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党的十七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可见,社会医疗保障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疾病风险,进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还必须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这就要求:一是确保基本医疗卫生保险制度覆盖所有城镇人口,做到应保尽保,降低医疗保险的缴费水平和支付门槛;二是在农村加快建立新农合制度,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参合农民的实际补偿率;三是建立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对低保家庭、五保户、残疾人等困难弱势群体给予经济救助,使其能平等地享受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四是加快制度建设步伐,探索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有效结合,建立完善的第三方付费机制,促使公立医院社会公益性职能的履行。同时,医疗保险部门也要积极维护参保者的利益,提高第三方谈判能力,对公益医疗服务的价格、方式、质量进行磋商,对公共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进行监督,以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

参考文献

[1]徐义海.我国公立医院社会公益性缺失的根源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2(2):7~9

[2]贾鑫.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体现方式和实现机制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

[3]余莉莉,熊季霞.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分析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的原因[J].中国医药导报.2012(4):181

医疗社会效益篇3

关键词:公立医院公益性

StudyonthepublicwelfareofChinesepublichospitals

tangmengsha,wangGuoping,Huhong,QinFendui(Departmentofhumanityandmanagement,wannanmedicalCollege,wuhu241002,China)

abstract:therealizationofthepublicwelfareofpublichospitalsisthekeyanddifficultpointinthereformofChina’smedicalandhealthsystem,however,theconnotationofthepublicwelfareofpublichospitalsisstillnotclear.thispaperhassummarizedtheconceptandrequirementsofthepublicwelfareofpublichospitalsthroughthestudyofrelevantliteratures.

Keywords:publichospitalspublicwelfare

公立医院要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坚持公益性质是其必须遵循的宗旨。随着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呼唤着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然而,关于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却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公立医院公益性实施和评价的文献资料,尝试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及其外延进行界定,进而开展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的各项研究工作。

一、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

为了明确医疗卫生体系中公益性的内涵,首先需要对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进行确认。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公立医院属于非营利性医院,非营利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我们国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要为老百姓提供各项所需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保健服务,一级、二级公立医院主要提供快捷、方便的基本卫生服务,而三级公立医院特别是一些大型综合型的公立医院更多的是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和科研教学工作。与此同时,无论何种级别的公立医院都有承担公益性的义务和责任,由于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拥有更多的卫生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所以其公益性涉及的范围更广、要求也更加严格。我国前任卫生部部长陈竺说过,我国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的性质,在医院扩大提升、寻求创收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公立医院产生的社会效益,并且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社会效益放在医院发展的首要位置上。

二、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界定

公益泛指公众的公共利益或使公众共同受益。“公益”一词最早于19世纪末从日本引进,当时日本人用这两个字翻译西方的publicwelfare(公共福利),后来为我国所沿用。在现代汉语中,公益的含义更接近于公共物品(publicgoods)。所谓的公共物品是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被所有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物品或者设施,比如说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或者义务教育。在现代英语中,公益性多被翻译为“publicwelfare”、“publicinterest”等词。吴敬琏对公益性的内涵做如下的概括:第一是“非营利性”;第二是“以促进公众福利为宗旨”。值得注意的是,公益和慈善是有区别的,做公益不是做慈善。慈善是个人行为,公益是社会现象;慈善是指仁慈善良,公益性是指为社会公众谋取利益,而不是为个人或机构谋取利益。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两种利益是一致的,公益性的本质就是在公平的前提下追求公共利益有效率地最大化。公益事业所体现出的公益性质特点主要有:社会性、福利性、共享性、无形性。见表1。

国外学者在进行医院公益性的研究时,主要考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适宜性、公平性以及建立医疗卫生服务安全网等方面。Brown认为只有政府提供的才是公益的,而市场所提供的则不具有公益性。

在国内,大多数学者对公立医院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包含: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适宜性和效率,但这种认知只在学术界流传,没有得到普通大众的广泛认可。

李玲认为,公立医院的行为和目标高度体现了政府的意志,在施行普通医疗机构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还要体现公益性。例如:承担政策性职能、提供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医疗服务的效率等方面。于莉莉等人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在医院得到政府财政补助的基础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表现形式为医疗服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郑瑞呢等认为,公立医院公益性是在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增进个体健康和公共健康的社会效益属性,提供的服务产品包括:公共(准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和个人卫生服务产品。张明月进一步挖掘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深度,从一般的社会组织、一般公共事业机构和医疗机构三个层次来阐述公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发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和外延涉及的理论和实践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有对公立医院属性的认识,还包括了对公益性的界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都会有不同的解释。本文从卫生政策研究的角度出发定义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和外延:公立医院在政府财政投入的保障基础之上,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可及的和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群健康需求的性质。

三、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具体要求

公立医院是我国政府为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而举办的医疗服务型组织,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公立医院是一个经营型组织,那么它便具有经营型组织共同的特点,需要遵循一般企业管理的经营理念和规章制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获取市场资源并优化配置资源,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的责任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创办公立医院,并给予公立医院政策、经济等形式的补偿,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平性、可及性和适宜性。因此,衡量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产出,应该兼顾这两个方面,前者是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可持续的根本保障,后者是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质量要求和效率要求

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是其发展和壮大的根本,脱离医疗质量来谈医院的发展就是空谈;同时医疗质量的水平也反映了医疗机构公益性的程度,具体来讲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医疗服务设施。医院设施的设计和构建是否考虑到了老百姓的需求,体现了其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一家医疗机构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断扩张,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效益,使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第二,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医院的医疗技术是医院生存的核心,作为公立医院,大力发展业务技术,就是在提高它的核心竞争力。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医疗技术当中去,解决更多患者的病痛,可以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第三,医疗服务的艺术。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服务型行业,患者就是“顾客”,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和医院工作者应当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救死扶伤,提升医患沟通的水平。在现实生活中,医院和医务人员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往往较为关注医疗服务的技术方面,如患者疾病的转归、各类疾病的治疗标准等;患者则更重视医疗服务中的人际关系,如良好的就医环境、良好的服务态度等。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甚至不足的,但是在各级医院中依然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一问题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想使我国的医疗服务得到快速发展,那么必须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也就是利用现有的卫生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效率。所以,我们在考虑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的时候,就要对其医疗服务效率进行评价。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患者利益为中心,在提高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医疗费用,如缩短住院天数、提高床位使用率、提升医院信誉度,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有效增加医疗业务量,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二)公平性、适宜性和可及性要求

医疗公平是指每个人都能公正和平等地获得可利用的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的适宜性主要是指根据需要和循证医学原则提供服务和干预,避免过度医疗。

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一般来说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空间上的可及性和服务价格的可及性。空间上的可及性,主要是指地理位置即从患者所在的位置到医疗机构的距离,就诊距离太远会造成患者就医的不方便从而延误病情。要想合理布置公立医院在城市的分布,不仅需要政府卫生部门的合理规划,特别是针对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带来新老城区变迁的问题,而且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医疗服务价格的可及性,主要是指公立医院应为老百姓提供能够负担得起的基本医疗服务,对困难人群提供廉价或者免费的医疗项目,这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体现。病有所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让普通人群能够在公立医院看得起病,对医院收费的标准必须有严格的管控;面对一些低收入人群,公立医院不同于其他类型医院的重要表现就是要对此类患者承担“托底”,这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要求,也是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精神所在。

总之,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各项要求正是其内涵外延所在,界定公立医院公益性这一性质,将为我们对各级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的制定和探讨奠定基础,从而了解公立医院履行公益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准公益性实现的路径,及时纠正偏差,为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提供依据、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明安,陆文婷,柯双凤.公立医院公益性与运行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3(2):46-50.

[2]赵明,马进.公立医院公益性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6):737-740.

[3]董云萍.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2010.

[4]谷茜,梁斐,胡献之.浅析公益性报告在医院公益性评价中的作用和方式[J].中国卫生资源,2012,15(4):19.

[5]郑瑞呢,周绿林,王森.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1):8-10.

[6]吴敬琏.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4):13-20.

[7]崔爽,杨九龙,李中帅等.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研究――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2):57-61.

医疗社会效益篇4

【关键词】大型医用设备,效益,预测

【中图分类号】R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53―01

医院设备管理是整个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又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点,对大型医用设备的效益进行跟踪分析,对医院合理利用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1-2],为了跟踪并分析我院大型医用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回顾性总结了本院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进行跟踪与分析的大型医用设备来自于我院近期采购的Ct机,X线影像学设备和超声设备。Ct机为SaVant-120KVa,总投资5300792元;X线机为普朗医疗-pLD5000,总投资为1500283元;彩超为西门子X300,总投资为2211606元。

1.2方法

设备的使用效益分析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医疗效益,社会效益分析与经济效益分析。

1.2.1社会效益

包括广告宣传、信息传递、病员来源、为病人提供方便;进一步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医院的社会影响力,保持某一领域技术领先、带动相关科室技术进步、提高单位整体服务水平等。

1.2.2医疗效益

包括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提高诊疗治疗效果;

1.2.3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两种为:一是投资回收期法。二是投资回收率法。

1.3对大型设备的使用分析方法

每个月的十号之前统计各科室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通知进行记录,记录内容重点包括:上个月该医疗设备的总收入、该设备使用频次和医疗设备的维修情况。最后针对各医疗器械设备的效益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可了解到收入与支出的比例在一定范围时,其月利润达最大值。

2结果

2.1设备使用情况结表(时间以月未单位):

2.2设备效益分析结果(时间以月为单位)

3讨论

我院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使用效益分析,剖析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我院近几年购置的大型设备给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对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就是如何使这些大型医疗设备发挥更好的效能,降低运行成本,使医疗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适合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根据设备管理要求,我院逐步实施大型医疗设备综合效益动态分析管理这一措施:实施目的跟上医院改革的步伐,转变观念,切实落实各尽所能的岗位责任制,是落实这一措施的根本保证。实施设备管理的新理念,求得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机制,使其达到几个方面的共同提高。一是调动各临床医技科室的医疗设备使用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发挥其应有的医学作用。二是医疗设备管理的工作方向和首要任务可概括为:搞好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从有限卫生资源的运用分布角度,我们强调“合理购置”。从资源的投入产出角度,强调“有效利用”。转变医疗设备管理模式,改变过去那种“供应、记帐、修理”的静态管理方式为现在的“论证、供应、管理、维修、分析”的循环动态方式,提高医疗设备价值[4]。

医院中的医疗设备是保证医院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要条件,因此,对医疗设备的费用进行分析使卫生系统经济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就成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管理工作质量的水平能够直接对经济效益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占医院总固定资产的一般左右,但是由医疗器械产生的经济效益却是医院总经济效益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对每台大型医疗设备制定经济指标和月纯收入基数,并对完成程度进行相应的奖励,可以最大限度使大型设备的功能得到发挥,同时收回投资成本,完成利益目标,另外,只有通过对各种大型医疗器械设备使用率相关数据的完整统计,才能时刻掌握设备的运转情况,从而为是否增大设备的投资总量提供事实依据。

参考文献:

[1]汪君,李清华,余浩杰等.大型医疗设备带给医院经济效益的循证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8):91-92,115.

[2]李世俊,张楠,解迎刚等.关于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系统的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2):17-20.

医疗社会效益篇5

【关键词】经济管理;经济效益;管理方案

为了更好的帮助医院发展,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就要利用经济学知识对医院的经济做好科学管理工作,并且要结合医院实际运营情况做好经济管理方案分析和研讨,并对医院效益进行分析,可以提升医疗水平降低医院医疗成本,进而保障病人的权利。

一、医院经济管理方案的发展和不足

1.医院经济管理方案中优势发展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医院经济管理,经济管理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营的基本,科学的医院经济管理能够帮助医院健康发展。为了提升医院的竞争实力,就需要对医院经济管理制定科学的方案,结合医院实际运营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际情况,帮助研究经济管理中成本效益,这种方法有很大的优势特点。科学高效的医院经济管理方案不仅帮助医院节约实际运营投资成本,还能降资金用在医院的器械医疗中,提升医院器械精密性和高科技性,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让整个医院从基础医疗设施到专业医护工作人员都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保障了医院在医疗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2.医院经济管理方案中不足之处

虽然在我国医院的医疗体系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但是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还需要医院管理人员足够重视,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让医院运营更加的公平和经济,为了让医院更多的为人们做出贡献,就需要医院对其服务进行提升,对医院经济管理方案进行改革,不但能够节约医院运营成本,将经济转换为病人消费者的权益,更能够帮助医院更好的运营。但是医院实际运营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医院还存在很大的不公平不平衡性,不能够很好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医院的运营也不是很经济,因此在医院经济管理方案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医院效益方法探讨

1.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医院效益的重要性

成本效益是医院经济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维持医院效益的基础保障,为了提升医院经济效益,就要从医院经济管理中成本效益分析入手,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和医院实际运营的医疗项目相结合,并且对医院运营的全部成本进行估价,这种经济决策型的经济管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上节约医院成本,让医院以最小的投资成本达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将成本效益分析法应用到医院的经济管理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院理疗器械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法有三种,主要能够提升医院运营中整体效率节约资金成本的投入,然后帮助医院提升医疗活动和医护人员工作的经济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法方便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对医院各科室实际的运营情况进行整体把握,进而控制整个医院的运营。在医院经济管理中通过应用成本经济效益分析法帮助医院经济管理人员同时对医院内部所有运营项目进行成本估算,并且对医院的各项指标和数据记录有全面彻底的掌握和了解,还能够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医院在社会整个医疗体系中的竞争力。更有效的帮助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成本分析法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时要结合医院的实际运营情况,然后才能制定明确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的针对性更强,更方便对医院的经济管理现状的改变,为医院能够长久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医院效益改善方法

为了对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有更好的把握,就需要通过财务管理手段对医院的成本投入进行高效控制,财务管理是对医院整个运营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统一的分析和总结,为医院更好医疗保障提供了信息数据基础,这是帮助医院提升经济效益非常关键的方法。为了更好的实现医院的经济管理,就需要对医院经济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强化工作,如果将医院的各项经济成本和经济资源都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就能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通过宏观的调控方法对医院进行经济管理,能够帮助医院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节约经济成本,进而帮助提升医院效益。这种让医院成本得到高效控制和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很好的帮助了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的进行。科学有效的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帮助医院向更好的方向长久发展,成本效益法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帮助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更能够提升医院整个医疗队伍的工作效率和职业道德精神,让整个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深刻意识到成本节约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够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进而帮助医院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院成本投入,帮助医院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稳固了医院在社会医疗体系中地位。成本效益分析法和科学的财务管理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为了完善医院经济管理方案,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优势。

三、结语

医院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机构,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下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就需要不断的改进我国社会整个医疗机构体系的医疗质量,对医院进行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方法则很好的帮助了提升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帮助医院提升了医疗水平,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科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很好的帮助医院全面的实现了高效经济管理,为医院更多的为社会服务提供了基础,只有通过对医院实际运营情况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帮助医院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桂华.关于医院经济管理方案的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0).

医疗社会效益篇6

一、医疗保险领域中“道德风险”的经济学分析

如果说由于人口结构、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的改变所导致的医疗需求的增长都是合理的话,在医疗领域中还存在一种非理性的医疗服务供给行为和消费行为,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moralhazard)亦称“败德行为”,一般指一种无形的人为损害或危险。它亦可定义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近年来,这个术语已经引伸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诸多领域,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它已与道德本身没有多大关系,泛指市场交易中的一方难以观测或监督另一方的行动而导致的风险。

道德风险来自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按照威廉姆逊的定义,机会主义倾向指人们借助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机会主义行为有“事前”的与“事后”的之分。事前的机会主义被称为“逆向选择”,即在达成契约前,一方利用信息优势诱使另一方签订不利的契约。事后的机会主义被称为道德风险,也可称为“败德行为”。机会主义倾向强调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是强烈而又复杂的,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包括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按个人目标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扭曲,如说谎、欺骗、违背对未来行动的承诺等。机会主义倾向以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交易者不可能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了如指掌,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有利信息条件下的交易者就有可能发生败德行为,而这种风险在交易之前又难以知晓,从而无法规避,并由此造成一方的损失。机会主义倾向实际上是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的补充。

从本质上说,道德风险属于经济环境中的外生不确定性。或者说它是经济外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存在,破坏了市场均衡或导致市场均衡的低效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思·阿罗的下述见解是发人深省的:“一个成功的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就是委托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信赖关系足以强烈到这样的地步,以致于即使行骗是理性的行为,人也不会施行欺诈。……缺乏这种信任是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社会保障领域中存在着广泛的道德风险,其中,道德风险发生频率最高、分布最广、造成损失最大、又最难以有效规避的当属医疗保险(这与医疗行业的特点有关)。它导致了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即医疗服务带来的边际收益低于其边际成本,使医疗保险费用脱离它所提供的医疗保障水平而不受约束地节节攀高,社会有关方面将承担巨额的与所维持的健康水平不相称的医疗费用,占用了本可以用于其他方面的稀缺资源,使这种医疗保障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由此引起的财政赤字,不仅会引发宏观经济运行波动,还将反过来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要么提高医疗保险费率,要么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险水平。这种格局要么使最需要得到救助的人群更加承担不起医疗费用而被迫退出医疗保险,要么得不到应有服务水平医疗,造成既无效率又无平等的严重后果。以我国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医疗保险领域中道德风险为例,算效率账:实感性判断,药品浪费1/3左右。开支庞大的企业的劳保医疗费往往在挤占了全部福利基金后,继续挤占生产发展基金,甚至挤占流动资金,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波动中始终保持一个稳定上升趋势,成为导致各级财政拮据的重要原因之一。算公平账:现行医疗保险像“唐僧肉”,谁都想要吃一块,部分职工乃至产生“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不糟蹋白不糟蹋”的心态,腐蚀了一大批“豪华型”医疗保险消费者的灵魂,也为部分医院和药品生产经销单位的和不正当经营留下可乘之机。在医疗保险待遇的享受方面,农民与职工之间的强烈反差,“特诊”患者与普通患者之间享受待遇的过份悬殊,也使社会付出了相当的政治成本。

二、建立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的路径选择

从客观上讲,医疗保险是一种承保赔付额巨大而事发频率高及保险费极难计量的高风险险种。医患双方的道德风险已使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业举步维艰,人不敷出。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在市场诸体系尚未完善的背景下引入的,目前正处在初创之际。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因信息问题,医疗保险市场本来就是一个各类风险容易集中出现的特殊市场,它与目前过渡时期的特殊社会群体特征和制度、市场背景相结合,它又衍生出了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表现形式。如在公费医疗中,由于预算约束软化,使医疗支出与个人负担的不相关,导致了人情药、大处方、小病大治等五花八门的浪费和欺骗现象。而医疗市场中的合谋、垄断及策略更是一个积弊已久的问题。人们自然应该抨击并谴责蔓延于医疗保险领域内的“败德”行为,或通过意识形态等说服教育工作使这类行为败德减少,但是,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对许多入无效,或者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才暂时有效,总体上看是成本大收益小。因比,治理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从制度上寻找原因,否则,势必会继续将个人的理引入歧途,并且会使道德风险蔓延之势愈演愈烈。因为根据“劣币驱逐良币”定律,只要“奉公守法”与“损公肥私”等价,前者得不到鼓励,后者得不到约束和惩罚,那么,久而久之,前者就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向后者看齐,而不会是后者向前者看齐。当这类“败德”行为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时,便成了一种暗含的规矩,从而个人受惩罚的可能性更小。故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在于制度的约束和监督。

(一)正确界定社会医疗保险领域参与各方的责、权、利关系

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早在十年前已开始。改革的目标是:所有公民享有均等的最低医疗机会;宏观经济效益:医疗费不能超过国家资源的一定合理比例;微观经济效益:提供的服务必须在低成本基础上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使受保人满意。各类改革均以提高效率为核心,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增加受保人选择的自由度。世界各国在社会医疗保险领域遏制道德风险的制度性措施,建立在正确界定社会医疗保险领域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

医疗保险领域涉及到复杂的参与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参与人是医院、药品商、被保险的患者和保险方。而当今世界社会医疗保险系统构成的基本形成是由保险方、被保险方、医疗服务供方(含药品商)和政府组成的立体的三角四方关系。其中,保险方、被保险方和医疗服务供方具有费用的支付关系,在此支付系统中,引入政府的于预调控。换言之,当政府以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介入到这一系统之中,就成为所谓的社会医疗保险。政府实际上居于医疗保险领域三方关系之上的领导地位。当考虑到各方内部的合谋、勾结及合作关系,我们引入策略性联盟弈概念,它是内部结合成的分联盟作为参与人进行博弈,那么,参与人数扩大为个。例如,医生与患者合谋与委托人博弈,医生与药品商勾结同患者或机构博弈。正像目前所说的,药品经营商与医院之间的吃“回扣”,患者的“人情药”、“大处方”,消费者与医院合谋等现象都是联盟博弈的具体体现。因此,在研究医疗保险时,必须正式地把这类现象纳入分析范围。国家应制定医疗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医疗保险机构、投保单位、受保人和医疗单位在医疗保险方面的责任、权利、义务及相应的利益。

(1)在政府和社会医疗保险享受者的关系上。政府作为公众利益的保护者,对社会医疗保险这项具有部分福利性质的事业自然责无旁贷,具有为公民提供部分医疗保健费用的义务。然而,问题在于政府的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其责任和义务以什么样的方式体现或提供。从中国的国情和国外的经验来看,政府除了提供少部分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外,只对社会医疗保险财务负有最后的(而不是完全的)责任,或者说,政府应扮演“最后出台的角色”。即在以企业和个人为主负担社会医疗保险费的基础上,其收不抵支部分由财政补贴。

(2)政府与医院的关系上,政府应把医院作为一种微利或低利的经营性企业来办,取消对其拨款和补贴,让其自负盈亏,二者之间形成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一措施可以降低医疗单位的垄断性,使其在同行业竞争中降低费用,提高服务质量。为此,必须强化医院的质量与收费管理,在现有医疗单位中进行承担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资格审定和考核制度,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和各种控制措施。

(3)医院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之间应是一种商业契约关系,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可以自办医院,也可以同医院签订有关合同,委托其为社会医疗保险享受者提供服务。二者之间要通过契约的方式来明确被定为社会医疗保险合同医院的责任,如医疗服务范围、项目、质量要求、收费标准、付费方式以及合同期限等。医院应按照社会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在就诊、转诊、转院、检查、治疗、收费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单位节省医疗成本的办法应给予及时指导,包括住院费、住院时间、诊断性检查的使用、开药等方面,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作法,逐步规范化。

(4)医院与社会医疗保险享受者之间,则完全是缴付费用和提供服务的等价交换关系。

(5)国家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的关系上,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属于国家事业机关,具有非盈利性质,其工作人员亦为国家公职人员。该机构及其下设机构,负责收取医疗保险金,代替社会医疗保险享受者支付有关医疗费用及处理有关事宜。

在各方利益关系明确界定之后,各方的职责、义务也就划分得清清楚楚。

(二)遏制道德风险的路径选择

1.保险方与被保险方通过签订不完全保险合同,追求次优的经济效率

如前所述,在道德风险充斥的状态下,医院(医生)对有关社会医疗保险的服务呈低效率状态。该结论同时说明,全面保险的最优性将不再有效。社会为了使医疗资源更好地分配给社会医疗保险计划涉及到的社会成员,往往不得不对医疗服务实施某种形式的定量配给,毫无疑问,这种定量配给会使一些人得到超出资源配置效率水平要求的消费量,而另一些人则得到小于资源配置效率水平要求的医疗消费量。面对这种两难境况,人们经常选择不完全合同的方式摆脱困境,并由此导致次优合同的产生。也就是说,在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建立医疗合同时,委托人通过设计出一套信息激励机制,使被保险人在总体利益上与保险人的利益相协调。这套信息激励机制虽然不能使委托人和人的总体效用达到最优,但是却有可能使之达到次优。例如,医疗保险机构针对医疗消费方面的非对称信息及“隐蔽行动”等不利情况,将完全保险改变为某种形式的不完全保险。在不完全合同条件下,人承担了委托人的一部分风险。医疗费用的共同保险(Co-insurance)制的实质就是实行风险分担,使那些因享受医疗保险而过度消费医疗资源的人更愿意节省医疗开支,从而使不完全保险合同的效用接近于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最优保险合同效用。换言之,使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能够产生次优的经济效率,并最终接近于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最优效率状态。

(1)扩大拒保范围,将那些道德风险发生频率较高的险种排除在社会医疗保险承保项目的范围之外。如,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一直将镶牙排除在承保的项目范围外,拒绝为滋补药品承担保险义务等,有些国家实行保大病不保小病的措施均属此列。事实上,许多治疗性、康复性和维持性的医疗保健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双重特性。有的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疗效好,有的则不然。这需要有固定的机构和程序(而不是依靠市场机制)来经常对上述服务项目进行评审,以决定如何治疗和支付。包括承借的哪些疾病的医疗和哪些医疗手段是属于人人都应有权享受的范畴;哪些疾病医疗仅对患者个人有益,或者其费用极高,或者疗效极小,因此主要应由患者自己负担费用;对已患这类疾病而又愿意保护自己的人如何提供风险分担办法;对哪些医疗服务应当或不应当支付费用,用哪些来源的资金来支付等问题上,应在不断地听取专家和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再作出决定。

(2)对那些费用开支过高或道德风险规避难度高的医疗项目制定一个年度承保上限,以避免形成医疗费开支上面的“黑洞”。这里涉及一个“外部效应问题”,社会医疗保险开支中有许多是由于行业和个人的高危行为而引起。例如,有些行业的生产工艺中存在慢蚀工人健康的因素,但是又达不到职业病标准;有些个人过度抽烟、酗酒,近亲结婚并繁殖后代等。这些个人或行业的高危行为将导致未来沉重的卫生保健负担和经济损失,因而需要受到管制或纳税,以保护公众未来的福利。

(3)实行医疗费用的共同保险,即社会医疗保险的享受者在每次就医时必须承担部分医疗费用。这种措施也称为成本分担制。如美国有的医疗保险机构规定,按就医时序每季度有25美元的初始医疗费用不予受理,25美元以上的部分只受理80%。社会医疗保险普及程度高是实行成本分担制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杜绝一人公费医疗(尽管个人承担一部分费用),全家跟着吃药的现象。这也是近年来中国许多企事业单位虽相继实行医疗费用成本的分担制,但对医药品消费者来说,其边际效用仍然高于边际成本,所以效果不尽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

(4)用适当的方式把预防同治疗结合起来。就所有可预防的疾病来说,一级预防的费用可能比所有其他手段的费用都要低。一级预防必须尽早开始并持续进行,否则将失去效益,或是见效的时间要慢得多。这种预防工作必须视为公共品或公益品,并主要地和持久地由政府提供经费,否则最终会失败。

2.强化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制约和调控

社会医疗保险领域中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使其存在一定的“市场失效”,根源在于医疗费用的多少与医疗服务供给方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简单地通过强化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制约关系来规避医疗保险领域中的道德风险,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甚至是南辕北辙。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把医疗服务供给方的行为纳入到保险方的控制范围之内。

(1)弱化医疗机构提高自身效用与医疗服务供给量的正相关关系。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效用与医疗服务的供给量成正相关关系,医疗服务供给量越多医疗服务机构的效用越高,这是刺激医疗服务供给过度的主要原因。要控制医疗费用,就必须切断医疗机构的效用与医疗服务供给量之间的联系的纽带。①实施医、药的经营分离。药品具有救死扶伤功能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医患双方的信息偏在使得患者自行选择的余地极小,医疗机构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必然会增加医药的供给量,经营高价药品,获取商业利润。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将药品经营从医疗机构中分离出去,实行外部化经营管理。这里有两种选择:一是实行医院开处方,药店售药,职工直接购药的制度;二是不断提高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将药品经营内部化。②对医疗设备和器械检查过度的供给采取限制性措施。其一,对投资规模大且利用率低的大型医疗设备和器械,推行主要医疗设备、器械的医院共享制,防止医院滥购高新技术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而提供高价的强迫检查,其二,对医疗服务机构实行医疗设备和器械的“误用”赔付制,参照世界和全国某类设备和器械检查的显阳率分别制定“误用”赔付标准。例如,当器械检查的显阳率为仅30%、甚至10%时,应认定为“误诊”,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有权拒绝付款,拒付部分的费用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医务人员承担。其三,对部分医疗设备和器械试行“内部使用外部化”,大型医疗设备由医疗保险机构投资采购,交由医疗服务机构使用,医疗保险机构在兼顾医务工作人员劳务报酬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委派专人进驻医院对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检查实行“收费单列”,从根本上切断医疗服务机构的利益与医疗器械供给量之间的直接联系。③打破医疗垄断,将竞争引入医疗保险,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会导致医疗服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一种疾病也有不同费用的治疗方案。医疗服务机构受到利益驱动往往会偏向于选择高费用的治疗方案,造成医疗过度供给。在管理水平允许条件下,应该允许参保人自主选择医院和医疗服务,引发医院之间为吸引参保人而展开有关质量服务和节约费用方面的竞争。竞争机制的引入有利于医疗垄断的破除,可使医疗服务机构节约用药,提高服务质量。

(2)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合同及其管理。医疗保险合同,是医疗机构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情况下)签订的为参保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权利义务和利益界定的协议。它是一种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合同之一。医疗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①必须明确医疗机构与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是平等的主体;②必须规定医疗服务的类型、数量、质量、期限和监督条款;③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报销标准和医疗费用的结算方式条款;④医疗机构职责条款,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法规行使职责,社会医疗保险机构、用人单位及被保险人有权监督;⑤医疗过程中对医患双方的要求及违约处罚事项;⑥双方认为应规定的其他事项。

医疗社会效益篇7

论文关键词: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公益化;市场化

一、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路径

在《意见》颁布之际,众多的学者专家对于我国应该如何提供医疗服务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共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国家主导型,由国家向社会成员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这是福利型国家的通用模式。二是,市场主导型,通过市场向社会成员提供有偿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中优胜劣汰。这是大部分保险型国家的方式。三是,政府——市场主导型,基本医疗由国家免费提供给公众,大病医疗则有市场提供。这种方式将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分工合作,体现各自的优势。政府发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财力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市场发挥其竞争机制向部分成员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样,医疗保障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路径的选择。

医疗保障体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医疗救助、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医疗保险。其中,医疗救助由政府供给,而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私人产品有市场运作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对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一般是集中在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上。总的来说,医疗保障体制改革路径分为公益化路径和市场化路径,主要根据医疗保障产品性质的界定及政府医疗保障基金的流向和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式来划分。

(一)医疗保障体制的公益化路径

公益化路径就是指由政府的财政资金直接补助给医疗服务的供给方(即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医疗服务免费或部分免费)由医疗机构提供给医疗服务的需求方,其中所发生的费用由政府承担。在这种路径下,政府既是医疗保障的保险人,又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承担了包括制订政策法规、提供财政资金和具体的管理服务等全部责任。在政府资金充足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公平分配医疗资源,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这种路径保证了医疗保障的可得性,即使得需求方能够买得到医疗资源,同时也保证了医疗保障的可及性。

在公益化路径下的医疗保障是一种“家长式”的保障方式。在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可以说是公益化的医疗保障。政府采用这种路径很大程度和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三大特征,并且公益化的路径也最大化的实现了全民公平的思想。

(二)医疗保障体制的市场化路径

市场化路径是指,政府将财政资金投入到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即医院)将医疗服务作为私人产品在市场上提供,医疗服务的价格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医疗服务需求方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给医院,医疗保险机构支付的费用来源于政府资金支出、雇主和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金。在这种路径下,医疗服务的需求者也要承担一定的费用支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且,受到市场机制约束的医院,必然要通过提供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来吸引更多的医疗服务需求方。这种路径之所以被称之为市场化,主要是因为医疗服务是按照市场价格来提供的。在这种路径下往往只能保障医疗保障的可及性,即医疗保障的购买力,医疗保障的可得性很难得到保障。

我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开始尝试市场化路径的医疗保障体制。在此路径之下,医疗保障体制由四个利益体构成: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服务需求方和医疗服务提供方。政府对医疗服务的供求进行监督、管理,医疗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方支付”组织,统一管理医疗保险基金,并按规定向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支付医疗费用。

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中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失灵

完全由政府提供医疗保障产品存在政府失灵。政府失灵现象主要表现为由于患者无需

付医疗费用而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导致医疗费用的上涨和医疗保障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正是这一弊端,使得我国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寸步难行,最终无疾而终。

(二)医疗服务的准公共性

医疗保障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所以对其提供效率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完全由政府提供,医疗机构所获得的医疗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补助,从患者身上几乎得不到费用补偿,没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提供效率必然不高,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得不到及时的医治,最终导致病情的加重。此外,由于医疗机构没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动力,阻碍了医疗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三)市场配置的优势

市场配置医疗资源能够提高医疗服务的提供效率,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市场的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能够很好对供需双方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从价值规律中得知,商品的生产者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必然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等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最终导致行业的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在医疗领域中体现为,医疗保障的供给者不断提高医疗保障的供给效率,使得患者能够更快更好的享有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同时价值规律还会使得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相互竞争,引起医疗保障资源向效益最好的医疗机构流动,促进了医疗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有限的医疗保障资源能够被用于满足人们最迫切的卫生健康需要。此外,由于市场中供需规律的作用,避免了公益化路径下的过度需求,间接地抑制了医疗保障资源滥用的现象,进而控制了医疗保障产品的成本。

因此,只有将市场机制引入公益化的医疗保障之中,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医疗保障可得性,同时还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供给效率,有效抑制医疗保障资源的浪费。

三、我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1、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的目标定位在体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医疗保障从本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既要为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成员提供公平享有医疗保障的机会,同时又要考虑到医疗保障资源的稀缺性和全体社会成员无限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然而,只有在基本医疗等到保障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整体的保障水平,这就决定了医疗保障的提供者必须为政府。政府将医疗保障基金投入到公立机构中,使之在药费诊费之外等能得到维持其基本运转和发展所需的资金补偿。此外,政府还参与到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督中,保证公立医疗机构平价低价的公益本色。

2、从我国的经济实力来看。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人口众多,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亿人,预计到2020年达到15亿。目前,我国在经济上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同时又没有英国那样健全的全科医师“守门人”制度,一旦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必然对我国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目前我国只能提供低价的基本医疗保障。

(二)市场机制的引入

将市场机制引入医疗保障中,在医疗机构间形成相互竞争,为了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医疗机构不断自我改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更加低廉优质的医疗保障产品,间接地抑制了公益化路径下医疗保障资源的滥用,进而控制了医疗保障产品的成本,同时促进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增进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医疗社会效益篇8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8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5-0033-02

1医疗机构同投保人之间的博弈

假设医疗机构比患者(投保人)在医疗知识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患者(投保人)往往重视尽快恢复健康,而忽略医疗服务成本。假定医疗机构与投保人(患者)在合作的情况下初始效用都为r(r>0)单位,医疗机构获得的r单位效用来自于投保患者参加医疗保险后由患者同医疗保险机构共同偿付费用产生的效用,投保患者从医院也将获得健康改善产生的r单位效用。如果有一方不合作,这种均衡状态将被打破。当医疗机构采取不合作策略,投保患者采取合作策略时,医疗机构将获得道德风险带来的额外收益t(0

设投保人的合作概率为p0(0≤p0≤1),则医疗机构选择合作时的期望收益为:

e1=p0r+(1-p0)(r-t)=p0t+r-t;

医疗机构选择不合作时的期望收益为:

e2=p0(r+t)+(1-p0)(r-t)=2p0t+r-t。

比较医疗机构不合作和合作时的收益净值:e2-e1=tp0,由于p0>0,t>0,则tp0>0,即e2>e1。也就是说在投保人合作概率一定的情况下,医疗机构选择不合作的期望收益大。

实际生活中,患者(投保人)一般优先考虑健康问题,很少选择与医疗机构不合作的策略,因而p0=0的概率较小,收益净值大于零的概率更大,则可以得出,不论投保患者接受医疗机构治疗的概率p0为多少,医疗机构都倾向于同患者(投保人)采取不合作策略来获得更大收益。所以在监督机制缺乏的条件下,医疗机构往往利用其信息的优势,对患者的权益进行侵犯,在医疗机构方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

2医疗机构联合投保人同医疗保险机构的博弈

假设医疗机构同患者(投保人)双方信息对称,而医疗保险机构和他们相比在信息占有上处于劣势。患者(投保人)知道医生对其进行需求诱导,但是如果患者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大于其自付医疗费用的那部分成本,那么投保人就会趋向和医疗机构合谋,给医疗保险机构造成道德风险的损害。由前面的假设条件,可得:医疗机构和患者初始总效用为2r(r>0)单位,医疗保险机构初始效用为r(r>0)单位。医疗机构同投保患者合谋并且与医疗保险机构采取不合作策略,医疗机构同投保患者双方共获得n(0

设医疗保险机构合作的概率为p1(0≤p1≤1),则医患方选择合作时的期望收益为:

e3=2rp1+(2r-n)(1-p1)=np1+2r-n;

医患方选择不合作时的期望收益为:

e4=(2r+n)p1+(2r-n)(1-p1)=2np1+2r-n;

计算医患方选择合作和不合作的收益净值:e4-e3=np1,由于n>0,p1>0,np1>0,即e4>e3。也就是说在医疗机构合作的概率一定的情况下,医患方选择不合作时的期望收益大。在实际生活中医疗保险机构对医患道德风险的监查力度很小,医疗保险机构在该模型中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很大,即p1=0概率很小,可知不论医疗保险机构偿付概率p1为多少,医疗机构联合投保患者对医疗保险机构实施道德风险损害,将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效用。由于具有信息上的优势,医患合谋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这样致使医疗保险机构监查的成本很高,医疗保险机构往往放弃监查。这种状况使得医疗机构和患者具有很高的道德风险。现实中医患联合骗保的事件时有发生,医疗机构倾向于开大药方,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医疗服务;患者则觉得反正自己只负担一部分,多开药、开贵药更好,常常出现“一人看病,全家吃药”的现象。这种医患合谋给社保基金造成了巨大损失,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被过度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医疗社会效益篇9

关键词:成本效益分析法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101-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在公立医院的运行管理中,存在资源浪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的现象,因此,影响了公立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应注重医院的经济管理,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成本效益分析法概述

1.1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概念

成本效益法是经济工作中决策性的方法,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对项目的投入成本和可获得收益进行比对,从而可以对项目的价值进行评估。通常来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可以投入最小的成本,从中获取最大的效益。通过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将项目成本和效益进行量化,得出直观的数据。

1.2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其具体的步骤是:首先,确定项目的成本,然后再确定项目中能够获得的额外收益,还有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节省的成本;其次,将预期投入成本和预期的可获得收益制作成表格;最后,对成本和收益进行量化处理,并进行评估。

2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价值

2.1有利于公立医院全面掌握各个科室的运行状况

在公立医院中,各个科室的成本和效益可以通过成本效益法进行计算,从而可以使其作为重要的参考。有利于医院的管理层增进对各个科室的数据和指标的了解,并对每个科室的运行状况进行掌握。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运行的治疗,医院的管理层可以针对每个科室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医院的总体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而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合理有效控制医院的医疗成本

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包含众多的内容,比如财务管理、资源利用信息等。要想更好地实现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就要强化医院的经济运行管理水平。在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管理中,采用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可以对医院的各项经济成本进行合理控制,而且有利于优化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节约资源。所以,在公立医院中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合理有效地控制医院的医疗成本,并进一步减轻患者的负担。

3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中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策略

3.1综合考虑公立医院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效益

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项目不仅可以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包含一些难以通过量化的隐形效益。在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隐形效益对某个权重进行评估,并通过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医院的指标设计以病人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工作质量、病人的满意度等。医院将这些标准作为工作的目标,因此,将会重点考虑社会效益,从而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分析医院各项经营的结果。公立医院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不仅要考虑可见的经济效益,还要关注其带来的社会效益,同时,政府等部门也要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并构建完善的医疗保障机制。

3.2强化对医疗成本控制的关注,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公立医院中,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工作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合理控制医疗成本,从而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市场体制的深化,我国医疗机构市场化也得到了发展。在医疗改革上,一直以来分歧较大,尤其是在扩大医院的服务和推动医疗私营竞争上,产生了强烈的竞争,影响了医院的管理和发展。针对我国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应该重点扩大公共医疗服务。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医疗事业发展的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所以,医疗机构要控制好医疗的成本,充分利用有限的Y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众多的资料得知,世界卫生组织也倡导中国强化对成本的控制,使人们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获得医疗帮助。所以,我国的医疗机构,尤其是众多的公立医院,要加强成本控制工作,对成本效益进行科学有效的核算,并针对医院各个科室的发展情况,控制好成本的投入,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并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的平稳运行。

3.3实时监控医院进行经营数据,及时反馈给医院的管理层

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一些管理部门需要对医院的收支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并且要分析收支的影响因素,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医院的实际经营状况,及时反馈给医院的管理层,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使医院的各项支出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要根据医院每个科室不同的情况,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并考核人员的综合绩效,实行奖惩责任制,鼓励员工提高工作的效率,并在工作中保持主动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发展,保证公立医院的良好运行。

另外,可以采用不同的指标,如经济成本、社会效益等,对员工、医院的整体绩效进行全面检测,使员工可以在工作中反省自己,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

3.4重视社会效益,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在新的卫生体制改革方案中,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它的工作基础是公益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其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医疗卫生制度,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政府也逐渐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所以,要完善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并修订公立医院运行的规范,使其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公立医院需要承担的任务有提供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社会医疗,因此,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要坚持自身的公益性。

在秉持公益性的同时,公立医院不能仅仅依赖于经营性的收入,否则将难以实现自身的公益性,并逐渐转向会响应经营性资产的要求,走上营利性的道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政府对其的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资金投入,使公立医院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医院的服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在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中,采用成本效益法进行分析,可以对医院的医疗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也可以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应用,可以有利于公立医院全面掌握各个科室的运行状况,还可以合理有效控制医院的医疗成本,而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具体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公立医院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效益;强化对医疗成本控制的关注,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实时监控医院进行经营数据,及时反馈给医院的管理层;重视社会效益,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从而保证公立医院的平稳运行,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小芳.成本效益分析法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0(1):134-137.

医疗社会效益篇10

关键词:和谐;医患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提出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任务。实现这个目标,涉及各方面的工作,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重要的一环,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当前医疗卫生部门的重要任务。

一、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以诚信为基础的互相平等、互相信任、互相合作、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关系。然而,目前现实生活中,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很不和谐,甚至出现对抗的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立进程。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的多方面的,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疗效果和患方的期望值反差大

有些患者对医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对医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当患者花了较多的钱而未能得到自己期盼的理想医疗效果时,患者心态不平衡,医患关系的冲突就会出现。

(二)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缺少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医务工作者的天职是治病救人,医学伦理道德也要求医务工作者关爱病人,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单位,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医生态度冷淡,回答病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耐烦、言语生硬。

(三)医生与患者之间缺乏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社会关系和谐的基本前提,但是,目前的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

(四)医患之间沟通不够

良好的沟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目前的医患关系中,医生与患者处于不对等地位,由于医生掌握了技术,医生处于主动地位,而病人处于被动地位。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使双方难以沟通,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大部分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够产生的,有统计表明此类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五)不良的医德医风

不良的医德医风容易造成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一些医务人员因医德医风差而损害患者利益,一些医疗机构管理不合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技术水平低下,造成误诊、差错,出现医疗事故。这些现象都会使医患关系紧张。

(六)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突出的根本原因。医疗费用自付比例过高,一旦患者死亡或伤残,家属人财两空,很难接受这样的医疗结果,产生医疗纠纷。

(七)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卫生资源配置很不合理,由于忽视了政府对医疗资源调节的主导作用,一些地方相对过剩,另一些地方又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在享受卫生资源时的不公正性造成了医患关系的不和谐。

(八)医院的宣传不够

由于医院自身及社会对医院的积极宣传不够,使得部分群众对医院有偏见;加之,有些舆论和媒体的报道有失公允,报道时武断地确定医院存在过错,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使得医患关系不和谐。

二、深刻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

医疗卫生工作与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关,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看党风政风建设,看政府管理水平,看社会公平和谐。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构建和谐社会又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大意义。

(一)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医疗卫生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之一。医疗卫生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院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人群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

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国民健康素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目的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反映。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要求和体现

医院作为特殊性质的窗口服务行业,医患关系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细节上,细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它决定着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医院的被认知度。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病人的需要进行,体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

(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自身发展与壮大的必然要求

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医院良好的经济效益取决于良好的社会效益,而医院良好的社会效益来源于和谐的医患关系。一个医院的医患关系和谐,会促进医院的品牌效应形成,保持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医患双赢。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

(一)医疗卫生事业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医疗卫生事业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在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必须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医疗卫生事业机构,一定要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建立和完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制度,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花费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力求做到人民群众在享受医疗卫生服务时,公平公正。

(二)医院建设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医院要树立以人为本、诚信敬业、文明行医的服务理念,改变医院对病人是只管治病的陈旧观念,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模式。医院应就如何尊重、理解、关怀病人等方面采取措施,寻求服务创新点,通过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医院建设,医疗服务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医院要采取有效措施,让患者放心就医,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选用优质低价药品,直接让利于患者;医院应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多开设周六、日专家门诊,增加专家每周出诊次数,实行电话预约挂号等;为病人提供最快捷、方便、有效的抢救条件和设施,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充分的评估、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抢救效率;医院应加强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医疗资源消耗,在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同时,让患者享受到低价优质的医疗服务;推行医患协议制度,让患者知晓医疗过程的相关细节,让医疗过程在和谐中进行。

(三)医务工作者要坚持“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

医务工作者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本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医者仁心”的良知,来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作为医务人员,要以公、勤、严、廉作为好医生的标准。“公”即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勤”即勤学勤干,既要及时解决群众疾苦,又要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严”即学术上要严谨,工作上要严格,做事要严密;“廉”即廉洁,任何医生都不得以医谋私。

(四)医患双方沟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诚相待”的态度

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之间相互真诚地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等关键点,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建立医疗告之制度,增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让患者对整个诊疗过程的诊疗程序、诊治项目、诊治医生、自己的病情、收费、药品价格、服务承诺清楚、明白、放心。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沟通,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医院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及时改进。医务人员要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要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的健康,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06(20).

2、吕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n].光明日报,2006-01-02.

3、阮惠芬,谢文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