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融合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6:24

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篇1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融合途径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身具备一定的抽象性,许多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吃力,结合教育游戏能有效缓解小学数学的难度。对于如何将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在一起,下文就教育游戏中的益智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以及动作类游戏入手进行途径探索。

1益智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

益智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比较常见,将一些数学知识融入到益智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解答问题,感受到解题的乐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逻辑能力。益智游戏与数学知识一样,都是比较注重思考以及逻辑判断,介于这个共性,益智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相得益彰。益智游戏需要有充足的耐心与信息,在思考中进行数学问题解答,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比如,根据“100以内数字的四则综合运算”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一些带有括号的、加减与乘除混合的运算,这些运算很容易出错,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点,设置一些益智小游戏。像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列出许多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根据班里学生的数量与学习程度,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进行竞赛练习,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游戏规则是答对得分,答错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益智游戏刺激下,学生会争先恐后地计算出算式的答案,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学生具备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数学中的难题。学生在游戏中与老师之间、彼此之间都能进行更多的交流,课堂融洽、欢愉的氛围,有效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得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角色扮演类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

角色扮演类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十分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角色扮演类游戏优势在与能综合其他多种游戏的开展方式,游戏故事内容多种多样,游戏的路线也能随着的游戏规定者的意愿进行转变。角色扮演类游戏的情境设计比较复杂,需要经过教师的仔细考虑才能完成;角色扮演类的场景一般都是在现实空间中虚拟情境,需要具备较大地趣味性,这样才能发挥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另外,角色扮演类游戏中的情景设置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涉及了数学知识,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固定的情境中,使得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深刻理解与体会课堂知识,也能在游戏中学会运用学术知识,感到到数学知识的大用处。比如,在元角分的认识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组织一场小型的角色扮演类游戏,像“小小收银员”的扮演游戏。教师给出若干个物品,标出物品的价格,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分别扮演收银员与消费者,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物品,然后进行结算。学生在物品的“买卖”中充分认识元角分的进率,利用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境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角色扮演类游戏比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能有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3动作类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

目前,动作类的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之间的融合也比较常见。动作类的教育游戏具备游戏的趣味性,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变为游戏顺利开展的工具,变为游戏的内容,数学知识能很巧妙地融入到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像数学思维能力、智力等,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剪纸、绘画、实验等形式来进行动作类游戏,比如让学生在剪纸活动中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特点。或者开展一些竞赛性质的小游戏,锻炼学生的智力、脑力的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体力、技巧以及合作能力,学生在竞赛性质的动作游戏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使得小学生的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思想上接受数学知识的熏陶与培养,进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应用数学知识,感受生活中数学。教师要注意游戏规则要尽量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游戏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按照规则进行游戏,保证游戏开展的有序性,避免出现课堂氛围过于活跃而难以控制的情况。小学生天生好动,加上游戏的刺激可能会充分流露出本性,加上一定的游戏规则,能很好地控制学生的行为,保证课堂游戏能有序进行,实现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的价值,继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总结

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文章从益智游戏、角色扮演类游戏以及动作类游戏进行分析,这样的观点还缺乏进一步创新,笔者会秉承一线教师的重担,积极探索与创新,为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的融合探究出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黄运玲.探索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105+107.

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篇2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融合;途径

游戏与小学数学的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游戏的因素一直渗透在数学教学中。然而,很多家长认为学习就是学习,游戏就是游戏,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在数学教育中,如果采用游戏教学法很可能导致学生丧志。所以,为了更好的对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利用,首先要让家长认识到游戏教学法的优势。同时,在教学中,游戏能否发挥其作用,要求游戏必须具有趣味性。从游戏和小学数学的关系来看,数学教学从其本质来看,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所以,游戏和小学数学的结合是正常现象,需要研究的是怎样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一、游戏和数学的关系

对于小学教学而言,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应该明确数学的含义,一般情况下,人们将数学理解为研究数量、空间及结构等概念的学科。通过对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算、技术、量度等的观察,产生数学。从数学的定义来看,游戏和数学间没有关系,而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的联系却又是十分紧密的。因此,可以将数学理解为游戏。从数学的知识和发展的角度看,很多数学内容都具有非常强的游戏因素,例如,在十七世纪就已经有了娱乐性质的数学著作,在发展中数学中的谜题、游戏等方式,加快了对数学的研究与探索。在这个时期内,人们对数字的奇特性、算术故事问题、单纯几何谜题、及魔方等游戏中成为研究的重点。到二十世纪初,对数学研究逐渐转变到图论、组合几何、拓扑学等方面,在此时,数字及数学所表现的特征更加灵活多样,游戏色彩非常浓郁。综上所述,数学与游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发展中可以相互融合与借鉴。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扩展数学学习的内容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采用游戏化教学,主要针对的是一些数学知识方面的应用,例如,在对某些知识点进行讲解完以后,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小游戏,让学生从枯燥的概念中解脱出来,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并且环节心理上的恐惧,从而使学生能够保持充足的动力去学习下面的内容。

2.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与游戏之间一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从数学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来,两者的共性在于,游戏和数学都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这样学生就能够对数学所包含的内涵精神更好的进行理解。例如《华容道》、《完美数独》等益智类游戏,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有较好的帮助。

3.改善数学学习环境

学习数学如果只是依靠短短的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应该对课余时间有效的进行利用,而当前教学中,学生的课余时间往往是通过布置一些书面性的作业来利用,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游戏性的课余练习在提高学生积极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去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轻松的参与到游戏中,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例如,在“10的组成”一节的学习中,我设计了关于10的游戏,以一个同桌为一组,甲先说一个数,然后乙同学快速运算后说出另外一个数字,两个数字不管是用加法还是减法,最后的结构都是10,如果乙同学说错了,甲同学马上给予纠正。在这个小游戏中,数学学习的氛围变得活跃,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及反应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三、数学与游戏融合的路径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益智类游戏

益智类游戏是出现比较早的一种游戏方式,这种游戏注重对游戏者的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行锻炼,主要是通过策略及其它方式参与到游戏之中,并且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如果能够将这两种元素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那么对于数学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探索星空》的益智游戏,要求对不同形状图形的面积进行观察。游戏分为两个不同的等级,第一等级提供了图形及面积计算公式,这个部分相对简单,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进入到游戏与学习的状态中;第二等级,则单给出图形,要求学生写出面积计算公式,这个等级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了锻炼,学生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类游戏

角色扮演类游戏,是玩家去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之中,角色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同时游戏中的角色具有真人的特征,能够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成长起来,参与游戏的人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巨大的想象控制。将数学知识引隐藏在游戏之中,参与者沉浸在游戏的角色内,不知不觉的从游戏中获取大量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参与游戏时,沉浸在游戏中,游戏中的数学知识又增加了游戏的教育性和可玩性。例如,在进行数学加减法运算教学中,选择《攻城魔法阵》这款数学游戏,在攻城的故事中蓉儿数学加法运算。游戏是在一个故事中展开的,是匈奴军与红军发生战争,要互相攻下对方的首城,在去往城池的路上,要遇到魔法阵,只要通过计算和战略的使用就可以突破敌军的魔法阵,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学生通过对这款游戏的操作,不断的提高了计算能力,体会到获得胜利的喜悦,将对游戏的兴趣逐渐转移到对知识的学习上。

3.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互动类游戏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融入游戏中,对参与游戏的学生也要一视同仁,鼓励全员参与到游戏中,不要让学生成为游戏教学的旁观者和局外人。小学数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要求学生不但是游戏的指导者,更应该是参与者,要和学生一起游戏。在参与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一旦发现错误,在游戏结束以后,教师给予指正。例如,在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借助“乘车游戏”,游戏前,教师准备算式卡片和司机头饰,并分发给学生,游戏开始后,拿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充当汽车司机,并戴上司机头饰站在指定的地方,一般教师也佩戴司机头饰充当司机,每一个头饰上都写一个10以内的数字;而拿到算是卡片的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来选择不同的汽车,当学生全部上车后,司机开始验票,乘错车的学生要下车,验票结束后,司机就带领乘客享受音乐中“行车”,由于教师的参与,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也都非常兴奋,并且都想坐上教师的车,也会因为跟老师一起游戏而感到高兴。

从数学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本质就属于游戏的一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游戏的优势,引入游戏元素,将数学与游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丽.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J].科技致富向导,2010(22).

[2]魏冀川.浅谈小学数学在游戏中的主导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

[3]朱玲.论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5).

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教学;融合策略漫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日趋显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拓宽了师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介入而显得精彩万分,因此备受我们广大教师的亲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呢?根据我在万全区第一小学进行融合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谈几点个人心得体会。

一、能够完美呈现算理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最基本的是必须要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算理,否则根本无法形成计算技能,因此,我们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学生算理的指导,力争达到“知其然,必须知其所以然”。何为有效措施?通过研究实践,我发现在为学生准确而有效的揭示算理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在线下载,然后经过自己的加工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操作,可以发挥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在电脑上的点击操作,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操作学具,从而达到理解算理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真正动手操作学具和观看课件展示,可以更加完美地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并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将计算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出来,它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直观形象等优点,改革了传统算理教学的僵硬模式,使计算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富有趣味,也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二、可以拓宽知识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难发现,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在课堂上的聚精会神,思维上的溯本追源,效率上的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此刻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繁难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因此,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营造兴趣的效率最大化,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下载制成课件用于演示教学,不仅继承了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同时也让学生动手参与,这就在无形中更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一节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下载课件,让学生通过操作完成梯形的剪切或拼图,在勃勃兴致中学生就会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S=(a+B)×H÷2的算理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将胜过我们多少次的反复说教。

三、强化师生交互操作

在计算教学中,必要的练习起着巩固算理、温故知新,形成技能的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题海战术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和“低负高效”理念要求的,因此我们改变过去题海战术的做法。如果充分利用包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交互和操作,按照学生的差异将练习内容分为几个难易等级,甚至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发挥集体智慧,根据个人喜好设计出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或闯关活动,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练习的题目和自主选择出示题目答案的时间,配合生动的画面和适当的鼓励,在宽松的环境下,发挥团队协作、群体攻关的合作精神,完成知识体系的探究和创新,这样学习的效果和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创新利用友情链接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丰富而广泛的文化内涵,计算教学也同样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我们所用数学课本中许多数学定律的推导、数学家巧算的故事,甚至于一题多解的解题方法展示等等,都体现了数学知识的文化性。但是这样大量的数学信息、知识、历史和学生的学习反馈在一堂课上完全反映出来是不可能的。但是,现代网络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我们把相关的数学知识制作成网页发在微博中,让那些有兴趣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进入友情链接,点击网页进入浏览。或者,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广泛地从网络收集资料,制作成自己的博客,把积累的数学知识发到网页上供其他同学浏览发帖。这样,在课堂上不会出现“填鸭式”和“满堂灌”的现象,学生的自由度很高,浏览的也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所以可以使广泛而丰富的数学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真正使数学文化起到润泽数学课堂,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思维、提高数学素养的作用。

五、时刻警觉存在问题

虽言现代教育技术使数学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在教学领域的运用尚在探索阶段,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还应克服盲从心态:

1.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到各学科教学中,只是提高有效教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我们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本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能够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2.视屏不能完全取代必要的板书

不难发现,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但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功能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比如学生计算步骤的呈现,随时进行的步骤增删,教师对学生计算过程的评价等等,都可以一目了然。

3.融合过程切不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篇4

【关键词】金融意思数学教学趋势

一、目前国内外金融意识的教育趋势:

1.目前的国际的金融意识教育趋势:

在世界的发达国家,财经教育从儿童开始,并制订了各年龄阶段教育计划。美国:财经素养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加拿大:积极谋划财经素养国家战略;澳大利亚:致力于将财经素养融入国家课程。犹太人在经济金融界实力首屈一指,犹太《家庭教育》杂志上的一个数据调查表明:财商能力培养越早的人,日后的年收入越高。因为财商能力起步早,事业意识萌生早,以后正式加入就业大军越容易先声夺人。因此,他们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开设家庭金融课,这也成为犹太民族的惯例。

2.目前的国内的金融意识教育趋势:

我国金融意识教育近几年正在兴起:在一些教育专家的呼吁下,城市较少数学校开始设立专门的金融意识教育课程,对学生实施金融意识教育,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在农村学校,勤俭节约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但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金融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就少之又少了;甚至,开展“小银行”存储活动、“我是小小金融家”等也很少出现在一些社会实践。另外,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几乎没有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至多结合人民币教学渗透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偶尔也根据合理安排等内容渗透一下消费合理性教育。从整体来看,教师没有把“渗透金融意识教育”作为日常教学理念来提倡。平时对学生中存在的花钱不合理等不正常消费现象,仅仅是零零碎碎教育一下而已,造成了金融意识教育空白。致使学生的金融意识能力普遍较低,普遍存在高消费、盲目消费,享乐主义、等不良消费现象。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金融意识的意义.

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第二、三两条是:1、“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2、“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见,学会运用数学去分析思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现象,即金融意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2.充实数学课程教学目标

没有本课题提倡的理念,几乎没有数学教师会在数学教学中联系金融意识教育目标,在钻研教材时也不会考虑到金融意识教育这一点,设计教学时更不会思考如何落实金融意识教育目标。虽然知道应用数学的重要性,知道数学应该为现实社会服务,但还是只停留在其他一些联系生活的问题上,不会想到金融意识教育。在本课题理念的倡导下,教师的思想意识中就会有金融意识教育,就会自觉地在日常教学中落实金融意识教育目标。这是对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质”的充实。在数学教学中渗透金融意识教育,要让学生学到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对生活有帮助的金融知识,现代社会生活决定的,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3.丰富学生的金融知识,提高金融意识和能力

平常的数学教学,并未顾及金融意识教育,也就无所谓增长学生的金融知识,培养学生的金融意识能力。本课题提倡长期坚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渗透金融意识教育,在课堂中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理财知识,提高学生的金融意识和能力。这样,学生肯定能获得一定的金融知识,金融意识和能力也必定能得以提高。

4.填补农村学校“金融意识教育”的空白

在农村学校,没有金融教育课程,家庭金融意识教育也不成气候,更无法谈及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系列教育。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金融教育,可将系列金融意识教育目标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完成,很好地填补了农村学校在金融教育方面的空白。

三、金融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

1.金融意识目标,即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财意识。

比如:多余的钱应该存银行获利息,零花钱要有计划消费,辛勤劳动才能获得报酬,节约是好习惯,有了钱要让钱生钱,自我价值不是靠名牌服装获得等等意识形态的观念。

2.金融知识目标,即通过数学课堂使学生知道一些有关理财的知识。

比如:人民币有纸币、硬币,纸币硬币的面值多少,什么是赚钱,花钱,利息、折扣、投资的概念,学会合理消费,学会计算银行利息,知道哪些途径可以赚钱等。

四、金融意识培养的建议:

1、金融意识教育理念要常处心中

教师心中要时时装有“渗透金融意识教育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多创造可渗透的机会,让数学教学渗透金融教育付诸实践。

2、金融意识的教育目标不可喧宾夺主

在大部分课堂里,金融意识教育内容是依附在数学内容中进行的,教学目标要以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实现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数学知识技能目标相结合,金融意识的教育目标要坚持做到以数学课堂知识技能目标为中心,课堂教学目标内其仅可以作为数学教学目标构成部分的形式出现。

3、改变日常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中开始渗透

从教学目标开始关注渗透,让教师从根本上重视理财教育,把渗透理财教育作为倡导的教学理念加以落实,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有效地实施数学教学渗透金融意识教育的必经之路。

4、课外作业应用中渗透

课堂中的练习是数学应用的重要部分,练习设计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渗透理财教育的效果。另外,如果能在日常作业中随时渗透理财教育,那么,落实巩固金融教育就更加有效了。

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篇5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小学数学;教育水平;学习方法

一、引言

信息技术时代,催生了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新媒体。新媒体(new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简单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新媒体在传播优势、资源丰富、通信便捷等方便给小学数学的教与学带来了巨大的现实条件,促进了小学数学的快速持续发展。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现阶段,“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最大程度上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新课标》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结构、还是内容安排都有较大的变化。在这种要求下,教师们就需要更加注重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为此进行积极的探索。

三、新媒体下小学数学的发展与研究

1.新媒体与小学数学的融合可以有效的改变课堂学习氛围

新媒体与小学数学的融合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数学课堂上枯燥、单一的课堂学习氛围。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一般都是以教师在讲台上声情并茂的讲课、学生忙碌的笔记和被动的问答形式,这样的课堂形式与现代教学是相违背的,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2.新媒体与小学数学的融合可以全面的推动教师综合素质

新媒体与小学数学的融合,可以为教师的课案设计、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等教学过程服务,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资源、信息等为教学服务。比如近年来活跃于国内的教育论坛、教学类微信、微博公众号,与全国各地的老师分享教学经验、沟通教学方法、解析教材内容、讨论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全面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

3.新媒体与小学数学的融合可以有效的建立与家长的沟通机制

对于学生的教学与管理,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还需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教师-家长的齐抓共管,可以实现对小学数学教学形成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新媒体时代下,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QQ群等联络形式,与学生家长随时保持沟通,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及时的与家长沟通,鼓励和引导家长参与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教学的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结语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适时的把新媒体与小学数学融合在一起,可以极大的拓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视野,丰富小学数学的教与学的资源,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变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中枯燥的教学模式,打造时代数学趣味课堂。此外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全面的立足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积极有效的利用新媒体为课堂服务,为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儒德,陈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运算能力的作用──Cai效果分析之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朱晓茵.并非“天方夜谭”的思考─―与北京13级教师陈春雷谈计算机辅助教学(Cai)[J].北京教育,1994年12期.

[3]仲夏阳.融合信息技术构建生态课堂――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年09期.

[4]蒋钰炯.三角形认识中的“三部曲”――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型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04期.

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篇6

   关键词:体育教师师资;融合体育教育;残疾人;态度;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8—0088-07

   融合残疾人于一般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趋势或者理念,残疾适龄学生逐渐的走出分隔的场所,进入一般学校与健全学生一起接受教育,更多的融入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近30年间,在欧美发达国家,残疾学生已经逐步的进入融合教育的环境中。欧美国家的融合教育发展可以看作是西方世界价值观的体现,是尊重个体差异、追求人权平等和个体自我实现在教育上的具体表现。在我国,由于庞大的残疾人人口数和相对较少的特殊学校的现实,残疾人,我国的融合教育发展学生融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

   融合体育教育被认为是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残疾人应该同健全人一样共同参与体育运动,共享现代体育设施、场馆,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与健全学生交往,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培养。然而,在我国普通中、小学很少有残疾学生参与到正常人的体育教育中,即使在普通学校里有残疾学生,也很少单独给他们开体育课,一般是让他们自己在教室里学习。我国目前的残疾学生的融合体育教育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状态,并没有主动的接纳残疾学生和采取必要的手段促进体育课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要。

   为了培养我国的融合体育教育师资力量,首先必须对未来体育教师的融合体育教育意愿和态度进行测量,分析影响他们融合体育教育意愿和态度的因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手段,进行师资建设和培养。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他们当前对待融合体育教育的意愿和态度进行调查,在把握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他们对融合体育教育的态度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提出适合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特点的发展融合体育教育师资的发展策略。

   1研究方法

   1.1测量工具研究采用的测量工具为mar-tin.Kudlácek编制的未来教师对待融入身体残疾学生人体育课态度量表(attitUDeStowaRDin-CLUSionoFStUDentSwitHpHYSiCaLDiS-aBiLitieSinpHYSiCaLeDUCation)。该量表编制的理论是基于心理学的规划行为理论(planedbehav-iortheory)。如图1所示,意愿受到对待行为的认知、客观标准认知、和行为认知控制的影响。这三个因素则可以被行为信念,标准信念和控制信念的子量表得分所解释。因此,该量表的编制包含了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对一般态度进行了测量。

   对问卷的翻译从英文到中文采用了标准回翻(standardbacktranslationprocedures)法。共有三名具有博士学位和一名具有留学硕士学位的双语学者参与到了该问卷的翻译。首先两名学者(a,B)独立的将英文版的问卷翻译成中文,在翻译前,强调翻译问卷的原则是着重翻译问卷内容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在两名学者独立翻泽完成以后,他们对翻译的首稿进行讨论,并做出修改。然后将修改后的中文的问卷交给另外两名翻译者(这两位翻译者没有阅读过原始问卷)进行回翻。回翻后的问卷交给由三名学者组成评审组,其中包括(a,B)和一名双语教授。评审组认为回翻好的问卷与原始问卷相似,证明中文版的问卷可以被认为是等同于原始问卷的。

   翻译后的问卷于2010年9月发放给杭州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四的学生,经过信、效度检验,证明该量表对测量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学生对待融合体育教育的意愿和态度是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

   1.2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时间为2010—2011学年的第一学期期末,调查对象为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四所有学生。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18份,其中有效问卷211份。这些学生都是参加了教育实习后,完成问卷调查的,因此,体育教学实践让这些学生对教授中学体育课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验。完成问卷的学生211名学生中包括73名女性和138名男性,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22.5±1.14岁。调查对象中有132名学生有和残疾人接触的经历,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对与残疾人接触经历的评价为一般以上,占这部分学生的96.2%。接受过残疾人体育课程的学生为9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4.1%,在学校外接受过残疾人体育的有关信息的人数为10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9.8%。

   1.3数理统计法将收回的量表首先按照项目录入,包括产生结果可能性,产生结果评价,信念强度,执行动力,对控制因素的认同度,控制因素影响的强度和一般态度。然后将产生结果评价、执行动力、控制因素影响的评价的得分从单向的(1,2,3,4,5,6,7)转化为双向的(-3,-2,-1,0,1,2,3)。然后将产生结果可能性与产生结果评价分数相加得出行为信念的得分,将信念强度和执行动力分数相加得出标准信念的得分,将对控制因素的认同度和控制因素的影响评价分数相加得出控制信念得分。应用SpSS11.5软件,根据不同目的对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参与调查者对待融合体育教育的意愿和态度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融合残疾人入一般体育课的意愿调查态度总体情况接受调查的学生总体意愿的得分均数为127.4,其中,行为信念的分均数为52.1,标准信念得分均数为36.9,控制信念得分均数为38.5。一般态度得分均数为18.4(表1)。因此,接受调查的学生对融合残疾人进入一般体育课的总体意愿和态度的分数较低,他们对于融合体育教育态度相对消极,不愿意接受残疾学生参与体育课。

   2.2不同性别学生对待融合体育教育意愿和态度的对比

   表2表明,所调查学生中,女性在意愿、行为信念、标准信念、控制信念和一般态度方面的得分均数均高于男性,虽然这些差异均为达到显着性水平,但是仍然能够说明女性对融合残疾学生进入一般体育课的态度和意愿有高于男性的趋势。在意愿中三个纬度中的子因素中,发现行为信念中的题5,题7,标准信念中的题3、题7,以及控制信念中的题3,女性高于男性得分的差异在统计学上达到显着性水平。这样的研究结果也与许多国外的研究结果表现出相似,即对待融合体育的意愿和态度方面,女性普遍优与男性。

   2.3以往和残疾人的接触影响学生对融合体育教育意愿和态度表3表明与残疾人有过接触的学生在意愿、行为信念、标准信念及一般态度得分均分都高于没有任何和残疾人接触的学生。虽然在统计学上,这些差异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然而仍然能够说明与残疾人发生过接触的学生意愿和态度有高于未发生过接触残疾学生的趋势。特别是在行为信念中的题1和题10,有过和残疾人接触经历和从未有过和残疾人接触经历的学生的分数差异达到了显着性水平。

   根据表4所示,在所有有过与残疾人接触的学生中,仅仅有2,4%的学生对经历评价为消极的。这一部分学生在各个项目分数的得分均分都明显低于评价高的学生。由于样本量的原因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但是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以往和残疾人接触经历评价积极的学生对融合体育教育的态度和意愿要高于评价消极的学生。

   2.4残疾人体育课程对学生融合体育意愿和态度的影响如表5所示,参加过残疾人体育课程学习的学生的融合体育的行为信念、标准信念、控制信念、意愿、一般态度的均分都要高于没有参加过残疾人体育课程学习的学生。特别是在意愿、标准信念、控制信念得分的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其中,行为信念纬度的题3、题4、题5、题9、题10、题12,标准信念纬度中的题3、题7、题8,控制信念中的题2、题3、题5、题6、题7、题8的得分差异具有显着性。但是参加过残疾人体育课程的学生在行为信念中题4、12,控制信念中的题3的得分要显着低于未参加过残疾人体育课程的学生。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进行过残疾人体育课程学习的学生对进行残疾人体育教育过程较为了解,因此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能力,对开展融合教学质量、教学的管理感到担忧,并认为学校现有的设施不能满足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需要。

   2.5融合体育教育能力认知水平对意愿和态度影响

   如表6所示,认为自己完全不具备进行融合体育教育的人数为1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6%。这部分学生在行为信念、标准信念、控制信念、意愿、一般态度的均分均小于其他学生。在行为信念上,组间差异达到了显着性水平。虽然其他分数的差异并没有在统计学上表现出显着性差异,但是均数的不同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从事融合体育教育能力自我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对融合残疾人入一般体育课的意愿和态度具有低于认知水平高的学生的趋势。

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篇7

【关键词】数学课堂;优化结构;减负增效;提高质量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课堂教学现代化已是目前教育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实施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对策已势在必行。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新了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数学学习环境,使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并已被盖州市农村各个学校和教师所认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合理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自主学习策略创建。因此,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资源,从而使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向着信息化高效课堂模式转化。基于这个校本研究初衷,我校小学部教导处自今年上学期始就已开始认真实践探究,又有营口市教育学会专家领导的支持帮助,有信心开展实践研究,收到了显著成效。

一、探究的现状与意义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盖州市教科研部门对选题立项几次为我们乡下中小学校本研究给予有效培训,积极努力创造研究资质条件,不断开拓思路。广大数学教师努力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投入创新教研校本实践,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校课题组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围绕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有益尝试和探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经验。近年来广大数学教师均在尝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并积极开展优化数学课堂的课例研究,有效解决仍存在的一些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浓,效率很低,老师犯难等问题。本课题组已研究出较系统的、操作性较强的,可以构建推行信息化环境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校本应用研究的科学方法创建了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特色。

运用信息技术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数学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又能促使教师在实现高效课堂有效构建的过程中,不断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使主导与主体并重,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对促进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倡导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引入教学,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探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1)构建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优化融合对策的教学模式,推动本校教研工作健康发展;(2)探究设计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对策与教学案例,推广数学教学经验,开展校本研究交流活动。

2.育人目标:(1)培养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品质和自主研究性学习精神;(2)培养数学学习热情和兴趣,诱导体验社会生活和进步数学思想;(3)培养数学自学习惯,训练数学思维能力。

(二)研究内容

1.信息资源互动条件下,小学数学课堂优化教学模式建构研究。创设完成“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资源融合――师生互动――高效优化”的小学笛Ы萄Ы峁寡本。

2.创设信息资源环境,让主导与主体互动并重教学设计研究,促进教学方式的优化变革。①教学形式上的变革;②教学内容上的变革;③教学方法上的变革。

3.小学数学课堂优化学习案例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①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③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望。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小学数学课堂优化与课程融合;主导与主体并重互动研究策略;培养数学创新思维和个性化发展的学习品质。

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篇8

[关键词]文工交融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2-0113-02

引言

江苏省教育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在深入学习和领会省教育厅文件的基础上,我院结合系部专业构成的特点,提出“文工交融”的办学特色,同时将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脑子灵、懂管理、善经营、会动手、身心好、讨人喜”的“两高一新”人才。

根据职业岗位分析,围绕学院办学特色,数控技术专业制定了具有“文工交融”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1文工交融内涵

这里所说的“文工交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科知识及技能与工科知识及技能的融合,交于职业,融于实践,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二是指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互渗透与融合,将人文素养教育寓于技能教育,技能教育中体现人文教育。

2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要求与文工交融的内在关系

通过企业调查,数控技术专业主要的工作岗位有: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编程工艺员、数控机床装调工、数控机床销售及售后服务、设备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等。不论哪一个岗位,都需要职业道德、合作交流、责任心等人文素质,后三种岗位还需要销售知识及技能、管理知识及技能等文科知识及技能。

因此,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从单个专业教育转向多个专业综合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接受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还要接收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育,接受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行为科学教育及信息、计算机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学校教育从侧重技能训练转向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以充实和提高学生后劲。

3“文工交融”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的总体设计蓝图,是专业教学的主要依据。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文工交融”。

3.1课程中融入

即文科知识和工科知识的交叉。根据专业岗位的需要,选取文科课程融入到工科专业中。如数控技术专业中开有人文、市场营销、经济合同法、统计与核算、车间管理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2实践上融合

即进行专业技能实训的同时进行班组管理、产品成本核算、5s现场管理的实训;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服务意识、管理素质、人文素养、社会意识等,进行沟通交流、人际关系、创新能力、协调工作等软训练。

3.3素质里融化

即通过专业课程和素质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实践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使学生初步具备对职场多种岗位的认识,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表1、表2分别为数控专业文工交融课程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总课时的比例。

4实施“文工交融”的途径

“文工交融”课程涉及的专业跨度大,在课程和实训方面出现工文交叉,这就对教学、教师和学生提出新的要求。

4.1软硬件准备

硬件指的是教材、实训设备和场所。授课教材须符合“文工交融”要求,如市场营销、产品成本核算中的案例要针对数控产品(或机械产品),数控专业的成本核算、车间管理等实训需要跨系的实训场所和教师指导,数控技能实训场所要仿真企业环境。

软件指的是教师素质、“文工交融”管理方式和考核体系。教师除必须具备道德修养好,实践水平高,敬业精神强,科研素养高外,还应具备对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如会计专业的教师须了解机电产品的特点和机械企业的财务要求,管理专业的教师要了解机械企业的生产流程,数控专业教师要了解机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财务核算方式。对含有班组管理、产品成本核算、5s现场管理的专业技能实训建立全面评价学生的测评标准。

4.2实施方法

4.2.1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

数控专业课程内容以学习项目或任务的形式展开,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通过学做一体提高能力。在项目或任务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分别采用六步教学法、讲述法、演示法、小组工作法、小组演示法、独立工作法等。

六步教学法是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六步方法,主要引导学生完成工作过程。

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操作的过程和规范,指导学生理解操作要求。

小组工作法是指小组成员扮演不同角色,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小组演示法是指小组工作任务完成后,由组长选出小组成员代表向教师和全班同学叙述任务完成情况,展示本组的成果,并接受教师的评判。

独立工作法是指学生承接工作任务后,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通过教学做一体,使学生理论融于实践,动脑融于动手,做人融于做事。“文”、“工”相互渗透,相互融通。

4.2.2实践教学中提出多能力综合培养模式

在数控专业的实践教学中,除了对实训项目进行精选,紧贴岗位和知识点要求外,在实训车间和角色上也仿真企业真实环境。

如在数控加工实训中采用告示板写明各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图,用看板注明每天实习实训的班级、每台机床的操作学生名单、课题内容、目的要求、考核细则,用提醒板提醒学生必须完成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用反面教材板警告学生曾经发生过的撞刀现象及防止对策。

将全班学生按车间生产部长、组长、员工、质检员、核算员的角色进行分配,明确自己的职责。车间生产部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负责下达生产计划(项目任务)、过程跟踪和任务结束后的总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对项目进行分析,制定计划,分配本组员工的具体任务和小组评议,质检员负责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核算员负责材料发放和产品成本核算。一个项目完成后,进行角色调换。

同时整个实训车间按照现代企业的5S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以小组为考核单位,并检测评比,从而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通过5S管理,塑造学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培养勤奋、节俭、务实、守纪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真正的“企业人”打下“文”、“工”基础。

4.2.3人文素质讲堂和社会实践活动

数控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纳入要求,第二课堂包括人文素质讲座、科技讲座和大学生科技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主要是走出校门,在街道社区、乡村等社会场所开展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等素质,培养组织管理、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

5结语

数控技术专业已培养了十多届毕业生,高中起点的07届、08届毕业生已有很多人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进行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程序调试、产品销售主管、车间现场管理,在淮安市数控技能大赛中,数控专业学生多次获多项工种一等奖。实践证明,数控技术专业体现“文工交融”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技能,方案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l]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江苏省教育厅苏教高〔2008〕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篇9

关键词:数学其他课程有机融合强化措施

一个学科或课程的发展,已不可能孤立而行,新形势下,学科或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是普遍现象[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这种相关性,充分利用其他课程的知识,提高本课程教学水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其他课程和社会生活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针对数学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做如下论述。

一、数学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的实现途径

1.数学与语言课程的有机融合

数学融合语言课程,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语言课程的学习,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例如,让学生查字典准确理解数学概念,或是让学生使用关联词等语文知识重新组织数学概念、习题,或是使用文言文或英语进行题目的叙述和解答,还可以让学生用日记记录当天的学习心得,从而加强学生语文、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数学与文艺类课程的有机融合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知识,不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和提高[3]。

例如,由《蒙娜丽莎》引出黄金分割比的知识,由“乌鸦喝水”课件引出常量与变量知识,让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在音乐的感染中轻松、自发地学习。又如,在数学教学中结合体育知识:已知射击选手甲的测试成绩分别是8、9、8、8、7环,选手乙的测试成绩分别是6、8、6、10、10环,问选择哪位选手参赛更好?我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后分小组讨论,并结合体育经验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认为虽然两位选手的总成绩相同,但选手甲的稳定性高,应选择甲参赛。而有的学生不同意这种观点,虽然甲的方差小,但乙得高分的可能性更大,在大赛中如果小于9环就很难取胜,而且乙的测试成绩呈现上升趋势,甲则是下降趋势,这也表明乙的心理素质可能更好,因此应选乙参赛。如果没有相关的体育知识和自身经验,学生就很难从题目中得出如此客观而又贴近现实的结论。

3.数学与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有机融合

世界上充满许多新奇的或是未知的事物,融入社会科学类课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真正使数学教学在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应用于生活。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历史、地理知识引出时区、地图比例尺、黄金比等数学知识,借助物理、化学、生物知识引出反比例函数等数学知识。例如,植物相邻的两片叶子成何角度能够使采光通风效果达到最佳?这些问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训练数学思维,对各科目的学习和学生的未来成长大有裨益。

二、数学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的强化措施

由上文可知,在数学教学中融合语文、美术、体育、物理、地理等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数学的工具作用。然而,在数学与其他课程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强化。

首先,数学教材中融合的或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其他课程知识,这些知识必须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如果学生还没有学过杠杆或是电功率,就引入这些物理知识,不仅达不到融合的目的,还会增加教学难度。

其次,应规范书写要求,例如目前就存在数学规范与科学规范不统一的问题,数学规范中字母不具有特定意义,计算过程不需要公式和单位,而科学规范中字母具有特定意义,计算过程需要公式和单位,这种不统一性给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带来了困惑,需要权威部门予以统一,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数学与科学的有机融合。

再次,初中数学教材的插图很多,然而其他课程的许多插图仅关注美观,却不够严谨。例如,一种精密仪器,不应将被测物体直接置于天平的托盘上,然而数学教材中测量苹果等物品时都没有添加白纸,给学生造成了误导,这要求在编写教材时有相关课程专家的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融合其他课程知识,并加强与其他科任教师的沟通。

最后,数学与其他课程融合必须以服务于生活为宗旨,而不能因与其他课程的不当融合误导生活,例如用清水冲洗苹果,已知清洗前与清洗后农药含量比值为1+x2:1(x为清水升数),试问有2升水时是直接冲洗一次,还是均匀冲洗两次的效果好?按题目求解应当得出冲洗一次的效果更好。然而由于没有考虑溶解率等问题,这个结论不仅缺乏实际价值,而且会误导学生,这要求在融合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生活的正确指导。

综上所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各学科的教学也离不开数学,而在数学中融合生活和其他课程,有助于数学教育的发展。为保障融合效果,必须做好教材编制和教学素材的选择工作,只有确保融合正确、恰当,才能真正发挥各学科融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建国.例说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学中渗透数学史[J].数学教学研究,2008,27,(12):21-23.

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篇10

一、我国金融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1.我国居民金融知识存在欠缺

金融的深化发展离不开理性的金融活动参与者。而我国居民的金融素质不足,表现在许多层面:一是持卡人用卡知识有限,特别是在信用卡的使用方面知识不足;二是对银行可提供的金融产品认识不足而影响了日常生活决策、抑制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如对房子、存单等抵、质押品认识不足,没能办理贷款业务,而受到资金面的困扰;部分居民资产配置不尽合理。居民金融知识的不足不仅不利于银行开发理财产品,拓展银行的生存盈利空间,也不利于居民提高财产性收入,放慢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2.目前普通高校金融教育的存在些主要问题

(1)金融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合理性。对于我国多数高校金融专业本科生的学生而言,多数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进大学后.所学习的课程并未摆脱以货币、银行为核心的旧的教材内容。并不能反映近些年来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的现状。以被称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为例,在笔者的教育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实际上,现代金融学的核心内容是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的研究。按照国际的主流观点,货币银行学被看作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国际金融则仅属于国际经济学范畴,显然很多高校并没有将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型学科来看待。因而也就造成对微观金融活动缺乏研究.缺乏微戏经济主体与金融市场的实证分析,培养的金融人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无法解决金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2)金融英语教学严重滞后。金融人才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是金融人才必须拥有良好的英语水平。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整体滞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完全是被动学习,荚语应用能力极差,多数学生甚至直到毕业也无法掌握一些基本的金融英语词汇。从金融学科本身分析,目前国内学界与英美学界相比在理论水平上还存在较大差距.诸如《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ics》在英美等国出版的金融学刊物代表了整个金融学科的发展最前沿,而从国内高校在这些国际顶尖期刊的情况分析,能者多数都其有海外学习经历,而在国内的一些学者虽然金融研究水平较高,但出于英语能力不足而无法在这些国际期刊上发表中国学者的声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考试为中心。事实上,金融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社会科学,也是与社会乃至每个人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科学。存款取款、住房按揭、投资股票、购买保险、刷卡消费这些金融活动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而诸如银行卡里的存款不翼而飞、参与“高息”集资血本元归、股市暴跌使资金顷刻化为乌有、恶性通货膨胀加剧贫富差距等现象又会直接威胁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期末考试乃至研究生专业考试的指挥棒依然起着极大的作用。

(4)科研与教学相脱节。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的金融学科的科研水平都有较大提高:具体表现在很多金融专业教师在高级别的期刊发表文章。承担一些重大研究课题,出版了较多学术著作等。由于客观上受职称考核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科研方向多与教学相脱节。很多教师为了多出快出成果,其研究方向与教学内容几乎毫无关系,如此下去的结果是教学与科研相割裂。

(5)金融道德教育几乎为空白。金融学的基础不是“聪明和勤劳”。而是“诚实和正直”。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专业工作者更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与良好的职业操守,而现实情况却是。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在高校巾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很多大学生不仅职业道德无从说起,而且就是一些基本做人准则也很难遵守。例如。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在考试中却利用各种手段作弊以获得通过:还有少数学生靠造假获得贫困生待遇,这些行为从根本上违背了“诚实和正直”。以这种心态从事未来的金融工作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金融教育的国际借鉴

近年来,针对备国居民掌握金融知识情况的一系列调查研究都印证了,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教育的投入都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金融理财能力和知识水平,相当比例的人对基本的金融产品和常识缺乏正确认知,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与其他人相比在金融知识方面更加欠缺,国际性组织在推动金融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经合组织在2003年启动了一项金融教育计划,呼吁各国政府提高对金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每年召开会议研究讨论金融教育领域的重点议题。在美国,众多机构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教育、指导和宣传。2003年,根据《公平信用交易法》,美国议会通过了金融知识与教育促进法,并据此成立了由近20家相关部门组成的金融知识与教育委员会。将金融教育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从1957年到1985年.美国累计有29个州立法要求中学必须设立针对金融教育的课程.其中有14个州对这些课程应该涉及的范围有明确规定。在英国,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承担了对消费者给予金融权益保护和金融教育指导的职责。其下设有专门进行金融教育的部门,牵头制定了国民金融素质规划,提出了在5年间将金融教育覆盖至1000万人的目标。同时,金融服务监管局专门启动了一项名为“钱博士”的计划,通过培育“钱顾问”,对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金融知识辅导。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全民金融教育的经验或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多元化、三个相结合与两个侧重点。主体多元化、手段多元化、受众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将金融教育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结合,与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相结合,与金融监营相结合。同时.侧重于对培训者的培训,侧重于对儿童、青年、妇女和老人群体的教育。发展中国家也在着手开始加大对金融教育的投入力度。印度央行在其网站上专门开设了针对儿童的金融启蒙教育,以非常形象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各类基本金融知识。巴西证监会下属金融教育咨询委员会,启动了一项针对大学老师的一周金融知识培训计划,并设立基金,奖励对投资者进行即时、合理风险揭示的报纸杂志等媒体。三、群策群力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教育由于金融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受教育的群体的素质参差不齐、金融知识点多面广、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因此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管齐下,共同促进国民金融知识更上一层楼。

1.针对宣传对象细分宣传的内容

(1)重视中小学生的金融教育。中小学阶段对一个人一生习惯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金融教育应从根基抓起,结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制相应的课程、音像资料,使金融知识成为常识,促使中小学生从小具有理财的思想,认识到金融对生活的影响。中小学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通过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方式,如漫画书、学校专题演出等形式,进行少年理财教育以及灌输对金钱的正确观念,生动形象地宣传储蓄、财务、证券等金融知识,对他们成年以后的理财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2)多方位对大学生进行金融教育。大学生群体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强,易于试用和接受银行推出的新产品,善于使用网上银行产品。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金融教育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如利用软件在电脑上播放教育,利用大学的讲堂开办讲座、开办金融方面的公共课程等形式。在内容方面可以以助学贷款、信用卡知识、信贷融资、证券市场等为重点,一方面结合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金融需求,一方面结合他们毕业工作后的金融需求,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对大学生的金融教育方面.国家应当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对金融机构而言,发展大学生群体具有潜在效益,不仅可以培养大批体验银行产品的零售群体,而且在每年都有一批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可能成为有关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

(3)结合中国国情广泛开展对农民的金融素质教育。对农民的金融素质教育不仅包括教会农民关于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还包括教会农民在其现有的财力、资产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家庭理财,创造和积累家庭财富,帮助贫困的农民走出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对农民群体的宣传,需要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内容富有针对性,融展示、服务、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于一体,针对具体类型的金融产品,制作电视短片、相声、小品等节目,有机地将金融产品与日常生活充分融合,提高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效果。

(4)重视城市里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教育。城市中低收人群体风险承担能力有限,资金量有限,可以着重进行基本金融常识的教育,如证券投资知识、网银业务、银行自助终端的使用、异地存取款和转账业务、办理住房按揭贷款、存单质押贷款等信贷融资业务,重点介绍一些保本理财产品。在中低收入群体教育中,充分利用附近金融机构网点的辐射作用,发挥社区、学校的作用,共同服务群众,介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知识,免费赠阅有关金融知识宣传手册与宣传资料,重视现场宣传解疑释惑,培养大批合格投资理财人。

(5)高收入群体是金融企业零售业务的重点发展对象。在金融领域里存在帕累托法则,也称二八法则———即金融机构80%的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其余20%的利润则来自80%的普通客户。高收入群体是金融公司零售业务利润的重要来源,金融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是重视高收入群体的,许多金融企业还专门开发了一些产品,为高收人群体量体裁衣。高收人群体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适合接触高端的金融产品,是银行高端理财的对象。国外金融机构针对高端群体,往往配备了各种专业的理财顾问,如针对球星、影星客户,金融企业专门配备懂这方面业务的员工,在为该群体服务的时候,能够更加顺利地交谈。对高收人群体的金融教育,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广泛,如各种基金产品、跨国投资、外汇买卖、黄金交易、期货期权、资产的全球配置、保值、增值、避险等内容。

2.发挥有关各方的力量,提高国民金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