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机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7:15

小学计算机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兴趣;互助学习小组;学以致用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遵循现代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主导,以就业为导向”的总体教育理念,以岗位任务为引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深入浅出地讲解。该课程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上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让每位学生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这是我们每个计算机教师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验,在2011~2012年上学期执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教师们的一项日常教学工作,打造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和首要目标;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是我们计算机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尤为注意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举例如下:在讲解word2010中的作品制作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日常实际生活,初步构想自己怎样通过一份电子小报来做自我介绍。先在制作小报的说明中提出具体的内容要求、详细的格式安排,接着,补充说明作品在制作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及其应采用的方法。同学们在经过几分钟的认真思考后,笔者先用大屏幕展示几份相关的优秀作品,然后要求同学们自行通过互联网寻找另外优秀的word作品展示,以使他们对自己将要进行的创作有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对制作出更为优秀的作品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期待。笔者紧紧抓住这个机会,鼓励他们“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己做出比观看的优秀作品更加精美的作品。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身实际状况进行学习,学习更为主动和自觉,去完成一个又一个学习任务,去获得丰收的喜悦,去赢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和信心。

二、建立互助分组教学,组织学生讨论

互助分组是解决学生之间学习差距的一个很好的组织方式。首先笔者依照此前实际情况,采用学生个人愿望和学生推选等方式,有目标地选择一些相对优秀的同学作为小组长。接着采用“优差结合和自由分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分组,每组4~6人。小组长作为老师的帮手,主要任务是:组织小组内各个成员思考、分析、讨论该模块的任务要求,归纳总结出所涉及的知识,每个小组成员可以自己选择或由小组长分配具体任务;小组长负责帮助组员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小组长也无法解决的,再由老师帮忙解决;最后通过该任务的完成来达到每个学生对此模块知识的充分掌握。各小组任务完成后,既要考察各个小组的学习任务是否充分完成,还要考察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情况。只有每个成员都充分掌握所学知识,这个小组才算获得通过,小组长才能获得相应的表彰。如此,不但发挥了各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促进了小组内成员的协作学习,加强了团结互助,促进了和谐,同时也减轻了我的负担,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教会学生编辑排版文章、处理表格、制作ppt、网络应用等,学生往往觉得很有用、很有趣。我便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习过程共同探讨:利用计算机可以做一些什么事?

三、鼓励学生学以致用,重视课外活动

结合实用需求,讲解课本外的计算机知识。比如,在介绍到主机时,给学生讲解主机背后接口知识(如键盘、鼠标、USB等接口),并打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机箱内部的硬件,还讲解一些简单的电脑维修知识以及如何安装系统等,以帮助他们解决自家或朋友、邻居家的电脑小故障。在讲到网络应用时,教学生下载手机铃声、音乐、图片等。

笔者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校沟通,开放微机室,来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此外还积极鼓励学生加入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协会,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还有,在课外活动课中通过对课本以外的知识学习或对书本知识细化,再加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大量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四、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争取更大进步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可以说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反思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科学性;通过反思可以有效培养教师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反思还可以使教师的思考更加成熟和理性;通过反思还可以使教师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小学计算机教学反思篇2

一、利用课堂契机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课堂上会出现很多需要学生反思的地方,如果我们教师不去抓那些契机,以此引导学生反思,使之形成习惯,那么又如何培养反思能力呢?所以我们首要的就是抓住课堂契机,把握课堂上每一个点,让学生不断反思。例如:我在执教《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探究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就安排了一个反思的环节,请孩子们反思一下刚刚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再让学生用反思获得的探究方法独立探究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当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时进一步告诉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经常回过头去看一看,好好的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这样会让你的学习更有乐趣,更加轻松,这就是反思的魅力。

二、利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数学逻辑性比较严密,每一个问题都不是毫无根据的,所以我们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过程,只有思考,才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着手去解决。如在教学加、减简便计算的时候,该教学内容涵盖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性质等等,在教学之前,我先出了几个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

(1)38+86+62=?

(2)162-26-34=?

(3)128+27-38=?

学生动手算了起来。有的学生很快便算好了答案,而有的学生还在冥思苦想。在全体学生完成计算之后,我问学生解题过程。算得慢的学生一步一步演示了自己的计算过程。算的快的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了这样的计算过程:

(1)38+86+62=(38+62)+86=186

(2)162-26-34=162-(26+34)=102

(3)148+27-38=148-38+27=137

经过这位学生的演算,其他同学恍然大悟。原来计算可以这样更加简便。于是我让学生进行反思:在这个题目中,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启示?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还会不会简便算法计算?你还能想到什么样的题目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些反思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他们陷入了沉思。

三、利用验算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利用验算也是可以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因为验算本身就是对解题过程的一个回顾,学生通过验算可以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有何不妥之处,对于不妥之处他们可以及时更正,而如果演算过程合理、正确,则又加深了一遍印象,反思能力就在这一遍遍的演算中得以提升。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习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三角形的面积240cm2,一条直角边20cm,另一条直角边是多少cm?学生中出现了三种不同解法:

(1)240÷20=12cm

(2)240×2÷20=24cm

(3)240÷20÷2=6cm

三种方法解出了三个答案,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底x高/2.

于是我让学生进行验算,看哪种方法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通过验算,很快发现方法二算出的另一条直角边24cm符合题意。然后,我再引导学生一一探讨其他方法为什么对或为什么错?这时,学生再次领悟了验算法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反思能力。

四、注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所谓循序渐进,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时候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从学生的年龄阶段入手,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不同,三四年级又和五六年级不同。一二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小学,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都比较欠缺,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导,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学习和反思的基础,所以在进行反思的时候教师只需在一旁做点拨,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经验更丰富,我们只需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即可。这样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可以使小学生逐渐形成系统的反思能力。

五、结语

小学计算机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方法,实践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计算机教学法是在系统分析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计算机课程中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主题和要素,有针对性地在这些主题上嵌入生动的案例,并通过系统的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最终能够将理论和现实案例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好的个案材料,经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法的应用

教师作为导学者,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提出建设性的学习方法。案例计算机教学法在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把应用的关键放在以下两点:一是教师要深刻理解所教授计算机课程的理论体系,并精准地把握计算机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二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将各种丰富的案例有机地整合入理论体系的计算机教学,并将两者和谐搭配,做到生动有趣但不流于形式,通过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体会。

在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上,我们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寓教于趣”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的兴趣,萌发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从而提高对教师授课的浓厚兴趣,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案例计算机教学法过程中,我们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变,具体说,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步骤。

2.1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计算机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方法。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需要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计算机教学材料和计算机教学活动方案。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是在实现计算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依据计算机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案例式计算机教学设计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计算机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计算机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计算机教学反思、计算机教学资源链接等内容。

2.2案例的选取。案例计算机教学法中的“案例”是案例计算机教学法实施成功的关键要素,这些案例应该是学生感兴趣并能产生启发和共鸣的话题。案例可以有多种形态,比如:生活案例、理论案例、时尚话题案例、互动案例、博客案例、故事案例等。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案例库需要教师通过学习和生活进行大量的积累。

2.3案例与教学主题的有机结合。通过将所设定的案例有机嵌入主题,形成两者的天然整合和衔接,构成有机融合的整体,并且合理布控,设定好计算机教学时限和节奏,使课堂上能够将计算机教学主题借助嵌入式案例发挥到极致,并活跃课堂气氛,将比较枯燥的理论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活泼,做到不拘泥、不枯燥。

2.4精心设计案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法之前必须知道,学生现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达到何种程度。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案例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案例要有典型性,所选案例要能突出教学重点,能够涵盖课程的绝大部分知识点。二是案例要有代表性,要切合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师必须能驾驭案例。教师要分析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并能一一应对。

2.5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讨论,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讨论氛围,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己或者是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合作进行分析和判断,开拓思路,积极寻找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2.6学结和评价。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教师不必拘泥于程序化的评价结果,要从不同角度和结果来评价,作为最终评价者,教师要做到全面、准确、合理、有效。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到学生互评,通过相互交流,揭示出案例中隐藏的知识与技能点,并能够取长补短,使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加全面。

2.7拓展学习。随着学生逐步解决案例中所提出的任务,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计算机的知识与技能。然而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怎样才能让学生继续学习、拓展学习。最好的方法是对先前的案例进行加工,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留给学生做为课后作业来完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并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能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计算机教学反思

经过案例式计算机教学后,教师应该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获取计算机教学信息,对计算机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不适当的案例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得计算机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这就是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教育反思。案例计算机教学法的计算机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以自己的案例式计算机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师通过嵌入式计算机教学反思实现对计算机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嵌入式计算机教学水平。计算机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索搭建了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协作,教学相长,学生通过案例计算机教学,真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拓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验证了其实用性和有效性,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小学计算机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动态设计教学反思

构建主义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笔者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动态设计为出发点,研究适合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过程模型,并将此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取得了明显教学效果。

一、新课改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动态设计

在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体现在实践中就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创造管理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几年实践证明,对于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模式,采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会好得多。

1.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动态设计的概念

对教学过程的动态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其次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最后是“主导―主体”教学设计。

2.新课程改革下计算机教学动态设计原则

在新课改革中,教学动态设计也有着一些基本的原则,具体可以表述如下。

(1)教学动态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分析教学需要,同时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考虑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和选择性。

(2)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再以教师的“教”为主体,而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来进行教学的动态设计。

(3)教师要会使用教材,而不是直接用教材去说教,应当具备动态组织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4)教师要抛弃传统的评价模式,将评价作为自己的教学手段。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设计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前的准备,这部分内容是预先设定好的、静态的,回归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是这部分准备内容的实现;而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需要在授课过程之前完成,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整改,教学动态设计贯穿整个课堂,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的设计都体现“动态”特征,具有极强的灵活性。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来设计面向学习需要的教学过程的模型

基于前面我们论证的建构主义理论在新课改下的合理性,在课程动态设计时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来进行,设计的依据就是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并针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进行教学动态设计,即学生需要怎样的知识,就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动态设计,这也就是针对学生需求的教学动态设计过程模型。

我们再分成各个部分来论述一下。

首先,与传统的教学过程设计过程不同的是,教学设计应该体现“动态”理念。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不应当是“静态”的,不应该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应当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例如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有针对性的分析之后,才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二,在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及评价中,教师要清楚列明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有一项比较重要的就是反思教学,教师通过反思的过程可以去粗存精,可以得到有价值的启发,并且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过程的设计,提高教学的理论素养。教学反思中包括了教学前反思和教学中反思以及教学后的反思。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设计好一份教学反思表,明确需要反思的各方面,在完成整个的教学过程之后填写。

根据我们预设的教学动态设计模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提议学生将整个学习的过程中的反思(预习、课堂和课后作业)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之后教师根据这些反馈得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教师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内容进行反思,或者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反思,集合大家的意见,选择优异的方法,完善教学过程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教学。

三、小结

小学计算机教学反思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2-0065-03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思维碰撞、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纠正错误、反思错误和建构、完善知识的过程。错误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生成的一种特有资源,也是一笔巨大的教学财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合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反思的意识和养成反思的习惯与态度,既可为数学学习注入新的活力,又能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发展。

一、反思“计算”错误提高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计算技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中,教师虽然在计算上花了大量功夫,但仍有部分学生算理不清,算法不明,错误不断。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反思计算错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探寻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养成专心、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审题细心、书写工整、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发展自己的运算能力。

(一)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在计算中,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看似相同的问题,从而出现错误。如计算360÷(18+20),很多学生会错算成360÷(18+20)=360÷18+360÷20=20+12=32。究其原因是受计算类似(240+72)÷12=240÷12+72÷12=20+6=26的影响。此时,教师不能简单地通过比较结果指出错误,而应让学生在比较、反思中发现错误原因,找出错误根源,促使学生实现“自我否定”。学生分析第二个算式时发现:如果把除以12转化成乘法,就能变成(240+72)÷12=(240+72)×=240×+72×=20+6=26,说明上面的运算使用了乘法分配律。而第一个算式360÷(18+20)只能转化成360×,不能转化成360×(+)。因此不可运用乘法分配律写成360×+360×=360÷18+360÷20。学生在反思中不但明白了(a+b)÷c=a÷c+b÷c成立,a÷(b+c)=a÷b+a÷c不成立,而且感受到计算时一定要审清题目,切不可“张冠李戴”。

(二)记忆的影响

小学生记忆具有不清楚、持久性弱的特点。学生因记忆因素所造成的错误,主要是由计算过程中的信息储存或提取出了错误。比如有些一年级学生在计算退位减法时,忘了退1造成错误,例如计算56-18=48。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反思: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学生通过思考,想出了可以在退位数上点上圆点或圈出来提醒自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注意知识的学习,也应重视能力的培养。

(三)对算理不清

四则运算的法则是根据实例总结出来的,如按一般方法进行计算教学,学生只知道要这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计算过程中知识性的差错就比较多。例如:计算2346÷23=12,这种错误是对不够商“1”的除法笔算法则理解不清。教师这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错误,更要让学生及时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学生先通过估算就能知道上面的结果是1百多,是三位数,而不是两位数。进而再结合现实情境使自己懂得,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下面的各个数位都必须有数字。所以上题中求出商的最高位百位上的数后,十位上不够商1就得商0,起到占位作用,否则商的数值就会发生变化而产生错误。

(四)没有形成技巧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计算方法多样性,学生不但要能正确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提升计算的质量。例如计算×73=?有些学生往往直接进行计算产生错误。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反思:根据题中数字的特点,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学生通过进一步观察思考有的想到了×73=×(72+1),还有的想到(1-)×73,这样即容易算对又省时。因此教师在平常计算教学中应让学生反思提炼,形成一定的计算技巧。

(五)不良习惯造成计算错误

数值计算内容枯燥,情况复杂,一步有误,全盘皆错。因此,要让学生反思如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在计算时要做到一看(看数字、看运算符号),二想(想怎样计算),三算(根据想好的仔细计算),四验(检验计算是否正确)。同时还要做到计算有耐心,书写认真,注意力集中,这样学生的答对率就提高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反思“判断”错误,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判断题是一种常见的数学练习题,所谓“判断”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对命题进行分析、检验的结果。此类练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中,有的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造成判断错误。

(一)概念不清

学生对一些概念认识片面,理解不透,模糊不清,运用时容易出错。如3.2÷0.3=32÷3=10……2,学生错判(√)。这里只要仔细观察算式,单从除数和余数的关系0.3

(二)负迁移影响

学生分析问题时容易受负面迁移知识的影响,会在认知过程中出现偏差。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先提出一个判断题: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那么个位上是0、3、6、9的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学生错判(√),这里只要任意列举一个数,就能上面第三句的结论是错误的。这时教师要及时让学生反思:为什么是2、5的倍数的数能这样判断,而是3的倍数的数却不能成立呢?3的倍数到底有怎样的特征?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想、从正反两方面举例验证,最后发现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与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有关系。使学生在反思中分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排除了“想当然”的认识,深刻理解了概念的实质。

(三)以偏盖全

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往往以点盖面,以偏盖全,从而出现错误。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时,老师出了一道判断题:比0.2大、比0.4小的小数只有一个。学生判断(√)。很明显,学生错误的原因是只想到了一位小数。接着教师让学生适时反思:除了我们已经认识的一位小数,还有没有其他小数呢?分析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明白了小数有一位、也有两位……同时也懂得了思考问题要全面、完整、具体。

三、反思“问题解决”错误,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审题不透

很多学生在审题时不能仔细弄清题意,盲目下手,容易造成错误。例如一条路已经修了800米,还剩下10千米没有修。求这条路一共有多长?学生错算成:800+10=810(米)。学生纠错后,教师引导他们反思:读题时一定要先找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例如上题可以在数字单位的下面画出横线,有利于观察比较,这也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二)数量关系不清

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存在着各种数量关系,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弄清这些数量之间的联系,从而造成错误。例如:某农场养黄牛580头,比水牛的5倍还多30头。养水牛多少头?很多学生会错算成580×5+30=2930(头)或580÷5-30=86(头)。学生反思错误原因是审题过于马虎,对数量之间关系没有理清。这时学生重新通过画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分析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即由水牛的头数×5+30=580,根据这个关系式可以列方程解答。由水牛的5倍是(580-30),还可以用(580-30)÷5来解答。进而联想到如果按580×5+30=2930(头)来计算,题目需改成“某农场养黄牛580头,水牛的头数比黄牛的5倍还多30头。养水牛多少头?”如果按580÷5-30=86(头)来计算,题目需改成“某农场养黄牛580头,是水牛5倍还多30头。养水牛多少头?”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除了反思错误,寻求解题方法,还应反思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适度上升到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层面,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四、反思“图形与几何”错误,发展空间思维

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通过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推理和判断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和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发展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心智技能尚在发展阶段,会对一些基本图形的本质特点了解不够清楚,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不够透彻,从而造成错误。

(一)观察、想象――反思错误

在学生探索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之后,老师接着问,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应该是多少度呢?有的学生错误的理解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说明每个角平均是60°,而四边形有4个内角,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240度。老师这时没有直接指出错误原因,而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找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有的小组是通过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内角是直角,求出它们的内角和为90°×4=360°;有的小组是通过用量角器去量,求出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有的小组是先把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撕下来,然后顺次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周角得出360°;还有的小组是把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2=360°。教师因势利导,那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呢?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通过转化、观察、想象,既反思了错误的原因,又发现了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规律是:(边数-2)×180°=多边形的内角和。

(二)操作、实验――反思错误

学习完表面积之后,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把4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在一起,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有的学生错误地得出表面积是1×1×6×4=24平方厘米。老师接着问:“你们能想办法来验证刚才的结果是否正确吗?”学生纷纷动起手来,有的画图,有的拿出小正方体模型进行拼摆,很快找出了答案,可以摆拼成一行,

长就是4厘米,宽和高分别是1厘米,则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为4×1×4+1×1×2=18(平方厘米),或从四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中减去粘贴的6个面,即1×1×6×4-1×1×6=18(平方厘米);还可以摆拼成上下两层,每层2个,长和高是分别2厘米,宽是1厘米,则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为2×2×2+2×1×4=16(平方厘米),或从四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中减去粘贴的8个面,即1×1×6×4-1×1×8=16(平方厘米)。学生在操作、实验中找出了答案,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同时还发现摆法不同,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也会不同。如果拼成一排,则减少的面是(正方体个数-1)×2;如果长、宽、高之间相差愈大,则拼成的表面积就愈大;如果长、宽、高之间的差愈小,则拼成的表面积就愈小;但不管怎样拼摆,它们的体积是不变的。

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生成,关注错误,因势利导,就可变错为宝。学生在反思、淘汰、修正原有错误的过程中,数学思考和数学素养也一定会逐渐养成。

参考文献:

小学计算机教学反思篇6

下面以一节计算练习课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法、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

案例: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二)”练习课

特级教师徐斌认为:“计算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可见,计算教学承载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究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能技巧,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同时,体验计算的应用价值,享受学习的乐趣。

片断一:细心看题,快速口算

师:同学们先自己回忆一下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再用最快的速度完成8道口算题。(学生练习口算)

师:下面,每道题请一个同学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和结果,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的方法和结果与你一样,我们就通过;如果不一样,你就举手。

生1:0.85×4,先算85乘4等于340,再看因数里有两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结果等于3.4。

生2:20×0.5,先算20乘5等于100,再将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结果等于10。

生3:老师,这道题我是用20除以2等于10。(有的学生点头赞同,少数学生没有完全反应过来)

师:这明明是一道小数乘法题,怎么算成除法了?

生3:0.5表示十分之五,20×0.5也就是求20的一半,所以可以用20÷2=10,这样更快。

生4(补充):这里20正好是2的倍数,所以用除法计算比乘法快。

师:同样是小数乘法,同学们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使计算更简便,很好。

生5:1÷0.25=4。

师:这是一道小数除法题,我们还没有学过,你是怎么算的?

生5:我是想乘法,因为0.25×4=1,所以1÷0.25=4。

师:他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没有学习过的问题,我们用掌声表示向像他学习。(学生热烈鼓掌)

生6:0.24×5=1。

生7:老师,他错了,结果应该是1.2。

师:大家同意谁的意见?(指生6)你是怎么得到1的?

生6:我是把它当成0.25×4来计算了。

师:还有哪些同学犯同样的错误?你们想通过自己的错误,提醒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生6:我想提醒大家在计算时不能把数字看错。

师:他虽然出错了,但他能反省错误的原因,并提醒大家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大家是不是要谢谢他?(学生们鼓掌)下面两题谁一起来说?

生8:5.86×0=0,1×5.86=5.86。(学生们都表示同意)

生9:0.8×0.6÷0.8×0.6的结果是0.36,我是按顺序先算0.8×0.6=0.48,再算0.48÷0.8=0.6,最后算0.6×0.6=0.36。

生10:这一题可以先用0.8÷0.8=1,再算0.6×0.6=0.36。

师:大家觉得谁的方法更简便?

生(齐):第二种。

师:我们就用第二种方法来算一算第8题,结果是多少?

生(齐):0.64。

师(指第7、第8两题):这两题的结果有没有等于1或者都等于0.36的?

生11:第7题等于1,第8题我还没做好。

师:做对的同学想一想,他怎样算才会使结果等于1?

生12:他是将除号前后的两个0.8×0.6同时乘起来,再相除的。

师(指生11):可以这样算吗?为什么?

生11:不可以,因为这样运算顺序就改变了。

师:通过刚才的口算,同学们觉得要想使计算又快又正确,要注意哪些问题?

……

评析:自主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发展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从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探究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反思中主动获得发展。上述教学教师让每个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口算,在交流中不仅关注结果,更加关注计算策略和方法的选择。这样既给了每个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又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计算并不只是“死算”,从而不断修正和丰富自己的想法,并学会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碰撞,他们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体验着创新的快乐;在交流中,学生不断地审视别人、反思自己,不仅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对计算的兴趣增强了;在交流中,教师及时鼓励和引导,让学生的探究、反思、交流等活动不断深入。

片断二:根据经验,准确判断

(出示题目:不计算,你能说说“2.05×0.31=6.353”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师: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一下想法。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先说是否正确,再说理由。

生1:不正确,因为两个因数里一共有四位小数,而积里只有三位小数。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师:请大家认真地想一想,是不是因数里一共有四位小数,积就一定是四位小数?

生2:不一定,有时候两个因数的末位相乘结果有零,积就不是四位小数,但这道题不属于这种情况。

师:你想得很周到,谢谢你!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3:老师,我认为2.05×0.31的积不可能是6.353,因为两个因数的末位相乘应该是5,而积的末位是3。(同样的结论,不同的思维角度,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师:这是一个判断的好办法,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生4:老师,我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知道结果是错的。2.05×0.31的积不可能大于2.05,所以等于6.353是错的。

师:有点道理,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积不可能大于2.05?

生5:因为0.31小于1,所以2.05×0.31的积一定小于2.05。

师: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下次计算时,记得用这样的方法检查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

……

评析: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计算经常出错这个问题,往往采用简单粗暴地批评和让学生再算一遍的方式解决,很少让学生自己去找出错误在哪里并反思原因,所以学生总是一错再错。事实上,很多时候学生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计算就能看出来,经常的批评不仅使学生失去兴趣,“再算”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上述教学中,以一道判断说理题为例,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判断、交流,既从不同角度去估算结果,也渗透了计算结果的检验方法。而教师则好似一个“旁观者”,在学生发言正确时给予肯定,在回答不够全面时追问,在学生深入解释时感叹……而学生探究的热情、思维的火花在不经意间被激发、被点燃,此时的他们觉得自己能发现、创造新的知识。

小学计算机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计算思维;研究性教学;算法;教学改革

计算思维是现代多学科人才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其研究已经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教育界的高度关注[1]。虽然人们早已意识到计算思维的存在,但直到2006年,美国的wing教授才明确提出了计算思维的概念,她认为,计算思维是“每个人都渴望具有的、能够学习和实际运用的具有普适性的思维方式和应用技巧,不仅仅是计算机专家才具备的能力[2]”。

我们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开展改革与实践。具体包括:

1)清晰地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二者之间的良好交互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是研究性教学不可缺少的条件,单纯强调或忽略任何一方都不会取得预期良好的教学效果,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更无从谈起。

2)充分地理解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和经典算法在教学内容中的特殊地位,核心概念是重要思想、原则、方法和技术过程的集中体现,典型算法则反映了某一方面的内在规律和典型问题的本质内容,它们都具有方法论的性质和内容[3]。忽视核心概念和经典算法的学习,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就缺少了实质内容的支撑。

3)有效整合多种教学方法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别采用任务驱动、整班教学与小组教学、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然而,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全部的课程教学任务,更不适合开展研究型教学。

4)重视教学评价在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阶段性师生座谈为教学过程的不断改进提供了教学质量的保证,最终的小论文与答辩形式的考核凸显了研究性教学的特点,而不同层次的多种评价为研究性教学的考核提供了客观公平的基础。

1教学主体的平等互动

为了在研究性教学中加强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形成了以教授为主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同研究、学习和辅导的多层次教学团队,多层次教学团队和本科生构成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二者的平等互动为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平等互动的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具体表现在:对本科生而言,通过教授对算法课程的讲解,使其了解和接触到本课程相关的学科前沿问题;通过研究生的助教和课程辅导,使其借鉴研究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探索方式,有意识地关注自己计算思维的培养;通过与研究生的直接接触,使其了解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为相互平等的交互打下良好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970054,0773224)。

作者简介:卢俊岭,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王小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本科教育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和安全普适计算技术;吴三斌,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

的基础。对研究生而言,通过与本科生的交流、讨论和课程辅导,使其既加深自身的专业知识,又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更有利于激发自身思维的活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和研究工作。

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唯考试与分数至上”的观念下,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受到压抑,思维活跃度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形下,仅仅口号式地要求学生进行计算思维的培养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强调师生交互: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给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并善于抓住机会,帮助学生在计算思维训练过程中不断得到鼓励,提高自信心;提倡师生平等交流、互动,教学团队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亮点并及时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教师和教材的不足,促使两个教学主体在地位平等的意义下开展问题的讨论;利用师生座谈会和教授接待日活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答疑解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利用网络平台随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建议和想法,及时进行问题回复,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

2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

为了在课堂学习中加强学生计算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教学团队认真选择“算法设计与分析”中的核心概念和经典算法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教学团队在授课时的引导和课外辅导,训练和强化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学团队在选择算法时注重不同类型算法的典型性,不强调教学内容求大求全,在讲授算法时重点讲解算法的整体思想,强化核心概念的学习和计算思维的训练,提醒学生注意从宏观上准确把握,而算法的某些具体细节则由学生自由实现。教学内容的选择既保持适当的灵活性,又有一定的难度,而这种难度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克服的,从而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在每节课程内容的开始展示一句经典短句,对本节的核心思想进行总结概括,让学生细细体会计算思维在总结本节教学内容时的高度抽象。

经典算法和经典问题是密切关联的,通过对经典问题的分析,启发学生利用不同的算法求解,并进行比较。因此,教学团队将经典问题和经典算法按照“问题定义―问题抽象―数学模型―计算模型―算法设计、分析和优化―算法编码―实验仿真―分析改进”的渐进过程逐步学习,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获得的,也不是漫无目的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更不是凭运气和灵感就能获得。通过将课程的核心概念和经典算法融入到经典问题的求解,并将学习内容分解到上述各个阶段,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学生通过多个具体算法和问题实例反复体会理解计算思维的概念和作用,有意识地重复训练和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掌握计算思维能力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具体运用。

3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运用

为了在研究性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帮助学生训练计算思维能力,教学团队采取任务驱动教学、启发式教学、整班教学与小组教学、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的核心思想和实际应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过程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算法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总目标分解为许多具体算法,通过完成具体算法的学习过程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目的。本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为核心,在能正确分析算法复杂度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机应用中经典的非数值算法的核心思想并能熟练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估问题的能力。分解的任务则相对具体,例如要求学生针对感兴趣的动态规划算法给出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采用讲述小论文(报告)和答辩的形式进行汇报,要求问题定义表述清楚,算法设计描述适当,同时验证所给算法的有效性,分析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并且实现算法,最后分析实验结果,给出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明确具体的算法,体现了计算思维的清晰性、逻辑性、层次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使学生感到有一定的压力和挑战性;另一方面,学生自主选择论文题目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计算思维的培养。同时,这样可使学生在研究性的学习中自己认识该课程的性质,自我体会与其他课程的不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不以学生掌握算法为最终目的,而是强调学生学习算法的研究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尤其是计算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为了使教学方法更符合人类探知未知问题的一般规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团队采用整班教学和小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演绎和归纳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学习小组一般由6至8人组成,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由班干部和教学团队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水平综合考虑决定,避免出现组内成员同质的情形。例如,首先面向全班同学详细介绍汉诺塔问题的来源和背景,使学生充分了解该问题的产生过程;接着引导学生如何思考该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递归算法,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成果,强调学生反复独立思考,自己针对该问题提出递归算法的思维过程,有意识地控制和训练自己的思维活动,并在小组内讨论、对比和总结递归算法的思考过程,鼓励和启发学生探索非递归算法,充分发挥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方法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积极作用;最后,结合汉诺塔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讲授递归算法的核心思想,这时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有利于学生形成计算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将递归算法用于求解其他具体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研究性教学和计算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恰当地将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教学方法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教学团队精心设计演示文档,利用课件动画演示盘子移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汉诺塔问题与递归算法的核心思想,有利于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快速捕捉汉诺塔问题的本质,并积极思考递归算法的运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一方面,教学团队充分利用教学网站提供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各种学习资源,包括课件、视频教学、习题资料和前沿问题等,供学生在线即时学习或下载自由学习;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的问题答疑网络平台,教学团队能够及时帮助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研究探索的品质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4教学评价的多层次机制

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结果,教学团队采用个人、小组成员、组间成员和教学团队构成的多层次评价机制开展教学评价,同时通过阶段性师生座谈会开展过程性评价,及时改进教学过程,并利用课程小论文与学生答辩的形式作为最终评价,给出学生在本课程的最终成绩。多层次教学评价机制如图1所示。个人评价体现了学生对自我学习和自己计算思维能力的认可,小组评价体现了学生对相互启发和团队协作水平的认可,组间评价体现了学生对相互学习和相互竞争能力的认可,教学团队评价则体现了教学团队对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学习水平和计算思维能力的综合认可。这种评价机制会促使学生更注重计算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图1多层次教学评价机制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不断改进教学过程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教学团队既加强了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师生座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下认真听取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

针对大班教学难以发挥学生自主性的不足,教学团队提倡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参加学习小组开展研究型的学习。考虑到规范性和客观性,要求学生按照事先提供的论文或报告的模板提交研究成果,并在班级内参加答辩进行汇报,最终以个人和小组的共同表现综合评定。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事实,教学团队提供的参考题目按照易、中和难划分三个级别,而且在小组学习中鼓励同一小组中的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保证题目难易度选择的正态分布。为了强化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学团队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开展讨论和合作性研究,使素质突出的优秀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体现个性化培养和团队合作的理念,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5结语

为了在算法设计与分析核心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本文强调从平等互动的教学主体、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多层次的教学评价等方面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在具体

的课堂教学中反复地加以强化,最终将计算思维能力转化成学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通过与学生座谈、网站反馈信息和实际的考核结果发现,与之前相比,学生对该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计算思维能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表现出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和有意识控制思考过程的良好现象,具备了独立学习与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良好的基础,这表明我们提出的计算思维培养模式框架在实际的核心课程中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

[2]Jeannettemwing.Computationalthinking[J].CommunicationsoftheaCm,2006,49(3):33-35.

[3]赵致琢.计算科学导论[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62-164.

teachingReformandpracticeonalgorithmDesignandanalysisBasedonComputationalthinking

LUJunling,wanGXiaoming,wUSanbin

(CollegeofComputerScienc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abstract:algorithmDesignandanalysisisanimportantkeycourseincomputermajor.afeasibleframeworkforcultivatingcomputationalthinkingofstudentsisproposedtotrainsystematicallyandcultivateintentionallytheabilityofcomputationalthinkingofstudentsinthekeycourse.thepaperdescribesindetailthereformandexplorationofthecoursefromteachingsubject,teachingcontent,teachingmethodandteachingevaluation.

Keywords:computationalthinking;researchteaching;algorithm;teachingreform

(上接35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

[2]乔林.改革课程理念,强化程序设计方法培养[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3-76.

[3]陈渝.程序设计实验webQuest教学模式研究[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2-154.

ReformteachingSystemofprogrammingFoundationBasedonapplicationability

CHenYu,CHenYuan

(SchoolofComputerScienceandengineering,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Chongqing400054,China)

小学计算机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计算思维教学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StudyonteachingReformofComputerFoundation

BasedonComputingthinking

LiJuan,HUanGYin

(ComputerengineeringDepartmentofelectronicengineeringinstitute,

navalUniversityofengineering,wuhan,Hubei430033)

abstractteachingreformofcomputerfoundationcourseinouruniversityisonthebasisofcomputingthinking.weaimtopermeateideasandconceptsofcomputingthinkinginallaspectsofteachingtofosterstudent'sconsciousnessandabilitytoanalyzeandsolvetheproblemswithcomputer.inrespectofteachingcontent,"computingthinking"isaddedtotheknowledgesystemofthecoursesdirectly.theinquiryprogramisusedinteachingdesigntoenlightenstudentsonComputingthinking.multipleteachingmethodincludingcaseteaching,taskdrivenandclassdiscussion,andstrivetopermeatethecultivationofthinkingineveryknowledgepointandtheteachingmodules.teachingpracticehasprovedthereformeffect.Studentscanhavebasiccomputingthinkingafterclassesofthecourse.theteachingreformcaninterpretconnotationandcorevalueofcomputerfoundationcoursesperfectly.

Keywordscomputingthinking;teachingreform;computerfoundation

0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校全专业科学文化基础课程之一,是大学本科教育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在高校基础教育特别是计算机教育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案是以等级考试一级计算机基础与mSoffice应用为导向,根据等级考试一级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注重于培养学生对相关软件的熟练应用。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技能的普及,这种教学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很多大学新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了解,甚至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地位越来越不受到重视,甚至产生了“此课程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的质疑,使得该课程面临严重的危机,对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周以真教授提出了计算思维的概念。计算思维被认为是近十年来产生的最具基础性、长期性的学术思想,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计算思维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它包括一系列广泛的计算科学的思维方法。计算思维概念的出现与发展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力求在教学内容和课堂设计等多个教学环节中渗透“计算思维”的思想和概念,深入剖析计算机科学的内涵。旨在培养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基于计算思维的内容组织

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依然立足于应用需求。但这里的“应用”并非指传统方式的应用软件,而是指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所必备的计算机素质与技能,包括科学计算、信息检索、办公自动化、模拟训练、指挥和管理等。计算机技术在这些系统中起着重要乃至关键的作用,本科课程的内容应该能够直接支持简单的信息处理需求。课程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如表1所示。

表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课程总学时数为40学时,内容包括引言、计算机基本信息表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安全、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思维与计算机问题求解。与改革前相比,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将“计算思维”增加到课程知识体系中。在第一章引言部分增加介绍计算思维基本概念、作用与意义介绍的小节,增加“计算思维和计算机问题求解”一章专门讲授计算思维典型方法和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相关技术。

(2)拓展基础理论的广度与深度。对于计算机基础理论部分的内容,不再局限于等级考试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与常识,而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系统和基本原理。因此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信息表示,计算机软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和常用应用技术。着重在“知其所以然”上下功夫,培养学员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深入剖析计算机科学的内涵,并以此展示和解释“计算思维”的基本内涵和方法。

(3)淡化软件应用教学内容。课程知识体系中,不再涉及到具体的工具软件,不在课堂讲授具体软件的操作。“计算机应用实践”环节着重于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等软件的基本操作。

2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设计

改革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要求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其思维方式,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和计算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探究式设计方案,注重启发学生计算思维,引导学生走向思维方法的层面。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过程如图1所示。

图1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设计过程

这里以“计算机基本信息表示”一章中“计算机码制”一节的内容为例,具体教学设计如下:(1)提出问题:如何在计算机中存储一个整数。(2)描述问题:如何解决符号(正负)在计算机中的表示。(3)方法1:原码,最高位表示符号,其余位为整数的数字部分。(4)方法1分析:以0的原码和原码的加法运算引导学生发现原码的缺点。(5)方法2:反码,最高位表示符号,其余位为整数的数字部分取反。(6)方法2分析:以带进位的反码加法运算引导学生发现反码的缺点。(7)方法3:补码,最高位表示符号,其余位为整数的数字部分取反再加1。(8)方法3分析:编码唯一,运算简单。(9)总结原、反、补码编码方式及优缺点。

3基于计算思维的课程实施

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课堂研讨等教学方法,是典型的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和协作性。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和恰当的运用,有助于奠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建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任务驱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所有环节,用于启发、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求。如,可以通过“我们的姓名在计算机中如何存储?”这个任务题引导学生对字符编码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如何解决由于CpU与主存之间速度上的不平衡而导致的CpU性能不能完全发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高速缓存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案例教学以行动为导向,由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设计,促使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技术和基本原理理解。如,通过“小型局域网组建”案例,贯穿“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章节的学习之中,使得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理论和技术。通过“销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案例,贯穿“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章节中“数据库技术基础”的学习之中,使得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数据库相关理论和技术。

课堂研讨更多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凸显学生在思维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更好地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学习,同时也学习思维本身。课堂研讨活动开始于研讨主题的设置,学生的分组和任务布置,由学生根据分组及任务在课后完成基本概念的理解、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消化,课堂上以交流学习成果,探讨与主体相关的重难点为主,之后形成结论,完成并提交研究报告。如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章节中“多媒体技术基础”中,设置研讨主题:多媒体信息处理。按“声音数字化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视频与动画技术”进行分组,进行课堂研讨。

4结论

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在教学全过程中,注重于展示和解释“计算思维”的基本内涵和方法,力争将计算思维的培养渗透到各个知识点和模块的教学中,为学生将来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摒弃“狭义工具论”思想,完美诠释该课程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较大提高,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Jeannettem.wing.Computingthinking.CommunicationsoftheaCm.2006.3:33-35.

[2]Jeannettem.wing.ComputationalthinkingandthinkingaboutComputing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Seriesa,2008.7:3717-3725.

[3]战德臣,聂兰顺.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中国大学教学,2013.2:56-60.

[4]吕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养成.计算机教育,2013.5:44-46.

[5]九校联盟.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2010.7.

小学计算机教学反思篇9

一、细导细究,导在新知萌芽处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新知的获得离不开旧知的迁移。尤其在新知建构的萌芽处,教师要抓住细节,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结合生活情境,进行探究交流,激活学生的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认知。

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教材呈现的是买西瓜的情境,为使其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我将其改为买文具的情境:橡皮筋每根0.06元,买5根多少钱?铅笔每支0.5元,买6支多少钱?羽毛球每个0.8元,买3个多少钱?

学生列出算式:0.06×5,0.5×6,0.8×3。我接着问:“你怎么理解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特征?”学生发现:三个算式都是小数乘整数。乘法的意义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因此学生的经验被激活,从而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0.06×5就是求5个0.06是多少;0.5×6就是求6个0.5是多少;0.8×3就是求3个0.8是多少。如何算更简便?学生从自己的加法计算经验出发,认为:橡皮筋每根6分,5根就是3角,换算为0.3元;铅笔每根5角,6支就是30角,换算为3元;羽毛球每个8角,3个就是24角,换算为2.4元。

在课堂中,我通过在新知萌芽处层层设疑,让学生思考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策略,据此建立初步意识:可以先将小数化为整数,而后进行换算。这样既能够避免学生只注重计算结果,而忽视算理的学习误区,又能够使学生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精导精学,导在思维绽放处

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注重数学活动经验的发展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由此,教师的导学重担便落在训练学生扎实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上。基于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抓住学生的动态生成,实现学生高效精学,突破难点和重点。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整数除以分数”时,学生根据教材例题得出“4÷■”,并提出猜想: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除以分数的倒数。如何证明呢?学生根据“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的规律验证“a÷■=(a×m)÷(■×m)=a×m”。根据学生的思路,我设问:整数除以单位分数可以这样计算,一般的整数除以分数也可以这样吗?学生继续推导得出“a÷■=(a×■)÷(■×■)=a×■”。那么是否所有的分数计算都可以这样呢?学生的思维一旦打开,就能在层层深入中逐步建立数学模型,证明如下:(1)分数除以整数,■÷m=(■×■)÷(m×■)=■×■;(2)分数除以分数,■÷■=(■×■)÷(■×■)=■×■。由此学生可以知道,a数除以B数(B数不为0)等于a数乘B数的倒数。

在以上课堂教学中,我抓住学生思维生成这一环节,从商不变的规律入手,拓展学生思维,回顾整数、小数除法,从而推导出除法的运算法则,使学生的儿童思维建立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所学的数学整体知识有了直观的把握。

三、深导深思,导在结果反思处

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反思和质疑的习惯。从数学本质来讲,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离不开反思和质疑。但在当前教学背景下,课堂上,学生忙着动手实践,忙着做习题,极少有教师肯放手给予学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操作多、思考少,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能力自然就薄弱。由此,在数学课堂导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在课后积极设计反思总结的环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

如在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策略之替换”的教学中,学生根据例题能够得出将大杯替换成小杯,或将小杯替换成大杯的两种方法,为此我进行引导:这是什么策略?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策略?学生深入反思后认为,这种替换策略的运用,是依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确定的。例题是把720毫升果汁倒进两种杯子,不能直接求出每种杯子的容量,因此需要采用替换策略。题目中有已知的条件“小杯容量是大杯容量的■”,由此可以得到,大杯是小杯的3倍,可以将1个大杯替换为3个小杯,或者是将1个小杯替换为■大杯。

学生通过反思,能够明确替换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适用条件,更深刻地理解替换策略的价值在于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小学计算机教学反思篇10

1计算机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1强化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当然这并非计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我们应利用计算机收集整理化学教学内容和信息,譬如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查看国内外的化学教学信息,或者选用市场上出售的教学软件,从中选择或借鉴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来充实化学教学。

1.2优化教学过程

学习新课,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上、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在讲授新课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象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使之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其规律。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加大传输的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

1.2.1创设情景。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通过创设意境、渲染气氛,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信息等,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时,上课开始先播放一段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使学生对它们又有了新的认识,渴望知道它们是如何制取的,还有哪些性质,有自己想试一试的冲动,给新授知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里氛围。再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巧妙地创设导入的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讲述“Co2性质”前,将意大利峡谷之谜、动物进入古老山洞出现死亡的现象制作成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学生就会联系生活经验,去思考、分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2.2剖析机理。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机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计算机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把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特别是对学生平时无法观察的难以了解的知识更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供了充分的认知手段。例如,利用三维动画可将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即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展示出来,计算机能使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一般化学反应都进行得较快,无法控制,学生难以看清,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二维或三维动画软件,可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随教学过程同步控制。多媒体信息量大而快,增大了知识的密度,加快了教学的速度,提高了课堂效益。

1.2.3模拟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即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但初中化学中有些实验的危险性较大,还有的实验无法实际操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模拟错误实验造成的后果:给装有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制取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会出现水倒流回试管使之炸裂的情况;浓硫酸稀释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产生的危害;还可以模拟有毒物质的毒性实验,如把两只小白鼠分别放在一氧化碳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模拟一氧化碳毒性实验;还可以使用VCD播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录像片,如易燃易爆知识及危害等等。通过演示模拟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1.2.4演示整合。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计算机多媒体能很好地展示相异反应类型、相似反应过程等。诸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的比较、小结。

以上内容,重做实验,既浪费时间,又无新鲜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文字声音图象表格动态再现化学实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进一步得到同化,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2.5提高视度。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对于学生来说,注意是感知的基础,是良好学习质量的必要条件。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观察的对象,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细致的观察。初中化学演示实验许多是在试管中进行的,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要用到托盘天平等等,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利用实物投影仪可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度,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再如刚学习化学时,学生不易理解排空气取气法的收集原理,也不易讲述明白,若制成Cai课件,设计为一种气体将另一种气体从集气瓶中排挤出来,展示给学生,学生一看即懂,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转贴于

1.3辅助学习总结

在初中总复习时,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Cai课件,即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o2、H2、Co2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部分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Cai课件,只需一按键即呈现出来,运行极为方便。也可制作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素材库,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实验,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在总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一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1.4深化反馈检测

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调用计算机题库中的试题,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练习或考试。练习或考试完后,学生可以调出参考答案,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起到教师面批的效果,而且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编拟试卷,可随时修改,随意排序、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软件,帮助分析试卷、分析成绩;通过各种成绩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强化优势。

2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这一点必须明确。特别是在当前的中小学阶段,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从属的。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有“四个不宜”。

2.1不宜替代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只顾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也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有的教师认为当今的教育改革就是教学工具的革命,即用电脑取代教师、黑板、粉笔,产生了“电脑万能观”,误认为只要采用了电脑教学,教学中的一切问题皆可迎刃而解。有的几乎整节课都在播放动态的画面、千姿的文字等,可谓十分丰富。教师成了“放映员”,丢掉了“主导者”的地位;学生成了“观众”,丧失了“主体者”的地位。其实,初三学生大多十四五岁,他们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如果整个过程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那么很有可能扼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只有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育教学质量才有可望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2.2不宜取代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化学实验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所以说化学实验是不可替代的。我们主张化学实验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享受第一感觉。当然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也是可取的;或者实验中涉及有毒气体的,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实验的实录,到时再播放。

2.3不宜照搬别人

多媒体教学要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使用现成的教学软件,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有所选择和加工,注重择优,千万不要图省事,照搬不误。最好是根据教学情况、学生实际和教者风格自己制作课件。

2.4不宜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