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8:41

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篇1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天长市高塘村:随机抽样法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鼓励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中央及地方制定了许多鼓励政策。本研究将通过调研大学生“村官”职业认同状况,如何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认同感。

一、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课题组成员于2015年1月~2月期间,对安徽省天长市高塘村农户家走访,共发放调查问卷251份:同时,通过电话、访谈等多种形式共调查天长市265名大学生,共收回510份调查问卷,有效率达到98.9%。

(一)研究区概况

安徽省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面积1770平方公里,现辖14镇121村,人口63万。天长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优质油料基地,现有耕地面积100多万亩,盛产稻、麦、棉、油等农副产品。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已初具雏形。高塘村属传统农业区,地势平坦,适合种植水稻、小麦,以及油菜、棉花、玉米、蔬菜等经济作物。

(二)数据来源

课题组成员于2015年1~2月随机抽取天长市251名村民和265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以及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愿不愿意大学生村官来村工作、对大学生村官的建议以及对大学生村官的期待等情况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调研。

二、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看法

(一)村民是否认可大学生“村官”

在实地调查中,有65%的村民认为大学生能担任“村官”这一角色,而剩下的35%的村民则认为大学生不能担任好大学生“村官”。本次调查针对村民是否认可大学生“村官”和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会给农村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交叉分析。认为大学生能担任“村官”的村民事实上也对大学生村官存在质疑,大学生“村官”缺乏农村工作经验以及大学生不安和基层流动性大都是村民们担心的问题。但是这部分村民也很相信大学生“村官”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为农村能带来新局面。而认为大学生不能当好“村官”的村民则表示大学生“村官”缺乏经验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当然大学生不安和基层流动性大也是他们不能信任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理解

大部分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理解还是比较正面积极的,给大学生一个到基层锻炼、发挥能力的机会,农村引进人才、加快农村发展,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虽然大部分村民能比较正面对待大学生“村官”计划,但是还是有小部分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搞形式主义、人才浪费。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不赞成理解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主要是年龄比较偏大一点的,而能支持理解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村民年龄则较轻一点。

(三)村民认为大学生当村官的优势与不足

1.村民认为大学生当村官的优势

高塘村村民主要认为大学生当“村官”的主要优势在于:专业技术知识丰富、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有活力。信息渠道多、政策理解到位、有解决农村问题的热情、法律知识丰富等也是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当然,这是村民限中的大学生“村官”的优势,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村官”不仅仅是表现在解决就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更重要的是这项制度的实施很可能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大学生“村官”凭借其专业知识,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打开一片新天地。

2.村民认为大学生当村官的不足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70%的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社会经验不足,65%的认为过于理想主义、与村民交流有困难,55%的认为对农村社会关系不了解、缺乏吃苦精神,其次是工作不深人以及缺乏工作经验。

(四)村民理想的大学生“村官”

村民理想中的大学生村官要有长期扎根服务农村的信念、与农民同甘共苦,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做事公正维护农民权益、有长期扎根服务农村的信念、头脑灵活带来新知识新观念等。

三、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的看法

(一)在校大学生是否愿意选择“村官”

在统计中当问校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看法时,265名大学生中仅有32.5%的在校大学生会考虑毕业后选择当“村官”,47.5%的在校大学生还不确定自己是否会选择当“村官”,只有20%的在校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并不会选择“村官”这一职业。由此看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方向还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而在这部分在校大学生中,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被迫选择“村官”,所以说,大学生“村官”在大学毕业就业选择中还是比较热门的,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1.在校大学生选择村官的原因

在校大学生选择“村官“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前就业形式严峻,其次是为今后考公务员打下基础以及各项福利待遇,然后是锻炼自己和为建设新农村做贡献,影响最弱的因素是自己感兴趣或父母要求。

2.在校大学生不选择“村官”的原因

对不会考虑选择村官以及没考虑清楚的8名同学,又进一步向他们了解了他们会选择当村官的原因,并把这两个问题进行了交叉分析,政策保障力度不够,再就业困难、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很难得到很好运用以及父母家人不理解是这部分同学不会选择当村官的首要原因,其次就是自身素质方面,缺乏专业知识、不能理解农村复杂环境,得不到村民的理解。

(二)大学生“村官”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您认为大学生“村官”是否有前景这一问题中,37.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农业面临改革,大学生“村官”很有前景:3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前景一般说不上好,20%认为前景比较迷茫:剩下的7.5%则认为比较没前途。可见对于大学生“村官”这一职业,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还是比较看好的,但也还是存在不看好的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大学生“村官”在上岗前都应该接受相应的培训,在校大学生认为,在上岗前培训中,退休干部传授经验、老干部教导是最重要的。

四、对策建议

(一)注重岗前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生长期处于理论研究的状态,难免在工作中理想化、脱离实际。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可以在大学生“村官”在上岗前,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村官”进行一对多甚至于一对一传授经验,先实习,了解当地情况,跟当地老“村官”实地解决一些事务,后由村民投票选择,实现公平选举,竞争上岗,让村子里的“村官”是村民信得过的、真正有实力的“村官”。要求政府在选派大学生“村官”时,要竞争上岗,经过层层选拔,把优质、更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高校人才送到基层去,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二)加强在职学习

大学生“村官”在工作期间也应该不断充实自己,定期组织村干部充电,结合政府政策、市场需求发展农村经济。学习计算机,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发展前景。不仅是文化知识,政府可以定期举办“村官”交流会,互相吸取经验教训,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文化素质与专业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不断巩固已有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是必要的,定期举办培训讲座、定期开设文化课培训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三)双向沟通,因地制宜

政府在分配大学生工作地点时,可以综合当地情况和需要,结合大学生专业知识,把大学生“村官”分配到他们真正适合的岗位上去,使大学生价值最大化:并且在充分考虑大学生“村官”意愿的前提下,可以优先将大学生分配到离户籍地较近的地区,减小流动性,增加村民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工作要有一个很长的适应期。许多专家认为,通过建立大学生“村官”制度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对接使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留得下,但不能一锅端,特别是不应该成为一种铁饭碗,要建立一套由村民作为考核主体的体系,来衡量大学生的工作绩效,将真正为村民服务的大学生“村官”留下,特别是那些愿意带领当地村民创业对农村的情况比较熟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的人留下。

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篇2

碧空万里江如练,雏雁初飞天;家园前景谱新篇,涉世做村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响应党的号召,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关键一步;一方面,农村浓缩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舞台;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和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说实在话,我个人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也走过弯路。当初,认识不到“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性,我是在职干部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没有任村官之前,只包村不问事,传个通知带个口信,当个乡政府的通讯员和传话筒角色,责任心不强,总认为村里的一切事务有村两委班子呢,包村干部只是聋子耳朵摆设。XX年元月,我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通过聆听有关领导讲话,与村里群众密切接触,对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有了全新认识。当看到群众一双双热切盼望致富的眼睛的时;当听到领导一声声语重心长、充满期盼的嘱托的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期盼,是党和国家农村政权的希望所在,深深地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通过半年的工作,对各方面的深入了解,我认识到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农村需要我们。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给我们大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广阔舞台。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有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就一定能发挥村官在农村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基层工作了数年,我体会到,做群众工作关键是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我所任职的***村,位于大广高速与南石公路交汇处。按照国家规定,高速两侧50米,要建设绿化带,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保护公路,优化环境。***村的耕地大都在高速两侧,植树造林任务十分繁重,但是群众又不理解,俗话说: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几年来树是年年栽,年年毁,可谓是年年栽树不见树,村干部做了大量工作,收效甚微。为此我多次与村干部深入到每一户农民家中进行走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其倾心交流,推动了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理清村里的发展思路,并帮助5名困难户走上致富路,及时化解一些矛盾纠纷。由于村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大量留守儿童远离父母,如何做好教育和监管工作,是关系几代人的大事。为此,我主动帮扶36名留守儿童,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经常与他们交流谈心,了解其思想需求,关注其健康成长,有效消除了他们孤独无助的心理。我还与当地学校联系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并利用乡妇联主任身份,积极向上级妇联组织申请救助了10名贫困女童,受到乡、村两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这些事让我充分体验到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的喜悦和快乐,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存在。

另外,还有一件事更让我坚定了在农村任大学生村官的决心和信心。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认真贯彻“4+2”工作法。我认为“4+2”工作法,使科学发展有了保障,加强党的建设有了抓手,发扬基层民主有了渠道,也是我们大学生村官做好工作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和法宝。在实施过程中,我利用开广播会、张贴标语以及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4+2”工作法,提高了群众觉悟,促进了基层民主,巩固了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好局面。当我看到村里在处理一切重大事项都严格按照“4+2”工作法程序去操作,取得的可喜成绩时;当看到村里群众一个个满意开心的笑脸时;当看到村里一派稳定和谐的气氛时,我为我的辛勤付出和踏实工作而骄傲,而自豪!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无怨无悔!

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篇3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村官”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学界也有众多学者对其作出了深入探究,本文按照国家/社会和角色/行为两种研究取向,综述了自2008年以来大学生村官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前者从国家与社会的二元理论视角出发,对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做出宏观的功能性研究,后者是从微观角色理论视角,对大学生村官群体进行实地调查与访问,作出经验分析。两种研究视角正好起到了互补的功效,更加透彻地反映出村官政策功能的缺失,以及村官个体角色失当行为,通过本篇综述,文章认为大学生走向村官之路,需要完善培训机制,以及参与村内选举的权利等。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国家与社会;角色;冲突

1995年,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紧随其后,海南、广东、河北等地也陆陆续续招聘大学生村官,直到2008年,中组部颁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等相关文件,正式规范了大学生“村官”的选聘与任用,将新一代的“知识精英下乡”运动推向了高潮,也在学术界引发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中组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30万人,目前在岗21.2万人,覆盖全国1/3行政村。而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上,也是“首次”出现了4名大学生村官代表,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目前社会学界对于大学生村官的研究,分为国家/社会和角色/行为两种研究取向,本文按照上述两种研究取向,对自2008年以来发表在中国知网上的文献进行了梳理。

一、“国家/社会”研究视角

20世纪90年代,作为西方政治社会学核心内容之一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引入我国,成为当时广泛运用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大学生村官问题上,不少学者沿袭这一理论视角,着重分析国家在该政策中的强势地位,对村官群体以及农村社会基层政权的权威性和控制力。

(一)“制度嵌入”

同样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多,造成了严重的就业压力,因而,国家适时推出了大学生村官计划,1995年,江苏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开辟了先河。该计划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为同村现代化输送人才,同时为国家政权建设培养后力量。郭星华就提出了疑问,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制度当成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权宜之计,那么,就存在大学生村官再次就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当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就存在大学生村官是否安心工作、能否发挥作用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村官制度当成是“挂职锻炼”性质的活动,也存在“挂职”与就职的衔接问题。这三个如果,是对国家提出该政策初衷的深度考量,不管该计划的主要功能或目的是其中哪一项,都残留着隐患。即使我们希望大学生村官制度能兼有上述三项功能,还是存在一个分流的渠道、措施和机制的问题。

为何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功能存在不稳定性呢?从国家与社会二元理论角度来看,就牵扯到了一个“制度安排“的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一个从上而下的制度安排过程,硬生生的嵌入到了农村中,正如宋言奇所提出的,这是一个“制度嵌入”过程,如同人体器官移植一样,被移植的器官与人有一个适应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列排斥反应,那么,村官政策在嵌入农村社会体系之中,势必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大学生村官要打入乡村核心,必须立足于农村现实情境,在发挥自己作为知识精英的特长之外,学习农村场域中打交道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由“嵌入”变为“融入”。

(二)“知识精英”

如果说传统中国乡村是“乡土社会”,是熟人关系社会,是以乡绅为代表的乡村精英为核心力量,他们在传承乡村文化知识、维护乡村秩序、以及礼仪规范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近现代乡村则是“后乡土社会”,仍然是人情、关系主宰的社会。但是随着乡村精英外流与分化,近代乡村处于“失血”与“城乡断裂”状态,所以,何兰萍等人指出,大学生此时下乡,正好发挥着“文化反哺”的功效,作为新一代精英,能够弥合这一断裂。何兰萍等人的观点是立足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学生村官群体作为国家政策积极接受与反馈者,能够发挥其主动性去履行这一政策要求。

付建军的观点与何兰萍等人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付建军认为,大学生到农村中去,作为村务工作者,是国家力量进“农村政权”的途径之一,改善传统中国的“农村基层政权”使其政权体系趋向现代化,因为传统中国农村不具备自我现代化的能力,为实现农村合理整合,国家需要通过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其他类型精英联盟。他的观点是站在国家立场上考虑的,国家作为政策的论证与颁布者,推动了这场精英下乡运动,促进了现代国家建构。

(三)“三个悖论”

同样是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出发,郭明则看到了该政策引发的三个悖论。作为“国家政策”潜入者的大学生村官,他们是有别于传统村干部的新型农村治理主体,由于农村“社区情理”的存在,而使他们难以真正获得农民的认同和理解,在农村沦为“弱化的国家政策嵌入者”、“无根的农村治理群体”。所以,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着三个悖论:国家政策意图与农村社区清理之间的悖论,村务“主力”与村务助理之间的悖论,政策文本与法律文本之间的悖论。

二、“角色/行为”研究视角

不少学者从微观角色理论视角,对大学生村官群体进行实地调查与访问,作出经验分析。角色理论是符号互动论的一个理论流派,正如拉尔夫·林顿所说,“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而扮演的是角色”,“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待”。部分省份对“大学生村官”的职务定义为“助理”角色,所以“村官”非“官”,而且这种身份在3年服务期内是恒定不变的。这种身份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村官地位的尴尬和在农村发展建设中的“边缘化”。

(一)角色认知

按照政府相关文件规定,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特设岗位工作人员,是农村服务者,由此,外在因素对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就比较模糊,他们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国家公务员,非官非农。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中势必会有种疏离感、剥夺感以及自卑感,再加上政府允许大学生村官把户口留在现户籍所在地,不用迁往所工作的农村,更加妨碍了其归属感、认同感的形成。李丹花指出,根据《村委会自治法》有关规定,“村民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撤换村委会成员”,大学生村官不享有选村委会选举权利。尽管在2013年,某些城市,如北京,已经作出了特别规定,大学生村官可以成为村委会选举的候选人,但仍然有限制,“必须在本村居住或工作一年以上,经村民委员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在会议上有三分之二成员同意,方可参加村委会选举”,所以,大学生村官对所在村享有的参与管理权和农村基层自治制度之间的矛盾一直悬而未决,这也让大学生无法彻底扮演好角色,产生了赵志业、杨永明所说的,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显性流失,即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终止或失败,放弃村官工作,隐性流失,就是大学生村官长期不能度过磨合期,在主观上、客观上不能很好的完成村官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倦怠、失职或其他不符合工作要求的行为,不符合国家、社会对其期望。

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先进技术的引进者、农村致富的带动者、基层群众的服务者、各种矛盾的解觉者,承担考虑着国家、社会各界甚至其家庭的众多期望。尽管他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村干部,而只是对村干部的协助,只是一段时间的服务工作者,但是不少大学生村官扮演角色失败,原因何在?从大学生自身来看,主要是他们角色认知不清、角色定位模糊,在面对角色冲突时候,角色调适失败造成的。

角色不清,在李伟看来,就是社会大众或者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规范认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的职责、权利是什么在其相关调查中,应届毕业大学生在选择去当村官的时候,动机并不纯粹,大部分是迫于就业压力与优惠政策的吸引,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是想去服务农村、带领村民致富的,在如此动机驱动下,试想,谁会用心去关注这个岗位到底是做什么的,需要怎样的技能呢。施碧珏、葛俊等人认为,大学生村官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属于动态表现型角色,也就是要表现出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即表现出知识精英服务于农村的决心和毅力,而不是功利性角色,一味强调个人利益得失与自身发展。由于大学生村官自身角色认知不清,使得其自身能力素质与要扮演的村官之前存在较大距离,没能达成一致。

(二)身份认同

大学生村官由于角色认知不清,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身份认同,进而导致角色失败。在张舜看来,身份是一种出身和社会地位,表达一种归属感及行为模式,也就是对个人的身份属性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倾向。身份认同主要关注个体如何依据自己或他人对某一群体的身份归属来建构自己和他人的身份,包括外在建构力量和内在自我主体两个方面。郑庆杰通过田野深度访谈,提出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困境,第一种困境时由于大学生村官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出现不同角色主次轻重与高低层级间的认识困境,因为大学生村官既是农村社会问题的协调者,又是政府和农民的联络者,并且在工作中,又是村干部的助理,缺乏自主性,产生了认同困境;第二种困境时,被国家社会建构的身份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其价值和意涵是有别于其自身所定义的,国家对其角色定义为表现型角色,服务于农村的工作者,而大学生村官对其自身角色理解,则是比较功利的。外在的因素,如制度安排、大众的期望都是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份认同,而本人的角色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才是内在认同,从根本上决定其身份认同是否成功。

韩伟通过对湖北08、09届在岗大学生村官及当地基层干部、村民进行调查与访谈,发现外在的角色期望与本自身角色期望不一致时,也会产生角色冲突甚至是角色失败。有意思的是,有学者发现性别也会影响冲突程度,男性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冲突要高于女性村官,并且父母在农村居住的大学生村官,其角色冲突程度高于父母居住于城市的大学生,并且学历越高,角色冲突程度越强,这些表面看上去有悖于常理,但仔细想想,似乎有很符合中国的国情特点。

三、结语

大学生村官作为新的社会身份,对应的社会角色或者大众对其的行为期待正在逐渐形成,尚不成熟。当前,我们国家与社会对其的角色定位主要是把其当做政府政策的宣讲者、农村基层工作的协助者、农村问题的调节者等,而忽略其家庭与个人对于自身的期望,政府在着重培养大学生村官表现型行为的同时,需要兼顾其个人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主要是基于血缘、地缘和姻缘上的以家庭为单位,重人情关系的社会体系,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无法迅速形成自己的网络资本,势必水土不服。

政府部门需要特设这样一个部门,对大学生下乡担任村官时作出职业培训,做好大学生村官与基层部门工作人员衔接工作,帮助迅速适应当地环境,推广北京修订后的《村委会组织法》,让大学生村官享有平等的参与村内选举的权利,留住大学生村官。同样,还要做好分流工作,正如郭星华所说,不管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目的是如何,是为了缓解就业、建设新农村,还是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也好,对于放弃村官职务的大学生或者是任期满后的一批人才,必须做好发分流工作,拓宽其就业渠道,而不仅仅是一拥而上的考公务员或者考研。

参考文献

[1]程毅,刘军.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J].前沿,2010(4).

[2]付建军.精英下乡与现代国家建构[J].新农村建设,2010(4).

[3]郭明.游走在国家政策与农村之间:杜镇“大学生村官”的个案[J].青年研究,2012(2).

[4]郭星华.“大学生村官制度”十年经验值得总结[J].中国青年报,2010(6).

[5]何兰萍,殷红梅,杨勇.乡村精英与乡村文化建设[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6]何淑明.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反思[J].广西社会科学,2011(9).

[7]韩伟.大学生村官角色冲突与角色调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

[8]江苏大学生村官网[eB/oL].http:///html/2012-7/6901.shtml.

[9]姜裕富.国家政权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计划[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10]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m].于闽梅,陈学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李丹花.大学生村官心理认同角度探析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湘潭(下半月),2010(2).

[12]李法霞.浅析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角色[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13]李伟.角色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J].山西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9).

[14]施碧钰,葛俊.从社会角色理论看大学生村官的现状——以X市和Y市为例[J].新农村建设,2010(5).

[15]宋言奇.基于制度“嵌入”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再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9(7).

[16]郑庆杰.飘移之间: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建构认同[J].青年研究,2010(5).

[17]张舜.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

[18]赵志业,杨永明.从社会角色透视大学生村官流失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8).

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篇4

【关键词】秘书专业角度大学生村官基本素养

招募村官可以说是继公务员招考之后的又一新举措。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村官",每年选聘2万名。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走出大学校门,跨入农村生活,他们能不能迅速转变观念,适应环境,投入工作,在这新农建设的关键时期,关系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因地制宜实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等计划。"同时,还提出"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发展和定位会越来越清晰,政策的出台将越来越有利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目前来看,四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村官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惑,而出现问题与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素养有关,本文从秘书专业的角度作一探析,以求有所获。

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主要困惑有五:一是身份处境尴尬。大学生村官按国家计划实施由县市级公开招选,由镇村两级共同管理,在村上工作,在法律政策上却处于"非官、非农"的尴尬处境,既不属于事业单位人员或者乡镇公务员二是工作推进艰难。农村工作复杂繁琐,村民素质参差不齐,村民观念"百花齐放",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对农村各项政策的理解支持也就千差万别,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绩效难显现。三是前途发展茫然。依照选聘办法,大学生村官属于按三年期限签定合同的"没有保障的、不稳定的临时工"。很多大学生村官对现在的生活很"茫然",对三年后的出路很不确定。四是一些大学生村官难以和村民打成一片,一些村民对大学生村官不信任,有的村民甚至看不起大学生村官,认为农村的事情问他们没有用。五是大学生村官所在村的村官排斥大学生村官,毕竟大学生村官在村里担任的职务都是辅的,比如村主任助理或村支部书记助理。这样的职务在村里常常说话不算数,使大学生的才华无法得以施展。更有甚者,大学生村官根本就不在村里,而是被借调到乡镇从事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实际上成了乡镇一级的普通职员。

面对以上五个问题,我们除了呼吁国家出台新的法规政策以外,恐怕时任大学生村官更需要从自身出发来突破各种困惑。既然大多数都在村里担任支书、主任助理或者协助专员之类的职务,那么就应该当好助理或专员,具备一些秘书专业素养。

从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意义上看,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对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有着重大意义。所以说,大学生村官要有秘书人才的不计功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具备领会党的农村政策的理解力、判断力和政治性,能够迅速及时熟悉农村信息、了解农村情况,从农民最欢迎的具体事情做起,运用所学知识为农民服务显得非常重要。

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地位上看,大学生村官大多数是中共党员。是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如果把这些助理、副书记"村官"当作一个"职业"的话,几近秘书职业,那么他们就需要像秘书人员那样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会"做事"。"做人"指的是人品(职业道德)和人样(职业形象);"做事",指的是五种能力,即创新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商业能力和写作能力,并且要能够做到五力合一,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出谋划策,当好助手"。

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环境看,农村风俗民情严重,民间信仰和组织较复杂,人情往来关系繁琐,村庄治理难度较大。村官,都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走村串巷的一线人员。这一切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去面对,没有一定处理事件的能力,实属难事。自然村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群众自治组织,构不上国家序列;村官,官不至品位,但它却肩负着联系农村百姓,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历史重任。能不能适应环境,是搞好工作的前提。选拔考察大学生村官,注重处理日常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显得及其重要。

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看,而今农村的现状令人担忧,大多数农村在耕作方式上仍采用传统的方法,思想观念陈旧,家族观念较重,基本上不愿除陈破旧。劳动生产率较低,抗灾能力差,靠天收的事实长期存在。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事实无法在农村实现。广大农民普遍缺乏政治权利意识,以至普选出来的村干部很少成为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特别是有些地方,黑恶势力侵入到村级政权,出现了恶人治村现象。这些农村弊病都将是村官们面临的问题,更是将来的工作重点。

针对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村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和办法,尽快提高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从村官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来认识。

从大学生村官自身方面来说,既要有观念上的更新,更要有实际的行动。一要树立实施科学出谋划策、进言献计的责任感和信心,愿意投入到维护村级行政单位形象和村政稳定中去。二要能适应解决农村现存问题的需要,密切关注"三农"发展的动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农村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不断对自己的工作场所和内容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自觉提高从事各方面工作的技能与素养。三是学会与人合作。要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特别是家族之间的合作意识,村官自身首先需要有合作意识。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面对农村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驳杂的工作内容,仅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必须学会与其他各方的精心协作,才可能达到工作目标,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合作精神。

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是要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善于从群众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己;二是要从领导那里学习,村支书或者村主任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出身,他们离群众最近,最了解农民,要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三是加强自身提高,以自己的眼光和视角去观察发现问题,总结方法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党委办公室工作手册编辑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党委办公室工作手册[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

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篇5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制度;新农村建设;河南省禹州市;湖南省浏阳市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209-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目前,北京、河南、江西、四川、湖南、安徽等地开展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不可否认“大学生村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和农村相对落后的现实情况,以及一些“大学生村官”对农村问题缺乏真实的了解,造成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未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上的作用,因而该制度从源头到实施诸环节都存在理论反思的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分别对河南省禹州市和湖南省浏阳市进行了“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调查,我们希望通过对两地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尝试构建“大学生村官”制度有效运行的模型,为农村发展出谋划策。

1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深入河南省禹州市褚河乡、郭连乡、鸿畅镇、方岗乡和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普迹镇、永安镇、官渡镇,选取的八个乡镇极具代表性,可以反映出两地“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基本现状。

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我们对禹州市和浏阳市共八个乡镇的“大学生村官”以及村民和村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认识情况,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67份,回收率89%。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

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此次研究的资料,文献主要来自图书馆、资料室、网站、调查地各类相关政府文件等。

1.2.2调查法

1)问卷设计。问卷面向的是“大学生村官”和村民、村干部,我们设计有两份问卷:“大学生村官问卷调查(1)”共25道题,其中24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由“大学生村官”填写;“大学生村官问卷调查(2)”问卷共12道题,其中11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由村民和村干部填写。

2)实地访谈。实地访谈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村官”,在发放问卷的同时,我们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访谈。

3)电话回访。主要目的是及时了解当地新出台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村官”的生活状况和工作情况。

2当地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了解情况

2.1调查情况

我们对禹州市四个乡镇和浏阳市四个乡镇的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对当地村民的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63份,回收率90.556%。我们的问卷共12道题,其中11道选择题和1道问答题。

2.2调查结果

通过把调查分析与对村民的访谈联系起来,同时结合两地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

1)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村民不是很了解“大学生村官”制度。在两地,对于“大学生村官”有多大了解调查中,只有14.7%的被访者是很了解。

2)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身份不认同,认为他们不是真正村官,只是从属地位,在农村建设上没有决定权。而在有没有必要让大学生担任村官上也只有73.9%的人认为有必要和很有必要的,这就说明一部分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没有信心,同时在“大学生村官”能否解决本村的问题中,只有59%的群众认为可以,有近56%的村民认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设中是从属地位或者是没有作用。

3)“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以来,对于村民来说,他们并没得到真正的实惠,主要表现在:①生活水平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②本村情况并未得到改变;③“大学生村官”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认为,两地反映出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例,而且是目前我国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3“大学生村官”对“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认识情况

3.1调查情况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我们对两省八个乡镇的“大学生村官”和镇(乡)、村两级官员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认识情况。我们共向两地的“大学生村官”发放120份问卷,回收104份,回收率86.667%,问卷共有25道题,其中24道选择题,1道简答题。

3.2调查结果

经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

1)“非官非民”的处境让这些“大学生村官”没能找到一个让自己满意也让村民们认可的形象,48.3%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村民对他们期望不高,村民并没有完全相信这些“外来”的村官。

2)“大学生村官”在编制上模糊,没有明确大的出路,主要负责“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县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团委在编制、待遇、社会保障上规定模糊,造成“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未来迷茫。“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任职实行的是合同制,但是在合同期满,他们的出路与地位没有明确规定。

3)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事务管理中没有权力,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造成极大地人力资源浪费。70.8%的“大学生村官”在的日常工作是打杂,而只有27%是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协助村委搞发展。

4)是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或多或少存在抵触心理,使他们工作开展较困难,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调查发现,仅有20.2%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村干部很重视和支持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但是真正接受并实施的更加少。

5)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在一定程度上还未适应农村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综上,这些不合理因素,导致“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严重的困难。对此,我们对该制度从源头到实施诸环节进行反思,提出一套合理的适合当今农村和“大学生村官”的制度模式。

4认识与思考

农村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作为国家解决农村问题重要措施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使之更加有效、合理地运行,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宣传力度。在县一级,要支持“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宣传,提供资金支持;在村上,如有广播电台的乡村,则充分利用广播进行宣传。而最直接最有效的宣传方法是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让“大学生村官”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使村民代表信服。切实落实该制度的各项政策,使“大学生村官”制度成为长期的可行性政策,让广大农民认同“大学生村官”。

2)在任用机制上,解决“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困境、出路问题,保证“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延续性和完整性。①解决“非官非民”的身份困境。大学生担任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一般担任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等职务。“大学生村官”在法律上处于“非官、非农”的尴尬处境,加上现有的户籍限制,直接导致了其身份的两难:既不属于乡镇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又大多不是村委会成员。这种身份上的两难,极不利于他们作用的发挥,这种模糊的角色困境,是当前制约“大学生村官”计划推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认为要给予其应有的权力,承认其是“官”。管理者权力的基础来源于权力,如果让其成为一个管理者,则必须给与权力。所以,首先要给予大学生在本村合法的选民资格,其次要建立村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多腾出些位子,为其成长开辟“绿色通道”,鼓励他们参加“两委”选举,尽快进入决策层。再次,健全法律法规,灵活取消户籍限制,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让“大学生村官”真正为村民们服务。②给予他们行政编制,解决合同期满后的出路问题。我国目前现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仅仅规定了“大学生村官”在合同期内的权利与义务,对于任职期满后的安置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规定,这就造成他们在工作上缺乏激情,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我们认为,首先,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予以修改和完善,给予经过党委政府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和愿意回村干事创业的大学生在本村以合法的选民资格;其次,探索诸如“荣誉村民”等机制,解决好“大学生村官”选举身份问题,使其能够参与村委会主任、副主任或支书兼主任的竞争;第三,对任期内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续聘。③设立“大学生村官”发展基金,鼓励“大学生村官”设置本村发展规划,开发特色产业,申请基金,带领村民致富。解决农村问题首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主要面临经济缺乏活力,缺少经济增长点。一般来说,谁能带领村民致富,谁就最具决定权,而农村的发展,问题就在于缺少发展基金。因此国家可以设立“大学生村官”发展基金,既可以提高“大学生村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也可以使国家资源得到最大运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在发展农村的同时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

5结论

本文从实地调研入手,对目前的“大学生村官”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除此之外,还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从“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完整性上看,该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选拔机、任用机制、激励机制不完善,没有必要的发展机制,严重制约“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发展。2)从“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执行效果上看,“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建立过于理想化,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现实,造成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从“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发展上看,该制度发展缓慢,并且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完善,造成“大学生村官”计划推进缺乏动力,成效不明显。

以上的观点是本文的调查成果与创新之处。这些调查结果对于“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制定者、管理者和实施者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构建“大学生村官”制度有效运行的模型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元宝华,李志刚.鹤壁探索扶贫济困长效机制.三万干部走村入户为万余特困家庭送温暖.2004,03(03).

[2]张荣臣.夯实根基的有益探索.

[3]吴霜.各地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概况,2005,06(22).

[4]方义发,杨明娇.大学生村官当前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问题探讨.2009,5(14).

[5]王艳艳.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公共政策分析.湖南师范大学.d.g.省略/thesis_Y1471447.aspx.

作者简介

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篇6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作用;对策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决策。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储备具有基层工作经验人才的重要来源。

一、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把计算机带进了农村村委会的办公室。在调研中发现,每个村子都百分之百地给大学生“村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有些村子甚至还配备了大型复印机。现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由大学生“村官”整合出的规范化电子版打印版,从而取代了以前落后的手写版,大大方便了村委会办公,提高了村委会办公效率。调研中一位平谷区的村干部告诉我们说:“自打我们村子来了大学生‘村官’,所有的文件都是打印版,干净、整齐、一目了然,跟以前真是天上地下。现在没了大学生真是不行啊,我们这帮老古董都不会电脑啊!”

第二,给农村村干部添加了新鲜血液。调查中发现,北京市郊区基层行政村村干部中40岁以上的占到77.04%,而20岁到30岁之间的则为0%。大学生“村官”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年龄段的空白,给古老的农村注入新鲜的血液,给农村带来了新想法、新思路,正好符合党中央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主题。

第三,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村官”给当地带来了新知识、新技术。农业方面相关专业的村官,给当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村官,为农村带去了办公网络化;法律专业的村官,为农村带去了法律意识和知识。

根据近期从市委组织部有关部门获得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全市已有85名大学生“村官”通过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进入村党组织班子,进入村级事务“决策层”,占到村官总数的1.1%。其中7人当选为副书记,74人当选支委成员,4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这是大学生“村官”首次集体转型,标志着他们开始真正扎根农村,这表明大学生“村官”将在农村发展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长期来看,随着一批接着一批的大学生“村官”来到农村基层,农村的面貌会在一点一滴中改变,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及各项指标都会逐步像新农村的概念靠拢。

二、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客观因素

1、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不清。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村官都对自己的角色身份感到尴尬。反思大学生“村官”这个角色,没有一个文件明确大学生“村官”,即村长助理、村支书助理的确切身份,他们算是公务员,农民,还是村委?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定位一直不明确。

2、大学生“村官”的职责要求不明。目前,我国尚没有关于大学生“村官”权利义务的条文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要求。通过对村委的调查显示,实际上,村里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分管或从事协助村主要负责人抓管理工作(包括村务、档案、制度建设等)的占68.85%,从事村主要负责人秘书或助理工作的占59.02%,协助村主要负责人抓文化建设的占55.74%,协助村主要负责人抓经济工作的占37.70%,从事专业技术指导和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均占27.87%,从事党务工作的占26.23%,从事其他工作的占1.64%,选择很难确定村官从事哪方面工作的占1.64%。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村官”负责的事情纷繁复杂,没有统一的标准。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工作仅限于写稿件、打印资料,没有实质性、具体性的工作,他们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以致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时间比较松散,有些村官甚至带着校园的坏习惯,形成了散漫的工作作风。

3、大学生“村官”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机制来评价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绩效,或者是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建设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农村的事物纷繁复杂,经济建设、农业发展、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大学生“村官”做到什么地步就算是个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呢?国家尚未有评价标准,使大学生“村官”工作时没有标准可依。

4、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措施尚不完善。从目前来看,虽然对大学生“村官”有考研加分、考公务员优先录用等激励措施,但这些措施仅限于激励大学生下到基层来当村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措施又具有“离农”政策的特征,存在方向性偏差。调查显示,79.3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建立完善的激励引导机制可以促进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村官”积极工作、提高绩效的措施之一。

5、大学生“村官”政策具有短期性。三年的合同,政府政策的诱惑,使得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短期性更明显。三年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刚刚熟悉了农村的管理方式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又要另谋其他职业,而农村又新来了一届村官,又要再次进行适应,这种短期模式有可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打乱农村本来井井有条的工作,给村委管理带来不便。有的村委反映,不能委派给村官重大任务就是因为村官们任期太短,而很多重要任务都需要长期监管和负责。

6、村委不委派给大学生“村官”“大事”。所谓的“大事”,指的就是那些需要大学生“村官”运用自己主观思维来做决定的各种事件。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是由国家发放,而与村委会毫无关系。对于村委而言,只不过是多了一个白干活不用给钱的“小弟”,而这个“小弟”还不能训斥、不能严加管理。这就导致了村委不敢也没必要委派给大学生“村官”很重要的事情。

7、村与村之间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存在差异。在我们调研中发现,同在一个区,但是在不同的两个镇,由于两个镇的经济条件差异,造成一个镇给大学生“村官”的年终奖金比另一个镇要多出好几倍,而这些信息一旦在各个镇的大学生“村官”中流传开来,就造成了大学生“村官”心理上不平衡,从而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积极性等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8、部分地区借调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多发生为镇政府借调基层行政村里的大学生“村官”。这种现象使得大学生“村官”无法在自己所在村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有些乡镇的大学生“村官”是长期集体在镇政府办公,很少下到自己所分配的村子里去;有些乡镇则是镇政府临时有事需要人手,就把基层村的大学生“村官”借到镇政府办公,可能一个月,可能半年,或者更长。

(二)主观因素

1、大学生“村官”的价值观。由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诱惑,如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这些优惠政策的本意是为了留住大学生,但是其实这与“留得住”的愿望是相悖的,致使许多大学生把做“村官”作为“跳板”,以实现曲线就业,而不是所谓的为农村建设服务的梦想和扎根农村的决心。这种现象只不过是推迟了就业时间,而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就业问题。调查中发现,有74.6%的被调查村官三年期满后选择考国家公务员,选择自主创业和选择离开农村、另谋职业的均占6.35%,选择续签合同的占1.59%,选择考研深造的占1.59%,没有深入考虑过此问题的村官占14.29%,选择其他出路的占1.59%。外地生源的大学毕业生,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三年后拿到北京市户口,而真正想要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有志于献身新农村事业的人则少之又少。有些大学生“村官”不能专心于农村工作,而是准备考研复习、公务员考试、法律考试等,为自己三年村官届满后谋求发展。

2、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有些“村官”的专业在农村无用武之地,有些“村官”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调查发现,在同一个镇的两个村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为村长在镇里的大会写发言稿,一个村的硕士村官为村长写了长达12页之多的发言稿,另一个体育大学的村官只写了一页就黔驴技穷了。从我们的问卷统计结果看,村官的专业分布很广泛,有一些专业和村官职业相对吻合,如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等;有一些和农村环境相吻合,如林学、植物保护、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而有些专业却不能在农村发现用武之地,如特种能源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等。调查表明,有36.07%的村委和33.33%的大学生“村官”认为专业可以影响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可见,专业对于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所发挥作用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事实上,大多数大学生“村官”的专业属于人文类、经济管理类、工科类等,多多少少都能在农村找到发挥作用的平台。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几乎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只是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没有很好地发现自己的专业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联系。

3、大学生“村官”的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强弱,可以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业绩。调查显示,有60.66%的村委和82.54%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大学生“村官”的自身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其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大学生“村官”都是长期坐在村委办公室,重复着宿舍、村委两点一线的单调工作生活,缺少与村民交流沟通,很多村民甚至反映说没见过本村的大学生“村官”。

4、大学生“村官”的组织管理经验。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都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尤其是身在农村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环境中,更不能很好地融入组织中高效地工作。调查结果显示,71.43%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身对农村的了解程度以及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并且有65.08%的村委认为使大学生“村官”们提高工作能力的主要措施应是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

5、大学生“村官”的适应能力。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以消除自己的懈怠和不满情绪。调查表明,68.52%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影响和决定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主观因素之一是“大学生‘村官’的适应能力”。可见,适应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较为重要的因素。

三、促进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对策

第一,完善相关的政策。在政策上既要解决大学生“敢下去”的问题,也要解决“愿意下去”的问题。我们一直鼓励大学毕业生要下农村,但却拿不出有效的举措来吸引人才去农村。过去那种靠政治动员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做法早已与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相去甚远,但若完全靠市场驱动,农村的现状又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因此,要真正把大学生吸引到农村去,关键还是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应是今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工作重点。

第二,优先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近年来,大学生“村官”届满之后,期望考公务员的比例大幅上升,而客观事实是,由于我国行政成本偏高,从大学生“村官”中吸收公务员的能力有限。预期与需求偏差巨大,意味着大学生“村官”出路不畅,可能再次面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局面。未来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出路不应仅限于留任和公务员两条途径之内,而应再开拓新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和谐发展,需要引导成百上千万具有现代知识的大学毕业生走向农村,进行创业与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等。但是,当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面临很多困难,缺乏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障碍。国家应创建相应的基金,广集社会资源,为大学生“村官”们在农村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三,采取有力措施调动起有志青年的奉献热情和干劲。社会舆论的引导非常重要。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宣传力度,媒体们应多给予正面的报道,以挖掘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服务热情和奉献热情。让“大学生‘村官’”们得到褒扬和荣誉,让广大青年意识到“村官”是个代表荣耀的称号。如北大法学院硕士毕业、房山区大学生“村官”陈丽娟,曾经先后被评为“村官优秀工作者”和被推荐为“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对此,北京晚报等媒体进行了相应的报道,扩大了大学生“村官”的影响力。同时,“大学生‘村官’”当选人大代表将树立一种榜样,激励更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增加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措施。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三年之中,可以给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村官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物质上,可以根据其对所在村贡献的多少给予相应的奖金或其他物质奖励;在精神上,可以设定各种激励性的头衔,并授予其证书、奖状等,使村官们增加荣誉感、自豪感。在三年期满后,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让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譬如进入村委班子、自己在当地创业、进入当地企业等。相应地,国家可以采取以下激励措施:一是进入村委班子,可以适当增加工资,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住房等。二是自己在当地创业,政府可以提供足够创业基金和相关创业经验;鼓励相关的企业或个人投资大学生“村官”创业;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创业大赛。既可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意识,又可吸引社会对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的目光。三是鼓励大学生“村官”进入当地企业,让其作为企业管理层的后备人选,给予重点培养。

第五,给大学生“村官”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政府在给予大学生“村官”物质支持的同时,应在政策上和事实上给予其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让“村官”拥有真正的官权,保证他们能够尽己所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必须把大学生放到工作第一线,应适时给他们下一些硬任务,让他们在实践的磨练中不断增长才干,使他们通过办实事的过程受到锻炼,增长才干,树立威望。同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村官”的意见,让他们说了算。

第六,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并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政府应明确具体的管理职能部门,改变大学生“村官”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的现状。对大学生“村官”的评价体系也应尽快建立。政府可以分阶段评价,按照第一年大学生“村官”适应期,第二年第三年真正投入期来评价。也可以进行综合评价,由镇里主管大学生“村官”的领导和村里的“两委”,以及村民一起来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

第七,镇政府、村委会应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相关培训。大学生“村官”年轻有朝气有热情,但光凭一腔热情也是很难在农村发挥作用的。这就要求广大村干部不仅要有宽广的胸怀来接纳他们,还应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尤其是做好言传身教以及相关培训工作,来帮助他们度过适应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农村,更好地在“村官”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定期开展村官间的经验交流分享会,以便村官之间取长补短。二是以乡镇为单位定期举办培训班,增加村官对农村的认识。三是村干部带头带领村官走出村委会,走到村民中去,加深感情,培养其对村官事业的热爱。四是有针对性地采取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之间“一帮一”活动,以便更高效地使大学生“村官”融入角色、发挥作用。

第八,高校应开设相关专业或课程。我国高校可以开设村官专业,以培养高标准专业化的村官深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此外,高校还可以开设村官辅修专业、村官相关选修课程。高校承担起在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前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责任,这个教育包括农村经济、农村矛盾调解、农村管理、以及一些林农专业技能的知识。即使是大学生“村官”毕业来到基层,高校也可以联盟开办村官网校,村官培训学院,此时的培训会显得更加的及时、有效。据悉,浙江大学已经为本科生开设村官方向的专业。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村官”[DB/oL].baike.省略/view/1512829.htm?fr=ala0_1,

2010-03-18.

2、北京高薪招聘大学生当“村官”签约3年,月薪2500元[DB/oL].省略/news/jjsn/200801/t20080103_

371246.htm,2008-05-17.

3、北京:大学生村官首次当选村支书7人当选副书记[DB/oL].cunguan.career.省略/dxsjcjy_5861/20100316/t20100

316_457360.shtml,2010-03-16/2010-05-10.

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篇7

关键词:需求理论;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020-02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总体上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上的需求,包括衣食、住房、基本生活保障、等。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需求,包括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经济安全等。第三层次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友谊、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胜任感、成就感等。人们一般按照这个梯级从低级到高级地来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

二、从需求层次理论解析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待遇偏低

当前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待遇总体上还比较低,而且各个地区存在不平衡问题。中央财政按照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每年0.5万元、1万元、1.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各地方财政补贴的标准因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以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省慈溪市为例,“月基本报酬掌握在800元左右,试用期满后由镇统一办理社会保险,其费用由镇村共同负担,对市级贫困村涉及财政作适当补助。”[1]也就是说试用期过后基本工资在800元左右,加上奖金及其他补贴,基本在1500元上下。这一工资收入低于慈溪市平均水平,属于中低收入。西部和中部地区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水平比东部还要偏低。较低的工资水平无法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生理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安全感匮乏

大学生村官的不安全感主要源于工资收入水平低,福利待遇差,不足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尽管各个地方出台了一些社会保障政策,并规定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的社会保险按照当地全额事业单位在职管理人员政策标准执行,但是大学生村官享受到的社会保障项目不健全和社会保障水平低却是一个事实。

(三)社区归属感弱

“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的感觉”[2]。多数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生于城市和在城市长大的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时,会面临着极大的不适应。城乡文化差异大大降低大学生村官的社区归属感。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村官,由于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大学时期是在城市度过的,“家庭―学校”式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使这些农村大学生脱离了真正的乡村生活。所以,同样面临着难以融入农村社会的问题。

(四)角色认同度低

1.自我认同度低。大学生村官身份非常尴尬,如果是农民,他们没有土地;如果是工人,他们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员,又没有编制,工资待遇相差甚远。身份的尴尬严重削弱了大学生村官对自身权威主体性的认同,他们往往很难将自己定位于能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并得到村民认同、最终可以融入到村委决策层,并实现自己价值的“官”,而只是将村官职业作为一个缓冲就业压力的暂时职业。

2.社会认同度偏低。社会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值较高,但是,现有大学生村官的知识和能力的确存在缺陷。从专业领域看,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干部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其他专业的为96%,有一些竟为数学、外语、天体物理专业的。”[3]从工作经验看,78%的为工作1~3年或刚离校的大学生。从发展趋势看,直接从学校毕业应聘的比重在加大。在现实的供求不平衡情况下,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均面临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迅速提高问题。社会对大学生期望的过高与大学生村官难以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社会认同度偏低。

(五)价值满足程度偏低

大学生村官的胜任感和成就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实现度。所谓价值实现度,“指的是大学生在农村基层岗位上,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村基层建设作贡献的程度。”[4]“当前大学生村官自我价值实现的情况如下:大学生履职后,很难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基本上没有发挥自己价值的占总数的4%;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日常工作,自己的价值发挥得很少,占总数的40%;另外有4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除了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以外,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出特殊的贡献;有16%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完全扎根基层,已经成为农村基层建设名副其实的带头人。”[4]

三、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的对策分析

1.建立和完善动力激励机制。要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较好地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合理需要。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种动力激励机制。

具体来讲,所谓的动力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方面是物质性激励,它是指以实物形式的给予作为激励手段,如金钱、物品、生活待遇等等。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是精神性激励,它主要是指以授予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或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给予认可、赞赏等作为激励手段,如荣誉称号、奖状、奖章、尊敬、表扬等等,这些主要用来满足大学生村官的精神需要。大学生村官,与其讲是一种功利性角色,不如说是一种表现性角色,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对那些优秀大学生村官不仅要给予物质奖励,还要多给予精神激励。

2.建立和完善各种保障机制。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保障机制为其保驾护航。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强监管,使优惠政策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其次,要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社会保障工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内容,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三,政府的相关激励承诺一定要保证兑现,这样才能让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回到农村并扎根农村,用自己所学服务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3.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大学生村官在不同地区普遍存在社区归属感弱和社会认同度低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不高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有些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思想动机不纯,有些大学毕业生仅凭一时冲动便到农村任职,对农村社会环境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很难快速融入农村社会,开展各项工作。有些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干事创业困难阻力比较大,一旦干不出成绩,便会失去民众信任,使其社会认同度急剧下降。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与培训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务之急是革新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机制,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既懂管理又具备适应农村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4.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流动机制。流动机制是指大学生村官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的制度。健全流动机制,为聘任期满后的大学生村官创造更好的发展前景。为此,我们要建立富有弹性的流动机制,给予大学生村官更多自主择业的权利,保障期满后“大学生村官”去留的自由选择权。三年合同期满后,如果工作需要,本人也愿意,可以续签合同,继续留在村里工作;如果本人希望到其他地方发展,也可以自愿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此外,基层政府部门应当推荐优秀大学生村官直接进入选调生队伍序列,鼓励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并给予适当的政策照顾。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在政府机关和乡镇、区县的一些部门充实新的管理人员,拿出部分职位,提供给一些合同到期的优秀大学生村官。

5.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学生村官政策已经历时十三年,但是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出台,由于法律依据上的缺失,容易造成对“大学生村官”合法权益的侵害。例如,海南省不少县曾经组织招聘一批“大学生村官”,由于缺乏法律规范的制约,所以在个别县里有些“大学生村官”连身份都得不到承认。虽然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曾指出,“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就业。到农村就业的,可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但是目前这一程序并没有法律依据,导向性政策虽能够灵活适应客观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却缺乏法律所具有的必要的约束力与确定性。

另外,“大学生村官”政策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之间的衔接存在疏漏之处,其突出表现是“大学生村官”身份所面临的尴尬。目前的《村委会组织法》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致性原则”,外来大学生群体不具备选举资格,自然也不具备被选举资格,从而失去进入村级领导层的机会,这样的法律规定不利于非本村的外来大学生扎根本村。新农村建设要取得长足发展,今后《村委会组织法》的修改或制定新的《村民自治法》,则应该充分考虑到非生源地大学生村官的权益问题。

参考文献:

[1]慈溪市选拔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实施办法[R].慈溪人事局,2000:第60号.

[2]风笑天,等.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91.

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篇8

截至2012年9月末,海南省共有大学生村官966名,除1名硕士研究生外,其余全部为本(专)科学历,在任1年以内的占比39.23%,1~2年的占比37.47%,3年以上的占比达到23.29%。从创业情况来看,创业项目已启动和有创业计划的仅分别占到大学生“村官”总数的1.97%和19.98%。就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情况来看,2012年前三季度,无大学生“村官”申请贷款创业,也未发生贷款发放,前期发放贷款已全部清偿。

二、海南省大学生“村官”创业面临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由于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间缺乏横向沟通机制,地方政府既没有鼓励大学生“村官”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创业,也未能向当地金融机构反馈大学生“村官”这一特殊群体的创业融资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机构开办这一业务的步伐。与此同时,虽然辖区金融机构表示大学生“村官”可以申请助业贷款,但由于缺乏相关宣传和沟通渠道,信息不对称,导致这部分群体迟迟没有申请贷款,信贷投放渠道受阻。

(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没有专项贴息政策。一是地方政府没有设立专项扶持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村官”优质的创业项目。由于大学生“村官”这部分群体人数少,在带领当地农民创业致富方面也不具有代表性,且地方财力有限,无法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项目;二是金融机构缺乏与大学生“村官”的合作意向。县域金融机构(县市农行、邮储银行和农信社)均表示执行的是上级行的贷款政策,无法自主放宽贷款金额、利率等条件,无法满足大学生“村官”群体低利率(甚至免息)、大额度的创业启动资金需求。

(三)大学生“村官”缺乏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尽管大学生“村官”具有学识禀赋优势,但他们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对项目不具备完整的运营思路,往往找不准项目,同时缺乏种植、养殖的相关专业知识,对创业项目市场前景的分析、预判、处理能力不强。一些大学生“村官”虽有创业想法,但是大部分对创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市场调查、成本核算、营销策略以及创业过程中办理手续、程序流程等了解不够,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有效推进。

(四)当前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需求。虽然县域部分金融机构推出了“青年创业贷款”业务品种,规定乡镇青年只要由所在地乡镇团委推荐,并且有一个领取财政工资的人作为担保人就可以申请贷款。有贷款需求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申请此类贷款。与其他贷款品种相比,借款人如在当地信用社有一定存款,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实际上,此类贷款虽然表面上涵盖了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但并未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因此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而言,并未具备太大的吸引力,对于他们较强的贷款需求和较弱的利息负担能力而言,这类贷款难以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需求。

三、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政策建议

(一)多项政策措施合力,着力解决大学生“村官”创业难问题。一是地方政府要根据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难现状,设立融资担保基金,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有效发挥担保基金的撬动作用,着力解决大学生“村官”申请创业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地方政府要制定大学生“村官”创业奖励和贴息政策。设立专项贴息扶持基金,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给予适当的奖励(如贷款贴息、贷款额度放大、转为公务员编制等);三是各相关部门要相互协调,着力服务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在工商管理费及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

(二)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技能和金融知识培训。一方面搭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平台。借助再就业中心培训机构,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培训基地,负责创业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后续服务,承担示范性创业培训工作任务。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政策和创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掌握好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融资理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可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金融知识培训班,由县市人民银行牵头,联合县域农行、邮储银行和农信社给大学生“村官”进行授课,宣传当前农村金融信贷政策,信贷品种,让大学生了解相关金融知识及信贷产品。

(三)创新大学生“村官”创业信贷品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金融机构针对大学生“村官”特殊群体,研究开发创业性的信贷产品,积极进行创新,推出“大学生村官+农户”等贷款模式,将大学生村官创业和农户致富紧紧地结合起来;二是改进贷款管理方式,简化贷款手续,采取灵活、弹性的授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在贷款担保条件、发放和还款方式、期限上给予一定的弹性空间;三是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信贷品种应单设科目、单独统计、单独核算和考核。着眼于长远利益,将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作为拓展培育潜在优质客户、树立金融企业形象的契机;四是要强化和延伸相关金融服务,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在信息搜集、项目引导、技术创新、利润核算等方面帮助大学生“村官”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力争开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杨.“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基于北京市百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7.

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篇9

四年多来的编辑实践中,有一句富有诗意的话非常打动我:“只有当眼皮贴近地皮,才能看得见草根。”这是一名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大学生村官来稿中的一句,这也和自大学生村官专版创立以来,贯彻党中央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中国青年报》一以贯之的报道理念和编辑思想不谋而合。新闻要接地气,我们的地气就是大学生村官群体,我们的眼睛只有贴近大学生村官,才能了解大学生村官、认识大学生村官,进而报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好大学生村官,从而实现“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

我们在组织采写、编辑出版时,不是空对空地讲道理,坐而论道,而是具体入微,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需求。“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是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重要的四个方面。我们在先期调研时了解到,大学生村官更注重“干得好”、“流得动”。

在“干得好”方面,大学生村官普遍感觉到,下村工作最难的是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和村民打交道,也就是融入问题。融入问题在实际工作实践中非常重要,概念说起来很宏观,但体现在工作方法上又很琐碎。很多大学生村官来自城市,以前没有农村生活工作经验,他们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加上村民对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城里娃”、“外乡人”的排斥,让他们虽然“下得去”,却很难“待得住”,更何谈“干得好”。刚刚入村的大学生村官们特别想知道,怎样能推开村民的家门、和村民拉家常,细到怎样劝架、怎样组织开会、怎样让会场静下来。

我们在组织记者采访写作时,不厌其烦地强调注重细节,还原最原汁原味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现场。在这样的编辑要求下,记者的稿件中有了这些生动的细节:通过递上一杯水让吵架的双方消气;通过找亲戚说和,让顶牛的双方互让一步;尊重当地婚丧嫁娶的风俗,学当地人的样子端杯敬酒;眼里有活儿,进门就帮着村民搓玉米棒“套近乎”;甚至怎样让村民的狗从见了撵着跑到不再汪汪叫……

通过关注大学生村官的微信、微博、博客等交流平台,选取最细节化的工作方法、最新鲜的工作动态作为报道线索。去年,微博火、微信兴,很多大学生村官不仅通过微博交流思想情感,还把微博作为新的工作载体,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村官于康宁在黑龙江用微博卖山货,村官胡建党在北京用微博卖西瓜……2011年7月8日,我们把《黑龙江:于康宁吆喝家乡黑木耳》、《北京:胡建党致谢买瓜众博友》编辑成一组报道推出,集中展现大学生村官创新工作载体的新思路、新方法。报道很快在社会上引发热议,人民网、新华网、大学生村官网、中国青年网、凤凰网等迅速跟进转载,在扩大报道影响力的同时,也启发了更多大学生村官利用微博等网络新技术开展农村工作。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带领村民创业致富是大学生村官“干得好”的主要工作内容。大学生村官迫切地想知道怎样选项目、跑项目,怎样找资源、找投资,怎样打市场,怎样打消村民的顾虑、引导带领村民一起干……报道要想大学生村官所想、急大学生村官所急,才能引发大学生的共鸣。四年来,《中国青年报》相继推出《创业成为大学生村官新思路》、《大学生村官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屯留现象》、《学生村官有了自己的“淘宝网”》、《江苏:大学生村官办“农味”旅行社》、《四川女大学生村官养鸡养泥鳅带农民致富》等一批社会影响广泛、转载率高的报道,集中展现了天南地北的大学生村官结合当地实际,各显神通从土地中刨金的事迹。细节、细节、再细节,我们在组织采访、编辑报道中,依然注重还原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不惜笔墨,就是要在忠实记录大学生村官工作原生态的同时,给更多苦于没思路、没方法的大学生村官以借鉴,达到服务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工作干事的报道目标。

在“流得动”方面,贴近大学生村官的渴望和需求,及时报道各地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有力度、有保障的帮扶、培训、使用等实打实的工作,通过《权威》等栏目化操作及时组织帮扶、培训、使用等工作动态和资讯。《成都人性化服务大学生村官确保总体“待得住”,千方百计“流得动”》,报道成都市相关部门服务大学生村官的人性化举措,即大学生村官如果在服务期内有其他好“出路”,可提前结束服务期,这在全国是首次报道。《山西河曲实施大学生村官“一把手”工程村官“一把手”这样炼成》报道山西河曲县大胆起用村官新人任实职、用“民情日记”制度确保村官到村率98%、立体式帮扶培育“一把手”等创新工作方法。《组织部官员眼中的“好村官”》,“解密”组织部官员如何考察大学生村官工作成绩,大学生村官哪些作为能令组织部官员刮目相看,探寻什么是大学生村官的最佳成长路径,解读大学生村官最关心的有关“流得动”的问题。及时捕捉大学生村官“流得动”的个案。《我是怎样走上村支书、副镇长岗位的》报道不“拼爹”、不吃家底,凭借“踏实肯干、能吃苦”走上基层领导岗位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升官记”。《大学生村官“国考达人”谈“面经”》报道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走上公务员岗位的大学生村官,传授公务员考试经验,告诫盲目应考不可取,基层经验不丰富,难过公务员考试“面试”、“考察”关。《北京:专项事业编制青睐服务期满优秀村官》、《中国煤企巨头慧眼识“村官”》等报道导向明确,服务性强,为大学生村官鼓劲,激励他们在基层磨练成长。事实证明,这些报道“解渴”、及时、可借鉴性强,在大学生村官中引发强烈反响。

本着贴近、服务大学生村官的原则,我们在组织报道中还注意体现差异性。同是下村工作,因地域性经济发展程度、民俗民风、教育背景、家庭出身等差异,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重点不一样。同是创业,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创业的思路和路径不一样;民俗民风不同,工作方法各有讲究;教育背景不同,专业资源不一样;家庭出身不同,工作切入点就不一样。

大学生当村官的看法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创业利己型创业者行为分

theBehavioranalyzeof"egoisticentrepreneurs"inCollegeStudents"Villageofficial"

---Basedontheinvestigationof?SiyanginnorthernJiangsuandwuxiinSouthernJiangsu

wanGKai,GUtinGwei

(DepartmentofSociology,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123,China)

【abstract】Collegestudents"villageofficial"policyhasbecomeanimportantstrategicmeasureinourcountry.intheinvestigationofSiyanginnorthernJiangsuandwuxiinsouthernJiangsufoundthatinthecommoncollegestudents"villageofficial"entrepreneurialphenomena,therearealso"selfish"and"altruism"twotypes,andtheroleofthecollegestudents'"villageofficial"generate"egoisticentrepreneurs"and"altruisticentrepreneurs".thispaperthinksdeeplyaboutthe"egoisticentrepreneurs"roletypes.Discusseitsperformanceandbehaviorcharacteristics.analyzeitsformingreasons,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suggestions.

【Keywords】collegestudents"villageofficial";entrepreneurship;egoisticentrepreneurs;behavior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3)12-0029-02

一、引言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提出的一项政策。旨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08年开始,计划5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①根据201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特别鼓励“大学生村官”通过创办农副产品小型加工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园区、创办专业合作社等,就近就地自主创业。②根据笔者对苏北泗阳县和苏南无锡市的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50名村官中,有近1/4的已经开始创业或打算今后自主创业。而通过对这些“创业者”进行进一步划分比较,可将其创业动机在理论上分为“利己”和“公利”两类,从而形成“利己型创业者”和“公利型创业者”。当然,对于一名大学生村官来说,同时具有“利己”和“公利”双重因素实属正常,但这两者必然存在更具倾向性的一方,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基本依据之一。

二、大学生村官中“利己型创业者”的行为概述

1.“利己型创业者”的行为表现和特点

所谓“利己型创业者”是指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进行创业的一种社会角色。其核心观点是“经济人”假设。这种角色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表现出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角色。管理学家麦克格雷曾首次明确提出“经济人”一词,并将其概括为“X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人是理性的经济人,在社会上所做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以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

大学生村官将“利己型创业者”角色作为自己的角色定位,他们的表现行为主要是利用村官角色进行创业,且创业的目的主要偏向于自身发展。他们借助村官身份,获取更多的资本、信息以及政策优惠。利用获得的这些资本、信息以及政策优惠为创业提供保障。其中有很多是在当村官之前即有了创业的念头,还有一部分是在当了村官之后发现了这些资源才打算创业。

具体说来,大学生村官中的利己型创业者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1作为“经济人”进入社会领域

教授对大学生村官的身份有过“经济人”和“政治人”的划分。【3】大学生村官虽然不是官,但是却是在村委会担任一定的职务,是公共服务者。所以对其本身来说,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村里日常行政事务,这体现的就是其“政治性”。而创业则需要占用日常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这部分村官解除更多的是“经济环境”,而非“政治环境”,他们更多的作为“经济人”进入社会领域。

1.2资金支持多是自筹,与村里联系不大

例如在无锡市锡山区的多位“利己型创业者”大学生村官中,他们的资金来源多是自己投入、父母资助、银行贷款等,而村里对其支持相对较少,村民参与到其创业项目中的人数也较少。可以说,他们的创业行为与村的联系并不大,基本属于个人行为,创业项目的所有权也是其个人。

1.3利润多用于分红或扩大再生产

由于创业项目在资金投入上就是以个人自筹为主,所以在利润安排上必然会将主要利润用于自我分红或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反馈到村或村民手中。

1.4未来打算继续走创业之路

由于目前对大学生村官的聘期多为两期,期满之后其必然要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利己型创业者”以创业为目标,他们对今后自身的打算多是继续经营自己的产业,而不是在期满后选择将产业交个其他合伙人或者村集体。

2.“利己型创业者”与“公利型创业者”的比较

与“利己型创业者”相对的是“公利型创业者”,两者均是利用村官的身份进行创业,表面上看两者的行为表现相同,但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2.1在入职动机上,“利己型创业者”更看重的是村官所带来的创业扶持和政策优惠。而“公利型创业者”则侧重的是为村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2在工作内容中,“利己型创业者”将自己创业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将创业盈利作为首要目标,而将村官的日常工作作为一种附属性的工作,两者分离。“公利型创业者”则更看重“创业利民”,他们将创业作为村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两者结合。

2.3从对待工作的态度上来看,“利己型创业者”是一种“村官创业”的模式,即当村官是为了创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创业,而村官是创业的手段。“公利型创业者”则是一种“创业村官”的模式,即创业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为一名村官的责任,他们的目标是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创业只不过是其手段。

2.4从行为结果上看,“利己型创业者”将创业作为最高目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趋向于从商,并且当地村民从他的创业成果中获得的利益较少,创业成果更可能成为其个人的一种私人物品。“公利型创业者”将服务农村作为最高目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趋向于从政,当地村民从他的创业成果获得的利益较多,创业成果更可能成为一种公共物品。

三、造成大学生村官在创业中偏向“利己”的因素分析

1.个人价值观强调“利己”

个人价值观是造成在大学生村官在创业的选择上是偏向“利己”还是“公利”的最直接的因素。造成个人价值观在偏向上“利己”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地域文化、家庭背景、教育等。

不同的地域文化会造成人们在对一件事情的判断上出现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判断。有的地域文化中强调“利己”较多,当地人自古以来便把行为判断的标准定位为是否对自己有利,人们在行为上更愿意“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们对于“集体”的意识淡薄,对于帮助他人的人往往会予以不屑甚至是鄙视。“自治”,是这种地域文化中最常见的表现。如果大学生村官来自于这样的地域中,其进行创业将很自然的首先想到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并且在创业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家庭背景和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可以说是一个当地地域的缩影,它在对个人价值观形成的作用上和地域文化是相类似的,都在潜移默化中对一个人的价值观进行塑形。同时家庭背景也影响到教育,如家庭经济实力可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程度等。教育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因素,教育中如果强调“个人”较多,那么形成“利己”倾向的可能性较大。

2.当地经济基础较好,村官创业无法也无需带动村民致富

经济基础是造成大学生村官成为“利己型创业者”还是“公利型创业者”的根本因素。经济基础好的地区相对来说更偏向于“利己”。本次调研采访的50名村官中,属于“利己型创业者”的有9名,其中在经济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村的有8个。可见经济基础对于村官在选择“利己”和“公利”方向上的重要性。

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虽然不尽相同,但总体是以农村为依托。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如无锡市锡山区,农村城镇化水平较高,土地资源珍贵,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在这里大学生村官创业主要围绕精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项目,这些项目规模不大,在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上不高,但却对技术和服务品质有着较高的需求。因此这些项目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影响不大,村民很难加入到这些项目中去,也不能通过这些项目直接获得收益。

同时,由于经济基础较好,人们迫切想改变自身经济困境的想法不强,村民们普遍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也无需加入到村官的创业项目中去,因此,村官通过创业带动村民致富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村官考虑更多的是创业“利己”。

3.社会环境中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偏向“利己”

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村官成为“利己型创业者”还是“公利型创业者”重要因素。总体上看,市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越有可能成为“利己”型。因为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陌生人社会”程度较高,人们之间依靠物为纽带,即“以物的依赖性为主的人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缺少考虑他人感受的必要,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自身的利益。因此,在这样的社会中更容易造成大学生村官成为“利己型创业者”。在本次调研中也明显反映出了这样的现象。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无锡,“利己型创业者”有7位,约“利己型创业者”总数的2/3,而在市场经济相对落后的泗阳县,“利己型创业者”只有2位。可见,“利己型创业者”更多的是分布在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4.其他因素

在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因素对产生“利己型创业者”有影响之外,还有籍贯、待遇、政策支持等。非本地人,则与当地村民的感情联系相对较弱,从而导致创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想法则相对较弱。积极的政策宣传和“创业利民”思想的引导,会使得大学生村官更加偏向“公利”,反之怎会侧重偏向“利己”。由于每个创业者都是理性的,因此在创业前都会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利己型创业者”个人收益更多的是经济利益,而“公利型创业者”个人收益更多的政治利益和个人满足感。对比分析这两种收益,如果政府提高对“公利型创业者”的政治补助,如予以升迁、表彰等,那么将会增多“公利型创业者”,如果政府在这一方面的做法是消极的,那么将会导致创业者为获得较大的个人收益而去追求更多的经济收益,从而导致“利己”的增加。

四、对于“利己型创业者”的一点思考

农村社会工作就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现实“社会工作者”(政府或准政府农村工作者)的合作,以村庄为基础,持守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信任的伦理情怀,以重建政府与农民间的信任关系和农民的自信、自尊和权利意识为根本宗旨。通过与村民的同行、广泛参与和增能,倡导政府的社会政策改进或使政策更符合农民的真实需求,减少社会冲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4]因此,大学生“村官”从其本身上来看就具有相对的复杂性。在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行为中存在“利己型”还是“公利型”,也是理所当然。但这两种不同的类型都是大学生村官们的一种理性的选择,并不存在孰优孰劣,因为大学生村官从本质上说属于“自然人”,自然人就必须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追求个人利益是一种正常且合理的行为。

从伦理的角度来看,社会期望与自我很难完全契合。大学生“村官”身份的设定在很大程度上蕴含着公益的社会价值取向,他人对于这一身份的角色期待是此身份得以存在的基本起点。【5】因此,我们需要鼓励的是大学生“村官”多采用“公利型创业行为”。一方面,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大力引导,如小额贷款、免税等措施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要给大学生村官教方法、压担子、交任务,引导他们在带头创业、科技兴农、做好群众工作上下功夫,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努力成为发展致富的带头人、科技兴农的领路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6】;另一方面,要通过改善大学生村官经济保障、提高思想觉悟、表彰等方式,鼓励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取向为“公利型”。使得创业带来的成果不单能为村官个人所获得,更能带动村民致富。

五、结论

李源潮同志曾说:“希望大学生村官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克服浮躁情绪和功利主义思想,扎根农村基层,在艰苦环境中砥砺意志和品格。”大学生村官选择创业作为自我的一条出路,虽然普遍,具体类型中还存在一种“利己型创业者”,导致产生“利己”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笼统分析。“利己型创业者”作为自我角色定位的一种,具有很强的社会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唐宇,彭桂汤,林莉.大学生村官的理性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03)

[2]谢志远,邵阳,李上献,刘元录.“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决策参考.2010,(19):47-49

[3].大学生村官与中国政治生态:意义、问题与趋势——大学生村官的一种政治学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1-6

[4]程毅,刘军.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扩展[J].前沿.2010,(04)

[5]于江,张水娟.大学生“村官”的困境分析与角色研究——以江苏镇江地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0,(05):239-243

[6]马德峰.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北灌云县的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