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十篇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十篇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0:58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篇1

【摘要】生态位理论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生态学的热点,也是生态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该文系统的总结了生态位概念的衍变历史,给出并分析了描述物种内和物种间生态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就如何利用生态位理论,防治枣园害虫提出了几点看法,最后就生态位理论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位理论;生态位测度;枣园

生态位(niche)是自现代生态学诞生以来生态学界最被称道的一个学术概念,到了上个世纪末,该概念所受关注持续升高,成为生态领域的一大热点。关于生态位理论的概念和学说的百家争鸣,使得就如何确切地定义生态位及如何计算生态位测度的问题悬而未决。即便有着这样的尴尬处境,生态位理论在解释生态学方面仍然具有其优越性,对昆虫生态学的研究以及生物界治理有着相当吸引人的作用[1]。综合各家之长,生态位的概念和理论应该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1生态位概念的发展轨迹

1894年,美国学者Streere在进行鸟类物种分离的调研分析时,偶尔浮现出来的“生态位”现象令他着迷,但他没有持续地研究下去。1910年,Johnson在研究中率先用“生态位”来做解释,他认为“同地区的各个位置在大自然中是有着不同生态位”。他也未将其定义,未能使其概念变得完整。Grinnell在1917年就生态位的概念进行了概述,他指出生态位其实就是“恰好被一个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Ultimatedistributionalunit)”。由于他的解释侧重生物的空间分布,后人称之为空间生态位[。elton于1927年就生态位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某一物种的生态位彰显出它在生态系统中,尤其是食物链关系中的位置,这种突出生物个体在群体中功能的学说被人们称为功能生态位。Gause则物认为一个物种的生态位表明了其在整个群落中的定位,包括了其生存环境、食物来源以及生活习性等。如果俩个种同时利用稳定群落中的某一资源并受到限制,那么一种将具有竞争优势,而另一个种则被排斥。

1941年,pitelka将生态位看作是物种在环境中经常栖息的地方,并将其区分成“功能生态位”和“位置生态位”两个独立的含义。1957年,Hutchinson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定义生态位为生物体所处环境所有关系的总和,他还采取新设物种坐标变量以及添加生态因子等方式将生态位三维立体化,对温度、湿度、食物等环境以动态化,构建起多维化生态位观测模式,这样一来,生态位就具有了基本生态位与实际生态位两种模式,一种为应然,一种为实然。然而,多维空间生态位偏重有机体对环境的依赖而没有辩证地看待有机体与环境的互生互存关系,不过这种生态位定义已经比前述定义有进步,对生态位本质有更充分的反映。因此生态学界普遍认可该理论,并且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1959年,odum从宏观的生态系统中定义生态位,认为物种在群落中的位置和状态就是生态位,而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行为则由生态位决定。他进一步认为物种的生态位体现了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且决定着其对环境的反馈。之后,macarthur(1970)、may(1976)、Grubb(1977)、Litvak(1990)、Chase(2003)、tilman(2004)等又从不同角度给生态位下定义或者提出新的理论,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重新强调了生态位的重要性,并通过整合与扩展前人研究,不断完善生态位理论。通过建立函数生态位的思想,促使生态位概念逐渐函数化,理论体系趋于定量化。

我国生态位的研究起步较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之后关注度持续升高。许多学者以不同的角度对生态位概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王刚等修正了Hutchinson对生态位的界定:单个物种生态位是对环境由特征向量到数集的综合性映射关系。刘建国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扩展的生态位理论并提出了生态元的概念,朱春全从态势与假说角度阐释了生态位,王子迎就生态位的应用着手提出其界定,他认为之所以会有植物病害,是因为病原物在植物生态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循环参与,实则为病原物所具备的生态位。生态位这一学说自诞生已有数十年历史,学者从多个角度与侧面对其进行研究并不断丰富着其含义。虽然生态位的概念层出不穷,但核心基本都限定在Grinnell、elton、Hutchin-son的理论框架之内。

2生态位测度

生态位突出地表示了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个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只有对生存能力、环境要素等指标进行数值量化才有利于人们理解,也就是要对生态位进行测度。生态位测度包括生态位宽度(nichebreadth)、生态位重叠(nicheover-lap)、生态位体积(nichevolume)及生态位维数(nichedimen-sion)等。学者们主要通过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来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生态位所呈现的差异,因此,从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两个维度来测量不同有机体在层次、时间等上的数值表现,通过这些数值差异来衡量不同有机体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进而分析有机体对环境的依赖与对立关系。在这项研究当中存在着很多的公式以及算法,学者们至今还在争论不同公式的便捷性与合理性差异。

3生态位在枣园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枣树(Zizyphusjujuba)是中国的原产果树之一,具有适应性强、易管理的特点。枣树还有一重环境保护作用那就是退耕还林、保护植被,但是枣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虫害,虫害使得枣树产量大减并且品质降低,严重影响着枣树的持续生长,破坏了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由此针对枣树上各种害虫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害虫防治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用的手段和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而不断发展前进。人类现处发展阶段害虫治理的目标是,控制有害昆虫,保护有益昆虫,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生态位理论的合理利用,将会使这一目标变得切实可行。

3.1引进有利生态元

从生态角度来看,枣树要想健康成长就要“以敌克敌”,引进天敌物种。大量的研究及论证发现,天敌是调节害虫种群和数量的重要因子。但如果在枣树当前的生态系统里没有有效天敌的话就有必要从外界引入新的生态因子,以帮助天敌在生态中生存并发挥作用。根据师光禄等人的研究,枣树主要天敌和害虫在资源利用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且种间指数较大,说明天敌对害虫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当然,在农作物领域里人们防治虫害还仅仅是一对一的“以敌克敌”措施,但是单一防治措施难以对深入枝干内部的蛀干害虫的幼虫奏效。通过研究发现枣树的虫害并非一种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有新的虫害出现,只引入一种天敌是难以解决多类枣树害虫的,因此要采取天敌复合释放技术。在现代农业害虫防治中,除有益生物发挥关键作用外,一些植物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蜜粉源植物可以为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提供能量,通过养育具有克制虫害的天敌昆虫使其具备成熟攻击力、长期生命力与超强的繁殖力,以一种合作物种快速衍生的成长状态来有效控制住枣树虫害。在枣树园区种植草类物种可以培植出多样化的天敌昆虫,在生态中自然诞生出丰富的天敌种类,不断恢复枣树园区的生态平衡。

3.2去除有害生态元

传统的通过喷洒化学农药来预防枣树病虫害,这其实是一种权宜之计,不通过生态系统而利用化学药剂的方法严重干扰了捕食性天敌,影响果园生态多样性的同时,可能导致优势害虫的爆发。生物防治能够将环境破坏降到最小且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害虫多发季节,在果树上悬挂性引诱盆,吸引雄性害虫,妨碍,减少害虫后代数量。目前,生物农药在枣树害虫防治中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如以Bt为代表的细菌类、以白僵菌为代表的细菌类和以npV为代表的病毒类,在国内外已经进入成熟的商品化阶段。

3.3定向改变基础生态位影响

枣树虫害的外部影响因子很多,如害虫种类、土壤条件、田间管理状况及气候条件,但是枣树对虫害的防治手段不能仅靠外力手段进行干预,其自身也应具有一定的抗性,不仅要适应环境,还要能影响环境,即通过转换环境压力并产生反馈而获得适宜的生存环境。灌溉和施肥(氮、磷、钾)应把握分量,增施磞、锰、锌等微量元素,科学修剪,这样有利于促进枣树的新陈代谢,提高枣树的体质,增强枣树对虫害的调控能力。

4问题与展望

生态位理论的研究还在不断持续并且深入,理论的应用也在不断加强,不过学者们的研究点不同,对其定义也还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引发了较多的学术争议,该理论的研究有待完善。生态位的测度公式种类繁多,不同的生态位参数测定公式,所揭示的物种间及个体间的结构关系也不尽相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这些方法和模型计算是否简便,能否准确表达研究对象的生态学意义。合理选择生态位测度是生态位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必须慎重考虑,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生态位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不断被人们所认知,尤其是其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抵抗天敌侵害的应用研究具有很大的作用,对于维护好农业生态系统有着强大的功效。深入开展生态位理论,对于指导农业生产中有害生物防治将带来新的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凤,鞠瑞亭,李越忠,等.生态位概念及其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6,25(10):1280~1284.

[2]朱春全.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1993,12(4):41~46.

[3]尚玉昌.现代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J].生态学进展,1988,5(2):77~84.

[4]文祯中.生态位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1):15~19.

[5]王子迎,吴芳芳,檀根甲.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27(3):250~253.

[6]宋丁全.生态位[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22(3):1~4.

[7]师光禄,席银宝,王海香,等.枣园生态系统中主要害虫、天敌生态位及种间竞争的[J].林业科学,2003,39(5):79~86.

[8]杨秀丽.园林树木蛀干害虫的防治方法[J].现代园艺,2015,11:97.

[9]王建红,仇兰芬,车少臣,等.蜜粉源植物对天敌昆虫的作用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应用昆虫学报,2015,52(2):289~299.

[10]邱德文.生物农药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植物保护,2013,39(5):81~89.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篇2

 

烟草作为我国特殊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烟草种植规模扩大化,田间生态单一,烟草病害呈现局部加重趋势,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济损失严重。为响应国家提倡的两减一增计划,如何防治烟草病害的大规模发生提高产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需加强烟草病理学的基础研究和烟草病害防治人才队伍建设,保证烟草安全高产高质具有重要意义。烟草病理学作为烟草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主要讲授植物病理学基本理论及烟草主要病害症状、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等,对烟草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植物病理学科不断发展,新概念、新成果不断更新,面对知识的持续不断更新,技术改进与发展,探究新的教学思路、方法及授课方式成为高校老师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通过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教学的探索,我们结合烟草的特殊性建立新的初步教学体系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创新、自主实践,强化解决烟草病害防治的能力,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烟草安全生产的植物病理人才。

 

一、明确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制定教学大纲

 

烟草病理学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同时也满足当今社会对烟草专业人才的需求。其中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根据青岛农业大学特色应用型高校的建设规划,培养实用型人才是烟草专业的重要任务。

 

烟草病理学作为植物病理学的一个分支,烟草专业人才培养显得极为重要,为满足烟草公司在农业生产中对烟草专业人才需求,经过植病教研室和烟草公司共同调研和科学论证,制定了烟草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其中教学方法改革和人才培养规范等内容有很大变化,要求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培养实用型农业人才,加大学生解决实际生产的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在讲授烟草病理学基本理论和重要病害基础上,不断拓展学生对烟草病理学新知识、新动态和新技术的了解,使学生满足当前现代化农业安全生产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中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及发展动态

 

目前烟草病理学的植物病害理论知识部分内容陈旧,很多内容参考《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内容讲授过多的陈旧概念和理论,而忽略了新理论概念、新技术和宏观策略上的思考。目前科技的进步,知识的创新,学科之间的交叉,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应引入生态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与病原物互作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新知识。

 

如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是植物病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然而“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给出的定义较为空洞,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我们在“烟草病理学”授课时将ipm这一重要概念以具体病害为例来阐述,以丰富学生的新概念和新知识。

 

在讲授烟草黑胫病与烟草互作时,结合现在研究比较成熟的致病疫霉与马铃薯的互作,介绍烟草疫霉及其他疫霉的基因组,疫霉无毒基因,以及疫霉与寄主(马铃薯晚疫病和马铃薯,大豆疫霉和大豆)基因对基因的概念,使学生了解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在讲授病害综合治理的生态防治时,介绍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教授在英国著名科学杂志《nature》上发表的“稻米基因多样性和病害控制”(GeneticDiversityandDiseaseControlinRice)科研论文内容,来加强学生在病害防治上的生态学概念。

 

我们在讲授病害防治时给学生注重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如美国已有4株枯草芽抱杆菌生防菌株,得到了美国环保署(epa)商品化或有限商品化生产应用许可。其中QSt713为美国agraQuest公司开发出来的活菌制剂,商品名Serenade,不仅通过美国环保局(epa)的登记而且还得到食用作物病害应用的审批和认可,通过叶面施用能防治蔬菜、樱桃、葡萄、葫芦和胡桃多种作物的白粉病、烂根病、霜霉病、疫病、灰霉病等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病害。

 

GBo3由美国Gustafson公司开发注册,商品名为Kodiak。GB03可以直接施用于土壤或者拌种可以预防棉花、豆类和花生等由镰刀菌、曲霉属、链格孢属和丝核菌属所引起的根部和种子的真菌病害,其分泌的挥发性物质还可以直接促进植物生长。这些新知识、新进展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新概念和新技术的了解,也开阔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

 

理论知识是烟草病理学重点,因此在病理学基础知识授课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由过去板书,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模式转变成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形成教与学相互交融的方式。在制作烟草病理学课件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的优势,把大量病害症状、病原物的典型特征图片展示给学生。同时,在教学中穿插视频和动画,将教学中的枯燥知识理论以更生动、直观和形象地形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也会播放国外著名教授讲授的视频,通过对比让学生加深理解。制作课件过程中,不断改进课件相关内容,补充新概念和理论,促进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上关于植物病理学和烟草病害的知识丰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制作授课课件时,添加图像、视频、动画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接受和掌握知识。“烟草病理学”教学初探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立了烟草病害相关网站。网站中有烟草病害分布、主要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及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目前市场上最新有效药剂)。另外对一些主要病害的检测方法和手段均有介绍。此外,还不定期更新与烟草病害相关的新闻与植物病理学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展。另外推荐给学生一流的国际植物病理学网站,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它有力地激发烟草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加了知识的容量。

 

五、考核方式与方法的改革

 

知识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效果的检验手段,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但传统考核方式以试卷笔试为主,从试卷中很难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老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考核方式与方法上进行改革初探,采取了学生分组课件讲授及课件制作,课堂课下问题讨论,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衡量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和老师授课质量。

 

1.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由于烟草专业学生生产实习在学习烟草病理学理论知识之前,因此学生对烟草病害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在讲授烟草病害知识时,可将部分主要烟草病害分给学生,让学生分为几个组,每组一种病害,组内学生可以分别负责不同内容。课件内容主要包含症状、病原及相关研究动态进展,病害循环及现在大田中的防治方法。并且在病害研究进展中需展示最新的相关文献。课堂上每组由一名代表讲解15分钟,然后讨论5分钟,然后教师再点评和补充相关知识。

 

2.课堂互动式讨论及答疑。为加深学生对烟草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能力。在课堂或课下,通过课堂提问、课下QQ群、微信群等互动方式,组织学生讨论烟草病理学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与烟草生产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可就实际生产中发现的问题提问老师,形成师生之间相动讨论,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增强他们解决实际生产中问题的能力。针对烟草病理学的重点问题,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最后老师总结。

 

3.期末考试。考试是检验学生对烟草病理学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并评定成绩。试题内容采用多样化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填图、判断、简答和问答题,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而不是考核学生“死记硬背”的功夫。

 

以上措施在烟草病理学课程改革效果中发现,学生主动学习性要高于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在学生课件讲授中表现积极主动,课件制作精美,讲解认真,课堂讨论气氛活跃,这些改革措施对学生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实践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结束语

 

烟草病理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和灵活的授课艺术,将传统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的科学研究动态融合到一起,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滞后于时展。通过初步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这说明我们的烟草病理学初步改革是成功的。以上只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究,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目前知识的不断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或许会遇到不少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篇3

1.无菌术是指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其中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消毒是指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常用灭菌法包括①高压蒸汽灭菌法,这是手术用品灭菌最常用最可靠是方法;②煮沸灭菌法,用于金属器械、玻璃、橡胶类物品;③火烧法,用于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器械。消毒法包括药液浸泡消毒法和甲醛蒸汽熏蒸法。正确进行无菌操作的原则(十要点)要求一般了解即可。

2.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1)各型缺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钾(低血钾、高钾血症)、钙、镁异常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

(2)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体内的[hco3-]减少所致;临床突出表现为深快呼吸,呼气时有时带有酮味。面色潮红,心率增快,脉搏增快,co2-cp<40%,尿液呈酸性。诊断主要是根据病史及深快呼吸,血ph值及[hco3-]明显下降等特征。治疗方法一是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二是根据[hco3-]浓度来决定是否补碱,三是防止低钾血症,及时补k+。

(3)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和防治原则。呼酸是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p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呼碱是由于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co2排出过多,以致pco2降低,最终引起低碳酸血症,血ph值升高。

3.输血的适应证包括出血、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和凝血异常。注意事项是①严密查对,②关于保密时间,③血液预热,④不加药物,⑤加强观察,尤其是t、p、bp及尿色。要注意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4.外科休克的基本概念、病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及病理生理变化(微循环改变、内脏器官继发损害)、临床表现(休克前期、休克期)、诊断要点及各型休克的治疗原则(一般治疗、扩容补充血容量、应用心血管药物、应用强心剂、纠正酸中毒、应用激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积极处理无尿者)。

5.疼痛的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

6.围手术期处理:

(1)手术前准备的目的和内容(心理准备、生理准备、特殊处理)。

(2)手术后护理的要点及各种并发症(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尿路感染)的防治。

7.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人体基本营养代谢的概念,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选择及并发症(深静脉插管的并发症、感染、高渗性非酮性昏迷、溶质性利尿、血磷过低)的防治。

8.外科感染

(1)疖、痈、软组织蜂窝织炎、丹毒、淋巴管和淋巴结炎及脓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甲沟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热敷,理疗,应用抗生素。有脓液形成,及时切开引流。如甲床下积脓,应将指甲拔除。

(3)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肿胀不明显者可保守治疗,一旦出现跳痛、指头压力增高应立即切开引流。

(4)败血症和脓血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菌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①骤起高热,可到40-41度,或低温,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可有意识障碍;③心率加快、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④肝脾可肿大,重者可黄疸,皮下出血斑等。菌血症可分为三大类,①革兰染色阳性细菌脓毒症;②革兰染色阴性细菌脓毒症;③真菌脓毒症。治疗一般是:①处理原发感染灶;②应用抗菌药物;③支持疗法;④对症治疗。

(5)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肌肉的强烈收缩,任何刺激均可诱发痉挛和抽搐)和预防(正确处理伤口,彻底清创,敞开引流,不缝合,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治疗(清创去除毒素来源,大量给予破伤风抗毒素,对症治疗控制痉挛,防止并发症)。

(6)抗菌药物在控制感染中的应用及选择:①无局限化倾向的感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②选择应根据临床诊断、致病菌种类和药物的抗菌谱③同样治疗效果时尽量使用单一、窄谱的抗菌素④全身情况不良的患者尽量使用杀菌性抗生素⑤较严重感染,优先从静脉途径给抗生素。

9.创伤

(1)创伤修复过程(炎症期、增生期、塑形期)及影响因素:感染,血液循环障碍,低蛋白血症等身体一般情况欠佳,抗炎药物,糖尿病、尿毒症、肝硬变等疾病。

(2)创伤的处理和治疗:伤口分为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

10.烧伤

(1)烧伤面积的计算(九分法)和深度估计的方法:烧伤深度分为ⅰ°,浅ⅱ°,深ⅱ°ⅲ°;烧伤严重性分度:轻度,中度,重度,特重。

(2)小面积烧伤的治疗:烧伤清创术和创面用药。

(3)大面积烧伤的分期及各期的救治原则:现场急救,全身治疗,创面处理,防止器官并发症。

11.肿瘤:良性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响学检查、内窥镜检查和病理形态学检查;防治原则:良性肿瘤和临界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防止复发或恶性变;恶性肿瘤应针对全身治疗,i期以手术为主,ii期以局部治疗为主,辅以有效的全身化疗,iii期采取综合治疗,iv期以全身治疗为主,辅以局部对症治疗。

12.移植:移植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步骤。

13.麻醉、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1)麻醉前准备内容:包括病人体质的准备和麻醉前用药;及麻醉前用药的选择:安定镇静药,催眠药,镇痛药,抗胆碱药。麻醉前用药的目的:①增加麻醉效果;②镇静;③减少麻醉药用量;④减少腺体分泌。麻醉前用药的种类:①安定镇静类;②催眠药;③镇痛药;④抗胆碱药。

(2)全身麻醉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呼吸系统:呕吐和窒息,呼吸道梗阻,通气量不足,肺炎和肺不张;循环系统: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和心室纤颤,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热,抽搐和惊厥。

(3)椎管内麻醉的应用:下腹部以下,腹盆腔,下肢,肛门、会阴部手术。及并发症的防治。

(4)局部麻醉的方法: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及常用局麻药的药理:普鲁卡因适用于浸润麻醉,丁卡因适用于表面麻醉,利多卡因适用于各种麻醉,布比卡因适用于产科麻醉;不良反应: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和选择:根据各局麻药的特性和手术性质。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篇4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应该了解到,可持续林业主要突出的是世界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人类生命支持系统中的突出作用和维持人类生命支持系统中的地位,同时此项可持续发展思想也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而言的,人口压力、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等状况尤为明显,可持续林业是对传统森林持续利用思想的升华.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林业保护现状,对可持续林业与森林保护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可持续;林业;保护;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46-02

众所周知,森林资源是当前世界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核心,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重要保证,森林资源是实现环境与发展二者有机统一的关键纽带.所以针对此种情况可以看出,保护森林资源以及发展林业等并不能够将其归类在单纯的经济问题上,从实际角度而言,其关系到保护地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大事,我们应该尊重可持续发展思想,然后在此思想指导下适应现下社会新型概念、社会新型观念和社会新型技术路线等.

1要想做好森林保护工作,需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1.1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出发点要素探究

我国森林资源原本就很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统计,全国具体森林资源所占面积约为1.3亿多公顷,其中活立木蓄积量总量为117.8亿m3,此时按照全国人口平均值计算的话,相当于世界人均所占森林资源面积的11.8%和12.1%.需要注意的是,森林资源总体覆盖率虽然有着明显提高,但是其与其他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很大差距,森林覆盖率由之前的8.9%之间上升为13.9%,改善空间相对较大.

从整体角度而言,我国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同时,森林质量也呈下降趋势,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且针对风沙水旱等自然灾害无法进行彻底抵御与及时抗击,如何积极有效实现我国林业上的生态恢复显得尤为重要,实现经济再生产和社会可接受也是十分必要.结构系统上可持续发展思想实际是一种良性循环理念,发展目标问题尤为突出.所以有效发展林业、积极增强我国曾琳资源且竭尽全力保护森林资源是当前我国的长期国策,但是要想实现此类既定目标,需要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此基础上实现林业政策法规的合理介入,与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以及相关生产实践等相互结合.

1.2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主要特点决定了需应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基本指导思想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具有一定长期性和反复性,此时应该将持续增产内容、人畜安全内容、环境保护内容和生物多样性内容以及相关生态平衡内容等正式纳入到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当中.在满足上述要求基础上应熟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概念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理论,这两种思想中都强调了具有保护生态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长期考虑和总体考虑相互结合.持续林业要求十分严格,我们需要进行深度延伸与深度发展.有害生物持续治理思想和持续植物保护概念等的提出旨在强调植物资源保护工作长期观念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预后意识,此类新型概念对于正确认识指导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森林病虫害现象是自然灾害现象且常会在林业生产中出现,森林病虫害和鸟兽害现象与森林资源自然演变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们对病虫害防止认知和病虫害防止水平之间的关系尤为复杂.大多数情况下,有害生物泛滥成灾且基础性结构会发生变化,产生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即为人为因素.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经过全国普查可以发现,森林有害昆虫种类和病虫害种类都在不断上升,已经造成恶性影响的森林病虫害案例也在不断增多,这是因为森林病虫具有顽固性和一定渐变性,森林病虫种类多边形特点也极为明显,其破坏性和破坏能力超乎人类想象且无法对其进行正常控制,森林病虫危害结果比森林火灾所造成的结果要严重的多.

在森林资源保护制度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国造林事业整体得到全面发展,人工林资源中总基础性纯林面积得到不断扩大.由于受到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森林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相关生态环境等都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伤.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包括生态系统不合理变化、环境防治意识差和生态防治策略不科学以及防治体系不健全等.森林病虫害久治不愈现象时有发生,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松毛虫成灾现象,并且也在其他地区进行蔓延,还有就是落叶松落叶病现象和杨树腐烂病等,之前树木竹蝗命和毛竹枯梢病有成为了现下生产环节中的疑难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其防治难度程度以往相比更大.应该了解到,过去偶然发生的森林病虫害也在发生着大幅度转变,在很大范围内开始暴发,泡桐植物和刺槐植物等长期受到大袋蛾害虫影响以至大面积受到损伤,其所涉及省份主要包括山东省、江苏省、江西省、安徽省和陕西省等.在进行森林果业发展过程中,针阔叶树根病不得不引起重视,其严重阻碍了森林行业领域的发展,森林资源种子繁殖材料交流次数和森林资源苗木材料交流次数等过于频繁,对森林病虫害状况的基本检疫意识相对薄弱却无法进行深度策略实施,这就使得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病等从境外介入并且得迅速传播.

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量所投入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相对较大且自身内部所种植树种单一,其最终生态生物群落体系结构过于简单,害虫天敌虫类不断减少,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生态条件较其他地区相比较弱,森林资源是陆地上现有较为复杂生的生态系统之一,森林资源是自然界生物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一些生物生存的重要依托之一,是地球生物种类和地球生物数量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需要注意的是,现今昆虫和微生物群体大都源自于森林生态系统.经过数次分析和实践,分类学家做出过估算,全球昆虫种类已高达一百多万种,在动物界内部所占比率也高达80%之多,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相对较稳定的生态系统.相对于农作物而言,林木一般具有较强的个体抗性,并具有较好的自我补偿能力及用于自我补偿必要的时间.此外,在夭然生态环境中,林分内种类繁杂,林分种群结构稳定,自然控制和互相制约作用较强且稳定.总之,上述事实说明了作好持续森林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2持续林业保护工作若干策略要素分析

2.1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效益进行准确认知

长久以来,人类通常情况下都抱有良好愿望去进行森林资源病虫害防治,但最后结果总是不能彻底排除,往往会功亏一篑.由于自然界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的关系,人类并未对自然界的细节事物充分了解,在干预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其自身盲目性尽显,以此种盲目形式去干预自然则会受到自然惩罚.森林资源病虫害现象时当前整体森林生态结构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系统发育中会经历一定长期演变和一定长期选择,会和自然界寄主植物和非生物因子以及相关生物之间形成制约关系和依存关系,个体发育生命特征和群体发展生命特征等由此形成.所以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森林类型及其生态因子的改变而变化的,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也必须是长期的、持续的.

2.2掌握当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主动性

在以往的森林保护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和专家都注重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将病虫害作为主要研究目标,之后在此基础上忽略了森林资源本身的作用和特性,当前人们逐渐对森林资源病虫害本质和特点等重视起来且对其认知也在不断加深,初步认识到到植物健身能力提升、植物抗害能力提升和植物耐害能力提升以及植物补偿能力提升能皆是控制植物疾病的有效手段和防止植物损害的正确方式.单从植物病害防治角度而言,较为传统的模式即为有病的时候才治病,无病的时候只是简单防治.较为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在森林资源中植物无病时进行适时保健与管理,从植物保护角度出发,开创出植物医学发展的新纪元.

2.3将森林资源中林木持续抗性作用发挥到极致

树种资源抗性和林分抗性主要包括抗性树种选育诱发和抗性树种潜在抗性诱发,二者在具体森林保护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杨树细菌性溃疡病、国外榆树荷兰病和国外板栗疫病以及国外针阔叶树锈病等主要依靠树种自身抗性来进行病毒抵制的.在我国森林资源中,松针褐斑病和杨树天牛病等较为常见,要想彻底治疗上述病虫害疾病,开始要进行合理的抗性树种选择.在环境条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有害生物适应性不断增强,此项特性要求着我们应该进行具有丰富抗性的树种选择,之后以此为前提进行林分结构体系构建,在不同地理体系中选择相对科学合理的林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虫害状况的发生.我们通常所说的诱导抗性具有一定积极的研究意义,但是其空间限制条件极为明显,只有在诱导物存在时才能正常进行后续操作执行,此类过程较为复杂且需要合理表达,时间上的要求也相对严格.树种的持久抗性和抗性的持久化可以减少诸多直接防治措施的很多投入(如农药费用).水平抗性实质上是一种持久抗性,但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基础性研究工作需要去做.

2.4生物防治手段要点分析

此条首要一点就是要适时进行生物手段防治,生物防治过程中重要理论基础就是作物到有害生物再到有害生物天敌的三角关系循环,此类生态学研究活动正在不断深入,天敌和寄生物以及相关寄主,同时还有天敌及寄生物天敌的多方位研究和多层次研究.最终生物防治效果的持久性有诸多因素所决定,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生态学因素和技术因素以及相应经济因素等,引入天敌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往往是有益的,尤其是对国外传入的体型较小的害虫,如蚜虫、蚜虫等的制约作用更为明显.突出的例子是,危害严重的松突圆蛤即是通过引入花角蚜小蜂而逐步控制其灾害蔓延的.只有充分发挥生物防治的持续效果,才能使生物防治在持续林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3结束语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成果受世界瞩目,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现下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之后在此基础上将相应可持续发展思想定位世界各国在发展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以可持续发展模式融入到国家发展中可以对农业和森林行业等起到推动作用.

——————————

参考文献:

〔1〕李茂瑾.惠安赤湖林场木麻黄毒蛾发生和防治现状[J].防护林科技,2010(03).

〔2〕石春娜,王立群.浅析森林资源质量内涵[J].林业经济问题,2007(03).

〔3〕詹祖仁,张文勤,罗盛健,张龙华,张登强.化学农药污染问题及可持续森林保护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2007(03).

〔4〕李云岘.人工林虫害精确防治试验与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6).

〔5〕杨朗,陈恩海,黄小翠.甘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可行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篇5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概念防治方法

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在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改变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投入了大批的财力、物力营造了广袤的人工林。使得祖国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也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使大部分人居住在如画环境之中。但是,在人们庆幸生存环境改善之余,大面积的人工林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因为人工林的特点是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都是纯林,这种单一的纯林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使得林木及林副产品减产、甚至绝收,更有甚者森林病虫害会让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二、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强化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在防治策略上,采取综合性营林措施,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将病虫害预防措施纳入规划设计中,实现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

1.综合治理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的一些不良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专家小组对综合治理下了如下定义:害虫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它能控制害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

2.综合治理的原则

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即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整个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不使其形成超出危害标准要求的策略及措施。要使自然防治和人为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加强自然防治能力。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篇6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辨析

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这对概念是随着环境伦理学的兴起而出现的一对较新的哲学概念。鉴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作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相对概念被引入的,还要先追溯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人类中心主义的突出特征是至上性。在它看来,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万物之灵长,自然之主人;人的利益(即个人的或集团的利益)是最高的、第一的、唯一的。因此人类有权任意支配统治、处置自然的一切存在物。[1]人类中心主义的至上性特征对待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在强调人的优越性和独特性时忘却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关联性,属于自然界的霸权主义。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珍视非人类生命的生存权利。人类离开了自然就无法生存,然而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和利用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与自然必须要发生一些冲突。如果要创立一事物必然要破坏一事物,或打破原有的平衡,这是自然的法则。所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摒弃人类欲望的自私性和至上性。但是并不代表人类不应该驾驭和控制自然。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就如《圣经》创世记中说的“修理看守”,是一个地球管家的位置。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前者认为环境保护就是要保护人类之外的各种存在物或整个生态系统,而后者归根到底是保护人类自身。[2]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简述

(一)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现状。1982年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目前我国适用的法律。1996年后国家制定了包括水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等环境保护法律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50余项行政法规。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其第二十七次全体会议上,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稿)》。草案稿首次提出重大政策应进行环境影响论证。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近期召开的十会议中谈及“美丽中国”问题时表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要源头控制、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环保新道路的指导思想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初探

“环境保护”主要是指去减少或甚至去避免造成环境的负担及危险所采取的措施或行为整体。此时应包含有三大内涵:1、为排除现已存在与出现的对环境的损害;2、为去排除或减轻现在对环境可能或潜在的危险性;3、为经由预防措施的采取来防止对未来环境的危害性。[3]

环境法是人在良好环境下幸福生活的保障。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认为环境保护就是要保护人类之外的各种存在物或整个生态系统。

(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1987年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解释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最终是为了发展,增加人类的利益,改善生活的质量,在发展时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不应当代人的发展而危害后代人的利益,把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结合起来,在最小污染的情况下创造最大效益。可持续发展考虑了自然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是一味的按自己的想法来发展经济,应正视自然的基本规律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顺应自然和生态系统的演进。[4]

(二)人与自然的关联:人是自然的直接存在物。陈泉生先生在《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中对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基本假设——“生态人”作了深入的研究。“生态人”是具有生态主义潜能的人,也就是具有对自然法则充分尊重、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运行而不懈追求的潜能的人。“生态人”协调人与自然的法律理念为:人类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法律的规制实现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以及与环境之间和谐、有序状态,使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处于良好或者不受不可恢复的破坏的状态,保障一切自然事物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衡平代际人类的权利和权益,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与环境保护法的内在统一。非人类中心主义强调只有经过理性思考而肯定的人类偏好,才应该予以满足,而那些过于直接,纯粹感性的偏好需要被制约或节制。基于环境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的引导,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应更为科学、更加的人性化。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把环境权作为一项新的人权,其中就规定“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富有保证和改善这一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我们的环境立法是不是也应该以此为基点,在合理的视角下建立和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制?站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来设立环境保护法,是人类低下骄傲的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心态和态度。通过立法人本身在自然中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定位,才能创立出更适合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法律体制。

四、结语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法律的思想也在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化,不断适应社会和谐进步,进而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健康融洽的法律制度,更好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为我国在环境立法上提供了借鉴的方向,完善法律制度之不足,使我国和世界的自然环境更好的与人类长久共存下去。

我们需要“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取代瓜分自然的劣径。”[6]这样,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建平.环境正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27.

[2]罗亚玲.环境伦理学与非人类中心主义[J].学术月刊,2010(11).

[3]陈慈阳.环境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4]李国明,朱成艮.论文明演进中环境法治思想之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1(12).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篇7

暴力犯罪是一种原始硬犯罪,其侵害的目标往往很具体,是直接剥夺、损害他人生命与健康的行为,这种犯罪向来都被人们所重视。暴力犯罪造成的恶劣后果迅速且直接的攻占社会公民内心,使人们社会安全感降低。被害人因暴力犯罪所带来的心理恐惧与创伤,并不会随着身体创伤的恢复而消失,相反会伴随他们终生。

1、暴力犯罪的界定

1.1“暴力”的概念。

《新华词典》将“暴力”解释为:“强制的力量、武力”。也有学者从刑法学角度分析暴力的概念:暴力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一种犯罪手段。是指直接对被害人的身体实施物理性的强制力和破坏力,使其无力反抗或不能反抗。”学术界对“暴力”的概念没有争议,但对“暴力犯罪”概念确有着众多分歧。所谓的暴力犯罪本是犯罪学中的定义而非刑法学中的定义,而是泛指那些以暴力为方法严重侵害社会以及个人的犯罪行为。例如,日本法学家将暴力犯罪界定为“是指伴随行使暴力的犯罪,典型的如强盗、暴行、伤害等。所谓暴力,包含暴行以及威胁行使暴行”。我国法学界对暴力犯罪的界定,具有代表的观点有下面这两种:(1)认为暴力犯罪“即为获取某种利益或满足某种欲求而对他人人身采取的暴力侵害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以及以暴力为手段的流氓犯罪等,”(2)认为:“所谓暴力犯罪,通常是指犯罪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胁迫而实施的犯罪。从刑法学的角度看,凡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以暴力为特征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各种犯罪都应该认为是暴力犯罪。”从我国刑法立法与司法实践来看,以上两种观点都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也均有可否定之处。第一个观点有两点缺陷:一方面,从现实来看,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在进行犯罪时,以将要实行暴力的威胁的手段与暴力的手段经常是交叉的,威胁行为要使对方认识到:你若不顺从我,我就会使用暴力。也即,将这种以实施暴力进行威胁的胁迫手段也具有暴力犯罪的本质属性,因此,不应将其排除于暴力犯罪的类型之外;另一方面,只将对人身进行伤害的犯罪才界定为“暴力”,是不符合我国的立法思想与司法实践。其次,第二个将暴力犯罪定义为“凡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以暴力为特征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各种犯罪都应该认为是暴力犯罪”也不十分恰当。一方面,如上所述,有些犯罪通常或只能是通过暴力手段进行的,但刑法却未明文将暴力手段规定为犯罪构成要件,像暴乱罪、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武装叛乱、强迫他人**罪、绑架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都属于这一类型。另一方面,刑法中有许多明确规定要以“暴力”作为手段的犯罪,除个别外,对其的理解,都应包括暴力以及以暴力相胁迫的方式,有的还可由其他手段实施。这种威胁的胁迫手段与暴力犯罪中的“以暴力相威胁”所体现的胁迫手段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手段也并不如“暴力”造成的人身伤害大,因此,也不能将其归入暴力犯罪。基于以上认识,若判定一类犯罪是否为暴力犯罪,重要的不是刑法分则将暴力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的明文规定,而是应具体来看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是否实施了暴力(或以暴力相胁迫)行为。据此,我们认为,“所谓暴力犯罪,是指以暴力手段或以暴力性质手段为构成要件,以特定或不特定的人或物为对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行为。”

2、当前我国暴力犯罪的主要特征3、暴力犯罪的成因

主体环境因素则有两项:一是行为机会,它是外部条件构成主体实施某种行为的现实可能性;二是主体需要与外界资源分配的结构形态,这是影响主体的行为方式条件之一。”基于以上分析,结合社会实践,笔者认为暴力犯罪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3.1社会文化因素。

3.2经济因素3.3心理因素与暴力犯罪4、暴力犯罪的防治对策

鉴于暴力犯罪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对策,对暴力犯罪进行治理,其主要对策有:

4.1治本预防对策4.2治标防治策略5、结论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篇8

论文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概念;防治方法

论文摘要介绍了森林病虫害的概念,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方式进行对比,说明选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优点,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治。

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在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改变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投入了大批的财力、物力营造了广袤的人工林。使得祖国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也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使大部分人居住在如画环境之中。但是,在人们庆幸生存环境改善之余,大面积的人工林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因为人工林的特点是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都是纯林,这种单一的纯林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使得林木及林副产品减产、甚至绝收,更有甚者森林病虫害会让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2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篇9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概念;防治方法

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在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改变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投入了大批的财力、物力营造了广袤的人工林。使得祖国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也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使大部分人居住在如画环境之中。但是,在人们庆幸生存环境改善之余,大面积的人工林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因为人工林的特点是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都是纯林,这种单一的纯林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使得林木及林副产品减产、甚至绝收,更有甚者森林病虫害会让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著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2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特点篇10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概念;防治方法

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在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改变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投入了大批的财力、物力营造了广袤的人工林。使得祖国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也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使大部分人居住在如画环境之中。但是,在人们庆幸生存环境改善之余,大面积的人工林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因为人工林的特点是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都是纯林,这种单一的纯林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使得林木及林副产品减产、甚至绝收,更有甚者森林病虫害会让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2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世界都在探索利用生物技术来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方法。通过几十年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索发现,化学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收效快、使用方法简单、受季节性影响较小、适合大面积使用等优点。缺点是如果使用不当,能够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杀伤天敌,造成植物药害,长期使用还可使某些病虫害产生抗性等。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有很大的优点:不仅能直接消灭大量的害虫,而且可以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具有对人、畜、植物安全,不杀伤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不存在残留和污染问题,不会引起害虫的再次猖獗和产生抗性,对一些害虫具有长期控制等优点,即在林区内使用了生物制品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达到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效果。但生物防治也有局限性,一般见效比较慢,人工繁殖技术较复杂,防治效果受使用技术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