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十篇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十篇

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6:00

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篇1

钢琴教学心得体会篇【一】

我从事钢琴教学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自己在教学过程和学习中积累了一些钢琴教学的心得,下面谈一下我在钢琴教学中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在教法上的一点探索尝试。

因为钢琴的演奏是在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积极活动;这种双手不同动作及全身多种器官的配合运用,必须遵循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性的训练,努力地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才能掌握钢琴的演奏技艺。

首先,乐感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乐感呢?

在练习乐曲、音阶和练习曲的时候可以加入适当的表情。如音阶,用有力的断奏来表达一种威严、愤怒;用较慢的连奏来表示一种忧伤;用快速轻巧的指头弹奏来表示欢快随心所欲的情绪等等。这些都是训练孩子带着表情进行弹奏,展示自己表现才能的好办法;对练习曲和乐曲中的表情记号或力度记号做夸张性的弹奏和练习。一般来说,再简单的乐曲或者练习曲,都有可能进行对比,至于对比是力度上,还是在音色或者情绪上,可以请教老师来进行要求;多听、多看、不放过任何表演的机会。要鼓励孩子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表演,这样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好的锻炼。听音乐会也是一样的,在听的同时可以使孩子学习到别人的长处,也是陶冶自己情操的一个好的机会。

有了较好的乐感,接下来要注意的就是练习方法了:

1、兴趣法。钢琴弹奏即是以钢琴的音乐美为核心,以全身多种器官和肢体的协调配合、手指的独立运用为基矗由于钢琴音域宽广,和声效果丰富,共鸣体大,所以又是最理想的多声乐器;因此在学生弹奏钢琴之前,应向学生讲述钢琴弹奏的价值、作用极其特殊魅力。

2、示范、讲解法。是在钢琴教学中被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初学阶段更显重要,准确的示范弹奏,使学生对新乐曲或练习曲的性质、风格、技术类型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优美的旋律、娴熟的技术、技巧还能提高学生兴趣。所以在此阶段中,教师应先作详细的准确的弹奏,然后再讲解弹奏要领,指出重点的技术困难之处,教给学生怎样克服技术困难的具体方法,最后根据旋律调式调性的转换和所表现的不同风格特点进行讲解,并选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做出示范,进行讲解。其顺序按左右手分别进行。使学生对所学乐曲、练习曲弹奏的技术、技巧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概念。

3、模仿法。钢琴的教与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技术与技巧的模仿和掌握。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或较难掌握的弹奏技术,我会采用示范的形式与学生共同练习,这种教法可以使学生在肢体协调弹奏和较难掌握的技术方面建立起正确的感觉。这种既实际又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该阶段手走或不走弯路,准确的掌握弹奏技术和技巧。

4、分解法与完整法。根据乐曲或练习曲的特点,教学生学会分手、分句、分段、分声部练习,学会把乐曲或练习曲中的难点抽出来单练,这样把乐曲或练习曲进行分解进行一个局部的单独联系,或是在已弹好整体的前提下,对特殊技术难点集中力量,单独攻破;或对某一乐曲弹奏上进行精雕细刻;或对某一和声关系的细微变化、不同声部力度布局上的适当控制等耐心地分解练习等等。这样做既可以为合手练习铺平道路,还大大缩短了整首乐曲的练习时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这种方法在提高弹奏质量阶段是最有效的教法。

5、正误比较法。教师在正确示范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地选择典型的错误弹奏进行演示,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脑记,对正确的弹奏与错误的弹奏进行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力和感知力。

6、衔接法。是遵循节奏的韵律,将几个局部的弹奏技巧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整体的、有机的、连贯的最佳弹奏状态。衔接法主要解决音与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连接。把前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后一小节第一个音按拍子连续弹奏、反复练习,是提高整条曲子弹奏质量的有效方法。不少学生弹奏由各自反复的两段组成的乐曲时,都处理的太随意,不是衔接过紧,显得仓促,就是停顿过大,失去整体感。所以衔接法的正确运用可以避免弹奏中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发生。

7、音乐练习法。在第二阶段,切不可忽视音乐练习的方法。通过听所学曲子的旋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还能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发现。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听几编所学乐曲,使学生心中有歌,然后采用相应的触键方法,结合弹奏练习,也就是把如歌的旋律从心中转移到手指上。

总之,在钢琴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和掌握弹奏技术、技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法,充分认识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形成的规律性和阶段性,才能把钢琴教学搞得更好,进而完成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

钢琴教学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在钢琴教学方面还是有着很大的特长的,钢琴教学是我最擅长的,在不断的教学中,我对钢琴教学有了自己比较客观的认识,我在总结自己的钢琴教学后,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讲解作品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使学生对乐曲的把握更具表现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介绍一些作者的生平,比如作者出生的年代,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该作品,其音乐表现的动机是什么,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通过这样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该曲目产生一定的兴趣,另外,对把握乐曲的性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乐感培养是基础和关键

钢琴的演奏是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积极活动;这种双手不同动作及全身多种器官的配合运用,必须遵循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性的训练,努力地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才能掌握钢琴的演奏技艺。

首先,乐感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乐感?

在练习乐曲、音阶和练习曲的时候可以加入适当的表情。如音阶,用有力的断奏来表达一种威严、愤怒;用较慢的连奏来表示一种忧伤;用快速轻巧的指头弹奏来表示欢快随心所欲的情绪等等。这些都是训练孩子带着表情进行弹奏,展示自己表现才能的好办法;对练习曲和乐曲中的表情记号或力度记号做夸张性的弹奏和练习。正如李昕老师所讲的,比如说教授汤谱森《火车》一课,可以很形象的先告知孩子火车跑的声音,引起他的兴趣后,告诉他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长短,然后火车是怎样由慢到快跑起来的,加入形象的说明孩子会对这一课很感兴趣,接下来就是如何弹奏了。

一般来说,再简单的乐曲或者练习曲,都有可能进行对比,至于对比是力度上,还是在音色或者情绪上,可以请教老师来进行要求;多听、多看、不放过任何表演的机会。要鼓励孩子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表演,这样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好的锻炼,自信心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如教师示范、观摩音乐会、听音响资料等方式。通过音乐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丰富自身情感。通过各种音响和“通感”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于音乐作品中,直接强化学生的钢琴学习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1、正误比较法。教师在正确示范的同时,还可以适时地选择典型的错误弹奏进行演示,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脑记,对正确的弹奏与错误的弹奏进行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力和感知力。

2、衔接法。是遵循节奏的韵律,将几个局部的弹奏技巧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整体的、有机的、连贯的最佳弹奏状态。衔接法主要解决音与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相互连接。把前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后一小节第一个音按拍子连续弹奏、反复练习,是提高整条曲子弹奏质量的有效方法。不少学生弹奏由各自反复的两段组成的乐曲时,都处理的太随意,不是衔接过紧,显得仓促,就是停顿过大,失去整体感。所以衔接法的正确运用可以避免弹奏中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发生。

3、音乐练习法。在第二阶段,切不可忽视音乐练习的方法。通过听所学曲子的旋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还能激发学生内在情感的发现。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听几编所学乐曲,使学生心中有歌,然后采用相应的触键方法,结合弹奏练习,也就是把如歌的旋律从心中转移到手指上。

4、兴趣法。钢琴弹奏即是以钢琴的音乐美为核心,以全身多种器官和肢体的协调配合、手指的独立运用为基础。由于钢琴音域宽广,和声效果丰富,共鸣体大,所以又是最理想的多声乐器;因此在学生弹奏钢琴之前,应向学生讲述钢琴弹奏的价值、作用极其特殊魅力。

5、示范、讲解法。是在钢琴教学中被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初学阶段更显重要,准确的示范弹奏,使学生对新乐曲或练习曲的性质、风格、技术类型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优美的旋律、娴熟的技术,技巧还能提高学生兴趣。所以在此阶段中,教师应先作详细的准确的弹奏,然后再讲解弹奏要领,指出重点的技术困难之处,教给学生怎样克服技术困难的具体方法,最后根据旋律调式调性的转换和所表现的不同风格特点进行讲解,并选用适当的力度、速度做出示范,进行讲解。其顺序按左右手分别进行。使学生对所学乐曲、练习曲弹奏的技术、技巧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概念。

6、模仿法。钢琴的教与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技术与技巧的模仿和掌握。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或较难掌握的弹奏技术,我会采用示范的形式与学生共同练习,这种教法可以使学生在肢体协调弹奏和较难掌握的技术方面建立起正确的感觉。这种既实际又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该阶段少走或不走弯路,准确的掌握弹奏技术技巧。

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篇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斯霞教师也说过,在严肃紧张的环境里学习,效果远不如在活泼愉快的环境里好。变师生关系为“猫鼠关系”,应当看作教育的最大失败。那么怎样才能让儿童在枯燥的学琴和练琴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呢!在几年的手风琴教学中,我努力通过快乐教学,从音准、节奏、技巧、音乐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愉快的学习手风琴。

一、音准的训练

学习手风琴,天赋固然很重要,但拥有灵敏的耳朵和后天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手风琴是键盘乐器,有固定的音高,因此对儿童的耳朵训练效果极佳。研究表明,6、7岁的儿童能唱出小音程,所以在手风琴教学中可以做一个“猜音”游戏,这样既训练了孩子的耳朵,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同时,7、8岁的儿童能听出调性的变化,这一训练适合于6岁以上的儿童,例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从C大调到F大调再到G大调,老师先示范一遍,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如上楼梯一样逐步增高。通过这样生动的授课方式,不仅可以使他们从听觉上感受到调性的变化,而且还可以使他们感受到乐曲情绪的变化。另外,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养成边唱边弹的习惯,所有弹过的曲子都要会唱,这样对耳朵的训练也十分重要。

二、节奏的训练

节奏是乐曲的骨架。没有节奏的乐曲是杂乱无章的,所以节奏训练在儿童手风琴教学中尤为重要。有些学生由于节奏感较差而影响乐曲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应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据调查,6―8岁的儿童有61%能很好地辨别节奏,7、8岁的儿童喜欢有节奏的音乐,9、10岁的孩子对相当复杂的节奏也能产生良好的反映。对于这些年龄段的儿童,趣味教学应放在首位。例如:全音符唱tang-on-on-on,二分音符唱tang-on,四分音符唱tang,八分音符唱ta。教师用手风琴弹奏出这样的节奏,学生模唱并打出节奏,这样,学生便可从听觉、肢体语言受感到音值的长短。儿童的生活中也有他们听的节奏,教师应善于发现。例如:前十六后八唱成“哥吆嗒”(母鸡下蛋的声音); 唱成“嗒嗒嗒嗒、呱呱呱呱”(青蛙叫);切分节奏× × × 唱成“嗨哟哟”(小朋友搬东西的叫声)。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用身体模仿动物的形态,对节奏的感受会更加深刻。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儿童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节奏,从而更快地掌握节奏。、

三、技巧的训练

手风琴的技巧性较高,不同乐曲的演奏方式也不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手风琴的技巧。但是,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练习会显得比较枯燥,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呢?可以选择跳音练习。跳音要求弹奏音符时值的一半,而且要求轻快、短促、有弹性;如果完全用理论讲,他们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用儿歌的形式讲解:“小小音符顶皮球,看谁顶得快又高”,学生从儿歌中便有了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脚尖点地跳一跳,使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和运动充分体会跳音弹奏的要求。演奏时右手触键的动作要快,就好像琴键上长满了刺,如果没有立刻抬起指尖就会被扎破,让孩子从心理上感受,教师在琴上做示范,这一环节教师需耐心指导。在儿童学习手风琴教程中,《小猫的梦》是练习跳音效果较好的一首乐曲,在这首乐曲中,可让学生把大象的走路方式与小猫的走路方式作对比,也可用老人的走路方式与小孩的走路方式作对比,教师模仿前者,学生模仿后者,然后综合前面的讲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跳音的弹法。

练习重音时,音符要求弹奏的饱满及声音效果比其音强,风箱要求有一种爆发力,手指触键时力量要集中,教师讲解时用对比的方法把重音与连音、跳音结合起来,弹奏连音时,学生可做滑步;弹奏跳音时,学生可用脚尖跳跃;弹奏重音时,学生可双脚着地跳,教师在做示范的同时,使学生从身体、听觉、视觉等方面体会到重音的弹奏方法。

儿童在练习十六分音符时也是比较困难的。例如《小酸梅果》变奏部分十六分音符较多,弹奏时要求颗粒性强、清楚、均匀。在学习这一乐曲的弹奏前,可以让学生打拍子唱出十六分音符,通过唱感受演奏十六分音符的要求。在讲解时可用比喻的方式,让学生模仿珍珠滴落在盘上时的声音,教师在琴上作示范时,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乐曲的弹奏方法。

当然,技巧要通过反复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儿童对练习可能会产生厌烦,但有了老师趣味性的指导和家长的耐心引导,他们便会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手风琴演奏的技巧。

四、音乐感的训练

贝多芬说:“音乐是人类心灵深处的表现”。由于儿童的阅历和情感体会有限,所以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较弱。教学中,教师应用儿童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或易感受到的事情作为比喻。例如乐曲《喜洋洋》在演奏时要求欢快、活泼,教师可让学生感受父母带他们去公园时的心情,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愉快的想象中领悟到音乐的内涵。例如《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一首抒情伤感的乐曲,在讲这首乐曲时,教师先演奏,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听完这首乐曲之后心里的感受,然后,让他们每人编一个动人的故事,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音乐的内涵。

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篇3

powerpoint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应用于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完整、准确地表达信息,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有关powerpoint的内容偏重单一技术操作,忽视表达信息的策略、方法和技巧,没有突出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不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表达意愿和表达能力,同时缺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学科整合,无法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重要作用。本节课在建立相关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针对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以“数字故事”为载体,突出课程整合与实践的统一,力求以实际应用体现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情分析

以往的学习经历以及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和操作基础,但在主动联系其他学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方面,其意识、习惯、行为和能力都比较欠缺。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基本掌握了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操作方法,但要将两者联系起来综合运用,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往往注重对单一软件的操作,而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在不同软件的综合运用方面缺少足够的训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数字故事的概念、特征和作用;感知并理解数字故事的叙事方法和创作过程;理解信息表达的多种形式与效果,掌握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听讲、阅读、模仿和思考,在作品创作、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经历数字故事的创意、设计、制作及表达的全过程,初步掌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字故事在情感表达上的重要作用和艺术效果,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感受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行为。

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字故事的创作与表达。

难点:数字故事的艺术表现和表达技巧。

学习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下册);从互联网或其他方面获取图片、背景音乐等创作素材;通过《学习指导》获得作品的制作说明和软件操作步骤;能够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教室以及投影仪等。

教学环节

1.引入新课(约2分钟)

(1)教师行为

教师从传统的“讲故事”说起,引出数字故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概念:数字故事是将“讲故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

特点:数字故事是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艺术组合。

作用:数字故事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充分展现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态度。

(2)学生行为

学生听讲,了解数字故事与传统故事在创作方式、讲述方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区别。

设计意图:将数字故事引入课堂,完成“了解数字故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的学习目标。在本环节中,学生利用传统的“讲故事”进行知识迁移,初步了解什么是数字故事。经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叙述数字故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列举出数字故事与传统故事的不同之处。

2.感知欣赏(约3分钟)

(1)教师行为

教师展示教学示例《坐在路边鼓掌的女孩》前半段,在演播时同步讲解本示例的叙事特点、情感意义和表达效果。

《坐在路边鼓掌的女孩》片段

我有个外号叫“23号”,是因为我们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我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也就是名副其实的中等生。爸爸妈妈觉得这个外号很刺耳,我却欣然接受。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23号”,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

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间。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我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其他的小孩子毫不怯场,赢得一阵赞叹。

而我,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人们忽然想起,只剩我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我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第二志愿。我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爸爸妈妈的神情,极为尴尬……

(2)学生行为

学生边观看示例,边听教师讲解,形成对数字故事的深入感知和领悟。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示例演示和同步讲解,完成“知道数字故事的叙事方法和创作过程;体验其在情感表达上的重要作用和艺术效果”的学习目标,为下面的作品创作奠定了基础。在本环节中,由于示例的故事主题贴近生活实际,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听讲和思考,引感共鸣,对数字故事的叙事方法和表现手法有深入的理解,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经过此环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并描述出数字故事的叙事方法和创作过程,产生创作热情。

3.创作故事(约23分钟)

(1)教师行为

教师首先根据《坐在路边鼓掌的女孩》前半部所描绘的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完成后续内容的情节构思、文字编写、素材收集、画面设计与实际制作。而后,教师结合《学习指导》,讲解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方法:①在word中对故事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整理;②按每张幻灯片出现的文字进行分段,设置文字格式为“标题1”;③在word中,利用“发送”功能,将编辑好的文字直接发送到powerpoint中,发送成功后,每段文字将出现在不同的powerpoint幻灯片中;④对幻灯片进行画面设定、版面调度、设置切换方式和插入背景音乐;⑤根据演播要求进行排练计时。

(2)学生行为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借鉴,形成自己的创意,进行文字编写、素材准备和艺术构思,动手操作,完成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关键环节,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完成“续写出符合人物特点的故事情节,制作数字故事作品;掌握用计算机进行写作和表达的方法,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行为”的学习目标。在真实、完整的创作过程中,综合运用写作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表达思想,抒感,体验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将文字由word“发送”到powerpoint,是为了突出软件的综合运用,将新、旧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链接并组合,强调软件的工具性和适用性;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特点,《学习指导》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习惯,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在本环节中,学生在《学习指导》的引领和教师的帮助下,熟练操作word和powerpoint软件进行文字编辑、版面编排和音乐设置,完成作品,实现自己的创意。

4.讲故事(约10分钟)

(1)教师行为

师生共同讨论讲故事的技巧。

讲故事的技巧:发音清晰、准确;音调要随着情节的变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娓娓道来,动作恰当,表情自然。

教师指定几位学生在全班演播并讲述各自的数字故事,由全班同学共同点评,从故事情节、蕴含意义、艺术质量及讲述技巧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

(2)学生行为

学生听别人讲故事,准备自己讲故事,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和点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讲故事”活动,完成“理解信息表达的多种形式与效果,掌握表达的方法和技巧”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展现自己的作品,亲历创作数字故事的完整过程,感受创意、设计、制作与表达的乐趣,享受信息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美妙之用。在本环节中,学生要利用自己的作品,有技巧、有效果地讲故事,积极发言,诚恳、坦率、友善地进行点评。

5.交流感悟(约5分钟)

(1)教师行为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女孩我想对你说……”为题,用简洁的话语谈谈听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2)学生行为

学生共同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悟。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交流,交流的重点是作品的哲理性和教育意义。深化“体验数字故事在情感表达上的重要作用和艺术效果”的学习效果。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给人以各种各样的联想和启示。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感悟,能够更好地体会故事中的道理,体现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本环节中,学生间相互交流,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在为人处世、人生意义等方面的认识。

6.归纳总结(约2分钟)

(1)知识总结

创作并制作数字故事的要点:①故事情节要吸引人;②文字描述要生动感人;③制作要精良,有较高的艺术水准;④讲故事时,要有丰富的情感投入,表现力强。

(2)学习方法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①认真观看,专注听讲;②仔细阅读并理解《学习指导》;③深入思考,产生独特的创意;④通过借鉴、模仿,形成独特的创意;⑤动手操作,在技能上得到训练。

教学反思

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小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往往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经常会利用游戏,因为游戏受到学生的喜爱。课堂上唱唱跳跳,说说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热闹,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师的预设。但时间一久,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降低,原有的最初的学习热情已经不复存在,原始的兴趣正逐渐地消失,他们在有些重复的游戏中显得无精打采。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如果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以下规律,课堂教学环节安排不够恰当,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巩固复习,课后不及时复习,导致了教学的畸形,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不能令人满意,面对如此教学危机,急需小学英语教师的反思,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总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任何教学都离不开知识的传授,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不长,对待英语又不能像汉语一样,从小就学说汉语,利用汉语交流,这就直接导致了英语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小学生又缺乏坚强的意志力。所以,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重点是教师的讲解,讲解要做到耐心生动,注意讲解的语境,知识的传授要具有启发性,不能照本宣科,单板、生硬地向学生灌输,同时,还要注意在讲解过程中要结合其他一些教学方法。

二、愉快教学法

愉悦轻松的教与学的课堂氛围,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和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因为,小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在轻松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情景教学来模拟教材中的场景,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此外,可以利用一些唱英语歌,观看英语电影的兴趣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在“乐中学”又在“学中乐”。

三、演示法

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最好教学方法就是演示法,尤其是对一些字母、单词的学习,通过实物、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让学生很快掌握应学知识,并且可以达到记忆深刻,如果对小学生进行反复演示,适当增加知识点,以点带面,就可以不断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篇5

婴幼儿学习音乐的好处非常多。首先,听音乐、学唱歌可以增进宝宝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使宝宝感情丰富、活泼开朗。另外,学音乐能够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中“分管”形象思维的是右半部,而逻辑思维、语言能力,则由大脑的左半部“分管”。只学知识、技术不学艺术的大脑,就像一只倾斜的天平,这就是为什么学音乐会使孩子更聪明的原因。

学习音乐的孩子往往更富有激情和想象力。

如果通过一件乐器来学习音乐,还可以训练孩子手脑的协调能力,这样会使孩子更加“心灵手巧”。还有,学习音乐的孩子往往更富有激情和想象力,这助于培养他的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感受、表达美好的音乐,能在潜意识中培养他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的欲望,会使他们今后生活得更美好。

怎么学习音乐呢?每到星期天,我们都会看见很多的家长陪着孩子去学琴――学钢琴、提琴、手风琴、电子琴……让孩子学琴,就是学音乐了吗?学琴当然是学音乐,但不是学音乐的全部。

无论是听音乐、唱歌还是演奏音乐,都是先要让孩子感觉到音乐的“好听”。

我想,学音乐大概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喜欢音乐要让宝宝从小热爱音乐,要由妈妈、爸爸共同来培养。最好由妈妈给宝宝唱好听的歌,摇篮曲、儿歌、民谣什么的。妈妈唱出来的歌,对宝宝的感染力最强。年轻父母还可以和宝宝一起听音乐,并给孩子讲解音乐,要在家里创造一个大家都喜欢音乐的氛围。一直到今后宝宝学习音乐时,爸爸妈妈都要有“参与”的态度,而不是把学音乐当成“任务”推给孩子。值得一提的是:音乐的内容非常重要,要选择活泼、优美、健康向上的音乐给孩子听,比如儿童歌曲、民间音乐、外国古典轻音乐等等。

感受音乐如果只把音乐当成“功课”和“技术”来学。那可是大大地浪费了音乐,曲解了音乐。无论是听音乐、唱歌还是演奏音乐,都首先要让孩子感觉到音乐的“好听”,还要让孩子学着体会音乐中传达的感情。可以从辨别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开始,比如,旋律有优美的、活泼的、雄壮的之分;节奏有缓慢的、急促的、跳跃的、连贯的之别;音色有明亮的、柔和的之分等等。还应该鼓励孩子充分地联想和想象:美丽的草原、繁华的街道、潺潺的流水、小白兔找朋友玩儿、小狗熊坐飞机……在鼓励孩子想象时千万不要用大人的思维去限制他们,孩子通过听音乐想象出来的形象都是合理的,有价值的。有经验表明,《动物联欢会》([法]圣・桑),甚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捷]斯美塔那)这样的大型乐曲,学龄前的孩子照样能听得津津有味。

表现音乐表现音乐就是表演音乐。音乐表演一般分为声乐、器乐两大类,简单地说就是唱歌和演奏乐器。要想表现音乐,必须掌握表演音乐的知识和技能,这些本领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

前面已经说了,音乐表演可分为两大类:声乐和器乐。

声乐以唱歌为主,也包括戏曲、歌舞剧、说唱等表演形式。

器乐按演奏的方式分为打击乐、键盘乐、弦乐、管乐。比如锣、定音鼓、快板算作打击乐器;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是键盘乐器;提琴、胡琴(拉弦乐器)、琵琶、三弦(拨弦乐器)、洋琴(击弦乐器)等属于弦乐器;笛子、箫、黑管(木管)、小号、圆号(铜管)等是管乐器。若按地区分,可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那么,年轻父母想让孩子学音乐,该选择哪一种呢?其实这些音乐表演形式都可以让孩子学习,但一定要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孩子的具体爱好、学习条件等情况来选择。

对于学龄前儿童,学习钢琴和参加合唱是较为合适的方式。

钢琴的表演直接明了、表现力丰富,容易入门又便于深造,既可以独奏、伴奏,也可以自弹自娱,将来的发展也更广泛。

参力口合唱是表演音乐的最好方式,我们在学习音乐表演时常常将它忽视。常言道“管不如弦,弦不如肉”,也就是说再高明的乐器表演也不如歌唱对音乐的表达感人、细腻。而合唱对儿童的全面音乐能力的开发更有独到之处:既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又培养了协调、合作能力,尤其是对没有购置钢琴等贵重乐器的家庭,让孩子参力口合唱团无疑是学习音乐最佳的选择。

另外,我也想说说学习音乐的内容。学习表演音乐的内容主要有乐理知识和表演技巧两部分。无论是学习歌唱还是乐器,都要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也就是要懂得音高、节奏等乐理知识,这些知识主要通过乐谱来记载。对于学龄前儿童是不是一定就要识谱,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幼儿听觉的发育先于视觉,尤其是对像乐谱这样的抽象符号的认读能力,大约要到七八岁左右才能完备。学龄前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多通过“听”来学会,是很正常的。如果不是准备让孩子当专业音乐演奏家的话,不一定急着让孩子在四五岁甚至更早就非得学会乐谱。

无论是学唱歌还是演奏乐器,都要学习具体的表演技巧。唱歌要学习歌唱的方法,各种乐器更有它专门的演奏技巧,这些通常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学习。

孩子多大可以学音乐了呢?

其实感受音乐从孩子―出世就可以开始,甚至在妈妈肚子里面也能进行,这就是现在常讲的“胎教”。但学习音乐表演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是不是越早越好?妈妈们看见有的孩子4岁甚至更早就开始学习钢琴,就急着让自己的宝宝也早早地开始学乐器。其实音乐的学习年龄段是很宽的,从学龄前一直到高中甚至大学毕业,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音乐都不算晚。早学固然好,可以使孩子早些掌握音乐表演能力,尤其是想让孩子成为专业表演艺术家的,那就需要比较早就让孩子学习乐器,有些专业技能的掌握必须靠“童子功”。

一般情况下学习音乐比较合适的年龄是从八九岁开始,因为那时孩子的自制力、对乐谱的认知力、大小脑的协调能力都比较完备了,学习的效果会很明显。

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篇6

教师的“引导者”作用之体现

演奏技能的学习,教师不但要讲解具体演奏技巧,还要讲解掌握该乐器的基本结构等,使学生学会如何科学有效地练习。

1.教师的引导作用一位好的老师,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外,还要有一对灵敏的耳朵,更要有准确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老师掌握了正确的演奏方法,才能保证教授学生的演奏方法正确,不误人子弟。有了灵敏的耳朵,才能在学生的演奏过程中发现问题。例如,铜管乐的演奏主要是依靠演奏者用“唇、腹、舌、指、耳”五个方面来实现,而这五部分在运动时只有演奏的手指是可以观察到的,其他各部位其实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师只能在学生的演奏过程中,通过聆听一个个极微小的错误去发现问题,而最关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则是在发现问题之后,利用自己学习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历,利用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自己对演奏方法的运用和理解,判断出学生出现问题和错误的原因,从而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2.培养兴趣的方式方法一个孩子的最大成就感是得到肯定,而学习成果则是他们认为自己学习后得到的最好回报。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本身是复杂、长期的,有些老师很难找到一种令学生始终保持兴趣和积极的学习办法。一般情况是,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不高,厌倦、松懈的情绪却常常出现。经常性地参加一些考级,可以让一个孩子在短期内实现目标,提高练习积极性,通过了考级后,也是对孩子努力学习的一种肯定与鼓励,从而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因此,不断地成功是一个人不断进取的加油站,老师的肯定、家长的鼓励、成功的喜悦等都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你要让学生喜欢学习,你就要让他学得好,学得好他就喜欢学习”。

3.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对课堂效果、学生的反应、问题的出现有一个预先考虑。著名钢琴家亚瑟•鲁宾斯坦说过,“一个真正的大师会告诉某个学生要把手指伸直弹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另一个学生则应该把手指弯得像一个爪子那样才能取得同样的效果”。好的老师应当是一个在专业和教学艺术上都十分出色的人,特别应具有初级的心理学相关知识,应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并根据其个人特点制定出适合某个学生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就要多鼓励,使其勇于表现,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他们以后上台演出做好练习准备。有的学生性格外向,一受到表扬就容易骄傲自满,有“翘尾巴”现象,回到家里后就不愿再做过多的练习对于这些学生,应严格要求,既要表扬,也要明确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让他们明白自身的不足与努力方向。器乐演奏技能教学过程的高效化,就是要针对每一位学生,根据他们个人的基础与特点建立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选择最适合的内容、方法、教学手段、教材、进度,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到最大化,使他们的实际演奏能力达到高水平。器乐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一个过程,师生之间的反馈与学生的自我反馈是无时不在的,通常老师不容易在教学开始之前就把握住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但老师应该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有一个大致预期与考虑。老师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分为几个阶段,如,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应主要包含两个教学内容,一是各种乐器演奏的基本动作与技术要求,二是以学生学习方法、练习方法的建立为主要内容,这个阶段往往应强调音乐的基本要义,比如音准、节奏、音色等,建立学生用心演奏、用耳聆听的习惯,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一种器乐教学。在学习的中级阶段,往往以器乐演奏中所需的各种技巧为主。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往往以音乐的表现、乐曲的处理、声音的美感为主。科学需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艺术过程同样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演奏完一个练习或者一首乐曲之后,总是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其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好的部分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在此之后,再提出老师的观点和解决办法,实际上,这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要求学生在自己练习时,每演奏一遍之后也要反思一下,这样就如同有一个老师在一直陪着,随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这样的学习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争做刻苦的有心人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演奏学习的“取巧”性,告诉他们不但要“用心学”,还要“会用心”。“用心学”指的是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动脑子,不能一味追求练习的时间或者遍数,这种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练习方法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会用心”指的是学生知道在练习的过程中往哪个方面思考,怎么动脑子,以及这个方面的要求与标准是什么,还有及时检视自己是否做到了。课下研习应建立学生自我评价体系。学生在器乐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体系,要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一般包含三个方面:1.音乐的共同特性,比如音准、节奏、音色;2.演奏该乐器的各种技巧;3.完美演奏该乐器的各种技巧时,身体肌肉应该保持的状态与动作特点。例如,如果要演奏西洋铜管乐中的小号,在学生的脑海中就要有一个三级的体系标准:1.音乐的基本要素:音准、节奏、音色;2.小号的主要技巧:吐音、连音、高音、双吐与三吐等;3.从身体部位上要求:如唇、腹、舌、指、耳。学生演奏之后要马上反思这三个方面是否都做到了,是否有什么欠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各种演奏技巧与要求会渐渐成熟,有意识的反思会变成无意识的习惯,如果某一个音或者技巧出现问题,这样不用等到演奏结束,当时就能发现问题。如果脑海里没有建立一个完整、准确的自我评价体系,那么学生在演奏结束之后对自己的表现没有一个评价,错的地方就会保持,对的地方也可能再次出现问题。学生演奏技能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上课的一个小时,主要是课下自己练习,如果在课下的练习中都是按照错误的音准、节奏或者错误的肌肉动作,那么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练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徒劳无功。更可怕的是,刻苦的学生会按照错误的方法反复练习,结果将错误的身体动作固定化,以后再想改正也非常困难了。实际上,器乐的学习就是一个从尝试、反思到再尝试的过程。

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篇7

关键词:话剧;舞台表演;技巧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万家灯火》,上演后深受广大观众的赞扬和好评,曾经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十大精品剧目。在评论界看来,此剧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等方面,都达到了当代戏剧舞台表演创作的最高水平。

全剧以一个南城人家近十年的生活变迁为主线,以“金鱼池”地区危房改造为背景,塑造了一群平民百姓的鲜活形象,表现了北京老城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反映了政府为改善群众生活所做出的实际成效。

为该剧担当编剧重任的是著名作家李龙云。他的戏剧语言功力和对于南城市井生活的熟谙,使得整部剧作生动亲切,而又意味深长。

导演林兆华和李六乙,在指导排演的过程中善于挖掘生活本身的细节和幽默,将看得见、摸得着、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充分发挥了北京人艺善于刻画市井百姓和小人物的特长,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该剧演员阵容强大,明星荟萃:宋丹丹在剧中扮演颇有几分威仪的何老太太;杨立新扮演一位有点“嘎”的基层干部;濮存昕扮演一位自命清高的社会学家。他们充分展示了人艺演员刻画人物的功底和观察生活的细腻,尤其是宋丹丹饰演的何老太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成为整台演出的夺目亮点。话剧《万家灯火》的空前成功,离不开其人物性格鲜明、独特、多样,语言风趣,泼辣精彩,京味儿浓厚等特色,全剧将市井百姓和小人物的精髓刻画得惟妙惟肖,体现了老北京特有的风格。

宋丹丹是北京人艺的国家一级演员,影视演员,她戏路广,涉猎多种艺术形式,是实力派演技中的佼佼者。她1981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训练班,1983年毕业做演员,1984年在话剧《红白喜事》中饰演“灵芝”,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1985年她在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中饰宋小丽,获大众电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1985年在电影《月芽儿》中饰女主角“月蓉”;从1990年春晚开始,随着《超生游击队》等一些列小品的广受欢迎,让她名声鹊起,成为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演员。1993年,她凭借话剧《回归》获戏剧梅花奖。1994年她和英达合作的情景剧《我爱我家》获得空前成功。之后她一直在小品和影视剧中时有上佳表现。她的话剧作品虽然不多,但是颇见其表演功力,很值得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师生观摩、剖析与学习。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截取宋丹丹在话剧《万家灯火》第十幕中的一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析:

一、用生活的真实表现艺术的真实

高超的艺术家常常让人看不出技巧之所在,但是实际上并非没有技巧。看不出技巧的技巧,乃为最高的技巧。这种高级技巧的境界,乃技巧之消逝与结束。因此,高水平演员表演的“不是生活”“不是演戏”,而是“演人”;“不是我演他”,而是“我是他”,追求的是表演的高技巧、高境界,绝非不要技巧。

俗话说:愿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宋丹丹从进人艺学员班开始就喜欢演老太太,她说:“因为我坚信每一个老年人都是一本书。最让我动心和演起来过瘾的应该是《万家灯火》里的何老太太了。她那么丰富有特色,而我对她是那么熟悉。她太像我小时候的邻居———小茹子她妈。对他们一家人的记忆,给了我太多的灵感。”正是她对老年人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才使她在生活别留心观察和体验各种老太太的外形特征、性格特征、说话神态,以及她们的思想感情。因此,她所刻画的老太太的人物形象才会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著名电影演员王铁成曾谈到:一切表演技巧都通过演员丰厚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因此演员必须首先“热爱生活”,不管生活是艰难、困苦,是曲折还是一帆风顺,不管个人遭遇以及生活氛围是狭窄还是广阔,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找到乐趣,而这种乐趣就能加深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体验与感受,从而构成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

宋丹丹在她的论文中写道:其实很难讲清楚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诞生的,她是由哪来的?你的记忆?你自己?但是她存在于你的内心。当你遇到一个剧本,拿到一个人物,你真的会发现其实你在演她的时候想到了谁,你在演你见过的或认识的或报纸杂志小说、电影电视里的,反正是你观察到的,你懂了的。你只有懂了她,你才能演好。所以,演员必须学会观察生活,生活才是你创作的源泉.宋丹丹还说:“做戏跟做人一样,要真实,要真听真看真感觉。”由此可见,在人物形象创作过程起步时,要特别强调寻找到生活实感,强调表现出生活露珠与芬芳的魅力。表演艺术的基础是活生生的真实,活生生的人,我们的表演艺术遵循的是天性道路。宋丹丹将活生生的、饱含露珠的生活转写成艺术,并让其保持生活的生动性、丰富性、复杂性及其本色魅力,这是值得称道并认真学习的。

二、用情感创造情感

宋丹丹在《万家灯火》中扮演的何老太太是南城的老北京,39岁死了丈夫,生了七个孩子死了三个。她作为一家之主,杀伐决断极有自尊和威严。她自以为深明大义、教子有方,常因家庭兄敦弟颐而沾沾自喜,却又经常处于精神的两难之中:既为儿子们对古文化的执迷而骄傲,又为儿子们不食人间烟火而恼怒。她是坚强的、善良的,但生活的残酷好像又让观众觉得她的心似乎不那么柔软。

老二的新房塌了,何老太太一病不起。她操劳一生,好像已经没有力气继续挣扎。孩子们把她搀扶到椅子上,她一气之下轰下了老田,心中一阵酸楚,叫孩子们拿来了他们爸爸的照片。

为此,宋丹丹在自己的论文中写道:

我每次演到这儿,都无法控制我的泪水。我颤抖的用手擦着镜框,对孩子们说:“瞅瞅,你们爸爸,大号何宗祁,年轻的时候,人物!漂亮!”然后,我长叹一口气,起身往台口走,这时,舞台整个被压黑了,一束高光打在我身上。四周静极了,观众席中鸦雀无声,我慢慢地走,慢慢地说:“他们爸爸这个人啊,特好干净,多咱一进了这院门儿,就起窗根儿抄起把摔子,脚、腿、身上,且挨那儿摔打呢!……”每每演到这儿,我都觉得无数根无形的线在我手里,那是观众,他们被我抓住了,他们和我一起进入了一个境界,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忘我。那时候,我不是我了,我就是何老太太,我偶尔会听到台下某个观众的一声抽泣,我的心变成一汪水,一片海……

宋丹丹先从外型上接近人物,佝偻驼背地琢磨老人的步态,老着嗓子寻找苍老的语调,更可贵的是宋丹丹将鲜明的外部感觉与丰富细腻的内部心理感受融为一体。她扮演的何老太太充分展示了她刻画人物的功底和观察生活的细腻。从宋丹丹泪光闪动的眸子中,感受到一个平凡的女人用一生时间浓缩出来的美丽。她有着极强的表现力,那一举手、一投足,那眼神、那步履都带着戏,她成了戏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她总是带着戏走,或者说她在决定着戏往哪里走。这种魅力,来自真情!

三、用心灵塑造心灵

艺术要讲技巧、讲处理,表演要达到“神似”“就是”的高层次,没有高超的表演技巧和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台词的重音、颤音、潜台词、内心独白都很讲究,语言功力和语言动作都来自内心思想和心理动作。

演员创作的第一元素是动作,第二元素是情感,近年来又提出第三元素———思想。有功力的优秀演员在舞台、银幕、荧屏上应该有思想,应该体现出思考品格,应该能揭示出人物深层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宋丹丹在处理何老太太那段长达3分钟的台词时,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位老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层的情感。

何:“我39岁上,他爸爸就走了。”说这句台词时,宋丹丹用微笑掩饰着内心的凄苦。她认为这个老人在经过一生的磨难后只能用凄苦的笑来表现曾经的痛。这时她停顿了一下,颤抖着慢慢抬起手伸出四个手指头说:“我守了四十年的寡……”她用手捂住嘴潸然泪下,无声的哭泣片刻后她深吸一口气,提高了声调用极快的速度说出了下面的台词,反映出老人内心激动的情绪。

何:“最难受的时候唉,就是他爸爸走那阵儿。临死前撂下话了,告诉让给送回老家去。哪那么容易啊,你男人死了,何家破败了你一寡妇拉扯着一堆孩子,人都是势利眼。”宋丹丹把这一段台词处理得非常到位,把一个女人内心深处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亲戚的冷漠和势利,一家人的孤独与无助,以及自身的坚强,都把握的准确、真实、到位。这就像王铁成所说的:“形为先,神韵超乎其表;神韵为主,寓于形,融成一体。如有形而无神韵,神采即脱格矣。固形神兼备,神似生育形似。”神韵要靠心灵去塑造。通过眼神反映内心世界。宋丹丹的眼神很有表现力,体现出了演员的心理技巧,一种塑造灵魂的技巧。她能如实地、恰到好处地通过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把内心世界传达出来。同时,她把老太太走路的姿势表现得惟妙惟肖,节奏把握得非常有层次。

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篇8

音乐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就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点点滴滴地渗透和滋润着幼儿的心灵深处,起着陶冶和感染幼儿的教育作用。所以,近年来,音乐作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那么,为了提高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音乐素养呢?

一、热爱本职工作

首先要求教师是一个乐观、开朗、活泼和富有爱心的人。俗话说:“学者未必是良师。”真正出色的教师应该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幼儿,还会善于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和原理,以先进优质的教学方式方法向幼儿传授知识,并且以自己饱满热情来感染幼儿、影响幼儿,使其自觉地、准确地理解和牢固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喜欢模仿,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们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

二、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

幼儿园的音乐教师光有热情和爱心还不够,还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在党的“十”就职演讲中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道理对要求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同样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幼儿园的音乐教师,必须要有理解音乐内涵的素养、弹奏的技巧、演唱的功底和表演的激情等。

(一)教师理解音乐内涵的素养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关键

如何提高教师对音乐的理解,当代幼教专家认为:“幼儿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音乐理论素养。”所以,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理论水准,这样音乐教育才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弹奏的技巧是幼儿获得美育的重要手段

教师弹奏的技巧是教师音乐技能中不可忽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把音乐弹奏得断断续续、磕磕绊绊,或者对歌曲的表现不恰当,则会直接影响孩子演唱的效果。如:在练唱《秋天》时,教师应该用舒缓优美的节奏来弹奏,如果弹奏成快速、跳跃、进行曲的感觉,就会破坏曲中所表达的秋天树叶飘飘洒洒飞舞的优美情景。在组织音乐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用各种琴声来指挥幼儿活动,如:连音“solmisolmi……”就代表跑步整队;“domisolmido”表示“请你坐坐好”等等。就这样,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娴熟的琴声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使幼儿获得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幼儿教师的演唱水平主要取决于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幼儿园孩子的音域很窄,不会像大人一样“咪―嘛―”的进行发声练习,教师只能抓住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把发声练习当成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来做,以达到发声练习的效果,例如:老师唱“sollasolmisol(小猫唱歌)”,幼儿接唱“mi―mi(喵―喵)”;老师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唱:“solsolsolmire(北风吹来啦)”,幼儿就接唱:“solfamiredo(呼呼呼呼呼)”等等。教师还要掌握各种歌唱的发声器官和发声器官之间的独立性和关联性,这样,在对幼儿的训练过程中,才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发声器官的训练,以达到训练的目的。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声技巧都比较差,在学习歌唱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发声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善于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使孩子慢慢地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所以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才能顺利有效地组织音乐活动。语言是完成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只有教师正确指导幼儿咬字和吐字,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好普通话也是幼儿园老师不可缺少的素养。

(四)幼儿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激情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必须要像一个舞台表演艺术家一样,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肢体来表达教学内容。例如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教师抓住老鼠的特点(贼头贼脑),一边讲解游戏的情节,一边形象地模仿老鼠小心翼翼的爬出洞口、东张西望、贼眉鼠眼地准备偷东西,结果‘喵――喵’猫来了,吓得小老鼠连滚带爬地钻进洞里的样子,一下子就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都想参加游戏活动,有的争做小花猫,有的争做小老鼠,小朋友极力想模仿老师的样子来扮演自己的角色。还有,教师在教小朋友跳舞的过程中,如果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也许小朋友很快会觉得单调、枯燥,很快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教师能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以优美的舞姿来吸引幼儿的眼球,这时小朋友就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师的样子载歌载舞,快乐无比。这就是老师的表演魅力诱发出来的孩子的表演欲和求知欲,能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篇9

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学会做一名“懒老师”。通过老师的懒来唤醒孩子的勤快,通过老师的懒提供孩子更多的尝试和练习的机会,也通过老师的懒给予老师更充足的时间来鼓励和指导孩子。老师的懒并不是不管不顾,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技巧,它的目的在于像玩“抛接球游戏”一样“将孩子抛过来的球抛回去”,从而引导幼儿学会主动求助,学会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习得必要的生活自理技能和方法。

比如,小宇对老师说:“我不会拉拉链。”(拉链在裙子后背,孩子手够不着)老师说:“那谁可以帮你呢?”“老师。”“还有呢?”小宇说了几位好朋友的名字。“那你去找他们帮忙吧!”通过这样的方法,以往排队找老师帮忙拉拉链、扣扣子、垫毛巾的现象消失了。

又一次,小宇的衣服弄湿了。她对老师说:“老师,我的衣服湿了。”“是吗?那怎么办呢?”老师问小宇。但是,小宇还是重复地说“老师,我的衣服湿了。”老师重复地回答。老师知道,小宇是想老师帮忙换衣服。大概在家里,家长都会立刻帮忙换。老师说:“你的书包有干净的衣服,你可以自己换吧!”知道老师不会帮忙,小宇只能自己换。衣服换了很久,动作也很笨拙,但小宇最后还是完成了。换完衣服,小宇非常开心,跑到老师跟前:“看,换完了!”

巧“帮忙”――帮忙是为了不帮忙

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过程离不开老师的帮忙。有老师的帮忙,孩子的自理能力会发展得更好、更快。但是,老师的帮忙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需要帮得巧妙。在老师的帮忙过程中要侧重方法和技巧的言语引导,要重视支持性环境的创设,也要把握好教师动手协助的尺度。

首先,老师的帮忙要坚持“多动口,少动手”的原则,让语言提示代替动手代劳。在孩子向老师求助时,老师最好是将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告诉孩子后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完成。

其次,老师需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可以练习各种基本技能和动作的环境。比如,练习穿、戴、擦洗等技能的区角。幼儿的各种生活技能的发展是与其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随着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所以,老师要变直接帮忙为间接帮忙,为孩子创设各种各样的锻炼和练习动作能力的机会,为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持。

小孩演讲的技巧和方法篇10

【关键词】二胡教学;开发智力;培养情商;教学方法

中民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瑰宝。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艺术精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中国民乐要走向世界,着眼未来,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因此,我们要重视民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把民乐教育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开始重视少年儿童的器乐教育。宜兴市荆溪小学作为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无锡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民乐教育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笔者作为荆小的音乐教师,在二胡教学这块阵地上,耕耘多年,也有了一些教学方面的感受与体会,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教学方法。

一、学胡演奏大有裨益

学胡能够开发智力,培养情商。人的大脑分左右两部分,左半脑是人的记忆、语言、计算、书写等智力活动的控制中枢,右半脑则是视觉、知觉、音乐、舞蹈等神经心理活动的控制中枢。而学胡,需要左右手一起动作,左手按指,右手运弓。这是一种十分高级的脑、眼、耳、手等多种器官协同配合的锻炼,对培养和开拓少儿的智力很有好处。俗话说心灵手巧,反过来,手指灵巧了,心智也能得到提高。“左右脑部开发式教学”是当今最科学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的身体、眼、手、协调性、节奏感、平衡感、快速的反应能力等训练对大脑进行刺激,激发被闲置不用的大脑空间。

情商,简称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人与人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有如下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情绪生活较丰富,能怡然自得。而学习乐器演奏,正是培养情商的良好手段。

自小学胡演奏的孩子,每天必须保证一定的时间来练琴。开始有些孩子会坐不住,持续的时间较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持久性、耐心、专注性等会越来越好。而这些东西也正是学习文化等方面所必须具有的品质。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小朋友从断断续续地演奏一首乐曲到较为熟练地演奏一首乐曲的过程中培养意志力,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学胡演奏的小朋友,因为有了演奏技艺,也多了一些上台表演的机会,这些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自信心、交往能力等,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二、学胡演奏的方法

1.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胡演奏之前,可以让小朋友先玩玩乐器,了解一下二胡的构造,随便摸摸、拉拉,还可以让他们看一看演奏家或小朋友们的演奏视频,还可以由老师示范一下二胡发出的各种音响。如《空山鸟语》中用滑音奏出的鸟叫声,《赛马》中的拨弦声,《战马奔腾》中用快速连顿弓表现的马嘶声,用大击弓表现的马蹄声等,也可以拉一些优美的旋律。开始学琴之后,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适当奖一些小奖品。可以选用一些儿童熟悉的好听的儿童歌曲。每次练琴的时间不要过长,可以分几个时间段来练,只要保证加起来的时间足够。对于年幼的孩子,一节课的中途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来讲一个短小的故事或唱一首儿歌。

2.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演奏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对症下药。你要让学生明白:你为什么没有拉好,怎样才能拉好。例如,在《翻身歌》这一乐句中,这里需要换把,学生总是拉不好,往往一弓还没拉完三个音,弓就拉到头了,也会出现滑音太明显的现象。这时就必须明确地告诉学生,左手手指要先到位,动作要果断、敏捷,右手运弓在换把动作的一瞬间要有意识地相让,以躲过可能出现的滑音。总之此处右手不要在左手到位之前拉弓。要使学生能够比较完美地演奏一首乐曲,除了向学生讲解正确的演奏法之外,还必须向学生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总体情绪等。如在演奏《兰花花叙事曲》《新婚别》《江河水》等乐曲时,就可以先讲讲故事情节,启发他们对乐曲的理解、想象以及对情感的把握。

3.示范法

通过教师的范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模仿中获得知识,如正确的姿势、动作等,另一方面,它可以通过范奏将谱面上静态的音符变成实际音响,供学生们去初步感知,它是艺术地再现作品,饱含着演奏者的情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及情感上的共鸣。

4.比喻法

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对小孩子说的话要通俗易懂,不要晦涩深奥,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比喻。

案例1:(运弓教学)“小朋友,你们看到这条直线了吗?它就像是火车的轨道,我们的弓子现在就开在这条轨道上,它只能沿着一条路、一个方向走。火车开到头以后,还要从原路返回。还有我们的弓子可不能像跷跷板哦!”目的:运弓要“平”、“直”。

案例2:(手腕动作教学)“小朋友,我们来跳个迪斯科吧”!“刚才你们都在扭动什么?”“拉二胡可是要扭动手腕的哟,我们来做个手腕迪斯科吧!”目的:拉弓时手腕外伸,推弓时手腕内屈。

案例3:(揉弦教学)“我们的小手正在电梯房,来,上三楼,好,下二楼。”目的:掌握揉弦动作要领,手掌上下摆动。

案例4:(节奏教学)例如用“妙呜”小猫的叫声来念附点节奏,掌握前长后短。用小朋友自己的名字来念切分节奏,加深印象。

5.分解练习法

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开始总会出现只顾及一方而难以两手配合的情况。这时,可以采用左右手分解练习的方法。如《葡萄熟了》中拨弦这一段,《战马奔腾》中抛弓这一段,都可以先单手练,再两手配合。

6.对比法

有些东西很难从教师的讲解中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大量的正反对比性示范来使儿童树立审美观点,增强鉴别能力。如《喜洋洋》是一首很欢快的乐曲,如果你用很慢的速度去演奏就表现不出欢乐的情绪。

7.暗示法

暗示一般有语言暗示和动作暗示。一般我会在学生演奏的时候用语言提醒,如“音准”“手腕”。有时我会用动作暗示,如音乐渐强或渐弱时,我会借用合唱指挥的手势。如学生忘记揉弦时,我会用手在空中做揉弦的动作进行提醒。

8.游戏法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欢快的活动中、激烈的竞争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教材上的内容,或者学到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说,游戏教学就是将“游戏”与“教学”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乐曲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演奏,集体课教学时可以教师拉一句,学生拉一句,或者反过来,也可以进行分小组比赛,还可以由拉得较好的小朋友轮流做小老师来领奏或示范。《叔叔与冬冬》这首乐曲,音符soi形象地表现叔叔,音符do表现小朋友冬冬,学习这首乐曲时,可以分角色来进行演奏。又如学习《喜看麦田千层浪》这首乐曲,可以由老师和学生分声部演奏。很多时候老师还可以在学生齐奏时用钢琴伴奏。

9.口诀法

把一些要求和要领编成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容易让学生记住。如按指口诀歌:按指好比布兵阵,坡状屈指叠梯形,食指半包定位准,对柱按弦稳且灵,指根发力到指尖,独立起落内力坚,指头轮休存内力,粘、敲、按、浮巧触弦。

10.分析法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以后,他们会参与一些表演活动或参加音乐考级,这就要求会背谱演奏。而有些同学老是记不住乐谱,这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乐曲,如旋律有几个乐句,旋律的走向是上行还是下行,相似的两个乐句之间有什么异同,在旋律的作手法上有什么规律,是否运用了重复、对比、模进、鱼咬尾等手法,重点之处还要在学生的书本上做好标记。

一节好课,在一定意义上得益于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和有效组合。“十八般武艺”中你使用哪一种,又兼用了什么,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是有机联系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方法相互渗透、有机组合。

三、学胡演奏要注意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千斤位置

成人的千斤位置一般在距离琴筒35厘米左右处的琴杆上,儿童人小手臂手指都短,不应与成人一样。具体确定方法是,把儿童的左手臂贴着琴杆并与琴杆平行,肘部放在琴筒上,手指朝上,千斤位置就在儿童小指第二关节处左右。如果千斤位置过高,会导致儿童达不到一定的指距,从而影响音准。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千斤位置可逐步上调。千斤与琴杆之间的宽度,成人一般为1.5厘米左右,儿童要小一些,可以用儿童的大拇指作为标准,差不多就是儿童大拇指那么宽。

2.选择合适的教材

现在网上、书店各种书籍琳琅满目,二胡演奏方面的书籍也有不少,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如赵寒阳编著的,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二胡基础教程》,刘逸安、赵寒阳编著的,上海音乐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学二胡》,王国潼、赵寒阳编著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二胡基础练习三百首》,这些都是很好的二胡教材。书上的乐曲不可能每首都练到,教师在选曲上要根据学生的技能情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要重视校音

弦乐最大的难点就是音准问题,即便是在音校准的情况下,孩子们在演奏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音不准的现象。如果空弦音不准,那么拉出来的旋律跑掉现象肯定很严重,长期下去会影响孩子们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及反应能力。

以前很多家长因为没有音乐基础,不能听辨音的高低,所以给调音带来了困难,现在有了电子调音器,可以通过视觉来校音,这就可以帮助家长们学会调音,科技的进步也给学琴带来了更大的作用。

4.要重视家长的监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