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十篇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十篇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6:20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篇1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高都镇大兴片位于该镇东部,是20__年撤乡并镇前原大兴乡的辖区,属于山区丘陵地带;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28917亩,30个行政村,13120口人;境内养蚕业历史悠久,是我县著名的“蚕桑之乡”;同时又是全县玉米制种和“泽州黄”小米生产基地;毗邻陵沁一级公路,交通便利。调研中,我先后走访了横岭、大兴、北上矿、小丰头、大丰头、岭上、湖里、大泉河等8个重点推进村。这8个村20__年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北上矿村,为4565元;最低的是大丰头村,为3640元。这些村都是典型的纯农山区,山大坡广,土地资源丰富。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它们围绕“山”字下功夫,立足“农”字做文章,突出农民增收、美化环境、丰富内涵、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连片建设。

(一)以壮大五大特色产业为抓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牛鼻子”紧抓不放,重点发展壮大小米种植、玉米制种、山楂种植、栽桑养蚕、外出务工等五大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一是发展栽桑养蚕促增收。栽桑养蚕是大兴片的传统产业。所调研的8个行政村,目前共发展密植桑园400多亩,年产茧量达到3万公斤以上,总收入近40万元,并正在进行传统养蚕向省力化养蚕的技术革新。大泉河村是发展养蚕业的典型。该村目前共发展密植桑园100亩,年蚕茧量达到2.5万斤,总收入达到30多万元,人均增收530元。二是发展特色小米促增收。大兴片所生产的“泽州黄”小米以其“纯天然、无污染、甜粘香、色金黄”等特点被奉为“谷物之冠、米中之王”。明朝兵部尚书张丙曾将其作为贡品带入宫中。目前8个村种植面积达50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年产小米150万公斤,总收入可达1000万元。为了做大做强这一无公害品牌,近年来大兴村投资300万元新上米康尔食品公司,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路子,年产值达15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年增收300多元。三是发展玉米制种促增收。玉米制种是大兴片农村家家户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该片30个村,20__多农户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玉米种子150万公斤,是全县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在近年种子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各村与县种子公司协商,开展了春季定价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积极性。仅此一项,户均年收入达到20__余元。四是发展山楂种植促增收。基于大兴片交通便利,空气质优等优越条件,王坡煤业在大兴村投资新建了彤康食品开发公司。现已投资400万元建成了“泽州红山楂基地”700亩,桃、杏、苹果等优质果园100亩。后期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建成绿色农业基地近2万亩,可带动30多个村、4000多农户就业增收。五是劳务输出促增收。近年来,大兴片农村积极主动进行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如横岭村委成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在有针对性地对外输出劳动力的同时,并协调保障务工人员权益。据不完全统计,8个行政村每年累计向外输送劳动力800余人,年创收达1000万元以上。

(二)以实现“五化”为目标,全力美化山区农村环境。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大兴片农村深入开展以“街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道路亮化、饮水安全化”为目标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一是加快街巷硬化。8个村采取上级补一点、村里贷一点、群众和在外工作人员捐一点的“三个一点”办法解决资金难题,积极开展街巷硬化。在所调研8个村中,目前户通率达到了80%以上,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二是加速村庄绿化。8个村把村庄绿化、街道绿化作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累计种植各类树木万余株,极大地美化山区农村环境。三是狠抓环境净化。8个村全力实施了沼气建设、厕所改造、垃圾处理、村庄整洁等四大工程,大大净化了农村环境。沼气建设方面,目前8个村共建设户用沼气池60余个,中型沼气站7个,联户数达到320余户。厕所改造方面,8个村新建公侧25个,填埋农村厕所150个,改造100个。垃圾处理方面,8个村修建垃圾池62个,建立了户自打扫,村集中拉运处理机制,净化了村内环境。定时清理村内垃圾,不仅净化了环境,而且培肥了地力,使泽州黄小米等农产品真正成为无公害绿色产品。村庄整洁方面,8个村集中粉刷墙壁15000平米,整修残墙断壁20__米,煤池200个,面貌焕然一新。四是实现道路亮化。在实施道路亮化中,各村针对原有路灯残旧不堪、照明效果差的状况,积极整改安装。各村都把道路亮化作为重要工作正在积极组织实施。五是确保饮水安全化。大兴片大胆尝试企业化经营管理,积极推进连片供水工程,建成了岭上村供水站,缓解了方圆十几个行政村上万余群众的吃水难问题,结束了“吃水贵如油”的历史。

(三)以建设“六个场所”为内容,不断丰富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按照全县新农村建设“六进村六入户”的要求,高都大兴片以建设文化、就医、购物、体育、议事、服务等六个场所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适应新时

期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在建设文化场所方面,各村以建设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大力实施“一站一栏一员”工程,即设立一个科普宣传站、办好一个宣传栏、选好一个宣传员。目前有五个村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其余3个村正在建设之中。在建设就医场所方面,各村积极推进标准化卫生所建设。目前,8个行政村对卫生所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每所面积都不少于60m2,内部诊疗室、消毒室和药房相互隔离,有相关医疗诊断消毒设施和医疗废弃物处理设施;同时还配备了一批专业技术较强的医护人员,完善了农民基本卫生医疗服务条件。在建设购物场所方面,8个村,村村都根据实际消费情况,建立了一个便民购物商店。在建设购物商店的过程中,各村都能够按照相关补助政策,促使便民购物商店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使之成为百姓消费的“放心店”。在建设体育场所方面,横岭村投资20万元建成了健身广场,大丰头村投资18万元的健身广场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北上矿村投资60万元的文体广场现已完成投资20万元,湖里村建设的500m2休闲广场即将完工。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促进了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兴起。在建设议事场所方面,各村重点加强了建设党员活动室和村民议事室两个场所建设。目前,除小丰头正在施工建设外,其余各村都建立了两个场所,并做到了相关制度公开上墙,为广大党员和村民提供了行使民利的场所。在建设服务场所方面,岭上村、大兴村和北上矿村都建立了农民培训与就业指导服务场所。每年都对农民进行种养殖业等生产技术、务工实用技术及法律知识等培训。

(四)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手段,努力形成加快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8个重点村集体经济都为零收入。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他们结合全县“百矿带动”“百家帮扶”新农村建设帮扶要求,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与各单位、各企业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了建设新农村的合力。

一是“百矿带动”加快新农村建设。去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11座煤矿与大兴片山区农村结对帮扶。王坡煤矿在大兴村新上了彤康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帮扶大兴村建设山楂园700亩;莒山煤矿为北上矿村提供资金6万元,加快了文体广场的建设;泊村煤矿积极组织青壮年劳力学习煤炭开采技能,吸收8个行政村累计30余位农民在该矿工作。今年,润华公司分别向大丰头、大泉河、岭上三个帮扶村先期提供资金各3万元。泊村联办煤矿为横岭村提供文体和亮化设施共3万元。大阳煤矿以工程帮扶的形式积极帮助北上矿村完善村文化广场建设。二是“百家帮扶”加快新农村建设。去年,10个市县单位与大兴片山区农村结对帮扶,其中市人行为大兴村提供资金8万元新修了高标准运动场;市公安局提供资金10万元为小丰头村完成大街小巷硬化2.5公里;市委办公厅为岭上村提供资金5万元支持沼气建设。今年,全县各对口帮扶单位分别帮助各村进行了街道硬化、公厕改造、文体广场等的建设,并结合本单位业务,给与了大兴片新农村建设大力支持。三是“内聚民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各村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横岭村在制定村庄建设规划时,村民共提出建议40多条,研究采纳8条;大兴村在建设办公楼时,村民义务投工20__多个,承揽了拆除旧房、垃圾清运等工作;大泉河村铺设出村公路3公里,群众和在外工作人员累计捐款达到6万元,保证了工程如期进展。

(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键看是否有一支工作踏实、作风正派、廉洁自律的基层党组织队伍。8个行政村在实践中不断探求、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巩固和发展了党组织的领导地位。

一是选好配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要建设新农村,就要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能力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优秀党员担当带头人。所调研的8个村中,除大兴村和大丰头村的支部书记上任时间在8年左右外,其余6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连续任职时间都在10年以上,其中岭上村党支部书记张保法和大泉河村党支部书记秦海生连续任职时间达32年。现年55岁的张民政当选“村官”之前,是一位很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他凭着对家乡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热爱,捐资助教、捐资修路、扶贫济困,赢得了群众的赞同与认可,被推选为北上矿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二是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横岭村过去是一个有名的上访村、瘫痪村。五届村委换届中,横岭村组成了一个新旧干部结合的班子。新班子上任后,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一是建立了“两会制度”,全体党员组成党员议事会,同时选举产生非党村民15人组成村民代表议事会;二是每月10号,定期举行“民主日”活动;三是建立民主理财制度。通过完善一系列制度,村支部、村委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大大促进了该村的新农村建设。三是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北上矿村注重在优秀青年农民、优秀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把一些善于致富、乐于奉献、公道正派的优先发展成党员、培养成干部,把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生力军。近三年来,先后发展了党员4名,其中带民创业的2名,致富能手2名。

二、对全县纯农山区连片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泽州县共有李寨、南岭、山河、晋庙铺、犁川、柳树口等六个纯农山区乡镇,以及大箕镇东南部、金村镇东南部、高都镇大兴片等三个纯农山区。据统计,这一区域共1221.31平方公里,人口近15万人。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快这一区域连片建设是全县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确保全县新农村建设保持在省市领跑的关键所在。为此,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两轴四区”的连片建设发展框架,把加快纯农山区型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重点来推进。高都镇大兴片的实践,给全县纯农山区新农村建设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一)加快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纯农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困难是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增收难。因此,只有生产发展,农民富裕,才能更好地加快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只有富民之策、富民之业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山区新农村建设。高都镇大兴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就是立足山区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民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承受能力的条件下,山区新农村建设就

有了广泛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对全县山区乡镇来讲,当前要重点抓好两项任务。一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立足山区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养殖业。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快当地原有传统产业发展,如南岭酥梨、柳口中药材、山河黄牛、晋庙铺南江黄羊等,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壮大产业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切实加强劳务经济发展。各个山区乡镇都要成立劳务输出组织,抓好农民培训和外出务工输出。

(二)加快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加大投入,不断美化农村环境。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泽州县纯农山区农村相对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不足、建设难度很大。高都镇大兴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多渠道增加投入,在统一抓好实现“五化”,做到“六有”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狠抓农村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广大农村的环境面貌、生产生活条件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正是以美化农村环境为纽带,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感受到了建设成果带来的实惠,大大增强了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可以说,“五化”“六有”是全县新农村建设“六进村六入户”在山区农村的具体化。全县山区乡镇都要以实现“五化”,做到“六有”为主要内容,不断美化农村环境。

(三)加快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农民群众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受益者、管理者。加快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山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都镇大兴片在推进纯农山区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政策宣传、培训拉动,企业带动、能人推动等,充分调动起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在全县新农村建设中,我们都要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扎根百姓心中,显示出勃勃生机。

(四)加快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形成社会帮扶的强大合力。山区乡镇经济相对欠发达,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形成社会帮扶的强大合力。高都镇大兴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所取得成绩,与社会各界的帮扶是密不可分的。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好各种涉农资金优先向山区新农村建设倾斜,进一步开展好“百矿带动”和“百家帮扶”活动,在资金、技术方面对口提供帮扶,全面推动了山区新农村建设。

(五)加快推进山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是新农村建设最基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加快推进全县山区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高都镇大兴片在推进纯农山区新农村建设中,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入手,通过选好配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大力发展农村党员、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加强了核心、凝聚了民心、鼓舞了人心,加快了山区新农村建设。全县山区乡镇在加强新农村建设中,都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山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对加快全县纯农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资金问题是困扰山区新农村建设最普遍、最棘手的难题。对于纯农山区村来说,村集体基本上没有多少收入,新农村建设的前期资金大多是“要”、“捐”、“贷”和帮扶单位支助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建设资金捉襟见肘,日显窘迫。为尽快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要加大县乡财政倾斜力度,在现有帮扶的基础上,设立山区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及统筹各类涉农支农资金、项目,集中投放到山区新农村建设上,并力求逐年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同时,在开展“百矿带动”和“百家帮扶”活动中,要进一步加长单位和企业帮扶的时间,至少要在3年以上,确立帮扶工程,确保帮扶成效,不断推进纯农山区型新农村建设。

(二)要进一步加快山区农村产业化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中最艰巨、最需要长期持续抓好的基础工作。虽然高都镇大兴片有传统小米种植、玉米制种、栽桑养蚕等优势产业,但现在大部分还停留在以户为战,小打小闹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和产业规模。可喜的是王坡煤业适时而动,组建成立了以红果种植深加工,品牌小米等农副产品开发,生态养殖为主的彤康公司,积极走“龙头带基地联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高效农产品,推行基地化生产,公司化经营,大大提高了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水平,在全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后,我们应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更多像王坡煤业彤康公司这样的市场竞争力强、带动面大的涉农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与市场连接起来,形成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同时,还要积极积极发展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山区农村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抵卸市场风险能力。

(三)要尽快建立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在调研中发现,山区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目前还都处于原始状态,人们对于处理新垃圾的方法一般就是深埋处理,或是把废品垃圾燃烧掉。这些未经任何处理的垃圾,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着农民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还影响着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在这方面,王坡煤业彤康公司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大兴上马的有机肥处置基地项目,将垃圾收集、垃圾处理、有机肥制造形成一条循环经济链条。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大兴片农村生态环境和当地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而且还能为彤康公司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大量的有机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个做法为全县农村垃圾处理探索了一条好路子,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推而广之,我们可以在全县统一规划,积极引导、扶持支持几个实力强的涉农企业按片投资建设几个中心垃圾处理基地。县乡财政可以针对农村不同情况,给予一定的建设资金及配备转运设备、减免运行费用等扶持,逐步形成“户聚、村收、乡镇中转、县集中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切实解决农村的垃圾处置问题。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篇2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如何,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搞好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当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坚强核心。乡村两级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乡镇党委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担负着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必须发挥“龙头”作用,履行好自身职责。一方面,切实抓好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形成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村党支部班子的配备,特别是选准选好党支部书记,并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化和新农村管理的需要,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村级党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实践者,必须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村级党组织应把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发展致富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点,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提高领导全村工作的能力,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敢闯敢干,在处理农村事务上敢抓敢管,并善于发挥其他村级组织的作用,善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优秀创业者,把优秀创业者培养成党员干部。农村党员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各级党组织必须重视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方式和机制,使广大农村党员成为带头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羊。为此,应围绕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优秀创业者、把优秀创业者培养成党员干部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针对目前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致富能力弱、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带头作用不突出等问题,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和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致富本领;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勇闯市场、勇于创业,带头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种养基地,带头领办劳务输出、农产品经营等中介组织,使他们成为各类大户和懂经营、会管理的行家里手,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能人,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优秀创业者。与此同时,着眼于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积极做好在优秀创业者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创业者培养成党员干部。

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必然给农村生产关系带来深刻变革。这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不断增强生机与活力,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应始终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第一要务”,抓住致富农民群众这个关键环节,切实改进领导方式,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变领导为引导、变强迫为示范、变要求为服务;建立顺畅有效的村级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和议事执行机制,善于运用民主和法律的手段来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使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长期得实惠。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篇3

扎实搞好试点示范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文秘站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__!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建设新农村没有现成的模式,必须先行试点,培植典型,打造亮点,指导大面。威信建设新农村,也必须从县情出发,扎实搞好试点示范,力争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及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培植一批在全县叫得响、有影响的过硬典型,稳步地加以推进。

一、挖掘潜力促进农民收入

威信是一个典型的部级山区农业贫困县,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威信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挖掘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一是切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做大做强烤烟、畜牧、蚕桑、山嵛菜、中药材、大棚蔬菜、苦丁茶、玉米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尽可能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以提升产业促致富。二是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各类农业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壮大天长绿色有限公司、威茧丝绸智溢有限公司等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进一步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引导组建一批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扶持壮大一批种养大户和经销大户,全县做到每个乡镇都有几个专业协会和组织,每个产业都有几个典型大户。

二、规划先行,试点引导

规划是龙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规划的水平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水平,编制一个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能管长远的规划,对于有序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在新农村试点建设中,要科学制定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改造村庄,发展好新产业,培育新型农民。立足实际,坚持“长远不落后、眼前要领先”的原则,从改善试点村最基础的条件入手,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要突出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根据发展可能制定文秘站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__!阶段性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从广大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针对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创造性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在试点中,要依据各村区位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凸显特色。一是村庄布局有特色,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自然生态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人文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集山水风光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新农村示范点。二是房屋建筑有特色,结合农村实际,体现农村特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搞一个模式。在房屋设计上体现个性,防止千村一面。三是产业发展有特色,将本土创业与聚合外来发展要素相结合,提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一村一品”建设。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坚持把党支部班子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选为示范点,结合扶贫工程的实施,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让群众住上舒适、明亮的新住房。要沿主要道路干线,把通村道路、水利配套设施、村级阵地、能源通讯等设施和庭院改造、农业生产示范带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做好道路、住房、庭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出示范,实现农村通水、通电、通路、通信、通广播电视的目标,使示范村的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发动群众兴办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搞好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动员和引导农民定时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彻底清理垃圾、杂物,规划设计合理的垃圾堆放和杂物存放处,改变“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露天厕所和大小粪便随处见”的脏乱差现象,力争使村内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乱停乱放、无乱丢乱扔、无乱贴乱画、无水面漂浮物,促进农村环境的优美整洁。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家庭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的乡风民俗,用文明意识来抵制偷盗、酗酒、斗殴等歪风邪气。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服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的潜能,弘扬农村特色文化。以巩固提升“平安创建”成果为契机,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畅通[:请记住我站域名/]诉求渠道,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确保农村长治久安。

五、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搞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培育新农民是一项重要内容。要以县、乡党校为主阵地,切实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和普法教育,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能力。借鉴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建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各乡镇、各试点村组要分别设立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从县直各部门、乡镇抽人组成,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工作。要加强对指导员和乡村干部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新农村建设有关知识,建设标准和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篇4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www.133229.com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3、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4、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三)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五)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六)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七)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五、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2、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3、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实现全国农产品信息联网

4、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5、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6、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7、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8、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根据“三个代表”的内涵和现实要求,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农村党员的先进性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挥:

1、搞好生产经营,努力成为农民致富的典范。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就是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而对于怎样才能致富,却显得很茫然。广大农村党员作为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就要敢为天下先,通过了解市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有前景的设施农业、林果及畜牧养殖业,或外出务工经商,搞好生产经营,努力成为农民致富的典范,真正使党员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一面旗帜。

2、心系群众,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农村党员是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必须注意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党员通过诚实劳动富裕起来后,还要注意充分发挥服务作用,通过传授致富好经验、好做法,热心帮助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学会经营,积极主动地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对于那些较困难的农户,吸收他们作为自己经营组织中的一个成员,通过自己带动帮助他们致富。我区现在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一种带领农民致富的有效形式。这些组织的带头人大部分都是农村党员干部,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发挥帮、扶、带作用,带领大批农民走向了富裕,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要因地制宜,积极寻找致富门路,为广大农民致富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普通党员可采取“发挥特长、分工联系、突出帮带”的办法,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在参政议政、农业生产、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和带领群众奔小康。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篇5

[关键词]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作者简介:杜漪(1966―),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教授。研究方向:城乡关系问题。

李玲鞠(1982―),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刘鑫(1979―),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一)问题的提出

四川全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43个市辖区、134个县(其中县级市14个);2772个乡(其中民族乡93个)、1865个镇、239个街道办事处;50182个村(村民委员会)、4822个社区(社区居委会);387793个村民小组。[1](28-29)各市县、乡(镇)、村情况复杂,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路径选择等方面也不可能整齐划一。我们需从全省统筹的角度,探索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推进模式。对我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推进模式的考察,需要从我省各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出发,以各地区的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为依据,区分出我省各地区农村的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为此,需要确定一个指标该文为四川省“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推进模式”(项目批准号:SC06B085)的部分研究成果。体系,作为区分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的标准,并依据该指标体系建立一个模型,以确定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

(二)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立

1.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划分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但新农村建设又不能仅仅依靠农村,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内化”和“外化”两种方式,即城乡统筹的方式得以实现。[2]因此新农村建设类型的划分不能仅考虑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必须兼顾农村地区所在城市的发展水平,从城乡互动的角度进行类型的区分。

2.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上述划分依据,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比性与独立性的原则,分别从反映城市发展、农村发展主要内容出发,从综合层、系统层和基本层3个层次,构建出衡量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两套指标体系。[3](17-32)

城市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1所示:

农村地区指标体系主要从经济、社会与农业发展水平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2所示:

3.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德菲尔法确定因子权重。[4](18-19)

(1)通过专家调查确定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用1―9标度法进行评判;

(2)列出各因子间相对重要性的标定值矩阵,计算各行特征值;

(3)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4)对各评价因子权重值的一致性检验;

4.获取评价因子的评分,确定综合评价值

本文主要采用线性加权法来确定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以市为单元首先用均值化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其变换标准化公式如下:

Yi=(Xi―Xmin)/(Xmax-Xmin)(i=1,2,…,p)

其中:Yi――标准化变量;Xi――原始变量;Xmin――原始变量的最小值;Xmax――原始变量的最大值。

利用线性加权法,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指数:

其中:Z是城市或农村发展指数;xi为所选指标;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的各个地区城市发展指数与农村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对其加权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出各地区发展的综合指数,然后依据综合指数确定各地区的发展类型。综合指数为1表示相对最发达的类型,综合指数为0为相对最落后的类型。

二、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按照上述原则与方法,根据所收集的四川省城市相关数据和农村相关数据①对全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的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②

在各市、民族自治州的城市发展水平与农村发展水平的评价分类结果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叠加,并依据前面所述的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一致性原则,将叠加结果分为4种类型(表5)。

三、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以四川10县的实证分析为基础

从四川省农村区域布局看,各市(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也呈梯度状况。处在高梯度的成都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相对充分;处在中梯度的丘陵地区,经济社会有一定的发展而又发展不足;处在低梯度的山区或高原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相对不足。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等的梯度变化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梯度推进。

(一)对10县新农村建设模式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以上10个县(区)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和典型模式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10县(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程度如表6所示。

对从上表调查结果的简单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处于不同发展类型区域的各县(区),按照从发达类型――落后类型过渡,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总数依次递减,表明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程度和水平依次递减。

(2)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中江县和处于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夹江、屏山、名山县,其新农村建设多种模式并存,尤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和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表明这些县(区)新农村建设也进入全面试点阶段。

(3)处于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的阆中县和广元市利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总数虽然也较多,但模式相对单一且主要以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和畜牧养殖、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表明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重点示范阶段。

(4)处于落后类型区域的康定县、冕宁县、大英县、平昌县,新农村建设模式单一、示范点较少,表明这些县(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划分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我省不同类型区域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社会环境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内容、重点、途径等都应有所不同。1.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模式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主要包括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等地区,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成都平原区、浅丘地区(攀枝花市除外),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地区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农业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协作配套条件优越。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比重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位于全省的较高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小城镇发育比较快,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该区域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也是我省新农村建设起点和水平较高的区域。

近年来,这一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多种富有成效的模式已逐渐涌现,诸如成都市、德阳市等地区依靠大中城市辐射带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下的都市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等,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

2.相对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由点到面逐渐推进模式

处于相对发达类型区域的包括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雅安市、自贡市和眉山市等地区,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经济发展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较高,第三产业也较发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有所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近年来,该区域所在的各市、县,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探索出了切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诸如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等多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

3.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突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处于该区域的主要包括广安市、泸州市、南充市、内江市、达州市、资阳市、广元市和阿坝州等地区,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阿坝州除外),该区域溪河密布、气候温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省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但区内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迟缓,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较弱,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发展不足。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采用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了劳务经济带动发展带动模式和畜牧养殖带动发展模式,这些也将市该区域今后新农村建设主要模式。4.落后类型区域以脱贫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该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非农产业落后,城镇化水平低下,农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农村居民生活贫困。该类型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不具备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早日实现脱贫。该类型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选取适宜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四、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设计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即探寻出一条区域梯度推进模式。本文所设计的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包涵以下几个层次:

(一)目标选择上的分阶段区域梯度推进

由于我省各区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标须分为总体目标和区域目标、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要站在全省的高度,统筹规划。统一设计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培养与帮扶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与各地可选择模式等。区域目标必须以各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资源特征、区位特征等为依据,量力而行。

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70%,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被有效消除,新农村建设也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四川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按照“十五”期间年均提高1.26-1.4个百分点的经验,也需要大约30-26.5年。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从全局看,不可能搞,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必须制定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二)路径选择上的分类别区域梯度推进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庞大系统工程。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从各地农村的资源禀赋与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路径与战略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三化”:“异化”、“进化”和“退化”。

1.异化

指旧农村“异化”为新型的城市,采用城乡一体化战略。位于城乡结合部与工业集中发展区(包括矿区与资源富集区)的农村,逐渐异化为原有城市的一部分或新城镇。一是把扩大到城镇来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二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大部吸纳消化为新市民。通过这种“异化”,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卫星城镇不断向外扩展形成城市圈,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则是美丽的乡村,这种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共生便形成了英国学者霍华德笔下的“田园城市”。[5]我省发达类型和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各市县的城郊接合部就可以率先通过这种“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

2.进化

即旧农村“进化”为新农村,采用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市场特色化、农业组织企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大农业战略。我省处于发达区域和较发达区域内靠近大中城市的粮食主产区、畜牧养殖集中区、农业大县等地区,就可以通过这种“进化”方式建成以现代化农业为支柱产业的新村庄。

3.退化

即旧农村“退化”为生态环保化的田园,其战略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我省不少区域的农村,资源条件不好,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甚至不宜人居;有些地方,虽有资源,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需要,也不宜农。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禁止发展区与某些限制发展区的新农村建设就应走“退化”之路。这些地方的传统农业要转型为生态环保产业,包括生态环境的维护、花木药材、旅游以及手工艺品,农民则要逐渐退出种养农业,旧农村自然成为“空壳村”甚至自然消亡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化田园。

(三)区域产业规划的分层次区域梯度推进

如果根据四川自然资源、区位特征以及县域经济的不同特点可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分为5大区域:成都平原区27个县(市、区);丘陵地区68个县(市、区);盆周山区33个县(市、区);攀西地区22个县(市、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31个县(市、区)。成都平原区在地理位置、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第三产业、人力资源、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我省新农村建设近期目标的重点区域,也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首选区域。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则应充分发挥各自区域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和生态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

五、结论

从全局看,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搞,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四川省新农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探寻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不同发展类型区域应该选择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发达类型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由旧农村“异化”为新城镇,或进化为新村庄;相对发达类型区域应根据自身实力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由旧农村“进化”为新村庄;相对落后类型和落后类型区域主要是大力发展生产,加快脱贫步伐,同时根据需要实现“退化”,建设生态田园,并逐渐实现旧农村向新城镇、新村庄的转变。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7)[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②限于篇幅,各项指标所涉及的原始数据处理过程在此省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农村年鉴(2006年卷)[R].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

[2]李萍.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J].理论与改革,2005(7).

[3]崔明等.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6(12).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

先锋模范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农村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他们包括村级干部党员、企业主党员、务农党员、务工党员、经商党员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创导新风尚,健全新机制。因此,共产党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成为“四型新人”。

一、打造成为产业新发展中的引路人

产业新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农村党员应在发展新产业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和骨干作用。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发展名、特、新、优农产品,推动农业向优势品种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富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村级干部党员应谋群众致富之所求,解集体经济发展之所难积极为本村村民的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市场信息服务、政策咨询服务,根据本村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并与市场需求和市场前景相对接,积极探索发展本村经济的新路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企业主党员力求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好,为本村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兼顾企业利润与职工利益,同时,把企业的部分加工业务分散给周边有加工能力和加工条件的父老乡亲,为增加村民就业和村民收入而千方百计地谋求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务工党员积极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把个人及家庭的命运与企业发展、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爱企业如家,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服务企业当先锋,率先做到党员身边无事故、无次品、无违章。外出经商党员为本村村民传递市场信息,多为本村村民推销农副产品,多带领本村村民闯荡市场、务工经商,为本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市转移建新功、立新业。在家务农党员带头钻研和运用农业科技,带头改良农产品品种,带头研究市场需求,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运用科技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生产出更多更好绿色环保的特色农产品,带头发展休闲农业、都市农业、创汇农业、高效农业、精品农业。

二、打造成为建设新村庄的引导人

新村庄是新农村的形象,是群众得实惠的具体体现。各地农村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因此,新村庄的建设也必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村庄建设原有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浓厚的行政村,可按照“布局管理,环境优美,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的要求,借助村级党员活动室,通村公路,电网改造,绿色家园,沼气池,扶贫重点村,以工代赈等建设,实行资金捆绑,整村推进。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双整洁”中效果不十分明显,经济基础较薄弱的行政村,农村党员应带头改变杂物乱堆乱放,垃圾随地乱扔的坏习惯。认真带领农村党员开展村庄脏、乱、差集中整治工作,清理路障,清理垃圾,清理淤泥,清洁水源,清洁村庄,清洁生产。共产党员在新村庄建设中应成为村庄建设的设计员,环境卫生的保洁员,净化美化的监督员,为河道净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绿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三、打造成为倡导新风尚的带头人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农村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统一体。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共产党员要成为不正之风的抵制者。扶正才能祛邪,创导健康文明、团结和谐、勤劳致富、开拓创新的农村新风尚,必须抵制和清除黄、赌、毒等腐朽堕落和见利忘义、封建迷信等不正之风,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要求群众不做的,党员自己首先不做;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自己首先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其次,共产党员要成为社会新风的示范者。党员特别是干部党员是党的形象和化身,党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的好坏,农村党员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并与他们朝夕相处。党员的不当言行势必直接损害党的形象和老百姓对党的信任,同样,农村党员好的言行也会直接改善党的形象,增强老百姓对党的信任。而且农村新风尚的创导和营造,离不开全体党员的率先垂范。只有已正,才能正人。共产党员成为社会新风的示范者是“乡风文明”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农村党员要成为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的表率,从而使农村党员成为乡风文明的带头人。再次,共产党员要成为社会新风的营造者。要做先进思想的宣传员,农村稳定的信息员,农村纠纷的调解员,人民群众的勤务员。目前村庄白天很少有人,留守在村庄的老年党员要守好家园,为农村治安作出贡献;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也可在处理家长里短和左邻右舍的纠纷中有所作为;年轻党员应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和先进思想,为发展农村的先进文化建功立业;外来党员应在文明守法上起好表率作用,在实现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和谐上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四、打造成为健全新机制的实践人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篇7

今天,我和*、*同志,*县政府的领导,以及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来*调研,先后到*村、*乡、*村,实地察看了新农村建设情况。刚才,*县委、县政府介绍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市直有关部门的同志也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很受启发。总的感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态度是坚决的、认识是到位的,工作起步早,规划有特点,工作抓得也比较实,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很值得学习。比如,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确定“通、改、延”工程;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注重“稳、调、服”思路;在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方面,加大“转、提、强”力度。这九个字都有具体内涵和量化指标,内容比较清晰,任务比较具体,对启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拓宽思路,具有积极意义。下面,就推进新农村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国家、省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部署,2月27日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措施,即:以县(市)财政和农民“双增收”为核心,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根本途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构建新体制、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树立新风尚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加大投入力度,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把传统村镇整治建设成规划科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环境优美、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新农村。重点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动工程、产业化工程、科技化工程、公路通畅工程、饮水安全工程、康居工程、动力工程、信息化工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和生态村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我们必须迅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省、市的要求和部署上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务之急,要尽快把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建设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但关键是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保证。各级、各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着眼新实践,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采取更加奋发有为的措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付出更加艰苦的劳动,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筑牢基础。

二是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农民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最终受益者,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键是看能否真正发动群众,调动起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因此,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要把各项政策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农民自立、自强、勤勉、自助的精神和意识,动员和吸引农民自觉投入到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伟大工程中去。要通过工作发动、政策引导、宣传教育、典型带动等多种办法,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信心,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同时,要花必要的时间,采取必要的形式,大规模、高质量地培训基层干部,让干部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上的明白人,带头人,组织人。

三是完善市直部门帮扶乡镇的工作机制。为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市委、市政府把市直党政部门帮扶试点村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具体措施,举全市之力,合力推进。各部门在帮扶工作中要防止形式主义,防止脱离实际,防止强迫命令。要及早介入,开展工作,让农民真正体会到全社会都在帮助他。要妥善处理好5个关系,即:积极推进和量力而行的关系、全面规划和分期实施的关系、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的关系、先期试点和全面推进的关系、全面建设和突出重点的关系,使新农村建设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

四是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把壮大农村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努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工换位”。要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产业来抓,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五是用足用好资金,发挥投入的最大效能。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坚持财政资金存量向农村增加、增量向农村倾斜,保证新农村重点建设资金的投入。目前,市财政、金融信贷、市直有关部门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预计6.16亿元,这些资金如何使用?第一要打捆使用,按照规划和农民意愿,依照轻重缓急按计划逐步实施,集中使用,集中投放,集中管理。第二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以奖代补、以物抵资,既可以投入资金,也可以投入物资。第三坚决防止乡村举债,向农民集资筹劳要通过“一事一议”,坚决禁止向农民硬性摊派。第四坚决防止形象工程,要从农民最迫切、最直接、最切合实际的事情入手,利用好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物力。

二、搞好试点工作,实现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当前,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百乡千村”试点工程的总体要求,集中力量抓好试点乡镇和试点村建设,及时总结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作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农业经济不发达,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但他们不等不靠,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率先开展了新农村建设,他们的做法值得全市借鉴和学习。结合*的经验,在推进新农村试点建设中,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目前,市政府正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各区、县(市)要根据本地实际,统筹搞好农村产业发展、城镇体系建设和村庄布局规划。要突出重点,在近期内完成重点试点村规划,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二是从广大农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针对不同村屯、不同情况、不同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县坚持把创新工作机制作为工作重点,把分散项目集中向重点村屯倾斜,把单纯依靠部分帮扶向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上转变,把单一资金向捆绑资金上转变,这些做法很值得在全市推广。

三是必须明确责任,创新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责任落实到各级领导,明确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层层签订责任状。要落实目标管理,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和县(市)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是重点倾斜,尽快制定新农村试点乡镇扶持政策。试点乡镇作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必须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促使其加快发展,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要结合实际,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完善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和吸引人才等方面,尽快研究制定和出台我市试点乡镇扶持的相关政策,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普遍性,要做到边研究、边完善、边细化。

五是加强调查研究。各区、县(市)、各部门的领导同志,要经常深入到试点村,帮助农民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认真总结试点村的建设经验,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办法,更好地指导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课题的研究,及时、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情况、新特点。要善于学习省内外其他地区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借鉴。

三、及时破解难题,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当前,我市的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仅*县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就高达1.6亿元,其他县(市)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缺口,为推进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二是基础设施欠账多。我市还有1万多公里农村公路需要建设,818座桥梁需要改造,78个乡(镇)、1480个行政村需要高等级路面贯通,555个行政村需要修建公路,6286个屯没有吃上自来水,涉及农村人口274万人。三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破除。全市以城带乡的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城乡分割的局面还没有打破,这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严重体制。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新农村政策制定、公共资源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布局,逐步克服和解决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一是扭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随着形势的发展,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国家、省、市也会拿出更多的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给予支持。但是,有限的资金只能用在“刀刃”上,近期内还不可能关照到每一个村庄事业的发展。即便是争取到了上级财政支持,许多情况下分到手上的也只能是启动资金,杯水车薪。大量村务工作的开展及集体事业的发展,仍需要广大农村干部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何尊重民意、发挥民智、汇聚民力,自力更生干大事,农村干部的引导和模范带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广大农村干部自觉增强时不我待、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起自主创业、开拓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在困难中找机遇,在发展中求突破,更好地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干事、干成事、干大事。

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多方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要抓紧制定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外商资本、工商资本、城市资本等向农业和农村投入。同时,通过对扶持新农村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适当减免税费,对引资人给予物资和精神奖励等形式,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篇8

8月9~10日,省人才办与省农委共同召开全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工作经验,促进相互学习,推进培养计划加快实施。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省委组织部刘志刚副处长出席座谈会。

在听取了长春市农委、永吉县农业局、洮南市农业局、龙井市农业局和5位省级兴农带富之星的典型发言后,刘丰艳副主任指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在全省启动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如“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创新人才建设工程、新农村建设人才支持工程、培养引进百名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工程等。通过人才工程建设,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和开发农村人才的新体制,吸收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经济建设的急需人才,为全省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筛选出的3010名兴农带富之星产业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壮大,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有30名被评为省级兴农带富之星,受到省人才办和省农委的表彰奖励。

为了圆满完成三年培养1万名思想解放观念新、科技兴农能力强、致富带动作用大的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养目标,刘丰艳副主任要求,要明确导向作用,积极打造品牌。通过培养计划的实施,引导更多农村实用人才投身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使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不断扩大农村人才培养计划的含金量、吸引力和覆盖面,树立有较大影响力的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典型,努力将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打造成我省农村人才工作品牌;要创新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服务。要把创新政策作为培养计划实施重要内容,以人才政策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用好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完善政策体系,鼓励各市(州)、县(市、区)搞好政策创新。通过完善配套服务,让各产业专业大户、合作社领办人、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和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毕业学员,对吉林有认同感、知遇感、归宿感和成就感,从而形成持久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创造力;要拓宽培养领域,搭建交流平台。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的实施,要紧密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要服务于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作部署。应充分发挥我省涉农学科综合优势,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通过广泛宣传,交流合作,引导急需紧缺人才向农村生产一线流动,不断提高我省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

省农委人事处处长岳宏在会上作总结发言。全体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九台市雨田生态米业有限公司和九台市齐氏园林公司。(省农委人事处供稿)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篇9

中图分类号:tU984.

自2007年民政部推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的战略规划以来,各地纷纷出台关于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建议,农村社区建设在各地陆续开花,很多地方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新任务还处于探索、创新、完善的阶段,在实践中还难免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有效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仍然是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长宁县农村社区基本情况

长宁县位于四川南部,共辖8乡10镇,269个村,总人口45.3万人。从2007年起,长宁县开始推行农村社区建设,实行“一村一社区”模式,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村试点,通过试点社区建设,以点带面,带动我县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展开,目前全县已有建成32个农村社区,其社区阵地建设、制度建设、相关规划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思想观念的滞后,与农村社区建设内涵还不相适应。一些乡镇领导及村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内涵及其与新农村建设关系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是相辅相成的;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创新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广大村民主观上有提高生活品质的强烈愿望,但真正能主动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是不高,社区的归属感不强。

(二)二元结构体制与城乡一体化建设还不相适应。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不少政策都是在城乡分割、以城为主的基础上制定的,存在着较大的政策差异性,导致了城乡社会成员权力和利益上的差异,严重阻碍了各类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成为阻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建设农村社区的主要障碍。

(三)村庄的分散性与农村社区建设覆盖率还不相适应。由于我县处于山区丘陵地带,自然村落分散使社区公共服务覆盖面和辐射效果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培育共同的社区意识。

(四)资金要素的制约,与农村社区建设还不相适应。由于我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的条件尚不成熟,另一方面,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十分薄弱,据统计全县75%的村没有经济收入,大大影响了农村社区的顺利开展。

三、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立足改善社区服务理念。要改变社区重管理轻服务的现状,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完善公用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把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的平台,为社区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服务,从而使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二)坚持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的原则,形成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聚力。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步骤,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当地政府应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要切实做好组织推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综合协调工作,引导社会资本、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参与投入农村社区建设,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格局。

(三)建立多元化投资投入机制,增强社区发展活力。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破解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等要素制约,增强社区发展动力。一方面,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和建设任务相对较重、难度较大的社区,完善“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提高政府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坚持引入社会组织和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双管齐下,大力推动多元化参与、专业化发展和社会化运作的模式,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等优惠政策,广泛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

(四)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社区示范作用

农村社区建设应采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高度重视发挥农村社区建设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总结在探索中的成功经验,正视出现的问题和教训,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工作的全面开展。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政策和地域等特点的原因,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乡镇都搞起来,对于经济基础较好、人民群众积极性较高的地方要积极扶持和培养,建设规模和标准上可以高一些,而经济水平低、农民参与热情不高的可以慢一些稳一些,有些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政府的投资和辅助,不能单靠市场自发的调节,在养老、保险、公共卫生、公共设施等领域给予扶持,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否则,部分社区永远都赶不上其他社区的水平,这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是不利的。当然,“以点带面”并非“以点代面”,如果农村社区建设单纯是打造亮点,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那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榜样作用,实现“以点带面”的真正价值,逐步推进,稳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篇10

一、相台街道党工委党员的数量结构及作用发挥情况

几年来,我们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领导、保障、带动和监督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一是更新观念,引好了路。办事处各村级党组织通过“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积极引导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等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树立了适合本地区需要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选好了路。各村级党组织在认真分析研究村情和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开发利用自身优势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选准了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办事处提出了依托安钢、电厂等大型企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附属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的确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导向定位作用,较好地指导了农村工作。

三是强化服务,铺好了路。基层党组织把助农增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构建服务体系,组织村干部引进项目、普及科技、分析市场,为群众发家致富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2、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保障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从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逐步造就了一支有闯劲、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抓学习、领着干。认真组织村干部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紧紧抓住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机遇,结合实际搞规划、定目标、抓落实。重点抓了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抓好办事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重点解决了党委班子成员思想不解放、发展经济思路不广的问题;抓好办事处机关干部的学习培训,着力解决了干部素质不高、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学习培训,解决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办法不多的问题;抓好党员培训,解决了党员自富能力不高、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是抓干部,带着干。积极推行了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20xx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人,有5个村党支部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大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带头、引导、示范作用。

三是抓制度,管着干。各村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各村都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党员管理制度》、《一制度》、《工作报告制度》、《联合办公日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章联签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金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乡村干部普遍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觉性,形成了带头干、带领群众干的共识。

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党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了带动作用

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文明新风尚、干部好作风的形成。

一是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上带出了好效益。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依托大中型企业这一优势,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线,要求党员带头发展个体企业,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并以实际行动帮助周围的群众,为他们出点子、谋路子、传技术、做贡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辖区6个农村中,除了有一个村由于历史原因每年的收入不足20万元外,其余5个村每年的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村民的吃水、农业税等全部有村集体负担,除此而外,每人每年还有150到600元不等的年终分红,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特殊补助。

二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带出了文明新风尚。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党员带头讲文明、树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文明新风的倡导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引导群众讲文明、讲科学、团结友爱、平等互助、邻里和睦、共同进步。如焦邵村投资20多万元组建的50余人的女子军乐队,既安排了村内妇女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基地,该女子军乐队在安阳市也是小有名气。

三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上带出了好作风。各基层党组织注重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带领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各村都组织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开展了结对子活动,以党员为桥梁、纽带,为致富能人和贫困户牵线搭桥,教育引导贫困户鼓足信心脱离贫困,党员和致富能人共同为贫困户确定致富目标,进行精神、物质帮扶。目前,党员和致富能人共结对帮扶贫困户368户。

4、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民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监督作用

为了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村始终注意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监督约束干部从政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

一是落实民利。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了村民民主选举权,依法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村委会成员,逐步完善了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了“一事一议”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益性事业上做到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保证了村民民主决策,稳定了群众情绪。同时,积极开展“五星级党支部”“五星级农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二是规范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党委定期谈话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是在农村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村都设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设置了政务、村务、政务公开栏。每年冬季结合基层组织整建,对村社财务进行全面的清理审计,并将清理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四统一。

三是规范党员干部管理。在村干部中实行了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使村干部带着责任上台,明确目标干事。积极推进农村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对一些不能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远大抱负的领导干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经教育仍无起色的,坚决予以调整,实施降职或免职,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20xx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人,3个村支部书记保持了连任;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批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较好的带头、引导、示范作用。每年年终,采取“上考(办事处党工委考核)下评(党员群众评议)”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在党员大会和代表会上进行述职,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干部。办事处党工委对不称职村干部分析原因后,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三年来,有3名村干部由于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满意而被淘汰。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随着辖区各村周边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地占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辖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特别是问题较多的村的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谈不上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以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心情不相适应。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给指出致富路子。但有些基层干部能力不强,引导不利,服务不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想的盼的实现不了,急切的致富愿望变成失望,当干部再要求农民为集体做贡献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工作稍有差错,群众就会抓住不放,甚至激化干群矛盾。

(三)依法行政的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现在基层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已由过去的指挥者变成了指导者和服务者,不仅要带领群众致富,还必须依法行政。但有些基层干部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仍然采取行政命令等传统方式,极易引起群众反感,甚至激化矛盾,换来农民强硬的回应,使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愈加困难。

(四)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

三、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的意见建议

从总体上说,当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认为村党支部和村两委干部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干部群众对此比较满意。但是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力?如何继续提高生活水平?对此,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加大科技普及力度。针对当前农民“最急的是致富无门、最缺的是技术技能、最怕的是市场变化”的实际,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为农村培育更多的农业技术能手和创业人才。

二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地方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把企业引向基地和农户,把基地和农户引向市场。

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经费普遍紧张,办公费紧缺,工作的积极性下降的实际,建议上级政府加大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从而稳定基层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组织协调。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支持发展规模化加工企业、专业特色市场和专业种养大户,兴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架起农民与政府、市场、龙头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农民在生产联合中组织起来。

五是要注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为农业服务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奖励处罚机制,激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进取精神,以此来推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建设,优化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