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物流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6:00

电商物流特征篇1

   近年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突破革新及其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流程作用机制,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电子商务成为了国民经济模式的重要支柱和形式,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物流产业作为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和价值增值服务的部门,在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求其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而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可以对传统物流业务流程和环节进行整合和重构,以提升其竞争优势。因此研究和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对原有物流作业环节、流程、框架和作用机制进行重新定义和优化调整,以及进行基于竞争优势导向的模式创新,成为了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基本导向,它有助于提高物流产业各环节的资源配置效益和运行效率,同时物流产业的电子商务改造可以反过来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因此物流产业基于电子商务的改造重组和服务模式创新是提升其关键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趋势。

   2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内涵及类型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对物流服务和流程环节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和电子商务改造,具体来说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流程、生产制造流程、包装再加工流程、运输仓储流程、搬运装卸流程、配送发货流程等实体业务流程进行电子商务改造以对各流程中产生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进行有效的集成和共享。目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主要有下面四种类型,即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物流一体化。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一般是大型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依托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构建的,旨在满足自身产品货物配送需求的物流服务体系,同时由于虚拟经济的兴起,也使得一部分虚拟企业介入到了企业自营物流服务体系之中,比如一些物流信息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既可以发挥生产制造企业所拥有的相对完备的物流设备体系和物流渠道的优势,也可以弥补其电子商务技术和手段的不足,因此在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中,一般是生产制造企业关注于实体物流配送网络和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把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企业资源规划统筹问题交给虚拟企业。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产业专业化发展和分工细化的结果,同时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及其在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中的应用,也驱动和加速了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的出现。第三方物流在向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专业的仓储运输等服务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对整个物流环节信息流的控制,可以实现企业对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从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来看,其服务水平质量、价值增值能力以及对生产制造企业营销战略的支持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物流联盟的出现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的多家物流企业或生产制造实体企业构成的联合体,费用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是这种物流模式的主要特征。各参与企业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共享联盟内的物流设施、生产要素、物流运输和仓储设备等,这就通过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单个企业内部而又无法单独完成物流功能的资源和配送体系有效地链接了起来,但是这种电子商务物流方式缺乏长期可持续合作的战略协作基础,因而表现得相对不稳定。物流一体化是建立在第三方物流成熟发展和电子商务高度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旨在消除物流链条体系上下游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物流体系的运作效率。物流一体化中信息技术平台和系统的充分应用,保证了整个链条成员、物流资源、信息资源和合作机制以及利益关系等都得到有效的安排和均衡处理,物流一体化可以使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服务和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和优化,物流一体化体系中电子商务方案提供商、生产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最终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条。

   3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第三方物流模式解析

   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变迁和内容框架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介入到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规划和构建中来,诸如物流咨询公司和物流信息技术公司等,以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优势为企业物流系统规划和先进物流管理理念的传输等提供了可能,同时物流技术服务公司可以为物流系统提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技术的集成解决方案,这就导致了具有更高更强竞争优势的新兴物流组织模式即第三方物流的出现。第三方物流专注于提供物流服务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货物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作业服务。第三方物流业务活动和运作的内容主要包括配送信息整理以及对信息资源服务商和技术提供商等主体之间的协调。协同模式、物流行业创新模式和动态联盟模式是第三方物流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运作模式。协同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下构成了一种动态合作的博弈关系,他们之间地位平等、相互监督;物流行业创新模式又称为整合型,即这种运作模式强调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强化对外部物流资源的整合集成能力,为同一客户企业同时开发和管理几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这种模式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具有的实力和资源整合所需要的规模优势,通常情况下这个角色由那些初具一定规模、商业经营模式成熟且客户资源丰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充当;动态联盟是拥有相关物流资源和专业物流解决方案优势的企业主体,基于物流资源互补性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取得而组成的资源共享、利益风险共担的物流战略联盟,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和架构取决于相关物流主体的市场价值和地位,当一个物流项目启动时物流联盟就形成了,随着物流项目的终止,物流联盟也随之解散。包括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物流一体化等在内的各种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和组合模式各有其优势、劣势,其各自的物流运作成本、专业化程度、物流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等属性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物流作业成本与其电子商务专业化程度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企业基于电子商务的自营物流风险相对较小,受企业物流运作能力影响和电子商务技术水平的制约一般物流外包的风险会较大一些,物流联盟和自营物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最高,而一体化物流由于其能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和电子商务水平最高,也使得其灵活性最高。

   4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根据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基本内涵及现有模式组成,在分析了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参考信息技术和物流产业以及竞争优势组合因素的相关理论,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竞争优势模式创新策略。第一,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突出和强化对现代新兴物流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培养和认识。电子商务时代下的物流组织模式和竞争优势创新,必须着眼于物流管理理念的前沿领域以及物流和信息技术密切结合的新进展,这是有效提高物流组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代物流业务模式的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必须要以先进的物流理念为指导,并将其物流理念的要求进行细分,贯穿到物流业务开展和运作的实践细节之中,从而创造性地打造适合企业自身的、具有更高竞争优势的物流运作模式。如果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物流渠道和客户资源,则宜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如果企业的电子商务基础比较优良,则可以采取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第二,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加大对先进物流技术和先进物流设备的集成和整合应用,从而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和运作效率。现代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了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统和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如何将体现物流管理理念的物流系统和代表着有效技术运作手段的物流技术设备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发挥物流业务运作的优势并产生高效的经济效益,成为目前物流企业物流解决方案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将GiS系统、GpS系统和RFiD货物识别技术等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集成,可以有效地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实时化和同步化。从目前第三方物流的实施和运作实践上来看,其主要就是凭借强大的物流信息技术占据竞争中的主导优势,这对于那些专业物流企业和自营物流系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第三,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注重复合型、技能型、实用型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电子商务物流对于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是复合型的,其中专业物流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核心和基础,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原材料采购、企业生产制造、货物包装再加工、运输仓储和货物分发配送等环节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保证这些物流环节有效协调和衔接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掌握,对物流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必备的工具和手段,这就需要从业人员电子商务技术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技术水平。而目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专业设置是相对分离的,这就需要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类培养机构设置好相关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规划。

电商物流特征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权利税收法制

目前电子商务正以强劲的势头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商务交易模式、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和政府的工作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电子商务给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在税收方面,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税法界定纳税主体的标准,使如何认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并对其权利进行保护成为当前税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不确定性与权利保护现状

电子商务是依托网络进行货物贸易和服务交易,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商业形态。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及税收实践中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认定及其权利保护陷入困境。在我国,由于立法的滞后性,无论宪法还是税收征管法以及其他各种实体税法,均未明确界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范围,也未规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法律的缺位导致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权利保护缺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对于税务机关来说,网上开店是否征税,合法避税与偷税的界限如何认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如何保护等问题成为困扰税务机关的重要难题,同时也使税收实践陷入尴尬境地,并进而直接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在认定及权利保护方面的困境主要是因为在网络状态下,原有税法以收入、行为和财产为征收客体的认定标准已无法适用:现行税制对商品、劳务、特许权等概念的界定已不适用于电子商务,无法对电子商务中新出现的数字化信息产品与劳务进行课税,原有各税种的征税客体也发生变化;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虚拟性,对电子商务交易额进行征税无法适用现行的税务征收管理手段和方法;网络中出现了数字化、非物化形式的虚拟财产,这些虚拟财产都使电子商务的征税客体出现不确定性,从而直接导致了纳税主体界定的困难。而且,在电子商务中,由于网络对所有交易主体都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交易主体;传统的中介人、中介环节不复存在,交易双方可以隐匿姓名、居住地等,也造成电子商务下的纳税主体呈现多样化、模糊化和边缘化,具有不确定性。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界定

(一)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界定的基本前提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合理界定需要以明确电子商务征税客体、实现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法定化和对电子商务合理课征新税为基本前提。

1.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明确化。征税客体是税法的最基本要素,也是确定纳税主体的前提。电子商务按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在网络中完成环节的不同,可以分为间接电子商务和直接电子商务。在间接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未脱离传统的交易模式,通过网络只能完成部分交易过程,其课税对象仍是传统的物与行为,因此,纳税主体与传统税法对纳税主体的界定相同。在直接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交易过程全部实现了网络化,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合为一体,同步在网络中完成,交易的商品具有数字化,无形性的性质,出现了新的课税对象,即网络信息商品已成为新的征税客体。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主体的范围发生了变化。所以,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明确化是科学界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重要前提。

2.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法定化。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界定需要以法律为依据。目前,需要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程度,首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或地方性法规,对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进行初步界定,待条件成熟后制定全国通行的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合理界定在法律上具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将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义务人与实际负担纳税义务但不直接承担法定的纳税义务的负税人进行科学划分。

3.电子商务课征新税的合理化。由于电子商务中网络信息商品的出现,使计税计量单位发生了变化,从而也使课税对象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纳税主体的界定。所以,应将网络信息商品交易主体纳入纳税主体范围。此时既要考虑到网络信息商品的价值性,同时也要考虑到比特税的合理性。如果只对网络信息商品征收比特税,无法体现出网络信息商品的价值,如果只对其征收从价税,则无法体现出税收的公平性。所以,为了既符合税收原则,同时又能解决电子商务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问题,建议采取既征比特税又征从价税的方式来解决网络信息商品的征税问题。但是,毕竟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在现阶段双重征税的前提是采用较轻的税率,比特税只是按照信息流量进行象征性征收,以便体现网络商品交易的可税性。

(二)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类型的界定

在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纳税主体应划分为从事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和从事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

从事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由于间接电子商务活动只是借助于网络完成信息流与资金流,其物流活动仍需传统模式,即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网上交易与传统的交易只是在交易的形式上存在不同,其课税对象仍是传统的物与行为,因此,间接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与传统税法的规定相同。

从事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直接电子商务模式下,出现了新的征税客体即网络信息商品,与网络信息商品交易相关人应为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的纳税主体。由于网络信息商品的出现既征比特税又征从价税的双重征收,产生两个基本纳税主体:一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纳税人;二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扣缴义务人,也就是直接电子商务模式中的网络信息平台。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范围

由于从事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未脱离传统税法对其权利的界定,为此,本文所说的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是指从事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的权利。具体包括:

(一)依法纳税的权利

电子商务中新的交易商品即网络信息商品以其无形性、数字化等特征而异于传统税法对征税客体的界定,所以无法适用于传统税法进行税收征收。按照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行使缴纳义务只能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进行,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凡法律未明确规定的纳税义务,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无纳税义务。如印花税,直到2006年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才出台《关于印花税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在此之前发生的网上签订电子合同等行为,不缴纳印花税。

(二)平等权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平等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应与传统纳税主体平等纳税;二是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之间平等纳税。

传统意义上的平等权即税法学中所说的税收公平原则,指具有相等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等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在电子商务中应特别强调纳税主体的平等权。电子商务是新型的交易模式,其交易的无形性与无纸化给税收征管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在税法的制定与税收征管实践时,不应因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征税客体难于确定和征收难度较大而对纳税主体给予歧视。电子商务纳税人享有与传统纳税人相同的权利,如享有申请减税及申请免税等权利,并与传统纳税人承担同样的税负负担。这是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平等享有纳税权利与履行相应义务的前提。同时,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还应与传统税法界定的纳税主体平等地享有生存权、参与权、监督权、救济权等。另外,对于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之间税收负担分配必须以纳税主体的负担能力为基准,负担能力相同,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同则税负不同。

(三)知情权与隐私保护权

税法中的知情权包含纳税主体享有主动全面了解、知晓所有税法相关规定的知情权和被告知与自身纳税义务有关的一切信息的告知权。在电子商务中,纳税主体有权以合法的技术手段或其他方式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网络世界是信息开放的世界,为此,保护其纳税主体的隐私权不受侵犯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子商务中,纳税主体在纳税相关信息中属于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范畴的部分,应该依法获得保护,纳税主体也有权要求税务机关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为其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予以合法保护,免受不法侵犯;同时,税务机关也有义务依法保护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纳税主体的相关信息。

(四)获得技术支持的权利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以高科技为支撑的互联网基础之上,技术性为其主要特征。纳税主体在进行纳税处理时,不可避免的涉及技术问题。所以,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有权要求税务部门保障自己相关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获得税务部门的技术支持与保障;税务机关也有义务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并对网络纳税主体提供相应的培训与技术支持,以达到方便纳税主体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减轻纳税人负担、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目的。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权利保护的法律建议

由于电子商务是新兴行业,法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内外鲜有专门法规对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进行界定并对其合法权益加以保护。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进行合理界定并对其权利进行保护已显得尤为紧迫。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相应的税收法律制度:

将“保护纳税人权利”的原则明确写入宪法。目前,我国宪法只规定了公民的纳税义务而未提及权利,这本身就违背了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也容易导致税务机关权力的滥用。所以,应将纳税人合法权益予以根本法的保护。

加快制定和完善税收基本法。应以税收基本法的形式明确保障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合法权益,并将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依法纳税权、平等权等一系列基本权利予以细化。

电商物流特征篇3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不确定性与权利保护现状

电子商务是依托网络进行货物贸易和服务交易,并提供相关服务的商业形态。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及税收实践中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认定及其权利保护陷入困境。在我国,由于立法的滞后性,无论宪法还是税收征管法以及其他各种实体税法,均未明确界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范围,也未规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法律的缺位导致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权利保护缺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对于税务机关来说,网上开店是否征税,合法避税与偷税的界限如何认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如何保护等问题成为困扰税务机关的重要难题,同时也使税收实践陷入尴尬境地,并进而直接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在认定及权利保护方面的困境主要是因为在网络状态下,原有税法以收入、行为和财产为征收客体的认定标准已无法适用:现行税制对商品、劳务、特许权等概念的界定已不适用于电子商务,无法对电子商务中新出现的数字化信息产品与劳务进行课税,原有各税种的征税客体也发生变化;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虚拟性,对电子商务交易额进行征税无法适用现行的税务征收管理手段和方法;网络中出现了数字化、非物化形式的虚拟财产,这些虚拟财产都使电子商务的征税客体出现不确定性,从而直接导致了纳税主体界定的困难。而且,在电子商务中,由于网络对所有交易主体都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交易主体;传统的中介人、中介环节不复存在,交易双方可以隐匿姓名、居住地等,也造成电子商务下的纳税主体呈现多样化、模糊化和边缘化,具有不确定性。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界定

(一)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界定的基本前提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合理界定需要以明确电子商务征税客体、实现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法定化和对电子商务合理课征新税为基本前提。

1.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明确化。征税客体是税法的最基本要素,也是确定纳税主体的前提。电子商务按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在网络中完成环节的不同,可以分为间接电子商务和直接电子商务。在间接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未脱离传统的交易模式,通过网络只能完成部分交易过程,其课税对象仍是传统的物与行为,因此,纳税主体与传统税法对纳税主体的界定相同。在直接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交易过程全部实现了网络化,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合为一体,同步在网络中完成,交易的商品具有数字化,无形性的性质,出现了新的课税对象,即网络信息商品已成为新的征税客体。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主体的范围发生了变化。所以,电子商务征税客体的明确化是科学界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重要前提。

2.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法定化。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界定需要以法律为依据。目前,需要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程度,首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或地方性法规,对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进行初步界定,待条件成熟后制定全国通行的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合理界定在法律上具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将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义务人与实际负担纳税义务但不直接承担法定的纳税义务的负税人进行科学划分。

3.电子商务课征新税的合理化。由于电子商务中网络信息商品的出现,使计税计量单位发生了变化,从而也使课税对象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纳税主体的界定。所以,应将网络信息商品交易主体纳入纳税主体范围。此时既要考虑到网络信息商品的价值性,同时也要考虑到比特税的合理性。如果只对网络信息商品征收比特税,无法体现出网络信息商品的价值,如果只对其征收从价税,则无法体现出税收的公平性。所以,为了既符合税收原则,同时又能解决电子商务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问题,建议采取既征比特税又征从价税的方式来解决网络信息商品的征税问题。但是,毕竟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在现阶段双重征税的前提是采用较轻的税率,比特税只是按照信息流量进行象征性征收,以便体现网络商品交易的可税性。

(二)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类型的界定

在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纳税主体应划分为从事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和从事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

从事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由于间接电子商务活动只是借助于网络完成信息流与资金流,其物流活动仍需传统模式,即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网上交易与传统的交易只是在交易的形式上存在不同,其课税对象仍是传统的物与行为,因此,间接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与传统税法的规定相同。

从事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直接电子商务模式下,出现了新的征税客体即网络信息商品,与网络信息商品交易相关人应为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的纳税主体。由于网络信息商品的出现既征比特税又征从价税的双重征收,产生两个基本纳税主体:一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纳税人;二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扣缴义务人,也就是直接电子商务模式中的网络信息平台。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范围

由于从事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未脱离传统税法对其权利的界定,为此,本文所说的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是指从事直接电子商务活动的纳税主体的权利。具体包括:

(一)依法纳税的权利

电子商务中新的交易商品即网络信息商品以其无形性、数字化等特征而异于传统税法对征税客体的界定,所以无法适用于传统税法进行税收征收。按照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行使缴纳义务只能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进行,为了保证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权利,凡法律未明确规定的纳税义务,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无纳税义务。如印花税,直到2006年底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才出台《关于印花税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在此之前发生的网上签订电子合同等行为,不缴纳印花税。

(二)平等权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平等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应与传统纳税主体平等纳税;二是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之间平等纳税。

传统意义上的平等权即税法学中所说的税收公平原则,指具有相等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等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在电子商务中应特别强调纳税主体的平等权。电子商务是新型的交易模式,其交易的无形性与无纸化给税收征管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在税法的制定与税收征管实践时,不应因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征税客体难于确定和征收难度较大而对纳税主体给予歧视。电子商务纳税人享有与传统纳税人相同的权利,如享有申请减税及申请免税等权利,并与传统纳税人承担同样的税负负担。这是电子商务纳税主体平等享有纳税权利与履行相应义务的前提。同时,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还应与传统税法界定的纳税主体平等地享有生存权、参与权、监督权、救济权等。另外,对于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之间税收负担分配必须以纳税主体的负担能力为基准,负担能力相同,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同则税负不同。

(三)知情权与隐私保护权

税法中的知情权包含纳税主体享有主动全面了解、知晓所有税法相关规定的知情权和被告知与自身纳税义务有关的一切信息的告知权。在电子商务中,纳税主体有权以合法的技术手段或其他方式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网络世界是信息开放的世界,为此,保护其纳税主体的隐私权不受侵犯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子商务中,纳税主体在纳税相关信息中属于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范畴的部分,应该依法获得保护,纳税主体也有权要求税务机关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为其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予以合法保护,免受不法侵犯;同时,税务机关也有义务依法保护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纳税主体的相关信息。

(四)获得技术支持的权利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以高科技为支撑的互联网基础之上,技术性为其主要特征。纳税主体在进行纳税处理时,不可避免的涉及技术问题。所以,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有权要求税务部门保障自己相关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获得税务部门的技术支持与保障;税务机关也有义务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并对网络纳税主体提供相应的培训与技术支持,以达到方便纳税主体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减轻纳税人负担、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目的。

电子商务纳税主体权利保护的法律建议

由于电子商务是新兴行业,法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内外鲜有专门法规对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进行界定并对其合法权益加以保护。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纳税主体进行合理界定并对其权利进行保护已显得尤为紧迫。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相应的税收法律制度:

将“保护纳税人权利”的原则明确写入宪法。目前,我国宪法只规定了公民的纳税义务而未提及权利,这本身就违背了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也容易导致税务机关权力的滥用。所以,应将纳税人合法权益予以根本法的保护。

加快制定和完善税收基本法。应以税收基本法的形式明确保障电子商务纳税主体的合法权益,并将电子商务纳税主体依法纳税权、平等权等一系列基本权利予以细化。

电商物流特征篇4

[关键词]数字产品;电子商务;课税;税制改革

1电子商务课税研究的现状

目前,对数字产品电子商务进行课税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者(包括官方观点)都是主张不开征新税,而沿用现在的税制。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对如何适用现行税制,即征收哪种税,则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比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提供的数字产品(如计算机软件),究竟是有形货物、劳务服务,还是特许权转让?有形货物适用增值税,劳务服务、特许权转让则适用于营业税。编辑。

已有的观点及理由如下:

1.1认为是销售货物,应征增值税

此类研究者认为,通过网络直接发送或下载的数字产品(如电子书刊、音乐和影像等),在流转税属性上与其有形的形式,在功能用途上基本相同,在税收上应该与其有形的形式同样对待,视同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

1.2认为是网络服务或授权行为,应征营业税

认为在线交易中,卖方提供的并非是有形的货物,而是无形的数字产品,或者是转让、许可使用数据资料著作权的行为,应该像无形劳务或特许权转让一样对待,征收营业税。

1.3认为应该区别对待

持此种观点者认为,数字产品的性质介于有形货物和服务之间,应分类区别对待。其中像计算机软件、电子书籍等,尽管是通过网络传输,也应认定为有形货物销售。至于音乐、影像和动画之类的数字产品,依据消费者是否能通过网络合法下载并可永久性储存于储存装置内,可区分为购买有形商品或服务。近几年来,此类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研究结论与以上观点大同小异,分歧和争论一直持续着。

2现有研究的评价

现有的对电子商务课税问题的研究,始终没有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的思路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2.1研究视角的时代错位

现有研究中的分歧,主要源于对数字产品认识上的模糊,即并未认清数字产品的时代属性,数字产品是知识时代的产物,已经不属于工业时代。当研究者试图用工业时代的税制,去对知识时代的数字产品征税时,发生了时代错位。

2.2研究方法的形而上学

所谓形而上学,就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现有研究者没有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把数字产品只看成是工业时代产品在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看到其性质的改变,最终得出错误的结论。

2.3研究思路的舍本求末

现有的研究思路是对现行税制进行微调,以适应数字产品这一新生事物,着眼于怎样适用现行税制。结果陷入“数字产品属于哪种课税对象、征什么税”的细枝末节的问题中去,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又难以形成一致意见。而没有关注数字产品属性的根本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应不应该适用现行税制”的根本问题。

3数字产品的特征

数字产品是指用数字格式(即编码成一段二进制的字节)进行表示,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产品或服务,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期刊、各种网上音频视频产品、股票指数、电子邮件、定制服务和数据库等。数字产品作为信息产品,与工业产品有本质区别,具有显著的物理学和经济学特征。

3.1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

(1)非物质性。数字产品不同于工业经济中的物质产品,它也许只是一个方法、技术,或者是一个创意、理念,属于信息产品。其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如固态、液态等),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属于无形产品。

(2)可复制性。数字产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以低成本进行复制,即可以无限次地复制而不影响效用。而工业产品的复制,只能是再造一个“同样”的产品。

(3)可修改性。数字产品由载体的物理性质决定,其内容存在可变性。从数字产品的生产,一直到其消费的全过程中,它们随时可能被修改。在生产时、网络的传输途中、到达用户手中后以及生产商对它们进行升级,都可能造成数字产品的改变。

(4)非磨损性。数字产品一旦创制出来,就能永久存在,是名副其实的“耐用品”。不像传统的有形工业产品,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频率增加慢慢磨损,直至被消耗掉。

(5)传播的快捷性。该特征是虚拟的数字产品所特有的。人们通过网络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数字产品传送至世界任何地方,如发送电子邮件。而工业产品只能借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传送,但再快的交通工具也无法与数字产品传播速度相比拟。

3.2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

(1)生产方面。数字产品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制造过程和销售过程,研发后可以大量低成本复制,零库存,成本的虚化,收益的长期性,遵循边际收益递增规律,采用与工业品完全不同的定价方法。

(2)流通方面。数字产品的销售和货款的结算可以在线完成,贸易无形化,可以广泛地、快速地传送。传统的中间流通环节消失,生产消费直接接触,国际交流极为便捷,国际服务贸易持续增长。

(3)分配方面。数字产品在分配上采用更有效的技术,以一种产品或服务代替已过时的产品或服务,或通过其他方式改变获取数字产品的途径,都会导致数字产品分配与利用状况的改变。

(4)消费方面。数字产品属于经验产品、外部性商品。因其可复制性和共享性,又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在消费上有非排他性。

4基于数字产品的课税对策

在认清数字产品的物理和经济特征之后,就要纠正电子商务课税的传统研究视角、方法和思路,立足时代高度进行创新,抛开时代错位下的关于税种适用的无谓纷争,创建知识时代的电子商务新税制。

对电子商务课税实行的具体对策是:本着“简税制、宽税基、低税负、易征管”的思路,设置一个新税种,实行单一比例税率,以在线电子商务交易额为计税依据,以购买方为纳税人,以资金支付环节为纳税环节,以购买地为纳税地点。

在税收征管上,由现行控制信息流变为控制资金流。因为在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交易中,物流消失了,而资金流的控制节点少于信息流,实践可操作性更强。为此,要在买方通过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支付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付款环节,植入计算机程序,自动扣缴税款入库。这种自动扣缴模式,忽略对交易内容信息的监控,免除普通税务人员的人工干预,可极大地简化征管工作,且基本不损害交易者的隐私权。总之,通过在资金支付环节自动扣税,可以形成一个税制简单、征管效率高、征收成本低、完全自动化的新型电子商务课税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雪.数字产品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07(4).

[2]翟姗姗.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2).

电商物流特征篇5

关键词:物联网;电子标签;决策树;电商仓库

中图分类号:tn911?34;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7)05?0171?03

abstract:Sincethedetectionaccuracyofthecurrente?commercewarehousecapacityandflowislow,anewe?commercewarehousedetectionmethodbasedondecisiontree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wasdesignedunderthelargeinternetofthingsenvironment.theinternetofthingsframeworkmodelofthee?commercewarehousestoragesystemwasconstructedbasedontheRFiDtechnology.theultrahighfrequencyRFiDtechnologyisusedtotracethelogisticsflowofthee?commercewarehousesystemandextracttheinformationfeature.theprincipalcomponentofthewarehouselogisticsinformationcharacteristicsisanalyzedinC4.5decisiontreemodeltodetectandestimatethethroughputandcapacityofthee?commercewarehouseaccurately.theperformanceofthemethodwastestedwithexperiments.theexperimentalresultsshowthatthemethodhashighreal?timedetectionaccuracyofthewarehousethroughputpredictionandmaterialstransceivingdata,andcanimprovethematerialstransceivingefficiencyofthee?commercewarehouse.

Keywords:internetofthings;electronictag;decisiontree;e?commercewarehouse

0引言

电商仓库是电子商务整个网络系统进行物资收发和物资存储的终端,电商仓库中库存量的准确检测和预测是保障物资收发安全,提高电商物资收发效率的关键。研究电商仓库的准确检测方法,对促进电子商务和电子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物联网技术的进步更为有力地推进了优化电商仓库检测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过电子标签识别技术、物联网的网络层、感知层和应用层进行电商仓库物资的信息标识和识别,采用无线射频感知与检测技术进行信息读取和信息处理,提高仓库的物资管理效率[1]。

以信息采集和数据加工的大型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对电商仓库进行物资检测和信息处理。采用无线射频(RFiD)识别技术实现对电商仓库物资的在线追踪和信息采集,RFiD识别过程中受到不确定进出库信息数据的干扰,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数据冗余,导致对电商仓库的准确检测性能不好,对物流输出的信息估计精度不高[2?3]。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大型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电商仓库检测方法优化设计,基于电子标签技术构建电商仓库存储系统的物联网构架模型,采用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进行电商仓库系统的物流流量追踪和信息特征提取,然后对提取的仓库物流信息特征在C4.5决策树模型下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对电商仓库吞吐量和容量的准确检测和预估,最后采用仿真实验分析方法进行了性能测试和验证,表明了本文方法在提高电商仓库检测性能方面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

1系统架和信息提取

1.1电商仓库检测的物联网系统架构

基于大型物联网技术构建电商仓库的物流数据信息传输模型,以产品生产企业作为电商仓库检测的触发主体,追溯电商销售产品的生产过程,从生产开始到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整个路程都需要通过仓库进行物资的存储和收发。因此,电商仓库的检测系统总体架构上可以分为对电商仓库的物资存储信息数据采集前端和数据管理终端,出货量是电商仓库运行效率和电商利润最大的关联性因子。考虑物流成本(区位因素)以及租用仓库的成本,进行仓库使用效率的最大化调度[4]。在电商仓库的物流供应链体系中,电商仓库的物资收发基地相当于“服务端”,电商的商家相当于“用户”,电商仓库的物流资源构成了整个电商仓库检测系统的主体[5],在满足物流服务需求和客户出库需求的情况下,对电商仓库的吞吐量准确检测和预测,实现资源能力管理和资源定位。电商仓库检测的物联网系统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

1.2电商仓库的存储信息提取

在电商仓库的检测中,需要对仓库的存储物资资源信息进行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UHFRFiD),采用决策树构造方法挖掘和调度电商仓库中心的数据。令公共仓储区的信息吞吐量为[a=a1,a2,…,an,]为零散的、随机的训练集,[B=b1,b2,…,bm]为决策树的类别集,在仓库资源管理中心,[ai]属性值表示参考的实际吞吐量[c1,c2,…,ck]。利用仓库资源的信息增益Gain评估物流速度的最优分裂度和互信息量。在决策树模型下,随着电商产品销售,电商仓库的负载容量得到合理调度。构造电商仓库的负载容量信息调度输出增益表达式为:

式中:[pi]指采集的原始RFiD数据属于电商仓库物资类别[bi]类元素所占的比重;[Bj]表示在RFiD数据训练集中含有物资类别为[ax]属性中[cv]值的元素集合。

为使得电商仓库存储和利用效率最大化,需要使物流效益以及物资收发的速度达到最佳匹配[6],采用物流供应链控制目标函数,调度控制电商仓库的存储信息。令目标函数取最大值:

在物流负载压力恒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电商仓库的物资检测性能,需要在产品销售和仓库进出库吞吐量之间达到均衡,得到仓库的容量匹配函数为:

根据容量匹配函数,构建基于物流供应链的电商仓库信息存储训练集,将存储的物资资源容量划分为若干个子集,提取所需信息知识。在资源信息读取和挖掘过程中,阅读器将一个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发送到电商仓库中的电子标签,各个标签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编码物资信息,提取电商仓库的存储信息。

2仓库检测关键技术设计

在C4.5决策树模型下,分析提取仓库物流信息特征主成分,实现对电商仓库吞吐量和容量的准确检测和预估。引入C4.5决策树模型,电商仓库存储容量的目标测试数据标签识别概率为[p(1)=[1-L-1]m-1,]而主特征深度为[k]时,对标签的识别概率为:

预测电商仓库进出库流量的过程中,采用平均时隙线性叠加仓库出入库流量,用四元组[ei,ej,d,t]表示仓库出入库的决策树模型,其中[ei],[ej]是需要建立的边向量Source节点(即节点[i]和[j]),[d]为输入仓库的物流流量序列的交互数据,[t]为仓库物资出入库的交互所需时间。采用博弈模型均衡调度出入库的流量[7?8],得到电商仓库的出入库流量特征序列主成分分布概率密度为[D],[D=Si,jt,ti,jt,Ui,jt],其中[Si,jt]表示物流负载压力下物流产品占用仓库的空间系数;[ti,jt]表示占用仓库的时间系数;[Ui,jt]表示物资存储于仓库中的空间与时间关联性函数;在选定物流配送中心的情况下,电商仓库能有效实现物资收l,其置信度因子为:

3仿真测试

测试电商仓库的物资容量检测准确性、出入库检测准确性和电商仓库的物资收发时间,并分析各项性能。各个仓库的存储容量、单位管理成本以及机械化作业指数参量见表1。

根据图2和图3得知,采用本文方法进行电商仓库的存储容量与性能检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接近,计算得知均方根误差较小,而传统方法与实际值差异性较大,说明本文方法对仓库吞吐量的预测准确度更高。

4结语

为提高仓库的物资管理效率,本文在大型物联网技术基础上优化设计电商仓库检测方法。首先基于电子标签技术构建电商仓库存储系统的物联网架构模型,采用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进行电商仓库系统的物流流量追踪和信息特征提取,然后在C4.5决策树模型下分析提取仓库物流信息特征主成分,实现对电商仓库吞吐量和容量的准确检测。研究得出,采用本文方法对仓库的吞吐量预测和物资收发实时检测的精度较高,提高了电商仓库的物资收发效率,在电商仓库的物资收发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敏,倪少权,邱小平,等.物联网环境下基于上下文的Hadoop大数据处理系统模型[J].计算机应用,2015,35(5):1267?1272.

[2]贾安超,周刚.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的供应商选择研究[J].物流技术,2012,31(12):229?232.

[3]杨俭.云计算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2,31(11):415?416.

[4]邓海生,李军.RFiD数据流过滤算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22(6):26?29.

[5]何倩,胡启伟,王勇,等.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反饱和分组云负载均衡[J].计算机应用,2016,36(6):1520?1525.

[6]潘旭伟,李泽彪,祝锡永,等.自适应个性化信息服务:基于情境感知和本体的方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6):41?48.

[7]唐燕,李健,张吉辉.面向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云制造服务平台设计[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18(7):1554?1562.

[8]游达明,朱桂菊.低碳供应链生态研发、合作促销与定价的微分博弈分析[J].控制与决策,2016,31(6):1047?1056.

电商物流特征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体系重构建

一、电子商务使我国的税收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一)电子商务的特性决定了对税收影响

与传统行业相比,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全球性、隐蔽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对于我们税务部门带来了挑战。现在的问题不是讨论要不要征税的问题,而是如果要征税,能不能实现征税。从之前的一些案例来看,都是有前文而没有后文或是抓几个典型而已,如网店实名制。这正是由于电子商务的独特的特性所造成的。现阶段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可以搬到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每天都有新的创意冒出来,新的商业模式产生。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有可能使税务的法律法规无法跟上,这些都将影响征税的过程。

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可以在任何时间交易,不限交易地点,不需见面而完成交易过程。对于有形商品来说,只有物流需经过实体经济,其他过程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快速完成。而对于无形商品来说,如有偿数字音乐服务、软件服务等,所有过程如选购、下订单、付款、交货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快速完成。电子商务具有虚拟的场所,如淘宝网、易趣网等并没有实体经营店。交易的主体具有虚拟性,在网上只以服务器、网站、网上账号出现,网络对所有交易主体都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交易主体。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互联网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不同的国家通过互联网迅速完成商务活动。特别对于无形产品,无需通过海关而畅通无阻地完成交易活动。由于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便捷性,因而极具隐蔽性。如商家无需实体店,可以在家里办公或其他任何地点或由厂家直接发货。

(二)电子商务造成了税收的一系列问题出现

在传统贸易方式下,交易双方是谁、纳税人是谁都很清楚,交易者必须具备资金、场地、人员、章程等条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后,才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传统的税收征管和稽核、是建立在有形的凭证、账册和各类报表基础上,通过对其有效性、真实性、逻辑性和合法性的审核,达到管理和稽查的目的。而电子商务的特性造成了税收的一系列问题出现:

1.对税负公平原则的影响。由于电子商务具有优越的特性,使得传统企业无法与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如电子商务企业的客户具有无穷增大效应,而传统的企业却没有,如一个淘宝商城相当于几十家超市,随着上网人数增加及网上购物人群不断增大,它的消费客户还在不断增加,而传统的超市却没有这个效应。如果再加上电子商务免税的话,那将更突出电子商务企业的优越性,将对传统企业产生更大冲击。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利用网络交易的虚拟性避免纳税义务,由此造成了与传统贸易之间的税负不公现象,使传统的税基面临减少趋势。由于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再加上各国电子商务的政策不同,还将造成国际间税负不公平产生。而要解决国际税负问题则需全球各国密切合作。

2.税收稽查难度增大。由于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使得纳税主体不清晰,纳税地点难以确定,税收管辖权难以界定以及常设机构出现虚拟化,这些造成税收的征管及稽查难度加大。因此按传统的税收方法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3.对税收效率原则的影响。对现行税收征管体制而言,电子商务的出现提高了税务机关的税款征收成本,降低了税务机关税收征管工作的效率。电子商务的虚拟化、全球化,电子商务中居民身份的模糊难辨,账册凭证的无纸化,计算机密码技术的发展等增加了税务机关收集资料的难度,提高了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从而造成税收效率的下降。因此建立什么样的税收体系必须要考虑税收的效率问题。否则即使开征电子商务税收也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4.国际双重征税问题和国际避税问题。由于国际纳税征管权不易确定以及各国制定的电子商务政策不同,将出现两种现象:要么双重征税,要么避税。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税收管辖权原则并不统一,有的实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有的实行居民税收管辖权,也有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合并实行的。尤其是对电子商务而言,其虚拟性使得居民身份和收入来源地的确定都变得困难,直接导致了国际税收冲突的加剧。

二、电子商务下税收体系重构建之比较分析

根据电子商务的特征,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征税方案,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案为主,即比特税方案、托宾税方案和现行税制拓展。不同的方案有不同的优缺点,以下通过比较分析能更好的区分三种方案的优劣。

(一)电子商务下的征税方案之一:比特税方案

比特税是通过对网络中数据信息的传递量进行征税。比特是信息流量的单位,在电子商务中,一般来说电子商务的业务越大,信息流量也越大。经营的时间越久,信息流量也越大。比特税类似于印发税,如股票的交易资金流量越大,缴交的印发税也越多。

比特税的纳税人范围很广,它涵盖所有通过网络交易或者获取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课税对象很明显,就是单位和个人上网所产生的流量,比特信息流量越大,所缴纳的税越多。比特税的税率制定要考虑传统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之间公平,同时要考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公平中找到平衡点。纳税的形式可以由网络接入商代缴,或建立上网实名制,给予每个单位和个人固定账户,由银行自动扣缴。

比特税方案支持者有以下几点理由:一是该方案简便易行,操作简单,体现了税收效率原则。如果按传统缴税来做,按纳税地点来缴纳,由于电子商务的虚拟性而不易确定纳税地点,征税必将是低效率。而比特税由网络接入商代缴或由银行自动扣缴,无需考虑纳税地点,正好适应电子商务的特性。就像股票印发税,不论你在哪儿上网炒股都可以简单快捷地缴纳印发税。二是体现了公平性原则。电子商务应该与传统行业一样纳税才能体现税负公平原则。三是比特税可减少网上的所谓“信息污染”,可鼓励人们在工作中更有效地使用互联网和保护知识产权。

比特税方案反对者有以下几点理由:一是比特税使用“比特”,即信息流增量来作为纳税对象,无法与商务交易的量成比例。如一桩几千万美元的交易可能快速就完成,使用的信息流最多只有几千比特。而一部在线有偿电影使用的信息流为几百兆比特,但只有几元钱的交易额。如果按比特税方案纳税,几千万美元的交易只要缴纳很少比特税,而看一部在线电影要缴纳比特税是前者1000多倍。这将难以体现税收公平原则。二是如何区分人为发送信息流和计算机自动发送信息流。计算机很容易自动发送信息流,而且这个增量是巨大的。如果同时对这两种信息流征税将难以操作,无法实行。

(二)电子商务下的征税方案之二:托宾税方案

托宾税是指对现货外汇交易课征全球统一的交易税。这一税种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在1972年的普林斯顿大学演讲中首次提出的,他建议“往飞速运转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一车轮中掷些沙子”。而电子商务的托宾税方案是指对电子商务中的全部货币支付流量课税。只要在电子商务下进行商务活动都会伴随资金流动。商务活动中交易额越大则资金流也越大,所征收的托宾税也越大。

托宾税方案支持者有以下几点理由:一是托宾税更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正如前面所述,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较小时可能伴随巨大资金交易额。商务活动中资金交易额越大则应交更多的税才能更好体现税收的公平。所有把资金流作为课税对象比把信息流作为课税对象要合理。二是托宾税体现了税收效率原则。只要通过监控电子银行和物流公司,由银行代为征缴,就像通过银行征缴利息税一样简单高效。三是抑制国际投机、稳定汇率。实施托宾税可以使一国政府在中短期内依据国内经济状况和目标推行更为灵活的利率政策而无需担忧它会受到短期资金流动的冲击。

托宾税方案反对者有以下几点理由:一是可能阻碍先进的电子支付的发展,而使落后的货到付款方式盛行。对于有形商品一定绕不开实体物流这一环节,如果对物流公司税务监管不到位,就有可能通过货到付款方式逃税。二是如何界定商务活动的资金流和非商务活动的资金流。对于非商务活动的资金流如网上转账则不应该缴纳托宾税。三是担心侵犯商家的隐私。托宾税方案需要更多的商家的信息,如商家的信息流、商家的银行账户信息等,才能做到有效征税,商家将会对此担忧。

(三)电子商务下的征税方案之三:现行税制拓展方案

现行税制拓展方案是将互联网看成一种营销工具,与传统的营销工具一样不影响企业的纳税行为,企业该纳什么税还是纳什么税。即通过电子商务方式的经营与通过传统方式的经营一样纳税。对于完全电子商务公司即销售无形产品的公司则通过设立虚拟常设机构。虚拟常设机构实际上是拓展了“常设机构”概念的外延,即要将服务器、网址等纳入“常设机构”概念之中,收入来源国政府可据此行使地域管辖权,对与该“常设机构”相关联的,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征税。

现行税制拓展方案的优点:一是对现在的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很小。与前二者增加新的税种来比,显然现行税制拓展方案更少地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二是保持电子商务与传统行业的平衡。与完全免税的观点来比,则不会造成对传统行业巨大冲击。如果电子商务免税,则有更多的传统行业转移到电子商务上来,传统的税基将会受到巨大影响。三是对税务部门更容易实施。

现行税制拓展方案的不足在于:一是不能很好适应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二是不能很好体现税收的效率和公平原则。与前二种方案比,该方案的效率明显偏低。由于电子商务具有虚拟性、全球性等特性,很容易逃税避税,特别是经营无形商品服务的电子商务企业,税收的稽查难度更大。这样造成电子商务企业中有的纳税,有的没有纳税的不公平现象。

三、我国电子商务税收体系重构建的建议

在目前情况下,对电子商务免税的政策主张将占主导地位,如何对电子商务征税问题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就现阶段来说,现行税制拓展方案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只有当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现行税制已完全不再适用时,重建新的税收体系才可被提上议事日程。对于比特税和托宾税方案来说,托宾税方案则是更好的选择。我国电子商务税收体系重构建过程中还要考虑以下问题:

一是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由于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一国实行电子商务税收,而他国免税,则必定造成本国的电子商务企业转移到他国去,对本国的电子商务发展造成严重打击。

二是电子商务税收需整体规划。由于电子商务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转移性,如果是实行部分试点则很难成功。如先对BtoB模式试点纳税,则电子商务企业很快就会转移到BtoC模式、CtoC等模式上。

三是要提高电子商务税收的科技含量。由于电子商务还在发展,只有税收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才能跟得上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周仕雅.如何征电子商务的税?[J].电子商务.2002(08).

电商物流特征篇7

关键词:电网企业;物资主数据标准化管理;运维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172-02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等电网企业不断推进物资信息化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物资集约化程度,建立统一的物资主数据体系成为电网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加强物资主数据建设、统一物资主数据管理体系、深化物资主数据应用,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建立以物料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仓库主数据为基础的物资主数据体系,并通过统一的主数据管理平台统一对物料主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

一、物资主数据发展历程及现状

2009年以前,部分信息化推广程度较高的网省电力公司,在所属建设、运营范围内建立、推广物资主数据体系,并在整合企业物资资源、提高供应链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国家电网公司统一推广物资主数据体系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为推进物力集约化体系建设,建立了物资分类与编码标准统一的主数据资源库。主数据管理系统(mDm)正式上线,基于一体化平台实现与各业务应用集成,实现主数据的查询、申请、审核、分发/下载等功能,支持编码标准和主数据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应用。之后,根据公司建设、运营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补充、修订物资分类及各类主数据。目前,系统大、中类物资分类新增需求极少,已经基本涵盖所有常见通用物资。物资主数据新增趋势如图1所示:

二、物资主数据标准化管理体系

物资主数据管理体系包括物料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仓库主数据三部分,分别对电子商务系统、eRp系统及其他物资管理系统中的物料、供应商、仓库信息予以规范化、标准化,具体内容如下:

1.物料主数据

物料主数据主要包括物料分类编码、物料编码两部分。

(1)物资分类编码。物资分类编码体系是企业物资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是eRp等信息信息系统之间联系的桥梁。物资分类和物资分类编码规则是该体系构成的两大要素:

1)物资分类。物资分类是根据物料特征对物资进行区分归类,对物资进行分类时实施物资编码的基础。国家电网公司物资分类体系包括大类、中类、小类三个级别,以电网物资为例,分为20个大类,包括一次设备、二次设备、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装置性材料等;每一大类下又分为不同的中类,以一次设备为例:在一次设备大类下共分29个中类,如交流变压器、交流电流互感器、交流电压互感器等;每一中类下又分为不同的小类,以交流变压器为例:在交流变压器中类下分为12各小类,如10kV变压器、35kV变压器、110kV变压器等。

在小类下,进一步区分物料,分别定义特征项和对应的特征值。特征项是指用来定义一条物料的多项主要属性参数,其中每一项参数都被称为一个特征项。特征值是指每个特征项下包含的不同数值,其中每个数值被称为一个特征值。特征值和特征项按照不限定供应商、方便需求填报、满足统计要求、满足物料描述的准确性要求、综合实用性要求的原则编制。

2)物资分类编码规则。物资分类编码规则采用3层7位数字代码,代码结构如图2所示:

(2)物料编码。物料编码的应用,便于信息系统进行识别和检索,便于对物料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便于对物料进行分类与统计,便于计划、采购、合同、监造、履约、库存等各环节实施管理,便于物料信息的交换与共享。物料主数据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关键主数据。

1)物料编码的方式和原则。物料编码是以简短的文字、符号或数字、号码来代表物料、品名、规格或类别及其他有关事项的一种管理工具。物料编码的编码方式分为赋义编码和顺序编码,编制原则遵循简单性、层级性、完整性、单一性、一贯性、伸缩性。

2)物料编码的应用。为实现物料编码的规范性应用,物料编码具有标准、非标、使用、冻结等多种标识功能。基于物资采购标准,在系统中建立了采购标识自动判定规则,以自动判断并生成物料编码的标识、物料编码与采购标准的对应关系。设计单位在编制技术规范时,系统可显示物料的标识并自动引用对应的采购标准模板。

2.供应商主数据

供应商主数据是以简短的文字、符号或数字来代表供应商及其相关事项的一种管理方式,是供应商在企业eRp系统中的标识,是进行数据交互和分析的基础。供应商主数据采用的是10位数字的流水码,含有38个字段,包括供应商名称、工商登记号、税号、全国组织机构代码、邮政编码、通信地址等信息。

供应商主数据在主数据管理平台中进行统一管理,参与采购业务的供应商均需在主数据管理平台进行申请,运维人员核对通过后,通过接口发送给业务系统使用。

3.仓库主数据

仓库主数据是以简短的符号和数字来代表仓库所在的单位、地理位置及其他有关事项的一种管理工具,是实体库在eRp系统中的标识,是进行货物收发货、转储、盘点等业务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库存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基础。根据管理需要,仓库主数据包括实体库主数据和虚拟库主数据。实体库必须在主数据管理平台中进行注册,包括仓库名称、地址、面积及库存编码等信息。试题仓库的注册范围包括区域库、周转库。[1]

三、物资主数据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物资主数据管理平台(SG-mDm)是国家电网公司为进行主数据统一管理而建设的一套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物资主数据体系为依据,对各类物资主数据统一编码,同步至eRp业务系统,从而达到对物资主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物资主数据是物资管理中所应用的eRp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和辅助决策系统的基础,通过物料、供应商和仓库主数据的维护,实现了数据交互和共享,保证了物资主数据在整个业务系统内的实时同步。

1.物料主数据功能模块

主要功能包括物料主数据的查询、申请、审批、分发、冻结,具体功能如下:通过物资主数据管理平台,可以采用多种查询方式进行物料主数据的查找;对没有对应特征值的小类进行特征值和物料编码的申请;查询物料编码和特征值的分况;管理员对物料主数据进行冻结;可以实现主数据同步下发至总部eRp、省公司eRp及电子商务平台。

2.供应商主数据功能模块

包括供应商主数据的查询、申请、审批、分发、冻结,具体功能如下:通过物资主数据管理平台,可以采用多种查询方式进行供应商主数据的查找、申请;管理员可以对省公司的供应商主数据申请进行审批;查询物料编码和特征值的分况;省公司可以提出供应商主数据的冻结申请;管理员可以对供应商主数据的冻结申请做审批;管理员可以单独进行供应商主数据的冻结。

3.仓库主数据功能模块

包括仓库主数据的查询、申请、修改、审批、分发、冻结,具体功能如下:通过物资主数据管理平台,可以进行所有仓库的查找;省公司可以申请、冻结或修改仓库主数据;管理员可以对申请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系统自动进行分发;省公司可以查询仓库主数据的分况。[1]

四、物资主数据运维管理机制

为适应物力集约化管理要求,创新物料主数据管理理念,提升物资标准化应用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对物料主数据新增、修订申报、审批实行“省公司分批次内外时段申报数据,国网物资部集中审批、统一修订下发”的模式。其中:“批次内申报”是指各单位在规定批次、时段内完成物料主数据新增或修订申报;“批次外申报”是指各单位未在规定批次、时段内提出物料主数据新增或修订申报;“集中审批、统一修订下发”是指,总部在规定时间内,集中审批和下发各单位提交的新增物料主数据,结合集中招标批次的审查会,统一评审、集中修订下发。

1.职责分工

按照总部、国网物资公司、省公司及各单位的职责定位,物资主数据运维的业务受理范围划分如表1所示:

表1物资主数据运维业务受理范围划分表

序号业务受理单位(岗位)业务内容

1各单位物资标准化专(兼)职管理员物资分类与物料主数据提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业务操作、数据查询等)

2国网物资公司主数据新增、修订及其他业务问题由国网物资公司在工作日受理、咨询专家并形成修订意见

3国网信通公司系统功能故障及系统操作指导

4国网物资公司、国网信通公司系统操作账号由各单位提出申请,报国网物资公司审批,交国网信通公司具体办理

2.物资分类新增机制

各单位收集新增分类需求,组织专家开展预审,确定所属大类、中类、小类,计量单位及特征项、特征值,填写物资分类申请模板,提报至国网物资公司。经咨询专业专家意见、国网总部批准后,在主数据管理系统中完成新增。审批不合格的注明原因退回至需求单位。

3.特征值和物料主数据新增机制

各单位收集新增需求,组织专家开展预审,进入主数据管理系统,提交新增申请。经咨询专业专家意见、国网物资公司审批后,在主数据管理系统中完成新增。审批不合格的注明原因退回至需求单位。

五、结论

物资主数据标准化是企业全面、深入推广eRp系统、物资信息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基础。物资主数据标准化体系通过规范、统一物资主数据,打破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壁垒,将各个信息孤岛予以连接,实现了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同时,将企业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业务、信息予以贯通,实现了物流、业务流、信息流的整合。物资主数据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推广为电网企业提升供应链运作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精益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电商物流特征篇8

摘要:“疆域有界,商贸无边”,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火热,经营种类也逐渐扩展到农产品领域。然而,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不仅危害国内人民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品牌及国际信誉。本文通过建立aHp模型对影响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寻找出导致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以便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促使我国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时代下农产品跨境电商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关键词:跨境农产品电商;质量安全;因素分析

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农产品的品种和加工工艺上得到应用,丰富人类生活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危害。由于农产品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及身体健康,若违规生产的农产品出口到国外,由此而引发的国际贸易纠纷更不容忽视,只有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才能保障出口的数量。在传统外贸发展趋缓,贸易环境逐渐恶化时,若想维持海外市场份额,必须重视出口农产品质量,促进跨境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由此可见,分析跨境电商渠道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针对的监管措施存在重要意义。

一、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问题

我国跨境农产品电商的质量安全问题集中在:(1)农产品法律及标准与国际脱轨,我国农产品网络销售尤其是跨境销售的法律法规极不健全,网上食品的销售还存在许多监管盲区,农产品卫生标准国际化水平低;(2)相关监督不到位,岗责不明晰,没有定职定岗,造成每个监管人员技术不专,监测效率低下,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现象严重;(3)出入境流程冗杂,跨境出口流程受阻,耽误了食品的保鲜期,未能及时通关报检,使得原本易腐变质的生鲜等农产品加重了运输贮藏成本,折损率大幅上升;(4)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薄弱,基本依靠传统常温运输,冷链物流技术落后,缺乏专业型人才,第三方外包业务发展缓慢;(5)各类农产品相关非关税贸易壁垒等。

二、模型建立与因素分析

1.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概述

跨境电子商务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仅包括传统贸易生产加工中的各种违规添加及产品过期变质等情况,还包括如网站商家资质审核、冷链物流、报关报检、网络支付等方面问题。在本文的分析中,采用德尔菲法,汇集上海市主要跨境农产品电商企业、物流公司及高校电子商务领域教授学者组成的专家组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的结果进行求和平均,得出跨境电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素分类如图3-1,从上至下依次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2.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图

3.层次单排序

依据专家对准则层和指标层各个问卷打分情况,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分别为: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下一级准则层构成的判断矩阵j1,货源组织、仓储物流、报关报检、销售服务与各自对应的下一级指标层构成的判断矩阵j11、j12、j13、j14,如下所示:

接着,进行层次单排序。所谓层次单排序是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关因素的重要性权值。层次单排序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问题,即对判断矩阵a,计算满足aω=λmaxω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式中λmax为a的最大特征根,ω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ω的分量ωi是相应因素单排序的权值。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正规化特征向量:

为了检验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定义Ci=(λmax-n)/(n-1),从Ci表达式中可以看出,当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时,Ci=0。λmax-n愈大,Ci愈大,矩阵的一致性愈差。为了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参见表4-1

Ci与Ri的比较通过CR=Ci/Ri来计算,以上判断矩阵j1、j11、j12、j13、j14的判断过程为:

4.层次总排序

进行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是根据同一层次中全部层次单排序的结果,以此计算出对于上一层次而言,本层次所有因素重要性的权值。层次总排序需要从上到下逐层顺序进行,若总体层次只有两层,那么层次单排序便是对于最高层的总排序。

后,进行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为评价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如何,需要计算与单排序类似的检验量。Ci为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指标,Ri为层次总排序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R为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例。它们的表达式分别为:

5.结论分析

由模型分析结论可知,影响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前六位依次为冷运占比(0.3559)、通关流程(0.1494)、物流商选择(0.1103)、仓管软件(0.0743)、法律标准更新率(0.0532)和质量认证(0.0518)。对照第二节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冷链物流发展落后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内冷运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冷运占比低、可供选择的第三方物流商少;其次,进出口流程冗杂的问题主要源于通关流程指标,需要建立适用于跨境电商的专用通关流程;再次,企业应选择合理高效的仓储管理软件,不仅实现了库存车辆的合理调配,而且便于流程管理与信息追溯;然后,法律标准的更新周期长,更新占比低直接造成了我国法律标准滞后,由此引发的技术性及绿色贸易壁垒频现;最后,相关产品质量认证不健全,部分监督人员徇私舞弊导致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

三、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

1.加强冷链建设

(1)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的发展。应该统一冷链物流企业的政策标准。针对目前市场准入条件匮乏,各类小型企业也分食冷链运输的巨额利润,国家急需规范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类无资质、低成本企业“断链运输”“常温裸运”冷鲜肉制品现象。此外,对于冷链运输中的各类技术标准还需完善,如制冷保温技术标准、包装标识、保鲜技术、工业设施的技术安装标准等。

(2)提高冷链物流配套技术。在信息技术环节,如卫星导航、无线射频技术、温湿度红外遥感技术等,保证储存温度的调控和各种功能运输车辆的调配能够得到实时定点监控;在产地加工环节,如真空预冷技术、冰温预冷技术等,用以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鲜期;在运输环节,冷藏运输车辆的改进,采用清洁能源运输、冷藏冷冻隔温技术等的运用;在储藏环节,有自动冷库、气调冷库、多温冷库等技术,以便有效的延长保鲜时间。我国的冷链物流企业对上述技术使用较少,整体发展与国外大型冷链公司存在很大差距。

(3)大力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有了政策和技术的支持,冷链物流想要达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还需大力的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冷链物流想要做到从源头到家门口的全程冷链,需要在前端、中断、末端配置完整的服务,这对任何一家跨境农产品电商公司都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能够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处理,做到各取所长,才能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

(4)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冷链物流不同于常温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的投入才有可能稳健的开展,能够拥有健康雄厚的资金链支撑也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此外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也不可忽视。

2.供应链及通关流程优化

在销售模式上,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农超合作、电商与企业合作,采用直采直销线上线下等多种创新模式;在产品推广上,根据目标客户群体挖掘产品特色卖点,在推广手段上可选择更贴近消费者的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等社交软件;在仓储管理系统上,选则公司适用的仓储物流管理软件,辅助企业在中转仓库、物流调配方面做出最佳的决策。可见,供应链的优化不单单是指压缩中间商,它体现在整个经济周期活动的方方面面。

积极摸索适应跨境农产品电商的新型通关模式,利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带加快区域间各个关口的联合通关协作,推广保税物流港区的建设;改良通关作业服务系统,利用信息化优化通关流程,做到无纸化通关;加强员工的业务水平培训,保证轮班在岗,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提高了通关效率;对跨境电子商务类产品实行“清单核放,汇总申报”制度。

3.加强标准化建设

第一,积极学习采用国际标准;第二,加快制定颁布新的标准,针对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的标龄过长,内容与国际标准存在冲突,标准分布不均等问题,相关部门加紧修订过期标准,加入更多当下适用的跨境电商的农产品标准化条例;第三,对国际标准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利用,要经过多方分析和验证,引用或修改转化为适应我国的农产品标准;第四,加强不同领域不同技术部门的交流与合作。

4.立法与征信

政府不仅要加快跨境电商农产品法律政策的修订,同时也要积极布局国家、行业、个人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征信系统的建立是相辅相成的,电子商务在商家筛选、洽谈、支付、货运、售后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用的维系。一方面,销售的达成,不单单是售卖商品,更大程度上是店家或是企业信誉的营销,一个真实完备的信用数据库对消费者和商家都会产生很大帮助;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实践和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大量涌现,可以加速征信系统的完善。

5.消费者维权

首先,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网站交易,并查看网站信誉度和许可证件;其次,购买完商品,保留好相关历史订单信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第一时间向平台投诉;再次,除了外包装上可以检测之外,必要时消费者还可借用测试卡等方法,避免误食过期变质食品带来的安全隐患;最后,积极参加消费者协会或各类行业组织的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

参考文献

[1]闫丽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291.

[2]孙宝民.基于国内粮食安全的中国粮食进出口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3]韩俊.中国食品安全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3-76.

[4]任博华,董行.中国电商企业自建物流问题研究——以京东商城为例[J].物流科技,2013,(1):104-108.

[5]邓学,李家铭,曾浩健,等.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7):93-99.

[6]王连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25.

[7]李超.基于一种改进层次分析法的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2.

[8]YanGY.thestrategiesofdevelopinge-com?mercesalesofagriculturalproductsinChina[J].anhui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2010,16(17):194-195.

[9]RudolfR.Sinkovics.Culturaladaptationincrossbordere-commerce:astudyofGermancompany[J].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Research,2007,8(4):35-37.

[10]HuoHong.analysisofSupplyChainmodelofagriculturalproductsandQualitySafety--aCaseStudyofHeilongjiangprovince[J].asianagriculturalResearch,2011,3(10):50-53,57.

[11]YanGJY,XieSX,SHenZ.Studyontheconstructionoflogisticssystemof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inChina[J].price:theory&practice,2010(9):68-69.

电商物流特征篇9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简称ec,也称作electronicbusiness,简称eb)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以互联网中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消费者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主要模式有企业与企业(btob)、企业与消费者(btoc)之间的贸易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各国提供了新税源,且减少了流通环节并降低了流通成本,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贸易中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者的物流过程,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得到了提升,从而给各国财政税收提供了更多的税源。近年来各国政府大力推动网络建设,也使得网络信用及安全程度得到提高,网上销售稳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我国电子商务同样发展迅速,平均年增长率约为40%。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来,呈现出井喷式的高速增长态势。2009年上半年国内电子商务服务类企业营业收入累计达75.3亿元人民币,中国网购用户已经突破1亿人。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使现行税收受到影响,并对现有税收法律制度提出严峻挑战。包括对税法基本原则、税收实体法具体制度及构成要素的影响冲击。因此,完善电子商务税收环境,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法的冲击

(一)纳税申报制度弱化,税款大量流失,涉税概念模糊,税收管辖权难确认。电子商务与传统交易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无纸化交易,当事人各方借助电子方式进行联络,把交易转化为“数字化咨讯”在互联网中传递。因无帐本、发票等书面凭证,传统纳税申报制度已无法适应;税务机关也很难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取得原始记录核对交易额和确定应纳税额,税收征管监控失去了最直接的实物对象,因而导致所得税、关税、增值税等税收的大量流失,且无法以传统的纸质凭证为证据追究不法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我国税法采用了居民管辖权和来源地管辖权并重的征税原则,传统税法通常都是通过“常设机构”或“经营场所”、“居民”,“居住地”等客观意义上的概念将纳税义务与纳税行为联系起来的,然而电子商务的虚拟化、隐蔽化和数字化致使这些概念难以被界定和适用。相关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由于和电子商务的性质没有相适应,因而在税收征管方面可能会导致涉外税收将大量流失或对交易场所难以确认,无从得知经济所得的来源地的难题。

(二)纳税主体确认难,课税对象有争议。在电子商务中,整个交易都是在网上进行的,任一企业或个人只要交付一定的使用费,便可在网上信息、参与网上交易,且只以服务器、网站、网上账户出现,而非实名的支付方式,又非有形合同文本,且运用了加密技术,使得交易过程与结果很难留下痕迹,纳税主体的地理位置难以判断,居民身份也难以确定,从而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另外,许多产品与劳务以数字化形式并通过电子传递来实现,改变了产品的固有存在形式,模糊了人们原来接受的产品概念,难以划分有形产品、无形劳务与特许权之间的界限,使得在确认一项数字化交易性质时,因理解角度不同而产生争议。

(三)法律漏洞与冲突并存,国际避税和重复征税现象普遍。因电子商务无明显的国界,公司可随时在网上设立或撤销分支机构,转移经营地,利用避税港的优惠政策逃税;而为了防治国际避税、保证国家税收利益,我国实行了管辖权的交叉运用,却导致了国际重复征税。

二、电子商务课税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一)新税征收问题,关税免征问题。

目前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是不对电子商务征收新税,我国总的原则是当电子商务活动没有产生新的征税客体时,交易方式或产品形式尽管发生改变,只要在已有的税制的调整范围以内,都不应产生新的税收。因电子商务目前走的是国际化的道路,逐步降低直至消除关税壁垒又是wto的主要原则之一,因此从长远来看,免征关税在我国也难以避免。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免除关税后如何征税尤其是跨国交易的征税,以避免国家利益受损。

(二)数字产品课税问题,税收的优惠问题。

数字产品的税收主要是所得税和营业税,其不仅具有一般电子商务所具有的特征,还具有物流的虚拟性特征,因此税务机关如何采取有效方式介入电子商务物流领域进行监管、追查交易产品的种类、掌握交易金额,显得特别困难。世界各国至今也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故我国目前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电子商务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为了鼓励和发展这种贸易方式,在其发展初期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必要的;在哪些方面、什么阶段优惠,优惠的同时如何不损害其他产业的利益,都必须慎重。

(三)税收管辖权的模式问题。

该问题涉及诸多方面,例如法律是否应该规定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要有固定的物理地址、电子商务公司的住所地如何确定、在国际电子商务税收管辖权中,应该采用属地主义原则还是属人主义原则、如何谨慎的认定电子商务中各环节、确认纳税人的身份、主要营业地等。

三、完善电子商务课税法律的思路和措施

(一)以现行税法为基础,建立网络税收的法制环境,有针对性的采取税收优惠法律政策。

现行税法及原则基本上适用于电子商务,在立足于现行税收法规,坚持居民和来源地管辖权并重的原则下,重新明确常设机构、所得来源、商品、劳务、特许权转让等税收概念,完善相关税收条款,并对其纳税义务人、课税对象、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纳税期限等税法的各要素予以明确的界定,以确保建立公平的税收法制环境;借鉴国际经验,修改现行税法,对税收优惠政策适当增加。

(二)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法,完善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其他法律。

电商物流特征篇10

电子商务对物流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涉及物流业各方面、物流各作业环节和各功能环节等。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核心内容是商品交易,而商品交易会涉及到四个方面: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有关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商品本身的转交,即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四个部分都与传统情况有所不同。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这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因此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实现很重要。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也极为巨大,物流未来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综述

由于电子商务与物流间密切的关系,电子商务这场革命必然对物流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从物流业的地位到物流组织模式、再到物流各作业、功能环节,都将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物流企业会越来越强化,是因为在电子商务环境里必须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既要把虚拟商店的货物送到用户手中,而且还要从生产企业及时进货入库。物流公司既是生产企业的仓库,又是用户的实物供应者。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二)供应链管理的变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三方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应商可以及时且准确地掌握产品销售信息和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三、电子商务对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影响

(一)采购。传统的采购极其复杂。采购员要完成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检验产品、下订单、接取发货通知单和货物发票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工作。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采购过程会变得简单、顺畅。

因特网可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因特网采购,可以接触到更大范围的供应厂商,因而也就产生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又从另一方面降低了采购成本。

(二)配送

1、配送业地位强化。配送在其发展初期,发展并不快。而在电子商务时代,B2C的物流支持都要靠配送来提供,B2B的物流业务会逐渐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其供货方式也是配送制。没有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就无法实现。

2、配送中心成为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

四、电子商务对物流各功能环节的影响

(一)物流网络信息化。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这里指的网络信息化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以及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二是组织的网络,即intranet。这一过程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网络支持,当然物流网络的基础是信息、电脑网络。2、实体物流网络的变化。物流网络可划分成线路和结点两部分,其相互交织联结,就成了物流网络。

(二)运输的变化。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运输的原理并没有改变,但运输组织形式受其影响,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1、运输分为一次运输与二次运输。物流网络由物流结点和运输线路共同组成,结点决定着线路。传统经济模式下,各个仓库位置分散,物流的集中程度比较低,这使得运输也很分散,像铁路这种运量较大、较集中的运输方式,为集中运量,不得不采取编组而非直达方式。

2、多式联运大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将得到大的发展,这是由以下原因所导致的:第一,电子商务技术。运输企业之间通过联盟,可扩大多式联运经营;第二,多式联运方式为托运人提供了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方式,因为电子商务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简化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在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多式联运与其说是一种运输方式,不如说是一种组织方式或服务方式。

(三)信息的变化。物流信息在将来变得十分重要,将成为物流管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