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6:10

基础研究重要性篇1

该文围绕“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现状”,以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为主题,从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三个角度设计调查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级国家统招硕士研究生、本硕连读生毕业学位论文为数据源开展调研工作。

1总体情况

排除应用软件使用的情况,94.6%的学生能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解决毕业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学生毕业课题研究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的基本科研思路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结果解析形成结论。总体而言,在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过程中,技术应用水平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研究成果的整体水平和论文的整体质量,“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的创新思维与意识不强,相应的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亟待提高。

2具体分析

首先,在数据管理方面。“数据库系统设计”理论知识短缺,“数据库基本概念与设计原理”不清,“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mSaccess)应用率高。部分学生错误地运用数据库基本概念,将SpSS数据文件(或excel文件)误称为数据库,或将单一的关系表称为数据库系统。从学生科研数据资源建设角度,高质量、可持久的资源管理意识严重不足,无法有效地为学科未来科研工作服务,无益于提高科研数据再利用价值以及毕业课题进一步研究价值。其次,在数据分析方面。借助软件工具(如SpSS软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居多(如频数分布、t检验、卡方检验等),缺少系统、科学地运用数据分析方法的意识,如利用多维度、多层次数据分析技术,获取更为丰富、有价值的数据处理结果,尚无一例。第三,在数据挖掘方面。学生缺少“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未知的规律与知识”的科研意识,即欠缺“数据深度利用”意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过于“单一化”(如仅限聚类分析),“结合数据量特点,恰当地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力不足。数据挖掘基本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严重欠缺,存在“仅知技术、不明原理”,“仅见结果、不懂解析”等不良现象。最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着“从众”现象,即受到上届(或同届)学生的影响,跟从大众的科研思路和行为。例如研究目标与方法雷同、研究题目类似,导致批判与创新精神不足,严重影响课题研究的创新性。上述情况反映出学生在与自身科研领域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理论基础及其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适应新形势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以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根本,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应以“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适合新形势要求的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法与途径,探寻当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

1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医药现代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中的关键部分。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应为:通过与专业领域相融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和能力教育,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怀疑性”思维能力、“开拓性”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性”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成为适应中医药现代化的“专业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互融合”创新型人才。上述培养目标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其他改革内容的基准。

2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应依据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特点[8],形成地位明确、特色突出、内容实用的课程,完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培养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能力。首先,在课程地位方面。中医药院校必须积极加大该类课程的重视度,确立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将其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这是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其次,在课程名称方面。该类课程名称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和培养目标。如中医药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formationanalysisanddatamining)。由此可知,该课程旨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中医药信息意识与素养,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数据信息进行获取、整理、存储、积累、利用以及知识发现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拓宽学生的未来科研思路。第三,在课程教学目标方面。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明确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掌握数据管理、分析与挖掘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在中医药应用领域中关键技术的基本实践技能,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专业领域数据进行整理、存储、分析和再利用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3教材建设

目前,面向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类教材甚少。现有教材存在内容系统性较差、基本知识点短缺、实践案例特色不明显等缺陷,难以满足课程教学要求。在未来教材建设过程中,此类教材编写应树立“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紧密围绕中医药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核心技术,具备内容精炼、实用性强、难度适宜、案例丰富、特色鲜明等特点,不仅要适合作为中医药院校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也要适合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

4教学改革

目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依然延续本科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培养”,难以适应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推动教学资源建设,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注重研究性教学。课程教学须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特征,采用恰当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教学。通过启发式、发现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法,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开展“个体与团队融合、学习与研究并存”教学,培养学生批判和创新精神。挑战性研究课题应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怀疑性”思维能力、“开拓性”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性”实践能力。教学设计应注重质疑性教学环节。如以问题和案例为引导,结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剖析问题的实质和案例的研究目标、方法及其结果,并利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方法,提炼研究缺陷,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9]。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应积极注重丰富、系统的相关研究文献和科研数据积累及运用,建设开放式、软硬件完善、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信息实验室,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基础研究重要性篇2

【分类号】G434;F230-4

会计手工实习是指让学生学会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法,在纸质的凭证、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内容。

一、会计手工实习的必要性

(一)化抽象为具体,熟知会计记账流程

会计手工实习不同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它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在基础会计中,学生只是掌握了理论,分门别类的接触到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记账工具。对于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填制依据等,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通过手工实习,学生能掌握一整套的记账流程:第一步,应该根据企业的业务需要为企业设置相应的账户;第二步,在取得原始凭证的基础上,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来填制记账凭证,而且原始凭证要附在记账凭证的后面。第三步,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规模大、业务多的企业可以填制科目汇总表,并根据科目汇总表来登记总分类账)来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第四步,对账,查看是否有错账或漏账;然后进行试算平衡,为编制报表打好基础;最后一步就是根据总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这些步骤都是一步一步紧紧相扣的,在做账的时候不仅记住了步骤,而且还在运用中记住了基本理论,这是对《基础会计》理论最好的消化和吸收。

一套手工账做下来,化抽象为具体,学生知道会计科目的含义了,理解复式记账法的精髓了,知道憑证、账簿和报表之前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的登记方法了。这些东西弄懂后,才算掌握了会计做账的基本技能。

(二)合作记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由于手工实习通常是分岗位做账,最基本的岗位包括:主管会计、出纳、记账、审核,不同岗位相互独立,但是需要互相协作来完成整套账。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对不同的会计岗位职责有直观的认识,同时需要团队内的成员互相协作才能完成实习任务,这样的实习氛围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目前手工实习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不同高校在手工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主要问题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硬件设施不足

部分以财经类为主的高校有专门的会计手工实验室,整套所需设备都有,也会专门订购手工实习所需要的专用教材和资料。还有一些学校也设置了财会类专业,但是学校整体发展重心不在财经方向,因此,对手工实习所需要的场所及设备的投入有限,或者干脆没有这方面的投入,这就导致出现了手工实习所需要的教学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也往往将手工实习当成是《基础会计》的附属课程,利用部分上课时间完成手工实习,这就让教师的教学非常被动,导致理论也没讲清楚,实践也没有弄明白。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没有手工实习这项内容,加上大部分企业都是电脑记账,学生会质疑“都是会计电算化的时代了,还学手工记账干什么?有什么用呢?”,这种质疑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重视不够。殊不知,手工实习是对《基础会计》所学理论的消化和吸收,手工账能做好,电算化只是手到擒来的事情罢了。此外,手工实习的过程也会帮助学生理解《基础会计》所讲的理论,整套账做下来,才会真正理解会计工作的流程以及每个环节需要掌握的技能,才会理解此前所讲的诸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等等假设的重要性,才会明了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关于“可靠性、即使性、谨慎性”等等要求的必要性。

三、解决手工实习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建立手工实验室,将会计手工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一些有财经类专业的高校,要充分重视手工实习课程,因此尚未建立会计手工实验室的,要积极投入资金建立专门的手工实验室。此外,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将会计手工实习作为一门单独的实训课程纳入培养计划中。这样做,可以从制度上保障会计手工实习在专业课程中的课时量,为学生学好会计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会计手工实习考核办法,促使学生重视手工实习

会计手工实习一旦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就应该有专门的考核办法。当然,教师也应该在上课时向学生说明手工实习在会计学习中的重要性。本课程最简单可行的考核办法就是,分组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每组学生分角色完成从建账到编制报表的全部任务,并撰写实习报告。在规定的时间结束时,教师通过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来评分。无论学生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应对课程考试的需要,都会对本课程加以重视,并积极主动付出时间、精力才完成手工实习课程。学生的重视,会令手工实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技能,在手工实习中增加点钞技能学习

在手工实习中会分设出纳岗位,尽管现在点钞机被广泛采用,但是点钞仍然是作为出纳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且许多财会专业的毕业生,都是从出纳岗位开始做起,因此,在手工实习中,增加点钞指法的讲授,让学生课余时间多多练习,增加自己的职业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增加就业的砝码。

(四)传统与现代,将手工实习和会计电算化结合起来

重视手工实习并不意味着忽视会计电算化。在手工实习纳入培养计划后,还要保持会计电算化在培养计划中的课时量,确保学生既能手工做账,又会电脑做账,传统与现代兼顾。

(五)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优化师资队伍

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自己本身也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在现有师资队伍中,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创造下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让教师了解企业一些工作的需要,再将这些信息反馈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也能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同时,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会计职称或者注册会计师等证件,向双师型发展。此外,在后期的招聘计划中,倾向于招聘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优化师资队伍,从而让教师们理论与实践兼具,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梁飞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财会月刊.2011(5)下旬 

基础研究重要性篇3

1905年,废除科举后,中国科学从被官僚体制压制的科举制中走出来,不断发展。经过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国的科技力量获得进步,以自科基金为主体的基础研究也有不断发展,投入和产出也不断增加。但是,基础研究在全社会研发经费(R&D)中的占比仍很低。基础研究的投入若能稳步增长,而且能持续获得相对自主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创新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基础研究;科举制;全社会研发经费;创新发展;科学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1-0046-05

党的十以来,“创新”日渐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重视的关键词。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被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全会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凸显了创新发展的特殊重要性,也显示出我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与此同时,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其中,加强基础研究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起点和关键举措。2016年,在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再次指出,“核心技术的根源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藉此不难发现,基础研究和创新的根本性关联已得到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急需打破瓶颈,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好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基础研究的发展也绝非一日之功,这与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乃至历史上学术发展的演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基础研究,也被称为科学的代名词,在科学和技术开始分化的20世纪初,人们开始将基础研究指代科学,以便和应用研究或技术研究区分开来。但是,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国家产业发展之间紧密关联,一直为人们所普遍关注和不断探索。1945年,在万尼瓦尔・布什的著名报告《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中,指出“科学技术生产”的线性模式,即基础研究或科学研究推动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生产力提高。布什认为,基础研究是国家投资中最重要的领域,国家不仅要大力资助基础研究,即支持独立自主的科学发展体系,让科学家不受行政干预而能自主完成科学任务。这也被认为是基于发展“基础研究”为起点的科技创新和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则。

布什“线性模式”观点为美国树立了“国家需要大规模支持独立自主的基础研究”的观念,同时推动了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的成立,推动了美国的基础研究获得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二战后,美国科学和技术获得了极大发展,并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导者及信息产业等重大产业创新的主要领导者。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二战之前,美国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总人数不到20人(诺贝尔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这大大低于当时德国、英国等科技强国,但从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到2014年里,美国夺得诺贝尔奖的人次突破300,超过全世界诺贝尔奖总人次的三分之一,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率先推出的“国家资助有科学自主性的基础研究”的发展模式,通过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等体系而不断促进基础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

而中国的基础研究发展,受到历史文化、政策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起步很晚,但在近一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巨大的改变和进步。中国的基础研究逐渐扎根,中国的创新发展也就有了灵活自主的根基。

一般而言,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基础研究的定义,基础研究是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1〕我们认为,基础研究是为获得基于事实、原理等新知识所做的科学类研究工作。根据布什的观点,基础研究不仅要有稳定的大量资助,而且要有不受干预的自主研究空间才能更好推动创新。本文接受这个观点,并认为基础研究工作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以此作为观察中国基础研究发展变迁的标准。

一、国家支持的基础研究:中国科技现代化的起点

中国曾经有高度发达的古代科学,中国的古代知识分子曾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追求知识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也有着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基础研究。但是,在经历两宋的发展高峰之后,中国的科学进入了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中国的四大发明,无一是封建时代后期元明清三朝的发明创造。罗伯特・坦普尔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百个具有原创性的重要发明创造,但在宋后的元明清约六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重要发明屈指可数、已经大为退步。〔2〕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转折?这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中国知识分子主要上升渠道的科举制――逐渐被统治者绑上了官僚化的枷锁,这大大抑制了知识分子接触新兴科学,也抑制了科学自主性的产生,抑制了基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元朝国祚很短,这种影响主要自明朝开始。朝廷规定科举命题限定在四书五经命题范围,考试形式仅经义一门,这使得考生不再需要关心国家大事和大政方针,而只需要死读经书。这些束缚,大大加剧了科举体制的封闭性,使选拔人才、指引社会学术方向的科举制日益与封闭的官僚制接轨。而且,知识分子所做的基础研究无疑就不再具有独立发展的空间,而是被官僚体制的牢笼所控制,也得不到国家支持,此后数百年间的创新都无从谈起。

1905年,废除科举后,在西学东渐之风吹拂下,中国的近现代科学开始逐步发展。1919年,在的推动下,科学被提高到重要地位,科学和民主一道,成为社会运动两面重要旗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也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对中国人来说,不仅是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发展方式,还是改变百多年民族落后命运和体现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源泉,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其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党的领导和科学现代化的任务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非常充分的合法性资源,拥有崇高的政治威望和丰富的政治资源,成为建构新国家、改造旧社会的核心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代化建设成为改变国家百年积弊的重中之重,“科学现代化”成为关键的国家任务。

等中共领导人逐步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设想,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其中,科技现代化的任务,是中国现代化赶超战略的关键部分。1949年10月31日,新中国诞生还不到一个月,便亲自将中国科学院印信颁给院长郭沫若。第二天,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1956年1月,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时,提出:“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1963年,根据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强调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中国科学院成立后,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从而获得了强大的政治力量。1951年3月,总理签发指示,“为了加强科学院对工业、农业、卫生、教育、国防各部分的联系,以便计划与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事业”。〔3〕中科院开始协助工、农、交通运输业制定十五年计划,开始指导多个部门的工作和远景计划。实现科技现代化的重任,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关键部分。这既是中国科学和政治关系史上的新突破,也使得国家对科技的干预力量日渐增强。

1956年编制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十二年科技规划》由总理和两位副总理共同组织,这种来自最高领导层的高度关心,在全世界也不多见。其中,“现代自然科学中若干基础问题的研究”的重点任务和后续基础科学研究规划,是新中国基础研究的重要起点。规划的制定与领导的关心为中国基础研究的现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开放:基础研究迎来科学春天和稳定发展空间

期间,中国的基础研究受到巨大冲击,不少基础科学研究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粉碎“”之后,中国开始拨乱反正,基础研究的发展也出现了巨大的转机。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科学的春天”。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在经济和科学技术之间,确立了“依靠、面向”的基本方针,“经济振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定位。

以改革开放为起点,基础研究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科学家们的科学自主性得到了发挥。在科学家的集体建议下,中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和“863计划”的建议都受到领导层的高度重视。1986年,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开始实施,同年863计划开始实施(与此齐名的“973计划”于1997年开始实施);与此同时,中国科技计划体系不断发展,科学基础研究逐渐夯实了发展基础,也得到了日趋稳定的发展平台。

以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科技计划为首的基础研究计划体系,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并得到了国家源源不断的资助,中国的基础研究发展得到了科技体制的基本保障。尤其是自然科学基金的发展,以资助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为主体研究内容,不断发展壮大,已经逐渐成为资助中国基础研究的主体。截至2015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各类基础研究为主体的项目,直接费用达到218.8亿元。

1995年,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国家从战略上肯定了科技和科学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确立了科技发展的政治基础和战略基础,“科技创新”等提法也逐渐浮出水面,基础研究也逐渐得到更多重视和稳定发展空间。

三、任重道远:基础研究取得进步,但创新发展仍需努力

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保障稳定的基础研究投入,是各国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根本。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中,经济增长多年保持较快速度,同时,基础研究在总体上发展较快,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也获得较大进步。

基础研究的发展体现在产出数量上迅速增加,质量上有所突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研发支出占全球比重上升到20%,居全球第二。国际科技论文占全球比重从9.9%上升到20.2%,居全球第二,其中eSi高引论文篇数和被引次数,一定程度代表基础研究的质量。在2005年到2015年8月期间,中国高校的eSi高被引论文共被引763730次,年均共70000多次。而2015年一年,清华、北大、复旦的eSi第一作者高被引论文的次数就都超过40000次,清华一所高校即达到66689次。〔4〕虽然优秀论文日渐增多,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成绩背后的一些问题。从改革开放至今也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基础研究所需要的人才积累和学科建设仍显不足。而这些在西方国家都是经历了数百年历史,经历了很长的、内生的发展道路。中国在底子薄弱的背景下采用大量外部引进的方式,这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我们基础研究的问题包括:基于原创思想的论文仍然是凤毛麟角;大量论文仍是跟踪美国等西方国家所创造的学术热点;中国每年大量投资引进的“千人”“海归”成为科研主力,而中国高校自己培养的土博士却大多得不到名校的教学岗位,而这些为竞争“千人”而设立的薪水岗往往比校内资深老教授的工资更高。而且,因为基础学科发展和市场利益不产生直接关联,大量科研经费都用在了引进技术再改良的测试加工当中,出现了大规模的舍本逐末倾向。这体现为中国基础研究在科研经费中投入的比重(或基础研究强度)较低。

总体上,中国基础研究强度一直都很低,维持在5%左右,并有降低的趋势。所谓基础研究强度,是衡量基础研究投入总量之外的另一个相对值指标。该指标的数值是基础研究占全部科研经费的比值,因此也可称为基础研究占比。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近年来均不到全社会研发经费(R&D)经费的5%,而大部分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强度在15-25%。以下图1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的基础研究投入数量有迅速增加,总数值从2001年的100多亿元到2014年600多亿元,但基础研究在科研总体经费占比仅维持在5%,并且还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我们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总体是不断增强的,但是我们对基础研究和科学创新的知识理论基础却缺乏重视。基础研究的发展空间和经费资助规模总体上还很小的。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需要社会创新基础,对基础研究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相关投入也必然需要打破5%瓶颈,向更高目标迈进。

当前,在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下,全社会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密切联系,高度重视科技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但是提升国家科技原创力绝非一蹴而就,中国的基础研究发展还任重道远,还必须实施一系列推动基础研究深入发展的战略举措。一是强化中国基础研究强度,改善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增加基础研究投入的占比。二是加强对科技原创的鼓励,而不仅仅是对引进-消化-原创的路径依赖。三是保障基础研究的自主空间,尊重科技人员研究的主体性,减少官僚指令式发展干预。四是推动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除了市场拉动外,还应增加政府和社会的手段。五是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除了海外引进之外,还应加强对本土人才、身边人才的发掘与培育,避免“灯下黑”效应。

〔参考文献〕

〔1〕弗拉斯卡蒂手册――研究与试验发展调查实施标准〔m〕.张玉勤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6.

〔2〕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m〕.陈养正,等译,21世纪出版社,1995.

基础研究重要性篇4

关键词: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地质工作;持续发展

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质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针对基础地质研究工作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的思考和阐述,为以后勘察地质提供依据和保障。

一、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可以带动地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基础工作实际上就是基础地质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是衡量国家地质科学技术水平和国家地质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所以,提高研究基础地质的力度,不断发展新的地质科学理论,可以有效的提高地质工作效率和水平,确保可以稳定长期的发展地质工作,是增加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一种比较具有时代意义的发展策略。在研究和分析基础地质工作的时候可以分成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性科学研究以及立典性基础研究三类。三项研究工作具备各自的特点,需要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研究前沿性科学属于一种战略性、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在实施的时候,具有不确定性以及难度大的特点。这种技术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就是不断认识地球,勇攀科学高峰,为长期发展地质科学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保障,主要包括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生命起源与地外生物学、地球演化等。研究应用基础实际上就是依据勘查地质的实际情况来不断满足社会和国家经济的实际发展规范,主要研究重大基础性地质科学技术问题。最重要的实际上就是合理的解决勘查地质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为了可以给设计重大工程、规划国土资源、评估地质火灾以及勘查矿产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地质资料。立典性基础研究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专门科学、地质学科,或者是研究地质现象、地质事件的精细科学,具有很高的效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为地质工作提供相应的范例,为研究地质对比提供尺度和标准,深化和普及立典型研究成果,可以适当增加地质科学研究整体水平。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分析,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开展,研究成果会适当引发地质科技和地质工作的变革。目前地质工作人员开始分析和研究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古生物、地层等学科,在此基础上适当建立相应的多时代多区域标准地层剖面,奠定了顶底和地层界限,对侵入岩进行分期定年,建立了古生物志和区域地层表,形成了全国多区域系统,综合研究了命名、分类、分期火成岩,为研究大地构造、区域地质、矿产勘查、地质调查等提供相应的尺码和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系统工作精度和效率。研究成矿系列、矿产资源勘查和典型矿床,改善矿床的类型等,可以适当促进矿产勘查的发展,促使不断突破国家地质勘查成果。

二、推动基础地质研究战略方式

地质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研究基础地质工作,主要目的就是可以承担固体地球科学中的基础地质研究、社会公益性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增加研究地质程度,合理的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高效有序的进行地质研究工作提供道路和战略,为规划社会经济和国家经济、规划国土整治、设计重大工程提供基础和依据,此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地质科学理论提供范例。

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兼具攀登科学高峰和社会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切实做好上述工作,需要遵循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基本原则,选择合理的攻击目标,对于关键科学问题现形成精细的立典性地质研究,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然后在充分分析国内实际情况,发挥国家优势的基础上,提高研究地质工作的力度,合理把区域优势变为整体科学优势。最后,需要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不断创新技术和理论知识,发现新观点、新理论等,此外,进行科学管理,不断增加先进技术交流和沟通。

1.为国家需求服务,瞄准科学前沿

服务国家需求实际上就是在国家的层面上,实施地质工作,以此作为地质工作长远发展的保证和基础,并且需要兼顾长远使命和定期任务,不断使用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规范。瞄准科学实际上就是选择合理的前沿性地球科学,不断发展创新研究和理论思想,在研究地质科学方面不断创新。

2.主攻目标合理选择,提高地质立典

主攻目标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依据社会发展、国家经济以及科学发展的实际规范需求,合理选择重点项目研究,始终坚持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基本原则。提高地质立典实际上是说细致研究和分析一个典型区域、一种地质现象、一种地质科学、一种地质事件,得到比较高的科研水平,不断应用和推广,保证可以进一步增加研究技术和水平,为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地质理论提供基础和保障。

3.突出区位优势,加强实践科学

中国地质具备多方面优势和特点,需要充分分析地质不同区位实际特点,并且能够进行合理利用,保证能够变为地质科学优势。地质科学属于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区域性都很强的勘探科学,需要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分析来得到一定的理论和成果,带动地质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4.加强集成综合,优先原始创新

加强集成综合实际上就是在地球科学系统理论基础前提下,不断提高综合和交叉学科,综合集成专业、学科、专题等基础,总结出理论和规律。优先原始创新实际上就是在创新科技方面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做到能够画龙点睛的目的,在一些具备优势地质情况下或者优越的学科领域,建立符合国家发展的并且可以在全球应用的新模式以及新理论。

5.科学管理优化,扩大协作空间

科学管理优化实际上就是建立对于科学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的策略,不断增加科学管理,打造出良好科研环境,适当改变科研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实际请款。扩大协作空间实际上就是提高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适当处理原创和借鉴的联系,合理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理论,培养具备一定高水平和全球视野的人才队伍。

结束语:

总而言之,需要有基础地质实际研究任务、性质、思路y6iji国家实际需求来分析地质工作,可以从五方面进行阐述带动地质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对于促进国家发展具有很大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顺利进行地质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雄伟,邓乾忠,何仁亮等.湖北省地质大调查基础地质工作进展与成果[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z1):1-5.

[2]王雪华.论基础地质与城市地质之关系及存在问题[J].价值工程,2014,(23):310-311.

[3]赵世界.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基础地质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1767-1767.

基础研究重要性篇5

1转化医学应用现状

1.1肝细胞癌的转化医学研究

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属于较为常见的肿瘤,是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之一。据统计,在我国,肝癌是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就全世界而言,则位于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三位[4]。近10年来针对肝癌治疗研究的技术领域不断扩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学、代谢组学以及转录组学等,使对肝癌的基础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肝癌发生与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和关键分子方面也取得了较为领先的地位[5-7]。但是,从临床对肝癌诊治的过程中看,肝癌的总体预后依然很差,难以与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相平衡。2004年,mankoff等[1]的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就全世界而言,肝癌的发病率仍持续上升,年发病和死亡人数较10年前明显增加,由10年前年发病56.4万人上升到74.8万人,年死亡人数由54.9万人上升到69.6万人。目前,肝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足5%。

我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国是肝癌高发国,患者数量占全世界肝癌人数的一半以上,因此对肝癌诊治的相关研究较为突出,但治疗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仅就肝癌的转化医学研究而言,转化医学在此领域进展颇微,虽然相关的基础医学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不断更新,但是在检验基础医学应用效果时,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肝癌的疾病治疗却进展缓慢,肝癌的基础研究没有达到提高肝癌预后生存率的效果。与国外相比,虽然我国的肝癌人数占世界肝癌人数一半还多,但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没能通过转化医学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治疗手段,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转化医学的真正意义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2心肌梗死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

目前,对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治疗经验的总结,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应用,已经通过转化医学实践验证达成了比较清晰的共识,一般认为放置血管内支架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国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使用心脏支架的态势呈现疯长。据统计,心脏支架的使用量连续3年每年增加6万例,但是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仍然呈逐年上升态势。一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要通过预后的效果来判断,即预后的生存时间。冠脉支架和/或搭桥手术,对心肌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死率下降仅为3%~5%。从上述例子可知,我国应用转化医学的近10年间,在心肌梗死治疗领域仍然属于探索阶段,还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虽然,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心肌梗死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冠脉支架,因为冠脉支架能快速畅通冠脉,但对于一种临床应用技术的判断不能仅看近期的治愈情况,还应该对临床治疗后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做客观评判。但是预后却难以令人满意,转化医学的效果也同样难以让人满意,需要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相关人士共同努力协作发展转化医学,共同寻求最佳的诊治策略[8]。

1.3实验外科应用的转化医学发展

实验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用实验医学的方法探讨、验证外科领域的未知问题。首先,是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手术方法的效果,通过各种实验技术和方法,验证临床诊治应用的合理性等;其次,是外科疾病的病因、诊断、防治与预后等内容,利用循证医学进行判定。

通过上述可知,实验外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具体说应该是与外科临床医学相联系的重要枢纽,应属转化医学的范畴。在外科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外科的基础医学的相关内容来判断或验证这种问题可解决的办法,进而通过临床实践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临床诊治。

近30年来,虽然我国的实验外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主要表现在[9]:(1)在国际上有标志影响力的先进成果不多;(2)每年在SCi具有影响力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很多,但是真正能将基础研究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重复验证的却寥寥无几,多数是为了基础研究而进行基础研究;(3)对疾病进行诊治的临床知名医生很多,但能真正在临床中发现问题进而转入实验外科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匮乏;(4)临床外科手术创新不够,高新技术成果及应用较少,多为国外新技术的跟踪引进和重复应用,一些重要的技术和设备仍受制于人,临床研究的创新指数和证据级别也有待提高。比如,外科手术技术最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因临床中难以达到精细操作应运而生的,从2000年首次应用,到2010年短短10年的时间,全世界范围内,欧美国家的装机数量迅速增长[10]。截至2010年12月底,全球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装机数量为1753台。其中,美国1285台,占73%以上;欧洲316台,占18%;亚洲及其他地区152台,占8.7%。亚洲国家和地区共有96台,其中,韩国34台;中国大陆10台,仅占0.6%;中国香港6台;中国台湾7台;日本20台;印度7台;其他国家共12台[11]。由此可见,我国外科学的发展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难有竞争力,因此,作为转化医学范畴的实验外科应从战略高度出发,重视医学科学内部学科间的相互转化,提高我国医疗的整体水平,合理运用转化医学,培养“实验室-临床-实验室”综合型人才,使我国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强国。

1.4转化医学资金投入及其成果发表情况与转化医学初衷相悖

美国国家肿瘤研究院在过去30年间共耗资2000亿美元,用于基础医学的相关研究,最终发现80%的经费涉及小鼠、果蝇与蠕虫等的基础性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约156万篇,但肿瘤死亡率却未见明显改善[12]。我国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长期以来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人员往往将作为主要的研究成果,只要能在nature、Science、Cell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就视为科研的最高成就。而临床医生则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大多不善于基础性研究,对临床上发生的难题缺乏敏感性,往往习惯于凭经验解决问题;即使在教学医院,临床医生与基础医学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也常表现为形式多于实际,缺少有效的沟通与整合,所有这一切都制约了转化医学的发展。对临床工作者而言,实现转化医学的新模式必须改变传统临床科研的思维方法,要以迅速发展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高新技术为基础,从系统生物学角度,对疾病的本质展开研究,以寻找疾病诊断、分型的新方法,提供疾病治疗新的药物靶点,探索靶向治疗的新手段,这是实现转化医学的关键所在[12]。

2转化医学发展的重点与困境

综上可知,全世界的转化医学发展似乎存在一个瓶颈,虽然在20世纪中叶就提出了转化医学,但真正意义上的转化需要用时间来判定,需要远期的效果观察来最终做出结论。可以认为,转化医学在世界范围内仍处探索阶段,虽然相关的针对临床实践基础医学研究不断更新,但真正意义上能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的却微乎其微。与国外相比,我国对转化医学的提出和研究起步较晚,相应的投入和对高精尖技术的关注亦较少,与国外差距较大。而转化医学的重点并非“转化”的本身,其真正意义是通过这种转化的过程,使有意义的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真正成为临床医生得心应手的诊治疾病的工具,而且在今后的效果评价中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目前转化医学发展的重点和困境如下。

2.1“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形式多于实际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转化医学实施的困境。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就是诠释从实际出发的最好例子[13]: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胃溃疡是由于长期食用辛辣食物、饮食不规律及工作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而在1982年4月,临床医生marshall与病理学医生warren合作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并认为这种细菌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相关。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marshall和另一位合作者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在1984年4月5日,他们将研究成果发表于theLancet上,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通过人体试验、抗生素治疗和流行病学等研究,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逐渐清晰,科学家对该病菌致病机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于是,世界各大药厂投资开发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临床试验成功。这是转化医学实践从临床中来最后应用到临床的典型例子。但是当前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脱节的原因在于大多基础研究者为了基础研究而研究,没有真正到临床中去调研,查看临床医学实际的需要,盲目进行基础实验,最终实验结果难以达到临床实际需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转化医学难以实施。同样,临床医生往往不屑于基础研究,认为治好疾病就是好的临床医生,却没有认识到在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要通过基础研究来解决,达到对疾病诊治的需求。

2.2基础医学研究对象的简单性与临床疾病诊治对象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基础医学的研究往往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对于研究对象(包括小鼠,细胞等)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培养,也就是追求一种简单性、效率性和因果性。因此,无论实验的方法和技术如何,这对事先已经预定结果的实验而言,往往能获得成功。但是,基础研究的目的是要转化为医学实践所用,而医学面对的是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富有感彩的人,因此,在把基础医学实验结果放到临床进行验证时,很难达到可重复性[3]。也就是说,基础研究产生的结果,是基于事先预定好的实验对象进行实验而得出的,而要将这种方法转化为临床应用,要面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性别等的复杂人体,需要多次长时间的临床试验来验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因此,二者研究对象的矛盾,注定加剧了转化医学的困境,基础研究对象的简单性与临床实践的人的复杂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临床医学只有经过大量资料的积累,长期的临床效果观察,对不同条件下的不同人群的反复验证,才能达到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实践的真正转化。如同上述肝癌转化医学研究的困境,即使基础医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临床试验需要大样本及长期的临床观察,而面对复杂的人体时,就会产生上述矛盾,阻碍转化医学的顺利进行。

2.3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各自为政

人类进行基础研究之初,实验室是在医院之内,随着临床工作复杂性的增加,基础研究人员逐渐从医院分离出来,将基础医学研究放到医学院校之内,这样,基础医学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分离,从而也导致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脱节,基础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各自为政,他们之间的沟通较少,没有交流就难以互相提出各自的需求,阻碍基础医学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也阻碍了临床应用需求反馈给基础研究。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是转化医学难以实施的关键。

实验外科的发展如火如荼,从传统手术到目前手术机器人的发明,可以看出外科学中的实验科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但反观我国的实验外科向临床外科学转化的实际,对于先进的手术设备却少有人问津,虽然有手术技术不成熟、治疗费用高昂等因素存在,但多数的医院包括临床实践者,没有将这种尖端的技术提到引进的日程,使实验外科新技术难以在我国大范围应用,实属转化医学的又一困境所在,实验外科的基础研究已经完成,但临床的实施者却将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医院效益等进行权衡,最终可能由于难以广泛开展而延缓新技术的引进。因此,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临床医生应与基础医学研究者共同协商,在对高新技术开发之前,明确其今后使用的效价比,以避免基础医学研究的成果不符合临床的实际需要,而这种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各自为政,是转化医学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

2.4明确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目的性:为患者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在《21世纪的挑战》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是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当是以人的健康为医学的主要目的。因此,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都应明确实施的目的是为患者的健康服务,只有目的同一,才能为了相同的目的而共同发展。为患者服务,不但是对患者疾病的治愈,还要节约患者的治疗费用支出,提出最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只有基础医学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从“为患者服务”的目的出发,节约医疗成本,才能使转化医学最终达到为临床所用之目的,走出困境,实现发展。

3转化医学的未来展望

3.1相关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展望

纵观全球近20年的转化医学发展,有较多的转化医学研究的成功案例,如胃肠间质瘤(应用情况)(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近10年来被重新认识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在2000年以前,这一少见肿瘤发病机制的发现未能转化到治疗干预中,这时患者的生存率只有10个月~20个月,2000年以后,由于临床研究者注意到伊马替尼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作用,进而转向到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当中,通过基础研究,使伊马替尼成为治疗胃肠间质瘤的有效药物,这使患者的生存率延长至57个月。使其生存率从只10个月~20个月延长到了57个月。但是,临床中仍然有许多疾病有待通过转化医学的研究和应用被攻克。

未来转化医学研究的临床疾病中传染病将是重要的一方面,其中亟待通过基础研究解决临床治疗问题的传染病包括: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流感等。而关于这几种传染病转化医学已经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内容:艾滋病产生的致病机制;预防艾滋病的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效果;针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抑制剂的发现[14];治疗乙型肝炎的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的抗性如何;H5n1流感的相关致病机制;流感与脓血病(sepsis)之间的相关性[15];H5n1疫苗的免疫效果可否通过mF59免疫佐剂增强;流感疫苗的相关研究,等等。值得提出的是,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性较大而且变异速度较快,最近已经发现了H7n9型流感病毒,这又为转化医学研究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转化医学未来的研究领域还涉及代谢性疾病、精神疾病、运动系统疾病、视网膜疾病、遗传病、器官移植等。而相应的研究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人造胰脏治疗1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联合治疗新方法;通过恢复控制多巴胺传递的蛋白(GRK6蛋白)改善帕金森病症状;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后的运动障碍;保护具有骨质增生的wnt蛋白的作用;脊髓损伤之后病情恶化与Surl蛋白的关系;基因治疗脊髓性肌萎缩;先天性失明的治疗;提高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移植存活率;失眠的致病机制及其对人体的影响,等等[16]。可见,转化医学的未来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仍然有许多疾病亟需转化医学研究解决相关的临床诊疗问题,这需要基础与临床研究者的有效沟通,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多学科交叉理念的推广,转化医学研究必将突飞猛进地发展,为人类未来攻克各种疾病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但是,转化医学应用现状仍不容乐观,笔者建议:首先,对于基础研究者来说,在进行基础研究之前,明确研究目的,到临床中进行调查,验证该研究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临床诊治困难,应用前景是否乐观,对医生和患者是否适宜。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研究,诊治手段的精确与多样性,对广大患者来说是一项利好消息,但诊治费用必将提高,患者的医疗负担也会相应提高,等等[17],这些都应该是在进行基础研究之前需要做的工作。其次,临床医生要培养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的习惯,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在完成临床疾病知识充实的同时,要重视基础医学理论的学习[18]。只要二者相结合,利用转化医学理念,就能找到临床实践中需要的基础医学知识,找到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方法,使得转化医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使得转化医学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

3.2转化医学研究的政策支持

3.2.1建立转化医学研究机构,与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深度合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在2003年描绘的路线图计划中,明确了所谓的双向、开放、循环的转化医学体系[1],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机构,niH路线图计划一经确立,就得到了全球的各大机构及制药公司的大力支持,相应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及其研究的项目,提供大量资金扶持转化医学的研究。在2006年,niH成立了由20多所大学和机构协同合作的一个协作组织,专门负责对临床和转化医学的推动发展,并使其他学科加入到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中来,通过合作、协助等方式对研究进行创新。包括各种研究的项目设立、新式计划和手段的应用、技术的介绍,而这些项目和技术均与临床癌症防治相关,目的在于找到相应的组织工程技术,癌症防治技术的临床转化,干细胞技术对临床疾病治疗的方法和转化。鉴于此,肝癌的转化医学研究,相应的基础研究成果已经问世,对恶性肿瘤的防治应该能够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但通过调查,肝癌的年死亡率升高,5年存活率未有改观,因此,应成立相关的转化医学机构,必须与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提供相应的资金,将基础研究成果真正应用到临床,对于费用较高的问题加以解决,使临床医生和患者没有后顾之忧,使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者密切沟通,全身心地投入到转化医学研究中;另外,鼓励临床的研究者发现临床应用的问题,尽快反馈给转化医学研究机构,通过机构与医学院校基础研究者联系,达到信息的传递通畅,保证转化医学顺利进行。

3.2.2鼓励医药企业投入,国家对转化医学为临床服务给予支持

全世界对转化医学的重视,无论是资金的投入还是研究的广泛程度,均超过其他学科的发展,从医学角度看,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将向注重转化医学的目的和效果转变。例如,外科机器人的发明,极大地解决了临床手术操作因精细问题而出现的事故,使外科手术接近于完美。但由于技术的不熟练,临床应用费用高昂,我国难以普遍应用。因此对于先进的手术技术难以为患者服务,使我国转化医学遇到瓶颈。在国家政策方面,首先要对高新技术效果加以肯定,鼓励医药企业加大投入,对于引进设备的医院等医疗机构,在使用初始阶段应给予相应补助,使患者尽量能承受经济支出,使开展技术的医院避免大的损失,使其产生应用的动力,将转化医学研究中的高新技术在临床实践中顺利应用。

基础研究重要性篇6

一、基础教育研究中儿童参与的可行性

1、儿童研究意识的发展使其主观有意愿参与基础教育研究。随着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在教育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定,儿童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本校的教师,甚至整个教育界越来越形成一种应然的看法。最常见的是对本校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比如学校应该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减少对校规校纪的过分强调,增加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或者是某门课程教师题海战术应要弱化等等。这就是当今儿童基础教育问题研究意识的强烈体现。另外,儿童还期望自己的想法得以表达,并得到实施,期望自己所接受的教育以一种更贴合实际的方式进行。而现代社会知识信息的高度共享化给儿童提供了各种诉求利益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因而,儿童教育研究意识指儿童研究主体对自己所能涉及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现象及其相关问题形成应然看法,并有将此种看法付诸实践,经过不断观察、体验、分析、总结,使所研究问题得以解决的欲望和决心。在儿童的教育研究意识已经萌发的条件下,对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进行提倡和宣传,不仅能满足儿童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诉求,更好地激发儿童参与的兴趣,也能引起学校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为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提供给更多的渠道,为儿童开展研究提供更多的条件和帮助。

2、儿童研究能力的发展使其参与基础教育研究具有现实操作性。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的能力包括儿童主体在基础教育研究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首先,基础教育研究所需能力应与研究的方向和性质相一致。儿童所参与的基础教育研究是没有特定范式的,具有与“反思型学习”类似的反思性特点,所以不像正统的教育研究那么严格和系统化。儿童教育研究的这些特点决定其所需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不高。其次,具备教育研究兴趣并主动参与教育研究的儿童,一般来说,是有较为出色的理解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只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就能掌握研究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最后,儿童参与到基础教育研究,应得到校方和其团队的协助。因此,不管是从事研究,应对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还是面对研究的最终结果,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都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二、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的内涵

(一)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的概念界定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是指儿童作为基础教育研究主体之一,在一定的团队支持下,融汇先进教育理念并立足于自己的学习,通过对本校教育教学现象或学校管理现象进行持续不断的观察、体验、分析和总结,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和促进儿童良好发展的研究活动。值得指出的是,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并不是训练儿童成为专业的教育研究者,掌握全方位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使其研究活动成为强制性任务和毕生目标;而是在不影响儿童正统学习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鼓励有一定教育研究能力和兴趣的儿童参与到本校研究甚至整个教育领域的研究中来。比如针对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困惑、问题和所关注到的一些教育教学现象和学校管理现象,开展自我研究或校本研究。当然,限于儿童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和心理成熟程度,学校或相关部门应当为这些儿童研究者适当地开展教育研究培训,普及教育研究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甚至让感兴趣的教师、学校管理者或专业教育研究者也参与其中,适时适当地给予指导,以便儿童教育研究的有效开展。

(二)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的内涵解说首先,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是在本校内进行,是在不影响儿童扮演学生角色的前提下从事的研究。基础教育阶段,儿童的本职是学习,其参与基础教育研究是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且在处理教育研究和学习的关系上,必须做到以学习为本,为了学习而研究,在研究中始终贯穿学习。这样才能使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达到促进儿童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其次,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必须综合儿童这一特殊研究主体的视角和教育观。基础教育研究中的儿童具有双重特殊身份,学习者和研究者。由此决定了儿童这一研究主体的视角是特殊的,既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又会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自己从事的研究。而且,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观,是教育专家、学者对教育教学现象高屋建瓴的概括,难免有脱离实际或失之偏颇之嫌。因此,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必须综合儿童的视角和教育观,研究儿童的学习,研究课程教学,研究教职工怎样服务于教学,探究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等等。另外,在研究过程中,除了要融汇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支点,儿童还要有独立的思考空间,注意不断扩大思考的广度、深度和关联程度,[2]努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使自己的思想、人格和愿望渗透到研究过程中去。最后,儿童进行基础教育研究的方式,是要进行持续不断地观察、体验、分析和总结。不管是儿童群体的学习生活,还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甚至其他教育教学相关的现象,儿童研究者都是身处其中。这是儿童教育研究者的优势所在--很好地具备了质性研究1的条件。

三、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

能解决教育研究与实际相脱离问题的特性分析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儿童参与教育教学的程度决定了其对知识的量和质的获取程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各要素中起主导作用。[7]因此,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能解决传统教育研究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

(一)儿童在校生活的长期性决定其把握所研究问题的全面性有研究发现,儿童只作为教育研究的对象,而得出的研究结论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8]因为这样的研究成果缺乏实用性和全面性。而儿童作为研究主体参与到基础教育研究中来,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儿童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对教育教学现象和学校管理现象都非常了解。比如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问题,很多学校相继编排了各色各样的本校教材,但是广大师生家长却很担忧本校教材的质量。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更是自始至终都身处其中,耳闻目见各方面的言论。因此,可以将此作为所研究问题。而且对于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从哪些渠道可获得相关信息等,有更为全面的把握。在研究过程中,也知道如何应对所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另外,儿童在校生活的长期性也为其及时地跟进所研究问题提供了便利,从而更为全面地控制教育研究沿着正确方向进行。

(二)儿童参与学校生活的深入性决定其研究的深刻性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活动等,都是围绕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而展开,因而,儿童参与和感受的程度是其他基础教育研究主体所不能及的。显而易见,如果能挖掘到儿童内心对于教学方式方法的需求,学校或教师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努力上更易于成功。而且儿童作为基础教育研究主体,是在田野式状态下进行的研究,极易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最真实的信息。[9]相对于一般调研员找受众学生谈话或观察受众学生的反应等方式获得的信息反馈,儿童更易于从周围同学的言行举止得到相关反馈,而且获得的反馈信息也更为全面深刻。因此,儿童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是极具深刻性和针对性的。另外,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更容易扩大研究成果产生的影响。

(三)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的双重角色决定其研究的科学性首先,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天职是学习,社会赋予的特定身份是学生。而当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时,其特殊身份就是教育研究者,一名深入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员。这双重角色有利于儿童将教育研究和教育教学实际联系起来,使教育研究成果能应用于实际,使学习和研究共生互补、相互促进。其次,参与基础教育研究中的儿童,既是教育研究的主体,也是研究的客体。这种双重角色有利于儿童全面考虑研究主体和客体双方面的立场和需要,使教育研究沿合情合理的轨道有效开展。因此,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不仅让教育研究活动容易开展,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儿童研究教育的科学性。另外,参照卢因的行动研究理论,儿童参与基础教育研究者是一种应用型研究,是把特定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侧重点。例如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儿童一方面作为校本教材的主要使用者,他心中有“消费者”对校本教材的理想构图,希望校本教材包含现有教材所不具备的内容,或者删除了现有教材里被儿童视为“老、大、难”问题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作为研究员,以一种理性的思维角度对待校本教材内容,最终在两者之间做出妥善的协调。

基础研究重要性篇7

关键词:基础医学;转化医学;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杨峰,男,1974-10生,硕士,副教授.;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是近年出现并迅猛发展的医学新概念,是未来医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1,2,3]。转化医学研究在有效促进医学研究发展的同时也对现行的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医学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有目的、有步骤的培养医学生的转化医学研究意识和基本能力,使我们未来的医学工作者能够具备转化医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在未来的工作中适应并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是目前基础医学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

转化医学是指能够快速有效地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最新成果转化为临床医学应用,以及把临床医疗的实际情况反馈给实验室并以此来完善相关基础研究并进一步开展新的研究的医学研究机制,即努力促进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benchtobedside)”和“从临床到实验室(bedsidetobench)”的双向通道研究[4,5]。它是一种强调实验室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双向转化的医学研究新模式。

1992年,science杂志首次提出了“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概念[6],1996年,Lancet杂志第一次出现转化医学这一名词[7]。2003年,时任美国niH负责人的Zerhouniea在niH路线图计划(niHroadmap)中正式提出把转化医学作为niH未来工作的重要目标[8],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物研发之间固有的屏障,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病人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更直接的联系,能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新发现和新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

转化医学核心是推动医学科学研究理念的转变,即以患者为中心,依据临床医疗的实际需要来指导整个研究过程,迅速有效地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的医学研究机制[9]。其中心内容是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缩短研究成果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过程。

转化医学研究提倡建立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双向、开放的研究平台,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为实现实验室和临床之间及时有效的交流,需要建设强大的、稳定的研究平台。转化医学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系统,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强调多学科交叉性的课题攻关协作,力求实现多学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转化医学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它强调医学研究要“来自临床,服务临床”,将成为现代和未来医学研究的主要模式。转换医学倡导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同时,临床上出现的问题又能及时反馈到实验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良好的双向互动可推动医学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通过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

2基础医学教育与转化医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现行的医学教育和研究体制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的直接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而许多临床上有价值的发现无法准确反馈给基础研究工作者。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割裂状况,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针对性的基础医学教育是转化医学发展的良好基础。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始着手规划,培养出既懂基础研究又精通临床、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能较好结合基础与临床的高水平人才是转化医学研究开展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2009年9月,在中国工程院与上海院士中心联合举办的转化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我国转化医学未来的发展战略重点应放在以医、理、工结合的方式培养临床医学科学家。

转化医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在医学领域中,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是指导科研与实践的基础。转化医学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并最终服务于病患为目标,其实现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转化医学研究队伍。高等医学院校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主体之一,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在保持注重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培养学员以临床实际需求为研究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科研能力,让学员在开始就建立基础医学研究来自于临床、根植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基础科学必须与临床医学结合,才有生命力。

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也是未来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如何把握教育、研究和实践三者的关系及其定位,通过教育弥补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必须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只有以转化医学理念作指导,注重培养临床和基础一体化高水平研究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3强化基础医学教育,促进转化医学研究发展

转化医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之间的脱节:临床医生不关心也难以理解相对深奥复杂的基础医学研究,而基础医学研究者对于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缺乏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研究工作难以切合病人的实际需求。在未来基础医学教育中,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教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反哺教学,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大力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3.1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适应转化医学的发展

学科建设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建设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学科体系,促进新型转化医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是转化医学研究顺利开展的根本。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首先要根据转化医学发展要求调整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我们要以转化医学的思想统领医学学科建设,培养基础与临床工作紧密合作的意识,鼓励学员培养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的学习和研究习惯。其次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转化医学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的发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的新开设一些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新课程。还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特别是设立打破传统医学的学科分隔、能够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我校新近综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实验室,融合多学科特点而成立的实验教学中心,正是顺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未来也将在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2提高基础医学科研水平,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基础医学研究是转化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转化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支持,基础医学研究的水平是转化医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近代医学发展进程中,医学基础研究进展迅速,而临床医学研究则相对滞后,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搭建了沟通二者的桥梁,一方面促进医学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工作者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临床选题,为解决临床需要提供了迅速有效的途径。转化医学的发展要求重建注重基础医学研究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一方面通过针对临床问题的基础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转化医学的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转化作用;另一方面,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在基础医学学习过程中开展基于转化医学思路的课外科研活动,使课堂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基础医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以优化先进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空间及资源,将基础科研与临床紧密衔接,把医学研究实验室建成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教育实践基地,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转化医学人才,从而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3.3改善基础医学教学,培养转化医学人才

基础研究重要性篇8

1.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研究生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就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体系而言,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其体系则一般由公共基础课、外语课和专业研究课和选修课构成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多是按一级学科授权、二级学科招生和制定培养计划、三级学科确定研究领域,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的体系上,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其一,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较明显的板块组合特征(如下表所示)

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学科、专业科目上己经作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其整体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没有打破上述这种板块组合式的体系框架

其二,重视研究生教育的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生德育,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构成上,文科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理科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则是文理科研究生都开设的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

其三,在专业性课程设置的体系上,明显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专门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课程,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的,不仅学位基础课程在设置上体现出二级学科的要求和特色,而且拓宽基础知识的交叉性?边缘性和跨学科综合性选修课程,基本上是以跨二级学科来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也主要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来确定的。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性课程设置,主要是在二级学科的框架内,只是选修课再扩展到一级学科的范围或跨一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则基本上是学科的前沿或新学科的生长点,这就更体现出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己经出现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不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前者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两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需要作专门的研究,本文不作讨论。

2.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的问题

从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合理性的要求来讲,学位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的重要课程,应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专业必修课程是研究生在本专业内拓宽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专业系统知识的基础课程,原则上应按二级学科开设;选修课程是供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能力而设置的课程,除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外,还应要求研究生选修部分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的进展,还应开设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一是应开设拓宽专业基础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二是应开设学科前沿或结合研究课题需要的理论专著、文献专题等课程;三是应开设适应学科交叉或跨学科性的课程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在体系上应具有层次的清晰性,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要求和特色。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就能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上面临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是以二级学科设置学位点,并以此设置课程,培养研究生。这导致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和必需的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留在高校任教的研究生,甚至连在一级学科内的不同二级学科课程也难以承担为此,近年来我们己在实行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点和招生。这就要求合理地组合一级和二级学科的课程体系。一般来说,一级学科的课程应是基础性、通用性和宽广性的,为二级学科的专门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大体包括本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发展史、科研方法、基本技能等目前,各一级学科这类课程的设置和建设,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还表现在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上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存在着与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导致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的高深层级性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没有凸显其高于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水平,同时,体现其高级课程的 门数也较少。

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内容较为陈旧,研究性、前沿性不够,也是急需改革的现实性问题多年来,我国在研究生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部分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的问题,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等,都很少能够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而一部分课程又因强调对口培养缺乏基础学科的支撑和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课程内容始终反映不出当今科技的新成果这种状况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教材建设上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和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教材之于课程内容的时效性研究性和前沿性

另外,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程及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在设置上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研究生选修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供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的能力,但现实中,课程设置基本上只是为了研究生能获得学分。虽然也开设跨学科性的综合课程,但在实质性内容上,并没有达到开设这一课程的基本要求;而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课程的开设,不仅组织管理不规范,而且质量差、数量少,致使研究生思维视野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研究意识、专业前沿的问题意识,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立及论文的选题

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1.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

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须首先思考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1)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而且在事实上,人们也是把课程作为达成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因此,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与研究生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设置及体系构建有着直接的关系分析和探究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示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性框架,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而且也表明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价值论领域,可作为研究生课程实施的依据和研究生课程评价的准则从这一认识的层面上讲,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应首先思考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所内涵的基本规定性。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地増长,社会对知识创新和高科技孕育新的经济生长点的期望值増大这就要求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其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的高层次性,更要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而达成上述目标,课程是基本的和依赖性的手段和途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基本的保障因此,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上述培养目标为基本的原则,并确立同质性的价值观

(2)研究生的身心特征研究生的年龄构成较之于本科生来讲,具有较大的跨度。一方面体现出研究生构成的成人化,即较之于本科生,研究生身心发展己相当成熟,表现出成人的特点,尤其是心理成熟度高,具有较稳定的个性特征,而且在智力发育上思维力强,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思维意识和创造力,这就在一定意义上为研究生独立地进行一定的专业研究活动或创造性地从事研究活动提供了心理上和智力上的保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研究生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已有相当的基础,特别是已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或在职研究生,他们不仅有着本科教育阶段的知识积累,而且也有应用这些知识的经验,对于扩大其专业知识领域并进行研究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认知的激情,这就在一定意义上为研究生的知识学习和研究活动提供了研究定向性的保障所以,从研究生年龄构成及身心特征上讲,研究生适应高层次的专业知识领域及跨学科知识领域的学习和研宄

(3)研究生教学的基本特点研究生教学较之于本科生的教学,一是目标指向的差异性,二是过程组织的差异性

本科生的教学,其目标指向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虽然也提倡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但研究毕竟不是本科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本科教育阶段,在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处理上,主要是以教学带研究,即教学是中心,研究是这一中心的周边化或边缘化但研究生教学的目标指向则不同,研究生的教学,虽然也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且同时进行跨学科的、非专业知识领域的教学,但其目标的指向性并非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是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其教学的研究性和专门化更强,不仅指向学术方向上的深化,而且扩展到研究性的专业方向的相关知识领域,尤其是研究的方法论和工具技术的运甩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生教育,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则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这就决定了研究生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教案式的规范化过程组织,而是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地?弹性化地组织教学活动

另外,本科生的教学,虽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班级的集体性,使教学主要以共性的和定论的知识的集体传授为主,研究生教学,更多的不是由教师讲授己定论的知识,而是以教学为基本的依托,通过教学提出具有研究性的、探索性的或未确定性的课题,甚至是一些尚存争议性的问题,激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质疑,让研究生在思考和质疑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培育和形成研究生质疑或发现问题的意识及科学的批判精神,训练并提高研究生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能力。虽然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也关注和重视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培育研究生研究的合作意识和品格,但更突出研究生的个性化特色,从这一层面上讲,研究生教学,既要凸现内容的学术性和研究的指向性要求,又要凸现研究生研究的个性化特点。

(4)导师在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作甩虽然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力量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但导师是一个不应忽视的重要因素。导师不仅了解研究生教育的实质和关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清楚研究生个体的专业基础、研究兴趣、研究的思维视野和研究的能力,而且导师能够把握本学科专业前沿性问题,所以,就更了解研究生教育应该设置哪些课程,应该构建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更为合理另外,导师能够依据研究生个体的研究能力和优势,设置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课程由此,在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中,不仅要强化导师的作用,而且要确立导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否则,就会犯认识上和策略性的失误。

2.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性框架

(1)重视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虽然研究生教学应确立研究生课程以研究组织教学的原则性理念,但并不是说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要求

从知识的基础性而言,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对提高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素质,増强其发展的潜力,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性知识的基础课程之于研究生的学术性或研究性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而从专业知识领域来讲,研究生的研究具有明显的专业指向性,从这一意义上讲,专业课程具有为研究生提供使其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学术引领功能,所以,专业课程之于研究生的学术性研究的定向和深化,具有关键性的价值和功能;另外,研究生的研究,也需要跨学科的、非专业性知识作为其研究所必需的知识背景,以扩展研究生的思维视野。现代科技的发展己呈现出知识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态势,这就要求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必须关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课程及跨学科的综合化课程的设置问题由此,上述三类课程,是研究生教学所必需的,也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从研究生研究意识的养成及研究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一层面而言,也是一个培养和培育的累积或转型过程,不仅需要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跨学科性的不同知识领域的宽广性知识背景等作为研究的基础性支撑,也需要专业领域的研究在学术性方面的深化引领,即使是有着一定工作经历或在职的研究生,不仅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以及材料收集数量分析、定性研究、历史研究和质的研究等方法论课程是必需的,而且探索性?深化研究性的课程也是必需的。这对于研究生研究的定向和论文的选题,有着直接的意义和价值这几个方面,就现实地要求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不仅需要上述所必需的课程,而且也需要研究所必需的工具类课程、方法论课程和发展性、探索性课程。

为此,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虽不像本科生教育的课程设置那样,具有规范的和程序化的体系,但也不是随意的,也有着体系的相对完整性要求,应统整好各类板块课程的组合。

(2)突出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前沿性虽然本科生教学的课程设置也有着前沿性要求,但本科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主要是指己定论的、现代科技成果的课程知识的形态化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有着自身的内涵规定性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首先是指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再从以研究来组织教学的研究生课程的原则性理念来分析,研究生课程设置必须凸现课程的研究性、探索性,博士生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就更是如此,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就内在地包含着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的课题;另外,研究生的研究,并不是把思维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前沿性问题,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也是研究生之研究的必要背景,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也包括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这对于研究生的研究定向和论文选题,有着关键性的引领意义和价值

(3)明确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所谓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一是指课程内容知识的纵向衔接和递进,二是指课程在高深层级上的逐步深化和专门化,三是指课程在智力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

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其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知识的累积性纵向衔接和递进上而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虽然也关注课程内容的纵向衔接和递进,但其教学的研究性目标指向及课程以研究来组织教学的原则性理念,使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关注课程在高深层级上的逐步深化和专门化,关注课程在智力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以使研究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的思维视野和研究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所以,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具有明晰的层次性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不同于本科生,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不同于硕士研究生,使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较为清晰的课程体系的层次性,特别是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更应凸现课程体系的层次十性

(4)强调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个性化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的目标指向,虽然要求研究生具有研究的合作意识和品格,并提倡形成研究生合作的学术气质,但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共性化的研究生为旨归,而是使研究生在接受研究生教育阶段,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研究品格、个性化的研究定向、个性化的研究视野和独立的思考,以获得独创的研究成果,从这一意义上讲,个性化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成主体这就要求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依据研究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定向,设置具有弹性化的课程,使研究生的个性化得以凸显所以,在具体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其一,可以按照不同的研究定向来组织不同的课程;其二,同一门课程,也可按照对研究生的不同要求,对其所学有所侧重;其三,按研究生不同的兴趣和研究定向,开设学术性讲座讨论或研讨等不同性质的课程。

基础研究重要性篇9

关键词:创新性研究项目;学科建设互动关系

高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必须抓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水平高低,是通过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优劣来衡量的;科学研究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才会使学科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与推动力,学科发展了,科学水平将显著提高。本文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思路。

一、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类别。在一定意义上说,高等学校科研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科研水平高低通常成为判断该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贯穿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全过程的始终,是高等学校能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使用的条件,是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高等学校职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科研和学科建设都是提升学校层次的重要渠道,任何一所高校都要同时抓好科研和学科建设,以提高其水平和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定位不同,侧重点也有所偏重而已。在逻辑的顺序上,科研应为学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没有一批高水准的科研成果,要想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只能是纸上谈兵。反过来,学科建设质量的提升又为科研的下一轮的发展提供合理的知识、人才结构,为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打下基础。没有好的学科方向,就难以争取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与大量的科研经费;没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学科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拉动力,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学科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石”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石”,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前言富有特色的科研方向及科研技术创新平台是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学科、博士与硕士点建设的有力支撑。

(一)创新性项目为学科建设的载体

创新性的科研项目是学科建设的载体。只有通过大项目的研究,才能出大的创新性成果,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学者,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而研究项目的创新程度是获取高水平研究项目的必备条件,因此如何培育创新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认为一方面创新项目的选择需要在广泛的文献调研及同类科研比较分析后才能得出。同时要根据自身的研究特点,突出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瞄准国家目标,选择具有学科前沿、独创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性项目。在信息时代,对于医学科研而言,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当今计算机、基因工程、生物芯片、传感器等技术正对医学研究带来深刻地变化,学科交叉日益显著,可以说创新性强的项目从学科交叉中产生。对于创新性强的项目要重点培育,一开始申请国家、部门基金,可能因为基础不够,而不能得到经费的资助,这就需要高校自身给予最初小额研究经费资助,通过一定经费的投入,以便打下足够的研究基础,从而提高创新项目在申请部级项目的竟争力和中标率。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组织科研项目申报有限额时,优先推荐学校重点培育的创新性项目,保证其优先发展,并积极组织跨学科攻关,为获取高水平的研究项目的资助打下基础,进而达到以科研项目拉动学科方向的效果,为学科建设进行铺垫。

(二)前沿、富有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生命力

学科形成的主导科研特色是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条件,结合地域特点,纵观科技发展之势,确定自己的科研目标、科研层次、科研模式、科研侧重点和科学研究的服务面向,即给自己的科学研究准确定位[5]。富有特色的科研方向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奋斗目标,也是学科建设的内在基础和特色。

科研特色首先是科研方向的特色,表现为独特性和前沿性以及在科研方向上取得的成果所产生的影响力,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学校已具有一定基础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队伍是其学科方向和学科队伍建设的依托,学校一般要在优势科研方向上确定重点建设学科。学科一旦确定,其自然成为教师对研究方向选择的重要依据,进而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学科建设都应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同时又要瞄准前沿,符合实际,要针对国内高校的科研状况与发展趋势,找准对学科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再结合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只有“群峰之上异峰突起”的科学研究方向,才具有强劲、持久的生命力,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方向只有相对稳定,才有可能逐渐形成特色,形成优势。

(三)科学研究技术平台-学科建设的条件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国际间科研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建设共有的科研技术平台对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极为重要。

科研技术平台主要包括三方面:⑴、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体系;⑵、不仅包括硬件、而且包括软件,是硬件和软件的有机集成;⑶、具有公共和共有的服务性质。

科研技术平台属于高校基础设施,是科研创新活动的公共平台,为学科建设服务,同时为所有科研创新活动的成员共同服务、联合使用、共同受益,是一种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具有社会公共产品属性,它具有支撑创新、实现共享、保护资源、促进交流、提高效率等功能。根据福建省政府“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建设思路,我校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成立“211工程”二个重点学科(分子医学、血液病学),执行几年来成绩斐然,拥有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研究队伍,具有承担生命科学综合、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也有迅速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为:建设的二个重点学科,购置配备了一大批现代化的科研仪器设备,拥有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包括功能完善的建筑设施,为科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和保障,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共用的技术平台。“十五”以来,在福建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我校相继建立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神经生物学相关技术平台”、“基因功能模式动物技术平台建设”“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等。这些平台的建立为我省医学科学的纵深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我省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尤为重要的是,该科研技术平台相关设备基于“资源共享”原则,对各兄弟院校、科研单位及企业单位开放,一方面可应用于医学、林学、农学、畜牧兽医学等行业,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极大提升了我校的学科建设水平。

三、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一)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体”,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才会使学科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只有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有机结合,促进二者不断发展,才能促进学校发展。截止2006年,国家教育部授予我校的博士点(三级学科)22个,硕士点59个,学科覆盖面从临床医学扩大到基础医学和药学,实现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校本部基础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使我校的综合办学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近年来我校科研实力增强是分不开的。“十五”期间我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资助总经费达1200万元左右,主要资助领域涉及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口腔医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血液病学、骨科学、神经外科学。如我校神经病学研究所,通过对“肝豆状核变性、肌营养不良症等神经遗传病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研究”、“中国人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结构和基因诊断研究”等若干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的攻关研究,使这门学科在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和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等研究方向上都有鲜明的特色,部分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经过几十年尤其近几年建设,神经病学学科在人才梯队、科研项目与基地、人才培养、学术成果等方面已具备一定规模,特别在神经分子遗传学研究、神经变性疾病的防治、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神经电生理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于2003年成功申请到博士点。

(二)学科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2003年11月,我省启动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我校被列为建设项目学校,他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需要,重点建设分子医学、血液病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环境与健康等6个学科建设项目,并通过分析已形成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发展的优势,进一步突出重点,把学科建设项目分成两个层次,重点加强以上6个学科建设,带动其它学科发展,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并根据建设资金的到位情况,优先对第一层次学科项目的投入,促进了学科建设的迅速发展。项目建设期间,我校新增省级重点学科13个,大大强化了我校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学科整体的综合实力,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学科是科研的基础,学科发展了,科研实力也增强了,科研水平显著提升。5年来,获得各渠道科研经费达6522.1万元,是前5年的2倍,年递增15%左右。获省部级以上各类项目402项,比前5年增加13%。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福建省重大(重点)项目等外,2006年我校首次作为负责单位承担“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专题项目,林新华教授的“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开发研究”课题获得立项,另有10人次作为子项目负责人分别入围“973”计划以及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项目;2007年“基于纳米生物传感技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检测新方法研究”项目再次获得“863”计划专题项目,资助经费近300万元,表明我校承担高级别科研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部分学者逐步在全国同行中建立起良好的科研信誉,科研水平和能力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与赞誉【6】。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2、王庚华邱岩:大学的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3期

3、李伟李斌:学科建设与高校科研工作[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4、宁凯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协调发展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8期

基础研究重要性篇10

1结构工程材料

在过去20年中,工程结构材料的研究成果表现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高性能钢材的应用与普及、轻质砌体材料的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结构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就国际影响力而言,则当推我国科学家在纤维增强材料(FRp)的结构应用研究方面的贡献。从纤维增强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人手,我国科学家在FRp-混凝土界面应力传递机理与载结剥离理论模型、FRp配筋混凝土梁的受弯、受剪破坏机理、包裹FRp混凝土柱的受力破坏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为世界所公认的重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在此方面的工程结构设计规范的制订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英国混凝土学会设计指南、澳洲混凝土设计规范提供了基本设计公式的理论依据。这在中国结构工程研究发展的历史上是为数不多的。

2结构试验技术

基金委于2002年在湖南长沙召开学术研讨会,重点研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eeS计划开始实施形势下的中国发展对策。这一事件,标志着结构试验技术在我国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次会议之后,基金委迅速设立以远程协同拟动力试验为主题的两项重点研究项目,并在2007年开始执行的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中设立了以实时混合试验技术为主题的重点支持研究项目。这些项目的设立,对结构混合试验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0年后的今天,尽管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还没有达到实质性推动结构工程发展的理想境界,但我国科学家的努力,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保持了与国际水平同步发展,并开始逐步走到国际前沿。我国科学家在结构混合动力试验的无条件稳定显式算法、实时子结构试验的等效力控制方法[X10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学术同行的高度重视。事实上,在过去的20年间,多点输人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建立、风浪联合作用风洞实验室的建设、大吨位多功能试验机的研发、多种功能环境实验室的开拓,都标志着我国在结构工程试验技术与装备方面,已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结构健康监测技术

以结构健康监测为标志的结构性能监测技术的发展,是过去20年间国际结构工程领域的发展标志之一。国家科技部于1995年设立的攀登计划项目中的重点研究课题“高层建筑安全性检测与监测”基础理论研究,可以视为结构健康监测研究在我国发展的起点。而2000年由基金委在北京主持召开的重大工程灾变行为与健康监测研讨会,则将这一方向的研究推向了高潮。从图3可见,在过去20年间,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数量增长近8倍之多。与之相适应,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也理所当然地走在了世界前列。文献研究表明,我国科学家在大尺度、多参量传感技术、纳米混凝土应力传感器研发、光纤光栅传感应变传递规律、基于分形理论的损伤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由于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杰出成就,欧进萍院士当选为国际智能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学会副主席。

4结构计算理论

结构分析与计算是结构设计的基础。纵观结构工程设计理论的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基于材料强度设计到基于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再到基于结构功能设计的发展历程。与之相应,在结构分析理论的研究领域,则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线性材料力学到非线性材料力学、再到固体力学的发展历程。事实上,力学基础理论是结构工程研究赖以发展的核心与灵魂。经过20世纪50-60年代的学习、80-90年代的跟踪这一漫长过程,中国科学家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结构分析理论研究中赶上了世界发展的步伐,并开始在一些领域展现出自身的特色。结构随机动力学与混凝土损伤力学的研究进展,就是这一领域发展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因为科学地揭示了随机系统与物理系统的内在联系而在国际上引起广泛重视,并以pDem为专有名词而广为人知,被誉为是这一研究领域具有“突破性的研究进展”。混凝土随机损伤力学的研究,则科学地揭示了混凝土结构细观损伤演化的物理机制,从而成为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结构非线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并开始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5结构抗灾设计理论

结构抗灾设计理论的发展,是过去20年中我国结构工程研究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在过去20年间由基金委资助的55项结构工程重点研究项目中,与结构抗灾设计理论研究相关的项目高达20项。而分别于1997年和2007年启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更是直接以结构抗灾设计理论研究为主题,充分表明了基金委对工程结构抗灾设计理论发展的高度重视。

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赶上了国际研究发展的步伐。从结构构件到整体结构模型的大规模结构试验,成为我国结构抗震研究的典型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结构工程师进行复杂结构抗震设计的信心,也促成了我国在此领域研究的繁荣局面。从2008年以来,我国科学家在可恢复功能结构方面的研究探索,开始在结构抗震的国际前沿取得一席之地。

我国结构抗风的研究,始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风的研究。而真正使我国在国际风工程领域取得重要学术地位与影响力的工作,当属大跨度桥梁抗风设计理论的研究。在多模态颤振藕合理论、斜拉索风雨激振机理、桥梁抗风可靠性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使我国从事风工程研究的科学家们连续三次被邀请在国际风工程大会上做特邀报告,这在国际风工程界尚无先例。由于我国研究工作的突出贡献,项海帆院士、葛耀君教授先后当选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协会副主席。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工程抗灾设计理论研究的突出特征是对结构寿命期内多种灾害作用的关注。结构抗火设计与结构抗爆设计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是这一特征的重要表现。我们欣喜地看到:由于基金委的重点资助,我国科学家在这两个新兴领域的研究中表现突出,使我国在国际化研究格局中,迅速占据了有利地位。事实上,我国在钢结构抗火设计理论研究方面,业已走到了国际研究的前沿「25-26。而我国在建筑结构抗爆方面的研究,虽然仅起步十年,但已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学科发展体系,并开始在国际上取得重要影响。

6结构振动控制

美国科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结构振动控制的思想「2}。此后,自20世纪80-90年代,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在日本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基金委审时度势,开始了对结构振动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重点支持。在过去20年间,关于这一方面的资助金额达到了对结构工程研究资助总额的7.2%。持续的支持和我国科学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使得结构控制技术在隔震技术、被动控制技术、主动与半主动控制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主动控制力在多数情况下是阻尼力为主的特征,从而使结构半主动控制或智能阻尼控制替代主动控制,并达到与主动控制基本相同的控制效果;提出了基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结构随机最优控制理论和阻尼器最优布设技术,从而使我国在此领域的基础研究表现出了不断创新的发展态势。伴随着大规模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我国在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应用方面开始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州电视塔、上海中心的结构振动控制,洞庭湖大桥风振控制,成为我国结构控制技术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应用成果。

7新型结构体系

新型结构体系是结构工程研究创新的载体。事实上,结构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运用新材料、新原理、新技术,创造满足不同需求的新型结构体系。在过去20年中,我国在结构体系创新方面的研究进展可圈可点、亮点纷呈。这些亮点中,最突出的当为组合结构、混合结构与大跨度结构的发展。

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结合了钢材与混凝土材料的优点。通过对栓钉连接技术的研究和结构组合形式的创新,现代组合结构将结构材料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桥梁结构、大跨度结构中获得了普遍应用。而我国科学家在组合梁刚度计算、滑移效应分析理论、组合梁长期变形计算、组合柱强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则为大规模的工程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与组合结构侧重于构件层次的技术特征相比较,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则在结构组合方面展现出新的优势与特征。由于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应用背景,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呈现出了普遍发展的态势。在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试验、混合结构的刚度控制与性能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则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跨度钢结构的发展,是我国结构工程发展的另一重要标志。在多层网壳结构、索一网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使我国大跨度钢结构的结构形式日趋多样。而在大跨度结构抗震、抗风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大跨度结构动力稳定性理论的研究探索,则使我国在此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始获得了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8结构耐久性研究

结构耐久性研究是结构工程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它代表着结构工程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方向。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就开展过结构腐蚀的研究探索,但真正在结构耐久性领域形成大规模的研究发展态势,则是1995年之后的事情。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基金委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与重视。在过去20年间,基金委支持的重点项目多达7项,占总资助项目的13%。基于这些支持和我国科学家的持续努力,我国在结构耐久性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进步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不仅表现在我国在结构环境区划方面的创新性系统研究、钢筋锈蚀机理的深人研究、锈蚀钢筋的疲劳性能研究、混凝土氯离子侵蚀机理的多尺度分析等方面的重要创新成果,而且表现在我国在此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工程设计规范的制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实验室建设和大范围的研究团队组成,为我国在此方向持久、深人地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