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7:01

自然环境特点篇1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

东连重庆,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

全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至3000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三大部分。东部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盆地四周北部为秦岭,东部为米仓山、大巴山,南部为大娄山,西北部为龙门山、邛崃山等山地环绕。

(来源:文章屋网)

自然环境特点篇2

关键词:环境美学;身体;感知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5—0198—05

环境美学虽以“环境”为其学科名目,但在对西方传统美学的反思中,身体问题凸显为环境美学一个重要的理论支点。环境美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罗纳德·赫伯恩强调的环境审美的“无框架”特点、阿诺德·伯林特提出的“审美参与”以及米歇尔·柯南提出的“触觉经验”等,都带有美学研究上浓厚的“身体转向”的意味。国内学界对身体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梅洛—庞蒂、福柯、波德里亚、德勒兹等学者身上,对环境美学中这种“身体转向”的敏感度还不够。本文不揣浅陋,拟从环境美学中身体转向的可能性、作为环境美学基本问题的身体在场与多感知特性、环境美学与审美描述等方面对此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环境美学中身体转向的可能性

环境美学广为人知的一个事实,是改变了以艺术作品为核心的传统,转而以环境作为美学研究的重点。这样一种以“环境”命名的学科,是否涉及到身体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涉及环境美学关于“环境”的界定,以及这一界定背后的思想渊源。

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阿诺德·伯林特否定通常所认为的环境是我们“周围”的看法,因为这种看法意味着环境在人之外的外部世界;他一般不说“这个”或“那个”环境,因为这种称谓将环境客体化为一个我们可以思索和处理的对象,也就是在人之外的某种“东西”。在伯林特看来,视环境为“周围”是心身二元论的残余,环境成了我们遥遥远视的对象化存在,这种界定取消了我们和环境共同构造的复杂联系和一体性,因为没有所谓的“外部世界”,人与环境是贯通的。在伯林特的这种一元化环境美学中,环境和人的界限已被打破,环境最终“是一个感知系统,即由一系列体验构成的体验链”①;环境与

收稿日期:2012—07—12

*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身体在场与感知联觉——环境美学中的身体问题研究》(11XJC720003)、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环境美学视野下的广西民族地区景观文化建设研究》(11FZw003)、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度项目《广西桂北民族地区新农村景观建设研究》(YB2011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聂春华,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桂林541004)。

身体是互为一体的,“正是通过身体与空间的贯通,我们才成为环境的一分子”②,环境不是与人隔离之物,也不是丧失物质形态的人的意识表象,而是富于沉甸甸质感的身体的感知体验。

伯林特的这种主张甚至其表述风格都带有浓厚的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色彩,伯林特也不否认这点。杜威哲学的起点是经验论,但不是那种作为私人感觉总和的17世纪经验主义,后者是和唯理论相对立的二元论哲学的产物,而杜威经验论的目的则是破除这种二元论。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一个具有两套意义的字眼,它既指开垦过的土地、种下的种籽、收获的成果以及日夜、春秋、干湿、冷热的变化;也指种植和收割、工作和欣快、希望、畏惧、垂头丧气或欢欣鼓舞的人。这是说经验“不承认在动作与材料、主观与客观之间有何区别,但认为在一个不可分析的整体中包括着它们两个方面”③。这种一元的经验论坚决否认那种把人与自然相分离的看法,杜威认为“生命是在一个环境中进行的;不仅仅是在其中,而且是由于它,并与它相互作用”④,生物的生命活动并不以它的皮肤为界,而是与环境相互作用,因此经验是生命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积极交流的产物,两者是向彼此开放而非固守自身疆界的。

自然环境特点篇3

环境美德伦理摒弃了主流环境伦理学一元论的规范伦理的理论进路,将研究的焦点置于关爱自然、促进个人幸福、社会繁荣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需要的人格特征(traitsofcharacter)、心理定势(disposition)和各种具体的环境美德,以及环境美德伦理在指导人与自然互动实践中的应用。桑德勒在《性格与环境:以美德为导向的环境伦理方法》一书的前言中指出,完备的环境伦理学需要美德伦理的视角和方法。他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研究对象做了深入的探索:第一,建构环境美德伦理的理论基础;第二,对环境美德伦理作为一种充分的环境伦理进行论证。作者用六章的篇幅围绕着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在第一章中,他从理论上论证了“是什么使得某些性格特征成为环境美德或恶德(vice)”;第二、第三章重点讨论了构成环境美德或恶德的具体态度和心理定势;第四、第五章讨论了环境美德伦理在环境伦理学中的角色、地位,环境美德伦理区别于其他环境伦理学理论的特征;最后一章中,桑德勒富有创建地将环境美德伦理应用于转基因农作物评价这样富有争议的典型案例,展示了环境美德伦理在实践领域帮助我们理解和回应现实环境挑战的作用。

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环境美德伦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以美德为导向的环境伦理学新方法的理论基础进行说明。在第一章中,桑德勒重点论证了一种性格特征何以成为美德或恶德,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人的性格特征如何应用于涉及自然环境的活动。桑德勒以当代美德伦理的重要人物菲利帕・福特(philippaFoot)和罗莎琳德・赫斯苏斯(RosalindHursthouse)所开创的自然主义美德方法为基础,建构了他称之为具有“自然主义、目的论和多元性”特征的环境美德理论。桑德勒解释他的美德伦理方法之所以是自然主义的,在于它受到科学自然主义的启发,与科学自然主义具有逻辑的一致性,但桑德勒又批评科学的自然主义方法过于狭隘,需要被更充分的伦理自然主义所取代;之所以是目的论的,因为它主张让某个性格特征成为美德或恶德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促进或阻碍某种目的的实现;之所以具有多元性,在于它所要实现的目的,既包括与行为人有关的目的(这些属人的目的具有多元性),也包括与行为人无关的目的(这些目的也是多元的)。桑德勒称他的美德伦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人类活动,以确认各种类型的环境美德和恶德。

什么是关爱环境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定势,如何确认什么样的人格、心理定势是关爱环境的美德,这是环境美德伦理的核心问题。接下来,桑德勒要做的就是运用他在第一章中所建构的自然主义的、多元的、目的论方法来确定那些构成环境美德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定势。在第二章中,桑德勒着重考察了有助于个人幸福和社会繁荣的美德。他认为有些性格特征和心理定势更有助于维护环境的质量、数量和与人的融合度等自然环境的善。通过诉诸道德行为人利益的策略,桑德勒论证了某些性格特征在关爱环境、使环境受益的同时也能令行为者受益,因为自然环境所提供的一些好处只有那些有寻求和接受倾向的人才能够获取。桑德勒将可持续、环境行动主义、托管、与自然的交流等视为核心的环境美德。

在第三章中,桑德勒重点讨论了人以外的自然界和自然物。作者从论证自然具有独立于人类目的之外的自然价值入手,推导出关爱这些自然价值的态度和心理定势。桑德勒的论证超越了泰勒(paultaylor)的生物中心主义(biocentrism),认为不但作为个体的有机体具有自为的固有价值(inherentworthforitsownsake),而且某些具有高度凝聚力和组织性的自然环境也具有固有价值。自然物和自然界所具有的内在价值要求相应的关心(care)、照顾(considerateness)、同情(compassion)等尊重自然的美德(virtuesofrespectfornature),而那些对具有内在价值的自然环境的无情(callousness)、漠然(indifference)和残忍(cruelty)等态度和心理定势则被视为环境恶德。桑德勒似乎还接受了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和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theoryofnaturalvalue)中的系统价值(systemicvalue)的思想,他虽然不认同生态系统和物种具有自身的善,但这些自然环境也可以被涵盖于他称之为大地美德(landvirtues)的环境美德中。

桑德勒在第四章中讨论了环境美德伦理在整个环境伦理学中的角色。桑德勒认为,环境美德伦理不是一种排他的、一元的环境美德伦理。在他看来,环境美德伦理与主流的环境伦理学理论的关系是互补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桑德勒还特别论述了环境美德伦理以实践为导向的重要特征。环境美德伦理旨在为涉及自然环境的行为提供以美德为导向的原则,为环境决策提供以美德为导向的方法。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正确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行为人在特定情境下对美德的实践。在一种特定的道德情境下,实现美德需要借助美德伦理的规则,而美德伦理规则的运用又往往意味着与他人的合作和商谈,例如在面对一些特别困难的有关环境的道德抉择时,行为者可以向导师咨询、向典范学习或者运用凝结在实践经验和习惯中的道德智慧,帮助实现明智的决策。

在第五章中,桑德勒首先讨论了关于环境美德伦理多元论特征的问题。他指出,尽管以美德为导向的环境伦理在七个重要的方面体现出多元的特征,但它是一种适度的多元,避免了克里考特所批评的那种多元论。这一章的重点是论证环境美德伦理作为一种环境伦理理论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通过与其他环境伦理学理论的对比,桑德勒富有说服力地证明了他的环境美德伦理是充分有效的。他指出,环境美德伦理满足了任何一种充分的环境伦理所需要的三个一般性条件:第一,它为批评那些关于环境的不可持续的行为、政策、生活方式提供了基础;第二,它对涉及个人与环境的行为、政策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指导;第三,它的论证能够成功地激励人们努力实践关爱环境的行为、政策,追求环境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此外,他还在本章中用较多的篇幅回应了有关环境美德伦理充分性的六个挑战。

在第六章中,桑德勒将环境美德伦理的方法应用于实践,对富有争议的转基因农作物的评价问题进行了极富创新性的探讨。他指出,尽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很多技术的应用,但以美德为导向的环境伦理对这些涉及环境的实践问题不会采取一概而论的批评态度。转基因农作物这种应用新技术生产的新作物是否能够提供与我们所推崇的环境价值相一致的环境善,又不损害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其评价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通过运用美德伦理的方法进行具体的评价,桑德勒指出,有些转基因农作物如金米(goldenrice)基本上是符合环境美德的,而大多数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农作物则不符合环境美德的标准。这些农作物偏离了尊重的美德这一道德目标,强化了技术使用者对应用技术手段迅速解决问题的傲慢态度。

自然环境特点篇4

关键词:地理课程;环境教育;价值;目标

abstract:theenvironmentaleducationconcernsthefuturecitizen'squalityandconsciousnessofprotectingtheenvironment.theenvironmentaleducationshouldbestressedineachdisciplineteachingatbasiceducationstage.middleschoolgeographytakeshuman—earthrelationasathreadandemphasizestheharmoniousdevelopmentbetweenhumanandtheenvironment,toagreatextentithasaunitywithenvironmentaleducation.thereforeregardinggeographicalcurriculumascarriers,excavatingthevaluesofenvironmentaleducationandgoalofenvironmentaleducationofgeographycanbetterrealizeitseducationvaluesandmakeenvironmentaleducationofgeographyenjoymoreregionspaceandintegration.

Keywords:geography;environmentaleducation;value;goal

一、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价值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国家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高中阶段均设置了地理课程。从研究对象上看,地理学科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地球表面圈层为主要对象;从学科体系的架构上看,地理学科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剖析人类活动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从学科内容的属性上看,地理学科处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部。因而,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环境教育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中学地理学科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一个主要载体,也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

地理课程内容大致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块,新课程标准将这三块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地理以人类为中心把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来研究;人文地理从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出发研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区域地理侧重于人地关系的空间分布。在研究的方法、手段上,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空间为载体,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地域

地理学科所研究的空间是一个无边际的、闭合的球形,为地面上所有共同存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事物所占有着的空间,它包括空间位置、属性及时间三个方面的信息。构建地理空间概念应该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环境问题及其发生与空间是紧密相关的。目前,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既产生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巴西、非洲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直接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产生了局部地区地域性的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导致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环境教育和地理教育具有共同性,地理学科的空间概念构建为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空间平台。在地理空间里发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并进行个案分析,是最直观、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

(二)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开发,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使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而对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使用,与世界人口的过度增长密切相关。因而环境问题本身也是一个人地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系统地使学生了解、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强调人类应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人—地关系的分析中,发现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利于找到环境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三)以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具体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共同和唯一的家园,是宇宙中光彩夺目的生命绿洲。在具备适宜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地貌、气候、水、土壤、植物、动物等及它们所在的圈层之间是相互密切关联的,一种自然要素的破坏,往往会导致其他环境组成要素的改变,从而殃及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果人类失去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而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地理学科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特点、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在具体案例分析、判断中认识到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保护,这将是实施环境教育十分重要的途径。

(四)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为背景,具体说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中学人文地理部分的内容主要由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构成。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背景,如不同类型企业的布局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等,这样就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并给予评价。

二、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的构建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1977年1月,联合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区域环境教育会议,大会获得下列结论:环境教育应着重在特殊问题,具有学科整体性质,其目的在于加强价值意识,贡献于人类的共同福祉及关切人类的生存。所以就环境教育本身而言,不是零散的、附加的,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方法和要求。环境教育应该是以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和原因,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教育包含的内容应为: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保措施、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因此,中学各学科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思想方法应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在形式上、实施方法上可以丰富多彩,但核心内涵应具有一致性。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应是环境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从空间的角度认识环境,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渗透式,把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渗透到地理课程中去,使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有机地成为整个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环境教育体系中地理教育承担的功能。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要求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停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为此确立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发展是绝对的,发展是硬道理,因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会因环境问题而停滞。但人类的发展不是盲目的发展,而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科学的发展观,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持续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相适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杠杆。对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而言,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人类为追求经济发展而违背自然规律,急于求成,科学技术就有可能成为破坏环境的“杀手”;反之,科学技术则能够让人类更好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在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并加剧,同时,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逐步得到解决。[1]

(三)地域性原则

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的地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不一样的,就全球各国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相同;就全球不同自然地理区域而言,有的地域面临森林资源被破坏的环境问题,有的区域面临水资源匮乏的环境问题,有的区域则面临着荒漠化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等等。环境问题的地域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应紧密结合学生自身所在国家或地域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从家乡所在的地域入手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并提出保护和改善家乡环境的方法和对策。地域性的原则使地理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变得更加具有实践性、生动性和多元性。

(四)可操作性原则

中学地理课程中实施环境教育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环境教育,包括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和不同的理念及价值观;同时每个年龄段的环境教育内容还应注意与地理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和恰当渗透。地理课程有其自身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地理课程中环境教研目标的制定应明确以地理课程目标为指向、以地理课程内容为载体、以地理研究方法和过程为通道,使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和谐融合,在完成地理课程任务的同时,实现环境教育的任务,从而保证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转贴于三、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目标

(一)地理课程环境目标构建的立足点

地理课程是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课程,它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两个角度认识地球表面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成的复杂系统,并致力于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运动、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所以地理课程教育的立足点是地球表面的人地关系。它与哲学抽象地思考人地关系和生物学具体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不同,地理学的人地关系更强调地域性、综合性。在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中,综合起来始终存在两条主线。一是以“地”为主线,主要是:(1)研究“地”的影响和作用;(2)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二是以“人”为主线,从人类认识和实践以及行为角度来研究人地关系。[2]而这两条主线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而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观。因而环境教育和地理课程的立足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围绕着人和地这两者的关系而展开,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应成为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构建的立足点。根据这一立足点,在制定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时,一定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全球和各个地域人的发展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和谐”“协调”“统一”等教育思想渗透其中,贯穿始终。

(二)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的特征

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目标应围绕上述立足点,并结合地理课程的目标,构成自身的目标体系,该体系应具有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和整体性。

1.群体性是指环境教育的目标是由一组目标共同构成的整体,它要求每个子目标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

2.关联性主要是指目标体系中的各个子目标应相互依赖、互为依存、彼此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另外,该目标体系应与地理课程目标及环境教育目标具有紧密的联系。

3.层次性特征是指环境目标由总目标和子目标构成,它们之间构成纵向结构关系。总目标分解成为数个子目标,而子目标又由下一层次的子目标构成。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总目标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4.开放性特征是指在实现目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功能的过程中,各个目标的实现与地理教育、环境教育及其他学科的环境教育产生密切的相互作用。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开放性具有两个层次:一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内部的开放行为;二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教育目标的开放行为。

5.动态性特征是指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内外部因素及时间因素产生种种变化。其动态性特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目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内容随着时间和认识的变化而在不断地调整;二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整体状况及整体作用也呈现出不断的变化。从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教育目标及其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不断加强就充分说明这一特征。

6.整体性特征是指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共同承担着环境教育中地理学科承担的环境教育任务。虽然各个子目标有其自己的指向性和内涵,但各个子目标却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性,共同构成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功能,这种整体上的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三)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

在环境教育渗透于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地理学科的特色,发挥地理学的教育功能。在以协调人地关系总目标基础上,达成以下五大目标。

五大目标与环境教育目标及地理课程目标的关系示意图

1.形成人与地理环境协调的发展思想

人地关系协调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二是地球表面各个空间(主要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协调。面对全球及各个地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首先要改变人类可以随意夺取和使用自然资源的传统自然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自然观。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地球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从18世纪开始,人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急速增多;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对地球资源利用迅速扩大;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多。面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必须让学生形成环境教育的基本观点:人是动物界的一员,其生存和健康依靠地球表层自然系统;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存在于一个世界,与自然和睦共处对人类、对环境都有益;我们必须考虑全人类的利益,有效地使用资源;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无限地开发将给人类带来贫困和毁灭;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类造成的,保护环境也是全球人类的共同任务。

2.认知全球与家乡地域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与整个地球表层人地系统结构、组成及形成变化规律有关。中学地理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中就包括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6,7]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相关地理知识后,就能较好地判断、阐释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真正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深刻内涵及深远意义。

具体的环境教育应该从爱护自己家乡的环境入手,每个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环境都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来自于家乡是每个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在地理教育过程中,结合乡土环境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家乡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让学生自己亲自去了解、观察家乡的环境问题以及所带来的后果。学生通过家乡环境的了解,会深刻认识到爱护环境首先要爱护好自己的家乡环境。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去,保护他乡的地理环境和全球的地理环境。

3.具备探究地域环境问题的能力

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域,由于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因而具有不同的环境特征。地理课程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让学生能够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学生在地理课程的系统学习过程中,能够具备不同地域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逐步掌握分析不同地域环境特征、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法,从而形成对不同地域环境问题探究的知识、技能储备和能力基础。

4.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

爱护环境不应该是一种抽象的教育,它必须与具体的环境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把爱护环境从具体的行动上升到一种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环境教育的价值观包括: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社会公正、批判性与参与性;容忍、理解和开放思维;与他人合作,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态度和价值取向,等等。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家乡以及更广大地域环境的特点、存在的环境问题,还能知道不同地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的本质,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更有理性,做一个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的合格公民。

5.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地理课程,也要求学生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环境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环境信息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研究,并把地理环境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础规律。[3,4]从课堂上、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必须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才能学以致用。因而引导学生选择具体地域环境问题的案例,参与环境问题现状的调研与原因分析、环境保护方案的制定及决策行动,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生有了科学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获得了对环境深刻的认识,就会有意识地采取正确行动去保护环境,从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顾骏,王必亚.环境教育(高中选修教材)[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杨山,金其铭.人地关系研究的起点与主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18-19.

自然环境特点篇5

在旅游活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和旅游活动的不文明行为,给生态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很多的生态旅游景点都是由于旅游的承载力严重“超标”,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脆弱,整个生态旅游的景点丧失了原来的面目,景点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旅游业的衰落,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衰亡。所以旅游活动对于生态脆弱的环境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对于如何发展特殊旅游环保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帮助和建议。

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

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个模式中包含中特殊旅游、环保两个重要的概念,及特殊旅游环保模式是在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上,对于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同步进行。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主要是三个方面来实现,以主动性保护、开发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作出建设的重点项目,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开发与保护。

第一、主动性保护。主动性保护主要是指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树立环保的理念,促进开发的旅游保护,还有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保护景点的生态环境,通过两方面有针对性的主动保护,对于特殊旅游的开发做出基本的实践行动。旅游开发者主要就是指旅游景点的规划师和实践施工人员,这两种人一种是对生态脆弱的景点实现规划,一种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景点上施工,都是对景点改造人员,开发行为都是和景点的生态脆弱有重要的关系,所以这两种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树立开发与环保理念十分重要。比如景点规划师,在规划景点承载人数、景点承载力等方面以保护环境为首要条件,将旅游经济增长放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对于基本的景点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施工。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树立的环保理念主要是通过宣传或者景点的环保准则,使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收集好自己的垃圾,投放进垃圾箱,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尽量不要人群聚集,不要破坏植物和生物的生长,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这是对于游客的要求。这些理念和宣传主要是景点开发人员结合景点的实际发展情况所提出来的宣传口号和标语,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脆弱的旅游资源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开发性保护。开放性保护主要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注意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减少开发,利用破坏的自然环境引起游客对于生态破坏恶化的重要影响,并将此作为一项新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结合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对于生态脆弱的旅游景点实现保护,减少这些景点的开发。现代旅游景点的开发主要是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人工开发的重要创新实现旅游景点的开发,所以在旅游景点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减少生态脆弱环境的开发。比如说在一个山地地貌的景点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绕过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保护这些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将整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包围起来,实现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减少人为的影响。对于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景点景区,可以将破坏的自然环境做出基本的景点进行开发和管理,这是特殊旅游环保模式中一种创新的开发方式和思路。通过被破坏的自然环境,以满目疮痍的方式让游客领悟环境破坏的可怕后果,让游客从心理意识层面上增加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保护心理,帮助主动性保护模式的顺利开展,实现对于生态脆弱环境的有效性开发保护。

第三、重建性保护。重建性保护主要是对于旅游景点的限制性保护,现在很多的旅游景点都已经采取了这种保护模式,主要的方式就是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对于游览时间的限制。重建性保护主要是结合生态系统的恢复性特征所采取的特殊旅游环保模式,在进行重建性保护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景区的时间段开放与关闭,实现景区生态的恢复。比如说草原和沙漠的旅游景点开放过程中对于景点的开放有了严格的规定性,草原一般在休牧期会关闭旅游景点,让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这样才能保证景点开发使用的延续性。在景点关闭的时间里,整个景区是处于自然恢复的阶段,牧民也不会再草原上放牧,对于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化的修复。对于游客人数的限制主要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会根据景点的环境承载力计算出可以容纳的最大游客量,保证整个景区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对于景区的生态脆弱实现保护。人数进行限制主要是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注意要合理的控制游客的旅游量,确保环境的承载力。

三、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实施景点开放

自然环境特点篇6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地方几乎完全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结果导致生态的恶化,然而在治理环境过程中,又由于缺乏生态学知识,往往又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劳民伤财,这不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因此,生态学理论对于建设小城镇的前期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解决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今后生态学家和社会经济学家共同研究。

1环境的地域性和缓冲性

以人类为主体,环境由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2个部分组成。生物因子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非生物因子包括水、土壤、空气、热量和阳光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这些因子在量上的不同组合形成了环境的时空异质性。与此同时,各因子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大动态过程。不同地域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的不同组合及联系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使得环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生态系统具有缓冲性的特点。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被称为生态幅,环境因子在生物的生态幅范围内变动不会威胁到生物的生存。生态系统的缓冲性介于整个生物群落生态幅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不同生物对不同环境因子的生态幅会有所差别,相比之下,如果没有了工具,人类的生态幅远远小于其他生物。稳定的生态系统需要持续的规律性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旦此过程受阻,既在某个或某些环节能量或物质积聚,而另外某个或某些环节能量或物质就会亏缺,能量或物质就会自主的由积聚地向亏缺地流动,当流量超过了人类的生态幅时,人们称之为灾难,当超过生态系统的缓冲性时,生态学家们称之为生态灾难,它意味着彻底的毁灭,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人们常说的灾难。

2建设特色小城镇要符合当地的自然规律

世间万物皆存在规律,按规律办事可事半功倍,否则将事倍功半。遵循自然规律是建设特色小城镇的首要因素,由于环境的地域性特点,造成各地的自然规律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建设特色小城镇要遵循当地的自然规律。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必然会打上环境的烙印。不同地区的人们世代传承的生活习惯,本质上是当地人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人类在改造环境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精神财富。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造环境的能力的增强,人类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工业革命以来,机器是人们最为引以自豪的改造环境的方式,当时的人们骄傲地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进入21世纪,环境恶化的苦果让人们意识到改造环境必须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在这方面,生产力水平较低时代的生活习惯给了人类有益的启示: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以利用自然规律为原则,经济适度发展,环境保持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归根到底就是要遵循当地的自然规律,借鉴当地人的传统生活习惯。

3建设特色小城镇要规模适度

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到环境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量,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植被破坏和污染是人类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形式。绿色植物将太阳能、水以及生命物质在适宜的环境下固定为光合产物,是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入者,它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目前科技水平所限,植被破坏的规模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尚无量化指标。但气候与环境具有密切的正向关系,而气候变化为类可以量化研究,因此,植被破坏规模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暂时以对气候的影响代替。有学者研究指出,景观斑块直径大于行量边界层深度时会对中尺度的大气循环以及云层与降水的格局造成影响。因此,建设特色小城镇的面积最好控制在直径10km以内。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式主要有毒害生物、干扰种间竞争、诱发基因突变、改变环境因子等。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作用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许多国家都制定的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但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衍生影响作用尚无深入研究,为避免末知灾难的发生,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尽可能降低。

自然环境特点篇7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分析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影响,在实际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建设形式越来越现代化,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开始在设计工作中融入环境艺术的观念。因此,在设计环境艺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但要以优化环境为目标,还要提倡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环境艺术是众多艺术展现中的一种,其主要是以环境为基础,有效结合设计作品和周边环境,依据素材纹理、立体效果以及比例体积等形式,有效展现艺术的形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将环境作为设计的基础,作品一定要以周边的环境为基础,与环境相依相存。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的内容较多,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经常观察到,如城市区域的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广场设计、园林建设等内容。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据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形式、生存环境等方面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

二、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与其它的艺术形式存在不同,环境艺术设计不但是人们改变生活环境的一种形式,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审美观念的需求。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具备整体的协调性、特色以及动态美等特点,并且也非常注重部分在整体中不可忽视的影响,以及相同设计作品处于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反应。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以环境基础作为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分析因素。从实际研究可知,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点:第一,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有效结合了人与生态环境。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环境为基础、以人为本构建的艺术形式,具备强烈的服务性。因此,其具备以人为本的特点,但也要注重关注生态环境的特点。第二,现阶段的环境艺术有效结合了积极性与无害性。积极性是指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展现的主题和中心都是积极向上的;而无害性是指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是合理、优质的设计方案,可以在人们审美需求的基础上,不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现阶段的环境艺术设计有效结合了多样化和整体性。目前环境艺术设计是面向所有大众提供服务,设计的观念也需要满足那些小群体的审美观念和需求。由此,在设计相同作品时,不管是艺术展现形式,还是选择相关素材,都要具备多样化的特点。另外,虽然应用的展现形式和素材非常多,但也不能影响整体的协调之美。第四,现阶段的环境艺术有效结合了实用性和审美性。其不但要满足人们居住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由此,设计的作品需要具备实用性和审美性。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

在艺术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模仿过于严重、理念化太强、照搬照抄较多等问题,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如此。这些问题都是阻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实际发展中需要设计者全面研究和分析。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除了要求设计者依据自身多年来的设计经验和参与的时间活动案例为基础,还要设计者结合实际设计的背景和要求,有效融入多样化的设计特色和风格。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对整体设计和部分设计的有效结合,具备强烈的主观观念,因此要求设计者全面拓展自身的设计理念,改变规定的设计思维,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为了解决以往大工业生产存留下来的多样化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开始关注在环境艺术中融入更多个性化的因素。对个性化设计实施全面的了解,明确现代化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对个性化理解的形式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在设计室内外环境的过程中,要引用更多的生态环境因素,这样有助于设计师的作品更具备自然特色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降低城市建筑设计中线条等元素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城市建筑的过程中,设计师更愿意应用水平造型或者是线条等因素,随着个性化观念的推广,其可以更多的引用曲线、色彩鲜艳的设计元素等,从而促使设计作品变得更加灵活和多变。同时,这样的个性化设计是以协调性为基础的,在设计中不能忽视整体建设的和谐性。

四、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影响因素分

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指将个性化因素与艺术设计风格、形式进行多样化的结合。其非常注重设计者自主观念在设计作品中的展现,以及理性设计中人性元素的应用。在现代化设计中,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提升,个性化设计的必要性得到了有效展现,在整体环境艺术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的因素有很多,这就需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和特点进行分析,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环境艺术设计中风格化的约束。个性化设计是说设计者在创造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理解,选择适当的内容在作品中展现。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风格特色是设计者对自身创作特点的展现,对整体设计作品的个性化而言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对环境的应用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在现代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在相同空间中应用多种风格的个性化设计可以增强环境空间的功能。第三,关注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从某一观点分析,环境艺术设计就是科学与艺术的全面结合,其更为注重某一居住环境中的群众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和互动性。一个优异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需要设计者依据周边的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依据自身的理解和认知,不断创造新的、现代化的、个性化的环境艺术内容,从而展现出一个全面的环境艺术,促使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获取愉悦的心情3。

总而言之,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在二十一世纪,人们需要绿色环境,而要想创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就需要人们结合环境艺术设计来整合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个性化拓展人们的视野范围。环境艺术工作者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建设工作,并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这一背景下,需要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全面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并且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展现出个性化的因素,从而拓展人们的视野范围,确保人与自然都可以持续发展。

作者:刘更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注释:

1.占铨.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及个性化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4(12):232.

自然环境特点篇8

记述的深度不够,就不能反映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变迁规律,难以反映人地关系密切的特点,不能为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志书也没有多少使用价值。1.缺乏对有关资料的对比使用(包括纵向、横向)和专业分析。在64部志书中,使用对比资料的志书只有5部,如〈〈昌乐县志》中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同全市、全省、全国的数据资料对比。对资料作专业分析的志书只有10部。2.反映人地关系力度不够,总结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较少。只有20部志书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且多集中在自然灾害方面的规律总结,这主要是因为旱涝灾害是山东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两种自然灾害。

二、以生态文明理念提高自然环境编的记述质量

(一)编纂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笔者在学习中共十报告时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党和国家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作了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进一步完善了目标体系、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和路径。第二轮市、县志自然环境编记述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实现指导思想上的转变。第一,第二轮志书与前志有密切的联系,又相对独立。他们在记述内容上大体一致,只是记述的时段不一样。所以,第二轮志书对其记述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应有所交待,若不记自然环境,应当属于缺要项。第二,自然环境中的所谓静态事物不是不变,而是变化较慢。有很多变化,表面看不大,实际上反映的问题却很深刻,如植被、河流、水质、山丘的变化,反映环境生态变化和人们思想意识嬗变,矿产和渔业资源的锐减反映生产结构的不合理等,这些现象背后是经济增长方式、人们生活质量等社会深层次问题,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大局。这些变化不仅是自然环境编记述的基本内容,也是反映时代特点的重要资料。因此,第二轮市、县志自然环境编应当完整记述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在具体内容记述上,可重点记述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新发现,对于一些变化较小又没有新发现的要素,如地质、土壤类型等不必全盘照搬首轮志书,可以综合提炼其主要特点。这样既可以反映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又可避免简单重复。现以山东省《泰安市志》泰山编为例加以说明。泰山编在记述泰山时,不照抄前志《泰安地区志》,但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变化不大,另辟蹊径难度很大。第二轮市志从简记不变的事物、详记变化的事物、增加基础性资料等角度人手确定记述内容,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增加泰山保护建设、泰山管理、泰山研究三章,加强对泰山保护和管理内容的记述。在对泰山研究的记述中吸收很多新的研究成果,这其中既有对泰山本身的研究,也有对泰山环境保护的研究;在泰山自然环境的内容中增加气象和动植物资源等很多基础性资料。这些新增加的内容,反映泰安市委、市政府及史志工作者对泰山从开发利用到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并重的观念变化,揭示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自然环境编的总体设计要考虑周详。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注意运用多种体裁反映自然环境要素及其历史变迁。首先’强化编下无题概述的设置。编下无题概述必须设置。因为编为志书第一层次,涉及内容较多,需要有总括情况的文字;章的设置较为具体,章下是否设置视情况而定。自然环境所记内容是基本地情,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也是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其制约因素很大。自然环境编下无题概述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整地写出自然环境总体情况以及他们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一要概括出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亮点,二要点明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三要突出规律性、本质性、趋势性。其次,更多使用专记这种体裁。专记是点,志书是面,点面结合,志书才有深度,可读性才强。《泰安市志》设置的5篇专记可为范例。再次,更多地使用图这种专业体裁。志书是资料性著述,自然环境编资料性、专业性则更强,如地质构造图、地貌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方志界自古就有“一图抵千言”的说法,专业图更是女字不可替代,也是无法替代的。2.自然环境编宜单独设置。目前第二轮市、县志框架结构普遍采用中编结构,将中等层次作为第一级类目,即编,这样就把所有事物在记述空间上普遍提升一个档次,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自然环境应单独设编,作为志书第一级类目比较合理。反之,把自然环境与其他编合编设置作为第一级类目弊端很多。一是由于大编体划分类目层次起点高,层层下压,就压缩自然环境的记述空间,自然环境要素较多,地位重要,但也只能作为一章来记述。若要详细记述,就要再下分层次,造成记述不便或划分层次过多,给人以琐碎散乱的感觉。二是建置区划与环境保护两编要么资料挖掘不充分,要么内容比较单薄难以单独设编,但与自然环境合编则出现“偏沉”现象,即环境保护一编只相当于自然资源或自然灾害一节,这与环境保护的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更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三是自然环境与建置区划和环境保护虽有一定的联系,但还是有性质上的区别。自然环境是记述当地自然地理诸要素及其联系,建置区划是记述当地行政建制的由来,环境保护则是属于社会管理范畴。不同性质的事物不能混杂并陈。四是志书编纂讲究篇幅平衡,但是应在分类科学、归属合理的前提下。实际上,一个地域各种事项不可能平衡一致,不平衡是正常的,不能因为追求平衡而使得事物性质混杂。平衡更多地是指竖写的要素要全,要有始有终,有资料价值,条目与条目之间不要相差悬殊。3.在志目排列归属上,应尽量体现自然地理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出发,在此基础上考虑自然环境区域性特点,确定某些事项的前移后置、升格降格等,使排列合理,特点突出。自然灾害应排在全编最后,因为灾害不全是气候灾害,还有地质和生物灾害;土壤也不宜排在地貌章之后,因为地貌也不全是平原,还包括山脉和水体。

(三)要增补有存史价值的新资料。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自然环境资料要注意使用最新研究或统计成果,注意增加新的变化;还要补充有价值、深层次的资料,即二三层次的资料。多数志书只有第一层次资料,反映不出多少实际问题,使得志书记述深度不够。2.补齐缺失资料。土地资源中后备资源和土地利用率以及水资源中水质资料涉及国土、环保等部门。他们或怕影响地方形象,或事属当地敏感问题,不愿公开详细资料。史志部门只能自己动手搜集补齐这方面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在土地利用、水文地质、土壤、动植物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过资料普査。有的市、县志采用了这些普査资料,但有的就缺失这些资料。

自然环境特点篇9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生态建筑指的是将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成的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设计理念的现代建筑,是生态理论与建筑学相融合的产物。生态建筑在设计时充分的尊重了人、自然以及建筑本身之间协调关系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节能、低耗、环保和生态平衡等特征。首先,生态建筑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建筑学技术,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大大降低了生态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同时,巧妙的设计还能利用生物作用和物理原理来实现生态建筑内部对通风、采光及保温的要求,从而减少生态建筑运行过程的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其次,生态建筑的设计注重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控制工程的造价,还可以对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效的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减轻生态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再次,生态建筑的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便是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环节,生态建筑在设计与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向环境中排放一定的废物,对这些排放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保证建筑内部的环境不受排放物的影响,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一大特点。最后,生态建筑设计将建筑文化与环境文化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不仅重视建筑自身的和谐,还考虑到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将生态理念融入了建筑以及建筑周围的环境当中,从整体上完善了建筑物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1.节能原则当今世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在生态建筑设计中遵循节能的原则,对实现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当尽量采用可再生可降解的清洁建筑材料,并对建材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建筑材料对人类及环境不构成威胁。同时,还应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生态建筑运行时对电能的依赖,尽可能降低生态建筑的运行能耗,实现生态建筑的高效节能。

2.环境友好原则生态建筑设计应当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环境友好的原则,重点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建筑本身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尽可能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防止建筑的建设与使用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在为使用者营造出良好的室内环境的同时,确保外部环境不受损害,并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3.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思想,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作为社会主体的地位,保证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为使用者创造舒适方便、健康环保的生活空间与工作场所,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标准,完善生态建筑的设计水平,为生态建筑创作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因地制宜原则生态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提出同时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设计方案。这就决定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域条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界的光照条件和风能,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降低生态建筑的能耗。而在对生态建筑进行绿化时,也应当尽可能使用当地的乡土物种,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盲目引进物种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

5.整体性原则生态建筑设计还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在保证建筑物各项使用公能得以实现的前提上,重点强调建筑的整体功能,全面考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文化特色,充分发挥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生态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完美融合。

三、完善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对策

1.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理念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当积极发挥设计人员的创新精神,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采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将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应用到生态建筑的建设当中,不断完善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完善生态建筑的生态功能,提高生态建筑的科技含量,使生态建筑的设计更加科学、节能、环保,同时进一步降低生态建筑的建设成本,减少生态建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全面的提高生态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2.科学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建筑的建设势必会占用一定的空间,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因而,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尽可能的缩减无谓的土地占用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可再生材料进行建设,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周围的环境不受影响,达到生态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3.提高生态建筑的自身节能效果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建筑物内部的通风、降温、取暖、采光等过程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是建筑物运行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建筑的设计应当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力条件,提高自然采光在建筑物采光中所占的比重,并使用恰当的围护结构,如保温材料、节能门窗、遮阳挡板及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等,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降温与保暖,并利用风力和风向的特点,降低建筑物通风过程对机械的依靠。此外,合理的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达到降温增湿、调节区域小环境的目的,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的亮点之一。

4.实现生态建筑的智能化将智能化的设计引入到生态建筑的设计当中,能够进一步完善生态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体现出生态建筑人性化的设计特点,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例如,在生态建筑中采用光电材料,能够令生态建筑根据环境光照强弱的不同调节阳光的摄入量,同时利用光照进行发电,在实现生态建筑智能采光的同时,也降低了生态建筑对能源的消耗,为使用者创造出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

自然环境特点篇10

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中,但是我们翻阅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发现是这样编排的:第二单元的导言中提到自然环境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对于自然环境这个概念也没有作具体的解释,接着介绍了地形、气候、河湖这三个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在第三单元就开始引导学生得出“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其实并未真正理解自然环境的内涵,也不知道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不成熟。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知道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地理概念则是导出地理结论的逻辑基础,是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如果学生没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就很难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判断、推理也会失去依据,更别提地理学科基本观念、学科思想方法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而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抓住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这一主线,思考时才能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灵活性,才能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究竟是什么?其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要理解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有哪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的环境。按照环境的属性,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科院地理所集体编撰的《现代地理学词典》对自然环境是这样解释的:“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这个特殊的圈层即自然地理环境。通俗地讲,就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不同教师对基本要素有哪些及如何命名上就存在分歧,甚至同一教师在前后授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的表述也是不统一的,这源于教师自身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理解的模糊。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为例,有的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时是这样呈现的:“湄南河平原生产水稻的条件分析:平原—提供广阔的肥沃的土地;河流—提供充足的水分;气候—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同样是《稻作文化的印记》这课,另外一位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又是这样呈现的:“纬度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肥沃;水文———水网密布、灌溉方便”。

两者相比较,不难发现老师在表述自然环境基本要素时,有时候是比较混乱甚至是错误的,第一位老师在分析第一个条件时,用了“平原”这个词,而平原只是五大地形之一而已,把它与气候等同,显然是不科学的。另外,在分析时,这位老师还提到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其实,前面在讲气候这个因素时,已经提到了高温,在这里又出现,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表述上,不同老师之间也存在差异,第一位老师用了“河流”,第二位老师用了“水文”,还有老师用了“水”,在选择自然地理要素的专业术语时我们应当尊重长期以来在地理学上形成的传统,取“水文”更为恰当。这是因为,仔细回味“水文”这个概念,我们发现这个概念不仅包括“水”“河流”等物质性方面的含义,还能体现其运动状态、功能等方面的含义。还有老师把湄南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也归纳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根据“划分的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的逻辑规则,这种归类应当是错误的,因为地理位置是造成气候等因素不同的原因,地理位置与气候等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上册综合探究三中还提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而教材中自然资源应该指的是狭义上的自然资源,是指实物性资源,即那些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能理解到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就可以了。

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为例,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时,结合教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就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接着探究稻作生产对人口分布、民居特色、饮食、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这一概念。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讲解呢?心理上重视。教师要意识到自然环境在整个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自然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