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41:56

应用化学专业的认识篇1

关键词:高职;专业认知;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93-02

现代高职教育强化素质教育,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更注重面向社会、针对企业的实践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以能力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从培养模式来看,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做”融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适应社会适应职业。但现实存在一个矛盾,那就是高职院校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重,办学特色体现为学科专业建设,中学教育最终体现在志愿填报时对专业的选择,工厂企业对人才的招聘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及技术技能,三者之间没有良好的衔接,这样对于新一代大学生而言,专业的认知和职业的规划影响其能否顺利度过大学生涯,及其将来的职业发展。

一、专业认知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阶段学生、老师及家长对大学的专业设置及职业技能在社会上的应用缺少了解,而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一般都会受到老师、家长及亲戚朋友的影响,必然会导致报考专业时的盲目选择和心理抵触。根据对本专业新生的专业认知问卷调查显示,85%的学生就读该专业是依据高中老师、父母或亲朋好友的建议;75%的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及以后可能从事的岗位了解很少;70%的学生对以后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他们进入高职院校后,对所学专业缺乏正确和系统的认识,必然影响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专业认知教育是专业教育对心理学的应用,处于学业发展的基础位置。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专业学习,首先要知道所学专业及将来从事的岗位,形成对专业的认可;其次才能做好职业规划,在学习中掌握职业技能。

二、专业认知教育的目标

专业认知教育作为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化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阶段,主要安排在一年级的两个学期。在第一学期,进行专业基础技能学习的同时,安排有专业介绍、专家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及专业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对本专业形成正确的认识,明确学习的内容和方向。在第二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4周的专业认知实习,学生跟随企业兼职教师进行现场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系统学习企业文化、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工作岗位技能及工作岗位规范等,对以后从事的职业及岗位有系统的认识,明确以后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在以后的学习中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意识。本专业的认知教育已经纳入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全过程,将专业认知教育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及就业指导课程等结合起来,分阶段、分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目前已经收到良好的成效。

三、专业认知教育的内容和实施

1.专业介绍。专业介绍主要针对大学新生,通常安排在开学后一个月内。新生通过专业老师对专业应用和专业课程的介绍以及观摩学院的实验、实训设备对所学专业形成初步系统的认识,对专业的就业前景产生美好憧憬,对所学专业产生兴趣。入学后要求其填写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就读本专业的原因及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学习的目标及就业的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的专业认知教育。

2.专家讲座。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安排相关的知识讲座,聘请在企业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由浅入深地讲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概念、专业技术知识、专业前沿动态、专业就业方向等,鼓励学生形成具有探索精神、研究精神的学习习惯,不断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同感,及时解决学生因遇到学习困难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使学生能及时找到学习目标。

3.专业认知实习。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围绕广西北部湾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对电气自动化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具备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维修、改造、设计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从事自动化设备操作监控、维修调试、工程设计、销售服务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针对新生对自动化技术应用缺乏认识,渴望了解本专业职业岗位信息,安排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全部在校外企业进行,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安排实习时间,总计120学时。我们选择具有代表广西支柱产业的行业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例如在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广西春茂电气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由企业兼职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在企业学习企业生产构成、工艺流程、岗位技能、自动化设备应用,亲临其境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增强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长”、“短”结合方式,对于能提供实践机会且具有足够企业兼职教师的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我们进行长时间的跟班工作体验,对于自动化程度高但实践机会少的企业,例如广西南南铝箔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东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发电设备厂等进行短时间的参观认知实习。

四、专业认知教育的实施保障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认知实习已纳入教学计划,纳入整个专业的培养计划,专业认知实习安排120个学时,学分2分。成立了由系部领导、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及专业辅导员组成的专业认知实习教育实施小组,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设计专业认知实施方案。学生到企业实习,日常管理和安全教育是难点,专业认知实习教育实施小组对此制定了专业认知实习方案。实习之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强调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实习期间的管理。按照外出实习安全教育的要求,分别进行系领导、专业带头人、带队指导老师安全教育工作(包括工作场所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交通安全、个人财产安全等),并要求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参加实习的学生与学生家长联系,告知家长实习事宜,征求家长同意,并要求家长配合做好其子女的安全教育工作;实习期间,各实习点具体负责人要经常对学生进行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提醒;学生入岗前要求人人必须参加实习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操作规范的安全教育;实习期间,学生不能擅自离岗或住宿区,如有需要,必须向带队老师请假经同意后方可离开。学校与企业、学生、家长签订专业认知实习教育协议,把安全责任明确到个人,开展生活安全教育和工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五、专业认知教育的成效

1.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通过到企业了解自动化生产的控制流程、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运行控制、工业生产工艺等,学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并进一步了解本专业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所学专业的内容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在实践中了解专业、熟悉专业、热爱专业,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对专业的认可度。

2.学生逐渐形成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在企业的实践过程,学生能了解企业文化及其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企业兼职教师讲授企业的经营状况、工艺流程、岗位技能、设备应用等,引导学生尊重知识、爱岗敬业,形成职业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勤劳刻苦的优秀品质和敬业奉献精神,培养学生在实际生产中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作风等,逐步形成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态度。

3.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企业专家提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犹如商品与市场的关系,因此,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更好地与市场需求接轨,特别是校企合作的加强,推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行业企业,以岗位所需知识为依据,培养学生岗位工作能力,提高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专业团队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编写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电工基础》、《机器人技术》、《变频器应用与维护》等教材。根据多年的认知实习经验由本人主编的《广西支柱产业生产经营概况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概论》成为学院本专业在全国骨干院校建设的特色教材之一。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驱力,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聘请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南铝箔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春茂电气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具有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岗位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和从事职工培训的技术人员担任部分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的教师,作为企业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充实教学队伍,提高实践水平。

自2009年起开始实施到2013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总计有5个年级共计698人参加专业认知实习。由于学生人数较多,企业难以同时安排一百多人的实习场地,把学生均分成两个大组,实习场所交叉进行。多年的专业认知实习证明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正确的,教育手段和培训方法是有效的,专业认知实习的实施同时促进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优化了课程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翔洲,陈铁军,黄营满.现代教育视阈下高校专业认知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8).

应用化学专业的认识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酒店管理;定位;措施

作者简介:鲁琳雯(1964-),女,浙江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2-0032-03

近年来,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在校生的数量,还是教学的质量,都令人欣喜。但在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定位不清,出现了偏差,从而给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与发展带来了困惑。尤其是一些按传统教育模式、陈旧思维方式提出的培养目标,有可能把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引向误区。因此,我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莫过于正确的定位。解决好这个基本问题,深化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改革,无疑是保持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目前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定位

现代化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不单单是过去那种琐碎、简单的家务性劳动,而是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智力性劳动。随着酒店硬件的不断完善,酒店电脑智能化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酒店文化的建设等都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但由于我国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从事酒店管理专业高职的大部分是两类出身:一类是由过去的中职、中专升格而来;一类是普通高校办的二级学院。这使得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来的胎记,加之过去若干年的办学惯性,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么是中专酒店专业的发面馒头,要么是普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压缩饼干。这导致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定位游离于自身的培养目标,也使人们对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定位认识不清,甚至在高职院校内部认识也不统一,办学特色更无从谈起。这些模糊认识主要有:

1.中职中专出身的人认为,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就是为酒店进行的职业培训,只强调技术技能培养,忽视人文教育和理论教学,将人文教育边缘化;也有人认为学生将来从事的是服务性质工作,不是做研究,无须掌握多少理论知识。

2.普通高校办的高职学院认为,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要重视学科的系统性,讲求知识的连贯性,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特色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3.百姓对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众多百姓看不起为酒店服务业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认为酒店管理专业仅仅是培养端盘子、叠被子的服务员,对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不屑一顾。因人们缺乏市场意识,令中国这个全球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成了酒店业高级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最为紧缺的国度。

4.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酒店业的“实用性”就是市场急需什么服务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服务人才。从表面看,人才的培养与市场进行了对接,实际上,这只是顺应了市场的短期需求,其结果必然是专业设置口径过窄,人才培养的功利导向过重,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不强。

5.一些高职学院与酒店供需双方在认识上、操作上的差异也造成了一些不协调。如高职生读了三年书,酒店让他们从服务员做起,令其难以接受。部分高职生缺乏吃苦精神,不安心从酒店的基层做起,对学历比自己低的管理者产生鄙视心理,由于心态调整不好,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就业很短的时间里,便频频跳槽,无法给自己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高职院校认为,酒店在招聘人才、使用人才时急功近利,一味地实用主义,只考虑短期利益,不考虑可持续发展,比如把大学生当作简单的劳动力,使他们看不到前途。而酒店却认为大学生“难伺候”、“不好用”、“反正不安心,不如使用职高生”,这种认识上、操作上的差异,造成供需双方的不协调,影响了人才的录用和成长,影响了酒店业可持续发展与高职教育双赢的大局。

二、对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

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定位是一个系统,[2004]教育部1号文件就提出“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2006]16号文件又对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因此,我们需要找准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培养人才的目标及其人才规格定位和就业去向,解决好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专业与基础等方面的矛盾,尤其是要认清高职教育与中专教育、本科教育的区别。实际上,高职教育就是培养适应酒店业发展需要、胜任现代酒店管理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第一线岗位要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四星级以上酒店,从事前厅、客房、餐饮、康乐、酒吧、人力资源、销售、公关等职业岗位服务与管理工作,须胜任酒店基层或中层管理职务。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对酒店管理专业作如下定位:

1.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片面发展的人才。也就是说,道德、性格、思想、知识、能力、体魄这六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教育本质属性的体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对于职业培训而言,高职教育应该是品德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以人为本,从办学理念到课程设置,从培养目标到教学模式,都要体现二者的融合与协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社会意识和综合素质。

2.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一般层次的人才。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应重点放在职业道德素质和高技能素质的培养上,应采取切实措施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敬业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水平。从培养目标的层面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一般设定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一年左右要成为酒店基层乃至中层的管理骨干。毕业3~5年后,部分学生要成为酒店行业的精英人才”。

3.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酒店业岗位应用型的人才,而不是理论型的人才。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应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要适应市场――酒店业需求进行办学,即以服务于酒店业为宗旨,产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确立此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培养适应酒店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的定位,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应该不仅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应该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最终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和管理能力;二是理论和技术的转化能力;三是社会综合活动能力。因此,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必须完成两项任务:第一,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专业技能;第二,培养学生基层和中层管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所培养的学生才能和操作型的中职学生及科研型的本科学生区别开来,有别于职业培训,突出其应用型、实战型和技术型的办学特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对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科学定位应采取的措施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真正被社会广泛认可,成为一种独立的、无法替代的高等教育类型,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行业中的基层或中层管理者,这类角色既需要专业操作技能,又需要有管理能力,同时又承担着班组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激励等管理职责,而做好主管、领班等基层工作,是酒店生存或良性运转的根基。目标决定模式,只有对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了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我们才可以正确选择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1+0.5+1+0.5”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比较适合高职教育,即学生首先在校学习一年,掌握酒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去酒店实习半年熟练掌握前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获得对酒店行业的感性认识,弥补在学习理论时感性认识上的空缺。经过实习,学生带着对酒店行业的感性认识回到学校再学习一年的酒店管理方面的其它课程及技术,最后再到酒店实习半年。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将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和酒店实际工作能力更有效地结合起来,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酒店的管理岗位,得心应手地进行工作。

(二)建设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市场需求证明,高职教育既不能采用操作型的中职教育模式,也不能沿用学科型的本科教育模式,应该着力从传统教育“理论深、起点低、内容旧、应用少、学得死”转变为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浅、起点高、内容新、应用多、学得活”的特点上来。课程设置应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特征,遵循“加强基础、突出主干、减少重复、注重实践”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按照“继承、摒弃、增加、合并、创新”的方针,整合课程内容,大力删减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可开可不开的课程;建立开放、个性、多元课程体系结构,形成“三级教学平台”(打造学生作为“社会人”、“职业人”的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工具平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适应职业流动和提升能力的“专业基础理论平台”,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能平台”);积极开展现场教学、形象教学、个案教学、多媒体教学、模块化教学,本着少讲多练的原则,配置以相应主干课程,使理论和实践、知识与技能、专业与基础进行有机结合,使整个教学过程与岗位要求贴紧,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凸显人才培养水平。

(三)知识与能力并重注重职业意识的培养

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其中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的养成是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灵魂。只有把知识和技能紧紧依附在这种职业意识和习惯上,才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教育,学生只有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够在酒店企业充分施展才能。

综上所述,只有解决好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的定位,澄清模糊认识,运用工学交替“1+0.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握培养中、基层酒店管理人才方向,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才具有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教高[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2]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3]朱莲.加强岗位能力培养提高酒店类高职学生职场竞争力[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4]史保金.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

[5]黄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定位[J].职教论坛,2004,(21).

[6]罗德清,蔡平.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应用化学专业的认识篇3

关键词:认知负荷;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刘远义(1979-),男,江苏常州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讲师;江晓林(1978-),男,浙江金华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BC12120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30-02

由于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产业已全面与世界接轨,许多企业的产品和设备使用手册及说明书都是采用英文编写,仿真软件、前沿学科的研究论文、互联网上的专业技术信息等多数也是英文,这一客观现实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能够熟练的应用外语阅读、翻译、交流,掌握相当水平的专业英语知识。[1]然而从目前的教学来看,电气自动化英语教学还没有完全满足市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要求。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学习内容涉及面广,专业词汇多,专业知识与英语的结合不深入;二是理论讲授过多,实践操作过少;三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前人也做过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教学方式、方法、手段上。而本文将从个体认知角度入手,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研究如何降低学习者的内在和外在认知负荷,提高其相关认知负荷,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认知负荷理论内容

1988年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Sweller在miller研究的基础上,以资源有限理论和图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Loadtheory,简称CLt)。[2]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包括有限的工作记忆和无限的长期记忆,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工作记忆的作用。工作记忆主要处理通过视觉和听觉渠道获得的信息以及从长期记忆中调用的信息,使人们能够有逻辑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人们在学习新的材料知识时,都是通过工作记忆将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存入长期记忆中,但工作记忆在注意和处理信息时是要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的,如果个体需要处理和加工的信息超过其认知资源的总量,就会出现认知超载从而影响其学习效率。由于人的知识是以图示的形式存储在长期记忆中,当需要时这些图示能够被提取到工作记忆中进行无意识和自动化的处理,自动化加工无需消耗认知资源。

认知负荷主要与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相联系,该任务在工作记忆中进行信息加工,该信息加工需要耗用一定的认知资源。认知负荷是指在工作记忆中必须注意和处理的信息所耗费的认知资源总量。研究者们根据认知负荷的来源将认知负荷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内在认知负荷,它取决于所要学习材料的本质特征与学习者的专业知识之间的交互程度。材料的本质特征取决于材料本身的复杂程度,学习者的专业知识通常取决于学习者对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材料本身很复杂而学习者的前知识又很匮乏,那么内在认知负荷就会很大,反之亦然。[3]因此一般认为内在认知负荷是相对固定的,一般较难被教学设计所改变。但有学者指出可以通过减少一些元素的交互作用缩减学习内容来达到降低内在负荷的要求。

第二类是外在认知负荷,材料信息的呈现方式或者要求学习者从事学习活动都会增加工作记忆的负荷,当这种负荷是不必要的、阻碍了图式的获得和自动化处理时,这种负荷即为外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一般可以通过教学设计予以降低。

第三类是相关性负荷,它是与图式建构及与图式自动化过程努力程度相关的认知负荷。相关性认知负荷与外在认知负荷一样都是在信息呈现过程中产生的,但相关性认知负荷旨在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图式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任何知识结构或所学信息组成的任何知识结构,图示将存储在长期记忆中,建构充分且丰富的图式可以提高学习效率。[4]

二、认知负荷理论在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主要思想是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和外在认知负荷并在确保工作记忆资源有所盈余的前提下,适当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心理努力提高其相关认知负荷,实现图式的获得与规则的自动化。

1.按顺序和分块呈现课程内容

分阶段呈现小段的学习材料能够减少初学者的认知负荷。对于大多数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不仅涵盖了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是应用非母语的形式来表述,当学生学习到这些复杂的内容时工作记忆需要处理的信息数量加大,而且各个信息要素间的交互关系又比较高,这会加大学生的内在认知负荷。因此,应该将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教学模块,使每个模块中包含的信息要素减少,降低要素间的交互作用,从而降低内在认知负荷。如在介绍自动控制原理基本理论时,应该将其分成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及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定律两个大模块,再将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逐一分解。在应用分阶段呈现学习内容时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应该对整个教学内容非常熟悉,可以按照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来建构每一个知识模块,但并不一定按照教材内容顺序来建构,在建构的知识模块中应考虑先呈现的知识是可以独立加工,并对后续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通过对全部知识的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间的交互作用,节约学习者的工作记忆消耗,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在长期记忆中图式的构建。

2.创建学习情境,促进图式构建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建学习情境,具体的情境可以把专业英语的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习者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媒介或教育材料的安排来创建学习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思考,构建新知识,学生就会投入更深层的图式建构和存储的记忆能量,构建长时记忆图式要素并能提升图式自动处理。

如在讲到控制系统反馈的专业知识时,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抽水马桶,将其工作原理和相关的专业词汇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如图1、图2所示。学生对抽水马桶都很熟悉,它的工作原理在前沿课程中也都学习过,在此学生就可以对照其图示内容将专业词汇很容易的掌握。这种方式的学习可以有效地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增强相关认知负荷,有利于信息的加工。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双重感官效应”

既有研究表明人的工作记忆可以同时处理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获得的信息更容易形成图示而存储于长期记忆中,提高学习效率。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时采用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模式输入信息已经成为可能。既往研究表明相对于单纯的视觉形式,听觉—视觉的双重教学模式更有效,尤其是涉及指令或解释操作规则时,采用视听双通道方式输入信息更具优越性。如在讲到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首先在课件上显示每一种方法如何使用,然后再举例,这种方式会使学生在规则和例句之间来回搜索信息耗费认知资源,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将例句以文字的形式放在课件上,而规则方法则采用教师口述的方式来达到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还可以结合仿真软件进一步强化视听双重效应,如讲到智能楼宇技术时,利用LabView仿真或组态王仿真动画界面,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首先强化学习者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然后在讲解英语,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增强相关认知负荷。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也要注意认知负荷理论中的分散注意力效应和信息冗余效应,也就是说不要在多媒体课件中加载大量的学习内容或是添加一些不必要的音频、视频内容,因为这些会耗用学习者的认知资源,加大外在认知负荷,会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而忽略主要信息的获得。

4.灵活运用样例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样例辅助是在英语翻译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手段。样例教学是指教师对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呈现具有详细解答步骤的样例,通过样例分析和学习,学生可以归纳出隐含的抽象知识来解决类似的问题。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翻译的规则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趣,相反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样例,可以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如:electricalenergycanbestoredintwometalplatesseparatedbyaninsulatingmedium.Suchadeviceiscalledacapacitor,oracondenser,anditsabilitytostoreelectricalenergyistermedcapacitance.itismeasuredinfarads.电能可储存在由一绝缘介质隔开的两块金属极板内。这样的装置称之为电容器,其储存电能的能力称为电容。电容的测量单位是法拉。这一段短文中各句的主语分别为:electricalenergy、Suchadevice、itsabilitytostoreelectricalenergy、it(Capacitance)。它们都包含了较多的信息,并且处于句首的位置,非常醒目。此外,四个主语完全不同,避免了单调重复,这种方法可以广泛采用。Sweller等人的研究发现,在样例学习中知识的获得明显比传统的基于练习的模式更省时间,而且在解决相似的同构问题时用的时间明显较少,也更少犯错误。[5]

5.提升心理努力程度,降低无效负荷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认知负荷的核心是心理努力。心理努力是指学习者分配给任务的认知资源。心理努力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所花费的注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成分,学习者的心理努力反映了认知负荷的实际水平。对于电气自动化英语学习而言,如果学生肯集中注意力,其想象力、逻辑力、理解力比较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和英语的掌握比较好,其内在认知负荷就会下降,相关认知负荷就会增加。虽然个体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理解力会有先天的差异,但情感、态度、动机等后天因素对学习者认识影响更大。因此在电气自动化英语学习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斗志,集中精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动机,降低外在和内在认知负荷。

参考文献:

[1]刘中利.电气工程及其电气自动化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与尝试[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76-177.

[2]李志专.认知负荷理论的解读及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9,(1):50-52.

[3]王诗怀.认知负荷理论及其研究[J].科教文汇,2012,(9):182-183.

应用化学专业的认识篇4

【关键词】高职;文秘专业;情境教学法;应用

1989年布朗等在《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中率先提出了“情境教学”的概念,强调“知识只有在他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由此演变而成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并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发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情境教学法在其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应用来看,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高职文秘专业应用情境教学法,应该掌握情境教学法的特点,理解情境教学法的价值意义,分清情境教学法的类别类型,明确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一、高职文秘专业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认为部分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较为刻板,而情境教学法的引入对实现高职文秘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活跃课堂教学都有着积极的价值意义,其在教学中体现出以下特点:

1.教学内容直观形象

按照心理学的研究,活泼、鲜明的形象能够引发人的想象,激发人的认知兴趣,提高人的认知效率。在高职文秘专业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按照情境教学法的要求,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使其转变为可供学生看、听的情境内容,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感知,引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2.教学情境丰富多样

高职文秘专业的情境教学中,“情”指师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等;“境”指可以感知的事物与形象。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对于情境的设计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根据专业教学内容与专业技能要求,创造角色情境、影像情境、生活情境等不同类型的情境,从而将学生置于所创设的情境中,使其感受并自我学习。具体应用中,可以是单一情境的使用,也可以多种情境的综合,丰富多样的情境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秘专业内容的理解与认知,提升教学实效。

3.情境知识对称发展

高职文秘专业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应该是情境与知识的对称协调发展,使得情境与知识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互补、统一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对情境的营造与设计应该以教学内容知识为依据,而教学内容知识的情境化转化是以推动学生认知提高、技能增强为目标的。

二、高职文秘专业情境教学法的价值意义

将情境教学法引入高职文秘专业教学过程中,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目标。具体而言,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1.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感体验

高职文秘专业日常的灌输式教学不仅不能使学生对所学专业以及今后从事的岗位工作有更多的体验认识,反而可能使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高职文秘专业情境教学法就是通过营造不同的情境,刺激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2.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

日常的高职文秘专业教学中,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认知都是从教师开始的,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习惯于依托教师获得专业认知,自身的认知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也就不会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情境教学法的引入使得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自主认知相关的专业内容与专业技能,自主探索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关联,自主处理专业问题与专业方法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自身的专业认知能力。

3.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

情境教学法在增强学生的专业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其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高职文秘专业教学中,不同教学情境的营造都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处理情境中需要解决的专业问题,在情境互动中其专业技能素养会有所提高。

三、高职文秘专业情境教学法的类别类型

高职文秘专业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演变为不同的类别类型,从而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角色情境教学

角色情境教学就是根据高职文秘专业教学要求,尤其是文秘专业今后从事的岗位工作特点,以某一项秘书专业技能知识为主线,编排教学内容,安排学生扮演相关的职业角色,让学生在具体的职业角色情境中学会运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去处理角色所面对的职业问题,而角色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针对专业技能创设、营造特定的情境。

2.生活情境教学

生活情境教学是指文秘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不少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来源于生活,如合同文本的写作,既可以是较为专业化的合同,又可以是类似于租房合同等较为生活化的合同,但大体上合同文本写作中相关的要点与注意事项,彼此之间有着架构与事项上的密切关联。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合同拟定问题着手,营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影像情境教学

在信息化时代,教学内容影像化是一个较为明显的趋势。高职文秘专业教学中,不少学生对教师单独讲授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厌烦情绪。而引入与文秘专业教学相关的影像视频内容,将真实的文秘职业工作过程引入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影像营造出一个教学需要的情境,帮助学生对专业今后从事的职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学生尝试将自我代入某一个影像中的文秘职业角色,对比分析自己的处理方式与方法与影像之中角色处理的异同,进而分析自我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四、高职文秘专业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按照情境教学的相关原理,高职文秘专业情境教学法同类型方法的运用,都有着较为相似的应用过程,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创造情境

虽然情境教学中学生应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但教学的整体设计还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如何创造适应高职文秘专业教学的情境,是教师应用情境教学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教师应该分析文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遴选能够进行情景化教学展示的教学内容,围绕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情境化。

2.学生感知情境

在高职文秘专业情境教学法应用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对于教师创造的情境缺乏感知的时间,进而导致学生对情境教学法的积极性不高。为此,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过程中,应该提前告知学生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对情境教学的方法加以介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对相关的情境以及情境针对的教学内容与专业技能要点等有充分的认知。

3.情境教学应用

将情境教学应用在具体的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情境教学,都应该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感知、自我应用等,使其能够自觉融入教学情境中,并随着情境的发展,不断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获得新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师不能在学生情境体验的过程中轻易打断学生的体验过程。

4.情境教学总结

教学之后,学生应该结合文秘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对自己在情境体验过程中的学习进行总结,通过自我总结与反思,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同时,采用其他观摩情境教学的学生,结合专业内容对参与情境教学的学生进行点评,通过生生之间的点评,提高他们的专业认知。当然,教师的点评总结是高职文秘专业情境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应依据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结合专业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从感性认知提升到理性认识层面。

参考文献:

[1]唐瑾,苏婵.新常态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情境化培养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6,(6):104-109.

应用化学专业的认识篇5

【关键词】会计专业;学习需求;偏好;人才培养目标

一、研究背景

学习需求分析是指通过系统的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调查研究过程。相对于中小学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需求分析并不多见,尤其是在学生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往往是根据既定的模式,按照教育者的思维来进行,很少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不考虑受教育者的感受。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在于高等教育多年处于卖方市场形成的思维定式,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观念的改变并不容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必须要经历的重要环节。研究学生学习需求偏好,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学生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差异,已经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实现教育目标的迫切需求。

二、文献研究

需求源于心理学,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源泉,它反映了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并促使人们进行一定的活动,以消除这种不平衡或紧张状况(林崇德,1993)。偏好则是微观经济学价值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概念,是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具有个体差异和群体特征。需求分析在经济界比较常见,在教育界的运用则较晚,“对正规教育需求的评估是在20世纪中期才开始的”(舒尔兹,1981)。

在知网“篇名”搜索中输入“学习需求”,可以查到230篇相关文献,其中有近一半的研究与英语学习有关(这大概与有关学习需求的研究源自英美国家及英语学习在我国的普及有关),另有很多论文和中小学教育有关,有关大学生专业学习和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少之又少。孟艳华(2009)调查了某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需求,发现不同年级学生在实用性专业知识、社会实践经验和沟通技巧方面存在偏差。陈福军和刘其立(2011)针对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发现“课程现实性因子”方面学生满意度最差,而且该专业学生具有强烈的差异化教学需求。陈悦(2012)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调查了某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学校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差距,指出定期分析学生的需求,并调整相关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文献研究发现,从知识结构的角度专门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学习需求偏好的研究尚属空白。为此,本文针对某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偏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三、研究设计

(一)调研对象和调研时间

为提高本次调研的普适性,特选择了一所在专业设置、实习基地建设和师资配备等方面比较规范和健全的院校,该院校具有50多年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历史,其会计系目前拥有3000多名全日制在校学生,可以为本次调研提供充分的样本。为了系统了解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及不同年级之间的偏好,本次研究确定该校会计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研时间选择在2012年6月份。调研对象和时间选择的原因是:大一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摆脱了刚入学时的迷茫,对会计专业的了解日渐加深,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梦想,但在专业知识结构上的想法比较单纯;大二学生经历了近两年的专业学习,专业认知和追求更加清晰,职业生涯规划和定位更加明朗,学习的自我需求意识增强;此时的大三学生,刚刚经历了半年的顶岗实习,对行业背景和专业需求已经相当了解,并面临着求职择业,在现实工作中反思自己的知识需求,其学习偏好可能与社会需求更加贴近。

(二)调查问卷

本次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专业学生在知识结构、教学方式、职业资格证书三个方面的需求及偏好,其中知识结构需求调查包括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教育五个模块的需求。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调查问题类型主要采用封闭式问题,但考虑到收集更全面的资料,因此在每个问题后面辅助增加了开放式问题。

(三)数据处理工具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知识结构需求分析

1.基本文化素质需求

2.专业知识需求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各年级学生对会计专业认知清晰,对该专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有明确的认识。在回答“您认为哪些专业理论课程对您的专业素质培养最重要?”的问题中,一年级的学生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排在了前五位,大二学生则用经济法取代了基础会计,相对于学弟学妹们,大三学生在税务会计上的需求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各年级学生均准确地选出了核心专业课程应作为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专业认同度较高。除了专业知识认知和需求外,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高”在另一个调查问题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分别有95.3%、98.6%和100%的学生愿意为提高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牺牲自己的课外时间。

3.职业技能需求

在职业技能需求方面,大一学生认为财务分析、会计核算、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职业技能对职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最有用,三项技能的认同度均超过了93%。除了认同财务分析核算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外,大二学生还青睐于财务软件应用方面的技能,90%的学生认为非常有用。经过半年顶岗实践的三年级学生更是把财务软件应用职业技能对就业的作用提高了第一位,100%认为拥有该技能对就业很重要。与此同时,大三学生对财务分析技能的需求下降,将该项技能在就业方面的作用剔除三甲之外,这可能是因为在顶岗实践和就业之初,学生接触到的会计工作主要是最基础的记账工作,财务分析技能尚无用武之地。相比大一和大二学生,大三学生的职业技能需求也显得更加现实。各年级学生最需要的前三种职业技能及需求比例如图2所示。

4.人文素质需求

5.职业素质教育需求

(二)教学方式需求分析

(三)职业资格证书需求与学习意愿

五、启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该校会计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知识结构、教学方式、职业资格证书三个方面的需求情况,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对今后会计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有一定的启示。

(一)基本文化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合理安排

基本文化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应根据学生需求,在学生需求强烈的学期安排,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内容上应充分与现实相结合,大学数学应重视经济建模的教学,思政课应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重视实用性,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完成必修内容;在教学形式上应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和引导学生需求,避免“修而不学”现象。

(二)重视入学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

专业认同度是个体对于所学专业在主观上的一种感受(Henning,2001)。大学阶段是学生第一次面临明确的专业划分,对自己专业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会影响到以后的就业。样本学校会计系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学生入学时都接受了专业介绍、专业发展概况、职业发展前景等教育,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无形中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向一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生也出现了生源结构多样化、素质状况多样化和成材需求多样化的特征。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可以极大地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三)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课程应视学生需求偏好安排

一般情况下,人文素质课程属于选修课,在每个年级都安排有固定的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在大学期间修够既定学分即可。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考虑不同年级学生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上的需求偏好,安排合适的可供选择课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避免出现“教师无课可教、学生无课可上”的现象。从调查结果看,所有大学生均渴望提高自己对外交往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因此应加强相关课程建设,增强师资力量。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增加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人文素质课程,满足学生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需求;到了三年级,面临从学生到员工或老板、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学校应增加有关商业伦理和针对性更强的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商业活动中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及其规律,了解会计工作中应遵守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缓解学生内心的焦虑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知识与技能并重

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近几年里,“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也在传统本科教育的基础上提高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但是,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已经偏离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一味追求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忽视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造成很多高职学生“有技能、无高端”的结果,后续可持续发展能力堪忧。当然,深圳等地广为流传的“本科生毕业后又读技工学校”的故事也值得深思。高职院校注重职业技能并不意味着放弃理论知识的传授,本科院校注重学科教育也不意味着抛弃职业技能的培养,毕竟大部分的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通过调查发现,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仅渴求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也更注重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的考证需求,以便为以后的职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遵循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原则,是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王道”。

(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会计专业课程复杂难懂,尤其是像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这样的课程,为了能让学生听懂学会,很多教师习惯在课堂上满堂灌,不遗余力地讲解,认为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从调查结果看,当代大学生更喜欢主动的学习方式,在自我探究和小组协作研究中发现问题,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最终获得知识,是他们更向往的课堂教学模式,高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应在教材改革的基础上,探究多种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

[2]田汉族.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2).

[3]Henning,Salling,olesen.professionalidentityaslearningprocessesinlifehistories[J].Journalofworkplacelearning,2001(13).

[4]田海燕.学校课程开发中的学生学习需求分析[J].中小学管理,2003(12).

[5]孟艳华.高职大学生学习需求偏好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英才高职论坛,2009(3).

[6]陈福军,刘其立.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习需求调查分析[J].科教导刊,2011(4).

[7]陈悦.学校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差距[J].科教导刊,2011(4).

应用化学专业的认识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内涵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历经十年的发展,但没有意识到文化培育与建设的重要性。随着高职教育向内涵发展,要求不断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

一、专业文化的概念辨析

在研究专业文化过程中,首先要认识专业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与“化人”,“人化”就是依据人的需要对世界进行的改造,将人文性质赋予一切事物;“化人”与之相反,就是将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传授给人,使人得到教育与发展。在掌握“文化”的内涵以后,我们就能够意识到:一专业成员创造了专业文化,主要由教师依据学生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创造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但自本质上讲,创造专业文化者还主要是其成员。二专业文化主要归专业成员使用。专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固定模式,则要求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与认同,同时促进专业成员的发展。

二、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

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发展起来的,更多关注本身的硬件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如何招生等问题,而没有顾及办学理念、文化选择、责任使命等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了办学相仿的局面。最近几年,我国各地高职院校都出现了招生难与以评促建促改等问题,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则必须要提高内涵质量,实现向“后示范时代”的转型。在此值得提出的是,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内涵质量必然会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但必须肯定的是其核心工作就是提高专业内涵质量。而专业文化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详细来说,具备高质量的专业文化不但有利于使内部成员更加认同自己的学校,而且可以使高职院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育人,而不是制造人,高职院校不能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职场技能,而应该是结合培养、塑造与发展人的实践区域。所以,在这个意义可以说,高职院校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时,不但要重视提高人的专业技能,更应该重视培养人的专业品格、人文精神与健全人格。但要想达到上述目的,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只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是不够的,还需重视专业文化在教育人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应避免的误区

(一)专业文化建设的表象化

我国高职院校出现的时间较短,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认识到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而且理论界也没有对此进行过多的研究,因此,自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都不能全面理解专业文化建设。在实践过程当中,有的高职院校认为在教学场所张贴一些职业操作规程与名人名言就是专业文化建设,这是一种不能全面认识专业文化建设的现象,过于简单化与表面化,表明很多高职院校还不能正确认识专业文化的内容,这种认识不具备精神支撑与理念引导,因此在专业文化建设中要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泛企业化

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文化建设中,可以借鉴企业文化当中的精髓部分,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但是假如不能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一味应用企业文化的标识,有的院校将企业制度和文化标准全部应用于专业文化当中,使专业文化建设出现了本末倒置现象,有的还会阻碍专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中,要认真对待优秀企业文化的引入工作,要控制好引入的“度”,才能使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四、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理念先行,提高专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文化建设中产生了“文化休克”,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原因还是不能正确认识专业文化建设与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要求学校领导首先要重视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学校办学的议程当中引入专业文化建设内容,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专业文化意识,可以利用学习交流、理念宣传与讨论研究等做法,使专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二)主体明确,确保专业文化建设的落地生根

不可否认,专业文化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专业成员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也包含学生更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一种生活样式,文化的建设需要围绕人来开展,否则就成了无根之水而缺乏人气,缺少了激情和活力;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做好好文化建设,这种文化更有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开展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明确建设的方向和目的。具体来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以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根本上确保专业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栾莉舒单位: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德顺.什么是文化[n].光明日报,2012-03-26(5).

[2]沈楚.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高职文化建构[J].江苏高教,2013,(2):133.

[3]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应用化学专业的认识篇7

[关键词]英语专业;文化导入;跨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161-02

一、为什么要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

要求证为什么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导人文化知识,首先就要弄清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萨丕尔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我国学者金惠康也曾指出,语言只是冰山一角,隐藏在水下的巨大主体则是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一种呈现形式。

其次,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Byram认为,一个人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了文化。然而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具备了英语语言技能的英语专业生,仍然会产生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进行得体交流。究其根源,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中西文化导入。从高校英语专业设置来看,绝大多数高校都侧重于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写作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了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才能进行很好的跨文化交流,其实不然。人们走进了一个误区,即将语言能力等同于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最早由海姆斯1972年提出,“不仅能使用语法规则来组成语法正确的句子,而且知道何时何地想和人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胡文仲等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交际能力”,并认为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其一可能性,即是否符合语法规则;其二可行性,即某些语言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付诸实践;其三适宜性,即话语在特定情境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体;其四实施状况,即话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付诸实践。

再次,我国英语教学的目的及《大纲》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新世纪英语人才提出四个方面的标准,“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由此可知,我国英语教学的目标已经从传统的单纯地注重语言能力扩展到交际能力、语用能力,进而注重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到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最后,我国英语专业生现状及主要问题。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出了我国英语专业生现状及主要问题:

(1)传统语言教学不再适应潮流,语言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2)对英文化“一边倒”倾向;

(3)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系统性,支离破碎的文化点。

(4)世界英语:用英语交流时不要生搬硬套,注意英语非母语国家的背景文化。

(5)中国文化失语症;

(6)对母语文化的轻视和对异文化的崇拜,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二、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什么样的文化知识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的应该不仅仅是语言知识而且还应包括文化知识。我国在外语教学中对文化教学内容这一部分没有做出具体的要求。

我国对外汉语教育界学者张占一等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历史、地理、文学、宗教等因素的综合。交际文化是隐藏在语言系统之中,反映该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的总称。李汇毅曾说过“从培养跨文化或国际交流人才的角度看,英语专业教育必须重视本土文化教育和英美文化教育……只有将英语和汉语都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英语专业者才可能找回失去的民族身份”。

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的应该不仅仅是语言知识而且还应包括文化知识;不仅仅是学习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更要学好中国文化知识。在学习中西方文化知识时,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历史文化,各国的风俗习惯等。要避免盲目崇外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同时也要避免盲目自信,防止“文化民族中心主义”。

三、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怎样导入文化知识

笔者认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文化知识导入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其一,文化异同对比法。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不同是必然的,而文化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相同或相似,则是偶然的,这种现象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通过专题等形式将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同时掌握两种语言的同类型文化方面的知识。

其二,文化知识整合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们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一些中西文化知识。但在传授中西文化知识时大多是零散的,片段式的。这样的话,不利于学生长久记忆,以及对文化知识整体性的把握。

其三,引导课外文化自主学习法。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是课外时间的把握。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以及影视资料等了解中西文化知识、风土人情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知识。

四、结束语

培养英语专业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是项巨大的工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包容度;学生在学好外语时也应当不断增强自己民族自尊心和荣耀感。作为英语专业生的我们不要做只知道潘多拉的盒子与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却对中国的孔孟之道,经典之作知之甚少的人。中国的发展强大需要通晓古今中外文化的跨文化交际的达人。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

[2]成婧.应用型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本土文化教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74.

[4]纪琳.基于中西文化差异下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

[5]李汇毅.英语在文明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在中国的地位[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5):47-49.

[6]孙建华.论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的原则及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6(32).

[7]驼越红.英语专业跨文化教育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

[8]王枫林.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8).

[9]尹根德,刘燕青.从英语专业教学评估的反馈意见谈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英语教学研究,2008(9).

应用化学专业的认识篇8

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既需要外在条件的保障,也需其自身内在素质的支持。在谈论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时,不应仅寻求外在宏观条件的保障,也应从辅导员自身寻求突破。明晰少先队辅导员在其专业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发挥辅导员自身的作用,是推进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的另一重要途径。

关键~

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角色

2010年全国少工委颁布了《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要求加快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是少先队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影响着少先队工作的整体运转,决定着少先队组织发展的快慢。在推动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进程时,不能仅着眼于外在条件、外在政策的改变,少先队辅导员自身的素质、自身的提高也是推动其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在条件的保障并不是推动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的改变受个人内在因素的影响。在探讨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中除了对外在因素的探讨外,也应着眼于少先队辅导员这一内因,从辅导员自我觉知的视角寻求解决的办法也是促进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突破点。

关于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学术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辅导员是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因而可参照教师专业化的界定来说明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本文将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定义为:少先队辅导员个体不断提高其自身专业化并努力争取少先队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过程。即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包含少先队辅导员个体的专业化和职业的专业化,是个体追求专业化进而使职业专业化的过程。其中个体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的根本要求之体现;职业地位的专业化是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和社会认可的形式。个体的专业化指辅导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专业的道德。

一、少先队辅导员在专业化发展中的角色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既包含了教育性,又体现了辅导性。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不仅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其自身的诉求。所谓“角色”是和一定社会位置相联系的行为模式,是占有某一社会位置的人应该有的行为表现,故又称角色规范[1]。个体的专业化是推动职业专业化的前提,少先队辅导员应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化,继而争取职业的专业化。因而,少先队辅导员在专业化发展中扮演着学习者和行动者的角色。

1.主动学习者

少先队辅导员是教师群体中一类特殊的群体。少先队辅导是以队员为主体,以建队育人为目标,对少先队各级组织和广大队员进行导向和协助的活动,少先队辅导员的地位是“助”,目的是“导”,方法是“引”[2]。少先队辅导具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目标、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少先队辅导员的角色位置具有重要性、双重性、多边性。少先队辅导员是儿童教育的行为艺术者,既要学习一般教师所具有的教学知识,也应具备辅导员特有的技能。在实现辅导员职业专业化潮流中,辅导员通过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提高其知识、技能的专业化,进而推动职业的专业化。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树立长久的专业化发展观念。所以少先队辅导员既是一个主动学习者,又是一个终身学习者,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少先队辅导员通过主动学习,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提高自己的辅导艺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并推动职业地位的专业化。

2.积极行动者

马克思在论及职业选择时也曾提出:“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3]。这句话指出了少先队辅导员不是被动的服从、被动的奴隶,而应是专业化的奋斗者、推动者、行动者、探索者。光有知而无行也只是纸上空谈。推动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进程除了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外,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的行动。“学”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途径,是实现专业化的前提,“行”是将所学运用于实际,是实现专业化的关键。以自身觉悟的提高,加之切身的实践,辅之外在条件的保障,是实现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的路径。行动体现在觉悟的提高上,表现在“学”与“行”的同步。即辅导员能从自身做起,能从自身探寻专业化发展方法,能意识到自己是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推动者,能以实际行动体现自己是专业化发展的主人翁形象。只有意识到自己在专业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主动改变,以实际行动体现对专业化的追求,这样才能更好地由内而外地推动专业化发展。无论外在条件如何保障,若少先队辅导员没有树立自我提高的信念,没有主动行动的实际,就无法实现其专业化发展。少先队辅导员在专业化发展中应作为一个积极行动者,自觉主动承担起自我所肩负的实现专业化的重担,并在实际中付出自我的努力以实现专业化发展。

二、如何从少先队辅导员视角推动其专业化发展

阻碍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既有外在客观原因,又有辅导员自身观念、意识、素质等内在原因。一味寻求外因的改变,而意识不到辅导员自身的局限、不激发辅导员自身意识的觉醒也无法很好地促进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面对少先队辅导员群体出现的专业意识薄弱、专业期待低、专业发展前景无信心、对专业化程度表示怀疑、缺乏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意识等现状,除了宏观的外在因素外,也应积极从辅导员自身探寻改变。要实现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应由其个体的专业化推动群体职业的专业化。少先队辅导员在专业化发展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唤醒自我觉知,变“他要”为“我要”

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仅依靠外在文件、政策的规定而不激发辅导员内心的认同是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少先队辅导员是其专业化发展的主人,专业化发展是建立在辅导员自主、主动寻求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的。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本质力量来源于辅导员内在的自我更新激励和主观需要,专业化发展与自我意识紧密相连,意识到专业化来自于内心的自我觉醒。而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自身提高上推动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自我认知的觉醒,意识的提高,是促进行动、激感的前提。只有真正树立了专业化的自觉意识,才能指导辅导员对自己、对专业化有清晰的体认,落实辅导员专业发展的自觉性与自主性,从而指导专业实践,从根本上提升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水平,真正地实现专业化发展。因而,在观念上,少先队辅导员应将专业化发展从“他要”变为“我要”,意识到“我”是专业化发展中的主体,只有“我”先专业化才能更好地争取职业的专业化。在认知上,树立新型辅导员应是集学习、研究、教育和反思于一体的专业生活方式的觉知,意识到专业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工作态度上,端正工作动机,杜绝将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作为上升的跳板,树立高远的辅导理念和目标追求,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使自己的职业态度由“生存型”、“享受型”转化为“发展型”。

2.产生情感认同,消除抵触心理

“情感是社会化或正在社会化的个人在同对象发生联系时所形成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映,它揭示一个人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感受,是对事物和人的一种好恶倾向。”[4]情感作为辅导员专业化自觉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支巫鸥ǖ荚钡淖ㄒ祷意识,推动着辅导员的实际行动,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主导作用。情感是促使人做某事的动力,情感的偏好会影响人的行为倾向。端正、积极的情感态度能激发少先队辅导员实现自身专业化的热情,避免倦怠、厌烦等负面情绪。情感是辅导员实现专业化的动力,少先队辅导员这一职业的专业化需要辅导员在情感上认同,在实际工作中有情感的付出。少先队辅导员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其工作会涉及许多方面,是繁琐杂多的,若辅导员缺乏情感的认同,缺乏情感的投入,理所当然地会感到厌烦,甚至在事务杂多的时候会认为外在规定的专业化是对其空闲时间的占用,从而产生抵触心理。因而,少先队辅导员在情感上应表现出对职业的热爱,对少先队员的热爱,通过情感的支撑获得职业的满足。在情感上认同少先队辅导员这一事业是可以专业化的,并愿为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除了产生情感的认同外,少先队辅导员也应自觉消除内心的抵触心理,减少抵触情绪。

3.明确角色定位,落实行动

除了在认知上的觉醒、情感上的认同,要实现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少不了辅导员自身的实际行动。少先队辅导员应明确自己在专业化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以实际行动体现对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追求。少先队辅导员的身体力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学习,提高自我

少先队辅导员是个体专业化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少先队辅导员职业专业化发展的主力军。学习是少先队辅导员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少先队辅导员面对的群体是6~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一时期的少年儿童具有自己的发展特点,辅导员要寻求适合少年儿童发展的教育方式,争做少年儿童喜欢的好辅导员。而要做到让孩子喜欢,辅导员应付出自己的努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提高自己的辅导艺术。第斯多惠说过:“正如没有人能够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育和教育别人。”[5]学习既是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其科研的过程,更是坚定和端正辅导员教育信念的过程。重视学习的广度,能提高对专业化发展的认识,通过学习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能增强其职业期待。但少先队辅导员的学习并不单单指知识上的学习,同时也应是某些能力达成的结果,因而要注重学习的广度、深度,广泛学习提高其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等能力。

(2)主动改变,加强反思

时代在发展,辅导的理念、辅导形式也应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这就要求少先队辅导员改变自我的辅导方式,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存、更新自己的辅导艺术,改变包括辅导员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各个方面。专业化的推进要求辅导员改变自己的观念,不做被动的服从,而是主动地探寻自我发展之路。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让自己的心智模式摊开,审视自己的内心,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改变对周围世界的既有看法和认知。学会系统思考,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学会从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改变自己的思维固化状态,改变原有的工作理念,改变科研只是论文撰写的错误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做一个既能辅导又能科研的新型辅导员。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反思是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学习。“经验+反思=成长”,能否反思是一个人专业化的体现。主动改变、时刻反思应是辅导员具备的基本特点,也是其身体力行的具体表现。

(3)主动创新,激发热情

成功的激励是一种最强烈的促进力量。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能激发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热情,能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能获得学生的喜爱、领导的肯定、家长的认可。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迎合时展,创设更有益队员发展的教育方式是增强少先队辅导员自身职业满足感的有效途径。而职业感的满足又是推动少先队辅导员寻求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创新素质是评价少先队辅导员素质的最高标准,少先队工作充满活力,是辅导员创新思维的源泉。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运用和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更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意识、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机会的敏感性和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绝不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辅导员要实现其自身专业化发展,要具备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的动机,意识到星星火炬的重要性,并把自己的生命与这个事业凝结在一起,就会产生追求不已、永远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善于从工作中发现、探求有利于造就创新人才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要勤听、勤看、勤想,不辞辛劳、不怕麻烦地寻求创新,激发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段镇.少先队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赵国强.少先队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3]武淑媛.教师的专业化自觉意识的形成[D].太原:山西大学,2013.

应用化学专业的认识篇9

关键词:专业认证;系统工程师;自动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70-02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深入发展,以专业技术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强化高等工程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该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加入该协议能促进我国工程师按照国际标准培养,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能提高我国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自动化专业认证标准与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要求

专业认证是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基础。国外对专业认证的开展非常重视,专业认证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紧密结合,能够使工程师职业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及国际化。我国已逐步认识到专业认证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专业认证成为联系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制度的桥梁。自动化专业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包括七个方面,分别是专业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管理制度、质量评价。在补充标准中结合自动化专业特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人才培养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工程要求。知识要求:掌握自动化专业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及工程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制图、电路理论、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网络与通信技术等。能力要求:分析、实验、开发及工程设计方法;具有对本专业相关系统与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工程要求:了解国家对于本专业相关领域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受到电子、电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以及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我国在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同时也逐步实施了专业资质注册制度。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automationSystemengineeraccreditation,简称aSea)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按照国际惯例,推行的一种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资格等级分为三级,依次为助理aSe、aSe、注册aSe。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内容如下。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和熟练运用自动控制系统理论和方法,包括数字仿真技术、古典和现代控制系统、常规和先进控制系统、系统的综合与分析及设计与实现等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网络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能知识:结合自身所在行业和典型领域的特点,应用自动化技术具体解决该行业自动化系统设计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的重点组成部分。通过对比自动化专业认证标准及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自动化专业认证的标准口径宽,重视理论基础,符合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的要求。自动化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课程,只对四类课程的内容提出基本要求。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32学分),主要包括数学和物理。程基础类课程(至少38学分),主要包括工程图学基础、工程电磁场、电路理论、电路原理实验、计算机语言与程序、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信号与系统分析、现代通信原理、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经典控制理论部分)。专业基础类课程(至少16学分),主要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部分)、运筹学、检测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各校自动化专业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选择上述6门课程中的至少4门课程。专业类课程(至少14学分),该类课程根据专业方向不同,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其中至少4门核心课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设置的课程基本包含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中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

2.自动化专业认证标准中实践环节要求较高,符合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要求。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实践环节不少于15个学分(每周算1学分),必修实践环节包含以下内容:金工实习(至少2学分)、课程设计(至少3学分)、专题或综合实验(至少5学分)、专业实习(至少5学分)。选修实践环节包含以下内容:科技实践与创新(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在实践方面是要专业技术人员结合自身所在行业,应用自动化技术具体解决该行业工程实际问题。这些行业包括机械制造、冶金、石油化工、轻工业、电力发电等。

二、自动化专业认证与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的衔接

目前我国注册工程师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且与专业认证制度有些脱节。专业认证对职业规划的考虑有些缺乏,导致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发展,且与完善的专业认证体系所需的专业评估制度相差较远。自动化专业认证制度与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的衔接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相互沟通,联合推动,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实现二者之间的衔接。

1.标准制定。在制定专业认证标准时,就要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协会的作用,标准的评价、修订过程要有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在自动化专业认证标准体系中包含自踊系统工程师资格获得的所需要的基本标准及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政策扶持。制订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优惠政策,作为衔接两者的过渡性方案。例如,通过自动化专业认证的该专业毕业生在申请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时,可减免一定的申请费用,这样能体现出通过自动化专业认证高校和没有通过自动化专业认证的高校之间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进行专业认证、学生进行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的积极性。

3.制度保障。要想自动化专业认证制度与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衔接取得实效,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从制度上保障两者的关联性。

三、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一个教育计划。本文阐述了自动化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工程要求以及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的考试内容所要求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分析了自动化专业认证标准与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要求的相符度,对二者之间的衔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对同类专业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职业资格认证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严宗诚,陈砺,吴妙娴,王秀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化工专业工程教育培养机制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5,(5):7-10.

[2]赵文玉,,彭青林.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与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要求相符度浅析[J].高教论坛,2015,(7):49-50.

应用化学专业的认识篇10

关键词:专业特点;马克思主义概论课;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95-02

引言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曾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尽管这并非针对高校思想政治课而言,但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如何增加学生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的重视,则要使当代大学生切身体会到学马列“管用”,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内化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自觉行动中。近年来,我们在体现国家思政课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相应地开展教学活动,增强了“原理”课的教学吸引力,为学生精神成人与专业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一、增强教学实效性――基于学生专业的“原理”课教育模式的主要目标

1.进一步转变思路,让学生真心喜爱和受用“原理”课

“原理”课是本科阶段的必修课,而本科专业众多,培养目标千差万别,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合专业多样化的需求,导致该课教学现状不甚理想。在前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四门思政课里对“原理”课的喜爱程度最低,认为难学,不愿学。而部分教师在授课中,不考虑学生需求,不考虑学生专业背景,只顾自己讲授,还举一些跟他们不相关的例子,这样的教学难以激发他们对“原理”课的喜好与学习热情。教育学家罗杰斯曾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目的有关时,学习会变得有意义。“原理”课在教学过程传授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时,须体现专业针对性,传授跟学生今后专业工作相关的哲学、经济学等知识,让这些知识成为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的得力助手。要把“施教要求”与“受教需求”相结合,要从学生专业出发,研究其理论基础水平及专业课学习方式等特点,了解其需求与困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出必要调整,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只有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习这门课程对其专业课学习及深造与就业均有巨大作用,他们才会真正接受这门课,认真学习并真心喜欢这门课。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使“原理”课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中。

2.进一步探寻“受教需求”,增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

近些年来学生的学习功利性日益凸显,在面对一门课的时候,会主观上去认定该课程“是否有用”,“有用的程度”多大。在思考的过程中多是基于短期的好处,较少关心长远发展。学生普遍重视学好专业课,因为他们认为以后是“靠专业吃饭”的。而“原理”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给学生带来实际的好处。有学生认为“原理”课大而空,无实际用处;有学生认为我是搞理工科,“原理”课跟我毫无关系;有的学生认为“原理”课有特定目的的,是说教性质的,是想在思想上影响个人,无其他功用。我们如若在教学中不去适应学生专业特点,不去想办法改变学生这些感受,一味地泛泛而谈,则必然降低课程的吸引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肯定会下降。因此,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原理”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学生专业特点,探寻“受教需求”,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同感。

3.进一步梳理“施教要求”,强化教师紧密结合学生专业教学的意识

对于大学生来说,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同等重要,而对社会来说,成功的人才培养这二者也缺一不可。一方面,要让学生拥有在某一领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二者之间相互促进,没有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将缺乏物质基础。如若没有扎实的精神成人的根基,专业成才的路走不远。“原理”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精神成人。哲学部分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具体科学存在着指导作用,而各门具体科学的知识也印证着哲学原理,深化了人们对哲学原理的认识,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经济学部分,如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则跟当今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跟几乎所有专业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是当代社会人人所必备的知识。所以,教师进一步梳理“施教要求”,“立课”的精神应根据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授课内容及学时分布、教学方法等要因专业而异,进一步强化教师紧密结合学生专业教学的意识。比如在面对新闻出版专业学生时,可以考虑用歌词等艺术作品来阐明道理;在面对设计艺术专业学生时,则可更多地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思想观点等。

二、强化教学专业针对性――基于学生专业的“原理”课教育模式的主要做法

我们始终认为,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能力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多年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也积极进行着一些尝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还认为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2]

1.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现专业针对性

一是教学大纲应根据专业而异,章节课时分布也要因专业而不同。对工科学生,《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侧重于自然辩证法,在授课时可相对丰富些;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等政治经济学部分,和专业的结合自然紧密一些,课时则可分布相应得更多。二是该课程内容也须随专业有所取舍,甚至同一内容不同案例选择的重要依据就应当是学生专业。比如在讲解唯物论、辩证法时,出版等文科专业就可把这部分和中国古代哲学联系起来,可多采用古代名人的诗词来阐述;而在工科专业授课时,把唯物论、辩证法和各自然学科的最新进展联系起来;在设计艺术学院授课时,可以用艺术作品蕴含的哲理来阐明一些道理。

2.教学方法体现专业针对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而多样化,根据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给艺术专业的学生讲授“对同一认识对象,不同的人认识不同”这一内容时,可以审美标准为题展开讨论,尝试用美学鉴赏的形式,让学生们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畅所欲言,来启发学生理解原理。同时要深入挖掘与引导,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并在轻松愉快中实现理论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此外,还须针对学生专业安排相关的课堂讨论,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在教师讲解完基本概念与原理之后,由学生自组成队,结合专业学习来“发现”并论证专业知识学习中所包含着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概念。团队的学习成果要让小组代表在课堂用ppt演示和讲解,介绍本小组的主要观点,呈现团队精彩的学习成果。每一个团队都希望呈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精彩的结果,所以学生在课后都必须思考,学习内容有什么现实价值?团队的观点有什么创新?最后,还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循循善诱地指导学生浅入深出地分析问题,训练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

3.实践教学体现专业针对性

在《整顿党的作风》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知识的累积使学生们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而二十岁左右年龄段的人在心理上有着较为突出的成人感,自我表现欲望较强。学生们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并希望回馈社会,他们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引起社会关注,希望自身的能力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期盼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顺应这些心理诉求,应充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收获成功的快乐,展示自己的才能,体悟奉献的意义,提升掌握“原理”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们努力钻研业务,有效增强其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道德自觉。

4.课程考核体现专业针对性

改革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综合采用多种考核办法。课程考核强化专业针对性,加大课堂表现及写心得体会比例,来激发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专业学习中所遇到的实际困惑和问题,达到“原理”课学习与专业课学习的融合。期末考试也因专业而异,选取跟学生专业相关的材料或题目进行考核,如在美术专业期末考核时尝试要求同学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和谐社会;在印刷专业结合文化传承,让学生在印刷史中探讨人类文化发展规律。

三、结语

基于学生专业的“原理”课教育模式的探索在实践中有不小的收获。首先,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如让学生寻找与专业相结合的“原理”案例作业,案例的选择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的,学生须发现并论证其专业知识中所包含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且计入平时成绩,这无形中调动了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学习“原理”课的积极性。其次,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老师不仅要对“原理”课的相关概念、原理烂熟于心,而且还要适当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因为老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的了解会影响对学生案例效果的评价,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要更多地和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调整教学策略,这无形中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当然,老师进一步参与到基于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教学效果提升的挑战中去,是对老师的素质能力的严峻考验,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强化这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