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信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9:52

集体经济信息篇1

关键词:信息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组织形态,成为各类生产和创新要素最聚集的地方。

目前,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信息产业也在不断集聚,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信息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信息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在前人的研究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信息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一、信息产业集群的概念

信息产业集群是指特定区域的信息制造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科研结构以及信息金融服务机构等辅助机构在地理上聚集,同时企业与企业之间具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信息产业集群不仅具有一般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都具有高度的专业化,高度的专业化有利于企业的资金会主要聚集在某一特点领域,同时吸引专业化人才,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2)在信息产业集群价值链始端为研究性大学和研究所,在信息产业集群中起了主导作用,知识溢出效应显著。(3)信息产业具有高渗透性,渗透到其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产生二次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信息产业区域经济效应

1.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马歇尔首先提出了外部规模经济理论,他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在信息产业集群内,相关的信息行业聚集在一起,随着资金、人员和技术都聚集到这个集群,新的信息企业也会不断加入到这个集群中。同时由于信息产业具有衍生效应,集群中会不断衍生许多新企业,这些新企业的成员都来源于集群内部原有的各个企业,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密切,在集群的价值链中获得规模效益。

2.交易成本节约效应。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利用地理邻近性,通过合作、联盟以及竞争等方式进行共同的价值活动。集群这种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高度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使产业获得较低的成本。利用地理位置的邻近来节省企业之间的物质和信息流的传输,降低了交易费用。信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衍生新企业,从而集群内的拥有共同的产业文化以及价值观,有利于企业之间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企业节省寻找成本和谈判成本。

3.人力资本聚集效应。信息产业集群作为知识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集群,人力是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源泉。信息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本聚集效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相关的信息产业在一定的区域聚集起来,吸引大量的雇员加入集群;第二阶段是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中,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技术流动以及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加快了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同时可以得到最新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人力资本更容易增值,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知识溢出效应。知识具有非排他性,一个企业创造了知识,其他企业能够很快地应用这种知识。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和企业分工协作,使得知识溢出更加明显。信息产业集群中科研结构和大学科研成果很快扩散到企业中,企业之间技术创新业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集群竞争机制。集群内专利数量增加,新产品数量增多,产品周期缩短,提高了集群的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中起了关键作用。

5.区域品牌效应。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的无形资产,相对于整个产业集群,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品牌效应可能难以持续。信息产业的聚集,提高了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创造了营销优势,形成区域品牌。同时,产业集群的各个小企业可以借助集群品牌效应做宣传,降低广告成本,使每个企业受益。产业集群品牌相较于单个企业品牌更具有影响力,能够控制更大的市场营销规模。

6.波及效应。信息产业具有高渗透性,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信息产业集群是相关信息产业聚集形成,扩大了信息产业的渗透作用,信息产业集群与区域其他产业形成社会网络,生产链得以延伸和向高端攀升,产生二次经济效益,区域生产活动的乘数效应显著提高。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信息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根据上述对信息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分析,得到评价指标体系,共6个一级指标和其细化的20个二级指标:

1.外部经济规模效应:地区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地区行业企业数量年变动率,相对全国行业的资本产出率,相对全国行业的产值。

2.交易成本的节约效应:非销售费用占行业产值的比重,非销售成本占行业产值的比重。

3.知识溢出效应:行业R&D年科技经费支出的比重,行业新产品产值占有率,从事科研活动企业的比重,行业科技人员的比重。

4.人力资本聚集效应:相对全国行业的雇员,相对全国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对全国行业的人均产值,就业吸纳率。

5.区域品牌效应:区域品牌市场占有率,区域品牌规模扩张能力。

6.波及效应:影响力系数,感应力系数。

集体经济信息篇2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集体经济信息篇3

随着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企业之间关系从竞争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变。企业间信息沟通与共享成为企业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企业信息不仅要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而且要构建企业与企业利益相关者(顾客、供应商、竞争与合作者、股东、债权者、政府等)之间信息沟通与共享的平台。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投资的经济运行规律导致企业“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产生,使企业不愿意单方进行企业间信息沟通与共享的信息技术投资。

当前一般的逻辑推论是:市场机制或科层机制能够实现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能够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但是,本文认为,市场机制或科层机制不能够真正实现集体信息技术投资,信任机制才能真正实现集体信息技术投资。

为了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促进信息经济中企业间信息技术投资的有机合作,从而推动信息经济的高效发展,本文针对导致“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产生的信息技术运行的经济规律的原因,提出解决企业“信息技术生产率信息佯谬”问题的配套方法:企业间基于网络信任为基础的共同治理。

一、基于自我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关键

1.集体信息技术投资是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关键

由于信息技术运行的经济规律的原因导致信息技术投资产生“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从而导致企业不愿意单方进行信息技术投资。从博弈论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正和博弈而不是零和博弈,集体信息技术投资效益是正和效益而不是零和效益。这也是研究私利与集体利益冲突的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1965)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将集体利益区分为相容性利益而不是排他性利益。相容性利益强调如何把集体信息技术投资效益的“蛋糕做大”,希望对信息技术投资的人(“做蛋糕”的人)越多越好。而排他性利益强调如何把集体信息技术投资效益的“蛋糕分好”,希望对信息技术投资的人(“分蛋糕”的人)越少越好。集体信息技术投资效益的相容性利益或正和效益的特征,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集体当中,以更好地解决信息技术投资的“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metcalfe)在1973年提出梅特卡夫定律:网络价值与网络节点数目的平方成正比。这个定律也证明了上述的论断。

因此,与信息技术投资的“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不能局限于从单个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中得到解决,必须使所有企业都愿意进行信息技术投资。因为,只有集体进行信息技术投资,才能产生信息技术投资经济规模效应,才能增强信息技术投资效益外部效应(外部性)及其双向正反馈性,才能使信息技术投资确实提高生产率,才能提高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水平。这正如只有一个人安装电话,那么电话的投资效益为零;只有当所有人都安装了电话时,人们才能获得安装电话的收益。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人数越多、集体越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就越小。

因此,“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解决依赖于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集体行为。

2.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是集体信息技术投资的前提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是经济主体的价值标准的简单二分法。一般认为,以利他主义为个体行为指导可以顺利地导致集体行为产生。但是,企业是一个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主体,利他主义不能成为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这也就是说,利他主义不能成为企业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经济行为目标。因此,集体信息技术投资的前提是建立在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体理性之上的。

3.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行为的产生取决于能够产生“有选择性的激励手段”的治理机制

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行为并不能自然产生的。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市场理论认为,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体理会自然导致追求集体利益的集体理的产生。但是,著名的“囚犯困境”说明了基于自利动机的个体理性并不能自动产生集体理性。即追求自我利益的具有个体理性的企业不会自愿地采取行动以实现集体或共同的利益。

那么,如何激励追求自我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行为的产生呢?奥尔森(1965)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为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有选择性的激励手段”。“有选择性的激励手段”主要是指集体内能够自动产生对集体内成员的行为区别对待、赏罚分明。对那些为集体利益的增加做出贡献的成员进行正面激励,而对那些发生与集体利益相冲突行为的成员进行负面惩罚。

因此,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行为的产生主要取决于能够产生“有选择性的激励手段”的治理机制。

二、企业间基于网络信任为基础的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当前,只要提到“治理”一词,一般人们就会想到“企业治理”。实际上,“治理”一词的应用远比“企业治理”早。如:我国经常提到的“治理国家”或“国家治理”。西方国家的“governance”一词是“治理”的意思,也是后来应用到“企业治理”。当前治理也用到“全球治理”之中。

由于学术界对“治理”的内涵理解不一,本文采用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俞可平,2003:《全球化:全球治理》,p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不仅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因此,治理实际上是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当前社会上存在3种治理机制,分别是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科层机制(看得见的手)和信任机制(第三只手)。在这3种治理机制之中,哪一个治理机制适合于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行为的产生关键在于能否产生“有选择性的激励手段”。本文认为,企业间网络信任机制能够产生适合于基于自我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行为的“有选择性的激励手段”,从而激励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行为的产生。企业间网络信任机制的凸现是因为企业间信息技术投资交易特殊性的需要;企业间组织特殊性的需要;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信息佯谬”的需要。

(一)企业间信息技术投资交易特殊性的需要

1.交易及其得以完成的条件

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是人们之间进行交易,不仅包括交易产品、劳务、知识,也包括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合作。

交易得以出现的一个前提是交易能带来社会总收益(社会效率)的增加,从而使得交易双方受益,生产者获得生产剩余效用的实现,消费者获取消费者剩余的实现。但它仅是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交易实现的另一个前提是交易双方要有充分的信任。即交易双方有充分的信心,预期对方能履行承诺(包括对方能否履行,履行多少,如成本、效用的计算,能否达到预期履行的承诺)。否则,即使交易能带来社会剩余,交易也不会发生。那么,如何确保交易各方有充分的信心进行交易呢?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维护和推进交易各方有充分的信心进行交易的唯一条件,也就是制度可以确保交易各方获取充分的信任。但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认为,法律制度和信任制度都是使交易得以执行的保障条件。由于合同执行所需的两个法律条件在现实中得不到完全落实:一是交易双方当事人事前(exante)签订的合同条款必须相当完备;二是合同规定的行为在事后(expost)不仅能被双方当事人观察到,而且能为第三方法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由第三方(法院)执行的交易规则(张维迎,2003,p32)。(如法官)所见证。在合同执行所需的两个法律条件在现实中得不到保证的地方,信任就是交易得以执行的主要保障条件。

因此,信任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保障交易得以完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但是,在现实经济中,交易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是信任制度还是法律制度取决于交易的性质。如果交易得以完成依赖正式契约的成分较大,法律制度就是该交易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如果交易得以完成依赖非正式契约的成分较大,信任制度就是该交易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

2.企业间信息技术投资交易完成的特殊性

分工是交易的前提。分工愈加深化,交易更加复杂。工业化专业分工属于“生产分工”,而网络(虚拟)企业分工属于“能力分工”。“能力分工”是对“生产分工”的扬弃,故不能用传统分工理论来解析网络虚拟经营中的分工问题。

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变迁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分工逐渐从“生产分工”向“能力分工”变化。企业发现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开发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企业必须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研究与开发、技术互换、合作生产等企业间的知识和能力的共享。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取其他组织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间信息技术投资不仅包括投资能产生、存储、转移和加工图像、文字及数字信息的现代信息技术,而且也包含企业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企业间联系与沟通的信息。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企业间联系与沟通的载体,信息才是企业间联系与沟通的主要内容。因此,信息共享是企业间信息技术投资的主要目的。信息共享、知识交易是企业间信息技术投资交易的实质。

在商品经济阶段,基于“生产分工”的交易主要表现为物物交换或物与一般等价物交换,它们主要是面对面的交换。由于人们对交换物的功能是否能满足自己的功效可以直接验证,所以信任强度大,交易容易成功。企业间信息技术投资交易的实质是基于“能力分工”的信息共享、知识交易,因此,企业间信息技术投资交易进行交换的是知识,双方合作的是知识。由于知识的具体特征,人们在获取知识(或在搜寻知识)之前,不能获取该知识的预期成本和收益。而在获取这个知识后,这个知识又变得一文不值(知识的复制成本低)。这就是arrow所称的“信息悖论”任何社会中都存在阿罗(arrow)所称的“信息悖论”,但是arrow的“信息悖论”,在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尤其突出。arrow的“信息悖论”主要是指:“简言之,在搜寻新知识时,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我们会发现什么,也不能知道将要得到的信息,是否有用或是否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有价值,在我们作出一项发现以前,我们甚至常常对我们正急于寻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却一无所知”。由于信息的不可预知和难于计算,导致信息社会中基于信息的交易得以完成的保障要靠交易双方的信任。:“在生产商品和服务,关于成本和效益的知识是预先具备的,从而资源运用有可能臻于最优化。而信息生产与此不同,它不可能服从于这样的理性计算”。这个特征也是当前企业的顾问公司经常碰到的问题。如顾问公司如何对某项咨询进行标价的问题。如果顾问公司没有给出详细的解决业务的方案,顾问公司就不能向对方收费;如果顾问公司告诉对方方案,对方就没有必要进行咨询了,顾问公司就收不到咨询费。这就要求企业对顾问公司的业务能力具有充分的信任。因此,要求交易双方能够彼此信任,精诚合作。

由于知识的特征,企业间信息技术投资的交易是一种非正式合约,是应该通过信任机制来维持的。

(二)企业间组织特殊性的需要

一般人认为社会经济有企业和市场两个基本经济组织,实际上理论界和企业界的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在企业和市场之间有个中间组织引自BlainHSheppard&marlatuchinsky的《微观组织行为与网络组织》,见weDouglasCreed&Raymondemiles《组织中的信任》。,如跨国公司,虚拟组织和网络组织。实际上,它们不应该是中间组织,而是第三种组织。本文把它们称为网络组织。企业、市场和网络组织等各个经济组织的控制机制分别为“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和“第三只手”。“看不见的手”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看得见的手”为科层机制(或层级控制机制),“第三只手”为信任机制“研究组织的学者关注信任问题,视其为组织控制的机制,具体地说,是在价格与权威之外的另一种方式(Bradach&eccles,1989),见weDouglasCreed&Raymondemiles,《组织中的信任》,2002,p21)”。在提出的种种理论中,有的把信任看作控制机制3个层次——价格、权威和信任——当中最具普遍性的一个层次(weDouglasCreed&Raymondemiles,《组织中的信任》2002,p22)。。三者之间的关系见表1。

本文认为网络组织不是中间组织而应该是第三种组织。中间组织论者认为企业组织和市场组织是在一条直线上以交费费用与管理成本的高低关系来界定,在两者的交换过程中有个中间组织。正是由于这样的逻辑思路,许多人认为,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只有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认为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可以在网络组织中平分秋色,同舟共济。但是,如果按组织发展演化的连续性的逻辑(如图1所示),3种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的演化逻辑是:应该是在市场组织产生之后,中间组织才产生,然后才有企业组织的产生,或相反的演化逻辑。但是,在组织的演化历史上,中间组织是在最后产生。因此,网络组织不是中间组织而是第三种组织。那么,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不应该是仅由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构成的。

企业网络组织成长是在复杂的全球化商业环境下企业重要的成长方式Contractor&Lorange,1998,peng&Heath1996。转引李新春,信任与企业成长方式的相机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1期。。作者认为网络组织是吸收了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的优点,对它们进行扬弃的而形成组织。网络组织产生逻辑,如图2所示。

本文认为,网络组织是对市场组织、企业组织的扬弃。同样,网络组织吸收了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中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中合理的部分,同时经过扬弃,在网络组织中产生与网络组织相适应的信任机制。信任机制是网络组织中主要的治理机制。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是对信任机制的建立和发展起辅助作用的两个机制。

信任机制是一个治理机制,信任他人和获取他人信任是网络组织中重要的方面。合同是合作者对可预测易双方行为上的一种可以交易合约,当对交易双方行为的可预测性变得越来越少时,合同的地位和存在性就要受到质疑,而信任就是合作者对不可预测易双方行为的一种默契的合约。在信息经济活动中,合作双方行为不可预测性越来越大,因此,信任成为网络组织中一种主要的治理机制。

(三)信任机制的凸现: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需要

前面提到,企业信息化过程产生“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技术投资运行的经济规律。每个企业都是理性的,由于这些经济规律(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益的外部效应、相互依存整体性、经济规模性;信息工作的内涵加深、外延扩大;网络是个具有公共资源性质的信息生产、交流平台;信息经济的互克性原理与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度量不准确性),企业不愿意率先进行信息技术投资和网络信息化建设。如果整个社会上没有和企业信息化相配套的网络设施或整个社会信息技术投资不足(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即使企业进行了信息技术投资也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这时,信息技术投资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另外,即使有了信息网络,如果企业也不愿意让企业私人的信息与网络上其他人共享,却愿意去共享其他企业的信息(虽然企业间信息共享是企业间信息技术投资的最终目的),那么,由于没有企业愿意首先进行信息技术投资或愿意公开企业私人信息,企业信息技术投资价值就不能得到实现,社会信息化水平就会陷入萎缩状态。

因此,基于自我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信息技术投资是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关键。但是,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都不能真正实现基于自我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信息技术投资,只有信任机制才可以使企业率先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基于自我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信息技术投资,从而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

1.市场机制不能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市场机制的核心是法制建设。信息化就是要建设网络社会。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无国界、一体化的虚拟社会。在这个虚拟社会中,每一个从事网络活动的公民或信息经济活动者都是网络社会中的主体。网络主体的网络活动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社会关系。这些网络活动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冲突和矛盾。为了维护网络主体的合法权益、捍卫网络空间秩序,必须要建立解决网络冲突和调整矛盾的机制。否则,没有解决的网络关系的冲突会导致整个网络的解体。据中国税务报2004年3月1日第4版报道,英国警方2004年2月24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英国最大的201家公司中,有83%的公司表示去年遭受过某种形式的网络犯罪危害,由此造成的停工、生产效率降低以及对其品牌和股票产生的破坏作用带来的经济损失达195亿英镑。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全球性等特征,按法制建设的逻辑思路,网络犯罪就必须根据网络领域的特点来进行法律治理。但是,法制建设不仅无法解决网络法制建设中的技术性问题,而且也无法解决网络法制建设中的价值性问题。

首先,网络法制建设中的技术性问题难以解决。从法制建设的过程看,网络法制建设中的技术性问题有立法、司法和执法中的技术性问题。从法制触及的内容看,网络法制建设中的技术性问题主要有网络下知识产权的法制建设、网络时代的电子商务法制建设、网络犯罪等法制建设的技术性问题。由于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的、无国界的虚拟世界,从而导致网络活动的当事人与网络服务器不在同一个地区,甚至不在同一个国家,要依据法律来解决网络问题,这就必然会出现网络诉论中的司法管辖和电子证据等问题。例如,一个日本人在法国对美国的网站进行情报窃取或病毒攻击,应如何收集犯罪的电子证据,又如何根据法律来进行网络诉讼,根据哪国法律进行网络司法和执法等,这些都是要花费巨大成本才能解决的问题。

其次,网络法制建设中的价值性问题难以解决。法制建设中的价值性问题是指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处理网络活动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问题,也就是说,网络法律应当崇尚权利本位还是义务本位的问题。由于网络的公共资源性质和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的外部效应,网络法制建设中的价值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价值性问题中难以得到解决的关键问题有:①网络立法中对言论的限制与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网上大量宣传色情、种族主义、暴力的内容应予限制,还是将其作为一种网上自由权而予以保护;②网络信息的开放和自由与国家信息安全、公司隐私权的冲突问题。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数据库主体及其权利(控制权、获取权、修改权、抗辩权)与义务的制定是各国国家法律规范中的关注的焦点。因此,网络公共资源性质和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的外部效应是市场机制所不能解决的。

2.科层机制不能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

首先,科层机制的合法主体不存在。在当前世界还没有一个能够在整个地球上实施科层机制治理的合法主体。联合国也只是个民间组织,它还不能对各国的经济主体实施经济权力,如依靠权力进行经济资源的分配。

其次,科层机制也不能有效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科层机制和法律一样,是经济主体的一种外在权力,是他律。它的实施依靠行政权力来执行,而不是来源于经济主体的内在愿望。科层机制的有效性建立在信息相对完全、信息不对称相对少的条件下。但是,前面已经提到信息经济存在着互克性原理与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度量不准确性,而这些将导致信息经济中各经济主体间的信息严重不完全、信息严重不对称。这是科层机制所不能有效解决的。

因此,ernestGellner在《信任、凝聚力和社会秩序》中也提到:“无政府状态产生了信任,而政府破坏了信任”见ernestGellner的《信任、凝聚力和社会秩序》,转自郑也夫《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p178。。

3.网络信任的内涵及其特点

信任原来是一个心理学领域的概念,后来被引入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中,学者们从个人心理、人际关系、组织行为、社会关系等不同角度等对

信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信任的发展历史:从信仰的角度,沙贝尔(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弱点去获取利益。”从控制的角度,mayer,Davis&Schoorman则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尽管一方有能力监控和控制另一方,但它却愿意放弃这种能力而相信另一方会自愿地做出对己方有利的事情。”从意愿角度看,anderson主张,“信任是合作双方愿意接受短期混乱的程度,混乱程度越高,它们就越认为混乱会在长期合作关系中消失。”。尤其是随着网络组织的发现和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信任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承认二战之后,经济学普遍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物质资本(materialcapital)的积累,也就是国民储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方面,即人的工作技能和生产性知识的积累;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在决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putnam,1993;Helliwell&putnam,1995)。社会资本也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合作的能力(张维迎,2003)。。社会资本也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合作的能力。社会资本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即社会成员对彼此诚实,合作行为的预期。

信任的概念随着研究背景的差异而不同,参见表2。

同时,信任的概念在不同对象和不同层次上,如个人层次或组织层次,是不同的,但是,信任在个人、组织等不同层次之间是可以转移的patriciam.Doney和Josephp.Connon在1997年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个论断:信任在不同对象和不同层次上,如个人层次或组织层次,是不同的,但是,分派任务在个人、组织等不同层次之间是可以转移的。具体请见:向长江和陈平,2003:信任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说明信任在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着共同的东西。基于这种认识,在分析与信任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网络信任的概念应是这样的:在未来不确定性条件下,对某网络交易中进行合作的双方或多方(包括个人或组织)中的任何一方,在依据对他方及其行为的正向估计基础上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或他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同时,被信任方也在事实上没有利用自己的优势或他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

依据这个定义,网络信任具有如下特点:

(1)网络信任是对未来的一种非理性预期。这种预期,对参与网络交易的个人来说,它是个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活动是非理性的心理活动。这种预期,对参与网络交易的组织来说,它是一种对未来的估计。这种估计是一种非理性的估计。

(2)网络信任是以网络不确定性和脆弱性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网络不确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网络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指网络交易的合作伙伴对网络未来事件做出反应的不确定性。网络信任是以这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存在为前提条件的。如果没有网络不确定性,也就谈不上网络信任。网络信任也以网络脆弱性存在为前提条件。网络脆弱性是指一方不具备控制另一方的条件和能力,如合作双方或多方彼此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果不具备信息不对称,各自都清楚彼此行为也就不存在着信任了。

(3)网络信任的主体是多方位的。网络信任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也包括政府)。凡是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处理和沟通的个人或单位都是网络信任的主体。

(4)网络信任是有界限的。网络交易的合作双方或多方就要合作的某个网络交易达成信任,而不是就所有的网络交易达成信任。信任是在对他方及其行为的正向估计基础形成的,而不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的信任,同时,超过正向估计就不会产生信任。

(5)网络信任不是单方面的预期,而是由施信方和受信方共同组成的社会关系。信任不仅是施信方的主观活动,如一种心理活动或一种对未来事件的估计,而且是由施信方和受信方共同组成的社会关系。在相互信任关系中,每一方都同时扮演着施信方和受信方两种角色。

(6)网络信任具有乘数效应。网络信任具有乘数效应是指在交易各方中,随着信任的增加而导致交易各方更加相互信任,即信任具有扩散和强化功能;相反,交易各方相互不信任事件的发生会导致交易各方的信任迅速减弱、瓦解、消失,即信任具有迅速衰减的功能。信任的正向乘数效应所花的时间长,而信任的负向乘数效应有时会因一件不信任的事件而消失。

4信任机制能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

企业之所以不能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是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只局限于企业内部,也依赖于企业之间“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例如,企业信息化的特性之一就是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相互依存整体性。如果企业间的信息技术投资没有处理好信息技术投资的互补性、兼容性、标准性,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果。以上本文已经证明了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不能真正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而信任机制之所以能够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就是因为企业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的机制。在企业信息化问题上,信任机制能够使企业相互间达成信任关系。虽然信息技术投资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但是企业坚信另外企业也会进行信息化,而且其他企业也是这样行动的。正是由于企业之间在信息化问题上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就会因为网络信任中的乘数效应而迅速达到信息化的规模经济水平。那么,整个社会都会享受到企业信息化效益的外部效应。这样“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就会得以解决。

三、结论

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必要条件是基于自我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信息技术投资。那么,如何诱导基于自我利益基础上的企业进行信息技术投资,从而实现集体信息技术投资?当前一般的逻辑推论是:市场机制或科层机制能够实现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能够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但是,本文认为,市场机制或科层机制都无法真正实现集体信息技术投资,信任机制才能真正实现集体信息技术投资。

信息技术投资经济运行规律的原因导致企业不愿意单方进行信息技术投资。因此,只有集体进行信息技术投资,才能产生信息技术投资经济规模效应,才能增强信息技术投资效益外部效应(外部性)及其双向正反馈性质,才能确保信息技术投资确实提高生产率,才能加大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水平。因此,基于自我利益基础上的集体信息技术投资是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关键。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行为的产生主要取决于能够产生“有选择性的激励手段”的治理机制。

当前社会上存在3种治理机制,分别为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科层机制(看得见的手)和信任机制(第三只手)。本文认为,企业间网络信任机制能够产生适合于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行为的“有选择性的激励手段”,从而激励集体信息技术投资行为的产生。这是因为信息经济交易特殊性的需要;网络组织特殊性的需要;解决“信息技术生产率信息佯谬”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郑也夫信任: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破坏[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2]郑也夫,彭泗清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3]刘琨瑛建立网上信任感[J].学术研究,2003(7).

[4]苏燕平虚拟企业运作中的信任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02(5).

[5]王春晓,和丕禅信任、契约与规制:集群内企业间信任机制动态变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6]王冰,顾远飞簇群的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

[7]王艳社会信任及其重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8]汪进,杨新,刘晓松一种新型的网格行为信任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21).

[9]向长江,陈平信任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0]许淑君,马士华我国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危机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2(1).

集体经济信息篇4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长江经济带包含了长江流域的几个省市,其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不仅是几个省市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是长江流域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就可以进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战略高度来讲,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将对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战略指导作用。

一、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总体规划

在长江经济带,较为完整且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所以长江经济带在第二产业上具有强大的实力,而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则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长江经济带的欠发达的上游地区,设备制造和通讯设备等较为传统的产业具有足够的基础和优势。另一方面,在长江经济带的欠发达的中游地区,交通运输业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再者,长江经济带的长三角地区不仅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而且在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所以,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在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上占有重要的比重。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要从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角度出发,进行产业发展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而在长江经济带形成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分工格局。

二、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

(一)以设置产业链为目标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应该以产业链的形成为基础,从而促进产业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在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研发、营销和管理等环节,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地域上的分工,从而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就目前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配置已经初步形成。而在长江经济带的其他一些地区,也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尚未形成,而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链的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的联动性也较差。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还应该以设置产业链为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以实现产业转移为目标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

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该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应以实现产业转移为协调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以产业转移为主导,使资源和生产要素从长江经济带的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方面,产业的接纳方应该以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进行产业的转入,从而增强当地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实力。另一方面,产业输出方则应该更好的利用腾出的空间和精力来进行高端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不同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共同发展。

(三)以加强产业竞争合作为目标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

进行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的设置,可以使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纵向的协调发展。而与此同时,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也要以加强产业竞争合作为目标,从而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横向协调发展。一方面,不同区域的电子信息企业之间的良好竞争关系,将使得各地的电子信息企业以各自优势进行错位的发展,从而实现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和管理等环节的水平分工。另一方面,不同区域的电子信息企业的合作,可以使企业联合进行技术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从而达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而实现企业的共同发展。因此,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既要加强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同时也要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

(四)以组建集团为目标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

所谓的组建集团,其实就是将区域内的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成企业内部的协调发展的途径。具体来说,就是区域内的企业通过入股和投资等手段,将区域内的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进行跨区域的大规模集团的构建。而这样一来,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企业将对市场需求更为敏感,从而为不同区域的电子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但是就目前来看,这样的电子信息企业集团尚没有形成。所以,在进行集团的组建时,企业可以先以优势产业为依托,然后进行小区域范围内的集团式企业的组建,从而逐渐完成大的企业集团的组建。总之,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企业要以组建集团为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结论

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也遇到了产业同构问题严重、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整体产业发展不协调和部分地区资源开发空间有限的发展瓶颈。而为了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长江经济带政府则施行了完善税收政策、给予电子信息产业优惠和维护电子信息产业利益等多种政策。所以,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必将获得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和产业实现转移及升级的发展前景。最后,从本文的研究来看,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应以设置产业链、实现产业转移、加强产业竞争合作和组建集团为发展目标,从而完成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汤鹏飞.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机制与思路[J].当代经济,2010,16(01):9-11.

集体经济信息篇5

1.背景

近年来,重庆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煤、电、气、油、运等资源的紧张问题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经济宏观调控政府部门,为了能够及时、灵敏、准确的掌握全市经济运行信息,准确判断经济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而做出科学的决策,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此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为目标提出了重庆市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信息系统的建设。

2.经济运行及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①信息数据源。数据收集采用手工填报方式,以书面文件形式上报,且数据收集报表未获得统计局授权,仅能作分析参考用,同时也受到统计局统计时间不同步的影响。信息共享较欠缺,重复工作较多。②经济运行调节的长效机制。没有制定相关企业和要素保障系统数据填报制度,造成部分企业数据报送不全面、不及时,给经济运行管理部门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工作带来了难度。③管理权限。经济运行管理部门管理权限不够,地区、重点企业、重要行业的协调收集数据工作难度较大。特别针对要素保障,现已管理了煤电汽运,而油作为要素保障的一部分,却没有管理权限,在重庆市经济运行整体趋势分析和应急预案以及必要的物资储备上具有缺陷。④经济运行信息化的尚不完善。数据收集采用手工填报方式,以书面文件形式上报,没有统一的填报口径,致使企业和要素保障系统填报工作较困难。

数据统计分析大部分为人工操作,其中包括了经济运行动态的监测、预测、预警,工作量十分繁重,没有科学化的信息系统支撑,结果数据准确性也存在问题。

二、系统总体设计

1.建设原则

我市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信息系统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统一标准规范的原则:运行调度系统工程建设目的之一是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统一相关的标准规范,采用已有的标准和通用规范(运行调度系统建设工程采用或定义的标准和规范),研究制定操作规则,力戒各自为政、互不兼容的情况发生。②急用先行分期建设的原则:运行调度系统的建设应采用急用先行分期建设的原则,根据需求和投资强度,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地安排工程建设规模和进度。③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运行调度系统涉及建设内容较多,在完成系统应用平台搭建和部分数据库建设的前提下,尽可能早地提供服务,及时应用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系统效益。

2.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集体经济信息篇6

1、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民营企业产权清晰,追求效益最大化,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民营企业因其灵活的体制,实现了高效率管理,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独具优势;民营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竞争的经验,并拥有强大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销售方式和服务网络,拥有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的能力。近二十年来,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最具活力的经济成分之一。

中国的信息产业很早就与民营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富影响力的莫过于出现了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代表的民营信息产业。它们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没有民营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就没有中国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2、专业化的工业园区所产生集群效应是产业发展的最有效载体

专业化的特色工业园是指围绕某一种(类)特定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所构成的产业聚集区域。一般来说,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在整个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小,企业之间属于既配套协作又相互竞争的关系,每个企业都面对自己的细分市场并从中取得优势。企业面对的是比较单一的市场,进入和退出的壁垒比较低,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随着配套专业化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该地区将形成产业区位优势,并产生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点是某一行业或产品,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高度集群发展,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占有较大比重,在当地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业集群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较高的产业集群可以形成中心城市向周边产业扩散的生产要素传递网络,与周边地区经济联系比较紧密,辐射能力较强,形成区域经济优势;高度的产业集群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产业高度集群将使得产业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产业集群区域内产业高度分工协作和产业效率高,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显著;产业群内信息透明度高,交易费用低,成本优势突出;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产业群内有着浓厚的创新氛围;产业群内产品品种繁多、规格齐全、价格低廉,市场辐射能力强;从而对于整个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逐步构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多为新生代企业,企业科技能力强,生产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高。同时,电子信息产品具有较复杂的标准化结构,技术含量高,供应链易于分割以协作生产。目前在我国,由于高端信息产品核心技术往往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因此现阶段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大都属于加工类企业,产品利润较低,也要求大规模协作生产。建设电子信息产品特色工业园区,可以通过集群效应带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3、构建特色工业园区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

在我国,浙江的特色产业群最为发达,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群已达500多个。在浙江形成了遍布全省的工业品生产基地,出现了中国塑料编织之乡、中国泵阀之乡、中国钮扣之都、中国最大的皮革加工生产基地等。一块块充满活力的区域特色经济带来了整体的大繁荣。产业集群凝聚的雄厚合力,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跨入全国前列的助推器。

4、构建特色工业园区是形成江西省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在我国整个中部地区经济的提升中,江西的作用举足轻重。江西已具备发展特色产业群的优势,即区位优势、资源环境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同时,江西的产业门类齐全,如绿色食品、中药材、电子仪器、日用化工、文化用品、特种水产等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江西作为一个后发地区,相对简单的产业链,反而使它有灵活的选择机会。我们可从空白处做起,立即进入制高点。因此,研究制定允许和鼓励产业集群的制度环境,以及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和发展信息产业的特色工业园区是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江西省信息产业特色工业园区运行模式探讨

1、产业发展方向

江西拥有一批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同时也拥有大量的基础劳动力。因此,我们应利用江西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并结合原有的优势产业点,从中低端切入,积极发展高度集中的劳动密集性信息产品制造业,建设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软件产业是高科技劳动密集型产业,江西经济虽然落后,但是拥有大批软件技术人才,同时由于软件业的发展与全国水平相差不大,我们有机会在软件产业发展上寻得突破。

2、总体规划及地、市分地区规划

信息产业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发挥比较优势,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一园一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在深入研究产业升级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区域优势对11个设区市的信息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进行大致分工,形成省级总体规划。各地市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园发展规划,对现有的工业园区进行重新定位和专业化分工。例如,南昌市可以按“一区多园”的原则,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昌北经济开发区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特色产业园,突出“一园一品”、“一园一业”。只要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我们就可以把产业分解得更为细致,如南昌市建设“电子元器件工业园”、“光电子工业园”,软件产业也可分解为“miS软件园”、“LinUX软件园”等等;又如吉安市可以建设“电声产品工业园”、“彩电工业园”、“线缆工业园”等等。

3、园区企业组织形式

建设信息产业特色工业园区,可以根据园区主导产品的特点,组织和引导相关企业入园。园区企业一般可由若干民营中小企业积聚形成,将主导产品的生产流程分解,各企业分别承担上、中、下游供应链的一部分。如建立吉安市的“电声产品工业园”,以耳机类产品为主导产品,可由各个企业分别承担采购、元件组装、注塑、包装、销售等业务;也可由园区内一个知名大企业为中心企业,若干民营中小企业为中心企业提供生产配套服务,组成园区产业群。园区内企业应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企业的利润驱动机制可以促进园区迅速壮大发展。

4、园区运行机制

信息产业特色工业园区建设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在园区的建设初期,政府通过对产业园区的规划、制定有利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对基础设施一定的投入,从而吸引企业入园,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引导企业在园区内聚集。园区的整体运作受市场运行调节机制影响,企业之间是市场经济关系,园区成长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形成了园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园区内促进信息产业专业协会等中间体组织的发展,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园区内促进完善的市场机制的建立,政府以服务、协调为主,不干预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竞争,保护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

5、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体系

要使得信息产业特色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应在园区内完善和优化基础设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到位。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增强吸引力和聚集力。目前我们在处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通讯设施和环境建设也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除此之外,政府要提供便捷、完善的政府办事、咨询、信息服务,特别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体系;我们还要引导配套服务企业入园,提供资金融通、信用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物流运输、餐饮等服务,建立完善的园区管理服务体系,为形成稳定成长的产业集群奠定基础。

6、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和促进各种要素向园区集中,并充分发挥区域内中心城市的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要以城市为依托,以发展工业、壮大经济总量为目标,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培植新的财源,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信息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

三、政府在构建信息产业特色工业园区过程中应做的工作

1、选择产业发展目标

政府在选择产业发展目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调动比较多的资源,结合江西区域优势、特色以及信息产业特点进行研究,探索和制定适合省情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在选择产业发展目标时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要从全国乃至全球供应链的角度出发考虑产业发展问题,要防止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和避免出现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2、制定产业政策和推广宣传工业园区,引导民营经济进入信息产业

产业政策是园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产业政策一方面引导和鼓励企业进入特定产业,为园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给予了入园企业实实在在的优惠,吸引投资进入。对于园内企业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在有条件的园区内可实行“零费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政府还可以建立“特色产业群发展基金”,为入区企业提供投资帮助和贷款贴息。

政府应扩大对特色工业园区的对外宣传,提高各个特色工业园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宣传推介特色工业园区是短期内吸引众多企业加入、壮大园区、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之一。政府应有计划地组织园区企业在国内外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和有关国际机构举办专业性的博览会,以尽快突显特色信息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

3、投资基础设施和提供配套服务

只有政府先期投入――定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才可能形成园区产业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不要怕过多的投资造成政府的负担,政府的投资是具有乘数效应的,在园区企业得到壮大发展后,政府可以从企业的税收中获得丰厚的回报。政府与产业将形成一种共赢局面。

政府应狠抓园区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既要从宏观上引导,搭建园区服务体系框架,又要在微观上参与到服务体系中去。第一,政府本身就具有服务的职能,政府部门必须不断地改善其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第二,政府在园区建设初期投资建设若干服务性企业单位,待园区运行正常后,再将服务单位出售给个人投资者;第三,政府可以通过让利吸引知名的专业服务企业集团或个人投资参与到配套体系的建设中来。这样可以使工业园区从创建开始就具备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

集体经济信息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生产模式;社会化;综合处理平台

会计信息是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会计信息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如何为广大投资者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相关的会计信息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和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各个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

一、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模式的弊端及原因分析

(一)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是经济主体的个体化行为,由企业或上市公司生产会计信息,然后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检验会计信息,最后由信息使用者消费会计信息。这种以满足企业个体需求为目标,从企业内部获取信息,由企业个体组织人员进行加工的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方式,是个体化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而市场中的经济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紧密,个体化的信息生产模式由于其割裂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制约了其描述经济资源供需关系链的能力,暴露出很多严重的弊端,比如内部操纵现象层出不穷,会计信息失真丑闻屡见不鲜等。

(二)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模式弊端的原因分析

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模式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其个体化特征以及会计信息的个体占有性与会计信息需求的社会性之间的巨大矛盾。

首先,个体化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割裂了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建立在个体会计信息生产基础之上的现行的会计理论及制度,是基于自身利益需要和根据自身所生产的信息向外界供应信息,这就割裂了经济活动的联系。同时,企业的管理当局可以通过其控制的财务部门粉饰财务数据,甚至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损害股东利益。又由于在个体基础上生产和供应的会计信息,本身就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也不能再现经济活动的事实,所以即使企业提供了虚假信息,外界信息的使用者也不会及时发现。

其次,满足个体需求的个体化会计信息的生产,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个体的经济行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趋利避害行为,这决定了作为经济个体,一方面千方百计去了解自身决策所需要的外部信息,一方面又尽可能地隐瞒自身的真实信息或者至少是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从而使得信息供应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形成了博弈关系,而不是合作关系。因此,在个体利益的驱使下提供虚假信息在所难免,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就必然存在。

二、网络环境下社会化的会计信息生产方式

(一)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含义

网络环境下社会化的会计信息生产方式即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它是指由国家设立会计信息生产的专门机构,根据企业之间发生业务关系的业务资料,记录它们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经济活动,为社会经济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真实、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

这种会计信息的生产方式,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市场经济的社会联系性为基础,从社会范围获得原始会计信息,并且由国家管理机构实施、加工、生产会计信息,对于企业和相关信息需求者可以依据申请的标识码,从源头获得数据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工成所需信息,这就使得产生的会计信息更真实、可靠,加工、利用性强,从而彻底解决会计信息不真实等问题,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验证和追溯提供可能。

(二)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可行性

理论上,经济信息汇集点的存在,是形成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可行条件。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与各种各样的部门和组织打交道,各种社会机关与部门服务监督和管理着经济活动,从而形成了众多的经济信息汇集点,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开发和扩展现有信息系统的功能,在经济信息汇集点上进行具有社会化信息生产条件组织的建立(如会计信息综合处理平台),从而实现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

技术上,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化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和技术支持。生产成本上,由于会计信息之间共享是可行的,并且还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降低生产会计信息的社会总成本。此外“三金”工程的实施,使信息的获得可以从诸多“金”字工程的原始信息库中采集,为会计信息的社会化生产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三、构建统一的会计信息综合处理平台,实现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

要实现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需要实现两个突破。首先是在传统信息生产理论上的突破,包括突破对会计信息来源的认识,打破会计信息仅能由个体提供的传统观念,对会计学、统计学、审计学、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等诸多学科的理论进行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研究。其次是在信息生产方法与制度上的突破,建立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综合处理平台,实现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模式。

(一)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实施

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模式是基于网络环境的优势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加工的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建立会计信息综合处理平台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综合处理平台代替企业执行会计信息的生产职能,企业(信息供给方)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整地记录企业发生的全部经济活动,采集企业会计信息的原始数据并集中上传至会计信息综合处理平台,该平台对各个企业的数据进行会计处理,形成企业的会计簿籍,并将加工处理完成的符合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传回企业;相应的税务数据发送到税务征收部门,相应的汇总统计数据送到经济信息管理部门,供相应部门分析、制订相关政策。

(二)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模型的构建

会计信息社会化模式的实施主要是指经济信息从各个源头汇集,到整理加工、生成报表、审核,最后对外披露这一系列流程,当然还包括对整个过程的监督。可以概括为信息汇集、信息审核、信息披露和信息监管四个环节。

1.信息汇集。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来源,银行、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政府机关等是经济信息的重要辅助来源。会计信息综合处理平台(以下简称综合处理平台)则是各种经济信息的汇集地,并在此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也就是说,各个企业、银行、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政府机关先将经济信息输送到综合处理平台,由综合处理平台整理加工并生成各个企业的会计报表。

2.信息审核。综合处理平台将生成的会计报表送至会计师事务所,由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并将审核后的会计信息返回综合处理平台。

3.信息披露。综合处理平台将审核通过的会计信息返还给企业并对外公布。对于未能通过审核的会计信息,综合处理平台应当查明原因。属于信息来源有问题的,及时通知企业或其他信息提供者调查纠正;属于综合处理平台自身原因造成的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对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4.信息监管。在社会化生产模式下存在两个监管主体,一个显性的监管主体就是政府监管机构,政府监管机构可以对综合处理平台的业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监督;还有一种隐形的监督,即多元主体的社会监督,而且这种监督贯穿了整个流程,综合处理平台是由政府直接经营的,相关的信息生产费用由政府资助。这样一来,综合处理平台与上市公司之间就不会是“服务商和顾客”的关系,而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至于信息审核费用,则是由综合处理平台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因为只有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会计信息才是大多数信息需求者真正需要的会计信息,才更具有使用价值。这样又割裂了传统模式中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利益关系,防止了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己的客户量和收益而与上市公司合谋提供虚假信息,确保了注册会计师审核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对企业会计信息有需求的信息需求者通过付费方式访问综合处理平台、获取相关数据并根据自己需要加工成所需信息;同时,社会公众也可以随时从综合处理平台网络服务器上关注信息汇集、整理加工、审核披露的相关动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的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会计处理方法给出的具体说明,是该平台处理会计信息的标准和依据。

如此一来,原有的监督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社会监督贯穿了整个流程,原有的对企业的监督主要转移为对综合处理平台的监督。其中,综合处理平台可以是经过国家认可的有资质的网络服务商,当综合处理平台提供虚假不实的会计信息时,不但会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惩罚,而且还会在各网络服务商之间的竞争中被淘汰。同时,竞争的存在也使得信息需求者可以获得质优价廉的会计信息,从而改变了传统会计信息生产模式中信息使用者只能被动接受的劣势地位。

笔者所描述的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模型如图1所示。

在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过程中,还要特别考虑以下问题。首先,必须考虑处于核心位置的会计信息综合处理平台的管理与控制;其次,建设综合处理平台的各种技术条件必须深入研究与论证,例如:各种规范化、标准化信息格式,信息数据接口、存放会计信息的数据库结构,及其安全性、可靠性的问题和各种信息处理软件的开发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善星,王文莲.构建新型会计信息生产模式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

[2]陈继初.网络时代会计信息生产模式的转换:社会化与市场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

[3]葛敬东,朱文.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外部集成生产模式的设计[J].商业经济文荟,2005(3).

[4]李端生,续慧泓.论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4(1).

集体经济信息篇8

有关信息征集的范围,各国都通过制定法律将其明确地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一般说来,征信信息的范围应是与信息主体的信用交易有关的信息。

英国内务省的《关于隐私权及关联事项委员会的报告书》中,明确对个人信息的内容进行界定,指出个人信息是指姓名、出生年月日、根据其他的记述或个人的证件号码、记号,以及其他可以识别该人的内容。

澳大利亚《联邦隐私权法》规定,信用信息机关对于个人信用信息的主体进行识别时,只能收集必要的信息,不能包含政治的、社会的或的内容或者犯罪记录、病历或身体障碍、人种、民族或国籍、生活方式或名声等内容。

《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指令》对个人数据收集的范围所规定的范围比较宽泛,仅排除两种情况,一是在共同体法律适用范围以外的活动,二是自然人在纯属于私人的活动领域内的资料使用。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应对银行及信用调查机关的信息调查采取以下的限制措施:第一,银行自身以及为银行服务的信用调查机关的信用调查及信用报告、对客户帐户的审查、征收等必须是银行业务上必要的,必须是认定为正当的行为。第二,成为信用调查、信用报告对象的,只限于判断信用供给所必需的客户的经济生活、职业等方面的信息,必须去除容易对客户造成伤害的信息,不应去涉及客户家庭内的事情,即只限于调查和提供与客户信用有关的。属于敏感性的个人信息,如思想、、健康状况、犯罪的嫌疑、判决及刑罚的执行等信息都不能列入信息调查的范围。

鉴于我国还没有隐私权法,所以,在征信法律中应对征信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严格界定信用信息和隐私、商业秘密的范围。我国征信信息的范围应当包括个人和企业等信用主体在借贷、贸易、投资、服务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信用主体经济状况、履约能力、商业信誉等信用能力和信用行为的信息。可征集的信息具体应当包括:自然人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婚姻状况、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工作单位、工资收入等;法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住所、单位性质、法人代表、注册资本等;银行信贷信息;工商活动信息;纳税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司法判决信息等。不能征集的信息应当包括:自然人的私人生活信息,如、民族、病历或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涉及法人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也不在信息征集的范围之内。

我国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

世界各国对信息采集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欧洲国家对信息采集的法律规定比较严格,而美国规定得比较宽松。联合国《关于自动资料档案中的个人资料的指南》中规定了各国信息采集立法所应确保实施的最低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合理原则;准确性原则;特定目的原则;本人参与原则;不得歧视原则;安全原则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和跨国界流动的指导原则》对采集个人数据规定了七个原则,即数据征集有限原则、目的声明原则、有限使用原则、安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知情原则、可信赖原则。德国在信用信息资料的采集和使用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原则体系,包括直接原则、更正原则、目的明确原则、安全保护原则、公开原则、限制利用原则。

结合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有关信息采集的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应制定《隐私权法》,加强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各国对隐私权一般都有专门的立法保护,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立法,而且,现有的法律也没能给隐私权明确、全面的保护,因此,信用体系的完善首要的是要解决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最根本的有效办法是制定《隐私权法》。当然,如果制定《隐私权法》的

条件还不具备,过渡性的做法是在征信法中对私人信息和公共信息作明确的界定,强化法律责任,加强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其次,把信息开放作为信息提供主体的法定义务。通过制定《行政公开法》或《信用信息公开法》,修改《商业银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明确掌握公共信息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负有向公众公开公共信息的义务,对于不履行法定义务者,征信主体可以提供法律途径要求信息提供主体提供信息,以促进信息公开。再次,规范征信主体收集信息的程序与手段。鉴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征信体系又处于初建阶段,所以,对被征信主体的信息征集可以不征求被征信人的同意,但是,为了保障被征信主体的利益,征信主体的信息开示的义务和保持信息准确性的义务必须加强,使被征信主体能够及时、便捷地核对自己的信用信息,对错误的信息和已过时效的信息,征信主体必须及时更改与清除,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另外,信息采集的手段必须合法、正当,不能采取盗窃、诈骗、夺取等非法手段采集信息。

对信息使用限制的国外征信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信息使用目的的限制。征信国家的法律中一般都对信息的使用目的做了严格的限制。如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第604条规定,消费者信用报告只限于五种目的:信贷、就业、保险、获得政府许可证或其他利益、商业往来。若用于其他目的则需要法院的决议或获得消费者的同意。澳大利亚《联邦隐私权法》确定了目的正当原则,该法规定,信息保管人或管理人必须在确认利用信息的目的是正当的时候,才准许信息的被利用;为了特定目的而收集、管理信息的管理人,只有为了特定的目的,如是为了信用授予或用做其他正当目的才能利用信息,不能在其他场合随意利用该信息。二是对信息使用范围的限制。信用信息的使用,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被征信人的信息,因此,征信国家都对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做了规定。比如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个人信用报告只能提供给以下目的的人,即与信用交易有关、为雇佣目的、承作保险、与合法业务需要有关、奉法院的命令或有联邦大陪审团的传票及联邦调查局以侦查为目的。日本的《行政机关保有的电子计算机处理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信息机关在对委托客户数据提供过程中,所提供的内容必须限定在信息主体在书面文件中同意的范围。欧盟的法律规定,欧洲的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只可以在欧盟国家范围使用,信用报告机构不可以向欧盟以外国家直接销售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三是对信息使用期限的限制。信用信息是动态的,所以各国都对信用信息的使用年限做了规定。如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破产记录的年限为14年,其他不良记录的年限为7年,并要求信息提供者在提供信息给信用报告机构时必须提供具体的时间。日本《东京银行协会个人信用信息中心规则》规定,信息的有效期原则上是从登录日开始后的5年。

我国信用信息使用的制度设计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信用信息使用的原则上,应当保证信息使用的公正、客观,对隐私与商业秘密的尊重。由于我国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配套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所以要特别规范信用信息的使用,以公正、客观和对隐私与商业秘密的保护为基本原则,防止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混乱和侵权现象的发生。其次,对信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进行限制。我国应对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作出明确的界定,并在信用体系建立之初使用范围不宜过大。应把信用信息的使用目的限制在与信用相关的目的上,如在金融、商事交易、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许可等范围内。如果信息使用范围过大,在我国当前的法律和经济环境下,容易造成对被征信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侵犯,或者出现歧视现象,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再次,要确定合理的信息使用期限。根据国际的经验,对信用信息的期限的限制选择在5-10年之间比较合适,我国部分试点城市也是在这一期间内作出的规定。

对信用信息征集的监管

对征信的监管因征信体系的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世界银行将全球的征信机构分为公共征信机构和私人征信机构。公共征信机构是指由政府部门出资建设的,以金融监管为主要目的的征信机构,其主要目的不是营利,一般少收费或者不收费。私人征信机构不是由政府部门开设的,一般按市场原则运作,以营利为目的。全球各国征信机构的设置分为三种情况:一些国家只有私人征信机构,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只有公共征信机构,如法国、土耳其等;大多数国家既有公共征信机构,又有私人征信机构。相应地在征信体系模式上主要包括“公共模式”和“私营模式”或者是二者的结合。在监管模式上一般来说,“公共模式”的征信体系,政府监管为主导;“私营模式”的征信体系,行业自律发挥着重要的管理职能。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征信体系的模式构想,采用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监管模式是比较适合的,其理由是:首先,从我国征信体系模式的选择来看,我国当前应选择政府主导的公共模式和私营模式相结合的征信体系模式,相应地征信体系的监管模式也就应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其次,我国处于信用制度的初创期,市场还不成熟,以政府监管为主比较适合这一时期征信业的发展。再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在各领域的行业自律管理还都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行业自律为主要的管理手段,会造成征信体系发展的混乱。

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监管模式比较适合我国当前征信体系初创期的实际情况。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征信业的完全市场化是征信体系的发展趋势,征信体系的监管在我国信用市场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也要随之转向以行业自律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

总之,征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迫切任务,在借鉴国外征信体系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信用体系并作出制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我国的经济才能真正走上现代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钟楚男.个人信用征信制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征信研究课题小组.征信法律制度研究[J].经济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4

3.艾洪德,范南.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内容摘要:信用缺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征信体系的建设是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我国缺乏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在征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借鉴外国经验是必要的。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征信体系中的核心环节,通过中外征信体系的比较,构建我国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

集体经济信息篇9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共建共享

1 引言

2007年12月27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为: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规划》的通过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1]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风生水起,充满勃勃生机,经济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呼唤新的文献信息体系。而要实现《规划》的目标,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中国一东盟的信息交流中心,就必须根据北部湾区位特点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文献信息系统,本文就系统的构建目标、原则和内容做初步的探讨。

2 系统的构建目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沿海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和玉林、崇左(“4+2”)等城市共同组成,经济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独特的区位优势[2]。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目标,就是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根据建设中国一东盟信息交流中心的功能定位,结合广西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区情实际,建立一个经济区范围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这个系统吸纳经济区内的科学、教育和文化三大领域的图书馆参与,采用整合其中现有资源、引进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等措施,共同建设联合目录数据库、联合数字参考咨询等服务,实现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建立创新服务机制,逐步完善和提升经济区文献信息保障能力。

建设目标的实现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内的文献信息资源,特别是特色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用户的需求情况,研究适合经济区具体情况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第二阶段开展经济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试点示范平台建设;第三阶段总结经济区站点建设的经验,提出适合而有效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具体实施方案并付诸行动。

3 系统的构建原则

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必须立足区位特点,保障经济区的发展,以及中国一东盟经济贸易合作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需要。因此,在文献信息系统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沿海的“4+2”城市共同组成,因此,在构建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时,必须将整个经济区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的方式,以最小的投入建立起整体化的保障系统,获取最大的保障成果。首先,成立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文献资源建设和技术专业委员会,负责制订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数据库引进的审议工作。其次,设立系统建设管理中心,负责系统的日常协调、管理及具体实施工作。集中财力、人力、物力,重点建设若干个文献中心,实现多点联合保障的体系结构,在整体化建设的前提下,做到统筹安排、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文献中心的确定应首先制定出相应的条件与任务,由具备条件的图书馆自愿申报,经批审后确定。中心的审批原则应慎重选择、逐步覆盖。[3]另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还是广西区文献信息保障系统,甚至是国家信息保障系统一个子系统,因此在建设上应与上级系统有机衔接并服务于全国的整体化建设。

3.2 标准化原则

由于本系统是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进行数据的传输、处理和利用,同时它又是一个开放的、分布式的、多馆协作的联合型系统,涉及众多参建单位的参与和众多应用系统的集成,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规范与接口的标准化是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确保资源的共享,在建设中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特别是在数据库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中,系统建设的参加单位和个人都要坚持执行统一的标准规范,如统一的用户界面、数据格式、描述与语言的标准化等;数据的加工处理技术要采用相应的国际标准、国内标准。

3.3 特色化原则

系统数据库的建设要体现特色化,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建设相关的特色数据库。要针对北部湾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紧扣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服务。第一,紧扣经济区丰富的海洋资源、港口资源、林业资源和土地资源。第二,紧扣经济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海洋运输业;二是临海工业,如沿海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以及延伸产业;三是服务业,包括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会展业等等;四是海洋渔业。第三,紧扣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的需要。经济区的开发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区人民信息素质相对落后,因此要重点培养全民的信息素质,把知识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放在首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

4 系统的构建内容

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需要把全经济区各类图书馆的资源重新加工组织,形成一个全经济区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的集成系统。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区内各大图书馆的馆藏除了拥有纸质文献资料外,还拥有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当务之急是把这些现有的数字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加工,建立起新的数字检索平台;另外,通过自建和引进一批数据库,实现对经济区现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经济区重点建设项目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提高经济区系统总体文献信息保障的水平。具体来说,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4.1 开展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构建公共检索平台

虽然目前经济区内各大中图书馆已实现馆藏文献书目数字化,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和利用,但大部分县级图书馆基本还是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尚未实现自动化管理。因此,当务之急是为各县图书馆创造条件,尽快实现现代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建设经济区的联合目录数据库,构建公共检索平台。在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中,各馆共同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是建设联合目录数据库最理想的方式,若考虑到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实现这一理想方式会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建议采用分散式加工存储与统一分布服务相结合的合作机制。

在规模上争取基本满足经济区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实用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在操作上依托intemet,选择遵循739.50协议,用户界面好,具有多文种信息处理能力的软件;在服务方式上,本着见效快、受益面广的原则,提供全经济区范围内的网络公共查询服务,并在条件成熟的地区,示范联机合作编目和网络馆际互借,同时紧跟经济区的建设,使系统滚动发展。

4.2 结合经济区的发展,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数据库体系

特色数据库是针对本地特色、馆藏特色或重点产业,集中搜集各类文献建立的数据库。目前经济区内的一些信息服务机构,已经建立了一些专业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和地方数据库。如广西科技数据资源中心专门整理搜集了18个科技信息数据库、9个广西特色科技数据资源网站(栏目)和7个业务系统;[4]防城港市科技情报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情报所针对广西的产业特点和需求,整合了广西重点产业专题文献和特色文献资源,建立了包括基础文献、辅助文献和广西重点产业专题文献等三大类文献资源体系,建成制药业、食品饮料、机械、汽车、金属信息等多个行业专题数据库[5]。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立足经济区现代化技术发展高度,坚持高起点和高要求,根据经济区内高校、公共、科技三大系统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和特点,针对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有重点有分工地搜集各种信息资源。对经济区的优势产业(海洋运输业、临海工业、服务业、海洋渔业)、未来产业所涉及的信息资源,力求达到基本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针对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如本地土特产、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等进行数字化建设,建成具有特色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并组织一批专业人员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全文数据库和网上专家系统数据库,使经济区的特色文献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优化重组,初步形成以经济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为特色的数据库体系,实现特色数据库的协作共享。

4.3 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系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范围较大,信息资源比较分散,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区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必须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系统。为此,在区域中心图书馆的成员馆中建立经济区文献资源馆际互借网络,建立馆际互借的物流系统,成立专门的快递公司,开展馆际互阅、馆际互询、馆际互借、馆际互复、文献传递等服务;在有限的馆藏资源难以满足各种读者无限需求的情况下,重视在线数字化文献的搜集、整理、开发与利用,各馆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进行协调,确定各馆的重点,按照专业、课题等组织开发印刷型文献及电子资源,实现印刷型文献和在线数字化文献开发利用的协作与共享。

4.4 建立信息共享的对外合作平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国际经贸活动频繁,是国际经济合作最活跃的中心之一。因此,信息系统中心要建立对外信息共享的合作平台,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协同开发新的信息领域,实现信息共享的多元化发展,最大限度体现信息系统的利用价值。通过合作平台,系统各成员单位应紧紧围绕经济合作和出口贸易等专题信息,有侧重地搜集、整理,报道相关国家近期经济信息,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定题信息服务,积极开发经济信息新领域。

5 结语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风生水起,勃勃生机。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献信息系统将有利于经济区在文献信息资源总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对现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确保优势产业发展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通过经济区文献信息系统的一系列创新服务手段,能够提升经济区的文献信息服务水平,提高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为经济区科技创新、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时报消息.广西“两会”热议北部湾开发[n].钦州日报,2008-01-31(5).

[2]岑丽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通道建设探析[J].东南亚纵横,2008(6):43-46.

[3]周力青等.桂林地区工程技术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5(11):135-137.

集体经济信息篇10

最近,本报连续刊登了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的地区调查报道。这不,本报记者又来到山东省调查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有生产第一辆重型汽车的中国重汽,有老企业济南二机床集团,还有老字号企业济南钢铁集团,通过对这些企业的调查走访,第一线的记者发现: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挑战,作为传统产业大省,两化融合为山东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产业结构由“硬”变“软”提供了重要途径。

智能销售网络

在走访山东省的企业时,记者发现,提高产品销售网络的智能化水平是体现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式。

中国重汽这些年的销售直线上升。这家企业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1960年,这里创造了一个历史,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汽车的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2001年,新重汽成立,重型汽车产销量从2000年的3800辆增长到2007年的突破10万辆,市场占有率从2000年的4%增长到2007年的21%。2007年全年产销重型汽车10万多辆,位居全国重卡行业之首。

“这样的成绩要归功于中国重汽近年来一直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中国重汽执行董事王善坡表示。

中国重汽的营销网络分布在全国各地,并且条件各不相同,不适合采用传统的计算机管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重汽利用GpS全球定位技术、GpRS移动通信技术、RFiD智能标签技术、互联网网络系统、车载专用设备,结合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地图技术等,建立了“车辆销售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送车系统”,应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物流管理水平,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每辆车下生产线之前,我们都在驾驶室外粘贴了具有信息存储功能的智能标签,并在车辆下线时使用手持设备把车辆的基本信息写入智能标签。经过质检、入库、出库等环节,在车辆出厂前使用手持设备把车辆的保修卡号、合格证号等信息写入智能标签。”王善坡介绍。

在车辆的销售环节,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4S店、经销商和改装厂则使用“物流管理手持机”来完成接车、盘库、交付等操作,然后扫描车辆上的智能标签,车辆所在的经纬度信息、时间信息、经销商信息、车辆信息等,通过移动通信的方式直接传输到集团管理中心,无需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支持,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为了实时监控来自生产厂、分公司、经销商等的各种信息,管理中心以电子地图的方式直观查询,及时、准确地对车辆进行监控。同时,系统还实现了各分公司和经销商的库存管理。

通过“车辆销售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送车系统”,中国重汽的盘库操作均由经销商自己完成,分公司无需派人操作。并实现了在1小时之内把全国各经销商库存全部盘点,对车辆物流的监控由2~15天缩短到几秒钟,且能够保证完全正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准确度和管理水平。

中国重汽年产重型汽车目前已达10万辆份,营销网络迅速扩大,已延伸至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这种业务的复杂性和规模化,决定了重汽的销售业务必须甩掉账表,走信息化管理的道路。”王善坡表示。

“软化”产品

产品信息化是直接体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产品中应用信息技术,使产品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提高产品智能化的比重,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国内市场迅速与国际接轨,中国机床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技术发展的逐步升级,使通过单纯的技术引进,获得核心技术的空间也越来越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并胜出,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要挑战国际顶尖企业的垄断地位,打造国际一流机床企业,就迫切要求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济南二机床集团(下称济二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卢建生表示,基于三维的设计、分析、加工一体化技术一直是济南二机床研究应用的目标。

作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方面,济二集团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外订单的增加,使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2006年,济二集团购置了SoLiDwoRKS三维软件系统,配置了满足一个设计小组的三维设计软硬件环境,选择了几个压力机产品和典型部件进行三维设计、仿真分析一体化应用,基本上达到了应用目标。2007年,济二集团与UG公司进行合作,使用UG三维软件设计了奥运福娃三维模型,同时生成加工程序代码,并使用济二集团自己生产的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现了设计、加工的一体化应用技术。

“目前,集团公司领导层已经把三维设计的全面实施和应用,提到了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并正在进行着详细的调研和论证过程。”卢建生透露,在济二集团的五阶段信息化规划中,2009年规划与实施数控机床网络环境,改造数控机床网络接口,把数控设备连入pLm系统,构建设计、工艺、加工一体化应用的网络环境;并开发与实施工艺信息管理系统,拓展pLm系统的应用功能,实现设计、工艺、加工一体化应用。

“柔性”生产

当前,装备制造业正呈现智能、柔性、精密、绿色和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发展,技术含量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

在记者走访中,山东省的企业,无论是离散型生产企业还是流程型生产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均采用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有的已达国际先进水平。通过生产过程数字化,企业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有效提升了在该产业中的竞争优势。

济钢集团的生产运营一体化管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传统观念、粗放的管理模式的挑战。”济钢集团副总经理徐有芳认为,对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相互依存、共同提升,这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重要原则和必由之路。

济钢是1958年建厂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经过50年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成为产品以中板、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为主的国内精品板材基地。

在信息化推进战略实施8年来,济钢结合自身实际,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之路,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进程。“如今,信息化已经渗透到财务、销售、采购、生产等越来越多的业务范围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各个领域,济钢以信息化为脉络的科学、精准、高效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已初步形成。”徐有芳如是说。

2006年,低速增长使中国钢铁业进入“先进淘汰落后”的阶段,国内钢铁企业在品种、质量和服务上都激烈竞争。济钢集团是行业内信息化武装生产的先行者。

早在2005年,济钢就开始采取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在主要产品生产线实施建设meS系统,并先后建成了三炼钢-中厚板meS系统、冷轧产线meS系统、三炼钢-热轧meS系统。这三条核心产线meS系统的开发投运,使济钢形成了以eRp、meS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产销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了济钢从订单、生产计划、作业计划、产成品入出库和发货管理的全部业务流程,伴随着业务流,实现了产品质量自动设计、自动判定及质保书的自动查询,从而实现了产销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高效,为济钢扁平化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meS的实施内容,是冶金企业信息化建设产销衔接的关键环节。”徐有芳表示,meS的核心是建立了以客户订单驱动生产的敏捷制造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产销一体化。济钢的meS系统,则真正实现了生产运营一体化管理。

首先,基本解决了产销矛盾。基于产线管理的思想,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订单生产模式,提高了承接个性化订单和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的能力,达成产销配合。其次,改变了生产指挥模式。从eRp系统接收订单、计划下达到生产和装运发货,按照扁平化的模式,建立了贯穿全过程的一体化生产计划指挥体系。第三,实现了全过程质量管理。实现了数字化的在线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构筑了高效的质量判定系统。特别是三炼钢-中厚板meS的基于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及质量自动判定,成为国内钢铁行业质量管理创新的亮点。

“自己动手”

定制开发

“信息化‘富有富的搞法,穷有穷的搞法’,不一定靠国外引进。”这是济钢集团信息化部门的一句名言。济钢有280人的信息化队伍,大部分的信息化工作都由自己的队伍完成,并且水平很高。

“自己动手”的观念起源于济钢最初考虑实施eRp系统的时候。那时,济钢内部就选择套件还是定制开发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和论证,并最后决定选择套件。“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开发软件,而是利用软件系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重点在于‘用’。”徐有芳表示。

定制开发的困难可想而知,济钢不仅要靠自己的力量理清流程,而且开发人员流动大,系统的延续性很差。“当时我们认为,通过实施eRp,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加重要。”

济钢的eR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管理平台,并充分结合钢铁行业的实际情况,对采购、库存、财务、成本、生产、质量、销售和设备管理等生产经营核心环节的管理流程进行了梳理、优化和变革。

系统上线后,济钢的生产经营过程控制得到了强化,业务流程有效精简,生产运营效率大幅提高,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合同兑现率,产品交货期和交货精度、库存周转天数、采购结算时间等指标都大大优化,管理费用和库存资金占用显著降低。同时,集团各业务范围190多个绩效考核指标全部从系统中提取,为生产运营绩效管理提供了客观、有效的依据。

接着,济钢以eRp为依托,还建立了企业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eRp、meS、计质量系统中,实现了从销售到生产的全过程产品质量设计、质量过程控制和质量结果自动判定,应用范围涵盖了公司所有品种和规格,在生产质量控制、设计、判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eRp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济钢的生产经营管理带来全新的变革。它不仅为济钢从全局的角度分析企业生产运行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撑,而且也为济钢战略决策层面的企业管理提供了科学手段。

链接

中国重汽的定制开发

自己动手,定制开发软件平台仿佛成为大企业的通用作法。中国重汽在生产管理方面也是采用自主开发的方式,开发了eRm.sinotruk(中国重汽版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包括生产管理系统、集团版物资管理系统、整车质量档案管理系统、整车库存管理系统、总成生产管理系统及商务平台等核心模块,对企业的全部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并实施全面管理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通过对整车生产全过程的控制管理,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对订单进行维护,按照订单配置制定预排产计划,形成要货指令,同时,采集从车身上线到整车入库全过程的时间和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