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2:03

农村金融研究篇1

英文名称:RuralFinanceRessarch

主管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金融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1812

国内刊号:11-1206/F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农村金融研究篇2

>>新农村建设中河南省农村金融体系研究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研究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定研究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金融体系的阻力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重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加快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构建论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农村金融体系重建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对策新农村建设中贵州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改革设想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体制创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问题探索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07:1-22.。农民从正式金融机构得到的贷款占其借款总额的比重从1985年以前的约40%下降到了1999年的24.4%。农业贷款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比重1990年为46.2%,2000年下降到34.2%。谢淑娟,对重塑农村金融体系的若干认识[J].安徽农业科学,2006(16):282-284.有70%以上的农户是依靠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需求的,有的乡镇企业因向金融部门借贷无门,而转向社会集资和民间借贷。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强力支持,因投资于国家主导的新农村建设将会享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带来稳定的回报,因此,农村金融带来了历史机遇。为满足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一)构建多层次、功能完善、相互补充和竞争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

其一,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拓展其农村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开放的、多元化和多主体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金融保障。基于正规金融机构掌握着70%以上的信贷资源,应通过法律法规或政策措施诱导其服务于农村经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无论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还是各商业银行,作为信贷市场主体,应尊重其市场竞争和生存发展的权利和地位,同时又都具有服务小农村、公社的责任和义务。

其二,基于农村多样化需求的多元产品开发。在发展和重构银行金融机构之时,也要适度发展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根据需要启动并适度创新保险、信托、信用担保、咨询、有价证券发行与买卖、资本运营、外汇等服务,其中包括组织机构、产品、市场等金融形态及其内部运作机制。

(二)构建多层次的农村担保体系,加快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担保难是近年来农户和农业企业贷款中的主要问题,因此,加快构筑农村担保体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政府要出资成立担保基金,资金来源于财政扶贫资金,可与金融机构合作,实行比例担保。同时鼓励商业化担保机构进驻农村,开拓农村保险市场,还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担保领域。其次,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特点,创新担保方式,精简程序,增强可操作性。最后,鼓励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大力推广和改进联保贷款。

(三)加快农村保险制度的完善,为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农业保险是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门机构,专门办理农业保险、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农业运输险,并采取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国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使农民遇到风险,仍能迅速恢复生产。其次,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农村的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医疗保险等涉农保险,针对商业性保险公司制定相应的资金、税收和再保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再次,保险公司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和农民的特殊需求,探索建立新的保险产品,既要在农村合作医疗改革中发挥作用,又可以尝试推出农村独生子女意外险、农村养老保障险、大额贷款人意外险等,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加大宣传动员力量,提高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最后,还要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和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为各类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分散风险,进而为农村金融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お

参考文献:

[1]宋磊,王家传.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促进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J].新农村建设,2007(9).

[2]张姣芳.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及创新的路径选择[J].经济师,2009,11.

农村金融研究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信用社鹤壁市

1鹤壁市农村金融现状调查

鹤壁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临近太行山区,辖浚县和淇县两县,地区面积不大,人口约40万,其中主要为农业人口。工业不发达,农业也较薄弱,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一个市。其金融业的发展也很缓慢,尤其是农村金融,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据调查,鹤壁市有许多落后山区的农业还处于原始耕作状态,从播种到收割一切工作都是使用原始农具,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低,单产不高,农业抗灾能力差,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是名副其实的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在这里农业仍是一个投资多、回报少、高风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三类组成:第一类是中国农业银行,它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网点延伸至县及乡镇,属商业银行性质。主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农村的信贷扶贫;第二类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是政策性的金融服务机构,它不吸收存款,其信贷业务只是界定为对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成封闭式运行;第三类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及中国信合以此为基础而组建的农业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这两类金融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都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近年来,由于各种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向越来越倾向于商业化经营,信贷重心逐步转向城市,如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一样,采取信贷管理权限上收、组织资金逐级上存的经营方略,除了个别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外,县域乡镇营业所的主要任务则是组织存款、清收贷款本息。这种“只存不贷”的经营方式,偏离了其“服务农业”的基本宗旨,使农业金融在基层服务上出现断层。中国农业银行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来讲,贷款利息稍低,但对于高风险的农业,农行要求必须有抵押。而在农村,农民唯一的房产却不在抵押范围之内,即便是当地的私营企业也只能按照“消费信贷”来办理。现在县级商业银行的工作就是接受储蓄,基本没有放贷权,地级市商业银行有些地方还可以放贷,有一些流动资金放贷权,但大部分没有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权限。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需要贷款,就得层层上报,一直报到总行,总行审贷委员会开会,然后层层研究。从金融机构上看,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简单,他们无法进行股权融资,现在只有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中小企业够不上门槛,创业办市场还在讨论之中,并且规划中只上高科技、高成长企业。而中国从资源禀赋上将最适合大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就很难觅得股本投入,他们不可能发行债券,只有通过一条途径——贷款。但由于没有抵押物,农民想要从商业银行得到贷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2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的撤并带来的问题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平均存贷比仅50%左右。而农村信用社差不多70%~80%都放贷了,这样农村信用社就在无形中成了鹤壁市农村唯一的金融支柱。但农信社规模太小,吸收到的资金很有限,且农村信用社在几次大的调整中,积聚了大量的呆账坏账,无疑加重了信用社经营的困难程度,导致农村信用社资金力不从心。

由于历史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多是按照行政区域随政府的设置而设立的,而不是依据金融资源的多寡而设立的。因此,在一些金融资源很不丰裕的地区比如鹤壁市就有大量网点机构仅仅是政府机关的配套设施。他们的经济效益差,入不抵出,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目前都在亏损经营。根据2002年3月9日《经济观察报》报道,从1998~2001年间,中国银行机构总数从1997年底的15251家降到2001年末的12529家,减少了2722家,下降了17.8%;1998年以来中国银行还采取撤销降格等方式共撤并县支行246家,县支行总数比1997年末减少了22%,中国建设银行共减少县支行3601个,1998~1999年建行累计净减少营业网点4000多个,经营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战略初步完成;中国工商银行2000年撤并各类机构和网点4000多家,撤销了13家二级行、242家县支行,2001年继续进行了大幅度的机构撤并工作,中国农业银行的某些省级分行从1997年初就开始了机构撤并工作,到2000年底,农业银行撤并网点5759个,县支行级机构降格为办事处89个。在鹤壁市也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种现象,像中国银行在山城区、淇滨区两个城市内有网点,县域及乡镇本来就没有中行的网点。建行本在鹤壁集镇有一个网点,上年年底也给撤销了。目前集镇上仅有两家工行、一家农行及三四个信用社机构。据全国资料统计,2002年第一季度,仅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就达61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合作金融司一位官员估计,其中有2/3的资金也即4000亿元来自农村地区,县级各类商业银行在农村吸收存款6000多亿,放贷3000多亿,转出3000多亿。一位专家的测算是,每年倒流的资金应该在6000亿元左右,平均每个县流出的资金为3亿元。

3农村金融面临的严峻问题及其对策

如上所述,一方面,农村资金多渠道被分流,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化金融服务缺位和资金供给不足,致使“三农”经济严重“贫血”。现实把一个广阔的农村金融市场连同沉重的社会责任让给了农村唯一的合法金融主体——农村信用社,而他们的存贷比已经超过了70%。对于广阔的农村来说,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基于对农村金融的现实审视,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思路:

(1)“堵漏”、“清淤”,减少资金分流,有效增加农村金融资源。根据农村金融实际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农行除外)要适度改革和调整在县域业务的运作结构,要适度调低系统内上存资金的比例和利率,以减少和解决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农业资金流向非农业、经济落后地区资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个资金盈缺布局不均衡、两极分化越拉越大的问题。要适度“放权”,给予或扩大对基层行的资金授权授信额度和新增贷款的审批权限,为基层行扩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营造一个宽松的经营和发展氛围。同时建立信贷投放的激励机制,促进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2)“开源”、“引水”,对农村信用社应加强管理,调整结构,强化支农职能,真正肩负起“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深化体制改革,要取消乡镇农村信用社一级法人资格,建立以县联社为法人主体的管理体制。多渠道地组织存款,养精蓄锐,增加资金实力。县乡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存款,壮大其资金力量。制订切实可行的清贷收息措施,加大到期贷款本息的清收力度。同时,努力盘活不良资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3)“内帮”、“外助”,创造宽松环境,壮大支农资金实力。在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下仅靠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实力和运作是难以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的,必须附之于必要的政策外援,建议国家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农村金融的历史包袱实行分摊消化、政策补偿、免征营业税等。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相关职能部门强化大局意识,视农村发展为己任,切实为农村金融“减负”。

参考文献

1扈照轼,杨琨.金融机构撤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06(7)

2唐青省,高烽.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思考——以宣威为例[J].时代金融,2006(2)

3陈卫华.仙桃市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的调查[J].中国金融,2006(4)

4江涛,陈青武.金融机构大量撤并兑县域金融服务影响情况的调查[J].金融与经济,2006(2)

农村金融研究篇4

一、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

在农业金融发展中,农村金融理论作为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方面方针,在农村金融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指导性的作用。在农村金融理论领域,主要有3种理论从三个学派出发: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每个学派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都占有重要的为之,并且随着时间的递增而逐次被替代。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金融业的发展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进步,虽然目前而言,新农村的发展依然不够完善,也尚存在各种的问题,所以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跟随着新农村的发展互相作用,互相发展,共同进步。

二、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资金并非用于农业生存

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依靠的是农业生产,对于发展新农村同样需要扩大农业,以农业经济为主,其他方面的发展为辅,这样才能建造出新农村的特色。但是农业资金的逆向流动,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信贷更加“储蓄”化,只进不贷,使农村经济得不到大力支持,或用于其他方面的建设,将农村资金转移到其他行业上,这对于新农村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信贷风险高

农民经济力量薄弱,加上自然灾害的打击,对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没有足够的资金预防,这对于有贷款的农民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加上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贷款审批权限严格,信贷金额大,造成了农村金融的相对高风险,进而各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主体往往采取谨慎的态度。

(三)农业贷款的监督成本高

相对工业企业,农业贷款的监督体系是相对独立的,这就造成了小额贷款的监督成本,并且金融机构对农民贷款使用很难实现有效监督,这同样会造成监督成本。农业生产主体规模偏小,单笔资金需求也小,进而单笔贷款的利润也小。同时,农业生产主体分布相对分散,交通成本较高。但对金融机构而言,每笔贷款所要付出的调查及监管成本基本不变,甚至更高。高的运营成本,是各国有银行近年收缩农村网点的主要原因。

(四)农业资金支持配套和使用服务系统的不足

金融运行需要良好的信用环境,而司法是维护信用环境的终极力量。但是,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公共交通不便,法院履行送达程序较为困难;同时在多数农村,农民法制意识不强,法院执行难度较大。以上两点造成了农村司法成本的高企。而且农户一旦发生不良贷款,余额一般不大,诉讼标的较高的企业案件是法院更优先的执法目标。这样很多农村不良贷款往往最终事实上不了了之。

(五)体制不合理

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总体合理,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同时,各国有行信贷标准多数是依照企业标准制定,并不分城乡地加以强制推行。造成了贷款审批流程较长,企业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资金,信息不对称,各国有行较高的信贷门槛把农村大量的小微企业、成长型企业拒之门外,只能求助于资金成本较高其他金融机构,甚至是高利贷。

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分析

(一)正确定位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机构,既有市场化,追求经济效益的一面;同时也有政策化,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精神,扶持农村发展,追求社会效益的一面。所以对农村金融机构要正确把握其两面性,执两用中,正确定位。

(二)跳出金融看金融

如前所述,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种种不足,很多根源不在于金融体系本身,其中涉及到农业产业的特点,涉及到基层司法行政资源的有限性,涉及到农村居民的守法诚信意识,因此,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应该跳出金融看金融,在更广阔的的平台上进行思考布局。

(三)考虑创新的可行性

考虑通过金融创新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考虑到创新的可行性。这里一方面要考虑到资源(主要是各种财政资金)的有限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外部条件,尤其是经济、制度、观念等因素,变革的逐步性,不可能一蹴而就。

四、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战略对策

(一)特殊的支持---更有效的政策

如前所述,农村金融不同于城市金融,存在各种不利因素,因此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必然的结果是各大行会把业务发展中心放在城市,对农村会有一定程度的忽视。因此,对农村金融机构应该采取特殊的政策。

当前国家对农村金融已经给予了相当力度的支持,例如对县域法人金融机构采取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例如下发各种文件,要求引导县域资金回流。

(二)推进产业化---培育好金融载体

对农村的生产主体而言,块头越大,利润率越高,从金融机构获取的资金越多,价格越便宜。因此,必须大张旗鼓的推进产业化。要鼓励农业产业化,尤其是鼓励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化经营。金融要支持城镇化的发展,在符合宏观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支持政府土地收储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产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三)保险和期货---降低农村金融风险

如前分析,农业产业蕴含巨大风险,所以一方面,在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的前提下,政府、合作社等组织应该组织引导保险产品的推广,有效降低产业发展中的风险,避免某些产业一蹶不振的情形。另一方面,应该大力推广套期保值等科学金融手段,规避市场风险。

笔者再次强调,产业化规模化是推广以上风险规避金融产品的前提,故产业化是因,是前置条件,是发展农村金融的先导。

(四)引进和扶持---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信用联社(或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县域法人金融单位,以其机制灵活、渠道广泛的优势,往往成为地方金融的绝对主力军。地方应该以倾斜性分布对公存款、出台优惠政策等方式,积极支持其发展。

农村的企业主体规模较小,在向银行借贷时候往往抵押不足,因此还应当大力发展担保公司等中介组织,解决好抵押不够的问题。

(五)产品要创新---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

特殊情况

(六)诚信为本---金融发展的优良环境

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有利于解决农村金融体系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管理、服务水平,带动农村发展环境的完善和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也有利于解决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降低监管成本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五、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配套措施

(一)建立农村农业保险体系

新农村农业生产周期长,自然环境和市场风险高,为了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和维护生产者的利益,需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这样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利益才更加有保障。

(二)构建长效机制促进资金回流

目前,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政府的支持和金融信贷的投资尚不稳定,这对于农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提供保障。同时鼓励直接或间接为农业建设做贡献的农企业,开拓资本市场,促进资金回流,以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三)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教育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是经济建设,而且需要文化建设。农民文化的提高,可以促进农民的就业能力以及农业生产的竞争力。通过对农村金融贷款知识的了解,可以促进农民对市场的认识,促进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这样也会间接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改善农村,改善农业经济环境,增加新农村及农村金融建设的进程和信心。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发展的投资,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的基础上,方可排除忧患,让农民更加对于建设和发展更加有信心,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且为新农村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成熟的社会环境。

农村金融研究篇5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对农村的建设力度也逐步加强,在建设农村发展过程中,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是当前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积极参与世界金融的背景下,我国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形式也越来越好,小型金融机构的良好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虽然目前我国小微金融机构形成了基本体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小微金融机构深步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本文就我国小微金融机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农村小微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应问题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小微金融;农村金融;创新策略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属于发展中国家,且我国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打造富裕和谐的新农村是目前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农村市场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农村小微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积极作用,由于农村的经济基础不稳固、城乡经济差距明显、以及农村居住人口整体收入水平偏低等情况,造成农村小微机构发展情况不理想,因此,加强农村小微金融机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是目前首要任务。

一、我国小微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1.金融服务单一

目前我国小微金融机构发展速度虽然比以前有所增长,但是相对别的国家而言依然缓慢、干预力度不强,目前贷款依然是主要集资形式,进而成了小微金融机构企业主要经营的支柱,但社会发展更倾向多元化的趋势,单一的集资方式,无法满足当今金融发展的需。就湖南而言,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就是几大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湘乡市村镇银行作为我省首家村镇银行,于2008年3月开业。随后,上海农商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长沙银行、汇丰银行等银行业机构,作为主发起行共在我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31家,覆盖13个市州(除怀化外)的38个县(市)。至去年底,资产总额达328.37亿元,其中,贷款余额165.1亿元。但是,这也不能满足湖南广大农村企业和农民的资金需要。

2.缺少政府支持

证券公司针对小型企业的资金方面,制定了高要求和过高的标准,使小型企业在贷款时出现了很多不便之处,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大多数小型企业单位没有办法在证券公司得到赞助。并且我国目前的小微金融机构相关企业单位没有制定完善的服务体系,在风险筹资形式和鼓励小型企业服务机制上没有过多鼓励扶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微企业在贷款方面的困难处境。这些情况的发生的根本和政府的政策有很大关系,政府没有适当的鼓励政策,给予一定力度的扶持,加上不明智的决定,没有为小微金融机构带来发展平台,因此,政府加大财政的支持,合理决策,从而小微金融的更好发展。

3.信用体系不完善

对目前小微金融机构发展的形式来看,m然我国的信用体系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针对小型单位的服务举措上有很多不足,造成小型企业单位没有良好的筹资平台。主要由于我国信用保障体系制度发展较晚、速度缓慢,在贷款力度小、程序复杂、资金风险责任承担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另外,我国没有形成完整有规模的信用征信系统,相关制度和政策尚未建立完善,造成很多小微单位的许多公司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缺乏信用记录,也是造成小微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有很多困难,影响了小微金融机构的发展进程。

4.小型企业贷款困难

我国目前没有和小型企业相匹配合作的银行,加上目前农村信用社和一些农村私有的商业银行机构整体的金融规模太小,不能为小型企业资金提供足够的支持。并且现在这些银行金融机构当时成立之初是参照国家国有银行的经营模式而构建自己的机构系统,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从这种现象中脱离出来,由于大型银行机构与农村商行规模不同,一味的参照和借鉴,会使现有农村信用社类型的银行机构在管理中存在很多不适应的问题,影响其发展,侧面制约了对小微企业单位的服务项目。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应该及时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制度改革,制定符合小规模金融机构的经营体系与管理政策,从而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小微金融机构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政策落后

我国现在农村小微金融机构在管理运营中,企业政策、体制相关的详细内容,虽然加强了风险防范,但却忽略了本身发展的方向、服务的宗旨,致使小微金融机构金融创新能力不够。具体拿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管理政策来说,将主要服务目标面向农村区域的村民、农村业务及农村经济所需的金融服务项目,本着服务于“三农”的基本原则出发,但却没有注意到,这种相关内容的政策规定,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背道而驰,令村镇银行制定的原则和面向的服务对象最终没有任何利益可言。

农村金融研究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地理学;金融发展水平;省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F833/8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5-0015-05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十”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是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缩小农村金融发展差距,而探究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乃是基本前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研究一般包含在区域金融差异研究之中。宋宏谋等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1979~200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1];伍艳等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供给的区域布局不均衡[2];黎翠梅分析我国在农村金融相关率方面区域差异明显,且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3];高新才等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4]。

瑞托斯·劳拉詹南(2001)提出了金融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概念[5]。随着金融地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尝试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中,如田霖(2005)将各种金融地理因素一起纳入实证分析,认为经济、科技、文化、开放、基础设施、劳动力等金融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有显著影响[6];卢佳、金雪军(2007)实证表明:地理位置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发展均有显著影响[7]。但目前国内从金融地理学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的文献并不多见。

本文试图将金融地理学理论创新性地运用于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研究之中。假定各金融地理因素均对农村金融产生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同,并运用模糊曲线法考察各金融地理因素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以期拓宽金融地理学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应用领域,为国家实施惠农政策、缩小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提供理论指导。

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考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前提是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国内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不多,本文借鉴区域金融研究中指标构建思路[6-8],进行一定调整和整合,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环境四个方面来构建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见表1),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量化的各省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业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银监会网站农村金融服务图集。我国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是合作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等相互依存,面向“三农”的协同过程[9]。下面选取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农村地区金融数据。为了使数据平稳可靠,取2006~2010年的平均值作为基础数据。

(三)研究方法

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利用因子得分可以对样本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①。

2.模糊曲线法。

金融地理贡献因子和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关系是复杂的非线性形式,模糊曲线法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就能识别最有效的输入变量,比较适合解决金融地理因子的贡献程度问题②。

本文综合考虑特征根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5%两个标准来提取因子,由表2可以看出,前五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即前五个因子可以解释原始变量90%左右的方差,已经包含了14个统计指标绝大部分的信息。

由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可知,公因子F1在网点分布密度、金融从业、人均存款、人均贷款的载荷值较大,可代表农村金融资源覆盖水平;公因子F2在金融相关率、金融市场化率载荷值较大,代表农村金融结构;公因子F3在储蓄投资转化率、农村GDp、农村财政支出载荷值较大,代表农村金融环境;公因子F4在贷款增长率、存款增长率载荷值较大,代表金融增长潜力;公因子F5在存贷比、贷款产出率和储蓄动员率有较大载荷值,代表农村金融效率。综合得分F=(43.351F1+15.954F2+14.059F3+10.197F4+7.144F5)/90.706。由此,可以计算出各省的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得分排名(见表3)。(二)因子分析结果

从表3可以看到,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得分排名前10名的除了内蒙古和四川以外都是东部沿海的省份,内蒙古由于在金融资源覆盖水平和金融增长潜力方面表现突出,使得它的综合得分较高,排名第三位。四川省在农村金融环境和金融增长潜力排名较好,综合水平超出西部其他省份,排在第十位;河北、福建、海南的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平均水平,其中海南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现象尤为突出,排在第30位;中部地区的江西、山西农村金融综合水平较低,均排在后10名;西部地区的陕西农村金融综合水平较好,排在18位。可见我国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在各省之间存在差异,且和东中西部行政区域划分不尽相同。

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金融地理因素分析

(一)金融地理因子的选取与计算

为了更好地解释各省(区/市)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的因素,依据金融地理学理论,引入经济、环境、设施、劳动、文化、科技、开放、聚集金融地理学因子作为解释性指标(见表4)。环境因子包括了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区位。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原料和能量的来源,农业生产尤其依赖阳光、温度、降水等自然条件,故以基础能源资源储量、受灾面积代表自然条件。从地理区位上看,距东部海岸远近是影响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区位因素,与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大致相同,故以年均降水量代表各省农村的地理区位。而所在省份GDp占全国GDp比重能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所在地区经济实力,能代表经济区位。

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设施的总和,它能直接间接作用于农村经济,用发电装机容量、人均拥有机械动力、公路里程数来衡量农村设施因子。劳动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和素质高低也是农村经济发展重要影响因素,用农村就业率、农村金融从业比重、劳动力文化水平来衡量。

文化观念是包括风俗、习惯、禁忌、价值观念等在内的社会意识。和谐丰富的文化生活有助于增进农村居民间的信任关系和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农村互助金融的发展。选取农村文化站数量和农村文教娱乐支出比重来衡量文化因子。

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选取农村固定投资投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科学研究数量以及各省技术成交量来衡量科技因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策略使得对外开放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影响较大,国内很多学者均从实证角度证明了开放对我国地区的经济增长差异有显著影响,选取农村进出口额和农村外商投资总额来衡量开放因子。

另外,借鉴田霖(2005)博士论文中聚集力指标,将人口密度和产业密度作为聚集因子来考察人口聚集程度和产业结构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

(二)各因子的贡献程度

根据模糊曲线原理以及运用matlab编程计算③,输入各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就可以得出每个因子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见表6)。表中显示:各因子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均产生正向贡献,依其重要程度依次为科技因子、经济因子、文化因子、设施因子、开放因子、环境因子、劳动因子、聚集因子。

科技因子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为0.3863,在所有因子中贡献程度最大,说明农村科技水平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因子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因素,其贡献程度为0.2115,排名第二位。文化因子贡献程度达到0.178,排名第三位,说明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设施因子、开放因子和环境因子的贡献程度比较相近,均在0.16左右,说明这三个因素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重要程度相近。聚集因子的贡献程度只有0.08,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作用较小,人口密度和产业集中度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影响不大。

五、相关政策建议

缩小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实现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金融资源扶贫功能,帮助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金融地理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农村金融发展依靠的是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的协同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各地农村中除经济以外的科技、文化、设施、地理环境、劳动力等影响因素,要依据客观规律和各地自身情况,抓住关键金融发展因子。

1.继续贯彻“科技兴农”方针,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增加对农村信息、计算机和科研的资金投入,促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提高农村金融有机构成,从而发挥科技与农村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作用,提高农村金融的发展实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育良好信用环境。增设农村文化站点,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增强农民间情感交流和沟通,增进社会信任,提高守法意识、信用意识,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3.顺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夯实农村经济基础。政府应抓好农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构建和完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制度框架,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4.适当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拓宽农民创业融资渠道。政府应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融资指导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杠杠效应。

注释:

①本文建立的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指标数量较多,且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使用因子分析法比较合适。

参考文献:

[1]宋宏谋,陈鸿泉,刘勇.中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程度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8):111-119.

[2]伍艳,余兼胜.中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农村经济,2009,(1):63-66.

[3]黎翠梅,伍蔷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J].财经论丛,2010,(11):42-49.

[4]高才新,李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政策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3):45-48.

[5]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金融家的视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田霖.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差异比较与模糊曲线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6):8-15.

[7]卢佳,金雪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地理环境与经济政策基于金融地理学视角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4):7-9.

农村金融研究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定

一、农村金融体系与新农村建设

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扭曲了经济活动,B・C・格林伍德和斯蒂格利茨(1986)指出当经济存在扭曲时货币外在性具有显著的福利效率。只要采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及合适的政策,农民利用土地、劳动和技术的能力是明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的筹集和使用主要通过金融活动完成,熊彼特(Schumpeter)认为金融服务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间关系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同时政府“守夜人”的职责制约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市场行为积累资金增加对农业、农村资本投入是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

根据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表现为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立杰,2004),农村金融体系能否发挥正常作用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事实上,金融体系应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监管机制,为便于研究理论界一度将金融体系界定为生产者和投资者的桥梁(中介作用)即金融机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正规机构和民间机构构成,其中正规机构可分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其对农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商业银行07~09年农业贷款183101.75万元、208457.94万元和247883.60万元,2007、2008年我国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分别为48892.959203亿元和58002.154651亿元,增幅明显。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587元、4140.36元和4760.62元。

针对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农村金融应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累资金和提供生产率。现有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中,学者往往跳出特定环境限制,分析金融体系与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间关系,其研究重点在于实证分析。邱杰、杨林(2009)在引入农村增长假设前提即政策、科技和投入基础上,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问题展开分析,通过设定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了1998~2007年相关数据后认为“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改善了农村金融环境,且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正相关性,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同时也指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存在一定的滞后效益以及对农村金融需求和金融体系须进行引导、改革的建议。

基于利益追求和政府监管原因,农村贷款的利率低且风险大(根据银监会统计,不含中国农业银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2009年涉农不良贷款余额270.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76%,同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为仅为1.89%)的现实促使一些商业金融机构控制农村贷款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资金外流”。政策性金融机构受规模和政策影响不足以满足以个体需求为主的农村金融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合作金融机构虽立足农村但环境所限也无法满足。非正规的民间借贷资本依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受资金供给影响,故研究农村金融体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所以,测定农村金融中介体支持经济增长绩效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绩效界定及体系构建

(一)绩效界定

“绩效(performance)”一词来源于管理学,是指成绩与成效的综合即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绩效测定是对研究对象的绩效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量化的过程,包含了绩效界定和测定体系构建。余章炎(2001)、王永龙(2004)在研究农村、农业发展时,以金融因素为切入点,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支持并就我国农业现状得出: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支持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应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及政策取向。就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村建设绩效而言,金融支持的成效和持续性是测定的关键,即在绩效测定中应考虑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要求金融机构注重经济效益,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独特地位又促使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界定和测定绩效时要同时考虑到经济原则和社会原则。经济原则是从经济效益入手,是指绩效要针对员工、项目和机构所形成的关系,其目的是协助组织实现其组织目标,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行为、表现与实现这些目标紧密相连,注重经济效益。社会原则注重我国金融机构在社会中地位与其发挥作用对称性的评价,促使其将资源重点分配给确定的利益相关者,还能促进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二)绩效测定体系构建

1.绩效指标设计的基本依据。经分析发现金融支持体现在满足经济建设缺口以及投入效果两方面,因而在绩效测定时,对农村金融体系支持绩效可以通过资金支持的力度、成效、持续性以及合理性四个方面体现。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没有刻意的区分金融机构性质或地位,主要就其支持入手,大体分为:微观绩效、金额支持、支持的效果、项目投入的持续性和投入的合理性。在指标解读中,微观绩效是专门针对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提出,金额支持主要是针对需求与供给间关系,支持效果则局限于投入对农村GDp影响,持续性就项目后期投入资金需求提出,合理性仅在探讨金融需求的可行性及供给风险问题。

2.绩效测定方法的选择。我国现有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体系、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记分卡和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根据各方法的原理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打分排序和定量分析两种。现有研究表明,在企业绩效分析中学者一般将员工的努力程度与企业的业绩成效放在一起,通过量化一些可以量化的因素,设计指标对员工进行有组织、定期评价和运用奖惩措施促使员工进步,对应则要求在分析企业绩效时应注重用财务指标衡量经济效益。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顾客、股东和国家均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因而在评价企业绩效中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基于本文分析对象的特殊性,在绩效测定方法选择上可以参考现有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来设计,即采用打分排序法。

3.绩效测定的内容。农村金融体系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正相关性,金融体系的绩效测定对象为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成效和可持续发展是绩效测定的重点。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仍然以种植、渔业等基础产业为主,其生产效率低和盈利水平低的特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必要的金融支持,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进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促进其持续发展。

4.绩效测定体系构建说明。权重设计:受研究数据限制,本文在研究中并未采取常见的因子分析方法而采用更为灵活的头脑风暴法设置各影响因素权重,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针对农村和金融机构的调查表,列举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影响因素,在经过必要的数据后通过分析被认为可信的信息进行排序和设计权重。绩效评价:在设置一级指标权重的同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量化,用单项指标得分乘以权重后加总得出绩效得分。针对不同调查者对同一指标认可程度的差异进行必要的调整,指标设计时,将支持成效与持续性细分为金融满足度、支持成效、支持合理性与持续性四个一级指标,又将四个一级指标下细化为若干个二级指标。金融满足度下设对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两个二级指标,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调查农户产生需求的动机、额度而金融供给则分析金融对于农村金融供给的态度;支持成效则根据金融投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衡量,评价标准为正相关或负相关;支持合理性注重借贷行为的影响和资金投入风险、收益关系,即探讨影响金融机构借贷决策的影响因素;持续性则注重政策的影响,衡量农村金融环境。

三、启示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需求的不适应性。在分析回收的调查表时,发现农村金融需求产生主要基于生产支出,对于1000元以下的小额贷款需求很少,62.7%的农户金融需求在1~5万元之间,获批贷款的农户超过50%,总体上金融满足度不足60%。基于农村信贷的特点,农村金融机构面对农业贷款和非农业贷款时往往偏爱非农业贷款。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点,强制性的“供给优先”制度改革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金融支持合理性不足。在分析影响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从调查表中发现,农户的生存压力与金融需求有显著关系,农户的生产规模与金融需求关系并不显著。受农户自身素质和经营能力影响,对金融需求越为迫切的农户其风险越大,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可能性越小。生产规模越大的农户由于自身能力原因为减少风险并不偏好借贷,农村金融支持合理性不足,导致金融机构在供给过程中涉农贷款比重的停滞不前。

3.持续性不够。我国金融机构中,行业集中度过高导致金融机构在涉农贷款中过分依靠国家政策。政策的间断影响了农村金融支持的持续作用,在随机访谈中发现,当国家对某一方面倾斜时金融供给的反映十分明显,而政策的后续跟进不及时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后续支持力度明显下降。

(二)建议

1.建立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邱杰、杨林(2009)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农村金融外生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宜的农村金融体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董晓林(2005)在分析农村金融理论时,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适应于我国农村金融,提出我国引入竞争和维护竞争是关键。针对市场竞争机制失效则需国家对金融市场的间接监管。所以,基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邱杰、杨林,2009)放松对其限制,进一步发挥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很有必要。

2.提高农村金融支持合理性和持续性。涉农贷款的低收益性和高风险性阻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热情,并出现了“资金倒流”现象。只有提高农村金融支持合理性才能更好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提高农户对金融需求的认知度并加强对农户金融需求引导,使之需求目的合理化以达到增加金融支持合理性。针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应将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联系一起,科学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农村金融机构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孙立坚.金融体系的微观传导机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2)

农村金融研究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金融抑制

一、引入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瓶颈性制约(mckinnon,1973;Shaw,1973)。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这一现象十分严重,并且近年来愈演愈烈,其中最显著的表现之一就是农村金融机构从机构设置、业务范围、贷款投向等方面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林毅夫,2003;那洪生、周庆海,2004)。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1997年开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撤并县以下金融机构,导致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寥寥无几;二是1994年成立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仅仅开展粮棉收购和贷款业务,未能较好发挥政策性金融应有作用;三是多年来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被形容为农村金融中的“抽水机”;四是由于自身问题和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关闭清算;五是1998年以来,国家规定了民间金融的非法地位,导致众多曾经十分活跃的合会、私人钱庄等民间金融机构消失或转入地下(李丹红,2000);六是由于以上原因事实上形成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垄断地位。但由于经营不善,农信社陷入亏损,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曹力群,2001)。虽然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6月农信社试点改革以来,当局加大了对农信社的扶持力度,并且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周小川,2004),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信社的“官办”性质而转为合作性质,农信社和整个农村金融的前途依然堪忧。

要解决上述问题,有许多具体层面上的工作要做,但从总体上看,制度供给不足或者说市场竞争主体的缺位是当前农村金融的根本症结所在。因此,章奇(2004)指出,必须提倡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扩大金融服务(包括数量和品种),满足农村融资需求。林毅夫(2003)也指出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是阻碍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他提出发展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来解决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问题。茅于轼(2004)指出目前金融体制的最大问题是政府管制,而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普遍放开,给地下金融以合法地位,让合理的地下金融转化为地上金融,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允许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几乎成为解决当前农村金融问题的多方共识(马晓河、姜长云,2003;何广平,2003;谢平,2001)。从根本上看,上述措施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即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entry)问题。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指的“进入”是广义上的,即农村实质金融服务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农村各种金融机构从无到有或现有金融机构逐步扩大存贷量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实际上是扩大农村金融竞争,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服务,缓解农村金融抑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农村金融机构进入的博弈分析

milgrom-Roberts模型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其他企业进入是能够改进社会福利的。除非在混同均衡条件下,高成本和低成本在位者都限制价格从而隐藏成本信息,可能会产生因限制潜在企业进入所造成的福利损失。这就启示着我们,仅仅允许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是不够的,而必须实行有效的配套措施,保证潜在进入者拥有更多信息以打消其对进入市场的顾虑。在我国众多民间金融活跃的地方,这一点应被当局纳入考虑之中。

三、农村金融机构进入的模式选择:理论和实践

patrick(1966)在分析不发达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问题时指出:存在两种金融发展模式,其一为供给引导型模式。该模式认为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应优先于需求,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其二为需求追随型,这种模式认为经济主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产生。并且他指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引导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进入成熟阶段,需求追随型的金融模式将逐渐代替供给引导型金融而居于主导地位。现在我们提出用农村金融机构进入的方式解决棘手的农村金融问题,应该选择何种进入路径呢?这就需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变迁进行历史分析以克服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并且需要对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准确把握。这里从主体行为的角度进行考察。

首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可以说是供给引导型进入模式。改革开放初期,农户重新成为农村经济主体,农村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众多信贷对象,国家于1979年2月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并改变了贷款对象,从以集体为主变为以农户为主;同时,改变传统的运作目标,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农村商品经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农业银行业务大量转移到城市,其支农作用发挥大打折扣。1985年农业银行企业化改革以后,农产品收购资金短缺,“打白条”、压级压价和限收拒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加大了各级财政的负担。为了使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化和规范化,1994年国家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但如前所述,农发行的业务仅限于粮棉贷款的发放,并且随着粮棉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农发行的业务将大受影响。

其次,农村合作基金和农村民间借贷基本上属于需求追随型进入模式。基金会的发展过程如下(李丹红,2000):1983年,一些乡村为了有效管理和用活集体积累资金,清理整顿集体财产,将集体资金交由村或乡管理,并有偿使用而设立基金会;1984-1986年,基金会处于萌芽阶段;1987-1991年,处于改革实验阶段;1992年以后属于推广和稳步发展阶段;1999年由于基金会出现风险问题而被清理关闭。经验表明,经济改革的一些实质成果,比如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制度的设立都产生于底层改革,即需求追随型进入模式。基金会的设立也属于这种形式,但基金会为何最终会失败呢?除了产权不清晰、管理不善,恐怕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政府干预以及缺少有效监管和引导。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基金会曾经对农村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很多信贷支持,它服务热情、灵活方便,曾经获得了许多企业和农户的信赖,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农村民间借贷同样也属于需求追随型。民间金融的优点毋庸质疑,比如说海外华人利用轮转基金(Roscas)进行融资并获得成功。起初国家放开对民间金融的控制,允许民间自由借贷,民间金融活动逐渐活跃,民间金融的范围和内容也逐渐扩大。但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当局又对民间金融进行压抑,如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颁布了关于整治金融“三乱”的方案,又如国务院1998年颁布《非法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使大部分民间金融(除了部分小额借贷、不计息的亲友借贷和企业团体借贷)丧失了合法地位,从此农村民间要么消失,要么转入地下,严重压抑了民间大量并且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最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成立属于供给引导和需求追随交织型进入模式,并最终落脚于供给引导型金融。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决定了合作性金融在农村的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由政府出面组织农民创办信用社,很快就做到了一区一社(曹力群,2001)。本来合作性金融应该满足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和非营利性四大特征,然而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战略的影响,农信社逐渐演变为国家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派出机构。从1982年开始,开始推行以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民主性”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社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众多原因,农信社的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扩大,并且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的合作性质,人民银行对农信社的管理越来越多,使其“官办”色彩越来越浓,凸显出供给引导型金融的特征。时至今日,农信社改革仍在艰难进行,改革能否取得成功仍是个未知数。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机构供给引导型进入的优点是进入阻力小因而能够迅速进入,其风险也容易控制;但其明显缺点在于提供金融服务的数量很有限,并且其资金投向容易受到地方政府干预。需求追随型进入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十分灵活,能满足大量并且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但其缺点在于风险较大,不易控制,且其吸纳大量农村剩余资金将影响国家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有企业融资(林毅夫,2003)。

当前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金融和经济仍然十分薄弱,并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因而我们认为,总体上我国仍然要实行供给引导型金融制度变迁,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仍然要以政府主导型金融为主,千万要避免出现农村金融服务的“真空”,以避免农民对农村金融丧失信心。与此同时,要发挥需求追随型进入模式的优势,特别是在经济较为活跃的农村地区,如江浙农村,要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论性评论与政策建议

近年来特别是1997年以来,农村金融机构不断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压抑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而当前国内进行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把注意力集中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但由于政府主导型金融存在的自身缺陷,改革成效十分值得怀疑,农村金融实际上已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通过对完全竞争条件下和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条件下农村金融机构产量和价格竞争的博弈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竞争能够有效增进社会福利。垄断限价模型更是启示我们由于正规金融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事实上处于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仅仅准许其他金融机构进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多种配套措施以保障进入能够顺利进行。最后,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进入模式的历史分析和现实考察,我们得出从总体上以供给引导型金融为主,但要充分发挥需求追随型金融进入模式优势的结论。本文简要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正规金融全面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虽然目前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作为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似乎这些正规金融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虽然它们已经设立并已在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的进入是不完全的。对农发行而言,其业务仅限于粮棉贷款发放是远远不够的。按照国际通行的政策性金融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政策性金融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重点地区和行业等方面理应大有作为;同时,应该进一步剥离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业务,收归农发行进行,从而为它们减少包袱,并能够有效减少地方政府干预。对于中国农业银行而言,它作为在农村设立最多分支机构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必须改变在农村多存少贷的现状,加大对农村乡镇企业的投资和对农户的扶持力度。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现状也应有所改变,可以利用资金开拓农村保险市场,也可以在央行的监管下,在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发挥邮政机构在人员、信息和组织等多方面优势开展贷款、典当等业务,进一步活跃农村金融市场。

(二)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首先,要从法律上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使亲友之间的借贷,农户之间的资金融通,合会、私人银行等民间金融机构从地下转到地上。不能一看到风险问题就一关了之。实际上,民间金融机构问题并不在于进入本身,而更多的则在于缺乏有效监督、规范。其次,允许民间金融更加灵活的利率浮动范围。民间金融本身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都很高,并且一般都没有抵押,因此高成本高风险理应对应着较高的收益,民间金融利率高于国家金融利率是很正常的,不能都视为高利贷。

(三)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和风险监管。仅仅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也是不够的,如果缺少必要的监管和控制,会造成民间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引发众多社会问题。因此,对农户之间的借贷可以考虑由农信社发放标准合同,借贷双方签订合同,在法律保障下进行规范化融资;而对于民间金融机构,也可以实行准备金制度,准备金上缴到农行或农信社,并且规定一定的资产负债比例,建立一系列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按照正规金融业要求开展业务;同时,对所有民间金融从业人员,可以开展有组织的系统培训,使他们熟悉基本的金融、法律知识,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2][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3][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林毅夫:《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R],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C2003026

[5]章奇:《中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R],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2004-2-5

[6]李丹红:《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对策》[R],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0·002

[7]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8期

[8]茅于轼:《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是放开政府管制》[R],搜狐财经网,2004-2-11

[9]曹力群:《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行为研究》[J],《金融论坛》2001年第5期

[10]那洪生,周庆海:《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金融时报》,2004-2-16

[11]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课题主报告》[R],中经网50人论坛,2001-6-7

[12]马晓河、姜长云:《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R],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3-12-08

[13]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14]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0期

[15]张杰:《制度、渐进转轨与中国金融改革》[C],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16]张建华,卓凯:《非正规金融、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J],《改革》2004年第3期

[17]Bain,J.S.,1949,“anoteonpricinginmonopolyandoligopoly”,americaneconomicReview39:448-64.

[18]Bain,J.S.,1956,“BarrierstonewCompetition”,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

[19]tirole,J.,1990,“thetheoryofindustrialorganization”,themitpress.

[20]milgrom,p.,andJ.Roberts,1982,“Limitingpricingandentryunderincompleteinformation:anequilibriumanalysis”,econometrica40:433-59.

农村金融研究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效率;金融服务效率;经营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4-0007-04

一、农村金融效率研究现状

对农村金融效率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其研究角度各异,大多数文献围绕金融效率内涵、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及农村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好借鉴。西方金融体系发达,没有二元金融的划分,因而西方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仅限于对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或者研究分散于其他方面的金融问题研究中。国内多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背景,对农村金融或者农村金融市场方面研究较多。归纳起来,国内外对农村金融效率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金融效率及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

1.金融效率内涵研究。对于金融效率的内涵,目前尚未有统一观点,但更倾向于从资源配置角度来分析,包含宏观效率与微观效率两个层面内容。前者包括储蓄与投资转换水平、市场稳定性、结构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稳定性的贡献等,后者包括金融工具的范围、弹性与选择、规模与风险、证券价格与利率、管制、税收和补贴、运行效率(中介成本的高低)、动态效率。如Koopmans(1957)把金融效率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宏观经济运行视角,即社会资金资源的配置与运行机制;二是微观单元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微观配置效率,用投入产出效益衡量[1]。Fama(1970)则对宏观效率(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市场信息的特点把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三种类型[2]。Robinson(1974)认为金融系统的效率分为操作效率和配置效率,前者是指金融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效率比,后者是指引导储蓄资金向生产性用途的有效性[3]。关于金融效率测度,Jeffrey(2000)认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用以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及其作用,可以用资本关于GDp变化的弹性表示[4]。Stiglitz(1981)对市场信息效率进行了研究,认为即使有效竞争下,市场也可能不是帕累托有效[5]。

随着金融对社会资金融通作用日益突出,微观层面的金融配置效率的研究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Robinson(1974)将操作效率定义为融资过程中的成本收益比较,而配置效率是指将资金引导到具有效率的生产领域的有效性[3]。JackRevell(1983)认为金融部门具有特殊性,难以直接通过投入产出之比衡量,因而仅根据金融体系本身的运作效率不足以衡量金融部门投入产出的效率,因此,金融效率分为结构效率和配置效率,其中结构效率是指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7]。annim(2010)进一步依据微型金融机构的双重目标将效率分成财务效率和社会效率[8]。

我国不少学者也围绕金融效率展开了一系列探讨,可以大致分为四种观点:一是基于金融资源视角的金融效率观,该观点认为金融效率可以定义为金融资源在经济与金融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配置的协调度(白钦先,2001)[9];二是基于金融资源观和福利经济学的金融效率观点,该观点将金融效率定义为优化成本前提下有效的配置金融效率以实现其帕累托最优(王振山,2000)[10];三是从制度经济学视角侧重于资本市场的金融效率观点,该观点从市场的有效性、资源配置效率、市场信息效率等方面分析金融效率内涵(李建军,2003)[11];四是从金融要素功能的视角将金融效率定义为金融系统整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功能效率(杨德勇,1999)[12]。

2.农村金融效率界定。国外并无二元金融之分,对农村金融效率无特别界定。国内研究结合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背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把农村金融作为金融子系统,而金融效率概念演绎到农村金融,认为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可以分为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前者指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后者指以农村信贷投放为手段的资金资源配置效率,如程炳友(2009)等[13]。二是把农村金融效率纳入到制度效率的框架进行探讨,认为制度效率是采用新制度后引入制度成本与取得的收益之比,体现了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动员金融资源并能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张杰,2006)[14]。三是从功能视角考察农村金融效率,认为农村金融效率应结合农村金融以及金融系统基本功能的相关概念,因而农村金融效率是指农村金融通过清算和支付结算、转移经济资源、储备或聚集资源与分割股份、风险管理、提供信息、解决激励问题等功能的发挥,有效满足农村各类经济需求,促进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邓奇志,2010)[15]。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3年第4期2013年第4期(总第184期)岳意定,刘立新:农村金融效率:研究现状及借鉴(二)农村金融机构效率评价

Yaron提出的业绩评估框架是国际上专门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效率评价的体系(Yaron,1997)[16]。该评估框架包括“目标客户的覆盖面”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性”两个基本指标,因此,能够全面度量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率。安翔(2003)以Yaron提出的农村金融机构业绩评估框架为标准,选取资产规模、贷款和存款规模及其增长率、贷款的结构及农户贷款的增长率、贷款条款和交易成本5个指标反映目标客户覆盖率;用补贴依赖指数(SDi)反映农村金融机构持续性。并且认为只有通过用以上几类指标具体衡量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并与改革成本相比较,才能得出一份客观、公正的结论[17]。

此外,peaRLS评价体系是世界信用理事会(woCCU)所倡导的最新、最权威的绩效评价体系。“peaRLS”由微型金融机构绩效衡量的6个方面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保护(protection)、有效财务结构(effectiveFinancialStructure)、资产质量(assetsQuality)、成本回报率(RateofReturnandCosts)、流动性(Liquidity)和增长率(SignofGrowth)。吴庆田、陈伟(2010)根据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的动态互动的关系,建立宏观金融效率指标体系、微观金融效率指标体系及金融市场效率指标体系,并对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之间的进行因果关系实证检验[18]。(三)农村金融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金融效率内涵层次丰富,其概念既涵盖宏观金融运行机制也包含微观操作及运营实践,内容相当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环境因素。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市场体系、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进展及银企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周小川,2004)[19];而宏观金融环境包含法律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信用、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水平、社会保障程度等(李延凯,2011;黎和贵,2007[20,21])。普遍认为金融环境改善具有资本积聚效应,提高储蓄率和投资储蓄转化率,改善资本配置效应,并有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化发展[20-26]。JacobYaron等(1997)认为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偏向政策、政府过度干预降低了农村金融市场效率[16]。谷慎、刘泽仁等分析了制度供给的不足及制度的不协调,揭示了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深层次原因[27,28]。

2.信贷因素。信贷资源的配置是农村金融的核心,大量的学者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研究。朱喜、李子奈(2006)运用VeC模型分析了信贷分配效率,认为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和农村投资间存在不均衡关系,短期也没有促进农民收入及农村投资的增长。政府需放开管制,放开利率,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29]。温涛、白广玉等认为资金投入不足和资金配置低效率是农村金融效率的表现,是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瓶颈[30,31]。薛薇、谢家智(2010)认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二元结构特征,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局面,正规金融由于道德风险其交易成本偏高,非正规金融依靠关系型契约机制及合作信任机制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32]。

3.组织体系因素。岳意定、胡愈等(2006)分析了农村垄断市场条件下金融市场的低效率,探讨了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存在对于农村金融市场效率帕累托改进的重要意义,证明其存在将提高信用社、政府及农村经济主体的效率[33]。洪正(2011)从监管效率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的可行性[34]。

4.功能性因素。也有学者从农村金融的功能视角进行分析,透过对其功能的审视,解释了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原因。褚保金、张兰等(2007)认为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结构、经营规模对农信社经营效率影响比较大。但是前者认为随着信用社存款的增加,其经营绩效明显下降,后者得到的结论却相反[35]。张兵、周翔等(2009)认为信用社的改革模式也对经营绩效产生影响[36]。二、对农村金融效率研究的评析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中,提高金融效率无疑是改革的核心内容。农村金融市场化取向改革路线确立后,农村金融机构必然有提高经营效率以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的诉求,农村金融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上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意愿不突出,支农效率不高。由于其运营土壤根植于农村市场,必然也区别于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包含农村市场的服务效率,这明显区别于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必须纳入到金融效率内涵逻辑框架。因此,在效率层面如何重塑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如何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所必然涉及的问题。

目前文献多以宏观层面的金融配置效率作为研究视角,对其概念界定及农村金融效率测度研究比较深入,拓展了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的分析空间,为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这些研究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效率全面分析与梳理,其研究内容限于对农村金融效率的宏观分析,研究维度限于单维分析,缺乏对金融效率宏观及微观有机体系的整体把握。事实上,服务效率是联通两者的桥梁,如果缺乏对服务效率深入认识,就难以揭示农村金融效率不高的深层次问题,难以摆脱仅仅从农村信贷层面把握农村金融的传统视角,难以提出评判农村金融效率的客观、合理标准。因此,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研究视角应不断地拓展,应结合金融服务拓展金融机构效率内涵,从金融服务的角度综合把握农村金融与“支农”的关系。

现有研究中评估框架多针对商业性金融机构,对于经营效率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尚未提出农村金融效率的有效评估框架;评价指标选择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也有文献根据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要素提出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但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缺乏验证,并且缺乏针对微观层面的金融服务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研究方法来看,定量研究多采用Dea为主的非参数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假定要素可自由流动,这与实际情况不太符合。参数分析方法由于假定影响因素的参数固定,难以涵盖其他影响因素,因而分析具有片面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研究方法进一步改进。

三、结语

上述研究结论为改善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

1.农村金融效率问题主要原因是涉农资金投入不足、资本利用率低、农村金融组织缺乏,这表明我国提高农村金融效率应着手于扩大政府对农村市场的资金投入,指导涉农主体的资金使用效率,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方面。

2.法律、社会信用体系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因而可以从农村金融体系运行的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以及制度环境等方面创造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效率的外部环境。

3.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帕累托改进,这表明规范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对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Koopmans,t.C.threeessaysontheStateofeconomicScience[m].newYork,mcGrawHill,1957.

[2]eugeneF.Fama.efficientcapitalmarkets:areviewoftheoryandempiricalwork[J].theJournalofFinance,1957,2(25):28-30.

[3]Robinson.SocialisteconomiesandConsumerSovereignty[J].Journaloffinance,1974,3(1):10-35.

[4]Jeffreywurgler,Financialmarketsandtheallocationofcapital[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0,5(8):187-214.

[5]Josephe.Stiglitz,andrewweiss.Creditrationingin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1,3(71):393-410.

[6]m.J.Farell.themeasurementofproductiveefficiency[J].JournaloftheRoyalstatisticalsociety,1957,3(120):253-290.

[7]JackRevell.efficiencyFinancialintheSector[J].microeconomicefficiencyandmacroeconomicperformance,1983,3(2):41-87.

[8]annimS.K..microfinanceandHouseholdpovertyReduction:newevidencefromindia[J].worlddevelopment,2010,38(12):23-46.

[9]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10]王振山.金融效率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1]李建军,曹雁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与效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4):42-46.

[12]杨德勇.金融效率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13]程炳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8):12-17.

[14]张杰.功能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的现实审视及优化路径[J].经济学,2006,(5)::52-55.

[15]邓奇志.功能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效率的现实审视及优化路径[J].农村经济,2010,(5):12-16.

[16]Yaron,Jacob,mcDonaldp.Benjamin,Jr.,andGerdaL.piprek.RuralFinance;issues,Design,andBestpractices.environmentallyandsociallysustainabledevelopmentstudiesandmonographsseries14[R].washington,D.C.:worldBank,1997.

[17]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基于帕加诺模型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2005,(10):21-27.

[18]吴庆田,陈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指标体系构建及互动分析[J].财务与金融,2010,(6):20-25.

[19]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0]李延凯.金融生态演进作用于实体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透过资本配置效率的视角[J].中国行业经济,2011,(2):12-17.

[21]黎和贵.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差异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研究[J].武汉金融,2007,(2):15-21.

[22]吴江.金融生态、政府行为与信贷资本配置效率——来自重庆市各区县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经纬,2010,(3):22-28.

[23]孙刚.金融生态环境、股价波动同步性与上市企业融资约束[J].证劵市场导报,2011,(1):1-7.

[24]韩廷春,赵志赞.金融生态影响增长的机制分析[J].公共管理评论,2009,(2):21-25.

[25]周再清,彭建刚.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理论依据与经济借鉴[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5):7-12.

[26]龙海明,邓可欣等.农村信贷配给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5):13-17.[27]谷慎,李成.金融制度缺陷: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J].财经科学,2006,(9):2-9.

[28]刘泽仁,孙从海.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制度与效率[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2-17.

[29]朱喜,李子奈.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效率分析[J].管理世界,2006,(7):21-32.

[30]温涛,王煜宇.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模式的经济效应——基于中国1952-2002的经验验证[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12-17.

[31]白广玉.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05,(10):12-18.

[32]薛薇,谢家智.农户借贷约束、金融机构效率与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演进[J].农村经济,2011,(11):12-18.

[33]岳意定,胡愈,陈伯军.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架构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分析[J].系统工程,2006,(12):13-19.

[34]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2):12-19.

[35]褚保金,张兰,王娟.中国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7,(1):13-19.

农村金融研究篇10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已通过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证检验加以证实。戈德史密斯1969年运用了35个国家的从1860-1963年间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一般都伴随着金融的超常水平发展[1]。帕特里克1966年提出在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有“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和“供给领先”(supply-following)[2]两种研究方法。之后的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积累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献。Burgess和pande研究了印度1961-2000年间银行政策的变动,结果表明印度农村银行业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活动和雇佣行为,导致了贫困减少和产出增加①。经验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这符合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预期。也可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金融市场与金融结构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

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国内一些学者也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安翔运用内生增长理论中的帕加诺模型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业的发展对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姚耀军在考虑到数据平稳性问题之后,利用我国1978-2001年的年度数据通过构建农村金融相关率(RFiR)并运用VaR模型进行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并没有起到“供给主导”的作用,农村正规金融的运作相对于农村经济的增长是缺乏效率的[4]。这些实证研究选用中国金融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很少选用区域或者省份的金融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中国是一个省间、省内发展差异性比较大的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很大,尤其在农村经济发展这一点表现更为明显。因此,“一刀切”的经济、金融发展政策是不能适应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的。

农村金融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那么陕西作为西部农业省份,其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只有深入研究陕西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重构一个适合于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农村金融政策来更好的促进陕西农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陕西省农村金融的发展数据,拟以灰色系统中的改进灰色关联度作为研究工具,实证分析陕西省农村正规金融支持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效用。

二、研究方法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研究事物之间、因素之间关联性的多因素分析方法,它是根据事物或因素的时间序列曲线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关联程度,若两条曲线的形状彼此相似,则关联度大,反之,关联度小。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任务是基于行为因子序列的微观或宏观几何接近来分析和确定因子之间的影响程度或对因子对主行为的贡献进行测度。

(二)指标选取

为了揭示陕西省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两组指标反映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村经济增长状况:1、农村经济增长指标。在《陕西省统计年鉴》上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很多。本文选取3个指标:农林牧渔总产值、乡镇企业增加值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分为两类:第一类,反映政策金融支农的程度指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收支的统计,我们选取“农业贷款”作为农村金融变量。根据目前农业贷款指标统计,其构成主要包括:农户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五项,而这些项目大都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促进第一产业(即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故此“农业贷款”也可以视为狭义的农村正规金融指标。为了更为全面地反映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考虑到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位置,我们还将分析“乡镇企业贷款”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因为虽然乡镇企业贷款用途和经济增加值理论上都应计入第二产业,但由于其在地域上与农村经济的天然联系,正规金融对乡镇企业的作用也会间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将“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进行加总,得到“农村贷款”指标,并以此作为广义农村正规金融指标。第二类,农村金融规模指标。考虑到在不发达地区信贷的作用,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在农村金融中不存在股票、证券、保险等现代金融特点的交易(即使有,也非常少,对问题的分析影响不大),所以采用农业存款与农户储蓄之和来反映农村金融的发展[5]。

(三)数据来源

在本文中涉及的变量和数据资料主要包括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两方面。所用数据均来自《陕西统计年鉴》,以下直接用到的数据均是由资料整理所得。在遵循计量经济学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数据的统一性,样本跨度定为1997-2007年。原始数据见表1、表2、表3。

三、灰色关联分析

(一)灰色关联的相关描述及分析流程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于统计得到的原始数据,数列单位不同或者量纲不同,为使各因素之间具有可比性,必须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经处理,消除量纲。关于无量纲化的处理方法有多种,本文采用初值化法,即每个时刻的值除以第一时刻的值。关联度的计算。由于关联系数数目较多,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比较,为此两序列的关联度可用两个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之平均值计算,使关联系数反映的信息集中体现。

(二)对陕西省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分析

1.各因素及序列值。在关联分析中,称参考序列为母数列(或母因素),比较序列为子数列(或子因素)。本文采用的母因素序列为:Y1(存款规模1):金融机构农业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Y2(存款规模2):农户储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Y3(贷款规模1):农业贷款/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Y4(贷款规模2):乡镇企业贷款/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子因素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指标为:X1: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亿元);X2:乡镇企业增加值(亿元);X3:农村人均纯收入(元)(见表4)。用初值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见表5)。

2.结果及讨论。计算各母子因素间的关联度(见表6)。从以上关联度数据分布范围来看,各项指标关联度处于0.4542-0.8566之间,可见陕西省农村正规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但影响效果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X1和X3关联度数值相对较高,说明陕西省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和农民增收的影响较大。X2的所有数值均小,说明农村金融与X2(即乡镇企业增加值)的关系相对弱一些,但Y4(乡镇企业贷款规模)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较高,这一点与实际情况(发展乡镇企业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收入)相符,说明陕西省正规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没有满足乡镇企业的贷款需求,乡镇企业依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另外也说明乡镇企业可能存在着其他的融资渠道(如民间融资)。

(2)Y3和Y4数据的关联度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的关联度,Y2的贡献度次之,Y1的贡献度最低,说明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对陕西省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而存款规模对陕西省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大,显示了农村金融体制下陕西省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农业贷款规模和乡镇企业贷款规模与农林牧渔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值紧密相关联,表明无论当前还是今后,陕西省应进一步加强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四、政策建议

农业自身生产弱质性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不应以营利为目的。应以建立互助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为主,辅之以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扶持农村金融体系。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重建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第一,改变目前“一刀切”的联社体制,允许信用社可以自主选择加社,允许信用社跨地区合并,打破农村信用社业务的行政区域分割,可以使现有的乡镇一级的信用社之间能够展开业务渗透和竞争,淘汰或兼并劣质信用社,保留和壮大优质信用社,促进市场化竞争。第二,严格对风险的监控考核,强化农村信用社员工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基层信用社的积极性,解决好基层信用社职工的激励约束机制问题,提高基层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绩效。

(二)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