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改革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6:56

供销社改革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核心,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和服务“三农”宗旨,以组织体系科学化、农业服务规模化、农村流通现代化为重点,强力推进我县供销合作社的组织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体系和金融体系创新,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农村工作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有利于调整优化涉农资源配置,明确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工作体系中的职能定位;坚持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供销合作社成为我县农业服务体系的主体力量;坚持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催生供销合作社体制内生动力;坚持有利于实现供销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科学体制。

三、主要目标

到2016年,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要求,把供销合作社建成集管理职能、经营职能、服务职能于一体的合作经济组织,构建上下贯通、规范运行的以合作经济服务管理体系和社属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为支撑的基本构架。

从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管理体制创新入手,以县政府批准已挂牌成立的县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36家合作社会员为依托,以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供销企业公司“三位一体”为支撑,构建科学规范的新型供销合作社体制架构。

建设以县供销农资公司为龙头,以各乡镇(园区)供销社为服务载体,以村两委为服务终端的覆盖全县的农资配送中心;2015年,要建立起县、乡、村的配送体系,向农民群众供应各种优质化肥及其生产资料。

以珍缘超市为依托,以合作入股方式,以供销社销售网络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

以修华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打造修枣科村“万亩千棚”设施蔬菜基地,做好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的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以县供销社土产部为依托,以资本融合、业务联合的方式,结合省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建设我县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按照综合改革方案“顶层设计”总要求,规范开展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产权交易和农业合作保险等业务,构建农村金融服务新体系。

本着有利于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增强供销社发展动力,积极引进培育供销社急需人才。

四、主要内容

(一)创新组织体系

1.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壮大农民合作社体系。组织体系创新,就是以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建立和健全,使供销社的组织管理体系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农村大力发展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科学方式,引领“三农”实现发展上的新突破。各乡镇(园区)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统领和引导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县级以供销社为依托,建立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信息、资金等各方面的服务和保障,以此形成供销合作社+供销企业公司+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

(1)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大力支持、引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县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制定出台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规模大、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县供销社、县农业局要对专业合作社进行章程制定、生产经营、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各方面培训,组织更多农民入社,不断增强合作社的实力和凝聚力。

(2)组建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各乡镇政府(园区管委会)和供销社牵头,以各乡镇(园区)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广的合作社为依托,联合本行政区域内其他农民合作社自愿参加,组建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使联合社起到统领和引导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目的,2015年底,所有乡镇(园区管委会)都要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组建和注册工作。

(3)以供销社为主导,健全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全县不同类型、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乡镇的联合社,以业务链接、资本合作为纽带,全部纳入县级联合社。供销社通过产权介入、项目支持、资金合作、业务带动等方式,引导和推动全县合作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实现综合性全方位服务。

2.明确组织职能。新型供销合作社在承担原有供销合作社职能的基础上,承担以下政策性和经营性职能:

(1)受政府委托协助有关部门,负责制定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划,落实相关政策;

(2)负责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服务、协调工作;

(3)维护成员社的合法权益,反映成员社的呼声和建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4)负责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基金的管理、使用,负责财政补助合作社形成资产的持有和管护,承办合作社申报政府支持项目的报审和组织实施等。

(5)组织领办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帮助农民合作社与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联合合作,培育品牌,开拓市场;

(6)搭建生产、流通、金融、保险、产权交易、培训、交流和信息等综合服务平台,为成员社和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7)整合系统和社会资源,发展农产品、农资、日用消费品等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合作金融,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二)创新服务体系

1.构建农村综合服务网络。以供销社企业公司和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组建服务集团,建设基层综合服务网络。按照县有商贸综合服务体系,乡镇有综合服务中心,村有综合服务社的综合服务模式要求,加强服务平台和阵地建设,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农业知识和供销信息等服务。2015年完成我县9个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建设,2016年,村级服务社建设覆盖全县80%乡村。

2.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按照“政府主导、供销社牵头,部门联合、企业承办”的原则,积极探索构建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县供销社要积极与涉农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联合,探索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流转式、组合式等土地托管模式,并推进各项为农综合服务。2015年培育示范试点,2016年在全县推广,2016年底,全县土地托管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逐步成为我县农业生产主要组织形式。

3.建立人才储备制度。根据供销社综合改革深入发展需要,积极引进高等院校技术知识人才,培养一批高素质供销社发展急需人才,建立供销社发展人才储备制度,提升供销社发展能力。

(三)创新经营体系

1.加快农资流通网络建设。2015年,投资200万元,完成以县供销农资公司为龙头,以各乡镇供销社为服务载体,以村两委和综合服务社为服务终端的覆盖全县的农资配送体系建设,开展农业技术、测土施肥等服务,解决好农资进村、农资安全问题;2015年下半年,在全县各乡镇中偏远村庄,再增建10个村级服务社,每个村级服务社不少于60平方米,建立起县、乡、村农资配送体系,以满足全县广大农民群众对农资的需求。到2016年,农资流通网络覆盖率达到90%的乡村,优质化肥供应量占到全县市场份额的85%以上。

2.加快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以珍缘超市为依托,以合作及入股等多种方式,以供销社销售网络优势,建立健全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在县城建立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整合系统内外资源,加快推进省供销社提出的“百城购物·供销社超市”项目建设,实行统一连锁配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建筑风格、统一配套设施、统一品牌标识。2015年完成全县9个乡镇基层社超市建设,每个超市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3.发展农业园区及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以修华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打造修枣科村“万亩千棚”设施蔬菜基地,做好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的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同时,以县供销社土产部为依托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把触角延伸到乡镇、村庄各个角落,为我县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团式发展,发挥供销社应有的作用。

(四)创新农村金融体系

1.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所(中心)。开展土地流转、林地使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的信用评估和产权交易,参与农作物生态、农业机械、农民宅基地等农村资产评估。

2.做强做大投资融资担保平台。依托现有的省新合作投资担保公司办事处和省社小额贷款公司,加大与金融部门合作,探索新型融资担保方式,为合作组织提供融资支持。

3.开展农业合作保险业务。依托省、市相关机构和县供销社安全统筹中心,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合作业务、联合保险与再保险方式,有效分散农民农业风险。

4.以农民合作社为依托,探索社内成员资金互助新模式,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政策措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供销合作社,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组织、服务、经营、金融和管理创新的任务,在人才、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给予供销社大力支持和帮助。

从2015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供销社建设流通网络和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并确保上级扶持项目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建立全县供销社系统农民合作社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供销合作社组织领办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按照具备法人资格的互经济组织依法给予工商注册登记。

支持供销社组建合作企业集团,对所属改制、破产企业的土地、资产过户等产权变更事项减免相关费用。供销合作社所属划拨土地出让金收益,优先用于供销合作社破产和改制企业解决职工安置、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及其他公益性建设项目。对经核复的供销社系统地方政策性财务挂账,县政府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落实处理。

支持供销社多渠道消化经营性财务挂账,有关金融机构可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采取减免本金、豁免利息、停收滞纳金等优惠措施,加快处置供销社拖欠的金融债务。供销社的县城商贸综合体及购物广场和乡村供销社超市建设、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内统筹安排,按照相关规定免征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供销社改革方案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绿茶~”为你整理了这篇纪委监委整治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和不正之风汇报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纪委监委整治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和不正之风汇报材料

辽阳灯塔市纪委监委为深入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纪委监委部署要求,切实整治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和不正之风,多举措找准薄弱环节,提高整治工作精准度。

领会精神,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去年年末,按照《辽宁省纪委监委整治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促进改革和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灯塔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把整治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与促进改革和治理有机统一起来,结合本地实际,迅速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从学习动员、梳理问题线索、严查系统腐败、巩固整治成效、组织领导等六个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专项整治为突破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破解梗阻障碍,助力深化改革,坚决扛稳整治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的政治责任。

全面起底,拓展问题线索渠道。结合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的突出特点,市纪委监委组织信访室、案管室对十八大以来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大摸排、大起底,对排查出的问题线索进行逐条研判,对处置情况进行统一梳理。同时拓展问题线索渠道,加大专项整治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布供销合作社系统领域腐败问题的举报方式,提高群众对供销合作社系统领域腐败问题的参与度。同时,建立线索转递制度,设立专门台账,实行专人负责,逐件登记销号,确保专项整治见人见事见成效。目前,共发现涉及低价处置资产、违规核销经费和违规决定重大事项等问题线索8件,已立案审查调查2件。

靶向发力,强化监督检查和专项巡察。发挥日常监督联系部门职能作用,市纪委监委安排一个室(组)专门负责整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靶向开展专项整治。协调公安、市场、法院、住建、财政、审计等七个部门成立核查工作小组,对12家乡镇合作社、4家社有企业进行全面核查。成立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专项巡察组,开展专项巡察,精准发现深层次问题。组织开展对供销合作社系统上轮巡察情况“回头看”,查找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决策部署、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存在的整改落实不到位问题。

供销社改革方案篇3

(一)市级考核企业户的完成情况。

、市级考核企业户已经审批户,审批方案%,已实施户,占%。

⒉市级考核企业的改制形式是:资产重组户,即:医药公司、百货公司、饮食服务公司、氮肥厂;兼并户,即:糖烟酒公司、林工商公司、冰棒厂;上划成集团企业户,即:运输公司;出让出售户,即:副食品厂、角奎酒厂、粮油议价公司;

破产户,即:粮油加工厂、粮油购销公司。

⒊市级考核企业已经终止国有企业性质、终止职工身份、注销企业户。

⒋破产企业户已经进入法律程序,县级清算组正积极展开工作。

⒌市级考核企业未进入实施的企业户,即县氮肥厂,现宁波远东公司已进入该企业进行重组谈,判工作,预计月份能结束。

(二)已审批方案的户企业的情况。

、工业企业户,流通企业户,粮食企业户,交通运

输企业户;饮食服务业户。

⒉改制工作已经结束的企业户,即:县委招待所、林工

商公司、冰棒厂、运输公司、糖酒公司、医药公司、角奎酒厂、副食品厂、粮油加工厂、粮油购销公司、百货公司、饮食服务公

司、盐业公司、粮油议价公司、电力公司、铁业社、毛坪供销社、

毛坪水泥厂、罐头厂、牛街电力公司、物资公司。

⒊基本结束的企业户,即:民族服装厂、高级油脂加工厂、日杂公司、土产公司、洛旺供销社、荞山供销社、牛街供销社、农资公司。

⒋正在进行“一终止一退出”的乡镇集体企业户;即牛街纸厂。

⒌企业改制方案已审批,但未进入实施的企业户,即县氮肥厂。氮肥厂实行资产重组,有一家外资企业(浙江远东公司)

报了名,并已将万元的保证金打入指定账户。

二、存在问题,

⒈有些乡镇到现在还没启动企业改革工作。

⒉集体企业的改革中存在着程序不到位,特别是粮食企业的改革和供销系统的改革过于简单化,不是按“一企一策”的程序进行改革;职工意见也很大,留有“后遗症”。

⒊已审批改制方案的企业在实施中行动缓慢;个别职能部门服务不配套,督促不力。

⒋企业主管部门在协调指导企业改制方案的实施中存在着措施不到位,督促不到位的现象。

⒌个别职能部门在工作中有拖拉、推诿的现象,特别表现在房产纠纷处理问题上。

⒍县氮肥厂、大河砖厂的土地手续在当地没有审批权,难以办到;制约着改革进度。

三、下步工作打算

⒈加大企业改制的力度,继续做好企改督办,协办和相关协作工作。

⒉加快对粮食企业家的改制步伐,力争在月日前完

成国企改制任务。

⒊城镇集体企业改制还有家企业未进入改制程序;必须在月日前尽快进入,特别是县经贸局和供销社两家企业主管部门要有专人负责。

⒋县氮肥厂、商贸中心、矿业公司改制是企改中的难点和热点,自月日起,企改办要有专人督办、指导。

⒌县民族服装厂、七个基层食品站、七里沟酒厂、牛街酒厂、县糕点厂、县木染社、竹器社是我县停产多年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必须在月日前成立相应的专门机构,进入企业改制程序,做好企业资产清理、土地评估、人员身份界定等工作。

供销社改革方案篇4

一年来,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宁党发〔2016〕3号)要求,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较好的完成了基层组织体系和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为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综合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我市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推进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改革方面

(一)发挥市供销合作社职能,加强“两个体系”建设。按照自治区《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宁党发〔2016〕3号)精神,落实市供销合作社机关按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注册,根据市供销合作社改革后承担的任务和发展需要,核定财政供养人员6名,实行定额补助。市供销合作社主要职能包括: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决策部署,承担全市基层合作社指导,面向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网点建设,开展服务“三农”经营活动及政府委托的其他职能;履行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强化社有资产监督管理;通过项目扶持、资本联结、业务指导等方式,引导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组织领办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帮助农民合作社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联合合作,培育品牌,开拓市场。截至目前,已建设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7个,综合服务社20个,土地托管面积0.8万亩,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5万亩(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10家,发展社区直销店6个,培育龙头流通企业5家,建设冷链保鲜库7个、大型农机农资交易市场1个。成立了市供销合作社监事会,切实加强社有资产监督管理,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加强市供销社机关队伍建设。按照“实体化、市场化”改革方向,促进市供销合作社成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市委、政府研究制定《青铜峡市供销合作社推进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青党办发〔2020〕32号),优化市供销合作社内部机构职能,设立青铜峡市供销合作社监事会,设监事会主任1名。加强党建、财务、业务工作力量,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名(财务统计、文秘人员、资产管理、电商物流人员各1人),规范财务管理,充实供销社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力量。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建立新的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任制,签订劳动合同。积极探索符合供销合作社特点的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建立新的劳动用工、分配、保险制度,稳定队伍,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方面

(一)加快基层社提升改造建设步伐。基层供销合作社是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按照“开放供销”的办社理念,通过联合式、嫁接式等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建设,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真正让农民受益。目前已完善提升改造基层社8家,按企业登记注册4家(改造升级薄弱基层社1个、通过联合式成立基层社3个),新增基层社社员人数1000余人,辖区8镇实现基层社全覆盖。

(二)提升基层社服务功能。根据我市农业发展需要,支持现有发展较好的基层供销社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涉农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跨区域发展,建立产业型、区域型、综合型基层社,逐步形成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同时,积极发挥基层供销社经营服务功能,做好农资农药储备供应、开展测土配方、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逐步提升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已建成区域型、综合型基层社4家,庄稼医院8家。

(三)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采取联合合作、基层社创办等形式,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社20家,经营业务覆盖农资供应、日用品销售、农村电商、信息服务、庄稼医院、农产品购销、小额取款、养老保险金代收等。依托基层社阵地,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开展文体娱乐、养老幼教、邮政电信代办、法律咨询、农家书屋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

三、政策扶持方面

(一)设立供销合作社发展基金。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设立供销合作社发展基金100万元,可以股权形式投入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支持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改造为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为农服务体系,开展农资储备供应、农产品市场建设、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土地托管、统防统治、冷链物流、农超对接、农村电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二)税收支持。市供销社及基层供销社享受部级自治区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经营困难企业自用土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自用房产的房产税实行“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已累计减免税收2万余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供销合作社比较薄弱。我市的基层供销社在1999年均已改制为民有民营企业,近年来通过联合合作,按照“开放供销”的办社理念,通过联合式、嫁接式等方式逐步恢复建设基层供销社,目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为农服务功能弱化、缺乏创新创业精神。

(二)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发展滞后,专业合作社、基层社、农产品市场、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产品销售带动能力不强,区域布局不尽合理。

(三)市供销社机关人员队伍老化。市供销社机关人员较少且年龄偏大,理事会班子不健全,联社机关有机构无编制,导致拟招聘人员工作进展缓慢。

(四)供销社发展基金尚未落实到位。

四、2021年改革工作思路

(一)按照“五个供销”办社理念,提升为农服务能力。紧紧围绕我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布局,以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抓手,打造适应现代农业、适应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求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新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个,综合服务社8个,土地托管面积1万亩,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6万亩(次)。推进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基层供销社、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信息化改造,通过电商公司平台开展大米、水果、蔬菜、葡萄酒、八宝茶等在线销售,实现全程在线支付、农产品追溯等信息化管理,智能分拣、配送服务全流程管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新建村级电商服务站10家,实现线上销售额2000万元。

(二)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积极争取自治区供销社“项目资金”和市政府供销社发展基金投入,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建设,扩大基层社覆盖面,提升建设基层供销社2家,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提升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真正让农民受益。

(三)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购销、加工、储运、配送、保鲜、信息调控能力,构建新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网络,培育品牌产品,拓宽农产流通渠道。

供销社改革方案篇5

一、找准重点难点,理清全年工作思路

2015年,县社的工作思路是按照全市供销社工作总体部署,紧扣深化供销社改革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两条主线,突出基层供销社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网工程”实施、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招商争资5项重点工作,妥善处理好安全维稳难点,加快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圆满实现年度目标任务,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以改革创新打造新型基层供销社

在基层供销社建设中,不是一个简单的恢复,而是要建立新型的基层供销社。要坚持开门开放办社思想,组建一个有事业心、责任感强,有活力、能创新的团结拼搏班子。新型基层供销社,县供销社控股或参股,要有专业合作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标准化农资经营门店和庄稼医院,有日用消费品中心超市,有再生资源回收门店。要建立新的用工和利益分配机制。

(二)以产业提升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

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指导帮助专业合作社依法进行工商登记,健全组织机构和章程,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机制、运行监督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推行社务公开,努力做到有组织、有机构、有经营场地、有骨干经营项目。创新成员出资方式,鼓励成员以土地、林地、水域经营权出资,将更多的土地、林地或水域集中到专业合作社进行开发利用。引导专业合作社通过产品升级、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建立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延伸,实现农产品效益的最大化。引导专业合作社推行财会制试点,帮助专业合作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以项目攻坚推动“新网工程”建设

按照“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工作要求,积极做好项目培育工作,以“政府扶持、供销社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推动“新网工程”建设。加快农资供应网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批农资放心店,不断完善农资网络体系。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资商品与农副产品双向流通平台,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四)以开放办社强化为农服务工作

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加盟、招商、内引外联等方式,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镇级商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庄稼医院,切实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保障生产物资供应,着力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农资服务体系。

按照“边发展、边规范、边提升”的思路,稳步推进家庭农场建设。培育和扶持一批经营规模大、人员素质高、综合效益好、示范作用强的示范性家庭农场,发挥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作用,促进全县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

(五)以考核创新推动招商争资工作

坚持全员招商不动摇,完善考核机制,不断强化招商意识,力争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积极做好企业基础工作和项目储备。认真开展工作对接,争取省供销社、省财政厅专项资金不低于50万元,争取省农委、省财政厅专项资金不低于200万元。

二、突出工作重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一季度工作取得新成效

1.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

2015年1-3月,全社销售汇总实现2.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6.7%,利润30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5.5%,农产品购金额590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7.2%,连锁销售额367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6.3%,组建专业合作社7个,完成年计划的70%,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流通网点8个,完成年计划的26.7%。

2.土地托管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从2013年开始,县供销社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参与农村土地托管服务工作,采取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为依托,开展种、管、收、加、销全过程托管服务或半托管服务,多措并举,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工作开展。

截止2015年3月底,全系统托管服务土地面积已达1.8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86%。全托管面积1.2万亩,占托管面积的65.2%,其中:流转式托管0.8万亩,打包全程托管0.4万亩。半托管面积0.64万亩,占托管面积的34.8%。涉及托管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涉农企业1家。

3.两节平安及其它工作情况

一是认真做好维稳工作,确保了元旦、春节两节平安。维稳工作是县供销社一个难点工作,维稳形势十分严峻。1、全县供销社通过退休(移交社保)、辞职等办法,分流了3100人,这些人员已与供销社没有联系,但这些人上访只要说原来是供销社的人,就是供销社的责任。2、企业改制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3、全县供销社有企业干部29人。

二是认真做好春节慰问工作,提升供销社形象。一是我社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到全县财政统筹春节慰问名额30个(每户慰问金200元,价值200元礼品1套)。对全社22名系统老领导、老党员、老职工、联系乡镇的5名和联系社区的3名贫困户进行了慰问。二是组织召开了机关退休职工迎春座谈会。

三是切实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为联系的县天保镇狮子寨村送去了价值2450元的化肥。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政治思想、精神文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财务管理、统计、档案、普法、县志、统战、应急、防邪、工会等工作正有序开展。

三、积极主动作为,为改革争取最大支持

今年,供销社虽然未被省供销社列入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但我社积极主动作为,制定3条措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

一是主动汇报。

今年4月份,我先后将中共中央、国务院供销社综合改革文件精神和供销社基本情况、工作思路、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分别主动向县委书记、县长和分管常委、副县长汇报,加深领导对供销社的了解和重视。

二是积极宣传。

我社不仅积极组织全社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而且通过广播、电视、报章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并将文件复印至县上领导。

供销社改革方案篇6

市供销社现有棉麻、土产、农资、再生资源、贸易、物资等七个直属公司和城关、汊涧、铜城、秦栏、仁和、大通、金集等三十五个基层供销社。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2300人,其中离退休1173人。改制已置换职工身份人数达1033人。目前仅有土产公司、棉麻公司、铜城、乔田、安乐供销社等少数单位还存在企业经营或开发行为,大多数单位已停止了经营。除留守人员外,职工下岗,发生活费。

二、去年主要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奠定“十二五”发展良好开端的重要一年。面对后金融危机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面对供销社系统改革滞后所遇到的诸多情况,我们全市供销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供销社的直接指导下,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全市“五年翻两番”奋斗目标,认真贯彻国务院国发()40号《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皖政()53号《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改制和维稳工作为主线,立足三农,加强管理,齐心协力,破难奋进,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保持了供销社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销售总额3.3亿元,占年计划119%,同比增长3.1%;实现利润59万元,占年计划140%,同比增长13.5%;完成招商引资2300万元,占年计划143%,同比增长43.8%。

(一)统一思想凝神聚力。国发40号和皖政53号文件对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为新一轮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给予了重大的政策支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但我市供销社系统由于改革滞后,错过了发展机遇,目前多为特困企业,人员结构老化,干部职工进取意识不强,整体发展创新功能弱化。为了尽快在全系统干群中形成改革发展共识,我们一是将学习、宣传、贯彻国发40号和皖政53号文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党政班子会议、系统工作会议、分片召开会议来深刻领会国发40号和皖政53号文件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精髓,把国发40号和皖政53号文件的学习贯彻做为宣传供销社的有力契机,提振干群士气,统一干群思想,增强系统的凝聚力。二是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市社将相关经济和廉政工作任务与所属各单位签订年度责任状,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纪律,增强干部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三是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勤政廉政,市社党组坚持集体领导,办事公开,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在全系统有效地形成了上下一心、锐意进取、凝神聚力抓工作的局面。

(二)深化改革,全力推进。改革改制是供销系统近阶段的中心工作。为了在年完成半数以上供销系统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市社将农资、再生资源、土产、物资4家直属公司和坝田、釜山、金集、石梁、平安、万寿6家基层供销社列入年改革启动计划。一是市社党政领导班子分片负责和对改制单位派驻工作小组,市社机关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参与改制工作。二是加大改制政策宣传力度。在摸清改制企业资产、做好审计基础上,加强与国土、规划等部门协调,加快完成改制企业土地测绘、评估等工作。年完成了对仁和、龙集、郑集、金集、万寿5家基层社改制审计工作,基本完成了政府安排的棉麻、土产、农资3家公司审计工作。三是创造和谐、稳定的改制环境。处理好改制与稳定的关系,做细工作,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去年以来釜山、万寿、石梁、坝田供销社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工作,釜山供销社在完成改制后,及时对剩余资产进行招商引资,意向性投资达800万元。石梁供销社在大部分完成职工身份置换的同时,并及时做好涉及30多户职工住房的拆迁工作。农资公司在资产处置后,全面开展资产移交中的拆迁工作,已完成搬迁12户。涉及“两河”改造拆迁的土产、再生资源公司正在做改制准备的前期工作,再生资源总公司、利达物资公司和金集、平安供销社资产已成功处置,正在处理资产移交中遗留问题。目前,全系统置换职工身份人数已达1033人,占应改制人数的50%。

(三)“新网工程”,持续发展。“新网工程”建设,是供销社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实现为农服务宗旨、加强供销社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去年来,我们一方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困难,组织还在经营的一些企业做好农资商品的组织供应工作。在“天供农资”配送中心建立了农资商品动态监测报告制度,准确掌握农资商品的储备、价格等方面的情况。在夏季用肥高峰期间,市社加强供销社系统农资供应的指导和调研工作,下发文件,在确保农资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做好农资诚信服务,继续发挥供销社主渠道作用。全年销售各种化肥9万吨。另一方面,积极组织重点企业申报新网工程项目,做好“万村千乡”农家店建设。年申报的华易超市日用品配送中心升级改造、农超对接等项目先后获批。到位资金104万元。“天叶”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在申报之中。我们还重视抓好烟花爆竹等安全经营工作,烟花爆竹销售额达855万元。

(四)创先争优,成效显著。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继续,是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市社自去年4月起,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以“科学发展创先进,凝心聚力争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并结合工作实际,以提高工作实效和推动工作落实为目的,深入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领导上重视。为切实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市供销社建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党政班子成员全部联系重点企业。二是组织上保证。在党的生日“七一”活动前夕,市供销社根据《中国共产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经党组研究并报上级批准,及时进行了市供销社党总支换届工作。换届后,新换届的党总支组织所属支部和部分优秀党员赴革命老区进行为期三天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还具体落实市供销社总支与铜城镇联圩村党总支结对共建工作方案,以“双促进、双提高”为目的,积极采取帮扶措施,筹措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三是工作上促落实。二凤中路棉麻公司段拆迁工作是连接新老城区、直通新商务中心的重要路段,也是市政建设的重点工程。该路段直接涉及拆迁户79户,其中多为供销系统下岗和退休职工,经济困难,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针对这一拆迁情况,市供销社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挂帅的拆迁工作领导组,并下设驻棉麻公司拆迁工作小组,市供销社党政班子成员现场办公,全面参与拆迁工作。操作上坚持政策宣传和人性化工作相结合,既把拆迁意义和相关拆迁政策宣传到位,也千方百计做好方方面面的协调和耐心细致工作,不激化矛盾,让大多数拆迁户理解拆迁、配合拆迁、支持拆迁。在政府领导关心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二凤中路(棉麻公司)段涉及的79户拆迁户,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在市重点工作上,去年初“两河”沿岸改造涉及土产、再生资源公司和城关供销社拆迁扫尾工作,经过集中攻坚,计65户也全部完成了拆迁工作。

(五)招商引资,狠抓重点。年,我们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百日竞赛”、“百日冲刺”活动,把招商引资作为增强经济实力、盘活资产的有效途径来抓。一是召开班子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布置招商引资工作,并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招商引资和争资立项工作领导组。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市社分阶段召开招商引资专项会议,要求重点单位和机关工作人员为招商引资出谋划策。三是依托本地市场和资源,全力招商。在“百日竞赛”活动期间,市社利用供销商场引进上海商人投资的上海亚一金店天长店已开业,投资额达600万元。在“百日冲刺”阶段,分别引进两位福建客商,在仁和镇投资兴建橡胶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额1700万元,已全部到位。计完成招商引资额达2300万元。

(六)维稳工作,常抓不懈。一年来,我们把维稳工作作为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基石来抓。首先,抓好工作。一是完善制度,制定并坚持首问负责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领导值班日制度以及重点人员维稳分片责任制。二是认真排查维稳隐患。针对供销系统处于改制的特殊时期,我们定期召集相关会议,收集重点企业的不安定信息,尤其大的改制企业职工上访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并对干部、自卫反击战人员、练习者的维稳工作,制定维稳预案,落实责任人,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重视工会工作,认真并妥善处理职工上访事件。对职工上访反应的问题,我们不回避、不推诿,而是积极面对,热情接待,妥善处理,杜绝上访事件的升级和态势的扩大。四是加强党建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把党建工作和计生工作纳入当年责任目标考核之一。第二积极关注民生,开展“送温暖、办民事、解难事”活动。我们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筹集送温暖资金,逢重大节日坚持走访慰问干、特困职工、特困党员、特困农户,慰问离休干部,并积极落实相关待遇。全年筹集送温暖资金45.3万元。第三抓好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做到安全工作逢会必讲、逢特定节日必检、逢隐患必改。一年来,我们共进行各类安全大检查6次。投入整改资金数万元,隐患整改率达100%。

去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干部职工的期望仍然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改制进度不一,发展不均衡,从全省行业看,大多数供销社已完成了改制,进行了发展阶段。而我们完成改制的单位仅占一半,特别是人员较多的单位大多数没有改制。前期已改制的部分单位遗留问题也十分突出:有的退休人员医保问题没有解决、有的遗漏了正式职工、有的改了分光了资产等,不少基层社已名存实亡。由于在时间上错过了与国有企业一同改制的机遇,现在推进改制成本高、负担重、实施难度大,尤其是职工补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单位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推动改制步履艰难。如果久拖不改,企业“两金”拖欠越积越多,供销系统有效资产会越耗越少;二是“新网工程”项目储备少,后劲不足;三是养老金、医保金、失业金拖欠严重。由于大部分企业停止了经营,无正常收入,使得全系统拖欠的养老、医疗和失业金逐年增加;四是供销系统干部职工年龄结构偏大,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拼搏意识不强。

三、年工作意见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国务院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0号)和省政府皖政()53号《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全面贯彻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树立破难奋进的勇气,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强化改革,拼搏进取,把握机遇,狠抓落实,不断开拓供销工作新局面。

(一)工作思路

年供销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国发40号和省政府53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改革、创新、和谐、发展”这一主线,加大推进供销系统改革改制力度,千方百计完成招商引资、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供销系统总体和谐稳定;继续推进供销系统“新网工程”建设,推进未改制企业规范管理;重视加强市社机关建设、供销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实现我市供销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天长城乡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全市供销系统工作目标是:

1、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额3.8亿元,比年实绩增长18.8%。

2、实现利润70万元,比年实绩增长18.6%。

3、完成招商引资2000万元,比年目标增长25%。

(三)工作措施

1、攻坚克难,加快推进供销系统改革改制。年着力点摆在直属公司改制上,力争公司改制工作取得突破。计划完成农资、再生资源、物资3家公司改制,启动土产公司、永丰供销社、平安供销社、龙岗供销社4家企业改制工作。完成金集、十八集供销社改制扫尾工作。一是继续分片负责和派驻改制工作小组,机关工作人员在人手少的情况下实行“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制度,全力以赴参与改制工作。二是本着及时、准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企业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等工作,做好职工安置费用的测算,加强与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联系,做好“双置换”改制基础工作。三是加大改制政策宣传,创造和谐、稳定的改制环境。针对企业职工对改制工作不理解、不满意、有抵触情绪的状况,本着感情宜疏不宜堵的原则,采取换位思考,争取大部分职工的理解和配合,推动改制工作顺利开展。

2、立足创新,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销社网络。创新,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全市供销社系统要把握“新网工程”建设的契机,在整合、改造、升级供销社传统经营服务网络的同时,构建具有现代流通方式为特征的供销社5大网络体系。一是构建农资商品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天供”农资公司要发挥龙头作用,争取与大公司联合,不断扩大区域配送能力。重点是发展农资连锁店,依托基层社的网络,扩展市场占有率。二是构建烟花爆竹连锁配送网络。以“天升”烟花爆竹公司为龙头,打造烟花爆竹经营服务网络。通过建立烟花爆竹配送中心,采取直营、加盟、合资等形式,加快整合全市烟花爆竹经营网点、设施、人才等资源,落实统一归口政策,强化安全管理,形成“统购分销、统一品牌、统一配送、统一安全管理”的烟花爆竹经营新格局。年将拟申报“天升”烟花爆竹升级改造项目。三是构建农产品连锁经营服务网络。积极申报“天叶”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充分发挥参股的“天叶”食品公司龙头作用,结合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和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和组织名优土特产品进行精加工、小包装,不断扩大辐射范围,打入省内外超市及专业市场,实现城乡连锁、双向物流、城乡市场双向开拓。四是构建再生资源连锁经营网络。以市再生资源公司为龙头,加强系统上下、系统内外再生资源利用加工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增强竞争力。五是构建农村日用消费品网络。以华易超市公司和配送中心为龙头,以基层社为基础,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紧紧围绕“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实行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连锁化服务,努力打造和扩展供销社在农村的日用消费品网络终端。

3、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供销。首先抓好稳定工作。供销社系统的摊子大,人员多,各种矛盾问题交错复杂,尤其是在改制过程中,这些显性和隐性的问题一并爆发出来,给稳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年维稳工作坚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排查矛盾隐患到位。由专人负责,经常性地、不间断地,由点到面、由纵到横进行排查并建立矛盾隐患排查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坚持领导接访日制度到位。制度张贴公示,公开接访、约访和下访。主要领导亲自接访,不回避矛盾。三是处理和解决问题到位。尽最大努力,将问题消除、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已经发现或出现的问题,能解决的在系统内解决,发现隐患苗头的要立即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不了的,及时汇报,做到不拖、不压、不等、不上推下搡,保持信息渠道畅通。第二抓好安全工作。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层层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主管机构和人员。市社与所属各单位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制定应急预案,成立突发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指挥部,明确在发生事故时的工作程序、各岗位责任、事故调查处理等。同时要加强安全检查,认真整改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第三加强机关建设,重视党建、工会和计划生育工作。按照机关现代管理服务需求,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机关效能,提高对下属企业的指导、监督、服务、协调水平,为推动全系统构建和谐供销创造条件。

4、优化管理,健全社有资产的监督和运营制度。

一是建立和完善社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社有资产处置重大事项的报告制度,企业购建、转让、变卖、报废资产等要向市社党组报告,经研究批准后方可办理。

二是加强对社有资产的处置监管。社有资产的处置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防止暗箱操作和低估贱卖社有资产,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是建立健全社有资产的档案管理。加强社有资产权属证照的管理,社有资产的权属证照统一移交到市社资产科保存,企业需要使用时,经市社审查后,办理有关使用手续,使用完毕后,立即归位。对无证的小地块和站点要进行了无证土地的确权登记,加强管理,防止社有资产流失。

四是加强社有资产的管理。对企业处置闲置资产收回的资金,实行集中统筹调剂管理,解决企业在完善改制中的遗留问题。

五是加强对社有企业费用成本的监管力度。市社审计科已列出年审计计划,并会同政府审计部门继续做好改制企业的财务收支、资产负债等审计工作,加强企业常规的财务费用的监督,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分析,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5、依托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运用市场机制,依托本地经济资源和全系统闲置资产,创新融资观念和方式,利用“新网工程”建设的契机,大胆引进战略投资者,解决资金困扰、管理落后的问题,促进连锁超市、市场建设、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和传统网络整合工作,推进供销社创新发展。一是成立了招商引资和争资立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机构,在人、财、物上给予保障。二是依托社有资产,建立专门项目数据库,为项目的宣传推介提供详实资料。三是切实加大招商引资的宣传工作。根据市里招商引资工作的要求,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和产能转移的机遇,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积极走出去,想方设法推介招商项目,确保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完成。

供销社改革方案篇7

一、加强思想教育

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供销社企业改革千头万绪,如无有效预防举措,极易产生腐败,吞蚀改革成果。因此,县供销社党委、纪委牢牢把握“惩防并举、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动摇,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进行扎实的反腐倡廉思想教育,从思想意识上给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注入一针“强心剂”,防止走进“事前无监督,事中不监督,事后讲监督”的怪圈。县供销社党委多次召开机关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会议,宣讲反腐倡廉的重要性,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并郑重承诺: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做到不乱开口子、不乱批条子、不乱打招呼,凡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党委成员首先自己做到。同时积极开展“警示教育”,以任长霞、牛玉儒等正面典型和、等反面人物的不同人生轨迹为教材,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深入剖析自己,找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为“两个置换”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二、建立规章制度

供销社“两个置换”改革涉及企业多,职工人数多、资产处置量大、资产质量、总量不一、如不从大局和全局观念出发,很容易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县供销社根据县委、政府有关改制政策,有广泛征集各企业意见并经过反复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出台了《衡山县供销社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规定》,从目标任务和改制形式、组织领导、欠款清收、资产拍卖、财务管理、社会保险、职工身份置换补偿费、企业班子成员优惠政策、其它事项等九个方面对全系统的“两个置换”改革作出了硬性规定。要求所属企业必须规范操作,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该《规定》具有极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地避免了各企业在“两个置换”改革中的盲目性、无序性和不平衡的心理,为企业改革进程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三、严格把好“三关”

实施“两个置换”改制,有效预防腐败行为产生,必须严格把好资产处置关、人员安置关、资金使用关。

资产处置关。确保社有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是顺利实施“两个置换”的必要条件,而资产处置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县供销社党委、纪委一是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的作用,实行重大事项交由企业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表决通过的制度,防止“一言堂”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取得职工的理解与支持。如沙泉、城关、店门供销社部分不良资产几次降价处理均召开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增强了重大事项的工作透明度,扩大了职工的知晓权。二是积极推行“阳光行动”处置资产,规定所有企业资产必须通过有评估资质的机构评估,由有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按“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拍卖,严禁暗箱操作。东湖供销社马迹加油站第一次公开拍卖因无人应价流拍,第二次经职代会讨论予以降价拍卖。公开拍卖前个别买主找到县社挂点领导和基层领导承诺给予好处按底价协议成交被拒绝,公开竞拍后增值10余万元;白果供销社枫林分店由6万元标到17万元,其激烈场景至今令人记忆犹新。通过推行“阳光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效地遏制了腐败行为的产生,为“两个置换”改制顺利进行筹措了大量宝贵资金。截止目前,全系统共处置资产4328万元,无一例领导乱打招呼、乱批条子、乱开口子等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

人员安置关。为预防职工安置中“混水摸鱼”或借企业改制之机“多分一块蛋糕”的现象产生,县供销社会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对全系统所有的干部职工进行严格的工龄、工籍认定,按照有关规定、条例,应当辞退、除名、开除的,一律予以辞退、除名、开除。对未经县供销社批准、认可的原农民合同工,一律按文件中“挂靠人员”对待,不享受任何经济补偿,不纳入社保。严格的工作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想发“改制财”的行为发生。

资金使用关。企业改革离不开资金,职工安置、缴纳社保费、协调关系、归还银行贷款各方面都要钱。如何把有限资金狠好地用在企业改制这个“刃口”上,如何堵塞资金使用的“漏洞”,保住职工的“救命钱”,成为县供销社党委班子着重思考的重大问题。《衡山县供销社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规定》明确指出:改制中,所有收入必须进县社改制企业帐户,并进县财政专户,所有支出必须经企业改制工作组组长和县社挂点组长审批方可开支,其中单笔金额2000元的还须经县社改制领导小组组长审批。严格的审批制度堵住了资金流失的“漏洞”,该花的钱坚决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花,可花可不花的钱从严控制,确保了企业所有的每一分钱都用于企业改制。全系统无一起企业改制过程中私自拆借、贪污、挪用改制专项资金等的案件发生,得到了广大职工的依赖和认可,为企业“两个置换”改革进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很好的资金保证。

供销社改革方案篇8

关键词:“三位一体”;改革;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6月15日

供销社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拥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成立之初,供销社作为经济恢复时期的桥梁与纽带,帮助发展工农业和经济复苏。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引领,供销社慢慢退出人们的视线,各种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登上了市场经济的舞台。但是,供销社作为重要的为农服务组织,在帮扶“三农”问题中仍然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浙江省作为民营经济发展活跃的省份,农业发展受地域地形地貌限制,不能大规模发展农业经济,如何走出具有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与供销合作社的引导密不可分。

一、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历程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敢于改革与创新的作为帮助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自在浙江任职期间,“三农”问题就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了解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三位一体”改革。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是在浙江时对农村改革提出的一个宏伟构想。如今,“三位一体”的农村改革目标已经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先行一步的浙江,按照总书记的规划蓝图,率先取得了改革突破。

2006年,浙江省“三位一体”改革正式施行。浙江省瑞安作为率先试点,对“三位一体”理念进行试行,之后在浙江省18个县(市、区)展开试点。浙江省提出了深化“三位一体”改革的一揽子方案,11个市82个县(市、区)都基本建立了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的县乡两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包括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村信用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户等,供销合作社作为农合联执行委员会,农合联办公室设在供销合作社。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将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健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浙江省供销社主任邵峰表示,“‘三位一体’的农合联组织体系建成后,要充分发挥作用,一定要把服务体系建起来,让服务的供给者与服務的接收者成为利益共同体。”

“三位一体”改革发展至今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目前仍在不断摸索实践过程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处于地少山多的浙江省,如何依靠民营经济的优势,发展“三农”,乘上改革发展的列车,“三位一体”农合联发展给出了一条颇为可行的道路。

(二)供销合作社改革。一开始,供销合作社作为社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落下帷幕。但是,供销合作社的功能及助农特性在几十年的改革过程中从未改变。无论是社有企业还是市场经济下的个体经营、集体经营,供销合作社都不断改革,以保持经济活力,成为农业发展中的主力军。

199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号),要求抓紧组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文件同时要求,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之后,浙江省在不断的实践中对供销合作社进行改革,在农业发展、农村改革等问题中发挥供销社的历史优势,帮助解决一个又一个三农问题。2006年,“三位一体”改革提出后,供销合作社作为改革主力军,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三农”问题的改革。

(三)农信社改革。1952年,浙江省农村信用社成立发展,历经人民公社、贫下中农和农业银行、人民银行管理等历史阶段。农信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促进全省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农信社改革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信社的改革,可以说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农信社改革主要聚焦在监管职责上,对农信社的监督和管理职能的明确,保证其健康良好的发展。

2004年4月,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履行对浙江农信系统,包括农信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主要承担“引好方向、带好队伍、管好风险、做好服务”工作任务。2004年8月,深化改革后浙江省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南浔农村合作银行成立;同年10月,第一家县级统一法人联社——龙游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立。

2011年,农村合作银行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2016年,随着“三位一体”改革的进行,农信社也加入了改革的主力军,为浙江省“三位一体”全面改革提供助力。

二、改革助力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经过“三位一体”改革、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农信社改革,为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也为“三农”问题开阔了思路。“丽水山耕”就是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改革下的成果。作为中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其发展为众多偏远山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思路。

丽水作为浙江省偏远山区,由于农耕用地少,山多,距离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较远,其农业发展进度缓慢。但相对应的,丽水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山珍丰富的印象也深入人心。丽水地区的山珍多,但品种杂、品牌稀缺、质量保障缺少、营销途径单一等问题及其明显。在“三位一体”改革背景下,丽水市成立国有农投公司,对精品农业实行生态化规划、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电商化营销。次年,丽水市委托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进行品牌战略规划,于9月创建了公用品牌“丽水山耕”。“丽水山耕”由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注册后,委托国资公司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确保了“丽水山耕”既有政府背书的公信力,又有市场主体的灵活性。

由此可见,通过政府引导,成立龙头企业或知名合作社,提高农产品规模,扩大规模效益,同时建立区域农产品品牌,保证农产品品质的同时开拓市场,是“三位一体”改革的实例,也是看得见的成果。

三、当前改革面临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一)改革的困境

1、专业人才的匮乏。改革需要人才,无论是基层农业工作,亦或是政策指导和技术指导。当前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创业的少之又少,投身于家乡“三农”建设的更是寥寥无几。人才是关键,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那么任何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都将成为空谈。

2、基础建设落后。当前浙江省的乡村建设稳步进行中,但是物流最后一公里建设等问题仍然存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网络、道路、物流等各方面,全面建设农村仍然任重道远。

3、农业文化氛围低。企业管理需要文化作为内核,驱动员工积极性,农业发展亦是如此。当前社会整体对于农业的偏见和避之不及的态度,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在农业这一产业的汇聚。只有提高对农业的认知,正视农业的地位,才可以从根本上带动农业的发展。

(二)解决之道

1、加大政策力度吸引人才。近年来,浙江省不断推出人才引进政策。从省会杭州到各地方县市,人才的引进可以大大提高农业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为后续各项政策的推动和执行起到积极作用。

2、加大基础建设资金投入。政府应通过税收减免及政策倾斜等各项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三农”建设,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3、引导全社会重农的氛围。对农业的重视,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尊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大对农产品文化节、农业相关知识的科普与推广,形成全社会重农、尊农的氛围,促使有识之士加入“三农”建设的队伍。

供销社改革方案篇9

预防的方针,全面履行赋予的职责和任务,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推进全区供销系统的改革与发展,维护供销系统的安定团结提供政治和纪律保证。

一、20*年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总结

㈠全面履行赋予的职责,积极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20*年8月供销社根据隆发[20*]33号文件,撤销中国共产党*区供销社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区供销社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中国共产党*区供销社党组。纪检监察工作在认真协助党委(党组)抓好全区供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同时,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党风廉政学习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做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就必须要经常性的加强学习教育,警钟常鸣,从而筑牢领导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防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传达学习贯彻同志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区纪委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在此基础上,还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好*省人民政府《关于违反*省公务员八条禁令政纪处理的暂行规定》。用两个《条例》和《*省公务员八条禁令》规定领导干部和职工的行为,促使干部职工廉洁自律。

2、认真学习贯彻,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认真开展多种教育活动,把自律与他律、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一是加强对系统内的党员干部的宗旨教育,从思想上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的问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和权力观,经得起权力、金钱、秘书园地更多精品原创文章美色的考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报刊资料、影像、警示教育片等宣传教育形式,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真正使宣传教育起到鼓舞斗志激励人、纯洁心灵塑造人、警示教育挽救人、条规教育约束人的作用。

3、积极向党委建言献策,对全区供销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总的安排部署,并于年初制定了《*区供销社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及《*区供销社20*年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核办法》,和各支部签订了《*区供销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强调要求全区供销系统的各项改革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发扬民主的原则,决不能借改革之机,损害职工的利益,从而使供销社纪委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在企业改革、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接待、班子的选拔任用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执行。

4、协助供销社党组和理事会抓好涉及“三农”工作的检查督促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工作。20*年发展专业合作社17个,综合服务社30个,农产品协会2个。

5、认真学习《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四项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四项制度,并监督实施。

6、区供销社组成考核组,于20*年11月1日-20*年11月4日,认真对下属7个企业党、政领导进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考核结果都在90分以上。

㈡把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廉政勤政建设的核心

认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真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工作规划》,把惩治和预防、教育与监督、深化改革与完善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建立健全廉政勤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紧贴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把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经常教育与专题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

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的作用,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㈢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

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在廉洁勤政方面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认真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机关干部职工,企业领导始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恪守职业道德,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抽出时间到下岗、分流和离退休职工家嘘寒问暖,去困难家庭中走访了解,送温暖,给真情,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

㈣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做好举报工作

认真履行《》赋予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全面履行监督职能,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要求在查办案件中全面贯彻落实“实事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办案方针,保证办案质量,体现出支持改革者,鼓励探索者,教育失误者,追究诬告者,惩处腐败者,坚持反腐倡廉的正确导向,营造有利于发展的良好氛围。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畅通渠道,做好基层接访工作,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特别是在奥运会召开前期,多次到企业干部、困难职工中走访慰问,畅通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合法问题。认真做好企业退休、下岗、企业干部有关政策的宣传和思想工作,从而达到了沟通情感,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安定团结。确保系统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0*年供销社纪委共计接待来访人员120多人次,主要反映的是20*年10月1日以后死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一次性抚恤金差额、离休干部的房补、下岗人员有哪些优惠政策、怎样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协助辛街、老营十户办理土地证,协助处理瓦房房产处理遗留问题等。对上访人员提出的问题都一一做了口头答复,没有出现复访现象和。为维护供销系统的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㈤政务公开有序开展,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20*年初,供销社纪委在以前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了政务公开的不足之处并增加了新的公开内容,从公开的内容,公开的形式,公开的时间,监督评议等制度都有了新的完善。全年实行政务公开10次,干部履职考核1次,调资公示1次,工会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公布1次,抗震救灾捐款情况1次,党委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对象公示1次,每个季度财务收支情况公示4次,困难职工情况调查表公示1次。

总之,*区供销社20*年纪检监察工作在区纪委、供销社党组的领导下,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但与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着监督上的薄弱环节,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查缺补漏,争取把供销社的纪检监察搞得更好。

二、2009年工作的要点

㈠明确责任,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制定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任务分解,树立正确的观念,抓好责任制落实关键环节,并与各支部签订责任制。

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尤其是要深入学习贯彻,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增强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各级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学、讲党性、促‘三力’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过硬的素质、优良的作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全面完成好2009年纪检监察工作任务。

㈢强化制度监督,推进系统效能监察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坚持民主生活会,完善直属企业领导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㈣加大工作力度,抓好违纪违法案件和举报工作。结合供销社实际,按照有关规定,以查办违的政治纪律的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办利用经济管理权营私舞弊、的案件,查办工程建设中发生的的案件,查办企业改制中资产处置、产权交易和经营中资产流失的案件,查办严重侵害职工群众利益的坑农害农案件等。

㈤严格履行责任,加强纪监工作人员自身建设。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一是按照区纪委的部署和要求,加强对纪监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纪监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党的宗旨,维护群众利益,做群众的贴心人,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二是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四是加强业务建设。着力提高依法执纪的能力、依法办案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和对党员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努力营造一支适应供销社改革发展需要、让党组放心、让系统上下满意、能打硬仗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专题学习和教育。

㈦继续开展好政务公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㈧做好工作,对来信来访认真进行排查处理。

供销社改革方案篇10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方法和主要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升“三个核心指标”为主题,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流通网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二)总体要求

通过“乡村流通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达到培育和打造龙头骨干企业、建立配送中心、发展终端经营网点、建设农村集贸市场、创办乡村流通信息网、培养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打牢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基础的要求,最终实现新型经营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构筑起以县为中心,网点覆盖到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具备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双向流通功能的三级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三)规划方法

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供销合作社为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与,按照广泛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收集数据资料,认真分析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方法,组织骨干力量,科学编制规划。

(四)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

4.《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临发〔2009〕3号)。

二、规划的名称和规划期

(一)规划名称

《××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2008-2012)

(二)规划期

以2007年为基准年,2008年为起始年,2012年为目标年,进行五年规划。

三、规划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建设方式

(一)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的建设,采取在政府引导下,加大工程投融资力度。通过财政资金贴息或部分项目直补为引导,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多方位、多渠道进行投融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动企业投入、给予信贷融资优惠扶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加入,有效整合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本四大资源,强势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2.坚持深化县直公司改革,打造龙头企业的原则。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关键是要打造、培育、扶持发展好龙头、骨干企业这个重点。对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县直公司,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县直公司的管理,加大县属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培育和打造龙头和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和骨干企业在流通网络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3.坚持开放办社、联合合作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光靠实施主体供销社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职责,配合协调做好此项工程的实施,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开放办社,联合力量,共同做好这项工程的实施。

4.坚持构建具有双向流通功能的原则。“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要具备双向流通功能,实现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再生资源回收双向流通。

(三)目标任务

经过五年建设,2012年要达到:1.培育1个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龙头和骨干企业;2.全县完成1个市级补助的县级农资和1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6个乡(镇)农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建设;3.完成7个省、市或县级补助的农村集贸市场建设;4.发展、改造、提升“两社一会”169个,累计达17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6个,累计56个,综合服务社106个,累计达106个,行业协会7个,累计达9个,使“两社一会”网点覆盖全县75个行政村委会和社区;5.创建“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6.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1898人,其中: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363人。通过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立起与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使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实现90%以上的农资商品连锁配送,70%以上的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60%以上的零售终端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50%以上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由乡村流通网络经销的“9765”目标。

(四)主要内容和建设方式

1.着力构筑县域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采取“县属农资龙头+配送中心+乡(镇)连锁店+村委(社区)农家店”的运作模式,重点扶持、培育现有县属农资公司,将其打造成为县级农资配送骨干龙头企业,建立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在六个乡(镇)中选择有经营实力、服务规范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个体私营店、原基层供销社作为农资配送二级中心,对连锁经营网点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规范经营,全部签订农资连锁经营合同书,明确连锁经营责任,落实连锁经营任务。形成以农资连锁店、加盟店的农资连锁经营、统一配货为主要形式的县、乡、村三级农资现代流通网络。

2.建立县域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按照“小超市、大连锁”的发展战略,采取自办、联办、加盟等形式,在县城发展具有配送功能的日用消费品超市(县级配送中心),在六个乡(镇)建设直营或加盟连锁店(二级配送中心),在村委(社区)新建、改造便民店、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县、乡、村三级连锁经营模式。

3.建立农副产品购销网络。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围绕提升农副产品市场的交易功能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以县级批发交易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和产业化生产经营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为中介,在乡(镇)、村(社区)建设具有收购、交易、集散功能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网络终端,以信息服务、加工增值、物流配送为重点,打造集交易、加工和物流配送、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副产品经销网络体系,培育“农副产品批发、农村集贸市场+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加工企业+农户”的购销格局,有效解决农产品进城和农民卖难问题,提高农产品组织化程度。逐步构建全县范围内的从基地、加工到市场、配送和终端卖场的农副产品一条龙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

4.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立以社区、乡(镇)村委综合服务中心回收点为基础、以集散交易中心为载体、以综合利用处理为目标网络体系。初步建立起县级市场集散交易市场+协会+县、乡(镇)+村委(社区)回收点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5.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在市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的统一部署下,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信息网站。以流通骨干企业、配送中心、终端网点、集贸市场、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为信息基础,建立起信息采集、整理、制度,同时,扩大到所有与乡村流通相关的信息收集和,丰富信息内容和深度。可通过发放宣传单、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手机信息等多方式扩大渠道,提升信息覆盖面。

6.实施“乡村流通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以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为主,加强对“乡村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提高流通网络建设人才综合素质。

(五)年度指标分解

根据五年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对2009年度指标进行分解:1.重点规划和建设县级1个农资、1个日用消费品网络配送中心;2.培育、建立6个乡(镇)二级农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3.实施2个农村集贸市场建设;4.发展、改造、提升“两社一会”40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综合服务社22个,行业协会1个;5.创建“××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6.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实用人才培训330人,其中:农民经纪人证书式培训70人。

(六)中期规划的执行检查和规划方案的变更调整

2010年,要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根据规划建设进展及当期政策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合理的变更调整,确保终期目标任务的实现。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调查研究(2008年9月-12月)

2008年9月至12月,深入各乡(镇)村委(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我县乡村流通网络现状、存在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为规划的编制收集第一手资料。

(二)第二阶段:规划文本的编制和审批(2009年2月-2009年4月)

我县于2009年2月底前完成“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的拟定,并上报市供销社;在市供销社规划小组的指导下,于2009年3月底前完成我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讨论稿,4月底前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三)第三阶段:组织实施(2009年5月起)

根据市、县人民政府审批下发的《规划》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五、工作要求

(一)规划文本编制要求

规划文本要按照市供销社统一规范,做到数据真实准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文字通畅、简炼,分别对“五大网络”进行规划,规划要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做好项目储备

要对“五大网络”的建设,分项进行规划,提前编写好项目建议书,作为市社储备项目和县级储备项目,争取项目资金补助。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和《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临发〔2009〕3号)精神上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的领导,县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要把抓好“乡村流通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好、抓落实,认真履行好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职能,抓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二)成立组织机构

1.成立由××自治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吴尊宝为组长、县供销社主任董真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发飞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2.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县供销社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组长:县供销社主任董真华,副组长:县供销社副主任李明高,成员:陈林芝、李秀云、施卫红、罗明江。小组成员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职责:负责编制《××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编制方案》、《××自治县“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