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9:33

荒漠化治理技术篇1

关键字:3S技术;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

有调查分析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土流失与荒漠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特点是:类型复杂,范围广,人为因素为主,但到目前为止相关部门还没找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尽管近来在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动态预测、监测以及防治规划等方面已取得部分研究成果,但没有形成一个可遵循的统一技术标准,难以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因此迫切需要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应用一些高新技术来提高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效率。

一、3S技术的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向一体化(3S一体化)和实用化方面迈进。RS技术为区域性、大范围的环境调查和监测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连续覆盖的信息源;GiS技术为区域性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GpS实时动态地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使得建立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全面监测,快速调查和定期公告全国水土流失基本状况,实现全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信息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成为可能。通过3S技术,我们可将不同空间范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动态监测的技术规程建立成一个数据库,进而开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评价模型,促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信息化、现代化,建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信息系统,从而推动水

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事业健康、顺畅发展。

二、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在20世纪中后期迅速发展起来地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多学科交叉并用于地理学研究的新技术。该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通过建立相应的地理模型,可以分析区域空间和进行动态预测,从而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②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能够采集、分析、管理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③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的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有以上特点,从而能够很方便地应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如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专题图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及地形因子提取,信息的复合与结果输出。

三、R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1、进行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遥感调查

通过遥感技术对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这样既高效又简单。在选择卫星相片时,一般要选择同一时期,并且反差适中、影像清晰以及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要求的相片。应用土地资源评价图、土地类型图等图件,根据分类系统,建立解译标志,对卫星像片进行解译、分析,得出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类型及程度,并结合实地调绘和样点测试,勾绘成草图,再经检验校核,评价精度,修改整饰,标记完成水土流失或荒漠化现状图。

2、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遥感监测

区别于遥感调查技术,摇杆监测是选取的是不同时期的遥感资料,并且采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复合技术。该技术包括多季相影像分类和多年代影像监测,前者可以提高分类精度,后者只是监测变化情况。多季相遥感影像复合分类技术中由于单时相普遍存在着同谱异物现象,植被及土地利用类型因物候期不同而产生一系列光谱变化,所以,选择类内综合差最小,类内综合方差最大的两个季相的影像组合作分类,这样就可以减轻同谱异物现象,进而提高遥感自动分类的精度。然而,多年代影像复合监测技术选用两个年代的同季相影像作比较,使监测更加清晰、明了。对于同一季相,稳定地类光谱反射率是相差不大的,而变化地类的光谱反射差异明显,在对影像数据做累加主成分分析变换后,变化地类与稳定地类的特征往往集中表现在不同的主分量中,故选择适应波段组合可鉴别变化类型。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中根据其光谱特性等对航片及卫星像片进行解译、分析,并结合野外校检最终成图。

四、Gp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GpS系统是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功能多、精度高,可为各类用户连续提供动态目标的三维航速、时间信息等;②全球地面连续覆盖,该系统可以保证地面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最少可以接收四颗卫星信号,最多可以接收十一颗卫星信号,达到了全球全天候动态导航与定位的目的;③实时定位速度快,可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对移动目标的定位;④操作简单,观测简便;⑤保密性强,抗干扰性能好;⑥观测点间不需通视,大大减少了建立觇标的费用。

随着GpS的优点越来越明显,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发展很快,部分重点项目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该项技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方案中明确要求,在全国水土流失监测中,尤其对地面监测,要充分利用GpS全球定位技术,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甚至还可以进行对象属性的实时分析。

1、应用于水土保持领域

GpS对水保工程的设计具有很大辅助作用,如完成图班的跟踪、样点侵蚀量的调查及坡度量测、数字地面模型、淤地坝工程设计等:①通过GpS中的RtK技术,把一台基站设在已知点,可以进行相关流动站跟踪图班测试,并可以制出精度较高的三维土地利用现状图;②利用GpS测出坝址处一系列地形特征点的坐标数据,利用相关软件编制成数字地面模型,再进行相关的后处理工作,进而求出各特征点的坐标。此法动化程度比较高,可提供多方案比较,便于技术人员今后对设计结果进行修与纠正。

2、应用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通过GpS技术,在卫星遥感影像上找出明显地物点,在已建立的控制网上进行外业观测,并求出相关地物点的坐标,作为遥感影像几何精度纠正的依据,用于宏观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同时,可以根据航测成图的要求,从中选取某些象征性的地物特征点,便于外行人的观测,求出点的三维坐标,建立立体模型,采集有关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后处理以求得更加精确的变化量,进而为重点区域的监测工作提供可靠信息。

荒漠化治理技术篇2

自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连续3个监测期“双缩减”,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第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

(一)荒漠化土地现状

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20%,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海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28个县(旗、市、区)。

1.各省区荒漠化现状。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5省(自治区),面积分别为107.06万平方公里、60.92万平方公里、43.26万平方公里、19.50万平方公里、19.04万平方公里,5省(自治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5.64%;其它13省(自治区、直辖市)d4|36%。

2.各气候类型区荒漠化现状。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17.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4.86%;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93.59万平方公里,占35.84%;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50.41万平方公里,占19.30%。

3,荒漠化类型现状。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2.6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93%;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25.01万平方公里,占9.58%;盐渍化土地面积17.19万平方公里,占6.58%;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36.33万平方公里,占13.91%。

4.荒漠化程度现状。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74.9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8.69%: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92.55万平方公里,占35.44%;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40.21万平方公里,占15.40%;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53.47万平方公里,占20.47%。

(二)沙化土地现状

截至2014年,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7.93%,分布在除上海、台湾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20个县(旗、区)。

1.各省区沙化土地现状。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5省(自治区),面积分别为74.71万平方公里、40.79万平方公里、21.58万平方公里、12.46万平方公里、12.17万平方公里,5省(自治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3.95%;其它25省(自治区、直辖市)占6.05%。

2.沙化土地类型现状。流动沙地(丘)面积39.8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3.17%:半固定沙地(丘)面积16.43万平方公里,占9.55%;固定沙地(丘)面积29.34万平方公里,占17.05%;露沙地面积9.10万平方公里,占5.29%;沙化耕地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占2.82%;风蚀劣地(残丘)面积6.38万平方公里,占3.71%;戈壁面积66.12万平方公里,占38.41%;非生物治沙工程地面积89平方公里,占0.01%。

3.沙化程度现状。轻度沙化土地面积26.1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15.17%;中度面积25.36万平方公里,占14.74%;重度面积33.35万平方公里,占19.38%;极重度面积87.29万平方公里,占50.71%。

4.沙化土地植被覆盖现状。沙化土地上的植被以草本和灌木为主,植被覆盖为草本型的沙化土地面积71.8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1.77%;植被覆盖为灌木型的沙化土地面积38.51万平方公里,占22.37%;植被覆盖为乔灌草型的沙化土地面积6.08万平方公里,占3.53%;植被覆盖为纯乔木型的沙化土地面积0.52万平方公里,仅占0.30%。无植被覆盖型(指植被盖度小于5%和沙化耕地)的沙化土地面积55.1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2.03%。

(三)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现状

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临界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虽然目前还不是沙化土地,但已具有明显的沙化趋势。

截至2014年,全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为30.0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13%。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4省(自治区),面积分别为17.40万平方公里、4.71万平方公里、4.13万平方公里、1.78万平方公里,其面积占全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的93.3%。

第二,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动态

(一)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

与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1212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

1.各省区荒漠化动态变化。与2009年相比,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全部净减少。其中,内蒙古减少4169平方公里,甘肃减少1914平方公里,陕西减少1443平方公里,河北减少1156平方公里,宁夏减少1097平方公里,山西减少622平方公里,新疆减少589平方公里,青海减少507平方公里。

2.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与2009年相比,风蚀荒漠化土地减少5671平方公里,水蚀荒漠化土地减少5109平方公里,盐渍化土地减少1100平方公里,冻融荒漠化减少240平方公里。

3.荒漠化程度动态变化。与2009年相比,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加8.36万平方公里,中度荒漠化土地减少4.29万平方公里,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2.44万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2.83万平方公里。

(二)沙化土地动态变化

与2009年相比,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9902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

1.各省区沙化土地动态变化。与2009年相比,内蒙古等29省(自治区、直辖市)沙化土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内蒙古减少3432平方公里,山东减少858平方公里,甘肃减少742平方公里,陕西减少593平方公里,江苏减少585平方公里,青海减少570平方公里,四川减少507平方公里。

2.沙化土地类型动态变化。与2009年相比,流动沙地(丘)减少7282平方公里,半固定沙地(丘)减少12841平方公里,固定沙地(丘)增加15506平方公里,露沙地减少8722平方公里,沙化耕地增加3905平方公里。

3.沙化程度动态变化。与2009年相比,轻度沙化土地增加4.19万平方公里,中度沙化土地增加0.41万平方公里,重度沙化土地增加189万平方公里,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48万平方公里。

(三)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动态变化

与2009年相比,全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减少10723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145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减少3989平方公里,甘肃减少3978平方公里,宁夏减少669平方公里,新疆减少471平方公里,河北减少404平方公里,青海减少338平方公里,陕西减少329平方公里。

第三,当前荒漠化和沙化总体趋势

当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状况较2009年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

(一)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持续减少,沙化逆转速度加快。与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12120平方公里和9902平方公里,这是自2004年(第三次监测)出现缩减以来,连续第三个监测期出现“双缩减”。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与第四次监测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相比,减少速度加快。

(二)荒漠化和沙化程度进一步减轻,极重度减少明显。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现逐步变轻的趋势。从荒漠化土地看,极重度、重度和中度分别减少2.83万平方公里、2.44万平方公里和4.29万平方公里,轻度增加8.36万平方公里;从沙化土地看,极重度减少7.48万平方公里,轻度增加4.19万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和极重度沙化土地分别减少5.03%和7.90%。

(三)沙区植被盖度增加,固碳能力增强。2014年沙区的植被平均盖度为18.33%,与2009年的17.63%相比,上升了0.7个百分点;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区植被平均盖度增加了7.7个百分点;我国东部沙区(呼伦贝尔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植被盖度增加了8.3个百分点,固碳能力提高8.5%。

(四)防风固沙能力提高,沙尘天气减少。2014年与2009年相比,我国东部沙区土壤风蚀状况呈波动减小的趋势,土壤风蚀量下降了33%,地表释尘量下降了约37%,其中植被对输沙量控制的贡献率为18%-20%。沙尘天气也明显减少,5年间全国平均每年出现沙尘天气9.4次,较上一监测期减少2.4次,减少了20.3%,北京地区减少了63.0%,风沙危害明显减轻。

(五)38%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重点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截至2014年,实际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为20.37万平方公里,占53万平方公里的可治理沙化土地的38.4%。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和四大沙地等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区沙化土地减少1486平方公里,植被盖度平均增长7.7个百分点;四大沙地所在区域沙化土地减少1685平方公里,植被盖度增加5-15个百分点。

(六)沙区特色产业逐步形成,群众收入明显增加。各地结合防沙治沙,建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沙区已营造经济林果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33.9%。特色林果业带动沙区种植、加工和贮运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沙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拳头产业。其中,新疆特色林果年产值达450多亿元,全区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达1400元;内蒙古林业总产值达到245亿元,人均增收460元。

第四,荒漠化和沙化持续减少的原因分析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出现净减少,主要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实施一系列保护与治理重大政策措施的结果,也是沙区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结果。

(一)高层重视、高位推动是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持续好转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多次就生态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为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使得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得以稳定持续好转。

(二)依法防治、严格保护是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持续好转的重要基础。各地认真实施《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普遍推行禁止滥放牧、禁止滥开垦、禁止滥樵采和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建立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划定了沙区植被保护红线,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有效保护了沙区植被。

(三)加大投入、加快治理是改善荒漠化和沙化状况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加大了防治力度,加快了防治步伐,促进了沙区生态状况的好转。

(四)深化改革、活化机制是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持续好转的动力源泉。中央相继推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出台了加快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建立了生态公益林补偿、草原保护奖补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政策,调动了社会各界防沙治沙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了防沙治沙工作。

(五)沙区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是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持续好转的有力措施。特别是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等政策的实施,舍饲圈养、轮牧休牧等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煤炭、电能、风能在沙区农村能源结构中比重的提高,薪材比重的下降,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镇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等,减轻了土地的承载压力,减少了对沙区植被的破坏。

第五,荒漠化和沙化的严峻形势及防治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但荒漠化和沙化状况依然严重,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一)面积大,治理任务艰巨。全国荒漠化土地26&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2.12万平方公里。2000年以来,荒漠化土地仅缩减了2.34%,沙化土地仅缩减了1.43%,恢复速度缓慢;“十三五”期间需要完成10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务,且立地条件更差,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二)沙区生态脆弱,保护与巩固任务繁重。我国沙区自然条件差,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差,植被破坏容易恢复难。现有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30.03万平方公里,如果保护利用不当,极易成为新的沙化土地;已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中,初步治理的面积占55%,沙区生态修复仍处于初级阶段,后续巩固与恢复任务繁重。

(三)导致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依然存在。沙区开垦问题突出,5年来沙区耕地面积增加114.42万公顷,增加了3.60%;沙化耕地面积增加39.05万公顷,增加了8.76%。超载放牧现象也很突出,2014年牧区县平均牲畜超载率达20.6%。同时,还发生了向沙漠排污的事件。

(四)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矛盾凸显。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问题突出,塔里木河农业用水占比高达97%;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明显,科尔沁沙地农区地下水10年间下降了2.07米;内陆湖泊面积急剧萎缩,近30年内蒙古湖泊个数和面积都减少了30%左右。缺水对沙区植被保护和建设形成巨大威胁。

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问题仍是当前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是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推进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工作。

(一)建立严格的保护制度。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严守沙区生态红线,全面落实草原保护、水资源管理、沙化土地单位治理责任制,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

(二)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抓好京津风沙源二期、“三北”防护林五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着力谋划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青藏铁路公路沿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点区域的防沙治沙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治理步伐。

(三)强化依法治沙。深入贯彻落实《防沙治沙法》,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配套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沙区植被保护红线、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法律制度。

(四)深化改革创新。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荒漠生态补偿政策和防沙治沙奖励补助政策,建立稳定的防沙治沙投入机制;完善税收减免政策和金融扶持等相关政策,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防沙治沙。

(五)加强科技支撑。加大防沙治沙科技创新投入,争取在干旱条件下植被恢复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以及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培训,提高防沙治沙科技含量。

(六)健全监测体系。加强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加大信息、遥感等现代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升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能力及技术水平,形成装备精良、技术先进、适应荒漠化和沙化防治工作需要的综合监测网络体系。

(七)严格考核制度。严格实行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荒漠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领导干部荒漠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提高各级政府防沙治沙责任意识。

荒漠化治理技术篇3

关键词人工藻;荒漠;生态修复;河北围场

中图分类号S15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2-0252-03

abstracttheory,typesandequipmentofcontinuouscultivationofalgaewereintroducedinthispaper.theresearchonindoorcultivationalgaenewlydevelopedandfieldprojectareasprayingalgaewaselaborated.Continuousscalecultureandfieldsprayingwasaneffectivewaytocontrolandrestoredesertecosystem.thatthealgaesprayingindesertareacanplaytherolesofsandfixing,dustcontrol,soilforming,fertilityincreasing,vegetationcultivation,carbonsequestrationandecologicalsystemrestoration.itcancontributetotheecologicalenvironmentconstructionindesertarea.

Keywordsartificialalgae;desert;ecologicalrestoration;weichangHebei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包括水土流失在内的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已累计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80万km2,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据1999年遥感普查结果,全国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达220万km2,大江大河上游地区、风沙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2],按现在的治理速度和治理方法,需要近半个世纪才能得到初步治理,而且需要数千亿元资金。因此,转变观念,依靠生态修复防治水土流失已成为中国水土保持实践的迫切需要[3]。

河北坝上地区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虽然从沙漠化发生的程度来讲,为沙漠化轻度地区,但从沙漠化发展速率来看,却是我国土地沙漠化发展最迅速的地区[4]。坝上地区在明清时代原本是水草丰茂的优良天然牧场[5],自清朝末期开始放垦后,农民逐渐定居草原,致使草地退化、风蚀沙化,水土流失逐渐加剧和扩大。为了解决荒漠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将荒漠藻引入荒漠区进行荒漠治理[6-8],先后在我国腾格里沙漠、通古特沙漠、库布齐沙漠开展了关于藻类分布、结皮、固沙成土方面的研究,实现荒漠藻人工结皮与传统植物或工程固沙措施的结合。从已有文献报道来看,多数荒漠藻结皮治沙的研究仅局限于小范围,还未进行大范围的实际运用[9-11]。研发团队在木兰围场项目区进行荒漠藻人工培养,并大规模喷洒藻液恢复荒漠生态的技术属首创。本文以围场满族自治县项目区为例,总结人工荒漠藻修复荒漠生态的关键技术,为规模化恢复荒漠化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1藻类培养

1.1藻种选择

人工藻类修复荒漠藻种的关键是藻类能否在干旱缺水、土壤贫瘠的荒漠区存活。因此,需要调查项目区的藻类结皮,并分离纯化本土藻株(≥3株),并进一步筛选出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热、耐辐射、耐贫瘠,以及既能光合固氮的全自养品系,又适合于规模化培养的品种。根据这些条件,选择席藻(phormidiumtenu)、伪枝藻(Scytonematales)、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vaginatus)进行研究。

1.2培养液选择

项目采用目前公开的BG11培养基培养方法,该方法易行、操作方便。采用硝酸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钙、柠檬酸、柠檬酸铁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碳酸钠,微量元素溶液配制具体配比如表1所示。其中,微量元素溶液a5按比例配制,具体配比如表2所示。

1.3藻类培养过程

藻类的培养其实就是让藻类无限繁殖并多次扩繁的过程,一般几十毫升藻液通过逐步扩繁,可连续扩增培养到几十吨。但为了叙述方便及在扩繁过程中不同的技术需要,把藻类培养分成3个阶段,即一级培养、二级培养和三级培养。一级培养在专门的培养室进行,技术要求较高,使用不同容量的三角烧瓶;二级培养在室外塑料大棚进行,使用50L塑料白桶;三级培养是在二级培养中分隔出藻类进行生产性培养,但由于项目区干旱缺水,未能进行跑道式的藻池培养,利用容量为700L的卧式塑料大桶进行生产性培养。

1.3.1一级培养。刚筛选、分离纯化的藻类一般需对环境有适应过程。一级培养通常在对光照可控的培养箱或采光较好的房间内进行,若在房间进行,窗口光线可以通过安装百叶窗进行调控。一级培养需要的培养基母液应该用纯水配制,一级培养必须保证藻种的纯度,严防污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二级、三级培养藻类的纯度。因此,一级培养操作人员接藻种前应将手洗干净,并用酒精擦试,或戴一次性塑料薄膜手套,以防止操作过程中因手而造成的污染。三角烧瓶在使用前用洗洁精洗净后备用。移液管在每次使用前均应在酒精中消毒,并将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用牛皮纸或滤纸封口,再用橡皮筋扎牢。在培养过程中,可以根据地区的太阳日照时间,控制好藻类的曝光时间,并隔一段时间轻轻摇晃三角瓶保C藻类生长足够的氧气供应,在藻液生长到较高浓度时,应及时扩繁进入二级培养,以防藻类细胞老化。

1.3.2二级培养。把一级培养的藻液8000mL接种分装到25L的塑料桶中后,扩繁后藻液为200L,扩繁倍数为25倍,以保证藻液生长需要的足够空间。同时,培养液的配置同样采用BG11,母液用水可直接采用自来水,但接种时需晒至恒温,防止井水的水温过低影响藻液的活性和生长。塑料桶用简单的塑料棚遮盖,避免藻类受到阳光直晒,并采用空压机进行曝气培养,充气量不需要太大,6:30左右打开,18:00时停止曝气,中午停气3h左右。荒漠区昼夜温差较大,为了保证藻类合适的生长温度,一般将藻液进行半密闭处理,即用塑料薄膜将塑料桶遮盖。在培养过程有时个别桶的藻类受到污染,在藻液液面和桶接触处及充气管和藻液接触处出现其他藻类。此时,应对污染藻液及时清理,否则不适于进入三级培养。在这种状况下连续培养7d基本可以达到最高浓度,此时应进行三级培养。

1.3.3三级培养。三级培养设施是生产性培养,需要量较大。但根据荒漠区缺水少水的实际,不适合用水泥池进行跑道式培养,一般采用容量700L的卧式白色塑料桶进行扩繁培养,这种容器透光性较好、硬度大、培养效果好(图1)。二级培养的200L藻液通过按照1∶30倍的扩繁比例扩繁,扩繁后的藻液总量为6000L,分装在6个卧式塑料大桶中,采取曝气式培养方式对藻液所需的氧气进行供应,但三级的曝气比二级大。进入三级培养后,对藻液的纯度要求虽不及前2级高,但藻液的温度和光照还是得采取遮光或用加热棒的方式进行调控,以保证藻类最优的生长环境。三级培养的过程持续7d左右,就可以用于项目区施工。

2项目区喷藻

2.1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筛选出藻液喷洒后形成的结皮以保证固沙效果,一般在室内进行结皮试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结皮试验,以指导大规模的喷藻施工。

室内试验用的藻液取自三级培养的大桶,基质(沙)采取自未喷藻样地。首先称取单位体积的沙重量,算出沙的容重为1.563g/cm3。在每个直径为9cm培养皿中装入99.43g沙且尽量铺匀,使沙的平均深度为1cm;按照2L/m2的喷洒量向培养皿中均匀喷洒藻液及粘合试剂。11个处理设置3个平行样作为重复,不同藻液和粘合试剂配比分别为藻液、双倍藻液、藻液+3%海藻酸钠、藻液+1%海藻酸钠、水+3%海藻酸钠、水+1%海藻酸钠、藻液+3%壳聚糖、藻液+1%壳聚糖、水+3%壳聚糖、水+1%壳聚糖、水。

将不同处理的样品放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70μe/(m2・s),温度设置为25℃。当沙表面干燥时,对所有样品添加等量的水润湿。15d后,对样品拍照。

从图2可以看出,喷藻的沙表面藻结皮已初步形成。对藻结皮颜色深度进行比较可知:双倍藻液>藻液;藻液+1%海藻酸钠>藻液+1%壳聚糖>藻液+2%壳聚糖>藻液>藻液+3%海藻酸钠。对结皮干燥后起皮程度进行比较发现,藻液+3%海藻酸钠>藻液+1%海藻酸钠。

因此,得出以下结论:加大藻液施用量可以加快藻结皮形成;低浓度(1%)海藻酸钠可促进结皮形成,但较高浓度(3%)则会抑制藻类生长,但在干燥状态下加入海藻酸钠的结皮容易起皮,需进一步降低浓度进行试验;低浓度(1%)壳聚糖能促进结皮形成,且在干燥状态下可以较好地保持结皮形态,有望作为促进人工藻结皮形成的添加剂。

2.2项目喷藻

对即将施工的项目区,有平坦和坡地之分。对于坡度较大的坡地,为了保障喷洒藻液和草籽不被雨水冲走,在坡道中间设立2道宽度为20~30m的沙障,沙障材料为树枝,长度约60cm,埋深约20cm,沙障的布设施工图参考如图3所示。项目区应尽量选好形成路线,避免喷洒施工过程中对荒漠区的扰动过大,影响恢复效果。

喷藻所需设备和机械有园林绿化用洒水车、柴油水泵、软管和消防用加压喷枪。用水泵将藻液抽入洒水车,运至项目区,连接水泵、软管和加压喷枪,用水泵将藻液加压并调节加压喷枪,使藻液呈雾状从坡面上向坡面下均匀喷洒。

3荒漠修复发展建议

人工藻修复荒漠生态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工程涉及多领域和多学科,需要一批具有超强专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技术人才参与人工藻荒漠生态修复工作。在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时,先调查当地的植被覆盖情况和当地土壤质地,对有放牧的项目区可以采取一定的围栏拦挡措施;根据项目区现场情况,评估该地区的荒漠承载力,研究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修复方案,并选择尊重当地民众意愿的生态修复方案,筛选适合当地生长的藻类;在藻类培养过程中也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就地取材;建立藻类的基础培养设施时应该节约经济,防止资源浪费及藻类培养过程中发生藻液污染;在喷藻过程中,应提前计算藻液喷洒浓度和推算喷藻量,合理规划喷藻路线。通过在围场满族自治县的规模化喷藻实践,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养藻、喷藻经验,同时也为当地生态恢复和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态防护意识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还培养了一批专业实践能力强、吃苦耐劳、勤劳肯干的技术队伍,为未来荒漠生态恢复工作做了重要准备。

4参考文献

[1]郭瑞霞,管晓丹,张艳婷.我国荒漠化主要研究进展[J].干旱气象,2015(3):505-513.

[2]黄文福,刘左军,单夕文,等.土壤基质、湿度及接种量对荒漠藻结皮形成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4(6):1503-1508.

[3]杨光,李庆和.库布齐沙漠东缘荒漠藻人工生物结皮的光谱特性[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1):90-95.

[4]王占军,邱新华,唐志海,等.宁夏1999―2009年土地荒漠化演变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沙漠,2013(2):325-333.

[5]孙建国,王涛,颜长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榆林市荒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J].中国沙漠,2012(3):625-630.

[6]闫德仁,薛博,吴丽娜,等.荒漠藻人工生物结皮固沙成效调查[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4):5-7.

[7]杜宇,李钢铁,安小亮,等.藻类生物结皮人工促进技术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0-23.

[8]张永民,赵士洞.全球荒漠化的现状、未来情景及防治对策[J].地球科学进展,2008(3):306-311.

[9]胡春香.荒漠藻对细风沙土的固定能力[C]//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中国藻类学会,2001:1.

荒漠化治理技术篇4

为了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第四次国家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的通知》(林沙发[2008]261号文)要求和《辽宁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方案》的部署,结合*沙化土地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制定*市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重大意义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始于1994年,每隔5年开展一次,今年是第四次。开展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履行《联合国关于发生在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的一项带有政治性的工作。对于定期掌握我国及荒漠化和沙化地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为国家及荒漠化和沙化地区,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政策,保护、改良和合理治理利用国土资源,维护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我市是全国的重风沙危害地区且发展形势极为严峻。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市沙化土地面积达到514.5万亩,比1994年第一次调查的359.7万亩增加了154.8万亩,年增量15.48万亩,相当于一个中等乡镇的面积。我市的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辽中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县一市一区均列入国家和省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其中: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为科尔沁沙地治理区;辽中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沿河沙地治理区。另外,我市的四个郊区的土地也有不同程度的沙化。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2001年以后,我市在科学规划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进防沙治沙工程建设,防沙治沙由局部治理向全面治理转变。2001—2009年春季,全市累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447万亩,年均新增造林面积50万亩,是“十五”期间年均新增造林面积的3倍以上。2008年底森林覆盖率23%,比2000年的10.3%提高了12.7个百分点。沙化土地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逆转。但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土地沙漠化快速发展的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土地沙漠化问题仍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市正处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关键时期,搞好沙化监测工作,对于研究防沙治沙对策,推进老工业基地又好又快发展十分必要。

二、监测范围

(一)国家监测区范围

我市列入国家监测区范围共54个乡镇。具体是:********镇。

(二)市级监测区范围

根据全市沙化土地分布现状,本着不漏查的原则,结合林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本次监测,我市除列入国家监测区的54个乡镇外,对没有列入国家监测区范围、乡域内有不同程度的沙化土地分布或土地有明显沙化趋势的36个乡镇列入市级监测范围,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和标准,与国家监测区同步开展监测工作。具体是:*******乡。

三、主要任务

1、按照统一的技术规定,以乡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调查2009年底市内沙化土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的类型、面积、程度、分布及变化情况。

2、对全市沙化敏感区和重点区域进行专题监测和分析,重点分析引起这些区域沙化动态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

3、掌握沙化土地的现状和趋势,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沙化过程的影响。

4、对沙化状况危害及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制定防沙治沙政策提供基础。

5、建立全市沙化监测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全市林业信息管理系统。

四、调查项目

1、沙化土地面积及分类。具体是:1)沙化土地类型,包括流动沙地(丘)、半固定沙地(丘)、固定沙地(丘)、露沙地、沙化耕地、非生物治沙工程地;2)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3)非沙化土地。

2、沙化程度分类。分为四级: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

3、土地利用分类。具体是:1)耕地,主要包括水田、水浇地、旱田、菜地;2)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亩林地;3)草地,包括天然草场、改良草场、人工草地;4)居民、工矿、交通用地;5)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坑塘、苇塘和沟渠;6)未利用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裸沙地、沙滩、干沟、裸土地、裸岩、其它。

4、环境调查。具体是:1)地貌类型,分平原、丘陵、山地;2)植被调查,包括主要树种或植被种类(建群种或优势种)及其盖度、植被盖度、起源、植被生长状况、退化植被种类、退化植被比例;3)土壤调查,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4)气象数据收集;5)水文数据收集

5、土地利用变化原因调查。1)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营造林措施、采伐、种草、开荒耕种、弃耕抛荒、工程建设、其它人为因素;2)自然因素;3)调查因素;4)标准变化因素

6、防治沙化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1)收集防治沙化及社会经济情况;2)治理措施分类,包括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工程措施、化学措施、其它措施;3)沙化土地可治理度分类,包括难治理沙化土地、可治理沙化土地;4)沙化人为因素;5)土地使用权属;6)土地利用情况;7)治理情况收集;8)社会经济数据收集。

除上述国家6项任务外,我市本次沙化监测工作增加2个项目。

1、增加土壤退化情况调查分析。以农田为重点,调查分析地表组成物质的变化,即地表物质及颗粒组成的变化、地表物质营养成分的变化、地表物质中盐分的变化、地表物质矿物组成的变化。

2、增加防沙治沙林综合生态效益调查。主要是农田防护林改善农田小气候效益评估、固沙片林减缓风速的效益评估、固沙林保持水土效益评估、固沙林改善水分配和水平衡效益评估、固沙林改良土壤效益评估、固沙林减少水面蒸发效益评估。

四、方式方法

1、沙化土地监测采取地面调查方式进行,利用2004年监测成果图1:1万地形图作为外业工作底图,进行现地核实对照,对发生变化的图班进行修改,调查各项因子。以GpS技术为平台,递交全市及各监测区沙化土地监测成果。

2、我市沙化土地监测分5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试点单位,列入国家监测区的县区选择1个比较典型的乡镇,先行试点,采取边干边培训的办法,集中县、乡级监测员,边学习边实践。试点工作最晚于7月10前完成。

第二阶段为全面推进阶段,全市列入监测范围的乡镇全面开展监测工作。

第三阶段为市级自查阶段,按照国家和省监测工作的质量要求,由市林业局对初步完成监测的县区或乡镇进行检查验收。市极检查随各县区的外业调查进度进行,完成一个乡镇检查一个乡镇,完成一个县区检查一个县区。

第四阶段为省级核查阶段。

第五阶段为市级监测区外业调查和增加项目监测阶段。我市增加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项目原则上国家监测区任务完成以后开展,有条件的单位可与国家监测区同步开展。

3、土壤退化情况调查和防沙治沙综合生态效益评估以省林业科研部门为依托,采取土壤分析和气象观测等技术,监测和观测固沙林各项生态因子变化情况。

五、工作要求

1、要组建监测员专业队伍。根据《辽宁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及我市第四次沙化土地监测部署,全市组建由113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监测员监测队伍,其中市级监测员5名、县级监测员18名、乡镇级监测员90名。

2、列入国家监测区的县区和乡镇要求在2009年8月底之前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工作,监测结果经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统一统计计算后上报国家林业局,监测图班区划和调查的合格率要达到98%以上。

3、我市增加的沙化监测县区和乡镇要求在2009年12月底之前完成沙化土地外业调查工作,内业统计和数据库建立在2010年3月1日前完成。

4、沙化土地退化情况和固沙林综合生态效益评估要求在2010年10月底之前完成有关数据测试和评估报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事关我国履行世界荒漠化防治公约的一件政治大事,各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把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作为当前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工作。为了确保土地沙化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保质保量保进度完成任务,各地要全力保障监测员队伍稳定、保障资金投入、保障交通工具、保障作业安全等各项保障工作。

2、建立责任。省林业厅把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纳入省林业厅考核市林业局工作重点内容,并与市林业局已经签订了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责任状,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或质量不合格的单位在年度考核中扣分。按照省厅要求,市林业局与区县(市)林业(农林)局签订责任状,各区县(市)林业(农林)局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区县(市)要与有关乡镇和监测员签订责任状。同时,我市第四次沙化监测工作纳入全市植树造林绩效考核,对不能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的单位扣基准分1—100分。

3、科学安排。我市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时间紧,任务中,难度大。为此,各地要科学摆布各项工作,突出抓好沙化监测工作。在时间上,要集中在8月15日之前,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工作,8月30日之前完成整改工作。在组织上,在稳定现有监测员队伍的基础上,增加力量,实行地面调查与资料收集两线作战,同步进行,确保不误工时。在指导上,充分发挥市、县两级监测员的指导作用,实行“市包县、县包片”的分区指导、分区负责的办法,确保外业调查质量。

荒漠化治理技术篇5

关键词:生态学;课程体系优化;干旱荒漠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65-02

生态学作为解决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学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新疆地处西北荒漠干旱区,荒漠区面积占到新疆地域总面积的70%左右,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沙化现象严重。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新疆提出的“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保护类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时对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已从过去的基础学科,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2]。因此,探讨在新形势下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校生态学专业方向及课程体系的演变历程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不同的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设置的组成、内容及教学组织就不同。我校的生态学本科专业是2003年开始招生的,到目前为止,我校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

1.专业初建――生态旅游方向。2003―2005年的生态学专业方向为生态旅游,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50学分,其中:课程最低总学分为14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最低总学分为15.5学分。专业课程以生态旅游、新疆民俗风情及旅游管理为主,但存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畅、专业课程师资力量较薄弱(专业课程教师主要是外聘)、没有形成完整的师资团队等问题。

2.专业方向调整――生态学。2006―2013年招生专业改为生态学,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78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18.5学分,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为7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为21.5学分(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与第一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相比,加强和增加了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如:数学课由原数学Ⅲ提高到数学Ⅱ,增加了化学、生化、生理等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中突出了生态学的内容,增设了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规划等课程,同时各专业课程配套有相应的考察、参观实践活动。为了学生掌握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以谢家沟山地―草原―荒漠组成的植被垂直带实验实习基地为基础,新开设了40学时的“生态学综合实验”课程,并建立了独立的本科生态学实验室。此次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使生态学本科专业具备了扎实而系统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了生态学专业领域及发展的应用知识,同时通过运用生态学知识开展的室内及野外实验的动手操作,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解决生态问题的综合实践技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建设项目污染及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问题日益加重,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的生态应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本次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设置的内容重复、理论偏多、教学特色不明显、实践技能性课程偏少的问题凸显。再加上生态学科本身没有对应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就业形势不够理想,使生态学本科专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3.专业方向调整及课程体系优化――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方向。2014年,在新疆“天山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的带领下,开始了生态学本科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优化工作,使我校的生态学专业建设和本科生培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第三次专业方向调整及课程体系优化

1.明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就是本科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因此,生态学本科教学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就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生态学课程体系,强调专业应用培养的重要性,突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特点及需求,因此确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2.确定培养方向。原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全而泛,缺乏特色。目前本科学生的生源90%来自于新疆,就业去向也是近90%在新疆。2010年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结果,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占全疆60.77%,一般的占28.12%,二者之和达到88.89%。这表明新疆的生态环境质量还是较差的,能解决新疆本地生态问题应是本专业的培养方向。面对新疆严峻的生态保护工作,荒漠化治理应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专业方向确定为“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

3.生态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调整。①通过顶层设计,对生态学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为了提升与发展本科教学,避免“闭门造车”,组织课题组6位教师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林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对生态学相关本科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调研。在调研期间,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大纲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向的调整及调研工作的成果,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如下改进和优化:总学分调整:总学分由178下降为163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02.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1.5学分(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含8周的毕业实习);课程调整:将“地质地貌学”改为“自然地理学”,专业课程中增加了“绿洲生态学”,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调整为“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荒漠植物栽培技术”、“水土保持学”。为了使学生了解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要求,增设了“荒漠化防治政策与法规”课程。通过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使生态学理论及应用技术有机结合,增加实践课教学的比例。除原有的野外生态综合实验和生态工程实习外,还增加了“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荒漠植物栽培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践课比例由原来的12.1%提高到13.2%(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实践教学实习内容专业性更强,操作性更高。②组织特色教材的编写。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内容实现的,而内容的实现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教材完成。新疆特殊的生态环境,生长着特有的适用于荒漠化防治的物种,不同的物种、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导致其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栽种技术要求也不同,一般的通用教材难以满足需要。组织教学团队中长期从事荒漠、草地植物生态保护及利用的教师,按课程设置要求开始了“荒漠植物栽培技术”教材的资料搜集和编写;利用校内管理学院法律系教师资源优势,组织编写“荒漠化防治政策与法规”教材。通过相关配套教材建设,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4.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环节增加和改善。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调研时,课题组还参观了资源环境学院“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黄土高原农业资源与环境修复”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为改进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①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平台。目前依托我院与内地3所大学、2个科研院所成立的“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为生态学本科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平台。2014年秋季,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参加了准噶尔盆地的荒漠林恢复工程的栽植活动;2015年有2名相关专业的学生以荒漠林恢复基地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毕业论文。由此可以看出,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的研究基地已在本科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积极倡导本科生导师制。利用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在新疆南北疆近万亩的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基地,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实验平台。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荒漠化防治不仅需要解决栽培种类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包括材料问题)。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野外实际条件下都有很多技术及理论研究问题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借助于学校及学院每年开展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申报。④借助研究所的各项活动,开阔本科生的眼界。借助研究所研究工作(成果)汇报会、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专题报告会、研究生的seminar等方式,加强本科生在平台实践学习中的学术交流,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感情的培养。⑤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依托中心已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荒漠恢复技术应用推广项目,为本科生参与各项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⑥对已有的生态学专业实验室改造、升级,由专人管理并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高操作技能提供条件。

5.提升生态学本科专业师资素质的方法。鉴于目前师资队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骨干教师群体在国内的影响力不高、应用型教师人才比较缺乏的现状,探索采取以下方法或途径:①依托特聘岗教授,在校内定向培养骨干教师。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具有发展潜力的1~2名骨干教师,制订培养计划,由特聘岗教授指导、定向培养,提高骨干教师素质。②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途径,采取联合培养、进修、高访和访问学者等方式,定向培养本专业师资。③采取联合申报和承担国际、国内各类研究以及示范推广项目,教师通过参与课题,提高自身的科研及技术应用能力。④通过组织学术或教学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或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和完善本科教学。⑤合理规划师资队伍的结构,有计划、有目的的引进相关人才。

参考文献:

荒漠化治理技术篇6

关键词:草原;草原生态;草原立法;完善对策

1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的立法概况

荒漠化是当今我国乃至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加强,在全世界对于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也慢慢开始兴起,这就使生态环境的问题已经慢慢开始得到全世界的重视和关注。现在各国对荒漠化土地的防治问题也开始加大力度提高重视,无论是在概念的界定还是在防治荒漠化的基础理论等方面都进行了多个角度,多项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也注重了在实践上的工作,尤其实在荒漠化形成、发展、防治、评价、监测等范围研究加大了力度,使该问题逐渐成为了国际科学研究的最新学科的增长点。同时为了加大各国社会对荒漠化问题的理解和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联合国规定将2006年定为了“世界荒漠和荒漠化年”。

那么随着我国对荒漠化防治的问题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同时对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层面的困难也基本解决。目前,制约着我国荒漠化治理和经济中沙产业的发展最大的因素就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机制问题,因为对于荒漠化防治的法律保障机制的研究很少,所以这是很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命题。

目前,我国关于草原荒漠化防治主体的规定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中均有涉及。其中在法律位阶上,对草原荒漠化防治做出了概括性的规定;在行政法规位阶上,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对草原荒漠化防治主体做出了原则性和一般性的规定。其他相关行政法规也在相关领域涉及草原荒漠化主体的条文作出相应规定;由于草原荒漠化的问题具有特殊性和地域性,所以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这个位阶上会更多的作出具体详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但是我国现在没有一部专门对草原荒漠化防治m行的法律法规,主要都是一些地方性法规。综合以上情况,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还存在很多问题,以下作者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的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就是草原荒漠化,同时它也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一个难点和一个重点,而且又是阻挡生态文明建设的绊脚石。随着全球环境保护问题的经济全球化合作的程度提高和协同合作的程度不断增加,这就使草原荒漠化的法律机制研究受到了各方的重视,被提上了日程。那么在我国对于草原荒漠化的研究工作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开始了,与其他环境问题相比还是较为早的。关于其有关立法的出台也是相对完整和健全的。例如:198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99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8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法》、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相关法律对草原荒漠化、沙化进行了明确地规定。[1]

(一)《防沙治沙法》对于草原荒漠化问题的局限性

《防沙治沙法》于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生效的时间较短、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地方依然没有进行修改。关于相关内容和外延都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防沙治沙法》的实施效果还有法律的实用性都比预期的差,但是总体上来说,关于防治荒漠化、沙化和环境保护还是有着积极的意义。《防沙治沙法》的实施也在慢慢完善我国现在对于荒漠化防治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同时它也是关于治理和预防荒漠化提供了法律根据和制度保障。《防沙治沙法》的立法重点主要体现在对沙漠化土地的恢复和治理上,它在防治草原荒漠化规定的措施之一是与其他部门联合实施的跨专业跨部门的措施。比如在县级建立植被管护体系,对于草畜平衡制度,改善蓄养设备和草场可持续利用、执行草场承载能力标准等。[2]从以上就不难看出,《防沙治沙法》是把预防和治理相互结合然后进行了统一的规定,所以也逐渐实现了跨部门和跨资源立法的融合。《防沙治沙法》的出台在国内和国际上虽然有较大的影响,在防治草原荒漠化问题上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规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目前它更像是概念型的法律而不是操作性强的法律,必须结合相关的法律解释才能应用到具体的草原保护问题中来。在本法中经常用到“沙化土地”这一概念,其中第四章“沙化土地的治理”,整章的治理措施几乎都涉及到“沙化土地”这个法律概念,但是如何鉴别、如何定义、又如何辨别概念的内涵呢?界定一个法律概念的范围,对于立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技术问题。“沙化土地”在预防和治理上,必须明确其范围,因为必须充分考虑恢复和治理沙化土地的经济成本和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之后才能在法律上将其明确,真正被用来赋予执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防沙治沙的主体应该为政府相关的部门,但是在这部法律中对于责任的限定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3]

其次,防沙治沙法的部分规定过于笼统。该法具有较强的法律原则性,在具体问题的规定上过于笼统、宏观、不够细化,缺乏具体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比如本法第三条中的第七项规定了“保障防沙治沙者的合法权益”;第八条也规定“对在防沙治沙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保护和改善生态质量作出突出贡献的,应当给予重奖”。但是在看整部法律中却没有关于防沙治沙者的合法权益的具体办法,如果法律执行的过程中涉及了奖励或者其他问题执法机关就会很难做出有效的对策。所以更加进一步说明该项规定没有现实的意义。又比如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了,“在沙化土地范围内从事开发建设活动的,必须事先就该项目可能对当地及相关地区生态产生的影响进行环境影响评份,依法提交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应当包括有关防沙治沙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向哪一级、哪个部门提交,该法中没有具体的规定。[4]

(二)在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中存在的立法冲突

在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在防治草原荒漠化的立法问题上存在立法冲突和交叉。如《防沙治沙法》与《草原法》、《环境保护法》之间在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等方面的交叉和重叠。《草原法》第8条第2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草原监督管理工作。”这个条款说明了《草原法》对草原资源的监督管理的主体有明确的级别和部门规定。而《防沙治沙法》第18条“草原地区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草原的管理和建设,由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组织农牧民建设人工草场,控制载畜量.,调整牲畜结构,改良牲畜品种,推行牲畜圈养和草场轮牧,消灭草原鼠害、虫害,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草原退化和沙化”。本条款关于草原管理和建设主体的明确规定是地方各级政府和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所以这两部法律在草原管理这一个问题上有着不一样的主体进行,所以在当中是有一定的冲突问题的。但是由于我国又是有成文的法律国家,并且在关于荒漠化防治立法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操作性相对较差的问题,但是在执法过程中又要求法律责任明确具体。立法和执法上的差别导致了法律的实施不能完全实现法律的宗旨和功能。

(三)地方政府τ诘胤讲菰荒漠化防治的立法质量不强

由于我国地形复杂,每个省份资源差异较大,国家授予地方一定的立法权,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结合这个地区的当地情况从而更有效的执行法律,解决地方区域性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的不深入、同时又存在立法水平不够高,对当地民主性问题关注度不高等问题,从而会造成一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不符合上位法和本地区的实际要求。最后导致本地区的一些地方性法规落实情况低,主体不明显,实用性差等问题出现。例如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中对于草原建设、草原保护、草原利用、草原监督管理、法律责任以及具体的制度如禁牧休牧制度、限期治理、相关的补救措施、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等方面都做了程序性的规定,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机制的配合,这些规定的操作性就很难实现,条例中虽然有相关的规定,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在禁牧休牧制度上,应当明确规定禁牧的时间和区域,以及确定休牧后,如何进行恢复性的建设和保护。例如此条例第32条“不得在禁牧、休牧的草原上放牧”,从保护草原的角度来讲,应当是禁止任何不利于草原恢复和建设的各种活动,包括旅游。第47条违反本条例第32条第3款规定,在禁牧、休牧草原上放牧的,有草原监督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以每个羊单位5元以上10元以下的罚款。本人认为此条文不够清晰化,不够明确。如果是对草原禁牧、休牧的区域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也是处以每只羊5元以上10元以下的罚款吗?显然是不合理的,不能简单的以羊的头数来决定处罚标准而还要结合毁坏的程度,因此地方性法规的创设应当更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只有详细而具体的相关规定才能从根木上遏制草原资源的破坏。[5]

3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的完善

在我国完善草原法律体系的重中之重是修改和逐步完善现有的单行法,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配套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等,所以国家在逐步完善相关法律的进程上应当加快步伐,在各个地方上也应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和规章,让我过的草原问题有法可依,执法有度。以下就是对上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完善。

(一)完善和修改《防沙治沙法》,同时提升实际操作性

关于《防沙治沙法》中的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部分概念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的条款,我们要采取措施并加强研究,广泛征求法学专家、学者、高校法学专业教师和社会公众的修改意见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增强其实用性,通过合法的程序进行修改,在全国范围内增强其实施的效果,更有利于全国的荒漠化防治。以下是我总结的两点解决办法。[6]

第一是增强相关立法的技术导向和增加新的法律解释。在《防沙治沙法》实施之前,我国都是依靠其他部门法的部分条款对草原荒漠化进行规制。所以在这个法律颁布和实施的时候在国内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和实施,一些法律学者和法律专家就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人们都会形象的称它为“概念型法律而不是实施型法律”。那么基于在广泛的关注下也产生了很多完善这个法律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在原来法律的基础之上,对过于模糊、概括性的地方加上立法注释,然后一个一个的添加到法律条文中,但是这样做其实是从根本上对这个法律进行全面改动。因为《防沙治沙法》本身实施的时间并不长,一些隐蔽的问题还没有充分的暴露出来,因此做出较大的调整确实显得不妥,忽视我国立法权的严肃性。所以经过总结应该用这样的办法来进行完善较为妥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相应的立法解释、补充性立法、实施细则,将该法中需要完善的地方编纂到立法解释或实施细则中。这种做法既有利于该法的实施和有效地运行,增加其可操作性,又不会损坏我国立法的严肃性,也不会破坏该法的整体性。

第二是建立完善的执法部门相互合作的协调机制。我国目前的《防沙治沙法》内部以及与草原保护有关部门法,都存在执法部门交叉、重叠甚至混乱的问题。正因为这样的问题出现,所以要理清我国目前关于草原执法机构的关系就显得很复杂,同时有效的建立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创建草原资源管理的上级统一领导,下级分工明确的管理机制,减少机构的重叠和职能之间的冲突,增强执法部门的综合管理能力。这样解决后这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就具有了较为独立、行政级别较高的法律地位。经过总结得出的建议是:以实现资源管理的协调和合作管理为目标,各部门法规定的行政职能部门直接接受国务院省政府领导,并由资源综合管理部门(如环境保护部门等)共同主持[7],由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在有效地科学的部门合作协调机制下,由草原资源综合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权限的划分,就可以顺利的解决草原资源管理的部门矛盾和综合决策、行政机构之间的职能冲突。

(二)调整和整理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

我国目前涉及到防治草原荒漠化部门法较多,法律体系也较为庞杂,部门法相互之间对一个具体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管理权限的争夺,这一现象在现有的草原法律体系下时有发生。因此,应当协调《防沙治沙法》与其他单行资源法例如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对某项规定的重叠问题,如果有效地解决法律上的规定,就会避免草原管理机构之间相互推脱和争夺管理权限的问题。其实在地方上出现这种争夺管理权限和相互推脱的情况往往发生在草原资源丰富、经济收入较大、开采难度小的区域,而那些资源储量小、质量差、环境恶劣的地区,如果规定不具体到位就会导致执法权的落空,因此完善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理顺行政权、区分行政权限、加强对草原地区的管理非常重要。因此,建议我国制定专门的《草原荒漠化防治法》,同时以《防沙治沙法》和《草原法》中的一些立法技术的标准还有具体的法律制度作为指导和借鉴,总结两部法律中的不足,将其完善到新的法律当中,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建立对草原荒漠化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机制。在新法中规定草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监督放牧活动、牧区的管理和建设;环保局对草原资源利用行统一监督职能,对非法钥巡菰、草原上非法采矿等活动进行管理;水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草原上河流的治理与开发建设;矿产资源的管理部门负责草原上矿产的苑⒂氡;さ龋上述职能的划分在一部法律中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机构、权限的重叠。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草原法及相关的法律,制定并完善配套法规规章,在积极修订现有草原法、实施条例或细则同时,根据我国草原资源实际发展需要,制定新的规章及实施细则、具体的保护办法及标准,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地方的草原法规体系,把草原法制建设不断向前推进。[8]

(三)完善草原荒漠化防治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我国草原面积大、分布不集中,但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的分布来讲,南北东都有一定数量的分布,而且呈现的特点、利用和破坏的程度不尽相同,因此有关草原保护和建设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不违背上位法的同时,应当完全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地方性立法应当有效的针对关于草原治理中的污染、破坏与进一步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草原周边的林木、湿地的保护,纳入统一的管理机制中来,建立区域性较强的配套法律法规。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为例,在该条例的实施下,还积极开展以下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管理实施细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资源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相关配套的法规。还需要完善该条例中的具体规定,这样才能保证条例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我国草原资源在具备健全的法律体系之下,还应当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管理和保护的依据,作为利用草原行为、执法、以及司法的准则和标准,制定出环环相扣、规定详细的法规或规章,这成为防治草原荒漠化成败的关键。[9]

总之,草原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牧民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对于草原的保护和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我国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现在生态破坏愈演愈烈,那么草原荒漠化防治的问题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对草原荒漠化的问题分析来看防治草原荒漠化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生态工程,涉及到了许多邻域方方面面的问题,那么在具体到法律方面,经过上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办法中不难发现我国草原法律在具体规定上和实施上还存在一些漏洞,针对我国草原荒漠化防治立法层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对策,如完善我国现有的草原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进行管理、进一步严格落实有关草原管理的法律制度等,同时也提出一些新的举措。草原荒漠化的法律防治作为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同时法律也是保护草原资源最具强制性的方法,因此有关草原的立法完善、依法行使草原管理权、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保护草原资源和防治草原荒漠化问题上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及法律制度上的构建和完善。

由于本人知识体系不健全、了解范围较窄、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深刻,只能在浅显的层次上进行阐述,对一些法律问题的阐述不够详尽,比如陈述一些草原荒漠化防治上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基础和粗浅的对策,部分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预防措施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笔者会在今后学习中不断努力进行逐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资源法教程[m].商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龚文杰.我国草原荒漠化法律问题研究及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2012,(04).

[3]卫国钟.额尔灯宝力格.论草原法体系建设[J].内蒙古草业.2006,(6).

[4]李春雨.防治荒漠化立法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2006,(6).

[5]邢旗.内蒙古草地资源及其利用评价[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6]赵江涛.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法律思考[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9.(12):27.

[7]李艳芳.我国土地退化的成因与预防法律制度的完善[J].环境保护.2005,(2):26.

荒漠化治理技术篇7

一、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危害

(一)荒漠化现状

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表现在耕地退化、林地退比、草地退化而使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石质荒漠化。

根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2.37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监测表明,我国土地荒漠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土地持续净减少,但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共212个区、县仍在扩展。

(二)荒漠化成因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1)充足的沙源

充足的沙源是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从地质历史角度来看,第四纪时期,大多沙漠均埋藏有古风成沙(如腾格里、毛乌素沙漠),这些古风成沙为地质历史时期沙漠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沙源。地层中的古风成沙,记录了沙漠在中更新世以前已经存在大片沙漠,而且风成沙与黄土、古土壤或湖相地层迭覆出现的特点,证明沙漠并非从形成就持续至今,而是在第四纪气候震荡变化的调节下经历了沙漠非沙漠的多次转变。

(2)气候条件

气候变化的范围涉及到整个地球,气候变化结果会导致荒漠化的加强。如毛乌素沙漠地区1953―1986年出现干旱年份5次,其中1979―1983年连续干旱,1965―1975年平均降水量(252.4mm),比前10年减少了6.2%,而蒸发量(2600mm)增加了5.1%,可见,气候的变化趋势是向更干旱方向发展。在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活动季节为冬春季节,这与当地的干旱季节相一致,据研究起沙风速为大于5m/s,而这些地区多年平均风速为2.9m/s,最大风速可达31m/s,多年平均风速大于5m/s的大风天数为38天,无疑为风沙活动与沙的运移创造了条件。2001年春节数次沙尘暴使内蒙古沙漠界限向前推进了2m,沙尘随风袭击了北京市,最严重的一次沙尘暴波击到南京、上海等南方城市及韩国。

2、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药材、毁林开荒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就全世界而言,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同样,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积土地盐碱化,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从亚太地区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构成来看,植被破坏占37%,过度放牧占33%,不可持续农业耕种占25%,基础设施建设过度开发占5%。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过度放牧、过度耕作和大量砍伐树木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过度放牧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表现在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而使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石质荒漠化。特别是在干旱年份,草场生产力急剧下降,而牲畜数量却得不到及时调整。草场超载过牧,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沙化。

(2)毁草毁林垦荒

据卫星遥感调查结果,黑龙江、甘肃、新疆、内蒙古4省(区)1986―1996年毁草垦荒1.17万平方公里,而其中一半在开垦几年后撂荒,成为新的荒漠化土地。由于违背自然规律的滥垦,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失去植被的保护,在干旱、大风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土地因风蚀严重沙化。

(3)乱采滥伐

荒漠化地区的植被多是重要的薪柴和药材资源。据有关资料,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2万多平方公里,到80年代中期,因樵采已毁掉三分之一以上。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一些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如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因农业过度用水,使输往下游的水量急剧减少以至断流,造成了下游地区植被的衰退、死亡及大片土地的沙化。

(5)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森林遭受破坏。雨水冲刷裸地,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出现沟壑,导致水灾。在干早时期,风把干燥表土吹走,造成山地岩石,寸草不生。这就是破坏森林造成的恶性循环的结果。

(三)荒漠化危害

1、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破坏

很多物种绝灭,土壤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荒漠化恶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加剧风沙、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在中国北方沙区、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为30―10d。有些地方出现沙尘暴;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侵蚀模数平均在5000―8000t/km2Y,最高达20000t/km2Y,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量达16亿吨,使下游河床年平均抬高10cm(刘爱民等,1997;navehZ.,1997)。

2、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

1991年全球范围内由荒漠化造成的损失为422.08亿美元,其中灌溉农业损失107.85亿美元,旱作农业81.89亿美元,草原232.34亿美元(安凤生等,2011)。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46%,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2003年,中国重沙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中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与发达地区差距更大。中国已是世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退化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周霞,2013)。土地沙漠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土地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安凤生等,2011)。

3、造成受影响地区人民生活的贫困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道,全球25%左右的人口靠已经退化的土地维持生计,每年因土地退化而导致生产力丧失的成本大约为400亿美元。在一些地区已经陷入“土地退化―陷入贫困―过度利用―土地恶化―加剧贫困”恶性循环之中。荒漠化已影响到全球陆地面积的25%和世界近25%的人口,给全球许多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存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并成为导致贫困和阻碍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周霞,2013)。荒漠化既是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结果,又是人民贫穷的根源。中国的贫困县几乎都集中分布在荒漠化地区。荒漠化加深了贫困程度,扩大了地区差距。据调查,全国农村人口的1/4生活在荒漠化地区,其人均农业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是东部地区的1/5。荒漠化使得环境恶化,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加重了贫困程度;同时荒漠化威胁交通、水利、工矿设施及国防基地的安全,影响生产,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二、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发展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目前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pV系统)、太阳能热发电(CSp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建筑及太阳能空调、太阳能海水淡化等等方面。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技术是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因此,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努力开发生产各种光伏电池。目前从晶硅薄膜、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到非晶硅薄膜电池、染料敏化电池。太阳能电池已进入第三代电池阶段,目前染料敏化电池的成本仅相当于晶硅电池的1/10,而转化率已达到11%,达到晶硅电池的最大效率的一半之多,技术经济效果颇佳。单位成本降低80%,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使系统成本大大降低,使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与常规能源发电相竞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必将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光伏发电具有“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可以无人值守、建设周期短、规模设计自由度大、可就地使用等优点都是常规发电和其它发电方式所不能比拟。太阳能的主要缺点是能量与功率密度低,为满足大规模能源需求,减轻环保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得依靠建立大型集中能源基地,必须占用大量土地,充分利用荒漠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特点,构建荒漠地区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和治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荒漠地区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意义

在荒漠化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一是可解决当地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使当地环境不适宜农牧樵采的地区农业人口转为产业工人,减少农牧樵采规模和面积,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二是太阳能资源开发可提供大量能源,减少当地居民对生物质能的需求,改善环境;三是荒漠地区太阳能电站太阳板可减少太阳的直接辐射、有效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量,促进植被的恢复与生长;四是大规模的太阳能板能减弱地表风速,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改善当地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荒漠地区规模化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首先,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绿色就业:在可持续低碳世界的体面工作》,仅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就创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到2030年,这一领域的投资将达到6300亿美元,这将至少创造2000万个额外的就业机会。其次,节能减排,用光电代替煤电,减少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改善大气质量。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多地形地貌属山前冲击、洪积平原,场地较开阔,起伏不大,地表为荒漠草原植被,分布有耐旱植物,多有荒漠化现象。而甘肃省位于我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面积达45.37万km2,全省海拔大多在1000m以上。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地势海拔高、阴雨天气少、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总辐射量在4800mJ/m2―6400mJ/m2之间,年资源理论储量67万亿kw・h。各地年日照时数在1700h―3320h之间,自西北向东南呈逐渐减少趋势,河西走廊地处戈壁荒漠,面积广阔,是甘肃省太阳辐射丰富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6363.79mJ/m2,多年平均日照小时数3287.8h。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建设条件十分优越,比较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甘肃省大部分荒漠地区处于甘肃北部和中部地区,这些地区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高,地势平坦、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北部地区年太阳辐射在6680―8400mJ/m2,中部地区年太阳辐射在5850―6680mJ/m2之间,荒漠地区年太阳辐射平均值在6000mJ/m2以上。仅以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中的未利用地测算,按年辐射量6000mJ/m2计,则甘肃省荒漠化未利用土地上的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达5.09x1014mJ/a,约合1.42x1014kwqh,若按平均15%的转换率计算(目前商业化的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率在14%―16%之间),逆变器损耗按40%计,年发电量可达1.28x1013kwqh,可完全满足2050年中国总电力需求(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院预测2050年中国总电力需求为9.27x1012kwqh)。由此可见,甘肃省荒漠化地区太阳能资源储量大,开发潜力高,作为未来中国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荒漠化土地的范围涉及面积约2.4x107hm2,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约19347753.7hm2。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4.8%与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份相比,具有利用电负荷中心近、电网覆盖率高、土地平坦、交通发达、开发利用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全面落实国家构建荒漠化地区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战略部署,加大开发利用甘肃省荒漠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对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生态环境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截止2014年11月已经获得路条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达到了10631.4mw,并网项目达到4527.5mw。

参考文献:

[1]严陆先.构建荒漠地区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的设想[J].科技导报,2008(8)

[2]尹淞,郝继红.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综述[J].电力技术,2009(3)

[3]张守一,葛新权,张真真.把沙漠建成太阳能发电的基地[J].华北电力技术,2010(2):42―46

[4]方创琳,杨玉梅.绿色太阳能源时代的呼唤[J].百科知识,1997(2)

[5]张恒旭,刘玉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在荒漠治理中的作用[J].可再生能源,2014(9)

[6]石建忠,陈期舜等.甘肃省土地荒漠化状况及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6(9)

荒漠化治理技术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荒漠地区公路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我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

造成中国土地荒漠化、沙化并加速扩展的原因有气候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如过牧是草地沙化、退化的主要原因。荒漠地区公路建设也对荒漠化的演变起到重要影响。

图1-1沙漠图1-2退化草场

荒漠地区气候具有以下特点:

(1)干燥少雨、降水不均:气候极端干燥,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终年少雨或无雨,年降水量一般少于250毫米,降水为阵性,愈向荒漠中心愈少。

(2)日照强烈、较差较大:气温、地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多晴天,日照强烈且时间长。年平均温度3-12℃,1月为一5-10℃,最低达一30℃以下,7月为24-27℃,最高达40℃。

(3)风大沙多:风沙活动频繁,地表干燥,沙砾,沙砾易被吹扬,常形成沙暴,冬季更多。

(4)无植被或植被稀疏:荒漠地区植被稀疏甚至无植被,荒漠植被多为超旱生的半乔木、半灌木和灌木或旱生的肉质植物占优势的稀疏植被。植被每年的产量极低,每平方米90克,它对荒漠动物群有重要作用。

图1-3高原平台图1-4戈壁

2公路建设对荒漠地区的影响

(1)公路永久占地及取、弃土场、施工便道等临时占地开挖,使所经荒漠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沙土,风蚀加重。

(2)荒漠地区公路施工,使其附近土壤的物理性质变差,土壤养分状况降低,从而影响牧草、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3)公路施工开挖戈壁石砾层,破坏植被,将使戈壁长期风化形成的固定保护层遭到破坏,加速局部风蚀、沙化、盐渍化。

(4)戈壁上集中取土,有可能破坏地下水径流平衡,使荒漠地区宝贵的水资源不均衡分配,从而造成局部戈壁植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

(5)沙漠地区公路建设,使得局域地段成为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区域,人为活动的增加,干扰了沙漠区域正常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土地沙化。

3荒漠地区公路的总体设计与路线设计

路路线设计是公路建设之本,公路建成后,公路线形将是长期存在的,对公路沿线今后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以及自然景观、环境协调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对公路路线进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周边的环境,达到公路与环境融为一体,既达到公路的舒适性、使用性,又达到环保的要求。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荒漠地区,由于荒漠地区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公路路线设计应“以人为本、安全至上、保护环境、防治荒漠化、技术合理、资源节约”为指导。重视对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调查,减少因修建公路而带来对环境、自然景观的影响,提供公路环境质量。

(1)由于荒漠地区地形平缓,视野开阔,用地条件相对宽松,因此,可灵活设计为分离式断面的高速公路。两幅路间距根据实际地形、地貌情况按4.5~100米控制。在荒漠地区的公路上行驶,由于人烟稀少、植被稀疏,路侧景观元素少,驾驶人员感觉单调、易疲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简单的路侧景观建筑及少量的绿化设计可以缓解驾驶人员的疲劳单调感。

图3-1简单雕塑图3-2观景台

(2)分离式断面高速公路的连通带在荒漠地区的大风路段可适当加宽,以起到“避风港”的作用。

(3)荒漠地区的风蚀、沙化、盐渍化是公路建设的主要病害,宜采用放缓路基边坡、卵石护坡、芦苇草、方格、土工布等材料。

(4)荒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沿线筑路材料丰富,要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采用集中取、弃土,同时要注意对取、弃土场(特别是对在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处取用风积沙)的防护。

图3-3风积沙料场防护

(5)荒漠地区宜采用低矮路基,边坡坡度尽量放缓,在风蚀严重路段路基边坡可采用卵石加固边坡。

图3-4砾石边坡防护图3-5低路基、缓边坡

(6)荒漠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公路的环境保护设计应贯彻预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进行绿化设计,不宜大规模进行。在植物布局上应适地、适树、适量,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以当地适生的乡土品种为主,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

4荒漠地区公路设计技术要点

4.1路基、路面设计

4.1.1标准断面

荒漠地区公路设计时,因公路所处环境大多为人烟稀少、植被稀疏、自然环境恶劣的空旷地带,公路走廊带两侧可耕土地较少,占地、横向干扰等方面的影响较小。路基断面设计时,可采用的具体措施如下:

(1)因西北地区公路总体造价较低,在考虑利用现有的道路(多为二级公路)的基础上,对于升级改造为双向四车道以上等级的高等级公路路基断面时,建议采用分离式断面型式,可一定程度的减少对向车辆的影响,也可减少护栏的设置数量。如G3012线库尔勒至库车段。采用分离式断面型式具有如下优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解决了短期资金投入过大的问题;利用原有公路维持通车,节约便道工程的建设,节省投资;分幅行使,减少车辆的横向干扰,尤其是夜间行车的眩光干扰。

图4-1分立式路基图4-2分立式桥梁

(2)从以人为本、安全运营的角度考虑,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型式,两人口聚居区间隔较远时,每5-10km间距,在两分离式路基断面间,可适当设置连通带,以供车辆紧急调头,并可在特殊地段(大风、扬沙、积雪段),适当加大连通带,以使特殊情况时供车辆紧急停车使用。

(3)在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型式时,路基纵面设计,分离设置的两幅路基应根据地形及两幅路间的距离情况,尽可能采用不同水平高程,这样可减少分离式路基内侧防眩设施的投入,两幅路基的高差大于以2.0m、路间距大于9.0m为宜,如G314线托克逊至库米什高等级公路。

图4-3高低错落分离式路基

(4)荒漠地区路基断面型式,路基挖方路段,宜采用浅挖方为主,边坡坡度可大于1:1;同时挖方边坡宜灵活自然,避免单一坡度,尽量不做或少做工程防护。

4.1.2路基防护、排水

荒漠地区公路设计时,应根据荒漠地区多为干旱少雨或季节性暴雨冲刷的气候特点,结合路线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特点,设置合理的防护、排水设施,采用的具体措施如下:

(1)在荒漠漫流区,对于冲刷小或基本无冲刷的地段采用单侧导流坝、护坡与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相结合的防护工程。

(2)在荒漠漫流区,对于有冲刷下切的地段采用,宜采用封闭的人字形导流坝与桥涵相结合的防护工程。导流坝视冲刷情况确定是否采用圬工表层加固。

图4-4宽浅漫流河滩图4-5人字型导流坝

4.2桥涵设计

(1)荒漠地区桥涵多处在无人区、人烟稀少区,水文资料缺乏,水文流量计算以分区经验公式、形态调查法、直接类比法为主。

(2)当桥涵位于山前冲积扇扩散河段、山前变迁河段、平原分汊河段需考虑一河多桥方案,并在各桥涵间设置人字形封闭导流坝。封闭导流坝不宜超过500m(单侧),使坝前冲刷深度控制在3.0~3.5m以内为宜,尽可能的提高桥梁防护工程的安全性。

(3)荒漠地区的桥涵布设须考虑农牧民转场以及野生动物迁徙的影响,设置一定形式和数量的通道。

荒漠化治理技术篇9

论文摘要沙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主要成因是气候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沙漠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防风固沙和合理水资源利用是沙漠治理的2个关键问题,为此可开展工程治理、植物治理和汲水、输水及灌溉等一系列治理方法。

1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其危害

1.1主要成因

1.1.1气候因素[2]。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向两极方向流动,由于地球旋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南北纬30°附近,大部分空气不再前进,而在高空积聚,并辐射冷却下沉,近地面气层常年保持高气压,气象学上称之为“副热带高压带”。这一地带除亚欧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区外,其他地区气候干燥,云雨少见,而成为主要的沙漠分布区。

1.1.2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土地承受的压力过重,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使土地严重退化,森林被毁,气候逐渐干燥,最终形成沙漠[3]。

1.2危害土地退化不仅使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承载力下降,而且对土地利用退化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仅2000年春季连续发生12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均波及北京,该恶劣天气范围广,强度大,为近50年所罕见[5]。

在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上,联合国环境署对全球荒漠化灾害进行了估算,因荒漠化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保守估算为263亿美元。dregne等人于1991年对全球荒漠化进行了新的评估[6],得出在全球范围内由荒漠化造成的损失为422.08亿美元,其中灌溉农业损失107.85亿美元,旱作农业81.89亿美元,草原232.34亿美元。数据显示:

2.3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在沙漠治理过程中最为重要。沙漠中的水源主要有地下水、河道水和降水。但沙漠区域的降水量不稳定,一般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湿润年份降水量多,而干暖年份降水量少。沙漠地下水较稳定,其沙层厚,具有一定的“隔热”性,使水得以在地下保存。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受到降水的制约[12]。解决水资源主要从汲水、输水和节水灌溉等方面考虑。

2.3.1汲水。其方式主要有2种:①地下井汲水工程。在含有水体的古河道、古湖泊或地下水发育的沙漠区域可以建立地下井。井深度及口径的确定要综合考虑需水量、水层厚度与井底持力层等因素。②坎儿井。坎儿井是井渠相连的汲水工程,由地表开挖许多竖井,挖到含水层,然后再在各竖井的底部相互挖通,以洞相联,形成地下渠道,在新疆地区被大量应用[13]。渠聚的地下水顺渠道流至坎儿井的终端,引水出地面流入渠沟再进行灌溉。由于其沿山前倾斜的冲积层挖掘,渠头水位高,终端水位低,无需动力设备即可把水引到地面,且在地下渠道流动,蒸发损耗量小。

2.3.2输水。水资源的输送方式主要有渠道引水和管道输水[14]。①渠道引水。这是我国农业进行灌溉的主要方式,目前全国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为30%~40%,即输水损失率高达60%~70%。②管道输水。该方式可减少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流失,其输水损失率仅为20%~30%,且输送量大。

2.3.3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喷灌和微灌技术。喷、微灌技术与地面灌溉相比,节水30%~70%,被广泛应用。①喷灌。被大量用于沙地的灌溉,其效果与风速的大小有关。据陈渠昌等人[15]测试:风速小于3m/s时,喷灌的喷洒均匀度一般在80%左右;风速小于2m/s时,喷灌的喷洒均匀度可达85%以上。②微灌。微灌是按照植物需水要求,通过压低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16]。微灌形式较多,有滴灌、地表下滴灌、微型喷洒灌、涌泉灌等,其中应用较广的是滴灌。微灌具有很多优点,如比喷灌省水15%~25%;灌水均匀;微灌工作压力比喷灌低,节约了抽水的能量;较其他灌溉方法增产30%左右;自动控制,省力且非常方便。虽然微灌的效果明显优于喷灌,但其对水质要求高,投资成本高,限制了其应用规模。目前,在我国沙漠、沙地地区最理想的灌溉方式仍然是喷灌。③小畦灌。其方法即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的“三改”畦灌灌水技术,具节水、灌水均匀、减轻土壤冲刷等优点。畦灌试验资料[17]表明:采用小畦灌比块灌、漫灌和串灌分别增产10.9%、11.7%和29.1%。在同等产量条件下,小畦灌比块灌、漫灌和串灌分别省水13.73%、22.90%和48.45%,长畦分段灌比一般畦灌省水40%~60%,灌溉效益提高1倍。

荒漠化治理技术篇10

基础课程广泛撒网,专业课程重点培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属于农学门类,是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下的二级学科,涉及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生态等各学科,综合性很强。由于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因此在高考招生中只招收理科生。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这个专业名称听起来十分具体,给人的感觉是口径较窄,但事实上其培养思路基本上是“宽进窄出”。“宽进”即“基础课程广泛撒网”,该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林学、生态学等基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林业、生态环境大学科的理论素养、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一般开设地质地貌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工程力学、土壤侵蚀水动力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小型水利工程学、农田水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值得一提的是,该学科注重理论和实践同步培养,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验、野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生动并且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窄出”指的是“专业课程重点培养”,在综合知识背景扎实的前提下,通过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荒漠化防治等专业主干课程,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快速上手。

闻道广博,术业专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一个十分实用的专业,其就业主要方向为承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各类公司、企业。出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与区域重大工程建设、低碳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与建设项目对水土保持行业的需求,加之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一步的细化完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工程实施、监理等行业的前景还是较为光明的。此外,水利、电力、国土资源、铁道、公路、交通等部门的设计院及规划院等事业单位或国企也都设有专门的水土保持科室或办公室,但这些单位门槛较高,一般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如果博士毕业,就业可以考虑水利、农林、各大河流委员会等单位的科研院所,或到高校任教。

据调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近十年的平均就业率为89.5%。但由于工作方面大多涉及工程项目,因此具有一定的性别要求。但总的来说,更注重个人能力。

历史沿革固然重要,发展空间亦不可小觑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每年高考分数线都不高,除了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几所重点院校,其他开设该课程的院校普遍在二本线内招生。近几年由于国家、社会对水土保持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开设这门专业的大专院校也逐渐增多。而由于这一专业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学校专业侧重方向差异甚大,也十分值得考虑。下面笔者将针对不同院校的特点,给读者做一些简要介绍。

北京林业大学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国内业界知名度高,该校也是全国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院校,中国工程院水土保持学科唯一一个院士关君蔚先生就来自北京林业大学。该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历史悠久,师资雄厚,对国内水土保持行业有深刻的影响。且由于地理优势,其科研经费比较有保障,就业面比较宽。

虽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式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因其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发展势头良好。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起源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可以说有“贵族”背景。由于其地处大西北,对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有先天的优势条件,近年科研进展很快。但相对的,由于地缘因素,其本科就业有较大限制,学生多往科研方向发展。

其他设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的传统院校:

(1)南京林业大学:该校是我国南方唯一能够授予水土保持学科博士学位的单位,拥有完善的仪器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成熟的教学方法。但因为其发展时间较短,且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因此在我国业内知名度较低。

(2)东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发展源自“三北”及西部地区的实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但同时也限制了该校在专业上的拓展面。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虽没有在本科专业中设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但是也有相近的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两所学校的偏重不同,前者主要着重于农田水利及相关水土保持工程,后者在河流、水文方面近年有很大成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市房山区建有风动实验室,近年在风沙物理学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两所院校由于其综合条件优良,基础学科强势,研究经费充足,因此学科上升空间大、进步快。

最后,笔者要提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就是专业选择最重要的是能把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结合起来,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专业的前景好或某一高校在各方面具有优势就草率地做决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需要大量的野外实习、试验,涉及植物、生态等各个方面,有的同学会认为这些都是很辛苦的“体力活”。可是也有同学对此非常热衷,把野外作业当做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好机会。而工作以后,若从事方案编制方面的工作,多为工程现场考察和室内方案编制相结合;若从事科研工作,野外考察也较多。

专业揭秘主持人:n层眼皮

悟道:专而为业,业成则专

专业窍门:在专业的丛林里探险,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对联:(上联)专业丛林深几许,灵气幽幽;

(下联)莘莘学子学无尽,之气汤汤;

(横批)专业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