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制度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0:23

专利制度的特征篇1

abstract:theutilitymodelpatentonlyprotectstheproduct,butthecharacteristicpartoftencontainsthemethodcharacteristic.thearticleanalyzesthesituationofthelimitationofthemethodcharacteristicintheclaim,andanalyzesthesituationthroughthecase,andgivesthecorrectreviewandwritingwayofmethodcharacteristiclimitationintheclaimofutilitymodelpatent.

关键词: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方法特征

Keywords:utilitymodel;claim;method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G25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200-03

0引言

实用新型专利只保护产品,一切方法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由于某些a品权利要求是允许用方法特征来表征的,于是出现了要求保护的权利要求处于方法和产品之间的模糊地带。

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该类问题的内容包括: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及专利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

权利要求中出现方法限定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①权利要求的主题为一种方法;

②申请人要求保护的是一种产品,但特征部分包含对方法的限定,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予以保护的客体;

③申请人要求保护的是一种产品,特征部分使用方法特征限定产品的结构,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予以保护的客体,但不能清楚的表述请求保护的主题,需要修改方法特征,用结构特征描述产品的结构;

④申请人要求保护的是一种产品,特征部分使用方法特征限定产品的结构,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予以保护的客体,能够清楚的表述请求保护的主题,无需修改。

本文将重点讨论情形②-④。

1案例分析

1.1案例1

案情介绍:

申请的主题名称为“一种防弓变形的弓片”,过去人们在使用弓的弓片时,极易出现弓变形和损坏现象,特别是在暴晒的天气下,弓出现变形和损坏现象的概率会大大增加,缩短整个弓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弓变形的弓片,该弓片可延长弓的使用寿命。如图1,图2所示。

权利要求①:

一种防弓变形的弓片,其特征在于:将原木切割成相同的薄木片(3),将切割好的薄木片(3),进行粘贴,将粘贴好的薄木片(3)再次切割,切割的方向与第一次切割的方向成九十度,把再次切割好的薄木片其中的两片粘贴在一起,在粘贴好的两片薄木片(3)的上、下两面,设置一层玻璃钢(1),在薄木片(3)与玻璃钢(1)之间为胶粘剂(2)。

不同观点:

观点1:本申请的主题是一种防弓变形的弓片,其权利要求保护的是一种弓片的制造方法,不是对弓片的形状、构造进行的描述,该制造方法不属于审查指南所述已知方法名称限定产品形状、构造的范畴,因此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

观点2: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3.2.2规定:产品权利要求当无法用结构特征并且也不能用参数特征予以清楚地表征时,允许借助于方法特征表征。对于本实用新型而言,由于弓片是通过两次不同方向的切割,使薄木片(3)两次粘贴而形成弓片的最终结构的,本案权利要求①体现了弓片完整的结构特征,根据本案的特殊性,应当允许借助于方法特征表征本实用新型。

观点3: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3.2.2关于产品权利要求允许借助于方法特征表征的规定,仅限于当无法用结构特征并且也不能用参数特征予以清楚地表征时,允许借助于方法特征表征。对本案而言,权利要求①能够用结构特征表述本实用新型,其是由两个薄木片通过胶粘剂粘贴而成。与本产品如何制作的方法无关,使用方法特征表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是必要条件,不应当用制作弓片的方法限定本实用新型,应当采用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限定。

分析:

该案例的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方法特征,那么是不是出现了方法特征就必然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予以保护的客体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3.2.2节规定,特殊情况下,当产品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无法用结构特征予以清楚地表征时,允许借助物理或化学参数表征;当无法用结构特征并且也不能用参数特征予以清楚地表征时,允许借助于方法特征表征。也就是说,使用方法特征限定产品在某些情形下是允许的,如果该方法特征限定的是产品的形状和构造,那么就属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客体。

由此得出结论:在请求保护的主题为产品的情形下,只要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方法特征表征了产品的形状或构造,则可以进一步考虑该种表述是否需要修改。一种情况是虽然方法特征表征了产品的结构,对产品的结构起到了限定作用,但如果该权利要求能够用形状、构造特征来限定,则应该要求申请人进行修改。另一种情况是是该产品的形状、构造特征只能用方法特征来限定,或者用方法特征限定比用产品的形状、构造特征限定更加清楚,则应当被允许。

对上述的处理方式,可以用下述方式进行判断和选择:

对于案例1,如果用单纯的使用形状、构造特征来描述,可以改写为“由四片薄木片粘贴在一起,其中一侧的粘贴在一起的两片薄木片与另一侧的粘贴在一起的两片薄木片相同,四片薄木片之间粘贴面相垂直,粘贴好的两片薄木片的上、下两面,设置一层玻璃钢,在薄木片与玻璃钢之间为胶粘剂”。对比这两种撰写方式可以发现修改之前的权利要求能更清楚表达申请人的发明构思,也更利于公众的理解,此种撰写方式应当被允许。

案例结论:

本案例中的方法特征表征了产品的结构,对产品的结构起到了限定的作用,因此,虽然特征部分是方法限定,实质上保护的还是产品的结构。而由于该产品结构较为复杂,用结构特征限定不如用方法特征限定更能清楚的表述产品的结构,因此,对于案例1倾向于观点二。

1.2案例2

案情介绍:

权利要求①:一种铝制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在绝缘体pet上涂上菲林形成铝箔,用腐蚀油墨印刷两端左右平行回折中间上下平行回折的连续线条所形成的电路,保护印刷的导电线路,用腐蚀剂通过化学反应将未涂上腐蚀油墨的铝箔部分去除,用氢氧化钠溶液等清洗腐蚀用的油墨和腐蚀剂,然后在其表面印刷碳液而形成电路层,通过平行端子连接将并联的线路连接起来的,在绝缘基体和碳液上面形成粘贴剂层附着离型纸。

不同观点:

观点1:权利要求①的方案是对方法本身提出的技术方案,即,权利要求①的方案是铝制加热膜的制造过程,属于一种铝制加热膜的制造方法,它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

观点2:虽然权利要求①的特征部分用制作方法来限定,但它体现了产品的形状、构造特征,无需修改。

观点3:权利要求①的特征部分的内容为方法特征,但其体现了产品的结构,然而由于其能用结构特征进行描述,因此当将方法特征修改为结构特征。

分析:

该权利要求的主题为一种产品,特征部分主要是包括腐蚀、清洗、印刷、形成粘贴剂层附着离型纸等步骤,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但是该制作方法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外形和结构上相对现有技术产生了改进,因此,对于本申请,其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但是该申请的权利要求完全可以不用这种描述制作方法的方式来进行限定,也就是说完全可以改为用产品的结构来进行限定的方式,比如,可以修改为以下方式:

一种铝制加热膜,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具有绝缘体pet、在绝缘体pet上两端左右平行回折中间上下平行回折的连续线条所形成的电路部分的菲林形成的铝箔、碳液形成电路层、粘结剂层、离型纸,并通过平行端子将并联的线路连接起来。

因此,对于这类权利要求应当将权利要求修改为以产品的结构进行限定的形式。

案例结论:

本案例中的方法特征也体现了产品的结构,对产品的形状、构造起到了限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完全可以不用这种描述制作方法的方式来进行限定,也就是说完全可以改为用产品的结构来进行限定的方式,因此,应当将权利要求修改为以产品的结构进行限定。对于该案例倾向于观点3。

1.3案例3

案情介绍:

该申请的权利要求为:

①一种可拆卸刀片的刀具,包括刀座、刀柄、可分别成一角度地插入到所述刀座中的刀片及卡接片,其中所述刀片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卡接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突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上还设置有:销孔,销钉可穿过所述销孔,所述销钉固定连接到所述卡接片上,且所述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销钉的直径;以及弹簧槽,其内部容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卡接片的下方。

②根据权利要求①所述的可拆卸刀片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属刀片和卡接片相互呈90度地插入到所述刀座中。

③根据权利要求①所述的可拆卸刀片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属刀片和卡接片相互呈135度地插入到所述刀座中。

不同观点:

观点1:属于实用新型保护客体,授权。

观点2:90度和135度仅是对将刀片和卡接片插入到刀座中的过程描述,而对于本专利要求保护的刀具这种产品而言,当刀片和卡接片插入到刀座中之后,刀片上的凹槽就会与卡接片上的突起配合,将刀片固定在刀座中,即,刀片和卡接片在产品中的位置关系是相对固定的。因此从属权利要求②、③既包含形状构造特征,又包含对方法本身提出的技术方案,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

分析:

权利要求②、③的特征看似是对产品结构的描述,但只要稍加分析便可知,90度和135度仅是将刀片和卡接片插入到刀座中过程的描述,而对于要求保护的刀具而言,当刀片和卡接片插入到刀座中之后,刀片上的凹槽就会与卡接片上的突起配合,将刀片固定在刀座中,刀片和卡接片在产品中的位置关系是相对固定的,插入过程的描述没有对产品的结构产生限定作用,对于此类方法特征未表征产品结构、没有对产品的外形或结构产生改进、重点在于方法本身的权利要求,应当予以删除。

案例结论:

本案例中的权利要求②、③附加技术特征是对制作过程的描述,属于纯方法的限定,应当予以删除。

2结论

如果请求保护的主题为方法,则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如果请求保护的主题是一种产品,特征部分包含方法特征,而该特征没有对产品的形状、构造产生限定作用,该种撰写方式是不允许的,应当进行修改;如果请求保护的主题是一种产品,特征部分包含方法特征来限定产品,该特征对产品的形状、构造产生了限定作用,当能够用外形和结构特征来限定时,则应当修改为外形和结构特征,若只能用方法特征来限定或者方法特征来限定更加清楚,则采用该方法特征进行限定应当是被允许的。

参考文献:

[1]专利审查指南[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41-146.

专利制度的特征篇2

关键词:效用 技术效果 整体技术方案 实质内容相同 技术启示

微观经济学上,把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用而不是为了产品的内在组成或构造。例如人们购买iphone手机并不是因为人们喜欢iphone的内部电路结构或者触屏的材质,而是因为iphone手机比其他手机够炫够酷。并且,商品的效用与各组分单独作用的关系不是类似于1+1=2的简单叠加,而是特征组成商品后产生了1+1>2的效用,正如喝一杯牛奶加咖啡的感受并不是喝牛奶后再喝咖啡所能获得的。

从专利制度的角度看,商品可以分为专利商品和非专利商品两类。专利商品既具有以效用为体现的商品性又具有体现为行政独占的专利性,这两重属性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专利商品。从专利性的角度看,专利商品具有行政独占性,这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但消费者并不会仅因为一件商品具有专利而去选择它,消费者看重的仍然是效用,假如产品效用不够好,没有人会因为专利商品的标签而买单。技术特征可以用来描述专利独占性的界限,但技术效果(即技术方案的效用)并非技术特征效用的简单叠加。例如,常见的橡皮铅笔最初发明的时候获得了专利权,为专利权人带来了55万美元的收入,橡皮铅笔并非简单地具有铅笔和橡皮两种功能,而是能避免一会儿找不到橡皮、一会儿找不到铅笔的窘境,从而为使用者节约时间。由此可见,技术效果对于技术方案而言具有突出的重要作用。然而,在专利审查或无效程序中,技术效果的意义却往往被忽视。

“很容易想到”及类似用语在审查思路中的错误运用

在涉及创造性的审查实践或无效程序中,当审查员(或无效请求人)在审视发明专利时,由于事先阅读了专利申请文件,再进行检索以及审查,因而往往会将思维重点放在技术特征的组合上,并很容易把总的技术效果理解为技术特征各自作用之和,这样会出现一种比较典型的审查思路:只要找到区别技术特征以及非区别技术特征表述相同的对比文件(并不深究对比文件中的技术特征之效用与涉案申请中的技术特征之效用是否相同),就认为现有技术中已经一般性地提示了区别技术特征具有一定效果,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便“很容易想到”将区别技术特征应用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从而得到本申请不具有创造性的结论。这种审查思路往往会导致“事后诸葛亮”的情况。

审查指南中关于创造性审查意见最重要的审查逻辑就是俗称的“三步法”。实际上,“三步法”中将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定义为: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而对现有技术作出的改进。可见,专利法和审查指南中着重强调了技术效果对整个技术方案改进的重要性。然而,部分通知书、意见陈述书或请求书中却没有吃透这一精神,想当然地进行简单联想,忽视了技术效果的整体作用,导致审查文件说理不够充分透彻。

如何将技术效用应用到审查实践中

笔者认为,若要更好地撰写审查文件,需加强从经济学角度理解技术效果对技术方案的意义,时刻牢记专利权保护的对象最终是一种效用。

具体而言,在撰写审查文件时,需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笔者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几个案例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所谓更好的技术效果是指技术方案整体具有的更好技术效果(即整体效用),而不是区别技术特征自身单独具有的作用。单独的区别技术特征需要与技术方案中非区别技术特征共同作用才能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启示应当是指能够启示区别技术特征对整个技术方案的效用带来改善的信息,而不是指区别特征自身单独具有的一般性作用。

举例说明:

案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3200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下称决定1)中的权利要求2为“一种铝镁合金电缆桥架,桥架为一带盖板(9)的长条槽体,槽体的两帮边为帮边型材(4),在槽体底板(5)上安装槽体框架,桥架槽体工字形的帮边型材(4)的一端向两侧卷折成两条L形槽,另一端对应卷折形成一个U形槽,帮边型材(4)的中间设有连接螺栓孔(6)、扣锁(7)和电缆出线孔(8)”。

现有技术中没有公开“帮边型材(4)的一端向两侧卷折成两条L形槽,另一端对应卷折形成一个u形槽”这一技术特征。如果孤立地看,型材的边折成任何形状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从而可以作出该项权利要求无效的决定。

然而,决定1中认为桥架型材两端的结构起到了增加桥架强度的作用,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能获得该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从而维持权利要求2有效。

决定1中综合了该区别特征对技术方案整体的作用,即可以将帮边折成区别技术特征的形状增强桥架强度,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启示电缆桥架的帮边可以折成所述形状,从而维持有效,其说理令人信服。但美中不足的是,决定1中仅指出折边具有增强桥架强度的作用,而本领域技术人员都知道,该桥架由轻质材料制成,并用于承装电缆,因而桥架的折边还可与榫头等结构契合,从而方便地将桥架固定在预期位置,这是折边对桥架所带来的整体效用。如果决定1中能指出这一点,会使说理更充分。

案例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3011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中权利要求1为“一种无底自撑蚊帐,包括:一帐体(10),它由前、后、左、右侧面帐页及上顶、下底帐页组成,帐体(10)侧面帐页上开设至少一个帐门,用以将帐体(10)绷撑为罩体的弹性支撑架(20),该弹性支撑架(20)可脱卸地穿置在帐体(10)的帐页边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帐体(10)的下底帐页(13)呈一中部挖空、四周窄边连接而成的一框架形”。

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类似的自撑蚊帐,但该专利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特征为:本专利中所述的帐体(10)的下底帐页(13)呈一中部挖空、四周窄边连接而成的一框架形,而现有技术中的蚊帐底部是全封闭的。说明书中记载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节省下底帐页材料,避免在蚊帐内铺设床单等不便,也避免人体直接接触蚊帐纱网面料造成不舒适,并且框架型下底帐页能与床上用品的色彩质地协调一致,更为美观。

如果孤立地看待该区别特征,框架型下底帐页自然能够节省布料,这是很容易想到的。而且使用时也能够具有避免在蚊帐内铺设床单等不便、避免人体的不舒适等其余效果。

但在该案中,合议组认定该专利具有的效果不仅仅是框架型下底帐页直接导致的少用布料,而且作为一个蚊帐的整体还能够保持自撑功能,从而使得该蚊帐既具有了一般自撑蚊帐不具有的效果,即该蚊帐使

用、收储、洗涤方便,同时整体具有与床单颜色一致、减少使用者不舒服感的特点,该蚊帐极大地提高了使用舒适性。最终合议组认定,该区别特征所具有的作用未被现有技术所公开,从而维持专利有效。

笔者认为,该蚊帐不仅具有自撑以及省布料的效用,并且还具有使用舒服以及美观的效用,而这种整体效用是现有技术中不曾启示的,整体效用表明消费者使用该产品时满意程度有提高,所以该案合议组作出维持有效的决定是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涉及该专利的另一份决定(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17465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也采用同样的说理方式从而维持该权利要求有效。

由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应当以整个技术方案的效用作为寻找技术启示的导向,如能据此找到技术启示,则说明现有技术中确有启示,而非“事后诸葛亮”式的后见之明。

第二,将对比文件与涉案申请进行对比时,对于非区别技术特征,如果对比文件与涉案申请中的技术特征仅仅是文字上相同,并不一定表明该技术特征在二者中具有相同的效用。应当从对比文件和涉案申请各自技术问题的实质性内容出发,检视二者所公开的技术特征是否相同,避免使用拼接技术特征的眼光看待涉案申请和对比文件,应当谨记是否具有同样的效用作为导向。

举例说明:

案例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23634号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中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1.一种粉剂形式的药用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a)作为治疗药物的帕瑞考昔或其盐,其含量为占所述组合物的30%至90%重量的治疗有效性总量,(b)一种胃肠外可接受的缓冲剂,所述缓冲剂量为所述组合物的5%至60%重量,和(c)其他胃肠外可接受的赋形剂成分,所述赋形剂成分总量为所述组合物的0%~10%重量;在胃肠外给药前,所述组合物用胃肠外可接受的溶剂液体稀释配制成注射溶液”。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将吡罗昔康赖氨酸盐与磷酸二钠混合后制成注射液,该配方中未提示存在其他赋形剂(即其他赋形剂含量为0)。而权利要求1中赋形剂含量为0%~10%相同,所以驳回决定中认为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除磷酸二钠外赋形剂为0这一技术特征,没把这一点认定为区别技术特征。驳回决定认定的区别技术特征为:与对比文件相比,组合物中的药物不同,药物与缓冲剂的含量略有不同。而调整成分含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的,从而审查员认为涉案申请不具有创造性。

但是,根据说明书的记载可知,帕瑞考昔(结构式Ⅰ)是伐地考昔(结构式Ⅱ)的前药,帕瑞考昔是水溶性的,伐地考昔是水不溶性的,涉案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在储存时或者配制注射液时帕瑞考昔转化为伐地考昔所带来的注射液产生颗粒从而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通过从所述组合物中减少或者不加入其他赋形剂如甘露醇,极大减少了帕瑞考昔到伐地考昔的转化。

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吡罗西康的水溶性盐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没有公开呲罗西康及其之外的药物在配制成药物组合物或注射液时会发生结构转化产生颗粒,也没有指出不加入其他赋形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本申请中所述的转化。同时,吡罗西康(结构式Ⅲ)的结构也与帕瑞考昔的结构不同,呲罗西康中不存在帕瑞考昔式的转化,面对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者之间的相互替代并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容易想到的。因此,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给出少加或不加其他赋形剂可以提高帕瑞考昔制剂的稳定性的启示。最终经由复审程序撤消了驳回决定。

笔者认为,该复审决定中很准确地抓住了涉案申请的核心问题,即涉案申请中通过不加或少加缓冲剂以外的其他赋形剂之目的是提高帕瑞考昔制剂的稳定性,并非简单地调整辅料组成。而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不加其他赋形剂的情况,但是并没有提示不加其他赋形剂能够提高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经过分析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知,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启示涉案申请中不加其他赋形剂能够提高活性成分稳定性的内容。该份复审决定紧扣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分析各技术特征的实质性作用而不拘泥于字眼,其说理令人信服,避免了机械地叠加技术特征。

案例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33243号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中所针对的权利要求1为“1,一种红花黄色索滴丸,其特征在于:……红花黄色素的纯度为70%-99.6%(其余特征略)”。

由于对比文件中公开了“红花明苷a[即:safflomina,羟基红花黄素a(注:羟基红花黄素a是红花黄色素的下位概念)]”(现有技术中原文即为如此,并标注了引证文件)的重量含量为80%~100%,因此实质审查程序认为对比文件公开了权利要求1中“红花黄色素的纯度为70%~99.6%”的技术特征,并以此为前提得出该申请不具有创造性的结论。

复审合议组核实了对比文件中的引证文献后认为,引证文献均没有表明红花明苷a就是safflomina,引证文献中记载的均是含有safltomina的红花黄色素,引证文献中记载的不是对比文件中所描述的含红花明苷a的红花黄色素这一技术特征,并且引证文献中含safflomina的红花黄色素的制备方法也不同于对比文件中所述的含红花明昔a的红花黄色素的制备方法。同时对比文件中也没有对红花明苷a的结构进行鉴定,因此对比文件中所述的红花明苷a是否属于红花黄色素存在疑问,从而不能得出红花明苷a即为safflomina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驳回决定所认定的事实依据不足,最终撤销驳回决定。

笔者认为,该案中尽管在对比文件里使用了与涉案申请中的技术特征相同的用语,但合议组分析其实质内容后指出二者是否一致存在疑问,该结论正是考量了技术特征的实质性作用后得出的,这种思路是值得提倡的。

由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看待对比文件时要避免使用拼接技术特征的眼光,不仅要看技术特征文字上是否相同,还要看其实质效用,如果没有相同的效用,则不能认为对比文件中公开了某一技术特征。

结论

专利制度的特征篇3

为了更好的理解行政征用补偿制度,本文先行对行政征用作一阐述。我国学术界对行政征用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广义的行政征收包括行政征用、行政征收、行政征调等。即把行政征用看作是行政征收的一种类型,认为行政征用是指为了公共利益之目的,行政主体按照法律规定取得行政管理相对人财产的单方行为。①(二)、行政征用系指国家通过行政主体对非国家所有的财物进行强制有偿的征购和使用。目前主要体现在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用上。此外,还有国家对文物的强制征购,行政机关对船只的强制租用等。②(三)、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目的,为满足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强制转移相对人财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并给予合理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③(四)、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的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④笔者认为,上述前三种观点均能基本把握行政征收行为的实质,但各有缺陷。第一种观点把行政征用作为行政征收的一种,实际上以字面表述、而不是以本质内容来归类。行政征用与行政征收有共同特征,如:公共目的性、强制性、法定性、可诉性。但他们的不同之处更加显而易见:行政征用是有偿的、相对人是不可预知的,而行政征收则正反之。另外,上述三种观点中行政征用法律关系中客体的范围较窄。行政征用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物,⑤智力成果⑥以及劳务。笔者比较赞同第四种观点。此观点从本质上对行政行为进行定义,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其特征。

二、行政征用补偿制度

行政征用补偿是指行政主体的合法行政征用行为使被征用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特别损害,由国家承担的补偿责任的制度。其本意在于“对于因公益之必要,经济上蒙受特别牺牲者,为调节之补偿,以实现正义公平之理想,而期法律生活之安定”,以“为私有财产与公共利益之调和”⑦行政征用补偿的理论基础有多种,特别牺牲说⑧逐渐占主导地位。该说认为,国家本来有使人民负担义务的权力,人民有服从国家命令的义务,但如果是特定人承受了并非一般的负担而受特别牺牲时,国家应给予补偿,这合乎正义公平的原则。行政征用补偿是行政征用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立法水平、执行状况直接决定了行政征用制度的成功与否。我国有些行政征用制度常因补偿内容的不易执行而有沦为一纸空文的危险,⑨便充分说明了行政征用补偿的重要性。

(一)、行政征用补偿的特征

第一、政征用补偿是由行政主体合法的行政征用行为而引起的。这与由违法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赔偿不同。这是对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被剥夺权利或被限制权利者的损失补偿及利害调整。

第二、政征用补偿的对象是权利被剥夺或被限制者的合法权益所遭受的特别损失。在行政征用补偿中,只有特别损失才可以补偿,而合法权益受到违法行政行为侵犯都可请求行政赔偿。

第三、行政征用补偿是行政主体公法上的义务。行政主体在管理社会公共事物中,使权利被剥夺或被限制者承担了别人没有承担的义务,遭受了损失,是与“社会义务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民原则相违背的。因而,行政主体要承担行政征用补偿的义务。(二)行政征用补偿的原则

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行政用补偿制度,从而也形成各自不同的原则,有“正当”、“公平”、“公正”“、合理”等补偿原则。法国实行全部、直接、物质补偿原则。日本则实行“正当补偿”原则。美国按征用时市场上的公平价值补偿,这种市场价值,不仅包括征用时的使用价值,而且包括被征用财产的最佳使用价值,即财产因其开发潜力所具有的“开发价值”,体现为一种对于“预期利益”之保护。⑩在我国实践中,有“相应补偿”或“适当补偿”的规定。补偿标准较低,补偿利益小于损失利益,这与我国目前的国情密切相关,经济基础还很薄弱。但是给予更充分、更完全的补偿,同时又能配置资源,监控权力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笔者认为行政征用补偿应遵守下列原则:

第一、平合理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对被剥夺或被限制权利者受到的特别损失予以尽可能补偿。同时,应采取灵活的态度,使用不同的标准。如,征地建图书馆和建豪华别墅可采用不同的标准。后者标准可高一些。

第二、偿直接损失原则,指行政征用补偿仅补偿与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行为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损失。如,因专利权被征用而不能专有专用的损失是直接损失。由于房屋拆迁被安置到离上班地点较远的地方居住,拆迁户因此增加了上班途中的时间和车票费用,这些损失被认为是间接损失。

第三、补偿物质损失的原则,即行政征用补偿不包括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损失,只补偿财产上的利益损失。这是因为行政征用行为是合法的且为了公共目的,不同于对行政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的行政赔偿。

第四、补偿实际损失原则,即行政补偿只对已发生或将来一定发生的损失进行补偿,而不包括将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的损失。

(三)我国行政征用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征用制度在我国建立较早,早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陕甘宁地区地权条例》中已有规定。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较为系统的有关行政征用补偿的专门法律制度。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行政征用补偿的不足之处有:

第一、政征用无宪法依据。以宪法文件规定保护私有财产并适当限制的原则,是近代工业国家一致的做法。如,美国宪法第5条修正案:“人民私有财产,如无合理补偿,不得被征用为公用”;日本宪法规定:“私有财产,在正当补偿下得收为公用”;意大利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私有财产在法定情况下的有偿征收之“。而我国“重征用轻补偿或无补偿”的宪法模式,被建国后至今的四部宪法无一例外的采用。11尽管我国早已建立行政征用补偿制度,但却无宪法依据。

第二、专门系统的行政征用补偿法。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规定分散在单行的各个法律中,致使补偿标准有很大差异,且不稳定。这样容易出现各个补偿规定的不协调性甚至排斥性,从而危害法律的可预见性和权威性。另外,一些法律、法规中的补偿标准十分模糊,可操作性很差。这样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便很大,其行使权力便会因无界限而无休止。权力的无休止行使带来的是权利的被侵犯。无专门系统的行政征用补偿法,还导致无补偿方式的统一规定。以金钱补偿为主,其它形式为辅是各国通行的补偿方式。如,法国,除货币补偿外,还出现实物补偿方式(如,为家庭耕作土地被征之家庭成员提供同样条件和设备的土地)我国也有金钱补偿、实物补偿、返还原物、安排就业、支持从事开发经营、兴办企业等形式。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补偿方式,体现了补偿的灵活性的优点。但是,对不同领域中相同或相似情况出现不同方式的补偿,或者对不同或相差悬殊的情形予以相同的方式补偿,也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第三、行政征用补偿程序混乱。我国无序征用的现象较普遍。12除土地征用外,大多数征用行为均为无程序控制,或仅有非常简单的规定,如《法》规定:“实施征用应当开具征用单据”。没有程序保障的地方,不会有真正的权利保障,13程序的混乱不清会造成权力的滥用,会加重人治色彩,从而权利会被侵犯的机率增加。一般的,行政征用补偿应先由当事人事先经协商达成协议,先补偿,后实施征用行为。转第四、行政征用补偿救济手段不完善。此方面不足主要体现在司法救济被排除在救济手段之外。当事人发生争议后,主要通过行政系统内部解决,法院一直不予受理。有很多纠纷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后,当事人仍对复议结果不服,但状告无门,目前,此状况亟待改变。一是因为法院对此类案件置之不理,不仅不利于保护权利被剥夺或被限制者的权利,也不利于监督行政主体行使权力,从而不符和依法治国的理念;二是因为我国已是wto成员国,我国必须遵守wto协议。成员国的立法要设定向司法当局的权利。如果行政机关做出最后裁决后,法院不能再复议,这显然和wto的规定相矛盾。

(四)完善我国新政征用补偿制度的建议

本部分针对上部分中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中的问题做出对应的建议。

第一、善宪法中的征用补偿条款。我国宪法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征用”条款,并着重突出“补偿规定”,从而为行政征用补偿确立宪法依据,明确基本原则。因为行政征用补偿是关系到基本权利的问题,理应由宪法来作规定,因为宪法是保障权利、限制权力的法。

第二、定系统的行政征用补偿法。在宪法相关规定的指导下制定系统的行政征用补偿法或者在统一系统的行政征用法中转辟一部分规定补偿问题。这样,把本来各个零散的补偿规定集中到一块,便于条文之间的衔接和立法精神的协调,使补偿标准更明确,补偿形式更合理,更能防止出现漏洞或发生冲突。

第三、使行政补偿有序化。源于英国1215年《自由大》的自然公正这一普通法的古老立法原则是听证制度的法哲学基础。它在普通法中确立了两个最基本的程序规则,其中一个是:任何人或团体在行使权力可能使别人受到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对方意见,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和防卫的权利。14我国行政征用补偿也应遵循这个重要基本规则。因为我国目前仍没有把听政程序作为补偿过程中的重要程序,具体权利的不到落实,权力滥用不能很好的被管制。我国应对补偿的制定过程,补偿的具体执行过程,告知补偿的救济途径等都作明确的规定,改变以往条款上的笼统抽象与无序。

第四、应把司法救济作为重要的行政征用救济手段。法律应该明确规定,行政征用补偿经过复议后,如果仍不服复议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经过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适用调解原则,调解不成,人民法院应当做出判决。

摘要:从理论界有纷争的行政征用展开,着重分析了行政征用补偿的特征及其法律制度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行政征用行政征用补偿

ananalysisofadministrativeexpropriationCompensationSystem

Gaoling-hua

(eastChinaUniversityofpoliticsandLaw,Shanghai200042,China)

abstract:Beginningwiththeadministrativeexpropriationindisputeinthetheoreticalcircle,ianalysethecharacteristicsandshortcomingsofadministrativeexpropriationcompensationandproposesomesuggestionsonperfectingourcountry''''sadministrativeexpropriationcompensation.

Keyword:administrativeexpropriation;administrativeexpropriationcompensation

①熊文钊,《现代行政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②胡建淼,《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法律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③刘东生,《行政征用制度初探》,《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④张志泉,《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制度比较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⑤指土地、房屋、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粮食等。

⑥包括著作权、专利权。

⑦林纪东,《行政法》,三民书局1993年第5版,转引自刘东生,《行政征用制度初探》,《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⑧林纪东,《行政法》,三民书局1993年第5版

⑨董佩林,《试论我国现行的行政征用制度》,《法学论坛》2001年第3期

⑩刘东生,《行政征用制度初探》,《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1董佩林,《试论我国现行的行政征用制度》,《法学论坛》2001年第3期

12张志泉,《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制度比较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专利制度的特征篇4

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的特点,提出符合我国专利体制的图像领域涉及算法的专利申请审查要点,同时,从属于保护客体和不属于保护客体两个方面给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予图像领域的人和科技工作者一些启发。

一、图像领域与算法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的特点

一部分图像领域与算法相关的权利要求仅涉及了人的思维活动,如单纯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一类型的权利要求是较容易判断的。然而,大部分图像领域与算法相关的权利要求还涉及了装置、模块或存储器等技术特征,在判断其是否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客体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作为图像领域的相关申请人,如果不能对判断原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导致其提交的专利申请被认定为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客体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图像领域算法的技术发展。

及终点,弧线的绘图参数包括位图长度、弧线的起点、圆心及圆心角,所述位图是一个矩形三维文件,所述三维路径由所述位图拼接而成;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和获取的绘图参数计算绘制直线的位图个数、直线的各个位图起点及直线的位图角度,或是计算绘制弧线的位图圆心角、弧线的位图个数、弧线的各个位图起点及弧线的位图角度,所述直线的位图角度由直线的起点a(a1,a2,a3)和终点B(b1,b2,b3)确定,且该位图角度为|(a2-b2)/(a1-b1)|的反正切值,所述弧线的位图角度为|(y2-y1)/(x2-x1)|的反正切值,其中,y1、y2分别为该弧线的位图的起点和终点的y轴坐标,x1、x2分别为该弧线的位图的起点和终点的x轴坐标,所述弧线的位图圆心角为2*asin(L/(2*R)),其中,asin表示反正弦,R为该弧线的半径,L为该弧线的位图长度;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计算出的各个位图起点及位图角度;绘制模块,用于根据保存的各个位图起点及位图角度绘制三维路径。

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提及:

三维(3D)路径是在三维环境下绘制的具有长、宽、高视觉效果的路径。利用3dsmax绘制三维路径时,需要将用户选取的材质或位图粘贴到控件上,形成的三维路径效果不逼真。另外一种方法是将用户选取的位图拼接在一起,形成的三维路径效果比较逼真,但用户操作不方便,并且对所绘制的三维路径有诸多限制。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三维路径绘制系统及方法,可以方便且逼真地绘制三维路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路径绘制系统及方法将位图自动拼接而成三维路径,方法简单且绘制出的三维路径效果比较逼真。

(2)审查要点

首先,权利要求的方案中包含了运行在计算机中和系统包括多个模块的特征,这些特征属于技术特

权利要求的方案中包含了运行在计算机中和系统包括多个模块的特征,这些特征属于技术特征,因此该权利要求不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征,因此该权利要求不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接下来进行《专利法》的保护客体的判断,根据上一节给出的审查要点,这时需要考虑具体处理的数据是否有具体的物理含义。权利要求处理的数据是三维路径,即在三维环境下绘制的具有长、宽、高视觉效果的路径,是抽象意义上的,没有具体的物理含义,属于数据处理,则其不涉及具体的技术领域。说明书中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方便且逼真地绘制三维路径”不是技术问题,也没有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因此,该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解决方案不属于《专利法》第2条第2款规定的专利保护客体。【案例2】

(1)基本案情

权利要求1:一种点云数据的主曲率和主方向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主曲率和主方向估计步骤包括:

步骤1:利用激光扫描仪扫描直接采集点云数据并对点云数据预处理,按照点云数据中每个点的坐标进行空间划分,实现三维空间的二分查找树的数据存储结构称为kd树(k-dimensionaltree);

步骤2:对于点云数据的每一个点,利用点云数据的kd树查找15个或30个近邻点,根据最小二乘方法把这些近邻点拟合出一个平面,以这个平面的法向量作为点云法向量的初始估计值,然后通过加权平均算法修正点云数据的各个点的法向量估计;

步骤3:对于点云数据的每一个点,利用其法向量、切平面构造局部三维直角坐标系;

步骤4:对于点云数据的每一个点,利用点云数据的kd树查找15个或30个近邻点;

步骤5:对于查找到的近邻点,通过三维坐标变换,把这些近邻点的原始坐标和这些近邻点的法向量都转化为局部坐标系的坐标;

步骤6:利用点云数据的每一个点及其法向量、一个近邻点、近邻点的法向量构造近似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给出点云的法截线的法曲率的近似表达式;

步骤7:在局部坐标系中,利用法曲率,根据欧拉公式(eulerequation)构造非线性最优化问题。通过三角形公式进行恒等变换,把这个非线性最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拟合,求出韦恩伽汀矩阵(weingarten矩阵)的各个元素;

步骤8:利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SVD分解)求出weingarten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步骤9:利用weingarten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出主曲率和主方向。

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提及:

随着激光扫描仪精度的提高,扫描得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扫描得到的模型数据越来越庞大。人们利用这些庞大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数据压缩或者进行三维重建。但是,这些工作的实现,往往需要对一些微分几何量进行估计,其中最重要的估计包括主曲率和主方向的估计。

随着激光扫描仪精度的提高,扫描得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扫描得到的模型数据越来越庞大。人们利用这些庞大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数据压缩或者进行三维重建。但是,这些工作的实现,往往需要对一些微分几何量进行估计,其中最重要的估计包括主曲率和主方向的估计。

(2)审查要点

首先,权利要求的方案中包含了采用激光扫描仪扫描数据的特征,该特征属于技术特征,因此该权利要求不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接下来进行《专利法》的保护客体的判断,根据上一节给出的审查要点,这时需要考虑具体处理的数据是否有具体的物理含义。权利要求中处理的数据为点云数据,点云数据是由激光扫描仪扫描物体后采集到的,具有具体的物理含义,要计算的点云主曲率和主方向与图像扫描处理领域关联,涉及了具体的技术领域,解决了对具有实际物理含义的主曲率和主方向进行计算时的时间和空间开销过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技术效果。因此权利要求1属于《专利法》第2条第2款规定的专利保护客体。

四、小结

专利制度的特征篇5

(一)危害税收征管犯罪发案率高,大要案突出。

最近几年,一些不法分子和企业为了追逐暴利,借国家进行税制改革时期各项制度尚未健全之机,大肆进行偷税、骗取出口退税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犯罪活动,致使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案件数量急剧增长。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每年因涉税犯罪就给国家造成国税流失近1000亿元。同时,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数额亦愈来愈大,大要案比例增大。

(二)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中单位犯罪现象十分严重。

从80年代末开始,以偷税、骗税为主要形式的单位涉税犯罪令人瞩目。据广州市1988年税务局稽查大队检查情况看,稽查了196个国有大中型企业,结果偷税面达100%。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许多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企业纷纷陷入困境,于是许多单位竟利用国家有关部门在增值税发票管理上的漏洞,干起了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勾当。单位大量地参与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也使此类犯罪的危害程度大大增加。

(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猖獗,数额巨大。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增值税计税和抵扣(退)税的重要凭证,对增值税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因如此,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活动从1994年实施新税制以来就一直没有停过,非常猖獗。1998年广东省立案查处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占全年经济犯罪立案数的61.14%,1999年为40.25%。汕头市公安局1999年侦破的“03”案,就是一起典型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

(四)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手段趋于多样化、智能化。

随着税种的变化和增加,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手段也向多样化发展。仅以偷税罪为例,犯罪手段由原来的十几种增加到近百种。典型的有:设置真假两套账;利用资金往来账户转移或隐匿收入,虚增成本,乱摊费用;现金交易”空中飞“;异地经营不申报;借用他人营业执照;假破产逃脱纳税义务:”白条子“入账,冲减应税利润;非法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擅自扩大抵扣范围;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款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有的犯罪分子采用高科技手段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制造假税收缴款书和出口退税手续退税、骗税,还有的不法分子钻税务机关监管不严的空子,利用电脑收款、核算作弊进行偷税、漏税。从伪造发票的情况看,伪造技术日益改进,初期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纸张粗糙,水印模糊,易于辨认,但近期发现伪造的新版专用发票无论在纸张上还是在印刷技术上都与真发票非常接近,难以直接辨认。

(五)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流动性大,跨地域作案现象突出。

近年来,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流动性十分突出,而且逐渐由沿海向内地蔓延。特别是在骗取国家出口退税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中,犯罪分子大多采取跨地区、跨省区的作案方式。他们利用税务机关电子联网稽核系统尚不完善,人工审核稽查效率低、信息反馈慢的现状,打时间差,逃避执法机关的检查。他们大多行踪不定,边走边开边卖,接受专用发票者也遍布全国各地,有的案件甚至涉及全国数十个省、市、自治区的几百家单位。犯罪分子这种”游击战术“一方面可以保持相对安全,另一方面也为作案得逞后迅速携款潜逃争取时间,进而逃避法律制裁,给案件侦破带来极大困难。

(六)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结构日趋复杂,常伴生其他性质的犯罪活动。

近年来,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由过去的一个犯罪主体单独完成犯罪活动,发展到由不同犯罪主体在不同环节进行合作,共同完成犯罪活动,使犯罪越来越复杂。在骗取出口退税活动中,由于骗税参与人员多,他们在不同犯罪环节进行一系列活动,各自以不同的犯罪行为为共同实现骗税目的服务。在某一具体犯罪环节,有的犯罪人的行为可能独立构成其他罪名,如伪造、虚开、非法购买、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伪造公文、证件、印章方面的犯罪等等。

二、预防和治理危害税收征管犯罪对策

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成因涉及多方面,主要有经济原因、制度原因、征税主体原因、纳税主体原因和打击不力等五方面的原因。第一,经济原因促使涉税犯罪频繁发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竞争力的强化,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置国家法律于不顾,侵犯国家的利益。而偷税、抗税、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危害税收征管罪是他们侵犯国家利益最容易得手的手段。第二,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是造成涉税犯罪多发的外部环境条件。自1994年实行增值税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制度后,因对抵扣税款的稽核能力估计过高,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税收征管计算机化程度低,造成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多发。此外是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放管理和把关不严,导致滥发现象严重。加上极少数税务干部为了某种利益,为偷漏税的企业和个人出谋划策,给违法犯罪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三,征税主体原因。由于危害税收征管罪属于行政犯罪,没有特定的受害人,导致许多纳税人甚至包括税务部门和司法部门对危害税收征管罪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从事危害征管犯罪者不是深恶痛绝,而往往施以同情之心,甚至同流合污,共同犯罪。有的税务干部素质不高,特别是少数税务干部经不起物质的诱惑,收受纳税人的贿赂,成为纳税人的“保护伞”。第四,纳税主体原因。在现阶段,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较差,甚至连税收的起码常识都十分欠缺,纳税意识出现了不应有的扭曲,甚至有“偷税不谋私则不算犯法”的小集体观念以及“偷漏税可以减轻企业亏损”等错误观念。第五,打击不力是涉税犯罪难以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由于公安与税务部门联手打击的机制尚不完善,影响了打击合力,打击力度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在税收执法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监督不力、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补代罚”、“以罚代刑”和执法不公。在现实执法活动中,对于一些地位特殊的所谓“名人”、“红人”、“官人”往往不敢碰硬,使一些名人成为不受税法约束的特殊公民。执法不公的消极作用,不仅破坏了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而且动摇了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陷入争先恐后的偷逃骗税攀比中。

防范和治理危害税收征管犯罪,是一个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要预防和治理涉税犯罪发生,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税法宣传,深化税制改革。司法机关、税务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税收法制宣传,强化纳税意识。纳税人纳税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税务部门除了要搞声势浩大的“税务宣传月”、发放宣传材料、广播电视广告咨询外,还要从基础抓起,把税法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通过发放税收教育教材,开展税收征文和税法影片巡映等形式,使税收教育渗透到各个阶层和领域,争取收到较好的税法宣传效应。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也将对防止涉税犯罪起着重要的作用。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如1994年实行增值税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制度后,对抵扣税款的稽核能力估计过高,税收征管计算机化程度低,造成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多发。1996年国家税务局发出通知取消手工填写的十万元版和百万元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将之纳入防伪税控系统,现在,防伪税控系统已推进到十万元版发票领域。实践证明,这是防止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有效措施。全国正在建设的“金税工程”,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把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征收、发票管理到纳税检查等纳税的各个环节都实行计算机管理,依托计算机对征收管理的全过程实施监控。这是新时期预防犯罪的又一重要措施。

第二,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堵塞犯罪漏洞。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的税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今后还将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税务干部面临着更新知识、提高执法水平和提高征管工作效能的新形势。税务干部是代表国家行使职能,税务干部素质的高低、能否依法办事,直接影响着纳税人的纳税心理和纳税意识。在改革征管模式、建立起充分应用计算机征管模式过程中,需要一支熟悉财务会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懂得和操纵现代化技术装备的税务干部。当前,税务机关已经实行征收、管理、稽查三分离,从体制上实行了相互制约,还要在系统内部逐步实行税务干部家庭财产和收入申报制度、基层岗位轮换制度、征管监察制度、集体审批减免税制度等措施,堵塞犯罪漏洞。

专利制度的特征篇6

摘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多渠道结构。利用FilipeCoelho的模型,分析多渠道结构的特征,并分析影响渠道结构特征影响因素,以便为多渠道环境下渠道的构建提供一个决策的依据。

关键词:渠道构建;特征;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Z-3198(2009)24-0117-02

渠道是指产品(或服务)在从生产者向终端使用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由各中间环节连接而成的路径。这些中间环节包括企业(生产者)自设的销售机构、批发商、零售商、商、中介机构等。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地改变着市场环境。一个完善的渠道体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种体系就可能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的渠道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过去,许多公司只用单一渠道进入市场。今天,随着顾客细分市场和可能产生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多渠道营销。通过增加更多的渠道,公司可以得到三个重要的好处。首先是增加了市场覆盖面。公司不断增加渠道是为了获得顾客细分市场,而它当前的渠道是没有的。第二是降低渠道成本,公司可以增加能降低向现有顾客销售成本的新渠道(如电话销售而不是人员访问小客户)。第三是实行顾客定制化销售,公司可以增加其销售特征更适合顾客要求的渠道(如利用技术型销售员销售较复杂的设备)。

然而,获得新渠道需要代价。一般来说,引入新渠道会产生冲突和控制问题。当两个或更多的公司渠道为同一客户竞争时,冲突便发生了。控制问题则产生于新渠道成员更具独立性和合作越来越困难时。分销渠道有一个特点,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这是由于首先重构分销渠道需要大量的投资,其次由于社会和政策的原因,使分销渠道很难改变。因此,在制定渠道决策之前制定一个系统的评价程序至关重要。企业要进行渠道的设计,必须对渠道结构特征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FilipeCoelho提出渠道结构的三个特征:渠道数量,渠道整合,与顾客的接触。本文利用FilipeCoelho的模型,分析多渠道结构的特征,并分析影响渠道结构特征的因素,以便为多渠道环境下渠道的构建提供一个决策的依据。渠道结构牲影响如图1所示。

1 渠道结构的主要特征

1.1 渠道数量

渠道数量指某一市场的渠道多少。使用多渠道一方面可以提高销售量,加强市场渗透;另一方面,会增加渠道冲突,损害产品形象,造成消费者的混淆。

1.2 渠道整合

指渠道集成的程度。一些企业完全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而一些企业主要依靠第三方力量。渠道整合可看作企业自有销售渠道的程度。当企业完全拥有自己的渠道时,垂直整合达到最大水平。然而采用这种模式所占有的先期成本较高,需占用公司较多的资金,给公司经营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因此公司往往使用混合渠道,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及管理战略获得与渠道成员的信任、承诺、合作和协调。

1.3 与顾客的接触

与顾客的接触指与顾客相互作用的渠道类型。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多样性的呼声日渐增强,顾客更愿意选择电话、网络等新兴的渠道。新兴渠道带来了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变革,缩短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节省了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同时由于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低成本的渠道。多渠道结构的主要特征如图2所示。

2 多渠道构建的制约因素分析

我们将影响多渠道设计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1)交易成本因素;(2)市场因素;(3)战略因素。具体如表1所示:

3 三类因素对渠道特征的影响

3.1 对渠道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专用资产指特殊设备和某些特殊专业知识的投资。投资和操作成本要求使用较少的渠道数量。由于内部的不确定性应使用多渠道决策。考虑到外部不确定性,依外部环境而定。比如在多变的环境下,应使用多渠道降低风险。

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考虑到需要满足不同服务的终端用户细分市场及加强市场渗透,多渠道是一个自然的回应。当企业考虑到使用多渠道会导致渠道冲突时,会限制使用的渠道数量。

从战略角度,由于多渠道构建和管理复杂,往往被拥有很强的渠道控制能力和丰富资源的企业使用。

3.2 对渠道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渠道整合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已有很多,大部分是从交易成本角度及顾客购买决策重要性的角度分析的。

(1)首先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渠道整合指渠道集成的程度。集成度高的渠道对渠道控制度高;集成度低的渠道控制度低。影响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如图3所示。

首先从专用资产的角度分析。专用资产指为一个或少数几个用户的特殊需要所作的专门投资,包括特殊设备和某些特殊专业知识。这种资产用户面窄,有能力供货的单位极其有限,不存在现成的交易市场。经营专用资产有可能使“市场监督”失效。这是因为专用资产的销售要求销售人员具备很专的专业知识,生产企业往往要下力气培训中间商,而中间商经培训后发展起来的专业知识本身就是一种专用资产。利用这种资产及其积累的特定经验,中间商完全可能向生产企业讨价还价,抵制其合理要求,或者在为客户服务上偷功减料,最终使生产企业失去控制能力而又难于更换经销商。因此,当这种情况出现几率很大,且这种专用资产对营销成败又举足轻重时,企业选择高控制即统一管理分销组织的方案就比较有利。

其次,从外部不确定性的角度分析。外部不确定性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动荡变化和不可预见性。一般来说,外界环境动荡变化要求企业尽量避免高控制的分销方式。因为高控制要求高投入,例如,收购兼并中间商,建立一体化的渠道系统,一旦建立就难以改变,当环境剧变要求改变渠道方式时,企业就难有选择自由。因此,当环境变化难于把握时。企业最好还是通过与独立中间商合作,来分散或转移分险,保持企业自身的灵活性。

最后从内部不确定性的角度分析。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企业内部,包括实力、管理水平、市场经验等。许多分销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不确定性,很难事先预料。例如,产品在某市场销售不畅,是因为经销商不努力呢;还是企业产品本身存在问题;或企业经营方式有误,要认真分析。若问题出在经销商,企业就需要加强对经销商的控制来增强其努力程度。但是,加强控制的前提是企业能够对市场做出正确判断。企业的市场营销越丰富,管理水平越高,应变能力越强,选择高控制分销方式就越有优势。

基于以上分析,当专用资产和不确定性越高时,企业倾向于选择集成的分销渠道。

(2)从顾客购买决策重要性的角度来分析的。生产者设计渠道的第一步,是了解其目标市场中消费者购买什么、在什么地方购买、什么时候购买、为何购买以及如何购买问题,从而决定渠道选择的类型,具体参见表2。

3.3 对与顾客接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专利制度的特征篇7

关键词:本导制;概念;特征;必要性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取决于综合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多少,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主干层次是本科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正在不断的推进和深化改革。对于我国来说,本导制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教学制度,其自身特点符合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要求。本导制虽然在我国高校实施了十余年,但仍有很多的学者对其提出了质疑,认为本导制在我国高校实施的必要性有待商榷。本研究旨在梳理本导制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对实施本导制的必要性进行探析,也为今后导师制在中学阶段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本导制的概念界定

纵观相关的研究,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其定义内涵有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有的学者通过区分本导制与班主任制、辅导员制对其进行了阐述,还有一部分学者则是通过导师的选聘条件、职责、指导方式、构成要素对导师制定义进行分析。如:董晓雯认为,本导制是一种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及全面性指导的新型教育模式[1]。高志凯和王定君认为本导制是由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直接辅导、引导和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互动式教育教学制度[2]。而温红认为本导制是指在实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的制度[3]。

对于本导制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研究认为本导制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过硬、品德兼优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互动式的教学制度。

二、本导制的特征

本导制起源于19世纪的牛津大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教学制度的特征:

1.强调因材施教

强调因材施教是本导制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一特征是在本导制自牛津大学形成之初就传承下来的。在很长的时间里,牛津大学的导师教学是由导师与学生一对一进行,导师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智力水平进行教学。导师在每周一次的一对一导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虽然当前牛津大学同我国高校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众化教育的冲击,本科生导师教学也由一对一向一对三、四转变,但本导制中导师关注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给予每一个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生活、思想上得到导师的个别指导。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本导制能够与班级授课制、学分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导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计划、制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程和选课安排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

2.强调构建师生合作的互助关系

强调构建师生合作的互助关系是本导制的关键特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活动,本导制本身是一种教学制度,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扮演着多样的角色。他们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或者某一科研项目的研究员,他们是学生观点的批判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他们是学生生活中的伙伴……无论什么样的角色,导师教学的过程中,导师不是信息的传递着,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导师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教学相长是其核心目的,而决定导师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师生合作的互助关系。师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合作的,这样导师才能主动的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才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困惑,从导师那里得到帮助。

3.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本导制的本质特征。曾任牛津大学校长的柯林・卢卡斯(ColinLucaS)这样描述他的导师:“他所教授给我的,就是让我去思考,他从不给我答案,他会说你怎么认为?我则说我不知道,然后他说去读读这几本书,然后回来告诉我你怎么认为”[4]。本科生导师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如何探究知识、独立思维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对待任何问题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对学生也没用绝对的权威,它给予学生的是一种生活和自由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本导制的本质特征和精髓所在。

4.以专业教育为重点

专业教育是本导制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其专业性,而本导制恰好也具有这一基本特征。每一个本科生进入大学校门之初,就选择了一定的专业,学生们希望通过专业导师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我们在认识本导制的概念中就已经获知,担任本科生导师的必备条件就是专业过硬、品德兼优。因此本科生导师往往能够将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其专业发展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专业成长目标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诉求相一致起来,本科生导师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特点,逐步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为学生搭建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实施本导制的必要性分析

认识了本导制的内涵及其特征,其教育价值也能够显现出来。很大一部分学者还是认为实施本导制是有必要的,并且具有重要意义,大致可概括以下四方面。

(一)本导制有利于高校完善的实施学分制

目前我国高校采用的是学分制,其好处在于学生拥有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但是,大学生们从高中步入大学的校门,其学习方式、上课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对所学的专业特点、课程的选择等知之甚少,有的学生为了修得学分,总是选一些较为容易和专业发展关系不大的课程,不利于其专业发展。由此从学生步入大学校门的开始为其配备导师,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制定比较合适的学习计划、选课方案、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避免盲目的做出选择,这样有利于学分制优势的发挥,更大限度的给予学生舒心、自由的学习空间。

(二)本导制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活力

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本导制的实施,使得本科生能够跟随导师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无论学生想在学术领域还是实践性就业领域得到发展,通过一定的科研活动平台,学生们都能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学习专业性知识、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在大众化教育的当今社会,精英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本导制本质上就是一种精英教学,这符合社会对精英人才的需求。导师在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的过程中也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拓展延伸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为学生解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的进行研究学习,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导师带着本科生进行科研探究,更能提高学校的科研活力。

(三)本导制有利于增强思想教育队伍的力量,丰富学生思想教育内容

许多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全面推行本导制,将大大增强思想教育队伍的力量,改善学生思想教育队伍的结构;同时,由于导师进行思想教育是一种文以载道、潜移默化的方式,它是导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进行的。因此,有利于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教育有可以依托的基础,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四)本导制有利于突破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集体教育的力量,但其局限性也随着社会对人才不断的提高要求而彰显出来:由于班级集体教学,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过于标准化、同一化,而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开发和发展。每个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与潜力是不同的。本导制的推行能使导师尽快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及其综合素质水平等,便于因材施教,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有助于学生发挥所长,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开发创新思维能力,明确自身优缺点,从而汲取导师的精华,取长补短,完善自身。将本导制与班级授课制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更好的彰显高等教育所培养的高质量人才的优势。

本导制在我国高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但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很多的误区:生搬硬套国外本导制的模式、对起监督和评价体系研究的较少、对其定义模糊等,这也是一些学者对本导制实施的必要性逐渐提出质疑的原因。通过梳理本导制的实施的必要性,让更多的学者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本导制的内涵和特征,从而回答学者们的质疑,这也是本文研究目的之所在。我们需要不断地对本导制更加深入的去研究,坚持借鉴和创新相结合,探究出符合本校特色的本导制。在以后的发展中,我们还可以将导师制运用到高中、初中阶段,这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学阶段班容量的增大,一个班主任带领着七八十名学生,很难对所有的学生面面俱到,在中学实施导师制就是缓解这一困境的一个有效措施,只要我们灵活创造导师制的实践模式,导师制在中学阶段的实施也是有很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董晓雯.本科生导师制及其功能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285-286.

[2]高志凯,王定君.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1(1):75-77.

[3]温红,张学农,曹莉,章良.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之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104-106.

[4]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166.

[6]胡绍元,钟纯真.高师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选择及构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08-111.

[7]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5):5-6.

[8]朱好杰.当前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难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1,27:10-11.

[9]谢应东,陈丽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英学院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7):106-109.

[10]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5(3):30-32.

[11]杨微.我国本科生导师制问题及发展建议[D].吉林大学:吉林大学,2012.

[12]陈志忠.本科生导师制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2011.

[13]大卫・帕尔菲曼(Davidpalfreyman).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

专利制度的特征篇8

随着化学领域专利申请数目的急速增长以及化学产品表征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为了更准确地对产品发明进行表征或者使得所要求保护的发明区别于采用常规方法表征的现有产品,申请人越来越多地使用参数限定产品发明。

我国《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3.2.2节规定:“产品权利要求适用于产品发明或者实用新型,通常应当用产品的结构特征来描述。特殊情况下,当产品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无法用结构特征予以清楚地表征时,允许借助物理或化学参数表征;使用参数表征时,所使用的参数必须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的教导或通过所属技术领域的惯用手段可以清楚而可靠地加以确定的。”对于包含参数的化学产品权利要求,《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十章第4.3节进一步规定:“对于仅用结构和/或组成特征不能清楚表征的化学产品权利要求,允许进一步采用物理-化学参数和/或制备方法来表征;允许用物理-化学参数来表征化学产品权利要求的情况是:仅用化学名称或者结构式或者组成不能清楚表征的结构不明的化学产品,并且参数必须是清楚的。”

可见,参数在专利文件中可以作为产品的一种表征方式,指南也规定了采用参数对产品进行表征的一些限制性条件,但是并没有给出参数的确切定义,也没有对参数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进行具体细化的说明。参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根据实质可分为表征产品结构和/或组成以及表征产品功能和/或效果的参数等;根据通用程度可分为常见参数和不常见参数等,一般来讲,常见参数在所属技术领域具有公知的含义,而不常见参数则有可能仅是申请人自定义的。参数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更是复杂,例如:对于不常见参数,有的在说明书中有详细的定义,有的则没有;有的权利要求在限定了参数的同时还限定了该参数的具体测试方法;有的参数是对产品权利要求中所用化学原料的限定;有的是对请求保护的化学产品本身的限定等等。因此,在实践中,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不同的审查员、申请人、人对权利要求是否清楚的理解可能存在不同,导致结果的多样化,同时也对于申请人、人在撰写和意见答复时带来一些困惑。为解决参数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的清楚性问题,提高审查、撰写和意见答复的质量,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专利局对参数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清楚性方面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案例对参数的清楚性审查、撰写和意见答复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国外对于参数表征的产品权利要求的清楚性相关规定

(一)日本专利局的相关规定

《日本审查基准》将采用参数进行表征的产品权利要求归类于“采用产品所具有的作用、功能、性质或特性进行表征的产品权利要求”。判断是否清楚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考虑现有技术;当由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定义可以设想出具有该功能、特性等的具体产品时,发明的保护范围是清楚的。

对于包含特殊参数的权利要求,如果不能设想出具有该特殊参数值的具体产品,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往往是不明确的。但如果属于以下两种情形之一时,也可以认为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是清楚的:

(1)除了用该功能、特性等定义产品之外,采用其他形式不能恰当地定义说明书或附图中记载的发明时,仅仅出于不能设想出具体产品为由认为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清楚是不合适的;

(2)考虑到现有技术水平,具有该功能、特性等的产品能够与现有技术中的产品相区分。

对于包含用特殊参数定义发明的参数发明,如果特殊参数的技术含义不易理解,则要求在说明书中记载该特殊参数的导出过程及确定数值范围的理由(实验结果等),以达到能够理解其技术含义。

(二)欧洲专利局的相关规定

欧洲专利局《审查指南》中对参数作出如下定义:“参数是一些特性值,其可以是能直接测量的性能值(如物质熔点、钢的抗弯强度、电导体的电阻),或被定义为公式形式的几个变量的复杂或简单的数学组合。”

欧洲专利局《审查指南》规定:只有在发明不能以任何其他方式适当定义的情况下,才允许主要通过参数来表征产品。参数可以通过说明书中的指导或通过所属技术领域惯用的客观手段清楚并且可靠地加以确定。对采用不常见的参数或者使用无法得到测量参数的设备的情形,由于其不能与现有技术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可以以不清楚为由加以反对。

欧洲专利局《审查指南》还对权利要求中是否应该限定参数的测量方法作如下的规定:原则上,测量方法对明确定义参数是必要的;然而,当有以下情形时,权利要求中不需要有测量参数值的方法:

(1)该方法的描述太长,其内容会导致权利要求因不简明或难以理解而不清楚;此时根据欧洲专利公约实施细则第43条(6),权利要求应该采用引用说明书内容的方式进行限定;

(2)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测量,例如,只有一种方法或者因为普遍采用一种特定方法;

(3)在测量精确度范围内,所有已知方法会得到相同结果。

(三)美国专利商标局的相关规定

专利制度的特征篇9

作为与原始创新相对应的后续开发,其内涵具有相当的弹性。以现有技术或产品(为行文方便,技术与产品在本文简称技术)为基础,所进行的优化、组合、改进、完善,以及开发相关配套技术或产品等活动。都可以谓之后续开发。它既可以是对技术或产品本身进行优化改进或二次开发,也可以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开发相关的衍生技术或配套产品,因此,后续开发比之技术改进、二次开发的范畴更为广泛。

任何一项技术,任何一个产品。在初生之始。或者因为技术缺陷仍然需要解决,或者因为应用领域未能充分发挥,或因为配套产品无法同步跟进,因而都存在后续开发的广阔空间。如果仅有原始创新的成果,而无后续开发的支持,那么,相应的技术或产品将处于相当粗糙的阶段,惟有原始创新与后续开发相互支持。人类社会才得以更好地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

后续开发的方向

后续开发存在不同的路径,其开发与创新的思维,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自然存在不同的模式。但是。究其本质,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发展方向:

技术纵向发展

技术的纵向发展,是指通过进一步改进完善技术,以克服其缺陷或不足,而使现有技术向其极限方向发展。比如。显著延长手机电池的待机时间、显著降低中药的副作用等。

技术应用拓展

技术的应用拓展,是指将现有技术的用途,由已知的应用领域向新的应用领域延伸或渗透。比如。黄连素原用于消化道疾病,后来又用于治疗糖尿病。

技术开发

技术的开发,是指围绕一项现有技术,而发展与之配套的技术,以达到提升现有技术的产业价值,或支持现有技术的产业应用等目标。比如,笔记本电脑经过创新变得日益轻薄,如果相配套的电源转换器仍然显得粗笨厚重,自然无法适应笔记本电脑轻薄的发展态势。

后续开发作为一种创新方式,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专利、技术秘密、著作权(主要是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侵犯他人专利、技术秘密或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风险。本文仅讨论后续开发的专利侵权风险问题。

后续开发的专利侵权风险识别

如何识别后续开发专利侵权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从后续开发基础进行识别

后续开发以现有技术为基础,而现有技术是否存在专利权,攸关后续开发成果利用的专利侵权风险问题:

(1)后续开发的基础为无专利技术。则无侵犯背景专利权的风险。

无专利的技术既包括从来未取得专利保护的自由公知技术,也包括曾经取得专利保护,但因为未缴纳专利年费、超过保护期限等原因,已经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比如失效专利。在无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后续开发,自然不存在侵犯背景专利权(即后续开发之基础技术所享有的专利权)的法律风险。

(2)后续开发的基础为专利技术,存在侵犯背景专利权的可能性。

如果后续开发的基础是享有专利权的技术,那么后续开发是否存在侵犯背景专利权的法律风险,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后续开发的方式。进一步判断。

从后续开发方式进行识别

从前述后续开发的方向。可以大致将后续开发的方式分成两种基本的类型:

后续改进开发

后续改进开发是指在基础技术之上,为克服或避免技术缺陷、提升或拓展技术功效,而进行优化组合、发展革新等开发活动。比如,上海宝钢多年前在引进世界第一台专烧低热值高炉煤气的燃汽轮机发电机组时,采用了阿尔斯通公司独创的轻油枪专利技术,用于机组启动点火。1997年投产后,轻油枪在运行期间由于内部结焦,始终不能正常发挥功能,致使机组启动成功率仅为47%,不仅需要频繁清洗、更换,而且影响机组稳定运行。2000年宝钢电厂投入技术人员对这一进口设备的缺陷进行技术攻关,对轻油枪结构和吹扫系统实施改造,经过反复跟踪试验和调整,取得突破,形成了一项专利和两项技术秘密。宝钢“轻油枪防结焦”专利技术投入使用后,大大缩短了机组启动时间,启动成功率达100%,且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了设备的连续作业。

由于这里的后续改进开发。是直接建立在基础技术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因此。如果基础技术享有专利权,那么,后续改进开发的成果有可能落入背景专利的保护范围,发生专利侵权问题。

后续开发

后续开发是指围绕现有技术,而发展与之配套的技术开发活动。比如,围绕一种新型自行车的技术方案,开发各种脚踏板、各种背包架、各种车把手等产品或技术。

由于后续开发技术对于基础技术而言,主要是起支持或辅助的作用,并不直接建立在基础技术之上,只是与基础技术的实施利用密切相关。因此,即使基础技术存在专利权,后续开发的技术(技术或配套技术)往往也不会侵犯背景专利权。但是,技术或配套技术有可能对背景专利存在严重的依赖性。必须与背景专利配合使用,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而并不具有独立的产业应用价值。

从他人专利申请进行识别

前述的专利侵权风险,都是来自基础技术的背景专利。然而。还必须注意他人专利所带来的侵权风险问题。如果后续开发的成果已经被他人(可能是基础技术的开发人,也可能是第三人)申请专利,或者正在被他人申请专利,那么。后续开发将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不仅要担心来自背景专利权(如果存在的话)的困扰,还要担心来自另一个专利权的困扰。这种状况的发生,存在以下几种可能性:

(1)他人早已取得后续开发成果,并已提交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已经公开或者已经授权,但自己未作检索或未检索到,即投入相同内容的后续开发。

(2)他人早已取得后续开发成果,并已将后续开发成果提交专利申请,但尚未公开,自己不能检索到相关信息,而投入相同内容的后续开发。

(3)他人早已取得后续开发成果,一直作为技术秘密保护,并在自己将后续开发成果提交专利申请前。把相同内容的技术秘密申请为专利。

(4)他人在自己从事后续开发的同时或前后,也在进行相同内容的后续开发,并在先将后续开发成果申请专利。

后续开发的专利侵权风险判断

识别了后续开发的专利侵权风险之来源后,需要进一步厘清专利侵权风险发生与否的判断。根据《专利法》等法律的规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在专利侵权的判断规则有所不同。下面分别简述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与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断方法,以便确认后续开发成果是否存在侵犯背景专利权的事实,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后续开发中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的专利侵权判断

确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而权利要求书应当由反映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的技术特征组成。因此,

通过权利要求书确定背景专利的技术特征,也就确定了背景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提炼后续开发成果的技术特征

提炼后续开发成果的技术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比较其和背景专利的异同之处,从而为作出专利侵权与否的判断提供基础。

通过相互比较评估是否侵权

将经过分解后的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后续开发成果的技术特征――对应比较,通过运用下列基本原则,判断是否构成专利侵权:

(1)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

如果后续开发成果将背景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必要技术特征全部再现,也即后续开发成果的技术特征包含了背景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则落入背景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构成专利侵权。实践中,下列情形也可以适用全面覆盖原则,认定后续开发成果落入背景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构成专利侵权:

其一,当背景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采用的是上位概念特征,而后续开发成果采用的是相应的下位概念特征时,则构成专利侵权。

其二,如果后续开发成果不仅包含了背景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而且还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即使后续开发成果的技术效果与背景专利技术不相同,仍然应认为落入背景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构成专利侵权。

(2)多余指定原则的适用

如果后续开发成果的技术特征与背景专利的技术特征相比,虽然缺少独立权利要求中的部分必要技术特征,但缺少的必要技术特征经过分析,实际应作为非必要技术特征,而不应当作为该背景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此时侵权成立。

对于记载在独立权利要求中的非必要技术特征的认定,应当结合背景专利的说明书及附图中记载的该技术特征在实现发明目的、解决技术问题上的功能和效果,以及专利权人在专利审批或者无效审查程序中向专利局或者专利复审委员会所做出的涉及该技术特征的陈述,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由于多余指定原则的适用实际上扩张了专利权人的保护范围,稍有不慎,反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法院对多余指定原则的适用相当谨慎,目前已有废弃之势。

(3)等同原则的适用

如果后续开发成果中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技术特征经与背景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相比,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经过分析可以认定两者是相等同的技术特征(等同特征),此种情形下,应当认定后续开发成果落入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构成侵权。

尽管我国《专利法》中未明确规定等同原则,但适用等同原则判断专利侵权,已为我国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所认可。不过。与多余指定原则一样,等同原则也扩张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运用不当可能损及公共利益,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等同原则的适用也相当谨慎。

后续开发中外观设计的专利侵权判断

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与后续开发成果是否属于相同或相似商品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首先应当参照外观设计分类表,并考虑商品销售的客观实际情况,审查后续开发成果与背景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不属于同类外观设计产品的。一般不构成专利侵权。但要注意,虽然同类产品是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的前提,但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类似产品之间的外观设计亦可进行侵权判定。

确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根据《专利法》56条第2款的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对于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可以用于理解该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

通过对比外观设计专利与后续开发成果判断是否构成侵权

将外观设计专利与后续开发成果进行对比。判断后续开发成果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是否构成相同或相近似,如果相同或相近似则构成专利侵权。

后续开发的专利侵权风险干预

后续开发的专利侵权风险预防

后续开发的专利侵权风险之预防,系采取防患于未然的措施,避免出现因后续开发而发生专利侵权的风险。其措施主要有:

利用失效专利

失效专利并不止于超过保护期限的专利,很多专利未到保护期限也会失效,比如因未缴纳或未缴足年费、权利人自动放弃专利权或专利被无效宣告等原因而发生专利失效之结果。这些专利可能才获得授权仅寥寥数年时间,其技术可能仍然保持着相当的先进性。有的专利只是由于权利人无力实施,又畏于专利维持的不菲费用,所以只好放弃专利权。

失效专利虽然失去专利保护的法律效力。但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却不一定随同失效。通过对失效专利的借鉴发挥、改进完善,创造出自己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这样,不仅取得的技术成果会更有领先水平,而且不会受到背景专利的障碍和牵绊。

专利回避设计

“回避设计”(Desiqnaround)是技术创新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技术开发策略,即通过设计一种不同于受专利保护的新方案。来规避该项专利权。本质上,专利权本身并不能回避,但是技术研发人员可以采用不同于受专利权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新设计,从而避开他人某项具体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通过回避设计进行后续开发。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有效避免他人专利的牵制,获得自主经营的空间。

对他人的专利进行回避设计,首先需要确定拟回避专利的保护范围大小。通过分析其权利要求书。结合专利说明书和相关审查过程中的往来文件,确认该权利要求字面的真实含义,以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将前述分析得到的专利保护范围大小作为对比基准。来检验将来回避设计的方案是否包括拟回避专利的所有必要技术特征,根据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和多余指定原则的规定。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回避设计的方案存在以上情形,则不构成专利侵权。

联合后续开发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技术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复杂化,技术的困难度也越来越高。发展新技术所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大幅攀升;而在竞争者威胁、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技术变迁迅速等严峻的挑战之下,企业在高度竞争的环境和有限资源的限制下。如何利用较少的资源去达成更多的目标,分担越来越高的经营风险。成为企业经营者的重要关注议题。因此企业之间借研发合作以分担风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如果后续开发的基础技术存在专利权,而回避设计难以成功或者成本较高,则可以考虑与背景专利权人联合进行后续开发,集聚各自的优势资源与技术力量。取长补短,相互支持,共同解决基础技术存在的缺陷,或者提升基础技术的功效。当然,联合开发通常也意味着后续开发成果由合作各方共同分享,但对于非背景专利权人而言,虽然不能独专其利,却借此解除了背景专利可能带来的侵权上的困扰或实施上的制约,其利弊得失,权衡便知。

采取保密措施

现代社会,技术竞争激烈,技术开发过程及其成果因而也视作商业秘密,严加保护。对于后续开发而言,也是如此。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防止相关信息的泄露,可以有效防止

他人得知自己的后续研发动向,将其相同内容的技术秘密转换为专利申请,或者抢先将相同的后续开发成果申请专利,以制约他人的后续开发活动。

此外,在后续开发之前及其进行过程中,都应当重视专利检索。防止后续开发出现重复研究,甚至后续开发成果侵犯他人专利的情形发生。如果在后续开发过程中。检索到最新公布的专利信息,发现他人已经将自己后续开发的成果申请专利,则应停止相同内容的研究。另寻出路。

后续开发的专利侵权风险处理

如果后续开发的成果终因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专利侵权的现实风险,那么,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将侵权风险的损失降至最低,以下措施是一些不完全的建议:

购买背景专利

法律上的争议可以采取商业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自己后续开发的技术侵犯了背景专利权或者严重依赖背景专利权,可以尝试购买背景专利权人的许可,甚至将其专利所有权受让过来。彻底解决后顾之忧。有的背景专利权人乐于向后续开发者发放许可证,以获得经济回报。但有的背景专利权人可能基于各种商业考虑。不愿意开放许可,以压制后续开发者的商业竞争,这时,可能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性的行动。

电脑芯片制造商威盛(Via)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威盛公司曾经把公司的将来押在开发速度快、成本低、与intel兼容的芯片设施上。然而,在1999年6月,intel打乱了威盛公司的发展计划,它终止了发给威盛公司的许可证,并控告其侵权。但威盛公司巧妙地绕过了英特尔公司的封锁:它收购了国家半导体公司的克莱克斯芯片制造部,这个部门拥有intel发放的许可证。之后,在国家半导体公司的生产支持下。威盛公司进入了利润丰厚、发展迅速的新市场。

进行交叉许可

交叉许可其实就是“相互许可”,即许可人和被许可人相互许可对方实施自己所拥有的技术而形成的实施许可。在许可贸易中经常发生交叉许可的问题。被许可人可能拥有对许可人极具价值的技术,这时可以进行交叉许可,在类似的期限和条件之下允许双方使用对方的技术。

如果后续开发的技术,对于背景专利具有相当的价值,比如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让背景专利发挥更为良好的效果,那么。后续开发者可以与背景专利权人谈判交叉许可。从而通过技术合作解决可能发生的专利侵权争议。如果背景专利已经被放置于一个专利池(patentp001)中。而后续开发的专利既依赖于背景专利,又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也可以借此加入这个专利池,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请求强制许可

专利制度的特征篇10

[关键词]电子知识产权基本特征限制复制

一、有限制的专有性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知识产权具有的专有性,是指在法定范围内权利主体享有独占的而不予其他人分享的权利。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无形财产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知识产品;第二,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同时,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相对的,亦是法律对权利人权利的种种限制。因此,可以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有限制的专有权利,这是平衡权利主体、公众及国家利益的最终结果。而国家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利益平衡的过程。电子时代的到来,给知识产权法提出了新的利益平衡问题,其实质就是对权利人专有权的限制的多少问题。

众所周知,电子网络具有公开、公用、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然而,根据广泛意义上的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特征来说,使用电子知识产品必须经过权利人的许可,这必然与电子网络的宗旨相背离,从而无法真正发挥网络的作用,甚至阻碍网络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电子网络的环境下,应该缩小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扩大对权利人的限制,以免出现“遍地都是知识产权地雷阵,到处都是知识产权高压线,一迈步就触雷,一举手准触电”的客观形势和社会效果。

从利益平衡的角度看,如果不对权利人权利的加大限制,知识产权权利人在高速扩张的电子网络环境下,其利益也会随之有巨幅的增长,这显然是利益失衡的表现。由此,作为一种对应也应当对权利人的专有权加以适当的限制。另一方面,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知识更为广泛的传播,激发知识创新,也应当对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加以适当限制。因此,与以往新技术的发展对知识产权带来权利限制的增多一样,电子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必然会增加对权利人的专有权的限制。

二、无界性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基于国家原则,地域性成为了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之一,即:知识产权只能依一国的法律产生,又只能在其依法产生的地域内有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先后缔结或参加了一些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并纷纷修订国内知识产权法,以适应国际公约的要求。电子网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传统国界概念受到巨大冲击,网上无国界已是家喻户晓。在网络环境下,在一国地域内发出的网上信息,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接收和使用,这正是无界性的体现和标志。因此,为了解决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与网络的“无国界性”的矛盾,世界各国加速了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国际化和一体化进程。

在这种大的环境下,由于各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内容、保护标准、保护水平的逐步趋同甚至一体化,作为知识产权基本特征的地域性正在逐步淡出。因此,我们大胆的提出知识产权无界性是合理公正的。

三、时间的可调整性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出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即丧失专有权,相关知识产品进入公有领域,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这同样是平衡权利主体利益、公众利益、国家利益的结果。一方面尽量使权利主体取得应有的经济利益,鼓励人们对知识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不能给予权利主体永久的垄断权,而应给予社会公众充分利用他人知识产品的权利,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全社会的知识创新、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首先,由于电子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人们传统的时空概念。网上信息扩散传播的高速度、大容量、高覆盖面的特点,使知识产品或其信息以电子形式能在网上瞬间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角落,为众人所知所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必然受到影响,并应基于利益平衡原则进行必要的调整。其次,网络的发展及普及,使知识产权权利人能更快地智力成果信息、提高智力成果的知名度及应用智力成果,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其应得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保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全社会的知识创新和文化繁荣,应该缩短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再次,如果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主体的利益的角度考虑,又应该延长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因为,网络的发展及普及使受法律保护的智力成果被无偿使用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加,从而影响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的取得。

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的时间性特征依然存在,只是应该基于利益平衡原则,根据智力成果的不同特点和使用方式作适当的调整,对某些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进行适当的缩短或延长,即可调整性。

四、强复制性

知识产权的可复制性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客体可由一定的有形物去固定、去复制。与印刷、照相、录音、录像、电视、复印等传统复制方式相比,数字化技术对知识产权权利客体的复制,呈现出高速、简便、高质量、低成本的特点。在电子及网路环境下,数字化作品在网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复制,包括上载的复制,也包括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由网络服务器做出的一系列自动复制,还包括网络用户访问浏览、下载的复制。因此,知识产权权利人已经越来越难以控制被他人对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复制,知识产权的可复制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参考文献:

[1]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2]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