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旅融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1:13

生态文旅融合篇1

当前,安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期。国发2号文件把一些事关安顺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规划实施,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成的大事将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对安顺实现提速发展、赶超跨越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黔党发15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省委、省政府加快安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进入了全面启动、深入实施的新阶段,把安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把安顺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定位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的政策机遇,发挥安顺生态环境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以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安顺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提速赶超之路。具体来讲,要力求做到以下方面。

注重低碳环保,着力在生态建设上提速赶超。要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提速赶超的重大战略任务。一是加强生态建设。按照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深入实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重点治理、江河水系污水治理等工程,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为文化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降低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水耗。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实行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管、江河湖泊水质监测和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让安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馨。三是加快生态旅游城市建设进度。以宜居安顺、绿色家园为主题,以山城、水城、林城、花城为特色,以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着力建设功能配套、景观良好、整洁文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让安顺更加宜居、更具魅力,让人民群众的舒适感、安全感、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全面树立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更加和谐的城市新形象。通过营造“科技林”、“三八林”、“共青林”、“成长林”、“安顺名人林”、“家庭林”等方式,激发广大市民“爱绿、护绿、植绿”的积极性,增强美化家园的绿化意识,争创国家园林城市。

增强自觉自信,着力在文化建设上提速赶超。紧紧抓住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弘扬黔中文化,奋力构筑“精神高地”,着力提升安顺文化软实力。一是着力创作黔中文化精品。依托安顺丰厚的文化底蕴,生产《关山度若飞》等一批影视剧、《亚鲁王》等一批舞台剧,出版《安顺文化旅游丛书》等一批书籍,加强“红崖天书”等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推出一批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和“安顺地戏”、“铜鼓十二调”等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建设原生态摄影、影视创作、书法创作基地等文艺创作基地,推出一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文艺精品。二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确保“十二五”期间建成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档案馆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切实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欠账较多的问题。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实现全市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满足各级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各项基本文化权益。三是大力发展黔色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充分挖掘和展现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利用。重点推进黔中国际屯堡文化生态园、安顺历史文化街区、大明屯堡影视城等省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建设。依托旅游文化、地质文化和奇石文化、古人类文化、多元特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人文文化等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

加强统筹规划,着力在旅游发展上提速赶超。抓住当前我国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一是加强规划布局。以省正在编制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为契机,做好黄果树、龙宫两个5a级景区的规划修编工作,以黄果树景区为重点集中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游,以坝陵河大桥、紫云格凸河为重点打造极限运动和山地体验游,以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重点打造科考探险游,以王若飞故居为重点打造红色旅游,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为重点打造乡村旅游,推动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升级。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黄果树、“多彩万象旅游城”等一批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构建由黄果树、龙宫、屯堡、格凸河等景区组成的旅游要素全、产品多元化、服务功能强、旅游时间长的精品旅游圈。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打造滇黔二省五州市无障碍自驾车旅游协作区,联合遵义市打造“红色之旅、清凉之夏”精品旅游线路,联合桂林市打造“中国南方喀斯特”精品旅游线路。三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旅游要素集群化、产品特色化、服务国际化、进出便利化、环境优质化,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旅游产品供给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旅游产业发展从单要素向多要素转变。

生态文化旅游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生态是文化旅游的保障。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缺乏活力的,没有生态的文化旅游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以安顺独特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支撑,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生态的理念,用文化擦亮旅游品牌、提升生态水平,用旅游承载文化内涵、展现生态魅力,用生态拓展文化创意、保障旅游发展,努力探索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三者有机融合,互动并进,共生共荣,全力建设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奋力把安顺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旅游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走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提速赶超之路。(作者系安顺市委书记责任编辑/周德瑞)

生态文旅融合篇2

【关键词】文化生态旅游梁平县

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是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禀赋资源,实现文化和生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文化跨行业、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实践,对于生态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梁平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

按照重庆市功能区划分,梁平属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该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融合发展文化与生态旅游,具有良好的资源和基础。

(1)资源丰厚。一是人杰地灵,名流辈出。前有“庄周读书”、“陈抟修道”的传说遗迹,后有范成大、陆游抒怀诗篇,更有来知德、破山海明、竹禅等乡贤熏染后学。二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梁山灯戏、梁平竹帘、木版年画、癞子锣鼓、抬儿调等部级文化遗产项目5项,市级项目26项,总数居全国区县第一。三是饮食文化不胜枚举。有张鸭子、袁驿豆干、奕虹豆筋和中国三大名柚之一的梁山柚等。

(2)风光优美。梁平境内主要有双桂堂、观音竹海、东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三大景区。双桂堂景区是以双桂堂为核心的佛教文化生态旅游区;观音竹海拥有约20万亩原生态竹林,是集竹林、山水、人文于一体的市级风景名胜区;东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自然、人文景观74处。还有“全国第二高石塔”文峰塔、“全国四大蟠龙洞”之一的蟠龙洞、第四纪冰川遗址等20多个景点。

(3)体系完备。一是按照“城市即生态旅游”、“景城合一”的理念,将新城区打造为山水园林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新城,将双桂湖城市生态旅游综合体打造为城市典范之作。二是加快构建以星级酒店为主导,生态旅游度假村、农家乐为支撑的生态旅游食宿接待体系。三是以生态旅游业支撑特色风情集镇建设,发展乡村文化生态旅游,编制完善农家乐发展规划,拟新发展星级农家乐30家,建成特色餐饮店10家。四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城区规划建设非遗展演馆,在城市建设、景区打造中融入非遗文化元素,不断研发文化新产品,逐步形成特色生态旅游开发体系。另外,梁平内部环境优势,交通条件便利,地理条件优越。

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梁平也存在认识不足、投入不够、办法不多、缺乏精品、模式单一和设施与服务相对落后等问题。

二、因地制宜,探析梁平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有专家说,“生态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是相得益彰、两全其美的事。如何结合梁平现状,推动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呢?

(1)以文化为灵魂,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体系。在旅游中注入文化元素,就要注意改变文化资源展示、阵列的单一模式,把静态的文化资源、分散的文化元素、高深的文化内涵转化为贴近游客、美味可口的文化大餐。因此,我们要通过对传统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保护、改造、包装、升级,使无形的文化底蕴有形化、场景化,让游客在细节的体验中固化某些文化特征,有回味的空间,有离别的思念。同时要使其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比如,把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竹帘、癞子锣鼓和抬儿调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特色民间民俗文化、佛教文化与景区资源、生态旅游线路整合,构建博物馆模式、民俗文化村模式、遗产公园模式、旅游节庆模式、舞台演出模式、手工艺制作模式、旅游商品模式等,切实融入三峡黄金旅游的精品线路,推动梁平旅游由“过境游”向“目的游”转变。

(2)以景观为基础,营造天人合一的养生度假胜地。打造环境生态友好型的旅游,各区县应找准本地特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梁平应立足资源和交通等优势,拓展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资源,要高标准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馆、破山竹禅纪念馆、来知德纪念馆等“文化六馆”,增强文化硬实力;要高起点策划、规划和保护性开发景点景区,把双桂湖、双桂堂整体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佛教文化旅游胜地;把百里竹海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山地自行车运动及露营基地,并加大创意力度,打造一个世界最大的竹阵迷宫、世界最长的竹海栈道、世界最长的竹海画廊、国内最大的中医养老社区等,努力营造自然、野奢、“天人合一”的养生度假胜地,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生态文旅融合篇3

【关键词】文化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策略

旅游产业在与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整合、创新和结构优化,形成了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旅游新业态——文化旅游,从而大大提升了旅游业的竞争能力。文化旅游产业与第二三产业逐步融合创新,衍生出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新兴业态形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消费观念和市场需求,从而推动了文化旅游新产品的培养和新业态形成,使文化旅游价值链和产业链不断延伸。酒嘉两地要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促进现有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区域新兴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文化旅游新业态。

1文化旅游新业态形成的机理

1.1市场需求拉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逐渐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进入体验旅游的高端层次。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和参与性。主题公园、探险旅游等体现娱乐性和参与体验性的旅游新业态应运而生,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满足了城市人希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旅游需求,主题酒店、度假酒店、自助游等满足了不同旅游消费水平和档次的需求。

1.2市场竞争推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

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共性,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明显,文化旅游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必须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并开发新的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旅游市场的竞争推动旅游行业组织的创新,旅游组织逐步朝着集团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格局方向发展。同时,旅游企业进行战略联盟,通过资源整合,为旅游企业构建联合进行市场运作的平台组织,规模优势进一步增强,逐步形成网络化的协同效应,通过区域联动,发展文化旅游。利用招商、节会等平台和形式,合作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交通、旅游资源、旅游营销等方面的松散连接、弹性运营的组织联盟,提高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共同促进旅游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也逐渐成为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共识。以上这些因素不断推动旅游新业态的产生。

1.3科技创新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特别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是促进旅游新业态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旅游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产品项目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营销模式、咨询服务、电子交易等领域,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旅游企业不断调整发展战略,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对产业格局进行大力变革,产业体制、经营管理、市场运营方式等方面得到有力创新,从而促进了旅游新业态的出现。途牛在线旅游逐渐被消费者熟悉,声光电技术运用于各类科技馆形成的科普旅游,载人航天技术与旅游结合形成的太空旅游,携程和e龙等都是科技创新与旅游融合形成的典型新型业态。旅游行业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景区、数字化旅游,政府通过互联网系统对旅游行业进行执法监督,处理应急事件,监控区域运营情况,提供信息服务。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的融合创新,极大地优化了旅游业的产品结构,提升了旅游服务的整体功能。

1.4产业融合渗透推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产生

旅游产品依托对象的创新与产业融合同样会带来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产品不再完全依赖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而是依托于其他产业,使其创新和开发范围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展,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从而形成与相关产业融合关联的旅游新产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渗透形成新的旅游新业态,也就是文化旅游。例如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中,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通过融合创新,衍生的文化旅游产品既满足了旅游消费者观光游览的体验,又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餐饮、购物、休闲等体验。通过产业融合,旅游产品得到不断创新,以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激发消费者的旅游欲望。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需要不断丰富内涵,扩大外延,使产业链条不断由纵向和横向无限延伸拓展,市场覆盖面更为广泛,市场网络更为细密,客源层次得到较大程度的拓展,企业经营效益增加,同时又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旅游企业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及服务能力由于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而不断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新型旅游业态的产生。

1.5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推进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加快实现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深化旅游业的服务功能,将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化和主题化,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手段,紧扣时展趋势,进行特色旅游市场的开拓,通过产业融合,开发地方具有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的人文积淀、风土人情、历史传说、风土人情等文化资源,实现旅游要素的配置创新,促进旅游产业从初级形态逐渐向高级形态转变,旅游产业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复合结构转化,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共同作用于旅游市场发展,通过多区域联动合作、创新、改革、融合,实现旅游业的多样化发展。

2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的策略

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重点要采取以下策略:

2.1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策略

一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支持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的文化特色,通过文化聚集平台,政府、人才、企业等各创新主体在内外支撑环境下,文化、技术、制度、市场等多种创新方式共同作用,赋予文化旅游资源以新的财富创造能力。酒泉市近年来对兴办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在选址、申报、立项、审批等方面不断探索简化程序,政府以补贴、奖励等方式增加投入,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扶持引导和政策引导力度,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优惠政策,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和创新发展优化环境。二是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为文化旅游企业融资贷款提供优惠便利,有效解决文化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境,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和改革创新。为扩大文化产业市场的投融资渠道,酒泉市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力度,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策划和包装开发以及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补贴,并争取由读者集团、光大银行、酒钢集团、甘肃电投共同出资设立羲源股权投资基金对重点文化企业进行补助。通过资金注入和政策支持,培养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文化产业项目或文化企业,推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快速形成。

2.2产品融合策略

坚持产品融合的策略,将酒嘉两地的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航天科技、沙漠探险等各种旅游新业态融合创新开发,深度挖掘两地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两地文化旅游服务的质量,提升两地文化旅游景区的层次,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以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价值的提升。一是创新引领。文化旅游产业要发展,创新是文化旅游发展的生命和灵魂。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通过创新,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全新的产品形态。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构想,为酒嘉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通过不断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才能为其注入发展的活力。二是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相关产业市场和文化市场需求,找到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契机和融合点,形成适应本区域资源禀赋的产业融合模式,以优质项目带动,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以资本为文化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联动纽带,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形成较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根据酒嘉两地文化资源特点,形成和开发更加丰富独特、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三是创新市场网络。创新市场网络机制,调整和改进商业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运营机制,创新营销,通过交流平台、技术创新、网络促销等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文化旅游产业效益,不断满足市场对文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产品品牌。

2.3联动互通策略

酒嘉地区要与丝路文化毗邻地区联动开发,充分发挥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在联系和比较优势,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在线路的设计上连点成线,互联互通,并强化主题、突出特色,建立资源互用、信息互传、客源互送、产品互补,推进文化旅游朝着资源利用最优化、线路设计专业化和主题特色化的方向发展。整合区内文化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完善区内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集聚,开发更为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实现区域文化产业价值提升。政府做好后盾,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将区域文化自身的特色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流,广泛提升区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度。2014年酒泉市共举办28项节庆、会展、国际赛事,借助文博会等招商节会平台,推进5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年来,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合同金额达到247.7亿元,到位资金39.95亿元。2015年将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宣传推介、包装推荐力度。依托酒嘉两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禀赋,依托合作平台,借助东部的技术优势,通过文化与技术的融合互动,提升整体联动效能。

2.4人才兴文策略

文化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酒嘉两地文化资源优势突出,但产业发展起点低,市场化程度、企业创新、技术创新都比较落后,资金、人才等资本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产业附加值较低。实施“人才兴文”策略,进行适合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建设,快速推进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发展。进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政、校、企三方合力,构建完善系统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解决文化专业人才亟需的问题,同时要完善人才选拔和激励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人才创新环境。“十二五”期间,酒泉市实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221”工程,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培育20位优秀文化企业家、20名文化创业之星,每年培养100个文化产业方面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地方职业院校在2014-2015年向文化产业发展输送文化旅游、动漫制作、艺术设计类专业及管理人才超过600人,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引进、培养、开发相结合,统筹推进文化旅游管理干部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2.5一体化发展策略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间的深度协作,共赢思维是开展协作的关键。酒嘉两市必须树立“大旅游,大发展,大区域”的观念,提倡区域协作精神,遵循旅游市场发展规律,广泛开展区域协作,优势互补,统一管理,建设互补的文化旅游产品群,共同致力于区域旅游做大做强,实现合作、互动、共赢。在两市旅游开发一体化、交通建设一体化、市场开发一体化、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一体化的合作平台上,鼓励支持旅游企业联合创新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以合作共赢为前提,通过“共推、共建”,建立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以区域文化旅游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文化旅游市场发展创新的联动机制,通过对酒嘉区域内文化资源脉络的梳理与文化资源特色的提炼,形成能够被市场和内部广泛认同的宣传形象,建立信息的联动机制,制定统一的文化旅游发展政策,打造一体化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文化旅游新业态的产生改变了以往对文化资源的片面依赖性,扩展了文化旅游产品类型,深化其内涵。以旅游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开发交叉性的、边沿化的、深度化的文化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化,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在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组织结构层面的调整转型和优化升级,促进形成文化旅游与科技、观光、游乐、美食、修学、康体、娱乐、休闲等多要素、多层面一体发展的多元文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业增长方式的改变,实现旅游业的优化升级,满足了人们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极大地提升了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塑造大旅游发展体系的良好发展环境,拓展了旅游市场范围,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保证了文化资源要素的有效组合和高效利用,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甦.旅游业态创新体系构成要素及动力机制探析[J].时代金融,2012.

[2]李雪丽.新业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江苏商论,2011.

[3]张文建.旅游产业转型:业态创新机理与拓展领域[J].上海管理科学,2011.

生态文旅融合篇4

【关键词】滨海旅游业态创新产品开发路径

业态的表述最初源于日本学者对零售业的研究,指零售场所提供特定商品和服务的形态,包括卖什么、卖给谁和怎么卖三个方面。零售的商品和服务、特定的顾客群体和销售活动,三者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经济活动系统。推而广之,业态逐渐被泛指为能够达到一定效能的营业形态,效能是业态的存在目标,形态包含可见的物质形态和不可见的内部联系。几乎任何一个经济活动系统都存在特定的业态,改变原有业态必然引起相应经济活动轨迹的变化。业态创新就是通过内因和外因激发业态变化的产生,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对旅游业态创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并以产品开发为突破口,为振兴广东茂名滨海旅游产业提出路径选择。

一、旅游业态创新

1、旅游业态的概念

旅游是旅游者求新、求异的过程,旅游者通过对新地方、新事物的感知和体验,增长见识见闻,放松身心,提升人生境界。旅游产品、服务为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因此,旅游业具有天生的演进性、包容性和渗透性,产业内部和与其他产业的要素融合经常发生,产业形态变动十分活跃,产业边界也模糊不清。对旅游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需要特别关注其创新及演变规律,“行业”、“产业”等相对静态的概念难以完全概括旅游业的特征,“业态”的概念则能更恰当地描述旅游业复杂的内外关系及多变的产业形态。“旅游业态”最初由杨济诗、孙霞琴(2001)在《小吃广场应走向休闲娱乐中心、社区购物中心》一文中提出。杨玲玲、魏小安(2009)分析了旅游行业、旅游产业、旅游业态之间的关系,认为旅游业态是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各种营业形态的总和。郭为、许珂(2013)和杨懿、田里、王桀(2014)在对旅游业态构成和演变模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旅游业态是旅游企业为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对旅游各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不同产品、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综合形态,其中,组织形式是核心,经营形式是支撑,产品形式是表现。张文健(2010)认为,狭义的旅游业态指旅游企业的经营形态,广义的旅游业态还包括旅游业的结构类型和组织形态。对旅游业态内涵和外延的研究,有两个问题值得引起关注。一是不同范畴下旅游业态的主体差异,企业是微观业态的主体,产业或者行业是宏观业态的主体,应按照研究范畴确定具体的业态主体;二是旅游产品和服务在业态中的地位问题,由于旅游者仅通过旅游产品和服务接触旅游业态以获得感知和体验,因此,产品和服务居于业态的核心地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化是围绕以产品和服务满足旅游者为中心而发生的。

2、旅游业态创新的路径研究

(1)旅游新业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提高,旅游业在市场需求导向的作用下创新求变,业内竞争、科技进步等因素也推动了旅游业态的创新,形成不断演变的旅游新业态。姜太碧(2006)、刘菲(2000)和高鹏、刘住(2004)对单一的旅游产品创新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措施建设。许豫宏(2009)从产品创新角度认为旅游新业态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时尚的变化,创造出能够满足旅游者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新产品。杨玲玲、魏小安(2009)则从新业态与传统业态的差异角度进行了概括,认为旅游新业态是相对于旅游主体产业有新突破、新发展,或者是超越传统的单一观光模式,具有可持续成长性,并能达到一定规模,形成比较稳定发展态势的业态模式。笔者认为,产品、服务虽然是旅游业态的核心内容,但业态创新不能仅局限于此,传统旅游业态至少在产品服务、经营方式或者组织形式中的某一方面实现创新,并且这种创新已经产生效用,都可以视作形成了一种旅游新业态。

(2)旅游业态创新路径分析。对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梳理总结,探索旅游业态创新路径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从旅游业态的结构方面入手,包括产品服务创新、经营组织创新,以及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渗透融合。二是从创新的种类方面入手,包括:创新:从无到有,推出全新产品服务;更新:从同到异,把原来某一环节或单一项目独立出来发展成新业态;革新:从旧到新,给传统业态赋予新内容实现改造提升;融合:从分到合,亦即通过产业融合形成新业态。本文侧重从产品服务开发探讨旅游业态创新的路径,因此,主要采用前一个维度开展更深一层研究,以后一个维度作为补充。

首先,产品服务创新。对于不同的区域或时期的不同业态,产品服务创新的方向截然不同。传统产品服务的创新,包括外延式扩张和内涵式升华。外延扩张主要是指增加产品服务的数量,丰富产品服务的组合,延长旅游者逗留时间和扩大其消费的渠道,提高旅游者重游的意愿,如增加旅游海岛航次和床位数量,又如把相邻景区组织成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由旅行社推出相应的旅游产品等。内涵升华是对现有产品服务进行深层次、高强度的开发,优化旅游环节或项目的功能,使旅游者在同样的地方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如把生物资源丰富的旅游海岛改造为海洋科普基地,把当地渔民进出的码头建成可供旅游者参与收获和现场品鲜的渔人码头等。

新兴产品服务的创新立足于业态从无到有的创造,大多由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引发,如自驾游宿营地源于汽车的普及,旅游房地产则是由高净值阶层的投资需求所催生。一种旅游业态的完全创新需要在适合的条件下历经一个蜕变过程,通过市场验证和淘汰的残酷考验,最后才得以确立并推广。绝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新兴业态创新,只需通过学习和模仿,把已经证实成功的新业态移植过来,进行本土化改造,但是,业态移植的代价高昂,而且容易由于水土不服或者经营不善导致失败。如果业态创新与当地自然、文化、市场等优势资源结合起来,成功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

其次,经营组织创新。在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共同作用下,旅游企业经营创新活动十分活跃而且多样化。网络技术的普及促成了电子商务与旅游经营的融合,提高了供需双方信息传递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发达的交通、通信条件以及成熟的专业化服务,推动了旅游企业之间在不同区域的横向联合和旅游产业链上的纵向联合,扩展了企业的服务范围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承接了部分与旅游环节有关的服务,如差旅服务、商务考察等,使旅行社业务成为其他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价值模块,演变成生产业。旅游企业的组织形式创新主要集中体现在管理扁平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开支,面向旅游者的业务部门的削减及外联部门的强化等。

最后,产业融合创新。产业融合创新包括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旅游业与非服务业的融合两个方向。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融合属于第三产业的内部融合,这种融合表现在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后的业态既保持原有旅游业的特征,又叠加了人文、经济等元素,使旅游者获得传统观光和简单体验以外的更加高级的体验,如把北京798创意产业园包装为文化创意之旅的核心景区,在阳朔景区构造一台《印象・刘三姐》实景演艺使绝美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地方文化融为一体,旅行社、信息服务商、航空公司、运输公司、银行等多种服务业主体融合形成在线旅行社等。旅游业与非服务业融合的对象主要是工业与农业,与工业观光旅游相比,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如北京把“农家乐”细分为八类并出台了具体规范予以扶持,安徽一些农庄把每个小孩领养一头小猪作为吸引家庭旅游团反复重游的有效办法。无论旅游业与服务业还是非服务业融合,都必然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等四条路径实现。“两个方向、四条途径”是旅游产业融合创新的总体格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产业融合的目的和结果主要还是为了旅游产品服务的创新,离开了产品服务,离开了旅游者的实际需求,旅游产业融合就会变成无源之水。

二、茂名滨海旅游业态创新路径研究

1、茂名滨海旅游现状

(1)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景区按照自然资源的位置分布,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中国第一滩、浪漫海岸和放鸡岛三个主要景区在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国第一滩是广东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和3a景区,景区内有大量海鲜大排档,尚没有星级酒店。浪漫海岸是4a景区和省内知名婚庆蜜月度假目的地,景区规划建设参照印尼巴厘岛模式,景区婚庆礼仪服务、海浴、餐饮、住宿、娱乐等设施齐全。放鸡岛为广东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和4a景区、全省最大潜水基地,岛上基本具备“食、住、玩、游、购、娱”六个要素,岛上植被景观独具亚热带海岛特色,游玩以潜海项目为主,海底世界别有洞天。

(2)旅游客源比较单一。2014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487万人次,住宿接待530万人次,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2万人次,游客以本市和周边地区为主;过夜游客中以珠三角地区为主,占比接近60%,外省游客约占20%,国外游客约占2%。

(3)景区之间缺乏协同。中国第一滩、浪漫海岸和放鸡岛三大景区分别由三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负责投资和经营,实体的经济性质不同,虽然距离不远,而且交通便利,旅游产品存在差异化,互补性强,但相互之间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上缺乏应有的协作,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旅游线路。

2、茂名滨海旅游业态创新的Swot分析

综合茂名滨海旅游的发展条件和状况,对其业态创新进行Swot分析(见表1)。

Swot分析表明,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主要是自然资源丰富、已建成独立的知名景区且具有一定文化底蕴;障碍主要是当地经济欠发达、旅游产品服务与周边地区同质化。滨海旅游发展应优先采取So战略,利用优势资源结合产业融合,开发区别于周边地区的新产品,辅以St战略加强项目融资和地区旅游形象营销,提高滨海旅游的发展水平。

3、茂名滨海旅游业态创新的路径选择

(1)路径选择的原则。茂名滨海旅游处在发展初期,由社会自组织向政府引导有序发展过渡。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行业管理职能,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谋新求变,以旅游产品创新为核心,培育滨海旅游新业态。创新产品选择应遵循三项原则:一是适应旅游者需求变化,在新产品中融合文化、教育、体育等元素,提升旅游体验的价值,形成特色和差异化竞争优势;二是新产品要具有突出的产业集聚效应,能有效增加滨海旅游区整体的旅游流;三是优先选择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的融合创新,避免全盘照搬可能引起的失败。

(2)茂名滨海旅游产品创新选择。按照产品创新路径选择的原则,本文提出茂名滨海旅游三个主要的旅游新产品(见表2)。

三、结语

作为经济欠发达、旅游产业尚处在发展初期的沿海地区,滨海旅游业态创新应以差异化产品创新为突破口,带动旅游流和经济效益的增长,为完善旅游功能区基础设施和树立滨海旅游区整体旅游概念形象夯实基础。政府主管部门应抓住产业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两个主线,推动业态创新的启动工作;同时要加强指导旅游企业进行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促进新业态形成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安士敏:日本超级市场探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杨玲玲、魏小安:旅游新业态的“新”意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9(6).

[3]郭为、许珂:旅游产业融合与新业态形成[J].旅游论坛,2013(11).

[4]杨懿、田里、王桀:旅游业态演变综合模型研究[J].经济论坛,2014(10).

[5]张文健:当代旅游业态理论及创新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4).

[6]姜太碧:成都市近郊观光农业调查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7]刘菲:旅游饭店新业态:分时度假交换系统[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4).

[8]高鹏、刘住:对发展温泉旅游的建议[J].旅游科学,2004(2).

[9]许豫宏:当代旅游业态理论及创新问题探析[J].商业研究,2009(6).

[10]俞海滨:旅游业态创新发展研究进展[J].旅游论坛,2011(12).

[11]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4).

生态文旅融合篇5

【内容摘要】自从2015年国家推出“一带一路”的经济活动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加迅猛,经济成果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强调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而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进行相互融合,符合产业生态化的要求。也是在新常态下两大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将两大产业合理相融合,才能实现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新常态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新常态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与旅游产业作为河北发展的重要经济体,为整个河北乃至全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在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河北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成为河北各产业部门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因此,要发展河北,就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以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来带动整个河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新常态”的内涵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其经济模式、产业生态化发展等方面已经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与飞跃,用过去的观点与思维来看待中国经济不准确,也不现实。因此要好好理解新常态的内涵。第一,在新常态的条件下,将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调整为一个中高增长速度,以使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第二,新常态背景下,逐渐调整经济的结构体系,提高质量水平;第三,摒弃之前粗放型的增长模式,改为集约式的发展模式,不要过分依赖传统的经济模式,而是要不断进行创新,推动整个经济的平稳运行。

二、河北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

最近几年,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原有的文化旅游基础上再打造一些新的项目,比如石家庄西柏坡、正定古城等,张家口中都草原等等,这些旅游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有利用深圳文博会等招商平台吸引战略投资者正在谋划建设的项目,比如石家庄正定新区文化产业园。目前河北省的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呈现升温状态,其中表现为河北省的文化旅游的构成背景已经逐渐成熟,许多新产业层出不穷,市场逐渐被扩大,也相对完善。河北省整个文化旅游环境前景比较良好。然而,从整体上分析,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还稍微落后于其他省市,现在还有一些发展瓶颈急需解决。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处理,那么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将会很好。这就需要河北对相关问题给予重视,动员相关旅游部门行动起来,进行大力宣传,增强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推行自己文化旅游产业的营销观念,将各个方式、平台与渠道联合起来,尽可能增大河北省各个旅游项目的营销力度,综合提高中国乃至外国游客对河北省优秀景区及旅游地方的赞美度,将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发扬光大,进一步拉动河北整个省份的经济效益。

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如果想要河北得到更好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提出可行性的战略措施,有效地走出河北文化旅游产业在目前发展的困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将河北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成一块,一起进行包装发展,来带动其他行业的共同繁荣,将文化底蕴充分填补在一些旅游项目上,也能使文化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承。

(一)文化与旅游产业共生共融。一个城市的文化与旅游是不能分开的,现在的旅游行业是以文化为基石,才能展开一切的经济活动。比如在生产、流通、交换、决策等方面都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因素。如果把文化比作旅游的灵魂,那么旅游就是文化的躯干,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就会少了许多魅力,而文化没有旅游促进就会缺少获利。这样说来,文化和旅游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

(二)文化与旅游产业互促互动。一方面,文化对旅游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最近频频打响的地方名人争夺战,竞相申请文化遗产的行为充分说明除了看景购物,追求文化享受已然成为旅游者的另一种风尚。通过文化的辐射与渗透,旅游资源的品味得以提升,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得以升华,旅游的差异性就会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就会给旅游者带来更高的精神享受和更深的审美体验,为旅游提供新的源泉,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旅游是文化产业的助攻手。文化发力,旅游助攻,旅游为地方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引进资金,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市场化规模化程度,建立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生业态和良性循环。

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共生

把这两个产业有效结合在一起,会引发许多关于旅游文化的创新产业出现,继而激发几种综合效应,进一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增长效应。文化与旅游联合发展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增长效应,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经济增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会衍生新产品、开发新市场,从而带来旅游收入增加以及经济增长。二是供需链增长,由于融合会形成投资者、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等一条链式的增长。三是质量增长,文化和旅游融合会使旅游产品更加有内涵,提升了旅游产品的质量。

(二)联动效应。这种效应是由文化和旅游融合后被激发出来的一种效应,会产生产业联动,经过融合后,原先单一的产业模式会向着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转变,带动各个产业进行同步发展。同时还会发产生区域联动,不仅可以带动产业发展,也能使具有共同或相似文化的旅游项目得到联合发展,一起走共同发展的道路。也会产生部门联动,如果将文化和旅游产业进行融合,一个部门势必不能管理相应的产业发展,只能是将多个部门的功能联合起来,才能使其融合更具有活力。

(三)创新效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带来最关键的就是创新效应,它是融合继续发展的前进动力。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创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会引发许多新产品,而要持续吸引游客,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不然融合的发展将会停滞不前。渠道也要进行创新,传统的传播渠道是通过影视、期刊、报纸,而现在人们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利用这些新媒体来进行传播,将是融合发展的前进动力。

(四)溢出效应。因为文化与旅游进行联合发展,对新技术、新行业的发展引进,会产生很大的溢出效应。一是知识溢出,融合后会产生很多新的旅游知识,游客在闲暇时,除了欣赏旅游的美景,还能从中获取一些关于旅游地址与物体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能丰富自己的内涵。二是品牌溢出,如果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势必会引进更多的历史经典故事,将这些故事结合起来,填充在旅游产业中,将带来更大的品牌溢出价值。三是人才溢出,融合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推波助澜,它会需求很多的人才投入到旅游行业中来,同时可以促进人才的流动,从而促使各个产业的不断更新。

五、结语

要想使一个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就离不开旅游行业的支撑,而旅游与文化紧密相连,正因为有了文化的底蕴,才使得旅游行业更加生机勃勃,持续性发展,因此需要将文化和旅游进行相互融合。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时代进步的一种趋势,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带来的几种效应,将更加带动与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使他们与文化旅游产业共同进步。因此,在旅游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容和方式还在不断被推进,推动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建民.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旅游学刊,2011,4:8~9

[2]孙占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发展论坛,2012,5:259

生态文旅融合篇6

关键词:产业融合;河南省;旅游新业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河南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2012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6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形成33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7%、20.0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和6%。旅游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为全省经济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河南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山水观光、文化体验、保健康体、户外探险等多种新业态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群,产业融合效果明显。

一.产业融合与旅游新业态

(一)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的现象最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本具有分工的一些产业边界开始模糊,相互渗透并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产业融合”的现象日渐增多,并逐渐扩展到金融、物流、农业、旅游业等领域。

(二)旅游新业态

“业态”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指的是日本零售业的经营的形态。我国自1980年以后引入“业态”一词,并逐渐运用于商业领域中。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深化发展和转型升级,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所产生的新型产业也开始出现,一些旅游学者便将“业态”引入到旅游领域。杨玲玲、魏小安(2009)认为旅游新业态是指相对于旅游主体产业有新突破、新发展,或者是超越传统的单一观光模式,具有可持续成长性,并能达到一定规模,形成比较稳定发展态势的业态模式。

(三)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新业态的关系

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新业态从本质上来看都是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创新。旅游行业融合催生了旅游新业态的出现,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又进一步深化了旅游产业的融合。随着我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实施纲要》的实施,旅游将会逐步成为国民的日常消费需求。2012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6100美元,按照国际上旅游业发展规律,将进入大众旅游消费快速发展阶段,旺盛的旅游需求为旅游产业融合和新业态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于此同时,旅游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等特点,因此,需要丰富多样的旅游新业态来满足和匹配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产业融合催生出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增长点。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新业态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共同和谐发展的结果,二者都为我国旅游业的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旅游业的优化升级、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河南省旅游新业态发展动力分析

(一)河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新业态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河南旅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大旅游格局,通过转变旅游业的发展方式,调整旅游业产业结构,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不断增长,旅游业规模也不断壮大,旅游业发展保持了良好态势(具体数据见下表)。自2009年以来,河南省旅游总收入GDp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为推进全省经济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期间,河南省人均国名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预计将达到10%,旅游消费将成为大众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格)

(二)旅游市场主力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发生转变是旅游新业态出现的根本动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传统的旅游方式正在逐步的发生改变。旅游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也由原来的50后、60后过渡到70后、80后乃至90后的中青年群体,这一部分旅游者在消费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体验性、文化性、新奇性,对旅游过程的期待也更加个性化。休闲度假游、乡村旅游、体验旅游、深度旅游、定制旅游、修学旅游、自驾旅游、高端旅游等创新型的旅游产品的出现,满足了目前旅游市场上不断涌现的新型旅游消费需求,成为推动旅游新业态不断出现的重要动力。以自驾游产品为例,河南省目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位居全国第一,服务区多达130多个,游客出行十分便利。国家对中小型客车节假日高速通行免费的政策,也进一步刺激了自驾游市场的发展。2013年清明小长假,河南嵩山共接待游客9万人次,同比增长32%,客源构成主要是登封市内及周边地市及省份的中短途自驾游客为主。

(三)旅游市场竞争逐步加剧是旅游行业出现新业态的内在动力

同全国旅游市场竞争态势一样,河南省旅游市场上也充斥着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和价格的恶性竞争。另外,旅游产品和其他产品一样,也遵循产品生命周期的规律,要经过一个产生―发展―成熟―衰退―消亡的过程。因此,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产品经营者必然要在掌握市场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对原有产品进行更新、改造。以郑州旅游客运市场为例,目前郑州市从事旅游客运的公司有上百家。经过几年的蓬勃发展,郑州旅游客运市场遭遇诸多困难。河南作为中部省份,交通便利,私家车的不断增长使得很多游客选择自驾车出行。很多不具备资质的黑旅游营运公司也不断加入到旅游客运市场中来,对正常的市场形成了较大的冲击;近几年汽车租赁公司发展迅速,涉及旅游、客运、包车等多项业务,进一步加剧了河南旅游客运市场的竞争。针对旅游客运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行业整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如河南省鸿运汽车旅游公司就采取收购其他小型客运公司,整合业务的方式,成为集旅行社、旅游客运、汽车销售与修理、信息咨询、营销策划、市场开发为一体,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专业汽车旅游服务企业。

(四)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是旅游新业态的出现的重要驱动力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旅游企业对现代技术的运用,是旅游产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驱动力。2012年省旅游局联合省工信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河南省旅游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意见》,以河南旅游云平台建设引领信息化取得新发展,旅游863项目暨信息采集工作进展顺利,洛阳、郑州入选“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2013年4月,国内唯一的以省为单位,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旅游管理平台为一体的“智游河南”app手机客户端上线,游客只要在手机上安装该软件后,就可以足不出户享受虚拟景区旅游、定制个性旅游、语音导游、查询预订旅游产品等“吃、住、行、游、购、娱”的一体化服务。该款软件为旅游者搭建数字化智慧旅游平台,为河南省开启了全新的旅游宣传和市场推广模式。

三.产业融合背景下河南省旅游新业态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

(一)旅游业产业融合主动性不足,产业关联度、带动性有待提升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河南省很多企业都进入到旅游业领域经营,也逐步认识到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但是,这些企业对旅游业务的拓展功能还较弱,很多旅游项目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2012年,全市在建旅游项目4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00多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8.5亿元,旅游招商引资签约额度增长52.3%。鸡公山国际影视基地、温泉度假村、动漫园、龙袍山休闲景区、光山大苏山森林公园十大工程、光山茶具博物馆、固始白鹭湖温泉度假村、华阳湖二期工程等12个建设项目都有实质性突破。2012年信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88.3万人次,同比增长28.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38.5%,各项指标均创新高。尽管如此,信阳市旅游总收入对当地GDp的贡献率也只占到了4.4%,经济社会发展依然较为落后。由此可见,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性还有待提升。

(二)旅游产业价值链不完善,相关要素业态培育不充分

旅游产业价值链主要是以资源、产品、渠道和客户四个环节构成的,而旅游业六要素行业是旅游业整个价值链条中的重要价值活动单位。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中,旅游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但旅游产品、销售渠道以及游客构成方面还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配套,购物、娱乐、餐饮等环节薄弱,产业链条短、效益低,总体处于“门票经济”阶段。旅游产品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吸引力,游客购物热情较低。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在线旅游业务发展缓慢;入境游客数量偏低,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排名较低。以河南旅游购物市场为例,目前,河南商品的销售收入只占到旅游业总收入的15%左右,而全国旅游商品销售收入与旅游总收入的平均比例是20%,发达国家甚至达到了30%--40%。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河南省目前的旅游商品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缺乏特色,质量差,文化附加值低,且没有形成系统的销售网络。

(三)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旅游市场化程度低

旅游企业是旅游产业融合的主导力量,然而,在全国上市32家旅游企业及全国旅游企业前20强中,尚未有一家河南旅游企业。从河南省旅游企业的总体情况来看,企业规模普遍弱小,没有一家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纵观全省旅行社行业实力弱、效益差、体制混乱、恶性削价经营等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截止2012年底,河南省共有旅行社1133家,但没有一家世界知名旅游企业和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区域旅游商或综合营运商。另外,河南省部分旅游景区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造成旅游企业市场化程度低,经营理念落后,制约了景区发展。例如少林寺景区,寺院建筑群属文物部门管理,僧人由宗教局管理,景区导游归旅游部门管理,在这种复杂管理体制下,部门之间在处理旅游纠纷时就会出现扯皮推诿的现象。

(四)旅游人力资源短缺,旅游新业态人才匮乏

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对河南省旅游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人才数量偏少,部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特别是中高级旅游人才极为缺乏,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旅游人才支撑力不强,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后劲。“十二五”期间是河南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性人才十分匮乏,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产品开发、分时度假旅游、会展旅游、旅游资本运营等与新业态相关的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还满足不了旅游行业的需求。

四.产业背景融合下河南省旅游新业态发展路径

(一)提高旅游产业融合意识,创新旅游业态发展思路

在新形势下,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了无边界的产业特点,越来越多的产业被赋予了旅游的新功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单一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同其他产业融合形成新的旅游业态,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旅游业态创新的主要趋势。要改变以往把旅游酒店、旅游交通、旅游社作为三大支柱产业的传统观念,实现旅游业的内部渗透和与其他产业的交叉融合以及平行融合。通过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方式创新、产品创新、流通渠道创新等手段,实现旅游业态的创新,在创新中催生旅游新业态。就旅游酒店来说,产权式酒店、分时度假酒店、青年旅馆、会展型酒店等就是对于酒店经营方式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生态文旅融合篇7

一、强化产业融合,提高旅游发展沁润力

彭水的民俗、文化、生态特征,是全县旅游发展的基础,实施“旅游+”战略,促进城旅、商旅、文旅、乡旅的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创新文旅融合

厚重的历史是彭水之根,灿烂的文化是苗都之魂,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没有文化,旅游发展不过空有皮囊,将难以为继。挖掘利用好彭水的苗族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乌江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扬长避短彰显出特色,实现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第一,挖掘好苗乡文化,加快以蚩尤九黎城、鞍子罗家坨苗寨、高谷兴隆苗寨等为代表的旅游产品的文化植入,发展节庆文化体验、民族食品制作品尝、历史传说剧目欣赏等特色文化体验活动,积极培育精品文化品牌。旅游景区、景点的打造,突出文化重点。阿依河景区重点突出生态峡谷、溶洞探秘、亲水体验和苗族风情;乌江画廊景区重点突出生态山水、水上运动和民俗文化;摩围山景区重点突出森林度假、避暑纳凉、黔中文化和佛教文化。结合苗族生活体验和古文化传说,把蚩尤九黎城建设成为中国苗族文化旅游经典品牌,集中展示蚩尤文化及苗族风情;以鞍子苗寨、兴隆苗寨为核心景点,统一打造苗寨建筑,普及民族服装穿戴、民歌和民族舞蹈,着力展现民族、民俗、民风特色和原生态苗乡民歌的体验,通过提升影响力,建设知名的苗族特色文化生态景区,促进彭水旅游产业化发展。第二,要充分融合“盐丹文化”与“黔中文化”,加快郁山古镇旅游开发,开放参观泼炉印灶古法制盐工程,拍摄以巴寡妇清为代表人物,以反映盐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或电视剧,将已经形成的自创自编歌曲光碟、诗词歌赋等作为旅游商品包装,让彭水文化走出去,提升彭水知名度。

(2)提速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推进旅游与农业、林业、体育、科技等融合发展,按照“两线三点”发展布局,依托阿依河、摩围山、乌江画廊等精品旅游景区,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等乡村生态民俗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商养学情闲奇”拓展要素,推动旅游产品向多元化、复合型转变,向新业态拓展,满足广大旅游者个性化旅游休闲需求。一是大力发展平安爱情花海、长生、岩东油菜花等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平安-龙射-鹿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带;二是重点打造摩围山部级旅游度假区,创新发展生态养生体验、森林探险、低空观光、飞行培训、生态信息应用体验等新兴体验项目,以生态养生为特色,引进医疗、健康、保健等服务机构,积极打造养老、护理、长寿养生、森林养生、日光养生、水疗养生以及智能健康电子应用产品体验等特色健康服务,重点整合本地特色“太极水”、白术等中医药保健资源,发展中医药特色养生和保健服务。三是建设彭水水上运动赛场,大力发展水上运动、特色景观、民族文化、自驾探险等旅游项目,打造“亲水”体验旅游区。四是适度发展旅游地产。

(3)推进商旅联动

围绕“苗乡、山水、文化”做策划,以“爱情治愈圣地”品牌贯穿始终,结合城市开发建设,不断完善核心商圈、商业街区以及商贸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城市商业中心,重点推进苗族风情广场、综合购物中心、民俗旅游商品和生态农产品展销特色街、特色餐饮街、娱乐休闲街建设,打造集苗族风情、购物休闲、观光旅游、居家商务为一体的新城旅游休闲商业中心区。依托乌江画廊、阿依河景区、摩围山、蚩尤九黎城等精品景区,加快发展景区商贸业,加快推进摩围山康复疗养中心、旅游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等景区重点项目建设,在周家寨、鞍子苗寨等民族特色旅游名镇名村规划建设星级农家乐、便民超市、特色农产品售卖点,在下塘至摩围山、关口至县城、县城至阿依河进出口建设4条农家乐特色街,把晶丝苕粉、擀酥饼、鸡豆花、三香、都卷子、灰豆腐、糯米糍粑、米粉、大脚菌、紫苏油等特色美食和苗家木雕、苗家刺绣、苗家银饰、苗家服饰、苗家竹编、藤编、乌江奇石等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等作为融历史、文化、旅游、保健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来开发;精心策划和组织好“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蚩尤文化艺术节”、“中国摩托艇联赛及中美澳艺术滑水对抗赛”、“阿依河国际漂流大赛”、乌江垂钓大赛、及“爱情治愈圣地体验季”等节赛活动,形成旅游、节赛、消费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增强旅游发展聚合力,不断聚集旅游人气,提升节会的实效和品牌效应。

二、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为促进旅游提档升级,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必须突出景区开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加快旅游景点、集散中心及交通、酒店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乌江航道、渝怀铁路、渝湘高速等对外通道,进一步完善景区内外、县内外旅游交通,优化旅游景点环线布局,将彭水重要旅游景区合理串联,加快建设摩围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内外畅通旅游环线,构建点、线、面结合的旅游集散网络体系,避免“纵有美景引客往,车到山前路难行”的尴尬状况。全力打造智慧数字旅游,不断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完善旅游区和旅游线路标识标牌、导览系统等配套设施;推进星级酒店、特色旅游酒店、经济型酒店建设,鼓励发展特色餐饮、特色购物商场、电子商务、体育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设置便于自驾游、背包族等的旅店和休憩场所,配套提升沿线乡村旅游接待点服务能力。完善旅游管理模式,完成景区资源价值评价和智能化、标准化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内涵式发展,提升旅游服务意识,完善医疗急救、环境卫生等功能性设施配套,开展员工服务和应急救援技能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三、加强区域合作

以区域合作为重点,增强旅游发展新动力,加强与渝东南旅游经济带和中国武陵山旅游联盟区域合作,打造旅游精品线路,联合推出武陵山超长游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进城乡双向物流网络建设,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拓展华东、北上广、港澳台、东南亚客源市场,扩大增量,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格局。

生态文旅融合篇8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国旅游业已进入黄金发展时期,旅游业发展大幅提速,国内旅游的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2011年,云南旅游政策性支持实现了新突破,随着云南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签署了关于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共同推进云南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会谈纪要》,进一步争取了云南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省建设、旅游新产品和新业态开发、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和投资商引进,以及协调国家相关部委出台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更大力度的帮助、指导和支持,这标志着云南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以及年内一批旅游重大项目的建成和投入营运,云南旅游的吸引力必将进一步增强。同时,随着我省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云南旅游的可入性不断提高,交通成本进一步下降,尤其是年内昆明新机场的启用,必将促进入滇旅游的较大增长。

今年,在深入总结丽江、大理、景洪、香格里拉、腾冲等旅游城市和旅游小镇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省将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又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镇空间聚集,城镇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功能。另一方面,随着现代旅游业中商务、会议、购物等新业态、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促进了城市环境和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改善,加快了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城市地域延伸、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完善,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提升。

西安大明宫遗址修复、杭州西湖湿地建设等,这些案例生动体现了旅游产业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的成功之路。从大环境来说,云南省正着力打造“两强一堡”建设,还有较为具体的“滇中城市群”的打造,这些暗藏着很多旅游产业与城乡建设的新融合点;从小环境来说,云南省很多周线景区的开发,不能仅停留在景区单点上的开发,要按照市场推进原则,政府参与进来,以一个较长远的的规划来打造这些旅游项目。

一、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融合。按照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思路,以及旅游产业“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今年我省将继续推进一批国家公园、一批休闲度假基地、一批旅游重点城市和重点县、一批旅游小镇和一批特色旅游村等“五个一批”建设。同时推进环城旅游度假带、乡村旅游度假带旅游产品建设,积极开发户外运动、温泉养生、森林康体、修学考察等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大力发展医疗养生、航空旅游及野外拓展训练基地、户外汽车露营地等新型旅游业态和产品,努力形成多元化、系列化、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项目群和产品体系,推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加强旅游商品市场和旅游购物设施的规划建设,在旅游集散地、目的地城市高标准建设购物休闲街区,在特色商品资源丰富的城市培育旅游纪念品市场,在旅游中心城镇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旅游商店,在旅游景区设立旅游商品销售点,在酒店设立旅游商品购物廊或销售橱柜,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购物设施体系。并在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在口岸机场设立免税商店的基础上,推动增加市内免税商店数量,探索建立海外旅游者购买商品退税机制,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在云南购物消费。

二、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与提升城市品位相融合。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广、外向度高、带动性大的特点,通过建设优秀旅游城市、重点旅游县市等,实现城市围绕景点进行开发,景点依托城市深化发展,不仅使城市环境更加美化、更加宜人,也使发展旅游与提升城市品位相融合。今年,我省将重点培育一批会展旅游经营企业,加大会展旅游营销力度,力争将云南打造为中国一流的会议之都和会展旅游目的地,并通过在景区周边适当开发商务、会展、休闲度假等服务设施,在满足游客需要的同时,促进城市配套服务功能更加完美,城市形象更加突出,城市品位得到有效提升。

三、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与城乡统筹发展相融合。按照“城乡一体、突出特色、做特乡镇、做美农村”的思路,充分发挥我省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优势,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民俗民风为载体,把旅游开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相结合,积极推进特色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发展,也将是融合发展的一大亮点。同时,力争再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投资或管理10家商务型和度假型酒店,推进特色精品酒店和文化主题酒店发展,发展一批既有云南风情,又有文化韵味,既有乡土特色,又有国际水准的小型精品酒店。

四、要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融合。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思路,加快实施国家公园和生态公园建设等工程,对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实施整体保护、进行有限开发,在保护好大自然珍稀资源的同时,让更多游客领略到自然的美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同时,通过有限的开发,为保护资源筹集资金,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建设融合发展。

生态文旅融合篇9

关键词:茶产业;旅游业;茶旅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13-0145-02

宁国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东临苏杭,西靠黄山,连接皖浙2省7县市,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冲。宁国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100个、安徽省10个重点产茶市县之一,但宁国茶叶品牌不够响亮、影响力不强、茶产业总体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在面对目前茶产业发展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有必要拓展茶产业链,融合发展茶叶一、二、三产业。而茶旅游产业的开发及茶旅融合发展对于拉动茶产品消费、提升茶叶品牌影响力、增加茶区农民收入、推进茶区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创新茶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2]。

1茶旅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1.1茶旅融合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茶产业的发展趋势茶是传统产业,其流通和消费模式正面临经济新常态的严峻挑战,昔日品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茶企欲获得可持续发展,其产品开发和营销模式必须适应新常态。茶旅融合发展使游客可以在像公园一样的茶园里体验采摘乐趣、手工制茶、茶文化,是一种时尚、绿色、环保的现代消费理念。实现茶产业带动旅游业,旅游业促进茶产业,达到双赢互补协同发展,是新时展的必然选择。

1.2茶旅融合发展是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茶旅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地将茶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而是将茶产业与旅游业相互耦台,以茶为主题,以旅游业为内容进行融合发展。将茶区建成旅游景区,将茶园建成休憩公园,将采茶劳动变成休闲运动,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融合发展格局。茶旅融合发展,既整合了资源,又提升了茶产业的附加值,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3]。

1.3茶旅融合发展是宁国茶产业弯道超越的现实选择宁国市近几年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山区老茶园较多,茶园基础薄弱。劳动力资源紧张,生产成本逐年增加。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带动力不强。区域茶叶品牌不够响亮,知名度仍然不高。茶叶营销网络不全,营销手段也不够多,市场占有率较低。要解决上述问题,做强宁国茶产业,实现弯道超越,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是切实可行的现实选择。

2宁国茶旅融合发展的优势

2.1产茶历史悠久,基础较好宁国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即盛产茶叶。唐代陆羽《茶经》之出原注“宣州生宣州宣城县雅山,与蕲州同”。唐初中期宁国属宣城县管辖,故记为宣城县。据宋代李心传所著《建炎杂记》载:“宁国岁产茶112万斤,宁国县鸦山茶为贡品。”2016年,茶园种植面积约4900hm2,无性系良种茶园近2380hm2,无公害茶园产地认定面积3850hm2,茶叶总产量2600t,名优茶产量1025t,茶叶总产值达3.55亿元。省级茶叶龙头企业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40余家。

2.2茶叶品质优良,知名度高明代徐渭《刻徐文长先生秘集》中记载的名优茶产地有“罗介、天池、武夷、龙井、鸦坑、鸦山、蒙山等”。其中所云“鸦坑”位于宁国高峰东南,即今方塘乡潘茶村。民国25年修篡的《宁国县志》载:“宁国产茶以高峰为最,色绿而味香醇厚,若改良焙法,不让龙井”。宁国茶园多分布于海拔200~800m地带,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高,板桥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和港口湾水库坐落其中,自然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发育,所产茶叶品质超群。1985年6月,“黄花云尖”被评定为全国11种新名茶之一,并获得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和奖杯。1989年7月,农业部在西安举办全国名茶评比会,“黄花云尖”名茶被审定为全国名茶,再次获得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证书。2014年“世界绿茶协会(日本)”举办的世界绿茶评比中与“野兰香”双获金奖。

2.3旅游资源独特、丰富多彩宁国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被誉为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之一。皖赣铁路、宣宁高速、宁绩高速、宁千高速和宁广高速均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近78%,素有“长三角绿色氧吧”之称。宁国现有4a级景区2家,国家森林公园1个,“山门洞”、“千秋关”、“仙人塔”载入《中国名胜词典》,青龙湖、板桥原始森林以其独特风光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2016年,全年游客接待量达6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4亿元。“安徽川藏线”自驾游线路火热,被评为“2016年长三角自驾游十大精品线路”。

2.4人文底蕴厚重,古韵悠长“宁国”语出《易经・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寓意邦宁国泰,物阜民安。宁国自东汉208年置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江南著名古邑。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禅宗文化在宁国源远流长。南宋大慧禅师定光佛宁国人宗杲,首创“看话禅”,对佛教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在国西北部嵩山修炼,其活动遗址在《宁国县志》中被称为“洪崖仙迹”;孔子南下吴国途经宁国仙霞时曾一路讲学,建有孔夫关、孔子井、夫子巷。宁国与“红学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宁国的民俗、饮食、语言文化及地名、山名等,都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有所体现。

3宁国茶旅融合发展的措施

近年来,宁国在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工作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安徽云尖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2017年采茶季,通过承办“三月三,茶旅欢”活动,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接待公司的会员和客户及自驾游的游客近500余人。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通过畅游青龙湖、感受“川藏线”、漫步茶园步道、亲手采茶制茶、品尝农家菜肴、体验特色民宿等茶旅融合活动,既享受了旅游带来的休闲乐趣,又体验了茶山生活带来的异样感受。同时,云尖公司既拉近了与会员和客户间的关系,又增加了旅游和茶叶带来的双重收入。但宁国茶旅融合总体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广大茶叶经营主体还没能真正领悟到茶旅融合发展带来的好处,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示范引导,有待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宁国名优茶的主产区,主要位于“皖南川藏线”穿过的青龙乡和方塘乡。“皖南川藏线”支线及茶区道路都有待向景区道路标准改造提升,沿线农家乐和特色名宿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通过整合资源,完善全市域通往景区公路建设和旅游交通标牌;提升现有星级宾馆住宿条件和旅游接待能力;完善集交通、气象、安全、医疗和救助等为一体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3.2加强茶区改造提升茶旅融合发展离不开旅游所需要的茶园。选择景色优美、生态良好、交通便捷的茶区通过改造提升开发建设“生态茶园、茶叶观光园、茶叶公园”等茶旅游项目,打造集美丽茶园观光、采摘鲜茶、炒茶制茶、茶艺欣赏、科普宣传、运动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茶旅游基地。同时,注重保护茶园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性。

3.3充分挖掘茶旅文化挖掘以茶为重点的历史民俗文化,包装符合现代旅游理念的原生态文化[4]。收集茶诗、茶歌、茶赋和历代名人跟宁国有关的故事;如,挖掘宗杲将圆悟克勤禅师“茶禅一味”的理念带回家乡宁国高峰寺(今方塘乡)、通灵寺(今通灵峰)、高三寺(今太山山麓)和余杭径山寺的历史,将禅茶文化发扬光大。积极举办各类茶旅游文化节等茶事活动,丰富宁国茶旅文化内涵,提升宁国茶旅游的魅力。

总之,茶旅融合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作为茶叶主产区,要积极的利用自身的资源,在发展茶叶产业的同时,将旅游业融合在其中,使茶产业和旅游业完美融合,实现双赢发展,这不失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茶叶主产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昌敢.茶叶主产地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梧州为例[J].民族论坛,2015(6):22

[2]卢念念.印江县推进茶旅一体化战略的思考[J].中国茶叶,2015(8):15-16.

生态文旅融合篇10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指导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地处皖南山区腹地的石台县,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既是部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又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实验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县。更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境内群峰逶迤,绿水青山,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80%以上。原生态自然风光和谐美丽,厚重的人文历史异彩多样。一直以来,石台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不断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全县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是该县生态优势资源开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石台县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在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宜产业、绿色经济,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古村高路亭为例,随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石台县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高路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古村高路亭独特的文化魅力

石台县七都镇高路亭古村落,位于“两山一湖”旅游核心区,自古以来,高路亭便是徽商通往江苏以及江南佛教信众朝圣九华的必经之地。因交通区位优势,加上徽文化的孕育,工商业曾经一度繁荣。至今,仍保留有一批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以及酒曲坊、米酒坊、木榨油坊、豆腐坊等古作坊群,鲜活的展现了高路亭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高路亭村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追风逐影,凭借网络平台,迅速成为摄影圈关注的热土。与此同时,一些城市自驾游客,也纷纷慕名前来休闲观光。在这里,他们能够看得见历史,寻得到乡愁,能够充分享受体验异样文化习俗所带来的愉悦。正是因为如此,高路亭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开发的景点,却倍受消费者青睐。

二、石台县推进文化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石台县举全县之力,将文化旅游作为首位产业优先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新形势下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旅游经济提质增效,是该县发展首位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石台县地处徽文化与皖江文化圈交叉地带,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就石台县而言,走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既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服从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外在需要。积极探索、寻求突破、加快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三、对石台县旅游文化整合发展的思考

(一)充分挖掘县域内拥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并加以整理与利用,讲好石台故事

石台县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积极做好石台县现有主打的生态、养生、山歌、茶文化及饮食文化的同时,应加大对名人名地和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加大地域特色文化的挖掘整理。通过建设生态文化及各类展览馆,譬如石台名人馆、石台博物馆、高路亭酒曲馆及石台县各时期的文化遗址馆等,打造各具特色的名人名地文化产业园。恢复重建文化遗址、发展特色文化演出、创作推广县歌、艺术化建设风景区等多种形式,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文化旅游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譬如我县杉山区域的佛教文化等,就有待深入探讨,开发成为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区。

(二)策划培育一批游客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强的新的文化旅游消费项目

旅游说到底就是一种体验,而文化旅游则是最有看头,最有回味的深度体验活动。一般而言旅游者的文化消费心理,不外乎审美、求新、求知、求乐、怀旧、偏爱、共鸣、从众。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对象,包括自然美与人文美。游客除了欣赏秀美的山川名胜和品尝美味佳肴外,更希望体验特色地域文化,了解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当地人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要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针对这些心理需求,结合各种形态的文化遗存,开发生态文化展示、休闲度假养生、民风民俗体验、地方戏曲展演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旅游消费者。

(三)以山水文化为灵魂,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旅游开发格局

石台县山水文化丰富多采。这些文化,或以物质形态,或以精神形态,或以活动形态大多遗存于石台县已开发的旅游风景区内及周边地区。旅游部门要结合上述山水文化,围绕石台旅游定位,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旅游开发格局。建设好以秋浦河为主线的文化旅游长廊;开发好以牯牛降为龙头的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文化旅游精品景区;打造好以大山村为核心的富硒养生基地;建设好以杉山为内核的原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与相结合的醉山野景区。

(四)加大对传统文化继承人的培养

要大力培养本土传统文化继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并将他们登记在册,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鼓励和扶持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发展文化产业,让传统文化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扬,为我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