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十篇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十篇

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1:33

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篇1

关键词: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原因

自2004年以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十分重视和关心“三农”问题。农民以单户来进行生产销售,无法承受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一些农村能人、专业大户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自发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解决信息不对称、缺乏农业技术、资金不足、供销数量太少等多方面的问题。

作为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还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专业合作社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力、合作社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据海南省屯昌农业局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1105家,出资总额4.3206亿元,有合作社成员近20734人,带动周边农户近40000户。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在屯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在不断地提高。

一、海南省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小。已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经营规模较小,有的合作社甚至是家族式、家庭作坊式合作社,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缺乏专业技术指导与管理,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低等方面的问题;有的合作社主要是按传统的农村农产品经营模式进行生产销售,服务水平低,农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品牌意识,注册了商标的专业合作社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生存。

(二)成员文化水平低。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没有配备专职的财务人员,会计岗位的人员一般还要兼任合作社其他职务;合作社很少对外公_招聘会计人员,财务人员文化水平低,一般都是初中学历,有些财务人员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无证上岗;对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会计资料归档也很不规范。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者与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专业合作社资金不足、内部管理不善又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发展完善合作社的管理。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民是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成员,但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缺乏对合作社运行的认知,对财务管理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运行中,大部分合作社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即使个别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等规章制度也没有按照制度条例来操作,没有建立正常的办事审批流程,原始凭证没有经办人、审批人签字,自制和外来的原始凭证、会计业务处理普遍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

(四)金融机构资金支持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就需要向外部融资,对外获得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目前在农村金融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农商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局限于政策性农业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农业银行自从股份制改革上市以后,向扶持农业经济的政策措施倾斜效果甚微;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在支农方面的优惠政策也越来越少。通过对100家合作社的调查发现,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向邮政储蓄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合作社仅为40家,不足调查对象的一半。

(五)成立“空壳社”套取国家扶持资金。为解决“三农”问题,近年来国家每年都会出台一些惠农政策和措施。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空壳社”现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10条规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最低人数为5人,一些农民凑够成立合作社的法定人数,成立合作社后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套取国家补助资金。

二、海南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府部门监管力量不足。《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第三条规定了加强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的措施,明确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合作社的监管职责。财政部门作为会计核算业务的监管部门,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应当依法对合作社的会计机构进行监督指导。但是,合作社作为新兴的组织机构,财政部门的监管措施还不成熟,对合作社会计资料和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比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要简单一些。

农业局作为合作社的直接管理政府部门,由于管理不够全面,也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力量,无法及时向合作社以及农民传递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专业合作社很难在短期内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来规范财务管理。外部监督力量的不足,势必会造成合作社对财务管理的忽视。

其次,金融机构规避风险难以发放足够的贷款。因为合作社自我积累资金能力不足,再加上成员极少利用土地使用权和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对专业合作社进行投资,因此,专业合作社普遍缺乏有效的担保和抵押品。合作社申请金融机构贷款,必须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的材料,但大部分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会计报表和财产证明就很难出具,失真的会计信息影响金融机构对合作社的资信评价。

合作社大部分是租用生产场地和办公场所,缺乏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其土地、房屋因没有产权证也无法获得抵押。至于将农具、农产品等作为抵押品,金融机构也不会接受。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从事畜牧养殖为主,很容易受疫病的影响,因而收入也很不稳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金融机构对合作社的贷款约束性条件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想要依靠申请银行贷款来获得资金进而拓展业务具有很大的难度。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阻碍了合作社的有效发展。一些合作社成员不得不以其个人名下的不动产抵押来获得小额贷款。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资金筹集、人才培养、信息获得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处于劣势,因此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内部因素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持续稳定发展,不能仅依靠政府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加强自身内部管理,练好“内功”,而加强财务管理,是合作社强化内部管理的首要工作。目前虽然合作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部分合作社规模偏小,组织机构不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内部管理混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进的不多。

1.合作社领导和普通社员忽视财务管理工作。表现在: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合作社负责人普遍缺乏财务管理知识,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发展合作社最重要的是增加销售量,开拓市场等,由于合作社管理者主观上存在的认识问题,直接导致合作社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和混乱。

合作社大多由当地种植、养殖大户以及农村能人牵头创办,他们是合作社的领跑者,也是合作社的大股东,因其给予合作社强大的资金支持,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自然也就控制着合作社的财权和决策权,多数人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毫无财务管理意识。另外有些以村委会名义成立的合作社,由村委会主任担任理事长,成员多数认为合作社是村委会的,是盈是亏由村委会负责,对合作社财务是否要公开、是否要参与管理一无所知。

2.农民经济实力薄弱导致融资难。屯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资本是比较少的。目前,有超过一半的合作社接近500家注册资本都在10万元以内,属于小规模合作社。造成注册资本较少的原因是农民的出资额有限。一方面因为现阶段农民的整体经济实力较弱,加入合作社的成员大部分是农民,他们入社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农民缺少投资观念,大多数农民对合作社的发展前景没有足够信心,另外,一些关于合作社老板卷款跑路的负面新闻,也打击了农民对合作社投资的积极性。

农业产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生产经营的农产品是弱质产业,投资回报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即使有经济实力的农户也不敢轻易投入较多的资金,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农业领域而转向别的行业,只求保障自身资金的安全而不敢承担风险;而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和专业技术等出资的农民则更少。由于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投资合作社可以提高济收入等方面的作用了解不够,导致合作社对农民的吸引力不足,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也使得合作社成立初期无法获得足够的注册资本。

农民是社会生活中最底层的弱势群体,合作社是这些低收入者的联合。因为农民的经济能力太弱,合作社在成立之时吸收的股金有限,大部分合作社因规模较小导致产业收益较低。合作社盈利不高,自身的积累不足,从利润中提取的利润留存数额少,无法作为合作社发展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主要的资金来源。

对于合作社中存在的“空壳社”现象,一些理事长也坦言,农民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如果不成立合作社就无法申请政府的扶持发展基金和贴息贷款。在没有获得资金之前,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本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部分农民成立合作社的积极性来自于申请国家财政扶持资金,当财政扶持资金到账后,理事长并没有对合作社将来的发展做好计划,也没有对未来如何使用财政扶持资金作出相关的规定。

3.财务人员素质低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有一些相同的会计业务,《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处理中是不相同的。例如《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不引入公允价值,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这主要是从合作社自身的特殊情况考虑,合作社普遍规模小,经营业务单一,财务人员的会计业务处理经验不足,因此账务处理相对于工业企业要简单得多。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很难招聘到合格的财务人员,有点财务知识和经验的会计也不愿意到合作社工作。为了减少人员费用支出,合作社很少为财务岗位配备相关的财务人员,只能指定内部成员来担任财务人员。与此同时,受负责人的制约,财务人员无法独立行使职权,发挥会计应有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也无法做到真实、准确。

4.决策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在专业合作社的利润分配过程中,参与利润分配决策的只是少数的领导人员,决策过程缺乏合理的监督,财产的分配体现的是少数管理者的意愿。在普通社员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合作社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腐败贪污现象,造成合作社集体资产的流失。

账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合作社管理的要求。大部分合作社账务混乱,根本就无法公开,即使公开,也只是公开一些数据,没有对应的业务和内容,敷衍了事,有些内容含糊不清,合作社成员根本就看不懂,也理解不了这些信息,更没有能力去判断这些财务信息是否真实,社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没有得到保障。会计、出纳、仓管三个岗位一人兼,严重违背了相互制约和内部控制的原则,造成合作社正常的生产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合作社的内部控制比较松散,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不规范,随意性强,从而导致合作社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合作社管理者缺乏管理经验,不够重视财务管理,缺乏内部监管,难以分清管理过程中的权责利弊。因此,对合作社进行内部监督是提高内部管理效果的前提,政府部门有效的外部监管是合作社快速发展的保证。

三、结束语

农民是构成合作社的主体,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低,他们的知识文化、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合作社的服务水平有限,难以适应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工作。从合作社发展的过程来看,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制约合作社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入剖析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才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彦丽.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杨正良.规范财务管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J].税收与税务,2013,(24).

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篇2

关键词:土地股份合作制 分成制 产生原因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发轫于广东南海以来,在全国各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条件的转变和国家发展战略地调整,土地股份合作制又一度成为理论界热烈讨论、实践界纷纷探索的热点问题。然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为什么会产生?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有些地方产生了土地股份合作制,而有些地方则没有?不同形式的土地股份合作制产生原因相同吗?如果不同,那分别是什么?这些带有源头性质的问题,理论界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矛盾分歧较大。本文尝试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进行具体解释和分析。本文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已有文献做一个回顾和评述;第二部分是阐述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理论本质;第三部分是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进行解析;第四部分是小结。

一、文献回顾和评述

对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和条件,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探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说法:

(一)利润与矛盾说。这是一种最普遍最宽泛的解释。当外部利润凸显,原有的体制导致村庄内外面临许多矛盾,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制度创新来协调和化解这些矛盾。如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因征地补偿导致的村集体和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以及征地收益和集体经济收益在村集体与农民、农民与农民之间分配不均衡的矛盾;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人地合一的“凝固效应”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矛盾以及小农经济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在农村城镇化、现代化过程中,土地分户承包、农民分散住居与村庄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只有通过股份合作制的办法实现土地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分离才能解决。土地股份合作制既保留了家庭承包制的内核,又实现了相关主体对利润的追逐。

(二)合法规避法律说。王小映认为,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规模经济收益不能彻底解释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农地转用过程中极高的土地增值收益才是诱致土地股份合作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既定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下,集体经济组织要想实际取得农地转用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只有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这种制度创新来合法规避国家土地征用的管制。王小映认为现行的法律制度为集体经济组织这样做也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既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过兴办乡镇企业或者以土地联营、人股的方式直接向地产市场供应集体建设用地。

(三)明晰产权与处理集体成员权说。韩俊等认为由于社区集体经济处于缺乏“人格化”产权主体的模糊状态,所以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变迁的动因在于明晰产权。蒋省三等以广东南海为例认为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是由于集体成员权问题。在1992年前后,南海县政府为规避征地引发的矛盾,允许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土地进行“三区规划”后以土地进行招商引资。这在当时与法律(老《土地管理法》)不相违背,没有遇到太大的政策阻力。对南海地方政府来说,唯一要应对的是集体经济内每个农民的财产权利(最大的财产是土地),以及处理土地非农化后农民的集体成员权,南海于是做出了用集体土地股份制代替原来的农户分户承包制的制度安排。

(四)政府推动与干部利益说。在土地股份合作制,特别是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中,处处能看到政府推动和乡村干部组织的身影。有学者指出,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是一个由上而下的组织过程,这一过程主要由政府主导,基本没有投票表决,农民无法表达自己意愿。政府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制是由于这种制度安排有助于缓解政府的制度危机,有助于实现政府的农村发展目标;乡村干部组织土地股份合作制有利于将农民组织起来并团结在乡村干部周围,增强乡村干部谈判的筹码,有利于实现乡村集体诸如计划生育、农业税费收取、公共物品供给等非经济目标。

(五)路径依赖与节约交易成本说。当人地相对价格变化引发农地制度变革需求时,土地均分、收益大家分享的传统思想以及上世纪五十年代实行的农业社会主义初级社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城市中进行的企业股份制改革就构成了具有制度遗产性质的路径依赖,使得土地股份合作制进入了当事人的制度选择集。同时,农地股份合作制将农民有效组织起来,节约了农民与乡村集体、政府直接打交道的成本,节约了交易费用。

(六)制度变迁综合说。钱忠好等运用科斯的分析思路,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源于当事人对外部利润的追逐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创新一致同意,而农地股份合作制制度规则的不完善又导致了该制度变迁模式的效率损失。农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发展或衰败源于外部利润和效率损失之间的对比。

以上各种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产生原因的观点都不乏深刻性,但由于土地股份合作制本身及产生条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特殊性,使得以上观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深刻性”的问题。比如利润与矛盾说难以解释全国其它面临同样外部利润和矛盾的地区为什么没有产生土地股份合作制;合法规避法律说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如蒋省三等指出,南海的做法在产生之初与当时的法律并不相违背,但新的《土地管理法》颁布后,南海的做法面临无法逾越的法律障碍。农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出现了“以假乱真”、“无证用地”的应对办法避开同法律的正面冲突;对于明晰产权说,傅展认为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主要是解决社区集体经济成员的“第二次分配”问题,而不是明晰产权。另外,明晰产权似乎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处理集体成员权说和利润与矛盾说一样,也难以解释其他地区在处理集体成员权时为什么没有出现土地股份合作制;政府推动与干部利益说的问题在于乡村集体为什么不通过“两田制”或“返租”的形式来实现土地的集中和统一规划呢?因为那样的交易成本较小;路径依赖说如果能够解释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那也仅仅是一种辅助次要的原因。节约交易成本说的解释太宽泛;制度变迁综合说虽然较有解释力,但缺乏针对性,因为其他组织的产生发展也都可以用它来解释。

以上各种观点还有一个问题是大部分以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为研究对象,在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中,又以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诸多。对于其他地区、其他形式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如农民自主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个人或合作组织的名义将土地入股企业等)的产生原因研究较少。而从文献搜索的情况来看,有关后者的文献也较少,即使有,大多论述也比较宽泛,信息量缺乏,给文献研究带来一定难度。

那么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倒底是什么呢?不同形式的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是否不一样?这些问题我们尝试从经济学理论中去寻求答案。

二、土地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理论本质

无论是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民自主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还是农民以个人或合

作社的名义将土地入股企业,理论本质上,土地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就是一种分成制,即两个或更多当事人为生产出某种相互同意的产出而把私有资源组合在一起,然后合约当事人根据他们所放弃的生产资源来约定一个共同所接受的报酬比例,据此来分享实际的产出。分成制自亚当,斯密以来就被经济学家们广泛关注,对于他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种假说:

(一)交易成本与风险规避假说。这是由张五常提出来的。一般来说,分成合约比定额租约和工资合约的交易成本都要高,但是由于生产中面临自然(农业生产中自然风险更甚)、市场等风险,而人们又更偏好分散一些风险,而不是一点风险也不分散,因此,只要较高的交易成本至少可由分散风险所带来的收益予以补偿,人们就选择分成合约,而不是选择定额租约或工资合约。

(二)分散风险与提供激励假说。这是由斯蒂格利茨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监督努力程度(劳动供给)费用太高的情况下,分成制是一种既可以用来分担风险,又可以用来提供激励的制度性协议。分成制表示一种折衷:当租赁契约(在没有完全破产的情况下)提供充分激励时(因为个人保留了其全部边际产品价值),则不再分担风险;另一方面,工资契约将全部风险转嫁给承担风险处于最佳地位的地主,但不提供任何激励。为了确保劳动者不开小差,地主还必须花费财力来监督劳动者。所以,在地主必须能够从其土地中获得一个特定价值的期望租金约束下,分成制契约通常被描述为使劳动者福利最大化。

(三)交易费用假说。这是巴泽尔提出来的。他认为风险厌恶并不能令人满意的解释分成合约。对风险的态度只是一个嗜好问题。在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里,分成制本身并不是分担风险的好办法。在现实中,交易是有费用的,所有的合约形式都是有成本的。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分成合约不是因为,至少不仅仅是因为风险的影响,而是因为交易费用的某些性质。外界环境和要素属性的变化因交易费用的改变而导致不同合约的选择。假如土地均质而劳动不均质,那么固定租赁合约的交易费用最低。假如劳动力均质而土地不均质,那么工资合约的交易费用最低;当市场工资相对于土地租金上升时,合约形式就将由工资合约转向固定租金合约(可能首先转向分成合约);信息问题是交易费用的核心,如对于从外地移民来的地主不甚了解的新佃农,地主倾向于固定租约,而对于十分了解的老佃农,地主可能倾向于工资或分成合约。

(四)企业家才能假说。这是hallagan提出来的。他认为对租赁合约的使用并不依赖于有关地主和佃农对风险承受能力的相对偏好这一假设,而是与信息甑别有关。地主知道市场上有高、中、低三类具有企业家才能禀赋的工人,但是不能进行具体的区别,即使能够进行区别,但是由于监督成本(契约执行成本)和计量成本特别高昂,具有中高企业家才能禀赋的工人将没有激励去履行。在这种情况下,地主提供工资、租赁和分成三种合约进行甑别,那么企业家才能禀赋低的工人会选择工资合约,企业家才能禀赋高的工人会选择租赁合约,而企业家才能禀赋处于中等的工人会选择分成合约。

以上四种假说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分成制产生的原因。由于土地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的理论本质就是分成制,因此,下面我们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依据这四种假说对我国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进行具体的解析。

三、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由于入股的主体、方式、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形式,但这里为了分析的简洁,主要分析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农民自主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制两种。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指以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农户以承包的土地入股,使实物土地集中于村或组而形成的土地股份合作制。从当前实践来看,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组织依据其主要收入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以农地非农用收人为主的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另一类是以农地农用收入为主的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前者以广东南海为代表,后者以山东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新的经济组织形态为代表。农民自主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指农民根据市场的需要,以土地为纽带和主要资本自主自愿组成的合作组织。下面分别论述其产生原因。

(一)以农地非农用收入为主的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

以农地非农用收入为主的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主要存在于沿海和大中城市效区。这些地区正在或即将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程度较高,这样导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出租及农地转用的增值收益非常可观,而且这种收益还是不断增加的。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要求农村土地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使用,那么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村组集体采取什么方式集中农民具有法定使用权的土地呢?一种是租,另一种是入股。有学者认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采取入股的方式集中于村集体,是因为农民的集体成员权问题。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农民的集体成员权,农民和集体都会愿意以租的方式,因为固定的租金对农民来说更有保障,而且相对于股份制,对双方来说,交易成本会节约很多。那为什么没有采取租的方式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处于集体成员权下的土地是不断增值的,而且这种增值效应农民还可以预期,所以具有集体成员权资格的农民将土地集中于集体,他们会要求以股份的形式来分享不断上涨的土地增值,而不是只要求固定的租金。例如广东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社区的土地收入是不断增值的,农民的股份分红也不断增加。根据南海部分村社的调查统计,1994-2000年,农民人均股红分配从1,016元增加到1,951元。而且农民据以要求不断增加的股份分红,还给村组集体干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种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形成原因为什么和一般分成制的形成原因不同呢?这主要是因为集体土地的收益和增值过程并不是由于土地入股,而是由于土地或建于土地上的物业出租给企业而产生的。社区内部的这种股份制主要是因为集体收入第二次分配才引发,在收入分配过程中,不以固定的租金形式,而是以不断上涨的股红分配形成,是集体成员权和持续上涨的土地收入导致的。

(二)以农地农用收入为主的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

以农地农用收入为主的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是否和前一类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相同呢?我们认为是不同的。这类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一个特点是以种植特定经济作物,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为主。这意味着和传统的大宗农产品如粮棉油相比,种植收益要高,但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更高,投入也更大,资产专业性更强。这类社区型土地合作制的组建主要是为了分担风险,提供激励。从实践来看,这类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往往与农业产业化相联系,属于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一种创新,即龙头企业+社区型土地股分合作社+农户。为什么会采取这种形式呢?因为普通商品契约,即所谓订单农业,由于契约不能对当事人构成有效约束,高达80%的违约率使得农民和企业都“望单兴叹”。龙头企业和农户通过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变商品契约为要素契约,龙头企业实现了后向一体化,使双方节约了交易成本,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例如山东蓬莱市,该市中粮葡萄酒公司旗下的30余个葡萄专业村都建立了葡萄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变原来以葡萄交易的商品契约为以土地产权交易的要素契约。这样使中粮葡萄酒公司获得了稳定的高质量的葡萄原料,规避了市场风险,农民也获得更高的土地收益,实现了企业、社区、农民的“三赢”。这类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主要产生原因是分担自然和市场风险,节约交易成本,提供激励,在农村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农民自主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原因

农民自主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组织与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相比,是一种更为纯粹的分成制。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分担风险和提供激励。由于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相比,同时面临较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而不同农民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又不同,所以农民通过以土地等生产要素入股的形式组建股份合作组织来分担风险,又为入股的农民提供激励,并且通过分工还能充分发挥不同农民的资源禀赋优势。特别是在当前农村信贷市场不发达、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优势更为明显。例如湖南浏阳普迹惠农蔬菜合作社以农民土地入股(2.3亩作价500元为一股),同时农民又参加合作社的劳动。这样农民既凭股分红,又凭劳领取工资,而且合作社通过内部分工还充分利用了不同农民的资源禀赋优势。如此,既分散了蔬菜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又为农民的劳动提供了激励。另外,农民自主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也有甄别企业家才能的作用。当农民在自己生活的地区面临将土地出租和入股的不同合约选择时,那么他就可能去甄别入股对象的企业家才能即经营能力,如果对方的经营能力弱,他可能选择出租土地以获得稳定但较低的收入;如果对方的经营能力较强,他可能选择入股土地以获得较高但不稳定的收入。这种情况在农村较为常见,即农村的能人经济和带动效应。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由于信息问题而导致的交易费用节约。

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篇3

关键词:参与意愿;专业合作社;农户;欠发达农区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社发展得相当广泛。丹麦98%的农民都是农业合作社社员,法国90%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美国每个农户平均参加2.6个合作社;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民也达90%以上,而我国参加各类农民合作社的农户比例不到6%。我国也出台了许多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但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比例仍较低。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乡村人口数为全国第一,且全省欠发达农区较多,本文调查了河南省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并试图找出影响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意愿的相关因素,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一、调查区选取和数据描述

(一)调查区选取

在乡(镇)样本的选择上,要兼顾不同经济水平,兼顾不同的地理环境,兼顾不同农业类型,并用整体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村庄的选取,抽样调查主要依据抽样技术中的多阶段抽样、不等概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4个村庄,即濮阳市台前县后方乡大寺郭村、周口市鹿邑县辛集镇董楼村、驻马店新蔡县十里铺乡宋圈村、信阳市潢川县白店乡陈湾村,作为调查区域。

(二)调研村概况

大寺郭村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交通便利。耕地面积841亩,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为主。全村共有专业养殖户5户,人均毛收入3239元。董楼村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交通便利。耕地面积1740亩,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棉花占6%。全村没有专业种植和养殖户,人均毛收入4024元。宋圈村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交通便利,临近106国道。耕地面积4644亩,种植农作物种类较丰富。其中,春季种植小麦占85%,经济作物棉花占10%,秋季种植大豆和玉米共占70%,其他经济作物芝麻、花生、蔬菜等共占30%,有塑料大棚6个,占地4.2亩。全村共有专业种植养殖户8户,人均毛收入3445元。陈湾村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形以丘陵为主,离公路较远,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共有水田2001亩、旱地600亩,水田均种植水稻,旱地春季种植经济作物油菜占20%,秋季种植大豆和红薯占83%、经济作物芝麻占17%。全村共有专业养殖户5户,人均毛收入5017元。这4个被调查村庄附近均没有工商业企业。

(三)数据描述及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7年4月份的农村实地调查,对以上4个村庄每村随机调查了大致50个农户,共计获得了212份有效问卷,占4个村庄总农户的11.2%。调查数据直接取自农户及各村村长,调查采用访谈形式,依据事先印制好的问卷进行访谈。调查问卷经编码处理,在spss系统中形成了212个农户的相关数据库,库中数据经过内部协调性检验,个别地方作了核实修改,成为本研究的依据。

二、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

由于调查时4个村的外出打工人员较多,因此想只调查户主非常困难,在总调查的212个样本中,被调查者为户主的占44.4%,户主配偶占50.9%,总计为95.3%,由于农户的行为通常是由夫妇共同决定的,因此本调查对象较能真实的反映出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据统计,愿意参与农业合作社的农户仅占17.5%,说明欠发达农区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不强。根据其回答,估计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被调查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当地环境特征。

调查的212个样本农户基本状况反映了欠发达经济社会特征,标志其富裕程度的户均交通工具拥有量均很低,户均农业毛收入仅为4242元,人均农业毛收入仅为688元,表明4个村的农业经济发达水平均相当低,而4个村庄周围都没有工商企业,说明4个村的工商业经济发达水平也很低,因此所调查的4个村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属于欠发达农区。收入的75.3%来自非农活动,即外地打工和兼业活动。

第一,在被调查人的性别和学历方面,男性更愿意参加合作社;被调查者的学历越高,对专业合作社优越性的认知度越高,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更强。这两个因素主要体现了被调查人的自身素质,这决定了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能力,从而直接影响到其参与意愿。

第二,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参与意愿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表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家庭,更希望加入专业合作社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参加专业合作社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务农收入,而农业劳动力比重较低的农户家庭中成员参加非农劳动更多,他们多认为非农劳动比务农在提高收入方面更有比较优势,从而不愿在农业活动中投入太多,对参加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意愿不强。

第三,粮食作物占种植结构比重与农产品出售比重均与参与合作社意愿负相关。虽然合作社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农户解决产品销售中的困难,因而农产品出售比重高的农户则应更愿意参加合作社,但结果却相反。原因可能是本文调查的农户均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由于粮食作物保质期长、购销体系较健全、价格差别小,因此在销售过程中不存在困难,从而使农户更偏好自由出售农产品。另外,调研还发现农户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度不够,对合作社是否能在组织销售农产品过程中维护农户利益存在很大的怀疑,致使农产品出售比重越多的农户,越不愿意参与合作社。

第四,当地环境特征因素中的专业种植养殖程度和地形特征与参加意愿的相关性和理论假设的结果相同。即地方专业种植养殖的发展程度与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具有正相关关系,专业种植养殖程度越高则该地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就越强;在地形特征中,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农户合作意愿较弱,而平原农区农户更愿意参加专业合作社。

三、结语

通过对河南省4个欠发达农村的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的调查与分析,得出农户愿意参与专业合作社的仅占17.5%,可见,欠发达农村农户对参与合作社的意愿较低。欠发达农区外出打工和兼业的人较多,从事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仅占50.8%,种植粮食作物的比例达90%以上,农户毛收入平均仅有25%来自从事农业劳动,在这些地方的农户不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而是以外出打工和兼业活动为主要收入来源,从而出现了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不强的结果。而且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兴事物,需要逐步获得信任,而农民通常文化水平较低,更加剧了对新事物接受的困难,需要培养农户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因素,验证了以下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被调查人特征因素,被调查农民中的男性和学历越高者对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更强;农户家庭特征因素,农户家庭的农业劳动力比重越高参与合作社的意愿越强;在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因素中,粮食作物占种植结构比重和农产品出售比重均与参与合作社意愿成负相关性;当地环境特征因素中,地方专业种植养殖的发展程度与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具有正相关关系,从地形环境特征来看,山地和丘陵地区农户参加合作社意愿较弱,而平原农区农户参与意愿较强。

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篇4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次序选择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农户组织化程度低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广大农民对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类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得到了较快发展。

随着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的出台,中央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截止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万家,已逐步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

《合作社法》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以下界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资源共享、民主管理、自愿联合的特点,对广大农民来说应该算是有利的。然而由于自身制度设计的缺陷、与银行信息的不对称、政府供给不足等原因,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资金的筹集与维系问题上一直难以突破。很多学者也针对融资难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论证,但鲜有学者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融资次序的选择上给出相应建议的。

二、优续融资理论概要

广义上来说,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不同方向可以把融资方式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而外源性融资又可以分为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经济主体在进行融资渠道的选择时,需要考虑不同的融资方式所带来的成本与收益,权衡资本结构效应的抵减和叠加最后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

由于优续融资理论是在mm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在对优续融资理论的研究之前,有必要对mm理论进行一个简要的交代。mm理论是美国的modigliani和miller教授在“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一文中提出的,他们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因为假设条件过于苛刻,所以无法在实际经济环境下验证这一理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理论对以后相关理论的建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优序融资理论就是在mm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诞生的。它放宽了mm理论完全信息的假定,以不对称信息理论为基础,并考虑交易成本的存在,认为企业进行权益融资时投资者会调低对现有股票和新发股票的估价,导致股票价格下降、企业市场价值降低,债务则融资要多支付各种成本。内源融资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现金流,不需要与投资者签订契约,也无需支付各种费用,所受限制少,因而是首选的融资方式。因而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

三、优续融资理论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次序的选择的影响

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为现有经济环境量身打造的优续融资理论不一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会产生相同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究优续融资理论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次序的选择的影响

首先从合作社资金来源的不同方向来说,内源融资明显优于外源融资。原因有二:1、从合作社自身制度来说,《合作社法》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这就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内部来讲是以服务成员为宗旨,对外才是以盈利为目的。从这点上面来讲,债权人就会担心合作社如果把借去的钱用于提供社员服务,这可能导致债权人的本息无法按期收回,资金风险成本增加;投资人也会怀疑自己的投入的资金是否真的用于创造价值,资金能否实现价值与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也造成债券人和投资人对合作社资本结构的稳定性产生足够的担忧。最终导致合作社不能轻易的通过外源性融资途径得到足够的资金。

2、内源性融资因为是自身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金,因此具有融资成本低、资金流通速度快的特点,扩大内源性融资既可以减少外源性融资带来的资金成本以及清算的风险,也可以加大老社员凝聚力,实现合作社资本规模的不断壮大。

其次,在一些刚刚建立的合作社,内源性融资的基础薄弱,缺乏现实的可行性,合作社只能从外源性融资方式中寻找合适的融资方式。在外源性融资方式中,权益融资优于债务融资。原因有二:1、因为合作社大多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收入低。当地商业银行贷款发放的主要形式是质押贷款,但是合作社能够提供的质押物品较少,价值不足,商业银行出于对资金风险的考虑不愿提供较大数额的贷款。并且大多合作社规模较小,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不高,这又无形增加银行的资金风险,同时增加了债务融资的难度。

2、因为合作社的社员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并且大多生活在农村,社员互相之间熟识程度较高,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成本大大减少,权益性融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总结

通过对以上分析的总结和归纳,本文认为对农合社融资次序的排序为:内源性融资>权益融资>债务融资。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加大内源性融资是解决农合社“融资难”的重要措施,但是内源性融资不仅对农合社经营能力有一定要求,而且和盈余分配比例息息相关。因此农合社在扩大自身规模的同时,也要积极吸纳社员,注意经营管理和留存分配。(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文献,董思杰.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的形成及原因分析[J].农村经济,2008,(12).

[2]刘伟林,徐冰.有效打破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瓶颈[J].中国金融,2009,(14).

[3]夏英,宋彦峰,濮梦琪.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资金互助制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10).

[4]李晓渝,王文献.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融资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6,(06):120一123.

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篇5

关键词: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

在我国农业经营过程中,合作社这种组织曾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实施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大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组织有没有发展的必要呢?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实行产业化的过程中,弱小、分散的农民真正走向市场,需要组织起来增强市场的经营能力时,能否发挥合作社这一传统的组织资源,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呢?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1合作社的历史考察与质的规定性

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或团体,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社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为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一些工人、农民、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订立章程,组织相互服务的合作社形式。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合作社是1844年英国创立的“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在其成功的鼓舞下,合作社在世界各地开展起来,几乎涉及经济活动的每个领域,而且组织形式、合作层次以及经营、服务方式更为灵活多样。目前,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在世界分布较为广泛,根据国际合作社联盟(iCa)的统计,全球参加该联盟的社员已有5亿多(不包括中国)。通过简要考察合作社历史,我们可以得出合作社几个质的规定性:

1.1 合作社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我们知道,合作社所产生的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已发展到一定程度,暴露出许多尖锐的社会矛盾。近代开展的合作社是以欧文等为代表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用以改造资本主义的手段。由于这种合作社带有很强的空想性,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结果失败了。但合作社并没有随之而终结,相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合作社与各国实际结合,形成规模、程度、种类都有自己特色的各类合作社,它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组织力量。据有关资料表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80%由合作社加工、销售,其它商业组织只占15%~20%[1]。并且在世界一体化的潮流中,合作社也有规模化、国际化的趋势,如美国,有不少合作社足以同巨型工业公司相比。据统计,1991年美国农场主合作社的营业额高达1750亿美元,其中有11个合作社的营业额超过了10亿美元。其中“蓝宝石生产者”合作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杏仁生产厂家,产品向90多个国家出口。又如,芬兰最大的乳制品联合生产企业瓦利奥公司,是由47家乳制品合作社共同所有的股份公司,目前是一个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专业化、社会化和集团化的跨国公司[2]。总之,世界各地的合作社还在不断地发展,合作社200多年的生存、发展历史,不仅证明了它在历史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也证明了合作社具有远大的光明前景。那种认为合作社是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产物,只能适合于经济不发达社会的论断无疑是不正确的。

1.2 合作社具有议价(bargain)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可以发挥其功能优势,提高单个农户的市场议价能力。关于合作社的议价功能,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w·戈德温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他在专著《农业经济学》中指出:“建立农业合作社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获得议价”。因为农业的经济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不可能全靠市场价格机制,而团体组织的议价则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在市场中不仅处于相对有利的价格,而且降低了交易成本。事实也是如此,如日本农协、台湾农会等合作社组织,能代表农民利益与政府或企业进行沟通、对话,既解决了国家和企业与单个农民对话的困难,也摆脱了单个农民议价能力低下的局面,进而整体上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交换中的经济地位。当前我国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业与其它产业不平等的交换地位所导致的。

1.3 合作社的自由退出机制

这一点是合作社的重要特性。按现代博弈论的观点,不能自由退出的机制使得合作社由多次博弈变成了一次性博弈,从而合作社“自我实施”的协约无法维持,导致组织功能失效。可以说,这是传统合作社失败的重要原因。

1.4 合作社服务的特性

国际上通行的合作社,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服务功能,表现在合作社内部实行非盈利原则。“一个农业合作社,就是许多农民为了给他们自己提供某种服务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商业形式”(约翰w·戈德温)。尤其是各种专业合作社,服务性更强。例如,供销合作社是在流通领域为农户提供信息,开展购销,保护农民盈利;而生产性服务社,是组织起来进行机耕、灌溉、植保、防疫等方面的合作,达到经济与相互服务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作社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无论是从生产到流通,还是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或物质资料的服务,都在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另一方面,合作社坚持其对内部成员的非盈利性或利润返还原则,也体现了合作社为社员服务的特性。

1.5 合作社是介于国家与农户之间,国家间接组织农民的一种有效形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自近代以来,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几乎都采用了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这固然与合作社本身的属性有关,同时也与政府对农业给予扶持或支持是分不开的。如美国颁布政府法律,除直接对家庭农产品给予价格支持外,还给各类合作社提供税收和信贷方面的优惠。除此之外,美国合作社还不受《反托拉斯法》规定的约束等等;而法国、日本等国由于农业的重要地位,也给合作社大开绿灯;中国、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联合个体农户,在改造传统小农经济方面,特别重视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在财政、金融等方面取得许多优先权,其原因就在于合作社是作为沟通政府与农民、农业的重要形式。列宁在《论合作制》中有一段话颇具代表性:“在新经济政策时期,使俄国居民充分广泛而深入合作化,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因为现在我们已找到了私人利益,私人买卖的利益与国家对这种利益的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尺度”。考察世界范围合作社的发展历史与分析合作社的内在属性,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合作社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功能和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完善、发展的,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它有着光明的前景;合作社本身就与农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质是为农民服务的,作为组织,它在市场中处于沟通政府与农户、农户与各生产经营团体的中介地位,并且可能借助组织力量的优势,提高单个农户的市场经营能力,节省交易费用等等。因此,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需要更好组织农民的时候,合作社作为伴随市场经济而不断发展的农民组织应该能起到一定的市场组织职能,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足市场中农民的组织需求。尽管合作社本质上能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一定的组织作用,但是中国的传统合作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许多方面与国际通行的合作社即面向市场型合作社有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在现实中许多职能发生变异。因此,如果要使农民组织的合作社真正能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对这种传统组织进行扬弃,根据现代市场经济与产业化的要求,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2 传统合作社的组织创新

2.1 改传统合作社的模糊产权为清晰产权,尤其要明确农民的私有产权

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微观组织应该有一个明晰的产权结构。就中国农业改革发展到今天而言,产权明晰已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现在农户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农户承包经营,独立核算。改革开放20年来,农户已经拥有不断增长的私有财产,这就要求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把合作社、农户之间的产权与集体产权明晰化,更不能重犯剥夺农民的错误。50年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由于片面地强调“大、公”,损害了农民个人的利益,应引以为鉴。在现阶段就是要尊重农民的私有产权,保护并发展入社劳动者的私有产权,避免在产权问题上纠缠不清。产权明晰是必要的,这也是合作社退出机制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2.2 变非盈利政府依赖型目标为市场导向的服务、盈利双重目标

合作社要发挥市场职能,真正代表农民在市场中的利益,就必须把自己推向市场,尤其要抛弃传统的过多依赖政府的状态。这一点,国际合作社联盟在1987年一份报告中特别指出:“发展中国家合作社的发展和成功的基本障碍,是合作社过分依赖于政府,政府对合作社又控制过多,合作社社员本身缺乏积极性的主动精神,往往把合作社看作是政府的机构,其结果是政府对合作社事务干预过多,合作社缺乏内部发展的动力。”我国传统合作社与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曾经一度“政社合一”,生产经营几乎靠长官意志决定,而不是靠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社要有活力,要有发展,就必须摆脱依赖政府的思想,政府反过来也不要干涉其内部事务,确立合作社独立、自主、盈利性的企业经营思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合作社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等市场主体是充满竞争的,这就要求合作社要有明确的经营意识,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在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具有竞争力,否则就会被挤出市场。过去,我们合作社由计划体制控制,企业经营性质不浓,给人造成假象,认为合作社主要担当较多的社会政治职能,而不是经济职能,更不要说面向市场进行盈利性经营。因此,当农民进入市场需要合作社发挥功能的时候,应该确立合作社的盈利性目标,为个体农户盈利提供保障。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内外关系,按合作社原则,确立对合作社社员的非盈利性目标,即对社员的服务原则和盈余返还原则。

2.3 变单一生产性服务为多种市场服务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之中,传统合作社的服务是以生产服务为主的较为单一性的服务,这种服务已不能适应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的农业发展新阶段,尤其不能适应当今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为了让农民更好地面向市场,更好地发挥合作社的市场组织职能,合作社应当围绕市场开展多种服务:首先,在原来生产性服务基础上,加强多种专业生产的服务。比如通过为农户提供机耕、植保、充苗等生产服务,解决分散农户生产费用支出大、收益少、生产被动的局面,做到生产费用的节约。

其次,搞好流通环节服务。这是合作社组织职能发挥较为关键的一点,农民的利益只有经过此阶段才能得到实现。合作社应在这方面积极创新,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市场风险,缓解农业发展现阶段农产品相对过剩的矛盾。

第三,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市场经济中信息无疑相当重要,对生产经营决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完整灵敏的一套信息系统可以减少经营的盲目性,提高农民的市场经营水平。比如日本农协就有一整套快速、高效的情报系统,给农民生产经营等各方面以帮助。我们的合作社要更好服务于农民,就应加强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经营等信息方面的服务,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国内外市场信息,为农民在国际化经营中提供更多的帮助。

结论:合作社这种传统的组织资源在经过一番创新的努力后,应该可以进一步将它本身具有的市场职能得到发挥,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进入市场的需求。在农业产业化需要组织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放弃这种传统的组织资源,而应该把合作社的本质职能加以阐明,并对传统的合作社进行总结和改进,使之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参 考 文 献

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篇6

[关键词]社会资本;现代农业;动力;协调

[中图分类号]F30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8-0043-05

发展现代农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引导社会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产品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途径。然而,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面对和解决几个关键问题,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动力以及社会资本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协调问题就是其中的两个问题。

在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之前,有必要对本文所说的“社会资本”的内涵进行界定或澄清。事实上,学界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逐渐频繁讨论“社会资本”这一术语并研究社会资本的分类、意涵和功能等。这种讨论和研究经由社会学家,逐渐扩散至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法学家等诸多社会科学研究群体。他们所热议的这种“社会资本”至今还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概念,但我们能够从代表性学者的定义中甄辨出其共同指向的基本意涵。皮埃尔·布迪厄明确指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不难看出,这种社会资本所透射出的是能够实现某种愿望、目标或收益的,通过社会网络来调集、动员的资源或能力的总称。本文所要分析的社会资本显然不能宽泛和延伸到这样的程度,甚至很难与上述意涵划分至同一范畴,它主要是从经济学意义上出发的各种源于政府财政和农户自身之外的、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要素,也就是包括资金、设备、厂房等在内的货币资本和物化资本的统称。

一、相关文献回顾

(一)国外

对利用投资来改造传统农业较为经典的论述,当属西奥多·舒尔茨(Schul—tz,theodorew,1964)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论证。舒尔茨认为:“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经济增长的生产性源泉的关键是投资,……(穷国)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现代农业要素的可得性和价格,……现代农业高生产率的主要源泉是可再生性源泉。它们由特殊的物质投入品和成功地使用这些投入品所要求的技能和其他能力组成。……它们几乎不可能以现有的形式被接受和引进到一个很穷的社会的农业中。”而稍后几年。戴维·霍珀(Hopper,wDa-vid,1965)、本顿·马塞尔(masel,Bet-on,1967)以及潘·尤托波罗斯(Yoto.poulos,pana.1968)等人的研究也相继表明,通过对传统小农农业(内部)的资源再配置,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生产率增长。

(二)国内

1.对资本投入现代农业的方向问题。洪银兴(2009)认为,资本投入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科技创新,而生物技术创新应该作为其重点,因为生物技术创新更多是与农产品的结构和品质相联系;陈锡文(2012)则从较为宏观的战略角度强调,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要把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2.对社会资本在现代农业的作用问题。黄志坚、陈树发、徐斌(2009)分析认为,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村合作组织成员的团结合作、规范经营行为、获取外部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效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也加快了社会资本的积累;马晓河(2007)认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资金分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桎梏;徐祥临(2006)通过对日本以追加货币资本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经验的分析,认为解决了货币资本不足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才能激活,才能组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3.对农业领域缺乏社会资本投入的原因问题。蒋华东(2006)认为,农业以家庭为基本作业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组织体系对社会资本的排斥或不适应,以及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而带来的自然和市场风险使得社会资本望而却步;沈锦根、亢志华、牛宜生(2008)强调,社会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入需要政府财政资金以杠杆方式发挥某种导向作用才能得以保证;刘祥英(2011)也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还应加大财政、金融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不难发现,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必要性、资本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主要方向等问题。这些讨论客观上引导人们强化了对问题本身的重视,但鲜有能够将必要性转换为可行性的研究,也缺少对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在包括技术层面、政策层面等更多维度和更深层次进行系统和综合的论证,尤其对于诸如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后基于其逐利性和商业性的本质要求而形成的农业基本功能弱化和多功能性缺失、市场化导向与政府行为的平衡等重大现实问题缺少专门的研究。

二、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动力生成

(一)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动力的内涵及其种类

社会资本从其本质属性上来讲具有与生俱来的逐利性。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动力从本质上讲源于社会资本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因此,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动力机制,就是通过激发社会资本的利益动机而生成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动力的过程或机理。

从社会资本方面来讲,其经济利益的实现和增进主要表现为资本的增值和资产收益的增加。但除此之外,社会资本所有者以其市场魄力、判断力、决策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管理能力和信誉服务于所从事的产业,其利益除了货币收人外,还包含非货币收入,如因资本规模扩大、利润率提高以及扩大就业、改善民生、造福一方等所带来的地位、声誉的提高等。因此,对于社会资本,增进其经济利益是生成其进入现代农业的重要但绝非唯一动力来源。

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动力可以划分为内原动力和外原动力两类。内原动力是社会资本所有者自身基于进入现代农业可能给其带来经济和社会收益的判断而形成的进入驱动;外原动力则为社会资本所有者自身以外的其它因素所促成的推动其进入现代农业的驱动力。

(二)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内原动力

从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内原动力来看,这种动力主要源于社会资本与现代农业结合后所生成的崭新的利润空间。一是内原动力体现为双方结合后农业生产经营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延展所形成的增值潜力。传统农业模式下单纯注重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做法显然不能够带来基于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然而,将资本与技术高度结合起来实现规模经营并使得价值链覆盖初级生产、加工、包装、检测、储运、营销和服务等诸多环节的现代农业则可以实现利润率的显著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基于规模经营而带来的平均成本的降低。很显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为实现了上述以价值链拉长为内容的纵向延伸和以规模扩大为特征的横向拓展而带来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利润诱惑并进而形成现实的行为驱动。二是内原动力体现为双方结合后基于产品(服务)引致的消费者行为特征而形成的利润持续性。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不仅体现在要素结构、技术装备、管理方法和经营目标等方面,也体现为产品品质等与终端消费者密切相关的表现环节上。社会资本由于大量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其它工程和环保技术,完全有能力使得农产品在口感、色泽、成分、营养等方面实现质的突破,并有可能在不影响品质的基础上突破以往供给上的季节约束,从而以更符合需求的方式为消费者服务。而消费者在对这类优质农产品的消费活动中往往会形成自然的“依赖性”或“偏好性”,这种“依赖性”或“偏好性”直接导致了消费者对该类商品的消费呈现出低弹性和不可逆性特点。换句话讲,非但价格将不再成为影响该类商品需求的重要因素。而且消费者也很难再回归以前的消费行为了。这样,现代农业所提供的农产品将会给社会资本带来较高且持久的利润保证。

(三)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外原动力

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内原动力和外原动力不是彼此割裂或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内原动力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本是否进入以及在多大程度或规模上进人现代农业,但可以通过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来生成或强化外原动力进而将其转化为内原动力并最终实现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领域。具体来讲,从政府层面出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生成或强化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外原动力并将其转化为内原动力。

第一,通过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来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进入成本和运行成本,提高其盈利预期。任何商业性质明显的社会资本都会考虑其生产、经营的成本和收益,初始的进入成本和随后的运行成本是考量的重点,只有当其认为进入和经营现代农业的任何外在的“万事”都已具备,其自身决定进入的“东风”才会水到渠成地刮起来。那么,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就是要从发展现代农业本身的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去准备这里的万事,也就是要“筑巢”。就硬件而言,要对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道路交通、能源通讯、堤坝塘堰以及防风抗沙等基础设施进行着力改造、完善或更新。这个投资是必需的,即使不从吸引社会资本的角度而单纯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工作和投资,对于许多地方来讲并不是额外或增量性的。原来有的,现在则要强化,目的就是让这些基础的、正外部性的东西显性、强势地存在并发挥作用,为农业的发展和社会资本的进入提供强有力的设施保证。就软件而言,则包括信息收集和、技术培训与指导、内外联络与协调、组织动员与市场预警等。

第二,通过健全和优化制度供给来消除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各种政策担忧。根据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规模化、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外在表征。这就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在土地流转、行政审批、税费待遇、金融政策、用工制度、产业规划等方面制定和实行原则性、务实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制度与政策,避免因为僵化或过时的制度与政策成为阻碍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羁绊。比如,许多现代种植业的发展客观上对土地提出了包括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和整体改造在内的要求,而僵化刻板的土地流转限制政策势必会直接影响社会资本对目标区域内土地有效使用难度和成本的判断,从而也影响到其是否进入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进入现代农业的决策。

第三,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和倡导iSo9001、iSo14001以及Sa8000等国际管理标准和经营准则,通过定期公布贯标实施情况或等级评定引导社会资本追求荣誉感和社会认可。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是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重要表征,能够带动一方农民致富、实现农村繁荣稳定和农业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和农民福利的企业必定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农民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由此将极大地提升企业或投资人的社会形象。这是任何其它形式的商业营销或广告宣传无法比拟的。有作为的社会资本是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的。以iSo9001、iSo14001以及Sa8000为代表的管理标准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带有国际性的尺度和契机并使其实施效果产生具有国际可比性和广泛认可的影响。

第四,加快完善淘汰落后或过剩产能以及没落夕阳产业的政策,增强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逆动力。如果说前面几大政府措施能够将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外原动力转化为内原动力,而这些内原动力可被称之为主动力的话,那么,通过逼迫方式,形成紧张的竞争格局或产业发展导向等手段就可以构成逆动力。具体来讲,既有的社会资本分布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但其中许多处于一些没落淘汰的产业、边缘产业、产能过剩的行业或有类似趋势的产业。在效益低下或前景看衰、其它行业又竞争激烈或准入门槛较高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产业调整政策,加快社会资本抽离这些产业领域的步伐和进程。这些从没落产业或过剩产能解放出来的社会资本中的很大一部分在做出各种权衡和比较之后会将目光投向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产业发展规律指向都相对看好的现代农业,从而也就形成了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逆动力。

三、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后市场导向和政府行为的协调

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后其主体的行为特征、目标追求和客观效果不可避免会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宗旨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不违背市场规律、不影响农业发展稳定性和不挫伤社会资本积极性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行为进行扶正纠偏,发挥两者在现代农业中的积极作用非常重要。

(一)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后市场导向和政府行为的互动原则

1.坚持投资主体和投资引导主体相分离的原则。既然是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政府当然不能成为投资的主体,主体必定是社会资本。问题在于,社会资本在很多情况下对某些农业产业的盈利前景、政策扶持、产业规划、信息获取等方面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这时就需要政府作为社会资本的引导者发挥导向作用,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合适的相关产业。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能也需要对一些或公益、基础性的领域先行投资,为社会资本的到来营建良好的发展平台或经营环境。

2.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遵循市场原则、追求经济利益是其投入的重要动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市场前景、缺乏利润空间的农业产业或产品(项目)会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因此,经济效益对于进入现代农业的社会资本来讲,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然而,与此同时,也必须指出,现代农业毕竟不能脱离农业的本质属性,必须科学认识农业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统一的过程内涵。忽视了前者,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将难以存在;忽视了后者,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保障将无法存在。两者共同决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因此,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强调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收入分配等诸多社会问题,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

(二)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后市场导向和政府行为的协调机制

当社会资本主导下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发展结构与农业基础地位的本质要求和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发生偏离甚或出现偏离警兆时,就需要政府行为对此进行协调或平衡。

解决该问题的协调或平衡机制应该至少覆盖三个层面: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偏离的预警系统、基于预警信息的控制系统以及发生事实偏离的纠偏系统。这样,政府可以从调控的角度在不违反市场机制和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对社会资本主导下的现代农业的发展展开全程监控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确保现代农业的发展始终沿着符合中国农情、政情、民情和国情的轨道健康发展。具体系统关系可参见图-1。

1.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旨在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判断社会资本主导下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趋势和质量的依据和手段。为了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必要结合现代农业的内涵、本地区的资源和要素禀赋以及政府政策导向设置一系列用于测度现代农业发展状况的衡量指标,明确界定这些衡量指标的经济含义和计算方法,同时,要科学设定各相关指标的临界水平作为判定依据。除此之外。需要与农调系统配合或专门设置信息统计系统定期收集现代农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并对原始数据进行专门的遴选、加工和处理,使之成为能够用于进行计算和判定的系统有效数据。然后,在对系统有效数据进行科学计算并对比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预警信号(指标)。当然,这些指标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类似德尔菲调查法等形式对不同指标进行赋权,从而形成一个单一化的集成判断指标,并作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状况的整体判断依据。最佳的使用方法当然是集成指标和系列指标配合使用,这样不仅能够对社会资本主导下的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总体判断,还能够分析其结构特征。毫无疑问,判断指标结果出来之后必须尽可能快地提供给政府调控部门或农业主管部门,以确保结果的时效性。

2.控制系统。政府调控部门或农业主管部门获得预警指标信息后需要对指标信息进行判断,判断的结果应该有三种大的情况:正常、基本正常但有不正常的苗头或趋势、不正常(偏离)。对于第一种情况,很显然,应当在反馈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继续巩固和强化已有做法,或者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优化;对于第二种情况,则要分析偏离趋势的可能原因,并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发出警示通知并组织包括投资主体在内的多方力量采取预防措施来使得现代农业的发展回归“正轨”;对于第三种情况,则需要进入纠偏系统。

3.纠偏系统。事实上,偏离现代农业发展的可接受轨道将直接蚕食甚或否定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社会经济动机和意义。因此,需要政府调控或农业主管部门认真分析偏离程度、核查偏离原因,并会同投资者本着合作和建设性的宗旨研究纠偏的思路、技术和方法,形成有序、可控和可行的一整套纠偏方案和备选方案,并就方案的实施进程达成一致。另外,还需要就纠偏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适时的动态反馈和评估,以根据纠偏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当然,所有这些历史做法最终将一并进入数据库以供日后分析、借鉴或参考。

四、结束语

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动力以及进入后市场导向与政府行为的协调问题是利用社会资本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说,两个问题存在的本身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盲区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现实,而对两个问题的解决则又彰显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微观决策和宏(中)观调控相衔接的客观必要性和实践价值。如前所述,社会资本是否进入现代农业是微观主体自身决策的事情,但社会资本赖以作出决策的许多考量因素却是政府行为可以发挥作用的,即政府可以通过其正常经济职能的发挥间接地影响社会资本的决策。而在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的情况下,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偏离趋势的纠正,则需要政府在纠偏活动中高超地、艺术般地发挥管理和调控职能,做到既能保证现代农业发展的科学方向、又不挫伤社会资本的经营积极性。从中我们能够认识到,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虽然涉及社会资本的问题,但更多的却是考验政府的问题,是考验政府职能转变成效的问题,是考验政府服务意识、服务能力的问题,是考验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问题。有鉴于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吸引社会资本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检验和提升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洪银兴.三农现代化途径研究[J].经济学家,2009,(1):12-18.

[2]黄志坚,陈树发,徐斌,社会资本与农村合作组织的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2009,(2):83-84.

[3]蒋华东.转变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J].农村经济,2006,(11):75-77.

[4]马晓河.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n].人民日报,2007-02-07(9).

[5]沈锦根,亢志华,牛宜生.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的前景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8,(6):72-74.

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篇7

一、农业生产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处的极端重要地位

农村青年不安心农业生产和中小学毕业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参加农案劳动的首要原因就是他们对农业生产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处的极端重要地位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既然是以工业化为主体,因此就只有参加近代化工业生产才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们认为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仍然从事于落后的手工经营的农业生产是没有出息的。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大家知道农业生产是人民的衣食来源,是提高和改善农民生活的主要途径。不能设想,农业生产不发展,粮食和棉花等农产品生产不足,全国人民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他们还会有能力有积极性去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充分归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保证人民的衣、食需要。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发展农业生产都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农业生产对农民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发展农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农民自己充足的食用,而且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拿出更多的剩余农产品去交换自已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品,如布匹、其他日用必需品和农具、商品肥料等。而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农民改善与提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

农业生产又是发展工业生产的基础。大家知道,要发展工业必须有四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充足的商品粮食和原料供应,我国轻工业产品的原料百分之九十是来自农业生产;城市工人所需要的粮食与副食品必须依靠农业生产来供应。农业生产如果不发展,不能够及时地供给轻工业以原料,不能够供应工人以充分的粮食和副食品,那么轻工业生产如何能够维持与发展起来呢?工人的生活又如何能够维持下去呢?第二,必须有足够的资金,这种资金积累很大部分又直接间接来源于农业生产。大家知道,建立重工业是非常重要的,但重工业本身的资金积累是比较缓慢的。为了优先地发展重工业,就必须从农业生产和轻工业生产方面来积累资金。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来看,直接从农业生产方面所取得资金积累的比例,虽然已在逐渐减少,但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我国目前的资金积累,从轻工案方面所取得的,巳占整个积累的百分之五十。但是正如上边所说,我国轻工业原料中的百分之九十是来自农业生产,如果农业生产不发展,不能供应轻工业以充足的原料,则轻工业生产的发展便会被迫停滞和衰退下来。这样,国家也就会减少从这方面取得更多资金积累的可能。由此可见,发展农业生产对工业的资金积累不仅起着直接的重大作用,而且也超着间接的重大作用。第三,必须要有广阔的销售市场。我国发展工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输出,而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着的生活与生产的需要。因此,我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主要是在国内而不是在国外。五亿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就为工业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市场,轻工业产品百分之七十靠农村销售,重工业产品销售到农村的,同样也占很大的比重。如果农业生产不发展,农民的购买力不高,工业品销售不出去,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工业还能够迅速发展吗?第四,必须要有足够的出口物资,换取外汇,来向国外购进工业设备,建些出口物资除了一部分矿产和手工业产品之外主要也是靠农产品,如果农案生产不发展,缺乏出口物资,无法购进工业设备,那么工业化也就自然成为空谈。

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篇8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中以承包制为基础、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的农村农业生产经营产品方面的联合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整个合作社的经营是遵照民主的方式进行,并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指导具体的合作社经营。在组织职能的分类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由人民群众自发成立,具有民主管理性质的自发性经济组织。

2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自我国关于农民合作社的法律颁布后,我国就开始了在农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程。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经济也成为了各个地区发展的重点,并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对于传统农村经济发展形式加入了新鲜的血液。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在很多地区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逐渐向着更多的地区发展,但由于刚刚起步等方面的原因,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就制约了其在农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可能。

2.1技术含量较低

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以农民为主的结构组成,由于目前我国农民在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的建设还需要继续加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中就必然会存在一定的水平问题,限制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1]。在当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对于生活水平和物质需求不断提高,对于农业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就要求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更高技术水平的生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部分来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市场的风向本就是多变的,农业参与到市场的运作中时,本身就属于弱势的一方,而此时在经营方面如果不能够利用科学的经济管理,那么势必会形成更加弱势的经济结构的出现,而现在正是由于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缺少能够进行专业经济管理的人才,也就导致了这类问题存在的隐患。

2.2农村产品的市场地位

在经营农村产品时,由于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意识的根深蒂固,在很多时候农业产品不会形成品牌,即便能够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但在经营方面仍会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在市场中形成独特的品牌影响力。大多数农业无法集中参与到市场经营中,就不能够在市场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影响力,没有品牌作为经营的保障,很多市场也就因为这样的原因在不断丢失,使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经营中的影响力还达不到预期的水平。

3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3.1改善农村土地和生产工具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联合上具有独立性和民主性,而且是以农民为主要成员,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都能够支配和使用相当一部分的土地使用权,那么在经营方面就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农村用地结构,根据不同的市场需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当中的土地进行作物选择。分析历史也可以看到,在过去施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对于特殊时期的生产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社会的发展速度之快已经使得过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法完全适应当代农业的发展任务,因此在农业土地的管理上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改革[2]。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能够利用结合来自农村的优势整合优化土地资源,并根据一定的市场规律对农村的土地使用、农具使用以及生产资源实现分配的合理优化,这种优化方式在一些土地较为分散地区的优化更加明显,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大型的生产设备参与到农村的生产工作中,通过集体使用的方式使更多的农村生产设备投入到农业的生产和使用中。

3.2加强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系

我国农民的分布是以村庄为主要形式聚居,农民基数大、受理人员的不足导致了基层农民在与政府沟通交流时,很难具体的表达出意见。这样一来,上级的政策在传递和宣传中就会缺少具体的渠道,农民的问题上传时也会缺少足够的渠道而显得缺少重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上级政府中建立的联系,有效增加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经济市场影响力的加深扩大自己的影响,以此来确定农民在政府表达自身意见的话语权。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村事务,会使政府机构在潜意识上认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执行权力,尊重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尊重了农民的利益和诉求,在个体农民和政府之间产生了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保障了上下信息的沟通交流。

3.3解决农村生产劳动力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弥补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它主要通过农户之间的结合,完成农村经济的改革。此外,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一直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缓解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不仅仅是进行农业生产,还可以发展养殖、产品再加工等方面,多样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全能够解决富余劳动力等问题。

3.4解决农村生产资金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发展前期发展速度迅猛,后期较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的发展资金不足,一家一户的资金数量严重缺乏。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社员入股出资,为农村的发展节约了资金成本,不用贷款,通过闲散资金的集合便壮大了资金的规模,农民原先想办而办不成的事,现在都可以迎刃而解。3.5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1)把薄弱的家庭农户组织起来,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提高农业的标准化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让农民“抱团”闯市场,获取规模效益。(2)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系列技术服务,有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实践推广,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3]。(3)加强社员自律,协调专业合作社的内外部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利用组织方式规范农户行为,维护农村社会和谐,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

4结语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的不断深化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更多农民和其他人员共同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更多的意见和发展空间。通过在农业方面不断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在农业方面提供的支持。不仅确立了农民利益的不断扩大,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农民在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确立。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综合建设中提供一个可行的执行方案,并以这种方式促进我国综合化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作者:海力其古丽·汗木都单位:新疆鄯善县农经局

参考文献

[1]滕海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甘肃农业,2015(22):27-28.

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篇9

【关键词】杨凌;农超对接;问题;建议

杨凌示范区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进一步完善杨凌农产品“超市+基地”的流通模式,同时引导连锁超市直接与杨凌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产销对接工程,这是符合杨凌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解决杨凌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杨凌是我国著名的农科城,地处蔬菜种植“黄金日照带”上纬度最南端,恰到好处的和煦阳光,上虚下实的深厚土层,让这里出产的蔬菜独具鲜美。自2009年“农超对接”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杨凌确定了杨凌天和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超对接试点主体,先后与好又多、人人乐、盛世阳光、沃尔玛、陕西军人服务社、陕西民生百货集团和华润万家等30多家大中型超市积极推进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的供应链模式。

“农超对接”是实现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三方共赢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产品进入超市,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市民需求起到重要作用。

一、杨凌农超对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1、农超对接的规模小,存在障碍

截止2013年夏季杨凌已成立了37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带动农户的良性机制。其中以果蔬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达到60%以上,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集中在楺谷乡、大寨乡和五泉镇。但在杨凌农业合作社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农超对接的合作社不到20家。比如沃尔玛是杨凌首批实行农超对接的试点超市之一,作为超市巨头,它每天都需要采购品种繁多的农产品。但杨凌的农产品只占该超市采购农产品的极少比例,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来自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的杨凌农业合作社无法达到公司的要求,我们以果蔬农产品为例,沃尔玛对其产品基地的总面积有很高的要求,对每一级果蔬规格也有精确的标准,他们要求同一区域品牌必须提供系列产品,而杨凌当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规模比较小,产品的供应能力和超市需求不对接,市场开发能力比较弱。同时大型超市的门槛高,进场费、上架费、促销费等让杨凌大多数农业合作社只能与中小超市合作。中小超市虽然采购批量小,但要求的品类较多,这也让合作社犯了难,合作社生产的品种较单一、数量巨大、季节性强,最终合作社只能将自己的农产品卖给经销商,而不能实施有效的农超对接。再者,绝大多数农业合作社都有资金不足的难题,而超市的结算模式是先卖产品再结算,这也消减了一部分农业合作社农超对接的积极性。

2、农超对接的自主品牌少,规模化程度低

虽然杨凌已有陕西瑞天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农城一品品牌、杨凌锦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农科城品牌、杨凌新农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新农禾品牌、新华府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农珍杏鲍菇品牌、揉谷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揉谷品牌、绿阳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绿阳品牌、天和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官村一品品牌等农产品,但在超市销售的众多品种中,本地加工农产品所占比例太少。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杨凌农业合作社生产和销售的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商超对其产品的需求比较低,这就导致对接难。二是农副产品和深加工农副产品进入超市的门槛较高,超市执行标准高,而合作社产品难统一。合作社的农产品首先应能够通过基本的相关认证,如:产地认证、产品认证和QS认证等。三是当前杨凌的农业合作社对软件方面的重视和投资不够,重技术轻管理。他们缺乏管理和品牌意识,在产品的长远发展和品牌维护上缺乏长远目光。

3、农超对接中的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

杨凌作为我国唯一的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超对接水平要提高,要向纵深发展,就应扩大农超对接的范围,积极推进杨凌农产品走向全国的各大超市。但是当前杨凌的农超对接跨度小,对接区域小。杨凌物流建设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村的物流建设水平更为低下,这是阻碍杨凌农超对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杨凌的超市大多不具备物流配送能力,而让杨凌的农民合作社自行投资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又存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如何保证杨凌农产品快速运输到超市、减少损耗,这就需要整条供应链的物流配送水平提高。农超对接发展到现在,落后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与长距离配送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

4、税收、金融和政策没有调整到位

农超对接要发展完善,不仅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超市两方面的默契配合,还需要整个农超对接建设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整体布局。其中离不开农民增值税发票税收方面、杨凌农民金融贷款和杨凌土地流转改革等相关政府政策的到位。

二、杨凌农超对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

根据调查分析,杨凌实现完整意义上农超对接的合作社,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加入了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二是将农民较好地组织在一起。但是,这样的优质合作社总量还是偏少。这就要求杨凌要进一步巩固示范社创建成果,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同时认真贯彻并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合作社提升年”活动,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提高合作社的运行质量,做大做强合作社。

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各级供销社联合社牵头同类产品生产或同一区域的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健康发展,需要杨凌相关管理部门理顺合作社管理,逐步严格市场准入,改变全面支持为重点支持,重点支持管理规范、市场运作良好的合作社,真正发挥合作社的作用。

2、提升杨凌品牌化经营水平

按照重规范和创品牌的发展要求,提升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水平,力争使合作社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促成服务能力强、质量安全优、民主管理好的优秀合作社。

(1)引导合作社发展生态循环有机农业模式,通过增加有机肥投入,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农资的使用,积极创造条件对生产基地申请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

(2)合作社要加大品牌注册力度,加强对社员的品牌意识宣传教育,实现品牌化营销。

(3)统一分级、包装、销售。合作社要与社员签订产销合同,对社员生产的农产品由合作社统一组织进行分级、包装、贮藏,以合作社注册的商标和名称统一对外销售。禁止以农户名义进行分散销售。

3、加快物流体系和信息体系建设

(1)增强对试点企业的帮扶力度。杨凌应进一步建设形成一批大型的农业合作社、超市,使他们壮大力量,增强对物流运作管理能力。应给予示范企业优惠政策,扶持他们在农村建设仓储中心、配送中心、冷库,扶持他们购买专业冷藏运输车辆,提高“农超对接”物流体系水平。

(2)增强对农产品储存与运输设备的建设投入。储存与运输是农产品物流中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农产品损耗较大的部分,它所占的物流成本也比较高。因为供需之间的时间不同,农产品在采摘之后一般需要短暂的存储,之后运往目的地。所以,要加大对农产品储运相关设施和设备的投入,进一步保证农产品储藏质量水平。

4、政府要提供更多的服务

杨凌要实现农超对接比例的提高和长效机制的形成,杨凌政府应遵循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为农超对接提供更多的服务。

(1)增加对杨凌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参与“农超对接”的农业产业公司和合作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检测中心等设施的支持力度,同时杨凌政府通过建立合作社与杨陵农业信息网站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为社员提供及时准确的生产、技术、价格、供销等信息服务,畅通生产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传播渠道,引导生产销售,促进农超对接。

(2)增强农村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银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等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鼓励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积极参与贷款业务,满足规范合作社的资金需求。

(3)农业技术服务。围绕培养现代农业职业农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技推广基础平台,对合作社社员坚持开展农业新型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合作社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社的合作生产经营理念等内容的培训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定寰.“农超对接”怎么做?[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宋君.基于4p理论分析我国农产品“农超对接”销售模式存在的问题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2.

农业合作社产生的原因篇10

关键词:烟叶工作站(点)烟农合作社组织职责仓储功能服务功能产能状况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

中国“三农”政策与城镇化建设推动着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在烟农与烟草商业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打破了传统的烟叶生产以烟农为依托、以“小农生产、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人畜作业”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烟叶生产、销售方式,形成了新的烟草商业企业与烟农专业合作社及烟农的合作模式,这需要重新配置烟叶工作站(点)与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职能,需要重新修订烟叶工作站(点)管理制度,不然烟叶工作站(点)产能过剩将会快速扩大。

一、烟叶工作站(点)建设相关制度与产能利用状况

(一)烟叶工作站(点)建设相关制度

2006年,烟草行业《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烟叶基层建设的决定》出台,提出着力把基层站建设成为“组织生产、收购烟叶、供应物资、指导培训、技术服务、基础建设”功能齐全的烟叶工作站。按照“合理规划、相对集中、方便烟农、有利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基层站布局,优化整合规模偏小、设施落后、所在地区烟叶种植无发展前景的烟叶收购点。创新烟叶收购组织方式,全面推广入户预检制,完善预检手段和措施,探索进村入户集中运输烟叶的可行方式,切实为烟农交售烟叶创造便利条件。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烟叶中转仓库,提高仓库利用效率。

2015年5月,国家烟草局下发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烟叶收购站(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结合基地单元规划布局,按照一个基地单元对应一个中心站的要求,按5万担左右收购规模规划烟叶工作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资源,规划建设收购站(点)配套基础设施。要进一步优化收购站(点)布局,做到既方便烟农,又适当集中、便于管理。按照“经济适用、规范高效、节约从简”的原则,严格控制建设投资额度,合理控制用地规模,科学确定各功能区建设面积。烟农专业合作社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的出现,使得烟叶工作站点的物资供应、技术指导等一部分职能交由烟农专业合作社来完成。烟叶工作站点由原来的组织烟农进行烟叶种植,转变为组织烟农专业合作社进行烟叶生产种植工作,拓宽了烟叶工作站点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在此背景之下,烟叶工作站点的投资管理思路也应当转变。

(二)现行烟叶工作站(点)产能利用状况

经调研,某自治州烟草公司下辖的七个县分公司共42个烟站,作者对42家烟站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共有41家烟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闲置[]。就标准的烟站而言,烟站整体包括收购功能区面积、成包烟叶仓库、烟叶用物资仓库和经济业务用房四个部分,其中,经济业务用房包括办公综合楼和职工宿舍。由于烟叶的生产收购具有季节性,一般每年的9月至11月处于烟叶丰收忙期,此时,各烟站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同时也是各个烟站工作人员最忙的时期。然而,在农闲时期,烟站固定资产的使用率较低,办公楼全部基本闲置,仅有烟叶用物资仓库的使用率达到了80%以上,因为全年生产资料的供应不可间断。

二、烟农合作社对烟叶工作站(点)的冲击与产能利用预测

(一)烟农合作社相关制度

烟叶工作站(点)的许多职能会被烟农合作社取代或部分取代。2006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可以对其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盈亏按与成员的交易量(额)比例分配。虽然2007年10月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实现降本减工增效,促进烟农收入持续增加,但在制度中并没有涉及建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条款。直到2012年11月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快推进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以烟叶基地为单元组建合作社,但缺乏具体条款。2013年8月颁发了《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指南》,虽然明确了合作社提供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基础设施管护、适用技术推广、烟用物资配送、生产信息支撑等专业化服务职能,并制定了定价机制、作业标准、考核办法、收取服务费用等相应的条款,但是并未涉及烟叶烘烤后的销售多环节的专业化服务的职能。

(二)未来烟叶工作站(点)产能利用预测

表面看来烟农合作社制度并没有多大改变,但是随着农村互联网、农村公路的建设,加上城市化进程,烟农合作社终将完全取代农民个体生产烟叶的模式。烟农合作社的职能可以进一步扩张,这完全符合烟叶生产低社会综合管理成本的理念。因为对烟叶生产和销售流程及其烟农、烟站和县烟草局的职能配置进行系统梳理,将烟农对烟叶的销售与烟草商业企业对烟叶的销售作业进行细致的分类,很容易就能诊断出烟叶生产各环节专业服务增值作业和运输等不增值作业,以及烟叶销售的分级、打包等增值作业和仓储不增值作业。烟叶生产与销售的作业管理与流程再造,必然重新对烟农合作社与烟草商业企业及其烟叶工作站(点)的职能进行分工,才能设计出以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烟叶产、销售环节的流程。

三、烟叶工作站(点)与烟农合作社的组织职能分工

(一)生产环节中组织职能分工

第一,烟草商业企业与烟农合作社签订合同,烟叶工作站(点)仓储功能需要重新定位。这种形式,将原有合同的一对多,相对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签订合同的量。烟草商业企业与烟农专业合作社之间合同的签订,不仅仅局限在烟叶种植合同一方面,还包括一些烟农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合同的签订。新的烟叶生产流程下,烟草商业企业的一部分组织职能将交由烟农专业合作社完成,如烟叶的育种、烟叶生产物资的供应和烟叶种植技术培训服务。而这些原本属于烟草商业系统服务交由烟农专业合作社来完成并不是免费的,需要其向烟农专业合作社购买。因此,这部分服务的购买也将由合同的形式明确下来,明确烟农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的作业标准、考核办法、收取服务费用等。因此,烟叶工作站(点)的储存功能需要降低,因为烟叶可以储存在烟农合作社。

第二,烟叶工作站(点)向烟农合作社提供物资与技术,烟叶工作站(点)服务功能降低,一改缘由烟站向烟农提供物资与技术服务模式,将物资与技术服务成本的性质从变动成本转变为固定成本,服务成本大幅降低。烟草商业企业将主要依据与烟农专业合作社签订的烟叶种植合同和专业化服务作业合同,向烟农专业合作社供应烟叶生产物资,由烟农专业合作社负责烟叶生产物资的管理与使用,并由烟草商业企业负责监督实施。由此可见,烟叶工作站(点)的服务人员可以减少,因为可以向烟农专业合作社购买服务。

(二)销售环节中组织职能分工

第一,烟叶工作站(点)对烟叶收购检验职能可部分转移给烟农合作社。烟叶工作站(点)在烟叶收购中存在着检验判定等级速度较慢、收购等级不稳、不纯等现象。为加快烟站检验定级收购进度,减少烟农进站卖烟等待时间,提高烟叶分级质量,提升烟站工作效率,保障国家、烟农、企业三方面利益,烟草商业企业和烟农专业合作社可以增加烟叶预检作业。入户预检是将烟叶收购工作量分量前移的重要举措,其不仅可以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和扎把规格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地加快烟叶收购进度,保证烟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增加烟农收入和企业效益。烟叶入户预检就是在收购开磅前,烟叶预检人员指导帮助烟农进行初步分级扎把,并和烟农明确约定售烟时间、地点、数量及等级范围。通过对待收购的烟叶进行预检,能有效减少混部位、混组别、混等级造成的经济损失,农户的烟叶等级纯度基本上达到烟叶收购的要求,在提高烟农分级水平的同时,大大节省了烟叶交售的时间。

烟农专业合作社可以组建烟叶收购预检专业化服务队,接受站(点)及合作社的分级培训,职责是集中分级、管理指导、监督互助组队员做好烟叶收购分级工作。最终由烟草商业企业购买烟农专业合作社预检作业服务。

第二,烟叶工作站(点)收购烟叶职能需要进一步强化。现行的烟农入站送烟的散烟收购模式下,烟农以户为单位单独将种植的烟叶烘烤完成后送交至烟站完成收购,常需花大量时间在烟叶工作站(点)等待烟叶的收购。这种专业化分级的散烟收购模式不仅给烟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增加了社会运输的总成本。为解决社会运输总成本高、烟农交烟等待时间长、烟叶等级质量水平不均衡等问题,烟草商业企业可以改变现行的烟农入站送烟的散烟收购模式,而选择烟草商业企业进入烟农专业合作社进行烟叶收购的模式。在烟叶收购工作中导入精益管理理念,积极推进烟叶收购精准预约收购。按照精准预约时间、数量进行按部位收购。在入社购烟中围绕烟叶等级质量这条主线,强化烟农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主体的职能,探索并推进烟农专业合作社烟叶专业化分级预检、烟草商业企业入社散叶收购的模式。通过约时,种烟农户可在烟农专业合作社预检专业化服务队的帮助下,提前将待出售烟叶分类,在交售时大大缩短等待时间,提高烟叶收购质量。

因此,烟草商业企业积极推行入社购烟的烟叶收购模式,不仅能大大降低烟农入站送烟的社会运输总成本,同时还能提高烟叶收购的效率,减少烟农交烟时的等待时间,提高烟叶收购的服务品质。

四、烟农合作社下烟叶工作站(点)的管理创新

(一)烟叶工作站(点)选址决策时考虑连接烘烤与仓储作业

为降低烟叶工作站(点)存储成本,在烟叶工作站(点)选址工作上必须遵循交通便利、场地平整,距离烟农专业合作社比较近等原则。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物资的运输,还对物资的装卸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方便。距离生产车间比较近可以提高货物的供应速度,加大生产工作的运作效率。其次,对仓储工作的规划,需认真对所存储的货物的数量、种类、存储条件等做好明确的区分。

烟草商业企业烟叶工作站(点)设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彼时道路远不及现在通达,山区的山地地形更影响交通运输;加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烟农交通运输工具多为人力、畜力车,鲜有机动运载车辆。因此,烟叶收购站(点)的设立主要考虑方便烟农,均建立在靠近烟农比较集中的地区,以便于烟农交送烟叶,也有利于烟站烟农辅导员下乡辅导以及烟叶生产物资的配送。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交通也越来越为发达,现代公路取代了乡间小路,烟农的出行工具被机动车取代,人们出行也越来越便捷。距离已经逐渐不再是烟叶工作站(点)首要考虑的因素。《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烟叶收购站(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按照“合理规划、相对集中、方便烟农、有利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收购站(点)布局,做到既方便烟农,又适当集中、便于管理。新建站(点)优先选址在交通便利、配套较好的集镇,拓宽了烟叶工作站(点)工作的辐射范围。

在烟叶生产中,待到烟叶成熟时期,采摘的烟叶首先需要归集起来,由烟农专业合作社的专业分队进行编烟作业,进而进入密集式烘烤房进行烘烤作业。烘烤完成的烟叶再送至当地的烟叶工作站(点)进行分级定级完成收购,并最终由烟叶工作站(点)运至烟草商业企业的烟叶仓库。在此过程中,烟叶存在着多次运输和储存。在全面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大背景下,烟叶工作站(点)的建设应该考虑连接烟叶的烘烤作业和烟叶的仓储作业,烟叶工作站(点)应该选址于烟农专业合作社所在地或者直接租用烟农专业合作社的仓库,就近进行烟叶收购和暂时贮存,使得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烟叶在烘烤完成后能直接实行现场烟叶收购,并在分级定级后直接将烟叶贮存在附近自建的或者租用烟农专业合作社的仓库内,从而减少了中间的多次运输和仓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