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十篇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十篇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2:42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开始认识世界的阶段,对于学生的性格形成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要从少年抓起,小学生素质教育应该首先普及的地方。数学学科作为一种强调逻辑推演能力的学科,对于素质教育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加入素质教育的考虑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教育大纲中对于小学数学的主要要求是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数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思维和良好的思考习惯,让学生能够具备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从中可以看出,除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育本就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积极、健全的人格的任务。所以,小学数学教育理应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或者与素质教育有广泛的交叉。

二、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能力是通过观察将已经活动的线索通过思考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小学生在对数学题目尽心观察和分析之后,使用正确的思路还基础答案,这就是数学中的逻辑能力。逻辑能力不仅仅能用于数学,还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1]。

2.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人类的活动收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类是智力因素,一类是非智力因素。在生活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智力因素指的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因素,非智力因素更多的指向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包括了学生对于某项事物的兴趣和热爱,对于压力的抵抗能力等。智力因素很难改变,但是非智力是后天影响的产物,取决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可变性,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对学生施加正确的影响,让学生成为一个非智力因素更健全的人,将会对学生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

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数学是人类探索自然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一个人获得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所必须的基础。尽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浅显,只涉及到加减乘除,整数分数,但是这些知识背后的理智和逻辑能够为学生奠定科学素质的基础,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2]。

三、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路径

1.从思想根源上教育

思想在行动之前,想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建立素质教育的基础,需要首先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进行改造。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更加开放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认清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有其特点和长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分别吸引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具备发散思维,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2.从教学内容上教育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偏重知识的罗列,并不重视小学数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所以,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入素质教育,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调整,把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入到小学数学教育中。过去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创新的动力,甚至也扼杀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内涵,再适当的从课外材料中寻找能够凸显素质的材料,把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比了解知识更加重要的工作来做。

3.从教学环境上教育

教室是传统的教学环境,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在台上照本宣科,封闭的环境无法创造更多的可能。素质教育教师要给学生打开一方新天地,放开思维方式的束缚。所以,教师可以尝试着大胆的脱离教师,把学生们带到更多的地方,活动室、操场、甚至是公园,在生活中为学生讲解数学的应用,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数学的价值,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

四、加强小学数学教育课堂的效率同时要注重素质教育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非常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有着浓厚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尊师重道固然没错,但是如果矫枉过正,压制了创新和发展的力量,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得不偿失了。亚里士多德说过:“吾爱吾师,吾犹爱真理。”鼓励学生质疑权威的精神,激发生的创造性才是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初衷。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监督知识传授的效率与素质教育的开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耐心指导,而不是大水漫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素质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情感化;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076-01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直接对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产生深刻影响。小学课堂教学在知识的传授中始终充满着情感的交流,一个好的教师会通过语言、教态、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取得教学的成功。我们都知道,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那位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投入学习。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们要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了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努力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一、理解学生差异,给学生平等的感觉

小学生年龄小,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阂。

例如,对待班级中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急于将他们与班中的优秀学生比较。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等方式来缓解学生怕学习的紧张情绪。如果是学生因为懒惰、不愿意学习而造成的,要予以及时的批评指正。教师提出批评,学生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教师有错误,及时承认,及时改正,就能获得学生的谅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

二、尊重学生,给学生爱的力量

教师尊重学生要象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在教学过程中,让“教”为“学”服务,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后进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后进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在教学数学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想一想采用什么方法解答,鼓励一题多解,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在作业批改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分析,如果是因为计算中出现的失误,就在这个出错的地方圈出来,学生订正时可以很快找到错误的原因,订正好后仍给他打上“√”,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在出错时减少一些负担,印象也比较深刻。对做得正确又字迹工整的同学在等第“优”的右上角加上一颗“”,对于进步较快的同学也适时加上一颗“”,使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更高了。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充分给学生以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

三、相信学生,给学生成功的喜悦

学生得到落实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他们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新知识时,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下发现新知识,学习新知识。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的所有特征。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在这一教学中,教师相信学生的能力,组织学生小组、全班合作探究,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践、讨论,分别在全班交流,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动手实践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同时,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棱、面、顶点的理解。

四、鼓励学生,给学生进步的动力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篇3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育;问题;新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教学理念即人们对教学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性模块之一。新课标素质教育下提倡的小学数学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数理结构和分析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密思维的,但是由于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处于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压迫”下,使得教育注重题海战术和高强度机械重复训练,不仅达不到新课标本来的目的,而且使一部分小学生出现对数学的恐惧、抵触等不良情绪反应。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局面,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小学数学教育新标准,新理念,积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学方法传统,缺乏趣味性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为主,由于数学是初高中数理化等多门学科的基础,而且是主课,所以从小学开始就注重数学的学习,数学也便成为老师家长严重的重点领域,学校也迫于各方的压力早早将素质教育束之高阁,重视应试教育,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使得学生早早丧失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成绩不断下滑,导致恶性循环。加上老师不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统一式规模化教学使得小学数学教育更加问题重重。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同层面不同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育新策略

(一)挖掘数学魅力,发现身边的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发明就是源于古人对于生活的探索,所以数学是源于生活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要注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学习,使他们真正爱数学,喜欢学习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这一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物品的形状然后结合课本学习,这样既把数学拉进了学生的世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数学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能力

数学有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谨的论证方法有着别具一格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在人发展阶段中重要的培养思维能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到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维越来越多样性,思路变得具有广泛性和创新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去看、去想、去说、去动手,千万不要自己一味给学生“灌输”“填压”,包办学习。

(三)引导学生自我回顾,自我总结

学习应该是一件自觉主动的事儿,只有学生自己真正理解吸收了所学知识才能够灵活运用,只有学生自己把知识真正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所学的所有内容才能够在内容上衔接,在结构上顺次排列。目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压力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的方法出现了问题,只有让学生自己总结成败的原因,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及时纠正偏差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自我小结,例如,昨天的数学课大家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或者是让学生写每周自我小结,写写自己这周在数学学习的疑问,经验教训,有没有掌握新知识,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学习和借鉴,这样教师如果能长期的实施下去那么必定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改观。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是提高老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学习的自身学科特点具有沉稳、细心、耐心,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等特点,学生在做题时要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和自己戒骄戒躁的精神,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习数学,如何培养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也要引导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一些趣味性较强数学报纸、杂志、期刊等,通过阅读不仅仅是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起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率。

(五)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亦师亦友”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要跟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良好的新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让学生乐意听从老师的引导,跟着老师的步调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兴致,从而能够很好地进行学习。而教师也要耐心辅导和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差异,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三、结语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新课标的号召下,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有了一定的改观,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也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仅仅是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滞留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概括,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改革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琦;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新课程学习(上)[J];2012年03期

[2]杨桂芬;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思考;华章[J];2013年13期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数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来说,使学生从小学好数学,不仅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学好数学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对21世纪我国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超越的重要课题。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任务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试用)指出:“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用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这就是说,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

2.开发非智力因素

人们心理活动,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性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审美性,如数学语言与解题方法的简洁美,几何图形的数字排列的对称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逻辑性则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训练,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自觉检验、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和处理问题的韧劲。

3.启蒙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漫长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无不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例子很多。如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性质与性质之间,概念、性质与法则之间,和数与式、数与形,数、形、式与应用题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相互联系和发展观点的教育;通过四则运算、解答应用题和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对学生进行矛盾转化观点的教育。

三、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的策略

1.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紧紧地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性、使命感和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效率。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课堂教育过分地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该学生操作的老师代替了,该学生思考的老师讲解了,老师包揽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严重扭曲了教学行为,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束缚学生才能的发展。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主”不可偏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表述,指点学习方法,控制与调整学生学习活动。

2.加强数学运用能力教学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可减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情景“数学化”,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增强其应用意识。学生在应用中再巩固已学数学知识,就能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过程。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情景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巩固已学数学知识。这对于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数学知识是非常有效的,且易于使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应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努力实现学有价值的教学,使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能力,不同的人在数学造诣上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途,让学生能深刻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身边的数学,认识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学。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究其实质,实际上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逐渐抽象的过程。

4.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

数学存在的意义,在于理性地揭示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规律,帮助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可以说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数学最早的起源,大概来自古代人们的结绳记事,那一个又一个的绳结,把数学的根与生活一开始就牢牢地系在了一起。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

四、结语

总之,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篇5

―、我国小学教学的现状

我国在施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教育教学中的传统方式已经没有办法再满足和适应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要求了,并且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很难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生活化和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提出的基础,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严重的现象而提出的,这并不是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否定.小学数学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只是负责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对此只能被动的接受,对所学知识进行公式化的应用,但却不甚理解,对知识点了解不够透彻.对数学的应用知识在课堂上和所做的数学题中,很少会与生活实际相连,数学的应用性较差。

二、小学教学生活化的必然性

1.目前小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求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数学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小学生几乎是天天学数学,时时用数学,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却十分缺少,也几乎从不应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数学的学和用完全分开化,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这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弊端所在,学生把数学的使用范围只局限于课堂上,教室内,做题里,对数学知识点的来源也完全依赖于数学教师的传授,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主动的探索的欲望,这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不能很好地发挥数学的实践性.因此,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新课改数学教材的应用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国现阶段施行新课程改革,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依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对传统应用的教材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并且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也巳经充分地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在对新教材进行改革时也充分地注意到这一点,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生活实际的联系也越来越多,这样的改革也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来进行授课.

3.国际数学相关比赛的成绩考查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国的学生在国际各项数学比赛中均表现突出,取得过优异的成绩,受到国际教育界的好评,这使得我国数学的地位在国际中也有提升,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我国的数学教育的关注,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的弊端也就日渐显现出来,他们发现,我国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熟练,但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可见,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数学发展方向.

4.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效果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传授为主的,重视理论的教育,从而忽视了对所学知识背景的介绍,小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十分单一,主要来自课本和教师口述,巩固知识的途径也只是不断的做题,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没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三、小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的问题

1.教师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过分追求生活原型

教师明确了数学教学生活化后,在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但这种联系要适当,适当的联系实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而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追求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把一些本不需要生活化的数学问题穿上生活化的外衣,这就导致学生可能会对数学的科学道理产生误解。

2.教师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中过分的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注意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在表面上对小学生强调要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课堂的内容也与生活有些关联,使得数学课堂看起来很生活化,但实际上却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这样的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是形式上的生活化,不是现实意义上的生活化,这会导致小学生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变得浅显,不能充分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不利于学生培养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性,不利于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主性。

四、小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阶段的起步阶段,我国施行素质教育,而数学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很重要的培养作用.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要求人才要全方面的发展,并且我国对全方面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大,而人才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率,加上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点的理解,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教学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还有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五、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数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数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数学知识点的产生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关与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些措施:第一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情景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是将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带到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活化的场景对知识点进行解释,首先生活化的场景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上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以后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点,教师应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我国自进行新课程改革后,教育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我国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培养和推动能力.所以,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篇6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从长远发展角度审视教育问题,基础教育应该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一、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积极推进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已有多年,由于种种原因落实的效果不够理想。小学素质教育又是其中最基础的一环,所以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显得尤其重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应该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排头兵。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已经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当前要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1.传统教育教学思想面临新的挑战

毫无疑问,在我们全面提倡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传统教学方式虽然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教学,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学情绪。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对小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原有的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教学了。当今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强,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传统教育教学方式面临的挑战。www.133229.Com

2.普遍受“应试教育”和“追求升学率”的惯性影响,素质教育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虽然素质教育大家天天在说,但是落实到实践中面临很大困难,最大的障碍就是“升学率”。在人们的眼中,“升学率”是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教师要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为“升学率”而战,这样就使落实素质教育在口号和实际行动上很难达成统一。

3.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还占据主要地位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满堂灌”和“填鸭式”以及为应付考试而采用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还占据着主要地位,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从短期看对于应试教育效果明显,因而制约了教师为适应素质教育而主动采用先进、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4.以考试论英雄的评价http://方式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考试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以考试分数来衡量教育结果,影响了整个素质教育的推进。这种以考试论英雄的学生评价方式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重视知识传授,忽视综合能力培养。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积极推进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对策和思考

1.解放思想,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本质要求,为我国教育大计着想,从学生长远发展和成长需要考虑,摒弃短期考试效益的影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此,数学教师要想真正在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投身到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去。

2.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构建新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案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重视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学与教相互适应,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经常采用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奇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手段与学科特点的完美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3.重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要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处理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联,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育这一主阵地,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课外教育也同样重要。课外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家庭作业的安排,教师要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设计一些自主性作业,让家长在理解和配合的基础上,帮助和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重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见,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不仅来自于课堂,更应来自于实际生活。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从心理学角度讲,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学习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自主高效”教育的新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必须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的感觉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一门课程。

5.改革依靠考试成绩的学生评价方式,实施能力导向的多元学生评价机制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一、引言

有句话说“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可见学校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如何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挣脱出来,注入完善的、科学性的内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教育模式。数学虽作为一门理性学科,却蕴含着丰富德育内容。可以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的教育,使得小学生不仅学到书本的知识,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学科教材中

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注入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内容。做到有机结合,自然渗透的效果。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刚刚步入学校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认知社会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萌芽期,所以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工作从此刻开始,进行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如细雨,润物无声,数学学科是沙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而小学生犹如长在沙土里的嫩草,吸吮着沙土中的水分。因此,小学数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品德。而数学教材是教学工作主要使用的教学工具,也是授课的依据,更是小学生获取知识与理解做人的来源,由此,编制科学有效的数学教材为课堂授课提供有益的方式。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德育教育应该只是和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有关,以目前的教育内涵来看,这种观念是落后的,也是十足错误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有教育名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由此可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课堂中来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具有原则性的教育。

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课堂中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知识,渗透德育教育。诸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注释、解析中,融入不少进行德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以及由说服力的数学数据或知识点。将德育因素融合数学知识进行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无论是在备课中,还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找准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数学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要授课的内容加入生动的德育元素。重要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联系教材,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善于将渗透德育教育延申到课堂内外。

四、课堂内外相结合,通过数学活动进行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数学活动渗透德育。要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与实践性,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将知识回归生活,做到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本质归宿,学生要有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意识。如在学习乘法估算后,让学生回家后调查每个人一天的用水量,回学校后估算全班60人一天的用水量,再估算全校三千多人的用水量。在巩固新知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水资源的宝贵,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思想就会在小学生们小小的心灵扎根。又如,在学生学过统计后,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的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我校附近的垃圾场影响环境的现象,最终总结出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让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再比如,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时,督促小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这样做,不但能扩大小学生的信息源,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也能满足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例如:教学“长方体认识”,可以先出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长方体实物,如:火柴盒、粉笔盒、砖头等,这些物体都是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自己列举长方体实物(书柜、木箱、厚书、铅笔盒等),通过感知实物,学生对什么样的物体是长方体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感受美、享受美。

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通过德育渗透,培养良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科学性与逻辑性很强,但可以让小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从中养成严格、认真的好习惯。显而易见,小学生计算粗心,错误率高。而提高计算能力就一定要养成仔细计算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不要抄错数,看清是什么运算,加减时注意进位和退位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简而言之,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善于捕捉,时时注意、注重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数学学科的的德育教育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效,最终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齐建华.数学教育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07

[2]管建福.小学数学教学艺术[m]2000

[3].cn/xxsx/jszx/xskcbj/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71-01

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小学教育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小学数学的实践性很强,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行知课堂的建设,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进,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上存在偏差

在当前的数学教育过程中,往往采用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通过向小学生灌输一些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小学生的引导,也忽视了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应该要融入更多新的理念和意识,这使得小学生容易对数学课堂失去兴趣,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对小学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高效数学课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进,从而帮助小学生建立全新的学习体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改进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偏差,很多小学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对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法和模式比较滞后,不能实现知行合一,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为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知识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

1、改变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并且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应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要加强对数学教学的全面理解,提高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教育的力度,使得数学实践教育成为数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改革发力点。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要首先加强对数学行知教育的一种认识,使得教师能够意识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对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对小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采取更加人性化、柔性化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该要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加强数学课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加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生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使得小学生提高对各种数学知识的认知程度,使得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种数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2、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保证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兴趣也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小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在良好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张开双臂,用手指测量等方式来表示一厘米、一米的长度是多少,然后再让学生用之前作为标准的长度去测量周围的物件,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目测练习,从而体会到长度的概念。再如教学重量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先感受不同重量的砝码的轻重,再对周围的物件重量进行估量。这些都是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而正是这种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之前有一定的活动参与,能提起学习知识概念的兴趣,对后续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3、加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加强传统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比如结合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课堂当中安排小学生进行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积极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自主学习,同时也应该要不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小学的数学教学课程教育实现现代化,加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公共管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在现代化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要积极掌握各种现代化技术和手段进行数学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新课改理念下,加强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小学生具有不同的数学基础,因此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差异进行差别教学。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目标分层、作业分层、教学过程分层等,有助于对小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锻炼。

小学数学教学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也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比较陈旧等,对此,要积极加强对各种问题的解决,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小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使得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加强自身对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敏红.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展趋势教学效果

小学生学好数学,不仅能为其今后深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其全面素质的提高。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因此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评价数学教育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学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能力,是否可以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老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并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在素质教育推广的过程中,各个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以素质教育内容为中心,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小学数学教育也应从实际出发,深刻体会小学教学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新趋势

1.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开始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师们也越来越重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相关教育部门要求给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帮助他们学习并掌握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学习数学的能力。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广,电脑、投影仪、互联网等都成为学生熟悉的学习工具,学生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有助于他们数学思维活动的开展。我们不难看出,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会更深刻更广泛地影响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育终有一天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2.更加注重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应用和实践数学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在新课标中也明确强调了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且将其纳入大纲中,许多学校也认真贯彻教育部门的相关方针政策,开展应用数学课程,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也积极帮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运用技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规律和原理,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中,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对知识的不断理解和探究的过程,强调学生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至关重要。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认真落实新教育观,积极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使学生在不断思维和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

4.小学数学学科的综合化发展。

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不应该将他们孤立起来去学习,反而应该将学科穿插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小学教育中,学校越来越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小学数学学科的综合化发展。在数学综合化教学中更加强调老师的全面素质,只有素质全面的高水平老师才能为学生的综合化学习提供保障,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真正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1.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学习产生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身于学习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兴趣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是在人的不断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不断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增加一些动手操作,让学生独立探索其中蕴含的知识,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思考,最终发现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会被无限地激发出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2.认真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小学数学课堂就是我们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必须以素质教育要求和目标为出发点,重新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国教育事业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强调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夸大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包揽一切,扭曲了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严重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最终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老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学生则应该正确把握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课堂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和拓展,真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3.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学习竞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下比在正常的条件下更加努力,学习效果也更好。多数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总希望自己是第一,想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具体的实践中,老师尽量安排多种形式的比赛,使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帮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而言之,数学教育可以不断地开拓人类的思维,帮助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孩子的思维,还可以为他们今后接受更深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所以,我们必须集中力量,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曼.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J].新教育,2009.12.

[2]娄国杰.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6.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篇10

一、小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误区

1.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科学认识

大多数教师对因材施教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理解因材施教是以个性差异为前提,从而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有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差异性,但是无法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比如,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全抛弃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只注重学生的共性特征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学生对课堂知识一知半解,不能完全消化和掌握。更甚至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喜好去评价和衡量学生,对自己不认同的学生的个性特点持否定态度。这种教育观念没有对因材施教具备科学的认知水平。

2.学校在小学数学教学管理中没有正确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目前我国部分小学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正确实施因材施教。部分学校仍然以考试教育为主,学校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采用传统的成绩和分数评价机制来对小学生进行教育评价,这种标准评价方式不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严重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小学数学课外教育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现今我国基础教育中对课外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和作用。大部分小学数学课外教育活动都是采取数学辅导班和数学特长培训班,学生在课外也无法摆脱繁重的学习任务,数学课外教育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无法满足因材施教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二、改进小学数学中因材施教的策略

1.加强对因材施教的认识,制订有层次性的教学内容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者,要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个性差异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授《数对确定位置》一课内容时,教师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特征,结合教材大纲和教学重难点内容设置相应的层次性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认识和了解行与列的含义特征,帮助学生掌握确定第几行和第几列的规则,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对的具体含义,从而利用数对对应教学情境中的具体位置。(2)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具体的座位图如何抽象成行与列的平面图,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抽象性逻辑思维能力。(3)帮助小学生认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加强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性的教学内容,使每一个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促进整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实现探究式教学

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学生缺少自主探究的能力,致使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探析问题活动。

如,教师教授《分数知识》的运用时,设置相关探究性问题:“有块长10米的布,正好可以做15条同样大小的裤子,每条裤子需要几分之几米长的布?”教师引导小学生开展探究问题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知识的运用,从而提升全体学生的解题能力。

3.加强知识巩固训练,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巩固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有效地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开展巩固训练活动时要注重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实施对全体学生能力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