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3:16

生态环境培训篇1

开放的信息生态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所谓开放的信息生态环境,是指在海量信息时代高等院校对各种社会需求信息不加任何分析、加工、整理和过滤,信息可以自由生产、传递、循环与再造,创新创业信息—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之间呈现的非均衡状态。开放的信息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信息爆炸、信息超载、信息阻滞、信息侵犯、信息污染、信息虚假和信息欺诈等。开放的信息生态环境主要特征为信息生产的随意性、信息加工的混乱性、信息传递的自由性、信息影响的广泛性和信息吞吐的无序性【7】。在开放的信息生态环境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的依赖性大多集中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校内研究所,课外训练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力比较大,课内训练已经不再是影响创新创业信息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取决于课外训练。开放的信息生态环境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如果以纵轴Y代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横轴X代表开放的信息生态环境,则开放信息生态环境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曲线为Q1。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信息生态环境由X1到X2的逐步开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则呈现由Y2向Y1递减运动,换言之,若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由低到高即由Y1向Y2D的转变,则创新创业的信息生态环境必须呈由完全开放向基本开放即由X2向X1递减运动。需要指出的是,即使信息生态环境由完全开放运行到基本开放即由X2运动到X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也不可能达到最高,因为开放信息生态环境的干扰始终存在。实践表明,在开放的信息生态环境下,学校接收的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息虽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但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各类创业大赛,以及各行业协会组织的全国或区域性竞赛来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要求五花八门,高校已经无所适从【8】;指导教师获取的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信息一般来自学校,也有部分来自实习基地、实验室、研究所,抑或是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这些信息纷繁复杂,导师已经疲于应对;因政出多门,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兴趣逐步分散,很难集中精力开展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活动。在这样的信息生态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提高。

收敛的信息生态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收敛的信息生态环境,是指能够保持创新创业信息—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这一系统在一定范围内经常处于均衡状态的信息环境。所谓一定范围,是指创新创业信息所蕴涵的内在价值与大学生所期望的预期效果的相关性而言。所谓均衡状态,是指大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面对纷繁复杂的政策信息、企业信息、市场信息以及技术信息,能够采取正确的策略加以梳理、分析和应用,使信息负载、信息比例、信息时效、信息影响、信息受众都处于对称、稳定、通达或均衡状态,从而实现创新创业信息—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之间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状态。收敛的信息生态环境主要特征包括生态性、真实性、应时性、效用性、通达性和联动性,是绿色的、实在的、及时的、有用的、通畅的和互动的信息。收敛的信息生态环境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如果以纵轴Y代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横轴X代表收敛的信息生态环境,则收敛信息生态环境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为Q2曲线。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信息生态环境由X2到X1的逐步收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则呈现由Y1向Y2递增运动,即信息生态环境越收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越高。换言之,若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由低到高即由Y1向Y2的转变,则创新创业信息生态环境必须呈由基本收敛向完全收敛即由X2向X1递减运动。值得提及的是,在收敛的信息生态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高于开放的信息生态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且在信息生态环境完全收敛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最高。在收敛的信息生态环境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的依赖性不再完全借助于实习基地、实验室和研究所,而是通过课内理论创新与课外技术创新相结合,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同时,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信息的分析也不仅局限于政策面分析、基本面分析、消息面分析和制度面分析等基础面分析,也侧重于专业分析,专业分析与基础面分析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力所占的比重基本平衡。因此,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来看,收敛的信息生态环境明显高于开放的信息生态环境。创新创业信息;二是信息无效,即创新创业信息要么过时老化、要么无法实现;三是信息真空,即在一定的时期内创新创业信息呈真空状态。真空的信息生态环境主要特征表现为在信息的生产环节,生产者减少产量;在信息的加工环节,加工者减少加工量;在信息的传递环节,传递者减少传递量;在信息的利用环节,利用者减少浏览量;在信息的再生环节,再生者减少吞吐量。在真空的信息生态环境下,由于缺乏对企业动态和市场需求的了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的依赖性仅局限于课内训练。因此,专业分析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力最大。如果以纵轴Y代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横轴X代表真空信息生态环境,则真空信息生态环境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为Q3曲线。随着信息生态环境由基本真空环境向完全真空环境即由X0向o过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则呈现由Y0到o的由高到低递减运动。换言之,若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由低到高即由o向Y0运动,就必须使信息生态环境由完全真空o向基本真空X0转变。完全真空的信息生态环境只有短时间的存在,长期的真空信息生态环境是不存在的。真空的信息生态环境实际上也是信息生态失衡的一种表现,在这种状态下,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只能围绕课堂展开,实验室、实习基地无法提供必要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优化和规范创新创业信息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信息生态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将开放的、收敛的和真空的信息生态环境下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起来,可得到如图4所示的信息生态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模型。图4中,X代表信息生态环境,Y代表人才培养质量,X'代表开放的信息生态环境,X''代表收敛的信息生态环境,o代表真空的信息生态环境,则信息生态环境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为Q曲线。信息生态环境沿X轴左右移动,人才培养质量沿Y轴上下移动。X距离X"越远,或者越接近X'和o,则Y就会距离o越近,这表明在开放和真空的信息生态环境X'和o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最低;X距离X"越近,则Y就会距离o越远,这表明在收敛的信息生态环境X"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最高,为Y'。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要使Y'不断提升,必须使X'和o不断向X''靠拢。也就是说,只有开放的和真空的信息生态环境不断趋向于收敛的信息生态环境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基于此,高校、指导教师以及大学生本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⑴高等学校应不断优化开放的创新创业信息生态环境,建立科学的信息接收、评价、利用机制。对于纵向创新创业项目,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合署办公,根据项目信息聘请创新创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众多的项目策划中遴选出具有一定创新性、可操作性和竞争力的项目重点培育和孵化,支持这些项目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大赛、挑战杯,不断充实和完善项目内容,实现从训练项目到创业项目的蜕变。对于各类行业协会以及大型企业举办的全国或区域性创新创业竞赛,应甄别和评价该类信息的性质及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方面的意义,使得大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竞赛数量适当,质量优良。⑵指导教师应不断改造真空的创新创业信息生态环境,合理引导大学生课堂内外训练兴趣。创新创业项目信息的利用离不开专业理论支撑,如果一味地依赖实习基地、实验室、研究所,而忽视课堂信息,那么缺乏理论基础的创新创业项目必然会金絮其外;反过来,如果过分强调理论信息,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那么该项目也一定是中强外干。因此,导师应在不断积累自身理论信息的前提下,结合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进一步丰富实践信息,提升自身信息素质,改造真空的信息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内外训练兴趣。⑶大学生也应不断适应收敛的创新创业信息生态环境,根据项目信息积极把握训练节奏。虽然课外训练能够增加感性认识,锻炼操作能力,提供想象空间,但是当实践过程中遇到障碍,还必须到课堂上研究相关文献信息。单纯依靠课外训练反而会欲速不达,必要的课内学习学时还不应该被压缩。大学生应该在理论课程学习过程中打牢基础,辅之以适当的课外训练,使项目日趋完善,适应收敛的创新创业信息生态环境,使创新创业训练达到应有的效果,使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创新创业人才。#p#分页标题#e#

生态环境培训篇2

关键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学;安徽

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人口大省,其竞技体育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却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后备人才发展战略也屡遭国内学者贬抑。指导思想的不明确致使“三级训练体制”千疮百孔,“一条龙”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发展方向模糊,各方面的力量尚未形成合力,特点不鲜明……安徽竞技体育欲取得突破,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支撑,精良的物质条件为保障,此外尚需处理好参与主体之问、参与主体与社会之间以及主体与自然之问的关系。已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优秀体育人才90%以上是由业余体校、省体校培养出来的。虽然“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呼声很高,但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经验匮乏,独立培养的优秀体育人才凤毛麟角。因此,训练的主战场仍在业余体校,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体校将继续扮演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角色。基于此,本研究拟以生态学系统论的观点对安徽省业余体校的人才培养现状展开研究诊断,试图探究出制约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安徽省竞技体育取得突破性成就提供有益借鉴。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问题,广泛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并通过浏览万方数据库、中国网络图书数据库,获取大量与本研究有关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专家访谈法

访谈专家20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体育局领导6名,教练员8名(见表1)。就本研究的疑y问题、政策导向问题等听取专家意见;通过访谈获取了本研究需要的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帮助。

1.3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100份,其中教练员问卷40份,回收37份,回收率90.3%,其总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88.5%;运动员问卷60份,回收52份,回收率86.7%,有效问卷51份,有效率85.0%。

1.4实地考察法

跟随安徽大学调研队,对安徽省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分布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了第一手客观真实的数据资料。

1.5对比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后备人才训练因子的变化,为优化后备人才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生态的结构分析

生态学研究认为:每个生物群落的繁衍生息需要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相互提供彼此赖以生存的物质与能量,以维持整个物种群落的健康、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体。在此体系中,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基础,消费者的代谢产物是分解者的能量源泉,而分解者分解后的物质又为生产者提供生存能量,从而构成了一个链条式循环的物质、能量流动体系,称为生态体系,它具有整体性、均衡性、耗散性的特点。

随着理论体系的完善,“生态学”原理被广泛用于社会文化研究领域,用以解决教育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问题。体育生态是由体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相互联系、作用,从而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就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而言,主要指社会需要、运动训练、自然环境之问的契合,并依靠三者之间相互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为整个生态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与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其中,社会需要促发了运动训练的生成,为运动训练提供信息、能量;自然环境是运动训练的物质基础;赛事的推广、宣传等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对自然环境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同时也对社会需要产生正向或负向效应。由此可见,竞技运动训练系统始终处于由社会需要、运动训练、训练环境三者彼此互有联系的生态因子组成,再由这些生态因子之间形成的社会需要与训练环境、训练环境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势必会促使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以维持整个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自然环境主要指运动训练的基础设施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涵盖了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场地、器材、设备、布局设计、建筑等属人工环境;天然环境如空气、气候、植被、森林、草原、陆地等;社会需要又称社会环境,包含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规范环境三大因子。其中政治环境主要指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经济环境特指资金的投入与产出:规范环境主要指大众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观念与看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共同构成运动训练系统的外部环境,由外部环境因子变化引发的系统生态失衡称为外因性失衡。

运动训练作为一个结构严密的系统,通过教练员生态因子、运动员生态因子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围绕技能传授、体能、战术、心理与智能等要素,通过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转运,释放后备人才培养的功能。由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因子变化所引发的生态失衡称之为内因性失衡。由于当前我国85%以上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以业余体校为代表的体育系统承担,因此本研究主要对体育系统训练生态体系进行诊断分析,以客观分析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

2.2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生态学诊断

2.2.1自然环境诊断分析

本研究的自然环境分为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天然环境特指原始存在的、没有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如:气候、地理风貌等。人工环境主要指为了满足训练需要,经由人为加工而形成的训练环境,如训练场馆、皮套设施等。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由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共同构成,天然环境主要通过影响遗传效应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构成影响,同时也对后天训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特征与气候条件孕育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与地域文化,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体育形式。如“北人善射,南人善舟”便是体育地缘性的生动写照。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地域文化的融合,特别是现代化场馆、器材、设施的问世,使得现代竞技体育很大程度上冲破了地缘的桎梏,但依稀保留有地域性特征。

2.2.1.1安徽省竞技体育天然环境的分析

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南北跨度大,地理特征与气候条件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南部多山、多水、气候温热;北部平坦,气候干冷。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工业化进程较慢,安徽省总体来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转型期安徽省的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生态,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冬季极少出现雾霾现象。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适宜的环境能够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适宜的兴奋水平,有利于运动员快速建立稳定的动力定型,有利于提升运动员训练参与的专注度,利于体能水平的提高,减少伤病的发生。

2.2.1.2安徽省竞技体育人工自然环境的分析

现代体育场馆、体育器械是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成果,包含了厚重的科技、文化元素,是使体育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体育文化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关联的重要表现形式。

2014年笔者跟随安徽大学调研团队对安徽省的体育场馆分布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安徽省体育运动学校场地数量共计197个(包含田径场、综合场馆),占地面积598022.31平方米,其中95.1%分布于城市,4.9%分布于农村。走访中发现,体育运动学校的场地面积基本能够满足日常训练的需求,然而除合肥、芜湖以外,其他城市体育训练设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老化的现象。奥运冠军邓琳琳的启蒙教练郭少华老师告诉笔者:“虽然体操是阜阳市的优势项目,但体育运动学校的软件设施根本不能满足现代体操训练,孩子们常常在海绵垫上进行自由体操的练习。”

2.2.1.3自然环境对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影响的综合评价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自然风貌构成的多元化特征为安徽省竞技体育生态的“生物多样化”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安徽省体育项目的分布。如表2所示:合肥、芜湖、黄山、安庆、铜陵等地处安徽南部,皮划艇、游泳、拳击、跆拳道、射击等成为其优势项目;而田径、篮球、手球、足球、摔跤等对抗性项目则为北部城市的优势项目。

虽然安徽省天然环境在转型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但与其他省份相比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准;然而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安徽省的竞技体育水平并未得到实质性提高,相反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本研究提及的各地市优势项目(表2)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缺乏竞争力。近10年之内,除了阜阳的体操,合肥的赛艇、射击、拳击,芜湖的空手道,马鞍山的举重,六安的射击、拳击,宣城的跆拳道曾在全国以及国际赛场获得过屈指可数的佳绩之外,其他项目的表现都乏善可陈,三大球已经20余年无缘全运会的决赛阶段。相比之下,计划经济时期安徽省培养出了新中国的第一位奥运冠军许海峰;彭萍、彭敏入选了鼎盛时期的中国女篮并获得奥运银牌:女子手球曾获得过全运会金牌……不难发现,自然环境并非制约安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枷锁,亦非系统生态失衡的主因所在。因此有必要对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与规范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找出影响系统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

2.2.2社会环境的诊断分析

竞技体育生态系统是通过人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人工控制与人工作用对它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的人工生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类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发明了一系列的体育运动项目;另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与制度保证了体育运动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赋予其生命力。规则与制度带有明显的社会元素,因此社会环境在竞技运动训练生态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不仅负责为运动训练提供社会保障,为生态链注入能量,同时还起着能量富集的作用。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规范环境三大因子。

2.2.2.1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是政治体系存在和从事政治活动、进行政治决策的背景条件的总和。对于竞技体育而言,竞技体育的发展受政治环境制约,同时也服务于政治。政治对竞技体育的干预主要内化于发展目标之中,以及为保证系统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保障制度。计划经济时期,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两大特点:一是国家政治利益最大化;二是竞技体育体现国家意志,个人利益无条件让渡于政治利益。目标体系的一元化特征决定了培养路径的单一化,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完全由体育系统承担。同时,该目标对主体的单向发展特征起到了决定性影响,即运动队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而无视个体发展的其他诉求。在此时期,国家运用行政权力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保障,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工作岗位……基于此,安徽省为数众多的青少年跻身于轰轰烈烈的运动训练浪潮之中。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转型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本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级培养体制”。然而,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由此引发了安徽省体育界不小的震动。首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政治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动。主要表现在:1)国家不再为运动员提供就业保障,取而代之的是退役后的“再就业培训”政策,大批退役运动员走进了大学校门;2)以“清华模式”为代表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开始试行;3)“温州模式”“丁俊晖模式”成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有益补充,民间资本开始进入体育人才培养领域。政治环境的改变引起了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的再平衡。由于之前保障体系被打破,新的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数量大幅缩水,并且影响了竞技体育项目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表明,转型期安徽省培养的重点倾向于“周期短、耗资低”的单人项目,足球、篮球、排球、手球等集体类项目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在此背景下,安徽省南部一些城市,如宣城、铜陵等成立了教育体育局,从行政结构上完成了体教结合。

不难发现,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影响的过度延伸,致使运动员单一、定向发展,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向后备人才系统注入了强大的能量流,从而保证了系统的运行。转型期,虽然政治环境各生态因子有助于主体能力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因为系统尚不完善,能量注入急剧减少,很大程度上造成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的失衡。

2.2.2.2体育人才培养的经济环境分析

除了制度保障之外,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也注重对参与训练的体育后备人才进行经济刺激。访谈得知,安徽省业余体校的少年运动员在计划经济时期每月能领取6元的生活补助,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属于比较可观的收入。正是由于制度的保障、经济的刺激,计划经济时期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多、范围广,各项目发展较为均衡。

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动力与保障机制主要由经济环境进行调控。所谓动力机制就是指提供和传输着社会、组织或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能源和能量,亦即动力。社会、组织或系统要保持平稳运行,必须要有适度的动力。源于需要与满足两者之问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需要永不满足的特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认为动力来自于人们的需要。从动力源开发的层面来看,转型期各培养单位在追求政治效益的同时亦追求物质利益。运动员的需要也从单一地满足国家需要的“被动服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更为主动的“网格式”需求模式。经济补助不再具有普适性,而是根据训练竞赛成绩进行奖励。在此背景之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经济优势完成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即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安徽省地处中部,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济投入有限。调查表明,安徽省业余体校教练员的月平均工资在1500。2500元左右:大部分运动员没有训练补贴,并且还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学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浙、沪地区教练员月工资在4500-5000元之间,另每月有伙食补助费400-600元,且对训练成绩优异青少年的奖励力度远远大于安徽省。

除了对运动训练主体进行经济刺激以激发其训练动机之外,经济环境还为训练生态提供经济保障。主要包括:1)为运动员购买伤病保险;2)对教练员进行培训;3)对场馆、器材设备进行更新。然而,由于保障力度不够,安徽省有些体校甚至没有为运动员购买伤病保险,导致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大量流失;对教练员的培训支出数额有限,67.3%的教练员表示培训机会很少,平均每年不到1次,兄弟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也是少之又少。此外,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结合专家走访后发现: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费仍然主要为国家拨款,民间资本介入只是杯水车薪,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尚未形成。“丁俊晖模式”在安徽省尚未有成功先例,“温州模式”似乎还与安徽省相去甚远。因此本研究认为,安徽省急需建立一套科学化、多元性的运动训练保障与动力机制,从而优化系统生态。

显而易见,计划经济时期投入低、范围广的经济环境保证了后备人才培养的规模。转型期,安徽省物质注入低于其他省份,致使培养规模大幅缩水。

2.2.2.3规范环境分析

计划经济时期,竞技体育的目的主要为了实现国家的政治需要,宣传媒介数量少、技术欠发达,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影响力相对较低;此外,由于“学而优则仕”思潮根深蒂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舆论环境较差。在此时期,我国鲜有关于青少年运动训练的著作问世,加之与外界的交流机会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生态的平衡。

转型期,随着竞技体育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人对竞技体育的观念有所转变。同时由于大量媒体的介入、宣传,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之余观看体育赛事转播,阅读体育刊物,畅谈体坛事件……无形之中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注入了能量,同时优化了后备人才的培养环境。研究发现,由于媒体宣传力度大,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深深地影响了安徽人民,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草根体育的发展。本研究调查发现,80%以上的地市在篮协的组织下,每年举办地方篮球联赛,其中以阜阳市的规模最大;6个地市每年组织足球联赛,其中以蚌埠市联赛规范化水平最高;武术、乒乓球等项目的民间交流也日益频繁。在此期间,安徽省各高校、体育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体育著作、科研论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版发表,部级重大研究课题相继落户安徽……所有这些都为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注入了发展能量,优化了系统生态。

2.2.3运动训练系统生态分析

\动训练的主体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与二者相关的生态因子均会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外部生态效应会引发训练主体生态因子产生系列变化,系统内部因子则会直接作用于系统本身,使系统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运动训练效应的直接体现是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而竞技能力又有是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训练与竞赛之中。此外,无论体能、技能还是战术能力的发展必须遵循相应的训练原则,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运用不同的训练器械……所有这些生态因子的变化都会直接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产生影响。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一段漫长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最佳竞技保持阶段。不同训练阶段内容与任务各异。前两个阶段训练内容、负荷的安排为最佳竞技阶段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竞技保持阶段是最佳竞技阶段的延续。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结构上延续了“阶梯式”的三级培训体系,每一“阶梯”在功能上代表了相应的训练阶段,并分别创设了各自的训练计划与培养目标。专家访谈结合问卷调查发现,安徽省各级体校都制定了相应的训练大纲,并以每年主要的竞赛安排为固定节点划分了训练周期(多为双周期训练)。然而,由于运动员的竞赛成绩直接决定着教练员的绩效,追求“短期效益”成为普遍现象,直接恶化了后备人才培养生态。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转型期安徽省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有所提高,主要表现为:教练员科学化训练的理念有所提高;先进的训练器械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国际田联教练员培训和认证系统国际项目的负责人彼得・汤普森在其撰写的《教练员理论入门》一书中认为:一名合格的教练员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1)正确的教练哲学即“运动员第一,取胜第二”的指导思想;2)掌握五项教练基本技能(建立发展关系、提供讲解与指导、提供示范、观察与分析、提供反馈);3)熟练掌握人体不同阶段的发育特征、身体结构、不同项目的功能特征;4)明确训练阶段的划分;5)掌握发展体能、技能、心理能力的科学方法。问卷调查得知:安徽省各级体校58.7%的教练员是退役运动员,而这其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47.7%;67.3%的教练员表示很少参与培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2.5%的教练员希望得到培训的机会;76.3%的教练员认为掌握基本的人体解剖、生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但有62.1%的教练员觉得在此两方面的知识匮乏;85.3%的教练员对当前的竞赛环境表达了担忧,71.6%的教练员认为“成绩决定绩效”的做法不合理。不难发现,安徽省教练员的学历偏低,普遍拥有训练、竞赛经验,但科学化的训练调控知识与手段有待提高。

对运动员的调查发现:65.3%的运动员表示在训练中受到过教练员的体罚:78.6%的运动员与教练员缺乏沟通:57.1%运动员认为教练员总是重复运用几种训练手段,不能引起训练兴趣;63.3%的运动员表示训练量较大,经常感觉比较疲劳;仅有27.2%的运动员的训练目标是成为职业运动员,19.5%的运动员没有明确的训目标,大部分运动员希望进入高校读书。可以看出,安徽省参与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对当前的训练环境不满,训练目标渺茫,动力不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一个严密的生态体系。后备人才培养生态体系通过教练员、运动员相关的生态因子与自然、社会环境发生关联,产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融与流动,使整个生态体系处于动态的平衡变化之中,进而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

3.1.2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构成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社会环境生态因子的失衡是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滞后的主因,其中政治生态对系统能量注入的弱化,没能通过其他生态因子的强化中得到补偿,是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3.1.3社会环境涵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规范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提供生态体物质流,规范环境释放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的功能,同时提供能量注入。物质流注入低于其他省份是安徽省体育后备人才生态失衡的又一关键原因所在。

3.1.4外因性失衡导致了内因性失衡。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协调导致后备人才的功利化倾向,从而间接导致了内因性失衡,拔苗助长成为普遍现象。

3.2建议

3.2.1调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安徽省应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进行调整,优化政治生态,激发训练主体的动力,并给予相应的政治保障。

生态环境培训篇3

关键词:教师培训;隐性课程;“国培计划”

随着“国培计划”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后培训项目的实施方式也有了显著的改变。然而,在改革过程中,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作用相对于显性课程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

一、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显性课程通常是指学校课程,是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隐性课程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实际课程。[1]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教师培训课程体系。隐性课程所负载的信息包含有三种不同层次的教育环境的信息。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教育环境分别是: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与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负载着以学校建筑、校园规划、班级设置等为主的物质与空间环境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趣、情感;组织―制度类的隐性课程,负载着以学校组织方式、课程分配、学校评价、校纪班规等为主的组织与制度环境的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c行为规范;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负载着以社会期望(包括教师期望、家庭期望)、师生交流、教育语言、心理环境等为主的文化与心理环境的信息,深刻长久地影响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信仰信念与态度风格。[2]

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与教师培训相关的方方面面,它主要通过暗示、感染等间接方式影响学员,并且对其心理层面产生影响。黄晓颖认为,隐性课程的积极功能主要体现在导向功能,扩充、强化、互补显性课程功能和培植兴趣功能等方面,并指出由于隐性课程影响的复杂性,它既有积极功能,也有消极功能。[3]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隐性课程对教师培训的意义不容忽视。优质的隐性课程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有针对性的开发与利用隐性课程,通过与显性课程的互补和优化,将学习主体、外部因素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创设“三大教育环境”,实施综合教育,是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一条路径。

二、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自2010年始,新疆地区“国培计划”项目已实施五年,对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笔者主要从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与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三方面进行描述。

1.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

校园环境、住宿环境和教室布置作为物质―空间类要素,作为长期稳定存在的隐性环境要素,对学员的培训过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新疆地区“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在提升物质―空间类教学软硬件设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物理空间类隐性课程的信息承载功能。培训院校为参训班级安排固定的教室,悬挂装饰画,制作门标及横幅,并将学员创作的愿景或规划、学员行动学习成果固定在教室的墙上,为的是营造一种稳定温馨的学习氛围。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与变革也对教师培训的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形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微课、慕课以手机终端为载体的社交软件辅助着教师培训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教师指导学员制作微课,管理人员使用手机软件各类通知信息,并传送报道培训的实时动态。培训院校建立网络研修社区,进行线上交流、研讨和学习,建立学员培训电子档案,持续关注学员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和个人成长变化。现代教育技术下的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动态影像推动了教师培训工作团队不断挖掘隐性课程的新载体、新形式,从而设计动态的规划。

2.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

教师培训的组织―制度类隐性课程,主要指以制度安排的形式存在于教育情境中的隐性信息,包括管理制度和活动组织等。课程设置、时间安排、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等以制度的形式存在于教学情景中。

教师培训中,教学与管理理念的更新以组织―制度的形式体现并落实。一是根据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训的特点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课程设置中,设置基于“参与式培训方式”、基于实践的课程。二是根据培训项目的要求,兼顾学段与学科特色,组织开展微课比赛、讲课比赛、优秀课例展示、优秀培训方案评比、演讲大赛、儿童舞蹈创编大赛、幼儿园玩教具制作比赛等“国培新起点”系列活动,总结有益经验,凝练优秀培训成果,提高培训成效,搭建学员之间互助交流的平台,丰富学员的培训文化生活。三是在坚持刚性原则的基础上,实施柔化的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班主任在管理学员的同时积极为学员提供服务。四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课上互动与课下的交流与研修,建立网络研修社区,丰富课上课下活动。

3.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

心理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人际关系又大致包括教师与学员的人际关系、管理人员与学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学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影响学员情感的重要因素。授课教师与学员在课堂上的互动程度、教师对学员的帮助意愿和教师的交际能力是教师与学员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待学员的态度以及为学员提供的服务构成了管理人员与学员的人际关系。学员之间的课堂与课后交流、班级的归属感和合作竞争意识又是构成学员之间关系的三个重要方面。

为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搭建交流平台,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一是积极组织各班级开展团队文化建设及素质拓展训练,搭建起学科专家、班主任与学员交流沟通的平台,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促进班级的凝聚力。二是对各班级的学员分小组进行管理,并鼓励学员在课余时间进行经验的交流分享;同时学校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搭建小组、班级、项目的学员之间的交流平台。三是开展人文关怀,在学员生日时,学科专家、班主任及其他学员一起在生日当天为学员送祝福。四是鼓励学员在微信群、QQ群、课前半小时展示个人研修成果、交流分享学科教学和管理经验,讨论确认小组学习目标,为同伴间的交流和学习创设环境。此外,在培训时,为学员发放文化衫,可以让学员尽快地融入学校中、培训中。

三、教师培训隐性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反思

目前,对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发挥隐性课程的培训功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视程度较低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对隐性课程了解的深入,隐性课程的开发已经逐渐进入教师培训管理者们的视野,但是这种理解还是极具模糊性的,还没能真正地进入大规模创建的阶段,只是在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组织―制度类教育环境与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三个层面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和利用。管理人员和教师在开展培训工作时,都会有意或无意地给自己的行为添加隐性课程的元素,但是缺乏系统性的联系,缺乏从整体上对隐性课程开发的规划,缺少长期进行隐性课程开发和利用的制度性设定。

2.对隐性课程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隐性课程在以下两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一是物质―空间类教育环境中,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培训中的动态支持上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挖掘。现代教育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其动态调整的基础上,隐性课程的开发也是持续的、动态的。二是深度挖掘文化―心理类教育环境,尤其是学员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有待进一步挖掘。学员作为成人,有其特定成长环境的丰富的经验积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与教师的关系”[4]。学员作为价值观、人生观比较成熟的个体,使得学员之间的影响变得非常普遍和有价值。学员群体内在的各种形式规范,是他们选择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方式和规范的潜在依据,“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也是调整、引导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5]。开发利用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在立足于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充分抓住学员之间的互动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效的。

3.对隐性课程利用率有待提高

隐性课程资源多种多样、非常丰富,在空间分布上也无处不在。对隐性课程的利用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和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一部分隐性课程,所以也就谈不到利用的问题。二是面对多种多样的隐性课程,在开发实践中,教师和管理者缺乏对这些资源的甄别。因此,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择优筛选,开发具有价值的隐性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是教师和管理者根据培训目标,甄选出适宜的隐性课程,但是使用时没能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对于教师培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三个方面,培训院校和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为提升教师培训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开端。但是,由于尚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因此还需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10.

[2]陈满,帅斌.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探微――隐性课程建设相关理论系列研究之一[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46.

[3]黄晓颖.对外汉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J].汉语学习,2011(1):82.

[4]何玉海.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34-36.

[5]冯惠敏,黄明东,甘雯.隐性课程设计及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4(1):16-18.

俞菁(1989―),女,新疆趼衬酒肴耍助教,文学硕士,新疆师范大学教师,研究方向:汉语教学。

生态环境培训篇4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就业援助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117-05

在我国,随着反贫困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贫困的类型与分布呈现出极强的地域指向性或地缘性特征,北方风蚀沙化干旱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秦巴山区、西南岩溶石山区、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西部沙漠与高寒山区,这些地区集中了中国近80%的部级贫困县和绝大多数贫困人口[1]。近年来,生态环境“治”、“防”、“保”工程的推进对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已被人们广泛关注。但是,稳定性很差,尤其是生产、生活对资源环境过度依赖,超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再生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稳定难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本文提出在贫困地区农村实施就业援助制度,为其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就业实现地域的、产业的和职业的转移提供能力性的、手段性的和机会性的援助,支持他们从生态失衡区、环境恶化区走出来,从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土地上转移出来,从对传统农牧业的高度依赖中解放出来,才有反贫困与生态建设、维护的和谐统一,形成生态环境治理、维护长效机制的现实可能性。

一、就业援助: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和维护战略的必然选择

山地丘陵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类型之一。笔者深入到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武陵山区贫困片,对其覆盖中的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和吉首市等八个贫困县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定点观察和追踪调查。在这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而又遭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突出。土地覆被状况是该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状态的最重要的指标因子。近年来,八个贫困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造林、世行贷款造林、林业国债生态工程造林、生态环境工程造林等造林工程机遇,把切实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流域治理与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作为改变本地区生态环境面貌的治本之策,着力实施了荒山、荒坡、荒丘绿化工程;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水土保护工程;坡耕地退耕还林工程等。2000―2007年,已累计完成退耕地还林207.7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81.13万亩,封山育林10.31万亩,八个贫困县国土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7.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个多百分点;按坡度级划分,在已实施的退耕地造林面积中,大于25度的陡坡地占50.6%、15~25度的坡地占42.43%、小于15度的坡地为6.97%[2],加之大规模的荒山造林,昔日的荒山秃岭和大量的坡耕地开始被林木植被所覆盖,对涵养水源,抑制水土流失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据湖南省退耕还林效益监测站监测,退耕还林后,工程区水土流失量下降近30%,地表径流系数减少20%左右,土壤侵蚀模数呈减少之势,退耕还林地的保土能力和涵水能力显现逐年提高之势。但是,区内生态环境承载力仍十分脆弱,维护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现实困难和挑战仍然相当严峻。

(一)生态环境系统功能弱,致贫、返贫状况与自然灾害的恶化性高度关联

1.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虽然土地覆被状况大为改善,但其生态功能总体还处于弱势或者退化状态。从林分面积看,八个贫困县成熟林、近熟林仅占5.4%,大部分乡、村成熟林、近熟林砍伐殆尽,90%以上为幼龄林,森林演替幼龄化,其水土维护力、水土流失遏制能力低下,年土壤流失量高达1920万吨,相当于一年冲走8.4万亩农田耕作层;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52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8%[3]。

2.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状态仍在恶化。其最大表现就是自然灾害频率加快,成灾加重。旱灾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两年一次,演化为七八十年代的三年两次,进而恶化为90年代后至今的“旱灾年年有,两年一大旱”,尤其是夏秋连旱,成灾不断加重。洪涝灾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六年一遇,至80年代三年一遇,90年代后至今已经恶化为三年两遇。2002―2007年《湘西统计年鉴》载明,从2002―2007年八个贫困县因灾缺粮人口分别为64.8万人、89万人、42万人、95.5万人、67.1万人、55万人,分别占当年农业人口的29.5%、40.3%、19%、43.4%、30.6%、24.6%;2000年以来,八县原生性绝对贫困人口一直在15万人左右徘徊,超过50万人的低收入人口一直在贫困线上下挣扎,一些特困村的返贫人口超过了脱贫人口,人均收入低于甚至大大低于贫困线;一部分刚刚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不仅未奔向小康,反而重新返贫,因灾返贫人口一直保持在16万人以上。致贫、返贫状况与自然灾害恶化性的高度关联状态,不仅残酷地昭示了区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其内部传统农业生产的自然限度,也表明了贫困地区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活力的缺乏和缺陷。

(二)对资源环境高度依赖,直接危害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演替状态

1.生计、生活方式朴野、落后,依赖并危害着居住区域的自然资源。在武陵山区,刀耕火种、焚山而垦、顺坡种植、自然放牧等原始生计方式仍然可见,尤为严重的是伐木烧炭、伐木作柴薪的遗风根深蒂固,成为吞噬林木资源的“无底洞”。在八个贫困县,至今大量农民还在沿袭祖辈的方法用树木作柴薪烧制砖瓦,按常规每装三万匹的瓦窑一次烧掉的树木近十个立方米;在农民生活用能结构中,迄今全烧柴的农户仍超过八县总农户的70%,已建沼气的退耕农户数只占退耕农户总户数的23.7%,具备条件建沼气而仍然烧柴的退耕户数占退耕农户总数的38.5%[2],在一些土家苗寨已经出现柴薪消耗量大于林木生长补给量,退耕还林的推进速度赶不上林木消耗速度的现象。

2.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演进缓慢,以土地为生而过度垦殖现象极具顽固性。在八个贫困县,人们仍主要以世代相袭的经验和技能依赖土地为生,产业结构分化缓慢,农业劳动力高度集中(见表1)。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在全国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0.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5.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3.6%[4],而2007年湘西八县农村从业人员中还有89.5%从事第一产业。在贫困村贫困户农业劳动力的密集程度更高。湘西州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在八县农村固定观察点的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人均年纯收入低于贫困线的贫困户,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达92.5%,第一产业的投工量占家庭投工总量的93.7%,而其地理环境特征则决定了单位土地的产出能力始终非常有限,“生存性”需求构成了“边际土地开发”行为持久的推动力,八个贫困县的实际农用地大大超过宜农地,至2007年末必须退耕还林的土地仍然在大面积垦殖,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面积仍达79.1万亩,占耕地面积37.7%[2],在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退耕地复耕现象。

3.接续产业发育滞缓,难以制止向生态环境的索取行为。显然,只有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需要,能够从生产中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才能谈得上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八个贫困县,退耕还林工程逐年稳步推进,但后续产业的培育、配置却严重滞后,退耕农户大多缺乏新的收入来源渠道。2000―2007年退耕地造林207.75万亩,按林种分,86.4%的面积为生态林,仅13.6%的面积为经济林[2],不仅到采收利用还需要一定时间,相应的接续产业难以推进,而且经济林果面积散、小、品种混杂、管护技术落后,没有规模优势,也不能作为重要的经济补偿来源。迄今农户家庭经营仍然高度依赖传统农业,2008年八个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二、三产业家庭经营收入仅占8.6%,即源于第一产业收入的比重高达91.4%。进一步从八个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构成看(见表2),2000年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转移及财产收入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比重依次为66.5%、26%、7.5%,2008年依次为63.4%、26.3%、10.3%[5],即退耕还林实施8年后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只下降了3.1个百分点,而非农收入份额仅提高了0.3个百分点。近几年在我国农民总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份额已超过农业收入的份额,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依赖于非农收入,而贫困农村则呈现出与全国农村经济发展阶段的严重非均衡性。生存与发展是每个人的自然合理要求,由于新的劳动收入“机会”或增收“渠道”一直处于“欠缺状态”,要减轻生态环境压力,遏止退耕农户向大自然索取行为何其艰难!

4.劳动就业转换能力和潜能普遍缺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条件、机会和空间都十分有限。劳动就业地域的、产业的和职业的转移是需要相应能力的,或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改善就业能力的。从八个贫困县情况看,所处环境边远闭塞,文化教育落后,职业培训缺乏,居民劳动技能与生产能力获得仍主要处于祖传父教的惯性状态。据湘西州“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八个贫困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3年。其中文盲率高达10.7%,小学程度占39.6%,初中程度占41%,高中及以上程度仅8.7%,远低于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教育水平,并且绝大部分劳动力未参加过培训,其劳动技能还停留在自然经济农耕技术水平上。而经济贫困又相对普遍地缺乏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力。截至2008年,八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74元,仅及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54.0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达62.2%,“贫困聚居”问题仍然严重存在。根据我们对生活在“小溪部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9个土家族特困村的调查,在农户劳动力资源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28.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6.4%;有超过20%的贫困农户不能送孩子完成义务教育,而小学阶段学龄儿童辍学率也达到16.1%。2007―2008学年《湘西自治州各级各类学校综合统计》资料表明:八县所辖贫困乡、贫困村初中辍学率仍在15%以上;八县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3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0个百分点,而升入职业高中的比率只为16.63%,仅及全国平均值的44.9%。加之“贫困文化”的羁绊和阻隔,其在业人口和求业人口与主流社会的接触机会很少,社会资本存量很低。虽然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及自由契约雇佣制为贫困农户劳动适龄人口异地转移就业提供了制度条件,但在劳动市场的竞争中,贫困农村的绝大多数劳动者与其他劳动者并不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很多人因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条件,或者在劳务、就业机会的竞争中首先被排斥出去,被迫又回到农村和传统农牧业中(这或许就是近年来湘西八县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非但未减少而逆势增加的主要原因,见表1;或者只能从事劳动简单、劳动强度大而收入少的行业和工种,其低收入状况也使其下一代难以接受应有的教育和培训,而改变脆弱的人口生态环境关系。

显然,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一方面与其脆弱的自然环境背景相联系,而缺乏或不具备生产和再生产基础与条件;另一方面与当地居民对资源、环境和传统农牧业的高度依赖相联系。由于其生产、生计方式对环境资源的过分依赖,加剧了生态系统劣化和严重失衡;也因为对传统农业生产的高度依赖,劳动力不得其用而成为居住区域资源环境好转最具破坏力的因素。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贫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的维护,必须依赖劳动力流动。通过劳动力的产业转换、职业变换和就业空间的转移,促成当地人生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达到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和生计方式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再生能力相协调,并实现人力资本的不断增殖而达到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组合的不断优化。然此,必须依赖国家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制度安排。

二、维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必须实行就业援助制度

2007年8月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其政策内容:一是继续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即现行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期满后,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一个周期的现金补助,并与管护任务挂钩;二是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中央财政8年集中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主要用于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并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其政策实施的目的就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的突出问题。显然,这些相对普惠性的宏观政策,还不足以改变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对资源环境的高度依赖状态,不能改变贫困农村脆弱的人口生态环境关系。国家给予贫困地区农村改善生态环境的扶助,还必须针对其自然、人文、经济因素的特殊性,实施劳动就业援助制度。

就业援助,就是对弱势群体就业的一种帮助,帮助这些就业困难人群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人口至少拥有一份承包地或口粮田,一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和大多数专家认定的就业援助对象主要指城市下岗和失业人员、农民工、女性就业者以及残疾人中的就业困难群体,并未包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人群。以往政府扶贫行动中的农民夜校、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及其他各种短期培训班,无疑有改善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和劳动人口就业的作用。但是,可作为培训的资源并不能或不足以为贫困地区全体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教育培训的福利保障,实际上能够受惠的对象非常有限,而又缺乏针对性。在贫困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制度体系中应该有专门的就业援助制度安排,给予劳动适龄人口以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机会和能力性援助。

(一)对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劳动人口”和“求业人口”,给予职业技能救助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庭,生存技能的增强都是避免贫困危害,消除对自然资源、环境和传统农牧业高度依赖性的可靠途径。在贫困地区农村,不仅需要由政府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并给予就业年龄贫困人口培训生活补贴,保证所有就业年龄人口接受技能培训的可及性,而且需要由政府统筹培训工作,保证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效应。其关键性措施应该包括:

1.在贫困地区农村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贫困人口习艺所”。其一,职业教育向农民技能培训延伸和发展,尤其是将政府主导的部门职教资源、城乡职教资源、中高职教资源纳入当地农民技能培训规划,作为培训农民的载体和阵地,形成农民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网络。其二,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扶贫培训”等载体及其优惠政策,在贫困县增加贫困劳动力培训中心和相应的培训点,争取每个乡(镇)至少应办好一个扶贫培训基地,每个村办好一个扶贫培训点。同时,壮大农科教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机站等,形成多层次的培训网络。其三,采取联合、连锁等办学模式,推动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就业训练中心发挥辐射作用,与薄弱职业学校或培训点联合培训贫困户的劳动适龄人口,以强带弱;与有条件的乡镇化技术学校连锁办学,方便劳动适龄人口就近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其四,支持民办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加快发展。一方面,按照鼓励发展公益事业的有关规定,对于民间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培训给予更大的政策空间,在征用土地和建设配套及信贷等方面,给予与公办培训机构同样的优惠政策,以及与公办职业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使其具有完整的产权权能。另一方面,推进“民办公助”培训形式,采取补助、培训券、报账制等方式,对贫困农户劳动适龄人口进入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进行适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予以支持。培训券计划的最早提出者米尔顿?弗里德曼(Friedman,1955)建议,政府与其直接资助和开办公立学校,不如向贫困家庭分配代用券,用代用券去购买他们所选择的学校的教育培训。引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后,培训机构可能更具有创新精神,培训的整体质量也会提高[6]。

2.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包括:(1)“定单式”培训。由社会、企业提出用工计划和培训任务,由政府的专门培训机构根据劳动适龄人口的生理性特征、文化程度、技能水平与能力,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实现从业技能培训与上岗就业的有机衔接。(2)“证券式”培训。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合格证为条件,政府将一定面值的“劳务培训券”无偿地发给贫困农户的劳动适龄人口,由他们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和自己的基础、兴趣,凭券自主地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进行培训,以此增强对职业技能有偿培训的有效需求能力,从而扩大贫困农村就业培训资源、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3)“基地式”培训。根据贫困地区农村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实际需要,组织专家、“双师型”教师、专业技师等下到基地,紧贴当地农业发展、农村分工分业的实际需要,针对性地提供实用技术培训、技能培训、资格培训,从根本上促进贫困农村从业人员的从业结构转换和优化。(4)“远程式”培训模式。即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把多层次、多形式的“贫困人口习艺所”办成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的网络培训中心;抓住国家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利用闲置时的乡镇学校对劳动适龄人口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劳动保障部门与地方电视台、电合,以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讲座等形式开展辅培训,促成贫困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共享网络优质教育培训资源。

(二)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就学人口”,给予“9+2”或“12+1”教育救助

1.义务教育与劳动预备制教育培训相衔接,对贫困地区农村新生劳动力实行免费的劳动预备制教育培训。即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救助制度,对贫困地区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强制参加2年和1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并予以学费全免和生活费补贴,确保每一个新增劳动者在就业之前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2.改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低成就现象,强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适应劳动准入制度的推行,力促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培训能力,并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对“9+2”或“12+1”教育救助项目对象在职业教育培训期间强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使他们为实现有效就业做积极准备,尽可能地助推这些新生代劳动力成为永久性转移群体。

如果说,国家面向贫困地区农村现有劳动力而开展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振兴行动,这只是一种补救措施,而对其新生劳动力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则是造就新型劳动者,改变世袭生计方式和贫困现象的治本措施,国家应该将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救助工作向义务教育后的职业教育延伸,这必然对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度。

(三)对于“劳动适龄人口”,给予就业流动的服务援助和机会援助

1.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1)建立贫困农村基层就业服务组织网络。为改变贫困地区农村职业信息的封闭状态,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与新的就业岗位的沟通和有效连接,在各乡(镇)设立劳动就业服务站,建立劳动力流动服务工作平台,对其劳动适龄人口开展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测试、评价;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特点和要求,进行职业选择指导;提出针对性的培训建议,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在贫困村、组设立劳务信息点,开设转移就业政策、招用工信息服务窗口,为其劳动适龄人口提供便捷、免费的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和咨询服务。可参照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待遇,为贫困户每个劳动适龄人口免费提供一次就业指导、三次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再就业职业培训机会。(2)综合服务和保护。基层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部门既应积极与本地计生、农业、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协调、衔接,“一揽子”地解决好外出务工者的“难点”问题,降低外出务工成本;也应加强与输入地劳动监察部门、公安、工商、农村劳动力维权服务中心的合作,及时为外出务工者提供劳动维权服务,避免“黑厂”、“黑店”、“黑中介”的侵害行为;还应协同民政部门、基层政府,切实解决好外出务工者的家庭实际困难,积极探索留守老人赡养、子女入学、生产和生活互助等具体办法,解除外出务工者后顾之忧。

2.政府安置、支持和扶持,提供或创造劳动力流动机会。(1)就业承诺。劳动保障服务部门对经过转移培训合格,身体适合,有转移就业需求而不挑不拣的培训对象,实施就业承诺制度,保证其尽快获得新的劳动机会,以此增强劳动适龄人口参加培训的动力。(2)创业扶持。对通过“创业培训”的贫困者创办小型或微型企业、家庭作坊、个体经营及其他自我就业形式,参照执行城镇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由政府提供财政贴息;予以三年税费免征、市场行政性管理费优惠和跟踪扶持服务。(3)就业机会优先。政府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积极吸纳贫困地区农民工在本地区就业,按招用人数给予企业政府奖励和相应的税费减免。同时,在财政上鼓励城镇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招用贫困地区农民工,给予公益性岗位补助。(4)就业机会开发。尤其需要采取财政、信贷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培植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力促贫困农村内部、农业内部分工分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适应市场需要,能够提高产业层次、带动千家万户生产和增加收入的农产品加工业;能够发挥贫困地区可再生资源优势、实现开发性就业的资源开发型产业,国家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地方政府应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条件,这些实际上都加大了对贫困农村就业援助的力度,具有良好的生态维护实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武陵山区农村从‘贫困’向‘小康’迈进的基本思路探析”(05BmZ00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36―138.

[2]湘西州林业局,统计局,发改委.湘西州退耕还林工程有关数据核查情况报告[R].2008,(03).

[3]曾庆祥,解宗印.湘西生态与旅游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108―111.

[4]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eB/oL].(2008-02-27).

[2008-12-07].stats.省略/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7_402464718.htm.

[5]湘西自治州统计局.湘西统计年鉴2008[Z].2009,(06):127.

[6]neilGilbert,paulterrell.DimensionsofSocialwelfarepolicy.黄晨熹,周烨,刘红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8.

生态环境培训篇5

关键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环境;竞技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71-03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众多体育环境因素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受到多方位、多层面的影响,并面临众多矛盾,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长期性与追求比赛成绩行为的短期性矛盾;青少年训练要求的系统性与功利主义的阶段性的矛盾;教育目的的全面性与教学评价的片面性矛盾;学生需求多样性与家长、老师要求的单一性矛盾;体校培养目标的局限性与社会要求的多样性矛盾;运动员选才和训练要求的科学性与经费缺乏和知识落后的矛盾;以及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等。

本文力求通过对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环境因素分析,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一个更充分的认识,以便我们在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与利用,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际效益。

一、体育环境的概念及其影响形式

体育环境涉及到“体育”和“环境”两个概念。“环境”的含义是“环绕的情况、物体和条件”。一般是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中心事物的不同,环境的概念也就随之不同。“体育是根据社会需要,以运动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对生命人的培养来达到社会的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根据以上“环境”和“体育”的概念和定义,体育环境的概念从宏观上看,应是指:体育存在与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从微观看,体育这一个实践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人,行为方式是运动,行为目的是身心健康。体育环境是指影响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和运动能力提高的直接和间接因素的总和。体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环境,其与自然、社会有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它受多种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域、材料等等)和社会环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等等)的影响和作用。体育环境因素也是由其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即体育环境的内环境因素和外环境因素所共同构成。所谓内环境是指对体育这一主体直接作用的环境因素,是体育变化发展的依据。所谓外环境是指对体育这一主体产生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是体育变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体育环境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体育这一主体的变化和发展。

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环境因素分析

1.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体育环境因素及关系。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在身体、心理上具有运动能力,正在接受科学、系统的体育训练和参与运动竞赛,在体育项目上具有取得优异成绩可能性的个人”。根据“体育环境”概念,我们定义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为:“直接或间接影响青少年参与体育训练和竞技能力提高的客观实在”。

运动员、教练员、物质条件、体育科研是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一主体有直接作用的体育环境因素,它们构成了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内环境的主要内容。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外环境因素涉及范围十分宽泛,包括几乎自然与社会的所有方面,如政治制度、经济水平、社会文化、精神环境、家庭、学校教育、社会舆论、价值观念等。

2.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内环境主要因素分析。(1)运动员因素。竞技体育的角逐实质上是竞技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后备人才的竞争。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地区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没有一定高质量、高水平的后备人才的储备,要保证体育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保证在人才输送、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运动员参训人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运动员质量高低主要体现在其具有的竞技能力。“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先天遗传获得性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部分”。先天遗传竞技能力是体育运动员选材的重要内容,其决定了运动员的发展潜质,是决定运动员成才的根本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现实状态是一段训练后的训练获得,反映了当前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心理、体能、智能等方面的综合状况,是今后体育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应用的依据。运动员的现实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向高层次运动水平迈进的基础。运动员训练动机可以表明为对成功和地位的向往等。运动员参与体育训练是为一定动机所支配的,是直接推动运动员参与运动训练的内部动力,决定了其训练的投入强度及其发展。训练态度是运动员对运动训练这一组织活动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运动员的训练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是直接影响运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运动员因素的构成主要有:运动员数量、运动员质量、训练动机和态度等。(2)教练员因素。教练员是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员要素,在后备人才的选材和运动训练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起关键作用,直接影响运动训练的质量与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后备人才的未来。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是教练员完成运动训练任务必备的能力,是教练员专业素质、文化素养、实际经验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其对训练理论、专项运动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直接影响其对体育训练过程的组织、管理和调控。教练员的学历层次、运动经历是教练员执教能力的具体体现。在运动训练实践的过程中,教练员获得了大量的经验和体会,主动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这些经验和体会进行分析、总结,使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教练员自身执教能力的提升、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的促进和训练的效果的提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谓敬业精神,是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和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事业责任心和对他人及社会的高度负责意识。教练员的敬业精神主要体现在运动员选材工作,运动员管理,多种训练文件的制定,训练工作热情、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等。教练员敬业精神是保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的重要保障。教练员的构成因素主要有:执教能力、科研能力、敬业精神等。(3)物质条件因素。体育场地器材是进行体育教学训练和体育竞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之一。体育场地的质地如何,器材设备的先进与否,虽然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对运动训练方法手段的使用、训练的效果和质量、运动技术的形成和运动成绩的影响是巨大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因素主要指体育各项目训练所必需的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4)体育科研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体育科研与运动训练的结合程度,直接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体育科研因素主要是科研工作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结合程度。运动员选材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初始工作,需要对青少年个体进行包括身体形态、素质、机能和心理的多方面考查并做出综合评价。选材中科研参与程度决定了选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今后后备人才竞技能力的培养。运动训练是对运动员施加运动负荷,使其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取得训练效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运动员一些生理化指标及心理的监控为及时了解运动员现实状态,给予运动员适宜的运动负荷刺激,获得最佳的训练效应提供了科学根据。“训练离不开负荷,没有负荷就不称其为训练;训练也离不开恢复,没有恢复负荷只会导致运动员机体能量的物质的消耗,导致运动员机能的下降”。恢复方法和手段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

科研因素的构成为:科学选材,训练监督、恢复手段。

3.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外环境部分因素分析。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这一组织活动的外环境因素涉及范围十分宽泛,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几乎所有方面。本文根据中、初训练单位的运动训练任务和目标,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外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政策和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家庭因素:“家庭,不是学校却是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家长不是老师却是主要的教育者”。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与孩子成长的密切关系。家庭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其兴趣爱好、个体性格、意志品质的形成及其发展方向起着重要作用。中初级训练单位所培养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均为在校的中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在对事物的选择与处理过程中,家庭对其影响较大。家长的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向对运动员的体育训练的参与、训练投入及发展方向起着主导性作用。家长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评价,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训练的态度是其现实表现。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在目前情况下仅仅依靠训练单位一方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运动员家庭共同完成对运动员培养的资金投入。家庭收入的状况也将对运动员的训练带来影响。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家长的价值取向等。(2)学校因素。学校的业余训练是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学校对那些具有一定体育运动天赋的青少年予以发现并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对本地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作用。然而学校的培养目标、方向和对学校考核评价方法及内容决定体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决定了业余训练这一学校体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决定了学校运动训练的开展情况。学校培养目标,就是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目标和方向,即对学生发展的定位,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所有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目标。学校的考核与评比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的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是学校领导的政绩体现,是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承认,考核评比的内容在很在程度上左右学校教学的内容与强度。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考核与评比。(3)政策和制度因素。政策是指政府用以规范、引导和协调有关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一个地区竞技体育发展制定的有关政策,影响着不同竞技项目的开展与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项目布局是一个地区体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地理、人力资源等等情况制定的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措施之一。它决定了竞技运动各项目在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项目发展所必需的投入。对教练员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是检验教练员工作完成情况和促进教练员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考核与评价的结果影响着教练员的切身利益,因此考核与评价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练员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在考核与评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激励机制,对提高教练员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一套完善的激励政策以及有针对性的措施,无疑是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有力促进。体育竞赛是对体育业余训练成果的检验,也是对体育业余训练的促进。因此,体育竞赛办法与项目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体育业余训练的运动员选材和训练的方法、手段、内容和目的。

三、结语

研究和分析以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的主要内外环境因素以及它们的构成要素和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控、更新、优化内外环境,使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并获取最大的人才培养效益。

当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环境各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体育环境因素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也可能会带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的巨大变化。因此,对那些起主导性作用的体育环境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不断提高各种要素的功能,协调各要素的关系,改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环境,使以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体育环境达到最佳效果,这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29.

[2]熊斗寅.什么是体育[J].体育文史,1996,(6):11.

[3]王健民.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8-52.

[4]王健.新中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阶段与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5):51-56.

[5]陈广.我国16―20岁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6]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2002,2.

[7]李建英,等.学生家长反对子女参加校队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02):18-21.

[8]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5).

[9]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生态环境培训篇6

在加考察培训期间,培训团先后访问了多伦多、蒙特利尔、京士顿、温哥华等加拿大主要城市,重点考察了城市古街区市政中心、中央商务区及规划区范围的城市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情况,听取当地政府官员及城市规划和管理专家的介绍,并就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和讨论。培训团一行受到蒙特利尔、京士顿、温哥华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蒙特利尔市市长热拉尔·特朗伯雷(geraldtrembly)、京士顿市市长哈维·罗森(harveyrosen)、温哥华市副市长施民信(timsteveon)与培训团全体成员进行了热情交流。

培训团还访问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瑞尔森大学、麦吉尔大学、女王大学、bc大学等著名学府,聆听知名教授和专家的讲座。传承英、法文化和体现北美区域特点的加拿大,在规划理念的人本性、程序的民主性、实施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艺术性等方面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培训、考察,培训团成员普遍感到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一、重视生态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目标

加拿大国土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当我们乘坐的飞机越过加拿大领空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蓝天、碧海、雪山、森林。然而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不仅赞叹加拿大国土优美的自然生态大环境,更敬佩近百年来历届城市政府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所到的每个城市分布着无数的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小区绿地。在风景如画、森林环抱的滨海城市温哥华市中心的史丹利公园(stanleypark)里,竟然还完好地保留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在经济发达、寸土寸金的多伦多市中心区,仍建有许多供人休憩的街头绿岛、小片绿地。城市政府不仅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对环境建设的投入也非常重视。如多伦多市一个旧砖厂原想搞商业、住宅房地产开发,但市政府与业主多次协商、谈判,力劝业主放弃房地产开发,买下这片土地,认真规划,多方筹资,逐步改造成一个绿树常青(evergreen)的环境保护游览基地。在女王大学约翰(johnmeligrana)教授陪同我们考察的京士顿郊区的别墅小区,不仅考虑生活污水处理,而且还将雨水收集到蓄水池,经生物处理后排放到河流。在京士顿湖滨一家工业企业搬走后,原厂区的土地经翻新等技术处理后才允许搞房地产开发。在城市公园里,到处可见人与和平鸽、小松鼠追逐游嬉,融为一体,好一幅人、自然、动物和谐共存的画卷。

营造环境可改善生存条件,提升土地价值,集聚人气,发展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女王大学规划建筑学院院长、国务院特聘外籍专家梁鹤年教授说得好,如果没有纽约中央公园,就不会有曼哈顿周边高楼的价值连城,甚至不会有纽约在世界的国际金融经济中心地位。冷静分析,放眼国际国内特别是浙江省的区域背景,××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市是中国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第一市,庆元县是中国环境质量第一县。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是××实现跨越发展的资本。我们一定要更加清醒,更加执着,坚定信心,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改造好大自然赋予××的这片大好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要顺应时展潮流,不仅要认真保护好自然环境、尤其是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更重要的是按照建设最佳人居城市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好城市,近期要建设好江滨公园,改造好城市内公园--万象山公园,有计划改造好街头绿地、小区绿地,营造优美的城市小环境,把××建设成为部级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

生态环境培训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领导干部职工的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将提高科学素质贯穿于领导干部的选拔录用、教育培训、综合评价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执政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干部职工在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任务分工

1、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部署,落实领导干部和新进人员培训规划,将科学素质培训作为领导干部和新进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好领导干部、公务员各类脱产培训、干部选学和在线学习。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

2、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户外宣传,围绕宣传主题,积极向消费者宣传法律法规,传播生态文明环保知识,提高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

责任股室:环境监察大队

3、围绕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主题,开展6.5世界环境日专题科普宣传活动,宣传环保法规政策,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升环保意识及维权意识,同时号召全民积极行动,以实际行动爱护我们共有家园,提倡绿色消费,共建生态文明。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环境监察大队

4、开展环保宣传下基层、进企业活动。宣传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惠农强农政策,帮助他们树立崇尚科学、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乡村、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增强保护农村环境的积极性,提倡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责任股室:局办公室、环境监察大队

通过开展的这些科普活动,能为广大干群带来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尽一份力量。

三、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协调机构。成立由县环保局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办公室、行政审批股、生态股、减排中心、监测站、监察大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环保局科普宣传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同志作为联络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生态环境培训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跨境电商岗前培训

一、跨境电商岗前培训的重要性

跨境电商行业是在全球互联网+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融合了传统外贸与电商运营的特点。从市场反馈来看,当前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供给严重不平衡,一方面,跨境电商企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实战训练的中高级人才缺口非常大;另一方面,高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大专院校中电子商务类专业学生的对口实习率不到35%,对口就业率不到25%,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断层正是由于缺少了必要的岗前培训环节。改革当前跨境电商人才培训模式,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增加有效的岗前培训环节,有利于培养实践型跨境电商复合人才,打破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瓶颈。

岗前培训即员工在正式工作之前,由用人单位提供的与岗位工作相关的培训。岗前培训又被称为新员工培训(newemployeeorientation),是备受企业关注的一项培训活动,岗前培训的内容因企业所在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跨境电商岗前培训是学校和电商企业联合组织有跨境电子商务就业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就跨境电商岗位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进行短期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一般涵盖外贸流程、开发客户和报价技巧等外贸业务课程和外贸网络平台运营的实操课程等,目的是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平台实操技能,适应就业岗位。

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院校从人才培养角度建设理论课程体系,培养理论教师,提供基础实验场所及设备,企业则需充分发挥自身企业优势,提供实践教学内容、企业导师和实践机会,并最终以顶岗实训的岗前培训方式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和岗位胜任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满足学校教改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输送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二、跨境电商人才岗前培训的目标和内容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瞬息万变,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也与时俱进,要求人才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掌握相关技能。跨境电商人才的岗前培训要秉乘“以能力为中心”的基本目标,要考虑到跨境电商人才在企业中的实际作用,培养其具有跨境电商岗位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知识与职业技能,以及跨境电商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和岗位胜任能力;同时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了解跨境电商学习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岗前理论培训结束后,安排学生去相关电商企业定岗实训,提高学生跨境电商平台的实操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成功就业,同时满足电商企业的岗位需求,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跨境电商人才岗前培训的内容既要满足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又要体现岗前培训的特点。岗前培训内容以学校和电商企业开展的电商理论课程为基础,以跨境电商企业为平台开展实训式培养,此外,还包括对学生的个人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等素质训练。首先,跨境电商理论课程涉及全球速卖通平台操作、国际物流费用计算、产品上传优化等,同时提供针对速卖通等平台运营的实操课程,目的是帮助就业生能够快速掌握平台实操技能,适应就业岗位。理论课程结束后,招聘企业将会直接到场进行一对一的人才面试,现场面试成功的同学,在培训结束后可以立即到岗工作。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从中,跨境电商中涉及的运营、物流、仓储、it、设计、支付、结售汇、营销、商品开发、采购、客服等技能,得以反复实际操练并最终得到全面提升。

三、基于顶岗实训的跨境电商人才岗前培训模式

(一)校企联合搭建培训平台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速,企业需要跨境电商人才根据行业发展需要掌握相关技能,单纯依靠院校资源,闭门造车培养不出符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高校的教学环境和企业的经营环境相差很大,学生在学校环境下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习无法完全适应企业的真实运营需要。此外,为缓解日益增长的跨境电子商务需求和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阿里巴巴集团携手各大电商培训机构开展了“百城千校”计划,宣布将与有关高校、企业、培训机构等多方联合,力争三年内培育出100万名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人才,助力中国外贸转型升级。因此,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学校应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尤其是岗前培训环节,校企双方可以通过阿里巴巴第三方电商服务平台搭建跨境电商岗前培训平台,完成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建立短期实战型岗前培训平台

在学校与电商服务企业确立合作意向后,企业得以在学校支持下入驻学校,面向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毕业班学生开展宣讲、面试和沟通等诸多环节,挑选出有一定英语基础,并希望以后能从事跨境电商相关创业就业的学生,组建跨境电商岗前培训班,校企合作开展岗前实战培训。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资源对接,以岗位技能为模块,搭配跨境电商仿真实训平台,以学生组队模拟和分角色操作体验,将工作技能的教学融于跨境电商技能实训平台的具体操作中,更直观更真实地锻炼岗位所需技能,熟悉跨境电商真实线上平台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对学员进行短期就业素质培训,引导其持有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三)按时跨境电商岗位顶岗实训

在完成跨境岗位基础理论培训和实操演练之后,学员获取相应的跨境电商人才证书,第三方电商服务企业组织平台优质企业与学生进行双选,最终让学员在企业相应岗位上进行顶岗实训,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环境和机会。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习计划项目,电商服务企业派专业人士跟进学生的顶岗实习,适时给予专业的指导,同时由企业中经验丰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实习生的师傅,开展现场授课,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培养跨境运营素养,发展跨境创新技能。短期实习结束后,学生和实习企业进行双向选择,毕业即可就业,学生可直接成为企业的员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懂得跨境电商的新外贸人才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和改进跨境电商人才岗前培训环节,有助于提高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同时也能更进一步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实现学校和企业在人才供求方面的“无缝对接”,有助于破解制约跨境电商人才短缺的难题。

生态环境培训篇9

关键词:培训;营销;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48-02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培训市场在自然的扩张,对培训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包括职业培训和普通的学习培训(包括兴趣培训班等)。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多数人都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对职业培训的需求远远大于普通的学习培训,如中小学文化课程的培训。中小学文化课程培训市场的扩大表明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视,这也是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所必然产生的结果。

1中小学文化课程培训存在的原因及现状

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而教育部门禁止学校在暑期给学生补课,提出要给学生减负,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家长们从心理还不能接受这一改变,最重要的原因是家长们从心底里相信只要从花时间在学习上成绩就一定会有所提高。禁止学校补课这几乎是做不到的,特别是在一些小城市和县城以及乡镇。同时禁止老师在暑期期间在家里给学生上课,这也是难以禁止的。由于这些都无法落实下来,在县城和乡镇就产生出许多的培训需求,特别是文化课的培训和兴趣爱好的培训,如书法,钢琴等,此类培训机构正在日渐增多。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开办的一些暑期培训机构,想要在众多的培训机构中生存,必须做好营销方面的工作,如何做好这一点,正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据调查,江西是此类培训机构活动十分频繁的省份,在数量上应该占全国比较大的比重,尤其是小型辅导机构很多。此外其它省份也有此类培训机构,如湖北,安徽,广东等地也开始有此类培训机构活动,此类培训机构正在迅速蓬勃发展。

2小型文化培训机构的市场定位

如今大中型文化培训机构有很多,如学大教育,新东方,雷式教育等。此类大中型教育培训机构一般立足于大中城市,很少深入城镇。如果小型培训机构亦想在大中城市中生存,有很大的困难,小型文化培训机构可将市场定位于城镇等较小,较为偏僻的地方,避开大型培训机构的锋芒。然而现在有些偏远地方亦出现了此类小型培训机构的较为激烈的竞争,如果此时我们进入该市场,在短时间内也不容易得到可观的利润,甚至不容易成功。如果大学生创业进入此类培训行业,应该尽可能从无竞争或竞争较少的开始。在避开“红海”,选择“蓝海”开始自己的事业。

3小型教育培训机构的营销策略

营销方式的确定跟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如经济环境,人口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等。经济环境主要是指收入、支出、消费者的信贷和储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环境主要是指人口总量、人口的增长率、人口结构、人口的迁移;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文化、、价值观念、消费习俗、消费兴趣等;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是指政治和法律。微观环境包括竞争者,消费者和公众。在制定此类培训机构的营销策略方面,我们主要考虑经济环境,不同的地区,收入水平不一样,家长看重的东西也不一样,经济发达的地区,价格水平可能不是最重要,教学质量是最重要,相反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最重要的可能是价格;社会文化环境中,有的地区很重视教育,有的地方则不怎么重视或者说相对不那么重视,这两个地方的营销方式应该不一样,重视教育的地方我们重点要强调教育的质量,而在不太重视教育的地方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向家长们传输教育的重要性上,其次再是教学质量;政治法律环境相对不那么重要,当然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对培训有一些管制,这也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微观环境中,我们尤其要注意竞争者,他们的策略也会影响到我们营销策略的制定,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竞争者。对消费者的了解必须从大众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看法和价值观以及需求,从而相应的制定营销的方案。以下是可以采用的一些营销方法:

3.1品牌营销策略

对于国内少数有实力的教育培训公司,他们坚持和发展自己的品牌,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新东方”,其品牌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市场上有这样的情况,要考GRe的学生,到新东方报名晚了,宁愿坐过道也不去其他公司的培训班。对于小型的培训机构也一样,应该树立自己的品牌,在培训质量上下功夫,塑造良好的口碑,家长们相互传递信息,最终会将品牌就逐惭树立起来,这样在同一个地方就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形成品牌忠诚。在江西省这个市场上,有品牌的中小学培训机构还不是很多,但也有一些,如“新起点”,“新青年”等做得相当不错。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非常重要,真正想在教育培训市场谋求发展,就应该一切以市场规律和诚信为准则,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作体制。

3.2市场细分策略

对中小学文化课进行培训的机构“新起点”,“新青年”等做得比较全面,开设的课程几乎囊括全部在校学习的课程。这也给一些类似的小型培训机构留下了另一个细分市场,其策略应该是不求“大”而求“深”,即认真分析细分市场,选准某个需求点,深入做下去,比如可以选择只做英语培训,奥数培训,舞蹈培训,书法培训等。不同细分市场,关键是在培训内容,课程设计,培训理念上要有创新,敏锐发掘新的市场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做”培训计划,才能在这个领域获得稳定的客户资源,赢得竞争中的优势。

3.3关系营销策略

所谓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关系营销的形态分为:

(1)亲缘关系营销形态;

(2)地缘关系营销形态;

(3)业缘关系营销形态;

(4)文化习俗关系营销形态;

(5)偶发性关系营销形态。

在本文所论述的培训机构中主要采用第二种和第三种形态。地缘关系营销是指以公司(企业)营销人员所处地域空间为界维系的营销活动,如利用同省同县的老乡关系或同一地区企业关系进行的营销活动。业缘关系营销是指以同一职业或同一行业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进行的营销活动,如同事、同行、同学之间的关系,由于接受相同的文化熏陶,彼此具有相同的志趣,在感情上容易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在小型培训机构中主要体现在与教师的关系上,可以招聘一些当地教师,利用地缘关系营销,在学校学生当中进行宣传,或者同班主任和带课老师达成协议,充分进行宣传。由于家长对老师“迷信”,自然能做到水到渠成。同时在一些地方可以利用同学关系,朋友关系进行业缘关系营销。这种关系可以长久维持,对招生及宣传有很大的帮助。

3.4实施连锁经营策略

其特征是加盟授权和特许经营,“教育连锁店”的模式具有很大优势。加盟授权,连锁经营的模式非常适合推广计算机培训,英语培训等,通过系统的程序化设计和严谨的日常管理,能够在连锁成员间形成核心竟争力和规模效益,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壮大自己。如英孚这样的培训机构,通过连锁经营,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发展至全国各大城市,迅速占领中国的培训市场。据了解在短期暑期教育这个市场上,还没有哪个培训机构的经营范围已经延伸至全国各中、小城市,所以较有实力的培训机构可以实施此策略,可以在短时间内占领全国市场,形成先入优势。

4教育培训行业的前景展望

教育培训行业在国内是很有开发潜力的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市场,需要不断的挖掘。随着人均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人们对培训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育培训内容的更新程度和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整体上看,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无论如何,教育培训机构一定要在质量基础上做好营销工作,只有通过良好的营销才能实现良好利润目标。

参考文献

[1]焦峰.教育培训营销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2]陈剑梅.关于建筑业教育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的创新[J].中国建设教育,2009,(11).

生态环境培训篇10

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多种技术手段,其关键技术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环境建模技术。这种技术也称之为虚拟环境的建立,目的是获取实际三维环境和数据信息,并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利用三维数据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第二,立体显示技术。在虚拟现实系统中,根据系统中声音消失的方向和用户大脑运动的关联性,使其在虚拟环境空间中形成实时、有形状的立体图形。这种技术手段与虚拟现实技术中涉及的CaD辅助技术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是一个是在现实环境中形成图形图像,一个是在虚拟环境中形成虚拟图像。第三,交互技术。与传统模式的人机交互不同,虚拟现实中的人机交互利用了现实中的传感器技术,采用相应的传感器设备,使三维交互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以及语音输入技术成为虚拟现实中实现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第四,系统集成技术。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虚拟感知信息和虚拟现实模型,所有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完成系统集成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实现系统信息的同步、虚拟模型的标定以及数据之间的转换等多项技术功能。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一)系统设计方面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采矿工程的系统设计中,可以在煤矿项目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安全专篇设计等的采掘、运输、通风、排水、监测监控和人员定位等系统生成三维虚拟模型,这些模型的生成可以使系统设计者进行交互,在虚拟交互环境中,可以判断和检验系统设计的效果,如果发现设计不合理或者不到位的地方,就能够通过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进行修订和更改,并及时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显现出来。

(二)施工工艺方面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根据矿山施工工艺的操作施工进行模拟,具体流程就是在虚拟现实系统的软件中生成整个煤矿井下的作业场景,采矿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在虚拟现实系统中对作业场景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在现实煤矿井下生产施工中选择最佳的施工工艺,以此实现对现实生成施工工艺的模拟和场景再现,对确定矿井施工工艺流程起到预控效果。

(三)管理方面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应用于矿山管理中,涉及矿山的生产施工、安全环保以及机械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这一应用功能的实现主要以虚拟现实技术中的远程监控操作、动态环境功能为依据,采矿工程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虚拟现实系统中的实时场景对煤矿井下的生产施工情况、整体运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四)培训方面

在本文前文中提及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供采矿工程专业的实习生、矿区的职工以及技术人员进行岗前的教育培训,这一点充分证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矿山培训教育方面的应用效果。在矿山培训工作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降低培训费用,缩短培训时间。虚拟现实技术在矿山培训工作上的具体形式,就是将培训人员置身于与现实施工危险环境相似的虚拟环境中,当靠近危险位置时,危险的对象就会由培训人员主动确定,并根据一系列选项来评价危险的严重性及危险发生的概率,当计算机中的虚拟测试形式不变时,虚拟现实系统就会自动保存培训人员在虚拟环境中的具体表现,这样就能生成一份有效的培训报告。

(五)安全方面

由于采矿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矿井开采作业过程中,矿井火灾和瓦斯爆炸是最为常见的两种矿井灾害。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矿山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建立,使得矿井下的复杂通风网络成为可能,可以充分指导井下灾害自救工作,有效控制井下风流的流向,保证井下火灾发生后保持有效的通风效果,从而确保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撤出,避免火灾的势头蔓延,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虚拟现实技术在矿山安全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真实矿井下的作业环境进行模拟,结合互联网技术对状态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将真实逼真的火灾场景呈动态的形式显示出来。

(六)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应用

在进行深部矿产开采过程中,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在这个虚拟环境中涉及交互式的动态模型,以此确定特殊采矿环境下的采矿方法、巷道布置方式、通风设计以及矿井开采参数。在海底下采矿工程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根据海底下地理环境条件建立虚拟模型,以此确定海底下采矿环境下的采矿方式及相应的数据参数。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