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社保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2:33

民政社保工作总结篇1

二、 收缴卫生费工作。因为社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收缴卫生费,此项工作是社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社区经济有基础必须抓好此项工作。我在刚来不熟悉驻区单位的情况下,主动去每个单位进行走访,了解情况,与他们沟通,以便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希望能做到资源共享。还在给组长开会的时候反复强调此项工作。经过我和班子成员及组长的不懈努力下我社区的卫生费收缴工作已达到了任务的90%以上。希望在明年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只有经济有基础了,社区的其它工作才能有效的开展起来。

三、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我始终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抓住重点不放松,切实加强对下岗人员、流动人口、特殊情况等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我要求各组长在下委工作的时候,不忘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做到没有早婚、早孕、早育现象,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加大入户力度,宣传到户、到人,便计划生育工作稳步进行,严格控制超生、非婚生育现象。

四、 加大社区就业与再就业服务,确何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到位。为了充分发挥居委会联系居民,熟悉居民的优势,协助政府摸清失业人员、买断工龄人员、贫困特困下岗人员的情况,想方设法解决社区居民的就业、再就业问题,我协调劳动局的再就业部门为我社区的100多名下岗职业找到了工作,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也给政府解决了不少难题,杜绝了上访现象。今年我社区又协助劳动局办理了下岗职工社保补贴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工作,虽然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但是也同时树立了社区在居民心目中的形象。我还把我社区内的所有符合条件的社区贫困居民纳入“低保”范围,做到了“应保尽保”、不留死角,做到无一例上访事件的发生。在中秋节前期,我又在爱心超市为特困户和低保户发放大米、面粉、豆油等物资,让他们高高兴兴的过个好节。     

民政社保工作总结篇2

一、充分肯定市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

年,是我市各项事业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去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686.4亿元,财政收入为188.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12781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088元,人民群众的生活明显得到改善,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大好形势。与此同时,我市民政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概括来讲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市已有15.27万人享受低保救济,全年有30万人得到临时困难救济,初步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教育、住房、医疗等各项救助制度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框架体系;

二是双拥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切实提高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保障了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顺利进行,自谋职业率创历年新高;双拥工作再创佳绩,第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光荣称号,实现了“五连冠”。

三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在城市着力构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在农村进一步完善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核心,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四是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推动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完善财务制度,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社区和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以及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五是老年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农村敬老院的条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形成全社会进一步关注老龄事业的良好氛围;

六是地名公共服务、婚姻登记服务、殡葬管理等专项社会事务的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七是福利销售工作取得新突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抗凝冻、保民生”工作在各级民政部门和广大民政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不辞辛苦,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使灾民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不冻死、不饿死一个人的目标,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为有效支持抗灾救灾工作,民政部门积极组织、广泛开展“抗凝冻、保民生”募捐活动,共筹集募捐资金2500万元,充分发挥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补充作用。总之,各项民政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它凝结着全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劳动的汗水,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为民宗旨,在人民群众中赢取了广泛赞誉。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民政战线上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大局,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何认识民政工作,正确定位民政工作,我在这里引用温总理在接见全国第十二次民政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温总理指出:民政工作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党和国家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总理就是最大的民政部长,就是一个最直接的民政工作者。各级民政干部都要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心了解社情民意;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服务。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想到的第一个部门就是民政部门,要找的第一个干部就是民政干部。做好民政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对群众有深厚的爱,有真挚的感情,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改善民生。总理讲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所有从事民政事业的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身体力行。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基层民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内容涉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低保制度、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双拥工作、老龄工作、减灾防灾等工作,几乎涵盖了民政工作的全部内容;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提出了“民生”工作的目标任务。这些都是民政工作的方向,是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行动纲领,是做好全市民政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民政工作就会更加重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刚刚经历的“抗凝冻、保民生”工作就是最好的例证。可以说,民政面临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重,民政服务的对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民政所承担的责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大,民政工作越来越成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千百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做好民政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民政部门担负着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益、推进基层民主、强化社会组织管理、搞好双拥共建等重要职责,民政业务虽然多元,但其本质集中到一点就是为民。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民政工作来实现的。做好民政工作就是实践以人为本的过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民政工作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这就使民政工作抓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也为民政工作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进而使民政工作的职能作用在紧紧把握住时展的脉搏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做好民政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将民生问题为重中之重,对社会保障进行了全面、系统、详细的部署。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慈善事业、优抚安置、残疾人事业、老龄工作、防灾减灾等工作都作了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使得民政工作的社会保障职能更加突出。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城乡还有15.27万人享受低保,1.2万重点优抚对象中还有不少人存在生活、医疗、就业等困难,每年还有大量的灾民、低收入家庭需要救济,部分老年人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如果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忽视这些困难群众,那么建成的小康社会就是个不全面、不完整的小康社会,就难以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目标。当前,我市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民政部门要不失时机地把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等各项为民解困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就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采取的重要保障措施。

(三)做好民政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

近年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抓好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村民自治,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干群关系,安定军心民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大量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做好民政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构建和谐贵阳的需要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环境立省”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为我市实现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在这方面民政工作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通过发挥民政部门对“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管理新格局的进一步建立健全;通过充分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有利于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通过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工作等,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问题,有利于推进社会公平,促进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无私奉献、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的形成。民政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政事业已成为增强社会活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三、“抓重建、保民生”是今年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1中旬以来,我市遭受严重罕见的特大雪凝灾害,成为全省的四个重灾区之一,给各行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经济和农业遭受巨大损失,全市共有72459公顷的农作物受灾,因灾造成20492公顷农作物绝收,死亡大牲畜6360头,倒毁损坏房屋31046间,短短一个月之间,受灾人口达284.65万人次,全市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亿元。

当前,“抓重建、保民生”不仅是全市工作的重点,也是民政工作的当务之急、当务之要、当务之重。要把救灾工作为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

一是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这次特大的雨雪冰冻灾害,不仅加重了春荒缺粮群众生活困难,而且新增了部分需要救助的受灾群众。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

二是抓紧做好倒损房屋恢复重建工作。部分倒损房户经济条件差、自救能力弱,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抓紧做好这项工作要坚持群众自建、互助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民政部门在负责组织做好因灾倒损房屋重建恢复工作的同时,还要统一组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央要求6月底前全面完成倒房恢复重建工作。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不折不扣按期完成。在确保时间进度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建材供应、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和质量管理,保质保量地完成重建任务。

三是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预案。这次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暴露了我们抗灾救灾工作的诸多不足,要认真总结、深刻反思、完善预案。使全市各级民政部门都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确保灾时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提高救灾应对能力。在这次抗冰救灾中,总体上我市民政部门反应快速、启动预案及时、上报灾情迅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要认真进行总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加强救灾的基础性工作,注意防范次生灾害。在灾情发生时,要始终把灾民生活安置放在第一位,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救灾人员到位、资金到位、物资到位,千方百计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是大力开展生产自救。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加强工作协调、加强各类服务,努力把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信心鼓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受灾群众的生活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尽快得到全面发展。

上述四项工作是民政部门迫在眉睫的紧迫任务,要摆在十分突出位置,一件一件抓好落实。各区、市、县政府要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组织协调,及时了解和解决好救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民政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密切协作,积极支持,形成共同抓好救灾工作的强大合力。要管好用好救灾资金包括募捐资金,严格遵循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切实规范基层对救灾款物的发放程序,确保救灾资金、物资和捐赠款物真正用到受灾群众身上。总之一句话,那就是确保不因我们工作不细、不力而导致群众受困,不因我们的失职、渎职而失去民心。要以李彬同志为榜样,大力宣传和学习这次抗灾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为民政事业而团结奋斗的工作热情,更好地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更好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更好地推进我市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

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

全市民政战线都要认真学习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认真研读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精心谋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一)着力健全“六大格局”、完善“五大体系”

按照十七大确立的重大工作部署,统筹考虑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民政工作的现有基础,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健全“六大格局”,完善“五大体系”,推动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健全“六大格局”:

一是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格局;

二是健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互动的基层社会管理格局;

三是健全以政策法规为保障、双拥共建为带动、深化安置改革为动力、国家抚恤与社会优待相结合的优抚安置工作格局;

四是健全面向公众、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

五是健全以培育发展为基础、提升能力为核心、管理监督为手段、作用有效发挥的社会组织建设格局;

六是健全以慈善文化、慈善组织、慈善政策、慈善募捐为基本架构,政府支持、社会举办、公众参与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

完善“五大体系”,一是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二是完善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承担制度为基础,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应急措施相配套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三是完善以居家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四是完善以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临时帮困送温暖活动为补充,社区服务相配套的社会扶助体系;五是完善以地名标准化为基础,地名信息化为载体,地名文化为支撑,城乡系列地名标志为抓手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二)适度调整目标要求,不断提高民政工作水平

市委提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任务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实现这些目标要求,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新要求,认真思考新起点上民政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根据贵阳市的实际情况,适度提高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民政工作水平,为贵阳市的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民政工作要贴近民生,社会救助要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作为目标,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社会福利要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基本养老为重点,加强老龄工作,在继续改善孤老、残疾人和孤儿生活的基础上,加快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适度普惠更多的群众;慈善事业要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己任,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积极作用;优抚安置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采取积极措施,适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基层民主要以坚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走以城乡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政治道路,尽快实现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组织要在继续加强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基础上,力求在总量、规模、结构、布局方面与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建设相适应,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自治等方面的功能。总之,新形势、新任务,全市民政工作都需要有新的更高要求。

(三)完善工作思路,优化发展方式

民政社保工作总结篇3

2016年8月30日下午召开

2、自治区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强化责任、严明纪律、扎实落实各项ww措施。

3、自治区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要用好“一个机制”是什么?

就是充分发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军区、兵团、武警、公安现役部队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防群治力量的作用;

坚持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

形成扁平化、一体化、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协同配合、快速反应的指挥机制。

4、会议提出的要落实“十项措施”是什么?

(1)抓好情报信息、做到耳聪目明;

(2)抓好新闻媒体、坚持正确导向;

(3)抓好网络空间、确保可管可控,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4)抓好依法打击、做到除恶务尽;

(5)抓好宗教工作、确保和睦和谐;

(6)抓好城镇管理、形成安全网络;

(7)抓好农村治理、打牢基层基础,深化“访惠聚”活动,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两委”班子、住村干部等力量作用,推动各级干部下沉基层、包乡包村包户,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

(8)抓好重点领域、促进全面稳定,确保实现ww措施全覆盖;

(9)抓好边境管控、遏制外来隐患;

(10)抓好综合治理、不留空白盲区。

5、会议提出的要明确“一个目标”是什么?

确保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

6、自治区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九点要求上什么?

政治上坚定、思想上统一、目标上明确、责任上担当、工作上连续、作风上务实、团结上加强、廉洁上严格、为民上用情。

7、“四个统一”是什么?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行动。

8、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统领下,重点抓好哪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要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要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区;

四要推进宗教和睦和顺,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要抓牢发展不放松,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xq。

9、加强党的建设,为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哪7项坚强保证?

一要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绝对忠诚;

二要严肃反分裂斗争纪律,坚决查处党员干部中的“两面人”;三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五要加强高校和各类学校党的建设,牢牢掌握育人阵地;

六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七要下大力气抓好作风建设,凝聚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正能量。

10、落实好九个方面的ww措施?

一是继续保持全区严打高压态势;

二是继续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

三是继续加强和创新对清真寺的教育管理服务;

四是继续推行城镇网格化管理;

五是继续强化重点区域防控;

六是继续加强边境管控;

七是继续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八是继续加强情报信息工作;

九是继续健全社会面防控体系,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

11、怎样做好南疆工作?

一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满腔热情地关心关爱南疆各族群众,全面落实特殊扶持政策,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强化乡村组织和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关心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二要保持对暴恐分子和分裂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

三要建立健全奖惩问责机制,建立奖优罚劣的用人导向。

12、xq最大的群众工作是什么?

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13、五个认同是什么?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14、指出,实现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键在什么?根本靠什么?

关键在党,根本靠坚强的干部队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

15、自治区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要筑牢“一个长城”是什么?

紧紧依靠群众、联系服务群众、密切团结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构筑起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钢铁长城、铜墙铁壁。

16、“两个关键点”是什么?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xq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发展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础。

17、自治区领导“树立典型、凝聚力量”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在全区各条战线选树一批忠诚坚定、勇于担当、作风扎实、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表彰。

曝光惩处一批负面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全疆上下营造人人争先进、人人学先进、人人赶先进,干事创业、争作贡献的浓厚氛围。

18、xq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是什么问题?

民族团结问题。

19、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什么意识?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两个坚定不移”是什么?

坚定不移地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兴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坚定不移地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国家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

21、什么是稳疆兴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抓基层、打基础。

22、强调,做好xq工作,关键是要发挥什么作用?

关键是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3、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最大敌人是什么?

干部作风不实。

24、陈全国书记在自治区公安厅检查时提出的五点要求是什么?

一是认识要再提高;二是措施要再落实;三是工作要再主动;

四是责任要再强化;五是纪律要再严明。

25.自治区什么时间召开的深入贯彻落实关于xq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

9月17日上午。

26.自治区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关于xq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主题是什么?

坚决贯彻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推进各项工作。

27.中央治疆方略是什么?

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28.树牢“一个总目标”是指什么?

就是确保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所有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总目标,服从服务于这个总目标。维护稳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改革开放、民族宗教、对口援疆、党的建设等,都要围绕这个总目标来努力。

29.贯穿“一条生命线”是指什么?

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将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30.把握“两个关键点”是指什么?

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切实抓好稳定和发展这两个关键点,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1.健全“一套好机制”是指什么?

承担起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主体责任,健全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机制,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组成两套工作班子,一套班子全力以赴保稳定、一套班子集中精力抓发展,确保集中统一、分工明确、便捷高效、政令畅通。

32.做到“四个努力实现”是指什么?

实现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实现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全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实现xq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33.营造“一个良好局面”指什么?

不断开创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xq。

34.什么是“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35.什么是“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36.党员干部树立红线底线意识是指什么?

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红线底线,把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红线底线。

37.“访惠聚”活动的六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维护社会稳定、建强基层组织、拓宽致富门路、开展思想教育、办好实事好事、推进脱贫攻坚。

38.自治区对“访惠聚”活动走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住村干部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入户走访、联系群众要做到小村每月、中村每两月、大村每季度逐家逐户走访一遍。

39.加强各类矛盾排查化解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民声大走访、矛盾大调处、隐患大整治。

40.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四大措施是什么?

以业管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信息化管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41.群防群治力量建设要发展哪些队伍?

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护村队”“护寺队”“护厂队”“护校队”“护院队”“护路队”,筑起反恐ww的钢铁长城。

42.自治区提出的九项惠民工程是什么?

就业惠民、教育惠民、医疗惠民、社保惠民、扶贫惠民、安居惠民、暖心惠民、兴边惠民、安全惠民。

43.医疗惠民的“三不出”是指什么?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不出疆。

44.暖心惠民“九到农家”是指什么?

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电、路、气、讯、邮政、广播电视、电影、书屋“九到农家”工程。

45.暖心惠民“五下乡”是指什么?

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爱国爱教宗教服务“五下乡”活动。

46.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九进”是指什么?

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团场连队、进清真寺。

47.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四个一起”是什么?

共同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48.强化生态环保理念主要内容是什么?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49.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种意识”是指什么?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50.严肃反分裂斗争纪律要求是什么?

在开展反分裂斗争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决不允许表里不一、言行不一、阳奉阴违。对在反分裂斗争中当“两面派”“两种人”,与分裂分子勾结、沆瀣一气,无论是谁,无论是哪一级干部,一经发现严厉查处、严惩不贷。

51.提出的好干部标准是什么?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5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四要”是指什么?

要严格标准,要优化结构,要注重实干,要树好导向。

53.自治区党委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五点要求是什么?

要热爱xq、甘于奉献;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一心为民、服务群众;要奖惩分明、弘扬正气;要树立典型、凝聚力量。

54.“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指什么?

在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师中广泛开展“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活动。

55.干部选用“五重”导向是指什么?

重党性、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

56.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措施是什么?

一是坚持编制人员向乡村倾斜;

二是选好配强乡镇党政班子;

三是选好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

四是选派党政机关干部、转业军人、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

民政社保工作总结篇4

民政部门承担社会保障,社会组织管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组织管理等多项社会行政事务,业务面广量大,且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做好民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基础性的作用。11月份至今,为进一步摸清全县民政工作现状,理清下步发展思路,我先后对全县11个乡镇的民政工作进行了广泛征求意见,主要调查了各乡镇民政所、民政对象,听取了包括相关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寻求新形势下民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增进百姓福祉的新路子。

我们征集了各类意见对方67条,从中发现在民政业务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主要有: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困难边缘群众脱离的预期变得列为遥远,城乡困难群众明显增多。如老年人、因病致贫者,这些群众都要求政府给予救助以改善生活;公众对乡镇公益设施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占总人口的14%的老年人及其家庭对养老设施和服务的需求相当迫切;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群众对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支配更加关注,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见强烈,对基层政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政事务日益繁重,基层民政工作存在压力很大,有待建立真正与业务工作相适应的民政工作机制和队伍等。这些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群众对共享经济发民成果的期待。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民政部门将在“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上做好文章,为保稳促调,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为我县经济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重民生,着力提高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保障基本民生,是民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要完善和深化城乡是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我县当前农村贫困人口约22796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6%,其中农村低保对象20250人,五保对象2546人,是目前农村社会救助的主要对象,他们在制度内得到了相应的最低生活保障。今后我们将根据财政投入的实际情况,从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出发,加大救助力度,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适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全部纳入低保。近阶级会特殊重视新生生活困难家庭,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和农民工家庭的实际困难:落实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及时救助生活一时陷入困境的苦难家庭,对低保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予以关照。二是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提高医疗救助的惠及范围和补助水平,完善及时救助,分类救助,按省里要求将危房改造工作做好落实好。三是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村五保,城镇“三无”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保障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认真落实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尽快完善老年优待政策体系,继续推进敬老院服务,基本满足老年人居院养老的需求。四是推进优抚安置工作,保障优抚对象权益。继续开展“关爱功臣”“永保光荣”等系列双拥活动。继续完善抚恤优待和医疗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优抚对象生活与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步发展。大力推进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建立重点优抚对想医疗补助即时结算制度。完善城乡一体化,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二、促稳定,着力加强城乡基层民主,社会组织建设。

一是发展城乡基层民主,发挥城乡社区功能,筑牢基层社会稳定平台。坚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推进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推进农村基层建设。二是推进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发挥服务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重点培育和扶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传达政策,反映群众心声,疏导社会心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作用。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对生活困难群体提供帮助;促进政府和社会组织,社会各阶层利益群体的和谐互动。加强执法监管。完善社会组织评估机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社会组织和非法组织,维护社会次序,促进社会稳定。

三、我县乡镇民政工作机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县乡镇民政队伍秉承“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牢牢记住“解决民生、保障民权、维护民利”的核心职责;牢牢把握“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任务。,认真履行社会行政事务管理服务职能,提高社会保障效能,在化解社会矛盾、稳定农村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重与好评。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政职能的增加,基层民政工作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反而随着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主要表现在:

一是机构建设缺位,基层力量薄弱。伴随着2006年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取消了乡镇民政办公室,改设乡镇民政助理员一职,且多为兼职。二是人员调整频繁,业务知识匮乏。熟悉和准确掌握民政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是干好民政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据统计,全县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有17人参加过县及以上专业知识培训,未参加过任何形式培训的有9人、占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数的34.6﹪、占乡镇总数的27﹪,形成了“上面守营房,下面流水兵”。由于乡镇民政工作人员频繁更换,业务知识匮乏,乡镇民政工作无连续性,其结果必是“一年忙到头,万事理不清”,严重影响了我县民政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民政职能增多,队伍兼职过多。民政是为民之政,和谐之基。进入新世纪后,民政职能逐渐增多,尤以社会保障任务繁重。今年省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大部分由乡民政所直接承办,至目前,我县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近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0250人,五保供养对象近2546人,年均发放各类民政优待抚恤、定补救助款物过百万元。随着社会保障措施的到位,民政服务对象、各类款物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眼下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普遍兼任残联理事长,此外还要住村参与各项中心工作。人员过少,任务加重,兼职过多,势必对乡镇落实民政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深度和广度带来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注定大打折扣。

四、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民政工作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民政所涉及的社救、优抚、低保、婚姻登记、殡葬改革、村民自治、社区建设业务,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社会管理,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高度重视和关心乡镇民政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现实需要,是加强社会建设,抓好民生工程实施的有力保障。

(一)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政工作是和谐之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城乡低保工作,能有效保障城乡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利益关系和谐;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对于巩固国防,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军政军民关系团结和谐意义重大;加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依法推进村(居)民自治和和谐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对于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有利于弘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二)、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乡镇民政工作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民政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息息相关,每一项工作体现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怀。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利民之意,惠民之举,很多方面是通过民政工作来实现的。在当前,各种社会群体利益分配格局不断调整变化的形势下,乡镇民政工作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要求越来越严格。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出发,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落实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和民主管理权益,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有利于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民政工作在政府的职能转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是解决社会问题,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社会民主,维护社会稳定。社区建设村民自治与民间组织管理等工作,都属于社会管理职能范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可以说,在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中,民政社会保障占有极重要位置。此外,如婚姻登记、收养登记、殡葬管理、社会救助管理、行政区划、地名管理等工作都是社会管理的基础,也是政府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总之,民政工作是各级政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是政府必须坚持和强化的主体责任。总理在第十二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深情地说:“作为总理,应该是最大的民政部长,是一个最直接的民政工作者”。这句话充分反映了加强民政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清加强乡镇民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进一步把乡镇民政工作抓实抓好。

五、全面加强乡镇民政机构建设,努力提高民政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总体思路是:按照充实、完善、规范、提高的基本思路,借鉴我省池洲、宣城市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好做法,建立健全乡镇民政办事机构,加强人员配备,改善工作条件,从体制机制上构建乡镇民政服务平台,全面承担起为民服务的职责。

充实配强工作人员。总人口在3万人以下的乡镇,民政事务所配备3名工作人员;总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乡镇配备4名工作人员。据此全县共需新增配52人。配备的工作人员必须热爱民政工作,熟悉法规政策,安心扎根基层,乐于吃苦奉献。人员可从现有乡镇人员中择优选配或从大学生村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

民政社保工作总结篇5

2016年8月30日下午召开

2、自治区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强化责任、严明纪律、扎实落实各项ww措施。

3、自治区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要用好“一个机制”是什么?

就是充分发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军区、兵团、武警、公安现役部队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防群治力量的作用;

坚持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

形成扁平化、一体化、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协同配合、快速反应的指挥机制。

4、会议提出的要落实“十项措施”是什么?

(1)抓好情报信息、做到耳聪目明;

(2)抓好新闻媒体、坚持正确导向;

(3)抓好网络空间、确保可管可控,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4)抓好依法打击、做到除恶务尽;

(5)抓好宗教工作、确保和睦和谐;

(6)抓好城镇管理、形成安全网络;

(7)抓好农村治理、打牢基层基础,深化“访惠聚”活动,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两委”班子、住村干部等力量作用,推动各级干部下沉基层、包乡包村包户,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

(8)抓好重点领域、促进全面稳定,确保实现ww措施全覆盖;

(9)抓好边境管控、遏制外来隐患;

(10)抓好综合治理、不留空白盲区。

5、会议提出的要明确“一个目标”是什么?

确保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

6、自治区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九点要求上什么?

政治上坚定、思想上统一、目标上明确、责任上担当、工作上连续、作风上务实、团结上加强、廉洁上严格、为民上用情。

7、“四个统一”是什么?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行动。

8、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统领下,重点抓好哪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要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要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区;

四要推进宗教和睦和顺,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要抓牢发展不放松,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xq。

9、加强党的建设,为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哪7项坚强保证?

一要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绝对忠诚;

二要严肃斗争纪律,坚决查处党员干部中的“两面人”;三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五要加强高校和各类学校党的建设,牢牢掌握育人阵地;

六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七要下大力气抓好作风建设,凝聚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正能量。

10、落实好九个方面的ww措施?

一是继续保持全区严打高压态势;

二是继续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

三是继续加强和创新对清真寺的教育管理服务;

四是继续推行城镇网格化管理;

五是继续强化重点区域防控;

六是继续加强边境管控;

七是继续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八是继续加强情报信息工作;

九是继续健全社会面防控体系,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11、怎样做好南疆工作?

一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满腔热情地关心关爱南疆各族群众,全面落实特殊扶持政策,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强化乡村组织和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关心关怀送到千家万户;

二要保持对分子和分裂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

三要建立健全奖惩问责机制,建立奖优罚劣的用人导向。

12、xq最大的群众工作是什么?

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13、五个认同是什么?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14、指出,实现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键在什么?根本靠什么?

关键在党,根本靠坚强的干部队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

15、自治区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要筑牢“一个长城”是什么?

紧紧依靠群众、联系服务群众、密切团结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构筑起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钢铁长城、铜墙铁壁。

16、“两个关键点”是什么?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xq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发展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础。

17、自治区领导“树立典型、凝聚力量”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在全区各条战线选树一批忠诚坚定、勇于担当、作风扎实、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表彰。

曝光惩处一批负面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全疆上下营造人人争先进、人人学先进、人人赶先进,干事创业、争作贡献的浓厚氛围。

18、xq的问题,最难最长远的是什么问题?

民族团结问题。

19、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什么意识?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两个坚定不移”是什么?

坚定不移地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兴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坚定不移地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国家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

21、什么是稳疆兴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抓基层、打基础。

22、强调,做好xq工作,关键是要发挥什么作用?

关键是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3、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最大敌人是什么?

干部作风不实。

24、陈全国书记在自治区公安厅检查时提出的五点要求是什么?

一是认识要再提高;二是措施要再落实;三是工作要再主动;

四是责任要再强化;五是纪律要再严明。

25.自治区什么时间召开的深入贯彻落实关于xq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

9月17日上午。

26.自治区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关于xq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主题是什么?

坚决贯彻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推进各项工作。

27.中央治疆方略是什么?

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28.树牢“一个总目标”是指什么?

就是确保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所有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总目标,服从服务于这个总目标。维护稳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改革开放、民族宗教、对口援疆、党的建设等,都要围绕这个总目标来努力。

29.贯穿“一条生命线”是指什么?

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将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30.把握“两个关键点”是指什么?

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切实抓好稳定和发展这两个关键点,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1.健全“一套好机制”是指什么?

承担起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主体责任,健全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机制,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组成两套工作班子,一套班子全力以赴保稳定、一套班子集中精力抓发展,确保集中统一、分工明确、便捷高效、政令畅通。

32.做到“四个努力实现”是指什么?

实现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实现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全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实现xq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33.营造“一个良好局面”指什么?

不断开创xq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xq。

34.什么是“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35.什么是“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36.党员干部树立红线底线意识是指什么?

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红线底线,把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红线底线。

37.“访惠聚”活动的六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维护社会稳定、建强基层组织、拓宽致富门路、开展思想教育、办好实事好事、推进脱贫攻坚。

38.自治区对“访惠聚”活动走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住村干部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入户走访、联系群众要做到小村每月、中村每两月、大村每季度逐家逐户走访一遍。

39.加强各类矛盾排查化解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民声大走访、矛盾大调处、隐患大整治。

40.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四大措施是什么?

以业管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信息化管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41.群防群治力量建设要发展哪些队伍?

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护村队”“护寺队”“护厂队”“护校队”“护院队”“护路队”,筑起反恐ww的钢铁长城。

42.自治区提出的九项惠民工程是什么?

就业惠民、教育惠民、医疗惠民、社保惠民、扶贫惠民、安居惠民、暖心惠民、兴边惠民、安全惠民。

43.医疗惠民的“三不出”是指什么?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不出疆。

44.暖心惠民“九到农家”是指什么?

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电、路、气、讯、邮政、广播电视、电影、书屋“九到农家”工程。

45.暖心惠民“五下乡”是指什么?

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爱国爱教宗教服务“五下乡”活动。

46.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九进”是指什么?

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团场连队、进清真寺。

47.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四个一起”是什么?

共同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48.强化生态环保理念主要内容是什么?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49.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种意识”是指什么?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50.严肃斗争纪律要求是什么?

在开展斗争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决不允许表里不一、言行不一、阳奉阴违。对在斗争中当“两面派”“两种人”,与分裂分子勾结、沆瀣一气,无论是谁,无论是哪一级干部,一经发现严厉查处、严惩不贷。

51.提出的好干部标准是什么?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5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四要”是指什么?

要严格标准,要优化结构,要注重实干,要树好导向。

53.自治区党委对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五点要求是什么?

要热爱xq、甘于奉献;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一心为民、服务群众;要奖惩分明、弘扬正气;要树立典型、凝聚力量。

54.“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指什么?

在各级领导干部和教师中广泛开展“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活动。

55.干部选用“五重”导向是指什么?

重党性、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

56.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措施是什么?

一是坚持编制人员向乡村倾斜;

二是选好配强乡镇党政班子;

三是选好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

四是选派党政机关干部、转业军人、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

民政社保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农民工问题;党的政策;基本经验

农民工问题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解读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出台的500多项农民工政策,梳理、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深入理解、准确把握、认真贯彻党的农民工政策,进而形成良好的农民工政策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一、研究我国农民工政策的重要意义

农民工群体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群体。作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中国农民工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台了成规模的可以供解读的文本。截至2006年7月,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总量达到480件,涉及综合、劳动保障、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劳动报酬与福利、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理、劳动标准、职业培训与职业资格以及劳动安全等9个方面。[1]37其中有关劳动力市场与就业、劳动报酬与福利和职业培训、职业资格的政策比较多。对于这些文本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政府政策过程提供服务,为政策过程收集相关资料、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提出决策或变迁政策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策的兴替去留。让公众准确地了解政府的政策过程,让农民工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可以收到用政策引领社会舆论、调节社会行为的功效。另一方面,通过解读党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政策,将农民工问题放在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去考察,可以避免以往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大多将农民工问题划分为维权、就业、服务等若干小问题进行研究的不足,注重对农民工问题的整体性、综合性考察,既能从理论上加深人们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又能从实践上总结出党和政府处理农民工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此外,还有助于避免各级党委和政府今后在解决农民工问题时政策上的偏差与失误,加快农民工问题的解决进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关于农民工政策的基本经验

1.实现了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的统一,注重了结果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从过程管理向结果管理的转变。传统管理模式总是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围绕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去协调资源,往往关注管理的过程。[2]12与过程管理相比,结果管理更加突出公平。党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过程中,既正视农民工问题的存在,关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又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放在结果管理上,更加突出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这一核心价值理念。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意见》明确规定: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充分认识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维护农民工权益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使农民工和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在处理农民工问题上,党的政策体现了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的统一,更加注重结果管理,注重解决社会的公平问题。

2.实现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注重了以人为本

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总是以各自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发生联系,从而形成了共同利益,其中某些共同利益又被社会成员共享,成为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发展要以群众的个人利益是否得到实现和满足为基础。社会对公共利益的尊重、保护与增进,最终也是为了实现绝大多数个人利益的保护和增进。党的农民工政策的着力点就在于保护、增进农民工的个人权益,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农民工的个人权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的统一。当前我国农民工问题的突出表现是农民工权益的不完整和利益的无保障。针对这些情况,200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快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的限制和乱收费,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改善就业服务,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下大力气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各地区、各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农民工政策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核心,注重以人为本,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3.实现了由传统的防范式管理向服务式管理的根本转变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管理部门对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存有偏差,在管理思想上并没有认识到“社会管理不仅要界定政府职能,而且要明确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群众提供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公共服务,不是管制群众[3]19”。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过程中,将市场经济的力量和政府的引导结合起来,实现由管制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变是我党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的重大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发挥企业、社区和中介组织作用,为农民工生活与劳动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着眼,坚持农民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就业,向城市有序流动迁移的方向,合理引导农民逐步转移有序进城;把农民工纳入到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在农民工的工作岗位需求信息、工资、劳动安全、工伤大病保险、子女上学等问题上,政府积极提供公共服务,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流动,难以在城市实现稳定就业的问题,各级人民政府也加强了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质量。逐步实现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了各种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

进入新世纪,党在制定农民工政策时,着力改变过去那种以公安部门为主要管理部门的防范式管理,各级部门把农民工看作城市社会的一员,纠正以往的公共服务忽视农民工的一些基本需要的错误作法,将涉及到农民工权益的重要问题如农民工的居住、公共卫生服务、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等,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的规划之中。尤其是对农民工的居住环境,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同时还重视对农民工的信息统计管理,充分利用各级统计局、公安局和计生委等部门掌握的关于农民工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为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准确及时、方便快捷的信息。实现农民工的信息管理规范化。

4.实现了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的统一,注重制度创新

管理技术和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效率问题,管理制度变革与制度建设既要解决效率问题又要处理公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创新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具有特殊的意义。针对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根源,我党从制度层面进行创新,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2007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农民工获得与城市职工同样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些法律和相关政策保障了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国务院要求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地、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城市就业和工作的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改进农民工居住登记管理办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证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正常流转。加大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力度。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完善日常巡视检查制度和责任制度,依法严厉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健全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制度,强化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作用。各级工会要以劳动合同、劳动工资、劳动条件和职业安全卫生为重点,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的作用,完善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群众监督。发挥共青团、妇联组织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作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立了农民工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并纳入到正常的预算支出范围。地方人民政府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机制,加强了对农民工作的组织领导。

5.体现了方向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着眼统筹城乡发展

农民工问题的形成,与我国城乡分割体制有很大关系。在城乡分割的体制下,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还没有放开,农村人口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迁徙;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不统一,农民工仍受到一些城市制定的歧视性就业和劳动用工制度的限制;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农民工作为城市边缘群体,没有任何社会保障。这些都成为城市吸纳农民工的重大障碍。基于此种情况,我党一方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打破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户籍等相关制度,创造条件让农民工逐步市民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上述五个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民工政策的基本经验分析。笔者认为,党的农民工政策在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功能缺陷,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关于农民工的政策缺乏总体规划,当前的农民工政策在实施上仍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但总的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我党针对农民工群体和农民工问题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方针,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刘小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民政社保工作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社会救助专项清理监察行动,是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源头治理腐败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清理监察行动,从严从快,举一反三,坚决清查纠正违反低保政策、扩大低保范围、挤占低保资金,以及“人情保,关系保”等社会救助工作中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规违纪行为,进一步强化政策观念,完善工作程序,加强规范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切实维护和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二、监察内容

这次社会救助专项清理监察行动,主要是全面了解各乡镇社会救助政策执行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具体内容有:

(一)各乡镇执行社会救助政策的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地方自行扩大救助范围和乱开政策口子的情况;是否存在单位和个人违规干涉社会救助工作的情况;是否存在社会救助政策与行政管理工作挂钩的现象。

(二)救助对象审核审批情况。重点检查各乡镇是否依据现行社会救助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及时取消已不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特别是严格清查纠正“人情保,关系保”的情况;是否严格执行救助对象申报审批程序,特别是乡镇入户调查,村(居)民主评议和救助对象在乡镇城乡低保固定公示栏、村(居)务公开栏公示的情况。

(三)救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是否按规定落实地方配套救助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有迟拨、截留、挤占、挪用和冒领现象。救助资金是否严格遵循“民政部门核定对象和标准,财政部门核拨资金,银行到人”的发放程序。

(四)经办能力建设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按照省政府政发〔〕41号文件要求,落实乡镇农村低保专职工作人员的情况,以及是否按省政府规定要求落实救助专项资金及工作经费的情况。

三、方法步骤

这次专项清理监察行动采取乡镇自查自纠,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民政局联合督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以乡镇自查自纠为主。专项监察行动从3月初开始至6月底结束。各乡镇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分阶段、分步骤狠抓落实。

(一)宣传发动(3月份)。各乡镇根据本方案细化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要通过新闻媒体、政务公开网、乡镇低保公示栏、村(居)务公开栏及时通报本地社会救助专项清理监察行动情况,深入宣传救助政策和申报审批程序,充分发挥舆论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增强工作透明度,营造社会救助专项清理监察行动良好氛围。

(二)自查自纠(4月份)。各乡镇对照民政发〔2012〕1号文件和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属政策执行问题的,迅速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做法;属对象不准,存在“人情保,关系保”的,迅速清退,张榜公示,并建立专档备查;属挤占挪用资金的,迅速归位,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同时,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的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要按照党纪政纪规定严肃处理。各乡镇社会事务办要在4月底之前向县低保局报送本地开展自查自纠的情况报告。

(三)检查督办(4月—5月份)。县监察、财政、审计、民政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赴各乡镇检查督办,检查采取听汇报和实地查看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督查组要听取所检查单位专项清理监察工作情况汇报;查看政府、民政、财政有关文件、资料。督查组随机抽查所到乡镇30%的村,每个村不少于5个户。

(四)总结整改(6月份)。各乡镇要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结合县联合督查组检查发现的问题,逐条逐项制定整改措施,6月底前整改到位。县监察、民政部门要对所属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并在6月底前形成书面总结报告,报县人民政府和省民政厅、省监察厅。对重视不够、行动迟缓、整改不力的乡镇,县监察局、县民政局将予以通报批评。

民政社保工作总结篇8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行动指南。

坚持“三个代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一贯思想。毛泽东同志始终强调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地位。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我们党考虑所有问题,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最终检验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强调全党同志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是要最终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强调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的要求,是一个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将三个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搞好新时期财政工作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职能,更好地体现“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

(一)财政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财政,是国家政权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财税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手段。财力的强弱,对国家的强盛和安全会产生重大影响。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这一点江泽民同志进行了高度概括:“在我国,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税政策,努力做好财税工作,是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财税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经过20年的努力,我们已初步建立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国家财力逐步壮大。财政对国家建设的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支持了国家重大改革开放措施的出台和重要方针政策的实施,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体现了“要求三个代表的内在。”

1.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财政职能的关键在于是否反映了既定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源配置和政府活动方式,以及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其有效运行的适应程度。目前,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职能问题已有共识,即将其界定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增长、监督四个方面。其中,由于我国的市场仍不够完善,财政必须保持强有力的配置功能,以弥补市场配置能力的不足;分配职能强调所得的分配,即在劳动力和资本之间以及内部进行分配,服务于社会性公平的目标;在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职能中,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同时兼顾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比稳定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如何处理好二者关系,是新时期财政职能所面临的挑战;另外,重新强调财政的监督职能具有重要意义,转轨过程中我国财政的监督已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监督的内涵,现在强调财政监督,是与财政职能的优化和转变结合在一起的。加强财政监管,才能保证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增长职能的顺利实现。

2.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职能的实践意义

(1)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推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宏观调控首要的目标是保持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为此,如何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的配置,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在我国,除了履行财政最基本的职责外,财政配置资源还要对我国整个产业布局的形成、宏观产业结构的调节、国家主导产业及其支柱产业的选择等。通过政府财政的税收、投资、补贴、贴息等财政手段加以扶持。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客观上具有经济建设职能,需要参与经济领域的调控,这是未来我国政府财政配置资源的一个重要政策取向,也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一个必要条件。

(2)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缓解社会供需矛盾,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财政在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方面,即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抑制经济波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要的是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通过财政来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集中性的财政收支分配,来矫正无数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的收支活动所形成的不利结果,或者说是一种着眼于宏观经济的收支活动来调节无数着眼于微观经济的收支活动。为此,就要求摆脱单纯财政观点,不是就财政平衡来搞平衡,而应着眼于全社会的总量平衡。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或二者同时并举,通过减少政府需求和减少非政府部门需求来压缩总需求。一旦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财政可以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或二者同时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收支不平衡是可能的而且是允许的。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政策,应该说这是现代经济条件下政府理财和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政策思想。

(3)调节收入分配,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收入公平分配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般地讲,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就变成一种反向关系,即分配不公平会妨碍经济效率的提高。在当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中,如何克服建立一个既充满竞争、又充满关怀的社会是政府收入分配制度调节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财政是国家的一种集中性分配,在收入公平分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对低收入者的生活补助以及其它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宏观上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促进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从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财政应该担当社会组织结构优化和社会思想文化优化的重要职责。社会组织结构涵盖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银行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部门的机构精简,以及转轨时期如何保持社会个体与组织的有效联系。合理高效的社会组织结构对政府政策实施、经济有效运作的重大意义。至于社会思想文化,是与精神文明建设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在特殊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出了这种需要,良好的社会思想文化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作用是不容易忽视的。 

(三)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具有国家主体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1.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国家主体性

财政是一种政府经济行为。政府为了保证社会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克服市场机制运行的缺陷,必须实施各种公共活动,如国防、教育、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医疗保健、社会保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必须由政府出资,这些由政府出资进行的活动就构成了财政活动的内容。公共财政存在的依据就在于弥补市场的缺陷,而弥补市场缺陷的最终力量源泉来自政府,而政府是国家的代表。因此,从经济意义上说,国家的分配就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市场失灵之处就通过国家的分配来弥补。国家的分配即公共财政与弥补市场缺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正如市场有效与市场失灵是对立统一一样,国家的分配与市场机制既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在同一的社会形态和经济范畴内。财政作为分配关系与其他分配关系的主要个性或特点,就在于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政权或政府,而非别的任何经济活动主体。

2.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就是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国家是全社会公共利益的真正代表,决定了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人民性,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决定了社会共同需要的空前一致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真实性、完整性。资本主义国家把资产阶级的需要说成是社会性共同需要,而社会主义把人民大众的需要作为社会共同需要。因此,与西方国家公共财政不同,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才具有真正的“公共”性。

3.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发展性

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所在。尤其是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低,人口素质总体还不太高,需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使各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对此,财政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大对基础教育、基础科研、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只有这些方面都有所发展,才能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因而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任务还很重。另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还具有盈利性,还存在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这也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发展性。

三、以“三个代表”为行动指南,全面推进财政经济健康发展

(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

财政支出范围应与政府的活动范围相一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资金也应逐步转移到满足公共需要上来,突出财政的公共性特征,逐步提高财政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和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解决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一是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逐步解决财政供养人口过多、对一些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包揽过多、不合理的补贴和投资过多等问题。二是努力保障国家政权建设、科技、教育、社保、农业、生态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出需要。要将国家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所需的资金纳入预算,切实保证资金的足额到位;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搞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支持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地方经济实力。

(二)发挥财政稳定和发展经济的职能作用,建立周期后备预算动作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存在经济周期问题。围绕经济增长的偏冷或是偏热,财政应当按照经济周期规律的要求建立后备周期预算动作机制。经济过热时,将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的一部分财政收入和为降低需求而减少的一部分财政支出留作储备;经济过冷时,启用这部分储备刺激经济增长。这个结余预算就是宏观调控预算,这项储备也可称为财政周期性后备预算。另外,也可通过实施部门预算管理,将优化组合而集中的部分资金用于预算储备,在一定条件下再用于有关部门的支出。当然,周期性储备预算也应当按照财政职能的要求。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或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为市场竞争创造条件。总之,建立这样一种动作机制。可以充分运用财政杠杆调控经济,最大程度的实现财政职能的要求,推动经济发展。

(三)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一是要将目前的“三条保障线”转化为失业保障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两条保障线”,把企业的责任逐步转化为政府的责任,通过社会化的中介机构来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二是要建立统一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实行省级统筹,同时要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三是要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体系,实行社会保障待遇的社会化发放,社会保障对象由社区统一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及职工必须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财政部门也要积极筹措社会保障资金。要继续探索新的征管模式,提高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率,扩大覆盖面;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通过多种途径,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制度,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强监督检查,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确保社会保障资金专款专用。

民政社保工作总结篇9

各位委员、同志们:

政协江西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了。这是共商江西改革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动员全体政协委员和全省爱国统一战线人士,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地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代表中共江西省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政协委员和广大爱国统一战线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经验,正确把握形势,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省政协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过去的五年,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闯新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众志成城谋崛起,全省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西实际、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在奋力崛起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这五年,也是全省政协事业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的五年。五年来,九届省政协在历届班子的工作基础上,围绕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目标,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基本职能,为推进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协组织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履行职能的新机制、新形式和新方法,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明显提高,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人民政协事业的思想认识,积累了许多十分宝贵的经验,主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为行动指南,并以此作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各级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政协事业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是人民政协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这些经验,既是对过去政协工作的深刻总结,也是做好今后政协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西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总体上讲,机遇大于挑战。从国际上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虽然粮食、原油等生活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全球经济继续平稳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转移的趋势没有改变,科技迅猛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从国内看,虽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缩小地区间差距、增强发展可持续能力的任务依然艰巨,物价结构性上涨过快、经济偏热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是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互促进,经济国际化与国内需求双轮驱动,沿海地区产业、资本进一步向内地转移,并与内地经济发展活力迅速增强的共同作用下,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这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特别是应当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我们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从我省来看,虽然江西仍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市场取向改革与促进社会和谐等诸多矛盾,但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懈努力,我省的投资环境已经极大改善,发展的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快速发展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显著提高。中央作出的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新形势,我们要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用好改革发展的有利条件,咬定发展抓项目,促进和谐抓民生,强化保证抓党建,奋力开创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伟大的事业需要广泛的团结,广泛的团结成就伟大的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多党参政。人民政协是实行这一制度的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优势独特,作用不可替代。我们在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赣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始终不渝地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和作用。去年十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回顾了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新进展,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发展人民政协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治保证。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着力研究改革开放新形势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课题,着力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对政协工作赋予的新使命,着力研究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方面人士对政协工作的新期待,围绕大目标,着眼大多数,实现大联合,努力实现人民政协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开创江西改革发展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江西崛起新跨越中充分发挥政协的作用

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新跨越,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全省4300万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只有围绕这个目标,服务于这个目标,人民政协才能巩固大团结大联合的广泛基础,人民政协事业才能赢得新的发展。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发挥好政协组织的优势和作用,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点和优势,积极为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我省各级政协汇集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人才济济,群英荟萃,有条件也有能力就一些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开展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多建发展之言,多献崛起之策,多立务实之论。全省各级政协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江西崛起作为履行职能的最大责任,紧紧围绕我省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问题,以及省委、省政府重视和关注的一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抓住机遇,增强软实力,实现科学发展;实事求是地坚决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抓好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问题,组织委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集中民情民智,多提一些有见解、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协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特点和优势,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服务。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政协组织要把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贯穿于各项工作和一切活动中,在增强团结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在发扬民主的过程中增强团结。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引导社会各方面进行积极有序的政治参与,进一步促进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界别之间的大团结大联合,最大限度地将各方面的力量团结到党的周围。要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多做解惑释疑、寻求共识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的工作,为巩固和发展我省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文化层次高、知识面宽的特点和优势,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江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说,相当多的政协委员经纶满腹、才华横溢,这是推进全省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政协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借鉴国外有益的文化成果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江西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繁荣文化创作,培育文化人才,壮大文化产业,为实现江西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要切实加强与海外和兄弟省市的联系,积极组织各种有影响的文化交流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江西,不断扩大影响力。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全社会建立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四是要充分发挥政协包容各界、联系广泛的特点和优势,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政协是党委、政府联系各界别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牢固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宣传中央的政策主张和全省的发展形势,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为党委、政府及时了解广大群众的普遍诉求、准确把握社会动态提供帮助。要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对中央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贯彻情况,对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各项民生工程和惠民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监督,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献计出力。

三、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协工作的整体水平

这次大会将选举产生新一届省政协常务委员会班子。新班子要有新形象、新作为。希望新一届省政协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按照中共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

见》精神,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一是要注重维护核心。始终保持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尊重和维护党的正确领导,增强政治敏锐性,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政治方向。注意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无论是协商监督,还是参政议政,都要从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出发,立足工作全局来考虑问题。要认真贯彻党委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工作意图,善于依靠党的领导和支持来开展工作。要注意发挥各级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及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中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二是要促进党派合作。我们不但要从组织上保证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政协组织中占有多数比例,而且在政协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都要尊重和保障各派在政协各种会议上以党派名义发表意见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他们开展视察、调查、检查、反映社情民意、提案等权利。特别是对他们的提案要重点办理、反映的社情民意要重点报送、视察和调研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重点研究。三是要突出界别特色。注意合理设置界别,丰富界别活动方式,完善界别活动机制,积极探索发挥别界作用的方式方法。要通过界别渠道密切联系本界别群众,增进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四是要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对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正确处理做好本职工作与参加政协活动的关系,努力提高政协委员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的水平。同时,要尊重和依法保障政协委员的各项民利,积极为他们履行职能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各种意见。五是要加强政协机关建设。以抓学习为动力,抓服务为宗旨,抓工作落实为关键,抓队伍建设为保障,把各级政协机关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机关,为政协履行职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民政社保工作总结篇10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开展社会救助“阳光行动”,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市三无对象的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应退尽退、进退及时,实现“政策运用准确、程序操作准确、对象审批准确”的目标,促进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依规、严格程序的原则

(二)分级负责、分级落实的原则

(三)全面清理、重点清退的原则

(四)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三、组织领导

成立山街道救助“阳光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民政专干及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成员。

四、范围和内容

清理核查对象为已享受年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及城市三无对象待遇的人员。清理核点为:

(一)购高档住宅商品房、购车、从事个体工商业等家庭生活条件明显高于城乡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

(二)缴纳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金额较高,家庭成员中有领取退休社保金,大学毕业或成年已正常就业,且家庭收入高于城乡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

(三)纳入城乡低保对象的社会特殊群体;

(四)有劳动能力或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具备赡养、扶养、抚养能力,且家庭成员中无重病对象的城乡低保对象;

(五)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且具有供养能力,或年满60周岁仍有生活来源,或其他不符合政策的五保对象及享受城市在无对象待遇的人员。

五、工作步骤

(一)自查自纠阶段(4月份到8月份)。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一是广泛宣传。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让所有救助对象知晓社会救助政策,清楚清理核查活动内容。二是逐户核查。为提高核查效率,对a类低保对象只须见到本人,但农村五保户和城市三无对象必须逐户核查;对B类低保对象必须摸清其家庭情况;对其余低保对象必须逐户核查。对所有的清理的保障对象,调查人员必须如实填写《楼区山街道社会教助“阳光行动”清查表》,提出调查意见并签名,并对调查结果负责。三是民主评议。各社区服务站及相关单位要成立评议清查小组,组织领导代表、村(社区)民主评议小组成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救助对象代表、社会救助站工作人员分片进行集中评议。四是阳光公示。经民主评议通过的对象名单(户主)、家庭人口数、建议保障金额和保障类别在公示栏进行为期5天的“阳光公示”同时公布举报

五是重新审定。各社区服务站及相关单位领导小组根据公示有异议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对象,组织C类低保家庭签订《城乡低保C类家庭承诺书》,最后上报审定结果。

(二)验收总结阶段(9月份)。山街道“阳光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自查自纠情况进行验收和总结。一是抽查验收。由领导小组根据各社区服务站上报的保障对象名册,按各社区服务站保障人数5%的比例进行抽查验收。二是结果运用。街道民政办根据验收结果,对保障准确的社区服务站,按照其上报名册及建议金额,完成信息系统数据审核后报区民政局由区民政局打卡发放保障金。三是总结表彰。我街道对社会救助“阳光行动”执行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对保障不够准确或操作不规范的社区、服务站。责成在10月30日前完成重新清理。对通过领导小组验收合格的社区、服务站给予奖励、对验收中发现问题的社区、服务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工作要求

(一)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各社区、服务站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建立分片负责制,各项工作责任具体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