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2:51

课程设计要点篇1

这些问题的解决,急需相关的科学理论进行指导。课程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帮助把课程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其对于规范课程模式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对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定义、构成要素以及特征入手,通过简单分析目前学前教育课程模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出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的三大要点。

 

一、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简介

 

1.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定义

 

关于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一个概念框架以及组织结构,它包含基本的哲学思想与管理政策、课程程序;还有人认为,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在一定的学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幼儿园的任务目标,而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式。现在,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概念是: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是用具有代表性的、简单的课程方案,其与幼儿园的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环境相适应,并能对幼儿产生特定的教育功能的一种结构模式或者说是功能模式。[1]

 

2.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构成要素

 

(1)理论要素: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知识。这些学科理论的相互交叉,帮助教学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理念。每一种课程模式都有一定的课程理念支撑,这些理念帮助教学者在幼儿以及教学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2]

 

(2)目标要素:每一种课程模式在设计初期,都必须确定自己的功能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后续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能够用该目标进行指导。

 

(3)结构要素:结构要素包括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的课程结构,简言之,就是课程的类别、科别以及具体科目结构。本文所说的课程结构主要是指学前教育不同类型的科目以及所占比例。课程目标最终的实现需要课程结构的支持。[3]

 

(4)系统要素:课程系统仅仅是学前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不同的课程模式其特点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课程模式应建立不同的支持系统。

 

(5)环境要素:一种课程模式往往只能适用于其所对应的环境。该环境是构成课程模式的背景要素,其包括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环境,具体来说,宏观环境是指大的背景环境,如国际环境、国家政策、经济、文化等;中观环境指的是该区域的文化以及经济、政治背景;微观环境指的是该幼儿园所拥有的软件以及硬件设施。一个完善的课程模式,必须具备这三个层面的环境。

 

3.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特征

 

课程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整体性特征,课程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其在设计过程中,就必须以制定的目标为导向;平台沟通性,课程模式的出现,将课程基础理论与课程的具体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调整课程模式,促使课程理论更好的指导课程实践;可行性,设计的课程模式最终是要投入到课程实践中,因此,其必须具有可行性,既能够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能够促使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有效性以及相对性,特定的课程模式都适应于特定的环境,其所发挥的作用都是相对的,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其作用的强弱也在不断的变化。

二、现阶段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建设存在的问题

 

1.照搬国外的学前教育模式,缺乏深入了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与国际的交流日益加深,国外学前教育的优秀的课程模式,如蒙台梭利教育法、方案法、项目活动教学法等,被引入我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的幼儿园在设计课程模式时,仅是生搬硬套,并没有根据客观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整,导致效果大打折扣。[4]

 

2.盲目跟风,缺乏明确定位

 

现阶段,课程模式逐渐呈现出个性化、本土化的趋势,然而,在实施工程中,部分幼儿园盲目跟风,过分追求个性化发展,却没有深入的研究课程模式的特征以及内涵。部分幼儿园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新的课程模式理论,却忽略了幼儿的学习情况以及接受能力,导致课程模式改革流于形式。

 

3.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压抑幼儿的天性

 

幼儿园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满足幼儿成长中精神、身体方面的诸多需求,激发他们对于世界万物的好奇心,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幼儿园却开始想幼儿传授小学的知识,如加减法、汉语拼音、汉字等,并给幼儿布置了很多的听说读写之类的家庭作业,这导致幼儿对学习过早的丧失兴趣,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5]

 

三、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的要点分析

 

1.制定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

 

合理的教学培养目标是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中心环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应确定目标。当然,在制定目标时,必须进行全面的考虑。例如,对幼儿的兴趣爱好、身心需求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同时,目标必须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培养独立人格为核心。

 

2.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作为课程模式的主体,是设计的重点部分。合理的课程结构,有助于提升课程模式的效用。在设计课程结构时,必须事先对目前幼儿园的课程结构现状进行充分的调查,掌握其存在的优势以及缺点,从而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其次,还应根据调查结果,对课程结构进行总体规划,对课程开发进行全程指导。

 

3.根据课程的构成要素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

 

根据课程模式的五要素进行课程的设计以及开发。首先,其设置的课程必须紧扣教学培养目标,选择的课程必须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同时,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幼儿认识社会。

 

四、小结

 

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在进行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设计时,必须围绕幼儿的需求展开,充分掌握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内涵、特点以及构成五要素,在调查幼儿园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从而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并根据课程模式构成五要素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

课程设计要点篇2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理论讲授:设计实训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是个相对年轻的专业。到如今也不过二十几年的历史,环境艺术的教学内容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室内设计,一类是室外环境设计。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直接面对市场和社会,所以很多院校环艺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专业设置也多以社会需求为基准。在课程设计上注重现实性、应用性和功能性。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特点

环境艺术学科的课程体系是以美术、空间造型和建筑学为专业基础,融合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知识范围上,兼有艺、工、文的特点。 作为一门设计学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是构筑在艺术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性的学科[1]。它以艺术性的思维为手段,以对社会和环境的理想为目标。环艺设计人才的专业教育是在一定具备材料、工程技术的基础上,着力于创造性和创新性设计思维的培养。

1、课程方向上具有内外性

对环境这个概念讲,无论是从地理学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学角度、心理学的角度讲,都包括了室内和室外两类环境内容。清华大学李砚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也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两个部分。

2、课程数量上实训设计的绝多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强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环艺教学的办学思想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一些国外大学的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和操作的教学比例都较高,基本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为案例教授、工程实践和课程设计。课程作业和毕业设计越来越注重实题实做的方法,增加对实际项目的现实性的分析,增强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体系上,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文化课,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以建筑学的基础课程为主。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环艺专业表现方法、手段和技能,形成一定的环艺专业理论素养和基本的审美能力,即做好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表现基础;专业课程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两大部分,是对具体环艺专业范围的设计方法的学习与练习。这一阶段,课程的理论讲授的内容会减少,而实际操作和设计训练的比例会大大增加[2]。本文就是以专业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设计类教学中理论教授与设计实训的不同特点,探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内理论部分与设计训练部分究竟如何的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课课程特点

环艺设计的专业课程基本是从大三开始进行。几乎占了全部课程的一般时间。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建筑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不同的学校根据各自的办学优势各有侧重。艺术院校多倾向于室内空间设计,建筑院校多倾向于建筑景观设计,农林院校偏于园林设计。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多是结合社会的需要来确定。例如,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认识的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很多学校就相应的提高和注重对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的设置;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形象也日益被关注,教学中就增多对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街道景观设计以及博物馆、展览馆类题目的课程。目前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潮流下,小城镇已经而且会很长时期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性的发展课题,随之相应提出了乡村景观设计的要求,作为超前的探索,有的学校又把这类课题列为研究性和探索性的题目,供学生交流和选修。在低碳和绿色生态思潮下,不少学校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了对废旧工厂、湿地景观的环境设计类课程。

按照课程的授课特点,专业课在课程内容上都可以分成两部分:理论讲授部分和设计实训部分。这两部分均各自具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其中:

1、理论教授的特点:以理论为主,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并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由于理论部分多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接受速度较慢、老师备课时间较长。在课程的安排上,适宜分散性排课。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复习时间,也可以为老师增多课前的准备时间。所以这类课程小课节的安排课程非常有利。

2、设计实训的特点:这个环节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参加实际的设计。是理论的具体应用。它要求学生能把所学习的理论连贯性的应用在实际的训练之中。而且设计的特点是要求时间集中连续,所以这个环节的课程安排以时间集中为特点。现列表作为比较:

教学环节名称

角色上的不同

方法上的不同

培养要求上的不同

课程时间安排上不同

理论教授

教师为主

理论教授

注重理论修养的培修

课程宜相对分散

设计实训

学生为主

实践动手

注重艺术创作的培养

时间宜相对集中

三、专业课程中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训结合的理想模式:分段式排课法

根据理论教授和设计实训不同的授课特点,分段式排课法就把同一门课程的这两个部分分开设置。我们以an代表某一专业课的理论课部分,以an'代表该专业课的设计实训部分。那么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可以如下安排课程:

a1a2a3a4a5·····a1'·······a2'······a3'······a4'······a5'·····

例如:前五周,每周安排a1a2a3a4a5这五门专业课程各一天的理论讲授。四周结束后,可以连续安排a1'a2'a3'a4'a5'各三周的课程设计。

1、分段式排课方法的优点:

1)前期理论教授阶段的小课时,能够使教师有充足的课余时间补充理论知识基础,增加理论讲授的深度与宽度。使得在理论学习阶段,给学生以足够的思索时间,用课程的丰富性来调节学生对单一知识长时间接受的麻痹性和烦躁感。

2)课时按照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不同的安排。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各点的要求。整个教学程序完整、环节连贯、有序。增强了做为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理论性。不但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循序渐进,逐次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符合学习思维的特点

3)把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训适当的分开,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反复的学习与巩固,起到加强记忆的作用。

2、分段式排课的缺点:

  1)课程在时间安排上过于复杂,不太适合公共课程比较多的低年级。这种排课主要适用于高年级的专业课的教学安排。

  2)会加大教学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难度。在课程归类和教学管理上也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增加教学成本的投入。

虽然从理论上说这种模式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把理论与设计有机结合的方式,但是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院校并不采用这种专业课的设置方法。

鉴于分段式排课的特点,很多院校更愿意集中的按排专业课。一门课程往往集中在几周之内就要完成。教师对专业课的讲授,基本是先理论,后设计。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紧凑集中,便于教学的管理和教学课程的统一安排,教学成本小。但是这种教学管理和课程教授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

  1)、由于连续的讲授理论部分,使得教师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补充理论知识,在精神和体力上都过于劳累。学生也会对连续几天进行单一科目的理论讲授产生厌烦感和烦躁感,情绪和注意力都会减弱,影响了教学效果。

2)、有的教师为减轻这种强负荷的理论教授,往往偷工减料,把理论课时大大压缩,增加一些无关紧要的考察调研或者自由讨论的课时来滥竽充数。

四、实践教学中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训结合的方法:并列式授课法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每门课的每一次课,都分成两部分:理论教授部分和实训讨论部分。这样的安排课程的方法可以叫做并列式授课法。这种方法是在当即教学环境下更为实际和更能有利于操作的一种方法。以笔者在讲授小区景观设计课程作为例。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该课程的课时安排是每周四次,每天4节课程。在课程内容在安排上,每天只讲授两节理论课,其余两节先是临摹、调研或是案例欣赏分析,以后逐渐引导学生小场地景观设计题目的构思。理论讲解内容由浅入深,紧紧的和后两节的设计内容相衔接。在讲到第三周课程的时候,布置课程作业,加大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当然这种把理论讲授和设计实训结合的方法对教授有比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熟悉学生以往的课程进度和安排,这样才能确定自己课程内容的安排。其次,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状况,要了解其他主讲教师的课程内容和侧重点,以次确定自己的讲授内容。再次,要求教师在课程计划中,要把理论部分和实训设计部分紧密结合起来,理论内容由浅入深,紧紧的和后面的设计内容衔接,理论讲解"细水长流",设计实训部分"由浅入深"。

1、注重理论讲授的条理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理论讲授中,要切忌以下几点:

1)、理论要落到实处,不能讲"空"。一定要针对专业课程的题目,做到内容有原则,有方法,有程序,有案例,有分析,有评价,不要泛泛而谈。艺术设计是一种计谋和策划,它的图示化的艺术性表现是一种策划和智慧的结果。好的艺术设计离不开文化和思想。作为一名设计师,要立足民族根基,掌握民族文化,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但是文化容易讲"空",不容易讲"实"。好的专业课的讲授一定要做到一切内容为"设计"服务,注意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设计思路,提高学生设计审美和判断,不要让文化使学生一头雾水。

2)、课程内容宜"精"不宜"杂"。课程不要面面俱到,要做到重点突出,内容有序,前后连贯,层次井然。

2、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上,要坚持课程教学真题化

环艺设计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环艺教学的办学思想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而目前国内大多数设计院校都还没有条件在教学中加入社会的实践教学,无法真正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大多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在很多情况下也是"闭门造车",拼凑设计作品,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考虑实际功能。教师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的研究课题大都是陈旧案例或凭空想象,研究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假想的境界。艺术设计类教学要注意积累和总结实践教学的成果和应用。在课程教学上尽量做到真题化。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本领。课程作业和毕业设计要注重以实题实做的方法,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增加对实际项目的现实性的分析。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和教学安排,课题的题目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实题真做、实题虚做、实题重做。同时增加对实践题目和实施项目的调研与分析。

五、小结

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为突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中的种种规律。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不断根据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培养适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环艺人才。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要点篇3

关键词:礼服专项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构想

Designandmanufactureofspecialdressasaprofessionalrequiredcourses,thestudentsbecomethedressdesignmajorrequiredcoursesof.inviewofthefeaturesofthecurrentstudentlearning,thisarticlefromtheperspectiveofcurriculumproblems,enumerateditsexisting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putforwardonthebasisoftheimplementationofcurriculumreform,curriculumreformandtheideaofcore.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在服装设计与工程系的立体裁剪课程基础上逐渐发展过来的,将礼服设计与立体裁剪相结合,针对服装专业学生的专项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礼服审美及设计方法,并在实际设计中有效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较熟练地掌握礼服设计的方法和审美特征,提升礼服的设计与造型技术,有效地提高动手能力与思维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本专业的浓厚兴趣,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特色

本课程结合课内操作实验课,共48课时,8课时的课内实验。将设计与制作结合起来。主要包括礼服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过程、应用与表现三大板块内容,立足于全面性与系统性的教学,在内容的深度与精度上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予以充实和加强。主要以教师示范讲解,学生以作业训练为主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完整地贯穿下去。课内教学贯彻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设计操作能力。课堂练习设计从易到难,由浅及深,配以课外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该课程作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设计方向的学科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基础的礼服设计应用能力的课程。基于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1.针对性

本课程针对服装专业学生涉及到的礼服设计与制作进行专项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礼服设计与制作技巧,并能够将之灵活应用于服装设计之中。

2.基础性

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3.系统性

本课程结合课内操作训练,主要完成包括礼服设计与制作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过程、应用与表现三大板块内容,立足于全面性与系统性的教学,在内容的深度与精度上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予以充实和加强。课程内容从基本的知识、设计原理到基本的设计表现,内容系统而科学。

4.应用性

内容侧重于礼服设计与制作的特点及应用。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设计与制作的的特点,熟练掌握礼服造型表现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基本的创作实践能力。

5.积累完备性

教学与社会实践项目并重,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完成大量的课程教学的同时,还借助相关科研完善教学资料、理论积累。

二、课程的不足

国内同类课程结合实践对礼服设计课做了较好的课程设置,但主要侧重与设计,而没有将设计与立体裁剪,制作结合起来,系统深入地讲授礼服设计的具体过程和实现。侧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而较少完善其实际操作制作的过程,无法满足服装设计专业本科生的需求。本课程符合国际潮流的设计教学体系,学科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清晰,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教学效果得到认可。由于课程在设计教学中作为教学必修课的传统课程,在国内的同类课程中与后续设计课程连贯性较弱。因此本课程中注意对实际作品和优秀设计案例的分析,作业与专业设计紧密结合,在课程进行中主动于后续专业课程相联系。做到丰富性与系统性的结合,实践性与与分析性的结合,与同类课程相比处于前例。

与同类课程的比较本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是全新的课程,本课程从教材到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重新做起,同时可以借鉴的成果较少,因此本课程的建设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在教学资源方面有待充实。在学生实践教学方面应更加系统,将课程实习与理论更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教材方面的建设,使得学生从系统的教学理念中深入地掌握礼服设计与制作的流程。

三、改革的核心与重点

如何将设计与制作课程融为一体是本课程改革的重点。鉴于目前设计专业学生设计课学习的特点,本文从课程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列举出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及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两大要点。

1、基于课内操作训练环节的教学改革

课程在授课中加强课内操作训练教学环节,一共8课时的课内实践环节的操作训练,根据教师安排的课内实践指导书,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力求设计与制作密切接轨。

2、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

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新教学大纲明确且系统。教学以理论授课、示范讲解操作以及课内实验结合,改革以往只重理论的单一设计教学模式。

四、建设构想实施

1、教学内容建构方案

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礼服专项设计与制作是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方向的学科专业必修课,同时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其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礼服设计基本理论的学习,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制作过程以及礼服设计与制作的应用与表现,使学生掌握礼服设计的造型、制作及表现能力,为今后的专业服装设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示范讲解操作与设计制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组织与安排方式,让学生实际操练,实现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上课主要集中在立体裁剪教室和工艺实验室进行,将设计与制作较好地连接起来,达到教、学、用的有效特点。

3、实践教学的实施措施

实践教学的实施措施主要有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设计操作训练习题,结合一些实际的设计制作款式将礼服设计与制作应用于服装以此达到教学实践的目的。上课主要集中在立体裁剪教室和实验工艺室进行。分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分步骤,分项目地进行实践,使其有机结合;协助健全服装制作与工艺作室,满足学生真实实践的要求;量身定制系统教学案例库,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规范实践教学过程和考核方法;强化对礼服设计与制作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款式、结构、缝制工艺等的设计以及制作材料的创造性运用综合表达。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

本课程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为指导,着重探讨嵌套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采用讲课、模拟操作、实际开发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本课程拟采用多媒体课件、各类专业软件及网络教学资源。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将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礼服专项设计与制作的动态,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操作训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实际操练,实现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服装企业参观、实习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该课程的乐趣与意义,并积极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策划工作,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应用时尚教育技术,讲解礼服造型特点的处理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在教学中积极尝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如礼服设计的表现形式和工艺的视觉创意手法等课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上本课程拟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立体裁剪训练、设计与制作训练的教学方法同时进行。各类专业软件及网络教学资源。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将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礼服设计的时尚的动态,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利用专业教室的课程讲学,有效地利用学校基本的硬件设备实现礼服设计的表现和实现的实际操作过程。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应用时尚教育技术,示范讲解礼服专项设计与制作的处理方法和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在教学中积极尝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

本课程结合设计实践,主要完成包括服装色彩与图案的基本概念、色彩与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色彩与图案的应用与表现三大板块内容,立足于色彩与图案全面性与系统性的教学,在内容的深度与精度上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予以充实和加强。首先讲述色彩与图案的特点以及其实用与艺术结合的创新性,使学生对色彩与图案作为设计要素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接着阐述色彩与图案在设计中的特点,从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表现来进行色彩与图案实际运用和表现手段的分析和探讨,强调突出色彩与图案的实用和艺术并重,探讨如何在设计与应用间紧密融合和完美呈现。

教学内容安排从基础的服装色彩与图案基本概念到服装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最后是服装色彩的应用与表现;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结合成衣色彩设计与搭配使学生掌握服装色彩在实际应用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结合成衣图案的设计了解服饰图案的应用形式以及应用类别。

在课程设置上采用理论和操作训练相并行的特点,理论课18个课时,操作训练课30个课时的设置,在加大操作实践的力度同时,保证理论课的数量。以教带练,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更好地获得课堂教学的设计体验和实践经验。

6、教学条件建设

教学条件建设主要是实践性教学环境的建设,在松江大学园区建立专业服装实验室,配置立体和平面裁剪的教室,工艺室,提高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的实验教室,结合礼服设计与制作的表现,实现其工艺。实践教学的实施措施有具体包括:设计专项练习,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实现设计;分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分步骤,分项目地进行实践,使其有机结合;协助健全服装制作与工艺室,满足学生真实实践的要求;量身定制系统教学案例库,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规范实践教学过程和考核方法;强化对学生设计制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环境:在大学园区建立专业服装实验室,配置立体和平面裁剪的教室,工艺室,实现动手能力。

结语

礼服专项设计与制作课程本身就将设计与制作有效地连接起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立足于先有条件和基础,在教学资源方面逐步充实,实现应有的构想。对于目前来说,礼服专项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改革与构想的实施总体归纳为改革的重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的实施。本课程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汲取精华,借鉴已有的成果,虽然课程的建设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相信只要遵循科学的规范的教学思路以及将设计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改革核心贯彻始终,最终定会取得应有的效果,让学生实实在在体会到课程的应用价值并将其作用在其它的设计课程中有效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健.礼服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12.8

课程设计要点篇4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微课;教学改革

目前高等教育正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积极利用“互联网+教育”等方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构建与利用。近年来微课被广大教育者所熟知,它所具有的微型化、知识内容碎片化、可移动化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并迅猛发展。

一、微课教学的基本内涵

1.基本概念微课(microlecture)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首先提出的。利用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目前,国内对微课的定义归纳为: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教学课程。微课教学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资源并进行网络共享,学生通过终端进行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拓展和深化。

2.基本特点微课教学特点可以归纳四点。一是内容短小精简,它主要将课程的知识点(如重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进行碎片化的分解,内容短小,讲解清晰,适宜碎片化学习。二是适合自主学习,作为微课核心内容的微课视频,其时长一般为5~8分钟,学生根据自身的接受能力控制学习进度,自主进行学习,容易实现“学一个,懂一个”的教学目标。三是适于移动学习,由于微课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进行共享,学生通过电脑、i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课程微课资源,实现随时、随地、随终端的移动学习的需求。四是微课制作方便简单,它可以采用专业的设备,也可以采用电脑、手机等常用普通设备完成微课的制作。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微课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课程情况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以设计软件应用操作为主的专业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类专业课程中广泛开设,该课程着重培养设计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制作、图像处理、设计制图等的表现能力,是设计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核心技能。下面主要选择illustrator、photoshop软件课程为例进行微课教学实例研究。

2.可行性分析目前,各高校开设此课程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进行同步观摩、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承担着理论讲授和实验指导的角色,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有时会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影响教学进度以及最终教学效果。通过引入微课教学,直接把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一种主动、交互的学习场景,使学生获得更丰富、更有效的学习体验。各种微课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安排,实现随时随地实现自主学习,这些资源可以演示软件知识点的直观操作步骤,在没办法学习一遍全部弄懂的情况下,可以在电脑或手机中反复查看、重复学习,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巩固。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微课化教学的构建

1.微课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具有知识点多、操作性强等特点,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找准计算机辅助设计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如何教(组织、方法等)以及教的怎么样等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创新性的设计,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微课教学过程;然后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微课化的细化切分,设计微课教学资源集合(见下表)。

2.微课教学资源制作根据上述微课化教学设计,进行微课教学资源制作,选择合适设计项目任务,详细讲解操作步骤,剖析难点问题,通过步骤示范解说,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从素材做成作品。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讲解软件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而且还要强调设计能力的培养,注意调动学习动机,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课题的自主权,让学生去探索自己的兴趣。

3.微课教学组织实施按照微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可以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微课教学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课前预习阶段,即授课前,教师搭建好教学平台,如图1、图2所示,在平台上教学内容的微课视频,学生在课前通过电脑、ipaD、移动设备观看微课教学资源。这些微视频中可以实现illustrator、photoshop软件知识点直观的学习,完成课前的预习任务。二是课堂组织阶段,在课堂上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视频教学后的心得和存在的疑惑,然后通过针对性教授和实验指导,答疑解惑,该完成相关设计任务。三是课后复习巩固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对已进行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的目的。除此之外,利用微课进行讨论、作品展示等教学活动。

四、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微课化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构建多元教学活动微课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有助于构建主动和互动式教学活动。微课教学承担课程预习、核心概念讲述、实验演示、课后练习等不同的角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有趣。在课堂教学组织中,通过学生互助学习、设计比图、单独辅导、单元测验等多种形式,极大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建立起更愉悦、更有效、参与度更高的教学组织模式。

2.有利于实现课堂翻转翻转课堂是以教育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多教育技术、教学视频等载体使学生在课外完成前期入门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帮助,以此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深入学习,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强调实际操作,注重个性化指导。利用微课教学,有助于拓展课堂教学之外的学习空间,发挥微课的优势,实现课堂翻转,提升教学质量。

3.有利提升教学效度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这样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当堂学习内容的完成,而忽略了课后复习这个重要的环节,同时还需要对下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提前预习,而微课教学资源,轻松实现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布置课后练习题或者阶段性试题,检验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更好的系统预习和复习巩固。

课程设计要点篇5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原名景观设计原理)课程基于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注重在专业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导论介绍,使学生对于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有初步系统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专业观。教学单元由导论、基础理论、设计程序与方法和不同类型设计要点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教学中侧重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以恰当的手段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掌握景观调查、分析、评价、决策、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目前课程存在主要问题有:

1.课程名称内涵不清晰

2005年国际风景园林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风景园林教育》中强调《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为风景园林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知识点,景观设计原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理清设计思路,学会应用学科前沿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专业实践项目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增加方法论的知识点,来拓宽本课程内涵与外延。2011年我国风景园林学专业一级学科成立,将景观、风景与园林名称合并统一为风景园林学。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方向隶属于风景园林学科范畴,本课程名称应和学科称谓保持一致,故将本课程名称更名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

2.理论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脱节

作为专业主干理论课程,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理论课与设计课脱节的问题,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学完理论课程并完成教师指定的作业,收效甚微;学生在设计实践课上普遍存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设计方法不正确的问题。因此如何将理论课程与设计主干课程结合,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科学设计的实践能力,是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3.结课方式不易体现教学目标

景观设计原理课尝试过开卷考试、研究报告的结课方式。开卷考试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相关知识及热点问题进行文字考核,这一方式无法满足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以学生实地调研后撰写调研报告进行ppt汇报为考核方式,对学生实践调研、分析与表达问题的能力有提高,但也存在小组内部工作量不均等问题。

4.课程教材需要更新

本课程教材为2010年校内印发的讲义,随着风景园林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需要及时更新本课程教材,并为今后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教材出版工作奠定基础。

5.授课方式“满堂灌”

景观设计原理一直以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满堂灌”授课方式,这种传统授课方式无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及设计方法的应用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与考核。

二、课程创新理念及教学目标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融嵌式”改革主线,按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程的认知结构来搭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认知塔,精细化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单元知识点,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度保持同步,成为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论拓展平台,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图1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认知塔。将学生认知过程分为概念认知、统觉认知、思维认知与创意思维四个阶段,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主要侧重前三个阶段的培养。概念认知侧重风景园林学的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培养,目的是帮学生树立科学专业观、掌握基础设计方法与形式表达方法;统觉认知侧重类型设计与调研方法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景观设计要点与思路,掌握调研方法;思维认知侧重理论体系与分析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并确定主题表达方式的能力。

三、多层次的创新模式与知识构架

根据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规范现有景观(风景园林)方向的学科知识结构,完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大纲与细化单元知识点。图2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架构图。将本课程拆分三个教学单元: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a、B、C(各16学时,共48学时),分别与主干实践课程环境设计a、B、C的教学环节保持同步,作为其理论教学拓展平台。

1、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a: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a共分三个教学模块:风景园林学科导论、风景园林设计方法与风景园林形式表达。风景园林学科导论主要介绍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社会需求、专业实践、专业教育及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专业学习观;风景园林设计方法侧重讲授基本流程、场地调研、功能分析、交通分析、生态分析、行为分析等设计方法,以广场景观设计为例重点介绍,使学生掌握基础设计方法;针对初学者形式处理不好的问题加入风景园林形式表达的教学环节,通过几何母题法、有机曲线法、城市肌理法、文化符号法、自由组合法与空间整合法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形式表达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环境设计a的专业实践(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进行理论的应用,通过文字简图的形式表达设计构思,规范过程草图,深化设计成果,并作为本课程的检测途径。

2、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B:类型设计与调研方法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B由风景园林设计类型、风景园林设计案例与风景园林成图表达方法三个教学模块组成。风景园林设计类型主要介绍庭院景观、社区景观、公园景观、滨水景观、商业景观与旅游景观的设计要点,其中重点介绍社区景观的调研与分析方法,并带领学生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完成调研报告;风景园林设计案例环节分为国际案例、国内典型、扩初阶段、施工阶段、作业阶段与竞赛阶段6个类别,帮助学生理清不同案例设计思路与要求;风景园林成图表达以构思、过程与成果表达三部分构成,使学生掌握设计全过程的表达方法与技巧。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环境设计B的专业实践(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进行理论的应用,完成居住小区调研与分析报告,规范过程草图,深化设计成果,并作为本课程的检测途径。

3、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C:理论体系与分析方法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C由风景园林三元理论、风景园林学科专题及风景园林主题表达三部分构成。风景园林三元论由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与景观行为学三部分构成;风景园林学科专题由发展简史、文化遗产、棕地修复、生态设施与雨洪规划五部分构成,帮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动态,搭建自身理论体系;风景园林主题表达模块重点使学生掌握主题立意的分析与表达方法,由问题分析、理论分析、学科分析与文化分析四部分组成。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环境设计C的专业实践(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行理论的应用,从问题分析、主题确定、方案设计方面,规范过程草图,深化设计成果,并作为本课程的检测途径。

四、课程创新实施办法

1.优化课程体系:通过调研与分析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量化每门课程学生需要掌握与完成的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比对分析,去除重复的内容,深化重要知识点,将本课程的知识结构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整体教学框架中,减轻学生重复学习的工作量,优化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构架。

2.规范课程讲义:目前建筑类、农林类、美院类与综合类院校都有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不同的院校背景下也形成的不同的教学特色与优势,如侧重建筑设计基础与城市景观方向、种植设计与生态景观方向、公共艺术方向等。本校风景园林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以建筑学科的教学体系为依托,侧重风景园林学科综合知识的理论教学,探索独立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特色教学体系,按照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认知塔(图1),梳理与完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大纲与讲义,将本课程的重要知识点通过概念图解地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剖析,增加知识点并更新设计案例。这种按照学生认知过程来叙述风景园林设计原理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设计阶段之间的联系,更快速地掌握与理解原理知识。通过图解式的引导,来增强学生对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学习的兴趣点,规范掌握设计表达方法。

3.增设课堂实践环节:由“满堂灌”向“实操型”转化,在重要知识点讲解完成后,让学生在课堂做练习,并进行评析,授课形式调整为讲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比如风景园林形式表达的授课环节中,让学生应用几何母题、有机曲线、城市肌理、文化符号、自由组合等形式表达手法当堂设计一处小型场地,并进行点评,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力与应用能力。

4.建立教学共享平台:提前将课程讲义、大纲、与各部分知识点提供到校园网共享平台上,学生可以提前自学,部分知识点改为学生课下自修的形式,为课程的实际操作环节打基础,也为今后结合mooC做铺垫。比如风景园林发展简史的教学环节,内容繁多,可改为课下自修的形式,同时结合《苏园六纪》、《城市的远见》等专题片的自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点,拓展专业知识面。

课程设计要点篇6

1.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程设置定位不太准室内设计专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自上世纪末开始,高职院校也陆续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以培养注重技术操作的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师资条件和办学经验上的不足,其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大多都是在本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压缩而成,课程的设置过度强调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设计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制图和绘图这两项基本职业能力的训练十分欠缺。这种盲目追求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而言,每门课程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的设计能力既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反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分散,而应该在课程中掌握的绘图和制图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2)课程之间需要更好地衔接在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一项职业技能的训练往往被分解成了多门课程,课程的数量多,课头散,重点不突出,课程之间又缺乏应有的联系,甚至在有些课程中会出现重复教学。例如,对于室内效果图表现这个核心技能的训练,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被分解在透视原理、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表现技法等课程中。由于课程设置分散,每门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不同,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着相互脱节现象,在实际的教学中,各门课程往往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突出核心技能的培养。(3)课程教学模式较传统课程的设置应该与课程的教学模式相互匹配,共同完成一项职业技能的训练。目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僵化,不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仅仅是围绕课本,过多的强调了理论教学,而缺少对学生实际动手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没有突出高职技能训练的特点,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教学方法落后。在这种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无法和本科院校的学生同台竞争,也很难符合室内设计行业的要求,这给室内设计行业和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带都来了致命的危害。

2.课程体系整合的思路

根据目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新按照行业企业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的定位,以职业技术能力为模块来整合设置课程,将集中训练某一项职业技能的多门课程或课程群融合为一门职业课程,以避免课程之间的相互脱节,课程教学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同时,再根据行业实际工作中的特点,梳理职业能力与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来设置课程。另外,根据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适用、够用”的原则,删减一些不必要的拓展课程,重点突出核心职业技能,并将基础课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内在联系,缩小课程之间的教学偏差。

3.课程体系整合的措施

课程设计要点篇7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课题教学程序

[作者简介]尹健君(1969-),男,安徽蒙城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装饰艺术、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江苏常州21316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80-0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题教学是在高职教育背景下提出的适应高职教育实际与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手段。所谓艺术设计课题教学程序设计,是艺术设计教学实践者为了顺利实现课题教学目标,完成课题教学任务,对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教学要素、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决策的排列次序。艺术设计课题教学程序的设计是在遵循艺术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以课题教学的方法为基本指导思想而实现的,是艺术设计专业课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内容能否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并形成一个卓有成效的“教”与“学”良好的互动过程,课题教学程序设计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教学程序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专业教学“教”与“学”的实际效果。这里仅以艺术设计专业课题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艺术设计专业课题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课题选择与学生跟随性学习阶段

课题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摆脱单纯的理论学习,把课堂转化为接触社会的实践平台,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以“课本为中心”为以“课题”为中心,使学生在课题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在艺术设计专业课题教学活动中,课题的选择与设计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对课题进行选择与设计,而且要让所选择和设计的课题与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点紧密联系,与本课程、先修课程、后续课程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艺术设计教育不局限于一个学科领域,而是多学科交叉的教育。课堂教学以多维、多元、多变的形式使教学的内容得以展开与延伸,避免知识结构的单一化,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开拓,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学生随着课题任务的完成而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将完成课题任务所需要的信息、方法、材料与技法以及实践程序等基本内容以及课题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结构向学生以动态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并将其整合后向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将本课题最终要实现的目标进一步向同学明确。对该课题起主要支撑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学生进行课题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要进行循序渐进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把握最前沿的知识,继而使掌握的知识形成金字塔结构。当然,教师在讲解和渗透知识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时刻把握好学生这个中心,始终围绕课题进行教与学、学与练,兼顾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积极的思考、科学的分析,在艺术创造规律与审美价值取向的构架下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

在知识结构的讲解时教师要时刻把握住两点:一是以优秀的、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优秀教材为基础,但不能仅囿于教材照本宣科。艺术学科不同于一般的“文科”或“理科”,它既是“学”也是“术”,既是“术”也是“学”,要注意适当地把艺术设计专业的新知识、新观点和该专业的发展,以及专业群对知识和应用的要求告诉学生,并将课题所包含的各种教学信息元素,如图形图像、实物、影像、文字等,根据课题的需要进行遴选组合,交叉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推动学生在思维方式上的蜕变。二是课题教学的指导教师,不仅是课题知识结构的传播者,同时也是课题知识结构的实践者。他们既要具有艺术设计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教师对课题任务的分析既要理论知识透彻明晰,实践引导也不能含糊不清。学生这一阶段学习跟随的不只是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成为一个理论知识的实践者,使学生在跟随的过程中既要“会”,又要“懂”,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初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此阶段,学生通过课题的学习尽快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要素,通过课题的实践掌握相关技术要素,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这也是艺术教育规律的要求。

二、课题设计与学生思辨性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结束后,教师应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再把课题设计出若干子课题,把各子课题所涵盖的知识、技能等要素进行归纳,并通过各种有效的路径向学生剖析课题和子课题,同时展示优秀作品案例,使学生能够透过优秀的案例快速地了解课题要实现的目标,以及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在充分了解课题以及子课题任务后,可以打破思维的惯性路径,进入思辨性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应运用既有学科知识对课题以及各子课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和讨论、判断,设计构思出自己的预设方案,然后学生之间相互交换意见。有时也可以就课题的问题进行小范围的辩论,对于这种辩论,教师不要干预,可以就同学的构思方案提出问题,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引导和鼓励,并且在学科知识的框架内,视情况围绕学生的预设方案引导思考,参与讨论,共同分析哪些方案和思考是有道理的,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或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学生们也要就自己的预设方案谈自己的设计想法以及观点,并考虑可操作性。在思辨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根本上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实现课题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创造力和理解力。

三、课题交流与学生创造性学习阶段

不管是绘画教育或是艺术设计教育,其教育教学规律与原则基本一致。在艺术设计课题交流中,第一是欣赏,立足课题让学生欣赏优秀的案例,在欣赏中提出问题,并围绕课题进行交流,同时也是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眼界”;第二是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在欣赏中所思、所想进行讲解,讲解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强化,是对艺术规律作理论的阐明;第三是讨论,同学围绕课题以及子课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推进学生对课题的深入分析研究;第四是批评,学生就讨论交流所出现的一些新的想法,构思方案,各抒己见进行评判、批评,以此培养学生对美丑、是非的分析力和判断力。以上四点兼施并用,互相补充才能使课题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在围绕课题和子课题进行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绝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左右学生的思路、观点和草图方案的设计,及时发现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闪现出的亮点,并加以引导,把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创造性的思路、富于个性的设计方案及时进行剖析、点评、展示,并给出自己的建议供学生参考,给学生在目标方向上引导和启迪。在此阶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讲授者,也是课题交流的参与者,通过交流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的表现手段,从而构建出具有强烈个性的设计方案。

对课题和子课题的讨论交流告一段落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发现的具有典型性的观点、思路和设计草图方案,设计出不同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观点,并详细剖析设计方案,在自己的分析、思考、比较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进行自己的思维重塑。对有创造性的见解、独特视觉的思维、富于个性的表现,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肯定,并结合理论知识和学生的不同观点剖析课题与子课题,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逐一对学生中具有有代表性的设计思路与观点、表达方法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想法和设计方案。

学生在这一阶段处于融合性学习状态,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用相关理论知识剖析课题和子课题时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在教师陈述问题的思路与观点并评价学生的观点时达到本人知识结构和他人知识结构的融合和统一。

四、课题实践与学生巩固性学习阶段

课题剖析与交流后,教学已进入尾声,但是,这时课题教学程序并没有终结。从“懂”到“会”必须要经过“练”,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课题项目进行“练”,以检验课题教学的效果,练是学生熟练掌握技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环节。课题实践以探索与试验为原则,打破艺术观念,避免无意图的、单调重复的技巧训练,通过有目的的、具有针对性的课题项目训练,使学生在课题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系统掌握课题的知识点。

要使学生在课题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系统掌握课题的知识点,课题实践可分为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要求学生就课题所涉及的内容作前期市场考察、社会调研,并写出市场调查报告。这个过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容忽视的,也是所付出时间与精力较多的一个环节,正是这个过程,是真正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二是选择一个社会、企业课题项目以独特的视角为课题切入点,教师可以提出限定条件、设计主题,学生进行题材、方法、媒介等的选择,进行课题设计实践。这个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深度分析,感受艺术设计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与商业活动和现实生活的意义。在课题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方法、设计意识、设计思维和表现方法。三是选择一个社会、企业征集的课题项目让学生完成,使学生通过一系列课题项目的实践,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通过项目的完成,实现自身的发展,并检验和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四是就课题所涉及的理论问题提出新的课题供学生思考。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态为巩固性学习,即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类似的课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达到巩固并熟练掌握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的目的,此目的也正是课程教学程序的价值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艺术设计教学程序是按照静态的存在形式设计的,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课题教学程序是动态的存在形式。教师在具体实施艺术设计课题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课题教学程序,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教学程序设计的优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形成一个卓有成效的“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重视课题教学的同时,不可忽课题教学程序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徐绍田.高职美术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8).

课程设计要点篇8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群;软件设计课程群

为了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满足“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培养人才的需要,很多高校以建设精品课程为契机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一些成果。精品课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培养目标的实现,但它是以单门课程为基础进行的,在实现培养目标的层面上存在局限性。本文分析了课程群建设的内涵、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种以Delphi为应用平台的软件设计课程群建设方案,旨在建立更能体现培养目标的课程群体系。

1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现行各高校教学改革的关注点多针对课程建设,研究重点是对单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调整,相对于整个课程体系来说,这种改革没有从课程体系大局出发,因此进行的是局部而不是整体优化。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为例,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课程建设造成课时不足。课程建设是对课程“点”的建设,每门课程都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会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内容多和课时数不足的矛盾。

(2)课程建设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形成。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大系统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是大有裨益的。然而,由于课程建设过分强调课程内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大了课程间的距离,因此使学生很难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另外,由于受单门课程的课时限制,学生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因而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形成。

(3)课程建设不利于学生就业。由于课程建设局限于单门课程,因而在培养目标上缺乏方向性和针对性,使学生既不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又缺乏一技之长,直接影响学生就业。

课程群建设能够突破上述局限性,加强课程间的联系,优化群内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更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2课程群建设的内涵

课程群一般以1门课程为基础,由3门以上性质相关或相近的课程组成,具有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的特点。课程群在形式上与课程模块相似,但它更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弱化课程个性概念,强化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即大课程观念。课程群建设注重不同课程之间的融合与衔接,确保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科学的知识结构,奠定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锐意进取的精神[1]。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课程群建设把传统教学组织的两层架构进化为三层架构,使技能要求独立于课程,形成目标明确的课程群层次,嵌在课程和培养方案之间。由课程群承载技能培养目标,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使目标明确化。课程群建设强化课程之间的亲和性,突显它们为针对共同培养目标的服务特征,突出各课程蕴含的技能定位,把围绕一个技能培养目标的、含有若干课程技能的点抽象出来,在更高层次上连贯起来,使该技能的培养随课程教学的推进而递进、加深和拓展,逐步实现与培养目标的重合[2-3]。

3软件设计课程群的构成

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软件设计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的、基本的技能。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主要原因是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知识、动手能力不强、软件开发经验不足等,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为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

如前所述,引入课程群后,教学组织方式就深化为培养方案、课程群与课程的三层结构。软件设计课程群承载的是培养和提高软件开发与设计的技能要求。因此,本课程群由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和Delphi程序设计构成。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系学生入门的第一门语言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掌握面向过程编程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一般问题,进行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学会分析计算机所加工的数据及其结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并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技术。

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解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要求学生针对具体项目进行分析和设计,具备创建和应用数据库的技能。

软件工程是一门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软件的学科。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教学内容覆盖软件的分析、设计、测试、管理和维护等各个生命周期,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方法和工具。

Delphi是一款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完全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学生以前学的主要是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思想和语言,算法的分析和设计也以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为载体,这就产生了经典的算法分析和设计与现代软件开发难以衔接的问题。为此,我们将Delphi应用程序设计纳入了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群,做好算法的经典教学与主流面向对象开发平台的衔接,推进以工程应用为目的的软件设计教学[4]。

4基于课程群思想的软件设计课程群实施方案

4.1组织方式

在教学组织上,一般高校都采用基于课程的教研室负责制,即一个教研室讲授几门课程。如果某个课程群涉及的课程分属不同教研室,则在课程前后衔接、教学内容的取舍、进度安排等方面均不易协调。为了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打破原来的制度,实行课程群负责制。

所谓课程群负责制,就是教学基层组织一般由课程群各任课教师构成,包括课程群负责人、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实验教师及助教等。课程群负责人全面负责该课程群的课程建设、教学、科研等工作。课程群负责人组织确定课程群培养方案,协调各门课程的前后衔接;主讲教师负责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作业、实验、实践环节等内容,并负责实施计划、反馈意见、提出建议[5]。

4.2教学实施

下面以Delphi程序设计为例谈基于课程群思想的教学改革。Delphi是一种快速开发工具,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入门,因此做一些小系统时很方便,但开发规模较大的系统时,很多学生往往力不从心。

因此,我们基于软件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构想,对Delphi程序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Delphi应用基础模块和综合模块,前一模块让学生掌握Delphi基于控件的软件开发方式,进一步认识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式的区别与联系;后一模块则依据软件工程的思想,以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为步骤,详细展示一个基于Delphi的商用软件开发过程,让学生对Delphi软件开发的过程和步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2.1Delphi应用基础模块的教学

该模块包括面向对象的pascal语言基础、应用程序的框架设计、Delphi的窗体设计、Delphi的主要控件。这一模块内容较多,若逐一讲解,课时不够。对于面向对象的pascal语言,我们与以前的C语言进行对比。在实验设计时,将C语言程序设计的经典案例拿过来,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以类和对象的形式进行封装。这样不但使学生增强了用Delphi进行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主观体验,更使他们对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区别和联系有了进一步认识。应用程序的框架设计部分内容不多,却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Delphi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了解了整个项目的主要构成及执行顺序,为进一步开发软件打好基础。对于窗体设计和常用控件,我们则以精心设计的案例进行教学。每一个案例都会重点覆盖不同的知识点,把循规蹈矩的基于知识点的顺序教学转化为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案例式教学。

4.2.2Delphi综合提高模块的教学

该模块是从基础模块发展而来的。在学习Delphi程序设计之前,学生们已经学完数据库原理和软件工程两门课程。本模块以一个纯商用软件工程为背景,以软件工程生命周期为步骤,重点讲述从需求分析到系统的全过程设计与编码方法。

从教学内容上看,本模块主要由系统概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技术准备、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等几部分构成。

(1)系统概述:由系统概述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开发本案例软件的必要性及本软件的应用背景。软件案例一般是学生较熟悉的应用场景,如图书管理、教学管理等。

(2)系统分析:学生通过动手调查和资料查阅写

出本系统的需求分析。

(3)系统总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成果,从功能模块的角度确定本系统的模块构成,确立系统的实现方案。根据数据库原理的知识,采用数据库建模软件,对本系统所有数据库进行分析、设计和实施。

(4)技术准备阶段:教师以一个模块为例,根据系统开发时所用的技术,重点讲解技术实现过程,如启动窗体的实现、数据模块的实现等。

(5)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在教学中,教师以示范的形式创建启动窗体,登录窗体、主窗体和示例用的子模块,让学生对应用程序框架的搭建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系统内各模块间的关系。教师还以一些模块的实现为例,指导学生掌握Delphi调试器的使用,并对软件开发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及其排除方式进行重点讲解。

本模块的实验教学以分组方式进行,组长为小组成员分配具体任务。小组成员以教师讲解的系统实现开始,首先创建系统框架,然后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逐步实施。各个模块开发完成后,再进行系统的集成。系统验收也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制作幻灯片,讲解他们对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系统的各个阶段,由教师和其他小组点评和打分。这样,各个小组不但会得到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而且对系统开发中的技术实现及关键技术的运用有更深刻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软件设计能力。

5小结

针对计算机系学生应用能力,特别是软件分析设计能力差的情况,在深刻分析课程群内涵的基础上,本课题小组提出一种以Delphi为应用平台的软件设计课程群建设方案,并付诸实施。该教改方案实施以来,学生的应用能力普遍提高。本项目组老师辅导的学生参加2008全国数学建模比赛,获国家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2项;参加2008齐鲁软件设计大赛,获二等奖1项。虽然本方案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软件设计课程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今后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慧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6):73-75.

[2]陈林杰.高职院校平台课程群构建的路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38-39.

[3]李冬.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群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5(1):45-47.

[4]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3):66-68.

[5]王红梅,于德海,孙卫佳.计算机软件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4):63-65.

ResearchandConstructionofCourseGroupinSoftwareDesignCourses

LVJia-guo,YanXiao-fei

(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ZaozhuangCollege,Zaozhuang277160,China)

课程设计要点篇9

关键词:《公路测设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1.引言

《公路测设技术》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公路测设技能是就业岗位必需的技能之一。它与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公路测量员直接对应,是获取“公路放线测量员”及“公路验线测量员”职业证书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是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我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做了总结,希望对该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提供参考。

2.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确定

本课程根据公路工程放线、验线测量员的任职要求,参照公路工程测量员的职业资格标准,结合路桥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编排教学内容,强调学生校内学习与工程实际的一致性。其中由路桥专业指导委员会经过市场调研、人才培养目标论证与分析得到对于“放线、验线测量员”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与其所要求掌握的职业能力及专业知识,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与对应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分析,本课程确定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几何线形设计计算、设计图纸的识图与绘图,公路中线现场测设等。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公路测设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课程学习情境及教学学时安排如表2所示。

3.教学流程设计

《公路测设技术》课遵循以下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流程设计:

(1)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企业专家的主导作用。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专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工作与学习内容。

(2)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设计课程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3)以任务引领课程为基本走向,以典型公路测设过程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将“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进行适度组合,创设学习情境及工作任务(根据“从简单到复杂”的利于学生“技能渐进”的原则)。

(4)以学生为中心,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设计真实工作环境,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根据以上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注意该流程是针对每次课的两个学时进行设计的,其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安排应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合理适度的分配。

4.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公路等级的选用、技术标准的应用、公路几何组成的认知、公路施工图的识读、桩号的推算、中桩坐标的计算、超高加宽的计算及设计标高的计算、中线测设方法。学习难点包括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联系、公路中桩坐标计算和测设问题处理。

针对以上学习重点及难点,主要解决办法归纳如下:

(1)重点:主要是强调重点,教学过程课前保证学生搜集资料的时间,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制订工作计划并指导学生调整计划的过程自然引出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并结合案例教学,对重点学习内容进行必要案例补充,同时保证学生自己实施任务的时间,教师课堂上课堂内外进行强化训练等。

(2)难点:主要是对难点进行化解,采用知识迁移法进行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如演示或观看视频等)进行对比分析,对难点问题进行分层设问,加强成果总结讲评及课内外辅导等。

5.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具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是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环境条件、教师自身素质、结合学生的总体学情与个体学情的分析来确定的。其中,对于学生个体学情的分析是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最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见表3。

本课程采用上述教学方法与手段,真正做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融为一体。

6.结语

通过上述《公路测设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由总体到具体的组织与设计,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以学生能够进行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计算及设计图的识读与绘制、能够进行有效的公路线形测设为目标。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体验计算和测设过程的逻辑严密性、工序的衔接性,将学生的动脑融于动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教师侧重组织、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严谨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2)本课程为学生参加工作岗位提供了最基本的识读设计图纸和线形放样等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学生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自然过渡。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浅议”商务英语沟通”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1,VoL20(11):134-135.

[2]秦立公.现代物流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物流科技,VoL29(134):125-127.

课程设计要点篇10

关键词:微课;设计;反思;教学方式

微课是一种微型的课程,主要是通过微型的教学视频对学科知识点进行在线视频教学。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主体明确,资源多样化以及结构独立。而对初中科学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反思,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科学水平,为学生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科学的微课设计

1.微课选题

要设计科学微课,最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微课选题。而微课选题要确定范围以及突出重点,且要有针对性。例如,在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七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这节知识来进行微课选题,让学生通过微课课题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以及重要知识等,以此强化教学效率。

2.微课问题设计

通过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进行探究提供对学科知识的认识。由此,教师在进行科学这门学科的微课设计中,应注重进行微课问题设计,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了解与学科相关的知识,提高对科学的认知。例如,在《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微课问题设计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节的内容,来设计问题,譬如这一节的重点是物种的多样性,难点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种含义以及确定生物物种的三个条件,教师就可以以此来设计像“请同学们通过视频以及课本上的内容来探讨物种的多样性”等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深化知识。

3.微课学习环境设计

微课的学习是需要一定的平台才能实现的,由此教师在进行科学的微课设计时,必须重视微课学习环境的设计。微课学习环节的设计必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也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来制订。例如,在《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微课设计中,教师就可以针对章节内容对微课学习环境进行设计。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物种的多样性,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以及一些毛色不同的猫狗等观察图向学生展示,为学生创设微课的学习环境。

4.微课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微课设计是一种结构的构建,是将教学活动的思路、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组织等进行整合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教学活动设计尤为重要。故而,教师必须认识到微课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在科学微课设计中是重要的一个部分。而进行微课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就需要教师具有构建主义的能力与剖析教材内容的能力,如此才能进行有效的微课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教师还必须注重对教材的分析与理解,在科学微课设计活动过程中注重渗透教材与教学内容。例如,在《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微课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首先需要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其次就是通过教材确定《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含义,生物物种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教学重难点: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物种多样性的三种含义和确定生物物种的三个条件;教学过程围绕什么是物种,如何确定生物物种展开。就这三个方面进行有效整合与构建,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科学微课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率地进行学习。

二、科学微课的设计反思

科学微课的设计是一种以教学资源为承载的教学方式,故而并没有强而有力的理论依据。由此,教师要设计行之有效的科学微课,要想通过微课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水平,教师就需要建立设计理论的相关原型,也就是具体的实践。因此,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表现与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统计与总结,并进行反馈,并不断进行完善,再将这些结果运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检验科学微课的设计是否合理。如此才能实现不断修正科学微课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科学微课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科学微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微课教学进行研究,是不断提高教学过程的过程。在科学微课的设计与反思的过程中,为科学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有效地提高了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当然,在科学微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更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实践与探索,从而更好地进行科学微课的设计与反思。

参考文献:

[1]李建英,石秋香,包艳宇.科学素养视角下古典益智玩具网络科普平台推广探析[J].办公自动化,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