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十篇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十篇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3:57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篇1

关键词: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区域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6-0141-04

中国是一个“五年计划”制国家。建国以来,政府每五年制定一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中国已经编制了10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开始,将计划改为规划。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都是政府指导和考核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据。在历次的编制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以区域规划思想为指导,但在执行过程中却经常作出调整,实施效果也是各不相同。通过对各个时期“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有助于理解区域规划在国家重大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十一五规划”将以前的硬性指标、指令性任务等“计划”调整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规划”,进一步把区域规划的指导思想运用其中。本文将从历次“五年计划”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区域规划的作用体现等方面进行相关计量分析和阐述。

一、历次“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考察

为了对过去十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本文一方面考察各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经济指标的执行演变情况,另一方面对各个时期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对第一个方面,即不同时期经济指标执行情况的变化情况,选取了GDp、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粮食产量和钢产量等5个指标,分别对他们的完成情况以不变价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见表1、图1)。由于不同时期国家经济统计的指标不尽相同,有部分时期的某些数据无法统计。工农业总产值和GDp均是表示国民经济总收入的宏观指标,因此,放在一个图中,能够表示从“一五”到“十五”各个时期执行程度的变化特点。粮食产量和钢产量可以大致代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情况。

从表1、图1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某些计划的执行中,不同经济指标的执行程度走势很不一致;而另一些计划时期其走势比较一致,这可以说明计划并不能将各个指标综合考虑,是孤立地而不是相互联系地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反映了大多数经济发展计划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和“拍脑袋”制定计划方法的不科学性。

2.改革开放后,指标的数值设定与执行情况的差别比改革开放前要大,这与政府对指标值设定的保守考虑和体制改革后经济发展的迅猛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指令性指标的制定之间的矛盾。

3.“九五”时期及其以前的发展计划主要以具体数值体现发展目标,而“十五”计划则更多运用政策和经济手段显示发展目标,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和长远性,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注重公共政策的制定。

对第二个方面,即不同性质和不同方面的指标完成情况的对比,由于数据可获得性限制,考虑选取改革开放后的五个“五年计划”为分析时段,这样的分析对得出结论也更有意义。本文选取GDp代表经济增长指标,用第三产业的比重代表经济结构调整指标,用人口自然增长率代表社会人口指标,用公路里程代表基础设施指标,用新增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代表社会经济宏观调控指标,并且加入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比例、入学率等)的相关指标(由于没有统一的数据资料,本文采用“未完成”、“完成”、“基本完成”和“超额完成”来定义)。经过对计划与执行情况的对比,得出结果(表2)。

可以看出,国家制定的经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基础设施、人口、就业和教育等代表经济环境、宏观调控、劳动力素质、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的指标,执行情况比较稳定,且稳步上升,把握得相对较好;对于经济结构、城市化程度等结构性指标,也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基本上能够起到宏观控制的作用;而对于产品产量和经济增长等指标,执行情况的差别相对较大,计划对本该由市场调节的这些指标不能很好地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五年计划”中区域经济规划的思想演变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制订并实施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我国的“五年计划”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解放后,从“三五”、“四五”计划提出和进一步实行“三线建设”,到“五五”计划提出“建成六个大区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农轻重比较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2],这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经济计划中,区域规划还只是政府指令性的政治部署和历史沿袭的现成的区域划分,所提到的“区域协作”、“协调发展”等也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政策。这一时期的区域政策主要强调“均衡”和“安全”。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和动力逐渐认识清楚,这以后的五个“五年计划”分别对区域有着不同的划分方式,其发展模式的制定也有着逐渐演变的过程。本文主要讨论改革开放后的五个“五年计划”。

在“六五”计划中初步提出了区域经济要利用和发挥相对优势,促成合理分工,大力发展区域间经济协作的战略设想,开始强调和重视投资效率的地域差别。这个时期的区域经济规划是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模式的开始。“六五”计划中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将我国划分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种区划思想出于改革开放初期对于沿海对外贸易产业的支持和促进。计划中对于沿海地区的发展,提出“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经济基础,充分发挥它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要求沿海地区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度、劳动密集度和出口创汇率高的产业,积极扩展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进料加工成品出口,同时,有计划地利用一部分国外资金和引进一批适用的先进技术。而对于内陆地区,则提出“加快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建设,支援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现有机械工业进行调整、改组和配套。在保证完成棉、毛、麻、丝、糖料和烟叶等外调任务的前提下,根据本地资源的特点,有计划地发展消费品工业,提高日用工业品的自给水平。充分发挥内地农业生产潜力。”[3]这个时期的发展计划是由以前的均衡发展转变为非均衡发展的开始,让内地作为资源、原材料、农业等产业的基地来支持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率。

“七五”计划提出“要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七五”期间以至20世纪90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把东部沿海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4]“七五计划”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效率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且第一次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了区划,提出要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该计划分别对三大经济地带提出了不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形成由东到西、由沿海向内陆的产业、技术、政策支持以及资金的雁行梯级模式,并同时重视横向联系,形成技术、资金和资源的转移。计划中基于对三个地带不同的发展目标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政策支持和措施,政府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上起了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模式。计划中还专门提出了地区协作和经济区网络的构建。地区协作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原则。鼓励地方、部门之间联合兴办国家急需的建设工程。提出了三级经济区网络,即一级经济区为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五方”;二级经济区为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三级经济区为以省辖市为中心的经济区。三级经济区虽然提出了网络的发展思想,但是,基于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各个经济区都是有各种发展优势的增长带和增长极。这一时期也开始了对三线建设的调整和改造。

“八五”计划继续“七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提出“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与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这一时期是按照“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来区划,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也分别提出了发展计划。对于沿海地区,提出“要在加强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对于内陆地区,则提出要“发挥内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和农牧业的开发,特别要注意发展本地有特殊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行业和产品。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和地区,积极发展知识技术密集产业和新兴产业。”计划提出了地区经济的协作和联合,提倡“各地之间按照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发挥优势的原则,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与协作,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快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在十年发展纲要中提出未来十年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指标,指出:“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努力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5]值得注意的是,计划还提出了编制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合理确定重点经济开发区、各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和生产力布局。这个时期虽然继续沿海和内地的不均衡发展指导方向,但更多地重视到了地区间的协作互补,提出了协调发展的思路。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区际差距和区际公平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焦点问题。围绕解决区际差距,“九五”计划把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提到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将三者结合起来考虑,以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形成。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上,提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七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和西北地区。在发展政策上按照东部、中西部的区别提出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并在缩小地区差距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措施[6]。

“十五”计划中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要求,以政策手段强力推进中西部的发展方式和速度,以形成东、中、西共同协调发展的局面,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是进行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并深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十五”计划倡导重塑市场经济调节下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在区域经济建设方面通过区域规划和政策扶持,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引导和调动地方积极性,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二是制定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先行在生态功能保护区、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旅游经济区等方面取得突破。政府在这一时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宏观调控的平衡作用,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利用市场调节的“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对区域间各种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另一方面通过规划和产业政策手段,促进各经济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结论和建议

(一)基本结论

我国历次“五年计划”的发展演变过程,体现了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转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演变轨迹可以总结为:从强调经济增长到注重社会和谐;从强调经济产量到追求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演变为:从平衡布局到效率优先再到协调发展。

1.规划的预期目标和具体的执行情况不可能是绝对一致的,尤其是总产出、经济结构、重要产品等计划指标因为市场作用的决定而更加不易预计,因此,没有必要对政府职能范围以外的发展目标进行硬的计划设定。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对发展产业等并不应该干预,但却应注重区域调控,我国要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就必须强化区域规划。从现实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主要在于:资源环境的压力、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根源、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区域协调发展的困难和矛盾,等等。所以,国家的经济计划指标应逐渐变为区域的发展战略规划,不仅再是单一的发展高度制定。应该重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市场不能发挥作用或很难发挥作用的领域,以及制度变革和制度环境建设的领域,让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公共品和自然垄断行业的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也了市场经济足够的弹性发展空间。

2.区域经济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区间差异显著,发展尚不平衡的国家,做好区域经济规划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完成。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地区分工和资源的分配流转,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活力和动力源泉。合理有效的区域经济规划是平衡增长、社会稳定、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发展的保证。从2005年的情况来看,由于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如中西部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国民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带动了全国的经济高增长;在中国国内的经济环境下,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分配,在市场的作用下可以健康发展,而如果政府因为财税制度等原因过多地干预,则很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反而减慢落后区域追赶的速度。由此可见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区域间的流动和协作将更加频繁,但也有一定的进一步“极化”的可能,因此,政府必须在这里起到统筹协调作用,促进全国经济整体发展,在全国的发展规划中,区域经济规划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而且是关乎全盘规划成效的关键部分。

(二)几点建议

通过对历次“五年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和区域规划的解读,本文提出完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如下:

1.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其中,使规划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同时,应重视公众参与,积极吸收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改变过去一些不科学的计划手段,更多采用科学的计量分析手段和区域发展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提出专业的、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和目标。

2.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有些指标适于用数字来表示目标,如资源开采和保有储量、耕地面积、人口、环境等长时期较稳定的,或者存在控制底线的指标;有些则更适于宏观的定性目标,如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社会和谐、城乡协调等。

3.在规划内容上,要提出以集约化发展和协调发展为指导方向的政策指标,有助于以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实现自主创新,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于区域差异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可以考虑把区域经济规划作为整体规划的线条脉络,在把握各个区域的基础上制定总体的规划,同时,在整体的政策制度基础上分区域给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政策制度,两个层面结合,从而制定出通盘考虑的、区域间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规划。

参考文献:

[1]新中国经济五十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当代中国的计划工作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Z].北京:红旗出版社,

1987.

[3]国民经济和社会“六五”(1981―1986)发展计划[Z].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5.

[4]国家统计局,“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5]陈锦华主编.第八个五年计划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6]国家计划委员会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讲话[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7]国民经济和社会“十五”(2000―2005)发展计划纲要[Z].中国经济研究信息网,2005.

theperformanceofthe″Five-yearplan″evaluationandtheStrategicthoughtofDistrictDevelopmentinourCountry

weiLe,wUDian-ting

(CollegeofGeographyandRemoteSensingScience,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篇2

关键词:城镇密集区;城镇群;规划;问题;对策

我国的城镇建设有其特殊性,所以在规划设计方面亦需要因地制宜,因此,对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和城镇群的规划问题要进行详细分析,因地制宜、因势导利,依据其主要矛盾进行对策研究。笔者现将研究报告分析如下。

一、我国城镇群的特点分析

我国已经在“十一五”规划中把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的规划问题作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方式,而有些地区的城镇群规划甚至于国家发展计划相属,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城镇群规划的重视。

我国的城镇群分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省会为中心的城镇群、中小城市城镇密集发展区五类,其中珠三角区经济外源性明显,发展快,城市多样,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复杂,是较成熟的城镇群;长三角区以产业技术扩散的经济方式为主,工商业基础良好,结构稳定,也是比较成熟的城镇群;京津冀区经济独立发展,行政作用显著,固化聚集结构明显,特点差异性强烈,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城镇群;以省会为中心的城镇群主要是政府扶持,以省会带动省内各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效益不确定性,多数是正在发展中的城镇群;中小城市城镇密集发展区多是外资投入比较多,私营经济性明显,自主品牌创新显著,是比较特殊一类城镇群。

二、我国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的规划问题分析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城镇群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性,所以城镇群的发展势态处于一个快速扩张的情形。目前,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规划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提升城镇群的职能,使其能够带动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其次,转变城镇群的发展模式,减轻其在发展过程中对区域内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能够和谐发展、协调发展。

在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的规划中城市安全与区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起点。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区域性或者流域性灾害事件,对城镇群的生态环境的发展提出了严重警告,如SaRS病毒的流行、水域污染等都反映出城镇群发展的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城镇群规划时就要尽量发挥其上下协调功能,根据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具体发展情况,制定规划设计方针。

城镇群发展中最易体现的问题即是内部经济发展与城市产业不协调或者功能同构、重复建设。在城镇群的规划中,多携带着过于理想化的理念,在设计时依据最大利益化的蓝图去构思,却往往导致最不理想的结果。但是这些情况却又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逐步的调整、再调整,才能慢慢的消除这些不平衡与重复、同构问题。

三、城镇群的规划措施分析

(1)处理好城镇群规划编制与政府事权关系

城镇群的规划都是国家政府部门管理,但是在我国政府管理体制中,城镇发展最重要的管理部门是市级和县级政府,所以在处理城镇群得规划时要注意区分政府事权的关系区别,否则就容易出现规划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2)处理好城镇群的空间结构与类别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城镇群规划实践中,发现尺度较大的城镇群的规划不拘泥于空间结构的束缚会更加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大尺度城镇群规划,有时也会带来反面效果。所以笔者以为,在城镇群的规划中要根据其类别、特征、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等去区别对待,不能一味加大规划尺度,致使规划出现较大的落差。

(3)处理好城镇群区域城市的角色地位

在城镇密集地区与城镇群的规划设计中,要根据城镇群的各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功能进行合适的角色定位,明确核心城市的聚集作用以及其能为城镇群带来的中心效益能力,要明确处于中间位置与底层位置的城市在本区域经济中的能力功效和发展地位。如珠三角的东莞、长三角的苏州等,他们的重要性决定了其虽不是区域的门户但是仍有其独特的区域地位。

(4)战略性节点地区识别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群的变化和成长也在不断重组中,其经济结构、空间结构、战略结构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就需要控制一个经济战略节点,以便在革新大潮中以其独特的发展潜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稳定协调本区域的发展变化,以提升城镇群的规划价值以及可操作性的变动,稳定经济发展模式。

(5)区域与城际交通系统

交通是一个城市注入活力的命脉,城镇群的经济发展迅速,离不开优越的交通系统的支持。城镇群的交通多是以公路为主,更为快速的水运和铁路运输却利用率低,致使运输效率不能与经济发展平衡,同时排放了大量的污染气体、消耗土地资源。所以,目前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调整区域交通运行模式和效率,是城镇群规划的一个重点。规划设计时要从长远发展利益出发,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交通发展模式,建设协调的平衡交通。

(6)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

城镇群规划设计要以保证自然生态不被破坏、历史人文资源能受到保护为前提,进行综合区域规划。一个独特的城镇群发展面貌,须有其文化和生态意义,所以在规划时要能够从深层次出发,纵横延伸,建设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性质的城镇群,使其即有现代性又有纵深性。如长三角的浙江象山湾,由岛屿、海岸带、南太湖经历五千多年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塘浦圩田,这不是国家风景区,也不属于历史文物,但是它是浙江地区特有的风景地貌,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是非常具有开发价值的生态资源,规划师要据其优点和特色,进行合理规划。

(7)发挥规划师对战略问题认识的独特优势

在城镇群的规划设计中,规划师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优秀的规划师能够对国家经济形势及合理的城市规划步骤作出精辟的见解和认识,提前作出规划准备,在重大的城镇群规划实施时,处于精熟状态,以更完善的姿态去精确设计蓝图,这充分说明了规划师的重要性和前瞻性。

(8)关注内陆城市国际化的途径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篇3

09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3.11%。全区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累计完成26501.7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0.77%。全年个体私营经济新增注册资金14693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2.32%。全区创造就业岗位16642个,完成全年计划的138.6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5%,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

(一)经济快速增长,质量明显提高

**年我区全年实现的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增长速度与生产总值总量均列中心城区首位。历史上首次出现连续12个月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保持在24%以上。至此我区已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制定的生产总值翻番目标。同时,也为2006年提前一年实现双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反映经济运行质量的财政收入与增加值比例,投资、消费、出口等支撑类指标增长速度,引资到位率,增加值内部结构,职工收入增长水平与增加值增长速度比值等指标均保持了协调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二)结构合理调整,区位优势凸现

**年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效果,一批业态创新的商业、餐饮娱乐业取得明显的行业优势;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稳定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发展迅猛,经济总量同比增长9倍,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上年的0.94%上升至**年的15.88%,上升14.9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继续扩大开放,储备发展能量

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成为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利用内、外资呈现六个特点,一是创新工作方式。尝试领导带队招商和全员招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利用内、外资项目多、大项目多。全年共落实利用内资项目32个,其中上亿元项目有7个;落实利用外资项目15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3个;三是资金落实好。内资到位率超过38%,外资到位率达到35%,而且出现当年批准的企业当年资金全部到位,筹备期缩短;四是投资方向好。投资教育、信息、科技、物流、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项目增多;五是追加投资踊跃。因看好我区发展前景,外商大项目追加投资增多;六是预期投资踊跃。随着我市“三步走”战略实施,我区投资环境改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海河开发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以及各行业入世保护期相继结束。招商引资出现投资咨询多,新投资国家和地区多,投资新兴行业多,形成新年度储备项目多的招商引资良性循环局面。

外贸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目前已经形成一批稳定的外贸出口型企业,其中,年出口百万以上的企业占半数,实现出口额占全区出口总量的90%以上。

(四)发展非公经济,激发经济活力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1%,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外资企业,外地驻**非公有制企业,改制的原国有企业,园区企业竞相发展。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产业选择先进。特别是一些来自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的投资进入现代服务业的倾向明显;二是经营逐渐规范,特别是产权商铺和农改超等新兴载体的产生,有效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和形象;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体规模明显扩大。特别是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金比十年提高了68.99%;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提高了30.41%。非公有制经济显示了蓬勃向上的活力。

(五)提高职工收入,兑现发展成果

**年我区以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原则,从多方面入手,确保职工收入与全区经济同步增长。对指标管理部门采取以调查研究开路,完善统计方式;对企业采取指导督促为主,检查惩罚为辅的措施,确保市政府下达我区的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指标圆满完成。同比增速达到18.87%。使广大职工群众享受到发展与改革的成果。

(六)启动楼宇经济,创新产业载体

今年,我区根据向空间求发展,向空间要效益的发展思路,提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确定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出发点,以楼宇经济为载体,以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为前提,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提高入驻率、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形成政府、楼宇业主、入驻企业三方共赢的良性发展模式。同时,明确了楼宇经济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则:即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企互动的原则;保住存量、引进增量、增加总量的原则;合理定位、区别对待、重点扶持的原则;展示形象、打造品牌、创造效益的原则。**年通过对区域内楼宇资源进行广泛走访、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制定政策、打造平台,改善服务。楼宇经济入住率已经达到81%,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同时,中介咨询、通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与大型商贸设施、特色商业街共同构成了我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形势、新挑战面前,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经受住了考验,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区上下持之以恒,不懈追求高水平的结果;是各方面奋力拚搏、积极进取的结果;是同心协力、勇克难关的结果。与此同时,全区经济增长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制定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目标的安排意见

**年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区第八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三步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一年,是我区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为2006年提前一年实现生产总值超百亿、财政收入超十亿目标的决定性一年。做好**年的各项工作,对于我区实现高水平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年主要经济工作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年我市继续对主要经济指标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的设置的原则: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与“三步走”第二步目标的衔接。二是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三是突出以人为本,把就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摆到重要位置。四是体现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按照这个要求,我区**年经济工作目标的编制本着便于全区政务目标考核和保持目标管理渠道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进行安排的。**年我区安排的主要经济考核目标共计九项。

1、生产总值:全市工作目标增长13%。下达给我区的生产总值目标是可比价增长20%。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以及便于分解下达,我区按现价增长22%进行安排,参考绝对值是85.43亿元。由区发展计划委负责组织落实。

2、直接利用外资:全市直接利用外资协议额和实际利用额均增长30%以上。下达我区直接利用外资协议额1.26亿美元,增幅为35.28%;实际利用外资额4400万美元,增幅为36.22%。由区招商办负责组织落实。

3、吸引外地来**投资:全市吸引内资协议额和实际利用额均增长30%以上。下达我区吸引内资协议额66.3亿元,增长30%;实际利用额31亿元,增长58.97%。由区招商办负责组织落实。

4、住宅建设:全市住宅竣工面积1300万平方米。下达我区住宅竣工面积20万平方米;重点工程及旧区改造拆迁面积35万平方米。由区建委负责组织落实。

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全市工作目标为1188亿元,增长13%。下达我区零售额目标是在去年实际完成基础上增长19%,为确保目标完成,我们按增长20%进行安排,绝对值为111.07亿元,这也是首次突破100亿元。由区发展计划委负责组织落实。

6、增加就业:全市增加就业岗位25万个,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下达我区的增加就业岗位目标为1.2万个,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由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落实。

7、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工作目标1500亿元,增长20%。由于今年继续维持原统计口径,所以今年市下达我区的指标是2.52亿元,增幅为18.3%。由区发展计划委负责组织落实。

8、外贸出口总值:全市工作目标为增长25%以上,目前这项指标仍然在分解中,尚未下达。该项指标下达后由区招商办负责组织落实。

9、个体私营经济新增注册资金:全市工作目标为330亿元,增长10%。目前这项指标仍然在分解中,尚未下达。该项指标下达后由工商**分局负责组织落实。

(二)主要经济工作目标分解意见

分解原则:今年仍延续**年计划管理渠道,在去年各目标承担单位实际完成情况的基础上,以《**市**年主要经济目标安排意见》和我区第八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及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在充分考虑国企改革成果、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实和新经济增长点开始运行等具体情况,结合各部门**年实际增长速度进行分解,使全区经济发展做到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再上新水平。

1、生产总值目标分解意见

按照生产总值绝对额85.4亿元分解下达,比**年净增15.4亿元。现价参考增长速度为22%。分解的具体意见是:

(1)生产总值的分解保持上年管理渠道和目标承担部门不变;对新开业项目及新的经济增长点本着谁开发、谁招商、谁负责的原则纳入管理渠道;对改制企业根据所有制性质变更情况,在管理稳定的前提下纳入相应的计划渠道。

(2)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支持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充分考虑个体、私营经济单体规模扩大,新增注册资金大幅增长,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等综合因素的前提下,今年安排我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全区平均增长速度,按增长23.18%安排。

(3)**年我区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态势良好,随着外商投资企业伊都锦商厦的开业及班尼路商厦的加入,为外商投资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年安排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目标的增长速度与全区经济发展速度持平,增长速度为22.45%。

(4)**年外地驻**企业增长速度安排中,考虑到通宝商厦、麦购广场等新项目已开业等因素,在去年实际完成的基础上,按全区平均计划增速22%下达。

(5)科委所属的园区,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期,现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增速趋于稳定。因此,今年计划安排的增速为20.32%,略低于全区平均增速。

(6)现代服务业园区和明星工业园虽然刚刚成立一年半,从去年运行情况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两个园区还处于发展初期的上升阶段,招商势头良好。因此,今年现代服务业园区和明星工业园增加值计划增速分别按21.15%和21.81%安排,与全区平均增速基本持平。

(7)区经贸委所属商业公司和部门经济,在经过改组、改制后,商业公司规模减小,今年下达的计划增速为20.37%;考虑到部门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此今年计划以20.76%的增速进行安排,略低于全区平均增速,由经贸委组织分解。

(8)建工集团因客观原因及其行业的特殊性,今年计划安排为2500万元。

(9)滨江集团、华旭集团和狗不理集团由于**年仍存在着资产重组、改制等多种因素,均按略低于全区平均计划增速下达,计划增速在20%左右。

(10)房地产企业根据计划渠道不变的原则,**年仍由区建委承担。计划安排增速为20.67%,略低于全区平均增速。

(11)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和街道统计部门负责统计的“无主管企业”不宜作为考核目标进行安排,因此今年的目标增长都低于平均增速,按不超过20%进行安排。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分解意见

(1)零售额工作目标的安排总原则是各承担指标单位均按20%增长。

(2)由于去年拆、改市场较多,因此,今年市场办承担的零售额计划增速是在去年实际完成基础上,按增长18%下达,低于平均增速。

(3)招商办负责承担的外商投资企业零售额指标,考虑到新开业的伊都锦商厦、班尼路商厦等因素,安排零售额1亿元。

外地驻**企业零售额目标的安排,是在去年实际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增加了通宝商厦、麦购广场,同时考虑万达广场进入稳定发展期等因素,同比增长超过全区平均增幅。

(4)滨江集团零售额在去年实际完成任务的基础上,零售额按增速17.03%下达。考虑今年滨江服饰已完成改制,新中国和滨江万丽大酒店进入改制实质阶段,因此计划安排增速低于全区平均增速。

(5)华旭集团在**年完成数中剔除迁出企业的零售额后作为基数,按18.7%安排。

(6)私营企业考虑到与增加值相同因素,并考虑了户均计划承担能力,**年计划增速高于全区的平均增速。

(7)其他部门计划按全区平均增速下达。

(三)社会事业发展计划编制的说明

**年**区社会事业发展计划的编制,以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年工作安排意见和区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各项社会事业工作为目标,按照区委、区政府“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目标,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总体要求,本着突出重点、明确责任、有利实施、重在实效的原则,在与相关单位认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安排了三大类十九项内容:

第一类: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建设、市容环境、环保、环卫以及市政园林等项工作。

第二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工作、社区建设、依法治区、民政事业、老龄工作、残疾人事业、妇女儿童事业。

第三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主要内容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事业。

新的一年社会事业发展充满着机遇与希望,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载体,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和支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管理社会事业的制度保障将更加有力。社会事业发展计划的具体内容请查阅《**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目标》,不再一一说明。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篇4

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含义

《土地管理法》确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措施是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期限通常为10~15年,在规划期内,为了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制定的年度目标,就是土地利用计划。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指国家对计划年度内新增建设用地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根据定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相应包括三部分:第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农用地转用指标、占用耕地指标和未利用地转用指标。第二,土地整治指标,分为土地开发指标、土地整理指标和土地复垦指标。第三,耕地保有量指标,分为一般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指标。由于《土地管理法》还确立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占用耕地必须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因此占用耕地指标与土地整治指标、耕地保有量指标具有联动关系。为了讨论方便,这里土地利用计划特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

新增建设用地是指农用地(含耕地)、未利用地经依法审批后,土地类别发生变化,转为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是经济建设活动从空间上向外拓展所必需的载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了本规划期内的新增建设用地总体规模,确立了经济建设的阶段目标;土地利用计划将其分解到年度,调控着经济建设的节奏。

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内容

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制定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本地区、本行业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议,逐级上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全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下达计划

全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下达至省级人民政府以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国家重大项目指标由国家预留,不下达到地方。下达到地方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由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再行分解,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逐级下达。

3.执行计划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对计划指标实行台账管理,在建设用地审批的规划审查过程中对计划指标进行预安排,并根据批准情况及时核销计划,通过备案专网将相关信息上报国土资源部。未纳入计划或计划指标已经用完的,不得审批新增建设用地。

4.考核评估

每年第三季度进行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中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追加指标的依据。每年年底进行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年度考核,作为下一年度计划编制和管理的依据。考核重点是已经使用的指标占下达指标的比重,即计划执行率。

三、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认识误区

计划管理通常涉及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横向分配问题,二是纵向分解问题。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也不例外,在这两个问题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模糊认识。

1.横向分配:计划执行率高应当增加指标

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率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地方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强度。单纯从保障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当对用地需求强烈的地区给予指标倾斜。但是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则需要对这种用地需求进行更加严格的分析辨别,是否能够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来解决,是否存在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或经济过热现象。有些用地单位认为存量土地涉及拆迁,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高,而选择申请新增建设用地;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城市建设中铺大摊子;有些城乡结合部农民为了获得高额补偿费,主动要求“献地”。这种性质的用地需求决不能保障,相反应当坚决遏制。

从另一角度看,如果计划执行率的考核结果直接关系着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的增减,则地方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指标,给经济建设预留余地,就会想方设法提高计划执行率,最明显的就是在每次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前,各地纷纷突击批地,突击规模占到年度规模的1/3甚至更多。在此期间,很多审批条件不得不放松,有些地块实际没有对应项目,造成后期批而未用。

2.纵向分解:分解越细越有利于计划执行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由于管的过细过死,束缚了经济发展,为时代所抛弃。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应当避免这一弊端。我国地域广博,管理级次多。土地利用计划分解是否应当一分到底,指标是否应当落实到每县、每乡、每村?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计划指标很难与实际需求完全一致。假设某市下辖10个区县,根据该市整体经济走势,可以相对准确地推测下一年度的用地需求。某区县的经济提速可能与另一区县的经济停滞相抵消,降低了判断失误概率。因此,计划指标分解越细,越容易出现一些地区指标不足与另一些地区指标闲置并存的现象,降低指标使用效率,不利于计划执行。

从过去实行计划指标逐级分解的经验看,每年年底从上到下不得不进行一次指标调剂。这种调剂实际上破坏了计划的刚性和权威性,是对计划本身的否定。

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改进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建议如下。

1.完善计划执行情况考核体系,降低计划执行率在考核结果中的比重,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地方的经济建设用地需求

既然下达土地利用计划是为了实施宏观调控,那么计划的基本依据应当是经济形势和经济质量,而不是计划本身的执行情况。对实施科学发展、节约集约用地、产业效益明显、经济建设处于上升期的地区,即使计划执行率不高,也不应消减其用地指标。反之,即使地方如何强调指标不足,也应收紧闸门,剔除不合理需求,督促其停止外延扩张式的发展,引导其盘活存量,内部挖潜,转变发展方式。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国土资源部门与发展改革、经济、统计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将土地利用计划从部门计划变为政府计划。

2.减少土地利用计划分解层级,省级以下推行土地利用计划额度管理,带项目批地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发展经济政策

引言

区域经济政策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战略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特别是其中宏观调控部分,这些对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将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转型前的区域经济政策(1949-1972)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人们把重工业的发达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成就的标志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领导人也和许多其他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领导人一样,也加速发展重工业。上世纪30年代苏联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与西方市场经济的大萧条形成鲜明的对照。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产物。重工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其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大多数设备,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每个项目都需要大量投资。1966年开始,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我国又进行了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的改革,陆续实行了将19个非工业部门的基础投资划归地方安排,将一批小企业生产的原料划归地方使用,将地方企业基本折旧基金全部留给地方和企业支配,下放中央直属企业,试行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支出大包干等下放政策措施。可见这种均衡布局的思路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并是在对过去资本主义不平衡现象、地理决定论的对立中建立起来的。但是理想主义的色彩浓重,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这种现象背后的合理成分,这样为后来的经济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

2转型中的区域经济政策(1972-1992)

在这一时期(1979-1992)我国开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最终形成以价格双轨制为表现形式的渐进主义改革的方式。当生产的制度结构不可能发生迅速的和彻底的变革之前,当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仍处于某种程度的软化时,价格制度的改革就成为了放松计划控制和引入市场竞争的关键。价格双轨制一方面,计划轨保证了国有部门现有生产能力的发挥和原有计划产量的执行;另一方面,在市场轨上引入了非国有部门和国有进行竞争,既增加了产量,又逐步形成了竞争性的市场结构。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步伐。在1987年和1988年实行了“企业承包”、“部门承包”、“财政大包干”、“外资大包干”和“信贷切块包干”等五大包干制度,形成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存的局面。1985年又决定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以后逐渐在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形成了一个开放地带。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在选择试验区时,因为沿海地区有了一定市场基础,所以这样就将改革和开放两方面的“先试先行”权都集中到东部沿海,形成一个地区性的“小气候”进而通过它们的示范和辐射,带动内地的改革和开放。

我国实行的是渐进的改革方式,基本上在维持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同时当时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整体状况很严峻,可以实现经济刺激的物质手段有限;非均衡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资源和力量的优先排序,沿海倾斜发展战略与内地均衡发展战略最大的不同就是安排资源的顺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政策工具组合方面包括国家直接投资、财政转移支付、对计划单列市与沿海开放地区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同时也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扶贫政策、民族地区的政策也作了一定的调整,特别是这一时期区域合作有了一定的发展。

3转型后期的区域经济政策(1993-现在)

1992年10月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1993年11月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整体改革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战略,要求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又取得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明确规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至少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998年中共十五大的上述决定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9月19日召开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2003年9月中共十六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各方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意味着经济社会政治改革将在今后一个时期继续进行和全面展开。

1996年与第九个五年计划同时制定了《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中提到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个奋斗目标和原则要求及重大措施,形成了20年的长期规划框架。特别是五年期的中期计划,在“十一五”中明确提出,将计划改为规划,从而实现从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规划的转变。

4结论

在分析区域经济政策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时,只进行了理论的概括,对于如何从现在的行政区经济过渡到理想状态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当然本文对其他如自然条件的差异、地区文化的差异等影响因素没有给予关注,同时对这样一个政治化的论题进行这样规范性的研究也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露彬.我国经济转型中的经济政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6)

[2]李大海,潘克厚,陈玲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政策的演变与发展[J].中国渔业经济,2008,(03)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篇6

关键词:人口;计划生育;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4-0027-04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增长呈现低生育、低死亡趋势。以农村贫困人口数为例,1978年全国贫困人口为2.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0.7%,2003年为29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1%。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的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目前,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远远高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充分认识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索“越穷越生”的内在机理,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扭转“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局面,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1.人口过快增长的主要表现

人是社会生产力诸因素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没有人的劳动,便没有经济活动,不会有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再生产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深远,许多环境、资源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人口问题分不开。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容易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据统计,如果按照中部地区的水平为1,那么,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情况如下:人均GDp1980年为153∶1∶081,1990年为162∶1∶086,2002年为208∶1∶0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年为119∶1∶098,1990年为138∶1∶109,2002年为143∶1∶102;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年为122∶1∶093,1990年为140∶1∶092,2002年为157∶1∶08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人均经济实力比东部地区明显要低得多。

如果从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相关性上看,也可以发现西部地区的人口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也快于经济增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的矛盾。东部地区的北京市的人均GDp水平2000年为22460元,2003年为32061元。而同期北京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0.09‰和-0.10‰。天津市的人均GDp水平2000年为17993元,2003年为26532元。而同期天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155‰和110‰。江苏省的人均GDp水平2000年为11773元,2003年为16809元。而同期江苏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256‰和201‰。

西部地区的甘肃省的人均GDp水平2000年为3838元,2003年为5022元。而同期甘肃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7.97‰和6.12‰,在西部地区是比较低的。据统计,自20世纪70年代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甘肃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因实行计划生育少出生814万人,使人均GDp相对提高了868元。贵州省的人均GDp水平2000年为2662元,2003年为3603元。而同期贵州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13.06‰和9.04‰。青海省的人均GDp水平2000年为5087元,2003年为7277元。而同期青海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10‰和10.85‰。

通过对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基本数据的对比变化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现了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相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还没有实现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有效控制。由于我国的贫困地区主要分别在西部地区,特别是集中在西部的民族地区当中,所以,今后我国的人口工作重点和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应该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

2.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的深度影响

2.1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人口密度过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一般来说,适度规模和高质量的人口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过量的低素质的人口对经济发展起着延缓或阻碍作用。人口总量的压力不缓解,就会过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使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失衡,使经济、社会和人难以全面协调发展;人口结构不合理,高智力人群比重偏低,知识创新的原动力、集聚度就难以增强,科教功能的主导地位就难以确立;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就会降低社会文明程度。

2.2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变的更加恶劣。人口是开发自然环境的重要资源、力量和动力。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越多,对环境的压力越大。据资料考证,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古时并不缺少绿色,四五千年前有森林4.8亿亩,覆盖率高达53%,其余土地也多为草原和稀树草原。秦汉时,甘肃省有“大小乔木,连跨疏郡,万里鳞集,茂林荫郁”的记载。但是,从秦汉开始,随着祁连山森林破坏和石羊河中游农垦开发,时至清朝,许多湖泽干涸,汉、唐、明代的古城随之被沙漠吞噬。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的过度活动造成的,人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索取,最终受到了自然的惩处。近年来沙尘暴越来越多、黄河断流就是最好的印证。

2.3使有限的资源变得更加稀缺。长期以来,人们对西部地区的深刻影响是地广人稀。实际上,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农民居住在山地高原,可利用的土地很少,现在西部已成为全国人口超载最严重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的需要量也迅速提高,导致人均资源日益减少。人口过快增长和土地不能扩张,使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失调,可利用土地人口承载量,长期处于超载状态。例如,通过对甘肃省的调查分析发现,相对于全国的综合资源承载力,目前全省超载人口850万人;相对于西北五省区的综合资源承载力,超载485万人。人口过快增长还导致对坡地、林地、草地的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森林面积迅速下降,植被严重退化;淡水供应趋于紧张,地下水位下降;生物种类减少导致生物群落的衰弱。

24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更加困难。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有9亿,其中农村劳动力有近5个亿,按照目前我国的土地吸纳度计算,18.4亿亩的耕地,只需要1.5亿的劳动力,综合农村劳动力过剩量为3.5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共有近2亿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了城镇、城市和农村非农产业中,目前仍然有剩余劳动力达1.5亿。特别是在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增加已经远远超过了经济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能力,从而引起了人力资源的大量闲置,乡村劳动力对城镇就业的冲击越来越大,使失业率出现持续上升,影响社会稳定,人口与就业的矛盾加深。例如,甘肃省2003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口3.8万人,失业率4.4%。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批农业劳动者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给城市住房、教育、交通、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就业造成更大压力。

3.人口与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原因分析

3.1传统观念和生育价值观的滞后性。传统的多子多福、早婚早育、生儿养老的观念在贫困地区的人们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把生育与传宗接代联系的非常紧密,最明显不过的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差距较大,群众想生男孩的愿望十分强烈,为了生个男孩子,抢生二胎,“生下女儿不罢休,不生儿子誓不休”的现象比较普遍,为生男孩东躲“打游击”,还有个别家庭生育三胎、四胎并将孩子变相送人的现象。现以多孩率为例,2001年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的多孩率在0.66%~2.76%之间,而西部地区最高的是青海和贵州,分别达到13.81%和13.20%,最低的是重庆市,为1.41%,其他省区也都在3%到8%之间。

3.2经济不发达和生育的低成本。在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贫穷地区,生产的自给部分比例还很大,生活方式没有较大的改变,消费水平较低,生育、养育和抚养孩子的成本以及教育成本很低,特别是劳动力闲置,妇女生育的机会成本低。

3.3生育和抚养的家庭预算约束小。生育和抚养的家庭预算约束为:家庭总收入支付成人消费部分和财产储蓄后,根据社会每一个孩子平均生育和抚养成本,剩余部分所能够支付的生育和抚养数量。从社会总体来看,一般生育和抚养数量不能大于剩余的家庭支付能力。生活水平越高,生育和抚养孩子成本和机会成本越高,生育的数量就越受到家庭的约束。在一般的收入情况下,家庭的生活水平与生育与扶养孩子的数量成反比,子女越多,生活水平越低;子女越少,生活水平越高。城市中虽然收入高,但成人消费费用、生育抚养子女的成本也高。而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可支配的家庭收入很少,有限的家庭收入只够维持生计,生活成本低。

3.4西部特殊的生活环境。西部地处经济比较贫穷、文化相对落后、生活环境比较恶劣的多民族聚集地。由于经济落后,生活困难,生育孩子有相对的经济效益。在农村6~7岁的小孩就可帮家中干一些如放牧、砍柴、担水的农活,可获得相应的收益,再加上农业生产主要靠繁重的体力劳动,女孩子的作用不及男孩,这也是重男轻女,超生多生的现实情况。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受宗教的影响比较大,再加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照顾,使散居在少数民族的汉族产生了攀比心理,有的冒充少数民族而多生。在生育上重数量、轻质量,重生育、轻教育的现象突出,使人口质量受到影响。另外,由于近亲结婚、孕妇缺乏营养等因素,造成出生婴儿的缺陷多,死亡率也较高,由此导致越生越穷,西部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养老保障制度还未建立、男女性别优势差异明显,群众想生男孩的意愿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短时间内很难有较大改变,解决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将是一个艰巨过程。

3.5计划生育工作自身还有薄弱环节。有的偏远地区计生服务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不能胜任计划生育工作基本项目服务,再加上一些育龄夫妇缺乏计划生育常识,避孕技术的落后,服务不到位就容易导致多生超生。个别地方的计生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弱,野蛮执法,对超生现象以罚代管,把罚款作为地方经济收入的一个来源,实际上是默认和助长了农民的超生。另外,由于非法运用医疗技术手段和其他措施,使得人口性别比问题严重,出生人口性别比、特别是二孩以上出生性别比失调,局部地方人口出生性别比多年居高不下,潜存着人口安全和社会稳定隐患。如对甘肃省2005年的统计分析表明,全省总出生性别比为110.8,而二孩出生性别比高达118.24。

4.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越穷越生问题

截止到2004年底,西部地区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甘肃省还有56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绝对贫困人口近160万人,这些贫困人口居住生存条件相对更为恶劣,人口总体素质也相对更低,扶贫难度更大。而且贫困人口生育男孩意愿更为强烈,计划外生育比例较大,进一步加剧贫困。由于农村医疗保障滞后,脱贫后因病、因灾返贫问题也比较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战略和对策,特别是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

4.1严格执行基本国策。要认真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中央《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坚持以宣传教育和经常性的工作为主,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搞好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利益导向机制和依法行政机制,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的素质,使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使计划生育这项工作真正成为人民受惠的甜蜜的事业。目前最重要的实际工作,是认真做好“少生快富”、西部“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农村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系统建设、农村劳动力培训、出生人口质量保证等项工作。同时,完善保障计划生育的必要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则。

4.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必须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源在于农业发展的制度与组织障碍和自然风险。因此,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实现农业现代化上下功夫。要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搞好粮食产销区的衔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的利益;增加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病虫害防治服务体系,提高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降低农民生产流通成本,使农民直接受益。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企业化、农产品加工出口、订单农业等的发展速度,探索和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机制。

4.3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一个人口自动得到控制的社会经济过程。其内在机制在于乡村和城市养育子女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差距的约束力。人口的空间迁移所引起的相关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对促进和延缓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对移出地区来说,如果其人口和劳动力过多,这种移出对经济的发展极为有力。这是因为人口的流动,引起信息、知识、人才和科技的移动和传播,可将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带到贫困落后的地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我国农村,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有限,只有放弃在农村农业中增加就业的思路,让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所以,与其让老百姓死守在贫瘠的土地上,不如进行适当迁移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另谋新的发展之路。这方面必须清理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

4.4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从根本上来说,人口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人口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口质量或者说人口素质是人口问题的关键。因此,无论人口数量控制政策是否调整,投资于人口的健康、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都应该是今后我国人口政策的最重要内容。我国目前从受教育水平、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占有等方面来看,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大城市中,教育资源丰富,教育体系完善,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但是在贫困地区,仍存在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在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文化程度和人力资本存量较低同时又缺乏技能的人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工作。要顺应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制定措施鼓励具有劳动密集特点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4.5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城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缩小城乡差别,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人口生活的城市化,将提高其生育和抚养成本和机会成本,形成人口自我控制机制。贫困地区发展城镇化,要走非均衡发展的道路,以现有的小城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畜产品的流通。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济,为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创造条件。

4.6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国家在部分省区推行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制度,显示出我国计划生育开始由“处罚多生”转向“奖励少生”,有利于从机制上解决“越穷越生”的问题,但这项政策仅限于计划生育家庭夫妻年满60岁的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绝大多数家庭享受不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一步研究制定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措施,把扶持奖励制度与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在医疗保险、子女义务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制定相应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医疗和最低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享有与市民平等之国民待遇,使其获得基本权利与保障。

注释:

①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②甘肃省“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规划,文本稿

③以上数据主要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有关数据整理所得

④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周天勇.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陈享光.当代中国经济\[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S\].

[4]甘肃省人口委.甘肃省“十一五”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规划\[S\].2005

[5]国家人口委.人口和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篇7

关键词“一带一路”海外发展马歇尔计划对比

说到“一带一路”,就不得不提到古代中国时期的丝绸之路,两条2000多年前的贸易路线,将亚欧两大洲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是因为历史原因,近500年来,陆上丝绸之路基本中断;而自鸦片战争后,海上丝绸之路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政治环境稳定、经济发展迅猛,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充足的技术和产能储备,2013年9月开始,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各国期间,先后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战略思路,后统称“一带一路”战略。该战略一方面拉动了国内几个经济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中亚、西亚和南亚的经济输出、基建投资,有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水平,就业、基础设施等的红利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2015年2月,中国政府正式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最新的数据显示,共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有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国同参与国的双边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中国外贸总额的25%。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17各国家合作,共建了46个境外合作区,带动了大量的外贸出口。还通过和20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在国有企业的带领下,中国企业集团在“一带一路”海外战略合作国家的累计投资接近15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过6万个。

19.2公里的“中亚第一长隧道”由中铁隧道集团承建,将改变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运输需绕行他国的尴尬境地。此外,中国还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承建的多个公路、铁、桥梁、隧道项目先后完工,极大地便利了当地的物资运输和人民出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已建成a、B、C三条管线,连接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而途径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D管线已经开工建设,以上几条管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油气资源紧缺的后顾之忧,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在金融领域,由中国倡议主导的、由57个国家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2016年1月16日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同中亚、西亚和南亚的经济一体化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为中国逐步作为亚洲主导国奠定了金融战略基础。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战略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和基建,但是最大利好还是中国。“一带一路”除了是“共建”,更多的是“援建”,通过有条件的资本输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同时获得更多的利益返还,这个利益返还既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政治上的,并且很大概率将会进一步改变亚洲的经济政治格局,中国将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强国。这与二战结束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可以称为中国当代的“马歇尔计划”。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和马歇尔计划的出资主体基本一致,出资形式各有不同,都是政府为实际主体,马歇尔计划以经济援助为主、“一带一路”以实体援建为主。马歇尔计划自1948年启动,共持续4个财政年,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但是这笔资金若考虑通货膨胀,在2006年就已相当于1300亿美元,可见当时美国投资的“大手笔”。中国政府虽然披露的数字是“中国企业”的直接投资额接近150亿美元,但是众所周知能够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享受主导地位的,自然是代表政府的大型国有企业,所以这150亿美元很大成分都可归于中国政府的投资。虽然两者投资在金额上相差甚远,但是马歇尔计划只进行了4年,而“一带一路”则是长期可持续的投资,未来的总投资未必会更少。此外,欧洲的经济基础远高于中亚、西亚和南亚,即便目前尚不够大的投资,依然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两者的区别在于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政府直接对口欧洲各国政府,以直接提供资金为主,辅以提供各类设备和技术,军队参与基础建设。而“一带一路”则是国有企业代表政府,与亚洲当地企业或政府合作进行共建,共建内容及基础设施为主。

其次,马歇尔计划和“一带一路”战略都改变了受援助国的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大洲的“一体化”。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当年东欧的解体、政党的衰落与更替,都被认为与马歇尔计划有着些许关系。同时,马歇尔计划有力地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虽然欧盟由欧洲煤钢联营转变而来,但是马歇尔计划成立的欧洲经济联合体,被认为是促使欧洲各国贸易自由的重要平台,为欧洲一体化奠定了经济互通的基础。

最后,马歇尔计划和“一带一路”战略都(将)改变世界平衡。马歇尔计划对世界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东欧的解体和现今欧盟的成立,西方主要国家格局变成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在亚洲,目前并没有被各国普遍认可的大规模的共同组织,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能否围绕经济带形成大规模政府间国际组织备受世界关注。中国通过对非洲的大力援建,在联合国层面基本已经获得了非洲的支持,而在亚洲的“一带一路”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是否会产生第二个“共同的声音”,概率可能非常大。也许有朝一日,世界格局将会变成超级大国与超级联盟的对抗与共存,美国、俄罗斯、欧盟、亚盟将主导世界的发展。

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战略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出发点不同。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援助欧洲建设,但是明显进行了区别对待,很明显的是美国希望通过对欧洲的援助,使其有足够的力量与苏联抗衡,意图把战火限制在欧洲,不带到美国本土。其最终目的也基本达到,东欧剧变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衰败,俄罗斯虽然是军事强国,但是从经济实力上已无法同美国甚至欧盟相抗衡,同时欧盟对美国的意见也颇为尊重,这些都是马歇尔计划带来的深远影响,总体评价来看,马歇尔计划是自私的,其出发点是制约。

“一带一路”的出发点是共同发展,虽然隐含着经济带国家对中国的依赖,但是本质是以共建为基础,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同时缓解国内产能过剩、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其政治影响力是伴随经济影响而来的,并不是核心出发点。因此,短期内并不能形成欧盟这种高度融合的一体化联盟,未来亚洲类似联盟的成立,也将建立在共同的经济、政治和军事需求上,这也并不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发点。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篇8

【关  键  词】宏观经济/宏观调控/宏观经济调控法……

宏观经济调控法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核心。在贯彻宪法关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立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尚缺少一部统率各层次和各门类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的基本法。因而无法从法律上确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调控权”,无法集中规定宏观经济的调控原则、调控主体、调控客体、调控程序、调控责任和宏观经济争端解决机制等基本问题。为使我国现行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系统化,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和持续增长,迫切需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经济调控法》(以下简称《宏观调控法》)。

一、《宏观调控法》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法

法是贯彻和实现政策的有效手段。从各国的实践看,每项重大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有法律作后盾。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为了保障其货币政策的实施,大都制定了反映该国政策的金融法规。如美国1913制定了《美国联邦储备法》(即中央银行法);英国1979年制定《英格兰银行法》;日本1942年制定《日本银行法》;德国1957年制定《德意志联邦银行法》;新加坡1970年制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等。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国家通过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不同影响,作用于经济运行,起着某种自动抑制社会总需求过分扩张或收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的基本功能。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财政法的宏观调控作用,都制定有预算法、税法等,有的国家还制定了《财政法》法典。

此外,各国还通过制定产业规划法和价格法等贯彻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我国,近年来国家制定的《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即中央银行法)、《税收征管法》、《价格法》等各单项宏观调控法律,在贯彻和保障宏观经济政策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仅靠各单项宏观调控法律还不能处理和保障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难以克服政策之间的相互矛盾,难以避免“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自我较劲现象。因此必须有统领各单项宏观经济法律的《宏观调控法》。

二、《宏观调控法》是处理重大经济关系的法律依据

江泽民同志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性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提出必须处理好的带有全局性的12项重大关系。如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都是涉及到全局性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制定《宏观调控法》。这样,在处理重大经济关系就有了法律依据。

三、《宏观调控法》是解决部门、地区之间利益冲突的法律准绳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1995年9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区市场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所以说区域经济协调关系是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政府在解决部门、地区之间利益冲突中制定了一些单项法规,如《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省际间粮食收购价格衔接办法》等,对合理安排产业结构、振兴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产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平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这些单项法规的权威性比较低,各法规之间也不够协调统一,亟待出台《宏观调控法》。

四、《宏观调控法》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法律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是,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计划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财力、物力可能,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目标,并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及投资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因此可以肯定的说,国家的计划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但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使用计划调控手段,必须更新计划观念,健全计划机制。

健全计划机制,就必须重视计划决策、管理、调控的制度化、法律化。善于采用法律形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现。采用法律形式,主要在于使法定计划能够尊重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使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在法的规范作用下结合起来。更新传统的计划观念,就不能把所有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统统纳入国家计划体系。在法的调整下,使计划关系成为一种计划法律关系,使计划活动成为一种计划法律行为。为此,就必须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法》,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计划原则,建立各项具体的计划法律制度。

运用法律保障政府计划的实现,也是某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措施。例如,法国是采用计划指导经济较早的国家。1946年1月3日法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实施中期计划的法令。以法律形式推行“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计划”。日本在宏观调控方面也使用所谓的“法令性计划”指导市场经济活动。在计划调控的具体措施上,在如何通过经济法律手段实现政府计划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济,以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

与此同时,为了协调计划调节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的关系,发挥各种调节手段的综合力量,制定一部统领包括《计划法》在内的所有宏观经济调控单项法律的《宏观调控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宏观调控法》是确认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法律地位的需要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篇9

【关键词】马歇尔计划;经济;“一带一路”计划

60多年前的“R歇尔计划”给这个世界上不少人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大国发起的经济援助或者战略合作都是单向推行其全球意志和价值的工具。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虽然在形式上确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其本质上还是不同的。

一、两个计划所处的政治背景不同

“马歇尔计划”出现在东西方冷战时代背景下:二战期间西欧各国经济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面临崩溃的边缘。随着经济的全面崩溃,社会的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各国工人罢工此起彼伏。相应的各国政府的支持率也在不断的下降,而共产党在此时的支持率却不断上升,甚至一度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面对形势的快速发展,出于自身安全利益的考量以及对抗苏联的需要,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应用而生。中国“一带一路”计划提出的背景是:东西方冷战早已结束,当今世界是全球化时代,国际间交流合作空前活跃。“一带一路”计划援助的对象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包括亚洲、非洲和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大都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或政局不稳,急需外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提升本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如何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受益,是中国“一带一路”计划提出的根本所在。

二、两个计划理念不同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计划以美国为主导,由美国单独出资或输出产能,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受援国处于接受与附属地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完全被排除在外,这保障了马歇尔计划的执行效果和主导国的利益。而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是开放合作的产物,不针对第三方,完全是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这一战略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以中俄和中菲合作为例,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到2020年提高到2000亿美元。双边经济合作为两国经济与社会的稳步发展和安全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俄两国经济相互依存度逐渐提高,逐步形成命运共同体。2006年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中菲合作论坛中发表演讲时希望中方在道路、港口和高速公路等现代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给予更多投资。作为这项合作倡议的提出者,中国致力于推动各国实现发展战略的对接,而不是搞单向输出或强加于人,也就是说,“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

三、两个计划的最终目的不同

美国施行“马歇尔计划”从根本上是为美国的国家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上,以苏联为首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东西方意识形态格局已渐现端倪,欧洲各国共产党要么已经上台执政要么在议会选举中地位不断上升。从经济方面考虑,战后欧洲经济萧条凋敝面临崩溃,外贸能力几乎丧失殆尽的时候,无力购买美国货。为了继续维持经济的繁荣,美国必须援助欧洲。1947年2月21日,美国国务院经过商讨达成这样的共识:“一个受华盛顿密切监视的、统一的援助计划将能获得和平与繁荣,即恢复经济、稳定政治,削弱共产党,有助于多边的世界贸易以及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安全。”而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意在通过互联互通,发挥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对中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于沿线国家而言,有助于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和合作潜力,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

四、两个计划已经取得或将要取得的结果截然不同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既促进了西欧各国的合作,同时也附加了很多额外条件,使西欧各国处处受制于美国,加重了对美国的依赖。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完全是在各个国家和地区自愿加入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建立在与沿途国家互补多赢的互惠基础之上。中国实施“一带一路”计划绝不是为了谋求地区乃至世界霸权,绝不是为了对抗某一组织或集团而提出的。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一定会惠及有关国家和地区,一定会得到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人民的大力支持。

综上观之,“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反对共产主义、控制西欧、满足自身利益、推行同盟战略和进行冷战的内容和工具。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完全是为了中国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提出的,是本着造福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实施的。今天的世界早已不再需要“马歇尔计划”,需要的是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无疑将充分展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姜振军,吕明慧.建中俄经济合作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思考[J].伯利亚研究,2014.41(6)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篇10

【关键词】田园景观;移民安置;规划设计

农村移民生产安置和居民点规划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农村移民迁建规划设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广大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切实贯彻和落实开发性移民方针并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彰现民族区域特色,在毛尔盖水电站知木林移民安置点规划设计中,通过把生产安置与生活安置规划有机结合,在为移民创造一个实用、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对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安置点概况

知木林移民安置点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知木林乡,小黑水河右岸,距黑水县城约40km,为黑水河毛尔盖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7个安置点之一。安置点场地沿小黑水河南北方向呈带状分布,南北长约570m,宽约150m,至省级风景名胜区―卡龙沟的渔卡公路从场地附近经过,交通较为便捷。根据规划,该安置点安置规模为160户519人,规划总用地面积65252.25m2,其中建设用地40702.81m2,生产用地24549.44m2。

2总体规划思路

2.1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在规划中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移民迁建为契机,充分考虑新址场地及周围山、水、交通等元素,按照“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彰显特色”的总体规划布局思路,使规划安置区的区域性、特色性、时代性更为明显。

2.2力求于完善功能设施。随着居民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载体的作用正日益突显。在规划过程中,结合安置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程规范,优化配置道路、给排水、供电、电信及有线电视、环卫等基础工程设施,通过对活动空间、交通流线、管网布设等功能设施方面的统一规划和合理布置,力求打造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

2.3着眼于发展移民经济。移民安置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检验规划合理性的重要标准。规划中利用安置区与库区及著名的卡龙沟风景区的有利地理位置,以“居住―农田”作为一个整体出发点,通过生产与生活安置的有机融合,构筑出了“房前绿化、屋后为田”的空间系统,充分发挥旅游优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形成了可览、可耕、可居的环境景观,使移民安置区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3规划设计手法

3.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充分考虑移民生产和生活习俗的基础上,借鉴“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并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建筑与环境和谐、设施配套和居民便利使用和谐的复合功能空间,同时创造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充满空间活力的居住区。

3.2独具匠心的空间组织。该安置点用地整体呈叶状,结合平面布局,以“叶脉”为主要空间设计理念贯穿平面布局,即以南北向的车行道构成“主脉”,东西向垂直“主脉”布设入户路,并在入户路两侧布置居住建筑形成“枝叶”,每排建筑后面为农田生产带;同时考虑到该安置点由知木林乡热里村3个组组合而成,为了保持各组结构的完整性及相对的独立性,通过道路的分隔及联系,在场地内由北向南依次布置三个居住组团,各组团以东西向的椭圆形或横向的"8"字形为主,依托场地形态,南北向依次展开。

3.3古老质朴的文化传承。安置规划区为藏民族聚居区,有着浓郁而质朴的藏文化传统,千百年来,当地居民处在一种原始、纯朴的自然状态,藏寨与高山雪峰相映成趣,错落有致的民居与青山绿水浑然一体,建筑工艺精美,宗教色彩厚重。在规划设计中对藏民族文化元素进行了充分理解并加以利用,根据当地藏族群众喜欢聚集活动的特点,在安置区规划设置了3个活动场所;根据当地藏族群众的,在安置区内预留了佛塔建设用地;同时在建筑形体方面采用传统藏式民居的石木结构,充分体现当地民族风格。

3.4别具一格的景观构造。依托水体、山体,结合居民点布局及周围田园风光,规划形成以线串点、以点连面的布景方式,形成“青山环绕、绿树掩映”、富有特色的居民点的生态景观系统。即通过线状的滨河绿地和道路绿化串联点状的各组团绿地,通过道路绿化和宅前绿地的联系,将居民点内绿地与周边面状的生态林地和农田绿地有机结合,以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和景观要素的作用,形成富有特色的居民点的绿地景观系统。

4规划中应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通过对知木林移民安置点的规划设计实践,笔者认为田园景观风貌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4.1规划设计与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有序适度开发的基础上,我国水电移民开发建设当前正处于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在建设规划中应充分认识到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深入研究安置区的区位优势、生产模式等因素,并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正确处理近期建设规划与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真正实现移民安置区又好又快发展。

4.2空间组织与场地利用。田园景观居住区的规划是一项复合型的设计工作,它涉及生产与生活空间的协调配合。在科学、合理的进行建筑布局、交通流线、管网布设、景观规划等居住空间方面布局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场地的实际条件,充分考虑整个场地的整体功能布局,化弊为利地处理和协调空间环境,将生产区与生活安置区有机结合,做到效益最大化、投资最小化、环境最优化。

4.3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由于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特殊的地域性,目前大多处在欠发达地区,移民区现状经济及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落后,在迁建中通过现代设计手段,注入了很多现代设计元素,但广大移民区,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因此,在进行现代规划设计的同时,应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并有机的加以体现和利用,形成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规划设计作品。

4.4景观构造与自然环境。新开发打造安置区的景观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边的大环境是相融洽,并是大环境的组成部分,任何脱离大环境的景观规划都将是一个不成熟的设计规划作品。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和利用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强化整个环境的融合与渗透,使整个环境有机结合,使移民安置区形成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发展示范区。

5结语

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是水库移民迁建工作的重要环节。面对水利水电工程多、移民数量大、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在移民安置规划实践中,应不断的应用各种新的规划设计手法和思想,科学合理的制定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为移民创造更加实用、舒适、优美的居住和生产环境,促进安置区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敏.生态绿地空间与人居环境规划.北京:生态学报,1995,2:34-38.

[2]张丽超,皮海峰.生态移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湖北: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