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结题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6:36

医学类结题报告篇1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将全市1083家民营医疗机构分为医院、门诊部、私人诊所三类,剔除不能诊断传染病的362家专科门诊部和私人诊所(美容专科、牙科)后,按医疗机构类别分层,每层按10%比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89家民营医疗机构,其中医院/门诊部48家,私人诊所41家。在抽样获得的48家医院/门诊部中,每家机构采用随机抽样法各抽取3~4名临床医生(共抽取187人)为本次调查对象,同时将48家医院/门诊部的传染病报告专职人员(48人)及41家私人诊所的医生(41人)也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

1.2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由被抽取的医院/门诊部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专职人员及私人诊所医生三类人员分别对应“民营医院/门诊部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知识调查问卷”、“民营医院/门诊部传报人员传染病报告知识调查问卷”和“私人诊所传染病报告知识调查问卷”进行作答。调查内容包括对《传染病防治法》掌握情况、传染病报告知识知晓情况及报告行为等。

1.3统计分析

对各类问卷分别进行总分及相同问题得分统计,每个单题计1分。“民营医院/门诊部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知识调查问卷”总分为18分,“民营医院/门诊部传报人员传染病报告知识调查问卷”总分为16分,“私人诊所传染病报告知识调查问卷”总分为18分,三套问卷中相同问题总分为8分。

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近似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计算均数±标准差(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若资料呈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用kruskalwallis检验。对分类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比较等用χ2检验。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与推断。

2结果

2.1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知识得分情况

医务人员中,医院/门诊部48名传染病报告专职人员、187名临床医生以及41名私人诊所医生在传染病报告知识问卷中相同问题的得分中位数分别为5.77、5.13、3.20分,由于资料不满足正态性,经kruskalwallis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65,p<0.01)。对三类人员平均得分进行两两比较,医院/门诊部传染病报告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平均得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私人诊所医生与医院/门诊部传染病报告专职人员和临床医生平均得分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私人诊所医生知晓率低于医院/门诊部传染病报告人员和临床医生。

2.1.1传染病报告专职人员医院/门诊部中高级或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传染病报告专职人员的平均得分分别为9.71、11.86、10.78和9.56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0,p>0.05)(表1)。将医院传染病报告专职人员的传染病报告知识平均得分(10.41分)与门诊部传染病报告专职人员平均得分(9.09分)进行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0.01,p>0.05)。

2.1.2医院/门诊部临床医生高级或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的临床医生平均得分为13.35~15.35分,不同职称临床医生平均得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1,p>0.05)(表2)。不同科室临床医生的平均得分为12.33~17.2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6,p>0.05)。将医院临床医生平均得分(12.51分)与门诊部临床医生得分(12.60分)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p>0.05)。将接受过培训的临床医生平均得分(13.18分)与未接受过培训的临床医生平均得分(11.84分)进行比较,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1.71,p>0.05)。

2.2医务人员单题知晓率

医院/门

诊部的传染病报告人员、临床医生和私人诊所医生对相应问卷中相同的问题,除“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病种1、2”应答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三类人员对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病种数及网络直报报告时限的应答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

将三类医务人员单题正确率进行两两比较,除“乙类几种”单题传报人员正确率高于临床医生外,其余单题传报人员与临床医生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乙类几种”临床医生与诊所医生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单题传报人员、临床医生的正确率均高于诊所医生。

2.3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行为

医院/门诊部的临床医生均能在1d内将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交至传染病报告人员手中,但门诊部医生在半天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送至传报人员的比例(68.57%)高于医院医生(48.57%)(χ2=27.47,p<0.01)。临床医生在诊断传染病病例、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后,将传染病报告卡传送给本院传染病报告人员的方式,主要包括自行送达、电话通知及由传报人员主动收集。临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未报告传染病的原因,主要包括病例转走、病人未返回检验报告单、有些临床医生仍存在“未要求报告”及“没有必要报告”的观念。

3讨论

3.1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知晓率较低,应开展有效的培训

在日常传染病报告及管理工作中,诸如皮肤科、儿科、内科等涉及传染病诊疗较多的科室,医务人员应当更为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但是本次调查未发现医院/门诊部中不同科室、不同职称、是否接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其传染病报告知识得分存在差别,仅体现为私人诊所医生知晓率较医院和门诊部的传报人员及医生低的现况,可见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的知晓程度与现行传染病报告工作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反映了现行已开展的传染病报告知识的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尚欠佳,部分科室分类较细的医疗机构未能针对不同科室做出相应的培训。医务人员对以《传染病防治法》为根本的相关法规知识缺乏,由此导致依法防病意识薄弱\[2\],影响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

有研究表明,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切实的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后,报告知识知晓率、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与培训前相比有所提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建议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在开展相关培训时,首先应深入普及《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报告知识\[4\],规范统一培训内容,将培训范围自公立医疗机构明确外扩至民营医疗机构,调整培训频次,开展针对性培训。第二,对传染病报告人员和不同科室(尤其是涉及传染病诊疗较多的科室)、不同职称临床医生的培训要有所侧重,并考虑单独分批次培训私人诊所医生。第三,应强调培训效果,不以完成培训频次为目标,需建立考核机制,落实培训效果。第四,根据不同单项得分情况,着重对知晓率较差的方面,诸如传染病病种的归类与罗列、传染病报告时限等内容开展培训。同时各民营医疗机构应配合有关法规宣传,定期以多种方式强化相关传染病知识岗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医疗机构全员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和素质\[5\]。

3.2报告行为不够规范,应优化报告方式,加强监督管理

设置传染病报告专职人员的民营医院/门诊部中,临床医生填报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后,均能在当天将传染病报告卡传达给传染病报告人员,但是递送流程及方式多样,不利于信息的整体把握与报告质量控制。建议同一医疗机构内部统一报卡信息传递方式,参考公立医疗机构的做法和经验,尽量采用“传染病报告人员统一收取”、“疫情交换箱”等事半功倍、较为成熟的运作方式。本次调查发现,有些临床医生仍存在“未要求报告”及“没有必要报告”的观点,反映了这些临床医生尚未知晓并掌握传染病防治法,导致基础法律\[6\]无法得到良好实施,由此提示监督部门应重视此现象,结合培训与督导检查,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4参考文献

[1]赵晓华,徐凌忠.我国传染病报告管理发展现况及影响因素应对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2):160-162.

[2]张益兰.蚌埠市私立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现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11(6):321-322,335.

[3]许爱香.陕县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05,17(7):390.

[4]李志群.齐齐哈尔市私立医院传染病疫

情报告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72-73.

[5]杨海,王戬.西安市临床医生传染病防治知识考核现况\[j\].职业与健康,2007,23(3):192-194.

医学类结题报告篇2

【关键词】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系统;质量评价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09-02

我省于2008年全面启动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该系统按照《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格式和死因推断的相关规范进行网络直报,按照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要求统一进行死因编码和报告[1]。本文通过对我省2011年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省死亡报告质量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死亡登记报告系统”。在报告地区浏览页下,按照死亡日期、已终审等统计条件,使用电子表格(excel)格式导出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河南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简称死亡报告卡),所有死亡信息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1.2质量评价指标及定义

1.2.1报告情况报告情况分三个评价指标,分别为县区报告率、单位报告率和报告及时性。

县区报告率:以省辖市为单位,参与死因网络直报县区占本地区实际县区数的比例。公式:县区报告率=未报告县区数/应报告县区数x100%。

单位报告率:以省辖市为单位,参与死因网络直报的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单位数与本地区实际存在的县及县以上网络直报单位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单位报告率=某年某地区实际报告单位数/应报告单位数×100%。

报告及时性:从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到报告用时长短作为评价报告及时与否的依据,用报告合格率表示。报告死亡病例及时得到报告即属报告合格。公式:报告合格率=从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到报告用时7天之内的死亡病例数/本地区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全部死亡病例数×100%。

1.2.2审核情况审核情况分二个评价指标,分别为审核率和审核及时性。

审核率:迄今为止已审核卡片数量占本地区全部报告死亡卡数量的比例。公式:审核率=审核卡片数/全部报告的卡片数×100%。

审核及时性:从报告到审核用时长短作为评价从报告到审核及时与否的依据,用审核合格率表示。报告死亡病例及时得到审核即属审核合格。公式:审核合格率=从网络报告到审核用时7天之内的死亡数/本地区已审核病例数×100%。

1.2.3准确性死因编码准确性:采用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来评价,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常见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的卡片数/本地区全部报告的死亡卡数×100%。

国家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通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对根本死因进行编码,死因编码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下[2]:①将不在正常范围内的编码定义为“基本规则错误”,主要包括:编码短于3个字符,编码第四位是既不是小数点也不为空,或者编码长度大于8个字符,或者编码的第1个字符是U字母;②将编码首字母为R者,定义为“症状或体征”类型;③伤害部分仅有内部原因,没有外部原因(编码首字母为S或t),或编码范围在Y10-Y34或编码为Y87.2者,定义为“伤害无外部原因或其意图不明”;④编码为i47.2,i49.0,i46,i50.-,i51.4,i51.5,i51.6,i51.9,i70.9者,定义为“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⑤编码为J96.-,K72.-、或者编码范围在n17-n19,定义为“其他错误如呼衰、肾衰、肝衰”;⑥编码为C76.-,C80.-,C97.-者,定义为“肿瘤未指明位置”。具有以上编码的死亡病例存在着根本死因确定或死因编码的错误,这些错误之外的编码,本文定义为“无明显错误”。

2结果

2.1一般情况从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河南省共报告死亡病例173550例,其中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37889例,占全省报告死亡病例数的21.83%。

2.2报告情况

2.2.1县区报告率目前,河南省18个省辖市均已实现死亡病例网络直报,但依然存在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缺报、漏报的县区。2011年河南省168个县(市、区)有162个参与死亡病例的网络直报,占应报告县区的96.43%;零缺报县区数为6个,占应报县区数的3.57%,见表1。

2.2.2单位报告率2011年全省共有740个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其中有722个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参与了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占全省应报单位数的97.57%。仅有1个省辖市低于90%,见表1。

2.2.3报告及时性2011年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的死亡病例从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到网络报告的平均时间为10.11天,与规定的报告时间7天相比仍有差距,全省有84.28%的死亡病例在规定时间7天内报告,见表1。

2.3审核情况

2.3.1审核率2011年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99.96%的数据得到了审核,仅有0.04%的没有被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见表1。

2.3.2审核合格率2011年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从网络报告到审核平均用时为1.17天,达到了规定的审核时间7天的标准,但依然有2.21%的死亡病例审核时间超过了7天。从网络录入到审核用时中位数为0d,时间最长的为270d。除了信阳市外,其它省辖市审核合格率均在90%以上,见表1。

2.4准确性2011年,在已审核的死亡病例中,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的比例为12.29%,各省辖市编码错误分布差异较大。各类根本死因编码不准确所占比例的结果如下:①症状或体征占3.06%;②伤害无外部原因或其意图不明占0.30%;③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占5.75%,其中有9个省辖市该类错误的比例超过5%;④出现肿瘤未指明位置的比例较低,占0.07%,各省辖市均没有超过0.5%;⑤呼衰、肾衰、肝衰等错误的比例占3.11%,见表2。

3讨论

死亡数据通过网络直报,极大的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在各地医院死亡的病例在1周内即可通过网络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对于发现和早期控制医院内不明原因传染病提供依据。由于数据报告及时性的提高,数据分析和监测报告撰写的时效性也相应提高,数据利用和数据反馈得到更有效的执行。

本文结果显示,2011年,我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死亡病例占全部报告的21.83%,高于我国在医院的死亡比例20%[3]。96.43%的县区实现了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有97.57%的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了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县区实际报告率和单位报告率均高于2011年全国水平(90.49%和48.05%)[4]。但就各省辖市来说,报告质量存在一定差别,大多数省辖市县区报告率均达到100%,而郑州市、南阳市、驻马店市、安阳市、新乡市和许昌市的县区报告率仍较低。这可能与当地的硬件条件、既往死因监测工作基础以及当地的重视程度有关。因此,需要加强对各省辖市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的组织管理,有效的提高各省辖市的县区报告率和单位报告率。

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运行以来最大的特点是显著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2011年,我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的及时率为84.28%,低于2011年全国平均水平(85.06%)[4],提示我省医疗机构应当提高网络直报人员收集死亡报告卡和网络录入的及时性。各省辖市报告及时性的不均衡也提示卫生行政部门应将该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设立奖惩制度,同时加强对死因网络报告工作的领导和督查力度,提高医疗机构的报告及时性。

对网络报告死亡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审核是县(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保证死亡数据质量的关键[5-6]。2011年,全省仍有0.04%的死亡病例没有得到审核,2.21%的死亡病例审核时间超过了规定期限(7天)。除鹤壁市、焦作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和济源市审核合格率达到100%外,其它省辖市均存在审核不及时现象,这说明应加强对县(区)疾病控预防控制部门的监督指导工作,以提高报告数据的审核率、审核及时性和质量。

死因编码错误是医院死亡网络直报数据中非常严重的问题。wHo关于全球死因质量评估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不明确的编码比例超过20%,那么该数据属于质量差的类别,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数据的利用价值[7]。从分析的几类常见错误编码的比例来看,全省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出现明显编码错误的比例高达12.29%,该比例超过10%的省辖市高达10个。除上述几类错误外,其它没有明显编码错误者并不能保证其编码一定是正确的,仍有可能存在着死因诊断、死因链填写和死因编码方面的错误。这表明我省应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包括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正确填写、根本死因确定、iCD-10编码等,以提高死因数据的报告质量,切实为开展疾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wHo.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刘水.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第10次修订本3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ColinDm,DorismF,mie1,etal.Countingthedeadandwhattheydiedfrom:anassessmentoftheglobalstatusofcauseofdeathdata.BullwHo,2005,83:171-177.

[4]王宇,高福,等.2011年全国死因监测报告.内部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内部资料,2007.

医学类结题报告篇3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例;报告质量

SurveyandanalysisofHepatitisBcasesininnermongolia

LUai-tao,GUowei-dong,RenLi-min,etal.innermongolia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innermongolia01003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edicalinstitutionsofHepatitisBcasesininnermongoliaregion.methodsComparedthefieldinvestigationcasesandnetworkreportedcasesbyquantitativesurveysandqualitativeinterviews.Resultstosurvey23medicalinstitutions,collet2416HepatitisBcases.thereportingrateofHepatitisBininnermongoliawas85.94%.RepetitionrateofHepatitisBwas1.15%in2008,multi-yearratewas1.42%from2007to2008.theHepatitisBconcordancerateoffieldinvestigationcasesandnetworkreportedcaseswas79.30%.ClinicianshadnottograsptheHepatitisBdiagnosisandthereportknowledge.ConclusionHepatitisBcasesreportconfusionisacommonproblemexistedininnermongoliaroutinemonitoringreport,omissionsreport,duplicatereportanderrorreportexistedinthesametime.

【Keywords】HepatitisBcase;Reportquality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乙型肝炎在我区发病率一直位于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首位,而且逐年升高,2004年发病率为97.2/10万、2005年为118.3/10万、2006年为126.8/10万、2007年为140.6/10万,是造成我区传染病上升的主要因素。乙肝也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已将乙肝防治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卫生部也将其纳入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

2007年1月自治区卫生厅下发了《2007~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工作目标要求2010年底全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6%以下,10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为加强乙肝的预防控制工作,掌握乙肝实际发病水平,了解我区的乙肝实际报告情况以及主要传播途径,降低我区乙型肝炎发病率,为全区防控乙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卫生厅决定开展一次全区范围内的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1]。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择全区12个盟市作为研究现场,每个盟市选择盟市级、旗县级、乡镇级医疗机构各1家作为被调查单位,每个被调查单位调查100例乙肝患者(不足100病例的以实际调查数计算)作为调查对象,包括急性、慢性肝炎病例。

1.2方法内蒙古自治区CDC负责制订现场调查工作方案及样本抽取,由盟市CDC组织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乙型肝炎病例登记及病例诊断复核,不同类别乙型肝炎病例网络报告情况,乙型肝炎病例重复报告情况,临床医生对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知识知晓率及实际工作情况等。调查方式包括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

1.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检验使用SpSS11.5软件并结合手工核查完成,率的计算在excel中完成。

2结果

2.1乙肝病例报告率本次调查共有23家医院的临床登记个案2106例,其中地市级医院12家,旗县级医院11家;共抄录病例个案信息2416例,剔除重复记录剩余的有效样本为2106例,同期网络报告病例2401例;临床医生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相关知识调查表96份。

因乙肝诊断标准(GB15990-1995)中病例分型只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故计算报告率时只包括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即应该报告的病例)。全区乙肝病例的平均报告率为85.94%。

2.1.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乙肝报告率按照旗县、地市级及以上级医疗机构分类,对乙肝报告率进行分析。地市级医疗机构的报告率86.24%,旗县级医疗机构的报告率85.59%,地市级医疗机构报告率和旗县级医疗机构的报告率无显著差异(χ2=0.18,p>0.05)。

2.1.2门诊、住院处乙肝病例的报告率门诊病例报告率85.59%,住院病例报告率86.27%,门诊报告率和住院处的报告率无显著差异(χ2=0.15,p>0.05)。

2.1.3初诊、复诊乙肝病例报告率初诊病例报告率98.15%,复诊病例报告率89.32%,初诊报告率和复诊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4,p

2.1.4不同诊断类型乙肝报告率乙肝诊断国标(GB15990-1995)中乙肝病例分类为确诊病例(也即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以现场调查判定结果为准,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报告率分别为85.83%和100%。

2.2乙肝病例重复报告率以录入日期和报告地区为查询条件,从报告系统中导出作为调查现场的23家医疗机构2007年全年、2008年全年报告的所有乙肝病例。2008年23家医疗机构中均有病例报告,共报告37316例(不含4318例已删除卡)。

2008年查出重卡850例,本年内重复报告率为1.15%,其中30例为不同医院重复报告,占全部重卡的17.96%;2007~2008年跨年度重复报告1796例,跨年度重复报告率2.32%。对2007~2008年度重卡的分析发现,各盟市重卡大多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或医疗机构报告。

2.3乙肝病例诊断现状以网络报告卡与现场调查匹配后的数据库为准进行分析,剔除不合格病例(311例无现场判定结果,4例报告的病例类型为阳性检测,已删除卡170例),剩余2106例参与分析。全区乙肝病例诊断复核一致率79.30%。

2.4临床医生对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知识知晓情况以问卷访谈的方式调查了23家医院,每家医院调查2~3位从事乙肝等传染病临床诊治的医生。其中乙肝病例诊断分类回答正确率18.75%;是否报告病原携带者回答正确率42.71%;报告乙肝病例分类回答正确率1.04%;是否需要注明急慢性回答正确率93.75%。

3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区2008年乙肝报告率为85.94%,即漏报率约为14%,对我区乙肝疫情真实水平的分析带来不利;乙肝病原携带者属于不应报告或错误报告病例,但是医院将病原携带者当作病例报告的现象较为普遍,医生对乙肝诊断分类标准不熟悉,知晓率较低,这些对正确分析乙肝疫情产生错误信息。

重复报告现象主要与乙肝病例的反复就诊有关。对乙肝确诊病例的发病及就诊情况调查结果分析也发现,2008年内因患乙肝去医院就诊的平均次数为2次。而病例自患病以来,去医院就诊的平均次数为3次,平均去过2家医疗机构。这些结果无疑反映了乙肝作为慢性传染病,患者反复就诊,反复被报告的现状。

乙肝病例报告混乱,是全区乙肝病例常规监测报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漏报、重复报告以及错误报告同时并存。乙肝病例的诊断也存在问题,大量被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现场调查和网络报告病例的诊断复核一致率低,临床医生对于乙肝病例的诊断、报告标准掌握不够。

此外,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乙肝诊断和报告方法尚未完善,对医疗机构在工作中的许多常见问题无法适用。如在乙肝诊断标准中国标中,乙肝病例分类为确诊病例(也即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2],而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却出现临床诊断病例报告且临床诊断病例也纳入乙肝发病率统计[3]。这也是造成报告混乱的一个主要原因。

通过本次抽样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区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乙肝病例的诊断报告现状,同时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相关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传染病诊治、登记报告等环节的认识更为清晰,为乙型肝炎病例报告的下步工作的规范提供了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医学类结题报告篇4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9701(2014)06-0123-03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启用,极大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利于疫情信息的分析、利用和反馈[1],是国家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各级医疗机构是各类疫情数据收集、汇总、输入的基本单元,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涉及整个系统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传染病漏报率为23%左右[2、3],把工业管理中的pDCa循环引入到疫情直报管理中,能减少漏报、少报、瞒报,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4-6]。传染病疫情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严肃性[7、8],需要全过程管理才能发挥系统的功能,需要相关人员全员参与、全系统稳定运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效率。

1纸质报告卡的缺陷

手工报告模式依赖于临床医师的主动报告,难以杜绝传染病漏报问题的存在[9]。由于门诊医师接诊量大,门诊患者就诊登记率较低,填写字迹潦草。住院医生填写出入院登记本时仅填写主要诊断,不利于住院病例传染病漏报的检查。医生对传染病报告重视不够,疫情报告意识不强,常出现字迹潦草、项目不全、迟报、误报、漏报现象。

部分患者对国家法定传染病疫情登记和报告缺乏了解,不愿意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配合性差,导致原始数据缺失。

纸质报告卡从填写到上报中间环节较多,容易出现延迟送达、丢失、迟报、漏报等现象,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不利于患者隐私的保护,易造成信息泄露,产生纠纷后难以认定责任。

检验科及放射科阳性登记本存在漏登现象,检查阳性结果返回科室及医生查看常出现时间滞后。疫情报告管理员往返各科室现场手工核查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住院病例、检验科和放射科阳性结果,耗时多,效率低,不可避免出现差错。

同一病例在不同时间、不同科室、不同医生间就诊,重复填报增加各环节的工作量,同时增加填报医生的抵触情绪。

2在医院信息管理(HiS)系统中嵌入疫情报告系统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是政府部门公共卫生任务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等级评审的重要指标,如何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HiS系统是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组成部分[10],涉及门诊、住院、财务、药房、病案管理等模块,并与检验科的LiS系统、放射科的paCS系统建立链接。

在HiS系统中嵌入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建立传染病上报和管理子系统,整合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基础数据一次录入长期使用,自动传输、比对、输出结果,资源共享,避免原始数据的重复录入和人工核查比对等,有效避免报告过程中的迟漏瞒虚等问题,能及时、准确、自动地完成系统设定的传染病病例汇总、比对和结果输出,经审查后及时录入国家的网络直报系统。计算机系统的嵌入疫情疫报系统,保证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准确、高效、无误、及时。

3疫情报告系统

疫情报告系统包括疾病诊断字典、电子传染病报告卡、门诊医生工作站项目设置、复诊传染病病例重报自动提示功能、门诊和住院传染病强制报告功能、检查结果反馈功能、疫情信息汇总功能等。

疾病诊断字典为国际统一的iCD-10疾病分类编码诊断字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7,8]需要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传染病名录进行对比后,设定应上报传染病诊断名称范围,并对医院使用的iCD-10诊断字典库进行标识。

疾病诊断名称与iCD-10编码对应,格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卡一致,确保医院的疫情报告卡与国家直报系统完全匹配。

门诊医生工作站内容和格式参照卫生部1996年印发的《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与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的要求设置,医生完成病人诊疗信息填写并保存后,工作站的相关信息即时储存至HiS系统数据库中。

复诊病例重报自动提示系统根据复诊病人的姓名、性别、病名等信息与数据库自动搜索比对,对有就诊史的病例,系统自动弹出相关信息,由诊疗医生判断是否为同一病例、是否继续再次报告,可大量减少重复上报病例。

门诊和住院的传染病强制报告功能保证传染病确诊时自动生成传染病报告卡,医生只有完成报告卡的全部内容的填写并保存并上报后,才能进行其他诊疗活动,杜绝传染病迟报、漏报的发生。模块还提供随时上报传染病的路径,方便医生随时上报。

检查结果反馈功能使送检医生能借助网络随时查询检查结果,便于及时诊断与报告。检验和放射结果中与传染病诊断相关的阳性结果,如致病菌培养阳性、放射科X线检查为疑似肺结核诊断等,出具检查结果的医技科室医生能够直接发送相关信息提醒送检医生及时上报,相关信息保存后系统自动生成一览表传送到医院疫情报告管理部门,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将阳性检查结果与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比对,发现未报告病例及时通知送检医生尽快诊断报告,减少传染病迟报的发生。

疫情信息管理终端由医院疫情报告管理部门管理,实时接收和打印传染病报告卡,浏览并导出门诊就诊和住院病例,浏览并接收检验科和放射科等检查阳性结果一览表,方便疫报管理员的网络直报,实时核查和监控门诊和住院病例及检验科和放射科查出传染病相关诊断病例,从技术环节杜绝漏报、迟报和误报[10-12]。

4疫情报告管理体系建设

职责分工明确,由分管副院长具体领导,信息科等相关部门提供各种资源保障。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对HiS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提出具体要求。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对医院使用的iCD-10编码库中需上报的法定和监测传染病相关诊断进行标识,并提供检验科阳性结果库及放射科阳性结果项目。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随时对HiS系统的变化进行跟踪,同时收集医生对传染病上报系统的意见及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工程师对有问题的软件进行修正,强化信息交流和沟通。

信息工程师提供医院使用iCD-10编码库。信息工程师对HiS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进行编程并嵌入HiS系统中。

运行控制在系统之前进行全员培训,让临床医生了解上报途径和填写要求,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对系统使用熟练,对医生上报传染病随时进行指导。

5日常管理、目标管理及惩奖机制

规范书写医疗文书,杜绝传染病漏报和迟报现象。取消送单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报。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日对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接收、审核、打印、上报。定期对门诊日志、出入院诊断、检验科阳性结果、放射科阳性结果等报表中的传染病诊断病例进行上报核实,及时发现迟报、漏报病例,通知医生及时补报。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月对上报的传染病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在院内公示。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月对传染病漏报、迟报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将漏报、迟报与科室质控挂钩,增强医生传染病上报意识,减少传染病漏报、迟报的发生。

6结果及反馈管理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通过对全院传染病直报的质量监控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发现引起传染病报告卡质量缺陷的因素,将整改措施反馈并协助各科室制定相应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加强监督,对整改效果进行阶段评价和终末评价。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不定期到临床收集对传染病报告子系统的意见,并对其进行整理,提交信息工程师进行整改。

配合疾控部门对相关的传染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做好院内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7培训机制

对新上岗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传染病诊断标准,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加强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学习、考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报的发生。

组织医务人员及时学习新发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和最新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以及医院疫情管理系统的最新变化,让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更新知识,确保医院疫情报告工作的有序开展。

8系统完善

建立疫情预报系统维护更新机制,信息系统数据库及时更新,与国家各项规定保持一致。

培训机制、管理机制、反馈机制、惩奖机制长期化,采用pDCa方法进行管理,保证疫情报告涉及的全体人员掌握最新的知识、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建立与上级主管机关的协调机制,及时依据上级管理部门的最新要求对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具体操作方式进行更新,并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具有法定的强制性,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零误差、全系统稳定运行,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法、加强培训与指导、增强社会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重要性的认识及患者对传染病报告的依从性,杜绝传染病迟报、漏报的发生。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进行全过程管理,借助HiS系统中的模块,确定管理环节中的关键控制点,可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对全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pDCa方法进行修正[13]。

未来条件许可,应研究医院内部的疫情报告系统与国家直报系统的互联互通,直接将数据从医院系统传输至国家系统,同时研究国家系统对基础医院的结果和差错的反馈机制及修正机制的方式和内容,以促使疫报系统的双向性。

[参考文献]

[1]施小明,马家奇,杨功焕.我国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疾病监测杂志,2006,21(5):225-226.

[2]施小明,马家奇,王丽萍,等.2005年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杂志,2006,21(9):493-496.

[3]刘东升,罗智江.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2009,25(1):29-30.

[4]吕占秀.现代传染病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39.

[5]常金玲.信息系统的开发及质量管理[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65-70.

[6]KrishnanmS,KriebelCH,KekreS,etal.anempiricalanalysisofproductivityandqualityinthesoftwareproducts[J].managementScience,2000,46(6):745-759.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eB/oL].[2013-09-30].http:///zhjcj/s9138/200804/2778e751494e40bd9cc0c77463c9473e.shtml.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eB/oL].[2013-09-30].http://moh.gov.cn/jkj/s3576/200901/f2e5f428cea64912ba7e93c2f13dabff.shtml

[9]BrabazoneD,Farrellao,murrayCa.Underreportingofnotifiableinfectiousdiseasehospitalizationsinahealthboardregioninireland:roomforimprovement[J].epidemiolinfect,2008,136:241-247.

[10]俞新莲,荣飚,林文斌,等.其于HiS系统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子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1,17(4):64-66.

[11]白波,王韬.医院感染信息预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988-990.

[12]国家喜,马良,陈迁,等.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的科研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382-1384.

医学类结题报告篇5

关键词 卫生类报纸 困境 解析 应对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了公众对卫生健康相关话题广泛的关注并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

从洪昭光讲座受到热捧,到各种形式的健康讲座雨后春笋般的遍地开花;从健康类图书的持续升温热销,到全国几乎所有的电视、广播、网站、平面媒体都争相开设与健康相关的内容。公众健康意识的空前高涨,说明全社会对健康知识有着实实在在的巨大需求。

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一直以卫生与健康为中心内容的卫生类报纸却没有从中获得快速的发展和壮大。相反却走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报纸发行量大幅下滑,广告收入剧烈减少,人才纷纷流失,导致了卫生类报纸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出现了生存危机。

笔者认为:以上情况的出现,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导致了卫生类报纸读者的分流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伴随着互联网的用户群扩大,相当一部分人获取信息的来源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作为媒体传播的平台,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日益增大。

卫生与健康,过去一直是卫生类报纸的“专有话题”,现在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大网站、电视台、广播、各级党报、都市综合类报纸,都把卫生与健康的相关话题作为自己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这种竞争的结果是对读者有关健康的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分流了卫生类报纸以前拥有的读者,加剧了卫生报纸的经营难度。

二、卫生类报纸品质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竞争

全国现有卫生类报纸三十家左右。以四开十六版居多。版式设计,美编处理大同小异。印刷质量普遍不高。登载的内容大多以卫生科普知识为主,说理教条,行文刻板。枯燥乏味。唱四季歌,人所共知的常识,翻去复来的登载。稿件来源以网稿为主,落款大多用笔名。缺乏原创稿件。少有大家、名家和深度报道的文章。读者很难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难以满足读者寻医问药的特定需求。

三、发行渠道单一,发行力量薄弱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卫生类报纸前身几乎都是各省卫生厅主办的行业报,而报纸的发行,主要靠主管单位下达文件,由所管属的下属单位公费订阅。后来在报业改革中,基本都脱离了原来的主办单位,被划归到当地的党报集团管理。市场化后的卫生类报纸失去了公费订报的行政指令。

卫生类报纸大多面向全国发行,由于经济实力弱小。没有能力组建自己的发行队伍。卫生报纸大多是周报,出报周期长,年报价值低,利润小,社会专业报刊发行公司不愿发,零售摊贩不愿卖。

卫生类报纸只能单纯依靠邮局。而邮发时效性差,报纸不能准时投递到户;发行费率高,一般都维持在40%左右;报纸结算也不合理,邮局收订的报款是一年的订费,而汇给报社的报款却是按月支付,这显然不利于报社的资金运转;服务意识差,错投、漏投率高,服务水平低,读者订阅不方便,这些诸多原因,使得不少卫生类报纸读者选择了放弃。

四、广告来源单一、量少,难以支撑报纸的正常运行

卫生类报纸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自身广告的单一性。由于发行量小,社会影响力不强,无法与强势媒体争夺广告。

卫生类报纸经营的广告主要是医疗、药品、保健品广告。

国家大型的公立医院,规模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是全社会的稀缺资源,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这类医院完全没有做广告的需求,也不会在这些卫生类报纸上投放广告。在电视、大型媒体上露脸的药品、医疗设备制造企业大多实力雄厚,财大气粗,对卫生类报纸更是不屑一顾。卫生类报纸主要经营都是些名闻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广告,这类广告在宣传中,普遍夸大其词,可信度极低,有很多是国家屡屡明令禁止的。随着国家对医疗广告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民间医疗机构也减少了医疗广告的投放。卫生类报纸明知这类医疗广告档次低、误导读者,但为了生存,还是以牺牲内容质量、损害自己的信誉。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吸纳这类广告。严重侵犯了读者的利益,降低了自己报纸的公信力。这种饮鸩止渴的行为使卫生类报纸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

五、希望与对策

尽管卫生类报纸面临前所未有激烈竞争,承受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但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卫生类报纸走到尽头了。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大,卫生类报纸应该有极大的市场空问。只要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就一定能重新找回读者。摆脱困境,走出低谷,跟上报业新时代的步伐。

1 准确而清晰的定位

卫生类报纸必须确立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同质化的内容中形成与众不同的差异性,与其它报纸比较,卫生类报纸的特色体现在专业上。报纸的内容和受众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这不仅是卫生类报纸的生命之源,也是竞争之本。卫生类报纸一定要立足这一特色,把公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做深、做细、做实,走服务百姓的健康特色之路,形成差异化竞争的特色优势。

2 改头换面、脱胎换骨,全方位的提高报纸质量

卫生类报纸必须改变从头到尾都是肤浅生硬的科普知识充斥版面的情况。一定要有自己的声音,一定要有大家、名家对时代最前沿相关学科问题的深度解析。强调专家写稿。增加卫生类报纸的科学性,牢牢把握住行业的话语权。千方百计的物色既有新闻敏感度和较强文字功底又有医学卫生专业知识的人做编辑。

3 拓宽发行渠道,加强发行人才的培养

卫生类报 纸发行上也有自己特有的优势。由于报纸年价总价低,可考虑和强势媒体合作,摘套订。因为现在很多都市类报纸订报时摘促销,送牛奶、送米、送油,可不可以给这些读者送半年,送一年卫生类报纸呢?也可以考虑与强势的大型广告商合作,增加一些版面,用版面换发行,这对困难重重的卫生类报纸来说,都不失为一种低成本拓展市场,快速打开局面的有效办法。

医学类结题报告篇6

关键词:微助教;预防医学;实验教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9月—2018年1月选择湖北医药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400人),口腔医学(100人),麻醉学(100人),影像学(100人)等专业部分学生共计700人为研究对象,男297人,占42.43%,女403人,占57.57%;年龄18~23岁,平均20岁。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共计10个班级,以随机数字表方法选取4个教学班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1班和2班,共80人,男34人(42.5%),女46人(57.5%)采用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模式;对照组为3班和4班,共78人,男33人(41.25%),女47人(58.75%)采用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2组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学习授课的课程内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学生(542人)均采用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模式。

1.2教学方法

1.2.1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预防医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以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内容为主。医学统计学内容有课题设计调查和资料录入、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定量资料的统计推断、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秩和检验、直线相关与回归,统计图表等5个SpSS电脑实验模块,共15个学时。流行病学内容有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临床疗效研究设计,诊筛试验评价,案例讨论等5个讨论分析模块,共15个学时。教学目标为掌握流行病学方法的有关知识与方法,掌握SpSS软件的基础操作,通过课程考核。

1.2.2实验组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用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模式。(1)流行病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前老师布置案例和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上课时由教师对各模块知识进行讲授分析,学生在实习教室里听讲,课后在微助教里布置作业,要求作业提交;(2)医学统计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中由教师在实习教室里示范讲解如何运用SpSS软件录入数据、统计描述、统计推断,随后学生自行在电脑上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巩固训练,并在微助教里答题并进行提交。

1.2.3对照组实验教学方法

对照组实验教学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1)流行病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前老师布置案例和问题,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上课时由教师对各模块知识进行讲授分析,学生在实习报告上手写作业,由老师批改;(2)医学统计学实验内容授课程序为:未对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中由教师在实习教室里示范讲解如何运用SpSS软件录入数据、统计描述、统计推断,随后学生自行在电脑上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巩固训练,并手写实习报告交由老师批改。

1.2.4上机操作成绩

实习课程结束实验组和对照组统一进行上机操作考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利用网络教室,考试时由教师下发试题,学生接收后作答并进行提交,由老师批改,统计学生分数。

1.2.5实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实验课结束后利用微助教进行调查问卷,对2015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影像学等专业部分学生共计700名学生进入相应问卷课堂编号,匿名填写两种方式的实验教学效果评价问卷,由教师进行总结评分,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反馈。问卷调查采用电子问卷,回收率100%。

1.2.6评价方法

(1)实验成绩:每次实验报告;(2)上机操作成绩;(3)实验教学效果调查: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实习课作业方式认同感等。

1.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的年龄、成绩、微助教辅助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2组的性别分布比较采用х2检验分析。

2结果

2.1成绩比较

(1)实习成绩:实验组实验报告成绩平均分为(90.88±4.45)分,对照组实验报告成绩平均分(91.08±4.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4,p=0.870);(2)上机操作成绩:实验组上机操作成绩平均分为(76.45±7.50)分,对照组期末总评成绩平均分(76.12±6.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2,p=0.903)。

2.2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调查

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结果显示,有高达87.43%的学生更倾向于电子化作业,只有7.57%的学生倾向于手写实验报告的模式,有5%的学生认为两者均可。

医学类结题报告篇7

据不完全统计,自1951年新中国第一本中医药期刊——《江西中医药》创刊至今,公开出版的中医药学术期刊已有近150种。50多年来,中医药期刊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传播中医药信息、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繁荣中医药学术进步、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相对于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中医药期刊存在影响力相对较低、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全面了解中医药期刊发展现状并进行分析对于促进我国中医药期刊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中医药期刊概况

   有学者认为,我国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沉沦、复苏和发展4个阶段[1]。从1951年《江西中医药》创刊起,20世纪50年代相继创刊的中医药期刊共有12种,其中包括《中医杂志》(1955年)、《上海中医药杂志》(1955年)、《中药通报》(1955年)、《福建中医药杂志》(1956年)、《江苏中医》(1956年)、《浙江中医杂志》(1956年)、《黑龙江中医药》(1958年)、《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58年)、《辽宁中医杂志》(1958年)、《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59年)、《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59年)。到1979年为止,中医药期刊的总数为58种,至80年代已发展为81种[2],至2000年有133种[3]。2000-2008年,又新增15种,其中以中西医结合类期刊增长最快,共新创刊7种。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除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未创办中医药类期刊外,近150种中医药期刊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年来部分期刊刊名变更,以下段落及表格所用刊名均为变更后刊名。

2 中医药核心期刊基本情况

   目前,科技期刊界普遍采用的“核心期刊”一词通常指以下两个概念,一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称为“中文核心期刊”;二是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的期刊,称为“科技核心期刊”。到2008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5版,1~5版中收录的中医药核心期刊数量和期刊各不相同[4-8],其中被1~5版连续收录的中文核心期刊仅有《中医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和《新中医》3种。2004、2005、2006、2007、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收录的中医药期刊数量分别为28、29、34、38、42种,其中连续5年被收录的中医药期刊共有28种(见表1)。这些中医药期刊中包括了中医、中药、针灸、骨伤及中西医结合各科,覆盖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强,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和导向性,能代表我国目前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动态,是中医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 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基本情况(略)

3 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

   依据文献[9-13],从《引证报告》中选出连续5年被收录的28种中医药期刊,对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地区和机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1 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是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从2004-2008年度《引证报告》可以看出,中医药学术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与西医相应类别期刊相差不大,且呈现逐年增长。2004、2005、2006、2007、2008年度学科平均总被引频次分别为483、544、645、787、843次,增幅达到了175%。其中2004年有2种期刊总被引频次超过2000次,1种超过1000次;2005年有3种超过2000次;2006年有1种超过3000次,2种超过2000次,3种超过1000次;2007年有1种超过4000次,2种超过3000次,3种超过1000次。详见表2。表2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总被引频次(略)

这些期刊总被引频次的大幅增加说明其在中医药类期刊中处于重要的学术地位,对学术趋势的发展具有一定导向作用。其中《中草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中医杂志》、《中国针灸》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并且发现中药研究领域始终保持较高的引用频次,表明目前对中药的研究是中医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3.2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指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两年总数所得出的统计值,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的指标。对于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学术界存在不同见解。近年来,许多学者认识到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的过度贡献问题。影响因子与多种因素有关,单纯使用单一指标对期刊或论文进行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一般认为,在同类可比期刊中,影响因子较高者表明其受关注的程度高,学术影响力较强,但在不同学科及同一学科内不同类别的期刊中影响因子的差异无法体现刊物水平的差异。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见表3。表3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类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略)

   

由表3可见,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因子总体水平偏低,虽然其平均值呈逐年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不大。到2008年,尚没有一种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达到1.0,其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是《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在2007年版《引证报告》中影响因子达0.874。本文所统计的5年中影响因子有2年以上超过0.5的期刊有5种,分别是《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其中《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5年来分别位于第一、二位,表明中西医结合及中药研究领域较中医领域研究更为活跃,上述期刊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而中医综合类和学报类期刊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我们认为这与各期刊的办刊方向、所刊论文类型、读者定位等多种因素有关。

3.3 他引率

   他引率是指该期刊全部被引用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对他引率的考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于自引过多导致的影响因子上升因素。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他引率见表4。表4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他引率(略)

表4显示,28种期刊的他引率稍有上升趋势,但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保持在0.8左右,其中《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3种期刊的他引率在2004-2008年均在0.90以上(包括0.9),说明其学术影响力比较广泛,能够引起同行的关注和重视。

3.4 地区和机构分布

   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影响力的指标。表5显示,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的平均地区数均在20个以上,平均机构分布在120以上,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的地区数在2004年达到了31个,其他年份也在28或29个,并且近5年内在机构数上保持较高水平。另外,《中国中医急症》5年内机构分布数增长最快,从2004年的174个到2008年的524个,说明该刊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得到了有关学术界的重视。《中草药》、《中国骨伤》、《中国针灸》、《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中医杂志》等期刊在地区和机构分布上均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出我国中医药学科规模的壮大、覆盖面广和学术交流的广泛性。表5 2004-2008年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地区和机构分布情况(略)

4 结语

   

目前,科技期刊文献计量指标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指标的统计数据可以从某个方面反映出期刊的水平,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对科技期刊进行综合评价,了解期刊在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随着中医药学术发展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扶持,中医药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学术论文产出大幅度增加。我们对近5年来28种中医药科技核心期刊进行了计量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其综合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方面。这28种期刊基本代表了中医药类期刊的较高水平,在中医药界也有较高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医专科期刊发展迅速,特别是中药、针灸和中西医结合方面,其文献量增加,影响因子增高,说明各界重视中药、针灸的临床应用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并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多的科研成果,这就使综合类期刊面临新的考验。

   

中医药期刊是具有鲜明中医药学术特征的科技期刊,受本学科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期刊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点,这就必然会导致文献计量指标的不同。例如某些期刊侧重于实验研究,众多科研工作者可将其作为自己研究的参考,因此其被引用的几率就大,影响因子就高;而某些期刊偏重于临床经验的总结,多被临床医生将其用于临床医疗中,因此引用几率很小。本文28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均低于1.0,和其他学科的期刊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作为该领域学术交流重要载体的中医类学术期刊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质量,找出符合本期刊的发展方向来提高其学科影响力。目前,中医类期刊的种类还在逐渐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新创刊的期刊发展速度很快,因此,要保证核心期刊的高水平和高影响力,就要在原有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努力适应新的传媒发展模式,才能满足学术交流对科技期刊发展的要求。过分强调文献计量指标也会给期刊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提高各项文献计量指标的同时,始终保持期刊的高学术质量才是发展根本。

【参考文献】

 

[1]吕慰秋,黄亚博.中医药期刊发展初探[j].中医文献杂志,1998,(2):34-36.

[2]黄苏萍.中医药期刊50年发展探析[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0,10(3):40-41.

[3]靳琦,谢晓余,李致重,等.全国中医药期刊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刍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3):10-13.

[4]庄守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林被甸,张其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朱强,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5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潘云涛,马峥.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10]潘云涛,马峥.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11]潘云涛,马峥.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医学类结题报告篇8

[关键词]药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10)09-73-02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和增强医、护、药人员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意识,加强aDR监测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aDR的认知度、探讨减少aDR的漏报率方法,对保障临床安全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立医院aDR监测网络

1.1成立医院aDR监测小组

aDR监测是临床药学的内容之一,是集专业与管理一体的复杂的综合技术工作。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是aDR监测的领导机构,在该委员会下设立aDR监测小组,由分管院长和医务、药剂、临床人员等专家组成,负责aDR监测的相关事宜。办公室设在aDR药剂科,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等,日常工作由药剂科负责。

1.2建立医院aDR监测报告制度,制定aDR报告程序

1.2.1制定《aDR监察报告制度》明确药师、医生、护士、管理等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规定医院所有的医师、药师、护士等人员均有报告aDR的义务,鼓励患者自愿报告aDR。

1.2.2aDR报告程序①医师、药师、护士发现可疑aDR;②填写aDR报告表或电话报告药剂科;③据报告的aDR进行文献检索,有相同或相关的报告时,将检索结果反馈给报告者,并进行必要临床调查,排除用药不当的可能。④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审核全院用药中发生的aDR,按规定上报。对于严重的、新的aDR病例,先经医护人员诊治和处理后,及时报告。

1.2.3为避免可能引起的纠纷及混乱,报告过程中的涉及者及接受报告的科室应对报告内容保守秘密对因aDR而致严重后果,经治医师未报告或干扰阻挡报告者,要追究责任。

1.3建立医院aDR监测点

要有效推行aDR报告制度,把aDR报告制度作为一项经常工作来进行,宣传aDR监测工作的意义、目的、方法和报告制度,发动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建立医院内aDR监测网络,落实具体到各科室,使各病区都有监测员,便于及时联系和开展工作。

2加强药学信息交流实现网上直报aDR

2.1收集、整理aDR信息,建立aDR档案

建立aDR档案包括国内、国外的和中药、化学药的及处方药、非处方药的各种aDR信息,尤其是一些新的信息,信息来源应可靠、科学、具有权威性。

2.2信息共享和网上直报aDR

便于在internet上查询有关文献,加强与其他医院和监测机构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和网上直报aDR。针对医院医护人员收集和填写aDR报告表不规范,由药师整理,并采用网上直报aDR,对漏填的项目便于及时收集,较好地解决了填写的aDR报告表退修问题。

2.3主办《医院药讯》介绍和宣传合理用药、aDR、药事管理等

在aDR栏目及时介绍aDR鉴定、监测、防范进展、通报aDR等,通过收集并报道本院的aDR报告情况;及时将一些老药新的aDR、初次在本院应用的新药的aDR及有关信息向全院,以提醒医务人员,供其诊疗参考,达到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并参与此项工作。

3加强aDR监测宣传培训工作,提高监测力度

3.1积极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

医院认真组织学习卫生部、SFDa共同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认识到新的《药品管理法》对aDR监测作为重要任务提出,实施aDR监测管理是贯彻《药品管理法》具体体现。针对医院aDR监测体系不健全、报告数量少、医生对aDR普遍认识不足的实际情况,医院加大aDR监测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培训和宣传工作。

3.2认真收集和规范填写aDR报告表并及时上报

要求医药工作者应及时填报每一个aDR报告,并以规范化的格式和要求填写。

3.3强化护士的药物安全性意识

护士直接接触病人,掌握aDR的第一手材料。应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介绍aDR知识(概念、鉴定、监测、防范方法),提高护士的药物安全性意识和参与度,有利于aDR的监测。

3.4发挥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加强对药学人员的教育,对药学人员的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使药学人员提高监测意识,认识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药学人员掌握报告方法。充分发挥医院药师在aDR报告和监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将用药后发生的aDR按规定报告,医院药师在aDR报告中起关键作用。医院药师主要应做到:(1)必须能对处方用药作出正确分析、评价;对其中药品的相互作用的潜在的不良影响能正确判断,并交代病人怎样正确使用药品,防范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必须能正确解答病人及其他医务人员的用药咨询问题,促进合理用药。(3)能充分利用药学、基础医学知识、计算机文献检索知识,对临床使用中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评判、报告。(4)认真收集和规范填写aDR报告表并及时上报,对aDR进行定期分析是广泛搜集aDR信息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发现严重的或有潜在危害的aDR,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4深入开展aDR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其方法

4.1困难和问题

(1)aDR监测工作在医院还刚起步,未将aDR监测工作纳入医疗常规工作和医疗质量控制内容;未将aDR监测工作纳入个人考核指标;专业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2)认识上的误区是aDR报告的不足的原因。①医院领导重视不够。②对aDR的报告认识不足;不理解aDR监测的重要性,不了解该项工作是一项法定任务,是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水平的社会公益事业,因此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③医师顾虑可能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有过失(aDe);④医务人员滥用药引起,害怕报告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调查和牵连;⑤害怕暴露治疗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引起医疗纠纷,因而不愿意报告不良反应,甚至千方百计掩盖在药物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真象。⑥医务人员认为他们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而没有必要去报告;⑦医务人员认为报告仅仅在于怀疑,加重了医疗任务,怕麻烦,对可疑不良反应不想深究,胡乱填报了事,造成严重错报漏报、不良反应报告表质量太差。⑧有些医务人员收集aDR病例,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而没有去报告;⑨医务人员认为只要在医院内使用的药品都是安全的;报告最好来源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而不是自身;⑩医务人员的aDR知识水平有限。

(3)技术问题是aDR监测工作中的难点。①当出现某种“不良事件”时,总是从疾病本身找原因,对药源性疾病缺乏认识,造成误诊,延误救治时间。②混杂因素太多,原患疾病的临床表现与aDR类似,用药品种太多、治疗手段太复杂,因而无法判定相关性。③填表时间拖延过长,回顾性不准确,填表不认真,缺项多,因而无法对报表分析评价。

4.2深入临床,服务临床

为了配合开展aDR监测工作的需要,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派药师深入临床科室,将aDR监测与药学服务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药学服务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药师深入临床,既提高了药学人员的临床知识,获得一定的医学知识,又加强了与医师之间的沟通,让药学服务真正发挥纽带作用,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更好地开展aDR监测工作;另一方面,药师通过下临床,参与临床用药,及时、正确地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知识,帮助医护人员解决一些用药问题,在发挥药师作用的同时,也取得临床医务人员对药剂人员的信任,使得他们愿意上报aDR病例。因此,药师下临床能及时获得aDR信息,在第一时间协助医务人员解决aDR事件,及时监测到aDR,为病人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4.3提高aDR上报的数量的方法

aDR是监测,监测应该有线索,线索是什么?简单说线索即是痕迹,我们应重视多重线索即主线索、副线索和隐线索。积极开拓线索的其他来源,接到线索马上去观察了解。巧设情感线索,尽现监测技巧,可以提高aDR监测水平和上报数量。

aDR监测的途径有:①医务人员主动上报;②药师深入临床时发现;③门诊用药咨询时发现;④为出院病人提供药学服务时发现;⑤院外病人通过免费药物咨询时发现;⑥其他。

寻找aDR的线索有:①医生,药品影响生化异常线索漏报。②护士,直接接触病人,掌握aDR的第一手线索。③药师:咨询、退药、老病号经常询问用药情况也有线索、处方提供线索如开抗甲状腺药物和升白药等类似的线索比较多。④病人,有的主动向医生、护士、药师诉说aDR。关键是我们应该有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⑤医药代表、生产和供应单位有义务支持使用单位的aDR工作,医药代表或业务员和医生关系不一样,容易知道药品的aDR,目前,有的单位通过医药代表找医生填写aDR报告的方式。

5aDR监测为医院带来的效益

对aDR进行监测和报告能够给医院及全体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带来的益处是降低药疗风险,包括:(1)通过对aDR多的药物或者对患者aDR的跟踪以及药物流行病学在医院的应用监测,可降低医院内的药源性疾病(指药物所引起的疾病,它既是医源性疾病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aDR的延伸)和aDR的发生率。(2)通过aDR监测可评价药物治疗的安全,特别是新药和aDR严重的药物。(3)通过aDR监测预警,可增强医院职工和患者的aDR意识。(4)通过对全院的药物使用的评估,能为医院提供更多质量可靠、疗效确切、aDR小的药物。(5)通过aDR监测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6)通过aDR监测可提高护理质量,推动相关的医疗质量工作。

医学类结题报告篇9

病例报告是医学论文的一种常见体裁,通过对一两个生动的病例进行记录和描述,试图在疾病的表现、机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第一手感性资料的医学报告。病例报告是医学期刊中常见的一个栏目。过去,病例报告类论文多是报告一些首次发现的新病例,如爱滋病、军团病都是通过病例报告被人发现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例报告类论文目前已主要集中在已知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检验学等诊断手段的新发现、疾病的特殊临床转归、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的特殊的经验和教训等。典型的病例报告通过对病性形象生动的描述,给读者以深刻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一般性的疾病表现和诊疗过程有了具体的形象的内容,便于临床医生进一步从理论上掌握疾病的特点与本质。

临床医生在平时的诊疗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病人的临床表现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畴,不能对其按已有的知识归类,这种病例有可能就是一个罕见病例。当然,要确定一个病例是否为罕见病例,还要认真全面地进行文献数据库检索,以了解他人有无报道。罕见病例可能是一种特铁的组织病变或生、生化紊乱所致。所以,凡遇到特殊的罕见病例时,应尽可能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检测和实验研究,力求对疾病的机理进行深入的阐明。

如果两种或两种以上少见病并发在同一患者,或某种综合征与某种少见症状并存于同一患者,可能说明其间存在某种相关性,甚至一种疾病可能是由另一种疾病所引起。这类病例报告应有足够的实验室及影像学证据,或病理学证据,以支持并存病的机制与因果关系。

某些病例的反常或者是常规经验之外的临床表现或转归可能提供新的病理、病因或治疗机理的线索,为进一步开展前瞻性研究提供依据。疾病的这些反常表现或特殊转归可以是由药物或其它干预措施所致,也可以是疾病的独特表现。这类病例报告要有足够的临床检查和各种检验的证据,以说明反常表现和特殊转归的确凿性。

病例报告一般分为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前言、病例介绍、讨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病例报告的题目要求直接写出病名或新方法及例数,紧扣论文内容,使读者读了以后,对论文报道内容有一直大致了解。

病例报告的前言可有可无,有也应尽可能简短,几句话即可。

 

病例介绍要清楚地交待病程经过的必要细节,要有病人的发病、发展、转归及随访的结果等。切忌将原始病历照搬,避免使用各种非客观性,各种怀疑或推测性语句。因病例报告所撰写的是罕见的或是有特殊意义的病例,故应将有特殊意义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治疗方法详细描述,突现重点。描述病史时,要交待清楚发病时间、主诉及病情经过。对反复发作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要重视既往史和家族史。外伤患者要写受伤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通常只列阳性的和必要的阴性结果。无相关意义的其它阴性结果可省略。对有特殊意义的阳性结果就注意前后对比。手术治疗要说明手术名称、术前处理、术中发现、术后处理、术后反应。治疗结果既要说明疗效,又要说明副作用。

医学类结题报告篇10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检测系统也在不断更新,逐渐走向了自动化发展,这对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准确率,保证检验质量,在仪器使用前,必须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

医学检验;性能评价;分析;检测系统

社会在不断进步,髙新技术在迅速发展,医学检验部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般情况下,医学检验部门每隔五到十年就会更新仪器,为了使新仪器发挥最大的作用,提高准确率,把误差控制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医学检验工作人员在使用前,必须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条件,用实验去评价检测系统的基本分析性能。下面就对此作一些简单介绍。

1对实验内容的评价

1.1检测系统的特性主要包括两点:(1)患者结果可报吿范围:这是评估的前提;(2)分析灵敏度:这是整个可报告范围的起点,也是检测系统的可报吿定量结果的最低限。

1.2需证实的基本性能主要有三方面:(1)准确度:进行方法学比较实验,同时计算系统误差;(2)精密度:分批间、批内和天间的重复检测,以天间的标准差计算该均值下的随机误差;(3)总误差:总误差水平由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来估计,从而判断检测系统的可接受性。

1.3检测系统整个分析性能的其他内容主要包括:参考范围的建立,分析特异性和其他必要的性能。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对检测系统性能评估的最低要求的定义是:精密度,精确度,可报告范围和临床参考区间。

2对实验目标的评价

为了明确判断评价试验的成功与否,需要在评价之前先确立目标或者标准,一般有三种可能的性能和目标类型:医学目标:指临床医生可接受的性能;管理目标:指保证医学检验部门的本身可接受的性能;厂商声明:指由制造商声明的产品性能,通常可以在试剂说明书中获得。工作人员应注意每种类型的目标都有其优点缺点,在进行检验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一系列的定量目标以评估评价实验的结果。当定量目标评估结果一直不理想时,医学检验部门不可使用仪器得出的每个分析。

3对实验类型的评价

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建议指南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性能评价:建立:一般由制造商进行,在产品研发阶段用来描述其性能、特征;证实:一般由制造商进行,是为了确保其产品设备性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确认:一般由制造商进行,显示特殊的性能规格和一系列满足的规格;验证:由医学检验部门进行,验证系统获得预期性能方面的能力。实验的类型不同,评价实验的方案也不同。

4对实验方案的评价

4.1准确度即检测均值与真值的一致性,二者之间的差异称为“偏倚”,又叫做系统误差,它是总误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系统误差,医学检验部门必须通过代表性的患者样本进行一个方法比较试验来确认,而非配套系统还应该进行方法学比较实验以评估系统误差。

4.2精密度指重复检测值间的一致性,表示系统的随机误差。常用的精密度测量包括:批内、批间和总分析精密度的估计。CLia最终法规中强调了要进行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验证,但是对具体方案没有做明确的要求。如果仪器的误差在可控制范围内则可以使用,如果不在可控制范围内就需要查找原因解决问题,重新进行验证试验。

4.3总误差它反映了检验部门对检测性能的估计,是判断检测系统可接受性中最重要的一环,检验结果内具有的总误差,常以95%或更高可能性出现的最大总误差量表示。如果低于临床允许误差,则认为该系统可以进行检测患者样本。总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所以通过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进行评估就可以得到对总误差的评估。

4.4患者结果可报告范围患者样本未经任何预处理,由检验方法得到可靠的结果范围就是患者结果可报告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的建立是医学检验部门基于方法学定的医学判断。CLia最终法规中提出:必须验证检测系统的可报告范围,同时也要求检测系统必须是封闭的。不同于患者结果可报告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对它进行了扩展,允许对样本进行稀释、浓缩或者预处理。检验方法的线性限就是可报告范围的高、低值,所以患者结果可报告范围可以看成是对系统线性范围的验证。

4.5参考范围只有为检验项目提供可靠的参考区间,才能使临床对检验结果作出判断,发挥检验报告的真正作用。根据所有参考值的分布特性以及临床使用要求,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后再确定一部分为参考区间,参考区间的限值就是区间的两端,分别为低参考限和高参考限。通常情况下,选择95%分布范围的大小表示参考值区间。

4.6交叉污染样本的交叉污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使用仪器和保养维护后,一定要认真检查,杜绝交叉污染的可能性,确保仪器的使用安全。

4.7分析灵敏度医学检验部门对新仪器也应评价其分析灵敏度,分析灵敏度也是可检测的最低分析物浓度。它可以通过阴性或空白样本的分析来检测,并计算分析信号响应。如果使用质控溶液,则必须选择一个基质合适的样本,因为不同的基质样本会得出不同的检验结果。通常情况下,分析灵敏度一般被定义为一个阴性样本的5次或者10次重复测试的2到10倍的标准差。

4.8分析特异性即潜在的分析干扰,作为医学检验部门要特别警惕。当安装新仪器时,应该注意普遍的干扰,包括脂血、溶血和黄疸,另外,其他潜在的干扰还有药物和其代谢产物。

总之,随着检测分析系统的不断更新,分析仪器的种类和分析的项目也随之增多,描述分析的性能就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成功安装仪器的关键是组织和协调资源。医学检验部门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分析仪器的替换,精确地进行仪器的验证,从而使得到的检验结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蒙泽彬,杨剑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血气分析仪测定电解质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9):10-12.

[2]甄杨.基于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逃逸氨检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22-23.

[3]孙健武,王培昌,李秀玉.实验室信息系统功能特点及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1(0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