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的感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6:41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1

关键词:情感教育;运用;必要性

现阶段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更关注思品理论教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有待提升,如何在其教育实施中渗透情感教育,以促进思品教育成效的提升,是摆在思品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必要性之我见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渠道,是实施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想发挥其实效性,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情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与另一些学科性比较,思想品德教育渗透情感教育更具有天然的学科优势,情感教育在思想品的教育实施中更易发挥其教育的实际效能,使看似枯燥的理论变得活泼而充满生气,让教育在生动形象的情感共鸣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从素质教育视角来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情感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在思品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在情感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其所承载更多的是学生思想境界提升的现实教育使命,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开展教学中,要充分调动自身的情感要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率先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以情育人,在充满情感元素的生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认识,在丰富的情感认知中提升人格的品味,升华自身思想境界,在师生间的情感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施才能更具实效性,这对于推动思品课的教学是极其必要的。

二、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内容之我见

情感教育自身就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部分,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对待人事物的情感体验以及丰富的情感修养,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自身完善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从社会的大环境中吸收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内容,让同学们在健康的情感内容的渗透中,形成健康的情感认知,学会倾向于正确主观的情感体验,在情感的自我实践中,形成健康的人格、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个性以及高尚的人格情操,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的内容来培养一个有健全情感的社会人,这样的社会人的培养是铸就健康社会的根基,是健康社会形成必不可少的元素。从情感教育内容的特征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其一,情感教育内容具有兴趣性,情感教育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兴趣性,在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思品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能提升,极大地增强了教学实效。其二,情感教育本身也是一种审美教育,在美好的情感内容的感化下,学生由懵懂的少年逐步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情感审美中逐步形成美好的人格品质。

三、关于情感教育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发挥,社会生活是情感教育实施的最好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地拓展学习生活方面的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地接触社会生活实践的机会,学会正确的情感认知,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地位,积极投入到现实的学生活中,在快乐、健康、正直的情感感悟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良好思想道德观的逐步形成,并且在实践性的情感教育实施之中,让学生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纷繁复杂的问题,学会独立的思考,理性地情感判断,辨别什么是健康的,什么是丑恶的,在独立的思考中,健康的情感标准也会逐步的形成,成为一个思想进步的人,另一方面从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来看,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正确的情感认知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升华的认识,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播下了热爱自己的祖国的种子,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会逐步地学会热爱自己的家乡,学会热爱自己的亲人,进而学会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将来服务社会,主动积极地为社会、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情感教育内容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思品课教学效果的发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适当加入情感教育的元素,对于推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发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对于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是极其必要的,明确在思品课中情感教育实施的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学会如何运用,以发挥情感教育的效能,促进学生思想品格的健康成长。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2

关键词:性质;关系;策略

近年来,初中生“自残”、“自杀”、“犯罪”甚至“弑亲”等词语屡屡出现在了各类媒体的报道之中,初中生的人格塑造与健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据有关研究表明,具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初中学生约占15%;在高中阶段,这个比例高达19%;而在大学阶段,这个比例增长到20%以上。种种数据和事件提醒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老师,必须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学生人格的健全教育。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性质

思想品德课是在初中年级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课,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对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四方面的特点。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中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环境、认识国情与时代特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方向的课程。

二、思想品德课与中学生人格健全塑造的关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任务是引领初中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心理方式和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系统中,人格的塑造和思想品德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部分,但是由于它们都关系着个人的素质,因此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思想道德品质是个人素质结构的核心,对个人各方面的素质都起著非常积极的导向作用。但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和建立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格素质为前提,初中生只有在良好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思想品质。因此,思想品德课的核心任务就是教会初中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纵观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每册教材都力求将心理、道德、法律、国家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教材内容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格塑造内容,承载着健全人格所需的大量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健全人格的塑造”是始终贯穿于思想品德课的内在基本线索,是思想品德课的核心内容。

三、思想品德课塑造中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

1.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进行教学的主要载体。在所有的思想品德教材中,都根据教学需要以及教育对象编排,体现了清新和鲜活的特点。教材通过灵动的语言、活泼的意境、熟悉的生活、开放的视角将教学内容进行了生动的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构建健全完整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弘扬、生发和不断提升人们心中的“向善性”,培养和养成学生的良好德行。因此挖掘教材本身固有的内涵是对思想品德老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格水平,使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的人格能够向着更自觉、更独立、更富有创造性和责任感的健全人格方向发展。

2.改革课堂模式,创造学生体验式人格教育

思想品德教学的全过程是知、情、意、行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系统工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要健全初中生的人格修养,就是将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初中生个体人格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初中生自身的内在主动和教学的外部帮助相结合。实践是促进理论转化的强大动力,因此,应当创造开放式课、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人格的发展。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交流、摸索,才有利于完善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提升人格。

3.塑造自我高尚人格感召初中生的健康人格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3

【关键词】成长影响作用教师学生

教师的教育观念、品德修养、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等,无不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并且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影响、感召、塑造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高尚的精神种子,使他们成为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十分深刻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1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列宁说:“一个人早期在思想上所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其成长影响极大。所以教师更应以自己完美的人格魅力为学生作榜样。以其影响他们的成长”。由于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而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长能力的关键时期,具有鲜明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关怀和鼓励,愿意以老师为表率。学生常常是从教师的品质中吸收营养和力量的,他们总是密切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感情上的细微变化,学生都会立刻觉察。加里宁曾经这样形容老师,他说老师仿佛是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敏感的、善于窥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学生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到

像老师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谁能像教师那样对学生心灵给予如此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言行,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情感、意志和品质,教师的才能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学生的影响都很大,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了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个教师其品质越高,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大,,教师的教学效果就越好。这样的教师最能赢得大家的尊重、理解、信任,如同阳光雨露般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灵,使学生倍感情切和温暖,从而产生极大的亲和力。教师的教育自然会收到点石成金的神奇效果。历史上老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徐特立对的影响、徐特立是的老师,徐老治学严谨,为人正直不阿,思想进步,具有反帝反封建意识的知识分子,他一言一行影响着他的学生,早年的也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对其后来成为中国革命的领袖奠定了基础。这些成为了教师人格魅力的一段佳话。

2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对待学生要真诚、热情,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要重视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的养成。因为这些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作用,对信念、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学生情感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及时排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又能控制学生的情绪,为成功的教育营造健康、融洽的育人环境,用教师良好的情绪和健康、融洽的育人环境去陶冶学生情感。

实践证明,教师对对学生持有积极的情感,同学生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有多种教育意义。教师关爱学生,信任学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使教师的要求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精神饱满,情绪激昂,学生就会精神振奋、学习热情高涨,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师生感情融洽,对教师自身的心境和行为都有调节作用,能激发出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爱与关怀是个体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养成健全人格的情感基础。教师要关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每一个学生在温馨的充满爱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是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作为教师,要时刻关心每一位学生。与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要主动架起通向学生的爱的桥梁,用情感这把金钥匙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这样会有利于真正了解学生。久而久之,学生有什么心里话也喜欢说给教师听,同学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同学之间的纠纷,内心的苦恼等等都会愿意向老师倾诉。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教师就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有利于及时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谁进步了,给予表扬和鼓励;谁退步了,及预提醒和鞭策;谁生病了,给予关心和爱护;谁有困难,给予援助和安慰;教师成了学生的挚友就会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使他们的人生的大船朝着正确的方向航行。教师送出的是真情,得到的是真心,教师的情感对学生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起到塑造学生品格、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成为“向野蛮和无知发动进攻的统帅”,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影响他们的理想、志趣、情感、意志、品格,人生观、道德观等,就像人们常常赞誉的那样,教师是花园里精心培育幼苗的园丁,是细心雕塑人的心灵的雕刻家。我国的教育目的也要求教师把塑造人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明白事理,并不单纯是靠灌输,也不单纯是靠说教,更重要的是靠教师的智慧、行动、感情、意志和品格。而塑造学生的品格、启迪学生的心智更有赖于教师用自己高尚的品格、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去雕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动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因此,教师修炼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至为重要。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4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爱的情感;学习兴趣

有的教育同行抱怨说:“思想品德课不好上。”不少学生也抱怨说:“思想品德课不好学。”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没有找到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关键。要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一个制胜的法宝就是要爱你的学生,让爱成为一种习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让学生“爱”上你。这个突破口找到了,就会觉得思想品德课好教,学生也觉得好学了。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情感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思想品德课得到真正的价值回归,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爱的情感教育对于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用

(一)爱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果教师把爱生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师生间就会有心心相印的体验。师生情感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心里的“共鸣”和“共振”,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期待和亲近之情,师生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心理学研究成果业已表明:在师生情感的“共鸣”、“共振”期所给的教育,学生的可接受性最强,教育效果亦最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情则达理,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情感基础,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爱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教师要用爱去点燃学生的心灵,用爱、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一些欣赏赞美,少一点谩骂责备,让你的尊重、理解、关怀如阳光般照耀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这种情感教育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这种爱的情感之所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力,这是认同与内化的反应。认同的基础在于吸引,这种吸引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上。兴趣就是认识需要的情感表现,是对学习所抱的积极态度,是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学习的动力决定学生学习的活动和方向,从而决定他们学习的质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若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近,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并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境界。

(三)爱的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形象具体,其人格魅力对学生来说无疑有着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会促使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错误与不足,不断完善自我。教师的这种情感模式是学生行为的具体参照物,这个参照物要求学生对照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从而把教师的人格力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如果思想品德课教师只会用那些枯燥乏味空洞无力的说教来教育学生,只会照本宣科,只在乎学生的考试成绩的话,那就毫无人格感召力可言,不能促使学生对灵魂的自我审视,更不会用活生生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的德行,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时不但教学成绩上不去,反而会让学生变得更加叛逆,更严重的是让学生变得只在于学习成绩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也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用爱的情感去感召学生,爱能在学生的思想、行为中深深盖上教师优良品质的印记。

二、爱的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R点,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如果没有爱,没有情感的投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没有办法开展的。因此,思想品德课应以情感投资,以爱结情。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加强爱的情感教育来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交朋友。

爱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但爱要找到载体才能发挥它的作用。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网络时代下的思想品德课教育,当然需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这个媒介,而当中学生使用最多的是腾讯QQ和新浪微薄。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这两个沟通工具是一定要学会的,它可以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个很好的桥梁。对于这一点我是感触颇深的。

(二)把幽默引进课堂,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把幽默引进课堂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剂,正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恰当的运用幽默艺术能使教学氛围更活泼、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可使学生的情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状态,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情趣,产生不断上进的有效动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自己外在的权威化成内在的权威,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这样,你的教育才乐于被学生接受。同时要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即当教师进行教育时,不是自上而下的“教授”,而是与学生一起感受,在主观上“分享”他们尚未建立的道德观念。

我的思想品德课学生都比较喜欢上,究其原因有:学生觉得我讲话很风趣幽默,在上我的思想品德课时过多的压力;上课时我会插入各种生动、典型的例子,知识点很容易记住;上课时我像朋友式地跟他们交流,有被尊重的感觉;觉得我很爱、很在乎他们……因此,要让你的思想品德课堂能够锦上添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把幽默引进课堂,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三)尊重、宽容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5

关键词:文艺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文艺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1.文艺对审美感受的影响

无论是音乐作品、美术作品、诗歌、戏剧还是文学作品,其作品的框架结构和思想内容都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后创作出来的,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作者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与文化素养融入到文艺作品当中。一些好的文艺作品,更是体现了作者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下开展的有目的的文艺活动中,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投放到这些作品中,用幻化的意想去充实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涵。积极的幻想会使人产生一种富有朝气的自信和动力,鼓励人们用积极的态度追求美好的未来。因此,文艺活动中的审美体验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对文艺作品富有幻想,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因文艺作品的启示而充满了幻想,充满了作品审美赋予的积极力量。

2.文艺对情感体验的影响

大学生在从事各项文艺活动时,文艺作品会诱发大学生产生不同的与文艺作品思想息息相关的情绪反应和思想共鸣,在文艺活动的刺激下会出现非完全自主的体态律动,以及其伴随而来的情绪亢奋状态(如舞蹈、戏剧表演、诗歌朗诵表演),这种状态会使大学生从文艺活动中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在情感体验过程中整合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并最终使情感体验达到感悟阶段,甚至会达到顿悟的效果,这一文艺活动所赋予人的最独特、最高级的兴奋、愉悦状态,类似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理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唤起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

3.文艺对道德感知的影响

文艺道德感,就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下文化艺术所表达的道德价值观念,比如文艺作品中体现出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行为准则、文化品位等多个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当文艺活动的表达行为方式符合个体已知的社会需要规范时,个体就会产生对现实社会积极的文艺情感体验,生活中就会充满喜悦、满足、乐观等情感;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文艺情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就会产生抑郁、失落、消极等负面情感。因此,人的文艺道德感不仅仅只是受到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同样,社会性的文艺活动也能影响人的文艺道德感和核心价值观念,这种影响力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能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文艺活动开展工作的实效性。

4.文艺对人格整合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情绪活动受三种因素制约:一是环境影响,二是生理状态,三是认知过程。其中认知过程起着关键性作用。而所谓认知,是指人们在已经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作用于自己的事物所作出的判断和估价。这种判断和估价成为引起人的情绪的直接因素,不同的判断和估价引起不同的情绪。反过来,不同的情绪也同样影响着不同的判断和估价,也就是影响人的认知思想。通过文艺活动影响情绪来改变认知思想,是文艺活动运用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最大的优势。人格健全的人,其思想认知功能也应该是健康的。借助文艺作品中揭示的各种人物由于人格缺陷所造成的个人困惑、痛苦,大学生可以从中体验到自身存在的类似问题,并通过自我修复改善不良习惯、行为,进而逐步健全自己的人格体系。

二、文艺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来对人们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本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生活实践活动。“三观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教育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变革的社会现实与教育者的怀旧心理的反差对当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性的文艺活动明确了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大学生通过走向艺术本身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大学生在文艺活动活动中产生的思想、认知体验,运用聆听音乐、诗歌表演、戏剧表演、绘画活动等形式,可以让大学生从不同文艺作品本身原始的思想中,体验文艺作品中呈现出的真、善、美的价值观念。

2.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和民族意识,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冲击与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以包容的容态度对待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但同时又要结合人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点上,各种丰富的文艺活动形式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爱国主义情节主要来源于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前途与命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持才能得到。文艺活动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持久的和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文艺活动能给人类最大的满足也是精神的需求。

3.道德规范教育

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体思想品德发展既不是先天本能的自动展开,也不是外部环境力量的机械外烁,而是主体在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实践中主动建构起来的。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互动体验,就不可能有思想品德的产生,更不可能有思想品德的发展。文艺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受教育环境,寓教于乐的文艺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搭建起符合道德规范的社会行为体验平台。好的文艺作品本身就具有培育和塑造人高尚品德的价值,具有社会功能的文艺活动能启发大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当的、高尚的行为,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中规范和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

4.人格培养教育

健康的人格培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谓健康的人格一般是指一个人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自己所承担的学习和其它活动有胜任感,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其潜能,对父母、朋友有爱的能力,有安全感,有责任心,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文艺活动可以塑造完善的人格,就像英国著名音乐治疗家朱丽叶特・阿尔文所说“音乐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人格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要通过教育帮助受教育者追求和塑造真、善、美的人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歌曲、诗歌、绘画、心理剧创作和各种文艺表演形式,让大学生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文艺作品,并在表达这些作品内容的过程中,客观地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在团体合作完成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元素融入到文艺作品之中,不但可以达到及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健全品格的目的,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培养自我管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景云,朱丰顺.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89.

[2]普凯元.人是怎样接受音乐的[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124.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89.

[4]黎海珍.论校园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26.

[5]张勇.音乐治疗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8.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6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使人的身心变得更加健康,而不仅仅是掌握生活的技能。教育应当引导人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并能给予人生活的热情与智慧。语文教育承载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研究发现,语文工作者大多只关心个别的、具体的、孤立的审美活动的研究,而不愿意把诸多的审美活动综合起来,从审美整体性上去把握美育;或受陈旧观念的影响,美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无法凸显人的主体地位,违背时代潮流;或把美育仅仅当做手段,忽视了美育对人的发展的终极关怀。

纵观以上语文教学研究的实际状况,教学形式的研究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并未能很好地结合。在教学形式方面,要把建构审美心理结构当做其核心任务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联系有一种必要的审美心理结构作支持。如果语文美育不是以建构审美心理为基本目的,而仅仅追求对片段美的事物的认知和某些审美观点、技法的获得,那就把美育引入死胡同。审美人生教育乃是以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为核心内容,融人生教育于审美活动之中的教育,其目标在于滋养性灵,省悟人生,提升生命品味,而这也正是文学艺术的终极关怀所在。文学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为起点,最终落实到审美人生教育上去。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的养成也离不开审美人生教育。

一、审美心理的建构

审美是主体对客体审美特性的感受、体验、判断、评价和能动创造,体现了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发展是使人由自然的人变为审美的人的基本前提。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美育实践来积淀审美心理结构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实现建构审美心理的目标。审美心理结构是多维度、立体式的网络系统,所以,审美心理的建构是整体建构,而不是局部的心理形式和内容的建构。语文审美教育特别要注意从整体入手,切忌片面、单一,使学生审美心理残缺不全。

在语文美育过程中,学生主体被客体美所打动,客体所蕴藏的审美情感内化为学生主体的内在情感,将客体的审美理想、审美人格内化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人格。审美心理内容包括:

(一)审美观念的获得

审美实践使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得到完善,其结果是审美心理形式的建构、发展,审美心理内容的不断丰富。在审美活动中,主体通过审美感知,调动想象、激发情感、形成判断,达到审美理解的高境界,使判断上升为观念,丰富了理性的内容,积淀了审美观念;其形成、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人的审美。语文教育要通过美育实践丰富审美心理内容。要注意审美观念的获得,在从历史文化及现实生活的获得中,避免思维定势影响审美观念的形成,及时更新审美观念。

(二)审美品味的提升

审美品味是一种超现实超功利的人类的心理,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化的趣味。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扬弃的态度对待历史及当代的审美文化形态,提高审美品位。审美品味的提升要依托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强人文修养,夯实文学底蕴,积淀审美品味。

(三)审美理想的确立

理想指的是人对未来的某种追求,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精神和心理的状态。审美理想是人最重要的理想形态之一。从人的终极关怀角度来说,审美理想反映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状况,是人的本质所在。审美主体在复杂的审美活动中不断得到教育,不断地进行自我观照、反省,唤起自我意识,促使其端正行为,规范道德情感,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语文教育要做的是,在美育活动中引导学生领略对象的人格魅力,理解对象的审美理想,促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想;在美育活动中,注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确立审美理想。

(四)审美人格的解放

审美人格的解放意味着人的人格结构进入了完美和全面发展的境界,人成为了全面发展的新人。其表现为创造力的旺盛、人格的健全以及个体的自我实现。语文教育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塑造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语文教学具有审美特性。第一,情感性。情感是为人所专有的,是人对认识对象的一种体验和态度,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反映形式。审美情感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它是由美的形象所引起的,审美情感使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之中,是情感与意志高度有机的统一。第二,形象性。美育以情动人,是通过审美形象来实现的。审美形象是美感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用美的形象对学生进行美育,借助优秀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第三,愉悦性。古希腊的美学家贺拉斯,很早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美育原则。这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育的愉悦性,就是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既给人以快乐,又给人启迪。美育的潜移默化过程正是通过美育的愉悦性逐步实现的,所以,语文教学要达到育人的目的,绝不是靠一两次的欣赏活动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审美材料,进行经常的审美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人格。综上所述,美育教学首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美育通过事物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它借助外在的美好形象来影响人的情感,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是文学的教育,人的教育,其育人的功能使它注重于开发心灵、陶冶性情、培养人格。其次,美育是用美的知识武装学生。学生掌握美的基础知识,是他们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前提,是他们形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感知,让学生走出狭隘的小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和可感性。再次,美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三、审美素质的养成

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世界上一切优良的东西,都是经过培养之后形成的,一旦某种优良规范形成,它就流传于世,成为一种习惯,并将影响着人的一生。

养成教育主张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而进行审美教育则侧重于行为习惯养成,与认知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知、情、意等素质,使之形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及发展方向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审美品位。

审美陶冶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具有独特的素质养成作用。审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文化的表现,因而美育一种文明教育。也就是说,美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性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审美成为人的教化的关键环节。审美陶冶可以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语文教育中,把人生教育融于审美活动中,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与审美的愉悦中,进行人生的思考,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审美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建立起独立的人格意志,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四、审美人生教育

(一)审美人生教育的内涵

美育是以审美方式来实现人类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从而促使社会向完善、和谐的理想境界发展。从根本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人生价值、人生取向的教育,即审美人生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培养人类的诗意情怀,以超越现实功利、本能欲望、理性工具的审美眼光,以“诗意的栖居”的态度去看待人生,判断事物,审视自我。这既是一种至高境界的美学态度,也是一种至高境界的人生态度。

(二)审美人生教育的策略

文学是人学,与教育有天然的因缘,因为文学本身所要体现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育和感化人,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又处处离不开文学本身及其美学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着作家浓郁的生命意识和情感体验,它以时代精神和历史意识来审视生活,使文学成为一种精神价值测定。当人们通过阅读文学领悟到社会的本真、生命的意义时,即形成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传导活动时,人们的心灵便会突然敞开,产生思想上的领悟、心灵上的感动、情感上的共鸣,以文学内容来观照自己,从而达到全身心、全灵魂、全人格的苏醒。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文学课教学,强调审美人生教育,使学生在阅读感受中获取一份生命的情怀、精神。

1.挖掘作品的生命意识

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穿越时空,始终唤起人们心灵的震动,原因也正在于它包含着极其浓厚的生命意识。如读《春》,让学生领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还要帮助学生去感受新生命的勃勃生机,唤起学生对新生命的挚爱与珍惜;读《归园田居》,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粗浅认识中超脱出来,引导学生去体悟陶渊明超越个体生命存在的审美人生理想。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景象的世界,实际上也是作者心灵的投射,是情感的对应物。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又何尝不是心语呢?

2.感受体验作品的情感

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说到底是情感教育,它需要学生情感的参与。教学过程最本质的目的应是充分关注人的体验能力,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人。体验教育情境中蕴涵着的生命的意义,应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从教学内容所传达的本来含义中,达到对人生、世界意义的理解,进而培养领悟能力。

3.由品文而悟道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人文素养培养

新编的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发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审美情操、品格情操的熏陶与培养。过程的实践责任在于教师:即采用何种方法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教育中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结,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意境美、品格美”的熏陶与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感受音乐美,增强语感和想像力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音律与节奏创作了音乐艺术。这种来自视、听高级感官而产生的美感对学生来说能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巧妙地运用音节艺术能激发学生的想像,使情感,思维及个性心理活跃起来,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儿歌、散文、绕口令中的韵律美,节奏美让人余音绕梁,回味幽长。

1.1把握语句的节奏,培养良好的语感。节奏又叫节拍,它是由音节的组合,诗句的停顿决定的。掌握好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

1.2借助器乐创设情景,激发想像力。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如能使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就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如教《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跃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声,浪潮声,声声入耳。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当时学生所表现出的眼神和表情,证明了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大潮的壮美。在教学中,我还曾运用了快板、小鼓、电子琴等乐器进行伴奏,让学生合着节拍诵读诗文。让学生在美的音乐中享受、感悟,得到美的熏陶。

1.3玩味文段的图画美,激发爱国热忱。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相当强,语文教材编有大量优美的富于教育意义的图画。老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图画美、图案美,唤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通过让同学观察、诵读、玩味,感受桂林山水之秀丽。然后在抒情优美乐曲声中,用当导游的方式,边看画面边背诵,可谓声情并茂。桂林山水的风景图,让学生“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豪情。

2.领略诗文的意境美,获得情性和理性的交融与升华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融情入境,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教诗词,不仅使学生弄懂字面的意思,了解其主要内容,还必须“入境”才成。“多读多练”是教学诗词的一个特点。反复吟咏,方能读出韵味来,细细体味诗中蕴含的意境。同时使思维产生发散。如教《朝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唐朝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别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山峦叠嶂,夹道相迎……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通过听有感情的配乐导读,学生进入情境了:全诗展示了三峡美景,洋溢着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从而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诗文的意境美。对部分文章的精彩片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参与认识活动,做到语言、形象、情感三者融合。使审美教育成为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在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的氛围中分析情境和再现情境,使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得到发展。

3.锻炼品格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为提高人文素养打下基础的,也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材的内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真善美,识别伪恶丑,自觉丰满人格力量,增强道德修养。

3.1人格力量的培养。

教师要把塑造学生真善美三种人格作为奋斗目标。依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去完善学生美好的人格。如第五册《那天》,文章里的小作者多希望能把的那辆奔驰汽车占为己有,但爸爸却把汽车还给了库伯。这体现了爸爸品格上的“真”。讲课时,我让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然后自由发表意见。并说说:你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将向爸爸说什么?大家异常热烈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总结时,同学们懂得了:爸爸的诚实是最珍贵的,是一辆几十万的奔驰汽车无法比的,因为诚实正直是心灵美的体现。

不论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或是无私奉献,崇敬英雄,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还是和蔼谦虚,谈吐文雅,举止端庄等都体现了人格的真善美.教师针对这些内容,要善于引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8

【关键词】音乐教育大学生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7(b)-0011-02

近年来,高校校园暴露出的一些关于大学生道德品质滑坡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也高度重视此问题,为此而努力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将思想道德建设与学科建设良好的结合,将音乐教育融入到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中去,是笔者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纵观古今中外,音乐始终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也通过多种渠道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笔者认为在将音乐教育作为高校道德品质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应努力探索音乐的教育作用,使之与高校的道德品质建设相一致,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性格、气质等特征,促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1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自诞生起,就发挥着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抒发的作用,音乐不是以说教的方式来传播,而是通过熏陶和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心灵。对于音乐的美育作用,《礼记》中这样记载:“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此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中也曾说过:“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反映的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但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并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而使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因此,音乐教育能够通过人内心的感化作用来教育和引导人。可见,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音乐作为人类进步的精神阶梯,对人的精神起到塑造的作用。音乐在审美、认知的过程中,必然要与道德价值紧密相连。这些古代先贤曾有不同角度的论述。孔子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记》中对音乐与道德的关系则有更为具体的论述:“德音之为乐”,“乐者,德之华也。”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说:“音乐的主要作用以及它的优势恰恰就在于洞察心灵,沿着勉强可寻的途径向心灵挺进。”

这些音乐思想强调了音乐对人类道德的影响,将音乐的审美体验、审美过程与道德的净化与完善很好的结合起来。

音乐本身蕴含着道德的因素,因此,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从音乐作品的内容看,多是反映人类精神、人生真谛、道德价值等方面,而音乐家正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素材的积累,才创造出音乐作品。历史证明,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深刻,个人的思想道德越高尚,所创造出的音乐作品就越典型、越能给予人们深刻的教育和积极的影响。

道德教育离不开音乐教育,在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但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需要辅之以其他的教育形式。音乐教育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音乐教育给予的影响是采取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音乐自身蕴含的思想道德观念,“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大学生的心里,内化他们的情感动力和内心信念,从而外显于行动中,表现出践行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

3音乐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3.1音乐教育具有促进道德认知的功能

高校的音乐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通过歌颂美好善良的品格,激发大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促使大学生们道德的完善。当欣赏《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优秀音乐作品时,不需要借助任何语言表达,就能在音乐所营造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并通过感受音乐之美而提升人性之美、情感之美和道德之美。

许多在特定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能够唤起人们的正义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著名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其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作品中流畅的旋律、明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朴素的音乐风格,塑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具有激动人心的感召力,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因此,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通过音乐教育的道德认知功能,可以帮助大学生身心发展。

3.2音乐教育具有磨练意志、塑造人格的功能

音乐教育能够起到锻炼大学生意志,塑造完美人格的功能。傅雷在《贝多芬传》译序中曾说:“治疗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计。除了把我所受的恩译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之外,我不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和对他伟大的传记家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人们意志锻炼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的人格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音乐教育有着构建丰富和谐的内心世界和健全人格的作用。在大学生的音乐教育中,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来完成音乐感官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从而提高自我意识和自觉性。

4音乐教育参与道德教育的方法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音乐的美和道德的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从音乐自身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将会使音乐教育很好的参与到道德教育中去,取得良好的效果。

引导

音乐作品通过音符、旋律、音乐作品本身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将大学生的情绪引导到一定的方向,同时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启发,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感受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涵,接受音乐情感。从思维的角度,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是以音乐形象为依据,调动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完成欣赏过程的。

调节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形成期,其情绪和心态的把握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音乐教育调节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必要的。学生们参与到音乐作品中去,去专注的演唱、演奏和欣赏会引起自身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反映。同时音乐本身结构的对称性、旋律的流畅性、节奏的规律性等也可以有效的调节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此外,音乐作为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的精神活动,充分体现了情感的体验性、调节性。音乐实践活动必然会使大学生的调节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一个有着较强的感知、想象、思维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大学生不但是智慧的,而且是健全的。

净化

音乐教育可以使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绪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聆听优雅舒缓的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们放松紧张情绪、调节烦闷的心情,使之变得安静;欣赏激昂活泼的音乐作品则能振奋精神、提神醒脑、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因此,音乐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更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

感染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容易打动人心,提高个人修养。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而获得和培养的。在音乐教育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获得情感体验,产生一定的认知、评价和鉴赏的能力,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学生们在接受音乐教育时,其思想情感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真善美的思想境界。

促进

音乐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能够起到凝聚作用,从而推动人际交往趋向和谐。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关系。托尔斯泰曾说:“如果一个人读了、听了或看了另一个人的作品,不必自己作一番努力,也不必设身处地,就能体验到一种心情,这种心情把他和另一个联合在一起,那么唤起这种心情的作品就是艺术品。”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在声音的和谐、声部的均衡、速度的一致中达到统一,有利于形成具有共同意志和感情的团体。能够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彼此间和睦相处。

总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挥音乐独特的育人功能,将音乐教育作为高校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使之与高校的道德品质建设相辅相成,进而促使大学生以良好的道德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张岩:音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J];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02期.

[2]李蓉:浅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9

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049-02

摘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其注重的主要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导致思想政治课上所宣讲的道德知识不能有效的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低效要求我们对隐性课程之德育功能的探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隐性课程;德育功能

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20世纪60年代末学者开始反思:在高校教学中如果只是注重目标和结果、只注重量化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质的评价。学生不仅仅要学习显性的专业课程,还应该培养情感、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可能比学校所关注的专业课的学习意义更大,因为这些学习可以更好地使学生适应未来的生活。事实上,学生接受教育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只固定在对某些特定因素的研究上。于是,有的学者提出要把显性课程以外的学习活动作为课程研究的内容。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一)何谓隐性课程?目前人们对隐性课程的概念众说纷纭,尚无统一定论。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教授马丁对隐性课程定义为“隐性课程是学校或学校教育环境中,产生的某些结果或副产品,特别是那些学生已经学到,但未公开宣称为有意产生的学习状态。”国内教育学者刘佛年认为,隐性课程既不是课内学科,也不是课外活动,而是“第三类课程”,即校园文化建设,它是“通过整个学校环境、气氛、学校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靳玉乐认为,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影响包括:正规课程中所隐含的态度、价值观和文化影响等内容,以及学校的管理制度、校园环境和领导方式、教师人格等对学生所产生的教育影响。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隐性课程应该具备如下特征:第一,教育目标具有隐蔽性。隐性课程的教育目标是隐藏的,不像显性课程那样有明确的规定。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被强制、被牵引的反感情绪,或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中达到受教育目的。第二,教育内容具有丰富性。与显性课程具有单一专业教育内容不同的是,隐性课程的教育内容更丰富多彩的。它涉及学校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并渗透于其中。第三,教育对象具有全员性。隐性课程主要通过环境来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它不是单独为某个特殊群体服务,或者只为擅长学习的学生服务。它一经实施就面对每一个学生,能使每一个学生公平的受到教育。第四,教育方法具有多样性、教育手段具有非强制性。隐性课程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一种自由,获得一种解脱。学生在无精神压力、无思想负担的环境中自觉参与学习,在有意无意中得到感化、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在无形中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第五,教育效应具有稳固性和持久性。学生往往能在隐性课程的长期熏陶下形成健康、稳定的个性心理,所有这些影响将使受教育者获益终生。

二、隐性课程的功能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强行灌输的,而是寓教育于各种富有情境性的活动和交往之中。它较之简单说教更易于引起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感应。内容健康丰富的隐性课程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多种综合因素综合对人施加影响,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一)对道德认识的价值导向。

道德认识是受教育者对善恶、正邪的掌握、理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相应的判断能力和价值观,它在人的品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固然需要像思想政治课这样的显性德育课的道德说教与灌输,但也离不开学生长期生活其中的可知可感的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课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各种隐性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渗透着价值观念,规范和导向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特别是在价值多元化时代,各种价值观念并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模糊性和不稳定性,隐性课程因素对学生的价值导向尤为突出。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3]学生的品德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各种隐性课程因素的潜移默化下形成的,课堂以及校园环境作为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生动具体的一种社会环境,从物质环境到精神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到教室布置,都蕴藏着较为丰富的隐性课程因素,这种因素给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一个具体可感的参考系,并传递出特有的价值信息,给每个成员心理上以一定的暗示和导向,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各种隐性课程中接受学校所倡导或社会所认可的道德观和价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哲理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使他们的思想发生改变或上升到新的层次。

因此可以说,隐性课程形成了这样一种气氛或氛围,使我们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的境界,即产生了某种无形的约束力,可以通过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和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价值观念对个体行为和思想产生影响,即价值导向功能。

(二)陶冶道德情感的功能。

人是有个性、有感情、有思想的,“知道为智,体道为德。”[4]没有感情体验的德育教育注定收效甚微,传统的德育教育之所以效果不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过分关注传授道德知识而忽视培养道德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道德情感乃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5]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植根于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品格,并在他自己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进行德育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联系的断裂,把德育仅仅看做是一门学科知识,而不是个体的精神体验和追求,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讲一些空洞的道理,而缺乏道德情感,知行脱节。思想政治考试可以拿高分,实际品行缺陷多,形成双重人格,有人形容为“公开说假话,私下吐真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不能仅仅指望以认知性为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道德说教,因为情感是难以灌输的,我们无法深入受教育者的情感内部,无法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下命令。现代道德学习理论强调更多地关注活动主体的内心体验与互动,认为只有在活动和交往中,激发主体的内在动机、内在生命体验,让学生在由各种关系所构成的道德情景中产生情感,积累和孕育情感体验,才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隐性课程正是通过创设、选择、利用学校中有教育意义的情景和氛围,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论道而不说教,在愉悦中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态度。总而言之,隐性课程能够融情感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情景之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去激发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正如汉代董仲舒所言:“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

三、高校教师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

教育活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人,劳动产品也是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手段也是人。在教育过程中,人格的力量,与真理的力量一样,也是对受教育者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不仅借助知识内在的逻辑力量影响,而且通过自身的个性、思想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感染着学生。”[7]通过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人格魅力,把这些人格要素转化为动态的教育因素,要使这些要素时时刻刻地影响学生。所以,“要维持一所学校或学院的价值体系,最终不是靠课程,而是靠伟大教师的人格。”[7]若要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高校教师就必须着力于自身人格力量的培养。

“德为才之师”,其道德人格外在地表现在职业精神和品德修养两方面。教师的品德修养是使其保持人格魅力的稳定因素,它体现在日常生活方面。良好、健全的品德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获得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品德修养要求教师言教和身教相结合,完美的结合能增强和丰富教师的人格魅力。众所周知,高尚的修养和品德使学生产生敬意,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品格则是无声而有力的道德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由衷的爱戴之情。在现实生活当中,普通教师的先进事迹之所以感动人,不仅仅因为他们“精通自己的学科、了解自己的学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诚实而真正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言行体现出正直诚实,使他们的言行自有一种权威的力量。”[8]这种“权威的力量”对大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在高等学校实施隐性课程,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与此同时,一所大学是否有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否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与隐性课程的实施和影响息息相关。但是,我国高校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功能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比较匮乏。因此,需要广大高校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其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吴也显:隐性课程初探,教育研究,1997.(11).48.

[2]张伟:试论素质教育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版,第217页。

[4]参阅秦克寅:《优化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苏]苏霍姆林斯基著:《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6]戴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10

艺术观责任感道德人格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艺术交流越来越密切,外来艺术思潮已经对当代艺术院校学生的艺术观产生了较大影响,给艺术教学与管理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压力。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

在一定情况下,我们的学生还分不清文艺作品中哪些是花哪些是草,学生在接受事物之初,只是对外来艺术感觉新鲜和刺激,对其进行机械模仿,简单认为接受新的就是创新,或者认为创作作品只是自己的事情,与内容健康与否无关,甚至有人认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良知与创作无关,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现在,很多人追求西方后现代艺术,学生也接受到诸多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思想,西方后现代艺术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它的基本特征是非理性的,主张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认为艺术与生活等同,解除了艺术的审美和教化功能。

在外来艺术的影响下,一部分人机械地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没有认清它的消极作用。有些人认为自发和天然性的东西是最好的,认为只要有思想,任何物品都可以成为艺术作品,因此,出现了很多搞怪的艺术形式。

对待艺术作品,不同的人理解角度不同,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也各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风格。但是,对于品格低下的所谓创新的艺术作品要坚决抵制,教育者有责任纠正学生中出现这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环境的产物,个性发展与人的成长都需要良好的环境。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下,人的个性会得到健康发展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反之,在不良的教育氛围里,人的个性发展会受到压抑、扭曲甚至扼杀。素质教育倡导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创造一定的有利条件。但是,要真正形成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的良性环境,还需要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进行努力,进而实现三者目标的一体化,并形成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良性教育环节,努力做到齐抓共管、相互配合,从而形成适合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的最大整合力。

优秀的作品可以愉悦、鼓舞身心,庸俗的作品是伤害人心灵的精神,教育者有义务教会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接受各种艺术思潮,提高鉴赏力。

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良知。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良知的培养,很大程度在于个体接受教育阶段所受到的良性影响。责任感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他们的作品应该能够反映国家变革创新和社会开放包容,鼓舞人们自信、自强,能够给人真、善、美的启迪和享受,应该反映社会的现实、人民的意愿,能够歌颂先进事物,鞭挞丑恶现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来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沉的热爱,只有具有这样的热爱之心,大学生才会自觉担当起社会的责任。一些伟大的艺术家,他们之所以创作出不朽的作品,除了具有非凡的才华之外,往往与他们受到的教育和经历有关。

其次,在艺术专业教学活动中,由于艺术院校具有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个人魅力、修养、生活态度和艺术观念等,将对学生产生诸多影响。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艺术责任和良知的高度提升对学生的教化尤其重要。针对艺术院校的特点,在各类教学活动中结合专业特征,让学生了解艺术史中优秀画家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怀,使学生不仅学到专业技法也受到精神鼓舞,感受到艺术家的魅力,进而升华思想境界。

再次,在授课中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人格和品格。人格与画格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艺术家的人格与风格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丹纳认为,社会把特征印在艺术家心上,艺术家则把特征印在作品上。艺术家通过个人的视角去观察自然、感悟人生、体验社会。艺术家将体验到的生活、思想、观念融会于作品之中。徐渭在《书评》中指出,曹操书如金花细落,嵇康书如抱琴半醉,王羲之书如壮士拔山,而画家梵高和高更在描绘同一个事物时却画出了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品。

研究表明,艺术家的独特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他的人格,甚至就是其人格的映射。杜夫海纳认为,当艺术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时,整个作品都是他的标记。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专论形式阐述了人格对创作风格形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提出“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充分说明了人格与创作、人格与艺术风格的密切关系。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真情的流露和表达,对人有激励作用,猥琐的作品却使人颓废。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优秀的人格和品格是必要和迫切的。应当进一步开拓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将培养学生具备优秀人格等理念贯穿于一系列创新性教学中。西安美术学院基础部举办的“祖国在我心中”理论知识竞赛,是一种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相互结合进行互动的方式,通过这样的竞赛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尽管如此,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在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找到专业学习和理论教学的有效结合途径,使之相互配合、共同促进,还需要借鉴其他教育之长处,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使艺术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傅云.大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n].江西日报,2005—05—25.

[2]王立仁.如何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n].中国教育报,2008—02—19.

[3]胡明辉.如何“艺术”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职业时空,2009(9).

[4]王群.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艺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5]雷娟.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艺术[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