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9:23

品格教育的方法篇1

关键词:高中生;人格品质;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233-02

少年人格品质的优劣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中学阶段又是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尤其是男生教育。在学生管理中,教育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很少有一线老师对男生教育做专门的理论研究和一线实践,而男生行为品质的现状堪忧。对男生教育进行探索研究,对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矫正,引导男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便成为必要。

首先,一名优秀高中男生应具备哪些品质?

一、一名优秀高中男生应具备的品质

1.健康、野性、阳刚、血性、力量、勇敢。男,田与力也,顾名思义,田间的劳力,农田的耕夫也。设想一下,他们的肤色应该是黝黑的,肌肉应该是坚实的,体格应该是硬朗的,动作应该是充满力量的。一句话,男,原始的意义应该是力量、野性、血性的象征。所以阳刚与野性是男性独具的精神形态,是民族的灵魂。培养男性的阳刚与血性,当民族利益受到威胁时,我们才会有挺身而出的男子汉,才会有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没有野性,男人便没有了脊梁,整个民族会变得羸弱和底气不足。

2.自律、理性、原则、不妄动、有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孟子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之为与不为之道也。”“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非正之事,剑走偏锋之事,不可为则不为,正道直行,不逾规矩,敢闯敢拼却又克制、理性,不触碰、红线。如同河道的水流,既浩浩汤汤,推波p浪;又不漫溢河道,危害农田。

3.负责任、有担当、不推诿、不塞责。从“男”字原始的意义看,农田的耕夫,是一家之主,全家生计的依靠、来源,首先负有养家的责任;农耕时代,又是兵役徭役征调的对象,又负有卫国的责任。从男人的生理特点看,男人生来比女人高大威猛、强壮有力,他们与生俱来地肩负着保护弱者的义务和责任。当一个人定性为男人,就必须明白他已与“责任”结下不解之缘,不管有多么瘦削的两肩,也要担得住假如会塌下来的天。高中阶段的男生虽然肩膀还稚嫩,衣食住行还不独立,但责任意识的培养不能缺失,小到家庭组织,大到国家社稷,要有家国的担当。有了责任意识,才会不懈怠、不消极、不颓废,才有可能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4.阳光心态、乐观坚强、进取向上、博大包容。生命需要阳光,心态也需要阳光,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智模式。具有阳光心态的人乐观开朗,自信坚强,懂得感恩,关爱他人,善于交往;具备阳光心态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谦和而不张扬、自信而又亲和;具备阳光心态可以帮助我们缔造自我内心和谐、家庭和谐以及团队和谐。

但是,中学男生行为品质的现状是怎样呢?

二、中学男生行为品质的现状

1.女性化倾向:说话朗读演讲娘娘腔、无骨无钙。笔者所在学校,广播站播音、大型集会、活动,课堂发言,传播出来的男声本应该是铿锵有力的,但传入耳鼓的声音多半是拖着长音、带着女声的音色和绵软。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也是细声细语,缺乏力量感。

2.做事畏缩不前,斤斤计较,挑肥拣瘦。班级活动、学校大型活动,男生应该往前冲,承担女生不能胜任的或勉强才能胜任的任务,但男生的表现往往被动,即使点将,也多半选择推脱,或者与女生攀比,缺乏男生应有的担当和大丈夫情怀。

3.待人接物扭扭捏捏,胆小怕事。与老师同学交往放不开,张口就脸红,说话嗫嗫嚅嚅、不利索,文静腼腆,沟通时不敢迎向老师的眼光,从不触碰纪律红线,也不敢主动大声回答问题。

4.情感品质呈现为耐挫力弱,意志力薄弱,自我表现欲与女孩相比也相对弱势。抗打击能力差,脆弱,经不起失败,禁不起批评。军训时有一男生,教官训练的动作总做不到位,还一脸的桀骜不驯。良马都是有脾气的,我一向这样想。于是找他沟通,结果三句话没说完,他就流起眼泪,一副受了极大委屈的样子,典型的外男内女的类型。

5.学业方面,上游学生中男生比例落后于女生。教育部网站2013年教育统计数据,该数据显示全国普通本专科学校在校生中,女生占比为51.74%,比男生多857672人。这是高校女生数量连续第5年超过男生。中国男人的阳刚之气正在退化,一度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如今已成为记忆中的美好影像。

三、造成男孩危机的原因

1.家长溺爱。80后、90后、00后多独身子女,几代人呵护宠爱,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放学专人接送,户外活动千叮咛万嘱咐。家长这种过度的保护必然导致孩子的胆小、怯懦和优柔寡断,失去了男孩应有的诸如勇敢、刚毅、负责、自制、沉着、当机立断、豁达大度等特征。

2.父教缺失。家庭教育中,由于很多家庭受到传统分工的限制,父亲承担着养家的责任,对孩子疏于陪伴、管教,母亲更多地承担了教育子女的责任。父教的缺位压缩了男孩子发展冒险、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空间。学校教育中,由于教师收入偏低,教师职业风光不再,不少男生为了养家糊口,放弃教育专业从事其他行业,导致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学校几乎成为“娘子军”。男教师的缺位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性格塑造、处理问题的态度方法等势必产生负面影响。

3.学校教育导向错误。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导向是呈女性化的,学校和老师要求的好学生大都是听话、顺从、文静、仪表端庄、举止规范、遵守纪律、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形象,这样的引导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学校管理上,一些学校严禁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追逐打闹和高声喧哗,课堂上不许有小动作,男孩子的野性、阳刚性格在种种规范限制下逐渐被纳入女性化的性格模式中。

4.社会上流行的病态审美观。社会媒体包括电影、书刊、电视和广播等大众传播工具,它们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巨大影响,是传播性别角色观念的有效途径,而现代的电影杂志等媒体中却弥漫着中性的味道。一帮大老爷们,涂脂抹粉,翘起兰花指,掐着嗓子冲击着国人的神经,而这样的伪娘居然大受追捧。当一种现象被社会接受并认为是一种美时,人们的性别角色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变化。

如何化解男孩危机,帮助男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四、化解男孩危机的对策与矫正方法

1.了解男生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中学阶段,学生求异思维活跃。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提高,独立性逐步增强。他们不轻信,不盲从,常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常对师长甚至书本知识持批判态度,这种独立思考能力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也容易出现怀疑一切、不听劝告和教育的偏激行为。所以高中阶段的男生思维既成熟又不成熟。老师不能一刀切地进行打压,要因势利导,既助燃他求真与创造的火焰,又能C正他偏激的行为。男孩都有英雄情结和冒险精神,可以给他们讲军事题材、英雄传奇等故事,培养男生勇敢、自信、有魄力的男性性格;可以多参加室外活动,打篮球,踢足球、拔河、拳击、摔跤、爬山、游泳等,培养男生敢打敢拼的进取精神和阳刚个性。

2.家长要学会放手,不可过分溺爱娇宠。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男孩要有责任感”的观念,不百依百顺,不大包大揽,培养男孩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统得过死,给男孩自由活动的空间与时间,舞枪弄棒、摔跤习武、爬墙上树应该给予鼓励;加强挫折教育,让男孩学会摔倒了自己爬起来。

3.强化父教角色,增加生活环境中的男性角色。家庭中,父亲不能缺席男孩子的教育,要多陪伴、多介入,和孩子一起游戏、运动、探险,用自己的男性形象为男孩做榜样;学校教育中,增加男教师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加强男教师的比例,并把它作为学校发展的硬性规定纳入学校管理中,防止生活环境女性化。

4.树立人格榜样,用榜样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人格感召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受教育者健康、理想人格的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古圣先贤、英雄人物、影视或文学作品中的硬汉形象,可以借助修养课、班会课视频呈现给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健康人格就会植入学生血液中。榜样人格形成后,才会有男子汉的责任与担当,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冷静稳健地应对。

5.媒体、影视正确引领风尚,多输入钙质。影视剧诸如《亮剑》、《士兵突击》,塑造的李云龙、许三多形象,阳刚、血性、执着、毅力、不甘服输,对男生阳刚个性的形成无疑有正确的引领作用。综艺类诸如《真正男子汉》(第一季)、《最强大脑》等真人秀节目,名人或凡人对体能、智能极限的挑战会鼓起男生征服困难的冲动,增强男生挑战困难的勇气。流行歌曲少一些娘娘腔、靡靡之音,多一些含骨有钙的声音,可以鼓荡起男生沉睡的激情。另外诸如专门针对男生的拓展训练、冬令营、夏令营及男生课堂,都是值得一试的好方法。

男孩教育关系民族千秋伟业,家庭、学校、社会要通力合作,共同打造男孩勇敢强悍的个性,让男孩成为无所畏惧的人,担负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品格教育的方法篇2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实践智慧”是这种品格教育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实施途径多样,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凸显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的德育工作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兴,对20世纪20年代传统品格教育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了回归,成为今日美国公共学校最具前瞻性和最流行的道德教育形式。它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品格教育理念和思路,给美国的品格教育带来了较多的进步。这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实践,也给我国的德育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我国应努力研究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的内容,并结合实际吸取其有益之处,改进德育工作。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含义

    美国新品格教育与传统品格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在思想方面,新品格教育更强调对当时各种流派思想精华的吸收,不再只强调教师在品格培养中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主体性有了更多的考虑,给予学生更多的道德自由;在培养方法上,除了延续传统的示范、实践、文学等方法外,还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有利于自己品格发展的各种其他方式;在道德功能上,它已不再像传统品格教育那样去维持传统社会的功能,而是力图实现在陌生人社会道德的变革,改变社会道德分歧和混乱的情况,整合碎片化社会,培养现代人更多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向心力,维持社会的稳定。

    在这些不同中,实践智慧(phronesis)这一特征开始慢慢凸显。实践智慧是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是关于选择的美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智慧不同于技术,它不制造东西,以行为自身为目的。实践智慧就是善于策划对自身有益的“善”以及有益之事,是对人的善,是根据理性进行实践的品性。这与新品格教育的理论基础美德伦理相互呼应,互为依存。美德伦理为实践智慧提供了行为的目的,实践智慧为美德伦理提供了实现“善”这一目的的手段。

    “实践智慧”也是美国品格定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cortland )校区教育系教授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道德价值所构成”,即“它是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道德认知、道德体会和道德行为”。好的品格“包括认知善、趋向善和为善—良知习惯、喜好习惯和行动习惯”。布贝尔也认为,品格不是“成品”,品格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塑造。他认为:“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则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真正的教育者不仅向学生传授某些知识和技能,而且关心着学生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无论是里克纳还是布贝尔的定义,他们都认为品格需要包括道德行为这一部分,而且需要通过教育和塑造才能形成,即德育实践在品格教育中是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思想渊源

    1.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

    美国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其理论渊源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理论。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可教”思想,并将其大大推进了一步。他把学习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知识;另一类是学技能和学美德。教育方式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口授式教育,一类是训练式教育。知识可以通过口授获得,但技能和美德必须通过训练才可以掌握。因此,亚里士多德非常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实践的关注。“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通过实践才能培养个体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通过习惯促使人的德性更加完满,最终成为个体稳定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德性一方面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另一方面需要经过不断训练才能成为稳定的德性,真正养成做好事的习惯。

    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对西方影响很大,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美国传统品格教育的发展。品格教育一直到20世纪初都是美国道德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传人、个人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扩大、美国社会快速出现的多元化倾向、二战动摇了人们的道德信念等因素的影响逐渐走向衰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思潮兴起,当时这一思潮比较流行的道德教育理论是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和拉斯思、哈明的价值澄清理论。“在6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当中,培育学生道德的善意的努力是在道德相对主义以及怀疑传统价值观的文化大气候下进行的。对于道德教育有强烈使命感的教育工作必须在‘价值中立’的课堂氛围的约束下设法实行道德教育。”这些学说虽然比较注重个体主体性的发挥,但过分强调个人价值,陷入个人相对主义的案臼。其道德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使得学生无法判断日常的道德行为的对错,也没有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导致美国在70年代末道德开始严重滑坡,美国青少年的品格教育陷人了非常糟糕的境地。在政府、公众、企业等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美国的品格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回归,并迅速在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上走向深化。

    2.杜威的实用主义对美国新品格教育“实践智慧”的贡献

    在品格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对美国的传统品格教育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不应在学校教授一些脱离社会生活的理论,比较推崇在学校这个品格教育的最主要场所进行较多的品格情境模拟,而不是脱离现实进行品格教育。他认为:“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他会感到高兴和有趣的经验—儿童参与觉悟操作,从而养成勤勉、遵守秩序以及尊重别人的权利和意义的习惯,养成他们获得应服从于整体利益的基本习惯。参与家务也成为获得知识的机会。……(因此,)……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就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生活是主要的。学习是通过并联系这种生活进行的。”

    杜威还在品格教育的实践操作方式上引人了比较新颖的心理学解释。在他看来,品格不是一种传统的僵化的训练,而是一种心理认同和体验;品格更准确地讲是一种习惯的渗透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杜威的这些思想为美国从传统的品格教育走向现代的品格教育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此后美国的品格教育在80年代末复兴时有了较多的反思,不是简单地接受过去传统品格教育理念,更注重针对学生个体不同的需求,提供更多理性化的内容和方法。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的表现

    1.美国新品格教育实施途径多样,有较强的隐形约束力,注重培养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

    针对美国各个地区没有统一的教材和道德教育目标的缺陷,20世纪80年代末复兴的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提出了一些核心的价值理念,这为美国品格教育运动的深人提供了具体的标准,避免了美国各个地区标准的混乱。美国品格教育联合会还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用以评价学校品格教育的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口〕。这些措施为美国品格教育指明了正确的道德教育方向。

    但美国没有拘泥于一种单一的品格教育模式,而是实行课堂教学、非正式课程、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等各种方式。这使品格教育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首先,美国较少实行统一的正式课程,更偏重于多学科的整合,适应了当前社会多元化的趋势,培养了学生对于道德教育多角度审视的能力。比如美国学校注重通过现行的公民课、历史课、地理课、社会课进行政治、法律、人权、社会生活、民主生活、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其次,除了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课程,美国学校还提倡教师在教授一些其他课程时渗透品格教育,采取合作学习、档案袋替代性评价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尊重他人等品格。最后,美国还建立了各种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品格教育氛围。

    这些方式显示美国把品格教育渗透进学校课程教学、校园生活和社会舆论、环境渲染等方方面面,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品格教育,有效地克服了“被迫灌输”产生的逆反心理,在各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把品格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内心信念,进而转变成具体的行为习惯。

    2.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凸显了青年学生的实践主体性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提倡“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摒弃了过去忽视品格教育主体学生的错误做法,真正把学生的价值当做品格教育的基础,在要求学生对品格教育的标准有基本认知的基础上,尊重他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体验和感受,丰富他们的品格教育情感与行为,并引导他们努力超越社会生活的束缚,培养形成正确的品格。

    在实践模式上,改变只注重教师主导地位的片面做法,提倡师生关系平等,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品格教育情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想和品格实践能力。在课内,允许学生对各种问题大胆讨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努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品格培养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在这一方式倡导下,美国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可以看到师生讨论的热烈场景。在课外,美国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供学生活动的俱乐部、学会和协会达600多个。此外,美国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一类是具有社会发展和政治意义的活动,如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另一类是服务性活动,包括扶贫救困、公益性义务服务等。美国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美国品格教育这种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教育方式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品格教育运动的一种“否定之否定”,既看到过去教育方式的规范性,又在此基础上摆脱了死板的教条,把品格教育渗人生活世界,这符合马克思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观点,即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和尺度,无须借助其他的尺度来衡量。这种模式克服了学生在品格教育中被枯燥的教条“物化”、处于单纯的客体的缺陷,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生动的“交互主体式”模式,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品格方面的要求,还满足了学生这一实践主体的自身需求。

    3.美国新品格教育得到家庭、社区的支持,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品格构建了良好的实戏环境

    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继承了社群主义的传统,认为“城邦之外无道德”,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的整合道德社群,而良好的品格只能在这一社群中培养和发展。这种思想其本质是打破现代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碎片化倾向,构建一个具有共同的善、利益、价值的实体组织或社会关系。在这一社群中,“人们有归属感,具有一定社会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美国在品格教育实践中贯彻着这一理念,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家庭、学校、社区的协作。为了保证学校能成为家庭和社区之间的重要桥梁,小校化和小班化改革是当前美国中小学改革的热点。为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建立了家长教师联合会,定期把学生在校情况与家长沟通。在社区则实行社区服务计划,包括回收废物、为无家可归者和不能承担手术费用的人捐款等各种具体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尊、对他人关心爱护等品格。这些方式都体现了品格教育社群化的最大价值—营造一个道德实践的环境。没有这种道德社群的建构作为前提,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品格总是伴随着相同的实践”这一品格教育的精髓就无从实现。

    四、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实践智慧”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1.我国应改变德育模式单调化的现状,为青年学生创造更多良好的道德实践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仍然以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主要的道德培养方法。虽然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理想的德育应该是行动的德育和生活的德育”的观点,又倡议研究性学习、多开展课外活动等方式,但在现实实践层面还远远不够。针对目前的现状,我国在开设政治课的同时,应注重多学科的合力,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共同传播和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在评价标准上也不能仅仅依赖卷面的成绩,可以把开展社区服务、写论文、问卷调查、学生辩论赛等活动作为评判标准的一部分,给予学生更多自觉自愿的道德参与机会,促使他们在道德心理和行为上更加成熟。

    除了多学科道德渗透的方式之外,在德育环境上也要下些工夫,这包括学校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我国学校各个等级参差不齐,其校园环境有较大差别,而学生的最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学校,这就要求在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风格、学习研究风气、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方面要加强,尤其是教师的表率作用要突出。此外,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操场、宿舍、食堂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也要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宣传核心的价值和美德。在社会环境上,我国政府应加大投资,对学校所在地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氛围、道德风貌、法律规则、交往和沟通习惯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治理,让学生在自然的生活中接受无形的道德教育。

    2.我国应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交互式主体”的教育模式,给予青年学生更多接受教育的自主权

    我国较好地吸取了美国品格教育的优点,并结合我国实际,在2001年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双主体”德育观,为改变学生在德育中的角色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德育中开始贯彻主体性原则—道德的主体本质决定道德教育方法的选择,应有助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和自律道德的达成。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对过去的德育方法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开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在不同年龄阶段开设不同的课程。此外,在课堂教学时,很多政治课开始尝试讨论法、角色模拟法、演讲法等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除了课堂教学,在其他很多地方我们也要给学生一些自主权。比如我国的选修课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而只是让学生选修一些有利于提高应试成绩的科目;在学习进度上也没能做到按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基本上是按学生的年龄而不是能力分班;中小学的课余时间也很少,使得课外活动的开展缺乏条件,不利于对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要求我们给予道德实践的主体—青年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条件。

    3.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主义传统启示我国的德育也要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的整合力量才能实现突破

品格教育的方法篇3

关键词:中小学生品格教育实施原则实施策略

马丁・路德・金说:“智力加品格,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学校不仅担负着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责任,还担负着促进学生品格发展(characterdevelopment)的责任。学校可以影响一个儿童的自我概念;社会技能,特别是同伴间社会技能;价值观;道德推理的发展;亲社会倾向和行为;道德感等等。过去十几年中,国外教育者发展了许多品格教育方案来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良好品格的发展。

一、品格教育的界定

品格涉及个体的态度、行为、动机和技能等多个方面。具有良好品格的个体会表现出努力、关心他人的态度;批判性思维和道德推理的能力;诚实、有担当、有正义感的行为;与他人能友好相处的社会技能。

而关于品格教育的定义,不同研究者和机构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品格教育协会(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认为,品格教育为学校、地区和国家培养学生形成社会的核心道德价值,包括:关心他人、诚实、公正、有责任感、尊重自己及他人。管理和课程发展协会(associationforSupervisionandCurriculumDevelopment)认为,品格教育是教给儿童基本的人类价值,包括:诚实、善良、慷慨、勇敢、自由、平等和尊重,以使儿童成为有责任、自律的个体。品格教育国家委员会(nationalCommissiononCharactereducation)认为,品格教育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儿童青少年变得更有爱心、有原则和责任感。

品格教育的主要倡导者Lickona认为,品格教育是努力培养儿童青少年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的好品格,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个体。Battistich(2005)认为,品格教育就是运用学校中所有资源以促进儿童青少年形成最佳品格发展的过程。Berkowitz和Bier(2005)提出了一个品格教育的概念模型,模型中假定:品格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即有效品格教育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上;品格教育的目标是儿童一系列心理特质的发展,这些心理特质影响着儿童对待社会和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品格教育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它以对儿童心理特质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社会、教育和情境因素为基础。

尽管不同机构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但概括来说,品格教育就是要培养儿童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最终是使其成为人格健全者。

二、高质量品格教育实施和评价原则

Lickona为品格教育制定了11条原则,要求实施品格教育的学校和社会机构必须遵守,并且可以通过这11条原则来评价品格教育。这11条原则基本上反映了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

1.提升作为理想品格基础的核心道德价值观(coreethicalvalues)和支持性绩效价值(supportiveperformancevalues)。关心、诚实、公正、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和自己等核心道德价值观和勤奋、坚毅等支持性绩效价值是形成良好品格的基础,学校在实施品格教育中要立足于这些价值,努力促进儿童形成符合这些核心价值的行为。

2.须从思维、情感、行为三方面来定义“品格”。理想品格涉及到理解、关注并践行核心价值观,因此,品格发展的研究就是寻求儿童在道德生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不同方面的发展。品格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观察榜样来理解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发展移情、形成亲密关系来关注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建立亲社会行为来践行核心价值。

3.使用全面、系统、积极的方法进行品格教育。学校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品格教育,不能坐等时机。要运用学校教育的所有资源。“单独”(Standalone)的品格教育课程一开始可能是有益的,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也有一些有益的因素,但必须意识到不能以此取代将品格发展与学校生活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方法。

4.创建一个有关怀的学校共同体。进行品格教育就是努力使学校成为一个文明、关爱、公平的社会系统,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亲密的关系。在一个有关怀的学校内,班级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环境会充满着关心和尊重。

5.为学生提供进行道德行为的机会。与智力学习一样,学生是道德学习的建构者,为了形成好的品格,学生需要许多机会在日常交往中来应用同情、尽责和公平等价值,使学生有机会进行道德实践。

6.包含一个具有挑战意义的、尊重所有儿童的学术课程,以促进他们品格的良好发展。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应包含积极主动式的教与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吸引学生兴趣、提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

7.努力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的增加是一个发展过程,学校在品格教育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外部奖励,要让学生主动想成为一个待人友善的人,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给予适当的认同,或提供特定的奖励来赞赏,使学生专注于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

8.全员教育参与,共同指导学生的教育。全体教师员工都是学校的成员,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都必须支持、认同、遵守教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要利用一切与学生共处的机会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9.争取领导的长期支持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部分必须要负责品格教育的计划、实施,并提供长期支持。此外,学生也要通过班会、学生会、同伴冲突调解和跨年龄指导等方式参与品格教育。

10.父母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原则。学校需要与家庭建立亲密联系以促进品格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来共同促进学生品格的发展。

11.综合评价原则。有效品格教育必须进行质化和量化方法的评价,这种评价既要评价学校这一社群的“品格”和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育者的成长与进步,也要评价学生所显示出的良好品格。

三、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

Berkowitz和Bier关注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儿童青少年(K-12)的品格教育,认为品格教育既要包含促进儿童品格发展的项目,也要包含把儿童品格作为一个结果变量进行测量的项目。根据这一定义,并依据上面论述的品格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他们共选出54个品格教育项目,进一步选择出符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ChildLeftBehind)标准的品格教育项目,共选出39个项目。最后,选择那些精细设计的,有实证研究证明其有效性,并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品格发展的品格教育项目,共选出33个项目。

这33个品格教育项目的效果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研究表明,patHS课程有效提高了小学中的普通儿童、特殊需要儿童(包括聋哑学生、行为障碍学生、学习障碍学生和超常学生)自我控制、情感意识和理解、社会问题解决三个方面能力;提升健康儿童项目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社会胜任能力的提高。另外,实证研究还表明,这些项目有一个持续的效应,例如,研究发现,儿童发展项目和积极行动项目子小学实施后直到初中、高中阶段依然有显著的效果。

四、有效品格教育项目中使用的策略

总的来说,有效的品格教育能产生多种不同结果,主要包括:头脑(head)、心(heart)和手(hand)三个方面,“头脑”主要体现在知识和思维方面,“心”主要体现在情感和动机方面,“手”主要体现在行为和技能方面。

研究者发现,这些品格教育项目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他们使用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包括:

1.专业化发展。持续的专业训练可以保证品格教育的有效实施,最终是品格教育项目更加专业化;

2.同伴交往。所有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包含同伴交往策略,在班级内或组内进行角色扮演或合作学习训练中都需要有积极的同伴交往;

3.直接教学。这种策略是较普遍的,Lickona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品格教育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

4.技能训练。许多策略用于成绩社会-情感技能和能力,这些策略可以分为个体内技能训练和个体间技能训练,如:自我管理、冲突解决;

5.明确主题。大部分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的关注于教育儿童青少年道德感、有的关注于价值观等等;

6.家庭和社会参与。通常品格教育项目中都包含由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社会成员和机构。其中,有的项目把父母作为培养对象,有的项目让父母和社会成员参与品格教育的设计和实施;

7.提供榜样。许多品格教育项目中提供了同龄人或成人中的优秀代表作为榜样,以培养学生品格的发展;

8.融入学科教育中。把品格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并且研究还发现品格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科学习和成绩;

9.多策略的应用。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中很少有使用单策略的,一般都会包含多个教育策略。

五、教育启示

我国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和成人,而对中小学生还未做系统的研究,并且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是心理问题,而忽视积极品格的发展与培养。而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不仅能改善中小学生的行为问题,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品格的发展。但有效的品格教育项目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建立的,国内还没有系统有效的品格教育方案,这是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一线教育者面临的紧要任务。

参考文献:

[1]Berkowitz,m.w.thescienceofcharactereducation[J].Bringinginaneweraincharactereducation,2002,43-63.

[2]Battistich,V.,Schaps,e.,watson,m.,Solomon,D.,&Lewis,C.effectsoftheChildDevelopmentprojectonstudents'druguseandotherproblembehaviors[J].Journalofprimaryprevention,2000,21(1),75-99.

[3]Battistich,V.Charactereducation,prevention,andpositiveyouthdevelopment.washington,DC: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2005.

[4]Berkowitz,m.w.,&Bier,m.C.whatworksincharactereducation:aresearch-drivenguideforeducators.St.Louis,mo:Charactereducation.partnership,2005.

品格教育的方法篇4

一、优化教学内容,利用教学中的体育因素进行教育

新编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思想性很强,如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部分,教学中只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懂得身体好与工作好、学习好的关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再如教材中游戏部分,绝大多数有主题,有生动的情节,有严格的规则,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较为明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游戏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组织教法,就可以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爱护集体、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教育。

二、针对教育对象,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

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带情节的游戏和竞赛性活动,对具体事物感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高,体育知识的增长,运动技能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对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感兴趣,但对理论知识还是不太感兴趣。另外,儿童情感很不稳定,控制能力差。具体表现在进行游戏或比赛时,胜利了就喜形于色,失败了就垂头丧气,意志上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坚持性比较差。

针对儿童在体育与健康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体育教师可适时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根据儿童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对理论知识兴趣不大的特点,把所讲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新闻故事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乐于接受,从中受到教育。在练习枯燥的耐力跑时,一方面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延长跑的距离。另一方面用走跑交替、比赛或集体跑步等方法鼓励学生坚持到底,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

三、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精心组织进行教育

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方法单一,会导致组织松弛,纪律涣散,这样不仅大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会出现不安全的隐患,更不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变,精心组织,以促进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教法灵活,手段多样,形式活泼,不仅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动作,调动积极性,培养优良品质。如上投掷课,在教师必要的讲解、示范、讲评外,可以通过对墙投掷小皮球、沙包进行分组练习。在反复练习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个人、小组对空抛降落伞的游戏练习,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评价,敢于自我表现,勇于克服困难。在教师辅导下用胶皮管,小木棍投过一定高度的横绳,投向一定远度目标的集体练习,教育学生听从指挥,发扬勇敢顽强的精神,认真练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的精神。这样既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活动机会,又贯穿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

四、强化教学管理,运用课堂常规进行教育

在体育健康教学管理中,一些通常的要求与规定都要制度化、规格化。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常规,不仅有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的教学组织,同时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常规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宣传,严格执行,严格训练,严格考察,严格考核。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严格要求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严得适当、严得合理、要严而有度。提出的要求只有经过努力才能实现、才有效,严格不是严厉,更不是训斥、体罚。亲切关怀、耐心诱导,多鼓励多表扬也是“严”的一种方式。当然批评也是严的一种方式,但是批评教育要出自关心和爱护,真诚地指出缺点和错误,切不可借题发挥,以免挫伤自尊心,打击积极性。

此外,在利用常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和集体舆论作用。教师更应是常规的带头执行者,常规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应首先做到。这样才能保证常规顺利地贯彻执行,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会更大。

五、注重自身修养,用“身教”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的榜样既是无声的命令,又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更新知识,注重个人形象,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才有更大的说服力。如冬季上体育课前,教师衣着适当,情绪饱满,不畏严寒,事先到操场等待学生,上课时口令洪亮,动作规范,坚定果断,举止言行充满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所有这些对学生将产生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的有机过程。只要我们善于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融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会培养出一大批思想情操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和身体素质良好的合格接班人。

品格教育的方法篇5

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由于没有意识到或漠视道德价值观念,而在不断地伤害自己或他人,这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非常严重而且很急迫的问题。美国进行传统品格教育的机构,包括学校、社区、家庭和宗教组织在向青少年传授核心价值观念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

道德危机使美国社会的道德基础变得非常脆弱和不稳定。这此危机包括家庭破裂、贫困、种族不平等、隔离、愤世疾俗、新闻媒介中暴力与性的泛滥、实行主义以及贪婪等等。在美国,人们常常对个人权利比较关注,而不注意个人对家庭、社区以及国家应当承担的固有的义务和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尽管道德危机影响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对于青少年却更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对于美国儿童来讲,应该成为其保护者和道德支柱的家庭本身就处于放任堕落之中,他们从来就没有一个应有的家庭,他们的邻里是一个充满恐怖的场所,街道是一个充斥暴力之地”。

美国儿童保护基金组织在1996年12月发表的年度报告中指出,美国现有近100万儿童无人照管甚至饱受和虐待,约50万儿童没有亲生父母照顾,而是被人领养,近1/7的儿童缺乏健康保险。近年来,由于家庭生活、教育和社会中存在的种族差别、贫富差别等方面的问题引起青少年吸毒、犯罪现象已经达到创记录水平。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项报告说,1995年美国青少年因犯罪而被捕的人数猛增到14.7万多人,比1990年增加一倍以上。冷漠、不信任、愤世疾俗和不诚实正在取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而成为解释青少年品格的名词。

二、美国公众对品格教育的支持及Cep的成立

品格教育日益得到美国公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尽管多数主要的教育团体反对在课堂上传播有关宗教信条,但同时又认为,传播为人们广泛接受的公民美德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有希望的。最近的一项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60%的公众认为他们的社区会同意在公立学校进行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教育,90%多的公众支持公立学校向学生传授诚实(97%)、民主(93%)、对不同种族背景的美国人的接受(93%)、爱国主义(91%)、关心朋友和家庭成员(91%)以及道德勇气(91%)的观念、(phiDeltaKappan、october1993,p.145)。对于让学生培养一种较强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感的重要性的看法,来自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对学校领导人态度的综合报告显示,74%的学校领导人认为非常迫切;25%的领导人认为相当重要;只有1%的领导人认为不是很重要。同时还有70%的公众和51%的教师认为对于学校来说,向学生传授伦理道德观念比传授学术知识更重要。

在此情况下,美国的品格教育协作组织(Charactoreducationpartnership简称Cep)于1992年3月成立了,1993年2月联合成为一个广泛的、无党派的、并自称是非盈利的各类组织和个人的联合体。她的主要任务是联络各地的品格教育组织,提供咨询服务,推广各地在品格教育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影响国会和政府。在这一组织的推动下,美国国会已经通过法律,在全国12个州进行品格教育的试点工作。Cep致力于培养青少年的公民美德和道德品格,以此作为创造一个更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美国社会的一种途径。Cep执行主任约翰·马丁先生说,Cep希望与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合作,努力使品格教育成为公立学校的根本使命。同时也要加大教师岗前培训和职业培训的力度。

尽管Cep的主要着眼点放在青少年身上,但该组织同时认为,影响青少年的这些问题也是对整个美国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更广泛的反映,正如“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一文中所讲的那样,这些问题“很少有哪些问题仅仅是政府有责任解决的问题,也没有一个问题仅仅是学校有义务解决的”。因此,所有的成年人都有责任践行优良品格,共同加强美国的公民和道德基础,从而使今后更多的美国人对实现美国理想充满希望。

Cep认为,品格教育是一项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品格的长期的过程。这些良好品格包括理解、互助、并按照公平、诚实、有同情心、责任感、尊重自己和他人等核心伦理价值观念行事。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里,每个公民不仅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而且作为个人和公民还要对社会承担责任;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有能力维护一个自由、民主的政府体制;良好品格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持续的教学、示范、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形成的;培养儿童的良好品格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所有的社区、学校、宗教组织和青少年服务机构应尽的责任;创造一个文明、互助的学校社区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有效的品格教育是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学校成为更为文明、充满关心的社区。

三、关于品格教育的途径:

根据美国教育部门的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主要场所,12%的被调查者认为品格教育要由学校和其它社区合作共同进行,其余的认为品格教育应由教会和家庭承担。一些学校的品格教育是通过公民课和社会课等课程的学习来进行的,主要强调基本的宪法原则和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其他的学校则是通过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的广泛磋商而形成自己的一套基本的品格教育方法;一些学校是把品格教育渗透到给学生安排的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各个方面,而另一些学校则是从特别安排的伦理课和价值观念课程中接受品格教育训练。一些学校开发了自身的品格教育资源,另一些学校则是利用其它学校和团体已经开发出来的资源。许多学校把提供社区服务作为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感、同情心和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品格教育的基本原则

美国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品格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一些品格教育的基本原则已日益得到学校认可,这就是美国品格教育协作组织提出的,用于学校和其它团体开展品格教育和评价其效果的11条原则:

1、品格教育使核心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优良品格的基础。

品格教育坚持一些广为人们所接受的非常重要的核心伦理道德观念,比如,关心、诚实、公平、负责、尊重自己和他人等,以此作为形成优良品格的基础。学校的义务就是理直气壮地公开提倡和坚持这些价值观念;向学校所在社区的全体人员传播这些价值观念;向学校所在社区的全体人员传播这些价值观念;模仿这些价值观念;把这些价值观念作为在校人际关系的基础,等等。

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的学校要通过品格教育向学生说明,以上这些核心伦理道德观念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利益,有利于公众利益,有利于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对人们的权力和义务做出解释。学校要向学生说明,这些基本的人类价值观念超越了宗教和文化的差异,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声。

2、品格必须包括思考、感受和行为。

品格从广义上来讲包括认知、情感、以及道德生活的行为。优良品格是由理解、关心、按照核心伦理道德观念行动几个方面构成。品格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知道“善良的东西”,并据此价值观念行为。

3、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广泛的态度,从而对学校生活的各个阶段的核心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促进作用。

“有意识的”和“积极的”态度是指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品格,而不是简单地等待机会的到来。“广泛的”态度则是指利用学校各方面因素教师的示范作用,纪律约束,学术课程(包括有关、酒精以及性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学习评价,学校环境管理,与父母的关系,等等,作为学生品格培养的机会。

4、学校必须是一个关心人的社区。

学校本身必须体现优良品格。学校必须朝着美国追求的那种文明、关心和正义社会的方向发展。要帮助学生养成依靠成人和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习惯。这种相互帮助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的愿望和成为一个善良人的愿望。教室的日常活动同学校环境的其它所有部分一样(如走廊、自助食堂、操场和校车),必须渗透诸如关心和尊重他人、责任感、友善、公平等核心价值观念。

5、学生需要通过表现道德行为来养成自己的品格。

为了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学生需要多种多样的机会把责任心和公平等价值观念应用到日常交往和交谈中。要紧扣现实中的各种挑战课堂上如何取得一致?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工?操场上如何减少斗殴现象?学生就会在实践中加深对公平、合作以及尊重等要求的理解。

6、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一门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学术课程。这门课程要尊重所有的学生,并帮助他们成功。品格教育和在校学习不能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相反,二者必须是一种强有力的相互支持的关系。在一所充满关心的学校里,学生如能感受到被老师和其他同学喜爱和尊重,他们会更加勤奋学习,并取得成功。相应地,如果学生在校取得了成就,他们会感受到别人的关心和做人的价值。

由于学生在能力、兴趣和需求方面各有不同,所以这门帮助所有学生取得成就的课程必须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属于高精尖。尊重学生的最佳办法莫过于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

7、品格教育应当努力去探究学生固有的内在动机的形成过程。

随着学生优良品格的逐步培养,他们的内心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义务感去做一些他们认为在道德判断上属于正确的事情。学校在对待纪律的态度问题上应当努力发展对核心价值观念的固有的义务,尽量少用外部的奖惩手段,因为这些手段会使学生忽视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真正原因。对于违犯规章的学生,要给他们以悔过自新的机会,促进他们对规章的理解,并在未来的行为中自觉遵守这些规章。

同样,在学术课程中,也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

8、学校全体员工必须是有学识的、有道德的公众,人人有责从事品格教育,努力奉行指导学生品格教育的相同的核心价值观念。

这里有三项工作要做:

第一、学校全体员工,包括教师、行政管理人员、顾问、教练、秘书、自助食堂工人、操场辅助人员、公共汽车司机等等,都必须参与有关学生品格教育活动的学习、讨论和实践。所有成人必须在践行核心价值观念方面以身作则,做出表帅,并利用同学生接触的机会对学生的品格产生影响。

第二、约束学生生活的价值观念和各项规则必须同样适用于对学校社区全体人员集体生活的约束。如果学校的员工在交往中不践行尊重、公平和合作等道德观念,那么,他们很难做到把这些价值观念传授给学生。

第三、学校必须提供机会倾听全体员工有关道德问题的反映。学校要经常询问以下问题:学校已经为学生提供了哪些正面的品格建设的实践?还有哪些产生负面作用的道德实践学校还没有提出来(比如学生间的相互欺骗行为,成人不尊重学生、随地扔东西等)?学校目前遗漏了哪些重要的道德实践(比如学习上的相互合作、学校和社区服务、以及向来自不同种族、民族集团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们学习的机会)?学校哪些活动是与已经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发展一个相互关心的学校社区的愿望相背的?对这些问题的反映是发展学校道德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9、品格教育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双重道德领导。

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必须要有领导(包括一位校长,另一位行政官员,一位榜样教师),而且是要支持这项活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至少最初应有一个品格教育委员会(或几个类似的支持团体,每个团体在品格教育中都有所侧重),负责品格教育的长远规划和具体执行。以后这个委员会的功能就由学校正常的管理机构来承担。学生也应当参与到道德领导的角色中通过学生管理、学生间冲突调解、跨年龄指导等等途径来发挥他们的作用。

10、学校必须吸收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全面参与学生品格教育活动。

必须声明:父母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因素。其次,学校应当在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都采取切实措施,就学校在学生品格培养方面的目标和行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以取得支持。为了建立学校与家庭间的相互信任,在制定品格教育计划的品格领导委员会中应当体现家长的意愿。

最后,学校如果能够得到商业、宗教机构、年轻人的各种组织、当地政府及新闻媒介的支持的话,那么在推动核心伦理价值观念方面,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将会更加有效。

11、评价品格教育应当评价学校的资格、学校全休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以及学生的优良品格的表现程度。

(1)学校的资格:包括学校的文明化程度如何?这一点可通过向学生测试如下问题的满意程度来解决:该校学生彼此之间是否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学校(教室)像家庭一样温暖吗?

(2)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作为品格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他们对培养学生的品格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如何?对在这项工作中承担的责任的理解程度如何?能力如何?等等。

品格教育的方法篇6

人格是指做人的基本准则或品格,良好的人格应该是健康的、合理的,符合人性的。歌德说:“对于每个时代来说,无论是地位卑下的民众或奴仆,还是生活中公认的胜利者,他们作为尘世间的凡人,其最高的幸福仅仅是人格。”人格教育是旨在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

在社会急剧变革、观念多元化的当今中国,青少年的人格培养变得富有挑战,又充满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想信念缺失,缺乏诚信,社会公德意识差,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蔑视生命,抗挫折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严重,沉迷于网络等。以上青少年的人格缺失并非其自身造成,深究一下,我们发现造成青少年人格缺失的原因错综复杂,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以求对症下药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一、青少年人格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对子女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已成为心理学界和心理卫生领域的共识,一位人格心理学家说过:“家庭对人的塑造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的基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人格特征、行为方式和自我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均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模式普遍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往往是过度保护,容易导致孩子长大后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抗挫能力差而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其次是离婚率增加,单亲家庭的增加也增加了“问题儿童”出现的可能。此外,因父母外出务工,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也是儿童人格教育的不利因素。

2.社会多元文化因素

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势必会推动理想人格的总体进步。理想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盛行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社会上商家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违法乱纪,作为人民公仆的很多政府官员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是贪腐奢侈,以上社会现象无疑给了青少年极大的伤害,使青少年的人格塑造步入误区,失去自我。

3.学校教育的原因

应试教育在中国大行其道,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往往导致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主导着学校教育行为,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和人才观,缺乏真正的素质教育是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在政治思想、道德认识的教育当中,在目标和方法上偏重于认知的灌输,未将道德品质当作一种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导致学生知行脱节,缺乏民主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最后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

二、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养成教育的对策

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小学时期对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雏形具有重要的心理学价值。由于现代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专业优势,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的过程中,思想品德课应该将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当成自己的神圣使命,为培养青少年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的人格做贡献。要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学校、教师层面

学校及教师应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展个性特长的质量观,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建立一种不仅关心学生成绩,更关心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机制。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专业水平,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积极探索开展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

2.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健康人格养成的作用层面

思想品德课作为专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在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塑造健康人格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使命。人格的养成教育是内化与外化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知、情、意、行等要素有机地形成合力,就能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作为思品课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美好的生活。”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多次涉及理想,特别是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更是专门设置一个框题向学生传授理想作用及实现理想的途径和方法。当代青少年受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普遍缺乏理想和信念。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身先士卒,以课本内容为切入点,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在追求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选中的案例既应该有一些伟人因为有崇高的理想而成就自己人生实现自身价值的事实性描述,又包含着启示学生去思考的问题,用问题去启示学生思考树立正确理想的意义及实现理想的途径。还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讨论的方式,通过课堂讨论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由讨论、激烈争辩的气氛中求得共识,提高教学效果。

(2)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所谓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事务、公共行为、公共角色和公众关系中的道德,其别指人们要共同遵守的那些道德原则和规范。社会公德透过人的言谈举止以及一些“细微末节”映射出一个人、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文明状况。从涉及公德的日常行为方面着手,思想品德课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遵守公共秩序意味着对法律、法规、纪律、习惯、风俗等的尊重,意味着个体与社会的合作态度;第二,从礼貌待人,讲究礼仪,在衣着打扮、言谈举止、人际交往中自尊自爱,并尊重他人,待人以礼、处事文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七课专门强调礼貌礼仪的重要性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第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已成为现代人应有的意识与道德要求;第四,爱护环境,保护生态。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义不容辞的基本公德。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用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手段,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环保行动,过低碳生活,争取做一个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社会公德的内容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好好抓住教育中的点滴,随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热点,言传身教,让学生的公德与私德构成有机统一,减少内心冲突,对塑造健康人格大有裨益。

(3)加强中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求人格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需要有独立的自主意识,积极进取精神,勇敢的开拓意识。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逐渐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大量的章节涉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比如利用“做情绪的主人”这一章节,专门对学生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利用“挫折是一把双刃剑”,专门对学生进行耐挫力的训练,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挫折难以避免,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挫折,用科学的方法、清醒的头脑来战胜挫折。通过专门的心理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品格教育的方法篇7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德育课程、大学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青少年实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进行品格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从品格教育的视角来分析小学、中学、大学的德育系列教材,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各级教材的德目设计既有重叠又有盲区,既有交叉又有断层,既有错位又有越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既有渐进性、系列性不强的问题,又存在衔接性不够的问题。所以,对各级德育教材的德目设计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在实施品格教育的工作中用好用活课程教材,从而真正实现对青少年品格教育的目标。

二、对教材德目设计的建议

1.系统地构建德目内容体系。品格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实现其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德性品格的目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要依托于一定的知识内容体系,要构建品格教育的德目内容体系。而在对现行使用的德育系列教材德目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发现德育教材的德目内容存在着衔接不到位,结合不紧密,有越位、缺位、倒挂现象,不能突出德性品格培养的循序渐进性的根本性问题,这对青少年学生良好稳定的德性品格的养成是不利的。因此,必须要系统地构建、完善德育教材的德目内容体系。首先得以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在确定了组成品格教育内容的各要素或组成部分之后,科学、有序、有条理地在各个学段教材中构建能实现品格教育目标的德目内容体系。

2.逐步地深化德目体系内容。品格教育的德目内容的设计也应该遵循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和道德水平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具体确定符合每一个发展阶段规律特点的德目内容和任务要点,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德目内容和要点,而且更容易产生内化作用,巩固该学段的德目内容的学习和形成该学段要求的德性品格,从而促进后一个学段的品格教育的开展实施,逐步有效地实现品格教育的目标。

3.以关键点架构德目内容体系。关键期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个体生命都会经历关键期,在这个短暂的“关键期”里,由于个体某方面机能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此时,他会很轻松地获得与此机能发展为基础条件的某种知识、技能或能力。个体品德的发展也有其关键期——儿童时期。此时注重对儿童的德性教育培养,很容易让其形成稳定的良好的德性品质,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是事半功倍的。因此在建构品格教育教材德目时,应遵循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尊重各学段学生的规律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地设计教材德目,这样才能做到按科学规律进行教育,牢牢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能轻松、有效地实现品格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三、品格教育方法创新

1.启发诱导,培养学生“道德力”。品格教育通过核心价值观的传递,使学生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德性品格,但教育的过程并不是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只管一味地往里面灌输。用德国教育之父洪堡的话理解就是:教育要去唤醒学生的内在的能力,主动性。也就是说,品格教育在实现其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是“授学生以渔”,让他们在面临多元价值取向时能保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如何让学生学会“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在向学生传递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启发诱导他们,帮助他们形成发展道德力——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等。“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的道德力得到了发展,他会自觉按正确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内心“慎独”、“自省”了,达到了道德自律的水平,就可以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具有时代精神的真正有道德的人。

2.适当的道德灌输。人的德性品格的形成发展也是经过知、情、行几个过程。品格教育的实施也是从“道德认知”开始。人的本性天生如何,“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已久。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对于“善”与“恶”的观念的认识,绝对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会自发地产生,要通过对于什么是善与恶的知识教育才能获得。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品格教育在培养学生德性品格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道德灌输教育,即在学生内心的需要、学习动机被激发、唤起了以后,再给以其适当的道德知识灌输,引导其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思维判断,从而接纳吸收内化道德知识。

3.适当的实践教育活动。目前,我国仍旧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作为培养学生德性品格的教育方法,形式单一。这是难以达到品格教育对学生德性培养的真正目的的。所以,实施有效的品格教育必须要依托于有效的教育方法,那就是应结合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广泛深入的品格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可以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通过实践教育活动,能让学生活跃思维,勇于创新,这也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也是以知识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难以企及的。

德性品格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实际。个体主动积极地按要求去践行,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稳定的德性品格。

参考文献:

[1]郑富兴.现代性视角下的美国新品格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蒋一之.道德原型与道德教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品格教育的方法篇8

一、人格教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而人格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品德的培养。所以,只有先做好人格教育工作,才有可能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人格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内在的心理依据。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可以有效地调节人的思维意识,间接影响人的个性与品质曰人生观决定个体的人生走向,指引个体未来的发展方向曰价值观是人们对周围的事物能否满足个人需求的价值评判,它是人们衡量事物轻重、权衡得失的标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源于正确的理论学习和指导,而单纯的理论学习难以自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的形成需要以稳定长期的心理要素为基础,这一心理要素便是良好的人格要素之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环境影响中逐渐内化而来的。这个内化的过程是心理过程和人格形态的统一。[3]个体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格,才能够有效地接受正确的理论知识,并且将其内化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再外化到个体的具体行为之中。这良好的人格要素就是从人格教育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只有具备健全人格的个体才容易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次,人格教育是提升道德素质的根本动力。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期准备,人格状态是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状态却是成熟的、稳定的人格表现形式。人格教育的动力功能具体分为两类,一是将能够满足个体需求的要素变为个体自身需要,进而影响个体活动的方向和选择曰二是激发和调动个体内在的需求,进而维持个体本身的活动。人格教育的动力功能有助于个体朝着自己发展的方向前进。健全的人格易于建立良好的道德素质,个体拥有健全人格有助于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维护正义与和平。同时,个体具备健全人格也会从内心迸发道德感,自觉地以良好的道德标准约束自我。再次,人格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稳定的保障性。当下,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疑给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带来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不断更新,这也给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而强调健康心理和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格教育逐渐成为社会教育的重点。社会需要的是高水平人才,而高水平人才必须通过高层次的人格教育来培养,换句话说,只有高层次的人格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4]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人格教育放在首位,当成重点来开展。

二、塑造健全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以培养健全人格为重点。首先,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育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完善的人格,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完善人格教育为重点,塑造健全人格,使个体获得认知的、情感的、道德的、心理的、审美的全面发展。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院野教育是帮助受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它们的人格。冶[5]177健全的人格包括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崇高的社会道德感、较强的情感控制力和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内容,人格教育围绕这几方面内容展开,使它们得以最优化。当个体的人格得到完善,其思想意识会有质的提升,正确的思想意识可以有效掌控情感,酝酿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顺利交往。健全的人格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提高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其次,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学者张耀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6]324此过程是将社会所需求的思想品德标准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品德认知,再由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品德认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行为。这一循环往复的内外化转换过程不仅使个体不断接受新鲜事物,适时更新思想观念,还是人格得以完善的过程。并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外化的同时也使人格各要素更加稳固、统一、健全。再次,健全人格是反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面镜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概括地说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或者说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的头脑。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和法制观教育。当个体具有健全的人格形态,说明他的思想意识是先进的,情感是可以有效控制的,道德品质也是高尚的。因此,具备健全人格的个体必然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崇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性。所以,通过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健全的人格形态,就基本可以反映出对其施加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否具有实效性。

三、人格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并充实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四要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在一个大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的积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社会环境中开展。当教育者处在任何一种特定的环境中时,他根据特有的条件,适时地选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向受教育者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一过程不单单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还是完善人格教育的过程。人格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格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并且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互为一体,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一过程也是人格教育中思想意识提升的阶段。当基本意识形态确立后,就是培养情感和构建健康心理的过程。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人格教育的初衷即是以健康的心理为基础,它强调在健康的心理基础上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中对情感和心理的培养不是很显著,而人格教育对此给予了补充。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的道德观教育涵盖了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观的核心思想是为人民服务,强调个体服从于大众,崇尚集体主义原则,以宪法规定的野五爱冶为根本要求。这也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存在于社会中。与此类似的是,人格教育在道德层面关注的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它注重对个体进行群体意识教育,认为个体只有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联系,才有利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而且,社会交往还有助于培养个体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对自我的认识能力。

品格教育的方法篇9

关键词:创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学情境

一、前言

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效果上都不尽如人意,并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枷锁没有彻底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上解开。思想品德课堂中理论知识过于空洞,许多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枯燥乏味而且生涩难懂,而且思想品德教学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此外,我国初中生在社会发展和文化融合上的辨识能力不高,学生在媒体、网络、和社会的影响下,形成了许多不良的思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局面造成了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极其需要,另一方面却达不到教学效果的状况。面对这样的状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途径

1.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状态保持在一个轻松、愉快、精神集中的环境中,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状态和氛围下吸收教师的引导和学习。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营造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学。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淡化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和意识,强调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勇于表达自身看法和思想。

2.创设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真实的、虚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而且它可以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受到熏陶感染,塑造完美人格,培育人文精神。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应用素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创设,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才能够充分体会思想品德,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避免了传统思想品德,教学纯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

3.通过思想品德课堂引导学生人格的形成

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引导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因此人格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在人格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时期,把握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接受后天的教育与学习,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路线和思想,逐步形成健全的具备社会价值的人格,真正达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结语

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创新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品德素养,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品德观能够在思想品德课的有效引导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思想积极健康、品德进步的青少年,这是对中国未来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池素香.对新课改下初中品德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2(10).

品格教育的方法篇10

关键词:盲校语文教学人格教育意义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北京医科大学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对部分在校盲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20岁以下的盲生在情绪特征、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性格意志等方面跟明眼同龄人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在情绪特征方面,情绪经常变化的盲生占41%,高于明眼同龄人对照组的29%,47%的盲生敏感。在人际关系方面,盲生中有孤僻倾向的占18%。在自我意识方面,只有4.5%的盲生对自己的失明能够作出良好的心理调整,7%有退缩人格、依赖心理,27%自卑心理偏重。在个人意志方面,盲生的独立意向较差,有独立意向的盲童仅有17%,明显低于对照组明眼同龄人的35%。这些调查结果说明,尽管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与普通儿童完全相同,也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制约,但盲童相对明眼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过分焦虑、依赖、自卑、呆板、孤僻、退缩、敏感等人格倾向,是必须引起广大盲教工作者重视的问题。

语文是在校盲生的必修课,语文课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传承文化、感悟人生、建设精神家园等方面起到的突出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复归的今天,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命题:要充分重视盲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二、盲校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意义

人格教育通俗地讲就是指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包括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方面教育。

1.在盲校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格教育顺应了现代教育潮流的需要。

培养健康人格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如日本强调“心的教育”,实施个性教育。我国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包括特殊教育领域)内蓬勃开展。教育、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视障学生,既是残疾人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减轻国家和家庭负担,促进科教兴国的有力保证。

2.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规定了人格教育应成为盲校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人教社编制的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精神。新大纲特别强调“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方面所承担的任务”,提出要“注重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培养”,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大纲”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应承担的责任。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格教育是特殊教育现实的迫切要求。

如果我们严格地审视现在的盲校语文教学,不难发现许多不利于培养盲生健全人格的做法。

(1)大多数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仍以知识为本位,只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的要求;从课堂教学过程可见,大多数教师仍只停留在教知识结论,而未设法去揭示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引导盲生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状态。

(2)从教学模式看,传统的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盲校教学中仍占主流,盲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基本上采用教师讲解分析和简单问答的方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尽管教师也会提出不少让盲生回答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大多是浅层次的,缺乏思维价值;有些课堂教学也采用一些小范围讨论、盲生提问等形式,但往往被教师预设的要求或“标准答案”所框住,盲生仍然处于被动的状态。

(3)对文章的解读基本照搬“教参”的说法。而盲校所使用的“教参”大多已过时,对作品的解读基本上采用的是一些陈旧的观点。这一点在盲校初中语文教材中体现将尤其明显。如对《项链》的诠解就是揭露资产阶级的虚荣思想;对《守财奴》的诠解就是讽刺主人公的贪财吝啬,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对鲁迅作品,更是用政治理念进行图解,如将《一件小事》的主题抬高到惊人的高度,对《阿Q正传》、《药》等课文用政治教条解读得面目全非。教师在教学中完全照搬“教参”,对作品缺少独特的理解,即使盲生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有时也被无情扼杀于萌芽状态。这种漠视接受主体的审美体验和接受个性的做法,在目前的盲校语文教学中仍有存在空间。

以上种种,足以说明改变盲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在盲校语文教学中树立对盲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观念已迫在眉睫,这是盲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盲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盲校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策略

1.盲校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内涵及目标。

根据心理学家们对人格涵义的阐述及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我认为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内涵就是在培养盲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修养盲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盲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

具体应达到以下的目标:(1)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积极投入,思维活跃,善于与同学、老师交流;(2)对自己充满自信,具有创造品格,勇于发表个人独特的见解,敢于质疑,不轻信,不盲从;(3)能对作品进行鉴赏性、批判性阅读,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4)善于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生命活力,勇于向生活挑战,同命运抗争;(5)善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矫情,不虚伪。

2.盲校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策略。

语文教学策略就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它主要包括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步骤、组织形式的选择,师生关系的处理,等等。盲校语文教学中要实现人格教育的目标,可采取如下基本策略。

(1)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教师应充分尊重盲生,包括尊重盲生独特的体验、见解,尊重盲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位盲生在融洽、有利于交往的心理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学习。要鼓励盲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有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盲生的个性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可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2)选用以盲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环节”(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几乎主宰了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特殊教育领域也毫不例外。前苏联的文学教学程序,即起始(介绍作者、背景、解词)―阅读分析―结束(概括主题、写作技巧)也对我国的语文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盲校语文教学至今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但这些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盲校语文教学的要求。

近20年来,语文界先驱者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作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创造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上海育才中学“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模式,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模式,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宁鸿彬的“熟读―质疑―解疑―总结―运用”模式”,等等。虽然还在不断完善之中,但在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注意发扬教学民主,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等方面,值得盲校学习、借鉴。

(3)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要有利于发展盲生个性,培养健全人格。

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师一讲到底的做法要坚决摒弃,分析肢解课文的方法要彻底废除,简单问答法要尽量避免。我曾就“你喜欢语文老师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这一问题在我校盲生中做过调查,从中了解到,盲生对讨论、辩论、演课本剧、学生主讲课文、质疑等方法普遍持欢迎态度。这些方法有利于培养盲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增强盲生的自信心,应当引入课堂。同时,我们应该提倡让盲生多朗读,在朗读中去体验,去感悟。

教师还应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环境,激发盲生进入情绪,体验状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材料的内容有两个基本要素,即思维与情感,即使是议论性的文字,也有着较强的情感倾向,渗透着熔铸了人格的思想,不可能是冷漠的说理。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盲生的情感:首先,教师应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面部表情丰富生动,体态语言具有表演的感染功能,这样能使盲生较快进入体验状态。其次,教师要善于巧设情境,营造氛围。一段精心设计的导入语,一个能激发盲生真切感情的设问,一段充满感情的朗读,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情绪渲染的作用。最后,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尝试运用网络技术,加强盲校语文教学的直观效果,激发盲生的想象和情感。

(4)充分利用教材中文质兼美的作品对盲生进行人格教育。

学《项链》,不仅要让盲生认识到虚荣的危害,而且要让盲生体会到玛蒂尔德那种勇于承担责任、吃苦耐劳的品德;学《世间最美的坟墓》,要让盲生感受到托尔斯泰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人格的伟大,为托尔斯泰墓那“逼人的朴素”所深深感染;学《石缝间的生命》,就要让盲生领会“人生就是拼搏”的真谛;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秋天的怀念》,让盲生因和文中主人公有共同的命运而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当然,在教学中不能采用说教的方法,而是让盲生用心去体验、去感受,铸进情感的观念才能发展成为稳定的人格。同时,还应把好的时文引进课堂,指导盲生尽可能地进行课外阅读,让盲生到课外去汲取养分,完善人格。

我认为语文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而与受教育对象是否残疾并无太大关联。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说到底是为了促进盲生的发展,培养盲生的健康人格。具有了健康的人格,就有了向上的动力,盲生的人生旅途会因此而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虞丽娟.人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程红兵.语文教学应加强人格教育.云间语文苑网站.

[3]王松泉,王相文,韩雪屏主编.语文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