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31:05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篇1

关键词:问题情境整体框架思维器官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53-01

教师要想做好“引导者”,重视提问的设计原则非常重要。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教学过程,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课堂互动的关键。巧妙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设计的有关问题谈点体会。

1要明确目的

在设计提问之前,教师不仅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什么,是个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题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什么,使提问设计语文教学服务。

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入手。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需要记忆的教学内容信息,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出发,设计一些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用所记忆的知识照原来回答,让学生记住先前所学过的内容。

从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入手。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应让学生根据对读物的总体印象作出积极的反应。了解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层次怎样划分,结构有什么特点等。为此,教师可设计一些了解{感知}性提问,陪养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感知能力,帮助学生构建阅读对象的整体框架,李庆文章的来龙去脉,以促使学生的认识活动迅速深化和完善。

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综合能力入手。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立足点上对全文作出理性的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那样写,而不这样写,那样有什么作用和好处等。因此,在提问设计上要考虑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综合能力。

从培养学生运用能力入手。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要是学生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转化为阅读技能,帮助学生应用已学的只是去解决问题。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以心理学中迁移的理论为依据,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阅读中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培养学生欣赏、辨别能力入手。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的教学要求设计有关课堂提问。

2要考虑价值

提问时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不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都是戳是的提问。因此,教师设计的提问必须有思考的价值。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应具备两个特征:启发性。设计的提问必须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器官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选择性。语文课堂提问的天地是广阔的,从字的读音到字的形体、笔顺笔画,词的构成、含义,句子的构造及其表达的效果,句段间接照应,作者思路、意图、感情倾向,语言风格等都可提问,但不能不加选择,面面俱到。必须有所选择,做到目标集中,角度恰当。

3要讲究艺术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教学过程,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课堂互动的关键。巧妙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提问设计中应努力讲究提问的艺术化:(1)要准确严密。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提问必须严谨科学。(2)要新颖有趣。

(3)要灵活多样。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篇2

一、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重要意义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公布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作业的要求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语文作业的个性化设计。换句话说,语文教学以及语文作业的设计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语言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其意义不仅在于教学本身,更在于学生将来长大成人和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综合能力的体现

二、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面临的困境

相对于传统作业的单一形式而言,作业个性化仍然要以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为依据,综合利用相关资源,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多载体、多类型、多评价为特征而设计作业。多元化语文作业的设计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课程作业方面普遍存在作业设计机械、量大,单一性强,个性化差的问题。大多是为了满足应试教育的要求而设计的作业,既枯燥乏味,又缺乏方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怀,每天的作业内容大多是抄写字词或做习题,学生疲于应付。语文作业常常除了抄、背、默以外,也就是预习、查一查资料或字典而已,其他更为丰富的形式应用得较少。在巩固一些语文知识的时候,为了避免回生,让学生重复抄写的时候,有的学生已经达到了要求,但由于老师布置,仍不免要完成。

这种传统和懒惰的作业设计模式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的弊端,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策略探索

面对目前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开展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

一是推动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者,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而要真正做到语文作业个性化的设计,首先需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育人理念,进而改变其作业设计理念。

二是开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内容、形式的个性化研究。主要是为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丰富、有趣、契合的课内外作业,打造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体系。要有效整合学生课内外作业,使学生作业保“质”减“量”,让学生有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锻炼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是重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内容的多样化。只有内容的多样化和丰富化,才有个性化。除了书面作业外,还可以有多种作业内容。比如:实践性作业、体现生活的生活性作业等。教师不应局限于设计基础性和巩固性的作业,可以设计多种的作业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是重视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作业。因材施教的教学基本原则体现在作业设计上。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中性教学,体现因材施教更加困难。而作业的设计是体现因材施教的好机会。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科学地分层布置作业。为此,教师首先应准确地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布置作业因人而异。在布置作业前,教师弄清哪些同学都做正确了,哪些同学还存在问题,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篇3

关键词:技工学校;技能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12-001

技能培养是技工学校各专业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技能培养的前提下,语文教学应结合岗位能力的需求,重视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即实现“语文教学的技能化”。如何才能实现技能化的语文教学呢?

一、语文教学技能化

就技工教育而言,语文教学的技能化是指:“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模块化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的语言技能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最终实现学生的技能成才与就业。”

二、技能化的语文教学设计

1.设计语文技能化教学目标,进行岗位语文技能需求调研

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岗位对语文技能的需求,走访相关企业,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了解相关专业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保证语文教学目标与岗位能力需求相一致。

2.设计语文技能化教学模块,整合教学内容

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对传统的语文教学体系进行分析,以“实用及能力培养为本”筛选教学内容,并按照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进行语文教学模块组合与设计,以应用为主,欣赏为辅,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应用能力。

3.设计语文技能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技能化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法的设计与运用极其重要。一般说来,结合技工学校技能培养的特点,教师应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课堂任务,灵活设计教学环节,包括内容讲解、项目设计、场景设计、角色扮演、朗读、辩论、演讲、讨论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步养成学生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

4.设计语文技能化训练项目与场景,强化语言技能

教师应根据模块技能训练目标将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的训练项目或场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事实上,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语文知识的运用。学生应主动思维,利用课堂所学语文技能,设计真实项目与语境,自主完成生活工作中的语言应用任务,强化语言应用能力。

5.设计语文技能化考核方式,体现语文技能化教学效果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语文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为体系,系统讲授语言基础知识,并以文学欣赏为主要目的;而语文技能化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重点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应用文写作能力。因此,在技能化的语文教学中,考核方式的设计直接体现教学效果。

三、技能化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活动设计

在技能化语文教学实践中,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将帮助学生自觉使用各项语言技能,拓展语言应用领域,使学生成为技能化语言教学真正的受益者。

1.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虽然也注重知识的迁移,布置一些课外的练习,但是这些练习更多的局限于做习题,或进行小练笔。在技能化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课外任务,让课堂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课内与课外阅读这两个方面。

2.根据模块内容,增加课外阅读量

在技能化的语文课堂中,语文阅读量有所浓缩,但是课外阅读其实是语言能力的有效延伸。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们在课外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教师应结合课内所涉及的内容,鼓励学生课外补充阅读以培养他们自主阅读能力。如果长期坚持下来,不但能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也能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阅读能力,语文水平自然会不断提高。

3.鼓励学生结合专业所需,进行各种社会实践,并完成社会实践报告,使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调研任务,在调研开始的时候,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搜集数据,记录事实,发表评论;进一步规范要求,指导学生完成基本的社会实践报告。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报告后,教师应及时评阅,把自己阅读完以后的感受及时反馈给学生,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总结能力。

4.开展辩论、演讲、自我介绍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技工学校,语文技能的培养除了书面表达训练外,口语训练也极为重要。教师应多组织开展辩论、演讲、自我介绍等第二课堂活动以拓展学生口语能力。比如,设计单位招聘场景,训练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为以后的就业面试奠定基础。

5.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篇4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运用课例

语文教学资源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语文课内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也有学者认为“语文教学资源应是多元化的,一般可由‘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两部分组成。”本文中的教学资源主要指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强化语文课程资源意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加强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使教学设计本身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师应整合课内外知识,丰富课堂教学,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图像、影视、图书等已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的补给资源,使语文教学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改变了教材一统课堂的局面。以下结合《定风波》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两个课例分析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和方法。

1.基于教学目标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无目的地利用教学资源会导致教学内容凌乱、散漫,使课堂混乱不堪。所选的两个课例都利用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定风波》教学设计中,导入时引用了“文学文本解读的三境界”,这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鉴赏方法目标而设计的。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课例中,设计者用丰富的背景图片,目标是引导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歌的意象群,通过了解海子的内心世界深化对诗歌意象的把握,可见,设计者有着强烈的目标意识。

所以,开发利用课外教学资源的要求是“用到位”,“位”即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中利用教学资源应先确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筛选教学资源,并择优利用。

2.基于教材内容为主体利用教学资源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核心载体,课外教学资源是服务于教材学习的材料。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利用教学资源时要始终注意语文教材的主体地位。

《定风波》教学中用余秋雨的“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坡”的观点探究苏轼在黄州的处境、心理与其写作风格的关系,有利于理解“东坡范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例中充满丰富多彩的图片、音乐、文字,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海子的对生活和诗歌的热爱之情,众多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未使教材失去主体地位。教材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不容否定,语文设计中不能不顾教材的主体地位,大量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冲淡教材的价值,甚至无视教材内容。

3.基于实际学情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应适合教学实际,在具体的学情中从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中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更好地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在《定风波》教学中,设计者选用温庭筠的《菩萨蛮》、苏轼的《临江仙》、周邦彦的《关河令》为素材,当教师提问“哪一首词是苏轼的?”时,学生能够整齐地回答出“第二首”,并能结合文本特征分析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可见,所选用的教学资源是符合教学实际的。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例中,选用海子的《幸福一日》,让学生从“太阳”、“马”、“花楸树”这些平凡的事物中去理解海子的幸福,进而理解“喂马”、“劈柴”、“关心粮食蔬菜”中内涵的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可见,基于学情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在教学中有很好的收效。

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有目的、有选择地筛选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资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中获得预期的效果。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语言、文学、文化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选入语文教材的内容只是其中很有限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开发利用语文教学资源是改进语文教学的一种途径。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篇5

在新课程背景下,迅速推进语文作业设计的科学化,应当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因为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对于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顺利内化入个人的知识结构,顺利生成和发展语文应用能力,还是对于语文教学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窠臼,正确践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焕发出素质教育的灿烂光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业设计是否科学,应以所设计的作业是否能够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规律为依据。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忽视了作业的本质性内涵的挖掘,导致本来应该能够促进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作业练习,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倾向来认识中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误区:

1.简单化倾向。简单化倾向又叫随意化倾向,指的是教师对作业题目的难易和数量的多少不加慎重考虑,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随随便便。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语文教师虽然认识到作业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巩固和语文能力的增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作业的操作却过于简单化。或者是过分地依赖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满足于学生完成这些作业,不作任何拓展性训练,更不作研究性探讨和争论性思辨的训练;或者是过分地依赖课外资料上的题目,机械地采取“拿来主义”,照搬原题,囫囵吞枣,不贴近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实际,不加以合理的筛选和科学的“改编”。以上几种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了荒谬的逻辑定势:只要做作业,就一定对学生学习有好处。

2.欠系统倾向。直至今日,我们广大教师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语文作业系统化设计对学生语文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素养的有效形成能够产生多么大的积极影响。对学习主体——学生来说,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从小学到中学,要接受不同语文教师的教学导引,要面对所从之师的不同意图、不同方式、不同内容、不同特点的作业设计。有些学生则难以适应这些变化,学习效果长期显现不出来。即使在同一个教学阶段,在同一个教师的训导下,学生也难以得到系统化的作业训练,因为许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作业设计系统化的科学理趣,更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去自觉地进行系统化的作业设计。不少教师对新课标的思想和理念虽然能够夸夸其谈,但他们不能将新课标阐明的总体要求和理论蕴涵,与语文教材的内部机制自然地联系起来,难以将这些要求和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体系,从而使之成为教学实践的航标,导致教学中整体感悟不足,而条分缕析有余,致使意韵深长的语文变得索然无味。在这种教学情境下,他们自然将语文作业设计的系统化内涵排除在“问题意识”之外。

3.高难度倾向。现实中语文作业设计有攀高拼难的趋向,一些教师不注重作业设计的规律,认为只要加强学生语文高难度作业的解题训练,就能使学生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就能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全然不考虑语文的感化、陶冶、交流、融会等特质功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所具有的积极影响。在作业设计中,不仅脱离教学目标要求,擅自提高基础性、客观性作业的难度,而且滥用所谓的“新理念”,无原则地淡化文本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引发对文本问题的极端自由化讨论,放纵学生生发出一些“不着边际”的“观点”(其实还称不上观点,只能算是想法而已)。在提高性、主观性作业中,更是设计出一些较为高深、难以操作的所谓研究性的题目,让学生去想当然地自行解决。这些远离学生实际的作业,只能增加学生的压力和负担,起不到多少促进作用。

二、语文作业设计的依据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培养目标设计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而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一方面要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方面的需要。可见社会需求、人才素质与发展、学生的个体需要决定着课程体系的内容。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怀化学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与实践。

一、现状分析

1.学校发展定位

2008年以前怀化学院由于学校定位问题,造成“重理轻能”的现象。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高达70%以上,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自2008年以来,学校经过实践与探索,将学校办学定位为――教学应用型,并实施“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学校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把学校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为此,一要紧扣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突出专业设置的应用特色,增强办学竞争力;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开展应用研究,增强科研实力;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尤其注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

2.学生来源与教学现状

根据怀化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中心统计,学生录取成绩稳步提高。2014年我校在湖南省文科理科的最低录取线超过省控线8分和9分,相对2013年超过省控线5分和7分和2012年超过省控线3分和4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学生大多数来自边远或不发达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容乐观,英语录取成绩不升反降,英语基础差,优秀率低。同时各系部之间和系部学生个体之间英语成绩参差不齐,存在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使得英语教学活动开展极其困难,很难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怀化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外语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重知识轻能力,英语知识结构还局限于基础英语范围,缺乏文化知识、应用知识和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课程体系不尽完善,不系统,实施大锅饭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大学英语服务于社会的目标,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又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

3.就业情况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怀化学院大学生就业也不例外,就业率未能达到90%以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不少用人单位过于强调文凭,以及是否是“211”和“985”的学校,而将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排斥在门外;过于看重工作经验等。当然大学毕业生自身也存在问题,如诚信问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等,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但从学校一方考虑,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教学理念不先进,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专业需求脱节;其次,教师对教育内容与方法研究不够,轻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课程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设计的意义在于为实现计划、意图、期望、目标而对教学的有关方面进行策划、指导、监控和评价”[1]。“大学英语课程设计过程包含需求分析、目标的确定、大纲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测试与评估等多方面的内容”[2]。因此,怀化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求原则

需求原则指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要进行社会需求分析和学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课堂设计的始终。社会需求分析主要指企业和事业单位对大学生英语技能及水平的要求;学生需求包括学生学习目的和期望、认知水平、语言技能存在的不足、需要达到水平、习惯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需求分析可以为课堂设计的其他方面,即教学目标的确定、大纲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测试与评估提供依据”[3]。课程设计前,要对怀化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主观需求,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要求存在的距离。只有依据需求分析才能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2.教学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原则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立足于教学总目标,又必须基于怀化学院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即大学英语教学总目标与怀化学院学生实际的具体目标相结合。这里的教学总目标是教育管理部门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希望和期待;教学具体目标是为实现总目标各高校基于本校的发展定位对教学的具体要求,包括语言行为教学目标、语言技能教学目标、语言内容教学目标、语言水平教学目标等。

3.个性化原则

各高校生源情况差异较大,不同层次的学校,学校各个不同的专业,个体差异较明显,因而要针对不同起点、不同专业特点的学生,个性化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外活动、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对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只有从学生的群体差异(系部之间)和个体差异的实际出发,才能确保教学的实效性,既使基础好的学生学有所得,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展,又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激发其兴趣,增强其信心,使其英语水平迈上一个台阶。

4.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延续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各异,在达到具体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重视通用英语教学,从基础抓起,逐渐提高英语水平;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后,为他们开设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课程,即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等,以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5.教学评估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原则

“教学评估时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课程体系,如果没有教学评估,都是不完整的”[4]。教学评估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教学评估的中心目标是判断语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否实现,具体目标是否实现。通常教学评估可分为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两个层次,也可由宏观教学评估和微观教学评估两部分相组成。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评估应充分重视微观的课堂上的形成性评估,“课堂上的形成性评估作为教学和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描述了学生进步的总体情况,提供学生反馈来巩固学习,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及学生的学习计划”[5]。

三、课程体系设计思考

1.课程教学目标

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生英语水平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对于此目标,应以教育部即将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依据,全面系统地修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使《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成为指导怀化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2.课程设置

通过需求分析,科学构建适应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要求的课程设置,即必修基础课程与选修文化课程、选修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新的课程体系。

3.教学方法

努力创建形式多样、手段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研究式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创造性地运用相关教学理论如:情感过滤假说理论、马达理论、同伙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大胆尝试“以活动为中心”和“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自主学习等形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4.课外活动

继续开展英语角、圣诞晚会,写作大赛、演讲比赛、英语知识竞赛等英语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基础英语课程在全校增加单项比赛项目,如英语单词竞赛、听力比赛、阅读比赛、翻译比赛、英语写作比赛等。通过比赛,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应用英语的机会,由此调动广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强化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营造英语学习和英语应用的浓厚氛围,着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5.教学评估

与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制定教学评估体系。成绩评定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加大形成性评估的比重。学生期末总成绩为融期末笔试(包括听力测试)、口语测试、课内外表现(包括语言实践活动)及考勤为一体的综合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作出较公证、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考因素主要包括如: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参与课内外活动的表现情况、完成课内外学习任务情况、平时小测试、学习过程档案、问卷调查、参加英语学科竞赛、出勤等,如下表所示。

大学英语考核成绩构成表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

[2]RichardsJack.C语言教学矩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6.

[3]胡织女.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篇7

关键词:大学新生英语学习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的背景、目的

学生分析、需求分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结果不论是对课程设置、教学设计,还是对课堂决策都有着指导性作用。

本次调查的直接目的是旨在了解大学新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包括他们的前期课程学习、英语学习元认知和目前的学习期望及需求。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分析统计结果,提供定量数据,用科学的方法完善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决策。

二、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一)调查数据的收集

此次调查对象是08级新生,4个专业:应用电子、数控、计算机应用、韩语,8个班级,共计318人,其中计算机应用是对口单招班。收回问卷318份,全部有效。以下是此项调查的详细内容和分析报告。

(二)调查数据的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我就有共性并具有探讨意义的23个问题,设计成4张汇总表格进行分析:1.高中期间英语学习状况(表1);2.英语学习动机(表2);3.英语学习信心(表3);4.英语教、学倾向(表4)。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院大学新生主要毕业于县城及农村中学;高考英语成绩中等偏低,集中在60―79分分数段;大部分学生偶尔在多媒体教室上英语课,很少利用网络进行英语学习;高中期间大部分学生接受过听力训练,但很少口语训练。问题8表明大部分学生的英语主要依赖英语课堂。

表2充分显示我院新生英语学习兴趣较高、动机明确。问到大学英语学习的具体目标时竟有62%的学生选择了通过国家四级,24%选择了通过国家六级。作为大专院校,一般只要求学生通过pretco-a,对于国家四、六级没有任何要求。可是问卷结果只有3%的学生把通过pretco-a作为自己大学英语学习的目标。

表2反映学生最迫切想提高的还是听说能力,尤其是说的能力(46%),因为这两项正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弱点甚至盲点,而社会又急需能用英语与外界进行面对面直接交流的人才。

从表3的数据看,我院新生整体对英语学习有信心。但有41%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难点在于语法。一般认为,语法是英语学习中较容易的部分,而且在中学已基本学完,大学里不再专门安排课时学习语法。但数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我们的课堂、师生关系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表5的统计结果证明,学生希望与教师建立平等的关系(33%),渴望与教师进行教学协商(66%),喜欢互动的课堂教学(51%)。问题20与21的统计结果和前面英语学习动机问卷中的问题12与13的结果不谋而合,再次证明学生十分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45%的学生认为口语教学比书本教学更重要,57%的学生认为应专门安排口语课时。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2题的统计结果,73%的学生喜欢多媒体软件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英语学习形式。

三、讨论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大多验证了教师的经验认识,但有些数据对学院现行的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值得重视。

第一,就目标而言,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通过国家四、六级,只有3%的学生把通过省级统考作为自己大学英语学习的目标。这意味着我院的公共英语教学要吸引住学生,就应当或者说必须满足他们参加不同考试的要求。如果我们的教学仅仅是把课文内容上完,然后进行期中、期末考试,那就很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对英语课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第二,就需求而言,问题12、13、20与21的统计结果都证明学生十分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该结果表明将口语训练纳入教学计划是符合学生需求的。

第三,就学习困难而言,相当的学生认为语法难、没学好。这意味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困难,将语法教学适当地穿去。

第四,就课堂教学而言,大多数学生倾向于与教师协商、互动的模式。这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决策时,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设计前尽量和学生协商,教学后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作出及时的调整。

第五,就学习形式而言,学生普遍反映喜欢多媒体软件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英语学习形式。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极大程度地拓展了英语教学的时间与空间。作为学院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英语教学的网络平台对促进学院国家示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投资。

参考文献:

[1]FraidaDubinandeliteolshtain.CourseDesig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JaniceYalden.principlesofCourseDesignforLanguage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篇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当下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展开,提倡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团队、探索型学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针对此情况,小学语文作业的改革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语文作业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重点考虑因素,深入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真实诉求,科学合理的设计语文作业,最大限度发挥语文作业的效用力度。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充分掌握小学语文设计的趣味性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颁布实施的《语文……标准》中明确表示,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围绕学生展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探究学习。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考虑,教学中必须充分掌握学生的兴趣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展开高质、高效的教学。根据该教学标准,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尽量避免枯燥、乏味,从小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设置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并且贴近生活实际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科学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

1.2全面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的效用力度

课后作业实际上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实现课程巩固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延伸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课后扩展,加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充分实现作业的效用力度。传统作业设计中通常采取题海战术,一味追求作业中的题量和题目的难度性,忽视了对知识点的把握和题型设计的技巧性,给学生造成了较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因此,在现阶段的语文作业设计改革中要求教师从整体出发,充分考虑教材中的知识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系统性的语文作业。

1.3严格遵循实践性原则实施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改革提倡在现代教育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未知知识的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加强学生的解题技巧,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要有效渗透语文知识实践习惯培养方面的内容。语文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形成良好的实践习惯,才能够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有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有效推进语文能力的发展,只有将二者充分结合到一起,才能正真展现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在此方面,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际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创建一个灵活、动态、真实的语文教学环境,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语文知识趣味活动,有效扩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有效途径

2.1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新课标要求,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中融入一些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习题,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来说,语文作业的设计要符合原创性要求,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有很多,如果不能保证习题的原创性,一旦出现学生不能够顺利解决的问题则会习惯性的选择直接通过网络搜索答案,逃避思考和探索过程。因此,保证语文作业的独立性、原创性,使学生无法依赖网络,没有具体的资料可以借鉴,则能够有效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教学要求。

2.2提高语文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应试教育中的语文作业设计,往往只是单一的将作业当做课堂教学的补充,作业内容限制于教学课堂中的知识点,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直接的联系和互动,并且作业设计过于形式化,通常只是拷贝教材中的例题或者一味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生字进行抄写。久而久之,学生对课后作业失去兴趣,盲目的完成作业只是为了敷衍教师,学生即使完成了作业也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与新课标的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工作,首先需要将作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联系,使学生能够对作业产生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乐趣,启发其创意思维、锻炼其知识运用的技巧性。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精心设计语文作业的知识重、难点,延伸教材中的知识架构并且有效扩展知识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加强语文知识水平,实现语文作业的价值。譬如,设计小学古诗课程的作业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充分为学生讲解该古诗的含义,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的背诵,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印象,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后将古诗改编成故事形式,用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故事改编再现的形式还能够成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实践;人文性;生活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四十分钟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补充,对于语文基础知识尚且不够牢固的初中学生而言,课后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其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因此,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1.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

1.1开放性

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内容的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次是作业形式的开放性,教师应该跳出书面作业的传统形式,提供更多的课后作业形式;再次,结果的开放性,语文作业应该具备一定的拓展与探究空间,让学生在开放性答案下培养发散性思维;最后,作业评价的开放性,多样化的评价可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创新性

在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下,语文教学的创新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语文教学的创新性在作业设计上具体体现为:语文作业设计更加注重对学生灵活应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语文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得到强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业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依然比较薄弱,因此重现式的作业设计依然不可缺少,其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培养让学生可以积累更加的语言材料。

1.3发展性

发展性主要在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评价基础上建立自信,不断获得进步。

1.4趣味性

不管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趣味性都可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并在兴趣的推动下自主学习,将学习与自己的兴趣结合在一起。

1.5人文性

语文教学内容的额人文气息比较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是与道德情趣、人文习性的对话,将这种对话延伸到学生的作业设计中来既可以让教师利用语文作业来完善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作业设计感受到教师的修养与学识,进而受到熏陶,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

2.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2.1选择性地改变教材内容,增强作业的吸引力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源,将其作为作业主题虽然可以强化学生的系统知识,但是难免会带来枯燥的感觉。将教材内容整合,改编成学生的语文实践作业,不仅可以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感觉。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学习完《这就是我》这个主题以后,教师可以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将这个主题改编为演讲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备演讲稿进行演讲,通过演讲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了解作者在进行自我剖析时的感受。演讲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让学生更有勇气展示自己、表达自己。

2.2将生活中的素材引用到作业中来,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是我们最重要的老师,尤其是像语文这种人文性比较凸显的学科,生活中的真实素材往往更加具有教导意义。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中有《音乐之声》等戏剧课文,在结束这类戏剧文学的学习以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或者生活感悟进行戏剧创作,将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引入到语文实践作业中来,将初中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还可以自行组成表演小组,以喜剧表演的形式将自己创作出的戏剧用表演的形式呈献给其他同学和老师,在戏剧表演过程中,学生对于这些来自生活中的素材会有更多的感悟。教师也可以发挥创意,将戏剧表演的评比过程模拟成各种颁奖礼,选定几位同学作为评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以及最佳演员奖等奖项,让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出语文学习的兴趣。

除此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专门收集家乡的民间故事,了解相关的风俗习惯,在了解家乡文化的过程中获取历史知识,强化对故土的热爱与感恩之情,充分利用生活素材的同时还可以激发社会责任感。

2.3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学生能力

初中学生年龄尚小,因此很多方面的感知能力还不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可以有效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加强教学效果。以《秋》这篇课文为例,其可以代表的意象非常多,在教材内容基础上学生无法了解它所表达的全部意象。学习完这篇课文以后,教师可以将“秋”这个主题进行延伸,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寻觅秋天的踪迹,并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秋天的照片。然后让学生收集与“秋”有关的古诗词并根据诗词的意境选择合适的照片作为古诗词的配图,再通过自己的理解用文字对诗词以及配图进行描绘。

2.4丰富语文作业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教材的断改革,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包含的知识越来越多样,涉及到音乐、漫画、科学、戏曲、自然、诗歌以及民俗等多个领域。在这么丰富的内容下,单一的作业形式无法让学生同时吸收这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为此,教师需要丰富作业形式,以观察型作业、课题型作业、设计型作业以及调查型作业等不同作业形式交替的方式让给学生全面地吸收不同领域的知识。

以课文《孔乙己》为例,作者在文中对孔乙己的外形有很多的描绘,塑造得非常深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语文作业设计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孔乙己的认识以及文中的相关提示为他在现代设计一个合适的身份,然后为他制作一份名片,主要包括他的年龄、籍贯、优缺点、特长、学历、工作单位、社会关系以及总体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发挥发散性思维,将以上内容合理化。这样的设计型作业不仅能充满趣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素材选择最合适的作业形式,发挥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最大效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需要同时满足开放性、创新性、发展性、趣味性以及人文性等方面的要求,只有满足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条件,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才能发挥其效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改变教材内容、增强作业的吸引力,将生活中的素材引用到作业中来、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学生能力以及丰富语文作业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措施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立群.初中语文“三注重”作业设计策略探索与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3(09)

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篇10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生源素质普遍较差的现状,我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中职语文教学设计环节如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基于学情实际,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设计环节既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又要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目前,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整体较差,但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不同学生也各有所长。有的学生不喜欢写作,却爱读一些课外书;有的不爱读书,却喜欢一些实践性的语文活动;有的不爱阅读,也不喜欢写作,可对于多媒体平台所展示的教学素材颇有兴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在教学设计环节既要有硬性的、需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内容,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喜好和特长,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课堂内容,使整个课堂教学张弛有序,让每一类学生的注意力都不会游离于课堂之外。例如,在讲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可以紧扣教学难点设计教师领读环节、视频配乐朗诵环节及学生分组谈家乡的口语表达环节等,力求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二、基于教材内容,坚持学以致用原则

中职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语文教学设计环节必须围绕这一目的,紧扣不同教材内容,寻找一个最佳的切入点,使语文课堂学习活动都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筑牢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挖教材与学生专业上的契合点。比如,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学设计中,要始终挖掘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点,设计一些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环节;文秘专业的课堂设计,多设计一些应用文写作练习;汽修专业,穿插一些汽车工业方面的说明文阅读环节等等。此外,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多设计一些实践性的语文体验活动。比如,在说明文教学中,可为营销专业学生设计营销策划方案的撰写练习;为汽修专业的学生设计汽车常见故障排除说明书的写作练习等。总之,中职语文教学设计要与学生的职业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切实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

三、基于教学大纲,坚持终身发展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在课堂设计环节,还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比如,在课堂练习中,设计一些经典诗词美文诵读比赛、词语接龙、小辩论等活动;或紧扣教材中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智求真的思想点设计一些课后延伸阅读的作业,让学生自由地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四、基于信心培养,坚持科学评价原则

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评价应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注重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所以,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应充分发挥激励作用,科学评价。一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二是评价内容力求全面。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三是评价方法要多样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四是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