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34:06

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篇1

农村历史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扎根在农民这个特定群体中,融入到农民血液中并成为其意识形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农村的文化意识形态对农村的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优秀的农村文化意识形态对农村的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对农村历史文化的研究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诠释了农村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其次剖析了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最后探讨了构建和谐农村的文化措施。

【关键词】

农村历史文化;农村;农民;和谐社会

一、诠释农村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农村历史文化是农村这个特定地域在长期的历史中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扎根于农耕文明之中,孕育特色乡土之中,凝结在家族之中,沉淀、传承下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综合体。农村历史文化是农民这个群体世代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想道德、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一切精神文化相互贯通相互交融意识复合体。在一定意义上,一部农村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村文化史。2005年,宋方镇在论文《农村历史文化与”三农”关系的研究》指出:农村历史文化观念主要指积淀在农村地区的人们意识、心理、自觉和不自觉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地大物博和地理风貌特征复杂多样,这就导致了中国农村历史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

1、独特性纵观中国的历史文化成果,无不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社会生活实践中其智慧的结晶,诸如中国的农耕工具、美轮美奂的传统建筑、优美的剪纸工艺等,深刻体现了农村历史文化在文化领域内的独特性。

2、地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由于中国农村各地自然环境千差万别,生产力发展水平程度不同。同时,受历史、地理因素的影响,农村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不同的农村地区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截然不同,无不体现着当地的文化特点。3、民族性中国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中国农民在中华民族遭受外来入侵时期,总是走在时代前列,奋起反抗外敌入侵,保家卫国,无不彰显了扎根于农村历史文化深处的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这种民族性是农村历史文化的支柱,支撑着农村社会的不断地发展。

二、剖析农村历史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农村覆盖率就占了80%以上;在14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就占了8亿多,毋庸置疑,中国的农村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起关键作用。而农村历史文化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体现,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优秀的农村历史文化对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起促进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剖析:

1、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程来看,都离不开人民群众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党的事业归根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是工农联盟为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换来的。继承和发展农村优秀的历史文化,在意识形态上能够统一人民群众的思想,团结人民群众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为中华复兴之路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根本上来说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化解各种利益冲突,维护国家长治久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利益冲突。而人口众多的农民问题是否能够有效解决,直接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能否顺利进展。农村优秀历史文化在社会发展不断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来,并成为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导向,在利益冲突面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从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3、培养新时代新型农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冲击了农村地区,给农村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人们不再以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开展自己的农业活动,更多的农民把科学技术和土地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农耕方式,成为新型的农民,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随着现代化农业进程的拓展,城乡差别越来越小,从而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建设。

三、探讨构建和谐农村的文化措施

根据我国当前的现实国情,三农问题还是我们国家的主要问题,农村的社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所为之奋斗的和谐社会建设,农村的和谐稳定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和关键。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过多于偏重对城市的发展,而忽略了农村的发展,面对城市的日新月异,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优秀农村历史文化正失去光彩,乡村的活力也在不断下降,曾经作为无数人生活理想的安乐、和谐的乡村正在逐步地消失。这一现象将从根本上危及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唯有摒弃传统的对农村发展的工具性思维,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将和谐农村作为中国社会发展新的目标追求,才能构建中国的和谐社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从而构建和谐农村,实现中国社会的和谐最终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要求我们的决策者要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文化发展机制,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发展。政府做好文化宏观调控作用,发挥文化市场主体地位,以城促乡,以文带农,搞好农村文化事业,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立足农村现状,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创造出雅俗共赏、风格多样、题材多元化,凸显农民现代生活追求和精神面貌,并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文化作品。从而达到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不断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篇2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办好农广校学历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提高农广校师资队伍能力,胜任新农村建设学历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扎扎实实的开展学历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新型技能的学历班学员,全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四、充分利用农广校媒体资源优势,办好农广校学历教育,带动各种农民培训。

论文结尾总括全文: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好学历教育培训,需要农广人真正改变观念,把农民当作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式教学,不断深化农村干部学历教育培训,用科学知识武装其头脑,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关键词:新农村、理念、师资、媒体资源、学历教育教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鼓舞人心的国策,更是九亿农民的福音,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培养大批的新农民,下大决心以有力措施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针对庞大的农民群体要整体推进融入现代社会,成为有知识、有文化、讲文明、懂科学、会管理、知信息的新型农民是远大工程,开展农广校学历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优势,首先培养一大批村队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使他们成为率先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结合新疆沙湾县农广校学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探讨新时期如何更好的开展学历教育培训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理念,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办好农广校学历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广校学历教育包括:中专层次、中专后继续教育、联办大专和大专以上层次。目前工作重点是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此项工作已列入2006年全国为农民做的15件大事之一,是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面对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农广人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充分认识全国农广校体系是农民教育的专业机构、主力军和主阵地,农广人理应带头承担起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历史使命,紧跟上级校的统一部署,办好农广校学历教育工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提高农广校师资队伍能力,胜任新农村建设学历教育教学的要求。

承担着服务新农村、培养新农民为己任的农广校全体办学人员现有的水平与要求还有差距,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既具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非常重要。近几年来,沙湾县农广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多次选派县校教师去省外、省校和地区校参加各类培训,每年都参加县农业系统举办的农业技术更新培训班2次以上。在上级校发来的师资培训征求意见和建议时,我们根据农村实际需要上报培训要求。如:农村经纪人知识、计算机信息知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知识、农村政策法规等。

三、扎扎实实的开展学历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新型技能的学历班学员,全面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新疆沙湾县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班目前在校6个,其中05级汉语教学班3个、06级汉语2个、06级哈语1个,在校学生254人,学校下大力气从组建教学班、专业课程设置、教学与管理等环节上下功夫,确保中专班办出水平,办出质量;在完成上级校统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沙湾县农广校根据县域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农民生活能源需要加开讲座课,开展现场观摩。就沙湾县从省外引进新产业—水飞蓟栽培技术、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农作物新品种介绍、种子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请专家授课并安排现场观摩。一年来2005级教学班共安排学历班讲座4次,满足了学历教育教学直接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需要。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普通缺乏计算机知识的实际,沙湾县农广校组织安排05级学员126名学员进行人手一台电脑的集中培训,学员普通认为经过农广校一年的学习,收获很大。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知识,农广校课程设置实际实用,像以前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学员,现在都能熟练的上网查阅信息,收发邮件,拓展了学员的视野,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方面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培养了农村带头人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目前2005级、2006级中专班学员已全面实施教学。

四、充分利用农广校媒体资源优势,办好农广校学历教育,带动农民各种培训。

农广校自建校已有25年的历史,成立25年来,农广校媒体资源有了很大的发展和独特的优势。从中央到县乡五级办学体系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农广校学历教育已形成正常教学秩序。学历教育课程中有许多配套光碟、磁带及农业实用技术书籍,在农广校学历教育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优势配合教学使用,学员也可以随时借用带回家或给村民播放,是激励学员学好专业、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开阔农民视野的快捷途径。

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与学历教育教学共享媒体资源,进行农民各种培训是沙湾县农广校学员和广大农民朋友获取科技知识方便快捷的途径。沙湾县农广校利用现有的声像教材、技术图书资料、计算机网络开展培训。在全县首批建立音像资料库和科技书屋的有3个乡、6个村,现又在其他乡镇村陆续建立,在2003年12月沙湾县电台开办“致富早班车”节目,每天早晨播放半小时,截止2006年播放三年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有许多的农广校学员和农民朋友都在收听、关注此节目,也有打电话的、要求重播的、有寻求资料来源途径的,致富早班车电台节目得到县委、政府的好评,现在组织部的党员电教、科技培训也在使用农广校声像教材,达到资源共享。

2006年5月29日沙湾县农广校由中央农广校配发的卫星小站远程教育系统正式使用,并调入一名现代远程教育技能教师,结合2005级中专班开设课程情况组织学员收看了“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绵羊山羊养殖技术”等课程,图文并茂,教学效果很好。先进的教学手段给农广校学历教育带来了春天,充分使用媒体资源,开展农广校学历教育教学,更直观、更实用。

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篇4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为早日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国家决定加速推进农业发展。在1956年召开的第一节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师范章程》,章程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至此“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提法应运而生。在这次会议上,邓颖超在讲话中指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规”。(参见《人民日报》1956年6月24日第5版)。这是中央领导人首次公开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

1960年4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而奋斗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共中央制定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高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纲领”。决议的提出,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从此,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一时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党和政府充分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瞻远瞩的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将新农村建设包含在了小康社会的整体规划当中。在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中共中央就提出要“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其中“文化发达的新农村”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上的深入。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刻总结,并结合时展的需要,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同时,此次会议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规定进行了说明,界此,特色新农村的建设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大地上广泛地开展了起来。

在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会议对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未来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总的来看,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新农村的建设划定了一个具体标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6年3月14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纲要将新农村建设独立成篇,并强调了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培养新型农民、深化农村改革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1年3月16日,新华社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表明,新时期党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事业始终牢牢抓住,没有放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始终将新农村建设工作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未来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了重要部署,强调“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说明,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国家将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着力破除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种种障碍,从而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工作路线,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世情、国情如何变迁,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取消农业税、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扶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使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事业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并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党对农村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首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建设新农村。中国的城乡差距一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建国初期,农业、农民为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作了很大牺牲,这是我们始终铭记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村的发展一直很缓慢。现阶段,城乡的差距已十分明显,这对于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如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也更加尖锐地摆到了党和政府面前。为实现新时期农村的快速发展,中央决定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施行,将会加快农村发展速度,显著缩小城乡差距。同时,针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央则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即:多增加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少一些对农村的税赋,进而盘活农村经济。此政策的出台,将使农村的发展变为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总之,无论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还是多予、少取、放活的发展策略,其根本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促进农民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要求建设新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福利待遇基本完善。正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一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居民安居乐业,正享受着改革发展的成果。但是,与城市的高度发达相比,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事业建设都呈现出滞后的局面。近些年来,虽然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在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上仍处于弱势。例如:很难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很难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很难享受到社会福利待遇等等。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让农民充分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当然,这里所讲的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指为农村修路,为农民建房,而是侧重于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因此,新农村建设对于促进社会资源均衡分配及实现社会公平意义重大。

第三,夯实农业主体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建设新农村。近年来,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在为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丰厚的报酬也使其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说,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迅速致富的捷径。但是,农民进城务工也确实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以及社会治安问题等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造成了农业从业人员的断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农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粮食产量的逐年增长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培养更多的新型农民无疑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农民大批进城务工的背景下,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根本途径就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只有农村发展了、城乡差距小了,更多的人才才会留在农村,这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建设新农村。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让十几亿人口过上小康生活。“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新要求使得新农村的建设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头戏。的确,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民人数众多,如果抛开农村的发展而去谈小康社会的建设,那么这样的小康会是不公平、不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小康。因此,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三、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方针,既是新时期国家对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也是对未来农村发展提出的要求。这二十字总方针,不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作了诠释,而且为新时期农村建设工作提供了总体思路。

第一,发展新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是关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依旧迅猛,通胀率仍持续高位运行。为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国家连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并加大对农业物资的财政补贴力度。这些举措对农民的增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民的增收仅仅依靠政策的扶持是不够的,只有将各项惠农政策与农村新产业的开发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增加居民收入,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新产业、打牢农民的持续增收渠道,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第二,建设新型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应坚持从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地方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建设得到合理规划。

第三,努力培育新型农民。应加强对农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规、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新农村建设工作,最重要的一环莫过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农民的精神面貌、综合素质、关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对农民的教育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2)开展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3)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提升农民人文素养。(4)开展计算机网络培训班,利用互联网丰富信息激发农民主动学习能力。

第四,树立农村新风尚。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创造和谐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着重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摒弃陋习,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达到新农村建设对软环境提出的新要求。

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篇5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成人教育现状

1.社会对农村成人教育重要性认识在提高社会普遍提高了对农村成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和有效转移方面做了大量培训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二是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也加大了对农民工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三是农民自己也积极主动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整体生活水平。2.农村成人教育作用日益彰显一是提高了农民素质。二是为农民“农转非”创造条件。三是增加了农民实际收入。3.农村成人受教育人数增加在农业部、教育部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我国农村成人接受教育的人次增加很快。4.农村成人教育条件改善一是各种办学经费投入增加。二是学校数量、专任和兼任教师的数量增加较大。三是办学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如农村远程教育网络、村级农民科技书屋和现代农业示范园等。5.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内容广泛农村成人教育培训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农业科学技术专项教育培训;行业技能培训,如电子电器修理维护、计算机技能、驾驶培训和电焊工等;引导性培训,如城市基本生活常识、权益保护、基本法律知识和就业引导等。6.农村成人教育途径多元化新时期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增多,既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其中非学历教育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教育培训等。7.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差距越来越大。8.农村成人教育需求继续增长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的增大,带来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重大变革,农民工作性质和内容发生较大改变,导致农民无法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进入新行业或新产业又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他们非常渴望获得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产业、交通运输业等多样化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为自身的多方面的发展寻求更多出路。

二、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成人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1.加强乡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成校)建设,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1)加深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作为政府举办和管理的以文化技术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性和多功能的成校,必须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向社区居民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2)大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在广东省,一是伴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出现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内地农村劳动力。这些人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并且十分缺乏职业技能。成校应该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本地经济发展,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进行改造,将按岗培训和创业培训相结合,开设一些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居民的就业能力。

2.组建社区教育学院,促进新农村建设(1)社区教育学院是社区教育的中心和基地。社区教育学院以一个镇(或街道)居民为对象,以学历教育(中等或者高等)和非学历教育作为主体领域,同时开展社区全面和全员的教育培训。它是义务教育以外的又一重要的办学机构,是推动社区教育的主干基地,在加快乡镇城市化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替代。(2)组建乡镇社区教育学院。以原成校为基础组建社区教育学院(如社区内没有成校则应直接组建社区教育学院)。其书记应由乡镇(或者街道)分管的领导兼任,院长是法人代表,一般是全职。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社区教育属公益性国民教育,其教师必须具备高中(中等专业)教师资格,由当地教育局统一管理,与普通中学教师享受职称职务评聘、专业技术考核、各种福利和评选先进等方面同等待遇。(3)社区教育学院开展成人教育的建议。社区教育学院开展成人教育培训的内容:一是学院自主开展各种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如中职的学历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挂靠高等院校或自考辅导等途径),劳动力转移培训,适应性技能培训、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等。二是学院与党校、工会、妇联、计生、关工委、文体中心、农办和企业等联合办学,进行岗位培训、科技推广培训、老年教育、企业职工教育、社区文体活动、外来人员培训教育、党员干部教育等。三是学院主动引导居(村)委会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继续教育活动。为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努力把社区教育学院建设成五大社区继续教育基地。一是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资源把社区教育学院建设成社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基地,如成人函授(业余)教育、网络(远程)教育、自考和自考助学等多形式成人高等教育。二是把社区教育学院建设成社区职业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基地,如开展初、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由高职院校承当)。三是把社区教育学院建设成社区非学历岗位专业技术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培训基地,如开展岗位专业技术教育培训(就业准入教育培训)。四是充分利用乡镇、街道党校的阵地把社区教育学院建设成社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如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党风党纪、法律法规等教育。五是通过讲座、办班等形式把社区教育学院建设成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培训基地。为促进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社区教育学院应开展十大模块教育培训:社区成人在职学历教育培训;初中等职业教育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培训;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待业人员上岗教育培训;社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社区居民法制和道德教育培训;休闲(文娱体育)教育培训;计划生育与人口教育培训;外来人口基本教育培训。

3.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

(1)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优势,面向农村基层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性和创造性农业人才的主要基地,必须为农业科技知识创新与农业科技攻关、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教育体系、为提高农业教育和科技服务水平发挥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2)面向农村基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策略。政府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为乡村从业人员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开“直通车”。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使其有利于乡村从业人员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目前多数农民仍然不太富裕(有些甚至很贫困),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各级财政应该也完全有能力面向农村基层承担起培养农村从业人员高等学历教育的相关费用。高等农业院校应设置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对口专业,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放权”,允许高等农业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农村基层,灵活且自主设置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对口专业;允许他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选修上不做硬性要求。这样就充分保证了学生学到真正实用的本领,培养出更多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应以学生为本,实行宽松弹性学制。农村从业人员大学生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入学水平差距明显、个体接受新知识能力差别显著、学习形式是在职业余(或函授)、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生活与学习的矛盾等突出实际问题。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必须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实行宽松弹性的学制(包括学习年限、学习形式、英语等基础课程选择、专业课程选择和选修课程选择方面的弹性)。

三、小结与展望

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篇6

没有任何事能一蹴而就,再精美的蓝图也需要精心的绘制。辉煌总是建立于历史精华的沉淀,而真正的辉煌在于能在经典中创新。也许,这就是供销系统的历史魅力!

自上而下的改革,由内至外的创新,近年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走出了一条荡气回肠的涅之路。这其间,有诸多重要的事件需要铭记。这些事件影响了每一个供销人乃至整个云南省供销行业的发展脉络。这些事件,是无数人长期以来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一段缩影。

站在这样一个历史新起点上回眸伫望,诸多的感动令我们难以释怀。在岁月的记忆中,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看似亲切熟悉却又疏远陌生的一切,都将成为见证永恒的碑铭,都将成为幸福时光的吟唱、都将成为云南供销行业改革创新中的历史赞歌!

这些事件,影响了过去,影响了现在,必将影响未来!

“二次创业”十大事件

一、2006年12月,在滇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视察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见图1)

二、2008年5月,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并于2008年7月10日下发《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文件。(见图2)

三、2008年9月,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督查深化改革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工作的通知》(云府办明电〔2008〕147号),专题督查《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文件落实情况,同时组织3个督查组分赴各地现场督查推进工作。(见图3)

四、2009年3月,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召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座谈会。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建甲、省政协副主席王学智等领导出席会议。(见图4)

五、2009年7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订“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快云南特色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省委书记白恩培参加签字仪式并致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主任李成玉,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应楠参加签字仪式,省人民政府秘书长丁绍祥主持签字仪式。(见图5)

六、2010年1月,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曲靖市会泽县召开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云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管国忠出席会议。(见图6)

七、2010年6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曲靖市召开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曲靖经验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云南经验。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介绍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经验。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秦光荣接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主任李成玉,副主任李春生、戴公兴等全国供销总社领导,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参加会议并陪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参观考察。(见图7)

八、2010年9月,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昆明市举办首届“千社千品”暨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与北京、上海、四川、重庆、贵州、海南等6省市供销合作社和国内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30多项。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巴吉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张祥茂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见图8)

九、2010年12月,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供销合作经济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合作社研究院在开远市举办专业合作社发展论坛,总结推广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张晓山、温铁军、徐祥临、孔祥智、何广文等全国知名“三农”问题专家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见图9)

十、2011年7月,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审议《关于全省“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工作得到与会委员的充分肯定。(见图10)

“二次创业”十大特点

近年来,云南省供销系统在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改革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服务中发展,实现了由衰到兴、由弱渐强、由落后变先进的转变,树立了团结、务实、创新、发展、廉洁的新形象。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誉为“云南发展特色”“云南发展模式”,连续多年受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表彰。

一、坚持创新思路谋发展

抓住助农增收的重点,把握流通服务的特点,以发展“两社一会”为切入点、以实施“四进村、五个有”为结合点、以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为平台,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全面推进,一年一个新台阶,整个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转换机制

推行以“三减”“三转”(减亏、减债、减包袱,职工转身份、企业转机制、联社转职能)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扭转了连续十一年的亏损局面,卸下了人员臃肿、债务沉重的包袱,化解了历史遗留的重重矛盾,社有企业改革改制面达95%以上,经营效益连创历史新高,农村流通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三、坚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增强社会化服务

大力发展“两社一会”,以发展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内容丰富的社会化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实现助农增收;以发展行业协会为农民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加快行业的发展。供销社系统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占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80%以上。

四、坚持重构乡村流通网络,打基础、强基层

以“县配送、乡中心、村终端”的思路,重构乡村流通网络,改善农村购物环境,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乡村综合服务社覆盖全省90%以上的行政村。

五、坚持增强县级社服务能力,提高整体实力

盘资产、引外联、强投入,实施“四百四三”计划,一批县级社服务能力和实力大大增强,一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正迅速壮大,一批新的合作项目正全面启动,一个有服务能力、带动实力,创新发展的新型供销社正成为云南农村流通的主导力量。

六、坚持开放办社,多元化联合促发展

依托各地资源优势,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不同所有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联合,引进先进理念、管理和技术,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增强供销社的整体实力和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合作办社、开放办社,成为全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七、坚持“人才兴社”,全力抓好行业培训工作

走出去学,引进来教,上下结合,突出重点,全力抓行业职工素质建设,年年有新举措,层层有新动作;壮大供销社队伍,提高农民经营能力,大力培训农民经纪人,在培训中做到“五结合”(与扶贫结合,与边疆民族素质培训结合,与军地人才培训结合,与乡村干部培训结合,与妇女素质培训结合),五年培训50多万人次,闯出云南特色培训的新路子。2008年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表彰为“全国第一”。

八、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协调各部门合力推动

勤汇报、多请示、强沟通,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把行业工作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年一次工作会,一年一个新文件,5年省、州(市)、县党委、政府下发文件150多份,各部门联合下发文件30多份。明职能、定目标、解难题、缓热点、给政策。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2008〕14号文件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为云南供销社“二次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九、坚持和谐发展,注重解决难点热点问题

深入调查研究,为基层排忧,为职工解难;做好老干部工作,深入基层社慰问;做到职工保增收,企业保增长,行业保稳定,促进了行业和谐;内外联合,上下统一,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形成了团结统一、和谐共进的好氛围。

十、坚持合作社文化建设,增强行业凝聚力,树立新形象

重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报道,树立行业形象;强文化,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增强行业凝聚力;创立了“团结进取、勤奋务实、拼博创新”的云南供销精神。

“二次创业”十大思路

一、打基础强服务,在全省乡村大力发展“两社一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协会)。

二、深化行业改革,实施“三减三转”(减亏、减债、减包袱;职工转身份、企业转机制、联社转职能)。

三、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四进村、五个有”(便民超市进村、市场知识培训进村、信息服务进村、行业管理服务进村;有一个专业合作社、有一个综合服务社、有一个专业协会、有一个集贸市场、有一批农民经纪人)。

四、打造龙头企业,实施“四百四三”计划(打造100个以上县级配送中心项目建设、扶持100个乡村集贸市场建设、扶持100户龙头企业、引进100个合作项目;发展“两社一会”3000个、抓好30个省级“乡村流通工程”试点示范县、力争2012年完成300亿元的经营总额、经纪人培训3万人)。

五、建立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实施“乡村流通工程”(改造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整合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完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优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健全农村流通信息网络、加强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建设)。

六、推进“二次创业”实施“五个创新”(创新体制增活力、创新思路强服务、创新经营增实力、创新理念抓人才、创新方法抓落实)。

七、落实国务院(国发〔2009〕40号)文件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云发〔2008〕14号)文件县县“五个一”(县委政府召开一次供销工作会议、出台一个贯彻落实云发〔2008〕14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制定一个“乡村流通工程”总体发展规划、确定一批“乡村流通工程”示范点、建立健全一套“乡村流通工程”工作机制)。

八、创先争优树立供销合作社“五个新形象”(团结合作、改革创新、清正廉洁、高效务实、负重拼搏)

九、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实施“一个龙头、两个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流通经营龙头企业、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

十、提高农民经营素质,大力培训农民经纪人实施“六个结合”(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与边疆民族地区能人培训结合,与军地人才培训结合,与乡村干部教育培训结合,与妇女共青团工作培训结合、与提高行业素质结合)。

“二次创业”行业十大领先

一、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2008年7月出台《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文件,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的高度评价,为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文件提供了借鉴和基础性作用,省委、省政府文件创新力度大,政策指导性强。文件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李成玉主任评价为全国各省出台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中最好的一份。

二、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一年召开一次推进会,高位推动工作,并以省委督查室专题督查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的落实,做到县县“五个一”(以县委、政府名义召开一次供销工作会议、出台一个贯彻落实云发〔2008〕14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制定一个“乡村流通工程”总体发展规划、确定一批“乡村流通工程”示范点、建立健全一套“乡村流通工程”工作机制),其力度之大,工作之实,为全国行业首创。

三、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综合绩效考核连续五年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表彰,连续四年获特等奖,步入全国行业标兵方阵,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现场会在曲靖市召开,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参会,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亲自介绍云南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经验在全国行业属先例。

四、在滇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视察供销合作社工作,对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创新思路服务“三农”积极发展“两社一会”、实施“四进村、五个有”、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给予高度肯定,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视察情况在全国行业属首例。

五、云南省发展“两社一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协会)2.4万多个,发展数量居全国行业第一位,其中,综合服务社1.7万多个,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发展专业合作社(协会)7000多个,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80%,列全国行业省级发展数量第一位。

六、率先在全国实现县有配送中心、乡有中心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便民店)的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覆盖95%的县(市、区)。

七、率先在全国行业建立县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乡(镇)有指导服务站、村有专业合作社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并全面推广。

八、全省近五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共同下发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200多份,各级落实力度和财政补助、配套资金量全国领先。全省系统一次性解决县以上联社机关人员参公问题,全省行业社保、医保全部一次性解决,在全国行业属领先地位。

九、培训农民经纪人,实施“六结合”(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与边疆民族地区能人培训结合,与军地人才培训结合,与乡村干部教育培训结合,与妇女共青团工作培训结合、与提高行业素质结合),培训数量大、培训效果好,在全国行业教育培训工作评比中位居第一。

十、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提出“打造一个龙头企业集团、建立‘两个服务体系’、发展新型供销合作社”的思路在全国领先。

“二次创业”十大荣誉

2006年1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05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一等奖。

2006年10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供销合作社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1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07年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

2008年3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行业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突出贡献单位。

2009年1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08年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

2009年3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农产品经纪人星火科技培训突出贡献单位。

2010年3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09年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

2010年3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行业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突出贡献单位。

2011年1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10年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

2011年3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突出贡献奖。

“二次创业”十大突破

一、各项发展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0年,全系统年经营总额突破300亿元,约占云南全省农村消费品市场份额的1/3;年汇总盈利突破3亿元,呈现出盈利面大和基层盈利多的特点;年化肥销售总量突破700万吨,占全省供应量的85%以上,保证了农业生产及边贫救灾用肥需要;年帮助农民推销各种农产品总额突破50亿元,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两社一会”24454个,服务农户678万户,夯实了为农服务网络基础。

二、在明确行业定位、承担目标任务上取得新突破

国务院国发〔2009〕40号文件和云发〔2008〕14号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供销行业的历史定位和目标任务。实现了由思路不清、职责不明、目标不准转变为承担“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社有资产管理等三大任务,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三、在创新思路、服务“三农”上取得新突破

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四项改造”和“新网工程”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农”工作的大局,在搞活流通中选择突破口,在助农增收中寻找切入点,先后提出了大力发展“两社一会”、推进“四进村、五个有”、全面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两个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重要思路,形成了具有西部特色、供销社特征和时代特点的“云南发展模式”。

四、在落实文件、推动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在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文件和中共云南省委14号文件中,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年召开一次工作会,一年出台一个新文件,一年安排一次工作督查。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先后下发有关文件200多份,把供销工作真正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列入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从行业边缘化逐步走向了服务“三农”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全部纳入参公管理、社有企业职工养老金问题一次性解决,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五、在加强外部协调、改善内部环境上取得新突破

自觉把供销合作社工作融入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中,主动汇报,加强协调,争取支持。先后与各有关部门联合调研几十次、联合下发文件30多个,形成了主动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进的良好环境。着力化解历史性、政策性债务,妥善处理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改善了办公环境和工作条件,形成了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上级支持有力度、职工工作有干劲的供销行业新形象。

六、在打基础、完善“两个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从云发〔2008〕14号文件下发开始,通过财政扶持、行业投入、社会融资等渠道,累计带动投入资金60多亿元,完成建设项目580多个。先后建成各类配送中心147个、农村超市6333个、乡村集贸市场341个、综合服务社1.73万个,初步构建起“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中心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的农村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6156个、专业协会996个,占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总数的11.2%,带动和服务农户252万户,初步形成了“县有联合会、乡(镇)有服务站、村有专业社”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

七、在实施人才兴社战略、扩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上取得新突破

加强与组织、人事、民委、共青团、妇联、军队等有关部门联合,共同开展了对乡村干部、农民经纪人及行业干部职工的专业技能知识及实用技术培训。做到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与提高农村妇女技能相结合、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相结合、与边境少小民族培训相结合、与提高行业素质相结合,采取各级层层培训、省外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先后培训各类人才51.86万人次,其中有3.6万多人获得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壮大了农村现代流通队伍。

八、在搭建平台、推进信息网络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结合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初见成效。全系统“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实现了各级供销合作社及所属企业的信息联通,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农特产品展示,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红河州“红农信息网”建有143个信息站点,涉农信息71万条;玉溪市供销合作社与气象部门联合农业信息,实现了信息“村村通”。

九、在拓展服务领域、参与农村金融服务上取得新突破

加强与云南省金融办的协调,研究制定有关金融部门支持“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办法;与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签订合作协议,加强涉农项目信贷资金扶持。开远市成立了农兴投资担保公司,缓解了中小企业和农民群众贷款难题。弥勒县供销合作社创办的社员股金服务中心,入户社员10人,吸纳股金1.1亿元。文山供销金合小额贷款公司组建一年,向农民贷款2800多万元。红塔、永善、宣威、文山、弥勒等县(市、区)纷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农民金融组织参与到农村金融发展中,逐步壮大了供销合作社的资金和经营实力。

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篇7

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合称三农问题。表面看,三农问题是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生产主体身份三个问题,但归结起来只是一个问题:农业问题!

农业是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机能,通过人工培养以取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通常将农业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在中国农村,习惯上又分为农(农作物栽培)、林、牧、副、漁五业。农业为人类提供粮食、副食品和工业原料,是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最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商君书·垦令》云:“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管子曰:“倉廩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饶宗颐说:“今世虽倡工业建国,然足食仍为庶政之基。”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社会安定的根基。凡著史写志提及实业,必首著农业!农业的特点是: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其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生产周期长,自然再生产同经济再生产过程相交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正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同历史阶段,农业的经济体制有不同的内函。在人类不同历史时期农业的社会地位:在战乱或灾荒年代,农业曾是家国兴亡的救星、富国强兵的希望!在市场开放、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治世,农业又因其收益边际的卷缩而极易成为经济发展的累赘、流民迁踄的渊源。农业的概念和特点,决定了农业在现代产业群中是弱质产业。由农业衍生出来的三农问题,从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就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大的障碍,中外古今任何精明而非昏庸的统治者都将“三农”问题作为治国策略的“重中之重”。

一、土地政策是三农问题的关键症结

中国历史几千年,廿五个朝代,能将流民改变成居民者是圣人,对失去耕地而大量农民流动的局面一旦失控,则往往造成社会动荡,甚至改朝換代。实现“耕者有其田”历来都是政治家和革命者最易博取人心的政治口号。“保护方寸地,留与儿孙耕”更是国人传统的为无本领的后人设计的退路。土地政策是否适当,是维系社会稳定的轴心!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土地征用和流转的规模和范围也随之扩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拓宽思路,招商引资,解决部分当地农民就业。对城市化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存技能培训,目前重视依然不足。有部分年龄较老、文化程度低或残疾人离开土地后要重新工作再就业难度极大,其社会保险,政府与社会均欠帐尚多。即使较年轻的农民进城后,也因知识、技能、素质等原因在岗位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市场经济不同情眼泪,生存竞争鄙视简单劳动!

“民以食为天”。哪些把农村居民变为流民甚至流寇者,到头来历史终将证明其乃误国的奸贼。应提倡让农民安居乐业!教民生存的本领是政府最大的德政,也是最大的政绩。过去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现在正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公共财政开始惠及农村。建议政府把农民的生存技能培训和养老保险提到固本强基、稳定社会治安、巩固政权的高度来认识和落实,真正把农民全面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能如此,可望从此解开几千年来的农民恋地情結,真正踏上科学与和谐并行发展的良性軌道。

二、服务为主,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发展贫困村的集体经济,主要应根据区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扶贫先扶智。树立科学发展观,吸引能人投资办实业。以标准化、外向化、集约化的方式加快发展。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以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主,切忌介入具体项目,一哄而起,人办亦办。应避免出现类似果多价贱伤农的怪圈。近十年来《农业技术推广法》在执行中被打了折扣,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在“体制改革”的反复试验中“妾身未分明,何以见舅姑”,已频网破人散。要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关键,农技推广人员是基础。重建和稳定基层农科技术推广队伍,将他们的同教师一样提高到公务员相同待遇势在必行,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应列入议事日程并认真落实。

三、加强农村经管工作

农村的历史债务当然不能排除极少数恶性故意债务,但大部分是经营不善的后果,是管理政策的漏洞,也是经济转轨过程的学费。应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农村历史债务的来龙去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新债务的发生。主要做法:(1)、全面清理历年债务,分析历史问题,对呆帐、死帐等旧债,应按程序办理。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认为可核消的应核消。或換据降息,减息化债。或互抵剥离,划转债务。(2)、进一步完善财务制度,建立民主的财务监督机构。(3)、防范新债务发生,应严格按法律手续办事,谁经手谁负责。(4)、拍卖资产,盘活变现。加快建立县、镇、村三级农村管理体制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才和经费问题。目前三级农村经管队伍编制不足,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岗位变动频繁,管理信息化如凤毛麟角。“以其昏昏,欲人昭昭”,肯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大潮流的需要。故建议先增强镇这一级农经人员力量,组织专务培训,特别要加强电数化管理,使之掌握计算机鉴别帐务和网上收集信息等技术。增加投入,尽快实现村、镇、县三级计算机联网。在提高人员素质和办公设备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农村经济协会。

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篇8

关键词:农村合作组织;制度变迁;发展方向

一、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和制度演进

所谓农村合作组织是指以农民为主体、在自愿互助基础上联合起来、实行民主管理并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从世界各国合作运动的经验看,农民合作组织的领域十分广泛,涉及生产、消费、供应、销售、信贷、保险等各个领域,其具体形式多样。

(一)农村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历经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时期。从1952年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完成土地改革到1956年的互助合作阶段,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采取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互助组阶段,主要在1952年底至1953年底,是中国农村合作组织最初的萌芽时期。互助组也称“劳动互助组”。第二步的初级生产合作组织阶段,主要在1953年年底至1955年上半年。按照中共中央预定的农业合作化计划,搞了互助组,接下来就是引导互助组向农业生产合作社迈进了。第三步的高级生产合作组织阶段,主要在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年底,要求在初级社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组织的设想和具体制度安排,是把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统一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之中。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

(二)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制度历经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村经济合作联社。单个专业合作组织势单力薄,抗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三个方面)能力不强,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决定了的事实。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发展合作组织联合社。必须看到,商品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客观要求单个农民要用合作生产经营应对各种风险,并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农民合作组织得以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成因。

第二阶段——农民协会。其特征是农民入会时缴纳会费而不是股金,不是经济实体。它是农民在技术服务、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上联合起来建立的一种比较松散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利益关系比较松散,主要围绕一种主导产品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第三阶段——专业合作。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征是劳动者自愿联合在一起,人社时缴纳股金,实行一人一票制,民主管理,管理比较规范,与社员联系比较紧密。专业合作组织多数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属于合作社法人,按照合作社原则运作,实行利润返还,人股分红,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代表了中国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方向。

第四阶段——股份合作。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合作组织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而不得不大量融资,但合作组织的自有资本增加远远不能满足融资增加的需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逐渐减少,而以证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日益扩大。为适应资本市场的这种变化,合作组织为解决资金问题便引入了股份制,从而出现了合作制中的股份化倾向,即出现了所谓的“股份合作组织”。股份合作组织虽然不同于传统合作组织的集资方法,但它仍然具有合作组织性质。股份合作组织是现阶段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方向。

二、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

首先,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形式多样化。中国农村涌现了大批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为区别于改革开放前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并延续至今,已经行政化了的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这些农村合作组织被学界称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这些组织产生的共同背景,是农村商品生产和农村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瓦解,农业生产重回小农户耕作体系之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小农户重新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在政府的指引下依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发起组建和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这些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是城乡联系的重要形式。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组织法律地位的逐步明确。个人彼此间相互联合以增强经济实力和社会竞争力的愿望促使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村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但在产生并发展起来后的很长时间内,这种自发的农民合作社都是在法律的边缘生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直到2006年10月31日中国颁布了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才结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地位不明确的尴尬状态。2007年5月28日,国务院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8号),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和行为进行了适当的规范。至此,中国农民合作组织总算有了一个合法的名义,为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障碍,这在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现有缺陷

(一)现有制度缺陷

第一,产权制度方面。目前,中国农村合作组织产权及相应的法律关系是模糊的,甚至是矛盾的。一是农村合作组织法人财产权没有有效认可。二是农村合作组织产权的划分上,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产权划分不清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的归属变得不确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明确。三是农村合作组织中个人产权模糊。四是农村合作组织与相关组织产权边界模糊。

第二,土地制度方面。农村土地制度历来是中国农村变革的关键,是农民组织化演进的物质前提。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农业增长中的全部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开始显现出来:一是农户对固定承包的地块长期预期不足。二是无法在更大范围实现土地资源的流转和合理配置。

一是国家初始大力倡导发展的集体经济组织和计划体制残留下来的行政干预对现有制度影响深刻,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的领导者是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在集体经济中获得了尽可能获得的利益,一旦合作组织兴起,他们可能会失去领导地位,一定程度上会动摇乡村现有行政管理地位,失去他们的既得利益,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支持,而采取各种形式加以干预。二是由于历史、观念、法律、制度环境、行政现状等原因,制度变迁成本较高。

四、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制度演进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对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供给的力度

首先,要清晰产权,变农民承包的土地的债权性质为物权性质,赋予农民对农地拥有完整的经济所有权。农民因有独立的经济所有权,而具有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土地权利基础和组织法律保障。所以要从法律上使农民得到了长期而又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把土地使用权物权化。

其次,要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在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创建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需要立法解决:如是否以农民为主体;合作组织的产权是否明确,特别是剩余索取权是否归入股农民所有等。而中国目前合作经济只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一种农民之间弱者的联合体,农民对于合作组织的财产是共同共有关系,具有明显的反市场倾向。这里面的社会关系十分复杂,不仅有政府的主导,还有与农民、组织其他成员、市场、合作组织自身以及其他合作组织之间复杂关系。因而如果没有可靠的法律保障的约束,只要一方主体行为过度,就很可能会导致合作组织的法律主体地位的动摇,甚至出现合作组织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再次,在农村市场完善上,政府应继续提供制度供给。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保障体系之一。

第一,完善要素市场。改革粮食流通体系,使之逐渐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创新农地流转制度,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所需的规模经营奠定基础;加快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信贷支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建立健全透明公平的交易规则,提高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加强运输、通讯、储藏、饮食服务等设施建设,同步完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

(二)营造制度环境并提供政府援助

要推进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必须优化其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是要从意识形态上进行转变。消除歧视,清除不利于农民合作的制度因素,降低合作组织发展的制度成本,形成推进其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要规范政府行为。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两种调控手段的关系,适度控制和把握好对合作组织的干预。三是给予积极的保护和帮助。政府应保障合作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和资产,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得侵害合作组织的利益,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挪用、平调合作组织资产。政府可以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予农村合作组织大力扶持。

(三)走强制性和诱致性相结合的制度道路

从制度变迁的路径来看,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凭借其强制力资源组织实施的制度变动,具有强制性和激进性。中国在1950年代以来,由国家推行的农村合作化运动走的是一条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诱致性制度变迁则是由于个体或群众在寻求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的制度变迁,体现出自发性和渐进性的特点,符合农民自身群体的利益要求。因此,农村合作组织在进行路径选择时,必须持客观谨慎的态度。强制性和诱致性路径以及路径依赖告诉我们,两者各有其优势和缺陷,农村合作组织制度的发展应当吸纳二者的优势,走一条以农民自愿、政府诱导为基础,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切实有效,渐进式推进的合作化发展道路。

展望未来,农村合作组织必将继续发挥它在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重要影响。在如今的中国这一组织形式仍有着继续完善和发展的空间,本文认为在未来中国的农村合作组织必将沿着更加专业化,更加独立化,更加法制化,更加小型化的道路发展。这一发展道路将主要取决于中国依法治国理念的推广和先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江红,徐小霞.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评述[J].农村经济,2006(4).

2、苑鹏.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J].中国社会科学,2001(6).

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篇9

【关键词】合作社农村农民

一、中国农村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举步维艰

由于个体农民势单力薄,在市场中谈判地位低,并往往仅从事生产领域的活动,这也进一步的限制了农民的收入。农业产业化的迫切需求与现实中的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乡镇企业离农问题,劳动力流转效果差

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发展,乡镇企业在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曾被视作是家庭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乡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曾经遇到了乡镇企业式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被我们解决。1997年以后乡镇企业发展放缓,现在乡镇企业逐渐离开农村,曾经被吸纳的剩余劳动力再度被空缺,那么谁来扮演新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角色呢?另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相当庞大,这些劳动力的闲置对于城市化的进程和乡村发展来说是重大的浪费,合作社在劳动力流转问题上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三)农民负担过重

我国个体农户势单力薄,是典型的小生产,受市场谈判地位低,生产成本飞涨、相关服务不配套等影响,站在农民的角度上,不能总指望外部的援助和保护,那么应该靠什么来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增强农户在市场上的力量、改善农民弱势地位呢?

(四)食品安全问题重重

在基本保证了粮食安全的今天,食品安全又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激励机制不足、监管不力、立法不到位……究竟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二、合作社的作用

(一)实现产业化和一体化

由于专业合作社的劣势存在着规模小、不具备品牌效应,产品价格低廉、缺少人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同时,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上发展迅速,但规模普遍较小,导致专业合作社规模效率较低,难以真正提供好的专业的服务。而农业现代化就是从专业走向综合,这是大趋势,因而综合性才是合作社的方向。合作社应该向综合性的方向发展:首先合作社不应该把自己局限于几种产品之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各个环节的利润都掌握在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农民手中;其次社会化的服务不能指望外部提供,还得靠自己。

形式上,首先农业产业化可以实现附加价值,因为他实现了农业一体化。其次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农民加合作社的方式能让生产之外的附加价值归于农民,能最大程度上降低纠纷。所以合作社+农户是理论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形式,这样的形式可以解决合作纠纷,使双方利益一致。合作社可以作为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化实现生产之外环节(生产、流通、服务等)的附加价值。

(二)解决乡镇企业离农与剩余劳动力问题

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发展,乡镇企业在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曾被视作是家庭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乡村改革。乡镇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曾经遇到了乡镇企业式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被我们解决。1997年以后乡镇企业发展放缓,现在乡镇企业逐渐离开农村,曾经被吸纳的剩余劳动力再度被空缺,那么谁来扮演新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角色呢?合作社!

合作社能够提供就业保障,而且一个社区的劳动力可以为多个合作社工作,截留了收益,但产权明晰,合作社发展的历程中,蒙德拉贡只在社员缺少资金时返还资金,抵抗个人的经济风险,减少失业带来的风险。例如农机作业合作社的组建可以有效解放农村的劳动力,使农民劳动强度得到有效的减轻,促进社会的分工与分业。农民可以依据市场价格将土地承包给合作社,将主要的作业环节交由合作社,然后外出从事其他工作,使其劳务收入得到进一步的增加。

(三)增强农户在市场上的力量、改善农民弱势地位

作为弱势群体农民负担重,不能总指望外部的援助和保护,可以通过建立农民的经济组织来发挥其政治组织的作用,也就是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提供公共品,有效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克服黄宗羲定律。

我国个体农户势单力薄,是典型的小生产,而合作社通过横向一体化建立了小生产大市场机制,其实即使是大的农场主仍然需要组建合作社,因为它仍然是小市场,根本是要组建大市场。农户规模太小,只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加工营销者往往在市场上有垄断地位,市场力量的不平衡使农户有了组织起来的必要,来增强自己的谈判地位。

(四)保证食品安全

先来看一看历史上北美新一代合作社的做法,社员需保质保量的缴纳交货权约定的农产品,不论市场价多少,一来降低了合作社了内部风险,更重要的保证了产品质量,因为量不够或者质不足都需要赔偿。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满足食品要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农民合作社可以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农民合作社统一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经营者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面控制和监督,还可以建立规章制度,增强责任意识,从而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

三、结论

发展农业合作社可以相当大程度地实现产业化和一体化、解决乡镇企业离农与剩余劳动力问题、改善农民弱势地位、保证食品安全。我们应该抓住这一重要契机,推进合作社的发展建设,造福于农民。

参考文献:

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篇10

关键词:村民自治;发展历程;现代化

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它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普遍推行于90年代,伴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而迅速普及,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村民自治的主体是全体农村居民,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成员;自治的区域是村,即与农村居民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社区;自治的内容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即村务;自治的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在本村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处理好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管理。因此,村民自治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村民个人的事情由村民个人自主处理;二是村民集体的事情由村民集体商议处理;三是有关村民个人和集体的事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非依法不得进行干预。

中国的村民自治现象历史悠久,从西周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间几经曲折,可以说是一部由原始民主向现代民主迈进的历史。

一、村民自治现象的发展历程

中国带有村民自治色彩的“乡里制度”最早发源于西周时代,西周时代出现了“乡里制度”即“邻三为朋,朋三为里”,“国设六乡,乡在郊内”,“乡”的层级相当于现在的省市,而“里”作为“乡”下面的自治组织,对所管辖的村民的重大事务进行管理。不过这一时期村民自治还“名不副实”因为这一时期的村民还没有自主处理事务的权利,权力主要集中在“乡”这一级;到了秦汉和隋唐时期,“乡”的级别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确立的乡官制度,由管理向职役的角色转变,“村”制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由“属县于每村定有力人户充村长”[1]负责管理村级事务,这时对村民的管理更加细化,但是这时村民的自治权主要掌握在村官手中,村民只享有推举村官的权利;到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中央加强了对“村”级的控制,出现了保甲制度,所有权力收回中央,封建时代的这种原始民主遭到了进一步的弱化,可以说整个封建时期,村民处于“原始民主时期”,村民没有自治的权利,但是“乡里制度”这种自治组织模式的出现,或多或少地推动了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

在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自治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清末新政时期曾推行乡村自治,然而乡村自治只是反动统治阶级稳固其阶级统治的“权宜之计”,“其政治动机和功利目的是相当明确的”[2]。虽然这一制度在实践中流于形式,但其革命精神是值得肯定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为树立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权威,曾发动“乡村建设运动”,农村经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阶级的掠夺,天灾人祸的打击加速了衰败进程,正如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梁漱溟所言:“工作了九年的结果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3]1934年以后,国民党在农村推行保甲制度,编组保甲使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的严密的基层网络,提高了政府的“剿共”自卫力量,通过在乡村社会设立行政机构、派驻官员强化了国家权力对地方基层社会的控制。国家政权的下治,给分合离散的乡村社会输入现代性要素,建构了乡村社会新的治理秩序,但这种外部整合往往需要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迅速扩大的政府机构和增多的官员增加了财政负担。特别是在意识形态和体制不规范的情况下,行政权力扩张带来的效率低下和官员腐败,带来成本的增加,而这些成本主要由农民承担。保甲替代地方自治吞噬了农村原有的建设与自治功能,乡村的经济因原动力不足走向衰败。

与国民党”乡村建设”运动同时进行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的地方自治,它是民主政治的最好例证。在这里村民可以选举自己的代表,可以参加村级事务的管理,可以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还可以对干部进行监督和检查。最具代表性的是边区政府的“豆选”现象,虽然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们用黄豆代替选票,实现了他们的自治权,在一定程度上说,民主的形式并不完全决定民主的程度。与国民党正好相反,边区政府的这种做法推动了我国现代化民主进程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农村被纳入了国家政权体系,权力过分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与统一分配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虚置”,窒息了农村发展的活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使得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作为一种农村管理组织而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基础,国家政权逐渐从农村撤出,农村社会出现了制度真空。在此背景下,一些村民自发成立村民委员会以填补国家权力退出农村后社会管理的空白。1982年,中央把村民委员会作为国家农村基础自治组织写入宪法,这部宪法肯定了基层群众自治的民主精神,将村民委员会界定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从此村民委员会和村民自治获得了合法性,迅速在全国推广。1987年1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在村民自治的试行阶段,激发了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也进行了许多制度创新,如“村务公开”制度、“海选”制度。1998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同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农村基层民主和群众政治参与走向法制化轨道。2002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保证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和村民自治有法可依,奠定了新时期村民用民主方式、程序维护切身利益,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制度基础。

二、村民自治与现代化的关系